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污染的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船舶污染;海洋;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海洋运输行业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在运输界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与海洋运输业快速发展相适应,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船舶污染已经成为海洋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船舶污染的预防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船舶污染的特点
船舶污染属于海洋污染之一,与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船舶污染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污染物种类不仅包括各类生活垃圾,还包括船舶排放的废水和各类油性物质。船舶排放的各类油性物质扩散较快,污染面积较大,而且很难清理,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其次,船舶污染不具有固定性,污染物会随着洋流移动。此外,污染物还会随着船舶的移动而不断增加,污染范围也会扩大,这就可能导致船舶污染涉及数个国家,对船舶污染治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再次,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污染性,会严重破坏污染区域的生态系统,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船舶排放的油类物质会严重破坏海洋的生态系统,而且油类污染很难治理,治理成本也很高。最后,船舶污染还有其特殊性,属于一种特殊的环境侵权行为。因为各国都有所属领海,在领海内的船舶污染行为就属于环境侵权行为,船舶污染的受害者为污染区域所在的国家、渔民等等。[1]
船舶污染的种类
海洋污染的种类多种多样,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船舶污染海洋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船舶排放的油类造成的海洋污染。油类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船舶正常运行所排放的油类物质;另一方面是因为意外事故所泄漏的石油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在正常运行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中,就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这种污染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此外,油轮在航行途中会遭遇各种意外事故,结果导致石油大量流入海洋中,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其次,是船舶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多种多样,既包括船员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这类污水主要通过卫生间排放到海洋中;也包括各类工作场所产生的污水。这些生活污水中还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海洋中,就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再次,是船上的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中的生活垃圾多种多样,既有各类食品残渣,也包括各类货物的残留物。各类食物残渣排放到海洋中,很快就会氧化,还会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会对某些物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船舶运输的货物多种多样,这些货物的残留物如果排放到海洋中,也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与此同时,船舶在运输散装的化学物品时,有毒的化学物质也会造成海洋污染。化学物品对海洋的污染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处理散装的化学物品时造成的海洋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包括清理意外泄漏的化学物品;另一种是散装化学物品大规模泄漏,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流入到海洋中,就会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最后,是船舶在运输危险货物时造成的海洋污染。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运输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有害物质落入海洋中,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海洋污染。[2]
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措施
4.1提高船舶负责人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
目前,船舶污染越来越严重,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船舶负责人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船舶污染的危害性,缺乏对船舶污染的准确认识,因此,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就必须提高船舶负责人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船舶负责人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海事管理机构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举办各项专题活动,大力宣传船舶污染的危害性,让船舶负责人认识到船舶污染的危害程度,加深对船舶污染的理解,提高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
4.2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
船员是进行船舶运输工作的主体,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还要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但就目前来说,很多船员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没有环保观念,随意向海洋中排放各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污染。因此,海事管理机构要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防治海洋污染的重要性,让船员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此外,海事管理机构还可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让船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
4.3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
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我国最新颁布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就对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海洋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为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4.4充分发挥海事监管机构的监察作用
为了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还要充分发挥海事监管机构的监察作用,在船舶航行之前,对船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老旧船只、质量存在问题的船只出海,尽量减少发生海难的频率,减少因为船舶遇难导致的海洋污染问题。
4.5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减轻船舶污染对海洋造成的危害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被应用到预防治理船舶污染海洋中来。例如,可以处理船舶污水的设备已经制造成功,这种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处理大量的船舶污水,可以明显减少船舶污水的排放量,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4.6建立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船舶污责任保险制度,对于治理船舶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海域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数量越来越多,不仅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由于资金限制,很多船舶企业无法对船舶污染事故做出合理赔偿,影响了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的开展船舶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建立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制度。[3]
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污染已经成为海洋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防治预防船舶污染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外,与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不仅污染物种类较多、还具有移动性,与此同时,海洋污染还属于一种特殊的环境侵权行为,这些特点都对船舶污染的治理产生了不利影响。与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的种类比较多,不仅包括船舶排放的油类造成的污染,还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船舶运输的散装化学物品和危险物品,也会造成海洋污染。因此,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要提高船舶负责人对船舶污染的重视程度、要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要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充分发挥海事监管机构的监察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减轻船舶污染对海洋造成的危害,只有做好这些工作,船舶污染海洋的预防治理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在青.船舶防污染法规与实务[J].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4)
篇2
一、我国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结症
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后,政府会采取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实施惩罚。惩罚通常都重点立足于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却缺乏对受影响居民的损害补偿。即使居民获得了相应补偿,也因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而缺乏公平性,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我国现有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是“先污染后付费”,污染的集体或个人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是以金钱补偿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这导致了污染者缺乏责任意识,降低了污染补偿的效率,拖延了救济时间,使海洋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海洋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的现状,发现了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污染损害评估标准不明确,公平性缺失。工业废水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是追究污染责任者所应承担责任的重要依据。工业废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一方面,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海洋环境的破坏,使海水富营养化,对海洋生物的繁衍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浒苔等很多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污染物也间接的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实现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沿海居民越来越重视滩涂养殖,从以前的养鱼、虾、蟹到养殖更具有经济价值、具有观赏性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使水产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也给一部分人创造了就业机会。①然而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海洋环境污染现象切断了部分以海产养殖为生的居民的物质来源,对居民产生影响。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为海洋环境带来的损害无法直接衡量,导致了工业废水污染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居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补偿,造成各地的补偿规定不统一,缺乏公平性。
