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篇1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开展区域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受到我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区域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循环经济原理,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循环经济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并积极遵循循环经济的指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的各个系统,进而实现生态化改造。区域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区域地方特色,在经济发展中追求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并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促进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发展。

2.区域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2.1缺乏理论支撑

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取得了巨大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循环经济的自身发展和我国政府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循环经济的研究项目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循环经济实践,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证,导致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理论支撑。甚至,有些学者和企业家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产生怀疑,不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2.2缺乏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缺乏循环经济发展动力,忽视了自身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经营模式,忽视了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其次,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不完善,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漏洞,环境税收效果甚微,不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3缺乏循环体系

当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缺乏完善的循环体系,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首先,废弃物的源头分类还没有实现,很多能够循环使用的材料被胡乱丢弃,不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衔接不足。很多废气物存在回收滞后,无法用于商品的再生产,废弃物利用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2.4政府推动力度不够

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前期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虽然,我国政府积极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循环政府。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落实不足,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现应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度。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作松散,态度消极,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3.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3.1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

首先,政府应积极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积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为区域循环经济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应积极完善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方式规定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健全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增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采取区域差异宏观策略

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量、环境承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我国各区域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采取差异性宏观战略。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合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解决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间应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经济发展合力,进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3.3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使工业产业结构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在工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产业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区域循环经济应积极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朝着绿色、高效、生态化方向发展;最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中心,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4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因此,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引进技术人才,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资源节约技术、能量利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进而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加强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合作,使企业为科研部门的技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加快科技研发,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3.5引导公众参与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公众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循环经济意识,转变公众的消费挂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先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政府报告、循环经济讲座等方式,加强区域循环经济的宣传。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广告等途径开展区域循环经济宣传,加强公众对区域循环经济的了解,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4.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区域循环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循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丰富的经验。区域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支撑、缺乏激励机制、缺乏循环体系。同时,政府对区域循环经济的推动力度仍然不够。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采取区域差异宏观测硫,优化^域产业机构,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并引导公众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健.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河北省市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23).

[2] 李勇,徐建刚,尹海伟,王宝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06).

[3] 刘毅,汪波.基于循环经济制造企业绿色营销渠道构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作者简介:

篇2

城市园林景观构成要素主要由可视景观和非可视景观构成,可视景观要素主要包括(1)自然景观要素(2)人文景观要素;而非可视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民居村寨、民族歌舞、地方节庆、宗教活动、封禅礼仪、生活习俗、民间技艺、特色服饰、神化传说、庙会、集市、轶闻等。可视景观通常是通过非可视景观的基础上显现,如城市景观的设计,紧紧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依存、相融合。而非可视景观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旅游城市相关理论

1、旅游城市的概念旅游城市,是指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资源等独特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超过城市GDP的7%的具有旅游功能,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城市。

2、旅游城市的特征(1)旅游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具有明显的旅游特色,吸引观光者的眼球,否则,也就不会成为旅游城市。(2)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在旅游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3)旅游城市将城市的旅游业与城市正规化融为一体,城市的发展将会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又将推动城市的整体进步。(4)旅游城市不仅要成为国内的旅游城市,终极目标是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这也就要求城市不仅仅只接待国内的旅游观光者,同时还要满足国外旅游者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文明环境,较高的市民素质、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软环境因素。(5)旅游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以旅游业为主,其他产业起到配合、辅助作用,所有的城市规划以及建筑都紧紧围绕旅游项目的建设与开发为主。(6)旅游城市本身应具有环境优美、干净、使人留恋的基础,加之城市的整体旅游业规划和设计者的智慧作品,凸显旅游城市的本质特征。

旅游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随着旅游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与其他方面也会得到不程度的促进、推动,形成一个持久的良性循环体系,国内外游人将源源不断的到此城市观光、居住,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旅游城市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压力,不仅要满足国外的旅游观光者,同时也需要满足本地居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更高要求,居住区、购物区、林化小区、园林化街道、城市公园等园林基础设施建筑等不仅在其功能上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在文化与感情方面也要有所照顾。

首先,旅游城市根据自己的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为背景,突出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区别,创立自己的旅游独特性,合理规划设计园林景观。

其次,旅游城市是具有旅游特色的城市,基本功能还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其园林景观设计的终极目的仍然要以满足人们存在与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城市设计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以人为先,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为不同的人群创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环境,比如运动场地、私密小花园、儿童游乐场、无障碍通道等,都是为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特定人群设计的活动空间。

