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语文学科发展史 高中语文新课改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以史为鉴,可以避惑。关于“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成果现在有不少,然而这些成果对语文课改的介绍却不多,几乎不能帮助我们什么。除此而外,我国的“语文教学史”研究得又究竟如何呢?我们只能说,此类论著尚不够多,且不够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这些论著中的“主线”不甚明了,用于指导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价值非常有限。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言外之意即在方法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方法,这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无定法”。“科学”对“艺术”可使用的手段较为有限,如同机器人对艺术品最多是能够“复制”而无法真正地“创作”艺术。我们认为,教学有基本规律,却没有固定的方法。我们说某人“没有艺术细胞”,言外之意是他没有从事艺术的天份,教学应该也是这样:高水平的教学需要天份(即创造),有些人学习一辈子都学不会;只有普通水平或者低水平的教学才不需要天份,谁都可以学会(即复制)。然而,“教学天才”有没有方法可以传授?如果可以传授,那只是“人才”,不再是天才了。当然,在“大众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过多地、盲目地谈论“天才”,这就有“教育歧视”的嫌疑了。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自古至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在先秦时代,所谓的“语文”大约就是识字而已。封建时代的语文就是“尊经”,目标应当主要就是“教化”人。然而“教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味道,类似于我们现阶段的“两课”。但是,现如今已经有了“两课”的课程了,不宜名目重复;于是,就有其他的一些表述了,比如说“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议论。
二、只有一个端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
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它不合理,以致被人们称为“误尽苍生是语文”,所以必须改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以往的语文课程的弊端最多,改革的迫切性远远超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那它又为什么会“不合理”呢?主要症结就在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或者目标游离,或者“可爱而不可行”。大家公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即使有问题也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是些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必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读书认字。而大学里边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不知道,或者说不明确。全国有那么多大学,有那么多中文系,师范大学有中文系,综合性大学有中文系,理工科大学也多设立了中文系,农林水地矿油音体美医等院校都开始设立了中文系,然而对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问题却没有真正统一的认识,甚至认为“中文系=随心所欲”。
根据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要想有一个确定的线段至少要首先确立两个端点。高中语文课程(一条线段)就是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1)和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2)的中间部分,由于只有端点1确定而端点2不确定,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迷惘”我们也就都能够理解了。
而令人费解的是,人们都在反思高中语文课程问题,却为什么没有人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呢?似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真的没有疑问。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举例来说,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外国文学课,学生为什么喜欢呢?因为那老师喜欢放“奥斯卡”而不用讲什么“知识”,最多是偶尔让学生看完电影后谈谈感想什么的。如果都是这个样子,那大学中文系是什么?回答只能是“中文系=奥斯卡”,因为学生喜欢而且老师也轻松。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形放在高中语文课程上,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妥当。于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问题”在这“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简单模型中便得到了解释。
三、教学内容:要丰满还是骨感
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课程在历史上屡有变化。夏商周时代,蒙童识字就是语文。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基本上可以说“经就是语文”,学语文就是读经,并且强调“一经通而百经通”,必须精读,不可粗枝大叶地随便读读了事。封建时代的“经”就是一切学问,不但包含今天的语文、哲学、历史,包含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分家,总一切学问为一经。到了近代社会,中国科技文化非常落后,于是来了几波“西学东渐”,学科门类渐渐分化多了,“经”也几度瘦身,范围渐缩。清朝末年,新学堂里有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课程名称,但看重的还是“经”书时代的书面语,这时又被称为“国文”。再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和“歌谣运动”等学术思想的兴起,口语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有了“国语”的说法。“国文”和“国语”合二为一,就发展为今天的“语文”。这就是“语文史”轮廓,也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变迁。可以说,“语文”是不断地瘦身瘦过来的,内容减负一直是一个趋势。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设置种种“模块”,类似大杂烩的“选修课”模块大量增加,这无疑是希望语文回到“无所不包”的经学时代,在学科分化成为一种必要的今天,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不管什么“模块”七色板多么绚丽多彩,最终还是会“两眼一抹黑”。
瘦身后的语文,“一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的高中语文,出路在哪里?高中语文的问题,并非就是高考的问题,即便没有高考,高中语文照样有问题。试想,如果真的要取消高考中的语文科目,即便硬性规定并能够切实保证语文课程的课时量,那些语文教师恐怕会担心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没有“地位”了,不受重视了。这样一来,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承认高考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暗礁,因为不管怎么改革都绕不过高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希望语文会被高考取消,他们甚至“爱”这有“问题”的语文高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前者偏重工具性,后者则偏重人文性”(温儒敏)。科学往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验证性,表现为可学习性,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学习得以提高的。而艺术就不同,关于艺术的学习、涵化的问题更为复杂。高考中能够“标准化”的主要是科学知识,而涉及艺术、情感的东西很难通过简单的考试得以评定,所以,高考语文试题中较为客观的题目是有关语言文字的试题,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认为“取消高考无益于高中语文课改”。对于高中语文中涉及到的审美的、情感的因素,为什么必须通过高考来进行呢?中学里音乐、体育等可以作为必修课却不列为高考必考内容,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不能像音乐、体育课一样进行同样的操作呢?如果能够进行同样的操作,那么,语文高考一类的话题就不再是语文课改的一块绊脚石了。“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前注意不够,现在多讲讲,很有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温儒敏)。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把高中语文肢解为两部分了:高考只考语言工具性,不考文学人文性;“文学人文性的语文”按照音乐、体育一样的课程来操作。当然,这种肢解是否有利、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尚不敢断言。
四、题外话:谁的专利,谁的语文
除了本文的本题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学科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问题。
