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学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学

篇1

摘要:当前,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当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联系。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对中等发达水平的研究较少。当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成就后,发展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很少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前进与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1.1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较早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并没有完全区分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但是,随着经济学发展的更加成熟,人们不仅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明确知道了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地认可和关注,随着经济优先增长发展模式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随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进其他地方的经济共同发展。

1.2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任何时代,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经济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通过投资驱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竞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先天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被提出并被实施,很明显,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时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是指优先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最终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均衡发展。

2.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2.1中国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功与带来的问题

随着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采取优先经济发展模式正确性。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二,我国已经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加快了我国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2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向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转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优先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及其正确的,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少在当时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优先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进而实现公平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3沿海先行发展战略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人口较大,采取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必要的措施。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实行沿海先行发展的经济模式向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

3.总结

总而言之,对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因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9(4):26-27.

篇2

一、民营经济需要科学发展观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发展观,是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准确把握、正确理解、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注入了活力,为民营经济的质量提升探明了途径。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能促进民营经济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已在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缴纳税赋、回报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解决就业压力难题、增加经济内需、增强民族自主创新精神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是解决中国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真正希望。民营经济造就了一大批身价亿万的企业家,通过大批民营企业家的成功,激励着当代的青年人不断自主创业、创新。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1.民营经济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第二是产业分布不合理。“准入”问题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政策的“限入”门槛使得民营经济集中在一些低端产业运行。第三是法制环境。我国目前存在法制不够健全、司法不够公正、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第一是管理落后。传统的家族管理制度在新环境下弊端已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障碍。第二“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第三民营经济组织会计问题。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失,严重的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是民营企业信息不灵,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他们或者盲目决策,或者难以找到适当的投资项目,对今后的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四、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1.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环境

(1)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减少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积极营造法律环境。为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民营经济的法律环境,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民营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走管理制度创新之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引进适合本企业的高效、开放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单一的家族式管理,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聘请技术专家,鼓励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二是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创新。要引导他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要切实加强组织会计制度建设,在财政上抓紧、抓好。

4.积极融资,解决资金难题。资金持紧是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需要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理念,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二是企业也要积极利用金融市场的作用,为自己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 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23-02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的重大战略。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并不落后,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新机制。在新形势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新突破,形成奋发向上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机制,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并重,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理解这一方针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基础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改革开放30年来,在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破解了这一难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所谓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而量则是标志质的范围和等级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质和量构成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并贯穿事物发展变化的始终。但在不同时期,由于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会对事物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想促使并保持事物发展和运行的良好状态,必须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用这一哲学原理来分析同样适用,在国民经济运行发展中也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大都是依靠GDP总量来体现,而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标准则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当然这其中还应包括环境、资源和社会成本的计算,注重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少投入多产出。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都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偏差,甚至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混乱。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务必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又好又快发展方针的提出,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有了正确而又清晰的认识。“好”与“快”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首先,“好”是“快”的前提,坚持在“好”中求“快”,“快”要服从“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两个字的顺序也能看出其中之意,强调“好”,就是质量优先。其次,“快”是“好”的必要条件,如果“好”而不“快”,发展也将无从谈起。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时候,必须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转到重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用又好又快的发展代替又快又好的发展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哲学层面讲,就是抓住了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着的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但是矛盾双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的两方面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矛盾解决得好,也会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前面,把“快”放在后面,这不是“好”与“快”简单移位,突出“好”,就是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快”与“好”发生矛盾冲突,“快”应服从“好”,为了“快”而忽视“好”,将来想“快”也“快”不起来。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经济运行态势。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外还有城乡收入差别过大、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密切相关。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方针的提出,正是为了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而提出的。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钥匙”。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在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科技水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算强,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的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并在竞争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确保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充分显示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只有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解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才能推进并真正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篇4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物理学文化气息。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一次次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飞跃。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经典物理学一诞生便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刚取得统治地位的英国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三大难题:采矿、武器的研制、航海,但这三大问题都归结为了一个动力机问题。当时的物理学家都踊跃的参与了相关的发明创造,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其中著名的有:牛顿、哈雷、惠更斯、胡克、雷恩、波义尔、马略特等。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和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与过去时代的技术变革相比,工业革命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全面、深刻、规模大等特点。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纺织工业到动力工业,从采矿业到冶金业,从金属加工到工作母机的制造,从农业到交通运输业,没有一个部门不被卷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在许多工业部门,机械化涉及生产的全过程。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工业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都明显改善。在1820年~1980年的160年间,16个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产值增至13倍,而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年工时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0岁。

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1860年至1913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7倍,世界贸易额从1851年的6.41亿英镑增至1913年的78.4亿英镑,增长11.2倍。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工业和贸易增长中占了很大份额。

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英国为例,英国(联合王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到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4%上升至34%和40%。大不列颠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从1801年的35%下降至1901年的9%,工业劳动力则从29%上升到54%。

二、电磁理论的建立为人来带来了第二次经济飞跃

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也叫电气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来带来了第三次经济飞跃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四、物理学的发展必将再次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诞生

