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专业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研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量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9-02
科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设计要避免高分值掩盖下的缺项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了设置控制指标,只登记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指标间不能互补等措施。就控制指标而言,本指标体系科技实力评估设控制指标35项,上述控制指标的设置对参评单位的科研实力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学术论文、著作、成果的等级质量等作了相应限定,以防某些指标间可能发生的掩盖。保持原始资料数据可靠准确,没有准确数据的结果是不可信的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确定各项参数的统计时间为3年。同时由于科研工作受创造性、探索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科技活动时涨时落。我们将统计数据取值的时间区间适当扩大,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项、篇),并全部采用了量化指标,如在46项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量化单位的指标38项,占指标总项数的82%,以相对数(百分比)作为量化单位的指标8项,占指标总数的17%。
1 科研实力评估定量数据统计指标评分标准
1.1 科研项目及交流的量化设计
科技活动的二级指标分为科研项目及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又分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军队省部级重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学术交流分为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交流。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人才、“1035”工程项目或国家创新药物基金,所有项目只计以课题负责人承担的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包括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课题、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课题、国家级其它课题。军队、省部级重大项目包括重点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团队项目、军队重点课题及指令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基金课题、医学科研基金、军队面上及青年课题、其他军队省部级课题。国际交流指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国内交流指的是主持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
1.2 科研成果的量化设计
科研成果分理论成果、获奖成果、鉴定成果、专利成果。我们指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论文、著作。考虑到目前工作中无论是科研排序还是评奖,一个成果的意义,更多的是其被引用次数来体现的,学校基础理论研究的实力更多的是以被美国四大检索收录次数来衡量。为此,我们采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提供的期刊源来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获奖成果三级指标的所有奖项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级别的奖励进行统计,如某项成果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又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则只计国家级二等奖,不计省部级一等奖。
1.3 人才情况的量化设计
同一个人应就高不就低如某专家是院士又是长江学者,只计入院士。学术任职也以得分最高的级别为评分根据,任多个职务不重复评分。指标说明:国内外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院士。杰出人才: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何梁何利基金奖励人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学术任职是指:全国学会常务理事、省(部)级学会正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学会理事长得分10,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得分为8,全国学会副理事长得分5,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省(部)级学会理事长得分为4,全国学会常务理事得分为3,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得分为2。
1.4 科研经费的量化设计
经费投入按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及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计算,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每获得100万元计10分,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按每万元5分计算。
1.5 科研条件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分为硬件条件和科技情报。硬件条件分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是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每项20分,省部级科研基地每项10分。科技情报分为中外文期刊和馆藏图书,中外文期刊每100种5分,馆藏图书每万册3分。
2 科研实力评估定性评议指标计分标准
2.1 科研投入的量化设计
科研投入中的二级指标人力投入分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结构。职称结构的主要参考评价信息按专业技术职务(按实际聘任计算)结构是否合理(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务为1∶3∶5∶7),年龄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学校高职人员中中青年比重(%),知识层次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高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者比重(%)。二级指标经费投入主要参考国家级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数,横向课题经费占课题总经费的百分数。
2.2 科研条件与环境定性指标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与环境的定性指标校局域网医学信息满足度的主要评价等级按能够满足,基本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四个等级来评价,学术氛围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室按是否能加强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水平,积极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科环境及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3 科研管理的量化设计(表1)
3 结语
科研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的规定是三级指标以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篇,项等),以总累计分值高低判定评估结果,控制指标是我们对参评对象的评估项目应具备或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所设置的基本指标限定。设控制指标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部分指标互相掩盖或吃分现象的发生,保证和控制评估质量。这就是本指标体系有别于当前实行的达标评估的重要标志之一。达标评估是以达到标准者为合格;选优评估是以分值高低为依据,但这种依据必须建立在对参评对象全面考核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指标选择、分值分布等必须严谨、科学,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起到平衡制约指标间内在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多,李学志,刘文达,等.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2] 马艳玲.论高校科研机构综合评估量化研究方法[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7,13(2):86-91.
篇2
[关键词]中文图书;学科结构;资源建设;借阅统计
[Abstract] automation system components museum Application Gold Disk data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on the 2005-2010 propose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ibrary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strategy.
