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教育课程介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得克萨斯州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时任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S.P.Marland)于1971年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将成为所有学生的而不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课程的一部分;职业生涯教育应当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凡中学毕业的学生,即使中途退学者,也应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退学、失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美国上到总统、联邦政府,下到百姓的广泛支持,这为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的职业生涯教育虽然有过低潮,但总体上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今天,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各州、各学区都在职业生涯教育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涯教育的实施方面也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式。2001 年,美国联邦教育部职业和成人教育署的研究《美国中学生涯发展干预项目分类系统》显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方式分为以下四大类:课程本位方式、介绍性方式、建议性方式、工作本位方式[2]。在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课程本位是最有效也是最系统的教育方式,而课程是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载体。本文以美国得克萨斯州最新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例,试图了解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主要分为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建立三个有序的学习阶段,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涯探索。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做出尝试性的选择。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对自己所选定的职业做深入的探究。这些内容在得克萨斯州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得克萨斯州于2010年了最新的《中学职业生涯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TEKS)。根据《得克萨斯州教育法规》(the Texas Education Code,TEC),这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被安排于职业生涯课程中,该课程于2010-2011学年开始实施。初中有两门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即“探索职业”(Exploring Careers)和“职业入口”(Career Portals),这两门课程针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高中有三门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即“职业准备1”(Career Preparation I)、“职业准备2”(Career Preparation II)、“问题和解决”(Problems and Solutions),这三门课程针对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3]。TEC对每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都有总结性的介绍。
(一)探索职业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不同的,并且在这个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变化。学生通过探索有效的教育和职业信息,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将会使用兴趣测试软件或者其他工具去探索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各种职业在教育方面的要求。这门课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探索,逐步建立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入口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创造一种高品质的、不断更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为中学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特定的职业集群中探索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研究劳动力市场信息,学习求职技巧,并建立就业所需的专业文档。学生使用自身的知识去探索并设定目标。[4]
(三)职业准备1
职业准备1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能够把课堂教学、有偿工作和就业经验结合起来,并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之间的伙伴关系。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这种教学安排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能够接受到关于就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包括职业技能、面试技巧、沟通技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等。职业准备课程非常严格,它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学业标准,并为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上的成功提供支持。
(四)职业准备2
这门课程通过课堂技术教学以及在职培训培养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技能、就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安全意识以及小组交流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一个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以强化特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赞助商将为学生提供有偿职业培训。
(五)问题和解决
问题和解决是一门基于项目的研究课程,主要针对那些有能力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学生。学生需要在与自身职业兴趣相关的主题上选择一个项目,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观众展示。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为了达到学术上的成功,学生需要有机会在不同环境中学习、强化、应用并转化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得到这些相关的优秀经历,并使这些经历成为学生争取“杰出成就计划”(the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Program)的重要资本。[5]
二、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在对得克萨斯州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的五门课程有了宏观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将在本部分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地介绍。TEKS对每门课程中学生应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把每一项“知识和技能”细化为更具操作性的指标。在教学中,每门课程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要完成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一)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学习内容
得克萨斯州把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五门课程中,将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化,明确课程的重点和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表1列出了每门课程中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的每一条“知识和技能”都配有具体的指标以指导实践。以初中部分的“职业入口”课程为例,八条“知识和技能”被细化为一些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见表2)。[6]
(二)学习单元——课程的构成形式
每门职业生涯课程都由“学习单元”组成,这些“学习单元”覆盖了表1、表2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整合,以方便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以初中部分的“职业入口”课程为例,该门课程包括十个“学习单元”(见表3)。例如,第一个学习单元是“了解自己”,它包括A、B、C三个组成部分。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表2所列的“知识与技能”(2)中的(B)指标,即探索个人感兴趣的职业生涯。通过表3,我们能够对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三、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普及职业生涯教育观念
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来实现成功的过程。美国教育总署专门对职业生涯教育进行了界定: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在于包括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career awareness)、生涯探索(career exploration)、生涯定向(career orientation)、生涯准备(career preparation)、生涯熟练(career proficiency)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指导,在形式上几乎被家长的包办和学校的就业指导所取代,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基本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观念都相对淡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于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培养,这一现象在中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导致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匮乏。
观念决定行动,人们只有在观念上接受并认可职业生涯教育,才会在行动中对其加以重视。因此,只有大力普及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观念,才能够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我们应该在全社会普及职业生涯教育观念,让大家能够接触、理解职业生涯教育,使全社会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直接面临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尤为迫切。
(二)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及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设计是贯彻落实其教育理念、实践其教育思想的关键。得克萨斯州中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兴趣等;第二,了解职业,包括对职业种类的了解、职业的技术技能要求、职业的教育要求、薪金等;第三,寻找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即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并集中精力对这些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的探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准备;第四,培养有助于获得成功的能力,如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理财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不同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课程的重点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生涯规划理论大师舒伯(Donald Edwin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的过程被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出生~14岁)、探索(15岁~24岁)、建立(25岁~44岁)、维持(45岁~64岁)、衰退(65岁~死亡),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任务,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8]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较为普遍的职业生涯教育方式就是大学阶段的就业指导等一些就业前的即时培训,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我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盲目和无助,以及在大学毕业时所面临的就业难等问题,与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紧密相关,而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弥补职业生涯教育缺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我国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重视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在美国,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除了上文介绍的课程本位的实施方式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美国学校就会开展“职业日”(career day)活动,“职业日”当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会接受邀请,义务到学校做关于自己工作的演讲;每年四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带孩子上班日”(Take Our Daughters and Sons to Work Day),在这天,家长会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接触并了解工作;等到孩子十三四岁时,“职业影子日”(Job Shadow Day)将会取代“带孩子上班日”的活动,孩子能够通过学校的帮助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当一天义工;在上高中以前,很多学校都会通过“职业生涯兴趣量表”(Career Interest Inventory)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9]。这些活动都对学生职业生涯知识的积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小就有职业生涯意识并有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这些方式,并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利用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开发多种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方式。
学校是开展系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职业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而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至关重要。尽管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但大多数教师还是仅关注学科知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错过了很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机会。一线教师是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加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卫华.美国犹他州7年级生涯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刘元.美国K-12生涯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toc.pdf,2013-08-26.
