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境视野 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 探讨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7-3973(2011)008-139-02
当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把生态环境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基于环境视野下的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积极运用到了建筑行业与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比较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制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落实。笔者结合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措施,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环境视野下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实际上,生态建筑主要包含着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以及为人们提供有益健康的生态建筑环境,并为人们提供高质、环保、生态的生存活动空间与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所谓生态建筑就是人们根据自身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条件,积极运用自然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等,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自然资源而进行建筑活动的关系,使得了建筑同自然环境之间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使得了人们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以及适应生态环境调节的能力,进而不断满足人们自身生活、工作等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促进人、建筑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一股而言,生态建筑具有节能、节水、节地等基本特征,可以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环境污染以及延长生态建筑使用寿命等,也可以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达到很好的的有机结合和统一。通常情况下,生态建筑作为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不仅利用自然条件与人工技术手段的结合,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同时又尽量控制、降低和减少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努力实现了索取自然资源与回报社会的相互平衡。由此可见,我们研究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其实就在于探讨如何处理好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它们之间和谐全面发展。这样,既要求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环境,又要切实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具体而言,我们要积极创造舒适、健康、宜人的适合人们生活和居住温度、湿度等,要保证空气清新、采好优越、噪音污染小的生活居住空间等。而对资源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则主要集中表现在索取自然资源少和尽量减少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把运用先进科技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就必然成为了新阶段建筑产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
2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资源经济、费用较低、宜人设计、灵活性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统一、建筑与生态相互融合等基本原则。实际上,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基于生态建筑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地位所决定的,其重要意义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生态、积极创造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过去,传统落后的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往往侧重于建筑本身,从而忽略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使用资源、运用元素等过程中的关系。由此可见,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空间、环境与条件下,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拓展生态建筑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空间与范围。此外,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不仅是构造生态建筑体系的关键一步,而且也是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思维融入现代建筑体系的关键一步。
3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3.1确保生态环境统筹发展
确保生态环境统筹发展。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实际上,生态建筑从整体上规划、设计与把握了人类生态环境体系的结构,保护自然生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根据自然生态的本质规律,认真组织协调生态建筑的各个功能,使生态建筑基于生态视野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也必须从生态建筑本身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建筑的基本配置、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科学合理规划与设计生态建筑,坚持走科学化、花园化、智能化、生态化集为一体的道路。更要尽量减少和降低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干扰、污染以及浪费,全方位地综合权衡生态建筑的自然生态绿化,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式的生态建筑环境,使生态建筑更加贴近人类、贴近自然,不断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
3.2力求生态建筑的多元化
力求多元化,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最为基本的要求。对此,就要求建筑设计与施工人员必须要把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生态建筑的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进而达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力求生态建筑的多元化,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生态建筑的空间、形状、特征同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统筹考虑采光、通风、照明等方面的高效、协调与和谐,不断降低生态建筑体系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及破坏,努力实现生态建筑的多元化、多样化和科学化。
3.3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循环再利用自然资源,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根本要求。一般而言,实现生态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都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生态建筑结构的质量、效率以及同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程度。此外,更需要我们在对生态建筑规划与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和分析生态建筑的规模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努力实现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另外,在进行生态建筑过程中,需要我们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生态中各种可供使用的再生资源,着力形成进行生态建筑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配套的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体系,要尽量考虑建筑构件、设备以及自然生态资源的再利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达到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全面统筹协调健康发展。此外,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也包括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这是因为,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及污水的回收再利用,也是生态建筑节约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充分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积极对生态建筑处理以及后续工作进行处理与协调,尽量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并把一些无毒无害的生态建筑用水运用到绿化景观及水景的灌溉等方面,有效改善了生态建筑的环境。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全面掌握全市废弃矿山治理现状,正确认识监管主体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20*年全市废弃矿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监管主体责任,增强全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基层基础,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狠抓隐患治理,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全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工作内容
