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文化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文化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文化概念

篇1

关键词:视觉性;图画性;李格尔;泽德尔迈尔;潘诺夫斯基;维也纳艺术史学派

作者简介:王艳华,女,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从事西方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3-0127-08

1994年,W. J. T. 米歇和博姆继罗蒂“语言学转向”之后分别提出了“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 or the iconic turn),后来又被“更加广泛地概括为‘视觉转向’(the visual turn)”[1](P11)。此后国内学界迅速做出回应,如今我们的视觉文化研究已有近二十年历史。然而,视觉性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意义和起源的阐释仍不够透辟,反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视觉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掘。正如迪克维斯特卡亚在《文化转向之后的视觉研究》中所言,对于视觉研究的范围、对象、定义及方法等完全没有达成共识。[2](P2)在国内吴琼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对于其(视觉文化――引者注)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人们的认识尚有诸多暧昧不明之处”[3]。所以,他建议根据三个谱系学源头去梳理学科的发生史及基本范畴和方法,即批判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图像学与艺术史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在吴琼看来,以上三种学术话语以其不同的背景和原因,在演进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最终在视觉文化研究这一思潮里形成交叉与汇流。[3]可是,事实上,三种理论话语所形成的复调式理论建构,恰使人们对视觉文化的理论与方法论认识“暧昧不明”,成为诸多概念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而三者对该“学科交叉地带”的进一步争夺,又使概念的溯源和界定,使学科谱系、理论、方法论的一些相关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下面,我们就视觉性一词来举例,说明视觉文化研究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进一步溯源其概念,并思考解决概念界定不清的路径。

一、关于概念界定的“悬而未决”

寻根溯源,在视觉文化领域,一般认为,1988年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和诺曼・布列逊(Norman Bryson)最早提出这一概念。通过对比视觉和视觉性两个概念,福斯特提出“视觉暗指所见景象为物理运作,视觉性暗指其为社会事实”[4](序言,P28)。可见,在视觉文化领域,从视觉性这一概念初被提及开始,它就天然地衍生于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社会事实”所指向的是各种社会活动,文化研究无所不包的研究对象统统被统筹于视觉性这一范畴中来。他进一步解释到,为了实现一种观看目的,即“在所见景象机制及其历史手法之间,在视觉资料及其话语决定机制之间――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我们如何有能力、被允许、被促成去看待事物,我们为何看到此物而忽视彼物。视觉体制试图凭借各自的修辞与表征,将社会的种种视觉性打造成本质为视觉的东西,或将其在一个可见的自然等级中进行排序”[4](序言,P28)。这里,视觉性成为人们试图发掘的作为视觉观看的“本质”或“本体”的东西,它可以包括“所见景象机制”和“视觉资料”,但并不包括创造视觉对象和景观的“历史手法”和“话语”机制,以及“如何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而后者,在艺术史上费德勒提出视觉性范畴之后,原本是视觉性更广泛意义的最主要部分,视觉性在艺术史上的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发展到视觉文化时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化、固化的境地,惠特尼批判它被完全“实体化”,只留下静态特征作为考察对象。虽然它的“象征价值”经由图像学得到一步步扩展、完善,然而“形式价值”却已被遗忘,作为动态的方法论意义更是无人提及。

事实上,当福斯特试图在视觉和视觉性比较中对后者进行界定,强调“摆脱模糊失焦的叠加,打破既定视觉事实排序”[4](序言,P28)的重要性,侧重对影响“观看”的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时,如果将视觉性视为“自然”进一步社会化的产物,那么,这在先前的艺术史学科中早有讨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社会历史方法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所以,福斯特的定义并无新意,它只是延续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并没有提出具有独创意义的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概念,而且,对于艺术史的视觉性也没有构成合理的互文性,福斯特对于视觉性的界定,仅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进行阐释。

二十年来,试图对视觉性这一单一概念进行定义和阐释的讨论并不多见。另一个典型例证可见于2006年,米尔佐夫借鉴韦登斯堡、里德、卡莱尔、爱默生等人的理论,表达了自己对视觉文化意义上的视觉性的理解:

视觉性对于英雄碰巧是可以获得的清晰的历史图画,历史学家在回顾中可获得同样的图画。但对于仅仅观察事件而不形成视觉性的普通人来说,它是不可见的。[5](P57)

相对于福斯特所下的定义,这一阐释显然更为抽象,更为模糊不确定,然而它却暗示了视觉性一词所具有的图像学特征及源脉关系。另一位对视觉文化给予著名定义的W.J.T.米歇尔也是一位批判的图像学家。他们的论述可看出对艺术史和图像学的溯源性研究,这一进展振奋人心,它为嫁接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二学科,弥合二者长期以来的断裂或久未实现的关联性,为克服种种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困境做出了很大努力,显著地推进了研究进展。然而,在视觉文化内部,紧接着则有很多学者试图大刀阔斧地进行学科化革新,他们试图建构新的理论语境以及全然独立的视觉文化这一学科,他们又转向文化研究去寻求突破口,强调视觉性恰是使得事物从不可见成为可见的必要条件。在国内这一理论最强有力的代表是吴琼,他发展了米尔佐夫的视觉性指向事物的“不可见性”这一观点,提出视觉性是“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6],所以,此后,我们认为视觉性仍向“文化研究”这一理论维度发展。

进一步而言,在国内,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的是在不同理论背景中甚至回至前科学阶段去溯源概念的过程。比如,2011年,刘晋晋在《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出,视觉性最早可追溯到韦登斯堡神秘主义的视觉性概念,据此,刘晋晋试图在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体制下,进一步扩大视觉性的适用范围。不仅如此,他还对上述诸种定义皆进行了批判。首先,针对吴琼的观点:“‘视觉性’不是指物的形象或可见性,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既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6]刘晋晋认为,“‘运作的总体性’太空泛从而缺乏使用效力。列举‘这种总体性’显然不是在阐释术语内涵而是在罗列外延。……在具体对象面前‘视觉性’似乎成了多余”[7]。其次,刘晋晋虽然试图对米尔佐夫论述的视觉性加以概括:(1)观看(view),(2)一连串景象、全景(panorama),(3)强调杜波伊斯的“颠倒的视觉性”,然而,他认为米尔佐夫试图抬高视觉化(“视觉的文化化”)以抵制视觉文化的真正核心――“视觉性”。而且,他还认为,米尔佐夫2006年《关于视觉性》一文中对托马斯・卡莱尔新造该词的历史溯源这一过程“考证并不确切”,“是对‘视觉性’原义的歪曲”,他认为,“米尔佐夫的概念引入是对卡莱尔视觉概念的简单偷梁换柱”。[7]

使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化的是,曾军等表示直接将视觉性剔除而以“视觉化”取而代之。曾军将对“视觉”的理解分为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并认为,“作为一种整合的努力”,视觉性“由于其界定的暧昧”而无法承担对视觉的表征。曾军认为,理解视觉的基础是视觉生物学,或者是传统视觉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分。在他看来,如果只将视觉视为自然的赐予,则不能表征“我看事物、看世界的方式都被彻底文化化”这一事实。他的偏见在于,他认为对于直观形象性的图像表征仅是“一种技术性、艺术史的活动,是一种仅仅通过训练即可达成的技巧”。因此,“视觉性”应该被“视觉化”这一概念所取代。[8]事实上,曾军的批判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理解视觉性的依据,并不是宣布对它的摒弃而彻底转向“视觉化”。尽管如此,我们在视觉性概念溯源这一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暂不讨论视觉性概念是否该被消灭的问题。

所以,导致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概念不清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自视觉文化发端时起,受批判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以及“文化研究”的影响,在国内关于视觉性的阐释方面显出与艺术史概念的断裂和混淆不清,或者即使有的学者找到与艺术史的联系却未被后来学者理解或正确阐释(比如刘晋晋对米尔佐夫思想的错误性批判等),导致后来学者进一步讨论视觉文化各种相关概念性命题时经常陷入至少上述三种不同学术语境之一种,无法获得概念在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这使视觉文化研究面临对话艰难、自说自话以及泛文化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根据迪克维斯特卡亚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艺术史与文化研究理论碰撞和交互冲突之下,产生视觉文化这一新兴领域。从此,视觉以及视觉性就成了两个学科都十分关注的核心术语,人们分别从不同路径对其进行探索。一直以来,我们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是在文化转向潮流之中、在广泛的文化化论证阶段被讨论,而且主要着重于对艺术史视觉性、生理视觉性(知觉)、物理视觉性等种种否定或超越,强调其文化包容倾向,强调其历史、社会、政治的“象征价值”;换言之,视觉文化的视觉性还没有进入理性论证阶段,对于这一范畴的讨论因此尚处于探索阶段且略显混乱。因此,对于该词给予一次溯源性思考仍然是必要的,而且,值得补充的是,对于范畴的讨论本身并非陷入本质主义的桎梏。

二、“视觉性”概念溯源:从视觉理论进入视觉文化

关于视觉文化和艺术史的关系,迪克维斯特卡亚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视觉文化研究是艺术史的一种合理延伸;第二种则认为,作为独立于艺术史的一个新聚焦点,它(视觉文化)更适合于采用与数字化、虚拟化时代相关的视觉技术来进行研究;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视觉文化研究是对传统艺术史学科的威胁和自觉的挑战。[2](P3)

不论视觉文化对艺术史是“合理延伸”还是“威胁和自觉的挑战”,这里,我们都试图坚持最原始的谱系学思维,先去找到两个学科之间的渊源关系,再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论证二者是否独立、互不关涉还是“合理延伸”或彼此“斗争”。下面,我们以视觉性这一概念为例来溯源视觉文化的艺术史渊源。

