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提要]文化旅游业是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过渡的典型领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因此,文化旅游发展也将成为各级政府顶层设计的重要领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短期应主抓“三项工作”,中期应打造“三大工程”,长期应注重“三大效应”。
[关 键 词]文化旅游;发展路径;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因而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也是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业热衷的领域。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需要顶层设计以宏观视角布局谋划。如果从时间线考虑产业的发展路径,依照惯例会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每一段时期的长短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标准,而是以达到某种结果而划分的。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来说,笔者认为,短期应主抓“三项工作”,中期应打造“三大工程”,长期应注重“三大效应”。
一、短期的“三项工作”
一个城市或地区未来是否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想法,必须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短期内必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梳理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有资源支撑,这些支撑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旅游元素”。梳理工作的主旨在于将区域内具备发展潜力的旅游元素逐一挑选、甚至挖掘出来,摸清家底,形成清单,以备日后整体规划。
旅游资源的梳理工作应该注意一个重点领域――旅游元素的挖掘。民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好去处,只因知名度低,人迹罕至,因此被人忽略忘记。如果这样的景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发的条件,就必须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以重视。同时,在梳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将目光集中在“自然风光”上,要兼顾甚至格外重视人文旅游元素,质朴的民风,奇特的民俗,古老的文化,绝版的传承……这些都是在未来存在发展可能的旅游元素,应该在最初的梳理工作中呈现出来。
(二)整合工作。区域内具备同一属性的旅游元素,应当在这一环节加以整合和归类。比如自然风光类中,就可以继续细分为山、水、林、花等等,如此划分的目的就是便于整合。将具备同一属性的旅游元素整合到一起就是设计旅游主题。用带有创意性的主题将相关元素关联起来,就形成了旅游项目。比如,某区域有ABCD四处山景,每年的春季,四个地方的山花相继开放,花期有交叉重叠,那么,由A到D的四个地方,就可以用诸如“观花之旅”的主题加以关联。这样,既延长了旅游路线,又带动了全境发展。
(三)优化工作。经过前期的梳理与整合,已经在域内形成了一系列具备发展条件的旅游项目,接下来,要对既有项目进行发展优化。一方面,要把有特色的项目打造成招牌项目、龙头项目和亮点项目,用这些“点”来带动“面”,形成牵动格局和引领效应;另一方面,要对发展不力项目进行改革和调整,做到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短期内三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筑牢基础。通过一个一个项目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范儿”,比如视觉冲击力、听觉追溯力、触觉感知力和味觉感染力等来让本地文化内涵外在化,底蕴直观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吸引游客到此游览度假。因此,短期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标就是利用上述直观力量来打造本地“非来不可的吸引力”,聚拢人气,发展旅游。
二、中期的“三项工程”
中期规划应当在短期的基础上侧重文化旅游产业的持久性发展,因此,中期内要重视如下三项工程:
(一)巩固工程。一个旅游项目的启动和运行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需要较多部门的密切合作,可以说成功来之不易。而现实中很多旅游项目往往是昙花一现,也许借助某一次旅游节、一次大型活动将项目“推火”,但活动之后便销声匿迹,从人们视线中淡出。透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看到旅游项目在持续发展问题上还存在惰性和黏性。由此可见,项目的巩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巩固不单要完善此前运作中存在的各项不足,还要着眼于未来进行有必要的前瞻性投入与策划。一个项目可以立在那里上百年风雨不动安如山,但围绕项目的思维却不能停滞不前,一旦停止思考,旅游产业便会下滑倒退,甚至被挤出市场。
具体而言,巩固工程细分为两大方面,三个环节――第一方面是供给方的巩固工程,这其中包含两个环节:一个是物化基础的巩固,比如基础设施的改善、硬件环境的改善、配套设施的改善等等;另一个环节是思维认识的巩固,比如发展理念的坚持与完善、运作模式的调整等等。第二方面是需求方的巩固工程,主要工作就在于市场维护环节。一是继续加大市场宣传,巩固市场空间;二是继续维护合作渠道,巩固项目辐射力;三是深入开展客户关系管理(CRM),增加游客对项目的忠诚度。
如果说短期内的准备工作决定了一个项目能不能走下去,那么中期内的巩固工程,则决定了一个项目能走多远。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软硬件,不断巩固企业(项目)与市场的关系,一个项目将越发成熟,从而激发游客“再来一次的冲动”,按照市场营销中的1:8:25的原理,市场规模和游客到访将持续增大,项目才可能越做越大。
(二)拓展工程。中期,旅游项目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可以考虑项目的进一步拓展。首先,是项目区域的地理空间拓展。原来的景区向四周扩大,增加景区空间和接纳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添加新的旅游元素;其次是行业的拓展。由单一旅游项目,向综合型项目过渡。当前很多旅游项目都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切实做到“四个转变”尤为重要――即,在产业发展上,从行业办旅游向全民兴旅游转变;在产业增长方式上,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整体的“产业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单一型向融合型发展模式转变;在产业业态上,从观光游览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研学、康体、养生、养老等模式并重转变。只有转变思维观念,才能够有效拓展。
(三)提升工程。巩固拓展两大工程,其落脚点在于项目的外在形式,而提升工程的落脚点则是在项目的内在底蕴。即,提升工程需要将该旅游项目上升到“文化引领”的高度。
对于文化旅游来说,旅游是“形”而文化是“神”。蕴含在旅游活动背后的文化,才是最具影响作用的“软实力”。各地区所拥有的景区、景点以及依托其建设起来的旅游项目,只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而非“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是经过转化的资源。一般而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需要得到“认同”,而认同的产生,则要经历“好奇―喜欢―欣赏―认同”这一步骤。而做到“认同”则必须通过文化引领来实现。
让游客通过一个旅游项目认同一个地域的文化,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这要求旅游项目的策划者要熟悉当地的文化亮点,挖掘项目的文化价值。比如一个项目无论名称、主体景观都与龙相关,那么上升到文化引领的层面,则需策划者深入研究当地龙文化的发展渊源,并且要研究当地民俗中的龙元素以及龙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借助景区的硬件和文化的软件,共同设计出的龙文化旅游项目,才能算作真正的文化旅游项目。由此派生出的文化节、旅游节才能够和当地文化相衔接,一方面强化了景区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树立了项目的招牌,打出了项目的亮点。
综上所述,一个旅游项目的提升工程一定是一个文化创意产生的过程,在景区同质化趋势较为严重的今天,独特的创意无疑会为单一项目打开局面,赢得新的市场。
三、长期的“三大效应”
(一)品牌效应。做旅游产业最重要的就是知名度,有知名度才会有到访率,而品牌是提高知名度的最佳途径。同商品的商标一样,旅游产业的品牌也是一种“强信号”。比如提到西安,人们就会想到兵马俑、大雁塔和羊肉泡馍,显然,上述几种事物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固有印象,是一种“标志性”的事物。这种“标志”会对消费进行一种强势的“指导”和“引领”。所以,消费者心中有了品牌,其消费就有了导向。也正因为如此,文化旅游产业才要求尽快形成特色品牌,以在市场中形成有力的引导效果。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必须注重文化底蕴的培育和挖掘,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以此形成品牌。
旅游项目的品牌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景观类品牌,即以独特的景观视觉效果在游客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如黄山的迎客松,桂林山水,九寨沟等等,这类品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然禀赋,所以,具备奇观绝景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偏得;第二类是行为文化类品牌,这类品牌往往结合了人文的因素,用人的活动和行为,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经历,让人久久难忘,口碑相传,最终形成品牌。比如云南泼水节、乌镇水乡、草原那达慕等等。由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类品牌成为今天各地竞相打造的旅游招牌和旅游核心竞争力;第三类是物产类品牌,即一个地区因为盛产某些物品而带动游客到此观光采购。比如武夷山红茶、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壶等等,物产的成名都有久远的历史因素,非一日之功,因此,物产品牌在产品门类众多的今天不太容易形成,但可以与人文品牌一道开发,形成品牌互动。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品牌,都会起到拉动本地旅游的作用,旅游产业乃至服务业,最终都将依托品牌而生存,品牌战略应当成为各旅游项目(旅游区域)的长期重点目标。
(二)凝聚效应。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轨迹来看,其成功的必然环节便是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和旅游爱好者在旅游期内聚集到该地来,形成凝聚效应。人的凝聚,带来了资金的凝聚,物的凝聚,从而使该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商业集散的条件,进而会带动商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这种投资的加大,又会反过来助推经济的繁荣。人气的凝聚效应,激发该地区进入经济良性循环。分析这种凝聚效应的成因,我们注意到,它其实来源于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这种口碑,则源自于消费者满意度,即旅游消费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从根本上说,旅游产业是在做一种服务,其宗旨便是让游客效用最大化,即让游客满意到极致。
