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合肥市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50-03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合肥市瑶海区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东部,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2554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乃至于安徽省的平均人口密度。同时瑶海区是传统工业区。拥有合钢公司、安徽氯化、联合利华等160多家大中型企业。大量的化工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对瑶海区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压力加大。而这些大中型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承载力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平级。早在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认为:生态文明是基于与自然和社会生态保持一贯联系的多元生活方式,其有两个属性:第一,她着眼于浮华世界中人类生活如何动态和可持续地保持平衡;人类不是要战胜自然,而是与自然共存;第二,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它取决于我们创造社会新选择的能力。而本文就选择莫里森的观点作为主要论点来讨论现今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城市生态系统其实是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以人类利益为目的的,由人类改造、控制和操控的,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发展趋势的生态系统。而人类生态系统由于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而言更为脆弱。
合肥市瑶海区首先作为合肥市的老工业区,大量的重工业在此聚集。由于技术和资金以及政策的限制,大量的重工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对于“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笔者在合肥市瑶海区老化工厂附近的小区走访时,90%以上的住户抱怨自己家附近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家中的窗户是常年不敢打_。其次,瑶海区是合肥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根据“六普”的数据得出,瑶海区在2010年的老龄化程度(60岁以上)达到10.5%。瑶海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同时加上瑶海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更加剧了瑶海区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最后瑶海区的绿地面积相比较其他区而言,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瑶海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出现失衡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逐渐转变为城市用地,导致大量的初级生产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人口容量。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非农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加上大量的人口流入,是城市当中贫富差距明显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明显的现象突出。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就业、住房、出行、看病等基本民生问题成为人们与社会矛盾的焦点。城市的人文环境系统更是城市社会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在“五普”中合肥市的人口为1810847人,而在“六普”中合肥市人口快速增长到2556689人。瑶海区在“五普”中显示人口为87211人,而在“六普”中瑶海区的人口为318564人,人口数量增长明显。瑶海区磨店、新站等地的工业园的快速建立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在磨店、新站等地的城市基本卫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大量的“城中村”林立,与瑶海区城镇化、工业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三、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和政策导向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将城市的建设划分成三个模式,分别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而合肥市(2011年巢湖市划分至合肥之前)的规划是一个明显的扇形模式。
扇形模式是将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各个区域承担自己各自不同的职能。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经济、政治中心;包河区作为合肥市的文化集中地;蜀山区作为高校的集中区;而瑶海区则是合肥市的重工业所在地。城市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瑶海区的发展。同时,政策的影响也是瑶海区出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诱因。在2013年瑶海区的工业区发展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收到了国家的支持。而2015年的《2015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出台更是对瑶海区工业发展加了一把油。大量的工厂在瑶海区建立起来,原本人口密度大、面积小、环境承载力低的瑶海区变得人口密度更加大,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变得更加脆弱。
(二)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僵化
瑶海区是合肥市的传统工业区,境内汇聚了马钢(合肥)公司、氯碱化工、胜华铜业、绿宝电缆、金钟纸业、华源纺织等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化工、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家具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是全市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由73亿元增加到247.4亿元,年均增长27.2%。财政收入由2.25亿元增加到7.72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36亿元增加到5.37亿元,年均增长31.6%。瑶海区作为合肥传统的老工业区,经济发展单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所带来的GDP的发展并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瑶海区而言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产业健康发展。
(三)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发展缓慢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由于行政规划等原因,瑶海区并不是合肥市的教育基地,相对于整个合肥市的文化水平而言,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同时,瑶海区大量劳动密度型产业的集聚,瑶海区只有大量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才能满足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但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笔者做了一个“五普”和“六普”合肥市受教育水平的比较。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来,无论在“五普”时期还是在“六普”时期,瑶海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横向比较发现,大量的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纵向比较中除了未上过小学的人数所占的比值是下降的之外,所有的值都是上升的。其中初中和大学专科所占的比重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4.32%和4.64%。总体看来瑶海区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往往集中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瑶海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在精神文明上加速前进。
四、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大气污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天然气管道延伸工程,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推进城市扬尘防治,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加秸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气化和沼气化利用。可以由区环保局牵头,积极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
治理垃圾围城。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由于瑶海区为合肥市的老城区,其中城中村大量存在,开展盲区死角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完善绿地系统,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实施景观生态工程。瑶海区中大量的回迁小区是安置性小区,其中绿化面积往往很难达到居民的预期值。要加大对周边公路的行道绿化,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同时加强对小区周边广场和公园的绿化,开展绿化大会战。在总体绿化面积、绿化投资、增加速度等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坚持绿量和品质并重,打造精品绿化为重点,持续实施小区和空地绿化提升和改造的原则。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资源节约门槛。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和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关于产业定位要求,避免产业转移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强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推进循环化改造。由于大量的工业园区在瑶海区建立,资源利用效率低。要推动各类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分质梯级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四)建设绿色瑶海
建设低碳瑶海。启动低碳社区建设,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改变居民行为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篇2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065-03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本方向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这与包容性增长理念不谋而合,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
