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训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康复训练总结

篇1

[关键词]脑瘫患儿;综合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发育商

目前,脑瘫已成为小儿常见疾病,其不仅使患儿的运动、语言功能发生障碍外,患儿的姿势、智力、学习能力也发生改变Ⅲ。而脑瘫患儿的脑组织损伤处于初期,同时其可塑性、代偿能力、恢复能力均较高,因此,早期进行康复等相关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综合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其均能够尽可能地促进患儿大脑功能恢复正常,尤其病情较轻的,甚至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综合康复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对提高脑瘫患儿发育商的效果,特在本院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脑瘫患儿81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1例脑瘫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2.7±0.8)岁,脑瘫类型:痉挛型:29例,不随意运动型:6例,混合型:6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4岁,平均(2.5±0.7)岁,脑瘫类型:痉挛型:30例,不随意运动型:5例,混合型:5例。本研究均告知患儿及家属的真实情况,取得其同意,并主动签署同意书。两组患儿的性别、脑瘫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年龄均在5岁以下;(2)均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脑瘫。

1.3排除标准

(1)有恶颅内性肿瘤或感染的;(2)不能耐受经颅磁刺激治疗的;(3)有癫痫等并发症的;(4)处于出血性疾病急性期的;(5)不能配合治疗的。

1.4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患儿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高压氧,以及针灸、中医推拿等传统医学治疗等,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d,患儿坚持连续治疗6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患儿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同时,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所应用的仪器为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责任公司生产的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型号为HXY-C3,刺激部位包括患儿的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同时设置相关治疗参数,磁场最大强度为0.8T,即治疗频率:5Hz,强度:100%运动阈值,刺激时间:2s,等待:13s,脉冲串重复个数:80次,每次刺激时间为20min,每日一次,10d为一疗程,治疗时间共6个疗程。

1.5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各能区的DA值以及发育商。各能区的DA值以及发育商的判断标准:在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由专人根据Gesell发育量表对婴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其中Gesell发育量表是由美国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Gesell发表的,其主要包括5个能区,即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而发育商(DQ)由功能区评分得出,满分100分,其能够判断患儿的神经运动损伤、智力障碍等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各能区DA值的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D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前后各能区发育商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脑瘫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使其成为导致小儿肢体严重残疾的常见疾病。脑瘫患儿的语言、运动、智力等各方面的功能严重下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绝大多数的脑瘫患儿得不到规范的长期康复治疗,最终患儿发展为肢体严重残疾,严重降低患儿的独立生存能力,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儿的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目前治疗脑瘫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等进行治疗。其中在脑瘫患儿治疗的早期,及时给予患儿规范的长期综合康复训练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等,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而经颅磁刺激治疗利用刺激线圈产生磁场,使其作用于患儿大脑,并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作用于神经细胞,导致其发生相关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患儿的大脑功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等。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8月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全部经X线确诊为膝关节骨质增生,男2例(4个关节),女18例(30个关节),年龄45~73岁,发病时间1~10年,均为经过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而就诊、排除结核肿瘤的患者。临床主诉关节弹响,肿胀,上楼下楼困难,尤以下楼疼痛居多,就坐后站立疼痛,下蹲与站起困难或疼痛,如活动过多、天气变化、情绪影响可使疼痛加重,甚至关节僵硬不能行走。

检查:关节运动或屈曲有摩擦音,关节周围(内、外副韧带及双膝眼及髌骨上内外两侧及窝部)有压痛点,浮髌试验阳性(部分阴性),关节腔积液6例,部分关节肿胀变形。

关节腔注射法:选内膝眼或外膝眼处严格消毒后进针,回抽关节腔没有积液,注射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500μg,保留针头,取下针管,再注入玻璃酸钠20mg,如为双侧关节则分两次注入双侧关节,各注射一半,注射完毕屈曲活动膝关节10余下,使药液充分扩散至整个关节腔,5天1次,共5次。回抽有关节积液者,抽取黄色积液,另换针管先注入意大利产曲安奈德10mg+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500μg,再注入玻璃酸钠20mg,5~10天1次,共5次,糖尿病患者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曲安奈德,曲安奈德一般注射3次即可。

太极神系列中成药应用:太极神系列中成药为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内服与外贴相结合的疗法。外贴药采用威灵骨刺膏或天麻追风膏烊化后敷贴在关节疼痛部位,20天1疗程,每隔3天取下烤软再贴。口服药物根据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药物:①风寒湿痹型:证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得热痛减,每遇天气寒冷或活动时加重,服用天麻胶囊(3次/日,6粒/次)和骨刺丸(3次/日,1袋/次)。②血瘀阻痹型:证见痹痛日久,患处刺痛拒按,痛处固定或或痛而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膝关节僵硬变形,服用骨筋丸胶囊(3次/日,3粒/次)和骨刺丸。③肾虚骨痹型:证见膝部酸痛,绵绵不休,四肢软弱无力并伴有头晕心悸者,服用强筋健骨丸(3次/日,10粒/次)和天麻胶囊(3次/日,6粒/次)。20天1疗程。

