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收稿日期:2006―02―27
作者简介: 孟庆梅(198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良好的管理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资源完成其社会使命的重要条件。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效益原理及其与之相对应的原则,对于正确贯彻效益原理、端正管理的方向、发挥管理职能、提高管理系统的效率及完成管理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内涵
效益是管理活动的宗旨,它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既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管理活动的归宿。如果离开效益谈管理,管理便失去了意义。同时,效益是检验管理活动是否科学的重要尺度。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设置与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等职能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管理方法是否有效,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等等,都要通过管理效益来检验。
效益原理,是指现代科学管理要最大限度的放大管理系统的功效,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益,实现管理目标,为社会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
而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益原理就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最大限度地放大管理系统的功效、尽可能减少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资源消耗、培养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自身需要的高层次的成人学员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其内容,可从以下几点理解: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效益;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对效益的追求应是全方位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因素可从诸多角度进行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及其活动的效益首先要通过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去达成;成人高等教育组织及其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要不断考虑其有效性问题;违反效益原理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管理。
二、效益原理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运用的客观依据
1.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目的决定的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是成人高校工作的根本,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而开展的。为此,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如果不讲效益,就失去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意义。
2.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而任何经济投入都追求最大产出,这是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国家之所以逐年加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以高产出回报国家;许多家庭把继续教育投资作为第一投资项目,同样期望有丰厚的回报,希望将来有更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较高的地位等等。因此,成人高校的效益越好,回报率就越高,对国家的贡献就越大,对家庭投资刺激就越强,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积极性就越高。
3.追求效益是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期望
当今社会的许多成人选择了重新走进校门接受继续教育,是期望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人格素质等方面,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迁,承担起自己不可推卸的多重角色,而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担当起此重任。国家经济繁荣、政策稳定、社会发达、科技进步,所有这些都与个人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人通过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高质量的社会成员,社会就有高质量的建设者。因此,追求效益是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
4.追求效益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许多成人高校划片招生,不论学校质量好坏、有无效益,都不愁生源,这种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优胜劣汰,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成人高校扩大了招生自,成人学员可以自由择校,那么质量低劣、不讲效益的高校生源必将减少。成人高校只有调整布局,提高办学质量,追求好的效益才有可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5.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形成表明,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银行2002年的报告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在建构知识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发展高等教育对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以及对于技术专业化和专业的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该报告尖锐的指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尚未能为知识创新做好充分准备,在高度竞争的世界经济中“正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之中”。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当然也得为知识社会做出充分的准备,必须追求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追求成人学员技术的专业化的提升,追求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三、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运用效益原理需贯彻的相应原则
1.制度保障,坚持首在定位原则
所谓首在定位原则,是指制度保障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确定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其它措施无法代替的特殊的首要的位置。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效益的制度较为落后,发现并弥补这种制度空位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保障定位的主要内容。制度保障,坚持首在定位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要为自己定位,不能管得太多、太杂,应该从宏观的政策上进行把握,把必要的自交还给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
(2)成人高等教育各管理部门也要完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学分制、转系制等制度;同时也要科学定位,明确自身的职责权限,要把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斤斤计较于部门间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过程效益与结果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间的关系。
(3)所有管理者也都要为“管理”明确定位,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应该服从成人高等教育的大局,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中心任务,而不是把权力看作为自己谋利益的手段和工具,要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权职相应,组织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根据管理目标,合理的确定工作系统、职能机构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权力与分工,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安排人事,做到各个工作系统、职能机构人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优化的组织系统结构。贯彻合理性原则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结构合理,权职相称。一般而言,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纵向结构,称为层级制,亦称“分级制”,它是指管理组织上下层次间呈隶属关系,下级对上级负责,各层级管辖范围随级往下而相对减缩小。横向结构,称为职能制,又叫“分职制”,其好处在于管理者不致独任其劳,有利于工作人员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提高素质和工作效率。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应把层级制和职能制相结合,协调一致的实现教育目标。
(2)正确处理实行精兵简政和明确“职、权、责"对应关系。精兵简政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合理性的突出表现,管理者要根据有关政策,确定编制定额,压缩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领导管理人员的职权责三者应结合成一体,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职责分明,人事相当,各负其责,严格考核,公正奖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管理,做到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由最高管理者全面负责的同时,要发挥整个管理班子的集体研究、集思广益的作用。
3.勤俭办学,实现经济效果最优化原则
经济效果最优化原则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科学地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用最小的损耗力量更快地做更多更好的事,获得最大的效果,力争一切工作的最优化和高效性,以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贯彻经济效果最优化原则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人力的经济。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人力的经济,必须讲求用人的科学性和用人的艺术性,要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2)物力的经济。所谓物力的经济,就是加强物资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物尽其用,这是物力经济的根本要求。
(3)财力的经济。要求经费使用得当,讲求经济效果,要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力,根据轻重缓急,用于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上。
(4)时间的经济。在时间的支配上,要提高对时间这一要素的认识,考虑时间的使用价值,合理有效地支配利用,发挥其特殊的效力,避免无谓的浪费。
4.质量求胜,追求社会效益最佳化原则
社会效益最佳化原则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产品或服务只有在社会生产或生活领域才能真正体现其质量的高低,也只有在社会生产或生活领域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地评价,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品牌,以满足成人学员提升自身素质和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需要。贯彻社会效益最佳化原则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应主要概括为:一坚持,两体现,三重视,四提高。“一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两体现"即体现开放性和服务性,为所有致力于进步的成人服务;“三重视"即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提高”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效益。
(2)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明确办学的宗旨和定位。宗旨: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第一、育人为本"的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的各类专业人才。定位:由学历文凭教育向国家承认的非学历文凭教育过渡,由专科层次过渡到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实现本―专―研相结合。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成人教师队伍。一支高水平的、热爱教学工作的成人教师队伍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是符合学校实际的,是符合无“专"不稳,无“兼"不活的办学要求的。为此,要在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同时,通过深造、实践、聘请、引进等途径加大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重要工作。
(4)铸就品牌特色。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为本,探索开放、互助、双赢的产学合作模式。首先要产学结合,带动科研。培养具备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理论和技术的转化能力、社会综合活动能力的人才。其次,要坚持教育创新,实施创新教育。积极推进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为此,必须改变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树立现代社会的人才观。
参考文献:
〔1〕方福前.福利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陈牛则.学校管理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李朝晖.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篇2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理论依据;理论原则
