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方法:对卧床病人进行评估,根据得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6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压疮。
结论:对骨科卧床病人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及降低压疮发生率。
关键词:骨科卧床病人预防压疮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70-01
在我国,骨科长期卧床的病人越来越多。对于这些长期卧床,局部肢体活动不便的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尤为重要。压疮是指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病变。如果病人一旦发生压疮,不仅耗费的巨大的经济费用,还使得住院周期延长、出院后医疗费用增长,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所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非常重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126例骨科卧床病人进行评估。其中男性84例,女性42例;年龄5―74岁,平均年龄46.3岁;收治病人中脊髓损伤病人3例,骨盆骨折病人18例,四肢骨折病人7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其余患者10例;所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2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38例。
1.2方法。
1.2.1Braden评分:对于卧床患者采用Brade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Braden评分是一种判断压疮发生危险性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1]评估的具体方法为六项,其中包括:感知能力(完全受限计1分;大部分受限计2分;轻度受限计3分;无损害计4分);潮湿程度(持续潮湿计1分;常常潮湿计2分;偶尔潮湿计3分;罕见潮湿计4分);活动能力(卧床计1分;坐椅子计2分;偶尔步行计3分;经常步行计4分);移动能力(完全不能移动计1分;非常受限计2分;轻微受限计3分;不受限计4分);摩擦力和剪切力(存在问题计1分;潜在问题计2分;不存在问题计3分)营养摄取(非常差计1分;可能不足计2分;充足计3分;丰富计4分)。根据对患者进行评估取得的分数进行登记,分数小于等于12分为高危者,13~14分中度危险,15~17分低危险,大于或等于18分无危险。
1.2.2高危病人上报:如果发现有压疮、疑似压疮病情,要及时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逐层报告备案;做好交接班,认真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
2结果
2.1所有的126例患者Braden评分结果见表1。
2.2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6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压疮。
3护理措施
骨科卧床病人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引起压疮,所以我们要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3.1压疮风险评估:对全病区所有卧床病人进行正确的评估,这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的环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诱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对疑似压疮病情进行风险评估;患者收治后我们先给病人进行评估,然后进行登记。如有病情变化时再次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得分随时调整护理计划。病人手术后根据手术部位,病人的生理状态进行评估,轻度危险及以上的病人,每三天进行一次评估并进行登记。
3.2制订压疮护理措施: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诱因;全方位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确定主要因素;针对诱因分析制定解决方法。对不同级别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转换、受压部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必要时可指定专人负责。
3.3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的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病区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组织实施。护理部或专科护理小组成员每周组织1~2次查房,听取病区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3.3.1转换: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缓解局部软组织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简单易行的措施。肢体活动受限卧床病人每间隔1―2小时翻身一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一次。我们鼓励患者转动,建立翻身计划单,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并记录,严格做好交接班,鼓励病人配合护士进行操作。
3.3.2减缓压力,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造成压疮的力学机制中三个主要物理力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三个共同作用导致皮肤受压(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而损伤而发生压疮。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倡导使用气垫床,肘部和足后跟使用压力减缓装置,如靠垫、翻身枕、气圈的使用等。对使用夹板支具病人需经常调整夹板位置、松紧度、衬垫等。在移动患者时要正确使用移动技巧。半卧位时,可在足底部放坚实的木衬垫,屈髋30度,臀下衬垫软枕,防止身体下滑移动,避免产生摩擦损害皮肤角质层引起后续伤害;及时更换病人专属床单、内衣;搬动病人时绝对禁止生拉硬拽;平卧位时抬高床头一般不高于30度,以防剪力。
3.3.3保持皮肤清洁和完整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措施。①患者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2次以上,以保持皮肤清洁及凉爽;②对皮肤易出汗部位(腋窝、窝、腹股沟部)随时擦拭,出汗多的部位不宜用肤疾散等粉剂。③及时用温水擦拭被大小便、伤口渗出液污染的皮肤。
3.3.4加强营养: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因为肢体活动障碍,使得他们的食欲受到影响,因此要鼓励病人均衡地摄取六大类食物,包括主食类、肉鱼豆蛋、奶类、蔬菜、水果、油脂等。
4讨论
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2]所以,对于压疮,重在预防,及早治疗,科学护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3]
参考文献
[1]吴成敏.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9:32
篇2
【关键词】神经内科;长期卧床;压疮;护理措施;京万红软膏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中院外带入压疮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2.6岁。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病急,病程长,多伴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由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翻身困难,所以发生压疮的几率也相对较高,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且压疮的发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故这是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2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