康复训练:值得注意的,骨关节炎后期出现的功能障碍畸形,并非仅仅骨、软骨变化所致,还和肌肉、韧带的功能有关,因此仅仅是理疗或药物治疗还是远远不够,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主动不负重活动为主先做增强肌力练习,再逐渐练习增加关节活动。主要是股四头肌的训练,如坐在椅子上压住踝部或脚上沙袋,令患者尽量往上抬脚,与锻炼股部肌肉,或原地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等锻炼方法,加强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支持及血液供应,而不能让患者做剧烈的下蹲站起、爬楼梯或以半蹲的姿势做膝关节左右大幅度摇摆、压腿等动作这样只会加重关节的磨损,使病情恶化,对于关节的全面康复无益。另外,还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凉和过度使用。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②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劳累后出现部分症状,休息后缓解。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加重者。

结 果

本组20例通过1个疗程治疗及康复训练,痊愈15例(26个关节),显效4例(6个关节),无效1例(2个关节),随访半年,2例(2个关节)虽复发但经及时治疗很快痊愈,总有效率95%。

篇3

一、智障儿童康复训练课程内容

1.训练人数

每节课中最多同时训练两名学生。康复训练大多需要老师的辅助与指点。尤其是这些特殊的智障孩子,需要辅助的地方就更多了。如帮助他们计数,协助他们固定,时常还要帮助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而遇上顽皮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奖惩引导。所以每节训练课内学生人数不能过多,否则训练会顾及不暇,训练效果也就不理想了。

2.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以四十五分钟为宜。通常康复室和脑瘫儿童的教室不在同一楼层,在上下楼和穿脱鞋上要花十分钟,在训练间隙的休息和玩耍要花五分钟,所以真正的训练时间是三十分钟。训练时间过长孩子会感到很疲劳且没兴趣,训练时间太短效果就会不理想了。

3.训练频率

训练的频率以每周四次为宜。康复训练是需要一定的运动量。训练的频率太低不容易形成正确动作的记忆,也不能提高弱侧的肌力,训练效果不明显。训练的频率太高,患儿很疲劳,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训练内容,形成恶性循环。常此往复不仅没能形成正确的运动方式,错误的代偿动作却形成了,很难再更改了。

4.训练方位

一人训练,受训者的方位是转向空旷处。

二人训练,这对受训者的自控力是较好的。可让她们相向而训,能起到互相鼓励、互相竞技的效果。如他们的自控力还不够好,让他们相背而训,互不干扰。

5.训练辅助

配上背景音乐,调节气氛。一边接受训练一边听着轻松、自然、舒缓的音乐,能使训练者心情愉悦,从而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加强了训练的效果。音乐的选择上应以舒缓、轻松的轻音乐为宜。此类音乐更能切合慢、稳、准、到为训练要求。

6.家庭训练

康复训练还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只靠上课这些时间训练,训练量是不够的,所以还需家长的支持,辅助、指导孩子的训练。通过在家庭中的训练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二、实施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技巧

1.力求慢、稳、到位的训练要求

康复训练是长期的通过提升弱侧肌力来抑制对侧异常肌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它的训练效果在是在慢、稳、到位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如训练的速度过快会产生其它部位的代偿现象,需要训练的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且会促进不正确的代偿动作的发展,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慢慢的、稳固的、到位的认真训练才能真正的建立肌肉的正确动作。

2.亲手触摸,督促学生

智障孩子大多惰性很强,不想受苦、不愿受累。的确康复训练是需要毅力去战胜辛苦和劳累的。对于他们只靠言语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亲自的督促。在训练学生做仰卧起坐时,我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我的手放在孩子的腹部,还不时的提醒他,“你的腹部一用力,这里的肌肉就会变的硬硬的,老师的手就放在这里,一摸就能知道你是否在用力。”听了我的一番话后,他有点担心,但每次都能认真练习。这招很管用,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就明白自己做的好不好、正确不正确。

3.帮助受训者计数

有些智障的脑瘫儿童计数有困难,为此我想了个好主意,用搬运玩具的方法来代替计数。如在训练患儿跪起时,让患儿面对墙跪好,先在墙上钉个纸盒,在地上放个纸盒,当患儿每完成一个跪起将地上盒中的雪花片拾起放入墙上的纸盒里。十五分钟后老师与她一同数数墙上盒中的雪花片,计算一下离目标还差几个。运用玩具帮助计数困难的孩子计数,不仅使训练充满乐趣,而且还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最重要的还能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性。

