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篇1

[关键词] 孔子;德育为本;有教无类;言传身教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授徒讲学,弟子三千,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圣人 ”、“ 万世师表 ”。十七岁已开始收徒,直到七十三岁去世,先后从事教育活动五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教育依然具有借鉴与启迪作用。他提出的德育为本、有教无类、言传身教、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涉及面广,《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条目鲜明的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举其大略,主要为三个方面:

一、德育为本的德化观

“德”字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及,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首先,在《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言行直接体现了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看重。《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孝悌仁爱是立身之本,也是最为根本的,如果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道德标准超越才能的标准成为最高标准,这是德育为先思想的典型体现。“君子怀德”(《里仁》)指的是一个人只有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中的“道”是指最高的道德修养,君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修养,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才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教导子贡,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不仅是行善,更主要的是乐道。贫困而快乐,富有而好礼才是最好的。在众多学生中,孔子特别欣赏颜渊,“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先进》)由此可知,颜渊是众多弟子中德行最高的。他在不同场合称赞颜渊。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玉焉而已矣。”(《雍也》)孔子不轻易赞扬某人的德行达到了仁,他说颜回“长久不背离仁”是很高的评价,也是极为罕见的。他还尤其赞赏颜渊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1]孔子主要赞誉了颜回的安贫乐道,颜回的可贵在于不仅安于这种贫困的生活,而在于不因为条件的恶劣而改变自己原来的乐趣。这些都表现了孔子对颜回高尚道德品质的肯定。以上材料也反映出孔子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注重,对德行的重视。其次,从孔子开设的课程来看,孔子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十分的重视。世传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对德育的重视,据《史记·孔子世家》载,《诗》、《书》、《礼》、《乐》是孔子为学生开设的主要科目,这些科目具有很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再次,《论语》一书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孔子如何教导弟子为人处世的。孔子要求弟子做到“仁、义、礼、智、信”,并且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这些都说明他非常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孔子还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庄重的风范。他就不会有威信;没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他的知识也不可能巩固。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德化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有教无类的平等观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苟子·法行》。孔子名满天下,慕名求学者众多,贫富、亲疏有之,或才高、或学浅亦有之,情况纷纭。为此,孔子明确地提出了“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的伟大主张,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贫富、地域等等),并将这一主张落实在其人才培养全过程。据载:南部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之则多枉木,是以杂也。”这段记载形象地说明了孔子门徒情况各异,有可能良莠不齐,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门徒之众多,办学之兴盛,学生来去之自由,其中这个“杂”虽褒贬各半,恰是孔予“有教无类”思想体现在教育中的十分恰当而有力的证明。据《论语》可知孔子的学生有王公贵族,如孟懿子、南宫适;也有各国大小官员,如司马牛、高柴;有来自中原诸夏鲁、卫、齐、宋、陈等国弟子;也有来自边陲“夷狄”秦、楚、吴等国弟子。有来自声名不佳的地方之人,如“互乡”之“童子”;有父子同学于孔门的,如曾点、曾参父子,颜路、颜回父子;也有自己的儿子,如孔鲤;有年龄相仿者,如子路,仅比孔子小六岁;也有年龄比孔子小四十多岁,如子张、子贱;有富人,如子贡;也有穷困潦倒之人,如颜回、曾参、闵子骞、公冶长、子路、子夏、冉求、伯牛、仲弓;可见孔子弟子不分富贫贵贱、不别华夷、不分年龄,显现出一种开放、平等、兼收并蓄的博爱胸怀。今天,随着教育的普及,因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等制约受教育的土壤、因素早已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因为这句话体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平等、自由、开放”的教育观。这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意义就是:带着平等的思想走进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关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言传身教的知行观

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2]谢安夫人因为谢安忙于政务,很少见他管教小孩,于是便抱怨,谢安说:“我哪里没有教育,日常我的言行举止都在教育”。对此,可用孔子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是孔子对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爱因斯坦指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响着全体学生。为人师表说来容易,但却提出了比常人高得多的要求,因此,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不仅要因势利导,更要润物无声,才能将孔子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育人过程中。

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师者风范、万世师表。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曾经影响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千年不息,十分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消化吸收。教育事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石,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吸收孔子教育的精华,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养分和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篇2

关键词:孔子;道德;育人;因材施教

引言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提出和实施是以他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指针的,他的“以 德为先”的德育首位思想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的 思想以其超越时空的科学性,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教师观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德育教师 素质的阐述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本文是以《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系统阐发了孔子德育方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论语》,在研读过程中还阅读了朱永新、程晋宽、鲍寅初的《中国道德教育》、刘韶军的《儒家学习思想研究》、丁冠之、王钧林、刘示范的《儒家道德的重建》、 牟钟鉴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骆承烈的 《孔学研究》、蔡尚思的《孔子思想体 系》、鲁洁,王逢贤的《德育新论》、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梁桂麟,徐海波的《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著作和大量的学术论文,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开阔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综述的整理过程中,对关于儒家德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德育中的成功实践的文献整理过程中,我分别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德育的成功实践和儒家德育思想在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中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许多关于把儒家思想应用于当前道德教育的有益的启示。

系统分析法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也是把它作为一个体系从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形成的基础和依据、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客观论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法进行全面客观分析。

