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教师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标向, 提出了高等教育伦理的概念, 本文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了解教育伦理对个人和社会道德价值观树立的重要功能, 思考高等教育道德伦理精神缺失。
当前, 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也更加关心其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回顾了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提出了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走向, 并发表了《高等教育宣言》。为了准备这次世纪末的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改变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论文, 并在五个地区举行了磋商会议, 综合考虑各个地区情况, 汇集成了这篇《高等教育宣言》。可以说《高等教育宣言》是世界各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指向, 它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展望和预期。宣言第二条的标题提到非常有趣的一个词——伦理, 通常很少有人把伦理角色与高等教育做过多的深刻联系, 但在宣言中, 伦理作为除高等教育使命之外的第二条提了出来, 可见其重要性。本文试图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对高等教育伦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理清含义, 了解其背后的深意。
一、概念界定
关于高等教育伦理, 通过翻阅词典以及相关的教育书籍, 暂未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义, 因此要探讨其含义, 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伦理。伦理一词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 传统意义理解上的伦理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
1. 人伦的原理, 为人的原理。《说文解字》曰: “理,治玉也。” 说明只有遵循事物的内在的原理和内在的规律,才能把玉石造成玉, “治” 的过程也是探索其内在原理和内在规律的过程。当“理” 与“伦” 合成“伦理” 的时候,就是指人伦的原理, 为人的原理。
2. 事物的条理, 道理, 准则。《礼记乐记》中提到“凡音者, 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 通伦理者也。” 郑玄注:“伦, 犹类也。理, 分也。” 郑瑗在《井观琐言》卷一中写道: “马迁才豪, 故叙事无伦理, 又杂以俚语, 不可为训。”苏轼的《论给田募役状》提到“每路一州, 先次推行, 令一州中略成伦理。一州既成伦理, 一路便可推行。”[1%]
3.何智炫在其《伦理与道德的辨证探讨》中将伦理定义为处于道德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性、爱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 而是约定俗成的, 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
可见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高等教育伦理就是教育者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中, 调整教育人伦关系所要遵循的客观道德法则, 并在这一客观法则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使客观道德法则主观化, 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使其具有个体关怀性和社会关联性。
二、高等教育伦理的功能
《高等教育宣言》中涉及伦理一词的内容并不多, 但高等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它面临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重制约关系。高等教育作为联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中介, 既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 又与人的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这两个方面的本质联系, 便构成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因此, 高等教育活动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又受人的发展制约。高等教育伦理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尽可能使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达成统一, 促进双方面的发展。
(一) 高等教育伦理的个体功能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作为对一定社会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 高等教育伦理也就是调节人们之间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通过设定一定的善恶标准, 规定着人们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高等教育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行为规范, 与一般的教育活动规范不同, 它是一种善恶规范,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 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 引导和约束人们教育行为应以“善” 为价值取向, 从而保障教育活动有序进行,以实现受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作为一种内在的善恶规范, 高等教育伦理对人们教育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它不像法律那样, 通过一种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它是通过社会舆论、引导、自省、自悟等方式来唤起人们内在的道德良知, 促使人们自觉地去调节教育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在进行高等教育活动之前, 对于把受教育者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并据此组织教育活动,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 形成他们的个性, 成为真正的人。
高等教育伦理体现着主体行为的精神态度, 是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把握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高等教育伦理是主体选择的一种价值意识, 引导着其对现实高等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 促进人格完善和发展。这种主体精神态度, 如勤奋、敬业、进取、奉献等, 不是基于一种利益原则, 而是主体对自己意志、品德和行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对促进高等教育活动高效和优化的一种自觉意识。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要求主体发挥其精神态度, 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伦理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一个方面, 高等教育领域是社会整体系统的一个特殊领域, 与之相适应, 高等教育伦理也是社会伦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 高等教育伦理与一般的社会伦理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高等教育伦理是社会伦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同时, 高等教育伦理又不是一般社会伦理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简单推广,不能把一般的社会伦理规范照搬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高等教育伦理主要是依据一定社会的高等教育活动过程, 反映着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功能, 以及高等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
高等教育伦理在对象和内容上包容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方面, 其中主要是高等教育通过人对社会的间接导向。我们知道, 道德要求有着不同的层次, 一般可分为可容性道德要求和善的道德要求两个层次。可容性道德要求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即社会公德, 这种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不违规、不损人; 善的道德要求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它是在可容性道德要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社会中的优秀成员要有一种利人之心,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以天下为己任。高等教育伦理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精英。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为政治服务、为文化服务等等,高等教育伦理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 通过培养人去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即社会价值, 体现为一种社会功能。高等教育伦理的主要社会功能和价值其实并不在经济上, 大多场合侧重于文化和政治上, 或者说其是超经济的。同时, 教育伦理作为教育活动中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就是要优化教育发展,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 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层次。从一定上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价值, 不仅对社会的政治发展起着特殊作用, 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起着特殊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思考与小结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发表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高校大规模扩招, 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分散, 质量下降, 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人们把目光放在如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之上, 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 更加忽略了高等教育伦理价值。高等教育伦理作为高等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 在道德伦理精神缺失的当代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O].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3): 48.
[2] 王正平. 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1.