视觉文化中的视觉性概念,应以艺术史上视觉理论的发端作为源头。当我们回顾视觉的历史,回溯到视觉理论得以创建、现代艺术史或艺术科学(形式学说阶段)的确立这一时期时,我们会找到可资借鉴的学科源头和范畴参照,有助于弄清视觉性概念的来龙去脉。我们认为:视觉性经历了艺术史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艺术史形式研究与图像研究的方法论转换,逐渐走向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元理论与方法,并在批评理论作为阐释工具的介入之下,逐渐融入文化研究潮流,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总体而言,视觉性经历了艺术史、图像学以及视觉文化三个时期:首先,在艺术史上,李格尔等形式主义学者提出视觉理论,确立艺术科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赋予了视觉性以“形式价值”和“象征价值”,并主要通过“形式价值”对它进行界定;其次,潘诺夫斯基创立图像学,重新确立“象征价值”高于“形式价值”的标准,强调视觉性的“世界图画”的文化表征功能;然而,后来的视觉文化研究虽然发展了潘氏对于“象征价值”和“世界图画”的观念,视觉性的艺术史源脉却被切断或未被发掘,视觉性概念被实体化,它的方法论功能以及“形式价值”被忽视。

回顾视觉的历史,首先,康拉德・费德勒提出纯视觉性,一般被认为开创了视觉理论之先河。[9](P114)费德勒认为艺术独立于美学与艺术哲学,反对黑格尔主义美学基于抽象沉思的唯心主义观念,他强调知觉体验,提出纯视觉性:

艺术家被驱使去培养自己的视觉观念……假如我们有能力达到遵循这种创造力的程度,我们通过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可以使得关于世界的视觉观念在构成形式方面日趋丰富。[10](P3)

在这场视觉理论转向中,费德勒不仅反对一切哲学形而上学论,而且全心投入到“视觉形式创造机制的分析中”,全面展开“对艺术家视觉形式创造过程的研究”,从而使“先前多少有些客体化了的形式关系与其内在精神目标在纯视觉理论中获得协调”。[11](P26)

所以,在艺术史以及相关学科(例如视觉文化)研究中,在黑格尔的“心灵”和唯心主义观念之外,视觉性开始被视为形式表征,其“形式价值”开始得以强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李格尔、沃尔夫林、泽德尔迈尔等提出的形式理论,或者毋宁说,视觉理论。“关于(李格尔、沃尔夫林等)德语国家早期艺术史研究的文论,人们通常给予的假定是,它基于简单、狭隘的形式主义”[12](P1),李格尔、沃尔夫林以及泽德尔迈尔等维也纳二代学者也由此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事实上,他们的主要学术贡献并非在于形式研究,而是开创了视觉理论,并使之成为艺术科学的理论基础,由此颠覆了艺术史传统。”[13](P45)

李格尔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里根据一个概念“艺术意志”、两个范畴“触觉的”和“视觉的”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中,使“触觉的”和“视觉的”一对范畴脱离了原本的知觉含义,成为形式表征[14],突显其“形式价值”。比如,李格尔认为,古代早期“触觉式”建筑设计的艺术意图,“只要可能就会热衷于构造空间的边界,压制并掩藏起另一任务,即空间的创造”;对于罗马晚期“视觉式”风格取向的建筑而言,比如万神庙,“同一个面上不存在两个点,因此建筑的所有部分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大轮廓”[15](P17),这一“大轮廓”实际上指向的是“空间的创造”,所以,“触觉式”风格趋于对平面的追求,“视觉式”风格趋于对“空间的创造”的形式要求。而且,“在建筑领域……‘触觉式’是通过一系列艺术意图的取向(艺术形式――引者注)来获得的,比如强调平面维度、构造体块布局、依靠立柱来隔断空间、回避色彩或浓重的阴影对单一平面感的破坏等等。‘视觉式’反之,就存在于逐步建的‘统一的大轮廓’、追求深度的不断变化以‘引向纵深’、自由空间的个体化、创造多个色彩生动的平面或加强阴影以打破单一平面等等(形式――引者注)”[14]。可见,李格尔等形式主义者主张从形式表征的角度去考察视觉性这一范畴,虽然当时李格尔还没有明确提出“视觉性”这一术语,而是以“视觉的”或“视觉式”(opisch)来对其进行表征,但是,二者含义相似,事实上,李格尔对于视觉性的“形式价值”的强调是毋庸置疑的。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将李格尔的视觉性做如下总结。其一,视觉性是一种“艺术意志”(“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16](P29));是一种创造力,亦即一种方法论,是创造或构造形式的方法。其二,是物化的客体特征,与“触觉的”/“图画的”构成统一,相互融合,又彼此斗争。其三,不具有实体性。其四,是视觉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没有明确界定。另外,根据李格尔对不同时代具体的“艺术意志”的阐释以及沃尔夫林所强调的视觉性所指向的“时代精神”来看,视觉性在形式主义者那里包含了“视觉体验的象征形式”这一现代视觉性内涵。可见,虽然视觉性是作为形式学说术语被提出,并作为形式研究方法进入艺术史,但事实上,上述学者是最早的一批视觉理论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建并完善视觉理论并以视觉理论颠覆传统形式理论,他们运用视觉性反叛或替代形式/风格甚至“图像”等范畴,深入研究形式。所以说,视觉性一经提出,就具有形式这一自然属性,成为新的形式(表征),同时,它又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用以重新阐释形式/风格,它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此种意义上来讲,它甚至成为“反形式”,对立于形式、风格以及图像,其“象征价值”逐渐凸显。不过,形式学说时期,艺术史家们对视觉性的“象征价值”的阐释不足,这一点后来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中得到了补充。

此外,艺术史上形式学说之后的视觉理论家或艺术史家,仍然在不断推进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就视觉性与形式的关系而言,众家纷说不一。比如,除下文我们主要讨论的潘诺夫斯基之外,贡布里希侧重于艺术心理学研究,他认为人类是没有纯真之眼的,视觉性作为“观看”的过程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对大自然所提出的某一个问题的结果,是“匹配的艺术图式”[17](P29);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是“选择性思维”[17](P26),这是从知觉心理学角度去研究视觉性和视觉思维。中国学者王耀中曾总结过形式的视觉化过程,比如视觉通过对跳跃性、无限性、无序性的形式进行重新定位和组织、选取,使其定格化、截取化、组织化,以实现审美视觉效果。[18]

总之,视觉性是视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在形式理论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它对立于形式/风格/图画性或图像,并在形式学说那里,试图在客体形式与主体精神的统一原则中实现它的文化象征意义。但是,在这一时期,视觉性与图画性之间的对立性,以及它所具备的“象征价值”尚未得以强调。然而,通过以上探讨,我们认为,作为视觉理论家而非形式理论家的“艺术史之父”们,他们针对视觉性范畴所展开的阐释对后来与“文化研究”以及现代性思潮具有承继关系的视觉文化研究理论及范式有着整体性开创和促进作用。

三、概念衍变:潘诺夫斯基及其图像学担当中介

如前所述,在形式学说时期视觉性的“象征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阐发。潘诺夫斯基试图补足这一点。潘氏强调,视觉性是“思想的构像习惯”,是体验形成中象征行为的建构性特征,是视觉体验的象征形式。[19]具体来说,指我们看、构像和构画的体验。潘诺夫斯基通过对丢勒作品的分析研究,试图打破形式学说的形式统一,去寻找“可称为内容逐渐显示的过程”,论证作品如何实现形式、动机与叙事主题内容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并借此界定“伟大的象征形式”。[19]这一过程体现了图画性让渡于视觉性,以及图画性受制于或由视觉性决定。换言之,潘氏试图打破形式统一于图画性和视觉性这一局面,由此,恰走向了视觉文化中视觉性的关键一环:非图画性/视觉性二者之间的统一性而是斗争性或对立性使视觉性的地位得以提高,使视觉性具有更大阐释和可发掘的空间。所以,对于潘氏而言,视觉性所构造的图像是“图画之外”,是作为“被图绘的”特殊世界之外的认识,是超越于媒介的观看之外的观看,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视觉性投射又预设一种作为“观看方式”的世界图画或世界认识。对于潘氏而言:其一,“象征价值”是深层文化累叠的根源,可凝聚并呈现多元文化意义,同时,文化意义又会带来“看”的行为差异,所以,看就成为了“观看”(viewing);其二,人看到的“世界图像”是图画之外(extra-pictorial)的世界认识,不是图画本身,相反,是对被图绘的特殊世界的超越或否定;其三,视觉性构成“世界图画”,传达文化总体的视觉性特征。可见,这些特征都是将视觉性从形式学说向视觉文化进一步推进的必由之路。

另外,通过对比形式学说和图像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我们能够发现,视觉性不是一个历史对象,而是历史方法的分析极。正如惠特尼所说,“视觉性既投射又预设一种作为‘观看方式’的世界图画或世界认识,其中包括观看图画的方式。这种投射―预设有一段特别的历史,正是我们要追溯的。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种方法论的循环。视觉性不是纯粹的观看,视觉性必须以图画构造活动为媒介,而图画构造活动并不能完全化约为构成它的视觉性。就这个意义而言,视觉性不是一个历史对象,而是历史方法的分析极,以之可以处理实际的历史对象:既投射又预设图画的人类视觉”[19]。