讨论与分析

一、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之风愈演愈烈,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是否健康发展s充耳不闻,导致有些同学除了读死书其他都不会,上个大学还要父母来当小工。而有些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看作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且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师资力量的扩充,在教育理念和方针上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体系的教育。试想,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以曲靖师院为例,映入你眼眸的有:情侣之间的不文明恋爱―湖边拥吻、桥上拥抱、食堂搂腰;公交车上、图书馆出现抢占座位的现象;食堂里出现剩菜剩饭现象等等。所以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

发达[1]。

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孔子“十二字”教育方针的当代要求

孔子是中外闻名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丰富。但是集中一点来看,他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他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论语・述而》第六章中的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志于道”是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据于德”是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依于仁”是指掌握正确的处世本领,“游于艺”是指悉心研习“六艺”。如上所述,孔子的这十二字教育方针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属于德育的内容,“六艺”则包含了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孔子的十二字方针充分反映了他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同时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2]。从孔子“以德为先”教育思想的提出,到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不得不赞叹于孔子作为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的伟大,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教育智慧,因为2500年后的今天,他的这一育人理念对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依然起着指针的作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表明这一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但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今天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十二字”教育方针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也充分证明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理念的超越时空的科学性,重要地是我们要切实有效的把这一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贯彻到培养学生的每一个环节中去[3]。

(二)孔子“德育过程论”的当代借鉴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基本的前提,有了道德认识,才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坚持以及对道德义务始终如一的践行,又取决于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是其旨归。因此,孔子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考察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曲靖师院目前存在的偏失现象主要表现在: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普遍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而被教育者只有听从、接受的权利。在教育的实践中忽略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想法、感官,往往使得教育适得其反。

2.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单纯的依靠说教的方式强行向学生灌输道德教育,以及管教的方式强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育中抹杀了知、情、意、行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3.重视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重视他律轻视自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4]。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孔子的“知、情、意、行”的四阶段的整合方式的成功尝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在知、情、意、行的有机整合上下功夫,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创新和丰富“知”的德育内容:我国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现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除了应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全面优良的道德素质。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内容要包括:大学生有崇高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与平等观点,正结合作精神,有强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活动和创新,诚实守信,善于自律;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挑战,竞争。简而言之,应该是受过教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和道德,可以充分发展[5]。

2.重视和发挥“情”的桥梁作用:孔子认为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有认识的和情感的两种因素,只有认识的而没有情感的因素的介入,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儒家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的。所以他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甚至他通过以扮演诗歌、音乐等的方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反思我们的过去,道德有些僵硬,简单,忽视文化情感的作用[6]。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榜样,良好的监管他们的感受,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情绪,使其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自控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健康的情绪影响集体和同学。其次,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无菌环境。一方面,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环境,以促进学生发展充满活力,饭郏健康高尚的情感。另一方面,一个令人愉快的和生动的文化,集体的和谐协调,使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加强集体积极情绪。此外,课堂和课外德育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心理健康咨询类机构,通过渗透进教室,日常生活中,以个人谈判、组织培训和其他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使其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德育富有成果[7]。

3.增强和锻炼意志的自律性:孔子认为道德意志总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他通过立志、树信、有恒的要求加强意志锻炼,而今的大学生在道 德意志方面同样需要加强[8]。

(三)孔子“个别差异论”的当代启迪

孔子关于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心理学思想,是他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把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与其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同一思想相比,那就不难看出,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确实要系统而深刻得多。完全可以断言,孔子乃是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具有丰富差异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教育心理学思想家。”孔子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了较系统、较全面的考察与论述。他认为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关于智力的个别差异,分为智力类型的差异和智力品质的差异[9]。

孔子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的这种全面和深入了解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学习。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依据他自己的差异心理学思想,并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大学生是由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群体,个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状况也都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会相同,个体差异较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个性气质、性格上的差异表现的更加显著。 孔子以差异心理学思想为依据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启示。依据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把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化,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结构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10]。

三、孔子德育方法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愤启悱发”法的当代运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启发诱导法是孔子德育方法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改进德育方法,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既相当紧迫又有着一定难度的课题。借鉴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愤”是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悱”是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老师才予以开导指点,使之得其真义;只有当着学生欲言而又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词语时,老师才可以提示以促其用辞通达。在孔子看来,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与“悱”的时机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就容易使他们豁然开朗,触类旁通,自觉躬行,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1]。

二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矛盾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热情之间的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他们好学。国家音乐学院认为,不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原来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自由,其结果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学方法;限制、压抑学生的热情将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12]。我们之前的做法道德教育是单向灌输,特点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成为单向灌输一个全方位沟通,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而且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交流。因此,对学生的主要突出的心灵和思想的影响,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的当代运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我教育修身是指个体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孔子十分重视修身的方法,他提出了“克己内省”、“学思结合”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之处是要达到使个体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因此,孔子有关“修身”的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是使德育方法有效的重要前提。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代德育应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创设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法、心得体会法、思想小结法使学生在“博学”与“慎思”中加强修养,通过温故知新、自我鉴定的方法内省、自察[13]。

1.论研究法是指通过政治、道德理论的研究,使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研究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采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2.得体会法:这意味着学生经常写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所以他们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道德。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应该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发记日记,写经验,谈谈学习好的学习经历,思维习惯,因此,他们靠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思维和自律持续升华。

3.想小结法:总结是通过思维,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自我教育,正确选择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生老师应该彻底实用,通常要求学生及时的总结确定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思S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总结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清晰目标的方向和努力的优势和劣势,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