篇2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旅游发展规划经批复后,由各级旅游局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纳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二十五条旅游规划的培训教材、宣传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规划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五章附则
篇3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铜陵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知名学者马波在其所著《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铜陵市旅游文化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前瞻谋划;又要立足当前,突破重点,以期达到“想得到、引得来、留得住、花得出、游得顺、觉得好”的目标,即让游客制订旅行计划前能想得到铜陵,在制订计划时能引得来铜陵,在来铜陵后能留得住游客,让游客手中的金钱有地方花费,让游客能顺利完成旅游,总体上说,就是让游客感觉在铜陵旅游非常美好,只有这样,铜陵市才能实现从旅游“过境”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铜陵市的旅游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1提高认识,抓住当前旅游发展黄金机遇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全面进入黄金机遇期。一是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旅游业摆在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包括铜陵在内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提升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水平,着力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吸引力更强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是市场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旅游将成为人们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的最重要的选择。而国家即将推行的带薪休假等政策,又必将促进旅游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
2突出主题,编制铜陵旅游文化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灵魂和龙头。要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符合铜陵实际又具体可行的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又能展示铜陵文化丰富的内涵。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时,将旅游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内容,以借景、造景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块布局与铜陵传统文化相衔接,规划出一个个主体鲜明的文化标志。并能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旅游规划。诸如,针对本市游客,规划好“一日游”旅游;针对市外游客,规划好铜文化旅游;针对海外游客,规划好九华山头天门旅游等。
3集中力量,打造铜陵特色旅游拳头产品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拳头产品,旅游业要想有大的发展,是很困难的。铜文化是铜陵特色,但是特色不是拳头,特色也不一定必然就能成为拳头。从目前看,铜陵市铜文化旅游规模小,资源分散,吸引力不强,很难担当得起铜陵特色旅游文化的拳头产品。
铜陵市应积极迅速地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本市旅游资源的实际,结合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确定一个旅游的拳头产品,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旅游文化建设。如果在全市现有资源中,经论证短期内没有合适的拳头产品时,也可以借鉴外地经验,诸如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蚌埠花鼓灯嘉年华等,引进一个拳头产品。由于当前全球实体经济遭遇寒冬,资金投资的主体将逐步向旅游业转移,这为铜陵市引进旅游业投资提供了可能。
4深入挖掘,建设独具文化内涵旅游景点
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才会有灵魂,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要注重挖掘、整理和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文化内涵,提升现有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铜陵市省级以上的重点旅游资源有10处,应下大力气将这10处建成铜陵市旅游文化的品牌和标志。铜陵市现有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点)1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应千方百计赋予这些景区特定的文化内涵。要注重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者也更期望去体验旅游目的地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李白、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纲、汤显祖、梅尧臣、杨万里等都曾涉足铜陵,仅听听这些名字,就能让人心中生出无限向往,何况他们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但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几无开发。如果能把这一个个文化资源集点成块、连块成线,设计出有品位、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将无疑为铜陵市的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5融合发展,延伸铜陵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只有融合发展,才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建设工业遗产游、工业体验游等新业态景区(点);发展汽车营地、休闲农庄、生态别墅、山地运动基地等新概念旅游产品;规范发展以大型茶室酒吧、足浴水疗、运动健身等为重点的现代休闲娱乐产业,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典范。快速推动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专业机构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和生产具有铜陵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的艺术品位;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促进旅游商品向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重新定义“八宝”概念,将地方美食土特产、旅游小工艺品纳入“八宝”范畴,整体打包。让游客来铜陵后,一袋“八宝”在手,铜陵特产应有尽有。
6加大宣传,提高铜陵旅游文化市场认知
推进旅游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要在市场促销中将旅游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传统旅游景观和旅游资源的宣传中,加入旅游文化宣传的内容,突出宣传铜陵特色的铜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元素,挖掘铜陵特色文化元素的重点价值。要不断提升全市导游服务水平,导游是旅游文化的讲解员和传播者,“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游客对铜陵旅游文化的认知与感受。要组织专门人员,编写铜陵各景点高水平的旅游导游词,挖掘提升文化内涵,规范导游宣传;要对导游进行专门和正规的培训,帮助导游掌握铜陵各景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激发导游学习铜陵旅游文化的热情,在导游行业营造浓厚的学习铜陵文化氛围。要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人人是景点、城市是品牌”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全体市民了解旅游文化知识、关注旅游文化建设、参与旅游文化推介,不断提高铜陵文化旅游市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巩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成果,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为目标,以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为特色,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和综合接待能力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实施精品项目牵动战略,全力打造旅游地接城市,把辽阳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通讯便捷、旅游产品丰富、综合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的更高水平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总体目标:实现**期间旅游业倍增计划。到20**年,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6.2亿元,年均增长20%。接待海外旅游者3.5万人次,年均增长3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30万美元,年均增长20%;接待国内旅游者530万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3亿元,年均增长20%。.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5家,最高达到五星级。旅行社达到35家,其中至少有1家国际旅行社。旅游区(点)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旅游区(点)**个,最高为4A级旅游区(点)。全市旅游业新增就业人员1万人。
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3.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品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发展我市旅游业做出贡献。全面完成广佑寺景区各项建设工程,加强经营管理,打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指导条件较好的佛教寺院开发旅游业。