中图分类号:GT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10-03
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和创新历程中,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就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通过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国较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对这一制度的构建已进行了多领域和多层面的探索,产生了较多理论和实践成果,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上却还阙如,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改革要求,促使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构建适合自身特色并在实践中可具体运作的“学分银行”制度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个方面,如有较多研究者所探讨的银行机制运行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理论等,另外,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和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它们共同为这一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1 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个性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东、西方社会所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建立,个性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并日益渗入和传播到各级教育当中。个性教育思潮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固有的潜能的发挥以及创造精神的发扬,并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正是以这一主流教育思潮为基础并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动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体现出两者高度的契合点和相关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 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学习,尽管不少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当前已形成了一致理解,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学习自由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一是能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在这一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最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 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已成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核。“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该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自美国兴起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张扬和发展。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贯彻人本主义理论,既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无论是“农”与“非农”专业限制的消解,“农”与“非农”学校边界的突破,还是“农”与“非农”学习者学籍制约的革除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及独立的人格等。因此,人本主义理论的张扬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遵循依据。
4 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之间通过联盟、联合和联动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达到共同发展,高校战略联盟正是适应这一条件而蓬勃兴起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高校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上的作用则是一致的,“高校的教育联盟使各校的资源得到共享,学科得到发展,成本得以降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有目共睹的,也生动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轻农的习惯性思维、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和内部体制改革的较难深入等原因,造成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相对薄弱,处在二级单位的继续教育机构在推行继续教育时更是困难重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特别是其继续教育与其他高校建立战略联盟在当前形势下非常迫切且意义重大,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也只有立足于此,并从高校战略联盟思想吸取其有效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等,才能实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优秀非“农”教育资源向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进行流动与聚集。
二、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原则
理论原则是指导实践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贯穿制度构建的始终,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因此,在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遵循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相同理论要求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理论原则。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同样如此,其构建只有根据其所具有的教育目的、任务、职能构成、运作方式等确立相应的理论原则,才能保障质量和发挥效益。
1 统一性原则。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中必须遵循统一性原则,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统一的信息、统一的学分框架和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既能保证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时能全面而详细地占有各类信息,减少盲目性,也能使制度在运行时保持有序性,同时还能使构建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统一的信息应包括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住所情况、注册的程序及课程信息与学习者的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等,所有的这类信息应该由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提供学分的院系进行统一的描述,并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表达出来,这样便于管理和比较,“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范围内,对所有以任何形式参与的学生都要建立统一格式的文件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成绩记录、学习的课程等基础信息,还应对学生的个人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统一学分框架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标准和等级级别的规定,是实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标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其他院校由于办学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相应的,学分标准也存在差异,增加了“学分银行”运行的难度,影响了效率,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时在保留主体学分专业学科的基础上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分框架体系,遵循统一的学分概念、规定和基本原则。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是“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学分存储(记录)、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通兑等,这种运行机理也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制度的良性、协调运行。
2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首要理论原则,是灵活性、自由性原则的延伸和体现。“开放性具体体现并落实在:具有开放与灵活的人学制、学分及其转换制、选课制、评价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拥有开放性的学分积累,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的开放性申请和颁发机构的自由选择以及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公开制度等”。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遵循开放性理论原则就是要求剥离学习者入学时或在学习阶段或在毕业时任何条件的限制,即入学时实行无条件注册,只要学习者愿意,不受年龄、学历、原有专业与入学时间的限制。学习者随到随注册,入学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个性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修完课程后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随时存储。不仅如此,如果学分需要转账,只要申请从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中将已获取的学分取出,存入接受学校的学分账户就可以,当存储的学分修满能取得毕业或结业证书时,学校也应该随时办理。这种强调无障碍的、多样化的灵活性理论原则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自由、公平、开放的特点。“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真正落到了实处”。
篇3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区、高校和相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人,其中包括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所特有的性质,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
高等教育资源是存在于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的,因此其配置的模式和运行过程与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共同点,当然亦有区别的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计划、宏观调控的成分,也有着微观层面的再分流、再分配。宏观层次配置和微观层次再分配的结合最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宏观层次配置宏观层次配置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第一层配置,它主要是关于总体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其分配的依据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层次的分配在手段和形式上是多样的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包括高校数量和布局的调整、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等等。
宏观配置的重心在于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总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其目标是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在源头上实现合理分配,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尽量保持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情况都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供不应求将在量上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容易造成高校发展的滞待;供过于求方面使得资源不能分配到该分配的地方,另方面引发资源扎堆或者资源浪费。
2 、微观层次再分配
相对于宏观配置,微观层次的重心在于资源如何实现高效地使用。其目标是在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前提下对资源的使用实现高质量、高使用率,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这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异曲同工的。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主要是高校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时时更新教育内容等等措施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份文件或者一次座谈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在遵循定的教育规律和资源配置原则的前提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在采取任何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时候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权衡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模式最终审慎地制定出有效的配置方案。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其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前提是在量上要给予保证,其次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资源保证其在质上的优势。在分配过程中需要坚持公平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平均主义,其追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