[4][6]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ubchapter A. Middle School[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a.pdf, 2013-08-26.
[5]Chapter 127. Texas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ubchapter B. High School[EB/OL].http://ritter.tea.state.tx.us/rules/tac/chapter127/ch127b.pdf, 2013-08-26.
[7]Career Development:Middle School Scope and Sequence [EB/OL].http://depts.ttu. edu/hs/ccfcs/ss_files/Career_Portals.pdf,2013-09-27.
篇2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地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WORLDPIE校本课程立足于国际理解教育,以核心素养为标杆,旨在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国际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问题与对策
一、WORLDPIE校本课程研发背景与依据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本次新课程改的六项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生需求、生存和发展为基础的。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正处于12至15岁的精力旺盛的青春年华,基于此,我们对所选校本课程实验学校在校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验学校内约60%学生愿意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约80%学生愿意在学习文化课以外,花一定的在校时间学习一项特长。依此,我们制定具有符合我校特色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WORLDPIE校本课程。
二、若干问题与对策
(一)实验学校的选取
我们课题实验组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名称叫做-WORLDPIE。在课程实施的大环节给了我们最初的三个思路:一,在本地区最具有国际交流环境的名校、国际学校或者外国语类学校中开发和实施。二,在本地区一般类普通学校中去开发和实施。三,在本地区偏僻的教育基础设施差、师资薄弱的学校去开发和实施。在第一类学校中去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阻力最小且最有实施基础的,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就是我们无法去考量大多数学校和普通初中生的需求,这样对比之下,就尤为显得在第三类学校中去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最有必要的,所以,最终我们选取了本地区一个属于第二类层次的学校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就是一种聚合式的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归入综合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学习与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各学科中的有关知识,也就是从国际理解教育课中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到各门相关学科知识中寻求答案,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的素质和态度。
(二)课程开发人员及研课教师的选择
首先,我们回到最初的教育的概念,并不能孤立的看待教育,不能忽略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对其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一位政治老师;其次,我们不能忽略语言对于直接沟通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学科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选择了一位英语老师;最后,在考虑处理尖锐矛盾和敏感问题上,需要学生拥有更健康和开阔的视野和胸襟,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我们选择了一位心理健康老师。
(三)研课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案列分析及对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一节课中,试课教师安排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上网收集各国的文化标识信息如建筑、美食等,完成海报的制作,我们从发现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当试课老师拿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照片,60%的学生表示不知情。
问题二,学生们使用IPAD自己小组所要介绍国家的相关文化信息时,80%的小组未完成任务。
问题三,学生未按时完成海报的制作。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首先,实验课程阶段的学生年龄大多为出生于2005年前后,再次,世博会之后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还是学生群w之间都未对此话题有更多的探讨。
对此问题的解决,我们给予以下几个便于操作的方法:(1)适度的家访,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家和课堂行为的真实情况,给予家长家庭教育适当的指导。(2)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新鲜的了解时下知识的渠道。 (3)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形成跨学科教研的良好氛围。
我们再来分析第二个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学校的局域网络网速过低,造成多数IPAD白屏形同虚设,造成延误小组任务的进度。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校园内无线设备的管理并出台校园无线网络使用条例,规范使用校园网络 (2)学校在课程表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到部分对网络有要求的课程的特殊需求,尽量不要造成在同一时间内安排几个班级同时使用IPAD上课的情况。(3)参与课程开发的老师,应有应对网络无法使用这类突发现象的心理准备和课堂准备。
其次,无法有效在有限时间内搜索到其所需要的信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几个建议:(1)开设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的学校,依托于该课程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搜索给学生提前的课前指导。 (2)对网络进行甄别和隔离 (3)在学生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的时候,优先考虑有计算机使用基础的学生在课堂有小组任务时去操作IPAD。
最后,我们分析第三个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1)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2)虽然小组内有明确具体的分工,但是部分小组成员无法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 (3)小组成员缺乏海报制作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给出的对策:(1)在课程的第一课时专注于小组建设,固定小组成员、明确小组分工和各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合理分配小组成员。(2)在课堂上正式的小组任务和活动之外,课时适当的留一些课下的小组合作作业,让小组成员在实际的操作上逐步加强的工作协调度和默契程度。(3)针对海报制作可以给予一个课时的时间,讲解海报的制作。
第二,教师及其它因素。(1)教师在发现个别小组进度缓慢时未能给予有效帮助和督促。(2)教师设置任务难度过高而学生所给予的时间有限。针对这些问题,解决方案是:(1)教师应合理设置任务难度和时间,在上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各个小组的进度并给予帮助和协调,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节奏。(2)课前应充分保证IPAD和网络等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师范院校 英语专业 转型方案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学校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又是抢抓历史机遇,主动适应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不断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多元化需求相匹配的客观需要,因此,积极响应学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号召,自觉主动地做好学院专业的转型发展工作,不但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目标任务要求,而且是学院增强办学活力、培育和打造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内容和内在驱动力量。
一、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师院校的转型,农村教师的缺口日益加大,存在结构性的紧缺。为此,国家和各地政府采取了诸多举措,如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师范生实习支教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素质,但是农村教师仍然存在着较大缺口。《纲要》提出要普及义务教育,农村教师的紧缺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大瓶颈。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因为地缘关系,与农村的距离较近,应该有前瞻的办学视野和眼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教师培养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胜任”的优秀教师。这是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培训机构大量需要英语教师,所以“英语+师范”成为坚定不移的办学定位方向。
现代大学的学科发展呈现以综合化为主的发展趋势,地方师范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也向着多学科、综合化发展,以此有效解决师范专业学生单一性问题。坚持综合化发展道路,符合地方型办学定位。因为地方需求不仅是优质师资,而且有更多的经济社会方面的需求。所以职业课程开设商务英语板块,既考虑了社会需求,又兼顾了学生个人选择。
二、课程设置
在制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培养新型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作为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同时也可以兼顾非师范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避免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而盲目增设非教师教育性课程,另一方面可避免忽略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语言教学法方面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对学习策略及其指导方法的理解能力。此外,他们还要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理论素质、科研素质和合作精神等。
为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职业课程、任选课程、实践课程五大类型。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总学分为54分,主要为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扎实英语语言知识,熟练英语语言技能,有较强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辅之以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等文学、文化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和文化素养。