4.开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开发历史文化系列产品。重点开发东京城、东京陵后金古都遗址,完善辽宁清前史旅游线路产品。扩建襄平博物院和曹雪芹纪念馆。开发汉魏壁画墓群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景区(点)。
5.完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汤河温泉,建成大汤河旅游景区。加快汤河、参窝两大水库及下游河段旅游项目开发,形成水上观光景区游览带。开发建设核伙沟、石洞沟,形成自然生态旅游区。加强**沟农家院的规划和管理,扩展旅游服务项目,形成农家乐绿色旅游景区。加强弓长岭滑雪场建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项目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6.培育工农业旅游观光和特色旅游项目。选择条件较好的农业产业集团,培育传统农业、现代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旅游项目。开发现代工业生产流程或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李兆麟故居等红色旅游和特色旅游项目。
三、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7.加快城市环境建设。加大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力度,兴建和完善不同主题风格的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搞好城市旅游厕所建设,做到布局合理,符合标准,标志明显,管理到位。加强城市交通、卫生、环保、治安的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8.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据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管理旅游企业。游客集中的车站、旅馆、酒店、定点餐馆、娱乐场所、餐饮购物街区都要设置公共信息图形标识,有条件的要设置电脑触摸屏。开通旅游咨询电话,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系统。
9.完善景区(点)服务设施。各旅游区(点)要不断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绿化、卫生等条件,完善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功能。彻底整治旅游区(点)厕所脏乱差状况,在重点旅游区(点)建水冲厕所和环保厕所。
**.加快发展城市旅游交通。交通部门要加快旅游道路的修建,将旅游区(点)至公路干线的连接路列入全市路网改造总体规划。积极组建旅游汽车公司,在重点旅游区(点)和旅游线路增开旅游客运专线。加强出租车、公共汽车规范管理。
11.实施旅游文化精品战略。进一步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秧歌、剪纸、民族歌舞、民间传说、书画等文化优势,丰富内涵,创作精品。设立旅游表演中心,确定专业演出场所,利用城区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城市娱乐活动的亮点。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客源市场
12.加强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宣传。结合我市旅游特点,确定辽阳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和旅游标志。各级政府和宣传、外事、旅游、文化等部门要把旅游形象宣传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新闻单位要开辟旅游专栏、专题,扩大旅游宣传报导容量。积极与国内外传播媒体交流辽阳旅游宣传节目,宣传我市发展旅游业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影响的旅游活动,提高辽阳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13.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手段。在城市交通出入口和周边城市设立旅游广告牌匾,在有关新闻媒体特别是接近群众的交通广播电台、列车广播、各类晚报进行广告宣传。利用旅游大篷车到周边城市和近省宣传促销。不断更新、出版辽阳旅游系列丛书,印制旅游手册、招贴画、折页等旅游宣传材料,制作旅游光盘。办好具有本市特色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和各种促销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统一整合旅游产品和对外宣传促销,实现联手共赢。以历史文化、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为重点,不断开发和完善辽阳“一日游”、“两日游”线路产品,广泛深入地开展“辽阳人游辽阳”活动。
14.开发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重点开拓省内周边城市市场,开发**等省外客源市场。积极培养**和**市场,不断增加海外游客人数。
15.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强我市旅游商品的研制工作,大力开发佛教文化系列、玻璃工艺系列、轻工纺织系列、食品烟酒系列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改进旅游纪念品包装,在主要街区、旅游景区(点)、各大宾馆设立旅游纪念品商店。经委、工商等部门要会同旅游部门重点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以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6.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拓宽办学渠道,建立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在具备条件的高、中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旅游专业招生,加强对旅游培训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培养适应旅游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力争在5年内逐步建立起大中专院校、旅游培训单位和基层用人单位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形成旅游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服务水平。
17.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达到旅游者满意”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坚决杜绝“黄赌毒”现象和封建迷信等活动。在旅游基层单位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文明服务意识。
六、实施政策倾斜,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
18.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各级政府要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并制定相应的扶持鼓励政策。财政部门要按照旅游业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旅游宣传促销费,建立全市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旅行社组织外地人游辽阳活动。金融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择优扶持,提供金融服务。
19.鼓励引进资金从事旅游项目开发。鼓励境内外企业、其它组织和个人采取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七、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和完善旅游业管理机制
20.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指导、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会、旅游客源市场开拓等问题。组织制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审定旅游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使用,督促检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行政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21.加强旅游规划和重点项目的审批管理。市、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在征得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旅游区(点)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所在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本旅游区(点)的发展规划,按规定报旅游等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区(点)项目和旅游设施,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按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和大型旅游区(点)须报经同级旅游管理部门审核后,按有关规定报批立项,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重点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要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定期跟踪检查,合理组织实施,抓好项目开发。
22.加大对旅游业的综合管理力度。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旅游意识,协调动作,形成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形成全市旅游协作整体。计划、建设、林业、水利、文化等部门要共同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交通、城建、城管、工商、物价、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健全旅游管理机制,明确职能,强化管理。暂时没有设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指定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本地区旅游业的管理。
23.坚持依法治旅,加强旅游执法监督。各旅游经营单位在旅游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投诉等方面,要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制定旅游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警联动系统,及时处理旅游投诉,保障旅游“黄金周”活动安全,促进旅游假日经济健康发展。各旅游区(点)和旅游企业要完善安全设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保卫、消防责任制,确保游人安全。准确、及时、全面地搞好旅游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4.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强化对旅行社的年度考核,对违背旅行社管理条例,经营管理不善,投诉过多的旅行社,暂缓其通过年检或取消其经营资格。建立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开展导游员日常培训、考试和年审工作,严格执行旅行社经理、导游员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市推出一批优质服务的旅行社和金牌导游员。
