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评估

篇1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概述?;现状及问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TK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38-01

1.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概述

众所周知,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包括对热能技术的研究、以及各种能量与动力之间的转化的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应用中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热能与动力之间的转化,通过分析能源的产生过程和使用过程,从而方便我们更好地对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应用起来十分广泛,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能源录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并且热能与动力工程充分利用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的支持了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角度来看,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机械能力、物理能量的研究,把热能与机械能量之间的转化作为重中之重。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能顺应这种发展的人才相对较少,要想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良好应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能源使用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热能动力工程中锅炉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2.1 锅炉在世界上出现的历史很悠久,锅炉的创造和使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锅炉是由锅和炉组成的,上面的盛水部件为锅,下面的加热部分为炉,锅和炉的一体化设计称为锅炉。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经过锅炉转换成蒸汽能。在一般工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工业炉来进行燃料的燃烧和能量的转换。根据文献材料可知,最早的工业炉出现在我国的商代时期,它的主要作用是提炼熔铸青铜器,并且,我国在春秋时期就能够铸造铁器,这个进步说明了我国控制工业炉的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当代,工业炉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较大的发展。

2.2 工业炉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包含四个,首先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其次单体容量小,平均容量在8吨/小时左右,10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的数量为42万台,占总数的2/3,再有排放贴近地面,对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最后锅炉技术、主辅机不匹配,运行状况差。此外,大多数小锅炉缺乏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导致现在锅炉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普遍不达标。煤粉燃烧是先进的燃煤技术,具有燃烧速度快、燃尽率高、烟气热损失低等优点,实践证明,煤粉燃尽率达98%以上,锅炉运行热效率达88%以上,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可节能35%。同时,我国还有几个比较综合型的大问题,工业锅炉技术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管理水平、工艺水平落后,制造厂家多且生产能力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等,所以,我国如果想解决工业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整治。

3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运行中的科技创新

3.1 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创新

如何有效地调节能量转换是锅炉燃烧控制中的重要部分。早期工业生产中,我国的锅炉填充燃料绝大多数是采取人工添加的方式,从而保障锅炉相关工作的正常稳定运转。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已从人工填料方式向步进式的自动化转变,而连续控制系统是主要的锅炉燃烧方式,其主要由各种气体的分析装置及燃烧的控制器等部分构成,通过热电偶的有效检测来设定合理数值,再利用计算机准确计算出所测数值偏差,从而保证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且合理的对锅炉燃烧进行控制。

3.2 锅炉风机的仿真类翼型叶片

由于锅炉内部的风机结构复杂、运行精密,因此给实际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尚未有科学且完整的体系来完善锅炉的叶轮制造及运行发展。如果想要获取准确有效的数值,就应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对机械内部的气体流动进行有效评估,模拟空气以不同方式出入风机时的相关流动分离。最后,再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值进行模拟设定,采用模拟实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在不同速度情况下所得到的矢量图,将多组数据进行比较后,确定出锅炉风机翼型边界层分离及攻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4.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的综合评估

热能与动力工程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锅炉使用过程中燃烧煤炭所排放的有害气体的数量,有利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另外,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是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锅炉领域的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给锅炉领域带来非常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当中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面θ嗣嵌匀饶苄枨罅坎欢显黾拥那魇疲如何提高热能动力的使用效率,锅炉领域还要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

5.结束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当中的应用促进了锅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意义重大,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成效不仅表现在锅炉领域,在其他领域当中也有体现。锅炉领域在看到热能与动力工程为本领域带来的可喜变化的时候,也要留意热能与动力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锅炉领域不能只依靠热能与动力工程来促进本领域发展,要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消除阻碍自身发展的因素,保证锅炉高效运转,只有这样,才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

作者简介:任永峰(1971-),男,山西怀仁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彭伟(1970-),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讲师。(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1-1018)、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07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36-02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近几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技术迅速发展而设置的实践性强且有地域特色的新专业。由于该专业涉及电气、机械、自动化、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目前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各高校的办学基础和定位也各不相同,不同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存在差别,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几所设置本专业兄弟院校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适用于内蒙古工业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一、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永不枯竭、环境友好的可替代能源,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社会效益较高。风力发电是目前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技术最成熟、开发规模最大、商业化发展最好的发电方式,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发展风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风电已成为电力系统增长最快的绿色能源和全球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截止到2011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发展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国家有20个,有五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了10GW,4个国家超过了5GW,中国和美国均超过40GW。2011年总装机容量与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国家见表1。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2006至2009年连续4年翻倍成长后,2010年底我国风电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3万千瓦。到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18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273万千瓦。预计从2012年开始风电发发展速度进入稳定增长期。表2是中国历年新增装机以及累计装机容量表。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世界风电设备企业十强中我国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三家企业名列其中。虽然中国风电从产业规模到市场规模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匮乏依然是长期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风电从业人员中掌握装备制造、变频器开发、控制理论应用、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场规划、标准体系检测认证等风电领域核心技术的人才匮乏,掌握风电装备系统设计、集成技术、控制系统研发和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我国风电人才的培育和储备也远远不能适应风电商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如何应对我国风能产业从初期发展到实现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这对风能行业人才培养方式和高等教育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显得相对滞后,导致风电相关技术人才匮乏,同时这方面的专业教育资源和专业的高级人才也相当缺乏。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风电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我国风电本科人才培养。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风力机组单机容量的进一步增加以及风电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风电本科教育始于2006年,教育部相继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等少数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国内设置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如兰州理工大学主要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主要依托可再生能源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主要依托新能源工程学院,培养计划偏重于动力机械;专业设置侧重于风力发电的只有河海大学,由原电气工程学院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部分学科专业调整合并组建了能源与电气学院,并设置了新能源系,但是也成立于2009年,其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也属于摸索阶段。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高校因发展基础和办学定位等方面的差别,所制定的培养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别和侧重,对于风电这个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风电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师资短缺是新办专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之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教育资源,现有的少数高级人才相对集中在一些科研单位。教师除部分从事过与新专业相关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外,一般都对新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总体掌握,在转行教师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组织缺乏面向新专业的针对性。对于骨干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是科研成果向教学中的转化问题,将风能最新技术进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结合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人才现实需求和高等教育衔接的角度立足于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地域特色及毕业去向,构建以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核心,形成创新型、实践型为主的风电人才培养体系,不求规模的最大化,但求优势和特色的互补。在横向对比其他院校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视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规划