这里,对照而言,图像学对于形式学说的改造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形式学说试图通过对形式语言进行“文本细读”的方式来把握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即视觉性,而图像学通过对形式的超越去把握世界的“观看”。值得指出的是,二者在方法上虽然有别,但是无论图像学还是形式学说,它们的方法论是交叉进行的,也就是说,是以方法论循环往复的形式分别展开各自的研究。其中,图画性和视觉性同时可以被视为方法论的两极,无疑,这一主张是“艺术史之父”们――李格尔以及沃尔夫林等开创的。潘诺夫斯基和泽德尔迈尔等将其分别引向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潘氏在“象征价值”基础之上展开形式研究;泽氏在“形式价值”基础之上展开象征研究,这两种理论最终都将客体世界深层的社会、文化、历史意义揭示出来,交汇于关于“世界图景”的领悟和阐释一极。

至此,艺术史上这种理论文脉的纠结,在方法论循环上得到了厘清,同时,视觉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身份,也在图像学以及艺术史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在视觉文化领域,这种身份却未被发掘。在惠特尼看来,“如今,视觉文化研究常常将一种纯粹的视觉性实体化。确实,视觉性似乎常常被当作一个历史对象,即所谓的‘视觉文化’。但是,这种做法违背了文化意义的原发性现象累叠这一前提,而原发性现象累叠据推定最终等同于视觉感知的原发性本体累叠。当视觉文化研究把视觉性当作图画构造史的真正基础,而不是图画构造史的一个时刻,它就不能以融贯的方式将图像自身的效果――图像按理应该具备的对视觉的构造性排序――与视觉中图画载体的各种原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它就只能将效果和原因混为一谈。实体化的纯粹视觉性只是视觉的‘世界观’或‘时代之眼’的另一个令人质疑的教条”[19]。

举例来讲,比如曾军在批判视觉性概念时,他说:“视觉文化研究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的研究,而是广泛渗透到了当代文化、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之中,甚至过去当仁不让作为视觉艺术典范的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已在视觉文化研究对象中居于边缘,基于视觉媒介技术而兴起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则占据了中心。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上讲,对视觉现象形式及其意味的审美分析早已不再是视觉文化关心的论题,视觉与权力、视觉与性别、视觉与商品广告、景观社会、拟象、仿真、城市视觉文化、旅游者的凝视、风景与帝国等,已将视觉置于社会与文化的语境进行考察,所展开的已是詹克斯所说的‘视觉性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of visuality)了。”[8]这里,曾军所诠释的视觉性存在概念混淆问题。他几乎将视觉性狭隘化地指涉为“图画性”,将视觉性的形式属性或图像功能作为批判的重点,只是片面地强调了视觉性的表征功能和“象征价值”。套用曾军自己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他将着眼点放在“实体化的视觉性”上面,而且,泛文化研究倾向使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即使他意识到视觉的动态特征,他却不愿意将这种视觉性阐释开来,即使他提到科比特所强调的“‘视觉性’意味着视觉不是一个单纯的分类,而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文化和历史”[8],他却没有将视觉性在这种动态“形成”中所担负的方法论意义展开。在这种概念不清的情况下,将视觉性直接抛弃并以视觉化取而代之的做法,是不太恰当的。

另外,吴琼曾试图论述视觉文化的视觉性,在他看来,视觉性问题是“对现代世界的主体建构、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辩证法,揭示了这一辩证法与现代主体的种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纠葛”[6]。以上可见,这种辩证法体现了“象征价值”,但是,他在试图建构“世界图画”过程中却将其推向了实体化的层面。当然,很多学者也注意到海德格尔所强调的“世界的图像化”,可是,当我们将其视为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时,我们试图将视觉性泛文化的倾向就十分明显,很多学者尽可能大而驳杂地赋予视觉性无限宽广的内涵及外延,比如“这种总体性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总之,一切使看/被看得以可能的条件都应包含在这一总体性之内”[6]。这种泛文化倾向忽视了以方法论的方式去实践这每一环节,以至于“文化化”的视觉性陷入了扼杀视觉性自身的陷阱。

简而言之,视觉性一经艺术科学时期的艺术史家们提出,就先天地具有了“象征价值”,与图画性所表征的“形式价值”相互转化,也相互分离。视觉性是一种方法论,与图画性或“形式”互为补充,构成冲突,形成方法论的循环,使艺术史研究富于生机。“这种根本的分离造成分裂状况,由此激发视觉想象和图画构造,形成从形式到象征,从图像到‘话语’,从感知到理智,或者反向循环的真正机制。”[19](P31)图像学对视觉性“象征价值”及其文化表征的发掘嫁接了视觉理论与视觉文化两个领域。视觉文化的视觉性对于艺术史的视觉性是一个合法的继承。如果对这种继承关系发掘得不够深入,带来的混乱将危及整个视觉文化研究进程和学科体制的进一步建制。事实上,艺术史可为视觉文化提供方法论循h功能方面的借鉴;正如肖伟胜所言,艺术史“凭借其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上的多元和开放性,奠定了一门新的学科,对视觉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0]。对视觉性等基础概念的艺术史溯源,或可形成应对当下的视觉象征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 考 文 献

[1] 周宪:《视觉文化读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Margaret Dikovistkaya. 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New York: MIT Press,2005.

[3] 吴琼:《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载《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4] Hal Foster. Vision and Visuality. Seattle:Bay Press,1988.

[5] Nicholas Mirzoeff.“On Visuality”,in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2006(5).

[6]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7] 刘晋晋:《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载《美术观察》2011年第11期.

[8] 曾军:《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9] Michael Podro. The Manifold in Perception: Theories of Art from Kant to Hildbrand.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72.

[10] Conrad Fielder. On Judging Works of Visual Art. translated by Schafer-Simmern, Henry and Mood Fulmer.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11] 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2] Mitchell Benjamin Frank, Daniel Allan Adler. German Art History and Scientific Thought: Beyond Formalism.Great Britain: MPG Books Group,2012.

[13] 王艳华:《泽德尔迈尔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5.

[14] 王艳华:《“触觉的”和“视觉的”二元风格范畴――李格尔艺术史论管窥》,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5] 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陈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 Alois Riegl. Problems of styl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2.

[17] E. H. Gombrich. 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Pantheon, 1960.

[18] 王耀中:《形式化视觉:美术实践与思维的取向》,载《中国艺术》2010年第4期.

[19] Davis Whitney. “Visuality and Pictoriality”, i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Aethetics,2004(fall).

[20] 肖伟胜:《视觉文化的衍生c艺术史转向》,载《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环境的建设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并且土地的退化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怎样才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形成环境良好、生态健全以及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指的就是利用植物作为设计的基本材料,有效结合园林当中的一些其他元素,按照植物的立地条件以及生长规律,利用不同形成的构图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园林景观,用来满足人们在城市当中游乐观赏的需要,很多当前所进行中的研究都是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处着手的,主要是在满足城市植物对环境和生态所产生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韵律、均衡、调和以及对立统一的观念,来创造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以后园林功能的准确发挥。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学原则。对于物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直接的竞争,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准确按照艺术的要求和功能来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保证景观效果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种树时,应当将本土的树种作为主要的种树材料,适当选取一些外来的树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来选择,结合本地区长期以来园林种植的实际栽培经验,不断丰富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按照草、灌、乔相结合的原则,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特性应当与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地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最终达到植物多样化的要求。

2、美学原则。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意空间的变换以及纵向的立体轮廓,尽量要做到高低搭配,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起伏有致和韵律感,将颜色、线条、形态以及体积加以对比和重复。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姿态,在进行配置时就应当要求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相融合,并充分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为了能够使得景观的效果更为丰富,应当将植被按照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的顺序由高到低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景观的效果过分单一,可以讲花期花色不同植物进行分层次的配置,为了能够使得落叶乔木可以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在对落叶乔木和常绿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做到常绿植物高于或者是低于落叶树。反复可以应用到质感、色彩以及形状上,增加植物设置的趣味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在控制植物设计的气氛和风格方面有所突破。

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问题分析

1、空间组织设计。在园林植物的设计当中,植物的造景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设计者利用植物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特点,比如季相的变化、质地、姿态以及色彩等因素,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环境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园林中的不同需要,与山石、小品、地形、道路、水体以及建筑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造景,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感受。

2、观赏特性的设计。植物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绿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渲染手段,植物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姿态、风韵以及色彩美,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当中不但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所述的几个方面当中:

①植物大小。园林当中所具有的乔木是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主要元素,例如毛白杨、银杏等气势雄伟、树干通直,老年油松苍劲有力,利用这些树木进行群植或者是孤立栽培,都可以构成较好的园林主景,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大小,其大小能够直接关系到植物景观的整个结构空间组成。

②植物色彩。那些具备漂亮的树形、美丽的花朵或者是缤纷色彩的植被,在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完美的景观设计应当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统一,植物色彩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类似色的配合、多色的配合以及单色的处理,观赏植物的配色设计主要体现在观赏植物的邻补色对比和补色对比,暖色花和冷色花以及类似色植物的应用,逐渐可以形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象征。

③植物质感。除了具有不同的色彩之外,叶片还具有不同的质地和形状,例如棕榈科的植物起姿态比较优美,而银海枣、三药槟榔比较适合成行或者是成林种植,以此来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热带风情。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结语: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的基础就是植物材料的选用,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的建设当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景观也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从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具有的景观性质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才能创造出长效、优美的花卉风景。

参考文献:

[1] Thomas D. Sharkey. Photosynthesis in intact leaves of C3 plants: Physics, physiology and rate limitations[J]. The Botanical Review, 2008,51(1) .

[2] U. Schreiber,R. Fink,W. Vidaver. Fluorescence induction in whole leave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two leaf sides and adaptation to different light regimes[J]. Planta, 2007,133(2) .