第二,补偿违规现象严重,影响管理成效。政府在污染损害补偿工作中属于监督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海洋环境污染的间接责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海洋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即环保、海事、渔业等环境保护部门,各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水域进行分工管理。根据规定,各地环境保护局定期汇报污染排放情况,同时,中国环境总站也每年至少两次报污染源排放情况,每年应不少于两次,以便政府及环保部门及时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并受害居民的损失。该规定使政府定期掌握污染情况,以便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并方便查看整改效果。但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频率极低,并未按照规定报告,这反映出政府部门对海洋污染的重视程度不足、监督力度不强,且监测结果缺乏第三方的监督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官员私吞补偿款的现象日益增多,本应获得补偿款的居民无法得到补偿,违规现象严重。可见,我国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政府部门忽略了本应承担的监管失责的责任,忽略了作为环境污染的间接责任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中,主要污染责任者都执行“先污染后付费”的政策,这种政策一方面使排污者产生错误的意识,认为排污是应享有的权利,付费就是承担的责任。因此,排污者并没有关注污染后对国家和社会的补偿问题,在排污时无所顾忌,使得海洋环境污染更为严重。而政府在宣传海洋环境保护时注重强调减少排污,并没有强调造成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在整个损害补偿中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在海洋污染损害追究责任时,排污者相互推诿。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潜伏性强,周期长,“先污染,后付费”的政策使得海洋环境问题出现时责任主体不明确,无法对主要责任者进行处罚。
第三,污染处罚力度小,影响补偿进程。我国先后通过了《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陆源污染物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其中都对海洋污染防治进行了规范。《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或单位应缴纳罚款,这虽然使得环境污染补偿有法可循,但却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忽略了责任者若并未按规定缴纳罚款,相关责任人是否承担的法律责任的问题。此外,《民法通则》中也有关于海洋环境污染补偿的相关规定,其中并非所有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都应承担责任,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漏洞,通过私人方式用远低于法律规定的赔偿金额补偿当地居民,逃避相关环境主管部门的问责。②大部分的法律或规定仅明确了原则性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但却缺少具体的赔偿措施,法律或规定的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我国法律规定的工业废水污染补偿措施较为模糊,对主要责任者的处罚过轻。海洋环境污染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大多数海洋污染造成的损害仅通过缴纳罚金即可免责,罚金的数额远不能弥补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只有造成严重损害的,才予以刑事处罚,使得补偿缺乏强制性。
二、解决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工业废水污染使居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失,也使我国在补偿问题上陷入困境,除了在法制方面的滞后外,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有很大关系。只有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全社会形成爱护海洋环境的环保观念,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笔者认为,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应立足于法律、政府监管等几方面。在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方面,我国政府的基本应对措施已初步成型,但在保障成果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政府应真正做到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成效,同时认清自己是间接责任者,做好污染损害的补偿问题,保障沿海居民的利益,从而保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致力于探究工业废水污染补偿机制,重点探讨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海洋环境保护,发现我国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完善海洋环境污染补偿机制,着力于解决我国海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却得不到妥善处理的问题。
(一)建立对工业废水污染的影响评价制度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污染影响评价制度,首先应明确评估主体,可以是当地的环保局或政府委托的具备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其次应确定评估对象,重点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渔场、自然保护区、海滨游乐园、养殖区等;最后要确定评估依据以及评估的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可包括生物资源损害、主要污染面积等方面,评估依据应以并以污染物的浓度增量为准。另外,也应充分利用学校以及有相关技术的社会团体或组织等进行污染检测,最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明确主要排污者的责任条款。③由于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不易评估,且缺乏严格的标准,因此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部分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此细化评价标准,形成完善的评估制度。如山东省颁布了以损失数量为标准的补偿措施,即对本辖区海洋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不足1000万元的,应由设区的财政部门直接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相关赔偿要求;造成1000公顷损失的,需缴纳2亿元补偿费。此类规定较为详细,标准明确,使补偿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的监督管理力度工业废水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既有污染者的直接责任,也存在政府监管不力的间接责任。在保证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的同时,应加强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行政监督,确保补偿真正落到实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不仅取决于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持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发挥其经济职能和文化、社会职能的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监管者。在社会危机发生的同时,既要发挥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要负责事件的预防,在污染补偿方面最能体现政府的监管预防职能。政府应明确定位,不仅要做好污染的预防、监管工作,还应意识到作为间接责任者的定位。政府作为监督者和管理者,应发挥好作用,防止海洋污染事件的扩展,以免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使居民利益受损。为了确保补偿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加强外部监督。政府应注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很少,且大都进行公益服务,缺乏政策倡导型的组织。而大部分群众所熟知的组织,如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等,都是半官方社会组织,具有政府背景。由此可见,我国缺少能够真正站在公众立场上表达意愿的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频繁发生,却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政府应支持和引导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决策的过程中接纳非营利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其提供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并鼓励其在污染赔偿方面提供意见和建议,做好指导工作。我国现阶段海洋环境污染处理办法是“先污染,后付费”模式,即当排污违反法律规定时,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罚款处罚。这种处罚方式是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后才采取措施,罚款的金额远不能弥补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灾难性破坏,补偿也不到位。因此,在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应形成一种新型的模式———先付费后污染,也可称为“优先赔付”。在“优先赔付”的前提下,污染者先向政府缴纳排污的费用,获得政府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其中明确规定排污的限度,并派遣专业人员监督,当排污达到限度是时则不再允许其继续排污。排污者事先缴纳的费用则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补偿金,作为政府清理污染的费用以及利益相关居民的补偿。这种“优先赔付”的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污染损害,保护海洋环境,也能对受到污染损害的居民提供补偿。
篇3
蓝色经济是指以海洋空间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其中资源的生产活动。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该规划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已经突破陆域范围走向海洋,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成为国家整个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半岛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山东半岛地区海洋环境的现状并不乐观。现阶段,半岛地区海域每年所承受的污染物已达数百万吨,渤海部分海域所接受的污染量甚至超过了其本身自净化能力的极限。每年因海洋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元之巨。因此,作为以海洋为依托的蓝色经济,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必将严重制约蓝色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山东半岛近海污染现状
