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法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知识经济对成本补偿理论的影响
根据理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C+V”是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耗费的价值尺度。工业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国传统会计模式中,主要围绕有形资产来设计和运行,实践中一直把科技这种无形资产耗费计人期间费用,而不反映其价值补偿积累。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劳动成果,也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消耗理所当然应成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再生产过程中得到补偿。
(二)产品成本项目已不适用高新技术产品
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制造成本法,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一般由直接材料(约占65%)、直接人工(约占20%)、制造费用(约占15%)三部分组成,而对无形资产的消耗,则采用分期摊销的方式计人管理费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物质构成低,产品成本构成中物质消耗急剧下降,而知识资源的消耗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如果只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则势必会低估高新技术产品的成本,使产品成本严重失真,这是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的。因而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产品成本构成。
此外,就人工费用而言,现行制度中只把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作为直接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作为间接费用计人产品成本,而并未涉及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人工成本,更没有考虑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必将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
(三)新技术、新方法、新情况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受到冲击
现行成本会计中普遍使用的制造成本法已不适用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制造费用的分配为例,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对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00%~50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即高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低估知识密集型产品成本。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产品决策和成本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适时制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倒推成本法应运而生。所谓适时生产是指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零部件或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产品,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但在采用适时制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法或分步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追溯,无疑得不偿失。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在知识经济社会,生产高度自动化,客户的需求也呈多样化趋势,企业大批量地生产将被客户特定的、个性化需求所取代,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同时,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分步法和品种法的使用空间会大大降低。
二、知识经济时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改进无形资产的核算
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多,除了我们熟知的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之外还有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业务伙伴、融资关系、长期顾客、职工的教育状况、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无形资产已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部分,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如果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将无形资产按其价值和规定的期限摊人管理费用,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而必须改进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办法。首先,对于产品形成有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应按其摊销额计入产品成本;其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企业形象有影响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特许权、服务品牌等仍采用原来的方法,即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对于职工教育状况、工作能力、业务能力等人力资源则应摊销记入成本。此外,由于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知识资产更新换代较快,因而应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和方法,可以像当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那样采用快速摊销的办法。
(二)改进人力资源支出的核算
在现行制度中只是把工资薪金、福利费等与人力资源的有关的支出按照人员所属部门的不同计人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现如今,人力资源巳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根本。其支出形式也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会计核算对人力资源支出必须足够重视,那种不分支出性质,一律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将是未来成本会计研究的的侧重点之一。按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划分。把与取得当期收益有关的支出如工资薪金、福利费、社保费等仍按职工所属部门计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对于收益期超过一年以上的人力资源支出如培训支出等则予以资本化,通过分期摊销的形式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中。
(三)改进产品成本构成项目
1. 产品的研发支出应计人产品成本。一直以来,产品的研发支出是作为期间费用计人管理费用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研发是直接与产品的生产相关的,其支出也必然应该计入产品的成本。
2. 增设“环保支出”成本项目。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人和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治理环境污染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对环保方面的投人必将越来越大,因此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反应环保支出的成本项目,可以促使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3.增设“知识资本摊销”成本项目。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引进与开发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企业尤为突出。如前所述,将对于产品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和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摊销额计人产品成本,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四)丰富成本核算方法
1. 引人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兴起和应用与知识经济环境下成本构成内容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业成本法以引发成本的动因即作业为核算对象,作业是费用归集和分配的依据。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都应计人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这种方法是一种符合知识经济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也更准确。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2-03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各项工作中落实法治化的要求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着高校的育人质量。当下,在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厘清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达成对学生管理法治化重要价值的共识,进一步探索其实现途径,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1.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界定
总的来说,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落实依法治校理念,遵循法律精神,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学校规章制度为补充,规范学生管理权行使,形成学生管理权执行和监督机制,彰显高校学生管理实体与程序正义的过程。具体说有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学生管理行为依法办事及依制度办事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仅仅在静态层面上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无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须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法治化的动态运行系统。只有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相结合,才能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目标。
第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学生管理制度统一协调和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我国有关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规定较为分散,如《宪法》中有关学生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教育法》中有关学生管理过程中学校实体权力的规定、《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学生管理行为的程序规定中都有述及,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规范体系必须坚持“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法律原则,做到内容一致,上下协调,特别要注意高校在制定内部学生管理规范时,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
第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规范学生管理权行使的过程。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学生管理制度的缺失,而在于学生管理权在行使过程中人治现象严重,掌握权力的一方忽视正当程序,学生管理权滥用现象较多,且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应以规范学生管理权的行使为突破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只有形成和谐有序、良性互动的权力与权利关系,才能保障高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合法和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1]。
2.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宏观要求