全市所有废弃矿山均需按照封井封硐和设立警示牌技术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并于2009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
四、工作机构
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专门成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研究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新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村要从建设“平安*”、“生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废弃矿山封井封硐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对隐患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要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
篇3
论文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环境立法 改革完善
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对的环境状况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认清楚自然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推动环境立法的有序进行,做好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内涵
生物多样性定义众多,内容广泛,包括了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它是地球生物资源丰富性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生物多样性也是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构成。其中的物种多样性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形式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命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众多的生产和生活原料,维持生物多样性能够保证食品物种的丰富和材料来源的丰富。同时,生物多样性还能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从而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还有益于保持地球物种的丰富多样,保护地球生命物种的基因库。防止濒危物种带来的生物基因库匮乏。
二、环境恶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退化,物种多样性锐减
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 ,不合理过度开发利用引起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森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沙化,湖泊湿地减少,河流干涸以及水体污染等多种原因造成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同时加上滥捕、滥猎,导致我国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濒危物种逐渐增多。
(二)遗传基因多样性受环境影响而降低
大量的动植物资源丧失,必然会导致遗传基因的减少,从而导致遗传基因多样性降低。长期的保护不利和过度开发,我国众多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以野生水稻为例:早期调查中的野生稻分布点已经由16个减少到现在的3个,分布面积也大幅缩小。
(三)环境恶化造成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丧失
环境恶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尤为明显。大量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生存环境,草场变耕地,山林成农田水泊,导致原来的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系统内的生物构成和生存方式发生变化。此外,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改造成人工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系统单一,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也导致生物物种多样性大量丧失 。
总之,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我国现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迅速丧失。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物种的减少,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由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为生态多样性的丰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环境立法的意义
(一)环境立法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使得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生物物种安全涉及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与环境保护关系紧密。这就使得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成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 。
(二)环境立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需要素。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需求,对环境的破坏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加剧,导致濒危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长期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求。只有通过相关的环境立法,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为众多的生物存在创造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资源,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三)环境立法是健全我国法律保护体系的需要
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使得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建立一个健全合理的法律保护体系,能够从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同时使具体的保护工作能够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填补了法律空白,也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立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思想。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发展预期,需要有符合发展规律的发展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指导。
(二)环境立法坚持物种平等原则
任何物种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欧冠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无论物种的生命形式和功能大小,都应该得到尊重。人类与其他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应该是互相平等相互联系依赖的关系,我们要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合理性和平等性,不能自居高等,要通过科学细致的环境立法,保护物种共同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物种间的平等协调发展。
(三)环境立法要结合地区实际状况
自然生态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呈现出多样的地域特点,衍生的生物链、生物物种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高原地区存在其他地形下没有的独特动植物资源,沙漠环境中的生物物种和生态链也与平原地区差别很大 。因此,要针对各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研究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四)环境立法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可参与性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很大,从而显著改变了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主要就是控制好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以避免产生生态破坏。在制定环境法规时,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特性,以明确地法规制度控制当前活动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同时,从方便居民活动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地区居民发展特点的环境保护法律,从而引导居民科学合理地开展日常活动达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如果制定的法律与当地的实际状况不符,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都会降低,限制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环境立法要注意吸收借鉴先进成果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环境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国际上已经取得的环境立法工作成果,我们应该积极引进运用以完善自身的立法工作;对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教训也要相应地吸收借鉴,防止类似问题的产生。此外,引进相关人才,促进经验技术交流也是加强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在吸收借鉴当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不能盲目照搬,要重视理解消化 。
五、环境立法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环境立法存在的相关问题
