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治教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51-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政治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且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的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本文仅就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走出误区的办法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1、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不明确

(1)把信息技术当作花瓶。如今在各种讲课比赛中,包括在学校上公开课,要想得到好评,运用信息技术是一项硬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重视。但同时又存在另一种情形,除了比赛和上公开课,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大多数时候是闲置的,少有人问津。

(2)以信息技术的时尚外衣包装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政治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形式虽有别于传统教学,但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完全没有变化,还是以讲授型为主。甚至一节课从头至尾就只看到教师演示和讲授,缺乏学生的主动探究。所谓的的CAI课件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更有甚者,课件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图片稍加美化后再用电脑屏幕显示出来。

2、信息技术手段排斥与其他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呈现、资源共享、交互性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搭建了全新的环境平台。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片面强调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忽视甚至排斥其他教学手段的倾向。似乎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传统的黑板、粉笔可以不要了,投影仪、录音机也过时了。甚至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调查、访谈等社会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也可以由网上交流代替。

二、走出误区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将信息技术用实

我组织学生学习高一《经济常识》“商品的价值量”这一内容时,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用flash制作的小影片,影片用柱状图形象的反映了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其最大特点是:代表每个概念的圆柱可以上下拖动,拖动时还会使其他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柱发生相应变化,使学生对决定和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一目了然。在使用这个小影片时,我让学生亲自上台来演示,亲身感受每个概念柱拖动后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将商品价值量与其它概念之间抽象复杂的关系一览无余!这堂课我虽然只是局部使用了一个并不华丽的小积件,但效果却很好。

2、以人为本,将信息技术用活

以高一《经济常识》“商品的基本属性”一内容的教学为例。

在讲授商品的价值这个难点时,我利用课件作了充分形象的展示。结合已经学过的商品的含义,设计了几个小问题:自来水是商品吗?纯净水是商品吗?如果是,自来水和纯净水哪一个更贵?为什么?对于两者是否是商品以及哪个更贵,学生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但对于为什么纯净水更贵,学生们却有了争论。不少同学认为,因为纯净水更干净,对人体健康更有利,所以更贵,即质量决定价格。这种观点恰恰是由于学生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不理解而导致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是因为成本不同导致价格不同。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我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卖了一个关子:同样是水,到底为什么纯净水更贵?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自然会水落石出!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兴趣翻开了教材。

3、以人为本,将信息技术归位

信息技术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毕竟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学生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进而喜欢一门课,成绩优于其他科目;因为不喜欢某位教师进而讨厌一门课,终致这门课成绩大打折扣。这样的情形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我们不能否认:在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情感交流,这些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尽管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毕竟各个教学环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一种僵化。而学生是个性鲜明的,课堂是灵活多变的,要适应课堂变化的需要,克服信息技术程序化的弊端,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和调节必不可少。因此,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上,人永远是技术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明确“人是技术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度控制技术的应用,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其中的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激发、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进行合理的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要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对人文精神、人文活动、人际交往等的冲击。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 、“技术取代教师”或“技术控制教学”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

我相信,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中坚持贯彻人本思想,无疑将会使教育这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篇2

关键词 人性论 功利主义 君主观 法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

(一)韩非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人,生于乱世的韩非一直励精图治,急切地为韩国寻求就弱致强之道,他力主法治,排斥德治,可惜他的政治主张一直没有得到韩王的重视。秦王政在看到韩非的著作之后,大加赞赏,拍案称绝,以武力把韩非拖到秦国。韩非死后,其政治思想也留在了秦国。法治观念逐渐兴起,并被各诸侯国所实行。韩非从历史的纵横关系中思索强盛衰亡之道,从战国的全局出发为韩国寻求出路,在乱世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政治思想体系。

(二)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尼可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弗洛伦萨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落破的贵族家庭,中年由于偶然的机会,他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战争连绵不绝,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尔虞我诈,这一切都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他的思想在当时的意大利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二、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比较

(一)韩非的人性好利论与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比较。

韩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君臣之间是买卖关系的思想家。他认为,“民之故计,皆就安利而辟危穷。”“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也所出也。”人性好利首先基于人的本能需要。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结成的最亲密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其它关系,譬如君臣关系就更不言而喻了。一旦利益关系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就毫无感情可言。由于韩非对人性的不乐观,他承袭了荀况“以法制之”、“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的主张,强调统治者应把政策建立在“利”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利的排列组合,牢牢地控制住被统治者。韩非论证了对各谋私利的人群施以权术法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切实的方法,由此正式奠定了“法家”的理论基础。

与之相同的是,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的本质也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人天生就追求一种利己的东西。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安全,保住自己的财产和获得更多的东西。他又说,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主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会把与别人的关系纽带一刀两断。这与韩非的人性好利论是不谋而合的。马基雅维利对于一切政治思想的阐释和对一切政治决策的议论都人性恶、人性自私的前提。

(二)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漠视道德”的思想比较。

基于人性好利论的思想,韩非并没有像大多数儒家代表那样寄望于“仁、义、礼”等理论来建立理想中的封建秩序。结合当时“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局势,儒家经典所倡导的圣贤道德、孝悌友爱已逐渐失去规范力量,已不足以对社会的运行发挥支撑稳固作用。所以韩非的政治思想中,他并没有对这一社会现实发出感慨,也没有沿袭千人做恢复道德权威的努力,而是转而论证了对各谋私利的人群施以权术法治的必要性。

在同样信奉人性本恶的马基雅维利看来,因为人的本质本身就是恶的,任何统治阶级会发现他处在一个大多数不是善良的黑色社会里,统治者如果按道德所鼓吹的那些善良品质行事,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所以他们的行动就有必要“与真理相反,与博爱相反,与宗教相反。”当时基督教统治了欧洲社会,马基雅维利认为基督教的美德就其对人之性格的影响而言是奴性的。但是与韩非漠视道德所不同的是,马基雅维利对芸芸众生的道德和宗教对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并不是漠不关心,他赞成统治者用不道德的手段去达致某种目的,但是却从不怀疑一个民族的道德败坏会使善得完全不可能。