再次,旅游城市不仅要重视其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要兼顾城市环境的保护,不能只为了某种短浅的目的而破坏城市的环境,旅游城市所有的园林建筑应尽力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室内外空间彰显生态建筑的痕迹,这样旅游城市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旅游城市,更是适合人们居住、游玩的居住地。再其次,旅游城市应注意植被的保护,优美的绿化环境不仅仅能使城市环境更加的优美,空气更加的清新,使人们心情愉悦,而且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旅游城市的生态循环体系,使旅游城市成为绿色的城市,自然的旅游城市,城市中的每个角落都有绿色,都是值得人驻足观赏的景观。

总结

篇3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房地产经济的暴利性成为了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尤其是近几年,学术界、媒体、人民群众都对此进行了批评与赞扬,各种言论争论不休。在此,我们不否认房地产为国民经济提高所做出的贡献,房地产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但满足的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还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但在发展地过程中,房地产业不仅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还应为后展开辟道路。房地产开发不是单纯的把土地变成房子,应对环境、资源、金融等问题进行全方位进行考虑。房地产经济发展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口发展之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不是盲目开发,乱修乱建。过度的开发必然导致房地产经济衰退,进而制约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如:家具行业、装修行业、中介行业、保险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同时还解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为上述行业开辟发展空间,解决剩余劳动力为维护和谐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龙头产业之一,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据统计,现阶段,我国每投入100元房地产资金,需要70-220元相关产业支持。住宅每销售100元,可带动130-150元的相关商品销售。因而,我国住宅建设每上涨10个百分点,可推动国民经济1个百分点的生产总值上涨。所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的提高。

二、房地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问题与挑战。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矛盾: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供需矛盾

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土地掠夺性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城市可利用资源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偏远地区又没有开发利用价值。因而,合理的运用节能技术、有规划的开发、加强管理以及节约资源,形成良性的循环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矛盾

为满足住房需求,大面积的折迁,使许多具有文化特色,具有历史意义,保护价值的建筑也逃不掉拆迁的命运。特色城市的建设,发展特色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然而房地产经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我国的城市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出现千城一景的尴尬局面。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供需矛盾

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对市场需求量作充分的调查,盲目的发展与当地需求严重脱轨。接二连三的鬼城出现,就是房地产盲目开发的结果。大量空置房的出现,增加房地产的资金压力,导致许多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另一方面,某些不良企业在追求高利润的过程中以次冲好,房屋质量问题频出,造成销售困难,加大房屋空置量同时,激化了供需矛盾。

(四)房地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在利益的趋使下,高密度的建筑使绿化面积越来越小,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出现,如空气质量问题、气候问题、珍稀物种保护问题等,进而导致城市生活紧张、压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我国房地经济迎来新的转型时期,开始行业洗牌,通过优胜劣汰的洗礼之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实力更强。随着国家对房地主经济发展规划,房地产发展正向规范化、合理化、理性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房地产经济也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杜绝资源浪费,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价值开发,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严格执行人均居住用地,降低容积率。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没有价格底线,出现资源低价或无价,产品高价的现象。使资源再生产缺乏积极性,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而,房地产要加快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的转变,对土地资源实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对住宅用地加大使用率的监管力度,打击哄抬地价、炒地皮的情况出现。根据城市规划之需要,对新纳入的住宅用地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保护生态环境,是推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房地产经济发展要与环境发展,人口发展以及资源合理利用有效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可将房屋价值体现到极致。房地产经济的生态价值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而,在房地开发的过程中,对环境价值进行核算,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房屋融入生态环境之中,而不是将环境成为房屋的点缀,追求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是当代人的住房选择的主要方向。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加强房地金融体系构建,保障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

抑制房地产经济发展又一关键性因素就是金融信贷。在发展面临流动资金困难、资金来源没有保障、期限错配等问题,要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专属的房地产金融的二级市场,把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把一、二级级市场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大循环体系,打通资产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联系,解决房地产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

(四)增强市场调控与监督力度,是市场功能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项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高效、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首先,政府应将建立保障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减少政府部门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杜绝暗箱操作行为,根除腐败行为,减少中间环节,取缔不合理收费等行为。其次,建立健全房地产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尽量避免法律漏洞,建立完整的执法体系,打造公平、透明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根据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同步提高房地产企业综合能力与素质,把房地产开发项目与资源、人口、市场需要以及生态环境相协调,减少房地产开发的投机行为和短期行为。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支撑体系;中小型企业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结合我省现状,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省资源紧张,降低污染的重要战略决策。循环经济坚持以人为本,有效的改善环境,使企业转向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龙江,改变传统观念经济。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小型企业资源分配少,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小企业没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方向,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收到了阻碍。因此,文章通过研究黑龙江中小型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广服务支撑体系,实现在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