4.舔糖帮助做舌操

在脑瘫患儿中有很大部分都有语言障碍,其中很多都有舌头伸不出口外的不灵活的症状,所以对于脑瘫患者必须加强伸舌的运动,多做舌操。虽然这些智障儿总是存在不少的惰性,但美味和好奇对他们都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我就试着让他们舔蘸着糖的筷子,他们感到很好奇,并努力的伸出舌头。一次没成功,就再试一次,当他们成功的舔到了筷子上的糖,觉得味道很甜的时候,就会不断努力,继续尝试。在他们不知晓的情况下,训练者又把筷子往外挪了些,他们再经过不断努力后,又成功的尝到了甜头。训练者就用这招训练他们做舌操,舌头越伸越长,越伸越灵活了。

5.提示右转的技巧

康复训练中的有位同学右腿支撑很差,为了训练他右腿支撑,每次转弯都要求他右转。由于他的右转困难,且辨不清左右,经常会把右转搞错成左转。为了让他辨清右侧,我在他的右臂上贴了贴纸做标志,并提醒他要转弯时记得看看右臂上的贴纸,再决定右转。经过多次训练后他已养成了先看手臂再右转的习惯。接着,我再训练他不看右臂就能正确的右转。

三、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手段

1.积极鼓励,决不吝啬对孩子的赞扬

我认为孩子的动力是夸出来的。在同样能力的前提下,你不断的夸赞他,他的自信心与勇气受到积极的鼓舞,能不断的挖掘潜力,跳一跳去摘果子。如果不给他鼓励,他会认为树上的果子是不可能够着的,也就不努力去跳着摘果子了。对孩子的训练与以表扬和鼓励,是一种正面强化,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训练能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认可,教师应及时肯定孩子的训练成绩,保护好孩子的训练积极性。

2.不同的训练交替进行

一般一节课中安排两个训练内容为宜。两个训练项目可以交替进行。一直坚持做一个训练项目,患儿很劳累,中间穿插了不同训练部位的训练项目,既能休息,又训练了其他部位的肌力,一举两得。

3.语言要亲切、易懂

教师的言语要和蔼可亲,切忌让学生有生硬、害怕的感觉,要觉得老师是可以依靠的、可以信任的。在训练中有何不适应、有何困惑都可以跟老师说,老师会帮助自己的。教师的说话语速要慢、稳,向学生提要求时语言要简明扼要,要与慢、稳的训练要求相一致。语速过快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会使出现有其他部位的代偿和形式不正确的用力姿势,这就很难纠正了,适得其反。

四、对教师的训练要求

1.善于观察

作为一名康复训练教师,要学习善于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的训练对象。教师的观察对象不仅是已经确诊的脑瘫患儿而且还要观察其他儿童,因为有些脑瘫患儿肢体障碍的程度很轻,在测试中很难观察到,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活动中较易观察到。所以康复老师必须要全面的观察。观察还需更仔细、更细致、更入微。有时学生的一个细小的动作障碍确是脑瘫的诊断重点。除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外还需多比较。要边比较边观察。要与个体的健侧比,要与个体的患侧比。要多种途径进行比较,边比较边思考边摸索。

2.乐于鼓励

对于这些智障孩子来说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或家长鼓励了他们,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训练的情绪就会高涨,训练的积极性会很高。鼓励的方式很多,对于低年级同学可以以物质奖励为主,如奖励吃橘子、吃糖等。这些物质刺激能引起低幼儿童的兴趣。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鼓励的方式就更多了。如言语的鼓励、目光的鼓励、安抚鼓励、做喜爱事的鼓励等等很多。鼓励是油,在适当的时机下运用了鼓励能使训练的效率有所提高。

3.善于学习

对教师而言,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是块新领域,需要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更新。一次培训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积累专业知识,从不同渠道搜集资料,才能更好的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所用。

4.勤于总结

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在训练一阶段后的总结能为以后开展训练工作指引方向,有什么不合理的能及时更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继续。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请教或查询资料,勤于总结对于开展康复工作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训练一阶段后,要好好总结一番,为更好的开展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五、康复训练的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我也有点滴的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康复训练的进程比较长,由于有些学生错过最佳训练期,年龄较大了,训练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千万不要灰心,哪怕有点滴的进步是成功的,哪怕没有恶化,没有进步同样也是成功的。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积极提高训练效率。患儿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如训练时间有限,就应多投入时间在年幼的孩子上训练。最后,加强家校的联系。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果,应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理解。鼓励家长与教师共同训练,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资料:

1.叶仓甫、黃乃炯.知觉动作发展训练

篇4

关键词:中风患者;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0.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31-01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语言蹇涩、口舌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患者经急救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就进入了康复训练期,但由于运动功能恢复缓慢,时间久,患者极易产生烦躁、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不配合甚至放弃康复训练,从而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我科2011―2012 年收治中风患者68 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这些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我们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作为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一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2012 年共收治有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68 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 年龄 30~ 78 岁。痊愈 35例,好转 27 例,效果不明显 6 例。总有效率为 91. 2%。