(三)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的思想比较。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都主张性恶论则从现实层面出发,通过外部强制性的社会规约来限制人们“趋利”的功利本性,以促进社会的理性和进步。韩非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政治就应该从这个实际出发,把全部政策自觉建立在“利”的基础上。人们的利互相排斥,但是又可以结合在一起。为了“利”,人们可以互相为用,也可以互相争斗。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史一门艺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能用超自然的神学来支配。他认为,政治上不存在什么道德与否的问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一个聪明的统治者,首先听从必然的命令和指导。“为了保持他的地位”,他必须“非善良地去获取权利”。所谓“非善良”就是指“适合于动物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适合于人的行为方式。”就是说,为了遵从必然性,人可以像动物般行使,不必理会道德评价。

韩非认为人与人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而马基雅维利则认为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么作为君主,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受他人侵犯甚至抢夺,“被人畏惧”才是防止他人由于本有的恶性来触及和侵犯自己利益的稳妥方法。虽然马基雅维利也认为人性本恶,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但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阐释上,却没有韩非子那么极端。

三、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比较

(一)韩非的君利中心论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比较

韩非在关于君主与国家、社稷的关系问题上,直接了当地提出了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的理论。同时,他认为,不必改变臣民的“自为”之心,也不需要否定追求私利之行,而应该利用诱导的办法,使臣民“自为”行为产生的效果最终为君主服务,有利于君。不论是对于臣还是对于民,韩非都主张用利去调动。他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臣僚辅佐的光杆君主,必将一事无成。总之,臣民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均应加以扫除。

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中,他认为,君主在道德上不存在善与不善的问题,为了达到统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必须锻造双重道德标准既表面上的善和实际上的恶。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知道怎么做恶。“君主必须提防被轻视和憎恨,而慷慨却给你带来者两者。”“现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看见只有那些曾经被视吝啬的人们才做出了伟大事业,至于别的人全都失败。”每一位君主应该让人们看成是仁慈的,而不是残暴,但是对那些无力反抗的人要施以,使他们感激他,为他所统治;对那些有可能反抗的人则要处置于死地。君主只有不顾虑被谴责为残暴,以严刑峻法来对付极少数然,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马基雅维利总结到:君主可以采取一切卑劣的手段全然不必以品行取信于民,他既要像狮子又要像狐狸,像狮子那样有力,像狐狸那样狡猾,君主要善于伪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要为说假话而羞愧,也不要为做错事而内疚。君主不应当希望人爱他,而应希望人怕他,因为爱主动性在别人,而怕主动性在自己。

相比较二者的君主观,可以看出,韩非的君主观是以利的驱动为核心的,他的君利思想走得太远,过于极端。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主对臣民的政治艺术时,强调君主统治的艺术,要知道怎么做恶,认为君主从宏观上应当具有足够的远见和审慎,并且应当赢得臣民的尊重,这样才能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驾御臣民。

(二)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法治思想比较。

韩非的法治理论,集前期法家“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到)三派之长,强调国君必须行法、执术、恃势,以法为本,使法、术、势三者密切结合,提出“抱法处势则治”的思想。韩非在其著作《问辩》中写道,“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韩非提出,为了使所有人能够遵法守法,法要详细具体,要公之于众,使所有人都明了,国君也要依法行事。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反对贤人政治。他主张尚法不尚贤,甚至认为庸人、暴君也可以依据法律治理国家。

韩非所提出的术,就是指君主统治的手段和策略。“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是君主的讴歌者,他说讲的术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驭臣之术。在他提出的术中,包括了官员任免、考核、赏罚各级官员的手段,包括任能而授官、赏罚分明、形名参验、众端参观,听无门户。但是,韩非的术更多的是阴谋诡计,比如深藏不露、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用人如鬼”等。他发展了慎到的观点,认为“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并进一步指出“势者,胜众之资也”。“君执柄以处势,故令形禁止”。他认为,君主要集权于一身,首要的任务是抑制左右大臣。他强调法令的畅通非常重要,国君要懂得依靠自己的权力推行法律,让势和法结合。他把慎到的势发展为“自然之势”和“人之所得势”,丰富了势的内容。

韩非把“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以法为核心,行术、处势并用的完整法治理论,对前期的法家理论进行了辩证思考。此外,他提出的平等思想、重视法治的方法和策略、强调君主的权威,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而处于16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在关于法治的问题上,反复论证的一般性原则乃是法律制定者在社会上具有至上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国家必须由一个人单独建立,而他所制定的法律和他所创造的政府则决定了其人民的民族特性。他认为,一个民族的道德和社会乃是由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源于法律制定者的智慧和远见的。法律制定者不仅是国家的建筑师,也是社会(其中包括了道德的、宗教的和经济的制度)的建筑师。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在处理国家事务的时候必须依法行事并适当尊重其臣民的财产权和其它权利。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在论法治的问题上,都极其强调君主的作用,韩非认为君主要“抱法处势则治”,马基雅维利则反复论证“万能的立法者”原则,这都源于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的不信任,这使他们极其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君主可以为了达到目的,施予权术,不择手段。但是,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君主也应该依照法令行事,两者都将民众看作是法律的治理对象,但韩非轻视民众,马基雅维利更重视民众。

四、结语

毫无疑问,韩非的政治思想属于古代政治思想,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属于现代政治思想。也因为时代的关系,韩非追求的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马基雅维利追求的是共和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所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虽然并非同一,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笔者认为,把他们二者的思想联系起来的关键是性恶论。正因为性恶论恶穿针引线,使两位相隔千年的政治家的思想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李 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李 青,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