众所周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根据这四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实际,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有法可依,即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法律体系,相应的法律体系须体现学生管理工作规律,是尊重学生权益、内容协调一致的良法;其次要有法必依,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行为要依法进行,杜绝随意管理;再次要做到执法必严,即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权的监督机制;最后应做到违法必究,即管理方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法律制裁,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保障学生各项合法权利。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价值“法的价值是法理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2]。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法的价值在高校管理行为中的体现,我们须在法的价值的研究基础上,从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出发,厘清思路,达成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价值的共识。秩序和自由是法的重要价值,故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价值也可从这两个维度进行提炼。
1.秩序之维: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秩序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治方式崇尚秩序至上,将学生视为被管理的对象,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听从指挥,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性格特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这种方式缺乏对学生基本权利的尊重,一味地追求稳定和秩序,使高校学生管理行为陷入靠压制求稳定的境地。以学生婚育权为例,婚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在诸多国家的宪法和婚姻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宪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宪法之规定,但在我国2005年《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之前的有关规定中,存在不少限制或禁止学生在校期间结婚或生育的规定,个别高校还发生了因为学生违反学校规定而被开除的案例。高校之所以作出这种规定,其名义是为了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学生享有婚育的基本权利并不会必然导致学校管理秩序的混乱,况且对于在校大学生,婚育权仅是一种权利,并非是一种普遍和迫切的需要。从法律原则的角度考察,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中均有婚育权之规定,学校限制或禁止学生婚育的规定本身是违法的。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者维护学生管理秩序之目的无可厚非,但问题的根本在于,所要维护的学生管理秩序的性质。高校学生管理人治方式维护的是以强力为后盾、以剥夺学生基本权利为手段的“人治秩序”。在这种秩序中,学生权利可能被随意剥夺,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方式维护的是以体现法治精神、尊重学生权益和谋求学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新秩序。立足长远,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2.自由之维:服务高校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创新学生管理的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另一重要价值。
根据现代法治理念,公民的行为只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就应被承认是合法的。“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3]。哈耶克也认为,“在自由的统治下,一切未被一般性法律所明确限制的行动,均属于个人的自由领域”[4]。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将促使高校学生管理行为范式的转变,改变过去一味管制的方法,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总是习惯于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教育管理客体,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学生可通过关注自身权益,提升主体意识。可以说,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对学生法治观念的熏陶和培育是全面而入微的,它将融于高校的校园法治文化之中,深入高校管理的细枝末节。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总之,推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其主体能力,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途径如前文所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价值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彰显和实现。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学生法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观念树立、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和权利救济等多个层面入手整体推进。
1.树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公民权利越来越被重视。这一社会进步反映在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必然要求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中忽视学生权益、以学校管理为本等陈旧思想加以改变。概括地讲,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权利和转变学生管理职能的新观念。
在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过程无不体现管理方的单方面意志,学生则处于被灌输、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境地。在高校管理者头脑中“学生应绝对服从”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未能与学生平等对话,总是居高临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社会力量已介入高校后勤管理,学生开始自费上学、自主选课和自主择业,学校收费并提供相应服务,高校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地位平等的特点首先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建立起以服务学生为目标的工作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价值引领、行为管理、素质评价、组织建设和学籍管理等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也包括学习指导、科研创新、个性发展、学生资助、勤工助学、就业服务和心理辅导等具有服务职能的机构。此外,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在行使学生管理权的过程中,要重视和保障学生各项权利。高校学生既是公民也是受教育者,其双重主体身份导致其权利的双重性。在校大学生既享有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权,又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基本人权。但在高校学生人治管理状态下,这两方面的权利往往不能得到兼顾,特别是高校学生的一般公民权经常被忽视,而只有真正实行学生管理法治化才能兼顾学生这两方面的权利。
2.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体系
良法是法治的前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5]。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离不开良法的支持。一个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具体而言,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体系可从校外和校内两个层面展开。
校外层面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指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中涉及学生管理的内容和专门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总和。自从1980年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律《学位条例》颁布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校外即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仍显不足,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关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有的法律规范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发生状况的预计。这些因素均导致有关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规范“公信力”不足,地位不高。而完善国家层面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努力提高有关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立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培养精通法律又熟悉教育管理的人才。其二,通过加强有关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解释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实践操作性。其三,加快对原有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的修改、清理和汇编工作。
校内层面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指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为了保障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的有关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规章制度的总称。我们须建立统一、规范和和谐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高校内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精神,特别是要以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基础。除此之外,校内学生管理制度要体现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充分吸收学生群体的意见。其主要措施应有:一要加强培训,提高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的创制者的法律素质;二要规范程序,完善校内学生管理制度起草、讨论、审查和颁布的各个环节;三要积极动员和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的创建;四要与时俱进,加快修改和清理陈旧的学生管理制度。
3.规范高校学生管理的程序
程序公正和过程公开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高校学生管理权能否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行使,需有与之相配套的正当程序来保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正当的程序原则是实现学生管理程序正义的保证,也是确保管理行为实体正义的基础。从近几年考察大学生母校的案例可知,高校管理方在缺乏正当程序时就对违规学生做出处罚,这是高校卷入学生诉讼案的主要原因。正当程序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支撑,须在学生管理行为中贯彻到底。高校学生管理者在作出影响大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包括奖励行为,也包括惩罚行为),须事先告知学生本人,向学生本人说明根据和理由,倾听学生的意见,告知并提供学生相应的权利救济途径。
为规范学生管理的正当程序,有必要在学生管理中引入行政听证制度。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告知相对人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陈述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并作出相应决定等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6]。听证制度源于英国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则,它能有效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听证制度不仅能倾听学生意见,维护学生权益,而且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可以说,听证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程序正义的基石。近几年,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尝试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听证制度,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如2003年中山大学举办了全国首次学生食堂价格听证会,2006年浙江大学明确规定学生被开除前享有申请听证权,2009年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国内高校首个学生听证大厅,这些举措均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好评。
4.健全高校学生管理的权利救济机制
