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理性预期;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09-03
源自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正使得人们对经济政策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论似乎不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青睐,从美国到西欧、日本、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干预和救市似乎不约而同。凯恩斯主义者似乎看到了新的曙光,政府干预经济似乎理所应当,而主张自由市场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似乎陷入了困境。基于此,重新审视、研究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影响是有必要的。
宏观经济实际上是由所有单个的市场主体的行为组成的,宏观的经济政策要产生效果最终必须落脚于各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消费者和厂商是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会考虑这种产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效用,在没有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之前,这种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预期;厂商在决定是否投资时会对未来的回报率做一个预期,厂商在决定是否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时会对市场容量也就是需求以及同行供给能力做预期。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中,消费和投资决定了总供给,而消费和投资总是离不开预期,因此,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必须考察预期,要研究最终作用于所有单个的、独立的市场主体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必须考察预期。
无论是凯恩斯本人,还是后来的新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尽管分析的角度、研究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但是,他们都非常重视预期的作用。凯恩斯在《通论》序言中说:“人们对于未来看法之改变,不仅可以影响就业之方向,还可以改变就业之数量。”实际上,凯恩斯的整个经济周期理论也是建立在长期预期不稳定基础之上的,这在《通论》中是非常明显的。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考察预期,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模型――适应性预期模型,认为对当前价格的预期取决于上期的预期价格以及上期价格预期的误差,并且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这个误差对预测效果影响力将不断缩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卢卡斯发展了穆特的理性预期理论并将之应用于宏观经济领域,他提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模型――理性预期模型。理性预期模型成功的将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供给、价格、就业以及公众对于以上各种因素的预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尽管该模型未能穷尽一切因素,但是在目前,它可以说是一个囊括预期的最先进的综合性宏观经济模型,是分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有效的模型。因此,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理性预期模型。
令y、g、m、p、u、v、y、g、m、p、y分别表示实际产出、政府支出、货币供给量、价格、误差项、实际产出的预期值、政府支出预期值、货币供给量预期值、价格预期值、潜在产出,a、b、c皆为参数。假定奥肯定率确实存在,假设向右下方弯曲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或失业率与价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如下,我们将得到:
y=a*g+b*m+u(1)
ye=a*g+b*m(2)
y-y=c(p-p)+v(3)
y-y=a(g-g)+b(m-m)+u(4)
y-y=c(p-p)+v(5)
y-y=a(g-g)+b(m-m)+u(6)
式子(4)是有(1)(2)得到,式子(3)是该推导过程的关键,它的成立依赖于奥肯定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又称为意外供给函数,综合(3)(4)(5)就得到了所需要的模型(6)。理性预期学派根据式子(6)认为,只要公众能够预测到政府的政策,那么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偏离就仅仅取决于误差项,也就是说,政策将是无效的。同时,理性预期学派又认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利用并处理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信息,无论是自己研究分析还是借助于人和专业机构的力量,公众总能够对政府的政策做出合乎理性的预期,而且由于公众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这种预测误差将会不断缩小。总之,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理性预期学派的模型推导近乎是完美的,然而,根据该模型得出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观点却是值得推敲的。我们首先来看(3)式,尽管奥肯定率的确存在,但在不同的时期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不是稳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函数关系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征;至于包含了预期的失业率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费尔普斯和弗里德曼早已证明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移动的。我们再来看(5)式,产出与价格之间真的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产出与价格可能是正向的,经济高速增长时产出大量增加物价也随之上涨;也可能是负相关系,如滞涨。