包容性增长体现了生态价值观,在包容性增长思想下,将实现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取向。可以说,包容性增长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包容性增长思想也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强调社会公平,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要求城市经济建设,又要求城市社会发展;既要求经济增长,又要求民生改善;既要求经济环境建设,又要求自然生态保护。可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对包容性增长思想的现实延伸和拓展,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彰显包容性增长的伦理内涵。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第一,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工业比重居高不下,近年来再次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尽管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就业面临困境。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小企业发展困难。据统计,我国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规模过小和所有制身份的歧视,加上自身经营管理的缺陷,不少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三,一些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过于依赖土地和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促使各行业企业纷纷投入房地产业。社会资本迅速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上来,制约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造成社会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高地价和高房价抬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挤压了普通居民的未来购买能力,给未来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差距拉大——城市生态社会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政府采取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以缩小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比一直在扩大,从1978年前的1:2.36扩大到了2010年的1:3.55,若是将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算在其中,这个比例将扩大到1:4以上。从制度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公平发展,城市凭借政策优越性和优先权,将本来基础就差的农村远远抛在了后面,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工资、奖金和补贴在内的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来源。现阶段,劳动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于行业间收入的差距,而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是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下岗职工、残疾人、失地农民和失业大学生等城市弱势群体的人数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稳定。
(三)环境恶化与资源消耗加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尽管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城市地区尚未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空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同时,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8.26亿亩,14年间减少了1.25亿亩。在城市开发和拆旧造新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化工材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影响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供给、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面临巨大压力,对城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四)盲目规划建设——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城市开发建设追逐高回报、高利润,强调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政策、规划设计、小区建设、家庭装修乃至产品设计等方面,往往割裂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相违背,威胁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蜂拥而上、盲目建设问题,出现了一些过分注重表面美化现象,致使广大城市居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五)社会价值观混乱——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对物欲的追求不断膨胀导致人们逐渐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的价值体系并未确立。如果一味注重功利和实用,排除了道德和伦理价值,将助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对文化的轻视、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必然造成城市文化水平不高。城市文明发展遭受打击。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
以生态承载力为发展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首先应确定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而根据生态承载力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的范围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城市。
做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整体规划。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时,要把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渗透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等各方面都能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对规划的区域,应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制订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另外,进行规划编制时应充分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性,对规划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保证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
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确立生态文明观,这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世界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理念丰富现有文化产业的内涵,在现有文化产业中提供生态文化的平台,让生态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大碰撞、大交流和大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提升其他文化。
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生态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转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应在借鉴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进行淘汰、技术改造和优化技术结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把经济发展逐步转到集约型的循环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是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非政府组织;监督机制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非政府组织
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在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使我们饱尝环境恶化之苦。在今天,为了人类的持续繁荣,我们需要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的新的城市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制度多个方面,具有全面性与复杂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主导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由具有民间性、专业性等特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概况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是由我国著名探险家黄成德所创建的贵阳市首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环保类非政府组织。该组织的组织目标和宗旨是传播并实践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和公众环保教育推进城市与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结构以理事会为核心,下设环保教育部、生态项目部、公众环保活动部、气候变化应对部四个部门。该组织同时也进行生态环境调研,城市生态修复等活动。在技术上,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得到包括地理专家李栓科和生态学教授刘济明等多名专家的支持。在组织外部,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地球村等组织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
三、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一)参与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经过实践,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需要修改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在此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素质,以及在过去的活动中,执行《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经验,对法规的修改有了充足的发言权,因此受市政府的邀请参与到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修改过程中。结果,根据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所提出的包括“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实行社会服务购买”在内的十四条修改意见被采纳。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代表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了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去。
