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

篇1

Abstract:Selecting 309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 as research sample, adopting the matching and moderation analytical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interaction rela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t shows that organizational clarity and distinctiveness play positive moderation affection between service oriented strategy and servic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higher the consistency of service orientation level and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distinctiveness, the higher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consistency of service orientation level and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arity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Key words:service orientation;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organizational clarity; organizational distinctiveness; fit

CLC number: F452 Document code: A Paper number:

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服务主导理念的驱动下,IBM、GE、阿尔斯通等全球著名制造企业均开始由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扩展,并取得成功。其成功转型背后的支持要素源于组织资源配置的变革与供应链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但同时,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失败的例子也不乏罕见,诸如计算机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其实施服务化战略后绩效不升反降,此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悖论” [1]。这一悖论背后隐藏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服务化战略不一致”、“生产与服务人员职责关系混乱”等制约企业绩效的不利因素。

目前,该领域研究学者一致认为企业的服务化战略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绩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服务化背景下产品服务的融合趋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建立在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企业组织理论由于不能将企业资源在产品流和服务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已经不能满足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实际需要。因此,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对外为了更有效的响应顾客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对内为了集中现有资源,整合关键业务和流程,现有的组织结构形式必然会发生变革,会更强调组织的柔性和动态协作性。

然而,当前对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一致性关系的深层次机理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我国309家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采用匹配和调节一致性的分析理论[2],实证分析服务化战略与服务导向组织结构的一致性关系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

纵观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其含义很宽泛。其中,从战略视角看,服务化是制造企业拓展服务范围的活动,是改变产品功能向市场传递的战略。一方面,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效果是与其服务导向水平密不可分的,Homburg(2002)[3]等从组织战略的视角研究发现战略的服务导向水平对财务和非财务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Yuan-qiong He等(2012)[4]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产品的服务和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田也壮等(2013)[5]通过采用国际制造战略调查数据库验证了服务增强和服务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另一方面,与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竞争优势定位不同,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依赖于服务和商誉,尤其是服务作为增强产品差异化和创造价值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竞争优势[6]。因此,制造企业从传统的依赖于低成本资源投入的低成本战略向服务差异化转型,是有利于其绩效的提高。这一结论也获得国内外学者的支持,蔺雷和吴贵生的研究发现,服务通过延伸了产品差异化、增强产品竞争力,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Brax(2005)[7]也认为相对于产品生产,服务业务能够带来数额更大、可持续性更强、利润更高的收入;同时会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波动性,从而改善企业财务绩效。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关系。

1.2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绩效

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产品服务的融合趋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这是由于在服务化战略实践中,一方面,制造企业进入服务领域后会面临来自于同一组织内部制造业务和服务业务在资金、人员等资源配置以及协调管理等方面的冲突与困难。管理者需要专注于产品业务和服务业务间的平衡发展。独立的服务组织有助于企业开发潜在服务市场[8],增加服务利润和收益;反之,集成的服务组织会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客户满意度。由于服务的增长需要分离的并且独立的服务组织。因此,创建一个独立的服务部门完全控制服务业务目标市场的客户、开发、定价和服务交付[9],会改善服务业务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服务员工职责清晰和适当授权的特征。这意味着制造企业作为专用的服务所有者不仅应强调服务的价值,而且也应该能够以服务导向的方式表现。如果员工被高度授权,他们将更有可能在服务接触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而且客户更愿意与高度授权和有积极性的员工互动,这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提高企业绩效。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服务导向组织结构的调节效应假设

战略与组织结构相匹配是企业取得良好绩效的保障。制造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当企业定位于增加产品差异化,在传统市场上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时,其开展的服务业务附属于产品业务,则企业内部会强调服务业务的成本,严格控制服务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此时将服务业务整合在产品业务组织之中,有利于产品的销售(Cova et al., 2000);当企业希望通过服务业务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并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业务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则企业内部会发展分权的并独立核算成本收益的服务业务事业部。特别是当企业定位于为有限的客户提供广泛的产品/服务或是客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时,企业会设置以客户为中心的事业部。此外迈克波特也指出,追求一致性要考虑整体战略与组织内部管理活动间的协同,管理行为之间的互相促进和扶持,由战略一致性可以带来持久的成本削减和差异化经营,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H3-1:组织区别性越高,越会促进服务导向水平(Fit 1a)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H3-2:组织清晰度越高,越会促进服务差异化(Fit 2a)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H3-3:组织清晰度越高,越会促进服务导向水平(Fit 3a)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H3-4:组织区别性越高,越会促进服务差异化(Fit 4a)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1.4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多维匹配关系假设

传统战略管理领域中,战略一致性提升企业绩效已经被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所证实,绩效好的企业,其环境、组织和战略的一致性变动的相关性表现的更为明显[10]。服务型制造背景下,这一结论同样适用。Keats等通过对制造企业环境和组织要素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战略差异化、组织结构(部门化)等因素的相互匹配与企业绩效的变动有关系。可见,好的企业绩效是两个或者多个组织要素间相互协调一致的结果。因此,制造企业绩效的变动,并不只是战略实施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企业战略与其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匹配性。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图1给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构面预期的匹配一致性。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一致性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H4-1:服务导向水平与组织区别性一致性程度越高(Fit 1b),企业绩效越高。

H4-2:服务差异化与组织清晰度一致性程度越高(Fit 2b),企业绩效越高。

H4-3:服务导向水平与组织清晰度一致性程度越高(Fit 3b),企业绩效越高。

H4-4:服务差异化与组织区别性一致性程度越高(Fit 4b),企业绩效越高。

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

2 研究设计

2.1变量测量

服务导向水平是指制造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数量、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数量以及对企业服务的重视程度[11]。服务差异化作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业务逻辑[12],是指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提供的产品服务系统(PSS)相比较于其他竞争者具有的独特性。组织区别性是指服务业务从产品业务中的分离程度[6];组织清晰度是指企业内相关业务部门及个人对自身服务职责的认识,以及服务员工的授权程度。企业绩效在本文中作为一个单维概念,综合国外学者已有文献进行设计。上述所有变量的测量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衡量,量表的具体问项及信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2.2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由于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动机更强,并拥有足够的能力整合上下游资源向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因此本文以我国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池,选取上市制造业中的设备制造商,包括普通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等四个板块共381家制造企业。然后,剔除各板块中运行状况不稳定的ST、*ST企业,剩余309家企业作为本研究的样本企业。数据的提取主要是通过对二手资料中定量数据的直接提取以及定性描述的对比分析提取309家样本企业数据,形成样本企业数据提取报告。专家组依据样本企业数据提取报告,对309家上市企业的服务化战略、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和企业绩效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进而获取量表题项得分。

3 数据分析

3.1样本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所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超过了0.7。说明各量表的测度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采用因子分析测量量表的结构效度。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所有量表的KMO值>0.7,Bart1ett球体检验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p

3.2模型检验

(1)交互作用的假设检验

本研究中的预测变量是企业绩效、调节变量是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研究中提出的假设H3进行检验。

研究共估计了5个模型,表2给出了模型检验的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所有5个模型的F统计量都显著(P