篇3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实用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艳(1971-),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天津3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理工大学校级进修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14-02

一、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主义态度的表现及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等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笔者作为一名思政课的专任教师,深切感受到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以实用主义解读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少理工类大学生简单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无关,与就业不挂钩,可用之处甚少,仅仅因为是必修课而不得不学,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工具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其为入党、考研的辅助途径,所以只关心成绩,并不在意学习进程和学习所得;视思想政治教育为普通的知识传授课,学过便算,未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而上学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处理成彼此隔膜的“两张皮”,认识不到其对自身、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民族的重要意义,因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死记硬背,呈现出上课记笔记,下课印笔记,考前背笔记,开卷抄笔记,考后扔笔记,累手不累心等怪象。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弥漫于大学校园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氛围所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市场经济引致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导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蔓延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理想、信仰的努力追求,大学不是“世外桃源”,来自客观社会环境的辐射与影响无法规避,导致今天的高校过度关注于专业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理工类院校与市场对接早,且更深入,兼之人文基础本就薄弱,所以知识的工具理性更易泛滥。在这种氛围中,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日趋现实,择业与就业成为压倒一切的重心,围绕这一主攻方向而热衷于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衷于考证、考“碗”、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价值意义和深远影响极易被遮没,沦为无足轻重的课程。

2.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课程产生严重的疏离与隔膜所致

高中求学阶段,由于实行文理分科教育,理科生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甚少,即使学习,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割裂成条块分割的知识点,以被动记忆的方式强行记住来应付考试,鲜有品味、欣赏、理解等引申性的教学环节存在,造成理科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误区,对社会科学所能形成的提升个人素质及精神境界功能的忽视。理工类院校的多数学生为理科生,知识结构和基础方面的缺憾使其欣赏经典名家缜密优美的思想体系、辩证严谨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不足,对触及的宏大主题、关注视野的高远和揭示的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理解程度不够,在将理论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引入社会科学思维模式补正、纠偏,促成个体思维完善的敏锐性明显欠缺,从而轻率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作与己关系不大的陪衬课,并因之“需死记硬背”而“敬而远之”。

3.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如人意,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重要作用凸显不足,降低了其在理工类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所致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工类院校中常被视之为汽车的第五个轮子,边缘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具体工作量计算、课程编排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心理极为失落,职业成就感不强,会严重挫伤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理工类院校社会科学基础薄弱,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于校内校外建立起来的、供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培训以提升科研水平的平台严重不足,研究环境的制约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常有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之感,事倍而功半,科研水平难以迅速提高。

另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领导者往往因袭自然科学的管理模式看待思想教育课程,具体教学环节要求整齐划一,课程改革强调进程短、见效快,不理解思想教育的渐进性及内化结果,对教师业绩考核重量不重质,不认可教师课下的大量潜隐性付出,片面追求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及等量化指标,这种管理模式只能导致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少有精力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积淀教学经验,对自身知识结构拾遗补缺,也缺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的兴趣,惟有炮制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进行边边角角、形式花哨的表面化改革来满足考核要求,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理工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会存在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科研创新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陈旧空泛,刻板灌输教学方式依旧未被深入触及,忽视学生主体诉求等许多突出性问题。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理工类学生由于社会科学课程少,使其更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课能为其释疑解惑,并且这种要求往往比文史类学生来得更为直接、实际,基本指向其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更渴望思想教育有别于其他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成为一个通俗易懂、丰富多样、较为感性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这样一来,教与学双方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教学方式简单灌输与学生接受信息主体化、感性化、多样化的矛盾就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降低了其对理工类学生本应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思想教育于己、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就有了学生对课程的质疑、疏远与漠视。

二、改变理工类学生实用主义态度的积极措施

“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①所以,理工类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虽形成原因复杂,但与其环境影响、学科特点不无关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态度,也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理工类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有效抵制、冲淡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养素质,创设思政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作为理工类院校,虽然以自然科学见长,但决不能忽视浓厚人文氛围的建树,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可以消除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误解和偏见,主动接受其形象思维的启发,实现思维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良好浸润与熏陶,能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志趣爱好,形成对过分物质化的人生追求以及工具化学习态度的有效纠偏。学生学养素质提升了,才会基于热情和兴趣而努力学习,正视物欲而树立健康充盈的价值目标,惟有如此,作为深刻关注自然规律、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更加具备打动人心的强大魅力,获得学生的热切关注和主动追捧。所以作为理工院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培养“文气”,努力净化校园氛围,重视培育大学精神,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示其意义、拓展其影响、发挥其作用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为此,理工类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文社科类二级学院的特点和作用,不以盲目的经济指标和创收任务泯灭其灵性和追求,伤及本校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大量开设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类课程,鼓励理工科学生主修和辅修人文社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社团活动,以组织报告会、专题讲座、编辑报刊、定期开展活动等方式,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利用自身优势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实现校园氛围的有效改善。

第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课程本身在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方面的重大突破,赢得学生的真心喜爱和认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加大科研和教学改革力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等基本原则方面的重大突破,彰显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和社会现实密切衔接的敏锐思考以及向大学生活空间拓展的人文关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广大学生释疑解惑的“主心骨”。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疑难众生、瞬息万变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仍旧抽象空泛,与现实疏离,和实践脱节,止步于对理论体系条条框框式的僵化解说,自然难以令学生信服和喜爱。因而,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新时期如何重新认识的关键问题,贫富悬殊的加剧,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官商结合、权利寻租造成的恶劣影响等等当前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现实,做出了权威性和负责任的回答,融生活与教育为一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现实生活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充沛活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细致入微、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在把握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学生才会在真心喜爱、真学、真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理工类学生善于探究的主体特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见,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深深触动被教育者生发感悟与体验的自然过程,基于自身的特殊性,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一切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内化,缺了学生主动的思考和体验,仅靠外力推动则难以完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平等、开放、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更多研究性学习环节,以便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尊重,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实现师生间因平等交流,精神上产生碰撞与融合而达到的教学相长的目的,促使学生增强自行分析、判断并选择、吸收的能力,使其享受主动探求所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变一边倒的枯燥灌输为生机盎然的精神发现探索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态度从敬而远之的“要我学”转变为想学、爱学的“我要学”。