篇5

关键词:会展经济;绿色发展;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绿色会展的基本概述

(一)绿色会展的概念

绿色会展是以会展业为根本,借助会展活动带来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和商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带动会展经济产业链的循环节约理念,推动新型会展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绿色会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更符合低碳环保的潮流,是适应现代会展经济发展教学管理的实际应用。绿色会展的理念吸引外部投资的条件更为优越,不断创造商机,为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凝聚成活跃的经济群体。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大量展览会、博览会皆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为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品牌效益。

(二)绿色会展的特点

绿色会展有诸多代表性的新理念汇聚成其持久发展的特点:清洁水源,以减少水污染作为会展运行的航标;环境保护,以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作为会展思想的理念;能源开发,以实现节能减排作为会展提倡的措施;绿色贸易,以改善城市面貌作为会展践行的标准;发展援助,以引进科技节能作为会展创意的助力。绿色会展是展示新能源的基地,是开展环保贸易的平台,也是节能应用的舞台,其特征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体现,也为此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应用基地和探索平台。

(三)绿色会展的发展

探究绿色会展,其发展有着引领式、多样化的模式。比如,奥运在北京的举办,主打了绿色奥运的主题,其会展带动发展起绿色的意识,绿色的活动和绿色的天地,不仅在会展前期高调的提倡绿色概念,会展中积极探索绿色基调,更在会展结束后留下了环保型森林公园,成为城市中独特的风景。再如,世博在上海的举办,开创了节能世博的形象,其会展充分展现出了有序、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大胆设计,另辟蹊径,彰显了会展前期积极的研讨成果,会展中期主打的节能成效,会展后期带动的产业兴盛。又如,以回归自然,告别高耗为宗旨的世园会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会展从小处着手,积极引领绿色为风尚,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推崇简约,返璞归真,明确了会展前的绿色文化,会展中的绿色活动,会展后的绿色生活等。多元化的发展昭示着绿色会展在未来世界有着越来越宽广的发挥舞台。

二、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

(一)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创新了企业的营销手段

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热点效应,可以针对参与会展中心的企业有计划的组织策划具有创新形式的活动,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伴随着绿色环保被消费者日渐重视,积极有效的采纳和应用节能低耗的营销理念,自然而然的会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终取得会展影响力和企业产销率的双丰收,获得绿色营销的新体验。绿色会展衍生的绿色营销因其具有倍增效应而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会展的经济发展与企业的营销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会展的整体持续性发展形象与企业的局部形象不仅可以影响消费者参与会展的消费意愿,也增强了其对于企业和会展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二)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整合了产业的链状形式

会展的经济发展从最初单纯的促进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到绿色会展的兴起,产业链的扩大和推广,绿色会展的发展走向了整合产业制造、销售、研发、信息的产业链联动形式。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因此,会展规模的扩大,产业链的完整,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行业认可度的升级,以及创新平台的完备,都极大的调动了产业链的汇集效应,凭借绿色会展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环保节能号召,获取产业链中每一环节的共同响应和认可。

(三)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牌效应

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大手笔的打造了城市的品牌,所谓城市品牌,就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实力、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等组成的城市独有的特色,绿色会展将城市拥有的自然资源、软文化实力以科学发展的状态加以定位,开创出城市品牌效应,包括了商品流动效应、组合配置效应、生产要素效应和经济示范效应。打造了知名品牌效应不仅仅包含了消费者对会展的感知度,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会展所在的城市背景产生的信赖感、安全感、可靠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的带动了绿色会展、绿色城市的投资、居住、旅游、休闲的涵盖面指数。绿色会展通过对与会者、参展商及相关人员的口碑相传,对媒体公众的放大宣传,向外界传递出会展的形象和城市的风采,使绿色会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的品牌提升有利的竞争力。

三、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教学与市场的对接

(一)培养绿色会展的理念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由于会展行业是近年来的新生代,因此虽然绿色会展的理念是科学的、积极的观念意识,但是,在教育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在培养人才和市场需求之间尤为显著。有一种观点被大家广为引用:目前我国会展业市场上99%的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家指出,专业人才缺乏、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出现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教育的缺乏,人才供应不足,而是由于教学理念与市场需求的供不对求,即理论教学与会展市场的对口误差。会展教学理念在现今教学中依附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外语、物流管理等边缘专业,其深入的学习需要师资力量依靠时间来磨合市场现状,加大融合会展业与市场、环境、教育三位一体的供求对接,促进绿色会展的广义发展。

(二)高校绿色会展的教学与市场运行的接轨

高校会展教学体现着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来源于实践的硬道理。由此可知,实践对于任何教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会展尤为如此,为深化绿色会展理念的教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其与市场运行的接轨,通过实践,让教师、学生、教学都进入会展行业,了解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摸索会展行业的规律,强化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拓宽教学视野,增强实干,让专业知识与市场实际更为贴合,避免知识的老化和人才储备资源的枯竭,有效的将科学发展的绿色理念源源不断的输入到会展教学和市场运行之中,力图打造教学与实践的柔性接轨。