我省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林业资源,湿地资源。全省13个市(地)中有7个资源型城市。因此,我省是煤炭大省,石油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初期,粗放式经济发展使得我省大量开采矿物,砍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投入到生产中,“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严重浪费资源,无可持续性,因为地域资源优势,我省形成以国有经济、大企业、重工业为主的独特的经济格局。一直以工业为主导,第一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失衡,工业发展十分依赖资源环境,不断的开发资源,破坏了资源环境。需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废旧物资再生利用(再使用),减少环境废弃物的排放和废物利用(再循环)。分别在源头,循环过程,和终端的废物提取,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

2.循环经济建设成果

近几年,我省将发展循环经济列入发展计划,将全省节约能源条例列入立法程序。目前,我省已在石化、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森工、医药、造纸等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大部分企业的能耗和排污都有效的得到了控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初具规模。即便如此,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不乐观,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依旧严重。需抓紧建设工业城市附近的污水废弃排放控制,解决集中供热问题,减少废气排放,改善污染处理模式。

3.黑龙江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能力

中小型企业虽然在经济领域无法与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相比,也没有丰富全面的经济链。但是中小企业仍具备其独自的特点。经济产品单一、基础薄弱、规模小、资历少等均是其短板。企业可以利用其规模小,经济单一等特点,转变为单一的专业的经济产品,新颖的模式和提升服务等立足于经济市场。正因为企业规模小且灵活性高,便于循环经济的推广。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在于控制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将单一经济产品做专业,通过推广产业的副产品获得额外经济效益。通过副产品提升的经济效益,可以稳定公司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建立更加稳定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模式。不可盲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谨慎对待市场变化,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应该学会识别经济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经济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时,还要注意对经济风险的规避,而市场的价格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规避经济风险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紧跟政府政策的推行,因为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计划经济循环发展,政府的指导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合作,尤其是企业管理方式,为企业传统经济转变为循环经济提供动力。

在大趋势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挤压下,为了构建适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就需要确切分析企业发展的困难所在,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合理分配资源使用,发展高效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这对于实现清洁生产有着巨大作用,从细节到全面完成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构建。

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理念与理论

1.支撑体系理念的理解

支撑体系在物理知识中即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基础性或决定性的作用力。而发展且应用到经济领域时,发展经济需要依靠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观念等。这个体系中必须存在稳定的因素,既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又可以稳定循环经济发展势头,体系中各部分相互起到辅助和抑制的作用,完成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中小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如财力、资源、经济重心、科技和政策等都是架构循环体系的相关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因素,研究架构中小企业经济建立循环性的支撑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节约能源,促进企业经济的长期有效的经济发展体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的生产环境。因此,循环经济要有先进全面的政策制度来引导企业经济发展方向,并监督管理经济建设进程,维护环境生态和社会利益;发展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经济发展需协调自然环境以达到“投入少、产量高、污染小”的目标;利益原则统一,循环经济基于自然生态的发展,因此它具有将生产和消费的能源转化为能源的回收,不仅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满足生产,社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统一的高效率;因此,在建设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措施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将会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的观念与特点

1.黑龙江省经济观念

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增速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近7%,曾经负担的国企过多、社保过重、产业老化、部分资源枯竭、区域偏僻等历史遗留问题,传统观念是经济模式僵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决定经济发展,而政府在此时更应加大改革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开放的,循环经济模式,顺应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经济升级任务,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中小型企业转变模式,改变观念,建设生态绿色经济,培养企业环保意识,将市场作为主导,构建和谐的自然与经济的协调经济。

2.黑龙江中小型企业经济特点

由于国家和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此,黑龙江省的在全省的经济市场中中小型企业的比例增加许多。在2012年的数据中,全省非公经济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81.2亿元、3208.3亿元、3036.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4%、15.0%、13.3%。中小型企业的比重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改革进程加快成为必需,根据企业发展角度的分析,企业应注重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重点来建设经济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改革,中小型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不仅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率,还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在经济市场中稳定经济位置。

四、构建黑龙江中小型企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1.黑龙江政府对中小企业经济的支撑政策

(1)政府通过地方性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2)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3)政府监督企业发展进程,进行考察;

(4)推广宣传新理念教育,技术手段创新。

2.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政府引导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中小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政策指导,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发展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投资模式。循环经济的建设应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控制资源的最低消耗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尊重自然,回馈自然的循环方式,依据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以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发展为前提,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五、结语

本文从黑龙江地域资源的特性和所在企业性质为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背景,说明支撑体系的概念。随着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比例逐渐增加,为增加产业利益,需要学习先进技术手段,加强观念教育,更要由政府引导与实施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可以帮助我省改善资源利用率,建设友好的生态经济,解决根本经济增长桎梏,促进我省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莹.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1(07).