(2)多维匹配一致性的假设检验

研究中的被解释变量是企业绩效,解释变量依次是Fit 1b、Fit 2b、Fit 3b、Fit 4b等四组匹配关系变量。其中,匹配关系变量是通过服务化战略和服务导向组织结构各维度间差值的绝对值表示。差值越大表示服务化战略和组织结构的一致性程度越小。因此在一致性变量数值处理时,通过反向编码,使得匹配关系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方向与数值大小的变化方向一致。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可以看出,服务导向水平与组织区别性的匹配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161( ),可见假设H4-1成立。服务差异化与组织区别性的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152( ),可见假设H4-4成立。服务差异化与组织清晰度的一致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095( )。因此假设H4-2没有通过。服务导向水平与组织清晰度的一致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004( )。因此假设H4-3没有通过。

4结论与启示

4.1研究结论

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调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了规模较大的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匹配和调节的一致性分析理论,探查了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与服务导向组织结构间的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服务化战略与组织区别性的匹配一致性关系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服务化战略与组织清晰度间的匹配一致性关系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而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与组织结构调整对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性。

4.2研究启示

论文为我国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服务化战略的实施及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即如何转变企业领导者的服务意识和传统生产理念和业务职责的服务导向,以及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战略一致性的管理将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关键。

(1)揭示了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服务业务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重要性。在现今服务经济环境中,制造企业想要在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改变传统的仅仅依靠卖产品的业务模式,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向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或是与客户共同参与产品服务系统的开发,来创造企业自身在产品市场和新兴服务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揭示了我国制造企业由传统的为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组织结构向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转变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重要性。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服务要素的整合设立专门的服务业务部门例如服务事业部等。但同时还应该保证服务部门在资源配置和调用过程中的专用性,防止“生产为上”的传统观念对服务业务的影响,保证服务的及时响应性。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应该对服务人员进行适当授权、明晰服务部门及服务人员的职责、增加服务网点并配备服务人员,通过多种服务渠道来增加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响应的及时性。

(3)揭示了我国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导向组织建设为服务化战略提供支持,保障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实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性。这启示管理者:随着制造企业服务模式的深入,企业不仅要将分散在组织内部已有的服务要素进行集成,对不满足服务化战略要求的服务资源进行补充和增加。此外,尽可能的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通过减少服务组织的层级设置、建立对一线服务员工的授权机制、加强服务信息共享和沟通等方式来提高服务业务的效率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篇2

近几年,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现代服务业。今年的国发七号文件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文件特别强调了重点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在,电信业面临转型的问题,我们不妨把电信业放在现代服务业的视角来看它的转型。为什么这样来看?因为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对电信业的转型和电信业本身信息化进行分析。这样,研究电信业转型时,它的目标就会更清晰、更有深度和聚焦点,也会有新的观点、理念产生。

刚刚提到国务院今年发了文件,其实早在2003年,国务院组织中长期科技战略发展研究的时候,就专门列了一个题目,叫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战略发展的研究。这个课题当时我本人也参与了。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从另外一个角度――不完全从信息技术或信息化的角度,而是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看信息化,我们由此得到了一些不同的体会。

1.服务业一般特性和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服务的定义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可以这样说,服务的实施是消费者受益的过程,或者是消费者本身发生变化的过程。比如医疗可以使消费者本身心理或身体情况发生变化,教育会使消费者或用户的知识或智能得到提升。信息服务业包括电信业应该属于这一类。医疗服务是作用于人的,应该属于有形的变化,教育和通信业可以使人产生无形的变化,而且,服务还可以使物产发生变化,比如物流,跟物品发生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电信服务业也与物流有间接的关系。

服务性的业务并不一定完全形成产业,只有服务性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交易,变成可交易的服务性业务才构成服务产业。为什么我们国家服务业的比重统计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统计不出来?关键问题它没有形成交流,没有剥离出来,而是在企业内部或单位内部完成的,所以这种不能形成产业行为。

服务和有形产品有什么区别?目前国际上对服务的研究开始形成热点。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代表经济转型的发展,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但是在研究领域、学科领域里,即便是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也承认,自己的服务科学不如制造业研究得那么完整。美国对有形产品有完整的学科和理论和方法论,但是对服务业,尽管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研究不够,所以美国经常研究服务和有形产品有什么区别。

经过研究,美国有些学者认为,服务和有形产品的区别主要在:

第一,不可分离性。往往服务和生产消费在同一时间进行。比如打个电话,打手机或上网,消费和供给是同一时间进行的。不可分离性导致的结果是,服务质量无法在消费之前完全被预知。比如选择一个教育培训学校,去报名学习外语,学了之后才知道教育质量是否是货真价实。等你学完之后发现质量不行,你投诉也没什么用处,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说,服务质量在服务跟消费统一进行的时候是很难预测的。

第二,差异性。同样的有形产品不同消费者和用户看起来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对服务来讲是不一致的。同样一个服务商,可能不同的用户看的是不同的层面,这里既有客户体验的问题,也有服务个性化的问题。目前在信息网络支持下,特别在电信和互联网、移动网支持下,服务的个性化进一步加剧了差异化。不同的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认知度不同。服务提供者可能认为一样,但消费者却不这样认为。所以,服务作为一种学科、一种系统工程,如何做到控制质量、规模和过程,怎么能够促使消费者满意,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也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三,无形性。服务不是有形的,整个服务的价值在过程中主要是知识、思路、方案、技术。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却往往忽略了无形性。比如电信业,是基于电信很多设备,很多基础的网络、终端来完成服务的。不过这些都是硬件设施,虽然这些硬件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在跨越式发展中,电信产业也确实实现了技术规模和技术水平跟国际上没有很大的差距这个目标,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服务一定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水平,因为硬件水平不等于服务水平。再举个例子,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飞机跟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差不多,甚至我们飞机上的一些信息系统也是接近国际水平的,但众所周知的是,我们的航空公司的服务和国外相比却有差距,这就是服务不等于硬件设备先进的典型例子。

尽管服务要依托物理的基础设施,但优质的基础不等于优质服务,有形支撑先进不等于无形服务一定达到先进水平,所以无形性概念非常重要。由于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因此在服务的控制当中,信誉、质量等问题事先很难预知,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服务的市场监管比对有形产品市场监管更为重要。从保护用户和消费者意义来讲,市场的监管,相对有形产品来讲服务更为重要。

第四,易损性。服务本身不会损失,但如果没有消费,服务很快就变成资源的浪费,这就是一种损失。因此怎么样来设计一个服务系统的规模和它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运输行业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客运能力不小,但是遇到黄金周、高峰期就出现问题。现在,电信业也有了类似的情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什么叫现代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专题组研究之后,给现代服务业作了一个界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在工业化没有完成,或者工业化之前制造业不发达的时候,服务业也有可能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占的比重相当高,所以服务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高就是现代化经济的标志,这句话是不完全准确的,只有在工业化后期时才是对的。

现代服务业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这种现代服务业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传统的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核心是信息化和经营模式的更新而形成的现代服务业;还有一种服务业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过去没有的、完全崭新的新兴服务业。比如移动通信就是属于这种,传统语音通信属于前种。在国外没有现代服务业这个词,国外叫知识密集服务业,或者叫基于知识的服务业,或者叫战略业,国外很多研究文章是这样叫的,意思是一样的。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一个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非常必然的选择;第二个是可以扩大就业,是实现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第三,目前我们是制造大国,但是制造业进一步升级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这是国际上公认的,只有制造业服务化之后制造业本身的附加值才可以提高。

3.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在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国策,今年了7号文件,可见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地方上,比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都制订了发展服务业的计划,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规划和目标,大家普遍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信息服务业。

