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4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循环经济原理

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原理

一、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经济学认为,要相实现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以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均衡与功能持续。生态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资源无限的假设,而是以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为研究起点,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目的新兴经济学科。

二、循环经济以资源稀缺论为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总是明显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质稀缺性的存在,各种经济问题相继爆发,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难题,经济学应运而生。因此,经济学的经典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三、循环经济以经济效率理论为目标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最优,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被用来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分离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谓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价值量与自然资本(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功能)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即:生态效率=经济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恒定指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时,应该考虑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这一计算方式有效改变了GDP对经济增长真实尺度的扭曲。

尽管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都突出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思想,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环境压力的增长,直至环境压力趋向零增长。循环经济克服了单一传统经济与单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弊端,将整个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建立其运行模式,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

而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都强调将经济和环境两个维度相结合,在提高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用生态效率来衡量。也就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效率不再仅仅是指经济效率,而是更加强调社会效率,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要求资源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四、循环经济以外部不经济理论为核心

“外部性”又被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无关于各方应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得的相应报酬,是外在的影响。对旁观者影响的后果既可能是带来福利的损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视为“外部不经济”,后者则被视为“外部经济性”。环境污染(负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正外部效应)正是外部性理论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经济学领域,污染被认定为外部不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在外部不经济理论中,污染被界定为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在经济学领域看来,这种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资源为能够被作为上产要素而界定其产权所决定的。

不得不承认,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独立掌握这种产权并有效实施,降低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力图通过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来减少甚至消除社会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时也不给任何人污染的权力,最终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五、结语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为手段,以解决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间矛盾为目的的经济学科。通过对循环经济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循环经济是一门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效率学说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经济学科。循环经济的产生遵循着传统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对其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创新。它触发了世界各国对生态资源稀缺、经济效率和外部经济等经济概念的再认识,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学解释,能够使人们了解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解决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2][美]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5]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6]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随着水能资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能资源有效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时,必须克服传统开发模式下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为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思路。

一、循环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

1.能源的循环经济,亟待水能资源的开发

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传统能源开发采取的是“能源资源——能源产品——能源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的是储藏地下及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消耗谋求经济发展的线形经济,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纳入到能源开发中。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煤炭等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能源的循环经济要求。

2.水能资源的开发,亟待循环经济模式

水能资源的开发将给开发地周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下,忽视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充分吸收循环经济理念,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库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积极发展水电能源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体系,鼓励水能资源的开发

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到“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而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在水能资源开发中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制定统一的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和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将“优先发展水电”政策落实到实处,转变能源的生产方式,使能源开发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

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水能资源开发中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成本并没有得到相应完整的体现。因此,应该改革企业和政府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将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从而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使水能资源开发更能体现出其真实成本和真实效益,从而有利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

3.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体系,促进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能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的循环经济。

(1)健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而且持久。因此,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首先必须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其次应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源头预防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大多是从宏观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在微观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纳入到经济评价的更少。这样不仅忽视了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间接地扩大了项目的效益。因此,应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项目。

(3)优化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据统计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因此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决策,在保证项目价值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尽可能选择对周围动植物友好的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采取积极的移民安置政策。大型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将带来大量的移民及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水能资源的顺利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移民及安置问题,除了采取传统的政府安置政策、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等之外,还可以研究采取“投资型”政策,让移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投资,使他们能长期分享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益,并促使移民和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水能资源项目的顺利开发。

4.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期比较长,一般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运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加强大坝安全管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新建大坝的设计、技术、建造等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历史上原有大坝的安全问题以及大坝的管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尽快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权衡,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综合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病险水库大坝加以解决。另外,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今全球恐怖活动频繁,国内也存在恐怖力量,比如种族冲突、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等都有可能激化成社会矛盾,对大坝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2)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首先,要根据项目用电、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项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电站优化运行方案,确保水电站和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减轻水电站运行对水库水生环境的影响,确保下游必要的生态流量和鱼类等的基本生存要求,满足下游航运的基本要求等。其次,要协调项目的效益和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关注运行安全问题,重视对项目的技改更新,防止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要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强水电站防洪管理,包括加强水电站防洪预案的编制,健全水电站安全度汛监管机制等。

5.加强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当前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太多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大坝退役的问题。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水电站退役是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1)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应该事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考虑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后期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运行管理和大坝退役提供指导。在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应该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如果使用新的投资来延长使用寿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不可行,则需要考虑水电站退役问题。

(2)加强水电站退役后的技术经济评价。根据水电站拆除程度不同,水电站退役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对于完全退役,除了要考虑大坝和辅助设施全部拆除的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大坝拆除后淤沙及水的下泄给下游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大坝拆除后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部分退役,则需要考虑大坝的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成本等。对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目的是使水电站的退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而且水电站的退役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

三、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有效消解由于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美)P·麦卡利著周红云等译:大坝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篇3

工业园成立后,确立了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建设园区的指导思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万吨电铅、10万吨粗铅、15万吨电锌、8万吨高纯氧化锌、3万吨粗铜、20吨电解铝、10万吨化肥、10万吨轧钢等重点项目,使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00亿元。

自2002年以来,工业园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利用自身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冶炼、加工、建材、化工基地。随着工业园投资的集聚、现代化工业的集聚、优质产品的出口,推动了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外向度,同时,增强了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逐渐成为了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带动整个青海经济并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经济。

同时,有色金属工业作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面临着生态转型问题。甘河工业园区作为青海省的重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目前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及与之配套的环保设施等方面,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针对甘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甘河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甘河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1.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理论的一种实践,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流的正确选择,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对物质与能量进行优化,从而在区域内达到平衡,形成内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排放最小化的可持续地域经济发展综合体。区域内的企业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建立起工业共生和代谢关系,使自然资源在整个生态过程中进行闭路循环,有效地治理了工业污染,在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自然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生态工业园区建立起来的工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充分体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处理长期围绕人们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明显的效益