[2]张婧.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11).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主导产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9-01

所谓县域经济指的是在特定的县域内将发展城镇经济作为中心,将农村经济作为基础,使各种经济成分有效结合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它是处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连接点以及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结合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发展县域经济产业的模式

发展经济主导产业,实现经济的产业化,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将生态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做辅助,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源头,将技术开发作为中心,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将工业化的生产作为手段,将县域经济内的自然资源作为主导品牌,开拓出一条将产业化的资源实现科学营销、生产、开发的新道路,还应该将产业化的孵化、带动、辐射和集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带动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

建立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化的企业群体,是和工业园区、开发区以及商贸城等模式不同的一种企业群体,其中大部分的企业各自之间都没有太大的联系,通过产业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产业群体处于整个产业链当中,不同分工和专业,但又相互结合,有共同协作也有不同分工的产业群体,形成一种产业链。

二、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所产生的影响效力

(一)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发展主导产业就要求生产要素要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如此才能够将县域内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机结合。我国县域内的很多企业都不够专业,主导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能够不断节省建设资金,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还能够使工业成本不断减少。另外,主导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其发展能够实现县域内企业科学、合理的协作和分工,而产业的协作和分工又能够促进资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二)将县域经济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

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效应,其对产业结构所起的引导作用是通过带头作用来实现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扩散效应。看一个产业扩散效应的强弱,就能够判断出该产业是否具有成为主导产业所具备的优势,一个具有扩散效应的产业就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主导整个产业结构今后的发展方向;相反,也就只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不断提高产业技术,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这就需要主导产业能够将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快速的转化和吸收,使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吸收和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才能够促进产业技术的长远发展,不仅能够将产业间所具有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转变,和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使企业不断扩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在我国农业人口当中,有超过80%居住在县属城镇或者是县域乡村,而县域农业是整个县域经济,甚至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我国发展农业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将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成功转型。伴随着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实力的加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样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四)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其实质就是伴随着分工的深化以及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走上高集约化、高技术化以及高附加值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产业的升级,而主导产业可以将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吸收,并且能够实现更多的附加价值,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具有对需求的满足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整合,能够使产业技术取得较大的进步,不仅能够将产业的投入产出转变,促进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还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使企业本身获得更多的产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结语

正确选择县域的主导产业并且优化其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由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载体,而县域的主导产业能够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所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世军.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2(32).

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综合利用

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问题,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所有煤炭企业的共识。循环经济旨在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重复循环利用,并以此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使用率等目的。我国早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并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提倡和推行。

循环经济类似于自然生态循环体系,将生产链上前一环与后一环进行充分的咬合,并由此不断循环发展下去,最终达到生态经济这一目标。煤炭是基础能源,也是消耗量以及污染量最大的资源之一。在我国,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采取开采、使用这样的一次性消费方式,此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与再利用这一点上。因此,在煤炭产品深加工、煤炭废弃物再加工及处理方面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我国已投入实验和生产中的项目,例如对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已经初见成效,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善了煤炭废弃物存放难、处理难等老问题,充分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阻止了对自然环境的二次破坏,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我国煤炭储量约占世界的17.7%,居于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开采国,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我国煤炭行业主要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3)运输:瓶颈长期存在(4)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5)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 。

二、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煤炭行业发展模式为核心,以清洁、高校、安全为目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推广煤炭的洁净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三、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1、推进企业节约工作,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加工层次浅等问题,导致煤炭资源回收率较低,全国煤炭平均资源回收率仅为30%,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针对这种情况,煤炭企业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措施,开采薄煤层和一些埋藏较深的煤层,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2、大力发展洗选加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通过提高原煤入洗率,可就地排除洗矸并脱除硫份,提高煤炭质量,减少运输量。2007年全国煤炭入洗量由2000年的3.4亿t增加到11亿t,原煤入洗率由2000年的25.9%提高到44.8%,原煤入洗率增加近19%,就地排矸约2亿t,节约运力(平均运距600 km)1 200亿吨公里,同时脱除硫份约530 t。