第三,根据理工类学生的特点,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融合之道,向思政课堂之外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延伸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促使学生自然内化、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得,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所以,仅有课堂上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必须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感动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不再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处理成“两张皮”,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课堂之外的拓展和延伸,深入触及思政课堂之外学生生活和学习。生活原本即教育,从实际生活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素为理工类学生所喜闻乐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专业学习之中,以弥补其科技伦理和价值理性的缺位更是现实所需,所以,对于喜欢以感性事实为依据的理工类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现实生活、专业学习乃至未来的职业发展融为一体,其所带来的效果甚至超过课堂教学。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课堂上的教师,而且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引领者,不仅是学术渊博的“经师”,而且要善为“人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想上的成长,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以教师的有所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促使其理想信念的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参考文献:

[1]虞玲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矛盾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篇4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他们拥有成熟的心理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困难。但是,可以看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基于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68-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享用的物质财富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可以看到,尽管物质水平得以提升,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却并没有像物质水平发展的那样迅速,很多人的精神世界相对贫乏,尤其是年轻人,具体表现为精神空虚;对未来迷茫、没有发展方向;道德水平不高;遇到挫折容易产生轻生想法等。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强调教书、育人两方面,但如今高校培养人才普遍关注的是教书一面,忽视了育人的责任。只有加大育人的力度,在教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财富积累,高校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人才。

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时代的进步,新一代的年轻人拥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认识世界,但同时也催生了当今大学生的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承受能力差;对未来容易产生迷茫;以个人为中心,集体意识薄弱。

2.1 承受能力差。对于大学生来说,一些人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校园,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必定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及生活上的挫折。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在遇到这些问题和挫折时,心理的调节能力还不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影响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2.2 对未来容易迷茫。当今社会,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有急功近利的表现,他们期望付出些许努力就获得巨大成就,不愿意从小事做起,且做事浮躁,对未来的出路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

2.3 集体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他人容易产生矛盾。

教育强调教书育人两方面,两方面相辅相成。在整个高校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育人的责任,它帮助学生奠定道德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保持健康的心态,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尽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得到长足发展,但成果却不尽理想,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3.1 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理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但能够发现一些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不高,也就起不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另外,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先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3.2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予以重视。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不重要的学科,在思政课上都在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缺乏对这一学科的自主学习精神。

3.3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实践性。思政教育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现在的课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去。

4 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结合现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不完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能更好地发展。

4.1 严格要求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具备扎实的知识、开放的思想、新颖的观念、创新思维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学生遇到挫折、打击时及时开导,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做好人生的规划,确立发展目标。

4.2 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应该通过科学技术上的进步推进教学方式上的创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如运用网络教学,将网络文化应用到教学中,重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网络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搜寻相关的案例及图片,教师能将思想政治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这种方式进行授课,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触相关内容,对所学课程有更好地理解。

4.3 加强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行为实践。应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活动不能呆板,要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比如组织学生定期到慈善机构做志愿者,让他们以身作则,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5 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问题。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日后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如何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高教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瓶颈,如何发挥学科的积极作用,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只有从过去单调的讲解中解放出来,运用更多的手段、方法,让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让思政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篇5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引言: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以网络论坛、博客、手机短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以强势的姿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对于新媒体的接受与传播都非常普遍。新媒体在高校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他们学习、交流乃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也不可避免对大学生思想、心理产生着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创立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思路与方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已经关注新媒体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开始以新媒体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并取得一些研究和应用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虚拟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比较单一。其次,目前高校建立的专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较少,大多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的网站代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职能。最后,面对新媒体环境,目前学校、家庭、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形成合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迎接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体、客体、介体都发生了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这些变化,坚持整体育人理念,建立新媒体虚拟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相结合的立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处理好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

关系。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促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质的实践活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角色不同。再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道德要素不同。从道德的角度看,除了道德主体不同外,相关道德要素也存在着差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不同。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博客、微博、论坛、在线交流、QQ群、短信、微信公共平台、视频、电子像册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四,运用新媒体开发新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渠道。新媒体拓宽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其次,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新媒体环境的特殊性增加了新形势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难度,新形势下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实践层面进行革命性转变,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再者,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最后,我们还应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创新

方法是主体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新媒体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化变为立体化。应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运用自主性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运用网络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社会网站建设,使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水平和效果,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完善校园网络系统。最后,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建立了班级QQ群,但往往忽略了建立家长QQ群,教育需要形成合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以及学校的教育现状,使家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减少因不了解情况对学生造成的错误引导和教育。