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3]高校学生管理权如得不到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权的监督,健全学生权利救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实际出发,我们应构建以学生申诉和诉讼为主要路径的二元权利救济机制。
我国高校学生的申诉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法》较早就对学生申诉制度有所提及,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申诉制度又作了具体规定,相比以前的法律法规,该规定中关于学生申诉权的体现和规定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如有关学生申诉案件的受理范围没有明确、申诉委员会在申诉复查时的权力规定不明、学生申诉的法律性质及定位模糊等等问题依然存在,显然,这些缺陷降低了学生申诉制度的可操作性。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借鉴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审视学生申诉的全过程,把握操作细节,使之逐步完善。
以诉讼为路径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方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法治和学生个体维权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年,高校学生母校的案例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这一现象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应首先肯定司法介入审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司法权的作用,使高校学生管理权得到制约。由于司法审查的方式是一种外部监督行为,同时是终极裁判,是维护学生权益的最后防线,这些特点决定了司法审查具有其他监督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全面分析司法审查高校学生管理的限度。大学自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司法介入审查高校管理行为的条件过宽,那么有可能破坏大学自治的原则。因此,必须在司法实践中明确界定司法审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范围,区别高校管理中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必要,把握好司法介入的合法尺度和合理限度。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在“入情”的同时,更需要“入法”。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相信在法治精神的指引下,高校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创新的局面,更好地服务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4.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3.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73.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的企业核算。成本核算内容的扩展;制造费用在各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与工时无关费用的激增;固定制造费用比重的增大;扭曲的产品成本信息;网络公司的出现使成本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零存货”将成为可能等问题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改善。
一、 基本理论
(一)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包括所有的人类发明与发现,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经济强调的是知识和信息是经济的基础;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突出作用;强调人力资本与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和使用,它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asting ,ABC)是美国会计学者于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成本计算方法。它是以作业(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包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成本库分别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以达到节省企业资源的目的。
适时生产法JIT(Just in Time)为ABC法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该生产系统中,企业在生产自动化、财务电算化条件下,合理规划,大大减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周转时间,使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甚至完全消除停工待料、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减少生产环节中不增值的作业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准确无误地运转,达到减少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JIT系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要求良好的交通、完善的原料市场等社会条件;要有“零缺陷制度”,保证各环节衔接正常,及时提供合格产品;要有“单元式生产制度”,如同银行的“柜员制”,消除过细的分工,这又要求车间工人是全能的,保证封闭式生产,因为过细的分工带来了过多的流水环节。目前这些在中国很难完全做到,但我们可以努力逼近这一标准。由于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的,操作比较复杂,因而需要较为精确而高效的成本统计和计算手段,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体系。而JIT的出现,就使ABC的应用成为可能。
二、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就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来看,第一,作业成本法是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责任成本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成本;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动态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二者的结合;是一种动态的、计算企业内部各单位责任成本的方法。第二,二者的目的相同,都是计算最终产品成本。第三,二者对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相同,二者都依据受益性原则,对发生的直接费用予以确认。第四,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以企业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则不仅关注产品成本,而且更多关注产品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全过程。第五,对费用经济内容的认识不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并按照作业类别设置成本项目。第六,理论基础不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按其耗费的生产时间或其产量线性地消耗各项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则认为,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与各种资源的消耗密切相关的,因此,分配间接费用应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第七,间接费用分配方法的不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只采用较为单一的标准(如:机器工时、生产工时)将间接费用直接分配、记入各种产品的成本中。而作业成本法按照不同产品、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产生的不同影响来分配间接费用。
(二)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进
与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层次上更深化了,被视为当代管理会计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性变革。传统的成本计算,直接费用的归属对象比较明确,可以做到相对准确;而间接费用所采用的分配标准,通常是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进行分配,往往会使产量大、技术上不很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量小、动手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成本之间成本的严重扭曲,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基本面貌。而作业成本法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将各项费用先在各作业中心之间分配,再按照各种产品耗用作业的数量,把各作业成本记入各种产品成本,缩小间接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生产部门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增加分配标准,由单标准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引起间接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按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分配的更加细致更加合理。索本求源,使能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知识经济中,现代企业追求的是顾客导向型生产,与以前的生产导向型有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经济状况是供不应求,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少,且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进行大批量生产。消费者也没有过多的消费要求,因此企业就大批量的生产来满足消费者。可经济在发展,知识经济到来后越来越对的企业发展起来,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他们更多的需要个性化的产品。这使大批量的生产已不符合现状,小批量“单元生产”伴随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这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也符合作业成本法的分配标准,它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各种不同性质分别核算成本。今日的情形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组织形式下的大量大批生产,改为能对顾客需求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的小批量、多样化生产。
三、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制造环境下,许多人工被机器取代,直接人工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而固定制造费用的比例却大幅度上升。这导致了按单一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能够正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自动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能为企业决策、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其最终后果是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产品成本信息严重不实。作业成本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不再拘泥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所采用的单一分配标准,而采用多元化的分配标准,并且在强调非财务变量的基础上,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从而提高了分配标准与产品实际消耗资源的相关性。基于此,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也就相应提高了企业控制与决策的准确性,所以说,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成本计算方法。
最后,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需要先进的管理水平与之配套。首先在成本计算阶段,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要求企业基层员工对作业成本法基本思想的认同,同时需要电子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相配合,利用作业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大量成本信息将很难真实用于作业分析和作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将很难显现出来。因此,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只有企业管理实现了现代化,科学化,才能使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具有客观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2011.5。
[2]张刚.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J].财会月刊 .2005.6。
篇4
[关键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43-02