绝大多数压疮是能够预防的,科学精心的护理可将压疮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程度。因此,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2.1一般处理必须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无皱褶及渣屑,每日为患者清扫床单位,对于污染床单及时更换,避免受潮刺激皮肤。使用尿垫的患者应保证尿垫平整,避免出现尿液外漏的情况,根据情况给予更换,应用约束带的烦躁患者应2h松解一次,间歇15-30分钟,避免发生擦伤、坠床。
2.2减轻皮肤受压,可在两膝关节间垫一软枕,在骨突部位垫上充气或液软枕,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使用便盆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生硬地拖、拉擦伤皮肤。
2.3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尿失禁的患者予以导管,并做好尿管的护理,卧床患者要做好会阴护理,及时更换干净衣物。
2.4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每1-2小时翻身、扣背1次,水肿、过渡消瘦等皮肤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要缩短翻身时间,避免压疮易发部位长时间与床面接触受压,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2.5增进病人的营养,改善个人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
2.6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检查受压部位,定期为病人温水擦浴,用50%酒精按摩全背及受压处。
2.7加强健康教育,增加病人及家属有关的健康知识。
3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直接压迫是首要诱因,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压疮会因感染引起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甚至败血症等,给病人的生活和身心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如何有效地治疗压疮是一大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科2011年7月-10月应用京万红软膏治愈压疮患者10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3.1治疗方法①II期压疮创面处理:一般有水泡形成,在无菌操作下剪破水泡,创面常规消毒。②III期压疮创面处理:用无菌棉球清楚创面分泌物,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创面清洁。③IV期压疮创面处理: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切除创面坏死或失活组织,然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创面清洁,并对周围皮肤予以消毒。④用药方法:将浸透京万红软膏的纱布覆盖在创面上,对于III期、IV期压疮创面纱布覆盖的厚度应与皮肤保持平和即可,对于皮下潜行区域,将京万红软膏纱条填塞与间隙内,然后覆盖纱布,每日换药3次,观察病情并记录。⑤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
篇3
护理工作是一项既平凡又伟大的工作,但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工作中细致精心,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据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多,这些并发症与原发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影响治疗,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并发症是治疗长期卧床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4―46岁6例,55―80岁14例,腰椎骨折10例,髌骨骨折6例,颈椎损伤4例。
2 护理要点
2.1心理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病程长,恢复较慢,常常对治疗缺乏信心。要经常与病人谈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病人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2.2对心理障碍严重的病人,护理工作应有所侧重,对拒绝治疗和护理有轻生念头的病人,应根据其心理状况,耐心讲解、劝慰、多方面关怀,请恢复较好的病友言谈互教,取得家属的共同支持,让病人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坚持康复训练,早日重返社会。
2.3应加强“暗示”的心理引导。病人的基本心理活动仍是消极的,只是作了某些掩饰,有很大的可塑性,可向积极转化,也可一直为消极。因此,通过暗示来引导心理状况的转化是重要的。
2.3.1有计划地同病人谈话,接受他们的要求,理解他们的苦衷,引导他们的发泄,了解他们的困难,借助语言的直接暗示来解除其思想苦闷,安抚其思想痛创。
2.3.2有步骤地安排病人的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的阳光、新鲜空气、花草树木,以转移其注意,舒畅其胸怀,激励其对生活的向往。
2.3.3有意识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文艺作品给病人阅读,从美的形象中得以启发,从英雄形象中求得学习的目标。
2.3.4有组织地解决好病人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消除某种歧视与情感的疏远,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消除夫妻之间的误解与隔阂,动员其亲友给他予热情与温暖,通过组织给予解决某些经济困难与家庭纠纷,这些都是促进心理积极转化所不可少的。
3 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时翻身,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等并发症。
3.1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血液循环差,机体免疫力下降,咳嗽咳痰无力,坠积的痰液不易咳出,易造成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发病率高,愈后差,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要预防肺部感染,应及时翻身,扣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吸痰。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抵抗力,鼓励患者深呼吸,逐渐增加胸廓运动,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每日行雾化吸入2―3次(0.9%生理盐水50mL庆大4万U,地塞米松5mg,沐舒坦15mg,)。注意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行空气消毒。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后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
3.2预防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统结石。应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防止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统结石,长期下尿管的患者,应给予行膀胱冲洗,每日1―2次(9%生理盐水500mL、庆大8万U)。
3.3预防褥疮 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的皮肤红斑、破溃、甚至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或危及生命。定时翻身,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并用手按摩受压部位及骨突出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经常擦浴、更换清洁衣裤,使用便器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皮肤,如有皮肤损伤,要及时清创换药。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然后涂油性软膏给予保护。使局部保持干燥。