风力发电系统是一个综合电机制造、空气动力学、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先进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知识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系统工程,现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材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同时复合型师资和教育资源有所欠缺,各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研究的学术氛围不浓。在调研其他院校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本着学以致用的思想,立足内蒙古风电大发展的现实,面向风电制造企业和风电场,秉承服务社会的理念,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以风力发电为主体专业课程体系。

在完善风电人才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内蒙古工业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选课指导,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设置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宽广的电气学科工程技术基础和风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专业知识,接受风能开发利用技术的基本科研和工程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风能利用方面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把握电机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与风力机械和风电场的有机结合,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紧密联系。其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风电场电气工程、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风电机组测试与维护、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工科专业,要求很强的实践性,需要配备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基地。由于开办时间短、缺少相关的教学实验设备,加之风电机组的安装条件等因素,高校虽然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但是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的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风电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单位开发了演示性风电实验装置。为弥补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与内蒙古范围内的风力发电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风能技术书籍不少,但其中能直接用于本科教学的书籍较少。主要是由于这些书籍集中于以下三类:第一类为技术培训类教材,理论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不足;第二类为理论性专著,偏重理论性,有深度,很多内容源自作者的学位论文或技术报告,部分章节的难度远超本科生的理解能力;第三类是各国风电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可作为教学辅助用书,但同样不适于课堂教学。由于以上问题,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没有进行专业师资培训的前提下,教师们通过自身科研和刻苦自学克服了很多实际困难,采取自编校内讲义和其他近似参考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开出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有大纲要求的专业课程,如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风电机组测试与维护、无功补偿技术等专业课程,计划在经过两到三届的试用和修改补充后正式出版一些教材。

四、结语

我国风力发电在大规模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先行地位已经明确。为适应我国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在本科阶段设立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风电事业的技术人才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分析我国风能产业对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需求,规划一套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方案将对这个新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对风电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玉立,何伟军.我国风电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36-37.

[2]水国志,荀振芳.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0-22.

[3]何建军,陈荐.风电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31-33.

篇3

关键词:课程群;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因为“课程”是大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界定、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等,都会直接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观以及认识论等因素制约。此外,高校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课程群”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之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课程群及课程群建设的发展现状

关于“课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课程群”是由在内容上紧密相承、相互渗透、互补性较强的几门同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各自配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并按照大课程框架组织课程建设,以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第二种认为“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多门课程的集合,通过学科来划分群与群间的界限。第三种认为“课程群”是指多门彼此互相独立但是又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使各门课程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追求整体效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种认为“课程群”是由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程内容上各有不同特点,但为完成同一个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个子课程组成的有机系统。

目前,一般高校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它首先是将“课程群”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次认为“课程群”是一个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学科优势的课程群体。总体来说,“课程群”是本学科或与之相近的学科的几门联系紧密的课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建设出的使整体效果最大化的课程群体,是一种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方式。因此,“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通过破除课程间的壁垒,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进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过程。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它顺应了网络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与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我国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开始,在课程建设中应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随后,一批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1-4]

二、课程群相对于“独立课程”的优势比较分析

相对于“独立式”的课程观,“课程群”在教学设计上独具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建设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将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有机结合。一些高校还把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集中到教学一线具体参加课程群的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攻关,锻炼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第二,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筹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把理论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教学效果。[5,6]

三、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高校课程群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模块设置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课程的教材、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等,虽然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国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指导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难以实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近些年来实施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来开展的,体现在对某门课程的“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结构等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由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各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宏观层面意义上的课程建设,主要针对某一受教育群体,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其中重复和过时内容,增加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对原课程群的进一步整合,可产生新的课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工作是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课程群建设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内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并将课程群的宏观设计与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7,8]

四、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及启示

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当前课程群建设中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难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从专业教学角度看,目前课程群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对于该种模式,国内高校已有相关专业达成了共识,并已在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是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宽口径人才,即“依托学科组建的课程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是关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特点与优势,一要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新知识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课程的内容、挖掘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要分清群内课程建设的主次。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不同要求,可紧密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内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进行建设,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响课程群的整体建设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及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应在课程群建设实践中注重群内课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课程群组织建设,有利于群内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教学调控与响应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课程群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进一步促进群内课程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371万,研究生47万。[10,11]而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11]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能源动力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方向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动力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专业分割很细,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历经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调整,已由原来的几十个小专业,逐步合并为一个大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动力领域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国内还有一些高校也陆续地根据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的调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统一整合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就业市场更为广阔。但是因各高校的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及国家和社会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及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内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关高校,也相继加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行列。相关高校结合自身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12]针对专业方向的培养特点,构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13]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的汽轮机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15]进行了高职高专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6]等工作。这些课程改革与研究实践,尚未涉及到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相关研究需要开展。

六、结论

第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开展的课程群建设不同于单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第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建设,不太适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要求,特别是存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课程内容呈现较多重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动手及实践能力不强等弊端,制约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第三,在已开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视角下组织实施能源与动力工程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需要结合新专业的调整以及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及结构,研究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46-48.

[3]王嘉才, 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5]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6]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8]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9]钱云.关于质量工程背景下优秀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44-145.