(三)“诗乐熏陶、交往观摩”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情,注重感染教育。诗乐熏陶法、交往观摩法是孔子道德教育方法殊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诗乐之教”着重在教。“诗乐”是“教”之形式,“教”是“诗乐”之内容。“以诗乐为教”、“寓教于诗乐中”,这就是孔子诗乐熏陶法的总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其诗乐之教的目的是通过运用诗歌来进行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思无邪”的品质。感染教育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对象,尤其适用于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加上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的集体程度较高,具有激感的良好条件,效果更为突出。

1.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道德教育方法。要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首先要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环境的设计,创设优美、舒适、整洁、安静、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受到道德和人类精神的影响,例如,你可以设定著名古代道德在校园广告牌,校园宣传媒体有意识地传播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邀请外部专家和学者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情感激发学生达到内在的道德。古老传统的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校园环境按照科学、实用、教育效果的原则,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发挥其德育功能。值得强调的是,校园环境,既是基础设施“硬环境”,又是教师精神的工作和其他“软环境”,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自然会尊重有学识、有道德的人,而不学无术,品德败坏的人会遭到鄙视和孤立[14]。

2.艺术感染法

孔子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文艺作品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对人精神的丰富涵养,对人品格的完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他对诗经、音乐的教化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肯定了两者对人立身成性的作用。 艺术感染,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评论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艺术感染实际上是一个审美方面,是一个“教学艺术”的方法。它的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能够欣赏的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来看,培养品德,丰富精神生活,帮助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要的。而要艺术感染,首先,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介绍创意背景等一些文学或艺术作品,绘画内容和轶事等,联系学生的经验和背景,导致心脏升值。其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识别、组织书评,批评人士和其他活动,引导积极、喜欢文学和艺术作品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味,抵制低俗的事情,能够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第三,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孔子道德教育及其价值的合理利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刺激学生的惊讶、敬佩、尊敬、赞赏和其他情绪反应有着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练习,实际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

3.群体感染法

孔子认为,在增进道德、完善品质的过程中,朋友切磋、同学交流、相互劝勉、相互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他指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行为要求。他的学生曾参对先生的交友之道进一步作出了阐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群体感染的方法有着共通之处。 群体感染也叫交互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受感染体感染的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看球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同样的感染比一个人强得多。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会感觉舒适,生活在一个集体停滞会感到缺乏能源,萧条的感觉。所以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个体在群体中受感染的感染强度是加强还是削弱,要看个体与群体受感染的就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增加,否则,就会削弱个体感染的强度,甚至可能使个体的感染强度向相反方向发展。道德教育运用感染方法,就是要善于培养 群体的顺向情感,使其产生倾向感染去影响个体,使个体增强或激发顺向情感,削弱逆向情感,并尽可能使逆向情感向顺向方面转化和发展,从而使个体在积极、健康的环境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四)“文以载道”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文,专业课程渗透道德教育早在古代社会,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要把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道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据此来实现其德育理想。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似乎道德教育只是德育老师的事,与其它课程内容无关。事实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仅靠德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关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应该注意结合本课程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其次,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取得成就,而且是一个精通教育的人员教育艺术家。今天在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专业老师真的有必要加强这一质量培训。事实上,使用专业教师权威微妙,意味深长的方式,“渗透”类型的道德教育比其他形式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充分刺激内需和调动学生道德哲学,“我(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他(老师)需要”的潜在道德理性教育是正确有效的。

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上,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孔子已成功运用的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曲靖师院的教育现状进行比对,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发现了一些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策略上存在的偏差。所以我们更需要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活学活用,要在他的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性改革,以更适应现代道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语集[J].山东:齐鲁出版社,1984,(9).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匡亚明.孔子评传[M] .山东:齐鲁书社,1985.

[6]王常则.孟子[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中A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主编.说苑・杂言[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8]庞海坡.关于“德育首位”问题的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李世芬.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1,(7).

[10]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实效[J].江西: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

[11]叶扶荣..德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2]郭建新,叶国英.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2,(3).

[13]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3,(5).

篇3

下面,就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

一、 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是奴隶制案法业已全面崩垮,阶级关系变动剧烈之际。当时,不但失势的贵族分子可以随时下降为“士”,丢掉破家当,靠贩卖知识吃饭;从斗争中逐渐抬头,得势的小生产者成员(包括个体农民、小工商业者等),也有可能参加学习,积累文化知识,上跻于“士”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牌贵州统治底层的“士”,就不得不随着自身数量上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引起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迅速上升的、新型的文化知识者集团。为孔子当时开办私学、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和培养合用的人才,给自己理想的政治前途开辟道路,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孔子论“士”的品质,在培养规格要求上,就离不开官学传统的影响。《论语》记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第一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其次,“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再次“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不分上中下,着力只在一个“行”字。这个“行”,不是别的,正是政事(包括外事)、言语和伦常日用的实践,用《学记》原话来说,就是从“敬业乐群”到“化民成俗”之道。孔子一手把官学经验有选择地继承下来,从教学实践中给以充实和发挥,注意它的训练效果;又从心坎里鄙夷当今的“从政者”,嘲讽这些“斗筲之人”,要他们腾让出职位来,给自己培养的合乎规格的“士”去承担,实现“学而优则仕”的育人目的。