3.4预防便秘 截瘫病人由于括约肌不协调,加之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依赖缓泻剂和栓剂。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腹泻。因为截瘫病人对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多麻烦。要安排病人进多种纤维素饮食;训练病人定期排便,以养成习惯。适当做腹部按摩,以刺激增加肠蠕动。
3.5预防关节挛缩 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四肢关节长时间不活动,易出现挛缩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肢体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我们每天协助患者做被动运动,锻炼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群无力和萎缩。对肢体能够活动的病人,指导在床上加强自主运动,每天坚持做屈、伸、旋转、手的握力、抬离床面等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3.6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发生静脉血栓,应早期做主被动功能锻炼,即有利于关节的功能位恢复,也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必要时使用下肢功能锻炼仪或足底静脉泵辅助治疗,主要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上述20例患者,由于我们护理措施正确及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彩云,赵银连.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2,06:54
篇4
[关键词]老年人; 骨质萎缩;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04-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一般情况下护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赖于他人的帮助,如何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2010年1~11月我院骨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0例。 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岁(62~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粗隆骨折13例,股骨干骨折2例。外固定架固定15例,髓内针固定9例,关节置换5例,其他内固定1例。29例痊愈,1例迁延不愈。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骨折发生突然,适应患者角色慢,表现出烦躁、焦虑和攻击心理。语言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因素,语言美能使患者精神愉快。因此护士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巧妙地引导,使患者宣泄出他们不良的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为手术成功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2基础病的护理: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疾病是否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到骨折的恢复进程。因此对骨折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护理。定时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和血糖等,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药量。
2.3专科护理:下肢骨牵引的病人仰卧抬高床尾15°~30°,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保持牵引线与患肢的长轴一致,保持针眼处清洁,可用75%乙醇滴入,每日1~2次,以防感染。在牵引期间鼓励病人进行活动,锻炼患肢,积极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足部其他小关节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手术病人术后应避免患肢出现外旋和内收,可用丁字鞋,抬高患肢,指导保持外展中立位,做到不盘腿,早期不下地。
2.4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4.1压疮:长期卧床,加之疼痛不愿意变换,患者容易发生压疮。要保持患者床铺平整、清洁、干燥。衣服和被褥潮湿、污染后要随时更换。每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于压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海绵。采用以上护理措施,本组无一例发生压疮。
2.4.2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肺功能减退,特别是长期吸烟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多且不易排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护士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及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协助患者翻身时,用手轻轻叩打患者背部,促进其排痰。鼓励患者多饮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2.4.3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减慢,加上疼痛等不良因素刺激,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护士应鼓励患者在床上做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消除疼痛等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4.4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退,加上前列腺肥大、不习惯卧位排尿等因素,容易发生尿潴留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因此,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多饮水,有尿及时排空,排尿时挤压下腹部使膀胱内残余尿量降至最低水平,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可用药物治疗。不习惯卧位排尿者可适当改变或让患者听流水声等促进排尿。老年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会卫生,每天用温开水冲洗会。
2.4.5便秘: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食欲不振,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出现排便困难不要勉强用力,可采用开塞露或排便灌肠的方法,以免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2.5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加上长期卧床引起食欲不振。应鼓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应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法,特别是晚餐不易过饱。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盐、限水。有糖尿病的患者请营养师制订糖尿病膳食,限制糖的摄入。
3护理体会
老人股骨骨折后卧床时间长,而且患肢必须制动,易产生并发症。手术又可能对基础病加重,因此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更加细心,加强基础病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北京:论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22.