(三)企业绿色会展的实践与市场营销的融合

企业为促进市场营销而加入会展活动,将绿色会展的理念融入企业,树立绿色企业品牌,则是企业绿色会展实践与营销互利互惠的成功航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营销成效与企业的形象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形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其一,与服务和产品为主打的经营能力;其二,与决策和定位为方向的号召能力。当绿色环保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企业营销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点显得恰如其分。通过服务和产品的环保化,决策与定位的集约化,能在主办绿色会展中获得良好的声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不但宣传了经营规模,经济能力等硬件实力,也在营销竞争中赢得关注和认同,在公众心中的知名品牌里赢得一席之地。

四、绿色会展的经济发展教学管理的前景

(一)坚持绿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会展业的飞速发展,会展的活动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展览馆、展览公司、广告策划、旅行社或者设计公司,越来越广泛的主体利用会展的发展优势,植入包装和推广科学理念,为打造新型企业形象和会展效应而搭建平台。在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下,会展教育理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坚定绿色科学的信念,培养教学目标,不断的进行明确的定位。做好会展教学成败的前提是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来考虑,绿色环保是焦点之一,一味地追求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交际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策划会展项目、付诸实践能力、周密性思维等多元化目标培养,高效的结合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标准,给予人才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二)营造会展氛围,提高师资水平

拥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是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的抓手。高校会展教育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专业师资结构,来提高会展实际氛围的层次和质量。首先,有计划地安排会展专业教师到会展科研单位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模拟会展环境的实践及评价体系,模拟会展企业的分工、岗位、职能,模拟会展企业的业务流程、环境,并岗位分工按会展项目实施方案的功能模块进行操控,以此来考核在会展氛围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还要鼓励会展专业教师将目光投之于国际性会展城市,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的资料上枯燥的数据之中。为培养出可为会展服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弘扬发展要义,加强现场实践

高校会展教育抓好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做好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活动展开。将各种实践基地面对教学应用,使学生充分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会展项目运作流程熟练掌握,会展实务的操作能力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提高实践教育环节的实习质量。一方面,为了促进实习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入地在实践操控中带着疑问去学,可以开设学生实习前的辅导课程,带着课题去做,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解决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重点与难点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加强实习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学生各实习阶段的管理,委托会展企业从业人员利用现场教学针对学生进行定人定岗辅导,培养学生真正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但凡新知识新专业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和实业。因此,会展行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发现不足、不断创新,以自身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提升。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特殊、最难打造设计的产品莫过于人才。因此保持会展的绿色科学理念,柔性接轨市场,对口输出教学实践型人才,保持教学―市场―社会三位于一体,创造会展高端的经济发展行情。

参考文献:

[1]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Barich H. and Kotler P.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Image Management[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32(04):33-47.

[3]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现代乡镇,2007(02):33―39.

[4]罗薇.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80-81.

篇6

一、大学城状况

大学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性城市发展趋势。在美国拥有两大高校密集区,一是加州的硅谷地区,拥有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体系;二是128公路地区,云集了波士顿地区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一大批名校。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天津、南京、厦门等大中城市大学城早已经悄然建起来了。本文提到的南京仙林大学城隶属于南京栖霞区,是由江苏和南京共同组织建成的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城。仙林大学城的创建宗旨是建立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城。它从2002年初宣布建立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至今,总投资已经超过100亿元。已经由四个片区和两个组团组成,四个片区为:大学集中区(仙鹤片区)、国际会展交流区(麒麟片区)、科技产业园(白象片区)、高尚住宅区(青龙片区);两个组团为:玄武软件园、马群科技园。在大学城中已经建立并运作的高校有: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在大学城周围,新建住宅林立,如仙鹤山庄、咏梅山庄,以及快要竣工的香樟园。仙林大学城的配套设施也慢慢开始完善,已经建立了两家大型零售商店:苏果便利店、苏果社区店;而且已经有了一家百货商店――仙林大成名店,而另一家南京商业百货巨头――“金鹰百货”已于2006年开始建设,预计2009年将投入使用。届时,该家百货店将是集KTV、书店、饭店、网吧等于一身的大型百货商铺。公共交通也比较发达,97路、50路、70路、165路等十余条公交线路途经仙林地区。而正在建设的南京地铁2号线也将经过此地。

二、大学城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大学城建设必然会带来对其固定资产投资的追加。通过回顾南京栖霞区各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南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我们就可以看出大学城经济建设对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图1)