《论语》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基本精神上,与分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吻合一致。两相参对,同是“行”重于“文”,“行”先于“文”。在这里,“行”是立德,要求精于修养;“忠”是立功,要求精于政事;信是“立言”,要求精于应对;样样离不开“行”的范围。所以孔子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由于在实际训练中,“行”又较难于“文”,所以孔子也自道甘苦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由此出发,人们就不难看出:孔子所抱负的教育目的,依然有“小成”到“大成”的要求。

二、 教育对象

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在官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并把大半辈子的心血和精力,集中灌注到这一社会事业上,把自己辛勤培养的对象一直扩大到统治阶级成员以外,从而带来教育自身的社会性。事实表明,在孔子私学的门下,“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海焉。”(《论语•述而》)不拘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交了起码的学费,就给以开门接纳。在门徒们当中,真正出身贵族家庭的,如孟懿子弟兄、司马牛等人,并不很多;来自所谓“”行列(包括商人、武士、徒卒、鄙家、仆役等)的,反而较占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样毅然决然地打破历来“非我族类”的界限,扩大了教育文化活动领域,孔子确实开了风气之先。

三、 教学内容

在规定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官学的经验,重视“学文”,突出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孔子告诫门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认为学了以后,既可以陶冶情性(“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怒”),增益博物知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可以促进办理政事的能力,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在门徒当中,以“文学”见长的子夏对这方面造诣较深,引喻得当,孔子连连夸赞:“起予者商(子夏名)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这表明孔子把“学诗”当作一门主课。

至于说到“学礼”,在孔子的指导思想中,更是开宗明义的一件大事。在他看来,“学诗”虽很重要,还是为了“立功”,“立言”,用于“行”的表现;只有抓紧“学礼”、“执礼”,才是自立、立人的根本,即“立德”的根本、“行”的根本。如“约之以礼”、“博文之礼”、“复礼为仁”、“克己复礼”等“礼”的内容皆是孔子要求“学”的范围。逾“礼”而另有所学,则为孔子所不许。其所受到的阶级局限性于此可见一斑。

四、 教学方法

孔子从三十岁起,开始聚徒讲学,显名于洙泗。其教学实践经验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后世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

首先,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着“教学相长”(《礼记•学记》)的原则,念念不忘为教而学,为学而问,在“问”字上狠下功夫。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及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时,评议能“文”的规格,认为光是“敏而好学”还不够,还得放下身份和架子,真正做到“不耻下问”。这里讲的“下问”,在门人曾子谈体会时,还涉及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问题(《论语•泰伯》),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样的“下问”既要求学得踏实,又必须有“虚”的涵养,没有“文”、“行”兼备的过人之才是办不到的。在曾子看来,就是在孔门弟子中,也只有象颜渊这样的人,才能够勉强做得到,拿得出几分功夫来。

《论语》记“子入太庙,每事问”,有人认为是不知“礼”。孔子听了后说:“这才叫做‘礼’啊!(《论语•八佾》)孔子一贯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学习,来自“多闻”、“多见”。(《论语•述而》)一旦离开了学习,就要产生“六蔽”,什么“好仁”、“好知”等等都说不上(《论语•阳货》);而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又必须抱着“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态度(《论语•述而》),把“博学”、“笃志”和“切问”、“近思”结合起来。(《论语•子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随时提出有益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说得上为人师表。

如何对待学习,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学与思结合。孔子曾自我表白:“吾尝终日不食,终衣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短短几句话,生动地表述了他“学如不及”的勤奋精神。但是,他在具体过程中又把“学”“思”结合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坚决反对“学而不思”的偏向。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没有思维活动的启发,学习就不可能前进一步。由此出发,他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十分注意受教者的思维状态,依据对不同情况的适应,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工作。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在基本要求上,照顾到教学双方思维状况的主动性。所以实践的结果,也必然带来“举一反三”的积极效验,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获。

孔子在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经验,叫做因材施教。它的要点在于尊重人物的个别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以加强其可接受性。如:仲由,冉求皆问过孔子“闻斯行诸”一问,针对仲由的资质刚强、好勇胜人的性格,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其旨在有意抑制仲由的这一性格;而针对冉求天生迟缓、遇事畏缩的性格,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论语•先进》),旨在鼓励冉求前进。从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些议论中,亦可见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在平时,对于弟子们的问难,不论“问仁”、“问知”、“问礼”、“问孝”,所答各不相同;有时还故意点一些人的名,分析其不同的性格,说谁“过”了点头,谁还“不及”,谁又该“进”该“退”,听到的人,也都心悦诚服。这种方法从发展的观点看,也和启发式教育息息相连,具有朴素的唯物倾向。这些教学方法都为后代的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除此之外,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处处皆学问,叫人用心求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譬如为山,反成一蒉,止,吾止也。”(《论语•子罕》)的学习态度,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循序渐进的进学浅深次序等,无不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就是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其在教学方法论上,很多方面仍没脱离孔子的教学哲学基本思想。

由此观之,现当代教育史上无不闪光着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火花。

参考书目:

《四书白话句解》(王天恨编著)