作者简介:邢玉升(1964-),男,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中日经贸合作。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进入了由国际直接投资引导国际贸易的新时代。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迅速崛起,曾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且经历了资源型、成本型到综合型的转变。本文试图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利弊加以分析。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特征
1对外直接投资的恢复期。二战后,日本致力于经济复兴,国内对于资本具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在政策上对资本流出进行限制。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食品、纺织等初级产品部门,而且投资区域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
2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期。自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内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转移,这反映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其动机是利用投资目的地资源以及低成本优势。
3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期。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投资国。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度化、多样化以及服务化的特点,第三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同时发达国家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
4对外直接投资的缩减期。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开始逐年下降,尤其是对欧美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而对亚洲的投资比重却有所上升。从投资结构上看,从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追求廉价劳动成本以及向第三国出口成为对外投资主导。
5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弹期。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深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急剧下降,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降反升,表现出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源自日本国内经济的低迷以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压力。对外直接投资加速流向资本稀缺且收益率较高的地区。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借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对日贸易和投资需求,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由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法律体系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经营为目的,与被投资对象有长期的利益关系;二是对投资企业或资产有实质影响;三是尊重投资者的意愿,将占总投资比10%的证券投资也纳入对外直接投资范畴。
在多年积累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日本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两部分。
国际法规范日本与投资目的国之间在投资方面的权利义务,主要由国际条约、区域条约、双边投资协定和税收协定等组成。国内法则主要是规范国内投资,一是确定投资或资本进出的基本管理法,如外汇法等;二是普适性法律,规定涉及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如税法等;三是规范政策及实施管理的法律;四是明确有关管理部门职责的法律。
虽然目前日本逐步放松了对外直接投资管制,但是同时建立了特许、事前申报、事后报告以及统计调查制度的一系列的严格监管体系。
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的法经济分析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如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交易形式,它不仅影响到一国资本存量和贸易流量,同时也对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产生作用。而从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以“成本-收益”作为基本工具,进行成本和收益及经济效益分析,可以对特定法律及其制度安排作出评价。而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础工具,也是法律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更偏向于分析企业或产业的政策需求,强调同特征的企业或产业具有不同的政策偏好。那么,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如果立法的净收益大于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净收益,人们会产生强化现存的法律体系的需求,寻求法律安排以期达到最佳效益。法律的目标是公正,经济学追求效率,公正和效率有时会发生很大的冲突,但在许多法经济学者看来,二者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他们认为效率即正义。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有其特定历史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可以较好地审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经济发展的诉求。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稳定经济秩序成为首要任务,通过 “贸易立国”战略,拉动了本国经济发展,使日本一跃成为经济强国。在贸易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的纺织产业、70年代的电子产业到80年代的汽车产业等迅速壮大。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以及对美、日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能够促进东道国贸易,对提升当地经济起正面作用,而且能够加速提升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日本效仿美国早年的发展模式,以海外投资的方式避开贸易保护。但1985年的G5“广场协议”的签定,不仅导致日本进入经济衰退期,更是对其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美国为应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流入,1988年通过了《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1989年美国再一次通过“超级301”条款,把日本列入不公平贸易名单,加剧了美日的贸易争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日本经济衰退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速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纯市场,不断向生产、销售境外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降低管理成本的诉求。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要逐一审批。此后根据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本开始逐渐放松管制。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由多个部门法以及行政规章作用构成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环节的综合法律体系,形成了一套行政管理体系。一是“分工管理,一个窗口”模式,其目的是掌握本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活动现状,了解此类经营活动对当地和国内带来的影响,为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对海外投资的统计调查,日本的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对企业和个人在海外的投资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调查及。财务省每季度定期公布按国别和产业划分的海外投资数据;经济产业省对企业的海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调查。这对企业及各界了解、研究、评估对外投资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经济活动的目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此,积极的对外投资自由化会得到各国的支持,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这主要源于经济活动多样化以及投资主导的世界经济使得要素流动及其利益创造进程复杂化。本文以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极为复杂,这来源于其直接投资的性质以及东道国的制度特征。其次,一味地以国家利益名义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法律体系的设计应将对外直接投资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这不仅能够发展本国的核心利益,也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次,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对企业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战略转型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从现有的经验和研究文献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经济效应似乎并不确定,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非经济意义可能大于经济意义,一些非经济因素如国家安全、国家战略以及民族主义等应在考虑之内。
[参考文献]
[1]李国平,田边裕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其变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王爽日本对外投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1(2):146-150
[3]亓长东,周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及行政管理体系的经验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3-01-09
[4]丛中笑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J]当代法学,2011(2)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职教师资;培养
作者简介:杨同华(1978-),男,江西丰城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师,硕士,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丁菲(1969-),女,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江西职教师资培养研究”(编号:11YB246)的成果之一,主持人:杨国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7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指出,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就理应承担输送合格的职业教育人才的重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高校在职教师资专业设置、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影响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本文拟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相关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设置合理性问题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是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层面的职教师资培养专业也更多服务于区域内职业教育行业。因此,开设的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为本区域的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服务将是申报专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以江西省为例,从江西省尤其是国家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来看,今后需要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因此,职业技术类招生专业目录里的涉农、涉工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就有开设的必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才能确保毕业的学生有用武之地。所以,选择合适的职业技术教育类的招生专业是高校首先要考虑的,而不是为了办专业而任意选择专业进行申报和设置。