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圈内基础设施共享,物流成本降低,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资源综合优势,使生态工业园区在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取得明显的效益。在工业生态学的指导下,园区内形成一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料成为另一个的原料,有步骤地回收和利用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从而解决了部分企业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问题,节省了企业处理废物的费用,使组成生态链的园区内企业增加了净利益,提高了园区的经济效益。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相关生态链的企业在园区内聚集建设,能增加当地的就业率和税收,提高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内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生产废弃物排放的减少,使整个园区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极小量排放,大大减轻了环境负荷,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

因此,在甘河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把甘河工业园区建设成生态工业园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锡铁山铅锌矿,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的源头

锡铁山铅锌矿是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大型综合性矿山企业,地处柴达木盆地。矿山自1986年投产以来,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年采选矿石达150万吨,是全国大型采选冶炼联合企业。企业产品主要为铅精矿、锌精矿和硫精矿。以前,企业采选矿后的初级产品直接外销,尾矿废弃,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为此,在甘河工业园,西部矿业成立了铅业、锌业分公司,对锡铁山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锡铁山铅锌矿生产的部分铅精矿在这里深加工为粗铅和电铅。在粗铅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废气通过从瑞典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回收含硫废弃物用于生产硫酸;而另一废弃物――水淬渣则提供给园区内的湟水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高标号水泥;在电铅的生产中,铅渣回收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金属,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大为降低。

鉴于锡铁山铅锌矿生产的锌精矿中,还含有金、银、铟、镉等各种有价金属、特别是金属铟等稀贵金属,公司在甘河工业园区内围绕锌冶炼生产系统,建立了一套综合、完善的稀有、稀贵金属回收生产工业体系。在这个系统中,物料循环利用,金属铟、金属镉、金、银等得到了有效回收,且没有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惟一的经过处理后的低铁渣销售给水泥厂做生产原料。

搞好矿山尾矿再利用是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过去,锡铁山铅锌矿选矿时,把产生的含硫尾矿作为废弃物处理。近年来,企业将其深加工为硫精矿,又将硫精矿提供给下游企业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生产硫酸,硫酸产品再向下游企业不断延伸。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由此可见,甘河工业园区的建立,使锡铁山铅锌矿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产业链的延长和污染物的低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企业自身实践循环经济的同时,不仅促进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也形成了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2.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产业链分析

在甘河工业园区以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百河铝业公司、青海锌冶炼分公司、西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锌业公司、西部铅业公司等企业为主线,形成了锌、铅、铝加工为主的三大产业链。

产业链一:锡铁山锌矿一锌厂―锌锭―硫酸一化肥厂―水泥厂。

锡铁山选矿厂生产的锌精矿经过锌厂冶炼生产系统,得到产品锌锭,其副产品硫酸提供给西部化肥厂生产磷

肥,化肥厂产生的鳞石膏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生产水泥。

产业链二:锡铁山铅矿―粗铅厂一电铅厂―铅锭;粗铅厂―硫酸―化肥厂―水泥;电铅厂―金银冶炼厂―金银。

锡铁山选矿厂生产的铅精矿经过粗铅厂再经过电铅厂,得到产品锌锭;粗铅厂的副产品硫酸提供给西部化肥厂生产磷肥,化肥厂产生的鳞石膏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生产水泥;电铅厂产生的铅渣,提供给金银冶炼厂回收金银。

产业链三:煤―电一铝产业链。

围绕三大主体产业链及三大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众多的辅助产业链,如西部碳素厂的产品一阳极块,是百河铝业电解槽所用的预焙阳极;围绕锌冶炼生产系统,建立了一套综合完善的稀有金属回收生产体系,其中包括镉冶炼系统、硫酸锌生产系统、铟回收系统、金银回收系统和大窑铁渣磁选系统等。同时,随着园区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源综合利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的入住园区,形成日益复杂的生态工业网。

三、建设甘河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构建以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平台。通过对链接或耦合的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宏观调控,实现园区内实时的环境监测监督、统一的资源调配、优化的生产布局、合理的工业引进和淘汰,从而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区内生产、消费与还原的均衡机制提供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和技术支持。

(2)对园区内已存在的项目,建设重点是引进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并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3)对园区项目引进的工程中,建设重点是在完善已有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态工业网。同时要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实现园区内能流、物流的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提升区域内经济运行质量。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企业生态工业试点。通过借鉴国内外在实践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省、市、园区建设经验,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在园区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推动园区生态工业的加速形成和良性互动发展。

2.积极开展有色金属产品产业链延伸科研工作

甘河工业园区作为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应积极开展其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研究,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内容包括;

(1)西部锌业

西部矿业锌事业部目前的主要产品有电锌、锌基合金、氧化锌、阴阳极板、电炉锌粉及硫酸。拟综合回收的金属主要包括:锌液净化除钴渣的钴回收,锌粉除镉渣中镉的回收,铟和锗的回收等。拟深加工前景看好的产品有:热镀锌基合金,鳞片状锌粉及四针氧化锌晶须等。应积极开展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2)西部铅业

西部矿业铅事业部目前的主要产品有电铅、金、银、硫酸等,但从长远来看,应加强新产品的研制,主要有免维护铅酸电池合金及其电极板的研制与生产。国内汽车产量很大,浙江、广东、福建等从国外购买大量电极板装配电池,可以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研制电极板,第二步研制电池。

(3)西部铝业 西部铝业现在只生产铝锭,同时因受高电价的影响,目前难以盈利。应在铝深加工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3.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静脉产业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产,开展锡铁山镓、铟、锗等稀贵元素的回收工作。锡铁山铅锌矿床中除含铅、锌外,还含有一定比重的镓、铟、锗等稀贵元素,在回收铅锌精矿后,为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开发程度,开展镓、铟、锗等稀贵元素的回收是近几年的发展目标。

(2)进一步开发新材料、新工艺首先,应加大铜、铅、锌冶炼新工艺的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强盐湖锂、硼、镁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如锰酸锂、镁的复合材料、锌材料、铅合金材料等。其次,在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基础上,加强工业园环保型工艺的研究开发,努力形成循环利用的环保产业链。最后,要通过形成资源多金属开发-冶炼-精深加工-新材料的产业链,并促进合金新材料向装备制造业延伸。