针对如何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问题,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批示,信息产业部还有国信办等有关单位也进行了专门研究,具体研究了怎么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等政策问题,我本人参与了一部分工作。信息服务业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叫信息传输服务业;第二个部分叫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和信息内容服务业;第三个是数字内容服务业。这三块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基础性的产业。

信产部、国信办等单位在研究过程中,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参考了国际上的经验,也参考了目前统计局采用的分类方法,但是我们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概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中应该列入基础业。基础业就是信息服务业,这里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信息传输服务,一部分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服务。

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国家有很多比较优势:第一有发展的基础。我们已经有相当大的制造业规模,而且传统服务业的规模也相当大;第二,由于最近十几年以信息业为主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我们有了相当好的网络基础,这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条件。从全球范围来讲,全球的经济从制造业转移变成了服务业转移。有一些国家,比如印度、东欧国家正在努力抓住机遇,我们国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也是一个机遇。

信息服务业的服务模式也是我们研究的项目之一,因为信息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消费模式跟有形产品不一样,跟文化传统和区域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电信业中的一些模式,在东方或亚洲地区很流行,但是到欧洲、美国可能就不一定行。还有就是服务市场非常广泛,技术支撑有一定的基础。

篇3

发展KIBS是世界各国的趋势,然而许多企业对于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创价模式仍处于摸索探索阶段,且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型。一般而言,要评判服务业是否具备知识密集的特性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都会运用特定的专业知识来提供服务,只是不同的产业所运用知识的比例,以及知识的质量会有所不同而已。相较于传统的服务业观念,与知识及创新相关的服务乃是近来最重要的服务业观念,同时也是先进国家经济成长重要驱动因素之一。“知识密集”可以从服务提供商与服务购买者两方对服务的知识密集要求来解释:在服务的提供者方面,企业倾向因行业本身的特性以及服务需求者持续对行业知识程度的提升,使服务提供商倾向提供高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趋势,以不同客制化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提升企业本身的价值;在服务购买者方面,需求者则在此供需关系下,具有获取高知识密集的服务之需求的倾向。Miles(1995)则提出了两种形式的知识密集服务业:①传统的专业服务:以管理系统的知识或社会事件为主;②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服务:关于技术知识的转移和产品。HertogandBilderbeek(2000)则认为知识密集服务业的特性表现在:①私人企业或组织;②其营运几乎完全依赖专业知识;③经由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而生存。MullerandZenke(r2001)提出KIBS的三大特征:①提供知识密集的服务给客户(以区别其他形态的服务业);②咨询的功能(表示有解决问题的功能);③提供的服务与客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创新特征表现为:知识的高密集度,创新过程的高互动性和高技术性。

2发展KIBS促进制造企业战略升级的作用机制———基于“微笑曲线”视角

微笑曲线为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于1992年所提出的观点,如图1所示,横轴为跨越上中下游的供应链,纵轴则为产业的附加价值。在抛物线的左侧,即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因此其利润空间大;在抛物线的右侧,即产业价值链的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产品附加值也逐渐上升,利润空间也较大;而处于抛物线低端,即产业价值链的中游,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最低,其利润空间也最小。可以看出“,微笑曲线”理论揭示了“技术、品牌、服务”等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利润空间的重要意义。在“微笑曲线”的不同环节所对应的增值潜力的不同,主要因素是因为各个环节投入的要素有很大不同。在价值曲线中,两端的业务环节分别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投入,从而促进制造业实现战略升级。在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趋势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有研究发现制造业的最终需求每增加10%,在保持服务业的最终需求不变下,将会增加平均约1%的服务业产出;相反的,服务业的最终需求每增加10%,在保持制造业的最终需求不变下,将会增加平均约2%的制造业产出。这代表制造业生产主要中间投入仍以制造业为主,而服务业生产将大量使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和技术。因此,由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给我们的启示,虽然在后工业化社会生产结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但是逐渐增加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补关系以及制造业生产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服务业的活动比例也愈来愈高,由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将是后工业化社会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

3支持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展望未来,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新一波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制造业服务化(ManufacturingServitization)的战略升级,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供业界参考。

3.1政府引导增加知识密集服务业总量规模

我国制造业应积极改善传统OEM的代工生产模式,加强设计研发、品牌建立和销售通路的能力,以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政府应积极协助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内进行垂直分工,并扩大开放原物料与半成品进口,以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2改善融资渠道,带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

应采取积极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政策、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和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力度。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支撑平台建设,如信息、软件、金融、物流等产业。金融产业为健全经济体系中必要的一环,在成熟的经济中,不论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生产力也相对高于其他服务业。为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与提升经营效率,应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以增加市场竞争和资金的更有效率分配,并可强化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

3.3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

业整体水平采取灵活的教育与训练政策以培育新技能的推陈出新。因为服务业的直接服务的对象是顾客,故人力资本攸关服务业的质量与绩效表现,因此教育和训练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合产业与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提供终生学习环境,且政府政策必须和业者与劳工的需求相结合,以提供适当的诱因和学习机会,协助制造业者扩大经营技术服务的内涵,尤其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企业。

3.4鼓励服务业的创新与研发活动

篇4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趋势 动因 挑战

一、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开自于国外,包含不同的内容。早期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主要是研究加速企业内部创新的知识的流入和流出之间的区别,从创新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比如Chesbroughetal,2006;ChesbroughandCrowther,2006)。有目的的知识或技术开发的外流,创新意味着通过组织以外的边界来改变企业现有的技术能力。有目的的技术流入,将涉及技术探索。也就是利用外部资源来提高现有的知识水平。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中,企业将技术开发和技术研究结合起来,目的是创造技术能力的最大价值(ChesbroughandCrowther,2006;Lichtenthaler,2008)。

1.技术开发

这里的风险投资被定义为建立一个新组织,包括创建过程。从母公司获取的支持包括资金、人力资本、法律咨询、行政服务等等。知识产权是开放式创新中的重要因素(Arora, 2002; Chesbrough, 2003, 2006;Lichtenthaler, 2007)。公司可以通过许可证获取更多的价值(Gassmann,2006)。

2. 技术探索

技术探索包括使企业从外部获取新知识,通过研究发现,有五种因素与技术探索有显著的相关性:顾客的参与、外部网络、外部参与、研发外包、知识产权。

二、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

1.创新趋势

在封闭创新模型中企业必须生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对观点进行完善、建设和支持。这种模型要求企业要自力更生,在内部研发部门进行创新。相反,开放式创可以使企业将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并向市场传递信息,企业便可以发现并抓住机会(Chesbrough,2003)。这样,小企业可以在当代开放式创新领域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在Chesbrough(2003)的研究中引用统计方法已经证实了美国小企业在研发开支中的重要作用。

2. 工业规模

Prior的研究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开放式创新的不同趋势。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探索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别。就无形产品、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来说,服务业区别于有形的产品(Atuahene-Gima, 1996)。从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的本质来看,采用开放式创新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有形产品是可分和同质的,它们很容易的进行部分研发外包,或者是引进适合当前商业水平的先进思想。Gassmann(2006)提出如果工业具有全球性、高技术、技术融合、新技术模型和利用知识的特点,那么企业会倾向于采用开放式的模式。

3.动机

很多企业把开放式创新模型当作是企业应对变化的环境所必须采用的方法(Chesbrough,2003),移动通讯行业、风险投资行业、大量知识型行业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很多行业不能承担创新的费用。