其二生态观引导,整体动态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犹如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个涵盖众多因素的、具有自己组织和运转规律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相关的子系统如教育资源本身、资源分配者、资源享受者、分配方案等等。这些子系统不可分割它们需要围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种动态的和相对平衡的关系有利于髙等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现。
其三,价值规律作用供求关系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市场经济中商品配置的过程均以价值规律为前提受供求关系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尽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供需协调。及时获取高等教育市场信号得知现有的供求关系状况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界限。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这两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位置和各自的目标它们的实现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2)计划调配和市场调控的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按照高等教育市场来配置资源也需要计划经济模式的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或者是两种方式协调综合后的结合体。计划调配可以在定程度上缓解市场配置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借鉴生态观的原理从生态学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仅从规模数量层面出发,更需要关注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和配置机制的优化。
二、多校区大学实现离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计划配置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助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关部门应首先了解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教育资源的需求度做出评估接着制定出相关的配置政策和方案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在计划中有序地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供求关系等规律,在竞争中、动态中实现供求的相对平衡。再者,要实现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相成的作用,统筹兼顾切不可丟其亦不可厚此薄彼。
(二)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资源在校区间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是个动态联系的配置体系。我们需要采用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时时监控、评价教育资源在多校区之间的配置情况采取适时可行的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髙效调控以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符合既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
(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篇5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产业化 “完全产业化” 准公共产品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各种看法皆有。赞成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专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助于缓解我国教育服务的供求不平衡问题,有利于解决我国教育领域的经费紧张问题,通过教育投资扩大内需,解决我国目前就业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利于摆脱教育政治化等等;反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专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高等教育产业化避免不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引起的学费过高,从而形成商品教育等等。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产业化,而且已经产业化,而其产业化的进程要与国情和国民经济实力同步。现如今我们要关注的焦点应是,如何避免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而作为高等教育的有利补充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它独特的办学模式导致它从开始就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因此更应该研究如何避免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的问题。本文观点仅针对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而未对我国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价。
1 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理论最早于1954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后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种。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的观点,教育服务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它归为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管理,计划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均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是不可取的。由于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不同,提供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相同。由于教育服务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就不应当完全产业化和市场化。而民办高等教育由于产权的性质,一开始就引进市场机制,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不能“完全产业化”。
2 相关含义
本文中相关概念的含义均研究狭义上的内容。教育产业化是指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将教育服务作为一种产品,运用市场机制和企业运营模式来经营教育产业。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指,民办高等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引进市场机制,运用企业运营机制自负盈亏,自主招生,自定管理模式体系的趋势。
而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的含义是指,在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中,管理者完全引进市场机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将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盈利机构,忽略其公益性任务,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和工作者完全以工资最大化为目标,注重数量不重视教育质量的重心偏移的现象;还指民办高等教育在产业化的引导下,在地区布局、层次、类型导向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许多政策落实不到位,进而无法获得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其经费投入、人才需求、发展方向等方面陷入盲目发展的困境。
3 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发展方向倒向公办院校的传统模式,从而导致其陷入经费投入的盲目发展困境。民办高等院校目前追求办学规模大,办学专业全,热门专业一个不少等等趋向“完全产业化”的情况,倒向了公办院校大而全的形象,却忽略了自身资金来源的紧张情况,从而引致资金短缺,硬件基础设施不全,如办学设施等等配置不完善情况。
(2)岗位随新增专业和临时欠缺而设定,加上引进门槛低和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才需求的盲目发展困境。由于民办高等院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于人才引进的盲目发展,导致教育成本加大,和人员无法充分利用的双重损失,并且民办院校人才引进门槛较低,加上人才流失严重,青年教师在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占大部分,进而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结果。
(3)生源的综合素质较差,增加学校培养难度。民办高等院校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一般都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很广,主要由全国各地的农村及贫困边远地区学生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职从业人员等,再加上一般民办普通高校的招生工作都是放在最后批次,生源的文化素质等诸多自身条件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制约着民办普通高校办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4 避免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的措施
4.1 运用六项原则指导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避免民办高等教育“完全产业化”,我们民办高等院校应坚持三项原则,即教育效益与教育平等相结合的原则、收费性与补贴性相结合的原则、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特色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生存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90年代初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20%,已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10%,而且民办教育自负盈亏,所以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政府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在免税的同时,应适当给予其补贴,受益人是这些纳税人的子女,祖国的未来接班人。
4.2 民办高等教育应大力发展非教育产业,反哺教育产业
高等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性,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包括非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非教育产业主要是指民办高等院校兴办的企业、科技园区、后勤部门等等领域。鼓励民办高等院校兴办企业和科技园区,将学校的后勤部门社会化、企业化,参照最低物价标准,开展收费性的社会服务,为学校“创收”,其创造的经济利润,部分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这是对学校支持和投入的正常回报。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通过非教育产业反哺教育产业,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短缺和民办高等院校由于资金短缺导致的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现象,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民办教育“完全产业化”的趋势。
4.3 借鉴国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利用自身优势创收
充足的办学资金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美国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广泛,除了依法开拓融资渠道来筹措资金,说服有利力量给予学校捐赠,设立专门筹资处之外,更重要的来源就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收。比如他们的大学可与企业合作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转让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的方法来获取收益。针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差的现状,这里说的产学研结合,是先让教师走这条路线,有了经验和成果之后,再带领学生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线。
4.4 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民间资金流向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赋予民间资金流向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合法性。教育是一个国家得未来,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加上投资市场资金流向盲目性。因此,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欠缺资金的严峻形势下,相关部门应鼓励民间合法资金投资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以振兴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4.5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引进门槛,科学调整民办高校教师工作量,引入特色评估体系,最终达到提高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师资队伍是教学水平优劣的关键。美国的私立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而具有自身特点的民办高校,由于薪酬低、工作任务量大,加上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等等因素,很难留住和招聘较高水平的教师,为了招聘到员工,民办高校往往降低门槛,减少考核环节,从而陷入“低门槛—低质量师资—低教育水平—差声誉—招生难—薪酬低—人才引进难—低门槛”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民办院校应该注重人才引进,不惜高薪酬吸引高素质人才,同时合理科学制定教师工作量,避免课时多,门类多的现象,制定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加大绩效考核奖励的力度,从而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打破上述恶性循环。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丁苗苗.高等教育“产业化”反论与高等教育产业的重建[J].湖北教育科学领导论坛,2011(3):4.