[10]张兄武.创新视野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质培养的“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运民,李录平,明勇.汽轮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寿广,路诗奎,陆金明,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篇4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

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

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篇5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性;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4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2]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其能源动力类专业,结合学校打造“三海一核”领域一流工程师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围绕“卓越计划”的实施开展了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专业教学理念的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色本科专业,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的国防特色本科专业。在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该专业过多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对专业实践和专门技能重视不够。因此,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提出“实验训素质、实践练技能、科研促创新”的实践培养理念,搭建了“专业兴趣激发”、“科学素质培养”和“科技创新实践”三个实践教学支撑平台,改革专业培养计划,在重视通识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对学生能力教育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已提高至15.5%,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学院提出以下措施:

1.面向“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合作,面向工程实际

只有到企业中才能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而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发可以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捕捉社会需求,培养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需要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卓越计划”中的学生提供顶岗实践和科技创新机会,并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合格顶用人才。[3-4]

2.树立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推进和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认可度

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结合国外同类专业课程计划,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建设国际化课程。通过引进或聘请客座教授等方式,请领域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为专业把握发展方向,拓展教师和学生视野;定期每年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或访问,从国外带回来本专业先进的前沿技术知识以及国外科学的管理体系。开展国际化教学体系,加强与国际名校合作,互派学生,互认学分,发展国际合作教育。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3.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加强科研与实践教学互动机制

高水平的科研始终是实践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创新赛事牵引、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利用科研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到科研项目或自发组队完成的科技创新过程,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在建设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以科研理念、科研文化和科研价值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构筑科学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进行了以下尝试:

1.推广新型教学方式

将项目经理制度引入专业课程教学,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5]大力推广研讨式、案例式课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推出“内燃机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更多课程的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开拓学生思路、锻炼思维,把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引入课堂实现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2.引入半物理仿真、虚拟实验教学方式

船舶动力设备普遍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难以开展物理实验,为此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全力打造“虚拟仿真验证平台”。平台实现内燃机结构虚拟拆装、燃气轮机综合虚拟仿真、蒸汽动力系统虚拟仿真、动力装置测试技术虚拟仿真、轮机机舱模拟、联合动力装置虚拟仿真和热工设备虚拟仿真等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更加直观、操作方便、效果良好,获得学生的好评。

3.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中心和教师科研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建立开放式实验基地,形成时间开放、内容开放、仪器设备材料开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引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当中。此外,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吸引有想法、肯钻研的学生提早参与科研,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开展自主教学、自主考试模式的尝试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自主教学。专业课程实现网上视频教程、网上答疑和网上作业批改;通过留言板、论坛等手段提供交流平台,增进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在考评学生学习效果上,改变传统考试方式采用“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尝试新的课程考核方式,积极推行考、教分离,积极尝试学生自主出题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

三、教学实验、实习和创新平台的改革研究

1.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已经和上海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广西玉林柴油机有限公司、河南重工柴油机有限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公司、沈阳606研究所、渤海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哈尔滨703研究所、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形成了良好的实践创新育人环境。

2.教学实验保障条件建设

学校与中国船舶工业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等所属的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外挪威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和法国BV 船级社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建立了“相继增压柴油机实验室”、“汽车发动机实验室”、“兆瓦级汽轮机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实验室;建有“教育部船舶动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绿色能源与动力科技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建有“舰船动力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黑龙江省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中心,保障了多种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

3.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以“创造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培养为目标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直接充当主体,自组团队,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将科研成果引入创新实践平台,新建测控一体化远程创新实验室平台,船舶、流域污染控制创新实验平台和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创新实验平台等,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教师队伍的改革研究

为了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计划,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专业课教师队伍。因此,面向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精选一批青年优秀教师重点培养,打造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将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培育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使人才的规模优势真正转变为质量优势。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内燃机专业课程、燃气轮机专业课程、热能工程专业课程等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学管理的改革研究

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展以下改革研究:

一是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咨询委员会。教学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企业专家、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资深教授、学院教授会和教学管理干部组成,把握专业发展和改革,以及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二是在企业合作培养单位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单位联合培养工作,条件成熟时成立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共同制定和监督工程实践教育开展。

三是加大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和考核力度。研究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从制度上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主干课、基础课、选修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的科学教学评价办法,继续总结学生对教师、学院对教师的评教制度经验和教训,考虑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多种角度综合评价教师上课质量。同时,加大教师上课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力度,规范教师上课行为,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切实提高授课质量。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申请教学改革。

六、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改革研究

研究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研究,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强能力、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指导原则。重点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强调创新性人才的企业实践活动内容,研究企业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和监督管理,企业实践结果质量的评估方法,坚持学校、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制。

基于产学研项目研究,协调校、企、学生三方的目标需求。基于产学研项目尽可能保证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学生共同开展同一项目研究。学生的课题遴选方法和课题研究方案,尽可能保证课题紧密联系企业发展动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取长补短,三方协调,共同完成项目。[6]

第三,强调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权重;加强实习、实践、实习基地的过程管理方法改革,确保实习、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效果;培养研究生专利撰写能力,启发研究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鼓励并奖励研究生申请专利。设立创新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优质师资聘请、理论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师资培养、创新学生科技基金设立等,从多方面实现创新教育改革。

第四,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纪律安全教育、保密及职业道德。完善多种保障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和利益。在企业实践活动中以及旅途中需要注意学生纪律和安全问题,购买相应的意外保险,同时,提供学生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费用。在学生入厂必须经过安全纪律培训。学生在学校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实践工作期间,还要签订保密协议,防止企业核心技术泄密,同时为了实现项目的延续性,尽可能促成产学研项目的企业方成为学生的就业单位,注重对学生企业文化方面的培养。

七、结论

经过“卓越计划”的多年实施,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计共获得国家级奖35项,省部级奖13项,为其他专业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借鉴作用,但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东旭.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83-185.

[2]王东旭,马修真,李玩幽.舰船动力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96-101.

[3]邓建高,王普查,朱昌平,等.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Z].

[4]苏永要,石东平,张铁军,等.从实践角度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68-71.