25.努力搞好辽阳地接工作。制定和出台加强地接工作的管理办法和价格、团队接待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国家级景区、出境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购物商品等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开发特色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加强对地接重点经营单位的引导和指导,切实解决我市地接有关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强化标准化服务,使服务水平与等级标准相适应,不断提高地接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水平。
八、加强领导,促进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篇5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乡村旅游业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成为令人瞻目的朝阳产业。然而,与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相比,其人才匮乏状况却令人担忧。职业教育的使命是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人才需求有着良好的契合点,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展了新的人才培养空间,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使命。本文以潍坊市为例,试对乡村旅游业人才状况及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作以初步探讨。
一、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文件。2009年,潍坊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意见》和《潍坊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2013年山东省旅游局印发《关于做好县域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以资金补贴的形式,在山东省编制130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潍坊的青州、寿光、诸城、临朐、安丘等11个县市区以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列入全省编制计划(目前,青州、临朐、峡山、潍城、安丘、坊子、昌乐、昌邑8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3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潍政字[2015]11号文)把潍坊市青州、安丘等三个项目确定为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潍坊各县(市)、区纷纷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且成效显著。目前,全市省级旅游强乡镇3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45家,省级精品采摘园11个,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23个,经营业户369户,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3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相当于旅游业总收入的22.2%。此外,2013年9月山东省在全省实施农家乐“双改”工程。潍坊首批10县18村271户农家乐基本完成“双改”任务。目前潍坊参加全省第二批农家乐“双改”的3县4镇5村98户农家乐已通过省旅游局检查组验收。为适应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各县、(市)区普遍加强了乡村旅游职业培训。2014年以来,临朐、昌乐、潍城、青州、安丘等11个县市区获批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42名重点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第一批乡村旅游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乡村旅游业带头人,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的乡村旅游建设队伍。
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规划不尽合理,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服务程序不够规范;三是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单一,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粗放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服务理念及经营模式落后,服务质量较差。上述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必将影响潍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从潍坊市乡村旅游人才现状看,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与城市人口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所从事的现代乡村旅游业缺乏基本的认识,无法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需求相匹配。乡村旅游业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少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包括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乡村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和适应未来社会竞争所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匮乏,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2、人才结构不合理。乡村旅游现有人才结构普遍存在一般人员多、行政管理人员杂,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少、普通的一线服务人员多的现象,乡村旅游企业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如职业经理人、公关、营销、电子商务、资本运营等人才更少。
3、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因素仍然是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是否成功开办的主导因素。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知识层次较低,文化修养不足,缺少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基础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不会说英语,以至于无法将民族文化的品位和内涵充分地展示出来。
4、民族特色人才出现危机。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不足,加上对“外面”世界生活的向往,青少年对学习、传承原生文化缺乏内在动力。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纷纷故去,民族民间技艺将因严重的“断代”现象而失传,最终导致民族特色人才出现“青黄不接”,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后继无人。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潍坊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储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欠缺,专业素养亟待提升。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有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合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旅游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性质和办学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业专门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职业教育只有在为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服务中,才能深刻了解行业企业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融合与对接。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因此,职业教育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历史性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要顺应形势,转变观念,找准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契合点,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一条与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体系。职业教育要面向乡村旅游业,打破单一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长短结合,开办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研修班,满足乡村旅游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培训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二)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要建立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产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1)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过程。(2)职业院校聘请乡村旅游业专家,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参与教学工作;乡村旅游企业接纳职业院校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攻关,开展职业培训等。旅游企业接纳旅游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企业需要,择优安排学生就业。(3)逐步健全和完善职业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变脱离实际的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坚持教学与乡村旅游实践紧密结合,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健全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接机制,使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努力打造体现乡村旅游特色的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办出特色。