篇5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并发症;护理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组织再生能力差,骨质疏松明显,反应较慢,容易跌倒,骨折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病残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骨折后愈合慢、卧床时间长,极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需要医护人员采取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因此,分析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做好正确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有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胸及腰椎压缩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组织再生能力差,骨折手术的重创会使病人长期卧床而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另外,疼痛刺激也可使心脑血管病加重。因此,做好临床对症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
2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分析
老年人骨折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大概有四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病,造成骨的强度降低,一旦其受各种低能量的冲击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严重骨折。另外,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降低,肌肉的力量与柔软性也大不如从前,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都在不断下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降低,平常生活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由于重心不稳而导致扭伤、摔伤、跌倒等而发生骨折。
二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骨骼,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尽快地使骨折处复位,给予牢固有效地内固定或外固定,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人骨折必须全面考虑,选择对全身影响小、安全性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骨折的治疗极力主张早期手术内固定,以减少老年人骨折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三、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情绪不安、焦虑、烦躁、惊恐、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等各种心理变化,对治疗缺少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走近患者,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体贴。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可极大促进骨折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2皮肤护理
骨折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机体退行性改变加快,患者血液循环不好,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褥疮严重时甚至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 次,被单要勤更换,每日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褥疮护理。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卧床的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应鼓励病人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应摄人均衡营养,特别要注意蛋白质与钙、磷的补充,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以及适当摄入活性钙制剂。
四、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感染的预防
老年骨折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同时会经常保持平卧位,这样会使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部分梗阻与继发感染。另外,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肺活量进一步减小,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骨折老人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鼓励患者作深呼吸锻炼,有痰应咳吐出来;对低效咳痰者要经常帮助其变换、还要经常轻轻拍打其胸背部,刺激咳痰,以利于其排痰。为病人轻轻拍胸部时,应从胸部下方开始向上拍,拍出振动感,嘱咐病人配合深呼吸,咳出痰液;痰液黏稠者可服蛇胆陈皮末、氯化胺等药物稀释痰液,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的预防
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容易使受压处的皮肤发生溃破,形成褥疮。特别是局部组织如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形成后往往不易愈合,面积会不断扩大、创面可逐渐加深,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为了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褥疮,其床铺要保持清洁、平整柔软干爽,以减少皮肤的摩擦。为预防褥疮发生,其身体要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勤用温水擦洗,洗后擦干并在局部擦一些滑石粉或痱子粉,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勤翻身,在易受压的部位经常轻柔按摩,以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长期卧床、个人卫生不洁、饮水过少是尿路感染的诱因,注意做好生活护理,清洁会阴,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膀胱自洁。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导致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另外由于长时间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患者不敢多喝水,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从而增加尿量。告知病人要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4便秘的预防
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而老年人在骨折后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又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而很容易造成便秘。同时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使肠道膨胀,很易发生腹胀。护理人员应注意给患者吃些行气、消食、润肠的食物和药物,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也可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由里往外做环形按摩,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或做腹式呼吸、热敷等,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5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
老年人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不能运动,手术使血流变得缓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所以,在老人骨折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并练习床上坐起,尽量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秉姝.老年人的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6): 117.
[2] 袁海燕.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1): 43.
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38
褥疮是指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褥疮常发生在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最常见的是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
褥疮是指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褥疮常发生在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最常见的是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
临床上一旦发生褥疮,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和问题,故预防褥疮的发生已成为检验临床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有关褥疮的护理心得。
临床上一旦发生褥疮,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和问题,故预防褥疮的发生已成为检验临床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有关褥疮的护理心得。
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
本组褥疮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5岁;其中髋部1例,臀部1例,骶尾部1例,胸椎部2例。见表1。
本组褥疮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5岁;其中髋部1例,臀部1例,骶尾部1例,胸椎部2例。见表1。
褥疮形成的原因
褥疮形成的原因