教学研究、教育学在中国国内确实很尴尬,因为这类学科自律性差,专业性不够。就研究者而言,搞古代文学的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研究大师,搞现代文学的人也是大师,搞语言文字学的还是大师,而恰恰相反,似乎很少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人被称为大师。也有个别人小学没毕业错别字连篇而成为“知名”作家,一个小学生跨越中学阶段不读而直接升入大学中文系读书也可能会成为优秀学生。而其他学科却不一样,初中数学没有学习高中数学很难学好,高中数学没有学习高等数学一般也是学不走的,这是学科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改步履维艰,与语文课的自律性差有关,也与研究者的专业性有关。
纵观美国近20余年来的教育改革,“教育界在改革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整体缺席”,改革的主体是企业界、NGO、智库、地方政府和民众,但我们不知道美国教育改革是否特别关心人文性、审美能力这类问题。因为“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的压力,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但是恰恰缺少来自企业的压力”,语文课改的问题才是一个问题;如果完全由企业界来主持这场课改,语文课改或许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改革不一定能够得到民众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得不到这种支持和认可的话,问题将依然还是问题。
参考文献:
[1]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2]薄守生,赖慧玲.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侧重于区域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2
首先,科举学研究者需要对一些普通大众关心的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普通大众对科举有全面的认识,这是科举学传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科举学研究者在科举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科举发展史、科举的宏观评价,以及科举学的多学科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颇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为科举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毋庸讳言,由于记载科举的史料繁富,即便是开展专题研究,研究者也很难穷尽专题所涉及的所有文献,恰恰有些问题对科举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是向普通大众传播科举的不能回避的内容。比如,就传播的范围而言,目前科举传播的最大“功臣”是类似《范进中举》这样的进入中小学课本的名篇,通过范进之类的小说人物形象,“举人”这个科举专有名词已经深深地烙在普通大众的脑海里。然而,明清举人及其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又正好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关于举人的一些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如明清两代有多少个省份,举行了多少次乡试,两代分别录取了多少举人,以及举人的时空分布这些基本的数据现在研究者尚未全部弄清楚。不仅如此,对于举人的出路问题也缺少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仅仅回答举人有任官资格,能通过吏部的选拔任官,成为明清官员的来源之一;举人可以任教书院、私学,成为清代教育的重要力量。还有很多举人成为各地文教、社会风尚的主要力量;举人也可能成为重要的幕僚(师爷),继续在政治、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然而,举人在明清政治体制、教育体系和社会事务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很少有量化的研究成果,很难让普通大众更为全面地、直观地了解举人的情况②。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历代贡院的研究、童试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大众传播之中,将能更好地实现向普通大众传播科举的目的。
其次,科举学研究者应充分利用掌握的科举文献,以及对文献的解读,掌握科举传播的主动权,尽可能地改变目前科举传播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在文化快餐化、娱乐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延续1000余年、跟唐宋以来读书人关系密切的科举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重要内容。读书人在读书应试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各种趣事被改编,其结果是科举在普通大众眼中,要么就是一种黑暗无比的制度,要么就是能博人一笑故事。不仅如此,有些以传播文史知识为主的电视节目所开设的以科举为专题的讲座,也出现了主讲嘉宾依据少量史料,运用想象、杜撰的艺术化手段来主讲。这种以科举为题材,任意想象的传播使得科举在普通大众心中要么就成为古代士子娱乐的工具,要么就成为士子们的地狱。
篇3
论文摘要:阐述我国幼儿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主要优势,提出扩大学校规模、加快发展速度、确立办学定位、探索管理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等发展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基本策略。
O 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据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1987年,全国有22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2008年,全国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各类高校已达l51所。其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儿师专)5所,每年培养幼儿教师的数量约占全国高校的27%”。近年来,虽然我国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迅速增加,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幼儿教师培养专业化的进程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充分发挥幼儿师专在幼儿教师培养中的规模较大、专业化水平较高以及经验较多等优势,必将推进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的新型幼儿教师。
1 我国幼儿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幼儿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化体系开始弱化
随着教师培养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封闭的教师教育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开放,由过去以幼儿师范学校和职业高中为主体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向幼儿师专、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地方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共同参与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转化。一方面综合性大学的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办学条件都优于幼儿师专;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也在减弱。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师范司、各省师范处对各省中师严格质量监控,既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又统一组织教材编写,并开展省级教师教研活动,强化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幼儿师专正是在继承中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开放的幼儿教师教育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还没有出台国家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办学历史较短的院校很难把握幼儿教师培养规格的专业化。
1.2国家对幼儿教师培养院校要求不一,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
从管理体制上看,职业院校同幼儿师专不是一个管理体制,因而其相关政策和标准也不相同。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从招生计划、录取分数、教学要求、教学设施等方面都给予了倾斜,而幼儿师专得不到政策扶持;原来幼儿师范教育的优先政策也不复存在,因此在与职业技术院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例如,师范类学校升格需要教育部审批,标准较高。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升格则需要省政府审批,标准较低。这就在办学资质上限制了幼儿师专,使优秀的中等幼儿师范资源不能提升与合理利用。《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学校必须达到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必须具有十年以上教师培养经验,有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培养方案,能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实施教学”。而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虽然不具备培养幼儿教师的办学条件,但仍然在开办学前教育专业。
1.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幼儿教师教育特点不突出