(二)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忽视教师业务发展。当前,在高校中重教师学历、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多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侧重对教师业绩的考核、评聘、晋升、选优等,而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由于重学历,当前许多教师不顾专业发展避难就易,不管什么专业先完成学历达标。由于重行政管理,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只强调学历达标、人数达标、培训率达标,而忽视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而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授课老师既需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在相应岗位的操作能力,这种老师我们称之为“双师型”师资。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学历的提升,不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这样的师资就难以肩负培养职教师资本科人才的重任。
2.企业人才担任课程主讲老师面临障碍。鉴于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职业性、技术性,相应行业的技术人员可能更适合担任某些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但是,现在高校外聘人员担任课程主讲老师的准入制度相对较苛刻,在职称上要求偏高,且待遇上不够有吸引力,时间安排也不够灵活,因此,制约了这些技术人员在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到位,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有待整合。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这种老师的基本质量规格就是“双师型”,即教师+专业工程师,而实际培养中这一目标基本没能落实到位。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专业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除需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为此,有的职技高师提出毕业生必须拥有三证,即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以此来达到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统一。然而,在实践中,这三者常有偏重,尤其是学术性与技术性,由于教师、学制、生源、培养机制、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很难实现共同发展。而师范性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及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也常常受到削弱。
2.培养模式不科学,职业性、实践性、情境性有待强化。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即学校本位培养模式,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到企业、学校实习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从普通高校来的毕业生则缺少学校见习和实习,很多新教师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一无所知,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不仅从教后适应期较长,且对新教师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篇6
会议分三个阶段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问题、典型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问题以及我国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指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研讨会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和与会者的主要思想梳理如下:
一、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问题
会议第一个阶段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讨。知识产权作为特定的主体对其创造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是其基本特点,其中专有性实为法定垄断性。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然而,一项好制度弹奏出的动听乐曲总会伴随着不当利用者间或敲打的不和谐音。当今社会,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常常成为市场主体获取竞争优势和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因此,出于维护社会公正的目的,必须对其使用加以限制。总体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为知识产权提供补充或者兜底的保护,而反垄断法则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
华东政法大学徐士英教授认为,我国的反垄断法已明确规定了对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学者现在更需要多研究一下具体制度。国外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多是从当事人抗辩的角度来使用。而我国目前的基本定位是公权力的直接认定。公权力与私权利使用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黄勇教授认为,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这两个制度都是为了促进创新。前者是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来保护创新,后者是从鼓励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人手。而当知识产权这种法律赋予的独占权行使妨碍到公平竞争时。则需要进行平衡。
郑州大学吕明瑜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即:新经济条件下反垄断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微观规则的确定及确定后的运行。她认为,新经济中反垄断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愈加密切。两者具有功能上互补性以及方法上的冲突性。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解读两者关系。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是生产力较为落后、创新速度缓慢的时期,人们对两者关系的关注有限;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愈加关注知识产权及其滥用,并开始对滥用行为进行严厉规制;80年代至今,两者关系虽仍被高度关注,普遍的规制却在放松。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法实施的中国整体立场,吕教授认为由于我国目前有能力实施技术垄断的主要是跨国公司,而竞争机制在我国需要进一步培育,因此我国更应该倾向对竞争机制保护。这将有利于我国知识创新领域的安全,有效地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武汉大学宁立志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滥用可从三个法律层面进行控制。首先是知识产权法的强制许可、权利无效等内设控制制度:其次来自民法基本原则的外部控制手段,如诚实信用、公共利益、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等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最后才是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而该层面属于国家公权的介入。万不得已时才应该使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关系还体现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上。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体现产业政策。反垄断法的实施主要体现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展状况因事、因时而变。
湖南大学许光耀教授认为。虽然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采取的具体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对保护创新有利。从创新的角度看,最终谁最有利于创新就倾向于保护谁。另外。不应因经营者拥有知识产权而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北京交通大学张瑞萍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保护在前还是竞争制度在前关系到执法度的把握。因此正在起草的指南中应当有所明确。华中科技大学郑友德教授提出应思考保护创新是否是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终极目标?创新是制度、理念、产品还是技术的创新?他认为,这两部法有共同之处,更有明显不同的分工,两者最终的目的是保护知识,保护市场动态的竞争机制。
江西财经大学蒋岩波教授举例说明了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拥有技术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我国一些名牌企业因为技术落后而处在被淘汰的边缘。这表明了一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反垄断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技术开发市场和具体产品市场的竞争问题。执法者要从两个市场进行考虑,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宋明同志认为竞争执法、知识产权保护是有一个终极目标的。执法机关的执法是有倾向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张占江博士生认为我们需要思考反垄断法怎样才能达到效果最佳,竞争法与其他法律政策的协调问题,执法机构在实际中面临的困难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并不天然冲突。甚至有许多共同点,尤其体现在两者对创新的保护上。但是。反垄断主要是公权力的行使。政府在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时需谨慎。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则具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相对而言我国竞争机制更加不完善,因此提议应优先反垄断执法:有学者则从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侧重保护。
二、典型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法问题
会议的第二个阶段,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视角对“典型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法问题”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王晓晔教授认为,行使专利权被认定为垄断行为的案例中,很多涉及技术标准。专利一旦成为标准,专利权人得在公平、合理条件下向所有潜在市场进入者开放技术;权利人无正当理由拒绝许可或不以公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专利有可能被强制许可。王晓晔教授认为,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利权人存在风险,即在不许可或不以公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专利有可能被实施强制许可。知识产权不是依据竞争法实施强制许可的障碍;解决冲突的方法就是衡量限制对竞争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权衡知识产权长远利益和短期限制竞争的结果。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能否得到反垄断法豁免。取决于限制竞争能否激励创新。在知识产权成为行业标准的情况下,拒绝许可对竞争的影响是长期的、重大的,应当适用反垄断法,但是依据反垄断法实施知识产权强制许可是例外的情况。
南京理工大学吴玉岭副教授作了《交叉许可和专利池的反垄断问
题》的专题报告。他通过对MPEG-2专利池与VISX专利池的介绍和分析,介绍了对交叉许可与专利池的竞争评估架构及对交叉许可与专利池的反垄断政策选择。他认为,交叉许可与专利池大多能发挥一些有益的社会经济功能,少数交叉许可与专利池妨碍竞争,可表现为利用交叉许可与专利池瓜分市场、集体定价、协调定价、限制产量等。对交叉许可与专利池进行竞争评估架构的必要前提是专利权人居市场支配地位。其次要审查专利是否合法有效、能否执行,并且要选择适合评估原则,平衡正负竞争效果。如明显为经营者合谋排除竞争的,应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其他适用合理原则。这中间涉及到其他政策方面的考量,如兼顾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等其他相关政策以及社会公益等。在对交叉许可与专利池的反垄断政策进行选择的时候,吴玉岭副教授认为,交叉许可与专利池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当互补性知识产权构成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实质性新技术时。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剑副教授作了《知识产权何以构成反垄断法上的滥用――评德先诉索尼案》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德先诉索尼案在实体上并不能笼统地认为索尼公司实施了非法的搭售。因为索尼公司在数码相机的设备市场上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同时在产品的销售中不具备搭售的“单一产品”构成要件,因此在销售设备时不成立数码产品和电池的非法搭售。但是,由于设备市场和售后市场的关联性,设备市场的竞争在售后市场是专有市场时无法影响厂商对于售后产品的定价,从而构成对索尼产品的售后市场的垄断地位,并在售后市场上构成搭售。同时,在数码相机市场快速发展,设备产品未来销售的贴现价值偏小的激励下,厂商有足够的动力对售后产品制定高价格,扭曲竞争。因此,在这一意义上,索尼公司的行为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非法搭售。