局部因素:是指外在压力、摩擦力、剪力对受压部位皮肤的联合作用,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①压力是指病人的自身重量,当垂直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超过毛细血管的正常压力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组织灌流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褥疮。②摩擦力是指两个表面相擦产生的力。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时,皮肤随时都可能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产生摩擦,致皮肤表面破损,剪切力是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的。当让卧床病人半卧位或头部抬高时,身体将不可避免地滑向床尾,此时将会产生与皮肤平行的摩擦力和与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皮肤血运障碍。
局部因素:是指外在压力、摩擦力、剪力对受压部位皮肤的联合作用,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①压力是指病人的自身重量,当垂直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超过毛细血管的正常压力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组织灌流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褥疮。②摩擦力是指两个表面相擦产生的力。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时,皮肤随时都可能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产生摩擦,致皮肤表面破损,剪切力是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的。当让卧床病人半卧位或头部抬高时,身体将不可避免地滑向床尾,此时将会产生与皮肤平行的摩擦力和与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皮肤血运障碍。
全身因素:病人整体状况与褥疮的发生有关,丧失活动能力或活动受限,因外伤、骨折,局部固定者,长时间受压是容易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加之湿热的环境也是产生褥疮的潜在危险。
全身因素:病人整体状况与褥疮的发生有关,丧失活动能力或活动受限,因外伤、骨折,局部固定者,长时间受压是容易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加之湿热的环境也是产生褥疮的潜在危险。
褥疮的预防
褥疮的预防
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经常翻身是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的极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病人及截瘫病人要制定具体预防褥疮的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如定时翻身。建立翻身卡,在褥疮好发部位放置棉圈或海绵垫等。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按摩骨隆突部位皮肤以促进血运,翻身时应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当受压处的皮肤呈紫红色时切忌按摩,以防加重褥疮。各班护士严格床边交接班,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经常翻身是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的极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病人及截瘫病人要制定具体预防褥疮的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如定时翻身。建立翻身卡,在褥疮好发部位放置棉圈或海绵垫等。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按摩骨隆突部位皮肤以促进血运,翻身时应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当受压处的皮肤呈紫红色时切忌按摩,以防加重褥疮。各班护士严格床边交接班,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保持床面清洁:床单要清洁、平整、干燥、柔软、无褶皱、无补丁,以减少受压局部的摩擦力,尤其是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要及时更换床单。
保持床面清洁:床单要清洁、平整、干燥、柔软、无褶皱、无补丁,以减少受压局部的摩擦力,尤其是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要及时更换床单。
保护皮肤完整:对长期卧床病人一般要求每周擦浴1~2次,受压部位皮肤每周用温开水擦洗1次,会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1次,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注意勤更换衣物,勿使皮肤受湿,因此,尽可能保持皮肤干燥,而有效的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为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要轻柔,勿拖拽病人,以防擦伤病人皮肤,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要注意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防止烫伤或冻伤。
保护皮肤完整:对长期卧床病人一般要求每周擦浴1~2次,受压部位皮肤每周用温开水擦洗1次,会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1次,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注意勤更换衣物,勿使皮肤受湿,因此,尽可能保持皮肤干燥,而有效的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为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要轻柔,勿拖拽病人,以防擦伤病人皮肤,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要注意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防止烫伤或冻伤。
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机体自身抵抗力:对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创伤、长时间禁食水的病人,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以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注意及时纠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足导致的负氮平衡。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合理安排进餐时间,注意色、香、味及食物多样化,保证病人营养的充分补充。
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机体自身抵抗力:对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创伤、长时间禁食水的病人,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以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注意及时纠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足导致的负氮平衡。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合理安排进餐时间,注意色、香、味及食物多样化,保证病人营养的充分补充。
褥疮的处理
褥疮的处理
即使积极采取上述措施,也不可完全避免褥疮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压疮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促进创面愈合。针对不同时期的褥疮,需要结合临床,给予相应的处理。
即使积极采取上述措施,也不可完全避免褥疮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压疮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促进创面愈合。针对不同时期的褥疮,需要结合临床,给予相应的处理。
Ⅰ期褥疮为瘀血红润期:为褥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开始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流循环。
Ⅰ期褥疮为瘀血红润期:为褥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开始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流循环。
Ⅱ期褥疮为炎润期:局部皮肤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小水疱形成,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止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10~20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Ⅱ期褥疮为炎润期:局部皮肤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小水疱形成,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止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10~20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Ⅲ期褥疮为溃疡期:溃疡期分为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发展,可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暴露创面,将烧伤膏涂于创面,厚度薄约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采用暴露疗法,配合红外线烤灯照射,每日2次,时间为20~30分钟,保持烤灯距创面30~40mm,以免灼伤。随着创面的愈合,更换新药每日2次,烤灯可改为每日1次。
Ⅲ期褥疮为溃疡期:溃疡期分为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发展,可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暴露创面,将烧伤膏涂于创面,厚度薄约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采用暴露疗法,配合红外线烤灯照射,每日2次,时间为20~30分钟,保持烤灯距创面30~40mm,以免灼伤。随着创面的愈合,更换新药每日2次,烤灯可改为每日1次。
讨 论
讨 论
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剪切力破坏性损伤、压迫和摩擦。而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及锌缺乏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大手术后及病情危重、体弱多汗导致皮肤潮湿,床单有褶皱及身体消瘦的病人,均可增加压疮的发生率。