[3] 许君君,马力,吴建明,杨文娟,佟雨花,袁常洪,张珺,张悦. 观花植物在苏州市相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3) .

[4] 许君君,马力,王金生,杨文娟,童雨花,潘燕华,甘敏洁,祝嵩玥,袁常洪. 浅析苏州市吴中区张桥村产业布局及园林景观规划[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4) .

篇3

关键词 植物造型;园林绿化;应用形式;应用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13-02

植物造型是园林美的重要要素,园林中的植物造型经过了设计构思和规划安排,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随着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大量应用,新的应用形式与技巧不断出现,植物材料的应用种类也非常丰富。园林植物的艺术造型可以增添形态美感,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1 植物造型的概念及特点

1.1 概念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技术人员采用植物造型技艺,打造出美妙的植物造型艺术形象。植物造型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精华,融园艺学、文学、建筑学等于一体,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自然的追求[1-3]。

1.2 特点

造型种类取材广泛、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视觉感强、观赏性高、实用功能性广、具有艺术美,同时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

2 常用的植物造型种类

2.1 乔灌木类

乔木与灌木类植物的相似点就是用于造型的植物材料应具有生长速度适中、抗性强、耐修剪、枝条柔软、枝叶细密、萌芽力强等特点,如罗汉松、马尾松、银杏、圆柏、雪松、紫薇、桂花、垂丝海、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蜀桧、火棘等。

2.2 花卉藤本类

藤类植物一般选择攀援性好、枝叶细密、抗性强的植物,包括扶芳藤、爬山虎、凌霄、金银花等。利用花卉做成的植物造型,通常选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多年生花卉,常见的有万寿菊、海棠、矮牵牛、三色堇、彩叶草、小菊类等。

3 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较多,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3个类型。其中植物建筑包括拱门、绿篱、棚架等;植物雕塑包括几何造型、动物造型等;植物图案主要指模纹花坛。

4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技巧

4.1 层次营造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否引人注目,关键是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配置。在临沂地区一些道路旁边的园林绿化通常是上层常用雪松、大叶女贞等高大乔木,中层用龙爪槐、紫薇、紫叶李等中小乔木,下层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蜀桧等修整好的灌木类。有的道路还会有更多层次,最下层用三叶草、矮牵牛等。对于地势较高处可以种植修剪独特的独植大乔木或者丛植的中小乔木,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又能衬托出植物的俊秀挺拔[4-7]。

4.2 形状分配

植物不仅身形多样,姿态也各有千秋,球形、圆锥形、柱形、塔形等应有尽有。进行植物配置时,可根据植物形状,结合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来构成封闭、半封闭、覆盖、开敞和垂直等空间形式。如道路分车带多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开敞空间,陵园、公园多选用松柏类常绿、外形整齐的树种构成封闭式空间。

4.3 删繁就简

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修剪,并进行艺术组合。一般造型力求精简,避免过于复杂。单株植物造型应保持单纯而避免单调,植物群植造型应保证简洁且富有特色。

4.4 巧用色彩

植物品种较多,色彩丰富,主要包括造型背景及造型植物本身的色彩处理。植物建筑和植物雕塑大多选用非绿色及天空作为背景,若选用绿色作为背景则需要注意颜色的层次,突出绿色植物造型,或应用色彩丰富的花盆与之配合,提高造型的色彩丰富度。同时,应巧妙地对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物真实的自然色,表达丰富的造型内容,展现植物造型的原生美感。但也应注意在植物造型搭配中对植物色彩进行提炼与归纳,增强色彩对比的同时,提高色调的协调感,突出主次、加强呼应。同时做好植物花期衔接工作,让植物造型色彩变化自然和谐[8-10]。

4.5 注意养护

植物配置必须因树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特性、生长位置、土壤状况等合理养护,同时还应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配合进行。植物本身有很强的生命力,生长过程中其形态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使得造型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5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美化和生态作用,同时优美的造型又给人们生活的城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造型在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种类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能够大大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从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到调整、舒缓。

6 参考文献

[1] 过元炯.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陈远吉.景观植物造型与配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朱瑞琪,宋宇栋.植物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6):19-22.

[5] 王瑾,倪庆斌,陈岩.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3):66-68.

[6] 黄玉华,刘艳,刘丹,等.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及方法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31-132.

[7] 朱晓璐.浅谈园林中的植物造型[J].大众文艺,2011(15):78.

[8] 叶晓英.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打造植物造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78.

篇4

关键词:观赏蔬菜;发展;应用;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63-3;S682.39-1.06(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022-04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Ornamental Vegetables in Chongqing City

LU Jing-wei,WANG Yuan-hui,ZHENG Yong,HE Ye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ocess of ornamental vegetables in Chongqing city was briefly described.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rnamental vegetabl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s application in Chongqing city was analyze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ornamental vegetables in landscaping in Chongqing city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rnamental vegetables in Chongqing city.

Key words: ornamental vegetable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Chongqing city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界各种植物材料改造居住环境的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使城市、乡村的绿化率逐年提高。观赏蔬菜是一种新兴的绿化材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伴随着民众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观赏蔬菜种质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丰富,观赏蔬菜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开始增多,并显示出它独有的园林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植物素材[1]。观赏蔬菜是指具有优雅株姿、奇特外形、绚丽色泽,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有极强观赏功能、还可做微型盆景与绿化材料的蔬菜种类(品种)[2]。观赏蔬菜种类繁多,在园林绿化上通常以观赏器官不同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和整株观赏类型,如羽衣甘蓝、彩色花椰菜、黄花菜、观赏南瓜、观赏葫芦、樱桃番茄、观赏辣椒、鸡蛋茄、黄瓜、苦瓜等;这些蔬菜以其具有多种功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对于观赏蔬菜的界定,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3-7],但集中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可以食用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它不仅能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给人们以精神享受,而且延伸了蔬菜作为食用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拓展了蔬菜产业的发展空间。研究和开发观赏蔬菜能够将食用绿色蔬菜和美化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不仅突破了蔬菜只能食用的单一传统观念,而且为美化人民生活又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园林绿化中适当配置观赏蔬菜,既可为风景园林建设和繁荣花卉事业提供新的花材选择,也可使人们在欣赏品尝的过程中对自然界产生新的认识[8];这不但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起到科普宣传作用,而且还使当事人体验到亲手操作的乐趣,陶冶了情操,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产生回归自然的感受,从而促进了身心健康。

目前,观赏蔬菜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在中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上来说进展还不快,这其中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研究内容不够丰富、研究方法还不系统、研究材料比较普通等是主要的原因。目前业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观赏蔬菜的概念确认与分类介绍等宣传层面上,栽培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探索、观赏特性发挥、食用价值认定、园林应用推广等实务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尤其是不同的见解影响了观赏蔬菜的推广速度,如羽衣甘蓝在上海市已成为秋冬季节的主要观赏植物[5],可在园林应用上设计和建设专类蔬菜(花卉)观光园使用[8],但实际的应用上,羽衣甘蓝的使用范围和布局规划还比较传统,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比较单一,还没有充分展示出羽衣甘蓝特有的观赏价值。重庆市的观赏蔬菜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社会各方对观赏蔬菜的认知在逐渐提高,观赏蔬菜的种质资源在不断被发掘,观赏价值也在进一步提升,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开始丰富起来,并显示出它独有的园林特色和艺术美感召力,将成为重庆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植物素材[9]之一。

篇5

关键词:垂直绿化;城市;植物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的空间被大量的道路、建筑等占据,因此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雾霾、污染等。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着手抓城市绿化建设势在必行。由于东阳市地面绿化基本已经建设完毕,但是人均公园绿地还不到12%。为此,《东阳市创建浙江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进行城市公园绿地扩建工程,其中就包括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本文仅结合本市的垂直绿化现状,提出垂直绿化的构建技术。

1 垂直绿化的概念与作用

垂直绿化是相对城市地面绿化而言,属于三维立体空间绿化的范围。主要利用具有攀援的藤本植物对各种城市建筑或者构筑物的立面进行绿化美化,形成垂直面的绿化,称为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可以提高城市建筑物的外观艺术效果,还能改变城市生态环境而更加具有可居性。垂直绿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建设慢慢趋于生态化。其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起了以下作用:一是提高环境质量,软化建筑外观,丰富城市景观。二是垂直绿化具有生态环保作用,具有隔音、吸尘、降温、弱化热岛效应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起到保温调节室内外温度的作用。

2 垂直绿化分类

2.1 墙体绿化

墙体绿化是垂直绿化主要形式之一,在墙体上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预留好种植槽,利用攀援植物的特性附着在墙体的一种绿化形式。也可以利用植物墙的形式去构建墙体绿化,丰富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效果。

2.2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是在建筑物的顶层满足荷载的情况下,栽植适合的园林植物来进行绿化的一种形式。屋顶绿化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屋顶绿化的形式,在设计施工前,应根据屋顶结构和承重能力,计算出可以进行绿化的苗木和其他设施,并且在做绿化之前做好屋顶防渗处理。屋顶绿化完工不仅能在隔热、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方面起到较好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率,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的一种形式。由于建筑物顶层的自然环境与常规的绿化环境差异很大,如风大、夏天热冬天冷、干旱等,因此,笔者在调查中选择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供选择参考(见表1)。

2.3 围墙栏杆绿化

围墙栏杆绿化是根据有关政策精神,提出拆墙见绿、见缝插针的绿化形式。用攀援植物来绿化栏杆,打破了围墙单一涂鸦绘画的感觉,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绿化覆盖率。