幼儿教师教育不同于其它教师教育,它需要多学科教师队伍综合协调,并形成面向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而我国大学的院系重视专业化的学科分工,学前教育专业也把艺术、语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分散到高校的各个院系,这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发展,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再者,无论是新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还是综合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其专业规模不大、专业化集中度不高、办学经验不足、专业仪器和设备不全,不能全面体现幼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
2 幼儿师专在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主要优势
1)历史优势。我国目前的五所幼儿师专都是由幼儿师范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幼儿师范学校在全国师范学校中历史较为悠久。办学经验与文化积淀也较为丰厚,尤其在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和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幼儿师专继承了中师的优良传统,吸收了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加强了幼儿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建设,为发展幼儿教师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规格优势。根据教育部对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三级师范(本科、专科、中师)逐渐向二级师范(本科、专科)转型,幼儿师专已经率先实现了由中师到专科的提升,这一规格优势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上升空间。另外,幼儿师专的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较大,专业化水平较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仪器设备较齐全,各学科教师学前教育分工合作的意识较强,这些优势有助于推进幼儿教师教育的整体发展。
3)特色优势。《纲要》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幼儿教师教育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教育优势。而且幼儿教育做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随着国家对中等幼儿师范类学校发展空间的调控,幼儿师专的特色教育优势亦将得到不断强化,这是幼儿师专赖以生存和实现发展的核心优势。
4)国策优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地位的进一步认定。《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国民教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已实施了几十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也被逐渐重视起来。党的十七大又突出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从体制、政策和投入上向学前教育院斜,这就为幼儿师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5)机遇优势。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研究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功能,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也为幼儿师专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3 发展幼儿师专的基本策略
3.1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要确立创新观念。要想保持幼儿师专不衰的青春和活力,就必须要创新;要想实现幼儿师专发展的宏伟蓝图,就必须要创新。二是要确立开放观念。开放就是要敞开胸怀、敞开校门,是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谋发展。开放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式,用发展经济的思维和理念发展教育。三是要确立和谐观念。良好而又丰厚的人脉关系,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四是要确立超前观念。超前就是在预的基础上,为实现未来更大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超前就是要比别人想在前,动在前,抢占先机,把握主动。五是要牢牢确立制度观念。要强化制度优于权力,威于权力和大于权力的意识,注重制度建设,遵从制度约束,自觉地执行制度和完善制度,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环境清明、稳定、和谐,工作规范,井然有序。
3.2加快发展速度
确立发展理念的依据:①缘于发展。在当今改革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单纯的守业,结果就是失业,不加快发展就无以生存,要生存就必须加快发展。②缘于机遇。目前,全球化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是软实力的竞争。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标志,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前提就是注重和抓好幼儿教育这个基础中的基础教育。眼下正是发展幼儿教师教育最佳的机遇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③缘于可能。幼儿师专有悠久师范之基础,有幼儿教师教育之特色,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有忠诚于教育事业、富有激情的创业者,只要幼专人敢想敢为,就一定能把梦想变为现实。
3.3扩大学校规模
《纲要》指出:“2009年全国幼儿在园人数2658万人、学前三年毛人园率59.0%、学前一年毛人园率74.0%;2015年全国幼儿在园人数3530万人、学前三年毛人园率62.0%、学前一年毛人园率90.0%;2020年全国幼儿在园人数400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5.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O%;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2009年2826万人、2010年3038万人、2020年3300人”。由此可见,我国未来十年学前儿童的入学率将逐年提高,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也将逐年增加,这就要求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培养数量也必须相应的增长,这给幼儿师专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3.4确立办学定位
和普通本科师范类学校相比,幼儿师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生源分数较低、素质也较差,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这就要求幼儿师专必须把办学的准星定位在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培养学前教育研究与管理人员为辅,兼顾学前教育产品开发类人才的培养。应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倾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师资人才和技能型职业人才。
篇4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模式 计算机科学 改革
论文摘要: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库恩的经典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道路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并给出了计算机科学继续发展要进行改革的必然性,最后给出计算机科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模式是以“范式”的变革为核心的。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科学是在周期式的循环中发展,通过科学革命,从一个常规科学过渡到另一个常规科学。既有常规科学时期的一般知识累积的过程,又有科学革命时期的范式新旧更替的过程。
一、前科学阶段。所谓前科学,就是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在计算机科学形成具体的理论科学之前,计算机科学当属于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机械计算机拓荒的时代,那些所谓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却都是从属与机械的,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
二、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可以说,这一范式的形成,是前人不断摸索,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后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此之后计算机科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人继续对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指明了方向。也使得计算机科学傲然屹立于自然科学领域之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不可思意的帮助。