可以看出,从2002年栖霞区建设大学城以来,其固定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这其中主要是大学校园与周围住宅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我们发现大学城周围的房价正不断地飙升。从2002年开始,销售售价为1,980元/m2,到现在已经是8,000元/m2(香樟园),其房价升值超过4倍。而随着南京大学国际学校进驻仙林地区,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从而有效地推动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二)对社会消费品的影响。六年大学城的发展,带来了近十万大学生的到来。这批大学生也带来了对这片地区巨大的社会消费品需求,其商机将是非常巨大的。据经验可知,在校大学生人数与社会消费品需求是有联系的。在此,我们利用各年的在校生人数与栖霞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相关系数(表1)和预测方程(表2):

y=a+bX

Y=-8.4737+0.4472X公式2

经公式1计算,我们发现在校生人数与社会消费品的相关性系数竟然高达0.9548,这说明了这两者之间是高度相关的。同时,我们也得出了社会消费品需求与在校生人数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而根据最新仙林大学城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我们预测今年在校生人数将超过12万(不包括研究生),根据公式2,届时本地区社会消费品总额预计将超过45.1903亿元。所以,其消费需求将是非常巨大的。

(三)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栖霞区位于南京郊区,而仙林地区在未建设大学城之前,这里是一片广阔的稻田,农业经济占经济的主导。笔者从《南京统计年鉴》中整理发现,栖霞地区未建立大学城的2000年和2001年,栖霞地区农村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68%和5.78%,而到了2005年这个比重只占到了3.90%。因而,在此建设大学城有利于南京城区合理规划。把数十万的大学生转移到人口较少的郊区,缓解了主城区的人口压力,同时也带动了城市郊区的发展,而且集中建设大学城,将成为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地,也伴随了明显的城市功能创新。美国的“三角”创业园周围有世界一流的杜克大学、北卡大学、北卡州立大学以及一大批社区大学。这个地区凭借这些大学为其坚强的后盾,凭借因此而积聚起来的市场制定研发体系、人才素质,成为了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各类公司、机构,以及全球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中,政府―企业―学术界合作的典范。这对于中国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大学城发展的未来

纵观中国大学城,虽然其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

(一)配套设施还存在不足。虽然仙林地区已经有了两家大型超市以及一些百货商店的出现,但其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校区内学生和附近住户的需求,而且中国的大学城普遍都是如此。比如,浙江杭州的下沙高教园区。虽然,欧尚、家乐福已经进驻此地,但学生们还是会经常去市区购买日常用品。根据笔者对数十位学生的调查询问得知他们更愿意去市区购物不是市区的物品品种多,而是大学城的商店不够多,缺乏比较优势,所以他们会“舍近求远”。再者,每逢节假日,公共交通都是普遍非常拥挤,而平日则只有寥寥数人。虽然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在此建设地铁,但放眼中国大中城市,又有几个城市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难题呢?政府资金投入永远无法满足投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大学城的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商业优惠政策,鼓励对大学城的投资。

篇7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核心,追求一种协调、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它是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25-01

0 引言

第十七届的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我们在加大力度对经济结构进行推进和战进行略调整的时候,对以下问题尤其要关注:提高国际竞争力;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要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更要提到日程上来;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养。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真正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成为一个体系,更有益于宏观协调和控制。因此,科学发展观实则就是推助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发展过程中有力的指导保障。因此切实落实发展观,是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诠释

科学发展观具有两大特点,即工具性和价值性,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是数量和质量,但二者互为协调,互为促进,周而复始,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具体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对失败进行了反思,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可以说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指南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的指导思想。它对充实、完善现阶段发展路途中的模式。

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

(1)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化明显加快可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变化还是很大的。最初是主要是计划经济,市场的辅助作用是微乎其微。然后计划与市场二者起头并举,到今天市场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完全独立。基于此种情形之下,资源配置受市场经济的作用力愈加强大,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机制也越来越完善,这样新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应运而生,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

(2)适时的国情大背景。现阶段是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由于城市化加速,人才增多,设施增加、资本累积,这些因素都相应地带动着与之有关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从城市逐步转向农村,随着也就促进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助推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且力量巨大,不可阻挡。

(3)人民的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最直接的就是人民的消费水平快速上升。居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就是市场的需求量加大。市场需求量加大,自然就带领各行业生产线的不断扩大,投资增多,此种情况自然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弥补了以往我们存在的诸多缺口。在过去,我国经济无论是在资本、外汇上,还是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上,乃至专业人才和前沿知识都是有缺口的,如今我们走出国门,将国外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及管理等等引入国内,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齐头并进,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5)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力的报酬是非常低的,这一点对外资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在我国落地生根,逐步发展壮大,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6)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相比与其他国家而言,投资密集、积累率高、资本形成率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外商和国人的投资。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厚,投资愈加密集,这种高密度投资自然使得积累率增高,高速的积累率随之最后就是使资本形成速度加快,循环往复,导致经济循环快速发展。

3 经济发展“好”的要求

(1)一个好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若想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有长远目光,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口数量、资源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的能力的能力不只是看是否有多快,更要看其持久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尤其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绝对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天。一个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绝对是失败的发展,一个牺牲了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则是千古之罪。