篇6
论文摘要:跨国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面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政策框架模式来监管跨国界高等教育,它能够把跨文化、跨国家的办学特点与教学、研究、服务相结合,避免高等教育牺牲于商业利益,保障教育质量,维护共同利益。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概念的提出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要求。
一、 跨国界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概况
跨国界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跨国界高等教育和二战结束至今的跨国界高等教育。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跨国界高等教育
跨国界高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罗马高教的跨国“游教”和“游学”,[1] 但是国际交流范围很狭小。到了中世纪,大学是“真正的国际性机构”。 [2] 因为语言、学习科目、考试制度的统一,为欧洲的学生在各国巡回学习创造了条件。现代意义的跨国界高等教育始于工业革命,它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强化了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体系。教育内容从以本土文化传递为主逐渐向标准化、普遍化、通用化、跨文化交流乃至国际化过渡。二战以前的跨国界交流的主要领域是: 学生的个人流动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从欧洲殖民宗主国向世界其它地区出口学术制度和教育制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二) 二战结束至今的跨国界高等教育
二战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获得对世界其他部分更好的理解,维持和扩大其影响的范围,抱着明确的政治意图,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推动了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欧洲的许多学者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无暇顾及国际学术交流,使这些国家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1968年,国际教育局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机构,由它开展跨国界教育协作和援助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壮大,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具备国际化的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经济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欧洲共同体的加强,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研究和教育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教国际化的势头更为劲猛。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 跨国界教育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美、英、日、德、法、加等国家以及欧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吸引外国学生,展开带有政府行为和政府导向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活动,旨在加强高教国际化。第二,留学生人数快速成倍增长,但流向呈不均衡状态。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发展中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流向少数的发达国家。第三,跨国界高等教育成为国际上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 各国的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和组织、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科研人员、科学家多次召开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讨会,研究在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设置中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因素。
二、 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一) 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由活动取向到过程取向。跨国界高等教育的概念有很多定义。 Knoght & de Wit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在国际事业中的总和。”[3]或更广义些,指“任何使高等教育应对社会、经济和劳动市场的全球化挑战与要求而做出的系统的、长期的努力”。欧美学者尝试从活动取向、能力取向、道德取向和过程取向四个方面对定义进行描述。美国学者Knoght对四种取向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活动取向指一系列活动,如出国学习、国际发展活动、国际学科、区域研究、联合授予学位计划及比较研究等;能力取向,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道德取向,重视营造一种促进国际化的校园氛围;过程取向,即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它把国际教育或跨文化教育的内容或观念纳入到大学的各项重要职能如教学、研究和服务中。这四种取向相互交叉、相互联系。 国际大学协会(IAU)归纳了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采纳了过程取向。
2. 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由追求商业利益到人文关怀。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驱动因素既有文化交流与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包括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在发展进程中,政府、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其它机构更多考虑到的是商业利益,忽视了文化交流和教育发展本身的因素。针对跨国界高等教育过分被用作商业目的的现状及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成员国呼吁,“应强化这样一种思想,即知识应被全人类共享”,即高等教育应该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在当今这个高等教育竞争激烈且突出强调商业化目的的全球背景中,各国在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还要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文关怀或者人性化方面的功能。
3. 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焦点:由学术流动到全面关注。学术流动指高等教育人士的跨国流动,包括学生的出国留学、教师的出国访学和根据国家的合作协议而进行的大学间的学生交换等,学术流动不但是跨国界高等教育最为显著的一个内容,而且一直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注点,学术流动和国际研究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曾是跨国界高等教育的代名词,但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认识到,学术流动仅是一个方面,跨国界高等教育是一个更为宽泛、全面的概念,应渗透到整个高教系统中,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改革,将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服务与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关注点在范围扩大的同时正逐步向纵深发展。
4. 跨国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日益优化。在当今的世界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客观发展的趋势。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还没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理念等达成共识,但是,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实践早就存在。人们期望找出国际化各个方面的有效实践与优异做法,如学术流动、课程国际化、远距离教育、国际教育质量的保证、如何把商业目的与学术目的结合起来、促进大学校园内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并对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二) 跨国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资金短缺。针对跨国界高等教育,全世界许多机构面临着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问题。一些机构和国家把国际化看作是出现在全球教育市场中获得额外基金的潜在来源,但在发展政策和计划时,又感觉资源十分有限。在所有国家相对减少高教基金的时代,政府没有更多的机会特意投资跨国界高等教育,因此国际化活动费用主要靠自我融资渠道。国际合作项目的费用多为慈善基金会和国际机构捐赠以及政府有关项目的款项,学生面临着资金有限的问题,不能承受流动的费用,在接、派学生不平衡的国家,财政问题阻碍了项目交流的成功。
2. 跨国界高等教育带来的地区差异性。教育全球化本质上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的世界性的教育市场拓展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处于极其有利的主导支配位置,他们凭借雄厚的智力资源和文化优势地位,充分发展了自身的教育。发达国家教育输出多,影响能力强,合理开发了过剩的智力资源,又向发展中国家传播了本国文化,在教育国际化中获得了文化和人才的双重收益。但跨国界教育活动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适应跨国界高等教育的活动当中,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留学生”学而不归带来的优秀人才流失以及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的扭曲和丧失。而跨国界高等教育带来的外来文化日益扩张,本土文化日益淡化和缩小,也是一种更加深刻也更加长远的损失。
3. 教学质量的挑战。发达国家把跨国界高等教育活动,如吸引留学生、输出教育、合作办学等作为抢占全球教育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手段,却很少考虑向学生传授全球知识、技能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等。跨国界高等教育从传统的模式如学生和教师流动的国际化政策和实践,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形式,如分校和学校合作,发展跨国大学网和高教虚拟传递等出口高等教育,有许多可喜的进步,但许多学者表示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质量因素被忽略了,对教育的考虑也很有限。跨国界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有限性和困难,这将对跨国界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挑战。教育机构国际化、跨国界教育活动并不能完全处理和研究具有核心功能的质量保障程序。跨国界高等教育需要为了国际化的质量而探索新的模式。