篇6
【内容摘要】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推力系统、媒介系统、引力系统、支持系统四方面全方位梳理了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旅游业的转型发展,提升旅游的品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推力系统;媒介系统;引力系统;支持系统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贯彻“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这一重要决策的重要举措。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就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它强调要把整个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全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与共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旅游系统。因此,全域旅游是系统工程,涵盖了旅游区域的方方面面,需要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
一、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发展推力系统分析
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全域旅游发展推力系统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基础和旅游业发展状况。(一)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是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域旅游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县域层面,早已将“全域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在江苏省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是第一战略,同时明确:充分挖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构建运河沿线旅游城市带,将大运河江苏段打造为大运河国家旅游风景道核心精品段。淮安市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特色主题旅游,加快里运河文化长廊、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建设。正是本着“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徐州市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形成一核一环两翼三带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谋求全域发展。宿迁市也积极推进骆马湖、洪泽湖片区南北两个旅游综合体建设,通过“提质增量”工程实现精品景区、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等多点(区)布局,借助快行系统与绿道、水道等慢行系统,形成“城市休闲、近郊游憩、乡村旅游”的全域型旅游圈,构建“两湖、一廊、多点(区)”旅游空间格局。由此看出,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发展全域旅游与政府发展旅游的导向高度契合,具备良好的政策优势。(三)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经济基础对于发展全域旅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2019年江苏省各市GDP排名,徐州排名第6位,淮安第11位,宿迁第13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大运河文化带苏北段的总体经济实力是在不断上升的。2019年宿迁GDP总量3099
篇7
为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市旅游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
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计划。从2005年起,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性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用于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业投资补贴、旅游公益设施建设、重大旅游促进活动的组织和有关奖励等。各镇(街道)应安排相应的旅游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推进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
对符合本区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纳入本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重点旅游项目涉及的土地,进行适当提前储备。对实际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新注册的旅游项目,其土地出让收入的分配,依据《区土地储备、开发、出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属区本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项目所在镇(街道),用于旅游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在符合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河道、环卫设施、供水供电、绿化、停车场及文化资源保护等公益性设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区政府财政性资金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给予一次性1%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额最高为100万元。
四、促进实地型旅游产业规模经营
凡新注册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措施的实施意见(试行)》第8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9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4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5条执行。上述补贴,自项目建成开业起,5年内享受。对重大旅游项目,采用“一事一议”办法享受优惠。
五、支持本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对文化、农业、工业旅游新产品的开发,依据其项目的实际投入规模,由区政府财政性资金给予一次性5~20万元的补贴。
六、奖励在本区旅游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篇8
旅游业被称作“无烟工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用和贡献日益突出,并成为一些城市的支柱性产业。文物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兴盛具有重要的影响。承德是一个拥有众多文物的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因其离首都北京只有两百多公里,可谓位居“天子脚下”,清朝历史上曾作为京师陪都,因而承德市具有比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加强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文化旅游品牌的大力打造,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根据承德市的具体实际,探讨文物保护与承德旅游发展的关系问题。
一、历史文物是承德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历史文物是人类智慧文明的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资源。承德市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城市,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0余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0多处,比如:仅世界知名的承德辟暑山庄内,就有380多处清代皇帝题词牌匾的大小建筑。此外,还有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折叠普陀宗乘之庙,外八庙喇嘛教寺庙群,明代金山岭长城等等,具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承德市先后被国务院授予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能够有效满足游客游览参观、探索求知的需要,为承德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二、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探析
(一)文物保护是促进承德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存世的“化石”,文物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文物保护能够使得文物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从而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承德市将历史文物资源作为旅游开发和利用一般与三种方式:
1、直接将一些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发为旅游景区(点),从而吸引游客来参观游览,例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2、将体型较小或可移动的文物集中起来成立展览馆或博物馆,进行专门、专业的陈列和展览,既能够满足旅客的观赏需求,又能够对文物进行科学分类的修缮保护。