2.4 阳台绿化

阳台是建筑物的立面装饰点,又能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阳台绿化可以利用多样植物塑造微型景观,也可以利用攀援植物装饰外立面,根据阳台的不同形式采用不同的绿化方法。因此阳台可以借助先进的园艺设施打造立体阳台绿化,用藤本形成绿色墙体,用盆景创造阳台小景观。阳台绿化可以带给人们舒心、惬意的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3 垂直绿化植物选择

东阳地理位置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多数植物的生长,从东阳市区已有垂直绿化调查来看,现有的品种主要有:紫藤、凌霄、爬山虎、金银花等。研究发现以下植物在垂直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和区域适应性,可供垂直绿化苗木选择参考(见表2)。

4 垂直绿化种植技术

4.1 垂直绿化面墙体的处理

墙体外侧材料是攀援植物攀爬的附着面,对攀援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目前在垂直绿化外墙体常用的材料有砂浆抹面、文化石、斩假石等材料。采用以上材料墙面的处理后,具有吸盘或者气生根的植物均可以进行墙体绿化种植。从实际调查了解来看,砖墙、砂浆抹面装饰,以及表面不平整的装饰石材使用效果最好。

4.2 攀援植物种植槽结构

垂直绿化采用最多的种植形式就是地面种植,在沿墙角处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宽50cm、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种植槽。种植槽要求排水、通气性能良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特殊地带可采取塑料容器种植槽,如在围栏、高架桥等其它构筑物。

4.3 墙体绿化植物固定处理

垂直绿化植物材料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如风害的影响,在种植前应做好防护设施,常用的做法是用绳、铁丝、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处理,防止垂直绿化受到风害。

4.4 垂直绿化养护管理

垂直绿化的养护管理是目前垂直绿化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系统进行垂直绿化的养护。即在垂直绿化区域设置滴灌喷水系统,满足植物水分、养分的需要,减少大量人工浇水。尽可能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植物种类,以减少喷药的次数。

5 建议

从实际调查来看,东阳市的垂直绿化目前仍没有大量的实施,仅是部分建筑局部的设计有垂直绿化,大量推广垂直绿化方面明显落后国内其他城市。事实上,东有发展新型墙面绿化技术的比较优势,如本地苗木资源丰富、毗邻金华花木城,又是建筑之乡,在建筑结构上有技术优势。因此,对本市未来发展垂直绿化,尤其是墙体绿化,笔者建议如下:(1)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抓手,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建设,发动广大市民开展阳台绿化。(2)政府在政策上要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加强对垂直绿化的领导工作,对垂直绿化的建设制定相关规范制度,把垂直绿化列入建筑设计中,在公共建筑上推行,对民用建筑立面绿化给予政策支持。(3)重视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垂直绿化公司发展。如目前应用较多的植物墙种植技术,促使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工业化生产,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鼓励苗木公司培育适用苗木,力求达到养护费用低、有植物多样性、覆盖广的垂直绿化苗木。

(收稿:2014-12-10)

参考文献:

[1]尚全明.深圳地区垂直绿化现状及植物墙技术发展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7

[2]黄东光,刘春常,魏国锋,等.墙面绿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上海世博会的启发[J].中国园林,2011,(2):63-67.

[3]乌菲伦(Uffelen,C.V.).当代景观.立面绿化设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 林业“两危” 摆脱“两危”

以前人们认为森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大规模的乱砍滥伐,砍伐速度严重超过了树木的再生速度,从而出现了林业“两危”,即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在这种境况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解决林业“两危”的根本出路。

1 林业“两危”的原因

1.1 林业体制落后

建国以来我国对森林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结合为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其弊端愈发明显。林业企业既是森林的拥有者又是森林的经营管理者。既要砍伐森林、出售木材来获得经济利益;又要担负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任。森林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面前,往往以经济利益为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重视砍伐森林,获取木材,忽视了保护森林,种植新树。既使森林资源锐减,又造成了资源浪费[1]。

1.2 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大规模砍伐森林,使许多珍贵树种灭绝;60年代后,国家开始实行择伐,可是一些企业不遵守国家规定,依然采取以前的方式,导致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正是因为缺乏合理的砍伐方针,才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乱砍滥伐。

1.3 重采轻育

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只砍伐树木不植树,对森林资源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建国以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砍伐速度远远超过了森林的再生速度,可是人们依然保持旧观念,忽视人工育林。这样就导致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森林资源越来越短缺。

2 生态林业

2.1 生态林业的概念

生态林业就是遵循生态规律进行林业发展,是合理的利用一部分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状态的林业生产体系。

2.2 生态林业的作用和功能

生态林业主要有以下五个主要功能:(1)为社会供给林业产品。森林是重要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食物、能源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还可以提供许多生态产品。比如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2)增加林业收入。我国森林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林业与建筑、旅游等产业都有紧密联系,林农有广阔的就业增收空间。饲养一种动物、种植一类植物甚至一处景观就可以发展出一条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3)生态保护。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形象的成为“地球之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4)观光休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钢筋混凝土覆盖,越来越的人渴望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森林应经成为人们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的圣地。(5)传承传统文化。森林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许多建筑、绘画、诗歌都与森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未来它将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

3 如何加强生态林业建设,逐步摆脱林业“两危”

3.1 加快林业创新

创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造成林业“两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林业企业的体制问题,所以首先要对林业企业的体制进行创新,尽快实现产权分离,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林业企业制度,引入市场竞争制度。这样既可以让森林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又可以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后国家应当对森林监管体系进行创新,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防止森林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而做出违反国家政策的事。

3.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链还比较薄弱,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开发还不够。因此应当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向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的工业原料林和建筑原料林,以及竹林和名优经济林等经济林区。第二产业方向,要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力度,培育出生长速度快,质量过硬的树种,同时开发研究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新型工业产品,延长林业的产业链。第三产业方向,首先要发展森林旅游业,亲近大自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追求,林业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森林旅游景区。然后可以建设森林疗养院。现代都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一些疾病很难治愈,而森林中空气清新,富含丰富的氧离子,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建立森林疗养院,吸引病患到森林中来疗养。这样既可以让病患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又可以增加就业,增加林业收入。最后还可以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和果树种植业。以上这些做法既可以增加林业收入,又可以不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枯竭,从而实现生态林业,有效摆脱林业“两危”。

3.3 加强林区建设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设两种不同类型的林区,一种林区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这种林区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种植一些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而且木材质量过硬的树种,用来满足工业对森林资源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林区。这种林区中主要保护一些生长周期长,工业价值不大但是生态价值大以及一些频临灭绝的森林物种。并且要加强对这片林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封育政策。防止不法分子进去偷猎,或者森林火灾。这样就能有效解决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既让林业有经济利益可图,又保护了生态环境[3]。

3.4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长期以来人们过多的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最终导致“两危”困局的出现。所以我们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既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由于人类的短视,导致“两危”局面的出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建设生态森林,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森林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它既考虑到了经济效益又考虑到了生态效益;既注重眼前利益也重视长远利益;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也考虑到了子孙后代的需求。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葛凤琼.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2,04(05):15-19.

篇7

论文关键词:场地特征,风景园林,西湖风景区,湖滨和北山路景区,规划设计

场地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规划、设计的“原点”,其对规划、设计的后续工作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回望历史,园林规划与设计优秀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尊重场地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深刻地体现了自然环境、历史风貌、社会文化等场地特征。近20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建设虽然飞速发展,但是在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如“千城一面”、“众景一面”等忽视场地特征所带来的现象。

1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1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作为人类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所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完美的状态。

1.2场地特征的概念

场地,大至风景区和城市,小至区级公园、广场绿地,都有它的特征或者个性,是一块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区别。场地特征包括场地的自然特征和场地的人文特征。园林景观把握好了自然特征就在土地上有了归属,把握好了人文特征就在使用者心中得到了认同。

风景园林师所涉足的场地,往往具有或强或弱的自然特征。其作为设计师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设计题材,同时也决定了设计师应采取的处理态度。设计师应从理解自然演变规律等特征出发,顺应自然规律采取处理方式。

2场地特征的分类与内涵

2.1场地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包括(天)气候、(地)地形地貌两方面,它是因场地所处位置不同,受不同的自然力量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影响甚至制约在该场地上的景观设计。把握好了这种特征,景观作品就会与这块场地和谐相处,场地自然力也为景观提供维护,景观给场地增添色彩。

2.1.1天——气候:

气候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任何优秀的园林景观都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乡土树种的使用可以使景观保持长久,可以保证景观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

2.1.2地——自然地形地貌:

各地地形地貌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呈现不同的景致和格局。这种景致和格局是该场地的一个重要特征,景观设计时必须把握好这种特征。如果忽视这种特征,人造景观会与所在场地格格不入,甚至破坏场地的原有景观。

2.2场地的社会特征

2.2.1建筑环境

不同的建筑形式、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机理,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空间体验。把握好了建筑环境,才能创造出协调、统一的园林景观。

2.2.2人文特征

人文特征的把握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犹为突出。人类在大地上生活留下的印记以及从事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人文特征。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并提炼出场地的人文特征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握表达了人文特征,景观才能保持所在场地的历史延续性,创作才更有依据。

3结合场地特征的设计理念

随着近几年设计领域的体制改革,场地设计这一课题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越来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指导性的设计理念对景观规划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3.1遵从周边环境

遵从场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就要解决好车流、物流、人流、道路走向、空间组合等。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的景观。

3.2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源于一定地域生活的经验所形成的地方传统、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园林样式等,能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趋同化导致了部分景观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内历史遗留的痕迹,在规划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来建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3.3选择地方材料