(二)以第三部门的身份监督企业与政府,防治环境问题。由于政府监管的漏洞和寻租活动,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不能受到及时、全面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第三者”的身份弥补了现有监督体制的不足。在其与清镇好一多乳业公司的诉讼案中,其取得了法院的委托,对好一多乳业实施了第三方监督。
另外,某些环境问题的发生,政府监管不力是问题根源,而对于政府的监督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身份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其对修文县生态建设局对垃圾场监管不力的情况提起了诉讼,这不仅增强了对政府的监督,也抑制了环境问题的发生。
(三)对生态环境进行调研,给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信息不足,这时,由非政府组织辅助提供信息,有助于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目标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资源可以为政府决策所利用。比较典型的,在黔灵山规划改造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自身的专业力量,对黔灵山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将报告提交给市政府,为市政府的决策贡献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四)促进公民参与,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开展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开展实际活动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它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定期组织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对遭到污染的河流、湿地等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以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需要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参与的治理模式。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不仅依靠组织自身的力量,还通过开展活动广泛促进公民的参与,使公民也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之一,其开展的贵阳市绿色江河全民保护行动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公民力量的环保活动,在这个项目中,它动员各家庭、个人、组织等登记认领一条河流,并在认领期内负责河流的监督保护,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应对了生态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公民对于生态问题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公民对自身的参与能力的信心,使公民更多的参与到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增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
(五)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城市的建设,还包括乡村的统筹发展,在乡村中,成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的长效化。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自身活动的同时,也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其通过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使居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联,促使本土非政府组织成立。在成立之后,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供给其培训、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发展与活动。在贵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地区,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成功促使第一个侗族地区本土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在其与本土非政府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02).
[2] 郭先登.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问题[J].山东经济,2008(05).
篇4
在传统的观念中城市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不需要重视城市生态的系统性建设,只需要对城市的景观和建筑进行必要的点缀和绿化,就可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维护。这样的观念导致城市发展中遇到了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流域污染、垃圾围城等实际问题,既不能为市民提供友好的生态与环境,又会导致整个城市沦入恶性循环的状态,西方的底特律、里昂、巴塞罗那等城市就在上世纪末遇到这一城市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新时期,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使城市走向文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2、城市水土保持的基本内容
2.1城市水土保持的概念
城市水土保持是维护城市自然和生态系统和谐与平衡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城市建设和市民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是避免自然因素造成水利资源和城市设施破坏的基本手段,当前城市水土保持已经成为确保资源质量、维护城市生态、促进城市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方面,预防工作,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可以规范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可以避免因开发、建设、施工等各项工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实现降低城市地面裸露面积,降低泥沙淤积,迅速排洪排涝等目标。另一方面,改善工作,城市水土保持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城市水土保持可以为市民提供各类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使市民生活得到改善,并达到对城市形象的美化与提升作用。此外,建设工作,城市水土保持可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基础,这给城市整体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2.2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倡导经济、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和高度的和谐,是利用高新科技和有效管理等手段,将城市的生态与经济做到进一步地协调,在控制城市污染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重构的目标。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需要自然、技术、观念的充分融合与沟通,通过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建立起优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与环境,进而在提高城市的综合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3、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城市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控制好城市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才有了扎实的基础。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水土保持作为支撑,只有有效的水土保持才能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实现对城市人居、生态和环境的改善、提高与美化作用,进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
4.1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指导性差
规划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当前一些城市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没有科学而全面地规划,这使得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甚至出现水土保持工作没有规范和指导的局面。
4.2城市水土保持缺乏专项资
很多城市对于水土保持的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局面,特别在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总量和层次上的问题,导致没有专项资金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撑。
4.3城市降雨利用率低
当前城市对于雨水资源没有一个开发、存储和利用的系统,很多城市都将雨水作为污水处理,这样会浪费雨水资源,并且会带来城市水资源的持续恶化。
4.4城市植被覆盖率低
植被是水土保持的基础,而一些城市存在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的不足,这不但不能有效地起
到涵养水源,而且也不会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导致城市水土流失加剧。
5、做好城市水土保持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措施
5.1制定城市水土保持的科学规划
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生态技术,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要提高绿化率,建设绿色通道。把绿色通道建设纳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造林绿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5.2加大城市水土保持的投资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协调好城建、环保、林业、水保等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摆在一个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地位,全面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5.3开发城市雨水资源
充分利用集流、下渗、贮存等雨水资源化工程,贮留城市降水,减少地面径流,以缓解城市水危机,同时结合城市的生态建设补充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实现城市水资源平衡。
5.4加强城市植被建设
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6、结语
城市是资源、资金、人员高度集中的区域,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更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如果出现各类影响因素制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这样就会造成城市大范围的水资源和生态灾难,进而影响城市对经济、文化的中心作用。当前,应该从资金、规划等技术性工作入手,通过植被工程建设和雨水资源开发等具体工作强化,来实现对城市水土保护的目标,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潜力的同时,将城市建设成生态优良、环境友好的区域,达到对整个社会进步的生态、环境、工程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震.努力探索城市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2000(01).