2.护理措施

2. 1 心理康复是全面康复的基础

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是由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加之有些患者还伴有言语表达障碍,情绪低落,产生无用感。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争取亲友的支持。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使其得到宣泄。护理人员要以真挚的感情与他们交往,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并通过自身良好的语言、表情、风格和行为去影响患者,慢慢让他们接受自己的现状,使其认识到只有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体现生命的价值。避免一切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首先达到心理康复,这是康复成功的重要基础。

2. 2 多措并举,促进康复

中风康复期患者病程长,见效慢,导致患者出现角色退化和习惯化,自信心不足,对运动训练有不同程度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表现出像孩子似的任性、依赖、脆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指导、鼓励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克服患者的依赖和厌烦心理,促进康复。比如有一患者,偏瘫3 年多,整日卧床,安于接受亲友和护理人员的生活护理,体重渐增至 95kg,血脂增高,肌肉萎缩。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1)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起床活动的重要性,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之积极配合; ( 2) 适当减少饮食量和调整饮食结构; ( 3) 制定一定强度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由一名护士陪伴做各项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从室内到室外,并认真指导,把每天的计划完成情况绘制成表,贴在患者床头,使其对自己的进步一目了然,每 10d 总结 1 次,进步明显时就奖励患者看一场台球赛 ( 因患者酷爱台球运动) 。经过不断鼓励和强化,患者克服了依赖和厌烦心理,积极参加运动训练,两个月后,体重减至 82kg,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2. 3 掌握正确方法,纠正错误观念,确保康复效果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经常向患者讲解医学知识,教给正确的锻炼方法,纠正自身的错误观念,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从而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如有一位患者在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由于方法不正确,用力过度,导致患侧肩关节脱位、疼痛。我们及时给予手法复位、热敷等处理,并再次给予示范训练,在病人及家属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位患者,由于害怕活动早了引起再次脑出血而一直拒绝康复训练。我们耐心向患者解释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最新的康复理念,即康复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并列举了本科室几位康复训练早、效果好的病例,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训练。经过反复讲解,患者终于消除了对康复治疗的错误认识,开始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很快好转出院。

3. 4 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

烟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也是影响中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从入院开始,我们就利用治疗、护理的一切机会,大力宣讲烟酒的危害,反复同患者沟通,提高认识,促使其戒烟、戒酒和其他不良习惯。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康复护理,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中风科护理人员,除做好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外,更要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才能达到尽快康复和全面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首先对患者均维持原来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综合疗法”。

①行为康复训练。精神病临床研究认为:所有的心理失常的现象基本上都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因此,我院开始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行为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而改变其活动变懒散为积极,社交变被动为主动,生活的独立性增强,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目标。具体的如:积极鼓励患者参加医院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指导患者对个人生活环境进行清洁整理等训练,经临床验证行为训练对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具显著的效果;

②园艺康复训练。在对患者进行园艺训练治疗前,医院的工作人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制定好整个疗程训练步骤及内容。园艺训练治疗时间安排:患者每天上午进行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设定为50min,每周训练5次,一般1个疗程时间为10周。训练具体安排:在开始训练前医护人员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本次治疗的规章制度以及实施园艺治疗的目的与意义,这样可以用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在训练过程中,训练技师需根据患者自身的园艺水平,按训前计划课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教授,时间尽量控制在20min以内,之后便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花坛的制作、盆栽花木以及庭园花卉的种植等各种园艺活动。在训练完成之后可以让患者相互之间对作品进行交流点评,然后训练技师再对作品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好的作品可以予以表扬或奖励,或者是陈设于治疗室内供病友们鉴赏等,以此来为患者树立自信;

③职业康复训练。自患者入院病情稳定之后并对其实施各种,“职业康复训练综合疗法”主要包括有:编织、加工挂历、一次性筷子的包装、一次性卫生用品加工,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配到不同小组工作,时间为每周5次,每次的时间为4h,所有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作业,在完成作业之后,患者可以相互进行点评,再由康复师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精神奖励和根据工作完成质量给予一定的奖金。对照组:只是采用与治疗组一样的药物治疗。

统计学处理

本文结果均使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使用(χ—±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采用t,采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通过对84例患者长达5个月的跟踪观察,通过统计相关数据表明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的BPRS值、MRSS值均有了明显下降趋势。具体内容详见表1。

2在进行“康复训练综合疗法”中,主要是采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住院患者精神康复治疗观察量表(PRARS)对84例患者参与训练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估,同时将评定数据进行了统计比较,患者在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10周末的评估差异具有显著性。具体详见表2。