山东半岛紧靠黄海和渤海,大陆海岸线约为3121km,占全国的1 /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岸工业区的大量涌现、海运事业的繁荣和填海造陆工程的增多使得排入海洋的污染物质日趋增多,相关海域的自净化能力也大为减弱,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不断恶化。
1.陆地污染
山东半岛沿海区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其工业化水平虽然比较高,但是有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多年来由于人们忽视了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大部分污染、有毒物质进入海洋。据统计,沿海7市、地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接近10亿吨。大量的有毒有害甚至剧毒物质被直接排放入海,严重污染了近岸海域。渤海湾、莱州湾、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域的污染面积越来越大,这些海域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赤潮、浒苔等各种海生灾难频发。
2.事故性溢油污染
在山东半岛沿岸海港众多,航运发达。近年来由于海事部门的严格管理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已经基本上消除了人为的排油,石油入海量主要来自事故溢油。事故性溢油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不但会严重损害海洋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对污染区域的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续影响时间比较长。如1984年秋,巴西15万吨级的“加翠”号油轮在在离青岛港时触礁搁浅,右第三仓漏油, 溢油757吨,污染海岸线长达104公里,1500亩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2006年3月,山东长岛海域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件,污染了长约200公里,宽约50公里的海域,经济损失约2亿元。
3. 围填海工程带来的影响
围填海工程是人类海洋开发活动中,向海洋拓展生存和生产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半岛地区为发展经济或保护陆地资源进行了各种工程建设,使得半岛地区的围填海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日趋扩大。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一方面使得海岸线的长度大幅缩减,破坏了海岸的动态平衡,弱化了海湾的属性,另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海洋潮流系统,使近海水域面积缩小,纳水量减少,水交换能力变差,大幅削弱了海水的自净化能力,加剧了海域污染。
三、加强近海环境保护的对策
由于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广,污染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大等特点,因此必须要认真研究,做好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护好半岛海域的自然环境,助力蓝色经济的发展。
1.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环保意识
海洋环境污染一方面是由于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规不健全,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部门执法不严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具有蓝色经济区本地特点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学习力度和其他海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沿海地区公众海洋环境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提高民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利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海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
2.减少陆地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沿海企业的监督
由于陆源污染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陆源污染的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下大力气调整沿岸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二是采用高新技术加强对重点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减少入海污染量。三是加强沿海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随意排放,彻底杜绝未经处理的有毒有害废水直接入海。
3.加强预警监测,完善溢油应急计划
针对事故性溢油特点,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国现有技术力量对海洋油污染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建立半岛油污染预防和反应系统,加快这一区域海洋污染预报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二是蓝色经济区内的环保部门和海事部门应联合成立蓝色经济区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编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配备相应设施,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海上溢油监视监测、清除技术等。4 详实规划,建立跟踪监测和后期评估制度。
围填海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专项系统工程。在进行围填海工程规划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尊重海洋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提出预防措施尽可能减轻对海洋环境影响。对于已经开始的围填海工程,相关部门要对工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对后期影响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危害海洋环境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篇4
随着航运业和海洋开发的空前发展,海洋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从船舶上排入海洋及大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同时,船舶作为航运中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流动污染源,船舶引起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在1973年就制定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通过的议定书对其进行了修正,这就是众所周知的《MARPOL73/78》公约。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外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标准越来越高,执行越来越严格,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限制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尽管如此,仍存在不规范操作管理和违章排放等现象,尤其是在国内经营或生产的民营个体船舶和一些老旧低标准船舶。船舶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对船舶防污染方面的管理往往投入不足,使得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荩船舶污染的特征
船舶污染物质的多样性。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航行、停泊、港口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油类物质、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船舶有害排气等,而其中油类物质污染危害最为严重。
船舶污染具有流动性,无界限性。水的流动性,船舶的移动性决定了由船舶带来的污染物不可能局限或固定在某一点而静止不动,一次污染可能会波及多个地区,给污染的治理造成诸多不便。海洋污染持续性强 ,扩散范围大,是具有国际性的危害。
?荩船舶污染的途径
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主要有:石油及其制品、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有害排气等,主要通过操作性和事故性等排放将污染物带入海洋或大气造成污染。
除上述各种有害污染物质外,船舶噪声、防腐涂料和含病毒病菌的疫区压载水等均会造成海洋污染。
?荩防止船舶污染的对策
针对上述各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各国政府及国际海事组织(IMO) 等都大大加强了对船舶造成污染的监督管理,强化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立法,规定了越来越高的排放标准和越来越严格的防污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防止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使船舶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国内经营或生产的民营、个体船舶和一些老旧低标准船舶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1、严把船舶准入关
污染防治最有效的办法应当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产生,也就是说,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防止污染的发生。因此,把好船舶检验、发证关,杜绝缺陷船舶营运生产。船舶公司应根据 MARPOL73/78 公约以及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给所属船舶配置防污染设备,诸如油水分离器、残油回收设备、焚烧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溢油应急设备和油船蒸发气排放控制系统等。船舶检验机构应加强对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检验发证,杜绝防污染设备存在严重缺陷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或进行生产作业, 保证营运生产船舶都有符合标准的有效防污染的设施。目前,一些船舶的防污染设备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防污染设备与船检证书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只有严把船舶检验关,才能从源头上堵住防污染设备配备不符合标准或存在缺陷的船舶进入国内外航运市场。
2、加强船员教育和培训管理,提高船员防污意识
在船舶污染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船舶污染事故大都和人的因素有关,其中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操作失误是主要原因。人的安全意识、防污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反操作规程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船舶污染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船舶污染事故,从根本上讲提高船员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工作责任心、操作技能是降低船舶污染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船员防污染安全意识将是预防或减少海上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公约和规则对船舶安全防污染管理的需要,在海洋污染防治过程中必须加强船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船员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特别是安全防污染管理人员和船长、船员的防污染意识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对管理人员和船长、船员定期进行防污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对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对策和应急反应计划的演练,定期检查相关船员进行防污染设备操作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国际海事组织也及时修订了 STCW公约 ,各缔约国提高了船员的培训、考试、发证的标准和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教育 , 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明确船员防污染安全责任,使其充分认识防污工作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注意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和船员的安全和防污染的意识和技能,从人员素质上确保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落到实处。有关单位应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污染意识,进一步明确 MARPOL73/78公约、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对防污染设备的检查标准和安全管理技能,明确防污染设备操作管理中的程序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章守法。以保障船舶安全,保护海洋环境。