篇5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大中型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流域内多为平原河网地区,江湖相连,水系沟通,流域水面率达15%,但河道水面比降小,水流流速缓慢;且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大量的废污水排放,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流域河湖水质相对较差,水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严重。东南诸河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水资源较丰沛的东南沿海,境内多为山溪性河流,一般源短流急,独流入海,地表水质总体较好,水生态多样性较丰富。下面具体以无锡市、衢州市两座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典型进行研究。①无锡市。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西部宜兴地区和北部锡澄地区的空间格局。无锡市境内河网密布,江南运河从中穿过,长江、太湖是境内河网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总结无锡水域特征:水系发达的平原水网,水资源短缺的经济富庶之地,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流域上下游地区,水生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现代的智慧城市。②衢州市。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源头,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东部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衢州市境内山地丘陵居多,河流水系呈羽枝状分布汇集于衢江,不仅水质良好,而且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和长江鄱阳湖两大水系,以钱塘江水系为主。总结衢州水域特征:水资源丰富的山丘地区,水环境优良的流域上游地区,水生态多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亟待提升的起步地区。
二、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和实践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建设合格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提高城市规划中水系规划的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多以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为主导,很少把水系规划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文因素等真正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将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水系规划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构建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和谐、水文化鲜明、水管理现代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这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2.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和经济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在于点源污染的防控;②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③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畅通段头浜等毛细血管,通过调水引流增加河湖水动力,提高河湖水环境容量;④加强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域范围内湿地建设,减少城镇化建设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⑤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在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领域孵化出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⑥深入推进建设“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决策指挥管理系统,达到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国内领先水平。当前,无锡市已提出紧紧围绕全力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和建设“生态城、旅游服务城、科技城、宜居城和滨水花园城”的现代化特大型滨水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措施,全面提高无锡的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管理完善和水文化传承能力,充分展现无锡市“水脉湖韵领秀水乡、智水灵城佳绝吴地”魅力,切实把无锡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水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目标奠定基础。无锡市明确要求在2014—2016年试点期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和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在实施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筛选提出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的16项重点示范项目,形成了辐射全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示范项目具体包括:太湖新城水生态城(含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岛、无锡城区古运河生态景观带、宜兴三氿生态风光带、江阴滨江生态风光带、水生态科技产业园、河湖治理研究科技创新园、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园、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九里河生态修复示范园、洋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园、百余个“美丽乡村”建设。
(2)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深化水源地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建设钱塘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屏障;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畜禽养殖、农田施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水环境污染;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原水产业、洁水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加快转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严格工业项目落地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⑤加强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市民节水、爱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⑥创新水管理机制,重点开创源头地区水生态约束激励、水生态补偿、水工程生态建设和河湖健康管理等机制;⑦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的科技管理水平。当前,衢州市已提出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有关要求,牢记“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责任使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水质论英雄”的理念,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衢州建设成为“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实现“活水丰源、清水贯衢、净水兴业、美水惠民”的总体目标。目前,衢州市已明确在2015—2017年试点期构建起稳定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体系、和谐多样的水生态体系、丰富鲜明的水文化体系、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同时提出全面实施以衢江水生态综合整治为核心,推进信安湖水利风景区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城区引水入城和水系连通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量保障工程、沿信安湖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龙游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等在内的8项重点示范项目,改善衢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居水环境,全面提升衢州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
三、结语
篇6
今年1月3日,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一个在国内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出笼”,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践行,人们的目光在聚焦贵阳。半年多的时间了,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走进了贵阳市的东大门――乌当,从与乌当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志鹏的“对话”中,获悉该区以自身的生态优势,提出的“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的思路, 不难管窥到“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的未来。
乌当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记者:省委提出,贵州要实现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贵阳市委以战略性眼光和前瞻性思维,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总抓手和切入点。这一理性选择比较优势的战略决策推行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贵阳市的东大门,您认为乌当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李志鹏:优势是我们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快捷的交通网络,特殊的地理区位。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区八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即“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提出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新技术、开放带动和城市化三大战略。同时,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区的决定,结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工业布局重心的转移,及时调整发展思路。首先是在抓好工业的同时,发挥比较优势,树立生态理念,突出抓好“三产”发展。接着,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上,乌当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在发展温泉旅游和乡村旅游方面,我们的生态是自然所赋予的,是天然的。再次,紧抓“蔬、果、畜、花、药、茶”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构建好乌当的生态经济产业链。
因地制宜,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乌当区为了加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力度,制定了可行的总体运营思路,形成了“一心两线”的布局。即:以新天为核心,北线温泉组团为延伸,东线为重点,集温泉旅游度假、生态居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全省最大的多功能游乐服务区,通过点线结合,打造生态经济产业带。你们是采取何种举措进行推进?