关于搭售,吴玉岭副教授认为搭售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许光耀教授认为如果在产品主市场上不具备垄断地位,那么配件市场的问题不大。极少数情况下,消费者事先不知情或是事后突然涨价,配件本身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市场,这对消费者的选择权造成损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生仲春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搭售几乎随处可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便捷的路径到达方式均可视为搭售的一种。搭售本身也可能是一种创新,需要对其适用合理原则进行分析。
宁立志教授向大会提交了《专利搭售许可的反垄断法分析》的论文。他认为。搭售许可在具有很多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具有负面效应。需判断加入专利联营的专利之间是互补性的关系、障碍性关系还是替代性的关系。搭售不仅是法律的问题,还要从技术层面上进行识别和判断。搭售许可往往不是对终端消费者,而是对实施技术的生产企业,因而在相关指南中的“消费者”用词可用“相对方”替代。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李俊明博士提出了超额利润如何举证的问题。湖南大学郑鹏程教授认为要考虑反垄断法与环境政策的关系。
武汉大学副教授孙晋作了《专利权单边拒绝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分析――美国法例视角》的报告。他将专利权拒绝交易行为分为两种类型:“有条件的”或“选择性的”拒绝行为和“完全”拒绝行为来进行分析。他认为,完全拒绝行为,如果专利权人具有市场力量,排除或者实质削弱了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并在相关市场产生了反竞争效果,或者直接或间接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则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反垄断关注,除非专利权人有正当理由证明他的拒绝行为是正当的:对于选择性的或有条件的拒绝行为,则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三、我国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指南的相关问题
面对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复杂关系和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中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仅有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的原则性规定显然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正确指引相关的执法行为和企业行为。借鉴国外立法和实践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指南成为明确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反垄断执法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执法透明度的基本路径。
会议的第三个阶段重点开展了对我国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指南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赵国彬同志首先介绍了《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指南》起草的背景、目前开展的工作、基本考虑与指南的大致内容,也回答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些疑问。他谈到,考虑到目前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以及部门规章效力的局限性,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指南比部门规章应更加合适。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时间不长,国内尚缺乏相关案例,因此制定过程中主要还是借鉴一些国外的执法经验,但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一步还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征求意见。工商总局希望专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也会充分尊重其他主管部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意见。
随后,专家畅所欲言,在对指南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黄勇教授提出,指南经过四稿修改很不容易,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及实施问题颇多。如今加上反垄断法的实施,问题更加复杂化。指南与英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接轨,同时具有中国特色。指南在篇章结构安排上基本配合了反垄断法的体例。要注意的是如何做好三部门执法的协调以及与新专利法第48条的协调。反垄断执法应具总体性,三个执法机构需要进一步配合和磨合。现在有些学者提出指南目前只有28条较简单,如果时间更加充裕,可以加入一些可操作性的东西,当然目前尚没有案例也是一个矛盾。
宁立志教授认为。不能忽略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法律对其保护的手段主要是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因此指南开章名义可对此有所体现。另外,可适当加重从商标法角度的规制。目前指南条文重心是对技术、专利滥用的规制。事实上,商标权的行使在我国也有很多值得反垄断法关注的问题,如长期困扰我国的贴牌生产。国内的企业和劳动者在贴牌生产时付出了几乎100%的劳动,但利润还不到10%,90%多的超高利润都被商标持有者拿去了,从反垄断法的角度考虑,后者是否涉嫌利用商标权的有利地位,而实施了超高定价、垄断利润的行为?另外,商标使用限制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需要进行反垄断分析。
吴玉岭副教授认为,国家工商总局要注意制定指南的过程,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反垄断法的执行很难,涉及知识产权时就更加复杂,执行起来难度更大。
郑鹏程教授认为指南要解决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我国还是一个技术依赖型国家,指南要有中国特色,因此反垄断应该采取较严厉的态度,目前指南体现了这个指导思想,与我国的现实状况相适应。另一个需要解决的是可操作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指南要有操作性又不能过细。可以考虑在指南中加入一些相关的假想案例帮助理解。另外,指南要解决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现在执法机关权限中,对外贸易大部分由商务部来管理。今后需要协调。
南京大学方小敏副教授认为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执法是公力执行还是私力执行,指南中没有涉及。但是一旦操作起来一定涉及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孟雁北副教授提出了指南的逻辑结构问题,目前指南的基本结构与反垄断法一致,其实还有两种选择:从知识产权具体权利视角出发的结构;根据知识产权行使行为对反垄断法的影响,按其重要性进行体例安排的结构。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企业的经营已经从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变为重视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从重视生态经济发展为主,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这主要就是企业建立一个生态环保型企业,这个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一)降低环境成本、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
企业在生态经济发模式下,重视环境成本控制,为企业的发展降低环境成本,能够充分分析企业的环境成本的产生的原因,并且通过合理的环境的成本控制的方式,才能科学合理的分析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以此为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为管理者提供数据,因为决策时要考虑环境成本,这都与企业日常的经营过程的利润有关,所以说对企业的环境成本的有效科学的控制,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支持。
(二)降低破环生态环境的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经营是要在社会大众的监督范围内进行的,虽然近年来,我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政策,加强企业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在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和预算的时候,也把环境成本放在考虑的范围内,这种对企业经营的约束,一旦企业出现破坏环境的事情发生,那么企业就会面临政府的处罚,面临巨大的环保治理花费,甚至严重的情况下经济损失严重,这给企业的生产造成污染,企业将面临停业整顿的损失,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所以说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避免出现经营风险,也能够降低破环环境的风险。
(三)有助于政府加强对企业环境的考核
在企业发展速度之快的影响下,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已经进一步的对企业环境污染进一步的约束,所以企业在环保问题上的花费也逐渐增多,因为不能以为的追求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减少因为环境成本问题带来的企业损失,要重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企业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有利于对企业环境保护上的行?榻?行评估,从而使企业在环境绩效上的考核达标,更加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管理。
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存在落后的环境成本控制观念
我国企业的生产一直都是在重视经济利益大于重视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发展的,所以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差,这也是企业内部存在的环境成本控制观念落后造成的,因为自古以来,人们的乱砍乱伐获取的经济效益很大,因此大家一时间很难改变以往的状态。企业的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所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做成本控制战略的时候,也是没有提供环境成本的信息,所以财务部门的环境信息披露不真实,没有放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所以说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不强,企业的环境成本战略控制观念落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落后的观念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隐含性因素。
(二)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
现在企业的发展很多都已经实现现代化,但是因为企业原来没有重视环境成本的重要性,所以对于现阶段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来说,不仅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系统,依然是传统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对“三废”的处理中,并没有在整个企业中贯穿环境成本控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所以说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这种事后处理的方式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对成本的控制,会造成成本的风险,增加成本,因为没有在源头进行制止,最终待到销售以及服务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这种问题会导致企业经营的被动情况,最终造成企业的损失。
(三)企业环境成本战略控制标准不一致,缺少监督
我国现在企业的发展一般都是企业的环境成本与企业的其他成本合并在一起,没有对环境战略成本单独重视,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单独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经常是失控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因为不重视,所以也没有有效的监督,监督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这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管理,因此对于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环境成本控制很重要。
(四)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缺少重视环境成本的意识和责任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对于环境成本控制来说,也是需要人才和企业内部团队共同合作。但是现实情况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缺少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这种忽视的行为,直接导致环境成本控制无秩序,无制度,无规定,这就要求企业内部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环境成本控制的责任心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环境成本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度。