3、加快船舶污染物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
船舶污染物岸上处理系统的建设由国家、地方投资并科学合理布局,国家根据港口的船舶流量、港口吞吐量情况在航道沿线和港口设立船舶污染物接收站,并配备相应的污染物接收处理设备。国家通过建立船舶污染物岸上处理系统网络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将船舶污染物的接收交给有资质的专营污染物接收处理的企业经营,通过国家管理和统一支付费用、专营企业经营的方式,确保各种船舶污染物的处理到位。
目前,大型港口均建立了废水、废油、垃圾回收处理系统, 一些港口还实行了严格的防污染设备铅封管理制度,实现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岸上处理,使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港口中,防止船舶污染问题却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加强这些港口的防污监督检查力度, 多渠道组织建立船舶废水、废油、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尽快实现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处理,以有效地遏制港内船舶违章操作、随意排放现象的发生。
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制
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作为船舶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主管机关,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要求,加大对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健全从源头把关―――现场检查―――实时监测的监督机制。在办理船舶签证手续前,对《船舶垃圾记录簿》、《油类记录簿》、《污染物接收处理证明》等合法有效的防治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进行查验,对船舶垃圾、残油及废油等污染物的产生和交付处理情况进行核对;在船舶安全检查中,进一步加大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除对防污染设备的配备、结构、性能、排放标准等进行严格检查外,还应加强对船员在防污染设备方面的操作性检查,纠正不规范的危险操作方式,既要检查其操作熟练程度,又要检查其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以提高船员的环保安全意识和操作管理技能。杜绝不适航船舶带着船舶污染隐患运营。加强对船公司的防污染监督管理,强化安全与防污染意识。
5、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提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随着我国管辖水域船舶数量的增加 ,水上防污染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压力和风险。目前 , 我国沿海各港口的应急能力不足以应对较大规模的污染事故 , 特别是对一些危险化学品在海上运输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
首先,在我国沿海海域应建立网络化的先进监视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沿海海域内船舶油污染事故或某些船舶的超标和直接排放含油污水。同时,能够及时分析和判断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地点、规模,预测溢油的漂移、扩散速度和方向,从而为主管机关正确判断、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加大故意排放油类物质的处罚力度,让违规成本大大提升,从而有效扼制船员的违章操作性排放。
其次,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完善性建设, 建立自上而下的海上应急预案体系 ,督促港口和船舶配备污染应急设备 , 整合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资源,提升海上应急反应有效性,积极培养溢油应急力量,建立强大的溢油处置队伍,全面做好污染事故防备工作,确保在发生船舶污染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
?荩结束语
篇5
21世纪科学技术突出海洋,海洋高科技领先是未来强国标志。海洋经济进入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整体内容的海陆一体的系统发展阶段[1]。辽宁拥有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拥有管辖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处于“新东部”经济区划的最北端。2009年7月,国家原则上批准辽宁沿海规划,辽宁经济改革上升为新时期国家战略。辽宁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是:临港优势明显,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丰厚,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条件。不利因素是:陆地资源萎缩、生态环境不佳、渤海污染已尽极限;海洋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寻求海陆一体联动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对辽宁意义重大。
一、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瓶颈
1.辽宁海洋经济呈粗放发展。“海上辽宁”战略实施以来,海洋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3461.6亿元,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051.4亿元,占全省GDP的15.2%,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辽宁海洋产业结构比较落后。海洋渔业、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大,呈粗放式发展。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起点高、发展速度快,正成为辽宁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①
2.渤海污染严重。渤海是中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动水势力薄弱;辽河、凌河流量减少。城市垃圾、工业废水、海洋过度开发,使得渤海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等三种污染物严重超标。20世纪末环渤海污染面积达56%。2001年国务院规划投资555亿治理渤海,计划实施项目427个,然而污染继续扩大,2009年环渤海污染面积上升为60%,辽东湾是严重污染区超过60%,专家呼吁未来渤海将成为“死海”。
3.海洋新兴、未来产业受技术经济制约。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是海洋经济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渤海含盐率低,适合做淡化海水源。辽宁规划到2015年海水淡化达到1.5亿立方米/年,海水直接利用达到107亿立方米/年。海水淡化方式含多级闪蒸、反渗透膜法等,由于淡化过程对石化能源高度依赖,成为大规模生产的障碍。海冰淡化成本低于能源法,中国是世界上首个进行海冰淡化研究的国家。环渤海地区可开采的海冰约100亿立方米,涉及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受自然条件与经济技术制约,大规模海冰淡化未进入产业化。海洋能(流浪能、盐度差能、温差能、潮差能)、海上风能、海水农业等未来产业,处于研发阶段。海上气候、环境与海洋资源特殊性,使未来产业投资大、风险高。
二、辽宁传统矿区生态治理与经济转型
1.传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辽宁自然资源丰富,矿山开采业占陆域比例大,受煤矿、铁矿资源枯竭困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矿山开采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建国初期,由于没有土地复垦及利用规划,阜新、抚顺等传统矿区产生大面积沉陷区、排土场、矸石山,面临生态治理与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完成矿区土地复垦标准的编制。生态恢复技术主要以土壤改良、人工绿化、沉陷区蓄水重建等作为复垦目标,同时发展养殖、旅游等多种产业,使生态用水成为大的用水部门。而传统矿区多是水资源缺乏地区,中国北方持续干旱,通过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补充地下的作用效果甚微。矿区整体生态系统尤其是地区水环境,很难在环境自净和自然演替作用恢复原来的平衡[2]。2009年阜新水资源公报显示,阜新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44.8%,地下水资源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31.6%。煤炭企业破产后阜新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面临水资源枯竭形势更为严峻。
2.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2001年阜新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建立了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产业布局。2006年转向风电、煤制天然气,以工业突破替代农业强市。阜新利用蒙东丰富的褐煤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煤与水资源均来自境外,存在不容回避的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隐患。生态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经济转型应结合地区实际背景,立足于尊重自然和恢复自然生态。同是煤炭资源枯竭,德国鲁尔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衰退,鲁尔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成功完成经济转型。阜新长期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使其在煤炭衰退后不能摆脱困境。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吸引力降低,集聚资本、人才要素的能力弱。辽宁传统矿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改变煤炭单一结构,优势资源再造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关键。
三、辽宁海陆一体化模式选择
1.辽东湾与传统矿区资源互补性分析。辽东湾与传统矿区在资源、技术领域存在较强互补。渤海污染严重,水体交换差,转向内陆处理是措施之一。海洋开发大背景下,传统矿区以近海有利条件,具向海洋要资源的区位优势。许多沉陷地、废弃采矿场亟待改造,生态治理需水量大,海水经淡化处理可提供长期、稳定支撑。
2.辽东湾海岸带陆向延伸特殊功能区———内陆海洋。海岸带是陆地、海洋、大气交接处,是物质、能量交换密集区域和环境生态脆弱地带,是研究地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3]。辽东湾污染严重,即便是达标排放,水体质量改善微弱。对污染提供泄放渠道,治疏结合,是治本措施,“疏”即由海岸带转向大陆内部处理。抚顺西露天煤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留下深达数百米,出露面积数十平方公里的坑体。两大采矿场距离海岸100~200公里,海拔在200米以下,引渤海水入矿坑使其成为人工海湖,意义重大:(1)有效治理辽东湾;(2)大规模海水淡化为矿区生态恢复与沙漠治理提供水资源;(3)内陆湖无风浪、无潮汐,降低海洋高科技科学研究投资成本。2009年国务院治理渤海失败,原因是政通多门,检测数据不真实,尤其是不采取“自净化”得力措施。环境水利学的“自净化”学说条件有两个,一是流动水面与大气交接面相互混掺提高复氧环境,利于水生物生长和有机污染物降解;二是水的静态(亚静态)吸附和沉淀,后者自净化作用强[4]。