李志鹏:为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讲,就是“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
――更新一个观念。更新观念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要勇于突破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
――坚持两个优先。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始终突出规划的龙头位置。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以树立环境质量为核心,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起点高、环保设施规范、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地编制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二是坚持基础为先,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发展以温泉旅游和房地产为龙头的服务业,进一步改善新天城区与贵阳市中心间的交通通行能力,尽快建成水东路,打通新天城区与贵阳市的第二通道。
篇7
1.1水资源体系
研究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020万m3,现状年当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7.8%,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20.7%,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不存在超采现象;非常规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为3.9%;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1544万m3,小于年度用水24465万m3的控制指标;现状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9.96m3,小于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1.15m3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1.48万hm2,节水灌溉率为42.6%,大于农业节水灌溉率39.2%的控制指标。研究区有5家供水公司,现状供水管网完备,城市供水保证率达95%,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研究区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有蒲城水库、东郊水库、秦台水库、西海水库、南海水库、龙庭水库以及江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且研究区对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采取了相应完备的措施对水源地进行了保护。
1.2水生态体系
研究区河流总长度为685km,水域面积(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为60km2,水面面积率为5.8%。水域水量为7192万m3,所有水域常年保持生态水量,且80%以上的水体清澈、无杂物。研究区涉及19个二级水功能区,其中达标的水功能区有1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3.2%。主要水系两岸的绿化覆盖率达95%。河道、水库堤岸防护林,堤顶部分主要以乔木为主,起到防风固堤的作用。堤坡种植耐盐灌木和草本植物,起到减缓径流、固定堤岸的作用。岸边主要栽植能防浪护岸的耐水和耐碱植物。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各项工作中,滨州市强力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四环五海”水生态工程建设中,狠抓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以及监督检查。研究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18km2,现状年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治理率85.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分别为95%、100%、100%。
1.3水景观体系
研究区生态水系长度为154km,截至现状年,对四环河、新立河、秦台河、滨南支沟、潮河等采取清淤、护坡、绿化等进行生态治理,治理长度109km,生态水系治理率达到71%。在对生态水系进行治理的同时,研究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截至现状年,研究区有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在景观建设方面,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始终,把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水源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建设中把工程建设、绿化修复、水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水资源得到了有效涵养和恢复;其次是景区建设中体现亲水、近水、爱水的人文理念,突出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亲水平台、曲桥、桥亭、儿童乐园、垂钓园等亲水景观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让人接近水、亲近水、感受水;充分发挥景区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水文等元素,把黄河文化和大禹文化充分结合,打造特色自然、人文景观,并于2009年建成了滨州水文化馆,建设开创了全国地级市水文化建设的先河,为提供绿色、文明、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水工程体系
研究区有水闸6座,机配井630眼,取水泵站69处,蓄水工程数量19处,引水工程9处。90%以上的工程均能达到设计标准和供水标准,且水利工程设施和运行状况完好。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研究区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研究区内主要排涝河道有西沙河、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胜利河等,均能基本达到相应的防洪排涝标准。研究区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景观内容,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突出建筑艺术效果,实现建设一处水利工程,打造一处靓丽景观。
1.5水管理体系
研究区内已建成机构健全、体制完善、职责明确的水管理体系,每个单位都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人员分工,经费充足。水利法制体系建设相对完备,《滨州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滨州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对促进研究区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区十分注重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经政府批准的规划有《滨州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六河水变清”实施规划(2001—2015)》、《四环五海绿地规划方案》、《三河湖水利生态综合开发规划》、《山东滨州黄河风情景区景观概念性规划》、《滨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滨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滨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等。近年来,滨州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自实施以来,“四环五海”、城区河道和72湖中的大部分与外环河相连,形成了“以路为轴、以水为脉、以林为带、以海为景、水绿结合、人水和谐、城水共融”的城市发展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于3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3.5m2。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公众提供了零距离亲水、赏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公众享受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滨州。
1.6综合评价