篇2
如何提高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质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高等师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些是高等师范教师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途径与手段称其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探索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高等师范的教学现状
高等师范理论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是公认较难教的课程。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独立性,所以,在我国高校一直盛行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的单一的讲授法。
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备课,并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或确定的内容,借助已有的教学经验写好讲稿,系统地在课堂上讲授,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快和较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有利于知识在短时间里系统的传授,但是,它忽略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统一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是师生双方主体积极介入的过程。
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于用于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少,给学生留有的思考空间少等局限,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潜能受到钳制、萎缩以至湮灭。
学生被动地获得理论知识,不仅阻碍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很难把各门课程系统地、完整地结合到一起,不利于学生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传统教学思想忽略了教学的双边性。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片面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接收器。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采取照本宣科、强迫纪律等方式组织和进行教学,着重的是如何把讲授内容讲得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何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而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状态的学生的需要与潜能,这往往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的是书本知识丰富但独立思考能力有限的学生。
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
既要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充满渴望地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法的结构是: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与解释资料—问题解决。
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知识或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优点在于: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科学的真实;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尤以合作教学为最终体现。
不仅使学习好的同学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下,又使学习不好的同学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集体荣誉感使组与组之间不甘落后,也进行了竞争。
合作教学既着眼于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又考虑到了学生个体化活动的重要价值,达成了教学集体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
篇3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高等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高等特殊教育招生数量的逐年扩大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期望值逐步增高,对学校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对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为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不仅仅重视硬件上的大量投资,改善办学条件,而且把加强师资培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在提高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高等特殊院校师资培训的投入并没有与学生总量的增长及教学质量的要求完全协调发展,目前尚有相当大的缺口,体现在教学质量平平,专业特点不充分,特殊专业技能(如唇语、手语等)不够精湛,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无力承担知识更新的任务,缺乏对高等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法的研究。因此,如何摆正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师资培训的关系,如何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训与社会需求尽快接轨,是目前我们高等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由于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影响,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很难跟上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导致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跨课教学、把教学和科研分开的现象严重。一些院校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是“半路出家”,从普通高等教育方向转为特殊教育方向,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科班出身的特教老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间接约束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4%,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的平均水平②,目前国内仅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几所院校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仅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聋人服装设计、盲人推拿按摩、计算机等有限的几个专业上。
二、加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对策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要充分挖掘残疾人办学体制的优势,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把“人才强校”作为实现推进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通过人事改革、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对于像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特殊教育高校来说,要使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建成设施先进、师资雄厚、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一流特殊教育高校,开创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就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才能进一步适应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统筹规划与分级建设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统筹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人才引进、教师聘用、教师培训与培养的总体计划与目标,科学地建设和调整师资队伍。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在学历学位、职称、年龄、学缘等方面不断趋于合理,使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高等特殊教育同步协调。
(二)突出重点与合理平衡
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学科。例如,南京特教学院把特殊教育、社区康复、学前教育、聋人服装等四个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规划和发展学科;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术团队;并注意将相同、相近学科的师资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以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学院将全面考虑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与需要,兼顾文理工各学科的平衡发展,使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取得建设的协同效应。
(三)内培外引,重在培养
坚持“引进和稳定并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引进与专业建设相协调”的原则,重视新增学科、专业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例如,南京特教学院制定了《南京特教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建立了促进人才引进、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的积极措施,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自2008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人才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博士3人、硕士61人,改善了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专兼结合,重在管理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结构应该多样化,专任教师是基础和骨干,但要以社会为依托,根据需要广泛聘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先进的实践教学;二是在社会需要和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解决教学急需;三是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小而全的封闭的办学体系;四是有利于专业的变换和提高办学效益;五是改善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养和管理的模式;六是有利于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高等特殊教育办学机制,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预测来调整学校的发展规划。尽管兼职教师的引入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有的由系部负责,有的归口到教务处,相比专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业务学习、教学工作考核等比较放松;来自企业、科研院所、康复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因此,加强管理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的必要保障。
三、小结
篇4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德国 美国 成功经验 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了这一新的教育模式,从而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面总结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德、美两国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为鉴,希望能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所启示。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句话:办学目标的全球化、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不仅着眼于学校、国内,而且立足欧盟、放眼全球,紧跟欧盟和全球对人才规格、质量的需求,把学校、教师和学生放到欧盟和全球的环境中熏陶和磨炼。以下两方面,尤其是“双元制”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1.“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双元”,意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1]