3、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煤层气(瓦斯)既是煤矿安全的隐患,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高瓦斯矿井抽放的瓦斯可作民用和工业锅炉的燃料。瓦斯的抽放既减少了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又能提供燃料,值得开发利用。2006年,全国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32亿m3,较2000年增加26亿m3。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抽放瓦斯26.14亿m3,利用量为6.15亿m3,利用率达到23.5%。

4、大力发展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

利用煤矸石、洗矸、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建设综合利用电厂。煤矸石和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可用于水泥厂和粉磨站,制造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全国已建成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346座,装机容量达到1 346万kw,预计发电量超过600亿kw•h,燃用煤矸石、洗矸和煤泥8 000万t。煤炭企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建设水泥厂和粉磨站98处,生产能力2 971万t。

5、加强矿井水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矿井水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伴生物,为保证安全生产,需抽排到地面,如不净化处理,则无法利用,浪费水资源。矿井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作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减少企业对外取水量。据估算,2007年我国煤炭生产排放的矿井水达54亿m3,利用量约29.7亿m3,利用率达55%。

6、强化企业节能降耗和综合管理

在企业内部推行节能措施,优化生产系统,强化系统内部过程管理,减少因工序不合理造成的无效能耗。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清洁管理。

四、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解振华.中国循环经济年鉴(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何华兵.中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矿业,2006,15(5):28-32.

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经济;黑龙江省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26-02

文化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它是随着物质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的产物。文化经济是人类社会三次工业革命后“第四次革命”,它是一种独特的“朝阳经济”,区别于市场经济的常见经济形态,它是文化经济化的结果。那么何为文化经济?为什么要发展文化经济呢?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又如何发展本省的文化经济,本文将一一展开细说。

一、文化经济概述

何为文化经济,文化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区别在哪里,发展文化经济有什么作用?

(一)文化经济概念界说

在探讨文化经济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化的相关知识。

文化寓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化无处不在。德国的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我们又由文化所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因果循环体系,我们决定文化,文化塑造我们。缺乏文化,就缺乏了做人的起码条件。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存在,同样,没有人去实现文化,文化也将不存在。”[1]由此可见文化与人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文化的形态有物质的有形文化,也有精神的无形文化。它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类。它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存在,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凭证。这个民族通过自我认识经验的沿袭,确立了这个民族的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及其信仰。文化的功能很多,比如教育、审美等等,但是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力股。文化的经济功能体现在物质形态、管理、制度及精神等方面。文化的经济功能即是文化的经济化,其产业性体现即是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包括为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2]

上面探讨了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引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有关文化经济的代表性概念。

谢名家认为“我国今天的文化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3];王来金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产业主体支柱的经济。文化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4];张保权认为“文化经济是指文化的经济化,是以文化为轴心的经济活动,是指文化产品商业化,文化单位企业化,文化发展市场化。或者说文化进入产业,文化进入市场,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综上各家观点,笔者以为,文化经济学是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探寻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关系以及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边缘学科。它侧重于一般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现象,并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从较深层次上去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互相关系、变化趋势及客观规律。它关注于文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并通过文化生产、文化供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资源、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刻地揭示文化经济自身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知识经济的基本区别

文化经济的起始点是文化,落脚点则是经济,即常说的“搭文化台、唱经济戏”;经济文化的起始点则是经济,而落脚点却是文化,即所谓的“搭经济台,唱文化戏”。文化经济主要是由经济活动领域向文化活动领域的延伸,即把经济观延伸到文化活动中去,探寻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增长点,走的是文化的经济化之路;经济文化主要是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思维的探讨,侧重的经济领域中基本思维的质变,是如何看待物质利益的存活的艺术,走的是经济的文化化之路。

知识经济主要是基于知识及信息的生产、消费和分配上的经济,关键点在于知识与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文化经济主要是对知识经济外延的宽深化;文化经济内含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主要借助文化因子实现自身的完满性升值。文化经济不仅含有科技等技术性因素,还包含了信念、娱乐性、艺术感、价值观等精神因素,既含有科学的精神,人文精神也得以张扬,最终达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满融合。

(三)文化经济涉及的领域

作为一种基于人文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及高度发展的科技知识基础上的文化经济,它涉及了文艺、广电、出版业、文娱、博物馆、影音制作、观光旅游业、表演业、影视剧院、图书馆、美术馆、餐饮业等领域。具体地说:“文化经济包括文化资源被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包括专门生产文化产品因而可以明确地称为文化产业的那些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文化因素的应用向其他各行各业的渗透,使那些本来不是文化产品的产品中精神文化含量不断提高;除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外,文化资源还广泛地应用于微观的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和调控,以及处理对外经济关系和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本身是制度文化,它们的完善过程中也都需要利用文化资源。”[6]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铜陵市;思路;对策