讨论

目前,在治疗是精神病方面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康复综合训练疗法已经成为帮助患者实现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行为训练法、园艺训练法以及职业康复训练法,都是主要针对患者活动懒散、社交被动、生活依赖性强等问题进行康复训练治疗,通过长期的科学康复训练中,可以使患者劳动能力在连续性、持久性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患者通过言语及动作的交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患者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其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不仅对消除患者的病态是极为有利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病情。其最终目的是有效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减少和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精神症状,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目标。

篇6

【关键词】 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小儿脑瘫;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15

小儿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 严重影响患儿成长发育与生活质量。临床发现, 将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应用到小儿脑瘫治疗中, 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 加速患儿康复进程。选取60例小儿脑瘫患儿, 将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用于治疗小儿脑瘫, 疗效较好,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 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 所有患儿均经CT或MRI检查被临床确诊;被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8例, 女13例, 年龄3~36个月, 平均年龄(23.34±4.22)个月, 14例痉挛型双瘫, 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 5例肌张力低下型, 3例偏瘫, 2例混合型, 2例四肢瘫;对照组男14例, 女15例, 年龄4~36个月, 平均年龄(23.41±4.20)个月, 13例痉挛型双瘫, 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 4例肌张力低下型, 5例偏瘫, 1例混合型, 2例四肢瘫。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组实施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治疗[1]:华佗夹脊、太溪、神门处施以捻转补法;曲池、肩井、合谷、阳、阴陵泉、绝骨、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处施以热补针法;太冲施以捻转泻法。施针需依患儿情况调整穴位, 以手足阳明经及督脉为主,

1次/d, 不留针。头针取百会、上星、智三针、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 与头皮水平方向成15°快速入针, 依据不同穴位刺入≥0.5 mm, ≤0.8 mm, 运针不做额外操作, 留针≥30 min, ≤60 min, 起针时用干棉球指压针孔, 每隔1天1次。共治疗6个月为2个疗程, 每个疗程3个月。

热补针法[1]:消毒取直径0.25 mm、长40 mm的不锈钢无菌毫针, 找准穴位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 右手施针, 将其向前捻按入穴内, 得气后, 左手拇指加重施压同时右手拇指将针向前继续捻按3次, 针下逐渐沉紧接触到感应部位, 重插轻提连续3次, 右手拇指再次向前捻按连续3次, 顶住守气, 保持针下沉紧持续, 有热感, 缓慢出针。

康复训练[1]:①运动训练:18个月患儿施以Bobath训练法, 翻身、四点位爬行、坐位、跪位、立位被动平衡训练、行走步态、肌力增强训练、关节活动牵拉等;40 min/次。②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训练其对日常生活行为认知, 精细动作及协调(如手、口、眼协调)功能训练, 以上肢训练为主, 25 min/次。③语言训练:创造丰富语言环境, 适当语言刺激, 行手势、符号、构音障碍、语言模仿训练等, 25 min/次。均每周6次, 配合针法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GMFM:评定采用GMFM-88。综合功能:评定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 就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社会适应5个方面进行评价, 每项0~20分, 满分100分。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运动、日常生活、功能与正常儿童接近, 能言语;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运动、日常生活、功能有所好转, 病情发展良好;无效: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

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治愈4例, 占12.90%, 显效26例, 占83.87%, 无效1例, 占3.23%), 高于对照组的 72.41%(治愈1例, 占3.45%, 显效20例, 占68.97%, 无效8例, 占27.59%)(P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小儿肢体运动障碍及残疾疾病, 严重阻碍患儿生长发育[2]。临床研究表明, 中医针灸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特别是对中枢神经损伤疾病, 能够有效调节肌张力、改善患儿运动功能[2]。热补针法针刺手足阳明经、督脉相应穴位, 可通调督脉、疏通经络、健脾益肾、 益精补脑填髓、 醒脑开窍、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3]。针刺智三针、脑三针、四神针等相应大脑皮层区域, 通过改善局部供血促进脑细胞代谢, 恢复临界脑细胞功能。热补针法再加上康复训练, 二者双管齐下, 内外结合治疗, 效果更为显著。本次研究, 观察组总有效率、综合评分、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优良。

综上所述, 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宁霞, 刘桂珍, 孙克兴.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针刺研究, 2007, 32(4):261-262.

[2] 张宁霞, 王翔宇, 刘桂珍.热补针法结合Bobath疗法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对脑瘫患儿运动发育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针刺研究, 2014, 39(4):318-324.