吸附和沉淀的治理效率决定水体三要素,即:深度、流速(静态或亚静态)、面积,露天矿坑条件优越。根据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计划,考虑海岸带海域及相邻陆域(一般不大于l0km)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区位,中国将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利用区、整治利用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功能区和保留区五大类。由废弃露天矿与海水形成的内陆海洋环境,可用于治理海洋污染,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是海岸带陆向延伸的特殊功能区域。韩立民、卢宁(2007)认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壮大是海陆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在高级阶段,通过市场作用,要素和产品在沿海与内陆之间流动,逐步实现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渤海污染严重,制约辽宁海陆一体化进程。内陆海洋模式基于海洋污染治理,是海洋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中间阶段或试验阶段,将促进海洋科学创新。考虑环境风险、生态影响,内陆海洋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扬程低,能利用潮汐能、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提水动力;距海岸近,有盛水坑体;具有海水回流地形,防止土地盐碱化。海州露天矿距辽东湾100Km,海拔123m;抚顺西露天距辽东湾200Km,海拔60m;本溪南芬露天铁矿海拔300m,上述地理特点对引海水各具条件。应用测量、3S技术,综合考虑地理、生态、气候因素,科学优化选择引水、回水路线。#p#分页标题#e#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净化辽东湾。引西辽东湾海水入露天矿坑,吸附和沉淀污染物。海水回流,是用经过复氧的净化海水治理东辽东湾。西拉东推,有效治理渤海。
(2)提供水资源,恢复传统矿区生态。能源法海水淡化,与矿区发电厂、煤化工等企业结合,走综合利用之路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途径。建设一定规模的盐厂,同时发展海洋化工,提取钠金属和氯气,还可生产石膏、芒硝、氯化钾、硫酸镁和溴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露天矿采矿场灌入海水,冬季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海冰淡化。与在辽东湾进行海冰淡化比较,内陆海湖无风浪,优势明显。辽宁地区0℃以下天气为120天,依日厚20cm计算,采矿场出露面积20平方公里,一年可以生产淡水5亿立方米。阜新与抚顺可成为海水淡化生产基地。海冰淡化水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众多领域。渤海海冰融水pH值在6.89~6.73之间,适合灌溉,可用于改造传统矿区废弃土地为宜农、宜林的良田。阜新彰武地处内蒙科尔沁沙漠边缘,辽北沙尘暴影响朝鲜、韩国、日本,以冬季埋冰、春季种植树木和植物,可用于治理沙漠,大幅度推进绿地。
(3)推动海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在实体海洋进行科学研究,存在气候、环境多因素障碍,投资大、风险高。亚静态“内陆海洋”不受海浪、潮汐、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适宜海洋某些领域科学研究与试验。潮汐能、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提海水动力,为海洋能源的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内陆湖可实现世界最大规模海水源热泵,满足城市冬季供暖,甚至可实现对整个城市集中空调。目前国内外海水源热泵以及制冷规模受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前端水源距海岸远和要求一定海水深度,导致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高。内陆海湖将带动传统矿区旅游业进入国际行列,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品牌,促进地区文化进步。
4.海水污染防范是可行性关键。露天矿经历半个多世纪开采,穿透了潜水层、承压水层多层地下水。如果直接充入海水,污染地下淡水不可避免。借鉴中国滨海地区防止海水入侵措施,实施实体帷幕、水利帷幕组合,可有效防止污染地下淡水资源。将历史从露天矿排出的土石回填,同时修整露天矿四周陡坡扩大出口面积,提升湖底高度。回填时底部夯实加固,底部和斜坡施工多层胶泥土层,由坑底覆盖于潜水层之上。目的是防止污染地下水;减少矿坑单位面积蓄水量,降低调水成本。灌水前,预置污染处理设备。
四、战略意义
1.对中国多矿区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除煤矿外,还有铁矿、油叶岩矿等,北方露天煤矿至少24个。在资源枯竭地区发展“蓝色经济”,为传统矿区提供更丰富、更持久的自然资源,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2.创新海洋经济。内陆海洋与实体海洋相比较,等面积效益会有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悬殊差异。发展沿海内陆海洋经济,具有稳定、持久、效益规模性。中国地域广大,海岸线漫长,将辽宁经验向中国1.8万海岸线延伸和推广,会给国家带来经济飓风。
3.海洋农业———前瞻性国家战略。地球生物资源80%在海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海洋产品可满足300亿人生存。海水农业是第三次农业革命,但需要超过数十年的时间。沿着内陆海洋农业模式向实体海洋所延伸,可使海洋农业的科学思想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在中国初见成效。
4.开拓多领域科技创新。可为国家多领域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动力。诸如海洋污染“自净化”;机械化大规模冰析法海水淡化;热泵技术用于城市供暖和其他能源;内陆海洋农业;海冰治理沙漠等。
5.开辟特色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路径。总结矿区涉海水利工程的系统经验和数据,以规范性和标准化集成和发展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成果,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地位。
篇6
关键词:水资源;水体污染;危害;保护;面源污染;治理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1目前水资源状况分析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位,但当前仍然存在多地缺水的情况,而且水资源短缺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我国水资源总量庞大,但人口数量较多,再加之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不仅限制了工农业生产,而且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地下水存在超量开采的情况,这也导致当前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资源呈现出枯竭的现象。
1.2水体污染分类
首先,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有机污染,这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到水中,导致水质出现恶化。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施加大量的化肥,其含有丰富的氮元素,由于氮肥利用率不高,这就使其他的氮肥会经由土壤进入到地下水中。再加之大量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水体过肥现象十分突出,促使水域中大量浮游植物有了繁殖的养分,因此常会发现藻类覆盖整个水面的情况,而浮游植物死亡后还会在水底沉积,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导致水体中鱼类缺氧死亡。其次,有毒物质的污染。有毒物质主要以重金属和化工产品为主,这些有毒物质会破坏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平衡,造成蛋白质活性被削弱甚至终止。重金属与蛋白质的结合会引发中毒危险,同时还会造成毒性积累,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后难以排泄,在重金属原子积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一旦其剂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则会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此外,海洋污染。当前水体污染中海洋污染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类型,特别是海洋边缘旅游开发,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再加之针对于海洋的开发项目不断增多,这也使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1.3水污染的危害
一直以来我国地下水管理工作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也直接导致地下水资源开发欠缺合理性。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地面沉降、裂缝和地下水降落漏斗等情况,而且浅层地下水污染情况十分普遍。水体受到污染后,会导致工业生产设备加剧腐蚀,影响工业产品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对工业正常生产带来阻碍。同时水体污染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
2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2.1做好水质污染防治工作
针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带来的污染,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大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保证工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效的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或是避免水资源污染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重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强化对排污总量的控制,进一步促进水质自净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城市污水量不断上升。但当前污水处理水平并不高,相应配套设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特别是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推进其市场化的运营,鼓励多元化的投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此来推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为水质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另外,针对于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还需要加大控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生态农业的推进,尽量减少农药和其他化学用品的使用,强化对养殖产业污染物的管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
2.2加大水资源政策保护力度
针对于当前水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并充分的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各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的监控,细化考核,确保水资源保护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人。另外,还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重视水资源保护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为水资源保护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需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掠夺式的开发水资源的行为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2.3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
水资源保护工作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离不开制度建设。因此在实际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水资源管理工作要实现多部门管理和配合,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进一步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效率的提升。环保部门还要加大统一监控的力度,由水务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在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多种管理体制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护的效率和质量。