(3)重视静脉产业技术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然重视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且有的废物资源化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缺乏系列化、配套化的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此外,由于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发展。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要重视和加大对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为主的静脉产业技术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引导企业、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二是要针对特定类型的废弃物,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联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三是要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给与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开发部门进行实证研究。

4.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

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是人们思想和观念的一种转变,强调全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及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污染控制,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一环。

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不少园区很重视把上下游企业连在一起串成产业链,但对这条链上海一个企业产污、排污的控制重视不够,忽视了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所追求的是生态工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清洁的,其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都是很低的。因此,应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开展清洁生产,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对清洁生产内涵的认识,从而把清洁生产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共识共动,促进其深入开展。其次,清洁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正规的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方能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的基础。再次,各行各业的专家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关键,能为企业提出最佳的清洁生产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还可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对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等手段深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

5.在园区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活动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技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就目前而言,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工业化水平较高,人口较多的国家中更为严重。开展循环经济可以帮助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使资源不断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生态化。技术经济同样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可实行的技术,资源的减量化难以进行,资源的利用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必须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和技术经济,这将很好地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二.循环经济的概述

1.“循环经济”的历史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而至于“循环经济”一词,则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P.K.Tuner在其 《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量多少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共识和政策上的举措。直至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才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并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2.“循环经济”的定义

我国学术与实务界对循环经济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看法,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两种:生态经济论和经济发展模式论。生态经济论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豏经济发展模式论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豐经济发展模式论将循环经济界定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或者产业增长方式

3.循环经济在中国的现状

目前,从区域到园区到企业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地实施循环经济。上海市针对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现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建立发展上海市循环经济的框架,到2020年全面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新疆、青岛、宁波、海口、厦门、大连等地区和城市也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包括辽宁省在内的6个省、4个地市、13个产业园区、7个重点行业、4个重点领域和一大批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活动,并组织专家进行建设方案的评审。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从概念层面向实质事实阶段推进,同时也从点的突破向面的推进转变。

4.循环经济评价系统的构建

形成该项体制要切实的分析到如下的五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包括人均GDP(绿色GDP),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循环经济增加值(指循环经济部门总产出扣除总消耗后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关键的体现经济前进的品质情形。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关键体现经济前进所要付出的生态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它体现资源再使用的能力。五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应包括环保投资指数,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绿色能源占总能源比例,它体现经济前进对生态的投入以及维护等的状态。

三.简要概述技术经济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1.当前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经济评价的体系来看,广义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是考虑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即通常所称的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价值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分析体系。广义评价体系在实施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数据难以获得,可操作性差,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对活动或建设项目目前主要采用狭义的、静态的分析方法,该类方法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但在当前,一些大、中型的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中,静态分析法存在着致命的问题——预测与实际差别较大,特别表现在环境或生态方面。众所周知的埃及阿斯旺水坝,大坝设计时预测的发电、灌溉等会带来巨大效益,但现在计算来看,产生的效益不足以平衡因此产生的生态破坏所引起的费用。

2.技术经济的内涵

技术经济研究的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利用以技术支持为前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和机会,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个界定下,技术经济研究,特别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价值工程研究、项目管理研究等,无一不是追求资源效率最大化的研究。项目管理中的方案选择与评价,更鲜明地从经济的角度审视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即便每个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仍把经济可行性作为最终抉择的依据。

由于投资项目都是通过完成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而实现经济价值的,因此投资项目的评价在本质上就是资源效率的评价。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设计和通过创造能力实现设计的功能,因此价值工程的最重要的计算公式是:V=F/C。功能F是靠创造优秀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而优秀的技术方案是能将资源最有效利用的方案。公式表明,实现功能的成本越少,价值越高。这里的成本重点包括两部分:一是凝聚在产品中原材料,即自然资源;二是折旧,即凝聚在固定资产中的资源消耗的分担。

2.提高技术经济的措施

技术经济的主要部分,如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和可行性研究等,在当前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又成为时尚的科学。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技术经济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一)世界性资源、能源危机。

(二)中国资源、能源危机的严峻挑战——无法承受的高消耗和高排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持续进行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

(四)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与残酷的市场竞争。

(五)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些表征给技术经济专业人士提供了无限可参与的机会,因为在这些机会中最主要的需求是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的决定性因素是关键技术支持的经济可行方案。

四.结束语

在21世纪,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的出现,一些新的措施和变化迫在眉睫,急需重视资源的利用率,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采用循环经济和技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佳的解决措施。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生产并协调生产与环境间的关系,运用新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减量化,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或不可缺的方法。

[1]黄国亮,陈治亚.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EJ].宏观经济管理,2008(3):52—53.

篇5

选“朝阳产业”

初春的一天,风和日丽。拥有亿万资产的“飞翔纸业”当家人张云明,百忙之中抽身与我们谈起了创业的真经――“创办一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选准项目,如何把握产品市场,让用户接受。”

“运行中的企业,今天样子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明天和未来怎样。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张云明谈话极富激情,充满睿智,让人感受到他内在的精明与远见卓识。他说,“飞翔纸业”瞄准瓦楞纸产品创业,并非是“碰巧”摸出来的路子。

当年投资办厂时,他从广东、浙江、山东的造纸厂到上海、江苏的用纸大户,从政府的职能部门到包装行业的专家学者,从造纸设备的生产厂家到原料来源的供应基地,先后行程数千公里,走访了几十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摸清了随着国家“以纸代木,以纸代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再生纸为原料的新型工业造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积极提倡和鼓励的朝阳产业。尤其是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传统的草制浆、化学制浆将被强行淘汰,以再生纸为原料的包装用纸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苏、浙、沪地区又是包装产业重地,用纸厂家众多,生产箱纸板原料的瓦楞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张云明正是把这些作为创业所具备的“宏观与微观”条件,迎着这一“朝阳产业”果断上马了瓦楞纸项目。

做“循环经济”

说“飞翔”人一心打造真正的“循环经济”,绝不是跟着套用时尚词语。

这家被省委、省政府去年表彰的全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走的是一条集约型发展之路。厂里职工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废纸变成宝,废水跑不了,货车不空跑,垃圾都用好。”

