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投资决策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投资决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

篇1

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会计,通常被称做战略管理会计,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四大类信息:①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入、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②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③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④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二、现代企业决策制度的内在要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经营条件日益复杂。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仍将眼光局限在企业内部,只关注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双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效率如果不能通过市场外化为效益,企业必然会在竞争中一败涂地。

企业只有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理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将面临五种竞争作用力,分别是: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企业作为原料和服务的需求者,必然与供应商发生联系,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其他投入成本。企业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必然会接触到销售渠道,客户或分销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到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替代品的威胁出在于此。而现存的竞争强度会直接影响价格及竞争的成本。新的竞争者的入侵,亦会威胁价格,并要求为防御入侵进行投资。这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其所涵盖的信息明显超越了成本会计单个会计主体的范围。这些竞争力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所必备的,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竭力提供。

三、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企业决策的影响

篇2

一、企业社会责任价值

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企业占有了比普通个体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表面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社会成本。但实际上企业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成本,但企业所从中得到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在完善的投资规划之下,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信任感,这将为企业的未来经营和发展奠定更为坚实可靠的基础。

其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发展积极性的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为企业提供全新的发展动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虽然需要支出一定成本,但这无疑将企业的实力和经营目标展现在社会面前,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使企业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二、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社会责任

传统管理会计普遍存在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确认,并对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和分析等。传统管理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在于财务效益,强调以财务手段保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社会责任表现为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很难以财务信息呈现出来,这就导致了许多管理会计忽视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二)成本计量不合理

传统管理会计只强调对普通成本的计量,忽视了对社会成本的计算。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费用和资金。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支出不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成本当中,而是被归于制造费用当中。如此一来,企业社会责任成本计量显然不合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无法真实地反映评价结果。

(三)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欠缺

传统管理会计在计算和评价企业成本和效益时,往往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社会效益,这也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价都是相当单一和滞后的,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短期的财务指标、盈利和产品边际贡献等实施具体的核算和评价,较少关注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成本本身无法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利益回报,企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

(四)投资决策分析不足

投资决策,是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会计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的关注和重视,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投资项目的实际盈利情况,因而会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支出。其次,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社会责任相关项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投资风险,这导致一些企业无法正确看待社会责任,大大削弱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

三、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社会责任重视程度

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并认真落实到管理会计工作当中。企业领导层应明确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应该承担和必须承担的义务。

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尽管社会责任成本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企业所能够得的财富是巨大的。通过社会责任成本的投入,企业能够保持更为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发展动力。对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并提升管理会计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并时刻关注和重视社会责任,针对社会责任制定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和管理策略。企业还应在关注自身经营成本和利润的同时,加强对国家税收、职工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视,将各类成本计量纳入到管理会计工作当中,形成全面的数据报告,向社会公众公示,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和信任度。

(二)从社会责任角度加强成本计量

企业应在加强社会责任重视度的同时,积极改进成本计量方法,提升成本计量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产品成本的计量方面,管理会计应在分析产品原材料、生产、设计等各项成本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污染清理成本等,并以财务信息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次,管理会计不应单纯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实施财务管理,而是应该充分融合企业的社会成本,例如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等。由此,企业才能够依据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经营战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引进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

为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会计应积极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以提升会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企业应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用于对社会责任程度、内容进行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利益和价值。平衡计分卡是当前绩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平衡计分法从财务、客户等诸多方面实施绩效评价管理。将平衡计分卡与社会责任因素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会计的整体评价水平,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综合信息评价,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切实保障。

(四)从社会责任角度优化投资决策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决策制定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而不应该着眼于当前利益。企业在投资决策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责任,特别是管理会计各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评价,要在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将社会责任融入其中。企业应在具备全面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全面了解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和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可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在投资决策中,除了要考虑企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外,还应该积极考虑对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通过对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深入分析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投资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针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引进新型节能、减排设备,加强清洁能力的运用,实现投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塑造投资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结语

篇3

1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的交叉重复内容

1.1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交叉重叠

以高职高专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教材为例:管理会计的“预测分析”内容,在财务管理中相关预测分析的内容涉及;管理会计的“成本—产量—利润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利润管理中也重复介绍和应用;管理会计的存货决策,与财务管理的“流动资金管理”中的存货管理,都介绍了经济采购批量的计算与应用;管理会计的“长期投资决策”,与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筹资管理”中的资本成本的计算、杠杆效应、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决策等有重叠。这两本教材的交叉与重复是显而易见的。