三、 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跨国界交流学术、人才的传统存在已久,并对社会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现阶段政府公共投资衰退,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要求的推波助澜下,高等教育投资日益多样化,产生了新的办学方式。这样以来,由市场驱动的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并面临很多挑战,仅仅依靠市场动力不足以保证跨国界教育的质量,促进公共效益最大化。学者们呼吁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管理,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向。国际化管理需要一个政策框架模式来管理跨国界高等教育,该模式把跨文化、跨国家的特点与教学、研究、社团服务相联系,旨在保障教学质量,确保跨国界高等教育的贡献满足公众的广泛利益,而不是牺牲于商业利益。2005年5月,国际大学协会(IAU)、加拿大高等院校联合会(AUCC)、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高等教育审批理事会(CHEA)共同起草并签定了一份代表全世界高等教育机构观点的综述文件:《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该文件提出了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概念,并且重新界定了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和投资者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对实行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国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 共享质量的跨国界教育模式的关注点
跨国界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现象,包括学生和教师等人员的流动,高等教育机构或者投资者在办学国家实际出现或者虚拟出现,学术内容、相关课程的发展。这些活动是在商业行为、国际发展合作以及学术交流和衔接的背景下进行的。 跨国界高等教育行动的范围、数量、复杂性带来新的挑战,深化了现存的教育模式。应该关注的是:第一,鉴于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关键作用,应该保护由高等教育和研究带来的贡献;第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灵活性;第三,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办学容量,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持续的可行性,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源和知识使用权的差距越来越大;第四,保持高等教育中语言和文化上的多样性。
(二) 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基本原则
跨国界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团体宽泛的经济、社交、文化福利做出贡献; 当受国际大环境影响而面临不同的方向选择时,为了促进全球平衡,应该扩充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容量;跨国界高等教育不仅针对那些能负担学费的学生,也面向受经济资助的合格学生 ;无论在那里实施跨国界高等教育,都应该符合学术机构质量的最高标准;对大众、学生个人、政府机构都负有责任,保留最终解释权;跨国界高等教育应该加强教学队伍、研究人员和学生国际间流动的机会;它和其他跨国界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应该为学生提供清楚的、全方位的、有关所办教育的信息。除了向学习者提供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判断性思维方式。
(三) 高等教育机构和投资者所遵循的原则
基于基本原则,国际大学协会签署了下列行动议事日程,以供从事跨国界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参考借鉴。第一,逐渐熟悉和跨国界教育以及相关行业有关的议题,了解各协会间的交流以及协会和政府间从事的建设性的对话。第二,努力确保跨国界高等教育对教育承办国的社交和经济福利做出贡献,在合适的时候与地方机构合作,加强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容量。第三,给来自其他国家的有资格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保障学习。第四,从教育承办国政府或者其他主管的实体机构获得正式的授权,等同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运转。同时,为了减轻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行政负担,政府和主管的实体机构应该加强协作、提高透明度、共享信息。第五,建立培养的实时质量回顾、反馈制度。依靠老师的专业知识,整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创建质量担保程序。第六,既与有关的政府和非政府实体合作,也与机构协会合作,促进有效的质量担保原则和实践,应用到跨国界教育活动中。第七,与有关的政府和非政府实体合作,基于质量担保和认可的允许,促进信息和协作的国际化交流。第八,主动给公众、学生、政府提供可以信赖的信息,比如有关办学机构的法律地位、学位授予职权、课程提供、质量担保机制。
(四) 跨国界高等教育中政府角色
在应对来自跨国界教育的挑战时,特别需要高等教育投资者和政府及国家主管当局协调努力。基于这一点,有两方面至关重要:一是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协会之间所培养的牢固的合作关系,二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所培养的牢固的合作关系。合作的基础是对于跨国界教育管理经营理念原则和政策达成共识。这些理念原则和政策:第一,不应妨碍国家政府和主管实体机构去管制所属的高等教育体制;第二,确保在高等教育进行的公共投资,达成文化的、社交的、经济目标;第三,为学生提供公平和均等的机会。 此外,政府在发展国家和国际政策框架行动中应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促进跨国界教育为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为了弥补高等教育投资者努力的不足,作为政府而言:第一,和高等教育机构、投资者展开对话,支持和促进学术的、研究的合作,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协作,促进其高等教育建设能力。第二,通过对需要经济援助的有资格的留学生加以支持来证明办学方的承诺,确保其入学。第三,和有关政府和非政府实体机构合作,确保同其国家一起运作的外国高等教育投资者是被正当授权和监管。第四,与有关的政府和非政府实体机构合作,确保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准确、及时地发出质量担保、委派做法的信息。改进信息情报传递工具,确保上述参考的信息以某种体系方式实行国际共享。
四、 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十分肯定,该模式前景非常可观 ,可以增强教育的公正性、加大留学生的就读机会、提高跨国界高等教育的质量,势必持续为共同利益作出贡献。发挥跨国界高等教育的潜能,是国际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协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也需要一切跨国界高等教育力量的参与、计划、扶持、监管、协调。希望政府关注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模式 ,敦促和确保和此教育模式有关的价值观、原则、任务、责任的实施,以此引导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一切协议和行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篇7
[关键词]环渤海 高等教育 合作模式
[作者简介]尹艳冰(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产业发展。(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合作视角下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课题编号:CEYP5002)和2012年天津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环渤海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5y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05—02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也开始实现全球化。同样的,高等教育也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配置和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迫在眉睫,构建适宜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主体系统的构建
环渤海高等教育的合作要依据相关的教育理论,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互动。
(一)高等教育合作主体的选择
环渤海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以京津为主体的区域协同发展趋势和“大部门制”取向的机制改革为环渤海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改变,环渤海地区今后将主要发展以知识和智力为依托的知识经济,为此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根据环渤海地区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高素质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足,特别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不论是被称为“人才高地”的北京,还是河北、山东等省,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推进高等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这一战略任务需要多个主体合作完成。
环渤海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其内在动力是合作各方的共同需要,这种需求必须是互补的。因此,应构建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四个层面的多元教育合作主体结构框架。多层面的合作主体框架,可以在充分反映高等教育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推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和谐互动。
1.高等院校。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高等院校往往是资源的消极接受者,不能也不可能成为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应该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主体。目前,高等院校在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职能失位,还没有在区域教育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为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体地位弱化。
2.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的基础和创新的源泉。科研机构不仅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能有效激发创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而且具有大跨度的学科条件,在原始创新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但是,大多数科研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难题,如经费匮乏、信息不畅、科技创新成果的场转化率较低等。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也恰好存在技术能力薄弱等缺陷。基于此,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解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经费匮乏的问题,又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政府。政府是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主体系统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是合作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可以为区域教育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与其他合作主体相比,政府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完成其他合作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政府在区域教育合作中的作用,一是纠正“市场失灵”,解决企业由于能力匮乏而无法获得有效的投资收益,从而导致的技术研发投资不足等问题;二是纠正“系统失效”,解决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较差、各政府部门间面向合作系统的各种努力缺乏协调、企业的信息获取和技术吸收能力较差等问题。