走在“飞翔”的厂区里,给人印象很深的是那一处处堆成小山似的废纸废盒。张云明把它比喻成企业的“口粮”,现在每年要用掉十万吨以上,创造的产值销售年达亿元。

听张云明介绍,生产瓦楞纸的原料就是废纸废盒。厂里为了保证原料供应,派出几十人在省内外设立了30多个收购站(点)。我们在碎浆生产线旁,看到输送带不停地将废纸废盒“喂”进碎浆池,高速运转的机械物理制浆法,很快将其打成稀稀的纸浆,然后经过道道工序,从一条条纸机生产线“吐”出了再生瓦楞纸产品。

造纸企业是用煤用水大户。据悉,“飞翔”公司每年烧用煤炭3万吨,日用水几千吨,大量的煤渣、废水处理不好必将严重污染环境。对此,他们与当地制砖窑厂合作,将炭渣垃圾拌进泥土制砖,不仅解决了垃圾去向问题,而且每年给公司增加了60多万元的收入。同样,废水在厂内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和妥善处理。2001年,他们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7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特别是他们投资安装了废水回收设备,对可用废水进行再利用,既节约了用水,又减少了污水处理费用,每年节省开支达1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企业自备的20多辆超长货车,常年不停地向外输送自己的产品,使你想不到的是,返回时也是满载而归。这是因为他们在客户单位所在地都设有废纸收购站点,每天送货的车子返回时顺便又把原料带回来。据说,企业每年近10万吨的瓦楞纸成品和每天近30吨的废纸原料,就是这样被运出运进的。

创“飞翔速度”

如今蝉联江苏瓦楞纸生产龙头的飞翔纸业,近几年产销利税平均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就在于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加强设备改造,加快技术创新。

自2000年以来,企业一年上一条生产线,一年登一个台阶。这几年,飞翔公司共投入近亿元,新征土地135亩,新建3幢各9800多平方米的轻质钢厂房,上马了两条分别价值3000万元的高速叠网纸机生产线。200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实现税利超过2000万元,成为楚州第一民企纳税大户。从去年开始,张云明对企业又进一步实施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全方位规范扩张,从以瓦楞纸生产为主转向牛皮纸、沙管纸和新闻、文化用纸于一体,向高档次、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工业产品方向发展。他说:“我们已经编制出高起点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打算总投资4亿元,形成30万吨产能,10亿元销售的规模。”

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一、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2012年11月2日,由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后,《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进入全面发展建设时期。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革命,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则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路循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全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责无旁贷。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主要有:

(一)保障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和粮食大省,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有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都是一种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且浪费严重,人地之间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链条较短,农业产出较低。《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明确了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重大目标。要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就必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在大力发展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循环经济发展三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原则,积极推广节水、节地、节电、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循环经济措施,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才能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投入,进而通过资源的闭路循环实现废物减量的最小化,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中原经济区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坚持稳粮强农,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划》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原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土地租赁制度的逐步推行,河南省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耕地征占和耕地荒废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严重受限;粗放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局限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粮食生产成本较高,而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加上外出务工青壮年增多,种粮农民日益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致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提高粮食产量难度增大等。面对粮食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科学模式,以科学手段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为支撑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且能进一步增加就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真正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确保中原经济区粮食安全。

(三)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障,必须打造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美丽中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打造。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整体生态环境并不容乐观。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以及森林覆盖率降低等方面。据《河南统计年鉴2011》资料显示,2005年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0,970平方公里,2010年为61,154平方公里。另据资料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河南省部分地区相继遭受了风雹、洪涝、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病虫等自然灾害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2.0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6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3亿元。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等带来的面源污染、农村畜禽养殖及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乡镇企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等。要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农业生产园区的小循环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大循环,从而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真正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

《规划》明确要求,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要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继续开展循环农业示范试点工作。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豫政[2010]27号)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二、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传统尝试较早,但是现代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很成熟。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和区位优势尝试了不同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河南省是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较早的省份,早在2005年,河南省引发了第一批《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20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7年又开始第二批试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行业和区域节能减排以及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河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和推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主,系统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不多。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农业资源产权不清、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愿望不强等均是目前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各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节能条例》等,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有关循环经济基本制度、原则、激励措施及标准的相关配套文件。中原经济区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主要有河南省关于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如《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河南省节能监察办法》、《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以及周边省份的相关地方立法等。虽然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均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但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却很缺乏,相关立法大多没有明确规定。如作为循环经济领域基本法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定非常原则,在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就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方面,也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立法还很缺乏,并且还存在地方立法无法统一的情况,亟须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各个省份的统一法律法规。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对策

首先,应加快出台有关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基本专项立法,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法律框架。国外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立法先行是区域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区域开发的基本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依据仍然停留在规划层面,尚没有专项立法的支撑。当务之急是出台统一的《区域开发促进法》,明确开发与建设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立法支撑。虽然现在我国区域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之前的区域划分大多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已经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和协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区域发展的主题思想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这种理念和指导思想从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中可见一斑。所以,在区域开发立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应出台《中原经济区开发促进法》,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为解决中原经济区所辖区域立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关键是要尽快构建一套有利于法制统一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障中原经济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法律。鉴于目前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不完善,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法律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可操作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对区域发展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细化,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此外,由于中原经济区的特殊区位特点,应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有针对性地出台有关该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立法。由于目前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地方立法之间并不完全统一,如何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非常关键。

再次,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项立法的支撑,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应及时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避免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现象,尽快形成有关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民政厅.我省2010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分析综述.