[Keywords] Chinese books; disciplinary struc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orrow Statistics
[中图分类号]:G253
本文以我馆应用的金盘自动化系统元件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我馆馆藏中文图书、学科结构以及2005 年至2010 年图书利用情况,探讨建设合理馆藏结构的措施和对策。
一、馆藏图书结构现状
(一)馆藏图书总体状况
截止2010年底,我馆图书馆藏总量200381种,797349册。其中外文图书23296种,44762册。目前我校学生总数12287人,教工1008人。人均拥有图书15.07种,60册。2004 年8 月, 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文件,按《评估指标》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生均文献册数为100册、近5年生均年购新书量为4册作为高校硬性指标列入评估点。我校学生人均拥有16.31种,64.89册。按照此评估要求我馆仍有一定的距离,建议加强采购收集力度。
(二)图书学科类别比例
截止2010年12月15日我馆使用的金盘自动化系统数据显示馆藏中文图书144579种、705030册, 各学科所占比例如表1 所示。
表1 馆藏中文图书各类种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 馆藏中文图书学科结构分析
(一) 中文图书的大类结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所有学科分为5 个基本部类,22 个大类。根据学校专业学科的设置以及几个重点学科,主要分析工业技术,数理科学与化学,环境、生物、经济类图书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 馆藏中文图书中种类排名居于前五名的学科依次为:工业技术,文学,经济,数理科学和化学,语言、文字。其中工业技术类的图书种类远远高于其他大类的图书,说明我馆在采访策略上注重工程技术专业。但位居前五名中的文学类确高于我校以学生为主要读者群所需要的数理科学与化学类及英语类;其中与我校新专业生物、环境、化工制药医学用书、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类排名在后,说明收集的还不多,这需要在以后的采购中引起重视,对于文学类应减少其订购数量。
(二)中文图书T 类二级类目结构分析
工业技术(T 类)内包含有与我校各专业极其相关的学科,是我馆收藏的重点,其二级类目的图书对馆藏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有必要作进一步分析。根据我校所涉及的专业, 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二级类目有TB(一般工业技术),TE(石油、天然气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手工业),TU(建筑科学)。种类及数量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馆藏T类二级类目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中文图书的工业技术T 类中,T(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收集的品种最多,其次分别是TQ(化学化工),TN(无线电电子学)TH(机械、仪表工业),TB(一般工业技术)。而TE(石油、天然气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收集种数是最少的,复本又较其它类大些。因此应控制这两类图书的复本数。
三、馆藏中文图书的利用情况分析
我馆馆藏中文图书中I(文学)类图书利用次数最高,占29.70%;其次是T(工业技术)类,占23.00%;H(语言、文字)类,占17.90%;O(数理科学与化学)类,占9.12%; K(历史、地理)类,占4.49% F(经济)类,占4.41%;。与表1 各大类的图书品种数进行比较,H类(语言、文字)类图书的馆藏种数为10847 种,位列第五位,显示我馆在H类方面的馆藏力度比较欠缺,需要加强收集。而医药、卫生类的每种图书利用次数较低,仅占0.71%。但该类图书馆藏为2322 种,位列第十几位,因此在以后采购时,此类图书(特别是养生方面)可以减少订购种类以及复本量,以便节省资金订购更多的读者利用度高的学科图书。
四、中文图书资源建设策略
通过对我馆中文图书学科大类以及T 大类的二级类目图书借阅情况分析,结合现有的经费情况,本人认为在今后的资图书采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中文图书采购过程中,要根据我校的学科重点来进行采购,按学科大类来分,这些重点就是O(数理科学和化学)类、T(工业技术)类、H(语言、文字)类、F(经济)类。同时应加大O 类和T 类下的二级类目的TQ、TK、TE类的采购力度。
(2)根据我馆目前的馆藏来看,T(工业技术)类是我馆收藏的重点,其二级类目的馆藏比例至为重要。要加大TE、TK类的采购力度,适当减少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的馆藏种类以及复本量。
(3) 要分析了解各出版社出版图书的重点和方向。每一个出版社在图书选题、出版方面都有侧重点,我们在搜集信息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藏书结构和购买经费,将出版社分为一定的层次级别,有重点、有目标地搜集相关重点出版社的出版信息。
篇3
一、认真领会、把握内涵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根本
1.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省级统筹中的重要作用。改革方案中提到的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促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等方面的指导、规划作用,改善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审核中,要十分明确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2.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作用。改革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增强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并促使其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转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建设战略举措上,要十分注重增强学科建设特色意识,以特色谋发展,科学把握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 把握改革主要变化措施,在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学科申报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改革方案》对已有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严格控制申报和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统筹组织本地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申报和新增硕士专业点的审核工作。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授权学科专业申报和评审进行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拓宽学位授权审核的学科专业口径,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学位授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些具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变革都应该反映到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当中去。
二、适应改革、科学规划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主线
1. 合理定位,建设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要充分领会《改革方案》中的指导精神,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校及学科类比中的定位。在类比当中,一要考虑到在本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情况,二要考虑到同类高校的发展情况,三要考虑到本校现有的潜力和特色。在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和做好学科规划当中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与研究型大学及其他地方高校优势学科比拼。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广东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三所高等药科大学之一,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医药与医药类相关专业并举,在广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医药院校。从学科建设基础来看,学院拥有一个药剂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设有15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从学位授权学科来看,学校现有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药学、中药学和基础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学校努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我校发展提出“在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民主和谐高水平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为适应《改革方案》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把握努力建设“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上下功夫,强化特色,争取在综合办学实力上达到广东省省属重点高校水平,在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上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药大学,在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上,建设特色医药硕士授权学科,争取建设医药学科领域博士授权单位。
2. 谋篇布局,完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在《改革方案》下发不久,各省份就在各自范围内开展了制订学位授权学科发展规划工作。目的在于增强各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减少学位授权单位增列学位授权学科的盲目性。因此,地方高校无论是在规划的制订还是在规划的实施当中,都始终要明确“合理定位、统筹规划、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这一指导原则,完善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体系。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方高校一般学位授权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因此这里的学位授权学科既包含已授权学科,也包含特色拟申报学位授权学科。在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体系上,一要建设好特色优势主干学科群,二要强化建设基础扎实的资源互补的支撑学科群。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首先要建设好包括中药学在内的医药特色学科群,满足广东省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广东医药事业发展。其次,要建设好一批颇具实力和特色的支撑学科,发挥其对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协调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一要建设好基础医学学科,深刻把握医药学科建设规律,真正发挥基础医学对医药科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二要建设好生物学学科,提升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深度,拓展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层次;三要建设好医学临床科学和医药商科等学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更好的培养高质量医药应用性人才。
三、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归宿