3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3.1固体废弃物治理
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且产生的数量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针对于这些固体废弃物宜采取集中处理措施,这样可以避免面源污染问题发生。宜通过设立具体的回收站,集中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检,并将固体废弃物划分为可利用不可再利用两种,以此来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3.2生活污水治理
人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在针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过程中,宜重视生活污水的再利用。具体可以利用污水收集管道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并将其引入到污水处理池中,进行相应处理。在具体针对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宜重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态势,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3.3养殖业污染源治理
近年来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对水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养殖业污染主要来自于一些大中型畜禽养殖场。针对于这些污染源的治理,畜禽干湿烘分离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能够对养殖业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实现有效控制,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4水产养殖对水体污染的治理
目前水产养殖业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在具体治理过程中需要提高药品利用效率,尽量减少投饵及用药量,同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还要增加增氧机,定期进行清淤,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产品生长过程中的发病率,提高水体质量。
3.5种植业污染源治理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再加之农用地膜的使用,其对于生态环境和水体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针对于种植业污染源的治理,需要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农药使用量,进一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同时还要积极构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使用农药,有效的避免农药盲目使用和乱用情况的发生。并重视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有效的降低农药残留及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当前种植业生产过程中,还要大力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带来的污染,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篇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得天独厚。
材料二 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
材料三 1974年,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为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02年只剩下0.55万吨。从1995年7月1日开始东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2005年东海海域附近主要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入海量约为617万吨。
⑴分别说出与闽东南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⑵说明闽东南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⑶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⑷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思路解析】
⑴按组成物质,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图中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依此可推断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闽东南以基岩海岸为主。
⑵基岩海岸的开发以港口建设、海滨旅游为主,另有滩涂养殖、晒盐和其他综合开发等方式。
⑶盐场形成主要从有利引海水、蓄海水的地形条件和有利晒盐的晴朗、高温、多风的气候条件。
⑷海洋生物的威胁可从海洋生态和海洋污染两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淤泥质海岸为主,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
闽东南:基岩海岸,海岸多山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⑵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海滨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⑶地形条件: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滩涂广阔,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春季和秋季晴天多,气温较高。
⑷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措施: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向海洋农牧化转变。
【海-气相互作用】
温度距平值是指某地区温度与其多年平均温度的差值,正值表示高出平均温度,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温度。一般认为在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如果该海区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读“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海温距平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出1980年~2000年期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是 ;
同期,最严重的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份是: 。
⑵ 图中A、B、C、D4点中,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出现在 。理由是:
⑶分析图中C点当年的沃克环流形势,说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西沿岸气候变化特点是:
。
⑷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有明显的影响,解释以下现象:
①在C点出现的年份,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福建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前些年份少。原因是: ;
②在D点出现的年份,如果蒙古高压的势力保持不变,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冷冬”。原因是: 。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⑴⑵两题主要是读统计图,注意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要读实线,而且峰值距平值要连续三个月在0.5以上;拉尼娜现象最严重的年份和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都是指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低,距平值最小的年份额。⑶C点距平值大约为1,可推断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是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⑷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要有广阔的温暖海洋面,我国的“冷冬” “暖冬”可从冬季风势力的强弱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约是1983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1989年
⑵A或B(1989年),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东、西部海温差异最大。
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东岸的下沉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容易引发旱灾。
⑷①C点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低,不利于生成台风;②D点年份出现拉尼娜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高(正距平),冬季海陆热力差异更大,冬季风势力更强,气温更低。
【海洋权益】
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列有关海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海范围为 A+B+C+D=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C+D=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B =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C+D =200海里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B处拥有权;对专属经济区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C处为 ,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 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
⑶领海基线的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图中领海基线是哪一种?
⑷某走私船在B地进行走私交易,该国缉私船前往缉私,但该走私船逃至C地时才被追上。而走私船人员声称他们不在该国领海,缉私人员无权对他们实施缉捕。你认为呢?为什么?
【思路解析】
⑴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B),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 200 海里(B+C+D),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A是该国的内海。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C。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94年 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 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⑶领海基线有直线基线、正常基线和混合基线三种划分方式。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的地区。正常基线,也称低潮基线,指海潮退到离岸最远的那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平直,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图中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应该用直线基线。
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内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故缉私人员有权对他们实施缉捕。
篇8
关键词:海水 保护绩效 建议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25-02