篇7

一、中铝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做法

(一)以技术进步为动力,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中铝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走集约式发展道路。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取、电解铝冶炼到铝的深加工,已形成了一整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引进、消化、吸收了一批关键技术,为企业实现集约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以强化管理为基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在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中铝公司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借鉴、吸收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铝公司特色的管理体系。质量、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三大管理体系已在中国铝业建立并有效运行,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推行标准量化管理、增产节约挖潜等一系列管理手段,生产综合能耗连年下降,在列入统计的23项生产技术指标中,每年都有10多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加强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公司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加强以赤泥为主的废渣综合利用研发。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2002年以来用于治理污染的投入达25.8亿元。公司各成员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达到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要求。综合利用产品已由传统型向高附加值型转化,再生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也正在起步。

(四)探索铝土矿复垦工艺化,促进了矿山可持续发展

公司在铝土矿开采中注重保护生态,实现采矿复垦一体化,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铝土矿复垦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的复垦技术研究,成功建成了矿山采矿剥离―洗矿还泥―复垦还田的联合工艺系统。该公司采空区复垦率93.3%,复地率118%,复垦周期1.5―2年,坡地植被覆盖度大于95%,而且采空区植被覆盖率达到甚至超过了采空前的平均水平。

复垦的成功把矿山采空区重新变成耕地,真正走上了一条绿色生产之路。目前中铝公司已有三家企业土地复垦达到国际水平。

二、中铝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规划

中铝公司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降低消耗,推动铝工业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的要求。到2010年力争实现:与2003年相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0%以上;其中,氧化铝综合能耗要降低40%以上,电解铝生产的铝锭综合交流电耗要降低500千瓦时/吨,铝加工材生产能耗要降低20%;每吨粗铜的工艺能耗降低40%。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围绕这一目标,中铝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组织规划,促进工作扎实展开

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公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建立公司清洁生产规划和实施方案。要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推进节能降耗

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建立公司清洁生产中心,完成清洁生产技术专家队伍的组建,建立起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指南、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导向目录,加快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公司清洁生产的全面开展。

(三)加强科技进步,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

继续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工业废水和其它废弃物的“零排放”技术、矿山一体化复垦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我国氧化铝、电解铝、碳素、铝加工生产过程中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开发和生产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铝产品,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通过科技进步,加强能源的分级利用,不断加强余热利用、热电联产、液固分离、提高产出率、建筑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等重点工作。

(四)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

中铝公司将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项目,从发展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建设和发展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生产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完善、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十二大铝工业基地。

(五)大力改善生产工艺,实现可持续节能降耗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引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直是我国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讲,不仅土地资源非常匮乏,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而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总结了循环经济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循环经济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并且在2005年被正式引入到经济发展的策略中,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减少资源的利用,以及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能够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主要是从输入端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第二,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技术,能够从技术角度进一步节约资源,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第三,生产技术方面,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资源的消耗,需要利用可持续的理念进行生产,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能够使得经济获得绿色发展。

三、循环经济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循环经济概念的论述可以知道,循环经济对于土地等其他资源都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用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资源的使用速率。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人们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早期的土地资源利用来讲,人们没有对土地资源形成一定的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破坏和浪费,从而使得土地资源变得进一步匮乏。当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之后,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不足,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能够用来种植的土地资源非常稀少,加上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对土地资源加以保护,那么很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之后,能够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在实际行动中保护土地资源;第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保持经济稳定健康的增长,而且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所以循环经济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循环经济使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重要导向

循环经济的概念,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重要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循环经济通过自身的各个环节,能够形成有效的闭合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对于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给予一定的启发,从而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能够从理念和实际操作方向转变;第二,循环经济中的多项原则,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实施也包括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中的多项原则可以被借鉴,从而用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和实施过程。

四、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而且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要在循环经济的概念下,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的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实现土地资源的减量化

土地资源的减量化主要是指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的占用率,使得土地资源的总量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稳定的减少。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人口及产业方向都向着城镇集中发展,同时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维持土地资源在一段时期内的稳定;第二,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对于部分土地资源的使用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划,建立农田保护区,尽量减少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对农田资源的占用;第三,注意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一些生态敏感区不仅仅资源不可重复再生,而且其中生长着很多珍惜的动植物,所以需要注意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不要刻意建造生态保护圈,尊重生态敏感地区的自然发展。

(二)减少废弃土地资源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很多地区对于一些不太肥沃的土地地区进行了废弃处理,这与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是相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就需要进一步减少土地资源的废弃,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一些人为的干预,使得土地保持持续的肥沃程度,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测量土地肥沃度的方式,对于缺乏肥沃度的土地进行人为干预,帮助土地资源尽快恢复肥沃程度,从而能够被进一步利用起来;第二,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对于一些地区的土地,可能确实不太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可以鼓励人们发展林业或者畜牧业,从而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土地资源的量;第三,主要土地的休养生息,当土地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之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修养声息,这段时间可以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其他农业劳动,不仅能够使得土地恢复肥沃程度,而且可以帮助农民对土地做到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匮乏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利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一些土地资源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灾害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对于这种类型的土地应该给予治理和改造,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的质量;第二,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对土地进行改造和治理,不断丰富我国的土地资源的数量,使其能够不断被利用;第三,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从规章制度方面,以强制的方式要求人们更好地做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能够不断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小结

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非常匮乏,要求我们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了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相信,随着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敏,张军.GIS 支持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土壤学报,2012,49(1):1-8.

篇9

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一) 水资源概况

海西州境内河流可分为外流和内陆两大水系。外流河主要是唐古拉山的长江源头沱沱河与青海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天峻县的布哈河。内陆河主要有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巴音河等70余条。

全区(不含唐古拉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为1854.88 km2,冰川储量1433.2亿m3,冰川年融化水量10亿m3,为一些主要河流的初始水源和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全区拥有地表水资源量121亿m3,地下水资源量61.01亿m3(地表水地下水之间重复量57.25亿m3),水资源总量为125亿m3。单位面积占有水资源量为4.15万m3 /km2,是全省平均水平(8.62万m3 / km2)的48.19%。其中,柴达木盆地拥有地表水资源量44.1亿m3,地下水资源量38.97亿m3(地表水地下水之间重复量31.11亿m3),水资源总量为51.96亿m3。单位面积占有水资源量为2.01万m3 /km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38%。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约30万千瓦。柴达木盆地有大小河流70余条,其中常年有水的40余条。盆地内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河流有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巴音河、诺木洪河、察汗乌苏河、夏日哈河、塔塔棱河、鱼卡河、都兰河等10条河流。