篇7

【关键词】 精神康复训练; 抑郁症;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3-0021-02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Ment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MIAO Xin-xi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23):21-2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and provide help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linical depression.Method: 62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3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1),and ment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12 weeks,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pectively by using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bservation.Result:the assessment before treatment,SDS score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1.13,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MD scores(t=12.39,P

【Key words】 Ment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pression;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Qingdao Special Care Hospital,Qingdao 26607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3.009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提高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抑郁症患者临床发病率较高,如何治疗及控制抑郁情绪,临床上方法较多,疗效不一[1-3]。其中精神康复治疗在精神科越来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全面走向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探讨精神康复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31例抑郁症患者实施精神康复训练,并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青岛优抚医院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包括男19例,女43例,年龄18~65岁,平均33.7岁,总病程1~12年,平均

6.3年。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平分≥21分,排除有严重躯体疾患或脑器质性疾病[4~5]。将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服药剂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按照常规护理要求开展各项护理工作,自由活动,顺其自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病区护士陪同到康复活动中心,进行精神康复训练,2次/周,60 min/次,12周为一个康复训练周期。具体措施:由具体负责精神康复训练的康复护士做好各项康复训练记录,可根据病员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的安排和开展各项工娱疗活动,提高病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1.2.1 工娱治疗 治疗项目有:(1)工疗如手工制作、编制、折纸、树叶粘贴画、书法、绘画等;(2)娱疗如:广场舞、阅读写作、朗诵、秧歌等;体疗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扑克、健身、广播操等;(3)音疗如:聆听音乐、教唱歌曲、卡拉OK演唱等。

1.2.2 心理支持 活动进行时,康复护士与患者沟通,通过语言和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我、做到真诚表露自我和接纳,对所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做到及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感受,释放内心的抑郁和痛苦给予鼓励。同时对于因症状的影响,思维缓慢的抑郁症患者护士应耐心对待,必要时给予启发性提问及合理解释和安慰,协助患者表达看法。每次训练结束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训练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医患互动,使患者加深认识自卑心理对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解答疑难问题,强化树立自信的心态,充分调动病员的参与热情。

1.2.3 健康知识培训 在治疗过程中每月定期进行l~2次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讲授有关心理卫生、压力应对、健康教育、时事宣教等,并与患者自由讨论或提问,给予心理护理、认知治疗、引导患者正确的看待问题。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长期性和必要性,正确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在训练前及训练12周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评。SDS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感受;HAMD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24项版本量表,实用于抑郁状态的成人,总分能够较好的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衡量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SDS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05),两组训练12周后与训练前对比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86、4.91,P

表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SDS评定比较 分

组别 训练前评定结果 12周后结果

观察组(n=31) 67.64±7.22 40.32±6.31

对照组(n=31) 67.52±7.38 58.73±6.71

2.2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HAMD评定比较

两组患者训练前HAMD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P>0.05),两组训练12周后与训练前对比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8、4.52,P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常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睡眠障碍,自责、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感到慢性疲劳、精力缺乏,自杀率高。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心理社会因素的促发作用不可忽视[6-7]。随着社会的进步,抑郁症患者急需得到全面精神康复训练和治疗,不但要求患者无症状,还要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以便为全面回归社会做准备。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12周的精神康复训练的观察,结果显示其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SDS反映了抑郁状态的4组特异性症状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包含情绪的日夜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8个条目;精神运动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碍。这些症状的明显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训练使患者认识到情绪和生活信念与疾病的关系,对抑郁症的心理状况有显著的正面效应,这大大减少了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症状如抑郁、自卑等,患者的抑郁情绪明显减轻,生活兴趣方面明显好转。

抑郁症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常会感到绝望、无助和无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康复训练通过系统的健康知识灌输、医患互动、情感交流和技能实践,改变了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患者树立了正确的康复理念,有效提高了心理应激能力,增强了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是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不错的选择,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必要的、系统的精神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君建.集体康复训练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57-58.

[2]罗小琴,伍小敏.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6-17.

[3]钱志梅,李谦,张苏静.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58-59.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7-89.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6]钟柳波.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109-110.

篇8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偏瘫;针灸;康复训练

现将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中风患者出现的后遗症的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筛选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且处于恢复期的患者;②意识清醒,能配合检查及治疗;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其他躯体及精神疾患者;②感染严重者;③双侧及痉挛性瘫痪者;④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根据上述标准,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将60例我科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

1.2一般资料及分组所有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84岁,平均(56.4±2.3)岁;处于恢复期时间:14d~30d,平均21d。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针灸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恢复时间上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 针灸治疗选穴:以百会、风池、肩、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丰隆、解溪、涌泉为主要穴位。

手法[1]:以患侧取穴,根据不同时期手法略有区别,对弛缓期患者而言,此时患侧肌张力低下明显,可加重刺激,直至产生强烈的酸麻胀重针感为好;对于痉挛期的患者来讲,其肌张力增高,可轻刺激不提插及捻转;对痉挛严重的患者而言,可暂时不针灸,予神灯照射。30min/次/d,15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一般休息1~2d。