4.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区域教育合作也必须依托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因此,企业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主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作过程中,高等院校是核心主体,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而企业主要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将高等院校的科研创新活动付诸于实践,二者的结合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具体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高校与区域内大型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合作,高等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企业可以为高等院校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二是校企双方建立要素合作关系,合作双方共同追求合作利益的最大化,共同投入,双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三是构建基于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订单培养”,企业可以减少相应的培训费用,高校可以根据订单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二)合作主体的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为此,应构建包含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立体化、多层面的运行机制,推进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宏观——政府引导。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同样,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和谐互动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随着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也有了新的内涵,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从传统的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教学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也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单纯依靠高等院校的力量很难突破。因此,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予正确的引导。
2.中观——纵横推进。高等教育合作主体系统的中观层面包含两支重要力量——科研机构与企业,区域教育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主体。因此,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两支重要力量,努力寻求二者利益的契合点,以此为基础完善区域高等教育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主体作用。
3.微观——激活主体。高等院校是教育合作的核心主体,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体系的建设也要服从于这个主体的核心地位,把高校最基本的教育活动作为基本的运行单元,激活核心主体,发挥其核心作用。根据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其高等院校发展应侧重于教育分化、大学分化、学科分化,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促进教育的创新分化。高等院校在发展中应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合作教育,从学科本位向学以致用转变。
二、环渤海高等教育合作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育产业、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合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个体的个性差异满足其不同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能动性。
(二)整体规划
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构建应在区域整体规划的基础之上,确定统筹均衡发展的思想,明确区域内各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分析和预测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按照整体规划的原则来进行资源配置和战略合作,拓宽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优势互补
优势互补原则历来是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也应秉承这一原则,结合各高校的优势特点,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信息的沟通,从而提高区域内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四)资源共享
环渤海区域内的高校各具特色,层次类型多样,有差异性也有互补性,各高校拥有的教育资源覆盖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所有学科门类,合作空间与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在构建区域教育合作体系时应遵循这一原则,推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效益,增强人才的竞争力。
(五)互利互惠
互惠互利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家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原则,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这也符合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个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是为了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各合作主体在区域合作机制内应本着互惠互利的精神,努力探求各方的共同利益,寻求利益交汇点,增进往来,加强合作。
三、环渤海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构建
结合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应构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即以合作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宗旨的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征的立体综合型合作模式,在环渤海大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一)以合作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高等院校与环渤海区域内各方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面向生产和科技开发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也是多元主体的有机结合,政府是引导者和调控者,发挥宏观层面的引导作用,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是操作的主体。在各多元主体的合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多种要素资源的动态结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教学活动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结合,专业设置、学科体系建设与社会服务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实习基地建设与师资培养相结合,服务企业、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具体的互动合作形式主要有工学交替的“三明治”模式、“新订单式”培养模式和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
(二)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研开发型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互动合作各主体以科研和技术创新为“接口”,以促进教育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互动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合作各方来说都是共赢的。对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说,可以获得较多的科研经费,既可以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又可以使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在实践中,具体的互动合作形式主要有合作入股、合作开发和合作共建等模式。
(三)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合作各方以联合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和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建立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为载体而进行的合作,其中以区域高等院校科技产业这种实现形式最为典型。它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产生的。对社会来说,能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说,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补充教育经费等。
(四)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征的立体综合型合作模式
立体综合型合作模式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中两种或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型产学互动合作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环渤海地区拥有数百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凝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是区域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受思想观念和客观环境的制约,蕴藏在高等学校中的智力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产业发展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成果累累、信息畅通的优势兴办大学科技园,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促进区域高等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是推动区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呈现不同的特征。具体实践中的合作模式既可以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组合。高等院校最终采取什么合作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取决于很多因素,本文所探讨的是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无法覆盖每一种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与其合作模式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EB\OL].http:///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6&filename=2005144235.nh,2005—11—07.