4.挑战

鉴于在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挑战,我们的数据包括了获取开放式创新的障碍性信息。到目前为目止,开放式创新在中小企业中几乎没有得到实践性的探索。例如ChesbroughandCrowther(2006)证实了not-invented-here(NIH)缺陷,但是缺乏对内部障碍性因素的分析

三、对策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对开放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研发、创新投资、外部网络合作,但是没有研究其他创新活动(OECD, 2005)。特别是技术开发被忽视了。目前的研究会激励统计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对于创新的动机和挑战应该进行详细研究。我们发现市场因素是中小企业参与开放式创新活动主要的原因。这表明中小企业积极寻求外部知识。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外部知识,比如技术开发。Lichtentha- ler’s (2008) 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创新进程获取了外部知识,但是外部技术开发都是最新的数据。

参考文献:

[1]Acs,Z.J.,Audretsch,D.,1990.InnovationandSmallFirms.MITPress,Cambridge,MA

篇5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服务业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个最为直观的事实是,目前东部地区集聚了服务业一半以上的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如何理解中国的服务业目前出现的这种地区间分布的巨大差异?或者说,对于服务业在地区间不均衡分布的解释是否与制造业有所不同?这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考察服务业在地区之间差异的重要意义在于,服务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集聚或分散不仅决定了中国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致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服务业的持续增长将构成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中国的服务业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较快的增长,其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20%左右稳步提高到了40%左右,但即使与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业人员比重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江小涓、李辉,2004)。以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结构转型很可能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性也体现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之间,而服务业在东部地区的高度集聚不仅是这种相关性的直接体现,事实上也是导致东部地区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所强调的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如果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并且其跨地区贸易存在运输成本,那么需求的空间分布将对生产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与消费者的接近程度以及市场大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Fujita,Krugman,andVenables,1999;ReddingandVenables,2004)。很多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利用所谓的市场容量(MarketAccess,MA)或市场潜能(MarketPotential,MP),作为度量与消费者接近程度和市场大小的关键变量,证实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上述结论(例如:Hanson,2005;HeadandMayer,2006;刘修岩等,2007)。但从形式上看,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制造业或者地区加总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很少直接考察经济地理因素对服务业的影响。当我们对服务业的经济地理特征进行考察时,新经济地理学的上述实证框架是否适用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生产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特别是在空间上不能距离太远,或者说,服务业产品在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是很大的,因此当地市场的大小对服务业而言的重要性可能远远超过制造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仅有来自本地区的直接需求才会影响服务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相反,其他地区的市场大小仍然可以通过影响本地劳动力及其他生产活动的集聚程度来对本地的服务业产生间接的影响。这意味着以市场潜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因素可能也同时决定着服务业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服务业生产与制造业相比的第二个特点是在要素投入中,劳动力的作用远远超过资本,服务业从业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会对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于服务业的发展而言,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劳动者及企业的集聚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服务业在城市地区的集聚也可能因此而具有规模经济①。此外,既有研究还发现,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大部分产出都投入到了第二产业(程大中,2008),因此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对服务业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有可能进一步强化以市场潜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服务业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影响。本文将利用中国12个服务业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汇总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出发,考察市场潜能对中国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影响,试图为中国服务业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

二、数据与计量模型

本文所使用的服务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8年对全国服务业企业普查数据的汇总。汇总在3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上分行业门类进行,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编码GB/T4754—2003下从F门类到R门类中除金融业以外的12个服务业行业门类②,汇总的对象是属性为“企业”的法人单位数、年末从业人员数、年营业收入、资产总计、营业利润、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总额等信息。表1是2008年中国服务业各行业的基本情况。城市层面的其他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由于年鉴只包含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少于服务业数据覆盖的348个城市,因此我们下文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的计算以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只包括了年鉴中列出的城市样本。本文首先在城市层面研究了服务业集聚的决定因素,试图揭示以市场潜能为的市场容量对服务业在不同城市集聚情况的影响。对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度量,一般在对制造业的研究中,可以采用行业在不同地区产值或增加值的比例来度量,但在城市层面上服务业的产值或增加值信息较难获得,因此我们以城市j中行业i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行业的比例以及城市j中行业i的从业人数占全行业的比例来度量行业i在城市j的集聚程度。

三、集聚状况及其决定因素

在对市场潜能与服务业产业集聚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利用数据对服务业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作直观的描述,东部地区集聚了服务业的相当大一部分。东部地区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占全国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的58.1%,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这个比例分别仅为23.5%和18.4%。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在东部地区,而仅有26.4%和19.9%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不仅集聚了服务业的大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其利润水平也较中西部地区更高。东部地区服务业年营业利润占全国服务业的份额达到66%,中部和西部仅为20%和14%,也就是说,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相比其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以及法人单位数,其服务业营业利润所占的份额更高。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各省之间服务业份额的差异也更大,广东省服务业所占的份额十分突出,其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占全国服务业的比例都超过了10%,营业利润则达到了15.6%。我们还分别计算了各服务业行业的空间Gini系数,以进一步描述各行业的空间集聚情况。空间Gini系数按如下公式计算(Krugman,1991b):这里sij表示地区j中行业i就业人数占全国行业i就业人数的比例,xj则表示地区j的总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空间Gini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取值越大表示空间集聚程度越高。表3列出了12个服务业行业在全国3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平上的空间Gini系数。作为对比,我们也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中288个城市的制造业数据计算了制造业的空间Gini系数。不难发现,服务业中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多与生产活动相关,而直接面向消费的服务业则集聚程度较低。与制造业整体的集聚程度相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房地产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六个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制造业。对服务业集聚程度影响因素的考察通过方程(5)和(6)的回归分析进行,结果报告在表4中。前两列分别报告了对方程(5)的回归结果,区别在于第(1)列中被解释变量采用城市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占全行业的比例,而第(2)列中被解释变量采用城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行业的比例。我们得到市场潜能的系数都在0.2左右,即平均来看,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2%左右。城市人力资本状况和信息化水平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在两个方程中相差不大,这里度量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每万人中互联网用户数这一变量是否放入回归方程对其他变量的系数影响不大,但其本身的系数是显著为正的。对城市总人口和人口密度这两个变量,我们尝试了将其分别放入回归方程和一起放入回归方程,结果在分别放入时,两者系数都显著为正;表4报告了两者同时放入的结果,城市总人口的系数显著为正,但城市人口密度的系数则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目前中国的服务业而言,城市的规模比人口密度更为重要,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对服务业的吸引可能超过人口密度带来的影响。城市非农人口比例的系数在两个方程的回归结果中均显著为正,但系数大小相差将近一倍,其对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的影响仅为0.146,但对从业人员数的占比则达到0.299,这很可能是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多地推动了对劳动投入更密集的服务业的需求。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哑变量系数上。而城市政府预算内财政支出GDP占比对以企业法人单位数度量的集聚程度影响显著为正,但对以从业人员数度量的集聚程度影响则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规模对服务业的影响可能更多地是在吸引劳动投入相对不那么密集的行业发生。表4的第(3)列报告了方程(6)的回归结果,即被解释变量为2007—2008年间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变化,并且在解释变量中进一步控制了2007年的集聚程度。我们发现2007年城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行业比例的系数显著为负,即在2007年服务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城市,其在随后的一年中集聚程度提高得越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2007—2008年间服务业在城市之间的集聚存在趋同的趋势。