(二)开发利用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盆地内各地区水资源情况,将柴达木盆地按工业园区划分为:格尔木园区(包括那棱格勒河乌图美仁区、格尔木河格尔木区、柴达木河都兰区)、德令哈园区、乌兰园区、大柴旦园区(包括鱼卡河大小柴旦区和冷湖、茫崖区),分述如下。

⒈格尔木园区

⑴ 那棱格勒河乌图美仁区

那棱格勒河乌图美仁区有地表水资源量11.8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44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7.21亿m3,水资源总量13.06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2.26万m3/km2(面积5.77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6.22%。

水质:矿化度600mg/L,总硬度100.9mg/L,pH值8.0,水质偏碱性,水的类型为氯-钠Ⅲ型(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5.71亿m3(其中地表水4.73亿m3,地下水0.98亿m3),已开发利用0.3亿m3,尚有可利用量5.41亿m3。按盆地现状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114 m3计算(以下同), 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474亿元。

⑵ 格尔木河格尔木区

格尔木河格尔木区有地表水资源量9.37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8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6.95亿m3,水资源总量10.8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2.47万m3/km2(面积4.37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8.65%。

水质:矿化度519.1mg/L,总硬度134.2mg/L,pH值8.4,水质为碱性,水的类型为碳-钠Ⅲ型(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7亿m3(其中地表水5.87亿m3,地下水1.13亿m3),已开发利用3.65亿m3,尚有可利用量3.35亿m3,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294亿元。

⑶ 柴达木河都兰区

柴达木河都兰区有地表水资源量10.37亿m3,地下水资源量9.48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6.7亿m3,水资源总量13.15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2.40万m3/km2(面积5.47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7.84%。

水质:矿化度749.41mg/L,总硬度146.4mg/L,pH值8.4,水质偏碱性,水的类型为氯-钠Ⅲ型(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6.37亿m3(其中地表水4.14亿m3,地下水2.23亿m3),已开发利用2.34亿m3,尚有可利用量4.03亿m3, 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353亿元。

综上:格尔木园区水资源总量为37.01m3,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9.08亿m3(其中地表水32.66亿m3,地下水4.35亿m3),已开发利用6.286亿m3,尚有可利用量12.794亿m3, 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1122亿元。

⒉德令哈园区

德令哈园区按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分区属巴音河德令哈区。巴音河德令哈区有地表水资源量3.85亿m3,地下水资源量3.4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3.13亿m3,水资源总量4.11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2.65万m3/km2(面积1.6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74%。

水质:矿化度370.3mg/L,总硬度109.6mg/L,pH值8.5,水质偏碱性,水的类型为碳-钙Ⅱ型(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1亿m3(其中地表水2.89亿m3,地下水0.21亿m3),已开发利用2.48亿m3,尚有可利用量0.62亿m3,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54亿元。

⒊乌兰园区

乌兰园区按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分区属都兰河希赛区,都兰河希赛区有地表水资源量1.2亿m3,地下水资源量1.06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0.81亿m3,水资源总量1.45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2.74万m3/km2(面积0.53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1.79%。

水质:矿化度600mg/L,总硬度173.8mg/L,pH值7.8,水质偏弱碱性(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0.94亿m3(其中地表水0.74亿m3,地下水0.2亿m3),已开发利用0.44亿m3,尚有可利用量0.5亿m3,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44亿元。

⒋大柴旦园区

⑴ 鱼卡河大小柴旦区

鱼卡河大小柴旦区有地表水资源量2.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2.65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2.01亿m3,水资源总量3.51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1.88万m3/km2(面积1.87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1.81%。

水质:矿化度209.8mg/L,总硬度53.0mg/L,pH值8.4,水质为碱性,水的类型为碳-钙Ⅱ型(水质较好)。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66亿m3(其中地表水1.15亿m3,地下水0.51亿m3),已开发利用0.33亿m3,尚有可利用量1.33亿m3,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116.7亿元。

⑵ 冷湖、茫崖荒漠区

冷湖、茫崖荒漠区有地表水资源量4.61亿m3,地下水资源量5.5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4.29亿m3,水资源总量5.88亿m3,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0.95万m3/km2(面积6.22万km2),是全省平均占有水资源量的9.07%。

本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86亿m3(其中地表水1.84亿m3,地下水1.02亿m3),已开发利用0.17亿m3,尚有可利用量2.69亿m3,剩余水量可支持新增工业增加值235亿元。

以上水资源量数据均采用由中科院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成果;地下水资料采用青海省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资料成果;现状用水量按2006年统计资料。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拥有量有限,分布条件相对较差

⒈ 水资源可利用量低。由于柴达木盆地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干旱少雨,水资源量相对不足。海西的资源开发主要以柴达木盆地为主,柴达木盆地单位面积占有的水资源量为2.01万m3 /km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38%,约为全省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柴达木盆地拥有地表水资源量44.1亿m3,但盆地内部分地区的地表水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未形成集流,仅有少量用于人畜饮水,大部分无法直接开发利用,地表水通过工程措施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形成集流的15条河流的河川径流。柴达木盆地经济开发区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巴音河、香日德河、察汗乌苏河、都兰河、夏日哈河、鱼卡河流域年径流量约为30亿m3,目前年开发利用量已达9.7亿m3,占开发区域水资源量的32.3%,已接近国际通用的水资源开发量不能超过其总量的40%的警戒线。

⒉ 水资源在地域和时空上分布不均,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区域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布局不相匹配。就地区水资源量而言,海西地区水资源量达125亿m3,淡水资源的分布与矿产资源、细土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柴达木盆地52亿m3水资源中那棱格勒乌图美仁区占13亿m3,为盆地水资源总量的25%。水资源丰富的唐古拉由于受生态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无法利用,致使基础产业集中的东部二县一市水资源相对紧缺,且农牧业和生态用水量过大,给城市和工业用水预留的空间不足。

⒊ 就整个盆地而言,人均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在经济开发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开发在海西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但盐湖均分布在盆地底部,是各河流的尾闾。淡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且埋藏深度较深,由于盐湖周边淡水资源开采难度和成本大,影响了盐湖资源开发利用。