(2)要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经济发展自然最求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绝对不是衡量经济发展“好”的唯一标准。经济效益虽是目的,但经济质量绝对是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一个好的经济发展,应给为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享受、方便、生活安全的保障,是服务于大众的而不是少数人的供给。同时一个好的经济发展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让人民共同富裕,最大化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3)经济发展的“好”还表现在各个行业与关系之间的充分协调性。也就是说,单纯城市的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没有跟上,那不能算一个好的发展;单纯经济发展了,而社会环境破换了,那也不能算好的发展;只是某些区域发展了,其它地方依旧落后,那依然不能算好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了,其它相关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也不是好的发展。因此一个好经济发展,要做到城市和农村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各个地方之间、行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等等都是协调一致的。

4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1)对所有制改革将继续深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完善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者共同发展。无论经济如何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坚决不可动摇的。在此基础上,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平、公正、保护物权,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同一个等级上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所有制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所有制

度,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同时,对所有制的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市场作为主体的参与经济建设当中的热情高涨,积极主动。此外还必须建设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对所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进行有力的保障。

(2)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系统,加大其调控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公共财政系统逐一完善。严格预算管理,对预算制度改革必须继续深化,加大监督力度,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的体制还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更要标准化和透明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要增多,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继续提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是孤立独行的,它必须依靠国家强大的宏观调控体系,特别是财税手段宏观系统更要精细周密,无懈可击。

(3)现代市场的建设步伐要加快。现代市场的竞争必须是有秩序且开放式的,形成这样一个环境,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紧跟着就发展起来了。这些要素市场能及时反映出市场中的供求对应关系、各种资源的多与少、环境对成本带来的损失等等。同时对于一些机构要逐步建立起来,从而更好的规范行业发展。例如:中介机构、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下,经济主体才能更好的运行,经济效益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是落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经之路。

(4)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宣传、动员,使全民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且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之中,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节约型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青山依旧在”的环保社会。同时要着重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确保资源的正常供给。避免资源的枯竭而出现经济的大幅度下滑。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力争以小资源、小环境损坏来换取最大值的经济社会效益。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深化所有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系统,加大其调控力度,加快现代市场的建设步伐,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以人为本,多方面协调,互利共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能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能展现出自身的新优势。总而言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条强国之路,是发展和加快我国经济的康庄大道,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勃勃生机。因此且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富强的大事,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郭涛.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

篇8

关键词: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社会经济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59-03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发展决非偶然,它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建立发展既是欧洲各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应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

一、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分析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后期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它在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主要指德国、英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的发展历史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当时欧洲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顺势兴起[1]。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和人均GDP的增长两个方面。虽然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城镇化率都在50%以上,如英国城镇化率为77.1%,德国城镇化率为72.3%。欧洲这些国家不仅城镇化率水平比较高,而且人均GDP都在3 000美元以上,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在1970年时,欧洲的荷兰、瑞典、瑞士等国家人均GDP均达到了4 000美元以上,这为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迅速上升,而工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在1990年时,欧洲这些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已达到较为合理的比例,即农业比重在10%以内。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欧洲国家三大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调整,尤其是2008年以后农业所占比重更小,下降到3%以内。欧洲国家城镇化率的提高与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这些改变就要求人才培养结构随之改变,最直接的影响是就业岗位的变化。就业岗位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的多样性与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偏重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

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结构、科类结构。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高等教育不能够有效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功能失衡。一方面,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倒逼高等教育结构随之发生变革;另一方面,高等学校领导者为了学校的生存、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更好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必须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因为高等学校必须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否则高等学校就没有了经济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只有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大学,才能够培养适应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就业岗位变化需要的既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教育优化改革是应用技术大学建立的客观要求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共同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在回顾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求,主要的教育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3]

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变革的动力源泉,反过来,经济结构的迅速发展又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必然会倒逼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优化。欧洲主要国家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向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及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更多更高端服务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很显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大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结构变化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使高等教育必须改革。

同时,欧洲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领导者也都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特别对国家发展实体经济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欧洲各国为了壮大实体经济,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及国家竞争力,必须及时破除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与束缚,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机构有效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用技术大学就成为科学合理的现实选择和客观要求[4]。

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尤其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各国都及时优化调整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使应用技术大学及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各种创新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更为突出。例如,在20世纪金融危机对欧洲各国虚拟经济重创的情况下,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则能坦然面对,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以高水平技术创新为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了高层次技能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应用技术大学为这些国家经济腾飞、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应用技术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应用技术大学具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它对欧洲国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稳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体系能否培养与经济结构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密切的关系。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国家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大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例如,德国、芬兰、荷兰三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9%、46%、65%,有效地支撑了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专业结构上都符合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从1970―2009年,荷兰的服务业比重56.6%上升到74.1%,农业比重从5.7%下降到2%。尤其是到2009年,荷兰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占80.5%,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人口占16.7%,从事农业劳动力人口占2.8%。从荷兰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及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其培养人才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与提供的就业结构具有高度的匹配性[2]。

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主要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及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它更加注重技术和职业培训,应用性研发活动是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式。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应用性研究主要是为企业、行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或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它与企业、行业联系比较紧密,并且有专门人才负责解决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使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行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行业、企业和社会公共机构的欢迎。

(二)应用技术大学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在促进欧洲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方面,最直接的效果就体现在各国家人均GDP大幅提升和国际竞争力排名的提升。