职业课程分为教师教育课程和商务英语课程两个板块。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教师教育技能两个板块。教师教育职业岗位课程包括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西方语言教学流派介绍、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于案例分析、英语语言测试与评估、英语微格课程、英语自然拼读法、英语教师基本才艺、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9门课程,18个学分。职业教育课程突出了师范性和实用性,学生不单纯学习教学理论,而是形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课程体系,如基本的英语教学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情境教学和直观教学能力、英语教研能力等。
商务英语板块课程包括旅游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英语外贸函电、电子商务、英语口译基础、办公自动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商务英语考试策略9门课程,18个学分。通过该板块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商业能力。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课程、综合实践、实训课程三个板块。实训课程包括英语中级听力训练,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语音,英语阅读1、2、3,英语口语1、2,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能力,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能力,高中英语教师教育能力,英语语言技能强化训练13门课程,21个学分。实践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实现各种教学技能的融会贯通。
通识课程和任选课程主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综合人文素质、批评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17门课程,33个学分;任选课程分为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需要选修16个学分。
综上所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计177个学分,其中包括通识教育课程41个学分,专业教育课程74个学分,职业教育课程25个学分,实践教育课程37个学分。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作为英语教师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以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强化职业技能,注重综合发展,培养优秀的英语师资和商业人才。
三、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应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夯实语言技能训练和教师技能训练基础。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夯实英语语言技能,加大职业教育比重,增设实践课程樽谥迹课程可进行如下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单独设置,强调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但是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教育课程缺乏清晰的界定,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形式单一。此次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职业课程教育分为教师教育课程和商务英语两类。
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为出发点,突出师范性、技能性、实用性。开设专门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共计12门课程,其中英语自然拼读法、英语教师基本才艺、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能力三门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培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英语微格课程、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能力、高中英语教师教育能力、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七门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初高中英语教学技巧的提升,偏重教学技能的实践操作;中西方语言教学流派介绍、英语语言测试与评估两门课程则侧重教学理论的介绍,为学生教师发展扩宽道路。
综上所述,12门课程囊括了小学到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实践操作。课程设置既考虑了培养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的连贯性,又注重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让学生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学技能、了解英语课程标准与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形成教学评价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教师教育能力。
课程商务英语板块课程包括旅游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英语外贸函电、电子商务、英语口译基础、办公自动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商务英语考试策略9门课程,18个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选择该板块课程。通过该板块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商业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
“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结合,拓展内涵式发展之新思路。加强对中青年英语教师的培训和深造,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盘活师资培训固有存量,打通教师教育国际合作的共赢之道。“请进来”意为聘请国内外知名英语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开设英语学术讲堂进行学术文化交流。“走出去”则是为教师做好培训发展规划,定期选派中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国内外研修访学或交流,帮助开阔视野,深化专业学习。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培养未来科研的领军人物,不断促进英语教师接受新的语言研究方法。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关键在专业教学,专业教学的关键在师资。但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多数由英语语言背景的教师担任,有语言学历又有商务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英语语言类教师虽然可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但他们缺少商务知识的培训,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英语语言方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因此可塑性极强,继续学习积极性高,只要学校政策倾斜,积极鼓励,未来就一定可以成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到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时间长、富有经验的院校,如对外经贸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学习进修或者攻读与商务有关的专业学位,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公司第一线进行实践工作,获得第一手经验和资料,以便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
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国内与国外的互补和对接。在稳固原有的传统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开发和寻求实践实习的新“视点”。根据外语学院专业设置特点,将传统的境内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向海外拓展,提供学生境外实习的职业导向要求,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外语人才,切实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可以遵循“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引进来”指的是引进企业资源,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以讲座、报告或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报关、单证操作、外Q流程、商务交往等实务教学,并积极与地方合作,开展对外服务,以项目方式驱动教学。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第一本色和最大特色。英语专业应坚持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具有学校特色、学术优势、发展潜力特别是基础最厚实的英语教师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建设。
第一,立足课堂教学,以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主、其他专业课程为辅,开展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第二,构建和优化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集“讲、研、训”于一体的第一课堂。
第三,开展优秀校友教学经验交流会、PPT及教学视频制作辅导讲座、师范生同课异构、粉笔字比赛、讲课比赛等活动,拓展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第四,构建由英语师范生、英语教学论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组成的“英语+教育”学习共同体,开辟校际联合和区域联动、服务社会的第三课堂,坚持服务地方和基础教育,实现合作共赢中良性递进发展。在学习共同体中,英语教学论教师到基础教育英语课堂听课、观课并进行课堂诊断评价,为成员教师提供智力支持和改进建议;英语师范生走进中小学英语课堂,听课、观摩、学习,当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助手,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和教育管理能力;英语教学论教师成为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中小学英语教师成为师范生成长的促进者,双师型导师制使学生接地气、知实践、长真知、动真情,同时将课堂上所学的英语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加强对中青年英语教师的教师教育,选派中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国内外研修访学或交流,或进入优质中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要高质量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推动与中学之间的互动,加强与中学教育的联系,探索服务中学教育的新领域、新内容、新方式,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M].上海:上海外语育出版社,2009.
[2]Mesoudi. A Cultural Evolu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
[3]刘润清.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科研[J].当代外语研,2014(7).
[4]冉永平.认知语用学探微[J].外语学刊,2002(4).
[5]杨若东.语篇衔接关系的建立与跨文化语篇理解[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6).