城市市场潜能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并且其数值与前两列相差不大。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也基本与第(2)列结果相近。在上文对服务业集聚现状的描述中不难发现,生产业的集聚程度高于消费业以及制造业,相关研究也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大部分产出都投入到了第二产业(程大中,2008),而市场潜能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制造业的集聚存在直接的影响(刘修岩等,2007),为了进一步识别经济地理因素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究竟是直接的还是通过制造业的集聚来间接传递,我们在表4的第(4)列中进一步控制了城市层面的制造业集聚程度,我们用城市j在2007年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数占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数比例的对数值logaggmanuj来对此进行度量。我们发现,在控制了城市层面制造业集聚程度后,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并且数值变化不大,同时制造业集聚程度的系数也显著为正,这说明制造业的集聚确实对服务业的分布有直接的影响,但城市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产生影响仍然存在制造业以外的渠道,市场大小以及接近消费者的程度对服务业的分布而言是一种直接的决定因素。我们进一步将样本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限于篇幅,我们只报告了方程(6)的结果,但对方程(5)进行回归的结果中各系数没有太大变化。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其系数显著为正,数值为0.315;而东部地区虽然系数也为正,但数值仅为0.139;在西部地区,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则不显著。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上存在的差异有关。Fujita,Krugman,andMori(1999)较早提出了在城市体系的分布中随着距离中心城市和港口距离的增加,城市的市场潜能及其经济影响的变化可能是非线性的,许政等(2010)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发现,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其距离大城市和港口的距离之间存在三次型的“∽”形曲线关系,陆铭、向宽虎(2010)进一步发现,城市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城市距离大港口的距离之间也呈现出这种非线性关系,即随着距离大港口越远,城市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市场潜能呈现递减的趋势(如表2所示),而距离大港口的距离则呈现递增趋势,对于城市市场潜能对东中西部服务业影响不同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东中西部城市与港口以及大城市距离的远近差异较大。同时,制造业集聚程度的系数则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顺次递减的趋势,这很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更有利于那些服务于制造业的产业进一步集中,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吸引效应则有所减弱甚至不明显。同时,城市总人口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都是显著为正的,但在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其数值更大,即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对服务业的吸引作用较东部地区更加明显,这有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城市间差异更为显著、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大城市的差距更加悬殊所导致的。

由于我们的服务业数据共分为12个门类,我们进一步分行业作了回归分析,限于篇幅,本文不报告详细结果。城市市场潜能的系数只有四个行业不显著,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其中,教育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是集聚程度较低的行业(见表3),也是受政府规制及干预较多的公共服务行业,其分布受市场潜力影响不大是合乎预期的。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事实上对应着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况,前者产品的跨地区运输成本较小,而后者则基本对应于生产和消费无法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的服务,可以视为运输成本无穷大,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下城市周边市场的大小事实上对这两种产业的分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城市市场潜能对它们集聚的影响也不显著。对于其他服务业门类的集聚程度变化,市场潜能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其数值较大的几个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332),住宿和餐饮业(0.32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0.217),以及批发和零售业(0.201),可以发现这些行业都是与贸易活动有关或者是向制造业或者资源类行业提供支持的,因此市场潜能对其影响较为明显。

四、结论

篇6

产业空心化症状,已在广东省出现。笔者预言,广东1/3的出口企业会在今后三年内倒闭或转型,而广东省出口占全国总出口近30%,广东出口产业的萎缩,无论对华南经济还是全国出口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对中国的就业还是全世界的消费品价格都具有深远意义。

产业升级与空心化一步之遥

在过去的三年中,制造业农民工的工资几乎翻了一倍,人民币升值近20%,原材料价格暴涨,出口退税基本消失,环保标准开始成为硬指标。今年初推出的新《劳动合同法》更成为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劳动合同法》立意良好,改善劳工权益也无可厚非,以法律武器帮助劣势群体更是社会公义的体现,然而,其推出的时机或许并不十分恰当。出口业内受成本压力、外有次贷危机冲击,在百般困苦中成本又升。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更大的担忧还是劳资纠纷的上升。中国吸引外资的最大原因,其实不是工资便宜,世界上比中国工资更低的国家不少,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劳工环境、政策优惠却不多见。

根据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问卷调查,从事制造业的外资企业中,20%有明确计划至少将部分生产线外移。1/3移往内陆省份,1/3移出中国,最后1/3干脆选择关门停业。实际情况可能比问卷结果更差。

为什么广东成为产业空心化的重灾区?这与当地的出口外向型、外资主导型经济有关。这里的制造企业利润率较低,更易受成本上涨的冲击。同时必须看到,广东最近在产业升级上动作很大,对不符要求的企业祭出近乎扫地出门的政策限制。产业升级与产业空心化,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破旧容易立新难,笔者目前还看不到东莞成为高科技中心的希望。在人才、体制、知识产权的三重困难下,也许经济转型比自信心爆棚的官员们的预期来得要慢,而且更痛苦。广东新近推出的“工资倍增”计划,表明地方官员对产业空心化的危害认识不足,对产业升级的成效或许过于乐观。

制造与服务业唇齿相依

广东与高雄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就业市场的二重性。本地居民极少在工厂打工,世界加工厂是建立在外来民工之上的。当出口业步入衰退时,首先失业的是外来流动人口,本地就业压力不会像高雄那么突出。然而,广东省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制造业),制造业不景气,服务业必受影响。深圳港口流量的下滑,东莞酒店餐饮业的萧条,便是制造、服务业唇齿关系的写照。

一旦广东制造业出现问题,笔者相信广州、深圳的房价必然受压。目前广东的房地产市场遭受全国性的政策影响,购房者持观望态度。其实广东还面临着深层次的产业调整问题,在新的增长动力出现之前,相信广东房价仍会持续回落,其回落幅度也将高于国内其他省市。

篇7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

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表2欧盟企业今后增加对华投资可能选择的行业

注:问卷问题:您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将会选择那些行业?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课题组《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01年9月。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二、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表3按照外商投资趋向分类的工业行业

注:分类是对资产产出效率、劳动密集型和平均税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中在计算3个因素平均评价指标时,按照各自与外资行业偏向指数的等级相关系数确定了不同权数。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三、发达国家制造业今后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来自日本大型企业的调查结果

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对面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792家在国外设有法人公司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1年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71.6%的企业提出今后3年将继续加强和扩大海外业务(海外业务除了包括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活动之外,还包括委托生产、收购等),而提出“维持现”或者“缩小、撤退”的企业仅分别占28.0%和0.4%。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比重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7.1个百分点之多,可见日本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今后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大。其中82%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有前途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重复选择),比2000年调查结果提高1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年居各国(地区)之首,此外,今后3年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中76.3的企业回答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参见表4)。因此,今后中国将成为日本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从不同产业的投资趋向来看,在日本的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计划3年内扩大和加强海外业务的比重

篇8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制造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在服务业,出现了许多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如软件开发业、咨询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的增长点,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整个社会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结构的变化,为评价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对这些“知识型”的产业进行统计,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而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作用的统计与量化分析也已成为当前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与实践的新的特点和趋势。知识型产业高度依赖于科学与技术,是以知识为主要输入而形成的产出。显然,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为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成为科技统计的重要内容。