1. 在学科建设意识上,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这是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龙头”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背景下,要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建设好学位授权学科点建设。要协调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的不同的行政与学术决策作用,积极发挥专家治校作用。完善学位授权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制度,实施分层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在建设措施上,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拓宽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口径。顺应学位授权中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的政策要求。一要厘清原有学科建设模式与现行政策管理模式的区别,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规划中,务必做到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重新遴选学科负责人,综合协调二级学科建设。二要厘清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区别,即注重在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的宽口径,又要协调做好拟申报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在一级学科内协调发展。
3. 在学位授权学科组织申报上,要遵循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步骤。顺应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管理模式。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模式中,也务必注重立项负责建设模式,即强调规划先行、立项登记、目标管理、考核验收的步骤。改变以往重临时申报、轻规划指导、疏忽考核管理的建设模式,真正做到科学申报、科学选拔。
4. 在考核评估体系上,要建立起与上级主管部门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对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专项评估。专项评估合格者,继续行使授权,此后按正常的定期评估周期接受评估。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评估体系来规范和引导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炼,促进梯队结构的完善,鼓励学位授权学科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参与区域产学研合作,支持学科积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以定期评估和验收考核评估来科学考核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效益和差别,以校内评估为基础、校外评估为目标,真正促进地方高校的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自我评估;学位授权点;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1-02
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保证学位授权点质量、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从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及过程等方面,对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思考,以期对各单位开展工作有所启示。
一、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
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即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研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的学科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取得授权,才能授予学位。
1.我国学位授权点审核发展过程。从1981年开始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以来,我国己经开展了11个批次的授权审核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①初创阶段(1981―1984年),审核权高度集中;②探索阶段(1985―1994年),审核权初步下放;③改革阶段(l995―2004年),审核权稳步下放;④改革扩展阶段(2005―2010年),审核权高校自主。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对我国建立完备的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体系,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位授权审核权力的下放,国家对于学位授权质量的监督也在不断探索和加强中。2005年,我国启动学位授权点的定期评估,对已经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进行发展状况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管理有上有下的动态管理机制。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共同下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强调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对学位授权点来说,有诊断、导向、激励等意义和作用。
与学位授权审核不同,合格评估有如下特点:
①诊断式评估,通过对学位授权点的全面检查,以评促建,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②自我评估为主,评估方案、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实施时间等,均由各个学位授权单位在一定的框架下自行确定,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③评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等,而师资和科研水平等仅作为基本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④评估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学位授权点的类别和层次,采取国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评估、专业资格认证等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
在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学位授权单位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公开公正的原则。
1.科学性。学位授权点的建立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评估时应根据自然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与实施。学位授权点,按照学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按照学位类型可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因此,在制订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时,要分层次、多维度地考虑学位授权点的多元属性,避免用同一尺度和标准来评估所有的学位授权点。
2.合理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依据本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所进行的诊断式评估,不同的学位授权单位行使学位授权和培养研究生的时间与过程不尽相同,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在组织和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最低要求,确定能够突出特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位授权点发展的评估标准和内容。
3.可行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一个长时间的复杂工作,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多个重要环节,涉及学位授权单位的多个部门和大多数学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因此,在组织和实施时,应尽量使程序简化,操作方便,保证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与完成。
4.公开公正。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全过程,要做到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切实做到以评促建。
三、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过程
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实施评估方案。
1.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间长,责任重,涉及部门、学院多,需要组织和协调的事情也比较多,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和实施。
2.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包括被评估的组织结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时间安排、工作流程等内容。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办学水平、发展目标,学位授权点的类别、数量、关联性及学院设置等因素,统筹考虑,顶层规划。①评估方式。不同的学位授权点,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国际评估、国内专家评估、专业资格认证。国际评估是指,对一些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学科,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可以采取国际评估的方式。邀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外知名专家,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对学位授权点的目标、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等重点要素进行评价,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国内专家评估是大部分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授权点采取的一种评估方式。它聘请本学科领域中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导师,组成评估专家组。对于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专家应当包括本行业部门的专家,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大致可分为资料准备与现场评估两个阶段。在资料准备阶段,学位授权单位与受邀评估专家事先沟通、交流,听取专家对评估标准、评估内容等的意见,组织评估材料并发送给专家;现场评估时,可采取总体汇报、查阅相关支撑材料、课堂听课、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位授权点的各项情况,通过充分讨论与答辩后,提出针对性诊断式评估意见,为下一步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对于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业资格认证或质量认证的方式。例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的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有完整的认证流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对MBA培养体系的完善、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国际化等具有指导意义。②评估内容。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与学位授予标准、主要培养方向(不是研究方向)的基本概况和特色、师资队伍情况、科学研究情况、教学科研平台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等。其中,人才培养是评估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的评估应当是对其全过程的评估,包括导师队伍、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训练、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毕业去向、用人单位反馈、研究生教育制度保障、学风教育等。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时,应根据学位授权点的不同属性,分别制定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体系与标准。将数据定量描述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但要尽量采用定量描述。进行定量描述时,我们不能仅仅描述总量,更要描述师均、生均等效率指标,突出建设绩效。评估数据的采集时,尽量直接使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或学位授权单位中心数据库的客观数据,既能简化学位授权点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性。③时间安排。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大体分为方案制订、评估试点、方案优化、全面评估、改进提升等阶段。方案制订:按照有关要求,完成本单位评估工作方案。评估试点:选取学科基础较好、学院积极性高的部分学位授权点开展试点评估。方案优化:根据试点经验和教训,优化评估方案,为全面评估做准备。全面评估:所有学位授权点参加各种形式的评估,可以按照学科相近性、学院所承担建设的学位授权点等,合理安排评估时间和方式。改进提升: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最重要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学位授权单位可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3.实施评估方案。评估组织机构根据制订的评估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依次开展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统筹协调学院、部门、学位授权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优化工作方案,做到责权分明,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顺利完成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梦泉,朱金明,唐振福,吕磊,梁莹.学位点质量评估协同机制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2]张淑林,夏清泉,陈伟.高水平大学学位点管理自律机制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