在欧洲国家人均GDP增长方面,德国、瑞士、芬兰等国家的GDP都有了快速提升。尤其是瑞士人均GDP增速惊人,人均GDP从2000年的3 500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8 000多美元。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瑞士已经连续4年获得第一,尤其是从2005年的第八名跨越到2006年的第一名。瑞士在科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劳动力市场效率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些方面均与应用技术大学有紧密的关系。因此,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二者共同渗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并最终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人均GDP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即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最快的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时也是欧洲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瑞士、荷兰两个国家GDP快速增长的阶段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进入高等教育范畴,走上发展快车道阶段。因此,人均GDP增速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的国家正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迅速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2]。

(三)应用技术大学提高了国民受教育水平,提升了就业率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提高了国民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使得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人工资和职位的差异性从由个人身份决定转变为由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并回归了高等教育的本性。虽然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规模不同,但都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由于就读应用技术大学的费用与普通大学相比较低,并且就业率较高,因此,很多人选择应用技术大学,这就提高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提升了全体国民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公平。

从就业率与受教育层次的关系来看,一般来说,个人受教育水平与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个人受教育水平层次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率就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也为个人就业机会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岗位有密切关系,因此,学生就业时就很容易找到与学历层次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都比较高的就业岗位。例如,1996―2010年,荷兰接受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人员的就业率从78%提高到84%。荷兰75%的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他们受教育水平匹配,应用技术大学超过80%毕业生在对口专业领域或邻近领域工作[5]。

(四)应用技术大学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学术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要求。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应用技术大学在满足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国教育立法的确认和制度保障。从国家制度层面来说,欧洲各国把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不同类型但等值”的高等学校,与普通大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例如,荷兰1986年《高等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应用技术大学与普通大学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1995年,瑞士国家颁布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法》,把应用科技大学定位于高等教育机构,同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5]。

目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它与普通大学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双元”结构体系,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层次上,各国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定地位,完善了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成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迪尔特・欧拉.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迪尔特・欧拉教授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5,(4):1-5.

[2]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年11月.

[3]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

[4] 杨刚要.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5):89-92.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R].2013年12月10日.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in Europe

YANG Gang-yao

(Institute of private education,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63,China)

篇9

一、理解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快”:指发展速度,也就是经济快速增长。过去二十多年来,各级政府追求的就是“快”。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确实持续领先全球,从而使整体经济规模及国民财富总量迅速提升。但对这一快速增长过程及其后果,并不是所有的民众都表示满意和认同。

“好”:指发展质量,也就是好的经济增长。好的经济增长:从宏观经济结构看,这种增长是平衡的,稳定的;从生态关系看,这种增长是环境友好型的;从经济增长目的看,这种增长是民众普遍改善生活的。“好”在“快”前,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并不是两个字的简单对调。“又好又快”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快又好”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忽视了资源环境能否支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两个要问题。所以经济发展并非越快越好,在合理的水平下,8%的增幅不见得就比10%的增幅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有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把握科学发展的新转变

“又好又快”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握好“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一新转变。

(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国际条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结果,不可能长期单兵独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也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基础不稳固;

(2)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

(3)经济结构不合理;

(4)体制机制不完善;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化,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也就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又好又快发展”是对前一段经济发展政策的传承和创新

自1996年以来,中央一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调:

1996年是稳中求进;

1997年是继续稳中求进;

1998年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9年是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2000年是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开始提出就业问题);

2001年是扩大内需;

2002年是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倾向政策;

2003年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

2004年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5年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6年是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政策的总趋势是从强调“快”兼顾“好”,向强调“好”、“快”并重转变,直至这次提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了“快”的前面。说明了“又好又快发展”即是继承了前段的经济发展改革,又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政策的创新。

(三)“、又好又快发展”是对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积极应对

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全球的第11位上升到第4位;老百姓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但我们走的基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的路子。一是耗能高。单位GDP耗能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0%;二是污染重。污染高出几十倍“,有水皆污”、“逢雨必酸”,这是发达国家百年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天在我国仍然存在。三是社会失衡。在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地区差异出现较大差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太和谐、不太平衡、不太协调。“十一五”规划指出:到2010年,在GDP年平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些指标,必须实行“又好又快发展”。

三、采取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根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八个主要任务,而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

今年经济工作八个主要任务:

1、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对经济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重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合理控制投资增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镇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消费能力。

2、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化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

3、坚持以节约能源的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把握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关键环节———强化政府责任。

运用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提供节能降耗的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加强依法治理。

使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5、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完善区域互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全国统一市场。

6、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国有企业的改革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行政管理、投资、财税体制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金融体制改革以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优化金融结构为重点;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重点。

7、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对扩大开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对外经济上新台阶、重点是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等。

8、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切实做好就业工作,重点是零就业家庭和大学生的就业。切实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完善工资协商和调解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扩大向农村。

这八个方面的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这个总的指导思想,都着眼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完成这八个方面的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l、宏观调控有效性加大。