在此,“知识型”产业是泛指那些知识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知识型产业统计”是指以知识型产业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对不同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统计,目前主要有高技术产业统计、服务业统计、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统计、知识产业统计这4类,在此,知识型产业统计是对这些不同统计的总称。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最先是从高技术产业统计开始的。起初,OECD采用美国制定的标准对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了统计,至1984年,以11个成员国的数据为依据制定了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1994年对标准进行了修定,提出了我们称之为“四分类”的标准。服务业的统计在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服务业R&D统计是很笼统的。由于高技术的渗透作用,导致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出现,原有的分类和统计已不能满足需要,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引起了注视,《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对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知识型产业予以单列。知识产业的统计则打破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把高技术和高中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ICT统计则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与通信为研究对象。

知识型产业统计在OECD及其成员国受到重视,并被广泛采用。1999年OECD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组数据》的文件,该文件就是描述OECD科学技术状况和趋势的一组指标。该《指标》共分6部分,其中有3部分都采用了来自知识型产业统计的指标。第2部分《教育、研究开发和创新的资源分布》共有9个方面指标,其中3个方面是知识型产业方向的指标,第4部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重要性》的5个方面的指标都与ICT统计有关,第6部分《科技产出及经济表现》有7个方面的指标,其中有2个方面来自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上述6部分共有34方面的指标,而与知识型产业有关的有10项,占30%。

二、各类知识型产业的界定

各类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主要区别是分类系统不同。

1.高技术产业

OECD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已为部分国家所采用,我国也借用OECD的这一标准,确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范围。关于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在此只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 这一分类只适用于制造业,这样就把一些属于服务业的知识型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通信排除在高技术产业之外,因而具有局限性。

· 这一分类是针对整个制造业的,共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个产业组。在使用时,往往并不单独使用高技术产业一个类别的数据或高技术产业的某一项指标,而是把这4个类别及若干指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反映整个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即知识密集程度的变化。

· 以R&D投入强度作为判断技术密集度的唯一标准,其中既包括直接投入也包括间接投入。这些指标是:产业R&D直接支出与产值之比,产业R&D直接支出与增加值之比,R&D直接与间接支出之和与产值之比。然而,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间接投入对分类影响不大。

· 这一分类所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即使在OECD范围内,也并不都具有高的技术密集度。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各国国情不同所决定的,这是按产业分类的固有缺点,难以克服。

· 为克服按产业分类的不足,提出了按产品分类的方法。OECD制定的高技术产品目录主要用于外贸。

2. 服务业

虽然服务业并不都是知识型产业,但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越来越大,至1993年这一比例在OECD国家已达到45~68%,服务业R&D支出在企业部门R&D支出中的比例在部分国家也已达到15%~20%。服务业已经开始并正在取代、在部分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已从使用技术的产业部门转变为生产技术的部门,如通信、计算机服务等。正因为如此,服务业的统计受到了重视。1993年OECD在R&D统计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中,对科技统计中采用的企业部门的分类进行了修改,最重要的变化是服务业的分类比较详细,由原先的6类增加到11类,R&D投入强度高,即技术密集的行业予以单独分类。1997年,OECD在制定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修改版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把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统计也扩大到服务业。

OECD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提出了一个目前在科技统计中采用的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表1)。表2是部分国家服务业R&D经费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服务业R&D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及有关活动、通信、研究与开发、运输与仓储这4个行业。

表1 服务业的范围与分类

名称 ISIC Rev.3 批发、零售与车辆修理 饭店与餐馆

运输与仓储

通信

邮政

电信

金融媒介(包括保险业)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计算机及有关活动

软件咨询和供应

其它计算机服务

研究与开发

其它商业活动

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活动等

50~52 55

60~63

64

641

642

65~67

70~74

72

722

72(不包括722)

73

70.+71+74

75~99

表2 服务业R&D占企业部门R&D的比例   研究与开发 计算机及相关活动 运输与仓储 通信 其它服务部门 合计 挪威 23.7 9.9 0.3 2.4 5.5 41.7 瑞士 4.5 22.7 0.9 0.2 4.4 32.7 加拿大 8.8 4.9 0.3 2.8 13.8 30.6 美国 1.8 8.5 —— 4.6 11.2 26.1 英国 9.5 5.3 0.1 3.0 0.3 18.2 法国 —— 2.6 2.7 —— 1.4 6.8 意大利 6.0 2.5 0.1 1.8 0.2 10.7

3.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知识型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行业,不仅其产值、增加值增长很快,而且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而提品和服务。根据国际数据协会(IDC)的定义,ICT由以下3部分组成:

· 信息技术(IT)硬件:计算机系统中心处理部件,存储设备,打印机,捆绑在一起的操作系统,数据通讯设备;

· IT服务和软件:IT软件,IT服务,内部IT消耗,其中包括信息系统运行消耗、定做的软件等;

· 电信:公共的和私人的网络设备,电讯服务等。

根据这一定义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OECD在技术创新调查中提出了ICT产业的界定范围(见表3)。

表3 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范围

ISIC Rev.3

制造业中的ICT

3000,3130,3210,3220,3230,3312,3313

服务业中的ICT

5150,6420,7123,7210,7220,7230

7240,7250,7290

4. 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于1958年提出来的。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是指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机构,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在该书中,他首次确定了知识产业的分类。其后,不少学者都对知识产业进行了研究。由于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都只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因而知识产业的提法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对知识产业范围的界定和分类有不同的说法。按OECD的提法,知识产业是指具有较为密集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的部门,从统计的角度出发,涵盖以下范围:

· 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

· 制造业中的中高技术产业;

· 服务业中的通信业,即ISIC Rev.2 的72;

· 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活动,即ISIC Rev.2 的8;

· 服务业中的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即ISIC Rev.2 的9。

按上述范围,1994年,OECD全部成员国的知识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的51%,其中高技术产业占2.9%,中高技术产业占6.9%,通信业占2.8%,金融保险其它商业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业占38.2%;1986~1994年间知识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而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9%。

三、统计内容与指标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不需专门组织实施,只要按界定的范围和分类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汇总,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具有简便、成本低、可操作等一系列优点,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研究与发展(R&D)统计

知识型产业都是一些新兴的产业,往往处于学科前沿,其发展与学科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知识型产业的R&D资源强度高、R&D活动频繁,这也是促使这些产业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因为如此,知识型产业的R&D统计及指标分析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大有取代原有的产业分类的发展趋势。例如OECD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产业公报中有关企业部门R&D指标内容,主要就是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4类(高、中高、中低、低)、服务业、ICT以及知识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产业分类。从各个国家出版的科技指标看,把本国的优势产业与知识型产业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R&D统计的主要指标是R&D支出,R&D支出占增加值的份额。由这2项指标按知识型产业的分类,就可以对各种分类下的R&D资源的分布结构,各结构类别R&D经费增长率、R&D经费强度及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

2. 技术创新统计

知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活跃,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对这些产业技术创新的统计与分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技术创新统计与分析如果不以知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也就没有生命力。例如,OECD在收集欧盟第二轮技术创新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时,就把ICT产业、服务业中的金融、通信、计算机及技术服务作为单独的类别,此外还把ICT方面的获准专利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指标。技术创新统计还未形成统计制度,欧盟从90年代开始共进行过2次技术创新调查,目前正计划进行第3轮技术创新调查。

3. 经济指标统计

主要是进行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进出口产值统计。这些指标分别从总量与结构上反映了知识型产业的产出与进出口状况。其中,在产出分析中,各类知识型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在进出口分析中服务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制造业进出口中按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产业的分布等指标常常被采用。

知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 作为产业,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这种贡献和作用可以直接从产值或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来表示。