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剪切力破坏性损伤、压迫和摩擦。而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及锌缺乏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大手术后及病情危重、体弱多汗导致皮肤潮湿,床单有褶皱及身体消瘦的病人,均可增加压疮的发生率。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压疮的认识,主动对护理工作进行配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危险因素的评估,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正确评估是预防的前提,积极预防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重要方法。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压疮的认识,主动对护理工作进行配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危险因素的评估,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正确评估是预防的前提,积极预防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重要方法。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预防褥疮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不允许有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大意,只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树立极强的责任心,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方案,严格做到“七勤”,褥疮的发生率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住院患者开展压疮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篇7
为提高骨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提高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老年腰椎或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286例,男205例,女81例,年龄范围为66-92岁,其中伴心血管疾病53例,糖尿病患者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脑卒中患者16例,仅1例死于院内肺部感染,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2.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结合病人病情、辅助检查结果及时作出相关护理评估,了解有无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提出护理问题,并通知医生查体,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积极治疗,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成功率。
3.骨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3.1内源性因素
3.1.1患者本身因素
①老年患者;②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1秒率<60%;③糖尿病;④意识障碍患者;⑤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或肥胖患者;⑥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
3.1.2误吸
口咽部定植细菌误吸是肺部感染的最主要发病因素。健康人睡眠时有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功能衰退,手术后卧床时间长,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则更容易发生误吸。通常情况下支气管粘液纤毛排泌系统能有效清除吸入气道内的细菌,但若吸入细菌量大、毒力高容易逾越局部或全身防御机制,肺炎随着发生。
3.2外源性因素
3.2.1环境因素
病房是各种病人集中诊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医疗设备多、口咽部细菌移植多,操作多,人员走动多,病人并发症多,若无空气净化设备或通气不足,造成了人多菌株杂的环境。而有些病人需要气管内吸痰,吸痰中往往发生飞沫四处撒播,导致空气中细菌量增加,从而促进肺部感染的发生。
3.2.2交叉污染
有人提出定植于医务人员手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葡菌是口咽部定植菌和肺炎病原菌的重要来源[3]。医务人员护理感染病人或接触带菌污物后,手上定植菌可骤增,如不洗手直接接触其他病人,则极有可能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带有病原体的飞沫也常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者,细菌或病毒可通过病人的咳嗽或喷嚏以飞沫的形式传给其他人。使用的呼吸器面罩、氧气湿化瓶、吸氧管、雾化器等呼吸设备及监护仪、病人的床头桌、柜也可成为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3.2.3侵入性操作因素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机械地越过了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破坏或改变了机体的外部屏障,使咳嗽或喷嚏反应缺失,导致吸入性肺炎。若通气装置合并使用喷雾器时。则病菌能越过纤毛黏膜毡的防御屏障,有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由此可见,在侵入性操作过程中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患者体内造成肺部感染[4]。
4.护理措施
4.1一般性护理
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每日大便1次。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协助1-2h翻身1次,并配合拍背、指导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鼓励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呼吸训练”,深呼吸、咳嗽,定期协助翻身拍背,要注意听诊肺部,如有痰鸣音时,应鼓励患者有效排痰,如排痰无力者,应予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4.2口腔护理
鼓励并协助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次进食前后,咳痰均要漱口,必要时可给予口腔护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1%碳酸氢钠和双氧水交替漱口,避免口腔内细菌下行继发感染。
4.3超声雾化吸入
对于有咳嗽而痰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要进行超声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吸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防止分泌物粘稠度增加,促使痰液排出,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止咳化痰,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а-糜蛋白酶及等,吸入时嘱病人深呼吸,这样药液随深而慢的吸气而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消炎及止咳化痰的作用。
4.4呼吸训练器的使用
每天Q6h使用一次,每次20min,呼吸训练器可训练患者缓慢而均匀的深吸气,根据刻度指示和容量设置,可以方便控制吸气速度和容量,其深慢吸气模式可使胸膜腔扩张,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肺的膨胀,从而提气量和肺泡有效通气量,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4.5药物治疗
目前常选用沫舒坦,沫舒坦具有促进黏液排除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适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排痰功能不全,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每日2~3次,每次15mg,慢速静脉注射,严重病例可以增至30mg。亦可进行超声雾化。
4.6加强呼吸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
预防外源性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呼吸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和正确掌握使用消毒灭菌方法。氧气湿化瓶是常见的细菌孳生地,一旦污染,细菌会在24h内大量繁殖。因此,临床上吸氧的患者要固定专人使用吸氧装置。超声雾化器应根据疗程固定患者使用。呼吸管道、金属接头和配件高压消毒灭菌;湿化瓶用0.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15-20min后,生理盐水冲洗后用;呼吸机外表用消毒湿纱布轻擦或紫外线照射[5]。
4.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在留置与护理各种管道时,应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注意局部保护;定期更换管道,置管时间最好不超过7天;留置期间定时消毒穿刺点,定时更换敷料,一般在冬天每周更换1~2次,夏天由于患者出汗多,每日更换1次或隔日更换1次,有渗血、渗液时则应及时更换,预防感染性并发症。置管期间遵医嘱定期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协助其多饮水,必要时行膀胱冲洗,有创管道在拔管后要常规进行导管尖端培养。
5.心理指导
对于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或病程较长,病人体质弱,而睡眠、饮食、活动受到影响,病人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或烦躁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不利。因此,护士应向病人说明情绪波动对疾病的负性影响,关怀、尊重病人,使病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或满足,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机体康复。
总之,骨科老年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需引起重视,采取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患者的康复,避免诱发肺部感染,以降低病人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梁颖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04-106.