1.环境立法目的不明确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现行的环境立法工作比较注重对于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忽视了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立法目的不明确造成了后续的环境法律制定工作重心偏离,制定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从而影响法律法规的执行实施效果,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不力。以往法律片面注重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而不是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这样的认识需要改变,要从宏观上树立系统保护、全面保护的长远保护思想。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现行的法律条款制定的时间较长,已经落后于现实发展需要。陈旧的法律规定不符合当前的工作条件和实际状况;部分法律只有大略的规范,缺乏明确可依的具体条文规定,造成具体实施困难。此外,一些地区性的环境保护法规与国家性的法律不协调一致,甚至产生矛盾。这就造成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工作难以开展,取得的保护效果不明显。
3.环境立法在多领域存在法律缺位问题。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个别的环境问题进行法律规定,没有系统性地对整个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整体协调规划,造成一些重要领域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不完善。比如对进来突显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和基因库保护问题都缺少系统合理的法律规定,导致相关工作不到位。
4.法律执行机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法律执行效率低下。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等问题,而且相关检查部门、执法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协调管理不善,权责划分不清晰且缺少必要的执法条件,这些问题共同作用导致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难以实现,对产生的有关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或者处罚不当,妨碍了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二)改进环境立法工作的措施
1.纠正环境立法的目标偏离,完善法律规定 。从环境立法目标认识上,加强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制定全面规范的法律条文切实指导相关工作的实行。对不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的陈旧条文及时修订,使得制定的法律条款能顺应自然生态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实际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法律以指导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填补法律上的空白。
2.制定明确清晰的法律条款,提高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粗略笼统的法律规定严重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得环境保护法律执行困难,影响了法律规范纠正作用的实现。规定清晰、权责明确地法律法规,能够提高实际运用中的执行效率和实际效果,更好地促进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3.健全法律管理体制,加强法律执行落实。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需要健全的管理执行机制来落实施行。因此,环境立法工作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执法,使得制定的法律能够有效执行、违法者得到追究惩罚,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保护生物多样性。
篇4
生态伦理是人类处理自身及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一般意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人类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或调节原则。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体的对象,开始并未涉及伦理道德,只是当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人类谋取利益,自然生态环境自身具有不可取代价值时,由于人类的自利性及欲望的无穷性,也就赋予了伦理道德关系。
2从生态伦理角度探索出的有效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
在工业建设工作发展以及工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而在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需要人们能够从生态伦理角度进行积极地思考,将人回归自然本质,并将人类放到和自然界所有生物相平的位置上,才能够充分的了解该如何的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使生态环境恢复平衡,也促使人们具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2.1科学的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人类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通过智力已经开发,已经获得了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是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恰恰是因为这种能力使得人们在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遭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受到了威胁。而在人们进行环境保护的时候需要人们能够从生态伦理角度出发,科学的审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且保证人们在正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要和自然环境相互尊、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2.2改善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如果从生态伦理的方面去审视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就会发现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表现,而这一问题在内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矛盾的表现,所以为了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环保工作效果的提升,也就需要人们能协调好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作还可以从调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2.3转变人们环境保护观念
转变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旧思想,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4控制企业环境指标
解决生态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做好产业引导,把产业发展引导到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上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加大生态效益型产业比重,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2.5健全法规机制
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3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措施
3.1全面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促进生态保护工作开展
自然环境保护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并且工程量巨大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人或者单个群体是难以完成全部的环境保护任务,为了能有效的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需要全民都能够参与进来。而在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如果想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首先就要进行大量、全面的宣传,通过在关键路段张贴宣传条幅、标语、宣传海报,或者进入的机关单位,以及小学、中学、高中等教育机构之中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在理念上逐渐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风气,进而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并且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工作人员能将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在讲解过程中,需要讲解一些环境保护中会使用到的一些技巧或者知识,让每个人都掌握到环保工作的技术工作关键点。
3.2完善自然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在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仅仅依靠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以及呼吁社会关注,往往难以达到全面、彻底的环境保护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以及单位科学地制定管理制度,一旦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了违规排放污水、废气的企业,就要秉持着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让排污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采取停业整顿等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并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深化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谢计平 单位: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朱志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135.
[2]陈诗太.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与环保管理对策———以福建尤溪铅锌矿山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71-73.