· 为产业部门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作为资产投入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形成产出。

对产值、增加值以及进出口的分析体现了上述第一种贡献。对知识型产业作为资产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例如,有人曾研究过,ICT作为产业部门其产值占GDP的份额在OECD各成员国约在2.5%~4.5%,ICT作为资产投入对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是0.13%~0.35%。

四、结论与建议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发展很快,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发展高技术是我国的国策,建立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知识型产业统计势在必行。

1. 确定既与国家接轨,可以国际对比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以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的分类标准

为此,除了要对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界定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建立我国行业分类与《弗拉斯卡蒂手册》中企业部门分类的对应关系。

2. 完善我国的R&D统计

R&D统计是知识型产业统计的基础,完善我国R&D统计是搞好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保证。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业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旭光(1973- ),男,江海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及专业教学工作。(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24-02

在市场经济中,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具有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不可储存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等特征。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包括咨询、营销、管理、旅游等行业,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中服务业专业是指我国高职院校中为服务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群。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为服务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在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上长期套用制造业专业人的培养模式,忽视了服务业的特点,从而无法适应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虽然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与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就业导向和双证书制度等一致性,但是两者也有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人,而制造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物。职业对象的不同不仅决定着两者教育观念的不同,也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的能力要求、办学模式的层次开发以及学习模式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制造业专业以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服务业专业以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服务业专业与制造业专业一样都需求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服务业专业人才同时还应具备高水平的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在办学模式上,虽然制造业专业启动了校企合作,但大多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面上,而服务业专业则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学习模式上,虽然制造业专业进行了工学结合的改革,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使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而由于服务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人,服务业行业可以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工学结合,而不必担心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使服务业专业的工学结合的优势要大于制造业专业,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

二、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快速崛起并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无论是要实现产业优化、还是要加快发展进程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业都将需要大量的同时具备高水平的服务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果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拘泥于传统,不能反映服务业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则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不能被市场所认可,也将影响服务产业的发展。只有在分析服务业人才职业特征、掌握服务业人才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不同于制造业专业,符合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顺应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需要

制造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服务业专业则以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了熟练的职业技能,更由于服务专业职业对象是人的缘故而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应用人才在强调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强调加强培养学生博闻广学、融会贯通、敬业乐群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达到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果高职院校对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制造业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特色优势,成为制造业专业教育的翻版。在传统制造业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虽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往往欠缺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尤其是不具备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借鉴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只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培养方式。

(三)顺应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等通过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以实现校、企、生三赢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通过引进企业、校企互动式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工学结合是与课堂学习不同的一种学习模式,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使学生未毕业就能获得工作经验,有助于早日融入社会。长期以来,制造业专业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创新,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制造业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由于制造业的行业特点,使得校企合作在捐助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面上即可运行,而很少涉及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等深层面。同时,由于企业以追求利益为主,而工学结合的学生显然达不到熟练工人的操作水平,从而会大大增加制造行业企业的成本负担,导致企业兴致不高,致使工学结合形式化。这就迫使服务业专业必须面对当前工学结合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培养特点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新模式。

三、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用于服务业专业的状况,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咨询、营销、管理、旅游、物流、金额保险等服务业专业积极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出了符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123”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找准定位,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一)“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导向,两个特色,三个结合,具体内容有以就业为导向,突显实践和提升两个特色,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三个结合是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二)“12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23”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双元制”等国际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为创新点,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培养培训与引进相结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符合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与服务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重视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构筑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加强实践训练和注重学历层次、创新能力提升是本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特色,这将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构筑一个坚实而又广阔的平台。

3.突破传统制造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转变以往单一的学校只负责培训员工、送实习生到企业,企业只负责捐助设备、提供实习基地的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教师把企业当作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企业把学校当作员工继续教育的依托,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正式员工。可以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从而实现校、企、生三赢,使本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改革制造业专业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益,并没有义务承担培养学生的职责。如果学校只是把企业当作教学的第二课堂,而并没有考虑为企业带来利益,或降低成本的损耗,这种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服务业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进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之前就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全真的实践训练教学,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相关企业等进行顶岗实习,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还可以为企业增加效益,保证了这种学习模式的长效性。通过用人单位的真实工作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加工作经验,缩短岗位适应期,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5.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注重做实基础,强调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的重要地位,把职业资格教育提升到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利用本校省市级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和职业资格证的超高通过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服务业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业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以此建立了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除了常规的职业道德、外语等能力外,凸显了就业导向和服务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如通过社会交际与口才、职业礼仪、市场营销等课程强调社会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注重学生自信心的重建、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开设信息检索等特色课程强调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以就业为导向分析服务业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得各服务业专业学生具备了在咨询、营销、管理等服务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与之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环节。基于理论知识教学的层次性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渐进性,将本专业的实践实训环节以阶梯性的形式呈现,主要由课内实训、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课程内实训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对其动手能力进行初期培养,具体的实训内容与主干专业课程相对应,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必备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随后进行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综合技能训练是根据服务业人员的工作内容,通过建立实训室,营造服务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对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式等停课实训,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实践活动,则是把课堂搬到服务场所,即利用校内社团、行业协会学会、校企合作平台,走进服务场所,为服务对象进行体现职业特点的常态化活动,是工学结合前的综合演练。

3.构建提升学历层次和创新能力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突出学历层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特色,是大学生能力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发展、服务创新、超越和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根本条件。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各服务业专业高考教育自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制订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兼顾自考的特点,同时鼓励同学们参加自考。“123”人才培养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又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实力。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和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将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各专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参加省职业技能比赛,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的学术文章等。通过此类活动,加强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设计和竞赛的主动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服务业职业特点,改变了服务业专业长期套用制造业专业人的培养模式的现状,对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和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晓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 专型 教育结构 调整

2005年,我国经济规模达到2.2万亿美元,已超过英国和法国, 位于美、日、德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大发展趋势要求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导地位的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经济,这一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各类人才严重短缺,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本文求新之处有两点:第一,在英国学者Charles Gay(2002)对现代服务业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现代服务业的本质特征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高价值服务。第二,软件、IC设计、电信、网络管理是直接影响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四大战略行业,本文对这四大战略行业的人才短缺数量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最大区别是,工业时代的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制造业,而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服务业。在未来的社会中旅游业将成为社会最大的服务行业。2000年以来,荷兰已有1/4的企业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大部分人把两个以上的周末集中在一起,到国外观光旅游。

制造业发展到信息时代,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靠生产的支撑。从产业关联度来考察,与制造业投入直接关联的服务业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制造业本身投入比重则相对降低。经合组织大多数国家在1980~1990年间的发展经验和统计资料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生产投入。生产占现代服务业产值的50%以上,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世界银行1990年对89个样本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快速增加到45%~50%;人均GDP大达到1500~50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相对稳定;当人均GDP在5000~10000之间,服务业比重会迅速增长到60%~70%。2004年,我国人均GDP已达1200多美元,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应达到45%~50%,而当年只达到40%。因此,更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以制造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制造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以信息技术服务(简称IT服务)为基础,IT服务是提高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高价值服务,由于发达国家的IT服务业有先发优势,它们占据了IT服务业的高端,自然要利用这一优势,向需要IT服务的发展中国家索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高能耗的制造业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既可降低产品成本,保护本国环境,又能在发展中国家扩大产品市场。当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以制造业为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如何不利,只要看一看被发达国家称为“世界工厂”的我国出现的严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出口产品的保本微利状况,也就有了明确答案了。显然,要改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就需要抓住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转型时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需要明确现代服务业的判断标准和类别。