[3]杨院.构建我国学位点评估标准体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篇5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76-02
2012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1],并着重强调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的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水平、治学态度、科研作风等关乎着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构建合理的导师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研究生导师的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有所提高和改善,新增的导师大多数学习经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历,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不多,与企业联合申请项目、合作攻关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显然会影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要求,特别是缺乏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此外,虽然各高校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引进了很多人才,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师徒同堂”现象仍较为普遍,部分高校“近亲繁殖”现象有加重趋势,各学科的师资力量也严重不均衡。同时,由于地区、学校、部门利益的驱动,各高校对外聘导师会设置种种限制条件,导致导师难以流动,异地异校流动更是壁垒重重。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当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整体化发展阶段,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发展迅速,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已成为学科的发展要求。但许多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仍采用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即类似于“带徒弟”的作坊式培养模式,导师独自开展个人研究方向的探索与研究生的指导,缺乏团队合作,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导师和研究生的思维空间与学术视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会导致整个学科建设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2]。
3.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导师评估体系是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尺度、要求和标准。目前,研究生导师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导师发展的持续性和周期性,对导师评估一刀切,很难科学地反映出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真实状况。研究生导师评估的主体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少数教师代表组成,在评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导师的参与程度非常低,忽视了导师评估的主动参与性;在导师评估过程中,评估者不是以诊断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体现的是管理者的要求和愿望,忽视广大被评价者的要求和愿望;评估的结果容易出现偏颇,对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1.推行导师团队制,提升导师综合素质
按“学科带头人+导师团队”模式指导研究生。在导师负责制基础上,实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即根据各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学科或一个学科方向为单位确立一个导师团队(或导师组),通过各导师的分工合作,从理论研究、实践技能、创新创业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避免单个导师培养的局限性。每位导师都可以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和特长,通过共同探讨和研究,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拓宽知识面和学术视野,提高培养研究生的指导能力。同时,在个别导师出差、出国等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研究生科研、教学、培养的连续性。
在导师团队中可吸纳一定数量的校外导师,侧重为师生提供基于社会现实的科研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实践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改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为研究生就业奠定一定基础。
2.建立导师资格制度,加强兼职导师队伍建设
要在职称学历、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设置相应的资格条件,符合条件者方可获得导师资格。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新导师先协助资深导师指导一届研究生,完成一个周期的培养过程。从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题目的选择,到指导、审核、把关、答辩等,由资深导师指导新导师操作,使之掌握基本规则后,再上岗独立指导研究生。
建立专职和兼职导师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以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原则聘请校外兼职导师,加强兼职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兼职导师的引入,补充和缓解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不足,改善、优化导师队伍的层次、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以提高导师团队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探索。
3.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注重量化管理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定位,根据导师队伍的现状和发展规划,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遴选机制,包括完善的组织体系,客观的选拔标准,科学的选拔方法,严格的选拔程序,确保导师队伍健康持续发展。导师遴选最终由学校聘任相同学科高层次专家审定其学术水平,由学校相关部门对其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确定,博士学位应成为新导师聘任的门槛。
制订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是保证遴选导师质量的重要前提。量化指标可以从其论文、专著、科研项目、获奖情况,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情况,教书育人情况等相关条件中提出。在制订量化标准过程中,既要考虑本校师资的实际水平,又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量化标准的制订必须具有可调整性,以利于导师选拔的科学合理。
4.完善导师考核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
强化学生对课程和导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导师不端行为记录制度。导师出现不端行为,可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导师资格暂停或导师资格取消等处理。建立导师退出机制,实行导师动态管理。
研究探索建立导师工作积分制。按照导师的教学、科研、学科管理、指导学生、学生管理及就业等情况,进行积分量化核算,规定各等级量化标准。对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导师按相应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对超过优秀标准的导师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奖励,鼓励多劳多得。
5.优化学缘结构,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优化导师学缘结构是冲破学术羁绊、打破学术近亲繁殖、促进学术创新的重要环节。首先,注重从国内外选聘优秀尖端人才,丰富导师学缘结构,促进学术交流、学科渗透和学科改造。其次,通过引进、培养、聘任或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拓展导师的来源渠道,形成学缘杂交的师资队伍,产生新的学术思想生长点,构筑良好学术生态。再次,建立有效的带头人引进和流动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的专家和具有相当学术造诣的大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发展,永葆导师队伍的活力和学科的发展后劲。
6.建立导师学习制度,构建合理学术梯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必须重视导师的学习和学术交流。高校应多组织导师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科研攻关,促进导师业务提高;制定带薪学术休假制度,组织导师学术休假,开展学术交流;有条件的高校可将导师送到国外高校专门培训,使导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骨干和核心,代表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最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质是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学科梯队。首先,挖掘和培养本校学科带头人,同时广泛吸纳国内外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大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其次,构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潜力较大,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再次,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学术梯队的发展,将学术梯队建设与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3]。最后,对学术梯队进行激励性评估,实行按章评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
7.加强学术失范的监督与管理
研究生导师作为年青一代科研人员的引领者,对于树立学术威信、改善学术不良风气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导师学术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导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强自身学术道德教育,包括学术规范、学术精神、相关法律的学习等;二是加强研究生思想品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学术道德表率;三是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从管理上杜绝师生的学术不良行为;四是实现有效的学术监督,多层次、多渠道进行管理与反馈。
参考文献:
[1]刘同舫. 人类解放视阈中的教育价值合理性探析[J]. 教育研 究,2010(8) .