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各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铜陵市委市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较低的资源投入,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尽快脱离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铜陵。

一、循环经济

(一)内涵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施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生产装备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处理负荷。

(三)运作模式

循环经济在实践中从企业和社会两个层次上展开。在企业层次上主要是在制造企业中进行,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单个企业进行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包装、循环利用副产品以及在企业内部处理废物的企业内部制造系统循环;其二是多个企业之间形成生态工业园,使得上游企业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能源或生产原料,从而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在社会层次上,循环经济贯通了生产、物流和消费,结合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形成资源的社会大循环体系,其中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物流业、再加工、资源化产业、最终废弃物处置的环保产业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沟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铜陵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铜陵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其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仍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

铜陵虽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是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在重工业中采掘冶炼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近几年,铜陵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态势明显,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资源储备的现状不能满足铜陵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与资源约束已成为制约铜陵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仍然是粗放的

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资源难以为继,而且环境不堪重负。多年来铜陵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铜陵循环经济发展中应遵循基本原则

1、节约为本,效率优先原则。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

2、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重视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贡献率。

3、最低消耗,适度消费原则。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投入,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在消费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消费,推广资源节约型产品和服务,反对奢侈浪费。

4、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原则。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和推动下,发动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工作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等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料、节地节矿等各个方面重点工作,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抓好资源开采、资源利用、社会消费三个环节。

1、资源开采。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开发煤、油、气、地热等能源资源和铁、铝、金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

2、资源利用。努力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降低原材物料消耗强度;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推广节能建筑技术,综合利用建筑、筑路垃圾;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推广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技术和早作农业技术,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资源化。

3、社会消费。树立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念;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包装废弃物、废纸与旧课本、废旧轮胎、废塑料、报废机动车、废旧家电、废电池、电子垃圾、废弃农地膜及其他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四、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认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彻底扭转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大、轻内涵发展,重眼前、轻长远等倾向,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二)加快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大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组织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适用技术。

重点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连接、能量梯级利用、工业废弃物零排放、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农业节水、可再生能源、资源替代材料等技术和项目,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产业体系。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优化产品设计,积极采用可再生材料和零部件。交通工具强调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发展天然气公交车。

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与资源节约相关的第三产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资源消耗低、吸收就业人员较多、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产业,加快循环经济类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开发。

(三)加快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

逐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制度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法规规章,适时制订促进报废汽车、电子垃圾、废旧轮胎、建筑废弃物、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等违法行为,在整个铜陵形成有利于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制氛围。

(四)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机制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关扶持优惠政策,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加大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生产等事业的支持力度。

要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合理确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上网电价,实施峰谷电价。

积极组织和支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社会有关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

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集约用地标准,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规划设计方案,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否则,不予批复立项,不予办理城市规划手续,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制定完善主要耗能、耗水行业、产品能耗限额和取水定额、再生资源有关技术标准等标准体系。

(五)搞好市情民情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参与资源节约的意识和自觉性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工作的决策能力;开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的业务能力。铜陵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根据需要设立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等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要广泛开展市情民情教育。充分发挥铜陵电视台、《铜陵日报》报社、铜陵人民广播电台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引导和鼓励公众投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节俭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自觉节约能源、水资源及各种资源,抵制过度包装,积极回收再生资源,建立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要公开曝光,让市民充分认识铜陵的资源形势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冬梅.对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7(3).

2、潘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循环经济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

3、董春辉.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陈彬.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5、蓝大煌.依托中心城市做大县域经济[J].当代广西,2007(12).

篇9

摘 要:本文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指对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通过生态创新,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关键词:产业生态创新;内生连续机制;外生适应机制;创新动力机制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最早提出了“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共生即不同群体共存于一体,寄生本质上是某种共生方式,但共生关系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要求,过短时间内的关联并不构成共生关系。本文所涉及到的不同产业间共生分析的是不同产业或产业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联系,通过此类协同关系,一起提升产业或产业内部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利润获取能力,以达到资源节约与环境优化的目标。

一、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基本构架

本文认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目标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规制的共生性。因此构建了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主要是指这个地区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主要包括战略适应性、结构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创新动力机制则突出创新在区域产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生态创新,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内在动力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一个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生及深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等现象,因此,从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共生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产业共生网络的产生不但要影响于外部环境,网络本身的内容或结构也会对它产生巨大作用。

二、内生机理: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1.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内在演化过程