二、现代服务业的判断标准与分类

英国经济学者Charles Gay (2001)提出,高价值服务是现代服务,而低价值服务是传统服务。他把发达国家的服务分为六类:(1)IT服务,包括IT研发和IT应用(如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2)财务和行政服务, 包括管理、投资、退休金、薪资、债务管理、会计、客户服务和其他前沿服务。(3)专业服务,包括训练、工程(建筑工程、生物基因工程、环保和航天等工程)、法律和营销。(4)物流服务,包括采购、包装、仓储、分拨和配送。(5)设施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6)工作站服务,包括清洁、饮食和保安。

其中,IT服务、财务和行政管理服务与专业服务是高价值服务,属于现代服务;设施管理与工作站服务是低价值服务,属于传统服务。虽然Charles Gay并没有将物流服务划归现代服务业或传统服务业,但因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包括电子化采购)是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高价值服务,自然属于现代服务业;而未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传统物流则属于传统服务业。

由此可见,Charles Gay是将高价值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判断标准,并把IT服务列入现代服务的首位。由于目前高效率的财务和行政管理、专业服务和物流都是在作业和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所以,它们也属于高价值的现代服务。

应该予以特别重视的是,与现代制造业密切联系的生产在现代服务业中比重最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在服务业内部的比重不断增大,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已超过50%,在美国达到54.8%,欧盟达到52.3%,日本是54%。

生产包括制造业产前的研发与设计及咨询、产中的业务一体化运作的信息服务、产后的分销和物流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因此,首先应重视与现代制造业密切联系的生产的发展,并以生产的发展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现代生活服务。近来苏州提出,苏州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生产。显然,这是苏州为推动其工业园区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而做出的明智战略决策。

三、根据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状况,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年完成的《中国人才报告》认为,人才需求量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我国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报告指出,我国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报告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2665万。其中,软件、IC设计、电信和以信息网络管理为中心的IT服务作为四大类战略性现代服务业,其人才供需缺口较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扩大现代服务业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模,解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

(一)软件人才短缺38万

软件人才是信息技术人才的核心。如果我国没有足够的软件开发与支持人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国家的信息化就会完全受制于国外。鉴于此,国务院于2002年底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指出,到2005年,我国软件业人才应达到80万人。按照软件的高级、中级、初级人才的合理结构比例(1∶4∶7),需要高级软件人才6万,中级软件人才28万,初级软件人才46万。现实是,我国高级软件人才短缺2万,初级软件人才短缺36万。软件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软件业发展的瓶颈。

解决软件人才短缺问题应借鉴印度的经验。自1990年以来,印度私立软件培训学院每年招生20多万人,公立大学的软件专业每年招生8万多人,这样,印度高校软件专业每年招生30万,其中,两年制的软件学院占招生人数60%以上,主要培养初级软件人才,即编程的蓝领生产。这不仅满足了国内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使印度承接欧美跨国公司的软件开发外包有了专业人力资源。

我国高校软件专业招生应改变过去一律招本科生的局面,50%以上的招生应面向两年制的专科生;同时,以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国内外大软件公司如 Microsoft、Sun、Oracle、SAP、东软、中软、中创、用友和金蝶等软件公司在国内办软件学院, 扩大软件专业招生规模,培养更多软件人才。

(二)IC设计人才短缺25万

集成电路产业是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引发乘数效应的产业。目前,国内芯片产量只能满足30%的需求量。未来10年,中国芯片生产将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这大大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IC设计工程师25万人,而目前中国的IC设计工程师只有4000多人。IC设计工程师的严重匮乏,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解决IC设计人员短缺问题,除了在现有几十所高校的集成电路专业扩大招生外,还应在全国选择100所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芯片设计专业和相应实验室,平均每校每年招生400名。同时,以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集成电路研究院所培训IC设计工程师。

(三)电信专业人才短缺50多万

2005年6月6日,计世资讯公司发表的《3G人才市场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3G人才约1万人,华为公司约4000人,中兴、大唐各2000人,中国普天约1000人。面对3G上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1万名技术人才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随着3G工程大规模建设和应用,我国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多万。

面对3G人才50万的巨大缺口,信息产业部应鼓励大唐、华为、中兴、普天、摩托罗拉、诺基亚和西门子等国内外公司在我国办无线通讯学院,招生培养3G人才。同时,各省市设立了电讯工程专业的高校应扩大电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2006年起,电信部门应对部分在职员工进行3G技能培训,以适应未来全球无线通讯大发展的趋势。

(四)网络管理专业人才每年需要增加14万

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崛起速度非常快,这造成今后几年内网络建设和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调查显示,2005年, 政府、企业和媒体的网络管理人员为42.5万人,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局)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10000多个县级以下政府机构上网。今后10年,全国待建设的政府机构网站约15万个,按每个政府网站需2人管理计算,这些网站共需30万从业者,平均每年需3万人。

全国现有企业网站18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8万人,目前建立网站的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5%,如果到2015年,建立网站的企业比重为35%的话(目前发达国家建立网站的企业比重为60%),届时,从事企业网站工作的专职人员将比现在增加108万人,平均每年需增加10.8万人。

三是现有媒体网站、商业与专业性质网站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总之,今后10年.全国平均每年需要增加14万网络管理人才。然而,要在短期内解决如此大的网络人才供需缺口问题, 并非易事。因为,我国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校普遍缺乏相应的网络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针对这一现实,高校中的计算机学院应与国内外的网络设备厂商(如华为公司、峰火网络公司、思科和EMC等公司),或与搜狐、网易、阿里巴巴、Google、eBay等商业网站,或与新华网、中国教育网、中央广播电视网等大型事业性网站合办网络管理学院,招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或由厂商或网站办一年、半年的培训班,以培养各层次的网络管理人才。

(五)现代物流和保险业的人才短缺状况

到2015年,我国现代物流人才短缺60多万,仅上海作为全国航运中心的人才缺口就达20万。天津、青岛、大连、深圳、南京和重庆的物流人才的短缺都在2万人以上。

由全国中等和高等学校每年招收6万名物流专业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信息化技能,在明确物流理论的基础上参加信息化物流公司的业务实践,熟悉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业务的运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物流人才。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保险业精算师短缺4000名。精算师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不仅要具备保险业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具有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我国的保险法规定,经营保险公司必须聘用一名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师。但目前全国仅有40多人取得了相关证书,这种状况显然无法适应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保险业精算师并非几年的研究生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精算师是保险业务经验与能力的代表,解决精算师短缺问题,需要从长计议,可采取国内教育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

(六)解决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中高级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第一.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结构类型,将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比重扩大到60%~70%,将现代服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时间缩短为两年,并加快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扩大现代服务业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模,加快现代服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第二,教育部可按照全国现代服务业各类中高级人才短缺状况,有计划地与国外名牌大学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型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中欧商学院在我国已培养了上千名工商管理中级人才。这样,利用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可以扩大现代服务业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规模。

参考文献

[1] Charles Gay and James Essinger, Inside Outsourcing[M].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2002.

[2] 世界银行: 服务业的发展[R].1990.12.07.

[3] IC设计人才奇缺, sjtu microelectronics. School net. 2006.01.26.

[4] 3G人才缺口50万,xinhuanet.com 200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