篇4

关键词:仁爱思想;思想道德教育;孔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7-02

面对社会转轨、价值多元、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观暴露出诸多缺陷。显然,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唤醒个人内心的纯真,呼吁真正的理性提供了出路与借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等方面仍然需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浇灌与熏陶。实践经验证明,只有以儒家“仁爱”的伦理思想为根基,高校的教育才能彰显出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才能不断丰富和印证教育的主导性与科学性,进而保障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理论指南。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儒家“仁爱”思想相结合,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做圣人,因此,哲学最重要的并非存在论的“是”,而是伦理学的“德”,重要的不仅是“知”,还要重视“行”。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典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在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狭义的教育的认识,而且蕴含着整个古典时代对人的理解。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阵地,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国家与民族的栋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完善。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呼唤人们心底的人性与内心的良知方面具有足够的魅力。作为一个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怎样做人与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追求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系列关乎生存与生活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去思考去抉择去实践。总之,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首先,缺乏自尊自爱的意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具有爱国爱家的崇高信仰、敢作敢当的价值定位、自尊自爱的自我肯定意识。这些品格都要求大学生接受自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自我约束,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实现是人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生命光辉的印证,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动力。个人的善与爱的价值是一种饱含激情的、灵动的、充满了梦想与希冀的精神取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会缔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使自己变得虚怀若谷,懂得人情冷暖,不惧怕苦难与生死,以更正面的正能量来展现自己,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其次,缺乏爱人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同时伴随着自私与狭隘个性的急剧膨胀,这些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已经明显得表现出来。学生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放松个人私欲,不懂得换位思考以自我感受为标准,存在典型的个人主义问题,不善于甚至不乐于帮助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再次,缺乏爱世界的胸怀。孔子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以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为己任,这无疑在教导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处世,用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力量去爱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爱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个人私利面前大学生往往将爱世界的思想感情遗忘殆尽,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费尽心机将自己置身事外,这是没有担当、缺乏爱世界的广阔胸襟的表现。

三、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校仁爱教育工作的不足。当今的高校已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足,这与我们思想道德教育在落实时存在着“见物而不见人”的现象有关,同时说明高校在施教工作中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其次,缺少仁爱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仁爱品德的确立也举步维艰。市场经济呼吁以个人利益的最实现为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其个性的觉醒,使得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来为人处事,不愿意信任他人,产生了社会性的信任危机。而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市场经济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肯定人们的利益观,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要知道,一切物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与平淡,只有精神上的丰富与收获才是永恒的财富,只有真正为他人与社会做了什么,才会让大家铭记于心,才不至于使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生过客。

再次,大学生仁爱意识的缺乏。伴随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高,养成了他们放纵狂妄的个性,没有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与呵护,使他们渐渐形成了自己是中心的思想,并伴随这种观念成长,进而在高校与同学相处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观念。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就会忽略他人的存在,轻视他人的需要,漠视他人的付出,忽视他人的感受。另外,由于在家庭中备受关爱,以及长辈的代劳而逐渐养成懒惰、依赖的思想,变得不愿意也不会劳动,并把享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溺爱的结果是对孩子个人生存能力的伤害,感恩之心也不复存在。

四、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在尊重与关怀他人的同时彰显人性的本质与光辉。鉴于大学生仁爱品德缺失的现状,应重温圣者的待人之道,汲取圣者的文化精华,站在历史的前沿从新的视角审视孔子仁爱思想的精神价值,进行冷静的判断和认真的思考,挖掘出仁爱思想对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具有的启示与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意识。仁爱的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社会,爱国爱民,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就是拥有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孔子的一生便是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断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爱身边的人。以身作则,是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德典范,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热血融于国家建设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用实际行动来彰显自己坚不可摧、百折不挠的积极精神,教书育人奉献国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陶冶大学生的仁爱情感。在道德教育工作中,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外在的教育要求,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同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并在内心积淀巩固下来,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展现出一种情感的力量,促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将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并付诸行动。没有内心情感的参与,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道德教化就不能实现自律,也不可能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更不可能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外在的灌输,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理性使人摆脱了蒙昧,从而使人的活动趋向自觉和自为,但合乎理性并不等于合乎德性。

再次,养成大学生的仁爱行为。大学生仁爱的行为,首先应从关爱自己的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开始。懂得感恩父母的陪伴,用孝心与真情回馈父母。要教育大学生:经常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谈谈校园生活与学习上的趣事;用电话与短信为父母捎去节日的问候,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感激之情与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有空便回家看看,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疲惫,用生活的小细节与小行动来感恩父母养育之情,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培养其同情心和责任感,逐渐使平和、谦恭、真挚的爱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扎根,学会用爱去对待他人,体谅他人。

结论:孔子仁爱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为人、怎样处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怎样做人做事是孔子仁爱思想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借鉴、吸收孔子仁爱思想,挖掘其中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精髓从而构筑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底蕴,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5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

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篇6

Abstract:Under the new time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eagerly anticipates, how to utilize through ancient times ever green Kong Zi to educate the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quality class and grade to manage, serves the purpose which the student develops matures, this has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孔子教育思想 高职班级管理

Key words: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Kong Zi educates the thought; The quality class and grade manage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42-02