[2]王章豹,祝义才.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分类;产业面向;基准;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7-0021-06
高等学校分类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高等学校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高等学校分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是高等学校职能分化的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为代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对高等学校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形成了一批成果。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引起有关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侧重点不同、形式各异的高等学校分类法。但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高等学校分类,关注的重点都是学术性高等学校(俗称“普通高校”),对技术性高等学校(即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分类研究都很少。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生数还是学校数都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境况也变得日益复杂,尤其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渐现的“千校一面”,即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因而有必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分类问题的研究,明晰不同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引导高职院校准确定位、特色办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分类的基准选择
综观国内外高等学校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描述性分类和规定性分类两大类。所谓描述性分类就是在分析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进行分类。描述性分类的目的“就是要对高等学校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对具有不同特点的高等学校进行区分”[1],从而提醒人们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现有特点及其差异。规定性分类,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某种手段对高等学校的特点给予规定,使各类高校按照所规定的使命进行发展[2]。前者以卡内基分类为代表,后者的典型代表则是加州高等学校总体规划。但无论是描述性分类还是规定性分类,都是以分类对象外显的功能和任务、尤其是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作为分类基准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和教育经济学家鲍温所言,“高等学校主要是基于对高等教育职能的相对侧重来进行分类的”[3]。
那么,上述基准是否可以移植到高职院校的分类中来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原因非常简单,与普通高校相比,尽管高职院校也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科研不是其主要任务。况且,即使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也主要不是以知识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而是以如何更好地通过科研改进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的。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主要承担的是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这里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性,即高职培养的不是着重于理论型的学术性人才或者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人才,而是主要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以实际应用为主的专门人才。二是服务面向的区域性。高职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直接面向地方产业和行业需要,培养人才服务的区域性特征显著。不仅如此,即使在高职院校内部,面向不同产业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成本也不一样,有的相差还很悬殊。因此,尽管区分不同高职院校的基准会有很多,但面向不同产业不同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分类的主要基准。
二、高职院校分类的原则——基于卡内基分类和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分析
(一)事实性原则
对高校进行分类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系统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不能脱离其既有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1973年正式对外公布的卡内基分类法的目的是针对当时快速发展的美国高等教育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描述并力求准确,从而“唤起人们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差异性的注意,并强调意识到这些机构多样化的重要性”[4]。在对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也应当基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描述。
(二)平等性原则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高等教育系统良性生态的建立需要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协调,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更加分化,但却处于一个平等分工结构之中,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0世纪60年代末,克拉克·克尔受命提交了一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情况的评估报告。该报告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建议加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以加州高等教育需求和经济发展为基础,从功能上对加州不同层次的大学进行重新定位;同时建议建立一个协调机制改变当时加州高等教育缺乏规划和协调发展的现状,促进不同公立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克尔认为,“一切有用的知识,不仅仅是最理论性的知识;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值得尊重的;检验的不是知识的类型,而是知识的质量……我是在一个农民和手艺工人的农业社区长大的,而且非常羡慕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在我看来,社区学院的价值不是他们所教的知识的水平,而是用他们教学的质量来衡量。”[5] 这一论述也适合于中国高职院校的分类,即:分类是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同情况的定位,使各类高职院校适得其所,彼此之间并无贵贱高下之分。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教育能使受教育的人,无论是从思想,学识还是技能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为受教育者提升了人力资本。作为一名财经类院校在校大学生,在享受学校的种种优惠政策的时候,我也常常会思考国家在高等教育上投入的资金以及这些资金是否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这也就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任何组织的运作目标都是要提高绩效,因此“绩效导向”成为了组织管理的核心观念。“绩效”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可见,“绩效”既涉及“执行”和“履行”的过程性行为,同时也包含“表现”和“成绩”等结果。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即要考虑资金运用的过程,也要考察资金运用的效果。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现了绩效评价和教育本质属性的统一,即都是旨在提高教育责任和效率。并且它是以国家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主要还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监督和提升,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
经济性原则是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首先考虑可操作性。评价的成本不能太高,不能只注重评价的结果而不注重评价的过程,要充分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比如在不同高校的评比中,不能只注重最后的那个结果,还要考虑他们各自的成本和效率。
效率性原则是指效率是评价的核心,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让资金更充分的利用。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资金便是现在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收益,还可以对国家财政支出产生正的外部性。
有效性原则是指高校对资金的分配对将来是否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比如学校把资金奖励给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师,老师便会更加努力的做科研;学校把资金用于美化校园,学生便会从此受益,学校的口碑自然就会好起来;学校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这便会提高学校自身的水平。
有了“3E”原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便有了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
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没有相关方面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虽然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发展,但目前有关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阻塞了前进的道路。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就很难顺利的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没有法律的保障,再高的执行力也体现不出来。
2.2 有效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监督也是评价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没有合适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价也就不能顺利的得到效果。在监督方面,我们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是否合理合法,而要更多的注重是否有效率,也不能找到问题就算了,还要监督有关部门来整改,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得到解决的方法。监督过程直到问题被解决了,才能结束。
2.3 高等学校的绩效评价氛围不够浓厚,财政支出绩效意识不够强烈。许多高校都不注重管理和监督,这样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效率低下。比如学校申请到了一笔资金,可能把它分配用于建设教学楼,但是学校领导只是重视这笔钱是不是决定用在建教学楼上,而没有重视这笔钱的具体用在了教学楼的哪个地方,这样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浪费,资金便没有被充分利用。这就是高等学校不重视财政支出绩效的现象,使得高校会盲目的申请经费,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金。
篇10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在解析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着力探寻效率与公平的最佳平衡点,并从制度安排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一、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领域倍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不同的视角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不仅在我国,就是在市场经济已经比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始终是一个两难性的问题,只不过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轨的特殊时期更为凸显。
对于公平的理解,一方面会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因主观价值判断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罗尔斯提出的 “公平三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涵义:(1)每个人有获得最广泛的、与他人相同的自由;(2)人获得的不均等待遇、其所获得的地位、职位、利益应该对所有人开放;(3)如起始状况 (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应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在这里,他言明了两种性质的公平:一为 “均等性”的公平,即平等地对待相同者,是一种水平性的横向的、平均性的公平;另一种为 “非均等性”的公平,是垂直性的、纵向的、不均等的公平,即“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同时,他指出了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是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为处境不利者提供机会或利益补偿。这三条原则,成为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重要原则。