在“双元制”教育中,德国的企业担负着职业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职责比学校的职责更重要。
首先,企业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大约6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大约40%的时间是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技能教育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是服务于企业技能教育的。
其次,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的来源渠道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其中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购置培训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但“双元制”中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自己的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学费、实验费用和生活费补贴。给予学生的生活费补贴多少与具体的行业有关。
2.政府与行业协会参与管理。
“双元制”教育中的管理是由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各行业协会进行考核,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和培训的三层负责制来进行的,即“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部分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对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等等,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由州政府负责管理。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责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等要求。“双元制”中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各州的文教部制定,它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的理论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实践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企业培训教学要按照联邦教育部和有关专业部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包括确定教育内容、时间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没有统一指定的教材;组织实施教学的职业学校和企业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由主讲教师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相应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主要为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中心或学校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上世纪6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社区学院是被美国各州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颁发的最高学位是学士,主要招收走读生,学生所支付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远远低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据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美国社区学院在校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44%,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开放性办学。
当今美国社区学院中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欢迎。据统计,它培养出来的学生75%能迅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社区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显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它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开放性的特色。由于科技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极为迅猛,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区学院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极其重视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区需要的专业、课程,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同时在课程中经常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2]
2.重视实践性教学。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安排上以实际应用为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特别强调实践课程和活动。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它们通过聘用兼职教师的办法来解决并保证教师队伍中实践教师的比例。通常情况下,社区学院的教师主要承担通用课程的教学和日常教学管理,承担实践课程所需的大多数教师一般都通过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外部人员兼职,这些兼职教师都是从社会、企业各部门中聘用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
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极其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社区学院通常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与企业协作教育,为企业培训职工,以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合作。这些合作方式,对学生本人而言,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而言,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扩大未来可供选择的高素质新增劳动力来源;对学校而言,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场地和人力等教育资源,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三、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美两国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长期受着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重“学”轻“术”,“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根深蒂固。要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是复杂的、艰难的。当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中,办学条件好一些的专科院校差不多都在努力升本科,带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大学”之类的院校也在想方设法去掉“职业”二字。避开“职业”,攀附普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剩下一些本来办学条件就差的学校早已困难重重,哪有精力和热情去深化改革。在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采取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级拨款为主,社会和企业合理负担为辅的经费投资体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虽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但有限的拨款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政府要舍得花钱办教育,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更多地参与和支持,解决高职院校维持与发展的经费问题,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2.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已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院校与企业已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院校融入社区(即地区)经济,面向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院校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专业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和课程计划,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3]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地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十分薄弱,企业与院校缺乏沟通与联系,从而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企业对所需人才缺乏足够的认识,“人尽其才”、“量才录用”的意识没有形成。有的企业甚至认为:现在到处都有大学生,何苦还用高职生。不只造成企业的“学历高消费”,同时未能做到“人尽其才”,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损失与浪费。其次,多年来,企业长期受到“国家培养,我用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从未意识到企业还有培养人才的义务与责任。最后,多数企业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而是错误认为:企业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妨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要改变我国落后的职业教育现状,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实行产教结合,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指导院校的教学工作,帮助院校随时展开专业教学论证,研究专业课程设置,或调整教学内容,或更新培训计划;院校还应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充当学院的兼职教师,用以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企业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市场和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劳动力大军,两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3.实践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能力培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从各环节上予以保证。专业的设置要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定吸收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修改。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加强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为此要下大力气搞好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并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还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全体教育者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党庆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职业教育,2007.12,(A):7.
篇5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机遇;挑战;发展措施;西藏自治区