篇5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生态环境;自然
1当前国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对本土资源的无限制掠夺,一些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短缺,使得资源的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2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结合当前的国情,建设“节约性园林”分三个层次进行:
2.1节约资源与能源
从这一的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节约使用各种资源与能源的园林绿地建设和运营模式。就是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中,按照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
2.2改善生态与环境
从这一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就是要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绿地在维持碳氧平衡、蓄水保水、调节温湿度、滞尘减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3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这一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能力、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就是要以“阐释自然观”为文化主体,营造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场所,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节约型园林主要的技术措施
从资源与能源节约角度而言,“节约型园林”可大致分为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六种技术措施。
3.1“节地型园林绿化”
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只有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时,才可能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在我国,据林业局公示结果:截止到2012年年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才达到39.2%,离达到这一指标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园林绿地,追求园林绿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充分挖掘潜力,结合道路、停车场、边坡、屋顶等设施绿化和立体绿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3.2“节土型园林绿化”
我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关注节约土壤的问题,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节约土壤资源: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
3.3“节水型园林绿化”
我国2/3以上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缺水问题,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充分重视水资源的节约,要反对围湖造园和人工挖湖。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开源节流”,一方面治理水体污染并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要在水景营造、水的运输、浇灌植物等环节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3.4“节能型园林绿化”
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建设“节能型园林”显得日益紧迫。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中,减少对电、热等能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水力等可再生能源。
3.5“节材型园林绿化”
“节材型园林”是指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合理使用各种材料并减少各类废弃材料对环境影响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3.6“节力型园林绿化”
节力型园林绿化,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4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4.1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同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渐渐为人所熟知,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往往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超强度的开发建设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4.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由于我们过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或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威胁。由此产生的恶果便是领土的自然特征严重丧失,各种自然及环境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要将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改善为宗旨,营造具有自然特性和自然能力的游憩空间,使园林绿化建设真正成为生态环境整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3建立城市防护体系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能局限于园林绿地单体建设,满足于局部环境的改善,还应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地环境防护体系。根据城市污染源、噪声源、风向等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布置各类园林绿地,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在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减弱噪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5.1确保领土景观的和谐统一
确保领土景观的和谐统一:首先要根据领土的景观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目标,避免“外来景观入侵”而导致本土景观的丧失;其次要致力于保护各地的领土景观特征,在改善领土景观的同时使城市、乡村和园林绿地融入领土景观,并确保领土景观的和谐与统一。
5.2探索自然的合理利用方式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园林绿地;其次要合理利用河流、山川、土地、空气、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第三保持城市中各种自然资源的属性和演变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造园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自然风景为源泉、自然文化为内涵的领土整治行动。早在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 1688-1744)就发出了造园“首先要追随自然” 的呐喊,并告诫世人“无论如何,不能忘却自然”。所以,我们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完善自然景观,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结语
总之,实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统筹兼顾,平衡发展,防止用一个极端代替另一个极端;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要为社会营造最适宜的自然游憩环境,展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要让人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认知自然,提高人们尊重自然、热爱并保护自然的意识,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我国水资源现状令人担忧.人民日报[N]: 2004年03月23日 第五版.
[2]朱建宁.西方园林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178.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起初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对该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直到生态系统破坏,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才加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意识到只有保证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现状
1.1过渡开采并使用地下水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在开展过程中主要以大面积灌溉方式进行灌溉。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尤其出现一些水资源浪费、水污染的现象,使地表中的水分很难供给人们正常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地下水,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业灌溉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1.2大面积的石头与混凝土应用
水利工程在进行过程中,主要以大面积的石头与混凝土进行应用,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不能很好进行渗透,但是这种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输送率,但是这种水利工程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这种水利工程很难将一些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因此,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相关研究并制定全新的解决措施。
1.3灌溉方式不科学
不合理的灌溉不仅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还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另外,不合理的灌溉还会将农作物中的农药冲刷掉,并使其流入到附近的水资源与土壤中,久而久之就会对水资源与土壤造成污染。导致其中的养分流失,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系统污染问题,就需要将水利工程与周边的生态系统相连接,并根据二者的发展现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健康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1优化排水灌溉工程
不同排水灌溉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排水效果。因此在对农作物灌溉时,应该按照国家指定要求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现有的灌溉方式,节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将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优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灌溉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2.2合理利用农田周边的河湖
自然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湖,这些河湖中具有一定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长期间会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交换,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农田周边也有着这样的河湖,这些河湖可以将其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并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农作物快速的生长。同时这些河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流失,缓解一些洪涝现象。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为了农田周边拥有重组的河湖就通过人造水系的形式开垦,这不仅不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帮助,还会破坏着人们生活环境。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采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方式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
2.3对农田地区的土地进行调整
要想从根本上增加土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就需要将现有的土地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地在使用时的多样性,并为农田水利工程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做好土地的调整可以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保证农作物可以健康、安全的生长。而在对农田平整时,要根据农田的运行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过度的人为干预就会导致农田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3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也不例外。要想保证自然生态可以良好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不足进行修正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其中的不足,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学仁,马华明.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6(6):368.