篇6

能源动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主战场。该行业涵盖学科多,支撑面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针对行业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创新性地提出了“熔炼互激”的教育理念,并建立了协同多元教育资源培养能源动力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教育体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行业急需人才。成果实施4年以来,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成果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辐射到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10所知名高校和2家知名企业,辐射作用显著。

针对“传统”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创新能力不足、专业认知不清晰等问题,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实践热情?新形势下,如何配置和融合多方位教育资源,培养行业所需要的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天津大学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提出“熔炼互激”的教育理念,并建立了协同多元教育资源培养能源动力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教育体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行业急需人才。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实施“熔炼互激”理念,激发师生热情

在课程、实习和实践教育环节,组建由国内外教授、讲师、研究生、学生和工程师等多层次人员构成的多元互动式教育场景(称为“熔炉”)。例如在“传热学”课程教学中,以“竞标团队”形式建立由海内外教授、讲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工程师构成的多元化课程团队。在实践教学中,如学生车队,以“虚拟公司”和“项目小组”等形式构建跨专业、跨年级学生组成的多元化项目团队。通过多形式、多阶段的考核评估以及营造群体竞争氛围等措施,推动师生共同面对实际问题的挑战,频繁地交流、讨论、咨询、汇报、评价,即“熔炼”作用;全体参与者相互学习、撞击、锤炼与激励,最大限度地获得教育和成长,达到“互激”状态。

构建“三五三”教育体系,支撑培养目标

学科教育委员会协调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内燃机和地热产学研联盟的产业资源和内燃动力引智基地的国际资源,组织为三大教育资源。构建项目制课程、科研实习、企业实习、国际视野拓展、群体创新实践等五大教育板块(图1),协力培养“国际视野、高素质、创新”等三大能力素质。构建成三大资源和五大教育板块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三五三”教育体系。重点实施项目制课程、群体创新实践和国际视野拓展等改革,推动三大教育资源汇集于五大教育板块,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多方位、多层次支撑。建立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反馈等21项制度以及学生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从人员落实、资源到位、过程规范、效果评价等角度,保障教育体系的可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

修订培养方案,实施5项教改计划

项目制课程改革计划:分批次选择专业课,改革教学大纲。以3种典型的项目实施模式,开展基础课程改革(见表1)。以项目为牵引,建立不同规模的项目团队,采取个人和团队表现相结合以及分阶段、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强化“学以致用,创新实践,沟通协作”意识。

表1 项目制课程改革方案

群体创新实践计划:给一年级新生宿舍发放内燃机,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拆装竞赛。组织二至四年级学生建立方程式车队,按照虚拟设计公司运行,参加全国比赛。个人和团队表现计入实践学分。

国际视野拓展计划:聘请20多位海外学者,建立5个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专业课,开设13门选修课和讲座。暑期邀请海外教授,面向全国大学生举办暑期国际学校。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游学。

科研实习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每年招聘30-40名三年级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进行科研实习,实习评价作为保研和考研面试参考。

企业实习计划:建立8个国内企业实习基地和3个海外企业实习基地,组织二、三、四年级本科生以多种形式参加企业实习。

建立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可持续运行

组建教育委员会及6个工作组,制定21项管理制度,落实学分认定、人员到位、资源配置、过程规范、效果评价。通过在校生、教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四层次反馈,实现全过程监督和反馈,确保教育体系的稳定运行和不断完善。

成果的创新点

提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热情的“熔炼互激”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一般为“老师教,学生学”的“二元主从式结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兴趣不浓,热情不高。“熔炼互激”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场景和教育模式,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贡献者。以技术竞标团队、虚拟设计公司和项目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熔炉,拉近了职业场景。一大批学生在履行“总经理”“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岗位职责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在“熔炉”中,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为营造“熔炼互激”的氛围,教师和工程师参与的热情也得到激发,维持了“熔炼”的“热度”,确保了“熔炼”的可持续性。

提出了协同多元化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体系”

成果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范畴,将学科牵头的内燃机和地热产学研战略联盟、内燃动力111 引智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三大资源有效纳入本专业的教育体系。设置项目制课程、科研实习、产业实习、国际视野拓展、群体创新实践等五大教育板块。在每个板块的教育“熔炉”中,汇集相应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协同。在教育委员会的组织下,实施五项教育改革计划,协力培养“国际视野”“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等三大能力要素。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受益显著,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明显

本专业四届12个班级400余名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显著提升。50%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深造,10%直接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深造,30%-40%被国内外龙头企业和院所录用。100余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等奖励。6名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一、二区期刊论文6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以上。

对参加传热学课程的130余名在校生和30余名毕业生抽样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感受到该课程明显促进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98%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演讲、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部分同学还提到这将是自己大学生活“永生难忘的记忆”。

天津大学北洋动力FSAE方程式赛车队参加了4届赛车比赛,成员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等30余个专业600余人。车队以虚拟公司方式运作,获得2010年度最佳组织奖,2013年度设计、营销、加速等成绩排名进入前10%。

全国20余所高校的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天津大学举办的4期暑期国际学校,拓展了国际视野。

毕业生受到行业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2013年12月,对一汽、上汽、长安、长城、广汽、潍柴、玉柴、联电、德尔福、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21家国内外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本专业毕业生13项能力素质指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对事业/公司的忠诚度等13个方面均表现优异。应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渴求,供需比连续四年超过1∶6。

成果示范效果显著,受到知名高校的认可和使用

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借鉴和运用本成果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成效显著,受益学生达3100余人,其中300余人次在“挑战杯”“节能减排”“FSC”等各类比赛中获奖。

参与企业多方面受益

天津松正公司和JohnDeere公司全程参与了“传热学”课程改革,参与的工程师深受教育和启发。学生项目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设计方案,为公司工程机械和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程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篇7

而在8月15日中国青年报也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该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大学,中国内地共23所大学榜上有名,清华大学再次进入世界前200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6所大学排在第201-300名。