篇6
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课程的设置来完成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素质。在化学课程改革浪潮下,要培养出能够顺利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使其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能力,更需要具备富有较强的人格魅力[1]。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一套完善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来实现。
1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
课程理论家泰勒早在1949年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就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这种观点一直沿用到现在。
1.1学习者的需要所谓学习者的需要,即“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由于学习者的人格发展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所以引导学习者的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2]。对化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开展的相关调查[3]中集中反映出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是较为低下的,突出表现在科学精神的缺失上,多数师范生理论上可以认识到对待科学的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与学习文化知识的精神,现实中却很少这样实践。这使得他们的学习目标呈现出功利化迹象。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们真正热爱科学,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1.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当代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迅猛爆炸、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在不断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和重创之后,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用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去探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及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提倡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展开对人类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探究学习,这也是培养化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重构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1.3学科的发展美国G.CPimental教授等化学界杰出人士就21世纪化学学科将如何发展,在《化学中的机会———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预言:化学将成为中心学科。化学在很多方面,诸如开发新能源,为日益减少或稀缺的材料提供可再生的代用品,改善健康和征服疾病以及监视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显示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向众多学科渗透的化学将发展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关键学科。化学学科的发展要求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在目标上要体现出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即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和谐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分化,向微观、纵深进展;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宏观、交叉、复合、综合的方向发展,在这学科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又不断重新组合的情况下,变单一性的化学专业教育为综合性的知识技能教育,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在掌握化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其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有关知识,使之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以适应中学新课程教育的需要。
2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围绕着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课程改革既要体现出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又要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
2.1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四大模块:教育课程模块、专业知识模块、拓展性知识模块和实习实践模块。
2.1.1教育课程模块教育课程模块是对化学师范生来说,含有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老三门核心课程。陈旧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化学师范生的实际需求。本次改革在公共必修课中除了开设原来的老三门课程外,又增加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文献检索、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估等课程,旨在强化化学师范性的特点,满足新课改对当代中学化学教师的要求。选修课程则内容丰富,学院开设有学法指导、学习动机与心理学、教与学的评价、教学设计与计算机应用、有效思维与学习的策略、危机处理等十多门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开拓师范生的视野,丰富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系部开设限定选修有微格教学与教学实践、化学教育技术、中学化学课程分析、中学化学解题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关注化学教师应有的高等、初高中化学知识背景;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突出化学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2.1.2专业知识模块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教育要求“学科性”和“师范性”并举。而以我们所了解的高校为例,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都设有专业必修课程,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方面的选修课,学生实际反映专业课内容偏难,有些课程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将部分专业课内容精简,适当降低难度,将某些专业课设为选修课,供需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选学。
2.1.3拓展型知识模块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动态性,淡化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突出学科之间的联系,展示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为应对中学课程综合化的走向及未来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要大力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弹性,在课程选修上给学生主动权,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知识基础以及能力和兴趣爱好选修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4]。该模块又分三个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职业定向自由选择一个方向,三大方向分别是食品、制药、精细化工。
2.1.4实习实践模块化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分多个学期穿行,可结合一些具体课程如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课程分析、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来开展;教育实习原则上安排在大学的第七个学期进行,实习周期为八周,此外,在大学四年期间支持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利用寒暑假自主到地方高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之前老师会给予必要性指导。实践环节出了教育见习、实习,还包括社会调查、工业见习,可分在几个学期安排该专业学生开展拓宽视野的探究式的社会调查和工业见习。
2.2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课程设置综合化在重视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强调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此外,专业选修课程中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设置,力求使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大学四年内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较高要求,保障了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双专业性,也解决了“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问题。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可供参考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从加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我们也看到本校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人才,在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针对各自行业优势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地位和行业优势,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和办学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上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一些院校由于脱胎于原化工、建材等行业,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了化学工程、建筑材料类等课程,又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境类课程,课程间的重复现象很多,实验室建设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这众多的专业课程,自然是任务繁重、学时紧张,难免是“学习面宽、深度一般”。进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困惑。各高校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加之各个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原始基础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环境人才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坚持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主要培养以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环保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高校应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校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从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专业方向需要,培养方案精心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环保部门,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环境工程的行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1.加强基础。学生应比较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成了《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物理化学》等校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教育环节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2.依托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业依托“环境化工”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建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以及在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和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校依托校内外各类实践、实习基地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资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目标,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突出石油特色为原则,以石油石化和地方环保为背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条件。
(1)“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资源。自启动“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或接近工程特点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总面积约达13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有:①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包括石油石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实验装置等,可进行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②恶臭污染控制实验室,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动态嗅觉检测仪、恶臭污染评估及控制系统;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落地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④环境监测实验室,包括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组分监测技术、石油炼化企业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实验与研究;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可进行油田开发及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三泥”进行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所有这些实验室及设备,工程实践性强,可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情况接近或一致,为保障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实验平台。