(二)运用手机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双向交流,表达想法和意愿。传播者不仅可以给用户发送他所需要的新闻,也可以实现材料收集、读者调查、读者评论等多方面的功能。受众则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杂志等,可以及时地向传播者进行信息的反馈,还可以从受众的角色转换为传播者,相互交流,实现了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根据手机媒体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运用手机短信等平台,对学生进行互动、平等参与式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电子书或手机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三是运用手机短信群发等功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学习指南等服务。四是通过绿色短信大赛等形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运用视频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媒体作为一种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体,近些年来在高校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青睐。它不仅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更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为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许多刚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都使用过数码相机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影像,当我们每次翻看时总许多感慨与莫名的感动和幸福,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光阴的珍贵。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数码相机、DV机、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普及装备,再加上学生对视频媒体的喜爱与制作视频软件的熟悉,视频媒体已融入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新形势和新变化,积极探索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载体,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以及心理特点的新变化,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方法借鉴,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法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108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是一门高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课。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随着世界大环境的改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各种思想文化大爆发,使改革开放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课和价值观的教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不到教育的成果,面对不同价值观念和新旧观念的冲突,不能及时调整适应,让学生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社会价值及产生了怀疑和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时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坚定政治立场,把创新思想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师教学水平偏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直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并且建立了一级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但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哲学占了绝大部分。而教师在课堂上原封不动照读课本,不引入实际生活,使理论和实际生活脱离,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比较少,单调死板的教学模式更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对热点难点问题置之不理,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2.高校、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加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基于务实性的考虑,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度降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和理论层面,极少有针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建设而开展的活动。而部分学生、家长对高校思想政治课也存有偏见,常以“有没有实际作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学习思想政治课,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或者零星的几个学生散落在教师的角落里,或者就是坐在课堂上永远低着头,即便是教师努力调动课堂气氛也显得有心无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在当今社会的物欲不断膨胀,急功近利、缺乏应有的信仰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高校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教学专业知识,为学生做出表率,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支撑,树立起良师益友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科研、创新相结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方面,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鼓励教师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资源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对课程的宣传全面深入,利用开展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和教师、教学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关联,使高校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3.在教学内容上创新。首先,要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如对于刚刚入校的大一年级新生,课堂上教师应该指导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教授他们求职的技巧,了解走上社会将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国家的经济走向和形式分析等,组织学生和教师之前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沟通交流中分享知识,尽可能去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教学内容要贴近现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学生,在回答学生问题时,研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学生问题的根源,切合实际解答学生疑惑。4.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据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在校学生81.1%的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而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达到100%,有31%的学生空闲时间选择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者生活问题,63.7%的学生会上网解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更广,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多采用研究、启发、共同参与、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多媒体教学来体现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少用深奥的专业术语,要多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语言来启发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总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创新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的要求,但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教师单方面能完成的,学校要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课,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要加强自身品德建设,学会辨别是非,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中国人民大学报,2010

[2]顾海良.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纲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使得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平台,尤其是随着4G时代的来临,以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方式引发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手机上网开始逐步影响和改变着原先“电脑一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1]从年龄结构来看,手机网民用户更加集中在20岁~29岁的年轻人群。这个年龄段一般是青年大学生手机用户,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并呈现出高速率的增长态势。追求技术的革新和个性化的发展使大学生群体成为4G手机媒体的引领者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并习惯于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来浏览网站、收发邮件、交流信息和游戏娱乐,他们也是微信、微博等APP的主要用户。然而,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力、判断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互联网世界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对学生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大部分情况下指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大学生而言,使用移动终端对他们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低俗信息等各种不良信息已经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移动终端创新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移动终端载体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迫在眉睫。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由于移动终端具有便携性、开放性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而言,由于移动终端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科学性。因此,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乃大势所趋。首先,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可行性。4G背景下的以手机、iPad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具有信息丰富性以及形式多样性的突出特点,这决定了移动终端能够承载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内的巨大信息。其次,4G背景下的移动终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和细致的分众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最后,4G背景下移动终端的便携性、普及性和信息阅读的强制性,既提高了手机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信息传递效率,又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具有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接受思政教育的调查分析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使用现状,及其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开展问卷调查,对两所学校近200名学生的样本进行分析。问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于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调查;后半部分是对于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和接受度的调查。前半部分基本以闭合式的单项选择题为主,在调查使用频率、活动频率等题目上采用了李克特5级量表(Likert Scale)①:经常、一般、偶尔、很少、从不。后半部分除了部分李克特5级量表选题,还增加了一些多选题和一道开放式选题,并加入基本资料题目。

基于学生的多样性和调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本文对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校园随机采访式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最终回收问卷189份,其中有效样本159份,绝大多数样本以本科生为主(98.11%),比较符合本调查的对象范围。样本中也涵盖了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类、外语类等学科。基于两所学校的性质,文科类学生相对占比较大,占到55.97%,来自城市的学生也相对较多,其中大城市占到30.19%,中小城市占到50.31%。因此,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相较更符合文科专业、来自城市,有一定的移动终端购买能力的学生。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整理分析②,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大学生们最常使用的移动终端前三位为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并且普遍对移动终端设备的“黏性”较高;目前,大学生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最频繁进行的活动仍然以社交、娱乐为主。浏览新闻、获取学习资讯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因此,基于移动终端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时要注重“交互性”“娱乐性”和“有用信息量”。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参与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活动的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班级讨论、辅导员辅导等交互性活动较多,参与接受信息、思政主题的校园活动较少,发展非常不足,可发展空间很大;大多数学生对于使用移动终端参与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活动不了解,认为其只能用于辅助作用,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呈积极和可接受态度;大多数学生愿意利用“碎片化”时间使用移动终端参与思政文化教育活动。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重点就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出策略。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起点; 现实的人; 思想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2/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34-04

收稿日期:2013-03-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研究”(09YJA710058)

作者简介:邵献平(1964-),男,浙江兰溪人,武汉理工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

何丽君(1989-),女,湖北天门人,武汉理工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逻辑起点问题是关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科学性的根本问题,它对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 的基石,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进行分析,一是讲逻辑起点的基本含义及其规定性;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综述,分为相关研究成果和简短评述两部分;三是具体叙述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的看法。

一、何谓逻辑起点

1.逻辑起点的含义

逻辑起点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必然的逻辑发展。每门学问,作为科学,必然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的结构。黑格尔认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他反对仅仅是“零碎知识的联系”的做法。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所谓学科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范畴是指事物本质的概念)。[1]学科的逻辑起点区别于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是指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例如,《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从商品出发先推出货币进而一步一步推出资本的。而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指学科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逻辑起点的规定性