篇4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中教育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以此为后盾,韩国在教育方面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国家的课程理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课程的课程模式,逐渐踏入教育强国的行列。韩国与我国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两国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这一层面说,具体了解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必然会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现今社会,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原来的应试教育被人们所重视,而“素养”一词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词汇。历史教育作为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很多教育学者都致力于研究有关历史教育的内容,并且热衷于介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育。中韩在历史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韩国和中国都偏重于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育。在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教育理论,只注重收集发达国家的教科书及教育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此达到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的目的,但是由于研究过于偏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结果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学科教育比较研究多是同欧美、日本学科教育进行的比较。但是,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欧美国家在诸多方面都与中国有显著的差异,可资借鉴的意义不大。韩国与我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两国有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这一层面说,具体了解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历史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无疑会有更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一、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于韩国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自从1992年我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有关韩国教育的研究逐渐得以开展。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孙启林的《战后韩国教育研究》和池青山等的《韩国教育研究》(1995年)、田以麟的《今日韩国教育》(1996年)、索丰的《韩国基础教育》(2003年)、孙启林和安玉祥的《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2004年)、蔡正默和李光华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教育体制》(2009年)、艾宏歌的《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2011年)等。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我国学者对韩国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研究都是比较全面、概括地论述韩国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且在部分内容里涉及有关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一些内容。直接对韩国历史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有,许华和刘传德的《韩国的历史教学》(1998年)、赵亚夫的《韩国社会科课程中的国史教育》(2003年)、许斌的《从中学历史教科书看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2006年)、沈海燕的《中韩历史教育的德育作用浅析》(2012年)、尹姬燕的《中韩初中世界史教科书比较研究》(2013年)等。这些研究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韩国的历史教育、历史课程、历史教科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根据介绍和比较总结出了一些有助于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启示及建议。但是从总体看,我国学者对韩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可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十分有限,使得已经形成的研究不完全是深入研究之后完成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简略。韩国学者对本国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孙峰浩的《韩国社会的前途和市民教育》(1997年)、车照日的《对社会科通合课程标准模型的研究》(1999年)、朴采亨的《课程标准地域化的性质和课题》(2003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韩国的学校教育进行较详尽的阐述,对了解韩国的学校课程及课程标准提供参考。但是,多数的研究集中在详细论述本国的具体情况上,相比较而言对其他国家的研究不是很多。另外,金荣华教授著的《韩国社会与教育》、郑范谟的《教育与教学》、金钟哲的《韩国教育政策研究》等都阐述了韩国社会的现状和社会教育的开展。韩国对本国历史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梨花女子大学赵瑞衍的《国民学校历史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1993年)、建国大学杨承德的《初等学校社会课第6次和7次教育课程历史部分的内容分析:以初等学校3~6年级为中心》(2002年)、全州大学崔南淑的《小学教师对历史教育的实况分析:以全州市小学教师为中心》(2009年)、庆仁教育大学崔润静的《2007年改正教育课程小学社会课历史领域的分析》(2012年)、汉阳大学申慧敏的《依据社会科统合论议与教育课程变迁的历史教育研究:以2007年改正与2009年改正教育课程为中心》(2012年),这些研究具体的将韩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中小学历史教育课程、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小学历史教育内容等,对了解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中韩两国的诸多学者们对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做了很多介绍和分析,形成了许多令人称赞的研究成果。但是总的来说,我国有关韩国历史教育的研究比较少。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美、日、德、法、英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上,而对韩国历史教育不够重视,使得可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限;二是因为语言障碍,使得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简略,因此对韩国历史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制约性因素。
二、韩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21世纪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教育亦担负重要的责任。但是韩国历史教育的现状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距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观念和课程体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轻文”现象,这是人类发展进人新时期,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一种表现。当今世界,人们对物质财富需求的重视程度与对精神财富需求的重视程度往往处于失衡的状态,表现在社会各领域中,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自然科学而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状况,历史教育的问题不如科学教育那样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调查表明,大、中学生和青年人的历史知识普遍缺乏,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他们常常束手无策,不会运用历史思维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这种状况极为令人担忧,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2.在历史课程建设上,综合还是分科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综合编订课程成了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趋势。从历史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功能看,历史教育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在综合课程中,这种独特的功能是被削弱还是合理地得到加强,不仅是韩国而且是当前各国综合社会课程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样说来,在科学或学科的层面上,要把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还无法解决的。这说明,在对待“文科”课程是采用分科还是综合这一问题上,还需要很长的探索之路。
3.依据怎样的价值取向恰当地选择历史课程内容,是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韩国历史教育改革中,如何选择课程内容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在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怎样确定选择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也是争论的一个焦点。
参考文献:
[1]孙启林,安玉祥.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3]蔡正默,著.李光华,译.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教育体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
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精神。
党的十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明确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四是推动教育协调发展。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五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精神,是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我省是边疆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做好民族地区工作,对维护我省和谐稳定大局,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后继有人。我们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引导青少年学生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对实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维护稳定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政治上平等,但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由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由于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不了解,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使青少年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就会具备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就会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学生提高跨文化能力,认同中华文化的需要。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学生首先了解和热爱本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成员,首先要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谈得上尊重和赞赏其他民族,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赞赏。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用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对各民族的文化内容作了介绍,包括各民族的服饰、节日、饮食和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各民族学生要通过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了解本民族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还要了解本民族历史和本民族杰出人物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达到为本民族自豪,热爱本民族的目的。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和民族常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的民族常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使学生了解到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著名的历史人物,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从而使各族学生了解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使各族学生直接地或间接地、感性地或理性地、自发地或自觉地对中华文化具有共识、认可并归属、归附。学生达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后,各民族学生之间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上,共同点多于差异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增加,共同点亦会增加,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将不断增强,最终达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目的。