综上所述,式(6)的左端必定是不稳定的,甚至具有随机游走的特点;而式(6)右端政府的政策在较长时间内将是稳定的,因为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为了使得政策能够有效必须树立政策的权威性,而且制定政策需要一个过程,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政策也不会朝令夕改。那么,在公众能够准确预测到政策的情况下,误差项必定具有较大方差。由于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那么,这个较大的误差项必然会影响公众的预期,为了避免风险而采取的理将会使得这种行为本身变的反而不理性,本来理性的预期由于一个较大风险的存在可能变的反而非理性。同时,又存在一部分风险偏好者,为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他们也会改变自己的预期,最初的理性预期也变的不再理性。这样公众对于政府政策就不再存在一致的预期,分歧的存在使得公众对于政府政策的预期更加混乱,无法再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将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并非无效。
上文已经证明了宏观经济政策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然而宏观经济政策能否收到理想效果,以调节总需求为主要手段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有利还是有害却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际上是政府与公众的一种博弈,政府会考虑公众对于某种政策的反应,公众则会考虑政府更倾向于哪种政策。此博弈可以简单的表示如表(一)。
假设经济目前正处于过热状态,为了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往往偏向于实施紧缩性政策,公众可以接受或抵制。如果公众接受该项经济政策博弈结果将是(C,D),如果公众抵制该项经济政策博弈结果将是(E,F)。政府为了使得经济政策产生理想的效果必将对公众的态度进行预测,假设政府认为公众接受该项紧缩性政策的可能性为a,则为了使得公众接受该政策必须满足C>G。然而,公众也会预期到政府会对其接受该政策的概率做预测,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公众会刻意展示一个似乎是较低的a。反之,公众也会对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的概率进行预测,政府亦会预期到公众对它实行紧缩性政策的概率进行预测,因而会尽量展示一个较低的不紧缩概率值b。然而,这种博弈进行下去往往会得到一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结果,每一方都希望获得最大收益可最终收益往往并不是最大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使得政府制定的政策无法实现最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政府与公众博弈的结果将是满足(7)(8)两式的概率值a和b。
a*B+(1-a)*F=a*D+(1-a)*H(7) b*A+(1-b)*C=b*E+(1-b)*G (8)
在决定这个紧缩性政策是否实行的博弈过程中,要保证政府能够顺利实行紧缩性政策,公众接受该政策必须满足C>G、D>B。然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使得公众和政府对a、b进行预测,加之所有的博弈结果也只是出于预测,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预测和感觉,这一切使得博弈的结果最终很难达到整体最优。
正是理性预期的存在使得最终的政策结果不再理想,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么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要么加剧了经济的波动。更为重要的是在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之所以制定该政策是因为已经出现了该政策能够起作用的情况,然而当该政策付诸实施的时候情况已经改变了,不断的博弈更是放大了政策的负面效应。
当政府实施一项宏观经济政策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本文仅以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为例加以分析,至于紧缩性政策的分析过程也是类似的,文中不再赘述。如图(一)。
假设经济的初始状态位于A点,初试的总需求曲线为AD1,总供给曲线为AS1,产出为Y*,价格为P*。当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总需求曲线移动到AD2,此时总供给曲线将如何调整呢?由于公众能够预期到总需求的变动带来的价格上涨,他们必将调整总供给,但由于菜单成本和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即使公众(消费者和厂商)预期到了总需求的变动使得价格上涨也不能立即调整到AS3,可能会调整到AS2,此时实现了产出的增长并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公众最终会将总供给曲线调整到AS3,此时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无法再实现产出的增长,反而带来了较高的通胀率。总供给曲线的调整是否会到AS3就停止呢?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为了避免风险、减少损失,公众的理性预期会变的非理性,总供给曲线的调整完全可能超过AS3到达AS4,此时产出减少的同时物价上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滞涨”。当然,如果公众预期经济将继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消费者就敢于借贷消费,厂商就敢于增加投资,从而提高劳动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产品供给也会增加,总供给曲线由AS1向AS5方向移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稳定以及几次顺利的经济“软着陆”使得公众对经济前景充满了信心,这些成为近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布利尼,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4-17.
[2]杨哲英,关宇.比较制度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00-250.
[3]托马斯•谢林.选择与结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4):1-36,256-299.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21-156,201-315.
[5]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92-118,153-182,390-426.