1.2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交叉重叠

管理会计中的“产品成本计算原理”虽然只是简单介绍生产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但几乎涵盖了成本会计一书中成本核算的几乎大部分内容。而管理会计中的“标准成本系统”和“责任会计”也与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与考核的相关内容重叠。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及本量利分析”也与成本会计中的相关内容重叠。

1.3 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的交叉重叠

目前成本会计最新教材,已经尽量避免了其与财务管理的交叉重叠,没有将相关的成本预测、决策等内容纳入,但成本分析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叠。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一书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和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相交叉。这三本教材的交叉重叠,关键在管理会计。

2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整合的优点

2.1 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约教学资源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之间重复的内容主要包括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控制和成本责任中心业绩考核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若分开讲解,必然造成人、财、物等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多、难度大而造成教学学时不够、教师教学不易、学生学习吃力的现象。反之,相关内容整合后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可以将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加以归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逻辑性更强,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2.2 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由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间存在大量重复内容,所以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任课教师间协调不到位导致内容重复讲解,或者都忽略不讲的情况,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再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通常分不同学期讲授,先开设成本会计课程,后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再开设财务管理,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的前后衔接性较差,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这些教学弊端都可以通过将三门课程加以整合得到解决。

3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整合设想

转贴于

3.1 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

成本会计这门课是继财务会计之后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的重点在成本的核算,重点介绍费用成本的分配、各种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及成本报表的形成。所以针对现在的教材,可以只保留成本核算的内容,而成本控制与考核、现代成本核算方法可并入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教材的一部分。

3.2 管理会计的教材内容

管理会计侧重于对经济信息的直接管理,利用的是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所提供的具体信息,同时它又称为“内部会计”,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所以可以将教材的内容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上,将长期投资决策划入财务管理的内容,对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也不需要,而是在教材中介绍最新的管理会计内容,如相关的作业成本管理、人力资本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平衡计分卡、环境成本管理、价值链等最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理念。

3.3 财务管理的教材内容

篇4

【关键词】 传统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tellus学会

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从1972年最先将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到2002年联合国高峰会议后,将次年定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元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长达30年的漫程之后,终于得到了全人类的理解和认同。现在,多数国家和企业都开始主动、自发地从各方面着手环境保护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在会计领域的行动。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还很欠缺,笔者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这对于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利用相关信息,有效评估企业的环境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传统管理会计来说,获取与评估环境有关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而收集的信息不完整、不精确,最终会导致环境管理决策的失误或失败。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局限,促使环境管理会计开始萌生并得以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生产经营,忽视环境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如决策、规划、控制,注重的只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供应、生产和销售,没有引入环境管理活动,没有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的决策、系统的规划和严密的控制。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环境管理,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中引入各项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容和机制,并将其融入未来企业管理理念中,对于改善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有深远的意义。

(二)重视普通信息,忽视环境信息,会计信息与环境管理决策的相关性弱

传统管理会计使用的主要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系统。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没有单独列示、反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收入、成本等信息。尤其是从成本信息上来讲,财务会计只重视普通成本,忽视环境成本。在实务中,与环境相关的开支,不是直接放在流程或产品成本中单独反映,而是先放在制造费用中,期末再按照产量、机器小时、生产工时等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各产品真实的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这样的成本信息进行环境管理、定价等决策,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即便有的企业计算、反映了环境成本,也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环境成本,未考虑外部环境成本。

(三)投资决策分析不完善

投资决策因其影响时间长,是企业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决策。传统管理会计中投资决策未考虑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往往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真实的盈利情况。加之,投资决策分析多采用按照既定贴现率将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而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与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加大投资的风险,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通常未考虑这类潜在的环境风险,采用的贴现率与项目的实际投资风险不匹配,折现后只会高估项目收益的现值,因而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四)业绩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有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中,考核、评价业绩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一般评价业绩的尺度多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产品贡献边际、可控成本,这些指标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不利于企业从根本上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另外,这种评价方法也可能导致人为操作数据的做法。近年来,虽然平衡计分卡等方法提出了衡量企业长期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但是实际中这些方法应用的却极少。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构成元素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贯彻环保政策,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一)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已从关注解决终端问题逐步转为营造企业改变环境的驱动力,也就是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导向的变革来谋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双赢”。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为了合理利用相对匮乏的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通过立法,来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以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补贴、征税、收费等,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对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刺激,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则进行一定经济处罚。即便如此,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还是全然置国家和全民利益于不顾,继续大肆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以其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伴随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管制标准愈来愈严格,企业环境相关成本及环境风险增加,引起企业及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重视。很多著名的大型银行都开始要求客户对自身的环境情况做出必要披露,同时还积极研究和运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许多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凡此种种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环境风险及资金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尽早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三)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故意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建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地认为是外资总是先进的、环保的,于是堂而皇之地打着外国投资的幌子,将污染“免费”制造给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无耻的环境剥削。同时,他们凭借产品低廉的成本,牟取了巨额的利润。为了抵制这种环境剥削,我国急需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可以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要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界定、内容及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此后,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先后开始推行环境管理会计。在过去的十几年,环境管理会计倍受关注。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导致的经济后果越来越多,国际上成立了许多专门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机构,如tellus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司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组以及美国环保署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与咨询中心等。这些机构对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阐述如下:

tellus学会:环境管理会计是组织说明其业务的物料使用和环境成本的专门会计。物料会计,是通过跟踪工厂或营运场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将其投入和产出反映出来,以达到评价资源效率和发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目的。而环境成本会计是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并将其分配到物资流或公司经营的其它有形方面。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但更侧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战略的规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 并且将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业务决策中的一种机制。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

环境成本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为了避免和减轻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达到环保要求的标准,企业需要开展一定的活动,如购买环保设备、改进生产流程、进行清洁处理等,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此外,对于企业以往经营活动对环境以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的损害,按照相应规定,可能需要治理或给予赔偿,在这类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支出。这些支出都属于环境成本,它们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到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最先受到信息使用者重视的环境管理会计项目。识别隐藏于企业内部和外在的环境成本,科学解决环境成本的构成、核算、成本计算和控制等问题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断增大,如绿色消费者的出现、环境保护贸易壁垒等。人们发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的方面,即能够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因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而增加的利润、因环境管理严格而争取到较低利率的贷款等。如何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成本及其产生的综合环境效益,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决策信息支持,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环境管理决策和环境投资决策,包括优化环境管理行为,指导产品定价、产品组合、产品开发和改良资产等决策,这是环境管理会计关注的另一类问题。

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并且可行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等三类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效益,以激励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管理会计不仅是关注管理会计的问题,更多注意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因而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企业经营管理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消费环境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问题,会计上理应予以记录、计算和报告。这其中包含企业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列为资产、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列为负债、消耗的资源成本列为费用、环保收益列为收入等。

2. 建立微观和宏观两重环境量度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做出相应的会计量度和处理。从宏观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环境质量和成本量度体系,设立环保基金,向企业提供用于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的合理资金。

3. 注意辨认和识别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绩效的开支。一般说,开支的目的是辨识环境成本的主要依据,如果一项开支以环保为目的或以环保为首要目的,应归为环境成本。另外,从构成上来看,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都是环境成本的构成内容,需要全面考虑。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企业还需要对现在、未来及潜在的环境成本予以辨识。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钟朝宏.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 会计研究, 2004, (10).

[2] 王燕祥. 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与收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 (2).

[3] 胡谷乔. 议环境管理会计. 财会通讯,2004,(4).

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应用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管理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因素,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场所,其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实现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性

据相关文献报道得知,当前的财务部门中有接近一半的时间是对财务业务进行核算,其余的时间则是进行财务管理。在相关要求的引导下高校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核算方式,且将管理会计应用其中。虽然管理会计发展并不成熟,但是将管理会计积极引入其中,同样能够推动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1.完善高校会计管理工作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是不相分离的,两者以相辅相成的方式不断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从基本属性上分析,财务会计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主要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信息,而管理会计则属于对内报告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提供相关的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在高校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常当高校会计核算完成之后,可以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相应的指标,对经济效益加以衡量,并且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帮助高校在发展中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管理与决策效果

在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演变的越来越激励,在此发展趋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从现实角度出发,要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另外,管理会计还需要从当前的发展模式入手,结合计划成本资料以及实际成本资料,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将各项成本进行细化,这样一来才能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才能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以及效率。除此之外,在高校管理会计中积极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以及设备的评价,对保障高校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性。

3.方便校领导对下属进行考核

从整体角度出发与分析,管理会计能够实现对学校各项经营环节的监督与控制,并且能够对高校管理预算以及成本等内容进行分析以及比较,从而会形成比较完善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财务核算以及分析。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管理会计还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收入、支出、成本等加以考核与评价,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决策与保障,从而实现对各个部门的监督与控制。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