材料作为园林的表皮,可分为植物材料和硬质材料两类。设计师在重视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基础上,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群落类型。在硬质材料的使用上,应尽量考虑地方材料。在园林中展现地方材料的特性,使园林融合于周围环境之中,有利于地域特色的创造。

4结合场地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杭州滨水街区的体现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区,遗存的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滨水区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建设积淀,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城市人文资源的集中地。并且,西湖是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杰作,是杭州整个城市景观基质中的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因此面临西湖的街区必定在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湖滨景区和北山路做详细分析。

4.1湖滨景区特色营造

湖滨街区处于西湖风景区与杭州主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有着强烈的“城景交融”的空间特征。

4.2.1湖滨景区历史沿革

湖滨路全长1315m,原为杭州西湖的西城墙。1916年拆除钱塘门和西城墙,建成碎石路面的湖滨路,从此市区与西湖连成一片。1929年改成沥青路面。后,湖滨路的西侧沿西湖一带陆续辟建一至六公园。湖滨路东侧一带建起了西湖饭店和环湖旅馆等。

近年,在西湖保护工程中把湖滨路的沥青路改为为花岗岩条石路面,在沿湖水下建西湖隧道。同时,在绿地上还建了古城墙标志,路东侧的建筑物焕然一新,南段仍保留了民国初年建筑的“骑楼”风格,风采依旧。这一带今统称湖滨景区。

4.2.2湖滨景区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2.2.1延续整个街区的自然肌理

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中,吴山、宝石山—南—北嵌入市区,使南北约4km的临湖地带形成了“一面城”,也就是城市舞台的“台口”,而湖滨街区正好位于城市舞台的中心位置。

湖滨景区延续西湖的脉络,以原有的滨水空间为核心,使街区和滨水自然渗透为一体化区域。40m宽的湖滨综合休闲绿地,充分考虑了原有树木的保存,精心保留了高大的悬铃木,衬托着街区的建筑,将西湖水面和湖滨街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步行、休闲为主的多样化街区;并且与南山路、西山路、北山路的悬铃木一起,形成了镶嵌在西湖边的一圈绿色项链。

4.2.2.2湖滨景区人文特征的传承

绿地、水面、骑楼、连廊、广场、庭院及各样的商业街构成了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形成了湖滨街区的休闲特色,并成为西湖景区与主城区的有机过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湖滨商业街是重建的,但是在重建的基础上又是继承了原有街区的格局。沿湖滨路的建筑体量处理成一条连续的骑楼,保留了原有的空间特征,各具特色。湖滨路改造中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在尊重历史上赋予它新的气质,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功能。这就是“似曾相识”在延续文脉上的表达。

4.2.2.3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交融

湖滨街区周边的建筑,在保留原有的青砖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运用现代材料产生对比映衬。玻璃材料与青砖材质的强烈碰撞,减弱了青砖体量的压抑感。纹理清透的木质材料和清澈通透的空白玻璃,与青砖墙面相互映衬,使建筑更加亲切、动人。

街区内保留了传统里弄、庭院、天井等空间类型,结合传统与现代,承载了原有街区的文脉和肌理,使得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流动和渗透,形成了湖滨向城市内部的过渡。

4.3北山路景区营造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湖北线,东起保俶路,西至华北饭店、栖霞

岭,北起栖霞岭、葛岭、宝石山南麓。

4.3.1北山路历史沿革

北山街历史街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以秀美山水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特色,成为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地域环境。北山区有自秦以来的各个朝代历史印记。明清时期的北山街山峦叠翠,楼阁错落,翼角飞萃,俨然一幅绝佳的山水画卷,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清末民国初年,西湖边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1912年杭城拆除城墙,城市功能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功能。随着北山街拓宽,城市公交的开通,大量私家别墅以及现代功能的旅馆、餐饮设施在这里兴建,中西合璧的近现代文化不断渗透,呈现出文化的多元化。

4.3.2北山路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3.2.1场所精神的自然体现

北山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宝石流霞这一著名景观就位于此。北山路沿湖一侧没有建筑,利用其通透的滨水岸线,使其与人行道结合成一体。在原有的滨水岸线做成亲水平台的形式,很好地拉近了街区与湖面的距离,营造了湖面和街区统一的宁静氛围。

植物配置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植物选择上,优先考虑本土树种(如樟树、桂花、小叶黄杨、海桐、杜英、柳树等),并开发利用本地的新型园林观赏植物种类,这样既强调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又为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3.2.2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只有生活的延续,才有文脉的延续。北山路上不再适合居住的中式木结构寺庙庵堂,融入新的文化,成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比如恢复原貌的玛瑙寺,已成为葛岭景区的亭台楼阁。

原有的依山而建的中国古建筑和欧式古典建筑的保留,使这里的历史环境呈现出宗教文化、名人居住文化等多元特色。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优美,更可以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空间和场所进行重新诠释,使之获得了鲜明的场所特征。

4.3.2.4街区风貌的延伸

通向山的私密性巷弄,通过层层台阶通往宝石山上的各处景点,曲折而自然,在两旁植物的绿荫下更显示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这些巷弄把游览的人流引向山上,保持了沿湖的宁静氛围,同时也加强了湖与山的联系。

北山路街区,保留了大量采用中西融合风格的历史建筑,成为联系传统建筑与欧式建筑的纽带,不仅保持了街区整体景观的和谐,并且素雅、平和,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统一,成为西湖风景区独特的景观。

5结语

突出场地自然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既是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和独特性的体现,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对场地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湖滨和北山路规划设计提炼了场地已有的景观特征,依托自然条件,以人文元素为主体进行空间塑造;同时深度挖掘西湖周边以及杭州当地的文化景观,营造了一个展现杭州地域景观特色的自然山水型风景。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3-4.

2 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 杨云峰,朱建宁.营造具有场地特征的城市公园[J].中国园林,2009,25(12):76-79.

4 张伶伶,孟浩.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林菁,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6 刘卫星.城市园林景观中场地设计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60-64.

7 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5):171-176.

8 朱建宁.以自然为师的现代植物景观设计[N].中国花卉报,2005-08-11.

9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10 许一洁.“生态”与“野趣”的回归[M].华中建筑,2007,25(8):105-107.

11 廖婧琳,段红梅.地域文化与自然风景区的旅游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18-21.

12 王业社.场地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3):124-128.

篇8

关键词:观果植物;园林;观赏性;应用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果树只是被认为其果实可以食用的一种经济作物。而现代虽然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果树产业也发展迅猛,但却始终只偏重于鲜食及果品加工,对果树的观赏价值重视不够。实际上,果树不仅有果可食,还有花可观、有叶可赏、有枝可鉴、有香可闻,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做为美化观赏的价值及意义远多于生产的价值。

观果植物在园林中的SWOT分析,就是对观果植物在园林中的优势、弱势、核心竞争力等进行分析,使之更容易体现出观果植物在园林中有着优越的观赏性、丰富的季相变化、对环境的抗逆性以及其对人们产生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食用价值。

1 观果植物的优势

1.1 观果植物的观赏性

观果植物的观赏性主要可以观花、品果、赏叶、看型、闻香等5大优势。观果植物的花除了拥有传统果树的花形花色外,还能对其形、色进行培育变种,使观果植物色彩千变万化,从而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如石榴花如火,梨花如雪等。

观果植物的果实观赏特性极其优越。其果形让人联想,如葡萄的果实则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等,特别是葡萄的变种美人指,形如美人手指,煞是好看;丰富多彩的果实颜色,也可以让人秀色可餐。

观果植物不但可以欣赏叶形,更可以观赏叶色。特别是随季节变化而变色的观果植物,如魔法师一般,更能体现大自然的季相景观,如石榴春天为黄色,夏天变绿色;银杏春天为嫩绿色,夏季变成浓绿色,秋季却再变换为金黄色。

枝形奇特的如桃,桃树皮呈黑色,枝形自然弯曲,尽显其苍老。因此,桃也被寓意为长寿之意[1]。有些观果植物更是具有花、叶、果、枝、型等多方面优越的观赏特性,如石榴、梨、桃等。

观果植物与传统景观树种最大的区别就是果香这一特性。果香的香味浓郁且能引人食欲,如清朝慈禧太后就非常喜欢摆果闻香,每年因满足个人的闻香嗜好所消耗的水果就不计其数。

1.2 观果植物的季相变化

在园林的应用中,最能体现季相变化的就是观果植物,它可以体现春花、夏叶、秋果、冬姿,使园林景观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而变换不同的景观,此种现象就是观果植物的季相变化。现代观果植物园林的应用,除了要求能为人们带来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食用价值之外,还要求能为人们带来最为自然的感受,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人生意义的风景[2-3]。

观果植物的季相变化从原理上说就是观果植物对于气候变化的一种反应。是观果植物为了适应大自然的一种表现。只要合理利用观果植物的形、色、花、果等观赏特性,巧妙的合理配置,使观果植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就能成为园林景观中动态的美景,正如“梨云”,“海棠雨”等文人墨客的理想境界。

1.3 观果植物的抗逆性

在乡村庭院绿化及园林绿地中,观果植物的抗逆性尤为重要,因为观果植物一般有可以耐旱、耐瘠薄、少病虫害等一种或多种抗逆性,这样可以降低观果植物的管理成本,减少对人们生活及观赏的不利影响。下面举例说明几种观果植物(表1)。