2000年香港大学开始在内地招生,内地与香港名校的生源之争就此拉开了序幕,此后香港中文大学等其他港校的加入,更是使这场生源之争不断升级。而最近连续的两个大学排行榜,再一次把内地与香港名校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参考指标不尽相同,ARWU更注重学术性而QSWUR的指标更多样化,但QSWUR和ARWU两个排行榜中排名较前的名校却惊人的一致,即内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和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这12所名校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可以说各领域学科都有一定的实力,但根据两个排行榜的学科领域排行来看,各个名校又都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北京大学

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北大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简称理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简称工科)、生命科学与农学(简称生命)、临床医学与药学(简称医科)和社会科学(简称社科)五大领域均未能进入100强,但在学科排名中北大的数学、化学、计算机和经济学/商学均位列76-100名,物理学科的排名也接近100名,实力毋容置疑。而在QSWUR的学科领域排名中,北大在艺术人文(第18名)、工程技术(第34名)、生命科学与医药(第24名)、自然科学(第17名)和社会科学/管理(第21名)均进入了50强,除工程技术外其余领域均为内地高校第一,展现了非常强大的综合实力。

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北大有18个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北大的师资力量也很雄厚,在这些重点学科中还有1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赵敦华(哲学与宗教学)、蒋绍愚(中文)、陆俭明(中文)、温儒敏(中文)、阎步克(历史)、邓小南(历史)、高毅(历史)、姜伯驹(数学)、丘维声(数学)、张恭庆(数学)、王稼军(物理)、吴思诚(物理)、段连运(化学)、许崇任(生命科学)、祝学光(医学)、王杉(医学)。此外,还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和校级教学名师,他们主讲的课程也多为精品课程。北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90门,其中数学科学学院(6门)、物理学院(9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5门)、中国语言文学系(8门)和医学部(19门)较多。

优势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清华大学

众所周知,清华的工科是最强的,两个大学排行榜也印证了这一点。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清华的工科进入了50强(第45名),而理科、生命、医科和社科均未进入百强。学科排名中,计算机学科也进入了学科排名50强(第46名),而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商学未进入百强。在QSWUR的学科领域排名中,清华的工程技术排名第十,是内地和香港这12所名校中唯一排在前十位的学科领域。在清华的21个一级重点学科中,清华工科独占16项,包括: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清华工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也是最多的,共有11名,他们是:申永胜(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华成英(自动化系)、孙宏斌(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李俊峰(航天航空学院)、范钦珊(航天航空学院)、李俊峰(航天航空学院)、钱易(环境学院)、郝吉明(环境学院)、胡洪营(环境学院)、袁驷(土木工程系)、傅水根(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清华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有90门,工科课程占了一半以上(48门)。以如此强劲的实力,清华工科绝对是中国顶尖工程师的摇篮。

优势学科:上文所列的16个工科、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商管理、美术

复旦大学

根据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复旦只有工科进入了世界百强(52-75名)。QSWUR的学科领域排名则显示,复旦的艺术人文(第49名)和社会科学/管理(第45名)进入了世界大学50强,工程技术(第98名)、生命科学与医药(第67名)、自然科学(第56名)均进入了世界百强,展现出较强的综合实力。复旦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11个: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国家级教学名师也基本上分布在这些重点学科,他们是:陈纪修(数学)、陆谷孙(外国语言文学)、袁志刚(经济学院)、范康年(化学)、陈思和(中文)、乔守怡(生命科学)、俞吾金(哲学)。复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38门,也基本分布在这些重点学科中。

优势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

与清华相似,上海交大的传统优势也是在工科。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上海交大的工科进入了百强(52-75名),同时计算机学科也进入了学科排名的百强(51-75名)。QSWUR的排名中,工程技术排名第37位,在内地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和北大,而生命科学与医药(第124名)、自然科学(第114名)和社会科学/管理(第127名)位于百强之外,艺术人文则未上榜。当然,随着上海交大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后劲不容小视。上海交大9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全部与工科有关: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分布则较广泛:洪嘉振(建筑工程与力学)、郑树棠 (外国语言文学)、乐经良(数学)、孙麒麟(体育)、王如竹(机械与动力工程)、林志新(生命科学技术)、郭晓奎(医学)。上海交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20门。

优势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南京大学

南大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各领域均未进入百强,但化学学科进入了学科排名的百强(51-75名),高于北大的排名。QSWUR排名中南大较突出的领域是自然科学进入了百强,位列第85名,其余学科领域进入了前200名:艺术人文位列136名,工程技术位列163名、生命科学与医药位列193名,社会科学/管理位列131名。南大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有10位:范从来(商学院)、卢德馨(匡亚明学院)、王守仁(外国语学院)、桑新民(公共管理学院)、左玉辉(环境学院)、沈坤荣(商学院)、徐士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晓虹(社会学院)、刘厚俊(经济学院)、李满春(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56门。

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的工科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也进入了百强(52-75名),而QSWUR的排名中,中科大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表现突出,均进入了百强,分别位列第59名和第72名,而生命科学与医药则位列156名,而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管理均未上榜。中科大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国家级教学名师则有7名:陈国良(计算机)、李尚志(数学)、史济怀(数学)、施蕴渝(生命科学)、程福臻(天文与应用物理) 、霍剑青(天文与应用物理)、向守平(天文与应用物理)。中科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13门。

优势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

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浙大的工科进入了百强(第52-75名),而学科排名中有两项进入百强:化学(76-100名)和计算机(51-75名)。QSWUR的排名也显示,浙大在工程技术领域表现突出,进入了百强(第68名),其余领域排名为:艺术人文199名、生命科学与医药206名、自然科学139名、社会科学/管理212名。浙大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14个: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有10名:陆国栋(机械与能源学院)、林正炎(数学)、杨启帆(数学)、吴秀明(中文)、何莲珍(外语学院)、应义斌(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何勇(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吴敏(生命科学学院)、刘旭(光学)、朱军 (农学)。浙大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64门。