1 “十一五”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广西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常规监测结果统计可知,2006~2010年广西近岸海域全年平均达《海水水质标准》中一、二类标准的水质比例分别为70.8%、72.9%、79.1%、87.5%和83.3%;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75.0%、77.1%、85.4%、91.7%和89.6%。由此说明,“十一五”期间,广西近岸海域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中有升势头,逐步达到良好水平,大部分海洋环境功能区达到水质保护目标要求。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检验可知,2006以来,广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具有显著变好趋势。
2 广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2.1 污染减排成效明显,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逐年减少
“十一五”期间,沿海三市政府以“节能减排”为抓手,通过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推进沿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强化直接排海工业点源控制和管理,陆源污染物入海量逐年减少。目前,沿海三市直排入海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部完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并正常投入使用;沿海三市(镇)已建成5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日,且还有8座污水处理厂(含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在建或筹建之中。另外,3个市本级垃圾处理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各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
据监测,2006~2010年,由独流入海河流、直排入海工业、市政排污口、养殖废水和船舶废水等途径进入广西沿海的污染物量分别约为58、43、37、31、35万吨,年,2010年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比2006年减少约23万吨,减幅达40.2%。用spew-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检验可知,2006以来,广西入海污染物总量具有显著下降趋势。由此说明,广西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2 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到位,相关污染得到控制
广西通过积极落实《1972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90年国际油污防德、反应和合作公约》等公约中有关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要求,指导和督促船舶所有人严格按照船舶法定检验规则,配备相应的滤油设备、油污水舱和垃圾贮集器及如实记录船舶污水、船舶垃圾处置处理情况,并通过严格施行《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作业许可》规定,促使含油污水通过各自船主与油类回收处理公司签订回收合同予以回收利用,船舶垃圾通过各港口设置的船舶垃圾回收装置回收、定期清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厂作无害化处理,全面加强了对海洋倾废的监测管理,有效地防治了港口和船舶污染的不良影响。
2.3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以及应急处置响应能力得到加强
广西环保、海洋等部门定期开展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海洋生物质量及入海污染源监测工作,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对海洋环境实施了监控管理。并在广西近岸重点海域设置了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及一个监控中心,建立起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完善的海水自动监测网络,加强了海洋灾害(特别是赤潮)的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各涉海部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广西海事局船舶危险化学品和溢油事故应急反应预案》等环境事件应急要求,逐步增加应急物资配备并分别开展了应急演习,初步建立健全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体系、预警预报体系以及应急监测体系,不断加强了海洋环境监控与监理能力。
2.4 国际合作领域逐步拓展,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广西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合作开展“南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和“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之广西合浦海草示范区项目,在红树林、海草、湿地保护、防止陆源污染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力的推动了广西区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污染防控难度大,面源污染影响较明显
近年来,广西近岸海域年度内海水水质分布均表现为丰水期水质较差,枯、平水期水质较好的趋势,说明海水水质受面源污染影响较重,农业种植施用化肥及农药、各种禽畜养殖(特别是散户禽畜养殖)所产生的禽畜废物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呈现加重趋势。
3.2 海水养殖废水直排现象依然存在,污染影响未得到有效控制
沿海滩涂高密度、大量使用人工混合饲料以及高度集中、废水直接排放的养殖方式和养殖区普遍存在,尤其是大面积连片对虾养殖场大量生物代谢物和养殖有机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了局部养殖海域海水水质下降,如北海党江海养区、钦州茅尾海、防城港北风脑海养区3个养殖海域出现三类、四类海水水质。
3.3 海洋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依然薄弱,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配置尚不完善
虽然广西的涉海部门,如环保、海事等部门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了一些应急物资和设备,加强了应急演练,但是,这种以部门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层级低,无法动员各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沿海三市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并实施政府层面的船舶污染应急预案,没有制定相应的船舶溢油应急救援物质储备规划,广西沿海基本没有船舶污染应急物资储备库,船舶污染应急物资储备不足,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应急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性、社会化的溢油应急救援队伍尚未组建,严重影响应急反应工作。
4 “十二五”广西海洋环保工作建议与意见
(1)继续加快沿海城镇和临海工业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开展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改造和深度处理工程提高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处理率,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2)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不断优化工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生产的集约再循环。
(3)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影响调研工作,推广普及生态农业及测土施肥技术,减少氮、磷流失对河口及海洋污染影响;加快沿海地区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工程,解决沿海地区畜禽养殖的污染影响。
篇9
【关键词】船舶 海洋环境 单边措施 国际合作
船舶致海污染问题的提出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水体。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污染物的迅速转移和散播,由此造成海域污染面积的扩大。人类探索海洋的活动随着海洋开发与勘探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入。向海洋进军的步伐越快,海洋环境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肯定的是,遭受严重污染的海洋将难以维持其向人类提供食物、观赏、资源的能力。因此,保护、恢复和养护海洋环境就是为人类自身及其后代留下食物之源、能源之源以及生命之源。如果对海洋环境不加治理,听任其被破坏,可预见的后果是海洋将无法为人类所用。
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的污染物有三个来源:一是陆地来源的污染(以下简称陆源污染物),比如,工业生产排污、生活污水排放、废弃物倾倒等;二是来自空中的污染物,比如自航空器上向海抛弃的废物、碎片等;三是来自海上的污染物,比如,涉海工程建设造成的垃圾、海上石油钻探作业造成的伴生性废弃物、海洋捕捞带来的污染。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污染源是航行于海上的船舶,包括商业船舶、政府船舶和军用船舶。
船舶致海污染①的法律规制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时间不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社会缔结了《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54年),后来又通过了一些防止船舶油污损害的公约,但是这些国际法律规范不够成熟,可操作性不强,导致船舶油污损害事故问责机制不能够对遏制海洋环境恶化发生应有的实效。
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国际法律规范之现状评述
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制定的直接针对船舶致海污染的公约数量不多,基本上可以根据其出台时间分为两类:(1)关于防止油污类污染物致海污染的公约,比如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修正本)、1971年《设置赔偿油污损害国际基金的国际公约》(修正本)等;(2)防止关于油类以外物质致海污染的公约,数量较少,主要有:1972年《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防止船舶和飞机倾弃废物污染海洋公约》等。
概括起来,既有的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国际法律规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船舶油污损害的法律性质及其管辖原则。现有的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公约将船舶油污损害定性为多重责任的复合样态,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对于造成油污损害的船舶,各成员国可以根据保护性管辖原则和属地管辖优先的原则行使管辖权;二是对油污损害的民事责任设置责任限制条款。这是考虑到船东利益与沿海国环境利益的平衡而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三是船舶航行的海域是一个流动的水体,往往涉及多个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此时,仅凭一国的单边措施难以有效管理船舶致海污染问题。因此,诸国际公约均倡导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船舶致海污染的紧迫形势。
中国的实践与对策
中国有关船舶致海污染的立法。目前我国进口原油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货物的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一旦发生船舶油污事故,会给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因此,船舶致海污染立法是重大事项。我国在修订后的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部分条文中提到要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海洋环境。概括起来,我国现行有关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法律制度有两个特点:(1)扩张我国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范围,实行国际海洋保护公约所一贯主张的“保护性管辖原则”。为此,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条第3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这里当然包括外籍船舶和本国船舶在外国海域实施有污染的活动而损害结果发生在我国海域的行为;(2)设定保护海洋环境的普遍性义务。简言之,“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②