1.4 观果植物的价值

在观果植物园林景观中,只有对观果植物的配置及应用合理运用,才能体现其观果植物的价值;即观果植物的经济、文化、生态及食用价值。

1.4.1 观果植物的经济价值。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果树种植与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农业经济的后起之秀,2003年全国果树总面积943.67hm2,总产量7551.5万t,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3大种植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的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8年到1998年间,具观光型的“都市农庄果园”面积平均增速达12%,其产值由开始的不到5000万美元迅速猛增至180亿美元。可以断言,观光果业作为我国果业经济新的内容,其经济发展潜力非常惊人,对传统果业向新型果业转型及丰富园林景观等具有重大意义。

据农业部《农业统计摘要》统计,1990~2002年全国花卉盆景生产面积由4万hm2扩大到33.44万hm2,其销售总额也由开始的12亿元迅速增至293.99亿元;盆栽植物(包括盆景)由1.6亿盆增加到15.8亿盆,花卉盆景出口额由1990年的2000多万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8283.7万美元[4-5]。

1.4.2 观果植物的文化价值。观果植物除了可以观光、赏叶、品果外,还有其特别的意义,即传说,很多观果植物的由来都有其美丽的故事,如桂圆,传说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病了,吃不下东西,皇帝遍寻名医无果,后来,有人推荐一种水果,杨贵妃吃下水果后,病立刻就好了,因此,皇帝便给此种水果取名叫桂圆,寓意为贵妃身体复原。由于郑和后,看到部下思乡心切,便摘了台湾水果给部下食用。因水果浓郁的芳香及甜美的口感,让郑和的部下爱上了台湾,所以,郑和便赐名水果为榴,寓意为留连忘返。

1.4.3 观果植物的生态价值。人们对园林景观不仅仅是要求园林绿地面积数量的增加,而且还要求园林景观绿地改善其生活居住及娱乐的环境。而这些要求就是观果植物的生态价值。

绿量,是生态园林建设及环境指标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指植物生长中其植株所占有的空间,也包括了绿色环,即有利于人们生存的一切要素[6]。所以生态效益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指标则体现于观果植物其植株所占有的空间面积的大小。改善园林景观的绿地植物配植以及空间构架,坚持观果植物为主导植物,再合理对乔灌草的层次进行布局,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绿地空间使用率,用以增加园林景观的绿量,让园林景观绿地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最大的体现出来。

观果植物除了具有美化功能及经济效益以外,观果植物本身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与保护环境的作用。一般来说可以有增加湿度、调节气温、制造氧气、减噪、滞尘、抗污、杀菌和蓄水保土等作用。以垂丝海棠,无花果及天堂草日吸收CO2和释放O2为例(见表2),说明观果植物,特别是高大的观果植物,其产生的生态价值要比灌木及草坪大。据资科测算,每hm2观果植物每年可以产生12t氧气,吸收16t二氧化碳,可以吸收300kg二氧化硫。所以,观果植物在园林景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园林景观的结构骨架,观果植物的应用也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景观表现效果。

观果植物可以提高环境空气湿度、维持空气间的碳氧平衡、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缓解热岛效应,还具有其独特的作用:(1)不少观果植物枝繁叶茂,具有强大的降风减噪的作用,使强大的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粉尘下降落地或附着在枝叶上。(2)很多观果植物的枝叶表面有绒毛或可以分泌出带粘性的液体,可以滞留对人体有害的灰尘及粉尘,使其吸附在其枝叶表面;有些观果植物还能吸收有害及有毒气体,对空气的净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对净化臭氧有很大作用的银杏树;能较多的吸收一氧化硫的柑橘,能吸附二氧化硫及铅蒸汽的石榴;散发出特别的气味能杀死害虫、杀灭细菌的核桃树等。(3)观果植物其浓密的枝叶还能阻挡和吸收噪音。当噪音经过观果植物时,能被观果植物档住,尤其是枝叶的摆动,多层次的反射噪音直至消失,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能够安静、舒适[7]。

1.4.4 观果植物的食用价值。园林景观其目的在于观赏,但观赏并不仅仅只是视觉的享受,更是通过眼、耳、口、鼻等身体感官的一种综合享受。如果园林景观中没有亮丽的色彩、没有其它生物的嬉戏、没有醉人的花果之香,饥渴而以进食、疲惫而无以安坐,既使再美的园林景观也让人无心观赏。现代园林景观,不仅只是景观环境的优美,更要求有园林特色的饮食。而观果植物就是园林景观的主导。采摘、品尝果实,对厌倦城市喧嚣的游客所起的精神作用往往大于物质方面。

2 观果植物的弱势

观果植物虽然是园林景观应用的趋势,但观果植物的优势也往往成为其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恶意采摘、果实污染等。

2.1 恶意采摘、人为破坏

观果植物的果实除了观赏外,更可以食用。所以,在果实成熟的季节,个别市民及游客在行道树景观、公园景观中自采果实而损害观果植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观果植物做为城市景观时,果实仅仅只是提供观赏及吸引鸟类等其它生物以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满足动物的食用,而果实品质、口感则在其次。所以,发展观果植物,首先应大力宣传及保护观果植物。

2.2 果实造成的污染

在城市观果植物的应用中,因零散的栽植观果植物导致其管理不便,果实采收难,所以容易造成观果植物因果实成熟而脱落甚至腐烂,给城市路面及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影响了市容。

3 观果植物的核心竞争力

从观果植物品质来看,观果植物是由人们长期选育及繁育而来,所以,对于观果植物的品质、形态等特点优于生产果树,而从观赏树木来看,观果植物更优于传统观赏植物,因为观果植物的果实及果香,能体现大自然的丰收美及季相景观,更能使游人达到闻香、品果、赏花的多元境界。

3.1 优新

指果实形状新颖且口味鲜美。如榴莲,果皮黄色,肉质金黄,果香浓郁,闻之皆醉,万里飘香。因此被誉为“水果之王”。又如果实汁液如血的血橙,亮丽新颖。

3.2 艳美

花果皆美。如石榴,盛夏时节,满树红花犹如火烧一般,且花期较长,到秋季鲜红硕果如灯笼一般挂在树头。煞是好看。

3.3 珍稀

指观果植物的果实奇特,世间罕有。如山竹,形状和大小像一个柿子,近圆形,果皮红紫色。剖开果实可见到6~8瓣白色果肉,果肉柔软,甜酸可口,风味独特,是最美味的水果之一;椰子树干通直,很难攀爬,椰子果实通体浑圆,果皮异常坚硬;奇特的是椰果有三孔,一真两假,只有真孔才能轻易的打开,喝到椰水,十分罕见。

3.4 奇特

指花或果形状怪异独特。如形状似古代磨盘――磨盘柿;形状似文人雅士把玩的茶壶――茶壶枣;形似酒瓶――五九香梨;形似珍珠、玛瑙――葡萄;佛手――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4 观果植物应用中面临的威胁

观果植物虽然是园林景观中的优秀新型树种,但观果植物的发展仍面临着威胁。主要表现在观果植物移植易死亡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劣等。

4.1 城市生态环境恶劣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急剧的下降。导致观果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城市的水泥路面限制着观果植物树径的生长;而水泥路面下密布的水、电、污管网及生产生活废渣,更成为了制约观果植物生长的一大要素;且城市因为水泥的大面积铺设,使土壤存水蓄水功能降低,导致观果植物生长不易成功;而城市观果植物粗放的管理,也使观果植物生长容易死亡。

4.2 观果植物移植易死亡

在园林景观中,具有优越的观赏性的观果植物不是本身生长在园林中的,而是通过各地购买移植。而在观果植物移植的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移植技术不够或移植、转植过程中切断、挖断其主要根系而导致死亡是观果植物应用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园林景观施工相关人员的培训,使观果植物在移植过程中的存活率增高。

5 结论

通过对观果植物在园林中的SWOT分析,充分说明了观果植物做为园林景观应用的一种新兴树种,有着比传统园林树种更多的优势及功能,其景观应用更适合于现代园林休闲、娱乐、采摘一体的需要。相信随着观果植物的发展,观果植物在园林景观中会拥有更多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彭方明,刘红.果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农村科技,2010(2)

2 赵衡,薛威,徐静,杨娜.计算机园林效果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J].中国园艺文摘,2013(6)

3 陈有民等.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陈树国.观赏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5 国花卉园艺编辑部.国花卉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花卉园艺,2002(20)

6 李保印,周秀梅,孙红岩.观果树种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绿化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绿化的目标是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搞好园林建设是美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广大市民的生活需要,是一个长期的务实的行为。因此,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在上新台阶,营造特色景观,提高城市绿化品位。本文针对园林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对策,以期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接近自然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绿化工程包括道路、广场、小区、水景、园路、假山及栽植等多项内容,其整体的美观、质量标准都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象征。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特点

第一,园林绿化工程往往作为附属配套工程出现,其规模小且工程量零星,工程面分散,大多要等待主体工程完工才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的组织管理。第二,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的综合建造技术,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创造具有园林园艺的绿色空间。第三,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实施对象是生命的活体,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各种彩色植物,包括花卉,树木,草皮的种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充分体现其设计理念,发挥创造力,不能仅仅按图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二次设计。第四,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只有不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否则就很难到达生态景观的作用和效果。

三、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主管部门难以掌控

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的绿化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达到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要求,为了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时尚要求,更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自身利益,提高房价,只得进行绿化。但同时又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方面考虑,请一些园林企业仅仅是种几个树,铺一些草皮就算是绿化了,所以没有达到生态景观的作用和效果。有的设计单位违背植被的生长习性,只是盲目的追求景观效果,结果造成植被的死亡,不仅没有达到景观效果,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缺乏到位的企业管理和到位的施工组织

一些园林绿化企业长期被称为“城市农民”,这个称呼虽然不够贴切,但也明确的反应了目前园林绿化企业由于缺乏对经营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足够重视,而使企业管理落后的现状,缺乏可操作性施工计划的制定,是园林绿化企业管理落后的直接表现。有的施工企业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组织。