1.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正如上文所言,现阶段我国高校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这种发展背景下则需要对投资产生要求。在高校的发展中,且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便是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投资风险进行规避,对投资成本进行降低。其中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其二是投资的风险价值,因资本具有价值,在对资金价值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将货币时间因素积极融入其中,并按照同一的时间进行折算。另外,高校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中所存在的各项风险,对各种因素加以权衡。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投资项目,其投资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周期比较长,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如果其中出现决策失误,那么则会对高校的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加以影响。所以在整个项目投资中需要进行调查与研究,并严格按照投资决策的程序进行完成。

2.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其一是没有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在高校的发展中,其资金是国家政府拨款而来,高校可以无偿使用,正是这种因素才会导致高校在使用资金的时候无法统筹安排。其二是未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法,这样一来则会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全面,编制的程序缺乏科学性以及客观性,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其三则是缺乏预算执行约束力,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激励机制,在使用的过程中预算经费会出现不足现象,而面对这种现象则无法进行追加,长此久往则会导致资金使用缺乏约束力。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则需要积极融入管理会计,且高校财务预算大多是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所组成的,两者的作用以及获取的渠道不同,在新形势下要求高校需积极做好预算控制以及管理工作,并对资金进行合理筹集以及合理分配,加强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应用,实现对高校预算的管理。其中在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将学校的收入以及支出项目及时纳入到预算之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发展角度出发,实现对各个部门资金分配、资源配置的规定,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科学论证,真正实现公平、公正与公开。当然,高校还需要对管理会计应用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预算机制,对资金收入以及资金支出进行规范,保证预算具备准确性以及全面性。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均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与制度,要对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避免资金周转现象的发展。还有一点便是高校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并非仅仅靠财务部门便可以做到的,需要每一个部门以及院系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结语

在高校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已经发展成为了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为从根本上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环境变化,加强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应用,逐渐建立适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4,26:113-117.

[2]张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181-182.

[3]于敏,张欢.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5,17:20-21.

篇6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20世纪初管理会计产生于西方,从开始产生至今,管理会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创新,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日趋完善,逐渐成为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由于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互结合,使得管理会计广泛的运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中,管理会计通过将企业内部的管理与财务活动之间相互融合,对企业内部重要的管控活动如战略规划、业务决策以及内部活动控制等管理活动实施影响,具有广泛的实际运用价值和灵活的适应能力。管理会计不仅拓展了现代会计的职能和范围,而且在促进财务与业务的结合、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等领域发挥着其他管理职能和岗位都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水利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包括: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任务、全力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实施冬春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特别是对于水利建设特别重视,对我国的治水思路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水利部门、单位应当在结合当前水利建设的紧迫形式,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快打造一批基础好的重点水利工程,为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三)水利部门、单位亟待加强内部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要综合各种复杂因素,协调平衡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水利部门、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目前水利建设资金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如目前水利部门、单位普遍存在着内控管理的不规范,比如涉及项目预算、采购以及票据管理等方面,需要其进一步的提升相关管控的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水利国有资产管理、水利资金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水利部门、单位内部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加强内部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管理会计在水利建设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一)将财务与业务有机融合,实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水利部门、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建立起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的联合工作小组,强化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引导财务管理渗透到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初步设计,概预算的编制,建设投资成本的控制,水利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水利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推进财务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向从项目的立项到建设全过程的控制,推进会计核算转向决策和风险管控。

(二)进一步强化现代金融工具与水利建设的结合力度

比如在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引入实物期权的方式,不仅可以弥补项目投资资金不足的困境,而且可以引进社会资本的进入,提高项目投资的决策水平。此外相对于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实物期权也有自身的多重优势。比如以往的水利建设的投资方法多是现金流贴现的方法,但是现实中净现值决策法都是基于当前环境的投资决策,而不是对市场的实时跟进而产生的决策,难免会做出有失偏颇的决策。而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弥补了现金流贴现的方法的不足,实现了对投资的实时、动态的评价,能够较为准确的对项目本身投资的评价较为客观。此外实物期权除了上述的特点外,和使用于一些不确定、灵活性和时间选择跨度较大的项目投资,而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工程技术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符合实物期权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例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为主兼顾灌溉、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社会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项目风险大,投资时机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当前水利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以财政投入为主向多元化社会资本投入转变,社会资本在水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运用平衡计分卡对水利建设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水利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对水利建设项目的评价要权衡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同时水利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等因素的影响都要考虑在内。平衡计分卡是从企业的多角度比如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而设置具有水利建设资金的特点的关键指标。对平衡计分卡的运行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民办高校