研究区严格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实施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水管理体系完善,水源保障程度和用水效率较高,水生态环境较好,动植物资源丰富。近3年城市建成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事故,无重大违反水相关法律法规的案件。根据《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研究区基本达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滨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非常规水利用率有待提高。现状年研究区非常规水可利用量为5861.63万m3,但利用量仅为839万m3。研究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87m3,约为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5,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严重缺水地区,大力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是有效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再生水可以回用于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杂用水等;微咸水可以用于居民生活洗涤、冲厕、洗车、空调及冷却用水等,可替代生活用自来水,还可利用微咸水喷洒道路、消防用水、游泳池、喷水池用水、浇灌城市草坪绿地、补充湖塘水体养鱼用水等;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地浇灌、路面喷洒、景观补水等,还可以通过适当处理后进行地下水回灌以补充地下水等。2)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继续加强。长期以来,公路、房屋、采矿、开办工厂等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缺少“以防为主”的思路,普遍存在“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截至现状年,研究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水土流失治理率为85.8%,目前仍有3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进行规划治理。3)生态水系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从2002年以来研究区对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等河道进行了生态水系治理,采用清淤疏浚、边坡护砌、两岸绿化美化、雨污分流、引水补源等水生态治理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水系生态面貌和生态环境,部分水系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截止到现状年生态水系治理率已达到71%,但是还有一些河道如西沙河等还未进行生态水系治理。4)加强媒体对水生态文明的宣传。近年来,研究区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节水宣传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如缺少节水宣传专栏、城区内没有节水宣传标语、学校未开设节水课程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结语
篇8
推动生态文明环保城市建设,必须坚定走低碳之路,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中主要涉及到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技术和清洁生产领域。
城市生态建设是基于城市范围内、以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为依托、以低碳经济为内涵的一种城市生态化文明方式,它是城市生态化和城市低碳经济的有机结合体。
1 发展城市低碳环保经济的意义
1.1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一些大城市在原有高耗能、高排放城市特征的基础上,还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稀缺、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压力等诸多挑战。面对此严峻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化高速扩展的发展的过程中,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成了当前建设低碳环保经济城市的必然选择。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排放,建立完全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要求。因此,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法师,加快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等重要举措将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选择。
1.2 发展低碳环保的城市生态经济的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是产业结构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城乡居民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消费刺激生产,只有大范围实施低碳消费和运用,内部需求才能与外部需求并驾齐驱,才能大规模地持续地推动一个经济体低碳经济的发展。
就河南而言,应该从城市低碳实践和运营开始,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城乡整体低碳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低碳规划。城乡规划明确区域分工和定位,解决工业企业分散、居民区和工厂混杂的问题,解决空间布局和社会格局中存在的污染浪费环节。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实施专业化分工,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物质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低碳建筑。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离不开建筑这个环节。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建筑材料、通风和采光系统、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修,推广节能环保家用电器和环保新技术,鼓励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低碳交通。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一是鼓励市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二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三是限制城市私家车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此外,应该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低碳生活。提倡市民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市民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的口号,制定阶段性目标,形成市民共识。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导向作用。在宣传上加强引导,让市民自觉进行低碳消费。在财力保障上,可在绿化建设、小区环保、垃圾利用、资源再生、市民广泛参与等方面进行应用试点工作。
低碳示范。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河南省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示范区侧重于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消费应用方式。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积极性,兴建低碳或零碳的新城镇及其基础设施。
2 建设生活文明环保城市的策略
2.1 深入调查、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
政府在制定组织发展从城市生态化文明的发展战略规划是,要将发展城市生态化纳入更新规划的理念中,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绿色市政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发展、建设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可持续的推进城市生态环保的发展进程。
2.2 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分解细化落实生态建设工作任务书,强化目标责任的督查、落实和考核。在整合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根据各个城市生态项目的差异性来挖掘、提升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加强城市间信息共享、市场互动、资源互补合作,较快实现城市生态项目的一体化,促进城市生态环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3 推动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城市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大力推行低碳意识。确立低碳生活理念,把这种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提倡市民每周少开一天车、午休时关掉电脑、少看电视、使用节能灯等等良好生活习惯。把低碳旅游作为城市生态文明的新内涵,提倡出行时多采用拼车方式;到旅游目的地,采用不行或者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加快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开辟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规划发展遍布城市的自行车租借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城市轻轨和地铁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电动和混合动力公共交通工具。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37
1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1.1 改善空气质量 、杀死病菌、吸滞粉尘