2007年中央提出的宏观调控的新内容是:“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一是对过去宏观调控工作的总结。使我国经济由“偏快”止步于“过热”。二是防止我国经济大起大落。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只有采取“边看边调、多重用力、微量频调”才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避免通缩、通涨。三是缓解产能过剩和就业压力。如控制GDP增长在9%和投资增长在20%以下,就可能会使消化能力减弱,加上前几年投资快速增长,形成生产能力较大,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可能导致需求相对不足,出现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就业困难。四是适宜于房产地调控。房地产产业链较长,对希有资源(土地)的消耗和易引发投机活动等对经济影响大,对房地产调控特别谨慎,既不能力度太大,也不能放纵盲目扩张。

2、有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被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近年来,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使我国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压力倍增。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已过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这一问题进而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3“、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着力点。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在装备、技术、理念等来改造传统农业,需要的是先进技术、一流设备和现代农民,其标志是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的“三大支撑”(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人才),发展和构筑优质粮食产业、高效园艺产业、健康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新兴农业产业、农业服务产业(六大产业)等现代农业体系。

4、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2%以上,我国仅为35.7%—51.1%。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加快消费观念的转变。特别农民收入水平更低,所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消费能力是发展经济的重点、必须牢牢把握,千方百计地推动。

5、节能降耗减排由“约束”变成现实。

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攀升,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中央强调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我们的天蓝、水清、山绿、空气新鲜能否保守,关键就是这点。把对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变成现实。

6、房地产的管理力度加大。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房地产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投资过快增长;二是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将采取:一是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二是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三是搞活二手房市场;四是调整住房结构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五是加快抓紧治理“城市病”(房价高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7、人民群众发多得实惠。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主要有:一是扩大就业。就业压力主要有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人员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国家将鼓励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容量。二是合理分配。不让富人变穷、而让穷人变富。强调“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政策,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强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2006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调节,但仍然不少问题(如一个单位,高的每月增加薪金800—900元,低的增加l38元/月)。三是加强社会保障。要“稳定器”更稳定;“安全网”更安全。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将成为未来社会保障事业的优先目标,越来越多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将享受到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尴尬状况。四是着力教育公平。要让更多孩子有学上、上得起、上得好。促进教育公平,主要是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贫困生减免500元寄宿费。缓解“择校热,择班热”等,遏制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五是加强公共医疗。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六是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和价格合理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使大众性文化活动成文化生活的主渠道,休闲性文化活动成为群众自娱自乐和展示自我的舞台;经营性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活动的新途径。

四、提高益阳经济的竞争力

益阳相对全省而言,是比较落后的。2006年益阳市生产总值336.2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全省居十二位,仅好于湘西和张家界,全市财政收入11.59亿元(比2005年增长225.5%),人均居全省十四位。湖南省2006年生产总值7493亿元,财政收入891亿元。2006年益阳全市只有451家规模工业,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42家。其中:

第一位益阳电业局年产值11.75亿元

第二位纳爱斯年产值10亿元

第三位益阳电厂年产值9.8亿元

第四位科力远年产值6.5亿元

第五位泰格林低沅纸集团年产值6.36亿元

第六位柘溪电站年产值5.9亿元

第七位益阳橡型集团年产值3.37亿元

第八位资江电子元件年产值3.21亿元

第九位金利丰有限公司年产值2.63亿元

第十位惠同新材料年产值2.2亿元

由此看来,益阳相对落后,怎样又好又快地发展,怎样实现后发赶超呢?益阳市2007年经济工作提出:

2007年益阳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局长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我市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二方阵的奋斗目标,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重点,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五大战略,切实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益阳市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GDP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低于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提高益阳经济的竞争力,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益阳的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关键在人。人的问题解决,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

(1)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

人的问题,首要的观念问题,有了好的观念,就会带来好的发展。益阳的所有人们必须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经济增长必经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和谐型的观念。

(2)各类人员要有自己的特色。领导者:最需要的是凝聚力、影响力和善用人才的能力。这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性因素。管理者:最需要的懂管理、会管理、强的执行力,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够使劳动者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劳动者:一类是科技工作者(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最需的为益阳经济社会服务的敬业精神和真才实学的本领。

另一类生产者:最需要是对生产的热爱和追求以及生产一技之长的本领。

有人认为益阳人主要在琢磨人,不是在琢磨事,整天在考虑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总之,当本地劳动者不外出了,外地的劳动者纷纷涌向益阳时,益阳的经济竞争力就强起来了。

2、优化经济环境

益阳的经济建设环境虽有很大改善,相对于全国全省而言,直得改善。当然经济越落后的地方,环境可能越差。

3、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益阳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始终围绕“富民强市”,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1)、夯实益阳经济发展基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覆盖面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益阳作为后发地区,必须按照省委要求,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把加强“三个基础”作为突破薄弱环节、提升发展水平、支撑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增强益阳经济发展的后劲。

(2)、要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守住“四条底线”。省委提出的“四条底线”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保持青山绿水,提高森林覆盖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重视民生,改善环境质量。守住了这“四条底线”,也就体现了发展的好;守住了“四条底线”,也能够实现发展的“快”。