二、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及形式
(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民族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及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树立民族观;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一是开设课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根据国家的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指定年级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四年级开设民族知识启蒙教育课程,五年级开设民族常识教育课程,高中一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教育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二是整合思想政治课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有关年级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与本年级开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中的相关单元在教学内容、课时、教师等方面进行整合,即上述思想政治课程中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课时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课时整合使用;任课教师,尽可能兼任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三是结合实际开展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设置课程的年级和未设置课程的所有年级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和板报等,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和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四是形成合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我省和各州(市)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我省和各州(市)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小学由各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讲授,学校校长、政教主任和团队工作者可以承担相关的教学工作;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由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师讲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省负责州(市)、县(市、区)民族团结教育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各州(市)和县市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全员培训。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从事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各学科教师要提出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要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将民族团结教育自觉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篇6
继2012年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浙江省于2015年3月启动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全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怎样的不足,下一步工作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期“视点”,特刊出如下一组文章,其中包括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以及课程改革有特色的部分学校的先进经验介绍,以期能对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有所助益。
2015年3月下旬,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省正式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了解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精神落实情况,总结义务教育课改先行学校的先进经验,2015年4月,省教研室17位教研员分5组赴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衢州、义乌等地开展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调研活动。各调研组认真听取市、县(市、区)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汇报,仔细翻阅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实地查看学校拓展性课程开设场地、设备,共走访中小学校25所,召开座谈会12个,听课19节,参加座谈会的校长、教师、教研员近160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430份。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得到基层广泛认同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教育局和中小学都高度重视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各地对省厅文件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组织当地学校校长参加了省厅召开的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视频会,各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也都组织相关的单位与教师在第一时间学习文件。不管是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还是教研系统的领导、教研员,大家都比较认可这次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座谈会上,校长们普遍认为《指导意见》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个性化教育理念,把教育的落脚点落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其愿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教育的真谛,让广大教师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导意见》给了学校很大的自,有利于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设。
对包括校长、教师、教研员在内的共43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56.9%的参加调研人员表示“非常赞同”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34.14%的教师对此理念基本认同。座谈中,大家表示选择性教育思想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不仅有助于他们培养兴趣爱好,了解自身特长,而且还能为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成长提供机会。调研显示:75%的教师表示“应该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23.8%的教师表示认同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但觉得“现有条件有限难实行”;还有1.2%的教师表示不要多开,因为“会影响考试”,或认为不要开设拓展性课程,因为“走形式没必要”。
同时,对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几项重点工作,如增加课时安排灵活性、严格控制区域统测等工作,参与问卷调查人员表示“非常赞同”的比例均超过了40%,具体如表1所示。
(二)学校对《指导意见》持肯定欢迎态度,开始积极落实、完善各项要求
许多校长反映,自2003年课改以来,学校已经慢慢形成了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办学目标的校本课程,并具有相应师资队伍,在改革过程中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积累了不少经验。《指导意见》将原来学校层面进行探索的东西用行政文件固定下来,为学校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深化提供了方向。有校长说:“以前困惑于不知课程规划的空间在哪里,都要开齐开足,可是课程哪里来?但现在看到附件,感觉基本解决了。”有校长说:“看到文件很激动很兴奋,给了学校开设长短课、大小课的权利与义务,很有激励性。给学校的课改吃了定心丸。”
不少区域和学校在深入学习《指导意见》后,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在已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如杭州市在确定第一批10所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基础上,继续开展指导培训及第二批试点学校申报评审工作。又如安吉县近几年一直要求校校都有校本精品课程和学校特色项目,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走访的部分学校表示,近几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实施、校园环境建设与文化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从一些学校的文件条目中,调研组也可以看出区域、学校在政策层面对教育改革的支持,感觉到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
(三)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有一定基础,部分学校率先破冰,对改革有信心
调研显示,不少学校都在拓展性课程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基于“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积极学习,自能发展”的课程观念,开发了“巴学园课程”。学校有效整合国家课程,开设了国家校本化课程,如语文学科的“生命绘本”、数学学科的“数学文化”等课程,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如“校园心理游戏”“陶韵瓷风”“我爱发明”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如杭州天长小学始终秉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进行三级统筹规划,完善具有天长特色的基于差异发展观的课程体系,并确保这一体系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课程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很多学校提到,尽管之前没有提出拓展性课程的概念,但学校在规范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在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其本质也是丰富学习经历、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的尝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主张的拓展类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慈溪中心小学组建了京剧、书画、舞蹈、器乐、摔跤、科技、泥塑等几十个社团,并每周安排1~3次的校级或班级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又如江山城北小学建立了特色社团课程,每个星期固定2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并配备专门的社团活动教室,还外聘一些专业人才作为指导教师,效果很好。
这些校本课程和各类活动的开设为现阶段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助于后阶段学校系统开发拓展性课程,整合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但我们也发现,在通过网站、报纸、视频会议、微信、微博等方式的学习之后,目前只有40.73%的教师了解拓展性课程重点指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课程”,还有19.5%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社团活动,13.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研究性学习,对拓展型课程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四)省厅前期各项重点工作为完善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省教育厅在义务教育阶段先后开展了推进小班化教学、中小学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项目。本次调研显示,这些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和配套教学管理改革工作上,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储备。