随着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排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日益增多,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都是城市的主要污染物质,尤其是二氧化硫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很多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女贞、泡桐、刺槐、大叶黄杨等都有很强的吸氟能力;构树、合欢、紫荆、木槿等具有较强的抗氯吸氯的能力;油松、龙柏、垂柳、女贞、泡桐、桑树、黄杨等树种具有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据测定,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平方米园林绿地每天能吸收近90g的二氧化碳,生产60g的氧气。由此推算一个城市中每人只需10m2的园林绿地就可吸收全部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证实,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大气中飘浮着各样细菌,城市人口集中,城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居首位。园林植物通过自身的净化能力、吸收能力、阻滞过滤能力,可明显减少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很多植物如悬铃木、雪松、臭椿、冷杉、马尾松等都能分泌出杀菌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据实验测定,每667m2的刺柏林24h就能分泌出15000g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白喉、痢疾、伤寒等病菌。天竺葵、柠檬、丁香等具有挥发性油,也能起到杀菌作用。松树林、柏树林也具有较强的灭菌能力。因此植物能杀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放出供人民吸收的氧气和新鲜空气,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一般说来城市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的粉尘。城市绿化后,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据统计森林叶面积的总和为森林占地面积的数10倍,吸滞烟尘的能力非常惊人。我国对一般工业区的初步测定,空气中的飘尘浓度,绿化地区较非绿化地区少10%~50%,可见树木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1.2 减弱噪声,缓解压力
在现代城市中各种噪声交织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以烦躁不安的感受,有关资料还表明人在绿色环境中脉搏次数比在城市空地中每分钟减少4~8次,有的甚至少14~18次。绿化好的环境可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可见城市园林绿地有助于成年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可培养青少年的勇敢、活泼、伶俐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老年人则可尽情享受增进生机延年益寿。
1.3 改善城市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
当前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以水泥、砖瓦、沙石、沥青为主的建筑所构成的城市,工厂林立,人口密集。园林绿化植物具有吸收和折射太阳光线的作用,拦阻了大量太阳辐射带来的光和热,有效地降低温度。据测定在夏季,有林荫的地方要比空旷的地方温度低3~5℃,草坪地的表面温度要比地面低6~7℃,比柏油路表面温度低8~20℃。因此在城市大面积地进行园林绿化,就能有效地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大自然中最理想的“空调器”。
2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
2.1 营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特色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绿化程度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品位,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确重要组成部分。睢县具有中原水城之美誉,本着打造中原生态文化名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健康之城、文明之城、运动之城,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挖掘其2200多年的历史,以其城市独特的园林景观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相互交融相互映衬,体现水下有城,城中有湖,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绿在其中的现代化生态之城,极大地提升了县城品位,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差旧貌,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档次,也体现出了城市特色。
2.2 陶冶情操,寓教于乐
睢县新打造的恒山湖湿地公园,集红色文化宣传、科普教育于一体,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依托睢杞战役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有植物园、沙滩浴场等可增长知识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2.3 增加休闲场所,促进社交活动
篇10
2008年5月国家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6个市县,并同时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陆续开展,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尽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广泛推进,但其建设程度如何衡量和评估仍无明确规定,缺乏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对生态省、市、县建设已经颁布了相应指标,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市相比,内涵更为丰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尝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期成果和资料。本文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国内各省市政府及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研究报道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和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 包含4个准则层、37项指标的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体系下对深圳2001~2010年时序数据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年变动趋势和我国4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研究结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原则与思路
1.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了我国首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均处前列,按报告划分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6种类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属社会发达型,东南沿海省份则属于均衡发展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值较高、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率高、社会发展程度普遍较好[4],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其他地区已经发生明显分异,经济发达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应从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点出发:(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较国内地区,水平更高、进程更快,已进入到相对高级阶段,因此虽然指标设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指标值应严于其他城市要求。(2)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对其生态经济方面指标的考核应更侧重产业结构、资源绩效、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个性,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生态市评价的常规指标在本文评价体系中并未列入。(3)生态环境类指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特别是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方面的指标应考虑国际通用或国家要求,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而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其“环境—经济”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即将或预期走向拐点,生态环境类指标较之国内其他城市通常优势明显,因此其更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等软实力建设,在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对这两方面的指标设计应更为慎重。