AbstractThe Tibetan food higher education is set up to comply with the Tibe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the 21th century. Since the specialty has been established,one group of food specialized technology talented people,which made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for Tibe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Tibet foo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combine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insufficiency,Tibet food higher educa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were analyzed,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bet;higher education;opportunities;challenges;development measures;Tibet Autonomous Region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西藏特色食品加工业正在迅速崛起,并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的发展。但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西藏的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2]。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西藏食品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培养了一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促进西藏食品加工业发展,推进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介绍了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结合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发展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措施。
1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发展沿革及基本情况
2003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西藏农牧学院率先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授予工学或农学学士学位。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5年由部分原畜牧、兽医和食品教师正式组建成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2009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现有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50 m2,仪器设备总值22万余元。食品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18名,已毕业本科生52名,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食品领域骨干人才。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7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近5年来,教研室主持或主研了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40余篇。
2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机遇
2.1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利于促进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发展
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西藏将来要建成国家高原特色农牧业产品基地,这也对西藏食品加工业和食品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农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做大做强的问题,现状是规模化程度不够,发展档次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从客观上要求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为西藏特色农牧业产品加工提供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促进西藏食品加工业和农牧业的发展。
2.2国家对口支援西藏政策为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援藏政策开始后,在援藏干部和对口支援高校的帮助下,食品高等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食品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条件的改善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内地高校毕业生的进藏和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攻读学位,教师队伍逐渐充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同时,援藏干部和学院领导还为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制定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2.3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进入校级特色优势学科,必将推进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年底,学校教务处公布了学校优先发展的22个校级特色优势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位列其中,这22个特色优势学科是学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荣校,扎实推进西藏高等农林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学校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实验室建设、在职教师攻读学位、科学研究等方面优先统筹发展。争取到2020年,本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上,通过短期和中长期进修或出国学习、攻读学位,提高教师的素质,使4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逐步充实现有的科学研究条件,在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最终使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3西藏食品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3.1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西藏高校有不少教师缺乏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摆不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搞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还有些教师对科学研究存在畏难情绪,感到申报课题难,出成果更难,即使申报上了课题,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上几节课就行了。一些教师搞科研只是为了晋升职称,评上职称也就放弃继续搞科研[3]。科研水平也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为科研项目立项少、科研成果缺乏、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较低,离为西藏食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尚有较大差距。
3.2师资队伍规模偏小,职称较低,民族教师比例低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人,博士在读教师2人,学历层次较为合理。但是教师人数与内地高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教师队伍规模偏小,教师职称普遍偏低,仅1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他的7人具有中级职称,2人具有初级职称,与食品专业的教学科研需求不符。现有教师队伍中藏族教师偏少,仅有1人,与立足西藏,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食品高科技人才要求不适应。
3.3现有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2007年以前,食品教研室没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要进行与专业课程相符的高质量的实验非常困难。2007年学校成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设备偏少,实验室总的设备价值仅有22万元,离完全满足食品专业本科的教育教学还有一定差距。实践教学环节也还十分薄弱,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缺乏实习场地,加上学校地址较偏僻,学校周边食品企业较少,严重削弱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4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针对性教材缺乏
目前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借鉴对口支援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过多、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只设定限制性选修课没有非限制性选修课等。现有上课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21世纪教材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这些教材有些难度较大;加上区内生源基础普遍比较差,上课学生不容易理解,适合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教材缺乏,现有教材的针对性较差,对青藏高原特有食品原料或食品加工几乎没有介绍。
3.5现有的就业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不够重视
2006年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西藏的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本科生计划分配,自2007年起除部队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西藏是我国最后一个告别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的省份,目前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在西藏已经实行了4年[4]。现在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大部分寄希望于每年的西藏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第1批、第2批以及“三支一扶”就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进企业或其他单位就业。由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专业相关不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不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较差,毕业后到企业中很难胜任相关工作。
4发展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措施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当前西藏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西藏的特殊矛盾决定了食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一个永恒的改革话题[5]。不断加强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一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素养的精干高效、结构合理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建设,深入地分析教学岗位的要求和师资队伍的现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通过短期和中长期的进修或出国学习、攻读学位,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4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4.3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高等农业教育要定位于面向基层培养人才,在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及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服务社会的有效机制,通过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实现专业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双赢[6]。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将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指导,围绕建设国家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在西藏特色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藏东南林下资源综合加工利用、西藏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卫生3个方向上凝聚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前期工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这3个方向上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项目,为西藏食品工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