如杭州第六中学借助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的优势,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把学校课程中的核心领域课程、广域选择课程、个性特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将必修、选修整合,率先在2014年秋季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并将七、八年级打通,让学生分层选课,“让吃不饱的吃饱,让吃不了的能够消化”,为各层次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正在进行的七、八年级小班化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和常规工作项目制、德育工作导师制改革,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又如浙江省小班化实验学校慈溪市逍林镇东小学为学生建设了选择性课题体系,他们实施了三年的童心社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运作,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学校为了给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课程腾出时间,进行了长短课等方面的尝试。再如慈溪横河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理论学习探讨准备、初步实践探索、深化拓展、嫁接小组合作等阶段,真正形成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学校的“六步三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性教学,以助学稿为载体,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为结构,促成了学校生本课堂模式的形成。
(五)评价改革有亮点有探索,对学生个性评价有期待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参加人员对严格控制区域“统测”、规范校内考试评价的规定表示“非常赞同”(52.24%、47.15%)或“基本认同”(34.58%、46.65%)。调研组从座谈会中了解到,不少学校都有展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方面的探索。有的学校实施了等级制素质评价,不再分分计较。有的学校采取星光大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台,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如常山第一小学进行素质报告册的评估监测,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一个学生的素质报告单由每一个任课教师写评语,全方位与家长交流。又如杭州长江实验小学采取学生个人“学习护照”的方式开展评价,每一页用雷达图客观分析、记录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综合素养或学力变化情况,较为科学地描述学生群体或个体素养的优、劣态势。这既有助于反映每个学生多个时段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也有助于家长通过“学习护照”来解读和分析孩子的学习特征和行为素养等。
二、调研集中反映的问题与困惑
调查显示,教师和校长们认为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开发和实施拓展性课程有困难”(19.30%)、“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18.79%)和“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压力依然存在”(18.27%)这三方面。
综合问卷及座谈情况,基层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与困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现有师资难以胜任课改工作的问题
1.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是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理念还不到位,理解和领悟力有限,还跳不出学科的范畴看教育。同时,因为水平和能力,大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任务。调查显示,教师们认为开发拓展性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专业水平的限制,有67.9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难以胜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目前,大多数学校是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拓展性课程,个别学校则利用家长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很难做到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出发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农村学校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这更容易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过重
《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学校对于课时安排有了自,在保证基本课时的要求下可开设有长短课、大小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偏大成了校长自主排课的难题。如温州现在使用的还是1998年制定的标准,而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研中不少教师表示,学校教师编制没有达到省平均师生比,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多数教师跨学科或多岗位工作,如音、体、美、技术类教师除学科教学外,还有大量的社团指导工作。繁重的任务让教师也很难投身于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课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3.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够
在关于教师培训的调研中,教师们指出,关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的培训很少,而且现有相关主题的培训邀请的专家大部分是高校教师,重理论而少实践,不接地气。他们希望教研系统以后可以多开设一些针对校长、教师的关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培训班。
(二)课改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谁来把关的问题
1.整合实施难度大
调研显示,“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排在推进课改存在困难的第二位,这一结果与座谈会收集到的问题高度吻合。不少学校,甚至部分品牌优名气响的学校,也提出整合实施是课改的难点所在。校长们提出:学科整合该如何整?怎么整才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整合?整合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任务和地位?学校如何定位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以何种途径体现?对应的评职评优渠道和工作量计算如何更切合课改需要?这些都是亟待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合力解决的问题。
2.校本课程缺乏监管机制
不少学校提出校本课程质量如何把关的问题。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才是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随着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学校自编教材越来越多。谁来为这些校本教材的质量把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正确性、适切性如何定义等问题都是基层学校推进课改工作的困难所在。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困难重重
不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表示不清楚,对于其属于基础性课程或拓展性课程表示不明确。调查还显示,将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中最难的前三项分别是“统整资源难度大”(占25.37%)、“组织活动难度大”(占19.40%)、“缺乏指导用书”(18.72%)。此外,社会、家长的不认同,校外活动安全问题压力等问题也在座谈会中有所反映。
(三)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有效对接的问题
1.对区域统测规定的有效实施表示有顾虑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但很多校长和教师对这一措施能否真正落实表示怀疑。如何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很多与会人员觉得难度很大。特别是初中学校,普遍觉得课时紧张,中考压力大。多数初中认为,中考指挥棒不改变,课程改革空间很小,因而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持观望态度。在调查中,“区域性统测压力大”排在深化课改困难前三位,也反映了基层教师对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对接的疑虑和困惑。
2.缺乏方便操作、功能强大的评价平台
校长们表示,学校在学生评价上已经开始进行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但档案袋式评价方式工作量大、保存不易等问题影响了评价方式的改革。不少学校希望能由省厅开发与学籍管理系统相配套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便于教师或学生自己操作,从而客观有效地记录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四)配套政策保障能否有效支撑课改工作的问题
在调研走访的学校中,不乏温州二中这样的传统优质学校,基于优质的生源和强大的师资,学校对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育人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培养“完整的人”。也不乏杭师大东城中学这样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通过对办学理念、教育质量观的重新梳理,依傍杭师大的专业资源,从“育人”角度出发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从这些学校改革的经验来看,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绝不是课程、教学或评价的局部改革,更应该是全方位的互为支持的政策性改革。
1.硬件设施不配套制约课改发展
对浙江省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小学而言,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必然需要更多的专用教室,特别是农村学校,场地不够的问题必然存在。调查中,“硬件、设备场地跟不上”排在推进课改困难第四位。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区域,硬件的问题更是校长们的头等难题。
2.教师职称、经费问题
在座谈中,教师对在现有职称评审体系中如何投入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提出了困惑,他们认为很难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去做“无用功”。不少公办学校的校长提出,拓展性课程开发开设、聘请外聘教师等工作均需经费支持,但很多公办学校难以靠自身解决。
3.班额偏大无法推行小班化教学
不少教师反映,大班额问题很严重,尤其在县城中心学校,班额都很大。班额不减,很难实施小班化教育,也很难实施有个性、差异化、有选择的教育形式。
三、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虽然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理念和任务表示认同,但调研发现,有的校长、教师对深化课改工作心存疑虑,有的地方仍认为深化课改工作只是走过场,尚没有真正将深化课改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深化课改的目的是丰富学校课程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强化选择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理念转变问题,继续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系统建构,帮助学校做好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学校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组织各方力量指导中小学校分析自身优势与特色,找准定位,明确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制定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构严谨科学、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统筹安排,统整资源,大力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
学校要正确认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突破惯性思维,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主动与高中、科研机构、社区、社会团体、企业行业、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面向校外,面向社会,切实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分层次开发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要统筹安排,做到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及课改经验共享,也要帮助学校做好与高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与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统整校外课程资源。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一批适合当地学校选择的拓展性课程。
(四)改进课程实施,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学校要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学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主题模块形式的实践活动。