对于效率的理解,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学视角来理解。一般认为,效率反映的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财富创造的衡量指标,它更多地涉及的是相对确定的、易测量、易量化的物与物的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外部效率和内部效率之分,外部效率是指教育系统所消耗的社会资源与教育的间接产出之比,衡量的是教育对人才市场的满足情况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内部效率则是指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 (即所培养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的比较 ,是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使用效率的衡量。从理论上说,教育的外部效益是指教育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贡献大小的度量,而教育的内部效率是对教育过程本身运行效率的度量。在教育领域的效率,它有不同于经济效率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它难以完全用量化的手段直接检验。因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投入”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也包括精神的投入,教育的“产出”既包括经济的产出也包括精神的产出,即各级各类高校培养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由于劳动力素 质的提高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高等教育引起社会观念与伦理道德的变化、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的层次、规范社会发展的精神收益。
由上可知,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而并非一定矛盾的概念。但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种种条件的约束,如何协调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却是一道难题。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中的诸多问题都与公平与效率有关,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以及由高考录取引发的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由“数字鸿沟”导致的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等。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一切教育的重大变革,几乎都同公平与效率有关,如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收费、招生与高考制度、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民办高校发展、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设置等等不同层面的热点问题,都与教育公平、教育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都需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主要有“效率优先说”、“公平优先说”、“效率与公平一致说”、“效率与公平并重说”、“效率反哺公平说”以及“综合平衡论”等。从总的趋势上来看,人们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正逐渐达成共识,即公平与效率不是一对矛盾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相互适应的,不应该一味地强调何者优先,应该在效率与公平之间通过制度安排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
在高等教育领域,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虽有不同的认识,但基本的趋势是比较统一的。以潘懋元教授的观点为代表:从逻辑上说,公平与效率不是一对矛盾概念,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矛盾。从现实出发,人们往往把它视为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并非所谓 “认识的混淆失误”。在选择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上,要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也就是最佳区域。他认为: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效率优先,最终是为达到更高层次的公平。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有其相对的客观标准:公平的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效率的标准是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长远效益。两者在发展中得到统一。
从两者统一而非矛盾的关系中,我们更能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效率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手段,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以高等教育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提高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为高等教育效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标准,因而也可视为高等教育效率的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并不总是处于矛盾之中。高等教育公平影响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效率反过来制约高等教育公平。在不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表现出不同的关系。甚至人们会经验地发现,有时候注重了公平却影响了效率,而有时候又强调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追求高等教育公平不能以牺牲高等教育系统的效率为代价。没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公平是不会持久的。一个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持续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和生产高深精尖的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其公平程度;一个公平的高等教育体系,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保持持续的高效率。
由上分析,教育公平是一个价值判断,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合理与否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效率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收益问题,指的是高等教育发挥功能的快慢和大小。公平与效率并不是一对必然矛盾的概念,追求公平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效率;追求效率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损害公平,处理得当可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关键是要找到其中的最佳平衡点。这也意味着从根本上来说,效率和公平是统一的、一致的。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机会的增加,从而促进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只有当人们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公平时,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才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率。
有的学者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倡导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观或者共生观,认为“只要政策导向正确、调节有力,就能够使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产生共生效应,达到二者兼顾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探寻这种最佳平衡点。
三、探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最佳平衡点的制度安排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发展的和谐统一,关键是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好市场、政府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从市场角度来讲,关键是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和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才能在努力增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水平。而对于政府,则要科学地运用投资导向、补偿机制、政策法规约束以及必要的行政调节来解决效率与公平问的矛盾,使政府成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双赢”的助推器。高等学校则是实现公平与效率最佳平衡的重要载体,这是因为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还决定了谁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以及如何接受这种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高等学校能够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自我规范意识和能力的成熟的社会组织,对于实现两者的最佳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围绕处理好市场、政府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的制度安排,对于探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在当前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率、分层次和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筹资体制以及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自主自律型管理体制,继续建构和不断完善能够有益于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保持高等教育对市场的积极回应,保持和提高高等教育体制的弹性与活力,有效动员和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这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
二是完善助学保障制度。在高等教育实施成本分担政策之后,一部分学习成绩好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这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我国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完善助学保障制度,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资助。
三是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按照罗尔斯“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的公平原则,对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就应该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应考虑经济特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学生、学习差等生等不同弱势群体的状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水平的提高。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公平的水平,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发展。
四是从根本上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进高等教育效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能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可望得到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阵地就会从校外转为校内,从强调起点公平或机会公平转向重视过程公平、活动公平以及结果公平。政府不仅要关心高等学校招生规则和招生行为的公平,更要关心进入大学校园后的学生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公平问题。为此,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进高等教育效率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具有直接的作用。近一两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正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变,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2]胡建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吗?[J].江苏高教 ,2003(3).
[3]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
[4]周光亚.略论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书育人 ,2o05(12).
[5]陈彬.论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与政策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
[6]李骏.罗忆源.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