三、反常阶段。科学探索中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当科学家们发现了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用范式难以解释,这就是反常现象。反常的出现,推动更多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更多的反常去证实反常。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们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学会使用计算机,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而是如何使得人们再使用计算机时舒适,方便,如何使计算机更好的与其他学科结合,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难题等等。计算机的研究者们应该将计算机的相关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对计算机科学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不要囿于前人的学术观点,应大胆提出异议,促进计算机学理论的更新和革命。
四、危机阶段。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开始怀疑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科学共同体开始分化,这时才有可能打破旧范式的统治转向接受新范式。由于受旧范式支配的常规科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反常势必导致危机。随着反常现象的不断出现,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成为计算机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以后究竟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计算机界还未形成同一的共识。有识之士认识到计算机只有向其他的学科渗透,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单纯的为了发展计算机而发展计算机已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前景。为此,计算机工作者在危机面前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做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以迎接计算机科学革命的到来。
五、科学革命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科学与当时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计算机的以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时代虽有不同,但也有很大的相似,我们拥有现代最科学的哲学—哲学的指导,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联系日益广泛。特别是近数十年来,自然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开始转向重新综合的趋势。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理论的兴起,计算机领域中已由原有的计算机硬件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转变,同时“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的出现,都为计算机科学革命提供可能和有利条件。
六、新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以后,科学即转入新的常规科学,进入了在新范式指导下的渐进式发展。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新范式)会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是以现代语言描述的,因而容易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并因为其整体辩证的特色而广泛受到欢迎,且使这一学科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新的计算机理论体系还会给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反馈,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研究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找到与其他学科越来越多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克服缺陷的前提下,经过各自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最终一定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既然计算机科学即将面临一场危机,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危机。要解决危机,必须进行革命,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要创建新范式,就需要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对计算机科学进行革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继续深化本学科的发展,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要对计算机科学进行实质性的深化发展。其次,要拓宽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发展方向,如现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最后,要加强同别的学科的联系,将计算机科学努力渗透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才能使得计算机科学在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继续存在,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篇5
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主要缘之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往往对教学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如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组织检测等,而很少关注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事实上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的解析和突破。(2)在谈到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时,教师往往归结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3)在谈到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因为我们常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归因于此。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即使他没有提问,没有所谓的互动,学生照样听得津津入味,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反之,形式多种多样而对教学内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学科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问题。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伦理学、法学等。
(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其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更是凸显了发展史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政治课教学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
(2)情境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情境知识能够增加教师对实践情境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赋予教师时刻敏锐地感知和辨别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师透过教学机智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做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
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试题本身的特质。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众多例题专家的学科智慧和优秀学科思想的结晶,可以说,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学学科核心内容知识及学科思想方法本质。高中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总体而言,不仅能够梳理教师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科内容的广度,优化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结构和品质。研究高考试题对新手教师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新手教师往往对高中学科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表征单一,知识应用能力有限,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对他们尽快掌握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非常有益处。
篇6