1.3.2康复训练包括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健康治疗两方面内容,其中康复训练主要是床上保持良肢位及变换、床上四肢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坐位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立位平衡训练及步行训练[2]。一般而言,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45min,并嘱咐家属帮助练习;心理健康治疗主要针对中风患者清醒后意识到偏瘫的恐惧和抑郁心理,在其意识恢复后作为医务人员应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并使患者了解情绪、心理等精神因素在疾病预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适当教授自我放松技术,以排遣不良情绪[3],同时,使其明白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性,培养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更好的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及3个月后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SSS评定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量进行评分,最高45分。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法:采用Bathel(BI)指数评分标准,即100分独立, 75~95分轻度依赖,50~70分中度依赖, 25~45分重度依赖, 0~20分完全依赖[4]。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SSS、BI评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在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两组治疗前后SSS、BI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中风病属于老年常见性疾病,以突然发病为特点,西医多将其归属于“脑血管意外”之中,偏瘫作为其常见后遗症,由于行动不便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因此,探寻其有效防治中风后偏瘫的方法是现今的难题。

有鉴于此,我院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报道指出: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脑神经可塑性,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5]。本研究通过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结果发现: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S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提示:针灸辅以康复训练对于降低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绪刚,王桦. 针刺加经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J].中外医疗,2010,35(4):120

[2]陈少贞,江沁,刘鹏,等.认知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独立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4~16・

[3]刘立芬,曾昭祥,刘琳,等.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J].四川精神卫生, 2006,19(4):203~205

篇9

本文将根据临床实际,对于神经内科进行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促进脑卒中病症临床治疗康复率,减少对于患者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治疗;临床特征;分析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28-01

通常情况下,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根据临床研究统计显示,容易出现在的心脏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病症患者中间,一旦发生脑卒中不仅容易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并且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残影响,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临床中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干预是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或者是关节脱位、挛缩畸形等残疾情况的发生,并且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减轻患者病症痛苦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和影响意义,在临床中也得到了较好实证应用。

1 脑卒中患者特征与致残原因分析

1.1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症特点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群体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出现较快速度的加速,导致出现自稳态控制能力降低,同时对于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答能力也出现迅速下降,从而就为患者脑卒中病症的发生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通常情况下,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临床检查中多显示为脑内出现多发病灶以及脑萎缩、白质疏松等,同时还伴有认知障碍和二便障碍、躯干控制能力与肌力功能相对较差等问题状况,此外,该病症一旦发生不仅废用以及误用发生比较快、数量多、情况严重等,而且容易出现退化,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患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随着脑卒中的发生,患者全身器官以及系统功能出现明显衰退,对于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及预后影响也比较突出,预后突发病症相对较多,并且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于患者健康形成较为频繁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等出现迅速和明显的下降。总之,脑卒中病症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患者病情变化波动比较大、病程时间比较长、致残率高、恢复比较慢、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等,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临床病症特点。

1.2 脑卒中患者临床病症的致残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症特征分析,根据临床中对于患者病症原因的总结分析,由于导致脑卒中患者病症发生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存在多因素影响情况。而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病症发生致残因素的分析中,除了脑卒中病症本身的作用因素影响外,各种伴发病以及患者机体老化、继发后的误用与废用、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等,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不同残疾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患者生理肌体的老化,导致患者的各种活动能力出现下降,从而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与外伤情况,同时对于病症治疗期间的康复训练耐受性和配合程度也会降低,也就更容易造成治疗期间的误用和废用情况发生,并且一旦出现误用与废用则很难进行改正。最后,再加上患者对于自身肌体老化和伴发病、继发的费用和误用等心理承受比较差,造成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存在和发生,必然会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训练等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患者在病症治疗期间出现较为明显残疾和伤害,甚至发生严重的致残病症,对于患者健康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的开展造成不利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呈现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2 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治疗临床特征分析

2.1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分析:

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结合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年龄特征与工作生活情况,由于老年群体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多数已经不参加工作,因此,在进行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也主要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主,并且在治疗期间要尽量减少患者卧床不起发生的概率,同时尽量减少患者对于医疗机构的依赖,使患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生存与自理生活能力,从而为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减轻相应的负担,减轻患者痛苦。

2.2 脑卒中康复治疗临床特点分析: 结合脑卒中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开展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善。

首先,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注意加强对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认识,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医院的康复训练和治疗,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合医院当前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开展的实际情况,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脑卒中病症康复治疗的了解不够深入,并且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等,使得患者的康复不仅治疗时间比较长,并且康复治疗效果也比较差,引起患者以及家属的抵触,对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配合程度都比较低,对于患者的病症治疗存在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治疗的宣传教育,以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其次,在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还应注意结合患者病症的治疗恢复情况以及病症特征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患者病症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再次,在患者病症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使患者以及家属理性看待康复治疗,认识到康复治疗虽然不能够使患者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但是对于患者日常生活以及生存自理的实现,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医院的康复治疗计划,实现生活与生存能力的提升。最后,还应注意通过对于医院设备的改造升级以及加强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来实现患者的康复训练,提升患者日常生活与生存的能力。其中,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不仅需要做好患者身体功能恢复训练的护理与电刺激治疗护理,同时还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心理对于患者护理的影响。

3 结束语

总之,脑卒中作为临床中发病率与致残率、死亡率都比较高的一种病症,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进行脑卒中康复临床特征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红琼,郭鹏,李超.卒中后共济失调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37例小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8).