3、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在以文物资源为依托设置旅游景区的同时,将部分小体型文物进行集中展览。相比第一种方式而言,第二、三种方式更有利于文物保护,更有利于促进文物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的发展为承德市文物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文物保护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和相关技术手段的重要工作,没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和物质基础,文物保护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增加旅游景点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旅游管理部门必然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从而文物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的收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从而能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进而可以聘请更专业的人员和引进更现代的文物保护技术,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也会存在矛盾与冲突
文物作为一种文化遗迹,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沉淀,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不可随意取代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则可能造成文物的破坏,甚至对文物的价值产生毁灭性的的影响。例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人数的大量增长,文物保护区内的商业摊点、游客通道、厕所、生活垃圾等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对避暑山庄、普乐寺、外八庙等景点内的古建筑、古牌匾、古时刻等造成损害;一些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如乱涂乱画、随地吐痰等,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很不好的破坏和影响。此外,一些文物古迹的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的增长,在扩大景区规模、增加景区旅游人数方面不充分考虑文物古迹的物力、化学特性和环境承载能力,加之缺乏将旅游收入用于投入文物保护的相关机制,使得文物保护经费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割裂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现文物保护与承德旅游发展平衡共进的对策思考
文物资源是承德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和“窗口”,是承德市持续长远发展的历史见证和力量源泉,是推动承德旅游发展的文化宝藏。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对承德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要努力坚持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两手抓”、两手硬重和“两促进”,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和谐发展。
(一)要将文物保护计划纳入全市和各区县的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实现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的长期规划与统一管理。在积极谋划承德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各区域的文物普查、调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建立所需保护的文物资料库,切实摸清文物的“家底”;另一方面,要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统筹做好文物保护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擘画出文物保护、旅游发展的“双轨道”。
(二)要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人、财、物和技术投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承德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和继承好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文物古迹和社会资源。
(三)要充分发挥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能职责,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旅游发展部门,既是文物的保护者、旅游的开发者,又是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行为的监督者。在推进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专项保护资金,不断拓展文物保护融资和集资渠道,为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财力保障;另一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文物古迹动态监测制度、文物定期修缮保养制度、文物单位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机制,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此外,还要在旅游景区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增强游客的文明旅游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并加强经常性的文物保护巡逻和执法检查,对故意破坏和损害文物古迹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予以制止、处罚和打击。
(四)要注重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文物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媒介,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在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过程中,要坚持“文物保护第一、旅游发展第二”的原则,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积极防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单一或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导致对文物的损害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冲击。
四、结束语
篇9
香河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抓住人们快速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及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时机,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业对经济的综合拉动作用,是我们需要很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发展会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1.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积淀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香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辽太宗会同元年在此地设淑阳郡。明燕王朱棣扫北在此屯兵,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时期,香河县安平镇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安平事件”,并以此为题材拍摄了电影《停战以后》。此外,香河历史上还涌现出了清代名吏袁懋功、京剧名家郝寿臣、武术大师张策、金针大王王乐亭、国学大师张中行等誉满华夏的大师名家。
2.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发达。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和基础条件。香河位于京津走廊的中心地带,距北京市区45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60公里;距天津机场70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香河交通网络十分发达,北有京沈高速公路,从北京四环线驱车20分钟即可到达;西有连接京津的103国道;夏安线、通唐线两条省道穿境而过,双安路、国安路的建成使全县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北京938路公交汽车由县城直达北京。另外规划中的北京“大七环”将横穿香河西北部并设有出口。
3.充足的客源市场。京津两市是我国最成熟的旅游集散地和客源输出地,每年均接待和输出大量的游客。随着近年来中短线旅游的急剧升温,市民家庭郊区游、农家游、生态游等走向乡野、回归自然的中短途旅游进入高峰,香河作为京津的后花园,在一小时车程内就拥有京津冀潜在客源3000多万人。
4.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齐全。“第一城”、家具城、国家足球队、北京国安足球队训练基地、“香河老人”及“农家乐”民俗生态休闲游都对中外游客有着广泛的吸引力。在旅游产品上,景泰蓝制品、金银饰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香河肉饼及香神系列白酒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全县具备接待能力的旅店宾馆有46家。仅第一城就能同时容纳3000多人入住,综合接待能力近万人,还有各类餐饮经营户600多家。目前已经有5家旅行社在香河设立了办事处。
拥有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香河县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到37%。全县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香河县教育事业发达,人民群众总体文化程度高;通讯发达,信息畅通;政治稳定,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平安香河”形象深入人心。文明、和谐开放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的人士前来香河观光旅游、考察、投资兴业和定居。
二、目前制约我县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缺乏科学研究和统一规划。我县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潜在的旅游资源还未被挖掘、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我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基本上处于粗浅的无序开发利用状态。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也仅限于现有景观的观赏,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进而形成极富文化内涵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研究和超前的统一规划,在战略目标、旅游区域功能、服务功能定位、整体旅游形象、开发主题及主题形象的深挖、加工与包装等方面基本处于模糊状态。有关支持规范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还未出台,对旅游业的行业管理缺乏依据。