(二)工程性缺水与用水效率低下并存

根据海西州“十一五”工业规划,预测“十一五”末(2010年)格尔木市工业用水将达到2.24亿m3(不包括盐湖采卤平衡用水量),德令哈市达到0.7亿m3,各地工业用水将呈阶梯式增加,但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建设立项难度大,进展缓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两地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尤为突出,两地老灌区改造、河道治理、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十分紧迫,水资源成为能否保障两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灌溉设施不完善、水源工程建设速度慢、节水意识淡薄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小、干流较短,且来水绝大部分属降水补给,降水对河流来水区域性影响很大,由于调蓄设施不足,缺乏控制性调蓄工程,对集中降水产生的径流不能有效利用,难以实现洪水径流的资源化。柴达木盆地各类农作物总灌溉面积近50万亩,灌溉仍沿用漫灌、串灌的落后方式,渠道跑、冒、漏水现象普遍。2006年盆地农作物年引用水量6.26亿m3,亩均引用水量达1000 m3以上,远远大于用水定额。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不足0.5公斤,水资源有效产出率较低。

(三)水环境保护系统薄弱

柴达木盆地特定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决定了盆地荒漠化脆弱的生态环境。盆地水系封闭,水体自净能力弱,水环境是维系盆地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水环境的保护是保障其承载能力的必然需要,更应该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突出位置。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开发建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保护系统来解决。

(四)整个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保障和配置规划尚未编制完成,对重点地区地下水样勘工作深度不够

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柴达木各流域及园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可开采量、生态需水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对整个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水资源保障和配置规划。另外,由于盆地特殊的地理地质结构,造成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频繁,对重点地区地下水可利用率、开采规模不详,需进一步做样勘工作。

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循环经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匮乏、自净能力弱的现实,以各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局部地区水资源详查为依托,制定详实可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规划

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是确保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要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项目、以水定发展”的原则。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在平衡生态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城市和生活用水,优先安排工业用水,节约农业用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用水结构的优化配置,形成低耗水、高效益的产业体系。

⒉ 以水资源配置规划为依据,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做好水资源配置规划及前期工作,年内完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保障规划,明年完成试验区水资源配置规划。在充分论证、科学选比的基础上,分步兴建必要的调蓄性水利工程。加快主要河流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抓紧完成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巴音河、察汗乌苏河、都兰河、大柴旦地区等七个流域及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根据完成的规划严格实行计划用水。

⒊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盆地,盆地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频繁,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均在盆地水资源总量之中,且盆地水资源均来源于大气降水,通过各主要河流水文测站的多年实测和降雨量、蒸发量、径流系数计算,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总量是明确的,只是年际内有微量变化。

由于盆地特殊的地理条件,盆地内大多数河流出山后在形成地下潜流的同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水库,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只有与地表水不重复部分的地下水可以开发利用,也就是只有地下水的动储量可以利用。目前需科学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⒋ 在政策、规划和管理上,要把水资源的供给、配置同整个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整体谋划,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统筹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和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二)把节约农业用水作为当务之急,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节水型农业为目标,以满足农牧业合理用水为前提,大力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⒈ 灌区节水是解决我州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重点做好现有灌区的续建配套改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和开展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目前已按国家水利部的要求,将柴达木盆地13处万亩以上绿洲灌区打捆按《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上报水利部,并通过了水利部审查批复。项目总投资3.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57.15万亩(含部分林地)。其中黑石山水库灌区、希赛灌区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级审查,灌区改造项目已列入国家总提规划。在积极争取柴达木盆地绿洲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资金的同时,实施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力争节约2亿m3水资源用于高产值、高附加值行业。

⒉ 通过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截至2006年底,全州有大棚5567座约2300亩,每亩收入1~3万元不等,全年用水量在700m3左右,平均按2万元计算,每立方米水的产值效益达到28.6元。大田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例,全州平均亩产为650斤左右,亩均用水达到1300m3,粮食作物按0.75元/斤计算,每立方水的产值效益仅为0.38元,仅占大棚用水效益的1/75,水资源的产出比十分明显,要通过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大力支持不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⒊ 以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型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格尔木、德令哈两市灌区节水工作。我州格尔木市是省级节水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几年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不够,要尽快完善节水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自备水源地关闭、灌区节水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步伐。德令哈市是我州重点开展节水工作的地区,要以灌区节水为重点,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艺措施、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优化农业用水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要求年内完成德令哈地区农业节水实施方案,在争取省上支持的基础上,州、市两级财政利用财政资金或平台资金安排一部分投资,从2008年起,利用5年时间,完成德令哈地区农业节水工程。

(三)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的供给能力

在充分论证、科学选比的基础上,分步兴建必要的调蓄性水利工程。首先申报建设巴音河蓄集峡、察汗乌苏河哇沿、都兰河下湾等三座水库,在兴建以上三座水库的同时,对鱼卡河、沙柳河、夏日哈河、大格勒沟进行水资源配置规划,并开展四条河流调蓄水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到2015年完成以上水库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以上河流防洪能力低和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四)加大依法治水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

⒈ 水资源为国家资源,为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前提。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业、城市和生活用水的统一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完善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力度和水资源利用率。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制度,把取水许可放到同采矿许可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类用水项目申请立项的同时必须及时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未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和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项目不予审批立项。同时把是否有用水计量设施和有效的节水措施作为项目立项和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重要依据,今后凡是不安装计量设施和没有节水措施的单位一律不予办理取水许可和立项。

⒉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列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建立水资源节约责任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明确分工和责任,形成全社会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局面。围绕“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这一主题,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集中宣传水资源的节约保护。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五)制定合理水价,高效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灌溉节水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节水的重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城市农业,通过渠系硬化配套、灌区改造等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适时、适地、适度地提高水价,逐步实施按量计费方式。在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同时严格执行青海省用水定额标准,禁止超定额用水。建立水价的经济机制与供求调节机制,以促进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不合理的水价是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运行机制,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推动水资源的利用向高效益、高附加值行业转移。