[2]王瑞芬.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207.
[3]曾玲,虞献敏.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华西医学,2007:156-158.
篇8
1 病情观察及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支气管炎等。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御机能受到破坏,引起病理变化,而且容易引起其他的组织器官连锁性病变,如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因此,要多巡视患者,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且操作时动作轻柔,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协助抢救。
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1 防上便秘的发生
由于活动受限,肠道蠕动减弱,排便姿势、习惯、环境的改变,易并发便秘。便秘对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将带来危险后果,因此护士应指导病入合理膳食,并注意病人饮食的质和量。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情绪舒畅,做好病人的安慰和解释工作,去除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利大便通畅,并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2 加强病情观察
由于老年人反应差,发病前症状不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前驱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2.3 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
鼓励患者咳漱,咳痰,深呼吸,多做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痰液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注意保暖,以防感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2.4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好会的清洗工作。多饮水增加尿量,及时排空尿液。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
2.5 防止心衰的发生
注意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心衰早期症状及体征,如听诊肺部有细小水泡音,应严密控制入量与出量的平衡,注意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回报医生给予处理。
2.6 压疮的护理(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加为之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长期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易发褥疮)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并在易患压疮部位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垫海绵圈。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回液循环。
2.7 骨延迟愈合的预防
骨折后,老年人需要补充钙质,家属可以给老人添加牛奶,虾米,鱼,骨头汤,芝麻等含钙较多食物,让他们多晒太阳。(给予患者高钙饮食)可同时应用适量维生素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3 功能练习
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伤肢肌肉作等长收缩运动以及足趾的收缩运动.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以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变形,在指导老年人做康复运动时需有耐心,循序渐进,感觉疼痛和疲劳时,及时调整休息.离床活动时要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止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4 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文化修养及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存在差异.老年卧床病人常出现孤独,疑心重重,焦虑,恐惧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
4.1 一些老年卧床病人由于生活单调,枯燥,子女工作繁忙或远离,身体等因素而感到孤独,不安,作为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交谈语调要轻而柔和,语速要慢,使病人感到温暖,以消除其不安和孤独感。
4.2 老年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对吃药,打针及各种检查疑心重重担心吃错药,打错针,所以在给病人做治疗时,有必要做一些解释工作,减少病人猜疑,赢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篇9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44-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而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患者长期卧床、术中、术后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使静脉血流滞缓,以及烧伤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均容易引起DVT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了DVT护理方面的一些进展及预防措施。
1 DVT的护理
1.1 一般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1-2周,取患肢抬高位,肢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患肢避免大幅度活动,严禁冷热敷及按摩,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其他部位的栓塞[1]。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对于急性下肢DVT者,过去认为需要绝对卧床10-14d,禁止按摩,以防止血栓脱落而并发PE[2]。而近期相关研究认为早期下床活动并未增高PE发生率,相反使下肢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多普勒造影显示卧床休息者静脉血栓明显增大。对于急性下肢DVT是否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的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皮肤温度及色泽的变化,注意有无股青肿及股白肿的发生,以及有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一过性升高等异常情况,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每日测量并记录双腿膝上(10cm)及膝一欣10 cm)周径,并相比较,了解溶栓治疗的效果。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出现上述症状,立即使患者平卧、嘱患者放松并避免活动,即予吸氧及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1.2 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在抗凝溶栓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跟、皮肤等
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汇报及处理。
1.3 出血的护理:出血是下肢DVT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平均为8.3%,其中颅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是最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不超过1 %,平均为0. 9%[3]。护理上应加强病房巡视,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滴速。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防止机械性损伤。齿酿出血,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 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渗血量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块2cm X 2cm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加用沙袋压迫[4]。
1.4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仍处于恢复期,患肢可穿具有压力治疗作用专用弹力袜,进行辅助治疗,以改善静脉内淤血症状,并减轻患肢下垂后引起的水肿。有抽烟嗜好的患者应当戒烟,以防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出院后仍应当低脂饮食,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加强日常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已经再通的下肢深静脉再次发生阻塞。
1.5 DVT的预防:对高危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可以减少DVT的发生,降低死亡率.(1)卧床期间要定时更换,每1-2h/次,定时进行下肢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如膝、踩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护士要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5]。(2)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3)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CS)合理的饮食、戒烟及保持大便通畅.(4)高危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可适当服用活血化癖中药或抗凝药物。(5)勿使用过紧衣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2 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将严重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及预后,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对高危病人的观察、护理及传达相关知识可预防 DVT的发生。因此护理上我们要积极预防,杜绝发生,如果发生则要予认真、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fJ].护理学杂志,2002, 17(5): 399-401.