篇7
本项目治理范围为大凌河与顾洞河交汇处河滩地及周边耕地,旨在治理顾洞河河道污染问题,在改善水质条件的基础上,修复河口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实现对河滩及岸线的整治工作。湿地占地面积为14.09万m2,工程范围包括锦承铁路桥上300m至顾洞河河口河段和大凌河河心滩。
2存在主要问题
2.1水污染问题突出
顾洞河上游及其支流流域的铁矿企业全部位于龙潭乡境内,共23家,主干河2家,其排放的污水对河道水质造成很大影响。特别在枯水季节径流减少,造成排污量远大于河道纳污能力。另外,附近乡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严重的面源污染,综合水指标为V类水。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危及人体健康,也加剧了沿岸地下水的污染[2]。
2.2过度开垦利用
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河滩地不断被开发成耕地,长期存在放牧现象。此外个别河段上存在着乱采乱挖砂石等现象,河道内建筑垃圾堆放较多,破坏了原有植被,湿地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3水土流失严重
大凌河和顾洞河都是季节性河流,洪峰陡涨陡落,造成汛期洪灾频发,遭遇洪水和暴雨时容易变更岸线和边坡失稳。目前,河道淤积、滩地沙化严重,植被拦蓄、调节能力降低,灾害程度将加剧,汛期洪水冲毁两岸耕地、林地、公路等,不仅不能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还威胁到顾洞河河口湿地生态安全。
3治理措施
顾洞河河口湿地生态修复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对湿地进行整治,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生态功能,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湿地工程、护岸工程、潜坝工程等。
3.1清淤疏浚工程
顾洞河公路桥上游及大凌河下游河段进行河道的清淤疏浚工程。清淤疏浚工程主要清理河道内的建筑垃圾和部分河槽拓宽,采砂河道的平整等。由于长年泥沙淤积、以及生活垃圾堆放,严重影响了上游河道的水质和河道行洪。本次河口湿地清淤疏浚工程可以大大改善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河道行洪能力。
3.2湿地工程
湿地工程包含营造自然湿地、边滩湿地和生态岛。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可利用生物措施净化和过滤作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有利于湿地生境的恢复及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在植物选取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植物具有良好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造功能;(2)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抗冻抗涝抗病虫害;(3)具有较强耐污染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4)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在植物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化和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针对顾洞河河口湿地的现状,乔木选择垂柳、文冠果、京桃等进行绿化,以垂柳为主。垂柳管理粗放、抗性强、耐水湿、耐瘠薄、在胁迫条件下也可正常生长。灌木主要选择灌木柳、连翘、紫穗槐等具有耐水湿、耐严寒、耐瘠薄、不择土壤、喜光等特点,适宜流域生态环境条件的种类。水生植物的选择依据植物生长适宜水深要求,选择芦苇、千屈菜、香蒲、黄菖蒲和水葱等挺水植物。对大凌河上游滩地选择柳树、杨树进行密林种植,洪水到达该区域时可以进行减速进入湿地,对湿地内部进行保护,同时也能起到保持河岸带的作用。
3.3潜坝工程
湿地内建三座石笼潜坝,主要作用是以适当的引导水流走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抬高滩地水位,维持湿地自然生态功能所需水位及防止洪水冲刷导致河床下切。潜坝深入河槽位置坝体断面为梯形,坡度为1∶2,主要作用是增强坝体抗水压能力,防渗漏冲刷滑动。坝顶覆盖种植土,为湿地动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3.4生态护岸工程
护岸设计要遵循生态、自然、整体、现代、文化性原则。在以往的河流护岸设计中常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主要考虑的是河流的防洪安全、材料的坚固性和施工的难易,常采用砖石立式护岸、浆砌石护岸、混凝土护岸等传统护岸形式,片面追求河岸的坚固性,忽略了工程建筑对河道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倡导的“亲近自然河流”,“自然生态型护岸”等护岸设计形式,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更符合生态要求。顾洞河河口湿地采用生态护岸对湿地内水岸线进行设计。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柳桩和石笼护岸属于生态护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大凌河左岸由于受到洪水冲刷强度较大采用石笼护岸,顾洞河左岸及湿地内部采用柳桩护岸,在充分考虑维持湿地自然生态状况的前提下,给洪水流出足够的行洪空间。在应用石笼、柳树桩护坡时也可以灌上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还可以给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空间,能够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
4结论
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规划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在的城市规划学科知识对于“生态城市”功能概念的发展是不够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技术进步基础上的,是人们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的被动式的反应,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或“掠夺”型的规划思想。因而必须转变城市规划观念、摒弃传统规划方法,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必要的,用新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技术、手段、程序等问题。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住区形态,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了未来学的意义,它是对整个人类住区发展与进步的主动预测性地把握。
一、生态城市的特点
1、高效益运行的转换系统。在投入产出的整个转换过程中,达到自然物质投入量少,经济物质产出量多,废弃物排泄量少的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运转的流转系统。以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与能源流的运作创造合适的条件, 进而通过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活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规划。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会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目前的发展[1]。
4、国际化的环境质量指标。城市的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管理水平、各种污染等环境质量等指标与国际环境指标接轨。对城市人口控制、劳动就业、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5、和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生态城市的和谐性,突出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
系上体现和谐。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文文化气息,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