优势学科: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管理科学与工程

香港大学

在学科领域排名上,香港大学(简称港大) 在两大排行榜上的差异较大。在ARWU中,港大的各领域均未进入百强,仅在学科排名上有化学(51-75名)和计算机(76-100名)进入百强;而在QSWUR中,港大的艺术人文(第25名)、工程技术(45)、生命科学与医药(第28名)、自然科学(第46名)和社会科学/管理(第23名)均进入50强,是一所实力雄厚而均衡的名校。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在QSWUR中以上领域的排名港大均低于北大,但总排名却是港大高于北大,这可能与港大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有关。

由于香港地区院校不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各种评估和评奖,因而没有如内地名校一样的国家重点学科等数据,只能根据以上学科领域排名及网络资料推荐优势学科。

优势学科:建筑、法律、医学、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哲学及脑神经科学)、文学、化学、工程学(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计算器工程、电机工程、电子及通讯工程、讯息工程、工业工程及科技管理、后勤工程及物流管理、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屋宇设备工程、医学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

在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的工科进入了百强(76-100名),在学科排名中,中大有三个进入百强:数学(第50名)、化学(76-100名)、计算机(第30名,在12所名校中仅次于香港科技大学),优势突出。而在QSWUR的排名中,中大的五个学科领域均排名百强之列:艺术人文47名、工程技术82名、生命科学与医药60名、自然科学90名、社会科学/管理38名,同样是一所实力均衡而强劲的名校。

优势学科:数学、化学、计算机、中文、翻译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会计学、社会学、法律

香港科技大学

根据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的工科排名第36名,为两地高校之冠,其社科排名52-75名,使科大成为十二名校中唯一有两大领域位列百强的;在学科排名中,计算机排名第21位,也是两地高校之冠,而经济学/商学也进入了50强(第45名)。QSWUR的排名中,科大的工程技术排名第22位,仅次于清华;生命科学与医药(第86名)、自然科学(第55名)、社会科学/管理(第43名)也实力强劲,艺术人文(第195名)则稍逊。因此可以说科大是一所工科优势比较突出的名校。

优势学科:工程学院、商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理学院(数学、生物学)、人文社科学、会计、分子神经学

香港城市大学

在学科领域排名上,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的工科在ARWU中也进入了50强(第42名),学科排名中则有两项进入50强:数学(52-75名)和计算机(第50名)。在QSWUR的排名中,城大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管理展现较强实力,进入了百强,分别位列第79名和第72名,工程技术(第119名)和自然科学(第186名)也具有一定实力。

优势学科:商学、法学、创意媒体、数学、计算机、社会工作

香港理工大学

根据ARWU的学科领域排名,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的工科进入了百强(52-75名),数学(76-100名)与计算机(51-75)进入了学科排名百强。在QSWUR中,理大在艺术人文(第172名)、工程技术(第91名)、生命科学与医药(第225名)、社会科学/管理(163名)等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实力。

优势学科:酒店及旅游管理、辅助医疗(职业治疗、物理治疗、眼科视光学、放射学)、工程、物流

【相关链接】:

篇8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流体力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5-03

工程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环境工程等许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知识涉及面广、基本概念多、内容抽象等特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不但理论抽象,而且直接面向工程实践。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难学”。其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工程流体力学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如材料力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另一方面是工程流体力学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最后还由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背景强,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知识。为提高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从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入手。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由五个系统构成[1]。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就是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化、结构化、持续化的整体,其实质是不断探索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管理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各种要求[2]。

根据课程建设情况,制定了图1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其教学质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大纲修订、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试方式改进等。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基础扎实;其不足是讲课内容与生产实际及后续课程结合较少,讲课时还不能收放自如。为此,安排青年教师边上课、边助课。实践证明,助课是一种培养年轻教师上好课的必要环节。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我们根据专业特点编写了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和辅助教材。针对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2002年出版了《工程流体力学》第一版。该教材在江苏省教育厅的资助下,进行整体优化、精简、补充,突出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作为江苏省高校立项精品教材,于2010年出版了第二版。为使学生更好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内容,2007年,出版了配套学习辅导教材《流体力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该教材作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配套学习辅导教材,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为满足《工程流体力学》双语课程教学需要,在参考国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于2010年出版了英文版《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完善了我校《工程流体力学》教材体系。为提高教材质量,特邀美国肯塔基大学Jimmy Smart教授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对整本教材进行审阅、修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环节,开放的实验模式在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知识的综合应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4]。我们的实验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从1999年起,我校将实测实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融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手段。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配套了16学时的综合实验课,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流的、开放的实验室课外学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奖,与工程流体力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锻炼是分不开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并使考试成绩能够如实反映教与学的效果。从学校的情况来看,还是以笔试为主,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验证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5]。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不能单靠死记硬背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上。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应用和理解上,避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而计算题则突出对解题步骤的要求,按步骤给分,没有步骤就不给分。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工程流体力学习题库和试题库建设。在同时开课班级较多的情况下,采取统考的形式,使考、教分离,使考试能够更好地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

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包括领导听课、教学检查、督导检查、学生信息员、学生评测等,目的是从不同侧面收集课程教学的相关情况,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领导听课主要是学院和系领导,通过听课了解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解决教学问题。教学检查包括开学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掌握教学信息,稳定教学秩序。教学督导员的工作以听课为主,督导员可随时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进行听课检查、指导。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相长,我校2009组建了校、院两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小组。学生教学信息员覆盖了全校所有的专业和班级,能全面地反映同学们在学习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及时反映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搞好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建设,我们通过大范围调查问卷和小范围收集学生个人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意见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课程课时设置是否合适,教师教学方式安排,学生是否主动发言,学生对授课老师的要求,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课程作业量是否合适等。我们建立的这个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目的是多渠道、科学地收集有关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信息。本系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处理。信息收集和处理是为了诊断和评价,为了推进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者之间围绕学校的办学目的、课程教学目标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协调工作。