三、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
(一)增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意识,内部实行环境控制责任制
现阶段,企业的发展应该往环保方面看齐,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在企业中增强环境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从领导者开始,从企业的党员带头作用开始,在整个企业中营造环境成本控制的氛围,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的合作,要增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认识到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与企业的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企业的文化、宣传中融入环境成本的推广,在企业内部实行环境成本控制的责任制,这便于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能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迅速的查找到原因,并且积极的应对,最终解决问题,减少企业的损失,所以说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控制意识很有必要建立。
(二)健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系统
企业要想做好环境成本控制管理,首先就应该有环境成本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需要企业充分评估和分析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并且要分析好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才能拥有一个完善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的原则,从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开始考虑到环境成本控制,然后在生产产品、产品销售的环节,也是需要达到减少环境成本的目的,要选用无毒的材料,采用新能源,在发生环境污染的时候,应该积极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消除其环境影响,树立企业的环保形象,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公众形象,所以说企业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整体规划。
(三)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标准
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所以企业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个环境成本控制的标准,改善传统的成本控制的标准。如果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资料齐全,可以直接选择最好的一年标准使用;如果企业没有环境成本控制标准,可以借鉴行业中发展最好的水平,作为自己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同时企业还应该对自己的生产进行调查和分析,保证在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控制结果和是否完成目?宋?准,把它作为环境成本控制的标准。
(四)完善法律制度、重视监督的权威性
篇8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趋势 应用措施
一、伊宁市和本市所属的各乡基本状况
1.托格拉克利,位于伊宁市东郊。地处东经81o31′~81o39′,北纬43o50′~43o62′
东邻农四师七十团,南濒伊犁河,北连伊宁县胡地亚于郊乡,呈现三角形,总面积25.58平方公里(合38375亩),其中耕地2.3万亩、果园819亩、林地1666亩、水域4306亩;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土地肥沃,吉里格朗河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全乡,水源充足。托格拉克,意为胡杨树。
2.克伯克于孜乡,位于伊宁市区东郊,东经81o30′~81o36′北纬,43o64′~43o68′
东邻伊宁县胡地亚尔于孜乡,西接喀尔墩乡,南连农科所,北靠园艺场;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约合23494亩),辖克伯克于孜、阿热买里、团结等3个村民委员会、1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克伯克于孜村,距市中心8公里、清乾隆年间(1762年前后),清政府从南疆迁徙维吾尔族农民伊犁屯田;此处有一名叫克伯克江的人颇有威望,被封为百户长,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克伯克于孜,沿用至今。
3.英也尔乡,位于伊宁市西郊,地处东经81o06′~81o17′,北纬43o46′~43o85′
东连巴彦岱乡,西接界梁子牧场和霍城县,北邻霍城县,南临伊犁河,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1公里,呈南宽北窄狭长型,总面积70.51平方公里(给合105768亩),其中可耕地36016亩,果园997亩,林地3618亩,水域4726亩,居民点等用地5115亩,牧草地45200多亩,地势北高南低,海拔621米~1200米,乡政府驻英也尔村,距市中心15公里,辖英也尔,界梁子、六七段、阿拉木图亚等4个村民委员会,33个村民小组。
二、伊宁市和本市所属的各乡初步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1.私营经济工业
伊宁市最早出现的私营经济工业,是同当地的农牧业自然经济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皮毛、金属、木材、缝纫加工等四大行业。清宣统二年工厂建成投产、定名为木沙巴也来皮革厂。十月革命后,一批批华侨从苏联转入伊宁,其中一部分作皮鞋的匠人,成为后来靴鞋生产的技术骨干。此后,从山东、江苏陆续迁来大批木工,其中不乏能工巧匠,为当时和以后木器家具的生产发展,增加了活力。毡制品行业起步较早,牧民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家庭土法手擀脚踏制毡,劳动强度极大,自给率很低。1949年底,伊宁城手工业个体户约有600户,年产值近百万元(合新人民币);主要行业除上述四大行业,还有印刷、土陶、帽子、修理等行业。
1950年1月,8名妇女在地区妇联的协助下,成立了伊宁县三区(1952年划归伊宁市)妇女生产合作社,她们采用排剧演戏等方法筹集资金购置一部旧缝纫机,从拆洗、缝补开始到零星加工,成批订货,1953年底,缝纫机增加到5部,人数达到70余人,由加工布料服装增加到毛料、剌绣和制作民族服装,人均月收入40元左右。1954年,市妇联、工交科对该合作社进行全面整顿,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组成监理事会,吸收一些社员,加强了技术力量,改名为伊宁市前进缝纫生产合作社。此后,又相继成立艾山江靴鞋组、马俊才靴鞋组等5个靴鞋生产社(组),4个金属生产社,3个服装社(组),印刷、帽子生产小组各一个。
2.1952年,个体商户约有2432家,从业人员2514人,1953年为3956户,从业人员4792人;私营商业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81%
1954年有商户3538户,其中坐商1226户,资金1800766元;行商159户,资金597396元;摊贩1409户,资金247884元;饮食业555户,资金125114元。
这些商户的资金总额2777170元,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54年~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了两次调整和改造,取缔金银商贩25户,动员从事金银首饰加工销售的23户转行,只保留2户单纯加工、不从事买卖的加工店;将私营批发商、行商和进出口商的中小户转为零售商;对经营民用工业品的坐商通过分配货源时搭配热货、提高批零差率、统一售价、减少国营零售网点等,使其维持一定的营业和利润;对经营粮、油、棉布、皮毛、烟酒、五金的私营零售商,采取全行业或部分实行代销、经销、批购的形式改造成国家资本主义的零售商,共有109户,其中粮油、烟酒两个行业实行全行业经、代销。
1956年,实行代销形式的零售商组织起合作商店。2月,政府批准57个行业、1600多个商业户全行业公私合营,年底结束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陆续转为国营的有食堂、旅馆、理发、照像等20户,从业人员408名,私营股金44321(大部分为饮食服务业)。公私合营商业机构14个、从业人员86人;服务机构13户、从业人员64人;饮食业机构6个、从业人员38人,合计共有公私合营机构33个、从业人员188人。
1959年,为加强对合作商店的领导和改造,把分散的合作商店、小组都组织起来,成立“伊宁市商业服务合作总店”,下设26个基层商店(分店)、123个零售门市部、25个饮食服务点,共有从业人员582人,经营22大类商品和饮食服务等5个服务性行业。
1965年6月,撤销合作总店,将各行业的175个合作店、合作小组划归各专业对口的国营公司管理。1954年,动员农村籍的小商贩回乡参加运动。1955年统计,私营商业零售额下降到社会商业零售额的35.5%。
1956年~1965年,有的商户过渡到公私合营,有的为国营商业经销、代销、只剩下小商贩1569户,从事个体经营。1958年,小商贩下放到公社劳动。
1965年,国家进一步控制了市商品、品种范围、取消议价,对合作商店、个人本商贩规定“七不准”,经营客控制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0%左右。
“短训班”期间,个体商业被取缔,商贩由合法经营转入黑市交易。
党的以后,允许个 体经济发展,个体户逐年增加。1984年全市有个体户2754户,其中有固定店铺者2486户,从业人员3067人。
3.私营商业企业
事实上,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进入,文化、体育、娱乐、休闲以及为其他产业服务的中介、法律、咨询、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从区域结构看,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所有制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依靠体制创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两大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也必须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过去主要分布在各个地市和县镇,行业类别多、企业规模小、分散化经营。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是千家万户”特色产业集群,有的称为专业镇或区块经济。如广东省大沥的铝材、西樵的纺织;福建省晋江的鞋业、南安的建材;浙江省永康的五金、温州的打火机等。其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加工,千家万户合作形成社会化生产。人们称其为“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生产”、“小买卖、大发展”。有些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产品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私营企业发展也很快。1988年全市有私营工商企业68户,从业人员775人,资金158.53万元,其中商业企业有9户,从业人员84人,资金57.1万元;饮食业30户,从业人员272人,资金10.01万元;其他1户,从业人员9人,资金6.1万元。
1990年,私营商业企业5户,从业人员82人(其中独资企业4户、从业人员61人;合资企业1户、从业人员21人);饮食业1户、从业人员13人(独资);服务业1户,从业人员25人(独资)。
促进伊宁市和本市所属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运用以下的措施和建议:
(1)是落实责任,完善企业发展规划,帮助企业解决日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放水养鱼,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并作出明确的服务承诺。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本研究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院校,我们的高职教师要寻求专业的发展首先必须研究所在学校的特点,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方向,并主动把教学与之相结合,而不能停留在单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上。高职教师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个人的专业发展。
1通过在职教育、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专业知识和素质
1.1在职教育
近年兴起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自从学院定位为高职高专教育后,学院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员在职培训,让教师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以此来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1.2主动融入企业,提升专业能力
1.2.1到相关企业调研
我们的高职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从企业中或行业中来的较少,如果我们的高职教师不了解专业的特色、行业的特点,就不可能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不懂专业、按照统一的体例和难度进行教学必定造成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脱节,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1.2.2到企业中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实践将教师安排到行业中顶岗学习,以便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使教师的专业得以拓展、提升。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努力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机电系所有教师基本上都有到相关企业学习和顶岗实践的经历,这些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迅速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目前,学院机电系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结合校本特色改革教育教学,提升科研能力