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的程度并不高。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如果不控制住城市人口的数量,就会造成城市超负荷的运行。在进行城市人口容量确定的时候,不但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还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只有在合理性和可能性的交叉点才是最佳人口规模。
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具备了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双重属性。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平均的30%,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值,因此,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的利用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并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3、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通过中心城市的繁荣发展,带动周边城乡的发展,以点代面,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4、实施生态产业与循 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能够代表现代文明的潮流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
5、将自然融入城市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的口号,这并不等同于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具有“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的特点。自然山水和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富有生机活力的要素,因此,要加大对自然山水和绿色的引入。
三、生态城市建设措施
1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
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总之,人们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既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生态城市建设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2012
[2]王玉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J]中国地理,2011
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
在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中,会对生态和自然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不好的影响。在其建设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开挖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恶化了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条件,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施工造成环境污染,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采取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必须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下面就谈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肤浅看法。
1.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含义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自然或人工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环境系统。在高速公路沿线与高速公路有关的,受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和营运影响的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体。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主要是动植物,天然植被、人工植被,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家养禽兽及水产养殖、陆生野生动物等;非生物成分包括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和水。高速公路的建设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资源破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高速公路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2.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带状工程,涉及面广,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异常、噪声、废气和尘埃等注入环境。
2.1.对生态环境的阻隔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使得原来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存环境遭到割裂破坏是最直接的破坏,大填大挖产生的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变,新建路堤和路堑的生土完全失去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对生物群落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公路占地掠夺了生物的栖居场所,狭长的道路将原有生境一分为二,其结果可能使种群变小,种群之间交流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2.2.对高速公路两侧动物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倾入溪谷的废渣,占据了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使其不能取食、产卵,幼体不能发育,使水生动物种类减少。高速公路对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蝙蝠以外的哺乳动物和不会飞的脊椎动物来说,也是明显的穿越障碍,也有一些无脊椎动物不想穿越公路,如一种橙色蝴蝶遇到公路时会选择折返。高速公路为外来物种提供入侵条件,影响生态系统原有平衡。交通运输污染土壤、空气、水等环境因子,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在食物链顶端产生富积,为疾病传输提供通道等。
2.3.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挖方、填方路基、边坡、弃土石场以及施工过程中乱挖、乱堆、乱倒现象,危害建设区内的河流、水库、农田和村庄 ,污染周围环境。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其线形技术标准高,建设中开挖填筑、架桥挖隧、取土弃土等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由此带来水土流失问题。
2.4.公路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定该边坡的治理措施。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因公路边坡失稳导致的路基崩塌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受各地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加上雨水的冲刷,使得公路由于边坡稳定性的下降衍生出许多工程灾害事故,例如边坡侵蚀、坡面坍塌等。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作用因素等对比分析滑动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判定边坡的稳定程度。公路边坡病害可分为:滑坡、崩塌、剥落等灾害,需要及时分析能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可快速地对边坡的稳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主要从自然条件、作用因素等对比分析滑动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判定边坡的稳定程度。