早在1989年,Frosch等人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工业系统的运行模式可模仿生态系统,通过进行循环再循环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创建立共生关系。本文认为产业系统在正这种循环反馈机制中遵循特定路径演化。(1)既定条件。产业生态化的起源及发展通常是以某个好的制度或者区位条件作为起点。(2)启动机制。遵循收益递增原理致使系统的经济活动不停自我加强,进而增强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产业生态系统。(3)形成状态。遵循收益递增及循环积累从而形成分工服务系统。(4)锁定状态。系统逐渐步入衰亡的阶段。

2.传统产业线性发展模式

传统的单向“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使得经济呈现粗放的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差协调、循环难以及效率低等。我国若按要素的生产率来进行统计,投入数占国家GDP增加额中75%,而效益仅占25%。相比而言,大部分西方国家的GDP增加额50%以上都来自于效益的提高。这种线性经济遵循一种原始的发展模式,即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投入生产、大规模消耗,最终产生大量废弃物,使得资源消耗严重而且使用率严重不高的状况。

3.生态型产业发展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道路和相关理论都表明,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发展道路对减少资源使用和废物排放有很大好处。当前,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面临着两条道路。(1)道路I:由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成走生态工业园之路,指的是在物理空间上相邻的许多企业共同享受基础设以及物资、能量的循环利用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2)道路II:从传统的“线性”生产模式到区域副产品循环网络是指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整个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的企业,不管是分散的还是聚集的都将在能源、水和材料等方面共同使用,由此建立各种副产品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三、外生机理:环境适应与结构适应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外生适应性指因政策或其他原因引进外部产业体系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扩展过程中表现特别明显。本文把适应性机制分为环境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

其中,结构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在发展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系统结构的重构能力。对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结构适应性机制的揭示,弄清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演化的过程与机理,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环境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只有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产业系统,才具有较大的生态亲合性,也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开展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目的就是诠释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寻求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优化路径。实际上,上述2个方面均揭示了城市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某一方面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理,而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外生适应性重组最终取决于三者耦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效应。

四、创新动力机制:物质与能量循环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是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循环体系,两者可以多层次循环利用,从而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熵值,在耗散结构原理的作用下,达到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该过程主要是通过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产业链实现。系统内部的各产业链把各企业生产产品产生的废物应用到其他生产阶段中,使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业代谢功能。以构建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结构为例,循环型农业产业链主要通过生态链实现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完成生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动和耦合,生态产业链为其形成基础,生态价值链为其稳定进行的核心,两者间互动和耦合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经济总体循环可以以沼气系统为核心,向外连接种植业子循环系统、养殖业子循环系统、种植业―养殖业循环子系统、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子系统、养殖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子系统、种养殖业―第三产业(餐饮、休闲、娱乐、观光)循环子系统,实现“接二连三”、“一三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艳冰,赵涛.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系统构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5):45-47.

[2]Wong S K S.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een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China[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 22(5): 321-338.

[3]靳现凯,刘宇.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J].生态经济,2011,1(1):21-23.

[4]R.A.Frosch,N.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144-152.

[5]张欲非.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12(01).

[6]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17):67-68.

[7]Rehfeld M M, Rennings K, Ziegler A. 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and environment product innov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61: 91-100.

[8]高丽峰,赵丹丹,宋永辉.副产品交换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5,10(01):34-37.

篇10

关键词:地勘单位;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4-02

一、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提出

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即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促使企业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所有管理活动中全方位地发生联系,并对联系的方式、联系的过程和联系的结果进行适时监控的体系。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也是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这一循环体系为基础。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取决于因果关系、持续改进和流程控制三方面的因素。绩效管理体系三个目的、五项关键决策和作为绩效管理体系核心构件的四个循环环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环节和关键决策模型”。

对于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结构组成,笔者持三层结构的观点,即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应有以下三个层次的结构组成:一是目标制定层――战略制定体系、目标体系、指标体系;二是管理实施层――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组织责任体系、绩效沟通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反馈体系;三是评估结果应用层――薪酬和福利管理、培训管理、人员配置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

与传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相比,笔者的分类方法有两个突出的改变:一是将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纳入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体系与战略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确保了绩效管理的战略性;二是从系统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绩效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其他子体系之间的沟通和联动效用。

二、地勘单位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整个地勘单位工作绩效

在地勘单位进行制定绩效考核管理计划时,便将总体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把每个职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作为一个点,由多个点汇集成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的一个集,由多个集汇总成地勘单位的总体战略目标。因为每个员工都能清楚直观地了解他在总体战略目标中的位置与状态,体会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所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地与总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由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性所决定,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必将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持续地改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总体战略目标,实现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地勘单位提高整体工作绩效的目标。