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对逻辑起点提出三条规定:第一,逻辑起点与历史上、实践中最初的东西是相符合的,即逻辑起点在时间逻辑序列上具有初始性,在逻辑起点时间前不可能再找到包含对象基本矛盾的事物。第二,逻辑起点揭示了对象的最本质规定,逻辑起点包含着各范畴体系一切矛盾的胚芽,是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学科研究对象中所包含基本概念、基本矛盾的逻辑推演和展开都是从逻辑起点发展起来的,也即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三,逻辑起点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即逻辑起点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它与后续的一切范畴之间没有第三者再作为它们的共同前提或共同条件,它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的支点,标志着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深化。

我国学者对逻辑起点应有的规定性也做出了具体探讨,如王洪才教授认为逻辑起点至少应具备四种规定性:第一,基本性或单一性。一门学科中高度抽象化的最基本范畴。第二,公设性或不证自明性。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所代表的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具有不言而喻的理解或认同而不需要再对该概念加以证明。第三,内涵的广延性。逻辑起点的全部内涵可以指代该门学科研究对象中每一具体事物;第四,自在性。逻辑起点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种发展方向和目标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发展方向和目标来认识它本身。[2]周倩认为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应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逻辑起点必须是研究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第二,逻辑起点必须与历史起点相一致;第三,逻辑起点必须蕴含着整个体系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3]

无论学者们所称的逻辑起点的规定性有几条,其本质和核心都是一致的,这就是:第一,逻辑起点是标志研究对象的“纯存在”范畴,它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纯存在,就是“直接存在”。黑格尔在《逻辑学》中的话来解释:“从何开始?‘纯存在’……‘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是开端。‘本身不包含任何内容’……‘不以任何东西不为介’……。”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商品为其逻辑起点。马克思曾指出:商品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纯经济存在”。第二,逻辑起点是整个范畴体系中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最抽象、最普遍、最常见的范畴,是构成事物本质的核心因素。正如列宁称《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商品)为“直接的‘存在’”、“细胞”、“胚芽”等。第三,逻辑起点应以“胚芽”的形式内在地包含着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从它出发能演绎出一系列的后续概念。马克思在阐述《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点时,曾从方法论上对它做了这样的概括:“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地方,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4]正如列宁所言,“某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交换的个别行为,作为一种简单的价值形式来说,其中就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的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5]。第四,逻辑起点应该和历史起点相吻合,即它不仅是本学科理论体系的起始概念,也应是本学科历史的起始对象。正如列宁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6],“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进程”[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8]。列宁则进一步阐发这种观点,认为如果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综述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相关研究成果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雷小丽认为:人的本质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9]刘瑞平认为:只有“现实的人”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这里的“现实的人”应当指“有物质需要的人,有社会需要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10]徐志远认为: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1]赵勇、王金情认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12]袁晓妹、王天恩根据对逻辑起点的认识,认为“现实的人”只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起点,而不能成为逻辑起点,人性自由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13]秦在东提出了以社会与思想、教育与精神的关系为其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14]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成果的简短评述

学界专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写了不少文章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以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逻辑起点。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为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概括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马克思还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社会关系具有阶级性,所以人的本质也具有阶级性。但如果单纯地把人的本质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失偏颇,因为那会造成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轻人的自然性与心理属性,重人的社会价值而轻人的自然价值和心理属性价值问题。因而,这一逻辑起点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能很好地统一。[16]

马克思早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曾一度把作为一般的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分别将人的本质概括为“自我意识”、“理性”和“自由”等。在1841年3月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自我意识”为人的本质,强调用体现“自我意识”的哲学去“征服世界”,“给现象打上它的烙印”。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是把个体的精神自由归结于人的本质,他的理论指向无非是希望个体的精神能够像“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一样,挣脱“官方的色彩”,达到完全的自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劳动”(即完全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7]。

这种从抽象的本质出发,势必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虚构的、理想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根据的。用抽象的人的本质来衡量现实、考察现实和批判现实,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这实际上是对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倒置。马克思也认识到了这点,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把旧唯物主义的那种颠倒了的思维方式完全颠倒过来了,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同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观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指出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其根本缺陷就在于他不知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可见,这里马克思已不再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虚构的、理想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现实性上去概括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刘瑞平认为以“人的本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轻视人的自然性。事实上,“社会性”仅是“现实的人”的一个方面,社会性不能代表“现实的人”的全部。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化。他认为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可以克服上述局限性,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来面目。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本化、教育目标具体化、教育方式隐蔽化。[19]这种观点无疑认为: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受教育程度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人们的思想也就各有其特点。教育者要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差异,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矛盾,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无疑,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历史传统,具有科学性和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看成是现实的人,只是从现象上对人的差异性特点作了揭示,而未能从根本上总结人的共同特点,从理论上讲,这是不符合学科理论严谨性、抽象性与科学性要求的。

从实践上讲,以现实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跟在人的思想、感情、作风、情趣、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后面去做一些“医治”工作。而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上述差异性特征显化后,我们才针对这些不同的思想、个性等去做工作,这无异于亡羊补牢。

最后,根据黑格尔规定性之一——逻辑起点揭示了对象的最本质规定,具体而微地包含着各范畴体系所涉及研究领域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关系。单纯地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失偏颇, 因为那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与别的其他学科(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等)没有明确的区别,失去了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

第三,以思想与行为为逻辑起点。到目前为止, 张耀灿和徐志远两位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起点研究比较深入,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也是相当严密、深入与完善的,但是这个“思想与行为”不是一般的笼统的概念,而是特指现实的人的思想与行为。

三、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是现实人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其范畴体系必然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逻辑起点。科学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第一,要看该范畴是不是该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要看该范畴是不是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要看该范畴是否是该学科研究领域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不是该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该范畴作为逻辑起点是不是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18]据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