(3)、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益阳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两个作用,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扩大工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使益阳新型工业化朝着规划目标又好又快地发展。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科学 经济发展

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计算机科学能够整合社会经济的各项数据,预测出经济的未来走向。根据计算机的分析,人类能够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合适的措施,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经济的全面信息化是对时代变革的适应,也是时展给予我们的机遇。我国应当全力研究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促使计算机科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一、计算机科学如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变得自动化,很多人力的劳动方式被计算机控制所取代,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理,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比人力劳动,计算机控制不会存在精神上的疲劳,能够对生产流程保证严格的控制,降低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几率。在管理方面,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方面了上下级之间的交流。领导层的决策通过网络进行传达,节省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意思发生扭曲,有利于领导层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基层员工的信息反馈也能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到领导层耳中,方便领导层根据员工的工作实际对命令作出调整。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执行能力,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活力。

二、计算机科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给经济发展营造了信息环境

根据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内部的执行力是否良好是影响企业效益,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的执行力高,员工能及时根据上级的命令做出反应,企业内部的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传播,各种计划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各种措施也能得到彻底落实。相反,如果企业的执行力低下,那么信息传播的效率就会降低,信息传递准确性也不足,公司的各项政策不能得到落实,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不会增加。在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命令作为一种消息,是通过口头和文字形式从上级一级一级传递到基层。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信息含以上的扭曲,传递的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这就导致了企业不能够根据市场的动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各种决策的时效性也有所降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计算机技术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各种商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领导层的受众,让领导层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决定,然后又快速、精准地传达给各级员工。在市场竞争中,时间就是金钱,比别人提前一步作出决策,进行改变,就能够让企业占据一步的优势。

(二)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更频繁

信息传播的方便,不仅仅对企业内部造成了影响,还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了影响。因为互联网的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了。生产商的任务不仅仅是生产产品进行销售就完了,还要对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这能够帮助生产商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生产商了解了商品的优点,就能针对性地加强产品的独特优势;了解产品在使用中的缺点,就能够改正产品的不足,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商通过互联网,能够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与生产者沟通,能够避免双方之间产生误解,避免浪费双方的精力和时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让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就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增强自身的执行力,提高生产厂家与消费用户之间的交流频率。

(三)让商业活动更加安全

在过去的商业活动中,电话交流和面谈是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的主要交流方式。双方之前没有任何接触,对彼此的信用程度和人格品质都不了解,进行交易的风险很大。还有,交易双方通过书面形式和财物交换来进行交易,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险。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饮用,让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增加,电子商务成了商业活动的新型方式。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交易双方能够保留一些不需要泄露的信息,公开交易的必要信息,增加双方的信任,促进交易顺利进行。企业在日常的管理中,一定要区分好公开与不公开的信息,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形象,增强自身的信用程度。还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保护自己的机密,维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四)扩大企业的规模

信息化的到来让市场上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在经济信息化的大形势下,企业在竞争中想要胜出,一定要提高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效率。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调整经济的产业结构,整合各个行业的企业。企业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一定要落实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增强获取商业信息的能力,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能够对市场的信息和产品的反馈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思考出企业发展的新办法和新措施,企业才能够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

三、如何让计算机科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

(一)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学习

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融入网络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就要加强员工和领导层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过去的发展经验,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开发出属于企业自身的独特应用方式。企业的员工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及时补充新知识,增加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了解,跟上时展的脚步。企业要定期为员工开展计算机专业培训和计算机知识讲座,增进员工对计算机的了解,提高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落实企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企业的员工对计算机有了相当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以后,就需要企业提供各种硬件设施来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计算机设施的齐备是计算技术应用的基础。如果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设备都缺乏,即使员工的计算机知识再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再强大也无从发挥。这就制约了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树立起对计算机科学的重视,确保公司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计算机设施,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统一应用的计算机和软件,有助于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有利于企业增强内部的执行能力。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保持系统客户端的间接性和可操作性,方便客户和生产商的使用,让客户和生产商更积极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

(三)高校加强计算机人才培养

高校是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的主要阵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各大高校的研究和创新。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研究、创新、应用体系。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反馈,给高校提供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课题;高校机构研究后,将研究成果提供给企业,转化成实际运用的技术,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研究、创新、应用的过程。对于高校自身,要注意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培养计算机人才,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3],两者兼顾,齐头并进。硬件方面就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要齐备,应用的教学工具不能少。现在我国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扩招,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如果配套设施不足,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妨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软件方面就是学校要从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上着手。学校对教材的选择要注意,谨慎挑选教材的出版商和版本,根据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选择学生所要用到的教材。还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各类课程的内容,合理分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上机操作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最后,高校还要注意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培养。良好的教师队伍,能够在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时候发挥更大作用,让教学达到更显著的效果。

四、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经济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技术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和更广泛的空间。能够先一步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就能够增强企业的内部执行力,提高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交流频率,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取得先机。

参考文献:

[1]赵保华.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