3.在质量上缺乏与规范要求的相符性

在目前的苗木市场上,对于大规格的苗木供应十分紧张,而且需求又十分旺盛,对于大中型新优园林植物苗木更是非常紧俏,价格特别昂贵,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较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苗木的规格被施工单位大大的降低,苗木的数量也被减少,在加上缺乏规范性的是施工,导致景观的立体感和疏密程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质量。

4.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从园林绿化的严谨性和技术性方面来讲,与其他工程相比而言要求不是很高,这让很多误解了园林绿化工程的真正含义,没有给予栽培技术,植物生长习性,立地条件等知识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苗木死亡,加大了工程成本。此外,还有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在园林绿化工程高利润,小风险的诱惑之下,使绿化施工行业充斥了大量低素质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基本规范、程序等最基础的施工资料都不能得到施工人员的认知,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得不得基本的保证,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园林绿化原有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四、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途径

园林绿化不仅会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对城市的长期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益处,它会促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城市引进外资投入提供优越的环境。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

1.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施工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劳动竞赛等投资控制各方面得到最佳效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单位要从自身抓起,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模范。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都将直接影响一个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先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榜样的力量,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工程,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

实施绿化施工的报批手续,这点我们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任何单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需向绿化主管部门申报,办理施工许可证,有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以进行施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水平和品位,也便于绿化主管部门掌握辖区内的绿化情况,以便制定宏观计划,进行宏观调控。

2.引入第三方有效监督园林绿化施工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现状就是缺乏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引进第三方来监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此来加强园林的管理水平。比如聘用特定资质的监理工程人员来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监督。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还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通过监理人员定期的监督检查,也可以随时发现园林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施工单位随时更正和及时的解决问题。最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

3.注意提高花卉苗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园林施工的工作安排中,各个施工主要负责单位应该积极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主体工程中,应配备具有较高园林绿化技术水平的人员参与施工管理。开展园林绿化施工业务的企业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应该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普通施工人员做好定期的指导培训工作,为园林绿化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不能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而建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豆腐渣工程。

4.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的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如果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和要求,因此,只有严格的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技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时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的把园林绿化工程的各种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美观,且实用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雷燕峰,王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篇10

关键词 生态干扰;生态学意义;生态健康;影响;人类干扰

中图分类号 S7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74-02

1 生态干扰的概念及生态学意义

1.1 生态干扰的概念

生态干扰,是指强行地对生态系统的扰动。人类干扰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源掠夺、环境污染和人为灾害。“干扰”(interfere,disturb)的基本解释是:扰乱,打扰;妨碍,使混乱。在系统学中,“干扰”的解释是:对系统来说,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强制的“输入”便成为系统的干扰。另一方面,如果削减系统生存所必需的输入也是干扰。对系统来说,不仅输入端有干扰,输出端同样有干扰,如制约输出或强制作过量的输出等都是干扰。制约输出,如企业的产品受市场制约而减少了销量;强制过量输出如“竭泽而渔”。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犹不及”都是干扰。

在生态学上,“干扰”的定义多是对生态系统的“自然灾害”的解释。张国庆(2012)根据“干扰”的系统学意义,将生态学意义上的“干扰”,即“生态干扰”(Ecological Interference),定义为:干扰,是指强行地对生态系统的扰动。此种扰动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不一定是生态系统运行所必需的;强行的;在生态系统稳定性阈值范围内,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若超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阈值范围,会对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演替产生影响;对生态系统来说,此种扰动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1-8]。

1.2 生态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演化。生态干扰是通过调整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生态系统演化。例如,有的干扰能降低一个或少数几个物种的优势度,为其他竞争相同资源能力较差的物种相对增加了资源,为物种的分化和资源的分配提供了有利条件。干扰往往始于系统的局部,其作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时空异质性。环境异质性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系统的自然演化。二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的物种,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不稳定生物群落常常具有较强的恢复力。三是调节生态关系。由范霍夫定律(Vant hoff′s Law)可知,干扰在种群遗传学上会表现出差异,该种差异与干扰发生的概率、种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作用结果的变化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使生物种群的基因组成发生变化,并有可能产生不可逆的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从而调整生物群落中生物间各种生态关系。例如,化学防治中,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有害生物会把抗药性遗传下去,从而产生抗药性很强的超级细菌、超级害虫[9-11]。

2 生态干扰与生态管理、生态胁迫的区别

为了便于理解,从某种角度上看,消极的生态干扰可以近似地看成生态胁迫,积极的生态干扰可以近似地看成生态管理。但是,又不完全是这样,它们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生态管理是人为的,生态干扰既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对某些具体的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管理是必须的,如农田生态系统,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工管理,农田生态系统很快就会退化为草地或湿地。对于生态系统或人类社会来说,生态管理是有益的,因为生态管理是在遵从生态系统健康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对生态系统实施的管理措施就不属于生态管理了,而蜕变成了人为的生态胁迫。生态胁迫不一定是强行的,有可能来自于生态系统内部,如暴发性的周期性森林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胁迫,可能是由于纯林本身的系统结构缺陷造成的;而对森林害虫来说,纯林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利于害虫取食与繁殖,但是到了暴发年份,食物的严重短缺却成了该害虫的胁迫因子。再如,在混交林中,有利于森林害虫天敌的生存,对害虫来说,天敌是其繁殖蔓延的主要胁迫因子,该种胁迫是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内部,而且不是强行的。生态管理是有管理目标的,有目的地、遵从自然规律、有序地进行,其结果是促进生态系统有序化;而生态干扰则不一定是。积极的生态干扰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地促进生态系统有序化;消极的生态干扰则使得生态系统无序化,甚至退化消亡。生态胁迫不会促进生态系统有序化。

3 干扰的性质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干扰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干扰的突出作用是导致景观中各类资源的改变和景观结构的重组。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利弊,一方面取决于干扰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干扰作用的客体。

3.1 多样性

生态系统中的诸多环境因子、生物因子中某一个或几个因子变化给生态系统带来扰动,外因的直接干扰或者外因导致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变化使生态系统产生扰动,以及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3.2 相对性

同样的事件,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对生态系统形成干扰,在另外一种环境条件下可能是生态系统的正常活动。是否对生态系统形成干扰不仅仅取决于干扰的本身,同时还取决于干扰发生的客体。对干扰事件反应不敏感的自然体,或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生态系统,往往在干扰发生时,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该种干扰行为只能成为系统演变的自然过程。

另外,干扰的相对性还表现在适度的干扰,有时还会促进生态系统有序化,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系统的一种有利的调节。例如,卫生伐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而对于其他方式的森林采伐,若按照采伐量小于生长量,并以科学的方式进行采伐,既不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也不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如果乱砍滥伐,则很快使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再如对农林业生物灾害反复采用化学防治,则会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天敌急剧减少,并使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如果改用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农林业管理措施,提高农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则能有效遏制生物灾害的发生。

3.3 时空性

干扰的时空性,其实是其相对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同一种干扰因子,在不同的地区,对生态系统的扰动结果不一定是一样的。例如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Pontederiaceae)),在南方侵占水面,泛滥成灾,称为危害严重的有害植物。而在北方,由于其植株不能越冬而不会泛滥成灾,在有些地区反而成为猪的饲料。

同样,同一干扰因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会不一样。例如,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一种周期暴发性森林害虫,它只在暴发期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松针损失率达到30%以上的重度发生区才对松树生长量产生影响,在其他时期基本上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生态干扰的时空性还表现在季节差异和地域差异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常常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季节,生态系统的运行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受到的干扰也会不同,干扰产生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纬度或海拔的不同,呈现一定的水平分布或垂直分布规律,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干扰因素与干扰结果都会不同[3]。

4 影响生态健康的人类干扰

4.1 资源掠夺

资源掠夺包括自然资源掠夺和社会资源掠夺。自然资源掠夺直接对生态系统形成强大的胁迫,主要包括滥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无节制地采猎野生生物资源与开采矿产资源、掠夺式使用水资源以及肆意侵占农田、林地、湿地等,这些行为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稳定性阈值范围,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物种消失,土地沙化,气候恶化,生物灾害、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危害频率和危害程度增加。

社会资源掠夺间接地通过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胁迫。例如,重工抑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民实行掠夺来发展城市和工业,造成农民严重贫困,农民为了维持基本生活不得不通过开垦开荒、过度樵采来弥补生计,从而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再如,由于教育不公平,导致就业不公平加剧,使得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与就业资源乃至劳动公平被掠夺,使得弱势群体的劳动与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迫使弱势群体滞留在贫困乡村或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贫困地区或城市贫民窟的生态压力,长此以往,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爆发社会动乱,对生态系统形成更大的破坏。

4.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污染;按人类活动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声污染、光污染、放射污染、电磁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4.3 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外,还包括人为火灾、生产事故以及社会动乱等。其中社会动乱,尤其是战争,不仅仅对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还对人的生命、社会文化带来灭顶之灾[10-16]。

5 参考文献

[1]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王如松.生态健康的科学内涵和系统调理方法·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6.

[3]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EB/OL].(2012-04-10)[2012-08-10]..

[4]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2-04-13)[2012-05-20]..

[5]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6]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7]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22-223.

[8]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EB/OL].(2012-05-25)[2012-09-10].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9]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0]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EB/OL].(2012-04-10)[2012-10-19].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16.

[11] 张国庆.生态系统管理[EB/OL].(2012-04-10)[2012-09-15].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0.

[12]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13] 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08(3):40-41.

[14]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