篇10

关键词:再利用; 农业循环;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期间的10大任务,其中第2点便是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2012年,同志在十报告中更是强调我国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都依赖于农业的迅速增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的增长也必然依赖于农业的发展。然而,旧时的传统农业已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因此,我国的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应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众多学者认为技术变革和农业组织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和关键所在。而我们认为:无论是技术改革还是农业组织与制度的创新都必须始终要围绕建设循环型农业来展开。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在全球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生态失衡以及巨大人口压力的背景下,在多年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何以循环经济理论来设计农业活动、引导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业产业化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四川省以东湖等示范园区为先驱,已探索出了极具实践价值的再利用农业循环模式,但仍存在技术与成本等一系列矛盾。如何推进四川省循环农业产业化,如何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进行发展已成为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为此,就四川省东湖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展开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及询问园区工作人员取得园区发展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就四川省东湖示范园区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探讨。

1 东湖示范园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1 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第5大省。四川省农村人地矛盾尖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破解冲突有明显推动作用。

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四川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科技、人才等投入,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极具实践价值的种养循环模式。正基于此,四川省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以种养结合为重点的“畜禽+沼(发酵床)+果(菜、粮)”、“畜禽+沼+电”、“林果种植+小家禽养殖”等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2 东湖示范园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旁听相关工作报告,了解到:东湖示范园区有效利用养殖场的废渣、沼液,配套土地治理项目,大力发展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种植133.3hm2优质水果、66.7hm2优质绿色蔬菜。公司计划并筹备参与“六方合作”,在进步村建设100户标准化养殖小区,赊销优质仔猪和饲料给农户,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对农民出栏的生猪进行保护价收购。

进一步采取了“走村入户、实地看场(园)”等多种实地调研形式,取得了有关资金投入结构的数据。我们发现,以生猪养殖为中心的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既广泛存在于单家独户的庭院内的小规模循环,同时,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乃至园区经济的大循环,灵活便利的特性使其成为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选择。

园区现采用“猪+沼+粮”的再利用农业循环模式,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逐步向种养规模化、主体业主化、管理公司化的方向进行演进。

1.3 东湖示范园区效益

1.3.1 农户养猪经济效益分析

农户养猪收入1360.0万元,户平6.8万元;年增获利润272.0万元,户平1.36万元。

1.3.2 企业净效益分析

通过得到的数据,整理园区2011年的企业净效益。列示出东湖农牧有限公司在养猪及屠宰两部分的收入、支出和净利润。

1.3.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经济效益是园区整体效益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园区的发展对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产业发展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2 东湖示范园区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就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总体上看,东湖示范园区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成绩。但通过已掌握的园区内部资料,并在旁听汇报和实地走访等过程中了解到,若要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推动园区发展,还必须突破以下几个主要的困难与制约:

2.1 当地农民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通过走村入户,与当地农民群众直接接触发现:农民群众的参与园区建设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影响和制约着农业循环园区的发展。从最初迫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压力,以及园区一开始给的一些农民从未尝到的甜头,让农民的积极性高涨。然而,农户在循环链中均处于较低层级,除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限改善外,难以分享循环农业中产品高级化所带来的附加收益。所以农民会慢慢的开始懈怠,不愿参与园区的建设。

2.2 设施建设、管护成本与农业生产特殊性的矛盾

与传统经营方式相比,种养循环农业项目是一项投资回报期较长、涉及项目较多的系统性工程,用于基础建设的一次性投入较大。

通过调研得知,东湖示范园区的“猪+沼+粮”循环模式,存栏500头母猪,需配套种植作物约86.7hm2,建设沼气池、山腰储液池、沼液输送管网、沼液提灌站等约需200万元,如果加上生产用房、道路、农用地整理等费用,投资金额更为庞大。而农业生产的生物学过程受制于无数的生态变量,土壤、温度、湿度的任意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生产要素的变化,生产周期较长,加上可能的政策和市场变化,投资回报的不确定风险大。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较大的设施投入成本制约了投资主体开展循环农业项目的积极性。

2.3 资金投入结构不平衡导致农业污染有加剧的倾向

通过对资金结构的分析发现,东湖农牧有限公司筹得的资金都投入在了猪场和加工屠宰2方面,而用于废弃物循环类的投资金额仅占总投资金额的3%左右。因为工程沼气及其配套的管网、喷灌、滴灌等设施设备投入大,后续管理要求高,所以园区用于排泄物的沼气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的部分很少。粪污的沼气无害化处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设施的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等因资金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使养殖业排泄物处理和利用不彻底,难以达到内循环、零排放的综合利用。

可以看出,如何处理集中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成为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循环利用设施同养殖规模不配套,会带来新的环境和社会矛盾,影响规模养殖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发展东湖示范园区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为打破制约园区发展的以上问题,针对东湖示范园区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出现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与园区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整理得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3.1 吸引农民群众由被动循环向自觉的主动循环转变

为解决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针对政府工作提出以下2点建议:

3.1.1 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

政府以及园区本身应该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动员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园区建设,按照园区的统一规划,种植优质、高效的蔬菜、水果,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向农户展示优质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其参与意识,吸纳、带动农民群众投入园区建设和经营。

3.1.2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3.2 扩大资金投入,减小后续成本对园区发展的制约

据得到数据显示,东湖示范园区现已基本建设完成,改变其投入成本已不现实。从实际出发,为打破后续成本对园区发展的制约,使园区经济效益能够进一步提升,提出以下2种解决措施:

3.2.1 资金方面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进一步支持,扩大资金来源;进一步争取各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如降低贷款利息等,以减轻资金本身的成本。

3.2.2 政策方面

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确定政策的稳定性,使任何生产要素的变化都不至于使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使投资回报的风险最大程度的减小。

3.3 结合园区发展现状,调整投资结构

公司不应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生态效益,更不应以“环境保护”作为获得政府支持的一个手段;应该将生态效益的地位放在与经济效益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并且加大对排泄物的沼气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的投入。

4 结语

总的来说,东湖示范园区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农户积极性不高、农业污染加剧等现存的困难正制约着园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只有推进园区循环农业产业化,探寻更加适合园区的循环路径,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才能使四川省东湖示范园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效益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 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揭益寿.中国绿色循环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4]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5]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