2.1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院校财经学院的教师团队密切结合本校特色和行业岗位需求,全程参与了教材的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的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知识》等课程。这些校内开发的教材,不仅被应用于日常教学,还成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教材。
2.2主讲企业培训课程
为学院所依托的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的高职教师为企业员工授课,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继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2.3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企业科研
高职教师要结合教学进行校本特色的课题研究,通过立足本校实际搞科研,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的教师不仅可以发挥自身所学的专业优势与学院其它系部科研方向相结,还可以通过在探索本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研究领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教师就能找到所学专业与学校职业特色相结合的切入点。
3高职教师教学过程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高职院校领导的支持
为提升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专业学习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领导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并不断增值的资源,通过对教师发展的规划与管理,能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2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专业,为此,教师应根据所在院校相关专业,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自身兴趣来选择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在相关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3.3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学院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完成自我反思。当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身职业需要的时候,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滋生“充电”自觉性,从而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3.4以考促学,丰富职业成长经历
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高水平的能力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理财师、高级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物流师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等。通过这些考试。教师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应试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
4结语
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职能、素质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重新学习、终身学习正在成为高职教师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立足本职工作,搞好校本研究,把课题建设、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尽快地形成学习、工作、研究三者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方铮炀,女,副高,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庆原,石令明,左妮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叨[J].教育与职业,2006(23).
[2] 于波.论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高专外语教师的准备和发展[J].考试周刊,2008(41).
篇10
盗传必究
形考任务二
一、名词解释
题目1
专利权
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题目2
发明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题目3
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题目4
外观设计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题目5
专利权的保护
是国家通过行政与司法程序,制止和制裁专利侵权行为,保障专利权人实际享有其依法获得的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
题目6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当时的()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威尼斯共和国
题目7
甲公司设计了新型自行车,其发明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享有优先权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12个月
题目8
甲公司有一发明,其要申请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内,专利局可以根据甲公司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3年
题目9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的内容为准。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权利要求书
题目10
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10年
题目11
我国专利申请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是()。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以申请日为标准
题目12
申请人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6个月
题目13
说明书是详细记载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文件。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技术内容
题目14
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实行()。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形式审查制
题目15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即行公布。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18个月
题目16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3年
题目17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经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权自()之日起生效。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公告
题目18
专利申请人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3个月
题目19
专利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3个月
题目20
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10年
三、多项选择题
题目21
中国专利法对专利的授予规定应当同时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条件的专利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产品发明专利
正确答案:实用新型专利
正确答案:改进发明专利
题目22
产品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许诺销售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销售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使用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进口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制造专利产品
题目23
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疾病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植物新品种
题目24
北京大方公司申请取得了一个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该公司有权()。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禁止他人未经许可销售其外观设计产品
正确答案: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制造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题目25
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动物新品种
正确答案:科学发现
正确答案: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题目26
产品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进口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销售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制造专利产品
题目27
实用新型是指对()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产品的形状
正确答案:产品的构造
正确答案:产品形状与构造的结合
题目28
我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发生以下情形的(),不丧失新颖性。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在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正确答案: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漏其内容的
正确答案:在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题目29
甲公司申请取得外观设计专利,其保护范围以()为准。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表示在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表示在图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题目30
产品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制造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进口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许诺销售专利产品
题目31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客体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实用新型
正确答案:外观设计
正确答案:发明
题目32
发明的种类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方法发明
正确答案:产品发明
正确答案:改进发明
题目33
我国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科学技术成果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正确答案:动物和植物品种
题目34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的实质条件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实用性
正确答案:创造性
正确答案:新颖性
题目35
目前世界各国新颖性的三种时间标准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以发明日为标准
正确答案:以申请时刻为标准
正确答案:以申请日为标准
题目36
我国专利申请新颖性的公开标准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正确答案: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
题目37
判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用性的标准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有益性
正确答案:可实施性
正确答案:再现性
题目38
专利权终止的原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专利权人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
正确答案:专利权保护期届满
正确答案:专利权人未缴纳年费
题目39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任何单位
正确答案:任何个人
题目40
《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选择一项或多项:
- 上一篇: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
- 下一篇: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