2.存在重会轻展、轻游的现象。会议、展览与旅游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我县以第一城为龙头的会展业,总体上水平高,够档次,接待能力强,但存在着会议与展览发展不平衡现象,两者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城会议多展览少,而家具城只是购物场所,旅游功能发挥不充分,全县缺少承办大型展览的场所。同时与之配套的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旅游资源尚处于未开发或粗糙、简单开发阶段。
3.旅游产品开发滞后,亟待深度开发与精美包装。旅游纪念品代表着地方风格和特色,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的消费领域。但从我县来看,旅游用品及纪念品式样单一,创新不足,缺乏谋求艺术性、纪念性、收藏性、实用性和便携性相统一,民间工艺与历史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旅游制品。
4.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有历史传承、地方特色、时代精神风貌和先进思想的文化体系也会为发展旅游业营造浓郁的文化情调和氛围。我县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挖掘县域特色文化和景区文化内涵的工作很不够,没有形成品位更高的、极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
5.市场促销力度小,方式方法单一。目前,对外推介、宣传我县旅游资源的途径仅限于县旅游局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旅游推介活动和第一城召开的会议,既没有对外沟通、联络的触角,又缺乏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无论在方式方法上,还是在推介的层面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三、今后我县旅游发展思路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品牌带动”的原则,依托京津客源,借助第一城的设施优势和家具城的规模优势,加快配套旅游景点和设施的开发建设,叫响“皇城、生态、民俗、家具、体育”五大旅游品牌,打造集会议展览、观光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北方“家具之都”“会展名城”。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集中精力搞好全县旅游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高站位谋划、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科学的旅游规划则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对全县的旅游资源展开一次全面、彻底、详尽的摸底调查,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门别类、归纳汇总,形成我县旅游资源的原始档案,作为编制我县旅游规划的原始依据。
同时以廊坊市制订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找准香河在廊坊旅游中的定位。立足我县“区位、环境、资源”等诸多优势,聘请京津知名专家,科学编制香河旅游业与京津旅游市场有效对接的总体发展规划,争取把香河旅游线路列入北京奥运旅游推广计划,纳入京津的旅游网络,推进与京津旅游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同时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措施,以此规范我县旅游市场,促使其健康稳定、规范有序地发展。
2.加快现有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步伐。对县域内有潜在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要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公开面向海内外企业、社会和个人招投标,允许和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我县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企业集团,推出特色旅游项目,更持续长久地吸引大量游客来旅游消费。以此强力推动支撑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电力、通讯、供水、广告信息咨询、印刷包装、金融保险及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发展。
3.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巩固优势、深挖文化内涵、积极创新,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第一城:协助第一城完善软硬件设施,打造5A级景区,努力营造一座空气清新、环境优雅、进出方便、生活舒适、娱乐休闲的度假胜地,树立“会展名城”形象。同时,充分发挥第一城的设施和人缘优势,借着国际金融论坛年会、20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在第一城的成功召开,吸引各类会议会展资源进入香河,并为参加会议的人员精心打造“香河一日游”“香河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向游客展示香河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彻底解决重会轻游,参会人员无从消费的问题。
家具城:制作家具文化长廊,营造浓厚家具文化氛围,深挖家具城的旅游功能,打造香河北方家具之都形象。选择环境舒适、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条件完备的展厅,用精工细做的实物及精美的照片、翔实的文字,把家具的历史起源、历朝历代的变迁、制作工艺、流程等方面完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并制作精美的家具旅游纪念品,使游客能够充分感觉到家具之都浓重的文化氛围。
4.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项目建设关系到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一是继续加强老景区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步游路、标志牌等设施的完善配套,建设好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救援体系。二是加快“旅游精品工程”建设进度;抓住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重点培植和扶持几个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力争在今后3~5年内打造5个以上的“民俗生态游”精品旅游项目。三是重点打造和推进完善几个规模大、设施完备的专业展览场馆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展会来香河,借此提升香河办展的规模和水平。
5.强力实施市场推动战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向外推介香河的旅游资源。一是调查我县的旅游景点,总体概述我县的旅游环境,并就各景点的具体特点撰写导游词,制成标牌竖立在景点醒目位置上。
二是清理整顿旅游市场,成立旅游服务中心,培育、打造香河旅游对外联络、沟通的触角,尽快实现香河与京津旅游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扩大香河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
三是在政府门户网站“中国・香河”上制作旅游景点介绍专栏,并制作香河旅游请柬,向京津及周边各大城市企事业单位发送,邀请他们来香河旅游、购物、休闲、娱乐。
四是酝酿创建香河县旅游网站及创办《香河县旅游纵览》刊物。利用互联网及刊物向外界全面详细地介绍我县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
篇10
[关键词] 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路径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096)
[作者简介] 全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陕西 西安,710055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2-0047-0004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旅游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历史文化悠久,地形地貌齐全,旅游资源丰富,是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当前,关天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一、当前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关联带动强,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关天经济区内主要城市的旅游业均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因此,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激发出更多的效益增长点,是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程度
关天经济区的设立,其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缩小发展差距。在关天经济区内,客观上由于行政区域的设置,导致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都相对独立,地域观念仍然很强,使得各地方的旅游业发展基本上仍停留在各自为战的层面。因此,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提高产业集群程度,使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经济区的旅游竞争力,缩小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距。
(三)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形象
关天经济区内,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以及辐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形象也不同。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对于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天经济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关中—天水旅游”区域品牌的需要,通过宣传经济区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和动感现代的城市魅力,展示经济区既恢弘大气又灵动活泼的风采,把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带动示范效应。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一)促进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多元机制正在不断健全