第一,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逻辑起点必须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在任何理论体系中,大量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最终都要简化为基本问题,因而只有回答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才真正符合这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或者说基本任务就是 “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0]。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人现实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

第二,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特有矛盾的研究。笼统地讲,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人类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而思想政治教育只研究人的一个特殊领域,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等方面,这在人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承担的。而要解决这个特殊矛盾就要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两个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要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符合社会要求,就要研究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另一方面,这对范畴又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只有深入研究现实的人的思想与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人性,在二者之间形成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也才能更根本地把握两个规律。

第三,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以“胚芽”的潜在形式内在地隐含着所有后继规定的内容,一切后来的东西都可以而且必须从中合理地、有序地演化出来,因此它一定是整个范畴体系得以进展下去、赖以建立起来的客观根据和实在基础,它“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也没有根据;不如说它本身倒应当是全部科学的根据”。

第四,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地再现历史,这是构建学科理论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要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列宁认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21]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2]无论哪个国家,也无论哪个统治阶级都离不开其思想统治。统治阶级必然会以本阶级的政治价值观为中心,设法对整个社会进行文化意识整合和行为定向,通过各种方式将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为主导性的意识形态,培养公民意识,形成政治认同,以达到维护统治、降低治理成本的目的。所以,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第五,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身出发,现实人的思想和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从概念分析指向现实的人;其次具体的人要具体分析,个人在不同时期思想行为不同,以现实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可以避免“一刀切”。

教育过程是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品德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即既包含内化的过程,也包括外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必须通过行为来体现,因而思想和行为缺一不可。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由此我认为,现实人的思想与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更为合适。

参考文献

[1] 陈平水,温海燕.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8-82.

[2]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江苏高教,1997(2):9-12.

[3] 周倩.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规范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5-8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

[5] 列宁.哲学笔记(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3-164.

[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

[9] 雷小丽.初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J].办公室业务,2012(6):11-12.

[10][19] 刘瑞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N].光明日报,2006-10-16.

[11] 徐志远.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41-46.

[12] 赵勇,王金情.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44-46.

[13] 袁晓妹,王天恩.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8-103.

[14]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结构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99-105.

[15][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6] 徐国民.论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出发点[J].求实,2007(4):4-7.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

[20]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

篇9

关键词:网络;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计算机网络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网络多媒体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教室,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为主对开展教学活动。这种集中授课的模式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氛围,起到一个相互影响的作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里获取任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育进度安排的教学内容,因为课程安排紧,课余时间并不多,且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课程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而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网上学习的时间、内容等,也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沟通与交流,但是这类学习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要求学生的自觉性比较高,而学生的自觉性可以通过网络互动性强,娱乐性足的方式进行培养,将学习变成一种爱好,一种兴趣,这样就会不自觉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网络多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借助书本进行教育外,无非就是利用PPT课件、视频等软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类教育只是生硬的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很少能够和社会接轨,这类教育就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弊端。尤其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网络的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思想意识,而这些信息不加以引导利用,学生只会是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网络信息杂乱吸收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就会形成两个极端,因此,教师要把网络上的信息加以利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PPT课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还有各类有趣的媒体公众号、APP应用以及社交工具:QQ、微博、微信等,极大的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网络多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已经在我国全面的普及,而且在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家长都给他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大学生喜爱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网络的图文并茂、声色相随充分调动大学生各种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得传统的思政教育不再枯燥,从而能够吸引他们自己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娱乐享受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同时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可以使大学生和教育者在网上实现平等对话和直接交流,没有思想压力和心理防备,大学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在思想的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

二、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背景

长期以来,网络教育的呼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从来都没有真正得到具体实施,其根本原因都认为网络太过于虚拟化了,学生的学习或者不学,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网络的东西很多,娱乐性非常强,学生要具备抗干扰的能力,这也变相要求学生具有非常高的自觉性。今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要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让在校和居家的学生减少焦虑。教学上要创新内容和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个人、做到心里。高校就像一个小的社会,人们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各种信息会满天飞。人们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普及的年代,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多而乱,无论从身心还是思想都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影响高校的稳定,容易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辅导员,要配合学校做好日常工作。当前提倡网络教育,网络已经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主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利用网络渠道对学生加强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让在校和居家的学生减少焦虑。

三、高校网络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网络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更快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一)借助网络多媒体,强化制度自信和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多媒体有着自身的优势,不像广播电视媒体那样定时播报,单向性传输,其受众会变得越来越窄。网络多媒体是一种双向性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多媒体看各种新闻信息,而这些新闻信息并不是完全是坏消息,有些信息还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高校辅导员可以把这些先进事迹作为生动案例向学生展示,让他们通过网络进行观看,通过各种形式,如网上团日活动、QQ群、微信群、公众号以及班委群等网络多媒体渠道向学生们讲述,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增强“四个自信”。

(二)借助网络多媒体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网络多媒体时代下,存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们获取各种各样的消息提供了很多渠道,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多媒体软件。只要有一点的小事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报道,在众多报道和消息中也有很多负面消息。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缺乏一定的信息鉴别能力,因而关于一些负面消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正确价值观毁于一旦。因而,高校辅导员除了日常的引导学生教育外,高校辅导员要经常定时查阅微博、微信等,发现不实的消息,应第一时间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告知学生们,并通过转发经典案例,感人事迹、舍小家顾大家等触发泪点的故事,引导认识到自身安全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网络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真假事情难辨,学生们要提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获取准确可信的信息,如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善辟谣,积极主动传播正能量,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三)借助网络多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有研究表明,就大学生而言,假期延长,长期居家,必须减少外出,无法正常到校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急需对其采取精准心理干预和健康措施(昌敬惠)。因而高校辅导员应通过网络,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抚慰学生的焦虑心理,开展网络谈心谈话,时时关注网络舆论,做好沟通与引导。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度、鼓励大学生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同时,通过“网络讲堂”向同学们讲述1998年抗击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等,坚定大学生的信心。