1.2指标选取的原则(1)共性与特色相结合原则。在选取国内外普遍涵盖且有实践意义的指标的同时,突出经济发达城市特点,形成这一类型区域评价的特色。(2)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原则。保留传统的国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学发展观”、“生态市”等指标体系中的精华指标,并对相关指标和相关标准予以提升,并针对生态文明的特有内涵提出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指标。(3)可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指标、标准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会水平和技术水平下可以实现;又要预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指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简单罗列和过度相关导致重叠;同时,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既要具备可约束性,即要有社会动员能力,又要具备可分解性,可从城市层面分解到行业、企业、社区、家庭各个层面,此外指标的可考核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实施和分段评估的原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通常将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分阶段来实施,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指标应便于设置分布实施目标,并实施分阶段评估。
1.3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分解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保障4个方面。其中,生态经济是环境和经济协调的根本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和物质保障;生态文化通过文化理念影响社会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生态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规范、管理体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从上述4个方面归集各类指标,并遵循如下设计思路:(1)按照内在逻辑对四大类指标进行设置。生态经济类指标以资源、能源节约和产业绿度为核心,并提出生产力的先进性和科技贡献;生态环境类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内在逻辑[5],重点评估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情况;生态文化类指标以“意识-行为”为逻辑,重点反应公众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生态制度则考察了现行相关的7项主要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2)按照指标性质将评价体系分为四层。顶层为目标层,即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指数;第三层和第四层为指标层,第三层是对准则层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应结构变化情况,第四层即为具体指标,将第三层指标进一步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3)按照指标特征将指标分为控制型、预期型和引导型指标。控制型指标是通过一定工程、项目、制度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应达到的约束性指标;预期型指标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间推移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单纯从客观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难以控制的指标;引导型指标是指难以量化或量化意义不大,但从长期来看,指标的规定是具有行为引导意义的趋势性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案例中仅涉及经济发达城市历史和现状对比情况,对具体城市未来某时间段的控制型指标数值确定并未讨论,所有类型指标均仅进行了用于数据归一化的高低值确定分析。
2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基本介于20~40项之间,大部分均从国家生态市指标衍生而来,如张家港市30项指标中有11项,无锡市42项指标中有15项,昆山市37项指标中有19项,吴江市37项指标中有15项指标与生态市指标相同。本文梳理、比对了生态市指标和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相关和差异性指标,按前文所述的指标设计特点、原则、思路,基于AHP法,构建了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涵盖18项控制型、5项预期型和14项引导型,总计37项单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所示。
2.2指标的归一化处理与权重的确定表1中各个指标量纲不同难以直接进行评分比较,本文依据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1990~2010年各指标变动区间和未来规划目标,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确定了上述各项指标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经济类数据按不变价调整,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设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i的对应的高值水平为Mi,低值水平为mi,则归一化后的指标为Ri,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归一化公式为[8]:其中Cij表示评价某项评价目标时,第i个指标的重要性对第j个指标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标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从1/9到9依次代表在评价某项目标时,i指标较j指标的重要性从极端不重要到极端重要,并通过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9]。本研究中分别对四个准则层对总目标的权重,和各准则层下指标的权重在矩阵实验室(MATLAB)下进行了测算,对于超过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环境类指标(AHP法判断矩阵不应超过7项指标)在各个三级指标下分别计算,并通过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各具体指标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为了检验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挑选了我国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案例研究对象,这4个城市均属经济发达且生态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设目标和较好的参照效果。其中,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6个试点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台《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相对充分的历史数据积累,因此选择深圳市时序数据,利用本文评价体系对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史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广州由于数据收集原因仅暂与深圳进行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横向对比研究。
3.1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动趋势分析按照前文所述归一化方法,对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对生态制度类指标采用[0.9,0.7,0.5,0.3,0.1]赋值对应制度建立和执行程度的[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采用线性插值法填补部分缺失数据,对历史数据难以考证的部分指标未列入指数计算,并对由此引起的综合权重变化作平衡调整,得到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和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数如图1和表2所示。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由2001年的0.23稳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这说明近十年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大、成效显著,已经跃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进入到纵深推进时期。剖析这一总评指数变化的原因,4个准则层分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总评指数升高的重要贡献源,深圳市近年来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的铁线管理政策,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也高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以“四个难以为继”为背景开展政府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态文化分指数升高的贡献,而生态经济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点较高、地均产出、能耗、水耗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因此相对提升速度较慢,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图1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变动图(2001~2010年)
3.2北上广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比较分析受数据采集条件所限,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间的对比研究采用评价体系中涉及的均已收集到2009年数据的共21个指标,对指标权重作同比增大,这样计算的深圳市综合评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