4.4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现有的实验室由于建设时间晚、起点低、实验室设备较少,与开展本科教学中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加强建设。加强企业实践,让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相结合,在实习开始时,力争先组织学生对实习单位参观以了解其概况。在实习期间,还应组织学生到其他有关车间去进行专业性的参观,以获得更广泛的生产实践知识。参观中应着重了解先进工艺方法、先进设备的特点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等[7]。同时,建设好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也会促进教学科研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5加强学风建设,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西藏地理环境特殊,高等教育水平较低,学生文化素质较差。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如何结合西藏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8]。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改善学习的效果。同时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随着西藏各个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日趋饱和,越来越多的同学必然会到企业就业或者自主创业。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观念转变越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会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
5参考文献
[1] 李家奎,张超,强巴央宗,等.西藏兽医高等教育的挑战[J].畜牧与兽医,2009,41(7):86-88.
[2] 罗章.浅谈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畜产品加工学科的建设[J].乳业导刊,2005(5):30-31.
[3] 刘凯.西藏高等学校加强科学研究对策刍议[J].西藏科技,2009,194(5):19-21.
[4] 曹志翔,师学萍.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西藏科技,2009,199(10):12-13.
[5] 刘永乐.新世纪湖南食品高等教育的展望[J].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1-2):26-29.
[6] 姚学林,王国新,孙自保.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浅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142-143.
篇6
一、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是准确使用语言的基础,它具有可理解性与条理性。因此,正确的、适当的语法讲解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语言。
在我国,课堂英语教学时间有限,又缺乏英语使用环境,再加上汉语的结构与英语的结构差异较大,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同时,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资一般都是以汉语为母语,这就使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全方位的英语原语学习,更没有机会通过日常的交往掌握英语的形式特征。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判断表达方式的正确性,而判断的标准就是语法。可见,英语语法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学生所学英语的正确性。除语法学习外,高校的英语学习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而这五方面的学习与语法的关系十分密切。足见,英语语法教学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语法课,该课一般是必修或指定选修。开课的对象一般是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时长为二至四个学期不等。在教学方式上,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以翻译、对比和讲解为主,练习为辅。有些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认为学生在中学学习过语法,而且大学英语教材上对语法的讲解非常详细,所以经常让学生自学。另外,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态度不积极,最终导致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相关的语法教材中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均没有明确的说明,这让教师和学生对语法教材的满意度十分有限。再加上高校英语教学对语法的重视度远远不如中学,因此学生平时的学习重点全都放在了记忆生词和应对考试方面。可见,学校与学生双方面的忽视,使语法教学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中变得可有可无。
于是,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的现状导致了三个不良后果:一是学生在“听”和“说”这两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听”和“说”的准确性不高;二是英语阅读的速度较快,但在理解方面不尽如人意;三是写作和翻译的能力与以前相比有下降的趋势。另外,有这样一种现象需要指出。由于英语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常常照本宣科,很少针对语法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声、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无法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不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
三、语法教学的相应对策
1.语法教学的建议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所用的英语语法教材,不仅理论知识详尽,更有很多语法习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要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到总结和运用语法知识的重要性,然后师生相互配合,最终使语法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语法知识确实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太大兴趣。如果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肯定不会主动学习语法。因此,教师必须广开思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如今高校课堂上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该将其运用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英语原声、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桥段,按照英语语法教学的角度讲解与分析,并根据从中学到的英语语法知识进行一些小游戏,从而将英语语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在应用时切忌只看不讲。
(3)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既是英语语法教学的对象,又是英语语法学习的主体。一些高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需要成为知识的接收对象。这样的英语语法教学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学生在语法教学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导致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听之乏味,无法达到英语教育专业对于语法教学的要求。因此,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堂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新的教学模式
(1)“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结合
“隐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和相关的材料里,将语言的规则总结出来。“显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建议的方法,教师先讲解语法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语法练习。笔者认为,最好的英语语法教学方式就是将“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相结合。
“隐性教学”强调语法的使用和意义的理解,但忽略语言在使用时的准确性。“显性教学”注重语言的形式,但忽视语言的使用环境和意义。因此,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根据,将“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英语语法教学效果。
(2)“语篇教学”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语法教学往往脱离文章,独立进行。其实,语法教学不是独立的。由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需要从语言结构入手,因此语法教学应以语篇为切入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展开。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语篇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又能让学生将二者联系起来。所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采用“语篇教学”,将语篇分析与范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分析语篇的结构、背景、修辞和词汇,强化自身的形式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对语义的体验中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和理解语篇中的语法形式和语言功能。
(3)“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形式意识。“任务型教学”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产出型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目的进行纯粹的交流。二是“理解型任务”,即要求学生对于材料中的语法形式作出正确反应。三是“增强意识型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语法结构例子推断出其中的语法规则。“产出型任务”“理解型任务”均强调:学生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语言材料里归纳语法、习得目标。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 洪堡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3-02
德国高等教育兴起的起源来自于创办柏林大学的洪堡。洪堡以他当时对高等教育独到的思想与理念,创办了柏林大学,开创了柏林大学的精神,开启了现代大学建立的先河,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宏伟蓝图的规划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与贡献。
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理念
19世纪的德国传统大学观也就是洪堡的思想,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大学的任务。大学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这里的科学,是“纯科学”。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它担任的更重要的角色是进行科学研究,追求知识与真理。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中提升了自我的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达到全面发展的境地。大学并非从事专用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培养。2.大学的组织原则。即建立在纯科学理念上的寂寞与自由。“自由是必须的,寂寞是有益的。”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3.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
二、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变迁
当代,德高等学校依然重视科学和学术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并加强与政府联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其他特点。
1、扩大教育平等机会。首先,政府实施高等教育免费政策,这能让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拓宽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除了具有“普通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等”毕业的学生具有申请高校的权利之外,其他一些具有“高等专科学校”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继续深造,然后可以申请高校入学资格。3.扩大妇女受教育机会。1998年的《高等学校总纲法》不仅把照顾有子女的学生的特殊需要、保障高校中男女平等权利写进高等学校的任务条款(第2、3条),而且在有关学生考试的间题上充分考虑到了母亲的权利(第16条)。[1]