孔子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许多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等,深刻剖析其真正内涵,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今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来,对高职班级管理工作者有重大借鉴价值。高职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怎样才能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人的发展呢?这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来进行指导,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指导方针的科学发展观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高职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实施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发展就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规范原则,根据“礼”的要求,孔子主张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这样能稳定管理秩序,维持管理者的地位,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同样,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礼”的规范,以便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安分守己。高职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制度化的规范来进行科学管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良好而严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按照规范来指导自己日常言行,使学生遵守行为规范,能够明礼信,知荣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在“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思想引领下,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经常教育学生从我做起克制欲望、安心学习、尊敬师长、敬重学校。现在的高职班级管理中,正是忽视了“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经常性教育,导致有些学生贪恋网吧、有些贪图享乐追求时尚、有些陷入赌博而不能自拔等。更可怕的是,学生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家不尊父母,在校不敬老师,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高职班级管理者应该常规性地教育学生克制欲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校不得过分追求时尚,否则会心有旁骛,不能安心学习;不得贪恋网吧,把过多精力用在上网打游戏上,影响成绩的提高;参与赌博、酗酒等,分散精力,更重要的是与社会上的人联系,经不住诱惑会走上歧途。

二、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注重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艺术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高职班级管理者能够以德治班,学生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克服“礼”所造成的等级矛盾。

1、高职班级管理者必须“言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孔子主张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为被管理者做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高职班级管理者自己能做到正其身,管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就可以去管理学生,从而去要求学生端正行为。高职学生大都处在心理断乳期,学生有极强的向师性,只有班级管理者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管理者还应“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而且要“言必信,行必果”,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2、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统筹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兼顾学生个人的局部利益,同时要告诫学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而要讲“义”, 要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管理者和学生都应该以班级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根据“义”这个尺度来追求个人利益,才不至于上下争利,相互争斗,影响班级和谐。

3、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班级管理者一方面要用礼仪和道义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者也要加强用“礼”、“义”来教育教化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管理,从行为上服从管理,不提倡简单粗暴的强制管理,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4、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举直”,选拔正直的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选拔正直的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而罢黜不正直的班团干部,学生就会拥护并服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高职班级管理者只要充分利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义”的规范,并按照“义”的要求去做,就会使学生逐步达到“礼”的目的。

三、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贯穿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学生成长

孔子以“仁”作为实现“礼”这个目标的原则,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高职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以仁为内容的教化,使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合符规范,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新时期,“克己复礼”仍然是维持高职班级正常秩序的重要条件。同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等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用仁爱来征服民心,调节关系,劝诱学生安居乐业。

高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学习相同的专业,但他们身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点。性格相迥,家境不同,经历各异,素质能力不等,班级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地实行统一管理,效果一定不佳。班级管理者应经常深入班级多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不同地域的学生来到高职班级这个共同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如果适时关注,就能帮助他们尽快地调整并融入新环境。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班级管理者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勤工俭学和就业时多为他们提供帮助。高职班级管理者还更要关注“边缘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与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学习成绩、生活习惯、性格表现等方面鸡立鹤群。这些学生可能存在思想观念的偏差,感觉“读书无用”而浑浑噩噩,可能心理上有误区或者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可能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可能是家庭经济贫困难以为继,也可能是情感问题没能正确处理使得精神委靡,还有可能是单亲家庭导致长期心理失衡,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虽然表象一致,但其成因却千差万别。高职班级管理者对这些边缘学生应持宽容的态度,在认同这一事实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缘由,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借鉴孔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

进步

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高职班级管理者也应该倡导学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学会为人处事,还要学习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让学生发展为德高技强、多才多艺的人。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可持续,高职班级管理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和物质享受的关系,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班级管理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并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把握长远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五、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抓住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利用孔子教育思想有效实现高职班级管理

孔子的教学原则主张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等,这些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的思想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启发诱导,统筹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兼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方向,即“开其意”、“达其辞”。高职班级管理者让参与打架的学生认识错误,而学生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说明学生尚未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时就不要勉强教育他,如果将大道理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思维的发展和对事件的认识。这个时候最好先让学生书面写出事情的经过和认识,让学生边写边反思,主动认识错误,老师再适时适当加以教育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达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心境。

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高职班级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统筹兼顾学习和思考,学思结合,以思促学。

由博返约,统筹兼顾学生知识的广博与专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中注重统筹兼顾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业余素质能力的培养。孔子主张学生“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一以贯之”就可以简驭繁,触类旁通。由博返约就如同用一条线串起零散的珍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有线无珠或者有珠无线,虽然有用,但价值不大。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专一的专业知识统领广博的业余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

因材施教,“夫子教学各因其材”。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高职班级教育以人的发展为己任,在管理目标的确立上,要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而不再是“尚同” 于学校工作任务的完成,甚至社会的需要。学生每个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是不同的,班级管理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尊重这些不同,只要这些发展目标是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我们就应该认可这些发展目标,而不是盲目地求同。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中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谋而合,这一思想内涵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延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游刃有余地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为高职班级管理开辟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7

一、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孔子在与其弟子的交往与教育活动中,非常注重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欣赏活动,大力提倡他们学习《诗经》。例如,《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两只善于辨别“音律”的耳朵,否则他们不能将学生带入教育教学的审美殿堂。当前的许多教师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很差,根本无法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欣赏。

此外,孔子也非常重视娱乐教育,避免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形式。他会弹琴唱歌,用弦歌来教育学生,有“乐山乐水”的雅致,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逸兴,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道理: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发现乐趣,生活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不能发现乐趣,工作对他而言只是痛苦,他绝不可能有任何的创造与发明。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娱乐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爱好,这应当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国西蒙斯曾说:“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趣味。”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让学生想听、爱听自己的话,乐意并快乐地生活。那么,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应该具有善于审美的眼睛和耳朵,这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热爱学习非常有意义。只有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社会,他才会热爱生活,执着地向往与追求“美”的东西,立志为实现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二、真诚对待学生,了解包容学生