做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师德,凝聚为一个字,那便是“爱”。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之源,有爱便有了一切。”爱应该成为老师的天性。要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偏爱学困生。也许爱一个好学生容易,爱一个有问题、有缺点、不听话的学生就不容易了。当老师,就要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爱一个有缺点的孩子,爱一个贫穷的孩子,爱一个有个性的孩子,真正做“一块石头也能把它焐热”。像父母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用发自内心的、满腔的爱,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帮助每位学生健康顺利成长。
其次要有责任心。“视教育为己任,视学生如己出”。把教育当作义无反顾的责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教学生六年,为学生负责六十年,为国家负责三百年!”就要有这份责任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成功,便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孩子的失败,便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家长把全部的希望托付给了教师,我们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集中最优质的资源来教育培养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社会负责,让家长放心。
再次就需要教育艺术。除了爱,除了责任,还要有真才实学,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学生沟通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妙的比喻:“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老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学习程度不同、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教学就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尽量做到用不同的方法教不同的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学方式,用多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积极向上的评价。老师决不能因为好心而让学生受委屈、受伤害,因为责任心强而挫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将这句话铭记在心!
篇7
目前,我县工作一直是县委和县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是县政府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的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内部矛盾也日益凸现。*年7月,中央办公厅“处”的成立,标志着“”一词首先在党内被正式使用。《条例》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有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管理、指导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工作;管理、指导律师、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管理、指导全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等14项职责。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四项工作能切实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减轻压力。
(一)搞好法制宣传工作是减少的治本之策
法制宣传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基础性的工作。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使他们依法办事,不发生因个别领导干部工作失误或态度差引起事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做依法的带头人,维护工作的正常秩序。通过广泛宣传、普法教育,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遵纪守法,依法。采取群众乐于接受、能够入心入脑的好形式、好方法,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保证。
(二)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予以化解,防止酿成案件。做到“小纠纷不出社,一般纠纷不出村(社区)、疑难纠纷不出镇、乡(街道),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柔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实现利益“双赢”。通过批评教育和耐心说服,促使双方相互当面向对方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消除了当事人之间的紧张与对抗,从根本上达到化解矛盾、恢复和谐的目的,从而积极营造和谐团结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大调解的教育感化作用,调解组织通过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往往能够起到“调处一案,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
(三)强化法律服务工作,妥善处理涉法案件
充分发挥法律优势,是法律服务社会维稳工作的特殊形式,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律师、公证专业服务团队,为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做到依法执政和行政,从根本上遏制案件发生。深化律师参与接待过程中,坚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各类问题,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问题;教育来访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秩序,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讼请求,以维护自己的合法益。充分利用法律服务的广泛性、中立性、专业性的职业优势,耐心帮助上访群众理智客观地分析诉求的合理性、合法性,引导上访群众寻求恰当的解决途径而不再盲目上访;自愿接受部门的委托,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法律论证,法律意见和建议,使得问题得以及时有效地解决。
篇8
第一,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这不仅是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增强做好法院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法院一定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更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
第二,法院要把统筹发展确立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价值取向,进一步调整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重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院要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一变化,主动更新为大局服务的价值取向。在服务方向上,要强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二者并重;在服务对象上,要做到对各类当事人依法平等保护;在服务手段上,要看是否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造了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做到“立足本职搞服务,服务到位不越位”。
第三,法院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法院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进一步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法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高度重视人权的司法保护;要依法审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把司法为民实实在在体现在案件审理中,全面保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为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和行使权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四,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的水平。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司法保障工作整体推进,促进法院整体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领会,我认为法院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正确的司法和谐观,切实履行司法审判职能。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强化审判职能,践行和谐司法。二是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效率和质量评查机制。大力提倡以速裁、简化审、便捷立案和诉前调解等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缩短案件审理和执行周期;更加注重案件质量,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