篇10

〔Abstr act〕Objective: To prevent and remedy symptoms of paralysis such as contracture of joints and stiff limbs, to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e of cerebral apoplexy and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incapacitation. Methods: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performed and anti- paralysis drugs were given.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of spastic paralysis of cerebral apoplexy was 91.5% among 106 cases.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symptoms of spastic paralysis.

脑卒中是我国第一大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 致残率高达85%以上〔1 〕, 因此, 迫切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降低致残率。

我科自1995年以来, 以针灸及康复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疗法先后治疗106例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该疗法在对抗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着, 现将临床资料归纳如下。

1 一般资料

106例患者中, 男57例, 女49例; 年龄30~81岁;病程最短为7d, 最长为2年。 2 治疗方法

2.1 口服抗痉挛药物根据肢体痉挛程度, 酌情使用巴氯酚、甘氨酸、妙纳等药物。

2.2 针灸疗法

根据肢体痉挛及关节功能障碍的轻重程度, 以循经辨证取穴为主, 拮抗肌群部位取穴为辅。

2.2.1 头部取病灶同侧的运动区、感觉区。

2.2.2 上肢部肩髃、肩内陵、肩外陵、曲池、手三里、合谷穴等。

2.2.3 下肢部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穴等。

每次上、下肢各取5~6穴、采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30~40min, 每日一次, 30d为一个疗程。2.3 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在无痛范围内患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以达到缓解肌痉挛、保持关节功能为目的。每次30~60min, 每天重复2~3次, 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患肢的良姿位和感觉障碍的护理。

2.3.1 训练要求从远端小关节开始, 进行患肢各关节部位的揉、拿及关节的牵伸、挤压运动。对于明显的腕下垂、五指屈曲挛缩者, 在被动运动有效的基础上用矫形器固定在腕背伸, 五指伸直的位置;对于足尖下垂、踝内翻者给予超腘窝的“丁字鞋”外固定, 以保持踝背伸于中立位, 使痉挛缓解后患肢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刺激量的状态。

2.3.2 变换训练包括床上翻身、起坐、坐位平衡、站立平衡、迈步行走的训练。

2.3.3 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取仰卧位或坐位,让患者主动以健肢带动患肢, 做上肢的直臂上举、外展、后伸, 肘关节的屈伸, 前臂的旋前、旋后, 双手十指交叉做对掌挤压运动, 并进一步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及手、眼的协调性练习。

3 疗效标准

治愈: 关节痉挛症状消失,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能自理, 部分可恢复工作。显效: 关节痉挛缓解、出现分离运动, 肢体运动明显改善。进步: 肌张力稍有增高, 受累部位关节活动有“卡住感”。无效: 康复治疗前后痉挛及活动障碍无改善。

4 结果

经过30~180d的综合治疗, 基本治愈46例, 显效30例, 进步2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91.5%。

5 讨论

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发生发展过程中, 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者痉挛, 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 是中枢性瘫痪的特征之一。

如果痉挛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不但会引起患肢疼痛, 还会造成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及变形, 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和康复训练困难, 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2〕。因此, 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 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针灸及康复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治疗, 从而使机体的功能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目前, 国外把针灸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称为“新趋势针灸”,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挪威的康复医学专家Astrid kjendal〔3 〕曾经把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长期随访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 在针刺的6周内甚至随后的1年中, 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的大量研究也证实: 针刺可从血液动力学4 〕、脑组织形态学〔5 〕、神经生化学〔6 〕等方面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消除脑水肿, 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另外, 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预防和纠正关节挛缩、肢体僵直等偏瘫痉挛模式的出现, 最大限度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口服抗痉挛药物的目的是: 降低肌肉收缩的力量, 缓解异常痉挛模式的持续状态。痉挛状态的药物康复应注意个体化, 需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 而仅作用于肌肉组织的药物, 其靶作用为降低肌张力〔7〕。

在治疗期间, 也应重视患者的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障碍等方面的治疗,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树立信心, 积极主动参与训练, 激发患者的康复欲望, 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和疗效, 最终使躯体和心理全面康复。

[ 参考文献]

〔1〕戴红, 王威, 于石成, 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5) ∶344- 347.

〔2〕张艳宏, 刘保延, 赵宏, 等.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特点及其评定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2) ∶110- 112.

〔3〕Astrid Kjendal.针刺治疗对亚急性中风作用的一年随访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998, 4 ( 3) ∶100.

〔4〕李力, 张存在, 韩景献.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 1995( 9) ∶533.

〔5〕胡国强, 田菲, 李平, 等“.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水肿自由基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天津中医,1995( 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