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在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尽量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既能免遭冤枉,又能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公正与公平地对待学生。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把“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等挂在嘴边、吊在笔尖,但真正能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教师很少。

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贤者也仅有七十二,那么他所谓的“另类学生”也不少。然而,他不仅不会随意排斥、责骂、体罚这些学生,反而比较注重调查研究,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例如,子路和冉有同问孔子这样的问题:听到的道理要马上去做吗?孔子知道子路性子比较急躁,答曰:你有父母在,应该要先询问他们,怎么可以随便自己拿主义呢?但孔子给冉有的答案却截然相反:是啊,要马上做。这是因为冉有胆子小,凡事再三思考还是下不了决心,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行动。

对诸如宰予之类被孔子骂为“粪土之墙,不可抹也”的“另类学生”,他并非是无情地排斥,或一律拒教,每每看到这类学生,孔子只是心中不悦、说话有些粗鲁罢了。其实,孔子并不讨厌宰予,对他的缺点绝不姑息,对他的优点与长处也会给予肯定和细心呵护,依然把他作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许为“言语科”的高才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弟子们谈理想,他从心底赞成曾皙的看法,但对其他弟子的见解,虽然与自己的想法有异,却并未提出异议或进行批评、否定。实际上,孔子的教育沟通艺术正是在有效沟通艺术中善于居于教育同理心的有力再现。

弗洛伊德说:“别人之所以那么做,一定有他的一个原因。试着找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了解他的行为,了解他个性的钥匙。”现在,尤其是在拥有众多留守儿童的农村边远学校,学生远离父母,缺少亲情的沐浴感染,他们的感情往往比较脆弱,逆反心理较强,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因此,教师平时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与有效沟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多从孔子身上汲取经验,在教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积极地张扬人性,为构建和谐校园尽力做好育人工作。

三、谦虚正直,中肯地批评学生

在校园的班级里,教师具有如同学生家长般的教育影响地位。由于教师经常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无时不在地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所以要想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特长和个性,而且教师的身教尤为重要。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内在的道理便是如此。

孔子特立独行,执着地追求理想,虽历经磨难,却九死而未悔。他有追求富贵生活的欲望,却过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清贫生活。他不矫饰自己,谦虚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为这方面具体言行的例证。这对当今一些一味吃老本的教师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鞭策。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还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道高德隆,公正无私。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当时,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旦还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你们学生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是没有关系的。”而现在有些班主任或科目教师,只喜欢别人在自己面前报喜不报忧,其他人或学校领导稍稍提及自己班级有学生违纪之类的事,心情就会不悦或在心中恼恨他人。实际上,这虽在表面上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却是在包庇他们。而且,这也是教师在维护自己的面子,是遮掩自己班级劣迹的一种惯用方式。

此外,孔子会真诚地帮助与批评学生。颜渊可谓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自己,孔子便说道:“颜渊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子贡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只因为子贡并未注意到自身全面的发展。试想,面对这样一个如此谦虚好学、诚挚无私、真诚教育学生的教师,学生怎么会不接近于他、不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呢?

教师没有理由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停止自身修养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或者班主任,只有自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得到拓深与拓宽,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让学生亲自感受与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帮助和关爱,他们才会愿意亲近教师,才会愿意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决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四、用幽默与学生搭建和谐关系的桥梁

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对方容易接受和采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取得春风化雨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代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的受教育者更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呵护,力求人性得到张扬,渴求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教育,获得知识。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在四下寻找走失的老师――孔丘。这时,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个人就是孔子,一个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此时已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圣人之感,令人觉得幽默风趣,容易接近。

孔子还经常和学生开玩笑。子游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做着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将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前去看他,乐了:“就这么个小地方,也值得卖力?”子游认真地回答说:“夫子不是经常教导我们,管理国家要从教育老百姓入手吗?我正是按夫子意思做的呀!”孔子看子游当真了,这才正色对其他弟子说:“同学们注意了,子游是对的,我刚才不过是和他开玩笑而已!”这个故事说明,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不在于威严说教,而在于文化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不理解教师。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这与当今一些教师板着面孔、一味说教的教育方式相比,幽默教学取得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很多教师粗劣蛮横的教育态度弄得自己与学生、班集体出现尴尬僵局,甚至产生师生对立情绪。幽默中的感化教育,才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说服心服口服,而不是被迫地“听从”或“顺从”,这样才能切实地贯彻实施“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质量。

篇8

儒家学派创立于春秋时期,始祖孔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和创新,成为孔子之后的又一巨儒。他对儒学的发展,标志着儒家思想日臻成熟。及至现代教育开始,与教育相关的论述,大都是对孔孟教育思想的阐发。

1.1 孔子:儒家教育理念的开创者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出身卑微,而立之年,他在曲阜设舍讲学。50岁始,孔子在鲁国先后任中都宰、司寇,后来因政见异于朝廷而辞官率弟子游学。68岁时,孔子再次回到鲁国,仍不受用。直到逝世前,孔子一直专心传道著述。关于中国私学开创的具体时间以及私学究竟是谁首创,因史料缺乏等原因无从考证。但史书记载,孔子“弟子三千”,还培养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学生,号称 “七十二贤”。应该说,孔子设舍讲学、传道著述的规模、成效以及影响在私学创办者中是佼佼者。