(四)借助网络多媒体进行学风引导线上课程作为一种虚拟的学习模式,其优点非常明显,不受时间的限制,但是缺点也很显著,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部分大学生应付老师,无法保证学习的效果,影响班级学风。线上课程是考验,也是照妖镜,会让我们看清楚哪些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线上课程是时展的需要,我们走在时代的前沿,不应惧怕线上课程的缺点,而不去使用,我们应该用科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网络多媒体不但是有娱乐,还有一些感人事迹的存在,这些感人事迹其故事性强,吸引力大,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线上课程时学生可以灵活掌握时间,可以观看一部完整的故事,他们会被里面的故事所感动,其图文并茂的视频比书本知识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要更容易接受。高校辅导员可以多借助网络多媒体将一些感人事迹,感人故事向学生进行输送,利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学风引导。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的背诵,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网络多媒体,向学生传达社会环境的感人事迹,从而引导学生端正线上学习态度,认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四、总结

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析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就业等相关工作,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甚至关系到中国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各个高校无一例外的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都基本上形成和完善了以辅导员为基石,各级团组织为纽带,学生工作专职部门为龙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其中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起到落实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工作的好坏最终影响到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工作的成败。这个我们不难理解,一般高校有学生出了事,比如众所周知的一些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严重事件,首先找的就是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换句话说,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辅导员为高校的发展承担了最基层、最全面、最直接的责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鉴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一、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1.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辅导员在高校中的特殊性决定的。在高校里面,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久和接触面最广的,学校其他老师、领导与学生的接触很少,有的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有的甚或是从未谋面,互相不认识。大学生升入大学,走进高校最有归宿感的人除了自己的同寝室同学外就是辅导员了,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或是情感是了解信息最多的人了。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生涯中,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的,辅导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素质,辅导员的政治素养、道德信仰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的。高校是成就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希望所在。那么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培养对象,其思想状况如何、人格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前景,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甚或世界的前进步伐。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但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那么,高校上下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如何,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但明显存在有的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认识还不到位,没有足够重视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下面我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若干事项略作简述,其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高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关系到全民素质高低的重大事情。

职业性不强是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这也是一直以来辅导员职业受到学校党委的重视不够所致。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是处于最底层的局面,他们也大都是没有资格从事教师职业而迫于就业压力或生存压力求其次做辅导员的。对于辅导员来说,基本上都是不甘于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这个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跳板,有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超过5年,辅导员转岗现象普遍,辅导员人才流失现象也是突出。

归属感缺失在高校辅导员群体中是一个非常鲜明的问题,他们普遍存在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问题。作为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重视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应该的,但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因此而被忽视是不妥的。因为学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外的因素也可以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可以完全诋毁教学效果。如果辅导员队伍建设得不到重视,只是在学生出了严重问题时,才想到相应的辅导员进行兴师问罪的话,那么平时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做坏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不利于辅导员群体安全感、归宿感、成就感的培养。

再一个就是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普遍不强,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人们对辅导员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辅导员只是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学什么专业都是一样;其实辅导员之所以不用教学,还肩负着学生的生活、思想甚或是情感了解和调解工作,那么辅导员就不仅仅是有一张文凭就可以胜任的了。专业的辅导员不仅要具有教育学知识,还得具有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以确保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在正规上轮回。因此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很重要,影响到自身工作的尽职与否,关系到学生的素质高低,甚或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伟大事业的前程。 转贴于

三、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高校校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惑。高校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人生理想和信念迷茫,道德价值取向偏差,就业及前途命运未测,互相攀比、落伍自卑等,这些困惑使大学生的心理变得复杂而迷乱,虽然他们当中大多数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但还有一部分人本位意识严重,陶醉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小天地里,集体意识淡漠,重利望义,重索取、重享受,讲功利、图实惠,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开来。也就是说,价值观、世界观不到位,心理成熟机制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免疫力不强。

2.网络信息传递的多样化、飞速化、多元性,严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量加大,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在接受传统优良思想教育的同时,国内外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也趁机扩大传播范围。网络信息内容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同时,互联网能在完全非控制的情况下,向全球信息,实现信息的即时准确传输。信息网络是发达资本主义在文化上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精神污染的主要渠道。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向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推销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这种价值观念无处不在动摇着当代大学生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打破了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价值秩序,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再者,网络自身传播严重地动摇着高校学生的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导致高校校园出现人文精神的荒漠,出现人际关系的冷淡化。

四、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必行之举

1.辅导员工作必须掌握的“三种方法”,列举如下:首先就是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眼于“爱”,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业、思想、生活以及成长、发展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时,才会从内心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慢慢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辅导员对学生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对生活也会更有信心,对自己的前途也会更加努力,这个对于班级的后进生、贫困生效果更加明显。其次就是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严格。

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并不是爱学生就放任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仅自身要做好,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对学生也要做到严,要相信所有学生都是善良正义的,平时要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降低纪律处分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再者就是辅导员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立足于勤,须做到“四勤”,即“嘴勤、脑勤、手勤、腿勤”。从而做到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积极做好大学生谈心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困难学生谈心工作的力度;抓住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善于归纳总结,将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和感触写下来,认真做好学生谈心笔记、学生思想状况记录、特例学生情况追踪等等;深入到学生宿舍中去,深入到课堂中去,深入到操场中去,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

2.辅导员工作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主要包括:继承与创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创新工作是辅导员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关键;传统与特色——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需求;学习与工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是一群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批判精神较强的青年群体,如果不做一个勤奋的学习者,就面临着落伍的危险;事业心与平常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辅导员工作需要付出和奉献,而不能图以回报,也无法图以回报,因为辅导员培养的学生是流动的,最终要走出校门,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