The effectivenes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Based on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XUE Wen-tao
(Graduate Student Collge,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篇2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劳动力市场;西方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引言
自从1936年以来,西方的经济学就被划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连个大的体系,而长期以来,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思想都贯穿于宏观经济学领域,并且围绕着劳动力市场这个重大的问题与传统的西方古典学派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候二者之间分明的鸿沟甚至都相互冲突。
1.西方宏观经济学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理论评述
关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之间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合同,而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不同于商品和其他要素市场,这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而造成的结果。而往往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发展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阐述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971年的派尔雷,其被阐释为一个企业中,它劳动力的定价通过管理规则以及程序来决定的。并且它的特殊性在于高度的雇佣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高水平职位往往由内部晋升的员工大批量占有,并且分配程序都是根据所制定的程序来支配的。并且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有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出现:在职培训、技术的特殊性以及习惯法则等。而这些特殊的技能对一些发展中的企业而言,往往非常重要。
1.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动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宏观经济学上的内部劳动力市场解释了工资条上的刚性,把企业对惯例的调整视为工资决定的关键因素,并且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因素只能对工资的决定存在阻碍。
近年来,关于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美国与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相应的一些新情况时候,比如美国自80年代中期的公司缩减规模,导致了失业的增加;而日本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在这种经济大萧条的形势下,如何能够从理论上看待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走向与变化规律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比较有前瞻性的观点认为,企业裁员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确实标志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衰减与劳动力市场外部的倾向的增强,并且预测可能未来的时间厘米那,直接由市场媒介的雇佣关系将会逐步取代内部拉动力市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部分源于“后福特时代”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
2.关于劳动力市场两派的不同论述
2.1 西方古典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关于对劳动力市场的阐述,通常会涉及到对工资效率即所谓的工资决定论的阐述。而西方古典学派认为,在工资决定论方面,工资为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对劳动力市场最早的阐述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尔后亚当斯密在这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而且认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而不同于其它的商品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是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力时间来决定的,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其形成与决定也同样受到供求规律与竞争规律的制约,而且这种竞争因素的作用也使得价格在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
其次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会涉及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西方古典学派在“古典”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已经对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给予了深刻的阐述,分别是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就业水平时候,就已经不存在失业这样的概念了,而且在这样的古典模型中,由于工资条的刚性已消失,并且其完全的伸缩性,当失业这种不良的经济现象出现时候,往往能够通过降低货币工资来降低实际工资,从而达到充分就业。因此西方古典学派认为仅仅依靠市场,货币就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弹性空间,从而经济也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从经济学模型的角度来看,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饿曲线交点,不仅决定了充分就业的总产量同时也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
2.2 凯恩斯学派有关劳动力市场的阐述
在承认了古典学派的部分经济学观点的基础上,凯恩斯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地,比如其认为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稍微有提高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这样的观点往往是不符合事实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凯恩斯学派认为在进行工资协议的时候,对于工会与资本家双方所规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至于实际工资出现的波动还要由另外的一些因素来决定比如很关键的价格水平,因此凯恩斯学派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供给函数的观点,即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因此劳动的供给量是货币工资的函数,而并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实际工资的函数。
2.3 二者的共融点与分歧所在
关于二者的共融点,首先两个学派都认为“劳动需求为实际工资的函数”这样是一个真命题,而且关于就业量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增加,实际工资相应却减少,关于这样的观点双方也达成了一致。
但是双方存在的分歧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对于“货币幻觉”这样的概念,古典学派认为其未曾有之,而凯恩斯学派坚信这样概念的存在,即信息的不完全。并且对于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关系而言,古典学派认为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涨落幅度十分具有弹性,而凯恩斯学派认为要降低实际工资,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水平(P)这样的途径才能实现。
3.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对失业率造成的影响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强调了价格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而往往现今西欧大部分国家所出现的失业率恐慌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调不无关系。
3.1 宏观经济政策对结构性失业率的影响
关于欧洲目前存在的较高的失业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因为目前存在的风险在于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后,失业率周期性的增长就会演变会很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某些国家实施的严格保障就业的法规只会使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更难找到新的工作。同时,他们失业时间愈长会导致有兴趣雇佣他们的雇主更少,一些雇主甚至会放弃从失业工人中进行挑选。此外,由于这些失业工人无法有效地抑制工资弹性,从而使就业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最终成了“结构性”失业者。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这问题,欧洲央行完全有理由坚持,宏观经济政策会导致更高的结构性失业率的产生。
4.结语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经济规律结合并合理的运用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而且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同时,防止市场出现过度通胀或萧条状态出现。(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斯诺登等. 与经济学大师对话[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杨俊青,刘姗姗.劳动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证券;信息推送;用户兴趣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User Interest Mode Study of Securities Information Push System
Xiao Guorong,Lin Shushe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510521,China)
Abstract:Push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user's interest to search,filter information,the user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ove onto the user,to help users efficiently explore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smart push user interest model,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needs of users with similar behavior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e user customize the recommended mechanism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user interest,to explore the user's interest information for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 strategy and services.