(2)完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和环节的结构体系,做到了“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
一年级学生进入基础性实验室,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三年级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并开展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通过认识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实现了四年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训练不间断、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的地位优势,使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的产学研链。
(3)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优异生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导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并引导其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等竞赛活动,指导其进行发明创新,并申请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帮一制度,力求做到学困生不掉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共有55人次获得科技奖励,有十几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
(四)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立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稠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构成了有效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模式。
篇8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食品安全;教师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51-02
研究生教育居于高等教育的顶端,旨在为社会提供各类高层次科研人才,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并努力深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相应于21世纪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充实完善国内研究生课程内容,是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新开“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课程相关情况的系统了解,并在教学理念、讲授内容、施教方式、效果评估等方面积极采取一系列创新性的调整优化举措,初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较好实现了食品安全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目的,“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也已成为国内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较为成功的课程案例之一。
一、了解国际态势,找准课程定位
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我国的食品安全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实施食品安全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趋势。如美国康奈尔大学依托其全球有名的兽医学院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成立了数个食品安全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并协同承担食品安全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生培养任务;在欧洲,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在全球率先设立食品安全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并邀请相关系科知名教授为研究生开设食品安全课程,全面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受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一些重点大学也陆续开始了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实践与探索。如北京大学专门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工学院,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领域与化学院等系所合作开课,系统培养具有多学科视野的高层次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其从事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的研究生广泛分布在食品科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以及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学院,可接受多个学院和不同方向导师的跨学科培养;香港理工大学还专门成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上述学校食品安全相关研究生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科技论文和专利技术产出数目逐年增长,不仅增进了各自学校食品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也大幅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领域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态势,为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的精准定位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研究科技发展,更新教学理念
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以学科交叉和科技融合为鲜明特点的。现代食品安全广泛涉及生命、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诸多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此外,现代食品安全科技也已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的知识信息中,提取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所良好适用的资料,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此,传统的针对单一学科和有限方向开展教学的研究生教学理念,迫切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教育实践的需要。北京化工大学在开设“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时,努力坚持以食品安全前沿科技为先导的教学理念,及时引进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丰富分析测试经验和突出科研能力的师资,紧密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的最新科技成果编撰特色研究生教学课件,同时,借助具体食品安全案例的细致讲授及课堂上师生间的适时互动,阐释抽象的分析理论,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拓展学术研究视野。譬如,在不确定度与误差章节的具体讲授过程中,通过对三聚氰胺奶粉食品安全事件这一典型案例的详细介绍,以及课堂上相关主题问答,使研究生对不确定度与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较好克服了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知识单向传授例常的枯燥和不足。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对理解并实施成功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因此,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充电”并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时补充完善教学资料,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三、融合科技前沿,充实讲授内容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相关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讲授内容大多参考流行的分析化学专著,技术知识主要偏于经典的色谱和分子检测方法,而缺乏对生物传感、快速检测和高通量、多靶标检测等先进技术的整体介绍,一些重要的内容如食品安全采样制样、分析检测的质量控制、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以及新兴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设备的应用等,也未系统纳入,因此,所述课程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显著不足,与现代科技前沿的融合也十分不够,难以良好适应食品安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要求。为此,相应于现代食品安全与检测学科的发展需求,北京化工大学在开设“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时,不仅将生物传感分析、现场快速和高通量、多靶标检测、不确定度评估、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分析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及新兴检测技术等知识及时引入课程讲授内容,并额外介绍了现代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相关检测器材及仪器设备信息,良好体现了研究生课程的先进性和创新特质。譬如,课程在讲授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过程中,也进一步介绍了近些年来国际上时兴的核酸适配体技术,通过对抗体和适配体分别用于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优缺点的详细比较,结合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室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课程讲授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充实和完善,也显著提高了研究生教学质量。
四、注重课程效果,改革施教方式
为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精神,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也创新性地定期举办“交叉学科教师沙龙”,主要邀请校内生命科学、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相关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就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所涉及的一些多学科问题,共同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通过相互切磋,不仅进一步活跃了学术思想,而且经教学思路的交流碰撞,也可以发现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彼此的可供借鉴之处。譬如,在生物传感一章的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交叉学科教师沙龙了解了表面等离子体谐振传感这一重要的分子识别手段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以及这种技术可通过光纤波导和半导体激光器实现现场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其后邀机电学院的老师在研究生课堂上作为检测案例介绍,研究生们非常感兴趣,较好克服了传统的一人授课施教方式的局限和不足。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关于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规定,以及相关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要求,也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为协调这些因素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间的关系,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在注重内容质量的同时,也努力实现专业课程与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互相结合促进。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走出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发展,研究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无疑也需产学研一体化机会的支持。近两年来,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方向的专业硕士都被统一安排在中食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内知名企业参与食品中目标危害物的分析检测和试纸条等快检产品的研发等实践活动,而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方法也均是基于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所系统介绍的各类前沿技术,相关工作良好体现了专业课程与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以及课题研究的互相结合,课程质量不仅得到良好保障,专业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研究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所开“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三年来业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具有较为良好的参考价值。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可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拓宽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科技知识视野,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学科的良好影响力,带动高校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进步,深入生命科学与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高校由单纯的研究型向综合型的成功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进而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Discussion in
Newly Found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Jianling, YANG Fan
(Hebei Financial College,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a few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offer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newly-founded universities.