2、加强学术与职业的联系。洪堡认为,大学的核心是科研,不带有功利性。德国传统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实行“硕士--博士”两段。硕士之前的年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拖延学习年限,增加家庭、学校和社会负担成本。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就接收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熏陶。进入高校后,进行基础教育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学习,这样为社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如果成绩优秀,同样可以申请普通高校进行学习。这样,既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此外,德国高等教育也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加强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新的教育理念还表现在促进农民就业上,由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高级农业专科学校、高等农业大学等构成的德国农业教育体系,在新型农民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农民获得农业从业资格。[2]
3、实施“宽进严出”政策。德国大多数学生只要获得高中毕业或者职业学校等毕业资格,即可申请到高校读书。高校实行全日程排课,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休息时间不长,考试内容多,形式复杂。如果不努力,难以拿到学分。在德国,硕士前有几年的学习,如果在第二年后,没有通过硕士资格考试,是无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1993年3月前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德国大学生的平均辍学率为27%,在某些专业高达50%。[3]
4、实行“教授负责制”。教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学,而是科研。教授的职位有限,地位高,不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便可当教授的。同时,教授可以选择他的助理,可以是博士(非他学生)和其他老师。教授授课的教材是参考书目,没有指定教材。教授培养博士也要进行科研。博士要预约,才能和教授交流。本科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和教授交流。
三、德国高等教育给我国的建议与启示
1、“宽进严出”政策,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德国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多,但是能把握机会的只是一部分。德国淘汰率高。国家重视大学生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真正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我国“严进宽出”的政策,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抱着“60分万岁”心理,虚度大学时光。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纵容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心理。我国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真正有知识、有能力、为社会所用的人才。
2、平等的教育机会权利。德国不仅免费教育,而且还拓宽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在我国,应该对那些成绩突出,却因学费上不起大学的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资助。此外,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子女,可以放宽条件,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大学。
3.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针对市场供求情况,可以让职业学校培养一些技术人员,然后推荐他们或者参加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让一些职业意识强的学生,参与到职业学校中去,接受教育,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 胡劲松,周丽华. 传统大学的现代改造―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 [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篇8
(一)法学教育目标
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与会代表通过交流、研讨,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观点。
第一,精英说。即将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为法律精英教育。如有学者提出,我国学院式法学教育应当突破非职业化模式,而转向重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法学教育模式(如日本的“法律职业精英”模式),在法学教育上侧重精英教育。原因在于,一方面精英教育是作为高度经验理性的法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法律职业者作为“产品”要有众多的知识,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
第二,职业教育说。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的职业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法学教育的使命在于进行职业教育或者说在于进行职业训练。
第三,通识说。有学者指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平等、公正、正义的民主思想应当是法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应有内容。有学者指出,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
(二)法学教育理念
对于法学教育理念,北京大学法学院苏力教授指出,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应当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但是,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却往往会只是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我国近代法学是作为一种人文知识而非一种职业的科学知识引入的,因此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法学职业的转化。但是现在教师的知识格局是在此之前形成的,加上现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因此法学教育改革就必须从这批人开始,实现知识的转型。由此,进行法学教育改革,在教育理念上不能忽视法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法学教育体制和内容
法学教育体制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法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高低。因此,与会代表都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改革给予了极高的热情和关注。
(一)关于法学教育体制
1.关于法律院校(系)的设立。有学者尖锐地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法律院校(系)在设立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到目前为止,全国除了原有的法律院校(系)、科研院(所)外,最近几年内其它各类财经、理工、民族、师范、农林等院校也纷纷设立法律系专业,此外还有法律函授、夜大学、全脱产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及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政法干校、广播电大、业大、职大、自学考试等。可见,我国高等法律教育一时间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从而导致了高等院校的法律教育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的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应当从改革传统办学体制、制定严格的法律教育准入标准、建立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和独立的、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2.关于法学院的管理。苏力教授提出,作为高等院校的法学院院长,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才能,而不能仅仅凭借学术声望。固然名教授对于提高法学院的声誉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作为院长不懂管理是不能带出好的法学院的。法学院的院长需要具备的是学术鉴赏力,而不一定必须具备学术创造力,院长应当具有长远的视野和把握人才流动的能力,院长管理应当职业化,从学术研究中脱离出来。同时,法学院的管理人员也应当职业化,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人员流动,从而形成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此外,还要通过法学院的协调实现教授知识的互补。有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法律院校的行政化色彩相当浓厚,由此产生了不利于法学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等问题。为此,要取消行政的管制和压抑,使高等法律院校独立并自治;并通过简政放权,实现高校自治;通过校际合作,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裁并高校,实现高校资源整合等。
3.关于法律专业的设置和学制。有代表提出,在法律专业大学本科阶段不宜将其划分得过细,因为我国的本科教育应当着眼于通才教育培养,而非专才教育。另外,有代表指出,不能因为法律是现代社会中的热门专业就一哄而上,有条件的办,没条件的也办。国家对高校中法律专业的设置应当严格控制。关于法律专业学制时间,与会代表提出,应当吸收西方国家法学教育的成功作法,适当延长现行的高等法律院校的学制年限,将现在的4年制本科教育延长至5—6年。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除了认真学习法律专业课程外有时间学习其它与法律职业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如经济学、历史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等)。
4.关于高等法律院校的师资。要想改善现行的教育体制,在高校教师的选任上要彻底进行改革,年轻的助教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只有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才能够上讲台,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标准。当让高校名师都走进课堂,上大课。
(二)法学教育内容
关于法学教育内容方面的讨论,与会代表主要集中对现行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法律教材的编撰、课程的考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的很多学者提出,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除了开设法律专业基本课程外,还要增开像经济学、法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去认真思考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与此相对应地便是法律教材的编撰和应用体制问题。有学者指出,应当为学生指定两到三本参考教材,以便于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比较学习、研究;另有学者指出,应当将市场机制导入法律教材的编撰和应用体制中来,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有学者提出,在法学教育当中要充分重视学生法律思维的训练,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品质放在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良好的法律思维品质是法律职业训练和法律职业综合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为此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写作、考试方式、社会实践等方面)、法学教材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三)关于成人法学教育
有学者提出成人法学教育已由过去的补偿教育转变为继续教育,成人法学高等学历教育的历史使命尚未终结。在成人的法学教育的改革方面,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使教育市场在成人法学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同时,成人法学教育要转变观念,强化改革和服务意识,并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的研究,做好相应的准备。另有部分代表认为,在法学教育日趋精英化的背景下,成人法学教育应当逐渐取消,更不能运用所谓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它。