(五)变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要坚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并重,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在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六)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针对调研所发现的师资专业水平有限、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等问题,各级教研部门和师训单位都要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拓展性课程开发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省厅师范处要重点抓好教育行政领导、校长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提升教育行政领导的课改决策力、指导力,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省教研室要重点抓好教研员、骨干教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培训,提升课程发展的规划设计能力、课程开发的研究指导能力、课程实施的引领推广能力。省内各主要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实际需要,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实效,积极主动地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作贡献。
(七)搭建平台,多元辐射课改先进典型经验
针对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师资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全省深化义务教育课改联席会议机制、区域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学习平台。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总结推广课改先进经验,定期召开课改经验研讨会,多元辐射课改先进经验,指导、帮助薄弱学校进一步转变思想、拓宽眼界,切实克服因资源不足造成的区域间、校际差距扩大化的问题。
(八)科学指导,规范落实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指导意见》把拓展性课程设置权、排课自交给了学校,但放权决不是放任自流,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必须加强深化课改的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促使学校严格遵循《指导意见》的要求,确保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学校要正确处理扩大办学自与规范办学行为的关系,必须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和各学科的周课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篇7
关键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5]吴菁.课程评价介入: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2-134.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建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并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却进行得缓慢。因此农村的小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已不容小觑,亟待被改善与解决。
二、小学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人生发展历程看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小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而且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在此阶段学习英语发音,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们会以此为乐并且记得快,形成正反馈,促进学习。但是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名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益处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都需要一段“休眠期”,学生需要一点点熟悉并适应这种“新语言”,据有关英语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9~12岁这个年龄段是学生学英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时期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学生处在小学这个黄金时期,暂时还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精力较充足。并且在此时开始学习英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也容易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小学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的英语的特殊性,小学时期学习英语却又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社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并自由使用。在对待初学者时大家常常要求比较严格甚至强迫要求初学者学习英语,促使小学生在对待英语时可能产生错误的态度。
(二)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英语应有的重视。以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例,小学的英语课程无论从课时安排、还是师资投入都无法与语文和数学相提并论,即使数学、语文、英语被称为“三大主科”。尤其是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四、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力,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在授课时要精神饱满,这样可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有限的45分钟更为有效。教师需要认识到愉快的学习气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初学者,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并没有概念,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五、结语
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小学时开展英语教育是必要的,这关系到我国全面英语水平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仍要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国家政府要加强农村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方面还需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梅梅.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丽冰.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孙来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STS教育;作用
1、我国初中物理教育现状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在较长时间里都以应试教育为主。我国的初中物理教育长时间内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由于有关经费的不充足、教师水平所限、对物理实验教学目标评价的偏颇等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1],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一直较为薄弱,且教学内容跟日常生活的相关问题的联系不甚紧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新的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为突出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新教材的特点就是全面引入了国外的“STS教育理念” [2]。STS作为新的理念,进入我国仅十多年时间,但已经广泛引起了学术和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使学生更为主动的获取物理知识。STS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两者的结合可成为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体系。
2、STS教育模式及其目标概述
“STS”是 “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和“社会”(society) 的首字母的缩写,它是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交叉学科,体现了新的价值观、新的教育观和新的社会观。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赫得教授,得出要联系社会、技术和人类进行科学教育,这是STS的雏形。1980年,在墨尔本召开的STS教育国际会议上,将STS教育看作对今日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之一[3]。进入九十年代后,STS 教育理念开始引入我国,STS 教育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及判断力水平的教育,是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
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可以使其发展出以下的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了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展,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活跃;开拓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增加课外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比例,将课堂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塑造科学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促使学生形成更完备的认知体系,是“减负”时期的必要教学手段[4]。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 教育,是物理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时期优化传统的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我国初中物理中实施STS教育
物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物理规律,总结物理规律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有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假说法以及实验归纳法等。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引入STS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STS概念,能塑造自主、科学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STS思想引进新教材中,还体现在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改进上。在课程教学中引入STS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 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STS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用重大,通过实验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物理过程,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物理有很多物理学概念和规律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了解并掌握,如浮力、光的反射折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等;运用小磁针研究磁场分布,运用蜡烛、凸透镜等研究光的成像规律等[5],都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更生动具体的了解到其中的物理规律。
②重视将相关学科的知识一并传播
英国物理初级教育中的STS渗透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色,如教授电的概念时,主要介绍把许多电站联成电力网的原因, 以及核电站、火力电站及水电站的各自的特点,预测出用电的曲线,让学生预测总的用电量,并做出最经济合理的电网规划。这些课程设置,除了教授物理学知识之外,还带有经济学意义。将STS其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传授物理学知识及规律之外,还可交叉性的讲授将该物理现象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运用。如,热力学体温的获得及其在工业、医学中的运用;电磁作用对于发电、作物生产的作用等。
③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育的意义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STS中第三个字母“S”代表了“社会”,表明了在教学中引入STS的主要目标就是将教学成果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结语:STS教育理念引入我国教育界仅有十余年时间,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该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及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有针对性的开设STS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国海.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9,30,71-74
篇10
一、人教社新版教材源自多年的教材研究和教学实践