三、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教务处反馈、督导组反馈、教学秘书反馈、任课教师反馈和学生信息员反馈。我校常年承担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6人,经常承担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6人。根据教务系统要求,每次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均必须对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及任课教师作出评价,并由教务处反馈给学院和教师。我校本科教学督导组分为学校和学院两级。督导组分别为学校、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咨询。通过听课、座谈、访问、征询、专题评估等各种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提供信息和反馈意见。在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实践改革,教学管理以及教师教书育人,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学秘书的工作涉及本院的全部教学工作,是连接各方面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由于教学秘书非常熟悉教学管理、教学环节,又同时接触教师和学生。因此,通过教学秘书反馈的对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流体力学任课教师根据其教学过程的切身体会,对教与学两方面情况均比较熟悉。任课教师的反馈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还可通过教学例会及时反馈教学中的信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教学信息员小组是完善通畅的教学信息网络和健全教学检查、反馈、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学院通过信息员反馈、学生测评、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及时了解并解决教学问题。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以上多种渠道收集反馈意见,经过诊断和评价后,将结果反馈给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我们的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网站上,还有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将其建议直接返回给学生。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为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教学过程信息收集、处理,并将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扬,尹红,李孟辉.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46-48.

[2]张永玲,李风岐,王安东.以教学评估为基础建立质量保障体系[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51):78-80.

[3]邓艳梅.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42):57-58.

[4]赵扬,王凤华.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29):100-102.

篇9

关键词:能源管理与审计;教学改革;能耗监控

作者简介:杨涌文(1981-),男,江苏无锡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刘青荣(1978-),女,山东烟台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48-02

“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是上海电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节能与能源管理方向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由多种技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泛。从动力、供能设备,到建筑能源,再到经济学的平衡及审计领域,横贯理科、工科、文科三个大类。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课程进行了基于校园能耗监控平台的教学改革。本文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内容及初步成果展开了探讨。

一、教学目标及现状分析

“能源管理与审计”是一门结合上海电力学院能源特色,适应当今节能行业需求的课程,主要以培养目前节能行业急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应是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创新能力。课程内容具体包括能源管理与审计概述,燃料与电力节能基础知识,建筑、企业节能潜力分析,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与审计应用分析,节能项目投资分析,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平衡分析,能源账单与低碳营运等相关内容。

在之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建设基本完善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热能工程学生的知识培养体系以理工科为主,对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分析方法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求学生在2个学分的综合课程中熟练掌握能源审计及能源经济性分析方法有一定困难。其次,由于本课程内容较多,需要大量的理论介绍课时,因此案例教学课时较少,实践教学缺乏平台,课后计算分析类作业不足,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一般。针对以上不足,根据上海电力学院校园能耗监控平台的建设进展,提出结合校园能耗监控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二、校园能耗监控平台介绍

上海电力学院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推动的“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的第三批试点高校。自2011年至今,已完成杨浦校区及浦东校区总计80栋3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水、电、气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建设了上海电力学院校园能耗监控平台,平台界面如图1所示。平台实现了能耗的分项分类计量、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图表显示、自动统计、节能分析、指标对比、数据上传等功能,实现了重点用能区域空调、照明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并针对上海电力学院分布式能源及新能源方向的发展要求实现了逆潮流的发电量监测,使校园电网内的发电用电数据集中在一个平台上。由于该平台实时采集校园内各类建筑及设备的发用电数据,并形成历史数据库,在服务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能耗管理统计的同时,可用于实践教学,对开设能源或节能课程的学校是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建立在学校公共校园网络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权限用户界面给学生发放非控制权限的二级用户账号,学生可以在校内自由登录平台,读取实时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三、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根据课程及平台建设情况,提出以下教改方案。

1.教学内容的变更

“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可以分为能源管理、能源审计及节能技术三大块。以往的教学完全参照书本,内容相对空乏。现在,将这三块内容与校园实际相结合,例如利用平台数据及图表对校园能源管理模式、综合实验楼的能源审计、图书馆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等实际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学生可以就近观察、就近思考。

2.考核机制的改革

课程采用卷面成绩+课题成绩的考核机制。期末成绩由卷面成绩(60%)、课题成绩(30%)、平时成绩(10%)三部分组成。其中课题成绩是根据小组课题发表评分和报告完成情况决定。首先,教师采用点名册顺序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在班级内划分出多个小组,一个小组4-6个人,小组内自由选出组长,每个组独立完成一个课题。之后,教师给出5-6个课题范围供每个小组选择,提出课题要求并进行背景分析,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为参考。然后,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每两周和授课教师做课题进度汇报及交流。最后,在期末进行课题汇报,按照国际会议发表的模式,7分钟PPT报告,3分钟答疑。教师组织各组组长对各小组的课题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平均出课题发表得分。教师根据课题报告完成情况做小幅调整,得到最终的课题成绩。对于个人的课题成绩,课程为了防止“大锅饭”现象的出现,提出了组员贡献度的模式。例如一个5人小组,每个组员初始贡献度为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长可以根据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贡献大的组员贡献度可调整为1.05~1.2,贡献小的组员相应调整为0.95~0.8,最后所有组员贡献度总和仍保持为5。这样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建立团队意识,提高其协作能力。

3.采用高自由度的探索性课题研究

本课程摒弃了传统的验证性课题研究,采用给出大致范围,学生自由选择方向拟定探索性课题的方式,由于课题结论未知,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课程初步设计了贴近课程内容的以下几个范围供学生选择:

(1)校园能耗分析。根据校园能耗监控平台历史采集数据库,对校园的年度总体能耗进行分析,计算能耗指标,如能源消费总量,生均电耗、水耗及标准煤耗、单位面积电耗、水耗及标准煤耗等。通过指标可以明确校园总体用能现状,并对各楼宇作能耗对比分析。

(2)楼宇初步能源审计。学生选择校内一定规模、功能复杂的楼宇,如图书馆、综合实验楼、食堂等。如图3所示,根据平台的实时监测及历史数据,对楼宇的水、电、气进行能源平衡及节能对比分析,明确楼宇能耗现状,找出能量损失的原因、潜力,明确节能途径。