为了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1]的目标,各地旅游局、相关旅游企业发起了相互协作的倡议,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论坛和旅游推介、营销活动,促进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多元机制不断健全。2009年9月,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2010年2月,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2010年4月,首届关中—天水旅游局长座谈会在西安召开,15个城市的旅游局长签署了《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2010年合作行动计划》,并随后推出了极富特色的10条精品旅游线路;2010年5月,连接西安—天水两地的“麦积号”旅游专列正式通车;2010年6月,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四市旅游局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签署《新丝路模特重走丝绸之路合作协议》,以共同宣传丝路旅游;2011年11月,改扩建的西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所有这些措施、机制在构筑经济区旅游共同体、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方面奠定了实质性基础。
(二)城镇群的梯度式分布提供了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网络格局
当前,经济区内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陇海沿线梯度式城镇群已具雏形,这为经济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网络格局的地域支撑。首先是核心城市“大西安”的构筑。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大都市,旅游业作为西安的支柱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较为成熟。因此,西安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等级较高、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开发;其次是次核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对宝鸡、铜川、渭南、商洛、天水等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这些重点城市都能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好载体;最后是卫星城、中心镇建设。对于区域内的其他辐射城市和地区,比如杨凌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可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开发出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满足游客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
三、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加强总体安排和顶层设计,实现旅游规划向前瞻性、科学性转型升级
旅游规划的转型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前提。旅游规划体现着一定时期内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规模、产品开发、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等一系列重要指标的总体设计,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经济区内各地区以往的旅游规划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缺乏产业融合、缺乏资源整合以及重大项目合作建设等系统的策划。自2010年15个城市签署《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2010年合作行动计划》后,《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未出台。因此,在旅游规划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市场定位、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避免同质化和重复建设,不断提高旅游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使旅游规划的编制、实施真正落到可操作的层面,引导区域旅游业成功转型升级。
(二)推进规模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向集群化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质上就是要提高旅游产业的集聚度、增强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优化旅游产业的价值链。目前,关天经济区内旅游产业基本的运行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点线式”,也就是旅行社根据市场需求将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和旅游服务等设计成旅游线路的形式提供给游客。这种运行方式只体现了旅行社的主体运营地位,而旅游景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都是间接地和游客发生联系,这使得区域内旅游业的总体结构仍有明显不足,产业要素发展不平衡、要素内部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实现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化体现在:一是要积极完善旅游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使区域内旅游产业资源形成规模化和集群化的体系,围绕产业集群形成关联网格,逐渐形成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组织有序、合作紧密的布局结构。二是要整合区域间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景区集群,发挥精品景区的支撑和集聚作用。促使景区集群内部的“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得到很好的释放,以此来增强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三)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式向信息化转型升级
信息化建设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有效利用新兴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已成为各行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也不例外。当前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旅游业为游客提供更周到、更便捷、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服务,而且是实现旅游企业生产、管理、经营以及信息传播现代化的有力助推器。关天经济区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建设经济区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旅游网站资源,一方面实现管理、营销、推广、咨询、投诉等多功能一体化;另一方面,方便游客个性化定制,为游客提供更多现代化服务。
(四)加强文化资源开发,实现旅游形象向整体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文化资源开发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关天经济区富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主要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麦积山等宗教文化;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2]。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天水等区域形象分别为“世界古都”、“第一”、“炎帝故里”、“药王故里”、“华夏之根”、“伏羲故里”等等。因此,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在本质上是同宗同源的,如果进行系统协调开发,会使旅游感知趋向统一。根据区域的文化资源特征,在营销推广、形象塑造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最终形成独具品牌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五)推出特色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向优势互补转型升级
旅游产品特色化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从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角度来说,经济区必须将着眼点放在要素禀赋上,在整合旅游资源时,要充分体现产品的独特性,既要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3]。比如开发建设“秦岭北麓休闲度假游”、连接黄帝陵、炎帝陵、伏羲庙的“寻根问祖游”、“杨凌—天水高科技农业观光体验游”等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六)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功能向社会化转型升级
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旅游业调结构、转方式最终都要落脚到惠民生上,经济区内客观存在着对旅游资源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和急功近利的建设,也使得部分区域内的旅游环境被破坏,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景区看起来是人山人海,但实质上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总成本增加。因此,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必须是适应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事实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旅游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新时期民生发展的一些特征。旅游业的功能已明显超出了经济范畴,旅游贡献也早已打破了增收创汇的单一的经济概念,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缩小地区差距方面、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旅游业综合功能日益明显,这也意味着作为经济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Z].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