引言

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管理会计可以进行科学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任务,实现成本费用的节约,可以通过投资决策的分析使投入产出比最大化。虽然管理会计优点甚多,其发展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同幅度增长,管理会计系统在我国民办高校中的普及程度也并不乐观。民办高校亟须引入管理会计系统,深化改革,实现财务管理方面的转型升级。

一、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3月4日,我国设立的民办高校已达到467所,且每年呈增长趋势。虽然民办高校已达到一定数量,粗具办学规模,但对财务的管理方面还是不够规范。而管理会计可以作为高校管理的坚强后盾,成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力抓手。管理会计可以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其中全面预算可帮助民办高校对收入进行合理预计、规范成本费用支出;在投资方面,管理会计系统能帮助民办高校做出最优决策;管理会计系统同时也能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环境,促进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工作是推进会计工作的重要一步,能为高校将来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二、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一些高校在运营的过程中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学校运营的重点在于招生、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认为只要正确地算账报账、不偷税漏税、不贪污受贿便完成了工作目标,这种意识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从经费来源方面看,民办高校资金一部分来自学生学费,另外的资金缺口往往通过民间借贷、寻找投资的渠道筹集资金。如果没有管理会计体系做支撑、做评价,很容易让资金使用者掉入财务风险的雷区,给高校筹资、经营等方面的工作造成麻烦。第二,管理会计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局限于对财务会计方面的管理,很少有对于管理会计制度方面的相关规定。一些高校欠缺管理会计部门,因此也就没有相关的工作制度,具体的如何、何时进行全面预算,以什么标准来规范高校的筹资、投资等活动便也无从入手。有些高校即使有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部门,其规章制度及相关方案的制定也不是完全规范,这是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第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民办高校招聘财务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并非财务管理或会计专业毕业的,这就降低了民办高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些财务人员连基本的报销单据都不甚了解,搞不清楚报销流程,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对管理会计的知识和应用更为薄弱,管理会计的建设更无从谈起。

三、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建议

(一)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要加强民办高校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民办高校的领导对财务管理加强重视,提高对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认识,主动带头搞好管理会计系统建设这一任务。管理层应有创新意识,不拘泥于基础的财务会计工作,力争把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上升到全局,深化基层人员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一群理论基础扎实,能够真操实练的管理会计队伍。其次,基层财务人员要拥护领导的管理会计理念,积极合作开展适合高校自身的管理会计办法。从全局整体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与变革的第一步。

(二)完善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会计规章制度

1.完善民办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目前把管理会计体系引入到民办高校财务系统建设中的高校不多,深度也有待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会计理论较为欠缺,不成体系,应用到实践中也暴露出严重的不足。管理层要有意识和信心培养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拿出切实有效的激励办法,促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向适当往管理会计方面倾斜;定期举办管理会计方面的培训或讲座,召开座谈会,组织管理会计工作部门,把工作人员的热情调动起来,优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为管理会计的理论灌输及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体系