Key wordsnewly found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1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本科院校要想使基础薄弱的学科建设获得良好发展,进行有效的学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学科发展良性机制,是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推进学科优化、办出特色的制度保证。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负责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不一,各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又缺乏校一级专门机构的有效协调,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规划一致性、工作协调性、政策衔接性不够。有的学校虽已成立了专门的校级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但因种种原因,要么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建设,要么未赋予实际的工作职能,而仅仅是作为争办学位点的阶段性机构,因而亦未能有效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科研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对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等诸多方面难以科学整合和协调。不少院校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的决策与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
3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学校众多部门的配合协作,又需要有校一级的综合管理机构。因此,学科建设的管理必须要有层级性,要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各自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3.1.1 校级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传统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在学科建设工作之初就设立校一级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如建立学科建设办公室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科建设的校领导亲自挂帅,以便统一认识,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避免在解决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职责主要包括:①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订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保证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合理构建学科布局并进行学科结构的优化配置,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②统筹协调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学科建设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③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信息沟通,协调和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参与新学科的筹建等,以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1.2 院(系)层面
各院(系)要在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本单位的学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每个院(系)应对二级学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制定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院(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为保证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制、科学研究课题组长负责制、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同时,院(系)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3.1.3 学科内部
在学科内部,要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各学科要在学校学科总体规划下,制订本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指导性,减少盲目性。为保证学科建设能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学科内部可实行学科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管理,既要赋予学科负责人一定的权利,在人、财、物等资源调配使用上享有自。同时也要明确其职责,实行目标考核绩效管理制,奖惩的幅度可适当加大。
3.2 实行项目管理、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目前大学学科管理主要采用立项管理和(下转第207页)(上接第183页)规划管理两种形式。立项管理是当前高校对学科建设管理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指以立项为管理形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认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规定建设周期,系统全面地进行项目建设,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等监控管理手段的学科管理模式。由于立项管理在建设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认证,避免了盲目性,开展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对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对于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且基础欠佳,需获得大力支持才能迅速发展的学科,就须采用立项与规划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制订学校阶段性的学科建设规划,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建设。
3.3 建立绩效优先的学科发展重点建设机制
在学科发展问题上,新建本科院校须引入绩效优先的重点建设机制。对于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基础较好、又已经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学科,学校应给予重点支持,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成较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对列入重点建设的学科,学校可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倾斜,使其脱颖而出。
3.4 建立资源共享、相关学科交叉支撑的学科发展集约性机制
为了使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在学科组织的构建中,新建本科院校可打破按院(系)、教研室单一学科组建的固化学科组织结构,建立相关学科动态、流动组合的柔性组织机制,或按二级学科组建教研室或学科组,统一协调、规划学科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
3.5 完善学科队伍管理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结构有待完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师资的培养及引进力度,深入推进人才观念的转变,实施多种形式的选才、用才机制,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科发展的有限目标及重点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设置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动态管理机制,以优化更新学术梯队。
3.6 构建多维学科评估机制
学科评估机制是对学科建设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科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方法。新建本科院校要建立学科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学科评估机制。首先,要科学地制定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实现全方位评估,应包含学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要采取多种方式评估,评估结果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逐步形成学科专业品牌效应和自我淘汰机制。
参考文献
[1]何华生,王云兰.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1下).
[2]宋凡金.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3]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篇10