1.2 孟子: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和孔子的人生经历大体相似。他在孔子“以礼治国”和“德政”理念的基础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又曾历时二十余年通过游说齐、宋、滕、鲁等国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强者以期扩大疆土,成就霸业;弱者则力求保国安民,巩固基业。因此,君主们只感兴趣于成就霸业的“霸道”,自然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表示怀疑。由于孟子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晚年退居讲学,并对孔子的思想进行阐释,著书立说。

孟子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他在弘扬孔子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他从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观出发,深入论证了人性的价值判断问题,总结出“性善论”。其次,他发展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仁”过渡到“人”,在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思想。在人格理想方面,他提出“大丈夫”,强调人格尊严和人格独立的意义,丰富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

2 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在我国寻求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家的传统教育理念一度被西方新式的现代教育所代替。但在历经种种挫折后,儒家教育理念于20世纪末开始复兴,这说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开始挖掘传统教育的现代内涵,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培养具有传统内涵并顺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以便为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2.1 有教无类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接受教育。到了孔子的时代,下层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开办私学的影响也日渐扩大。孔子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成德成才,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贵贱,不分智愚、善恶,只要愿意学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一极具时代意义的教育公平理念,冲破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人为障碍,对于普及现代教育和提升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交流、(下转第21页)(上接第3页)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诗书礼乐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继承西周“六艺”的基础上,将教育内容的基本科目概括为“诗、书、礼、乐”。“诗”,即是孔子删定以后的古诗书,称“三百篇”,也就是《诗经》。孔子十分重视“诗”的作用,他认为,从诗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风俗盛衰,进而激发我们内在的道德情感,增进人人相处的情谊,还可以利用“诗”来评判国家政治,为治国安邦提供依据。“书”是指历史。孔子整理了春秋以前的政治历史,并将其汇编成书,为重要历史材料的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礼”即周朝的礼仪,它涵盖了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仪节以及道德标准等方方面面,是教育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规范。“乐”即音乐,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代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是,礼乐陶冶仍旧与现代教育的成效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丰富的诗文朗诵、音乐陶冶便是最好证明。

2.3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得力手段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提倡“教学相长”,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差别教学,使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扬长避短,获得较好的发展。孟子也非常重视“思”的作用,认为“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外,孟子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教学方法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现代教育颇有启示。

综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原则与方法,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统一的,在实践中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理应吸取的精华。

2.4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现代教育的终极追求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孔子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孔子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最受推崇的伟大思想家,其影响已远超出中华民族的范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而“仁”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大治,最终理想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①如果我们将这种思想产生的特定时代局限性放于一边,并在深刻认识现实社会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去充实它的合理成分,那么它的现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完善人格”为目标,这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是内在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应取儒家教育理念之所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更好更早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篇9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才有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但是,扩招也使大学教育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精英教育急剧转变为今天的“大众化教育”或“普及教育”,我们原本熟悉的“刻苦钻研”和“自觉努力”的教学氛围也渐渐缺失。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随着长期在独立学院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学习氛围的变化主要缘于学生结构和学生对象的改变。一味悲哀着学校学习气氛与以往的不同和很多学习传统的丧失,不仅与事无补,也不利于对学生的正确理解,当然也不能营造培养当代社会精英的良好环境。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积极调整和改革。

认识“有教无类”,对于教师来说,就要真心地爱学生,真心地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由基本的对岗位和对学生的“爱”为出发点,去理解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亦即:要尊重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认识学生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群体的认知习惯来设计、调整、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建设新的、更加积极的良好学风。

《论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释读] 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孔子说:“父兄尚在,怎么能听到了就立即做呢?”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立即去做呢。”孔子说:“听到就做吧。”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要与父兄商议;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可以立即做。这令我觉得迷惑,请问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他进取;子路勇于作为,所以要他慎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孔子研究人的方法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存在差别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别也是人为的,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孔子的教育观点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精神。从“教书”来讲,就是要培养有能力有学问的贤才;从“育人”来讲,就是要塑造理想的人格。孔子不把“圣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而把重点放在培养君子人格上。在《论语》中,孔子所描绘的君子是仪表端庄、崇德向善、慎言敏行、学以致道、善于交际、爱才惠民、安贫乐道的人。在孔子那里,君子的标准可高可低,高到德、才、智全面发展,低到能具备某些优点就行了。君子既要求完美,又不尽完美。孔子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就是在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篇10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一是孔子的学生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孔子教育最动人而显著的特点。爱,对学生无私的爱,构成了孔子的学生观的基础,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站起来,就要想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自己想要事事通达,就要想到别人的处境,使别人也事事通达。这是一种宽容,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因为这种爱,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事业已成为孔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孔子爱的充分体现。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是孔子学生观的核心。二是孔子的教师观。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到了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身教”往往很重要。老师应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感染学生。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强调了以身作则、正人正己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主要解决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意识到了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其包括智力差异、性格差异等。孔子在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的基础上,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的因材施教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能力各异的人才,可见,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2.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生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孔子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引起思考,又不得而解的焦虑,矛盾的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某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全面,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清楚的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所倡导的。

3.学思并重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学思并重” 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 “学思行并重” 的教学原则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主观地认为孔子已距我们两千多年,就觉得它已经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完善和发展它,而不是抛弃它。

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充分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孔子正是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孔夫子深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