通过分析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文本不难发现,现行立法有明显的缺漏:一是对船舶致海污染的执法部门有多个,按照船舶身份归口管理,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形成监管真空地带。按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均有管理和监督船舶污染活动权力和职责。“多头监管”便利了权力配置但消弭了执法效力;二是重事后惩处轻事前预防。在“法律责任”一章,几乎全部是对已经造成了海洋环境污染事实的当事人的惩罚,根本没有对预防不力的单位或个人施加法律责任;三是对国际合作管理和控制船舶致海污染活动的法律措施,语焉不详。整个单行法仅有一条规定“国际条约优先适用”。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对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协调,不是对国际合作义务的设定与实施。而在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急需与周边国家甚至其它无地缘关系的航运大国开展合作,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国际船舶致海污染问题。
国际合作预防船舶致海污染的对策。国际社会控制船舶致海污染的法律规范呈现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1)削弱单边措施的效力,呼吁海岸相对和海岸毗邻国家缔结双边协定,构建双边的国际油污防控组织。因为这是最可行的船舶油污管理组织模式。在不涉及第三国权利义务的情况下,最容易实现对船舶跨界油污损害的合作管理;(2)在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管辖海域的时候,鼓励采取区域性油污防控管理组织模式。也即在多个对海上船舶油污防止有利害关系的国家间缔结油污管理协定,建立固定的国际油污管理组织,共同实施相互约定采取的防控措施;(3)国际油污管理组织的职能将重点转移到海洋环境治理上。这是由于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人类的贪婪导致的滥捕、偷猎;二是来自陆地活动和海上船舶的污染。对于第一类威胁,国际社会已经作出许多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至于海洋环境治理,只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引起关注。因此,国际油污管理组织将进一步扩大职能范围,将主要考虑如何加强国际海洋环境治理合作。
我国与周边国家在东海、南海等海域防止与管理跨界油污损害,不是我国只要采取单边措施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单边措施是最自主的行为,也是最体现我国力量的行动。问题是,它容易引发国际油污管理权争端。我们从国际油污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可借鉴一些经验。
本文认为,我国与其它国家建立的渔业管理组织应当分为三种类型:(1)双边的油污管理组织,比如,中国与越南可以建立双边油污管理组织,覆盖的海域可以包括北部湾湾内已经划定了分界线的海域以及共同渔区,还要延伸到湾外海域。双边油污管理组织模式较为容易实施,问题是,由于跨界油污因其特殊性,很可能要波及第三国海域,因此,往往涉及第三国的利益,最后可能会引发三边纠纷甚至多边纠纷。(2)次区域性油污管理组织,比如中国与朝鲜、韩国以及日本在东海海域,可以考虑建立“四边油污管理组织”。(3)区域性油污管理组织模式。也就是说,要以中国为中心,凡是与中国有海域连接关系的周边国家均可纳入协定对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主要是考虑到跨界油污的特殊性。次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模式或区域模式最理想,可以一揽子解决跨界油污清除与管理的合作困局,问题是,利益冲突太大,难以在短期内寻找到恰当的平衡机制并以油污防止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我国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模式。
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国际油污管理组织的职能应包括但不限于:跨界油污损害联合调查和数据库信息共享;制定船舶港口作业、夜间航行过程中的排污监督机制,维护油污管理制度的最大效能;实施国际决策权的分配方案,界定对跨界油污拥有实际利益的成员国的概念,使之获得优先权利;敦促油污管理组织成员国完善相关的国内立法,使之有效地实施油污管理组织的决定;制定控制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治理政策和行动指南。要在短期内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条约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完全可以考虑借助油污管理组织的结构性便利,制定并分布一些有助于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的政策和行动指南,建议各成员国政府、渔民及远洋船舶公司以“环境友好”的方式从事船舶运输、捕捞生产作业以及以符合国际公约的方式实施海上军事演习等活动(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YJC820018)
注释
篇10
关键词:海上溢油污染 生态损害 因果关系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宽广的海洋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因陆源污染及对海洋的不当开发,海洋污染所造成的生态损害触目惊心。特别是石油污染,因其污染范围的广泛性的持久性,对海洋生态影响巨大。
一、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及特点
(一)“生态损害”的法学界定
生态损害是最近才提出的一个概念,首先是从司法实践中提出来的。“生态损害是指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未遵循生态规律, 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超出了环境容载力而导致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任何部分或任何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的功能发生严重不利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损害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未遵循生态规律,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超出了环境容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不利变化的法律事实。”归纳可得出生态损害主要是人们在开发环境资源时未注重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环境的功用受损。
随着时展,生态损害日益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生态损害一旦发生,对整个生态系统会造成重大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海上溢油事故生态损害的界定
海上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有重大的影响。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是指:“因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海底输油管道、石油运输、船舶碰撞以及其他突发事故造成的石油或其制品在海洋中泄露而导致的海域环境质量下降、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破坏及海洋服务功能的损害。”
一个完整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包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它能带给人们的不仅包括各种海产品和矿藏资源,其生态价值也不能为人类所忽略。海洋生态系统以各种形式满足着人类发展的各种需求。然而,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却对海洋的生态造成巨大损害,严重影响海洋各种价值的发挥。
(三)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特点
突发性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对污染范围内的生态易形成毁灭性打击,治理费用巨大而且生态恢复的时间长。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风险性大。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使石油运输量和石油开采量不断增长使溢油风险不断加大,事故发生的几率上升。②危害性大。海洋溢油事故一般具有突发性,即突然有大量对海洋生态有害的石油物质进入海洋生态体系,造成海洋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③生态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海洋价值的生态价值涉及面广,使得生态价值评估带有科学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在遭受生态损害后,索赔变得异常困难。
二、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的范围界定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总体来说,赔偿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于立法上的不同,国内外对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一)国际上的相关规定
美国《油污法》中规定,联邦和州政府可以得到的损害赔偿明确分为三部分:①重建、复原、更换或取得受损自然资源的类似等价物的成本;②自然资源在进行重建期间价值的减少;③评估这些损害赔偿的费用。
我国加入的《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中第2条第6款规定:“①对环境损害(不包括此种损害的利润损失)的赔偿, 应限于已实际采取或将要采取的合理恢复措施的费用;②预防措施的费用及预防措施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这里的恢复措施可认为是规定了提起生态损害赔偿的合法依据。
从国际法的规定上看,油污损害是包含生态损害赔偿在内的。
(二)我国相关立法对生态损害的规定与不足
我国有关海洋溢油污染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中。因后者立法较早,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海洋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也不完善,只在部分条款中有相关内容。
《海洋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大多数海上溢油事故的赔偿情况并不理想,即使索赔成功,也只对清污费和渔业资源损失进行赔偿,很少考虑对海洋生态损害的赔偿。生态损害赔偿索赔主体的模糊性及生态价值的评估规定的原则性,使海洋环境所遭受的生态损害赔偿的规定严重不足。
(三)海洋生态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范围
海上溢油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范围和赔偿范围之间,并不是总是重合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尽量使受损害范围与赔偿范围趋于一致,从而为海洋生态损害侵权纠纷提供赔偿标准,避免侵权人的无限责任,有利于赔偿的实际履行,保障的海洋生态权益。”
根据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实践,国家海洋监管部门作为索赔主体可提出索赔的范围大致包括:①合理的预防或减轻污染损害的措施费用和措施造成的进一步灭失和损害的费用;②环境合理恢复措施的费用;③利用该海域的所得的期待利益损失。
三、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法律问题
要挽回海上溢油事故的生态损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可回避的是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一)生态损害赔偿的索赔主体
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索赔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2款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由于我国海洋环保相关部门之间的职权在立法上存在交叉,造成各部门之间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
笔者认为,在相关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有为公共利益的考虑,带有公益诉讼的性质。在这种民事法律关系中,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的诉讼主体,在诉讼中行使权利等方面与私人参加诉讼应当有所区别。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