(3)校园节能技术分析。对校园内涉及的节能技术,例如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照明节能、空调节能、电梯节能、供热节能等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节能潜力的建筑、设备改造方案或管理方案,并根据“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法及全生命周期分析法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估。

(4)校园能源管理制度研究。能耗监控平台建设完成后,校园的能耗及节能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因此必须研究更全面、更细致的校园能源管理制度。学生作为校园能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通过观察和调研,对校园建筑、设备各方面提出能源管理措施,并结合原有条例,制定新的校园能源管理制度及能源报表。

(5)楼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上海电力学院校园应用了微型燃气轮机、微型内燃机、微型燃料电池、光伏发电、风电发电等楼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通过校园能耗监控平台,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技术根据课程知识研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并探讨供配电匹配的楼宇能源结构问题。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上课、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及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改善,教学效果有较大提高。学生愿意主动和授课教师进行课间和课外的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本教学改革方案不仅适用于上海电力学院“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也适用于已经建成或即将建设校园能耗监控平台的百余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1]尹洪超.企业能源审计与节能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现在许多高校教师的考核方法是机械式的算分数。把各类、教授、副教授、讲师划成若干档,然后规定每档的分数,而分数由上课类别、到款课题费、数等组成。笔者认为,这种考核方法,完全属于机械式的考核方法。致使教师的精力主要用于拿到相应档次的考核分数,长此下去,高校师资质量将会下降,高校水准也必然下降。

其实要考核高校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聘任关,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对应聘者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和面试。二是明确职责。如开展某一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招研究生,担任课程。三年后进行一次评定,看是否达到被聘要求。三是严格晋升制度。晋升条件要严格,符合晋升条件才能晋升,不符合晋升条件者坚决不升。晋升也要有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评定。现在提倡创新精神,要自主创新。如果把教师管得只去追求分数,没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怎样去创新,怎样去培养优秀的学生?

要成为世界一流或高水平的高校,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一支人数较多的大师队伍。而这样一支队伍,绝不是用现在机械式的算分数的方法就能够造就的。因此,必须改革现在的高校教师考核方法。把好聘任、晋升二道关卡,建立浓厚的、创新的学术研究气氛。■

(徐忠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生教育应贯彻“导师负责制”

近些年来,研究生培养一改过去严格实行的“导师负责制”,开始采取所谓“导师组”体制。这种“集体导师制”弊大于利,最主要的问题是,它采取的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如果导师的责任心稍有欠缺(在当前导师水平缺乏严格的考量机制和导师教学过错缺乏追究机制的情况下,这种责任心的欠缺还是相当普遍的),那么对研究生的学习较少关心督促、基本放任自流的情况也就不是个别现象了。于是,在这样同一个知识背景和学术平台上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自然是批量化、共性化、平均化的。为此,笔者建议:

(一)严格贯彻“导师负责制”。2005年11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会议的主要精神就是“严格贯彻导师负责制”。从“导师负责制”的本义而言,这里所说的“导师”,应该不是“集体”意义,而是“个体”意义上的,或至少是以“个体”为主的。

(二)落实个体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自。要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尊重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规律,改变目前“本科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着学术个性、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落实个体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自。

(三)导师负责制应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导师有自主培养研究生的权力,并不意味着这种权利没有限制。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应对导师的培养行为实行“目标化管理”。导师必须为他的培养任务制定一个比较详尽的、明确的、最好是量化的目标,而他的任务完成情况,则要经过学位委员会的严格考核认定。

(四)研究生管理体制要同导师负责制相配套,否则导师负责制也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导师负责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大略的思路,倘要实行,还需经过科学细致的研究论证和认真规范的推行实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导师负责制”是搞好研究生教育,培养富有竞争意识、学术个性和自主创新精神之人才的较好途径,应当予以科学地贯彻和推行。■

(郭松海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教育质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工程类专业教育轻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1.原有工科院校纷纷向综合型、研究型发展,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已经削弱。

2.本科教育忽视实习环节。大学四年,最后一年基本上在找工作;专业实习基地难找,绝大多数企业由于效益原因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学校往往采取学生自行找单位,结果学生找个单位盖章了事,专业实习名存实亡。

3.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而现行高校职称评定也主要是以论文篇数论高低,评定体系本身也不鼓励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实践。

4.工科毕业生不会画施工图,不懂生产及施工基本规程的现象非常普遍。相当多的工科毕业生不愿到工厂、工地甚至设计院等工程技术第一线去工作,而热衷于当高级白领、公务员,搞策划管理。

科学要转化为技术和工程才能成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建议:(一)对工科院校或工科专业的评估应重视实践环节,将有无实习基地及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作为专业设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二)从事工程类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当具有一定年限的工程技术实践经历并将其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对主持过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或生产的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可将其项目业绩与论文同等看待。(三)校办企业(含工厂、研发基地、设计院等)应有别于社会上的一般企业,应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学校在经费上要给予支持。(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毕业生去生产第一线工作。(五)多层次办学,恢复和办好工程技术类中专、大专,培养大量的各种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

(马凯梅 全国政协委员、暨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关于改进高校贫困生贷款的建议

近年来,让大学贫困学生都能完成学业,“不使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已经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任务。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帮助贫困学生贷款的政策,但在一些地方未能得到很好地执行。

笔者认为不应把助学贷款的事全部交给银行去做,而应改为从国家预算中专门设立一个贫困大学生贷款基金,真正做到使贫困学生都能有地方贷款和能够贷到款。在贫困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学习艺术专业的,他们遇到的困难更为严重。因为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学费为每年一万元,专业艺术院校的学费更高,有的院校达每年一万二千元或一万五千元。目前国家规定的学生贷款最高贷款额为每年六千元,显然在做出这一规定时,没有把这部分学生的困难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