此次新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修订版。自2001年秋季,人教版首批14个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审查,并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进入全国29个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人教社不间断地对教材实验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小修订。因此,这次教材大修订是过去十一年新课改以来教材实验工作的自然延续,或者叫做成果结晶,可谓“十年磨一剑”。
十一年的教材实验为这次教材修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一是多年的教材研究基础,其二是教学实践基础。
人教社进行教材研究、编写与实验一贯坚持科研为先,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十一五”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国外中小学教材中中国内容的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实验研究”“中小学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实证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课题,对修订教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各学科课题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对把握教材内容选择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用;“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课题,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实现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了教材研究和编写人员的学术素养,保证了教材的质量。
十一年来,为了获取教材实验的第一手信息,人教社的编辑每年都要深入实验区作跟踪回访,到教室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直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企业微博等多种媒介与广大师生保持密切交流。同时,人教社还定期组织、参与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材交流研讨活动,如实验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现场课评比、课件评比等,邀请各实验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并利用这样的机会交流研讨,征求教材实验的相关信息。多年来,人教社收集到大量来自实验区教师、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例行修订,都会将其中的合理化建议落实在教材中。
为教师和学生服好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好平台,是人教社一以贯之的理念。与教师沟通的渠道通畅了,来自一线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形成良性互动。这里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第一,为了使教师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人教社精心组织了由教材编者、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组成的教材培训专家讲师团,每年寒暑假,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宣讲教材,答疑解惑,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十年中,组织培训15 343场次,培训教师367万多人次。第二,人教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门设立了针对实验区的课题资助项目,对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开放,研究内容与教科书、教学密切相关。目前已经结题的课题项目已经达到245个。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性研究成果,为教科书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区教师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平台,促进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
二、新版教材保留了原有优势,而且特色更加鲜明
2011年下半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大修订全面展开。2012年1月底,小学阶段的数学、音乐、美术、英语起始年级教材,体育(教师用书)第一册,初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理、历史与社会、外语(英、日、俄)、音乐、美术、艺术起始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送教育部审查。2012年4月底送审教材全部通过审查。
过去十一年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教材与课程标准有较高的适切度;教材的学科齐全,体系完善,结构设计严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装帧设计简约美观;有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等。此次修订,修订人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五大关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相关性的关系;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关系。修订后的教材,除继续保持和发扬上述优势外,还在教材内容上,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使教材的特色更加鲜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标准;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段以及学科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新版教科书,强化基础,有效减负,具有视觉美感
新修订的人教版教科书在今年秋季与广大师生们见面。据了解,这也是人教社建社62年以来编写出版的第11套中小学通用教科书。众多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在认真研读新修订的人教版教科书之后,一直认为这套新教科书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接地气”。
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更加突出。在教材的框架设计、内容选择上有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教材研究和编写者的文化自觉。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科教材都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在“文明探源”这一单元中,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给予更为详尽的讲述;《数学》七年级下册中的“阅读与思考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增加了对于我国古代方程组解法的全面介绍,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材的基础性更加强化。经过精选后的教材内容,在容量和难度上得到控制,“双基”落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来自于各个方面,就教材本身来说,知识点与年级配置的不合理、基础知识过于隐性化和简单化、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等,都会使学生感到“难学”,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方面。修订后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
例如,《生物》重视对核心概念的表述,必要时做更加详细透彻的讲解。《物理》删去了声学部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这一节内容。还根据课标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原教材的“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简整合为一节“磁现象磁场”。
教材的逻辑性更加鲜明。一本教科书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科书中所展现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是否能够完美的结合。其实,这也是教科书编写研究永恒的主题。例如,初中《数学》对于核心的数学概念和重要思想方法等,注意循序渐进地安排,让学生有螺旋上升地反复接触的机会,为学生铺设合理、有效的数学认知台阶。初中《英语》在听、说、读、写各项知识和技能中都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活动,除了提供单元学习成果检测活动外,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材的时代性更加凸显。与时俱进,充实新知,体现时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动态,是教材修订的一个着力点。例如,《地理》注意体现我国和世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最新发展变化。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1世纪经济发展迅速,改变了之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形象。因此,新教材以“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框题讲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印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其软件外包产业在全球占绝对优势。为体现印度经济发展这种新的变化,新教材重新编写了“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业”这一内容。
教材的版式设计更加有特色。在“快乐阅读”版式设计理念的指引下,修订后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此次教材修订,人教社聘请了国内著名的书籍装帧专家,为人教版教材量身打造了一套美工和版面网络系统,并根据新的版面网格系统重新设计各类图像,使页面更清爽、美观。
总之,人教版新修订教材在不断追求创新的同时,也继续保持自身数十年来的优秀传统,努力做到三个“实”,即扎实,夯实基础;平实,注重衔接;朴实,讲求实效。
四、“植根教育,服务教育”,做好人教社新版教材服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和修订的同时,人教社自身各项事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建设基地,综合实力在全国500多家出版机构中名列前茅。2010年12月18日,人教社成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向文化企业的身份转变,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表示,尽管经营体制发生了变化,但是人教社有几点是永远不变的。第一,“植根教育、服务教育”的出版宗旨不变。也就是说,人教社的所有企业行为都是围绕着更好地服务教育这一主题的,会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第二,人教社的科研传统仍然保持不变,教材出版的基础是课程和教材的科研工作,人教社的另外一块牌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多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的科研课题。科研是我们编好教材的基础。第三,人教社的主业仍保持不变,即中小学教材出版,这也是人教社服务教育最直接的体现。第四,人教社与各省市教育教研部门、一线教师的密切关系将保持不变。
五、肩负责任,精诚合作,服务重庆基础教育
重庆出版集团是经国务院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由重庆市委主管、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当初的职责就是租型人教版教材,印供含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西南地区,是重庆市经营中小学教材的主体单位。
在60年的教材经营工作中,重庆出版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服务教育造福学子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始终坚持把优质的人教版教材在最需要它的时刻送递到万千学子手中;始终坚持把“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已连续30多年实现了我市中小学教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赢得了教育部门的信任与称赞。
2001年后,国家启动中小学课程改革,重庆市的教材经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新的形势,重庆出版集团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指导下,成立了教育出版中心,建立了一支从事教材市场、印制、培训的专业队伍,使教材工作从单纯的印制发货向侧重市场推广服务的转变。在人教社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出版集团在做好市场推广的同时,每年组织培训重庆市的中小学教师,帮助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掌握运用新教材。
2001年至今,重庆出版集团联合重庆市教科院,集中人力、物力,轮流对全市义务教育以及高中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人教社也派出最强的专家团队支援重庆,培训的重点是对新课改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把握、新教材的教学重难点等。
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全市城区与边远地区教育公平,自课程改革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紧密合作,先后派出数百名专家,不畏辛劳来到重庆的30多个区县,包括城口、巫溪、黔江等偏远区县,进行教师培训。通过反复深入的、大面积的、有重点的教材培训,无数中小学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借鉴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在多版本教材的比较中,各级教育部门也深刻体会到了人教版品牌教材的研发、编写与普适优势;在不断接受更多资讯的同时,更加认同人教版教材,认同重庆出版集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