(二)有助于提高地勘单位的沟通持续性

在整个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中,沟通是贯穿始终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核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指标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沟通,并服务于地勘单位后一阶段改善和提高总体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如果绩效管理体系中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那企业的绩效管理就不能称之为绩效管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算是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在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中,由于每个点和集都能清晰直观地了解自己在总体战略目标中的位置与状态,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够通过指标的完成进度以及在完成中遇见的问题,达到及时有效地沟通,使地勘单位的绩效沟通达到常规性和持续性,有助于员工优化后一阶段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推动地勘单位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

(三)有助于发掘员工潜力提高整体素质

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识别并发掘员工的潜力。绩效考核就像一面镜子,把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使员工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有助于员工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改进。另外,绩效考核也像一把尺子,可以使领导清晰地判断出每位员工特长与特点,带有针对性的对员工的培训与学习,可以发掘员工本身的潜力,使学习和培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地勘单位员工整体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

三、地勘单位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绩效管理目标体系

企业的战略来源于企业的使命和远景,它是企业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立的前提,也是绩效管理模式选择的基础。只有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绩效目标、指标的分解和考评标准的设置,才能保证企业的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地勘单位应该依据国家对地勘系统未来五年内的战略目标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略目标。

(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由于地勘单位是从事资源、环境勘查的专业队伍,其工作专业技术含量高,大部分工作在野外进行,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时间弹性较大。它的社会责任是为国家提供矿山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地,并提供大量地化、物化找矿信息及科研认识。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灵活运用科技的能力,要有创新思维和技术。针对大部分地勘单位而言,一般组织结构为总局(院)、二级单位,结合这些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将绩效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管理类绩效管理和非管理类绩效管理。根据每个层面的工作性质和目标运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指标,对各个层面的人员做出科学、全面的考核结果。

(三)绩效管理过程体系

绩效管理过程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四个环节。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体现在绩效沟通和绩效改进,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内各级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再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使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的四个环节根据绩效目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让地勘单位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提高整体绩效展开,部门的工作支撑和服务地勘单位整体绩效的实现,个人的工作为地勘单位的整体绩效的实现创造价值,从而使地勘单位战略落到实处。

1.绩效计划

在绩效计划阶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需要在对被管理者绩效的期望上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被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出承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投入和参与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一项协作性活动,由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共同承担。

2.绩效管理

根据绩效计划,管理者要对被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绩效计划并不是在制定之后就一成不变,随着工作的开展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3.绩效评估

在绩效期结束的时候,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主管人员对下属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在绩效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评估者表现的数据和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被评估者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要求的证据。同时,所得到的绩效评估的结果具有多种用途。

4.绩效反馈

主管人员还要与下属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实现以下目的:(1)对评估者的表现达成双方一致的意见;(2)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和优点;(3)使下属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4)使下属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5)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改进计划;(6)协商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目标与绩效标准。

(四)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绩效管理组织体系的有效性是保障绩效管理制度实施的基础。根据地勘单位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由高层绩效管理委员会和人事绩效管理小组组成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要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组织体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以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为基础。高层绩效管理委员会在规划完未来远景与使命,确定总的战略目标后,应积极灌输绩效管理理念,营造实施绩效管理的良好氛围,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带头执行绩效管理制度。第二,以中基层管理者的支持为支撑。中基层管理者是实际工作与总的战略目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中基层管理者的支持在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以人事管理小组的实施为保障。人事管理小组应参与到绩效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既是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设计者又是绩效管理过程的监督者。

(五)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与绩效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是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保证和依据。地勘单位应该结合单位本身特性,制定一套保障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绩效管理制度可以涵盖包括单位组织绩效考评管理规定、个人岗位绩效考评管理规定、员工个人绩效申诉制度、绩效反馈方式、绩效辅导制度、绩效考评结果应用制度等。但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要根据地勘单位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地勘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制定切实符合单位自身情况的管理制度。第二,建立合理的制度内容。把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与单位的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注意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保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建立制度周期化。每种制度的建立都有特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岗位的变化、要求的变化以及目标的变化都会影响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制度的建立也应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地进行改进。

四、结语

对地勘单位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地勘单位可通过定期的员工培训,使员工随时掌握组织所需的核心技术与技能,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来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为社会建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地勘单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秦杨勇.战略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Olsen E.O.,Zhou H.,Lee D.M.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erformance Results:A Case Analysis of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pproach to PMS Desig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

nce Management,200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