[2] 廖桂红,刘丽森,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3.
[3] Vedlanthan S,ThonPE,CaidellaJE,etal,Quality improv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with use of endovascular thrombus removal[J].Vasc Interv Radio ,2006,17(3):435-447.
篇10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52-01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种外伤之首,占50%以上。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表现分为轻,中,重三型,重型中又分出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且变化快、病程长、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我科收治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手术治疗55例。现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如下。
1医疗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 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2岁~75岁,平均44岁;交通事故44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5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扫描确诊, 入院后常规给予止血、脱水等基础治疗,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急诊对55例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5例,应激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2例,高血糖及低钠血症6例,压疮2,深静脉栓塞3例,便秘2例,40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
2并发症的护理
2.1颅内再发出血的护理: 颅内再发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颅内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6h~24h,常与术中止血不彻底和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护理措施为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血压,保持血压80~140mmHg。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②保持患者安静状态,防止患者躁动引起血压升高而导致再出血。
2.2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其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常表现为咖啡色呕吐物、柏油样便,重者休克,甚至死亡。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重于治疗,预防重点是:①消除应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遵医嘱及早使用胃酸分泌抑制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胃内容物的性质,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纠正供氧不足,改善微循环。
2.3肺部感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需长期卧床,肺部感染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侧卧位或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保持在头颈不稍后仰的位置。护理措施:①勤听诊肺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②对有呼吸困难或排痰障碍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②加强气道湿化,防止痰多,粘稠,观察痰液色泽及性状,必要时行痰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
2.4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 昏迷病人常有排尿功能紊乱,短暂尿潴留后继以尿床。长期留置导尿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①严格掌握导尿指征,不能用留置导尿的方法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导尿管;②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每天冲洗膀胱2次,10d更换1次导尿管;③②每天擦洗尿道口、尿管2次,保持会阴清洁;采取个体化得排尿方式,及时夹闭导尿管,训练自主排尿功能。
2.5深静脉栓塞的护理: 一般护理 ①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肢体20~30,膝关节屈曲15,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致PE。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②抗凝药物肝素治疗,注意保持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达到治疗效果;③尿激酶、链激酶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2.6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骨隆突出软组织受压时间过长引起的损伤,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原发病症,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褥疮常见于昏迷,瘫痪,消瘦和高度水肿的病人,多发生在骨隆突处。做好护理工作,褥疮可以避免。采取的护理措施:①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②有条件可及早使用气垫床;③定时翻身,严格交接班,建立翻身卡;④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经常温水擦浴,或用30~50乙醇按摩受压部位,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2.7便秘的护理 : 病人因长期卧床进食少,肠蠕动减慢,多数病人大便干燥,很长时间无大便。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如口服果导片或番泻叶,易增加肠蠕动,也可以外用开塞露,防止因便秘引起腹压增高,进而颅内压增高引起再出血。使用缓泻剂时应注意观察排便的次数、形状,防止引起腹泻。
2.8其他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并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注意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2 小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外,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到观察病情的重要性,对病情的变化要有预见性,抓住护理要点,在实施治疗护理方案时如细心、周到、全面、准确。尽可能的降低病亡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4
[2]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理分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