一、展望2020年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对话》教育主编克莱尔・肖
1.小学生数量激增。自2008年以来,澳大利亚正经历人口的急速增长。随着学龄人口的激增,学校教育系统正经历新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大量学生涌入。预计2016―2020年新增学生24.296万,增长9.2%。
2.大量教师在专业领域之外教学。学生数量的激增还不是学校系统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一名教师要在大学学习一门学科至少一个学期或者经历过大学层次教学方法学科的培训,才能称为合格教师。但2013年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所做的学校调查显示,一些专门学科领域教师的短缺,意味着许多学生正在由没有持资格证书的教师教,如地理学科这一比例为39.8%、计算机学科这一比例为31.4%。尽管这一现象在小学的读写及数学关键领域不突出,但是仍然有大量教师在专业领域之外教学生,如计算机学科这一比例为42.9%。
3.教师性别不平衡。澳大利亚小学与中学的男性教师数量持续下降,尽管一些专门学科,特别是STEM学科领域,仍然是男性教师占优势。在小学和中学,女性教师数量都超过男性。
4.教学队伍日益兼职化。自21世纪初以来,澳大利亚全职教师数量占实际招募教师的比例相对稳定。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上升,另外随着澳大利亚劳动力队伍老龄化严重,这一比例还可能上升。
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墨尔本大学教育系主任菲尔德・理查德
当前,国际上表现最优的教育体系都非常看重“专家型教学(Expert Teaching)”,同时认识到高效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而澳大利亚尽管目前正在实施一些改革,但还需要吸引最优秀的候选人进入教师队伍,并确保他们获得好的培养及持续支持,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目前,联邦政府对于攻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最新要求――阅读及数学技能要处于同龄人的前30%之列,这一点非常重要。在2016年5月参加阅读与数学测试的4000多名准教师中,有95.4%达到阅读标准,93.1%达到数学标准。除此之外,高效率的教师还要有更多特质,而且这一条也仅仅是“教师教育部长顾问小组(Teacher Education Ministerial Advisory Group)”提出的众多建议之一,还有38条建议亟待实施。如围绕更严格的认证标准提出的重要建议,对职前教师教育提供者形成了挑战,他们需要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才能经得起严格的评估。同时大学还需要证明他们对毕业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毕业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范式的转换,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大学的支持才能真正应对目前中小学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主要面临如下挑战。
1.教师太多。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在师资队伍人员规划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澳大利亚教学质量的担忧:教师的供需严重失衡。2012年,随着联邦政府取消对本科生招生数量的限制,大学招来的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拨款,导致一些大学将“教师教育课程”当作摇钱树,教师进一步过度供给。
2.专业教师(Specialist Teachers)供给不足。尽管一般教师普遍存在供给过度,但是澳大利亚正经历严重的小学语言、地理、计算机和历史教师的供给不足,中学数学、物理和化学教师供给不足以及一些区域合格教师供给不足。有20%的中学数学和17%的中学科学教师不合格。许多科学和数学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对这些学科产生热情的能力。因此,TEMAG建议引入小学数学和科学专科教师。
3.教师职业价值被低估。教师无疑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但是与芬兰教师得到与医生一样的尊重不同,澳大利亚没有认识到教师应该与医生一样得到相同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在教师筛选过程中,比“高中毕业成绩排名(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更重要的特质应该是真实世界的体验、深入的学科知识、分析思维及个人的成熟度。最近,维多利亚州政府在的讨论稿中提出教师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南澳洲也打算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完成一个研究生水平的教学方面的学位,并要求公立学校应该优先招募有硕士或双学位教学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此外,要想吸引最优秀的候选者,必须要让潜在教师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涯路径。使用目前的“新毕业教师、熟练教师、精通教师及主导教师”职级,再与适当的工资等级晋升挂钩,应该是一个好的开端。
三、如何提高教师地位――
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巴瑞・麦克高
许多人都呼吁提高教师地位,但是很少提出具体的建议。有两个战略非常有效:一是让职前教师教育准入更具筛选性;二是让成为一名教师更具筛选性。
1.削减教师数量。在澳大利亚,对于教师的筛选一直不太严格,自联邦政府废除大学招生限制以来这一情况更糟。一些大学增加了非常容易提供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供给。因此,澳大利亚应该减少目前市场上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让教师教育专业更具筛选性。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长艾德里・安皮科里一直尝试这样做,对于大学招生政策没有直接控制,但是设定了教师教育专业的准入要求以及毕业生在公立学校就业的标准,试图影响就业政策。维多利亚州政府现在正试图出台类似的战略。
2.重塑教辅人员职能。澳大利亚可以通过重组学校人员队伍,继续减少教师数量。可以通过增加教辅人员数量,让他们能够承担教师目前在做的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当然还必须开发培训课程培养教辅人员,同时这些人员也有通道通过进一步学习成为教师。从而实现教学人员队伍的差异化。
英格兰曾在布莱尔时期对中小学人员队伍进行过这样的改革。现在,教师数量增长比改革前放慢。小学的教辅人员数量超过教师数量。对这一改革的五年评估显示,教辅人员的增加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但同时也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原因在于教师通常分配给教辅人员的任务是对那些最需要支持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而教辅人员并不具备开展这些工作所需的内容知识或者教学技能。教师也没有经过培训如何让教辅人员承担这些职能。但是评估并没有建议取消教辅人员,相反了两本书:一本是《最大化教学助手的影响》,帮助教师学会如何最佳配置教辅人员;另一本是《教学助手高效率干预指南》,帮助教辅人员学会如何承担角色。
3.提高工资水平。在28个有数据的国家中,根据美元购买力评价,澳大利亚教师的起薪排第四。但是澳大利亚教师在15年内才能达到最高法定工资薪级,而最高薪级只有起薪的1.4倍。因此,需要削减教师数量,提高教师工资,并根据技能和不同的职级实施差异化薪级,同时配套严格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准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增加总成本的前提下,构建一支高技能和高地位的教学专业队伍。
四、仅仅关注测试和无效的评估并不能评价教师质量――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学院主任
约翰・费斯切特
如何评价教师质量,全球意见并不统一。各国评价教师质量的努力逐渐聚焦建立标准、框架、增值(学生考试分数的增长)评估、严格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招生要求等。
澳大利亚正追随英国和美国,构建像英格兰“督学(Inspectorate)”一样的官僚结构,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自上而下分级、排名及惩罚。如新南威尔士州最近重新启动“教学研究和教育标准委员会(Board of Studies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Standards)”作为教育标准权威机构。教育部长艾德里安・皮科里指出,这一政策将让学校围绕学校注册要求紧张,让教师围绕教学标准紧张。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外部问责与评估能够培养更好的教师。
另外,澳大利亚还在尝试对中学毕业生实施阅读与数学测试,以确保教师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1.技能需求已经发生变化。尽管传统的阅读与数学技能仍然非常重要,但是“软技能”也已经增加到这一列表中――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创造力、合作、幸福、创业精神、道德、全球思想、文化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等。那么新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如何融入这些技能?“优质教学程序(Quality Teaching Process)”经研究证实是一条提高教师质量的途径。它确保同事之间开展有关高效教学的结构性对话。教师分成“学习团队”开展工作,走访彼此的课堂。这一过程类似于内科医生巡视彼此的病人并彼此提供咨询服务。最近有关这一程序的研究显示,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