其一,建立管理会计部门。民办高校建立管理会计体系,要与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相对应,使两者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实现“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双方必然有需要信息互通的情况,要打通这个渠道,使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另外,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由财务总监统筹监督,实现财务会计部门与管理会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知识互通,定期组织会议交流工作心得与创新心得,监督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执行情况,并根据管理会计人员草拟的各项方案严格审核。管理会计岗位规范化,才能顺利进行管理会计的以下各项工作。其二,做好预测分析。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会计工作中,要做到预测科学、预测准确,力求克服工作中的被动性。确定预测目标,明确预测是出于什么目的,然后收集、搜索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民办高校进行预测分析要综合进行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各个方面。销售预测主要包含来年预计招生数量多少,收多少学费等。做完销售预测要进行成本预测,例如要预测教职工的工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花费、维持正常经营的水电费等,将各个成本费用项目可以按照成本形态进行分类,固定成本基本保持稳定,变动成本根据收入额进行相应测算。在此基础上做出利润预测,根据其他相关资料估算未来期望达到的利润水平。然后在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发展指标,除了要以前面三个预测为基础,还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其他影响因素。其三,进行全面预算。民办高校管理会计部门可以专设预算委员会,专门负责编制预算,若人员不够,也可以设一个预算专员。全面预算主要进行三个项目,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要做好每一个细节,销售预算是起点,一定要定好预计的收入额。在高校的经营预算中,尤其要注重成本费用的预算,因为成本费用的预算涉及到下一年度整年的支出。预算表的编制要有据可依,要积极搜集往年历史资料,并及时搜索当下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家政策,得出准确的成本费用预算数据。若在后续的预计财务报表中出现亏损或者不合理之处,要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结合实际情况,修正预算数据。对于专门决策预算,还要注意分析专门预算对其他预算的影响。在编制预算的方法选择方面,最好选择弹性预算;预算期的区分方面,最好选择滚动预算,这样更能增强预算在每个时点的准确性。做好预算之后,下年度的各项成本费用、相关支出都要根据预算严格执行,如果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管理层,征得领导同意后方能对预算进行相应调整。其四,做出科学可行的投资决策。投资方面,管理会计也能为民办高校做出最优决策。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像建设教学楼、教职工宿舍、食堂、购买股票债券等投资行为虽然能为高校带来收益,稳定高校运营,但与投资相对应的还要隐藏的风险。所谓投资风险,就是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管理会计系统能通过做投资决策选出最优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时,要区分方案是独立投资方案还是互斥投资方案,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数进行分析。对证券资产的投资要充分考虑到风险问题,适当分散投资方向,牛市情况下可明确有潜力的投资对象,把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熊市情况下可以投资于债券或货币基金,以及做银行理财。其五,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可以衡量高校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同时结合客户的评价系统进行业绩的综合考评。这个考评不局限于个人,也同时适用于每个小的责任中心。绩效评价系统方面,每个高校已经基本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把管理会计体系也融入其中的就比较少了。因此,建议把管理会计中做的预算与实际实行后的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综合考评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的综合评价。

(三)提高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妥善做好管理会计工作,不但要做好各方面工作的部署,还需各个部门的同心协力。管理会计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更要尽职尽责,提高自身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水平,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素质,一方面要求管理层科学管理、定时培训总结,鼓励新员工向更优更有经验的老员工请教,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求员工有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意识。如此一来,民办高校的管理会计工作定能顺利进行,蒸蒸日上。

结语

虽然会计目前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今后会计的发展方向会朝着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更加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做到科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使高校自身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希望本文能为民办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新莲.浅析管理会计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7).

[2]宋杰.民办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探讨[J].高教管理,2016,(1).

篇8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理会计是本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 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管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有四十余年。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管理会计是20世纪舳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军队和地方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一)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与实践相脱节。

    就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上,引进多于研究,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都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的,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再者,引进的会计方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来的,如回归分析、保本点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运用这些方法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融汇贯通。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管理会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一是会计人员知识层次低;二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欠缺。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会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核算,轻管理。我国现在的会计电算化前景乐观,但就应用的电算化会计来看。主要的问题是:仅仅将会计电算化应用于记帐算帐上,电算化的作用仅发挥了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且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识有限,再加上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需要正确引导。

    (四)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嗣应进一步扩大。

    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较稳定的企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是否这些行业都能适用管理会计进行管理吗?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研究应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使之不要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行业和个别行业中。

    三、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原因

    (一)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企业制度改革经过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机制三个阶段.但是传统的做法与思维仍然保留下来。使经营决藏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审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采.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法律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现象时有发生。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特别严重.会计造假现象屡屡发生.不规范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另外.法律实施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破产法》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好多年了,很多企业在经营困难、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真正破产的却寥寥无几,使得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没能体现出来,可见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的不够。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

    (三)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1)对管理的认识不足。大部分社会人士以及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认为会计就是算帐、报帐,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领导的事。(2)一些消极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许久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不符合管理会计赏罚分明的要求。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从而影响它的推广。

    (四)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决策、与局对管理会计的审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五)会计人员的影响。

    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丰富,姗识体系完整,这一切必须通过会计人员运用到企业当中。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有些会计人员学过—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处予纸E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践操作。还有的会计人员职业水准不高。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六)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现阶段开展电算化的企业大多处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我同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碍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没法运用。这就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