三、国外法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与会的很多代表对国外的法学教育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性建议。近些年来,我国学者针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改革我国的法学教育,彻底改变我国的学院式教学机制。国内已经有相当的法律院校(如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开始在法律教学实践中引入英美法的案例教学法。有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司法体制在不同领域的不同需要,以及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法学教育的选择上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原则。
(一)国外法学教育动态
1.意大利法学教育。有学者通过对意大利高等法学教育(包括课程设置、教材、课堂教学法、考试)的介绍,提出我们不能完全以英美法上的案例教学法取代我们国家长期沿用的大陆法系国家学院式教学法,而应当以演讲式教学法为主,同时吸收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2.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是将医学院诊所式教育的模式引入了法律教育中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学者指出,我国在法学教育改革中应当吸收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有学者明确提出,在我国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中应采用“法律诊所课程”,并且目前在我国开展法律诊所课程的许多条件已经具备,只是在学生从事法律实践的过程身份合法化仍然存在问题。还有学者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运作模式及在中国的现状作了介绍。
3.德国的法学教育。邵建东教授通过考察德国的法学教育,指出我们应当从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模式中借鉴有益的作法,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适当延长学生实习时间,加强学生法律实践(法律职业)训练等是很有必要的。
4.英国的法学教育。周世中教授向我们全面介绍了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模式。英国大学的法律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评估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由此,周教授指出了英国大学法律教育对我们的启示:(1)法律理论的学习与法律实践的培训相结合;(2)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3)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4)法律教学与科研直接结合;(5)大学的法律教育必须开放且富有创造性。
(二)网络法学教育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通过互连网络进行远程高等教育不再是梦想。有的与会代表对此也给予了关注。有学者以知识产权教学为例,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三种法律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技术方案,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育观念。有学者指出,网络法学教育具有很多传统法学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学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严格控制试点高校的设立、建立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等前提下,稳步地发展我国的网络法学教育。
四、法律职业教育
法律职业(LegalProfession)是指直接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各种工作的总称,通常又指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其中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公证人和法学教师等。但主要指法官和检察官,特别是律师。法律职业教育就是针对法律职业者的职业教育。
1、法律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学者回顾了我国法律教育大发展的20年,指出我国法律教育中存在法律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的突出问题,并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建议我国法律教育要改革传统办学体制,引入市场部分机制,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建立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独立的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有学者认为应将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技能训练或培训,将本科阶段以上的法学教育阶段定位于学术培养。一些学者从我国现行高等专科法律职业教育的模式出发,对法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内容方式与目标、引入市场机制、办学层次与规模及教育机构设置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针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有学者通过比较法律伦理与一般伦理、法律职业伦理与一般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伦理三组概念解析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关注的目标及实现途径,转变大学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和技术。
篇9
关键词:县域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987年就产生了我国第一所县办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走进县域的新纪元。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市借机兴办县域高等学府,迎来了县级区域(以下简称县域)发展高等教育的首次。新兴高校不断在县域出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现象,开启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这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县市所办的大学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证明兴办县立高校,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大有作为的。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形势下,随着县域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有条件的县市,抓住机遇,适时地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也促进现有县域业余教育的转型升级,是提升县域发展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完成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任务,亟待要做的将是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社会的战略根基,是宏观经济社会与微观经济社会的结合区,是城市与农村互动协调发展的连接纽带。县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国家繁荣富强的战略根基,县域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大中城市率先富裕起来之后,广袤的县域如何与大中城市协同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到2020年,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水平的县域带入小康社会,将成为考验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难题。
高等教育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高等教育在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时代机遇,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推动县域发展进入新的高度,开创我国县域发展的新局面;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构建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根基,无论对我国县域发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有的县域省市电大分校或分教点、其他高校设在县域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站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的业余高等教育,在高校扩招之后受到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型升级。在县域发展高等教育,兴办县立高校,构建新型业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县域各种形式的业余高等教育再获新生的重要条件。
县域发展高等教育,主要是指以举办县立高校为主,在县级区域构建和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以全日制正规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及非学历教育为重要补充,主要担负大众高等教育和未来的普及高等教育任务,同时负责与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相衔接的转学教育;是省级区域高等教育全新布局后,在科学规划省立、市立、县立高校分工明晰的完整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大格局中的崭新发展。在新的根基上,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业余高等教育也会获得新生。
二、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建设县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县域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盲区,县域的青年才俊通过高考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留在大中城市就业、发展,视脱离县域为根本出路。县域没有高等教育,无法形成高级人才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条件,只能通过高考把本地的青年才俊源源不断地送走,而这些在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基本上是一去不返。人才只出不进,县域人才资源越来越严重空壳化,是县域发展的长期以来的基本事实。正因为如此,甚至有人主张:不要鼓励农民的孩子上大学,免得造成农村人才一去不返的悲剧。这种情形极大地妨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随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跟大中城市一样,县域越来越急需各个领域的大量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县域人才资源实际状况,要根本解决人才问题,依靠远离县域的中心城市的外援行不通,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己举办县立高校,逐渐构建比较完善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才是现实的出路。
“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县域成了这样的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需要发展适合自己的“大学”。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单位是县市。一个县市按照历史传统划定,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质,是一个有较强凝聚力、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大型社区。与大中城市比较,县市是一个地域特色明显、占地广阔、人口具有相当规模(较大的县市人口100万左右)、由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构成的相对独立发展的复杂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方基层主体,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战略根基,自古就有“郡县强,则国家强”的说法。我国的县级区域由于郡县治理历史悠久,各地差异较大,彼此无法替代,与城市差别更大。
因此,根据县域的传统和现实,从理论上看,每一个县市都需要发展适合本地需求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和传播知识的过程培养高级人才,进而形成内生的综合的学术与文化效应,才符合县域社会的内在需要,其他社会或区域的高等教育是无法取代的。没有自己的大学,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县市的人才会持续只出不进,空壳化会越来越严重,县域发展能力的提高会受到根本性制约,要独立自主地肩负起自主创新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任务将困难重重。
三、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构建县域研究与发明中心的有效途径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县域产业基本限于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结构简单,社会生活单纯,远离高深或深奥的知识,没有条件发展高等教育和研究与发明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例越来越大,成为重要基础力量。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2,占全国1/3的市场和1/4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县域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大幅度改变,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前所未有地复杂化。