二、坚持正确的群众利益观,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积极推动诉讼和执行救助机制的落实,解决涉及特困群体案件诉讼和执行问题。完善便民工作机制,推行网上立案、巡回开庭等做法,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进社区。依法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在畅通涉诉渠道的同时,努力把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加强对新形势下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的分析研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篇9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必须把“好想法”与“好办法”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推动落实、促进发展。
一、把握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抓落实
一是坚持把推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永远是硬道理。惟有发展,才能切实增强综合竞争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二是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科学发展观以“创造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指归,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又好又快发展,既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也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既关注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也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均衡发展;既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也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实践中,我们不仅要看项目投入数和经济增长率,还要看社会满意度和群众幸福感。
三是坚持把构建和谐作为不懈追求。当前,我们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改革成本和风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就业规模受到产业升级牵制、社会管理协调机制相对滞后等矛盾。只有坚持和谐共生的理念,把发展本身作为充满活力的系统来对待,既立足现实又前瞻未来,既顾及全面又善抓重点,既尊重科学又勇于实践,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科学态度,求实创新抓落实
一要有长远眼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将现实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相联系,既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又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扎实抓好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工程。
二要有全局意识。必须透彻地了解大势、把握趋势,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构筑强势。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一盘棋”全局,下好协调推进、竞相发展的每一着棋;学会“弹钢琴”手法,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抓好“牛鼻子”工程,以重点环节突破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统筹考虑社会、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
三要有求实态度。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格。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伟业皆成于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力戒虚、伪、浮、空,扎扎实实地抓好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
四要有创新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自然离不开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抓落实就失去了基础。要坚持用新理论谋划新思路、指导新实践,自觉革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落后意识,敢于打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机制和制度束缚,善于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勇担责任、甘冒风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运用科学方法,把握关键抓落实
一要转变增长方式,强化内涵发展。围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的总要求,以“调优、调高、调轻”为取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税收调节和考核约束,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改造优化传统产业,实行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大幅度提升产业层次;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抓手,加快构建技术公共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公共平台,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倒逼三大机制,全面实施减排治污、节能改造、循环经济示范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幅度降低资源环境成本。
篇10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总是与开放程度的高低、开放力度的大小成正比。我国东部地区开放程度较高,西部地区开放程度较低,与各自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也成正比。改革开放以来,以外贸进出口和外资引进为主要内容的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沿海相比,无论是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我省都有很大差距,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59%,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9%。对外开放不够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差距,省委提出建设开放四川的战略目标,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在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应该看到,我们正面临扩大开放的战略机遇。本世纪头20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重组。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土地、能源、人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日趋饱和,外商投资出现了向中国内地尤其是西部转移的新动向。在国际生产要素转移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的资源优势只有通过开放在全国和全世界范围优化配置,才能焕发出巨大的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四川资源、市场、科教优势较为突出,也具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比较优势。无论从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从当前机遇考虑,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开放四川已经迫在眉睫。
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开放四川,首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开放、大发展。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和大胆开放的观念;坚决破除地方和部门利益的狭隘意识,树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观念;坚决破除畏首畏尾、不思进取的意识,树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观念。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东部快速发展、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省区市竞相发展的严峻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创新求变的思路,把大开发与大开放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起来,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只有跳出四川,才能发展四川。
- 上一篇:经济法和经济政策的区别
- 下一篇:突发事件应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