    (七)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食业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基本信息系统的建立、更新与维护上仍然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四、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要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企业的重视才是最为关键的。只有企业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给管理会计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个重视要提现在企业自上而下的整体上。首先,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层在企业中的管理权对管理会计进行一个确定,以保证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其次,在企业的部门设置方面,有必要为管理会计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行使其职能。有人曾经给管理会计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管理会计与足球赛场上的“守门员”相提并论,足见其位置的重要性。因此,给管理会计一个专门的部门并赋予其能够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才能使管理会计得到更好的应用。

    (二)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应用方面,我们始终要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特殊情况。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的学者需要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找到专门为我国企业所服务的理论体系。其次,在企业借用外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自身企业的特点,进行筛选和选择性的应用。

    (三)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指出,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程度。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此外,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还需要进行专门的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提高。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储备,还要提高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培养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钡导看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可能更重要。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它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者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管理会计的内容,企业领导具有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就会自然地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计划等方面的作用。(2)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于以一种行政手段促进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

    (五)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错位,导致企业政企不分,责权不明,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也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使得管理会计的许多方法显得毫无意义。职能错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投资,或直接取代企业直接投资。并且,政府和政府附属物的企业又不对投资效果承担责任,加之在干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绩往往看速度和产值等总量指标,不注重考核投入产出的效益指标,而且企业干部按所在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等。这就必然会出现有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在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挣投资,造成投资决策失误,管理会计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投资分析哪怕再正确也无法发挥作用。

    五、管理会计的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篇9

管理会计是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把会计信息应用于企业管理,为经营决策优化和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决策者、理财人所掌握和利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管理会计运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但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必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会计的职能是包括反映、监督和参与经营预测和决策。财务会计主要注重前两个基本职能,而管理会计注重预测和决策。管理会计在经济业务活动过程的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预测,为编制财务计划提供依据;二是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核算并跟踪管理;三是决策,通过核算结果对可选方案提出最优方案;四是评价,对实际业绩进行考核并为下一会计期间积累资料。管理会计运用于会计的一些方法,为规划、决策、控制与考核提供资料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最终决策依据。管理会计偏重于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投资渠道、培养方式等教育体制状况不一。但财务管理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大都采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很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未能行使管理会计的职能。面对各种不同的条件和对象,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规划、预测、控制、评价是现今财务管理的一项主要目标。管理会计中独特的预测方法,可以根据各种不同备选方案选出最优方案,进而可以为高校投资发展决策,制定招生计划及确定最低收费标准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高等学校在其经济活动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这一手段,对其经济活动加以反映、监督、预测和控制,从而提供决策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一)投资决策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多数高校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投资需求大。如何能使资金增值,避免财务风险,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实现低成本扩张,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可以运用管理会计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两个基础概念进行决策分析。如果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几乎没有风险;如果将资金购买股票,可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几倍的报酬,但风险却较大。高校财务管理可以运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对风险和报酬做出科学的比较。以现金净流量,内含报酬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组合,形成一个财务风险相对分散而投资效益达到最大点的投资组合。管理会计中的投资决策方法将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预算管理的应用

管理会计的规划控制职能主要是通过全面预算来实现,其中财务预算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大部分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一般是以以前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为基础,对预算期内的变化因素进行调整来确定。这种做法的一般缺点是将原来不合理的费用支出甚至错误决策带来的不必要支出继续存在下去,从而继续造成浪费,既不符合真实性,也缺乏客观性。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由于实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原则,支出又不尽均衡,如一次高额购入大型实验设备即作为设备购置费一次列支,而不是以折旧形式计入成本(支出),以“以前实际支出数”为基础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或造成经费支出浪费、或造成经费安排不到位。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或者说,零基预算是写在“白纸”上的预算。这种编制预算的方法不从原有的基础出发,根本不考虑基期的费用支出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来考虑各个费用项目的必要性及开支规模。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根据年度或预算期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教学计划、科研计划、购置计划、维修计划等,充分考虑支出的必要性以及价格质量等因素,按照有关的定额、标准进行编制。为了发挥预算对支出的控制作用,预算的编制要力求明晰、详尽,增强预算本身的可操作性和对支出规模支出过程的可控制性,做一件事清清楚楚、花一分钱明明白白,力戒“大概、可能、差不多,然而恐怕很难说”的模糊预算,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形同虚设,计划要切实可行、预算要执行严格,同时要考虑执行中的变化因素,安排预算要留有余地、以利于防范突发事件和确保资金周转。同时还需要做好有关标准、定额资料的积累工作。

(三)成本二分法的应用

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二分法不仅适用于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样也适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它通过分析学生数量与办学成本的依存关系,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数量对哪些项目产生影响,从而能合理地安排支出,有效地配置资源和节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具体表现为:

1.固定成本:指在一定限度内不受学生数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如:离退休费、仪器设备或教学设备等。另外,管理会计还将固定成本按其支出数额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改变,进一步细分为酌量性成本和约束性成本。酌量性成本: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为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如培训费、招生广告费等。约束性成本: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如离退休费、房屋及设备租金等。对固定成本,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其应用主要包括:要分清那些经费项目是属于固定成本、酌量性成本,还是约束性成本;在编制预算时,要想降低酌量性成本,必须从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减少绝对额着手;降低约束性成本,要从经济合理、规模适度地利用高校的扩招能力,提高高校的招生率与就业率入手;另外,固定成本宜采用总额控制、定额管理、费用包干、专项下达的管理模式。

2.变动成本:指总额在相关范围内随学生数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动的成本。如奖学金、物价补贴等。对其应用主要包括:分清哪些经费项目是变动成本,并熟悉其特点,其宜采用定率管理的模式。

3.混合成本:指其成本总额不随学生数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对其应用主要包括:分清哪些经费项目是混合成本,并了解其影响因素。同时应用回归分析法加以分解,以确定其成本性态的影响金额。

4.实证分析。笔者引用某高校2001-2003年之间教育事业费中设备购置费、公务费的实际支出情况,分析办学成本与学生数量的关系从中可见,2001-2003年学生数量从13641人增加到15287人,但设备费总额3年来基本持平,不受学生数量增减影响。而公务费却随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从生均来看,随学生数量的增加,生均固定成本呈减少趋势,而生均变动成本却增加。

(四)责任中心的应用

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是为了适应经费责任制的要求,对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考核。所谓责任中心,就是单位内部有专人承担规定责任和行使相应职权的内部单位。搞好责任会计,设置好各责任中心,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层领导的聪明才智。

(五)量本利的分析应用

量本利分析是在成本习性分析基础上,对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其中的方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在高校中,“量”为学生人数,“本”为办学成本或办学投入,“利”为事业结余。从财务角度分析,在是否扩大招生规模的决策中,在不增加新的固定成本的前提下,假设生源充足,则取决扩大招生规模能否带来贡献毛益,即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教育成本。只要扩大招生规模能带来贡献毛益,补偿部分固定成本,则扩大招生就是可行的。随着高校办学自的进一步扩大,在保证完成教育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高校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办学活动。这些活动是有偿进行的。作为学校就要考虑到至少招多少学生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时可以利用量本利分析原理,预测招生人数的盈亏临界点,通过计算确定最低的招生人数。

三、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途径

(一)在高校财务部门设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管理会计活动是根据基本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需要用较为复杂的数学方法。如果手工计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在会计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基础教育比较落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育模式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所用理论基本沿用西方的。因此,要提倡理论研究的现实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培育一支素质高、观念新,能适应现实之需的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并充实到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当中。

(三)转变观念,改进财务管理方法

首先,高校领导者应更新观念,切实改变以往墨守成规的财务管理僵化模式,增强创新意识,引导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决策。其次,财务人员应改变一贯的事后报账算账的财务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找出一条在集权模式、权威被认同的思想下而财务管理能动性、主动性又能充分发挥的路径,实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程财务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使之与我国高校的会计实践相适应

篇10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必要性;作用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理解

环境会计主要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反映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信息,为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寻找出路。同时环境会计又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与控制,以期达到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双赢效果。因此,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对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是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动摇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不仅需要发展生产,而且需要保护环境,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再是“事后治理”,而是从最初开始就要进行全程控制。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客观上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2.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问题,但也有助于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经济与环境是双向互相影响的。即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环境保护则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将环境信息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环境管理会计。

3.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重视不够。并且治理行为缺少长期规划。随着我国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保持生态平衡的监督,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资料及重要指标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我国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完善我国会计体系。

4.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要求

在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企业对于外商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可以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才能得到保护,我国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

三、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投资决策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也不单单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保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必须注重环境效益,环境管理会计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它要求企业管理层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与社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合理规划,做出最优决策。在投资决策分析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决策分析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环境因素应纳入决策分析指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估计各项潜在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投资风险。

2.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

社会衡量、评价一个企业,不再单单看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和整体效益。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企业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发现不足,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企业不受或者少受环境风险的威胁,企业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通过环境管理会计收集的信息,可对企业的环境业绩及财务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自我调整,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