面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县域要解答在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复杂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急需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而让人们获得知识,解决复杂社会的复杂问题,兴办大学、发展高等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因为“就基本认识而言,报纸不能提供什么帮助;活动家即从政者与商人提供的帮助也十分有限。他们本身学识不高,对新发现、新事物抱有偏见;他们通常另有所谋。唯一能担此重任的机构就是大学。”因此,赫钦斯也说:“任何社会都应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想理解我们复杂社会的复杂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了,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共识。而远离县域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大学,由于距离太远,辐射力受局限,对县域来说有“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解不了近渴”之效。因此,兴办县立高校,就近发展适合县域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是构建县域研究和发明中心、提高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提高县域城镇化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是县域发展水平和高度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县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在县域内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绩非常突出。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6.60%,但离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说明我国县域城镇化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对于比较分散的乡村来说,城市是一种多元素或多资源的集聚:人口集聚、工商业产业集聚、住宅和建筑物集聚等等。由于集聚,城市拥有繁华的街道、便捷的交通系统等公共设施。现代城市更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与世代祖居的乡村社会相比较,城市也因此成为越来越复杂的陌生化社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县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后盾,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先导,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需要有神圣的文化空间作为城市的精神高地,才能对抗城市喧嚣而浮躁的工商业气息的负面影响。基本以升学为目的的中等教育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高等教育以它独特的学术文化和使命才能成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念、文化、信仰的动力源。
城镇化发展势必会不断产生需要深奥知识才能认识和解决的复杂问题,比乡村社会的质朴和单纯需要更高理智水平。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县域的城镇化品质将难以提升,城镇化发展不可持续,会制约整个县域发展质量的提高。兴办县立高校,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建设县域研究与发明中心和县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县域发展的理智品格、品质和高度所在。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趋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型进行研究,鉴于某些高职的订单式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高职学校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定制化教育模式。该模式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与企业共同确立了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以实现人才定制培养的教育模式,在计划中双方职责明确,给学生创造了更好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环境,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由于定制化教育是一种低成本、高速度的人才培养方式,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采用模块化、共享型的教学体系,减少定制化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环节,可使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知识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供应和需求不匹配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赶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等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定制化教育模式主要的目标是使其顾客满意,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学校市场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个性化地“定制”人才,二是要降低定制成本,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追求效率,即实现批量定制,解决成本和差异化之间的矛盾。此外培养模式的其他目标将在下文陈述。
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既是要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内涵包括:(1)人才理念的个性化。企业希望进入本单位工作的人才认同本企业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观念冲突而造成的管理成本上升。(2)人才知识的个性化。企业认为,拥有个性化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才的效率与效益。因此,企业希望所选择的人才具备针对性、专门化的业务知识。(3)人才能力个性化。企业希望进入本单位工作的人才在综合素质良好的基础上具有特定的能力要求。(4)人才质量的个性化。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认同标准不再满足于教育部门制定的“合格”标准,企业有着其个性化的质量需求。如企业希望所获得的人才在整体“合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强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情商等方面的质量特性。
因此要增强了学校市场意识,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有很高的积极性。定制教育模式就业导向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培养计划的编制与教学实践,节省了企业人才培训的时间,为企业培养了“度身定制”的人才。同时加强了教师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的零距离对接,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对企业、高校、学生无疑都是有益的。
培养模式的目标是要提出一种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多元化筹集办学经费、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活力的新思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希望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办学资助。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定制式教育、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吸引企业投入部分教育经费,提高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加了学校购置教学、实验设备等方面的经费,对提高办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增强批量定制,降低成本方面,学校应该运用服务大规模定制的相关理论,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发展的定制化趋势原因分析
目前,一部分高校开始接受企业定制化的经营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定制化的培养模式。从现状看,以企业为客户的订单教育和以学生为客户的个性化教育等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兴起,与此相关的环境内部化及顾客内部化等管理思想正逐渐被高等职业学校所接受,这都向人们展示了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定制化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走出一条低成本、高质量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定制化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想让高等职业学校能够适应不确定的环境,而适应环境最好的办法是让环境融入学校组织,实现环境内部化。由于顾客是环境的关键要素,所以环境内部化的核心是顾客内部化。具体地说,顾客内部化就是指企业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和程度把顾客纳入企业内部,使顾客不仅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甚至承担企业内部的其他职能[1]。它是顾客导向的高级形式,是定制化管理的深化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顾客是学生和企业,其顾客内部化是让学校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和程度将学生和企业纳入学校组织内部,参与教学计划、方法等的制定,更好地解决组织决策和顾客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从根本上促使生产、消费、需求结为一体,因而它更能使顾客满意。由于高校产品、顾客和加工过程的特殊性(学生既是我们的产品,又是我们的顾客),这一观念在高校的定制化管理实践中更易于得到有效的贯彻,因而目前它已得到了相当多学校的认同和实施。在以企业为客户的定单教育模式中,校企双方共同规划专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企业自主确定定单班学生名单。在以学生为客户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中,在专业和课程方面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地选专业、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等,都充分体现了顾客的参与,都可以看作是顾客内部化思想的具体化。因此,教育模式的定制化已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近百年,并形成了一套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使用型的专门人才教育的体系和结构。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及形式也各具特色,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方面。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日本的“能力主义”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俄罗斯的“非政府化”模式由于是经济制度转变的产物,其主要满足不同阶层对教育的需求,缓解了当时的国家经费拮据状况;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可以说是培养模式中最为严格,对实践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种培养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元制”已衍生出三个具体模式:“叠加模式”、“一体化模式”和“交叉型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则是其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和培训模式,突出教育训练的结果——实际操作能力。
无论何种教育模式都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时,没有忽视基础专业知识的教育。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在满足企业和学生定制化的需求后,应着重将这些需求抽象化、系列化,转化为各项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制化”培养模式把重点放在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
- 上一篇:机械工程学科发展趋势
- 下一篇:牙科保健及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