2.5. 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为了修建高速公路沿线不少居民属于搬迁对象,附近居民不能像穿越普通公路一样随意横穿,致使本来近在咫尺的邻居变得“疏远”了,离住宅很近的农田,因公路相隔要绕较远的路才能到达,高速公路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居民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
3.保护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3.1.恢复植被,生态绿化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为了提高生态恢复的效果,在进行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引进了许多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从苗木入手,采用营养杯育苗的方法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移载原有树木、重建青蛙繁殖池、建设动物通道等,使得公路工程设施完全融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之中。在干旱区采用保水剂、干水、生根粉、ABT等保水材料促进植被的恢复。为了尽快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群落,在立交区和服务区,还采用表土移走再回填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加速原有植物的恢复。在恢复植被上要尽量保护好、利用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资源,并尽量采用当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3.2.有效排水,科学规划
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进行有效的地表排水,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予拦截引离;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要注重防渗,并尽快汇集引出。恰当地进行地下排水,排除滑坡地下水的工程措施有渗沟、自洞及平孔等。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将土沉淀池推平。平孔主要用于排除滑坡地下水,具有施工方便、工期较短、节省材料和劳动力的特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绿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3.3. 防治噪声,保护大气污染
高速公路施工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混凝土拌和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减少大气污染。
总之,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带状工程,涉及面广,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开展特殊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的研究,同一路段,同一边坡内,其土质、填高、冲刷、涌水状态也不完全相同。应保持公路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要使公路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相互共存,以达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广涛,刘长兵,王晓刚,陈会东.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四川环境. 2009(04): 60-64
篇10
朝阳大凌河流经辽宁、河北、内蒙古。大凌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游植物总计0.57,硅藻64.9%,绿藻28.1%,蓝藻1.8%,甲藻3.5%,金藻黄藻0%, 裸藻1.7%。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河流。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北源凌源市打鹿沟,南源建昌县黑山,到两源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附近的大城子附近会合,东北流经努鲁儿虎山和松岭间纵谷,接纳老虎山河、中河、西河等支流,到义县转向循医巫闾山西侧南流,在锦县东南注入辽东湾,河口三角洲规模大,汊流发育。大凌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含沙量达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大凌河堪称是辽宁朝阳市的母亲河,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朝阳大凌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朝阳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辽宁重要的旅游城市。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朝阳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朝阳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朝阳大凌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朝阳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朝阳大凌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朝阳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朝阳大凌河属泉水河,流经朝阳城区长达20公里,是辽宁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朝阳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朝阳大凌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朝阳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朝阳大凌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朝阳大凌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朝阳大凌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朝阳大凌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朝阳大凌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朝阳大凌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朝阳大凌河改造完成后,朝阳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朝阳大凌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朝阳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朝阳大凌河生态环境现状
朝阳大凌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朝阳大凌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逐步建立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评估报告,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林地、草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法者要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