Keywords:Securities;Information push;User interest model
一、概论
证券市场中,影响股票股价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国家经济情况、宏观经济政策、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股票的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等因素。其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等,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利率的高低、存款准备金率高低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整个股市的运行情况。而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行业情况、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人才构成等信息。其中,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赢利前景以及基本面是否有提升将影响公司股价的走势。这些信息能否获取以及获取的快速程度,对于股票的交易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信息推送系统的功能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上拥有海量实时更新的有价值的信息,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信息。不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被动的,它们无法主动发掘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因此不会主动推送这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给用户,用户必须告诉搜索引擎希望搜索什么内容。也就是说,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信息以及企业基本面信息等资料,这些都要用户自己手动去搜索。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用户有希望主动获取信息的需求,比如用户希望主动获取新收到的邮件,用户期望了解最新的某只股票的价格,用户希望了解能影响某只股票波动的所有最新信息等等。因此,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实时、定向、有选择地抓取信息到本地,然后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加工处理,使其成为规范的、有序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定制的关键词进行实时推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定制信息关键词,达到“信息找人”的目的。这些是当前智能推送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证券信息推送用户兴趣模型分析
推送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信息获取技术,它可以主动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在具体的证券信息推送服务应用中,用户可以主动定制自己的信息需求,比如定制“加息”,“存款准备金”,“经济数据”等宏观政策相关的关键词。当系统采集检索到跟用户定制的关键词相关的信息时,系统可以主动推送给定制用户。
不过这种依靠主动定制的信息,有时候会存在信息准确性较差的问题,而且仅仅通过关键词无法准确地把握用户的真正的信息需求,以致推送的信息和用户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用户持有了“浪潮信息”这个股票,那么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首先包括上市公司的所有公告及新闻信息内容,那么用户会订阅“浪潮信息”这样的关键词,然后由于“浪潮信息”属于软件行业个股,因此大部分用户都会很自然想到定制“软件”这个关键词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同时得到关于“浪潮信息”的公司动态和软件行业发展动态方面的信息内容。然而目前市场可能赋予了“浪潮信息”这个股票云计算方面的概念题材,这个方面的题材是影响目前阶段股价波动的关键词,所有云计算的相关新闻和政策都可能会影响“浪潮信息”这个股票的走势,那么其实用户也需要定制“云计算”方面的信息,只不过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他可能自己未能主动考虑到这点。这就是主动定制推送系统的局限性,用户容易忽略某些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关键信息。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表达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用户兴趣模型,通过发掘用户的自身行为以及分析具有相似需求的用户的相关定制行为来给用户进行主动推荐。
四、启发式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
用户兴趣模型就是系统根据其获得的一切跟用户有关的信息所构造的用于表示用户信息需求的模型,用户的兴趣模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主动定制信息:基于用户的定制的关键词数据,如“加息”、“准备金”、“经济政策”等等。(2)推荐定制信息:根据其他具有相似需求的用户的行为由系统主动推荐用户定制,用户具有定制与否的选择权,这个主要是弥补用户认识的局限性,把具有相似需求的用户行为反馈给其他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
主动定制的模式比较简单,这个模式根据用户的信息(用户定制的关键词),形成对用户兴趣的描述,把用户信息存入用户兴趣数据库中。
推荐定制的模式相对比较复杂,这个模式需要分析其他用户的定制行为,找出具有相似需求的用户进行分类,接着对具有相似需求的用户进行启发推荐。这里,我们是基于这样一个启发推荐原理:和你定制的关键词相同越多的用户喜欢的关键词,你也很有可能喜欢;大家都定制的关键词,你也就很有可能需要定制。
我们要实验的是一个财经类的网站数据,数据格式如下:
篇4
经济增长不仅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数量有着密切关系 ,而且 ,在社会投资总量既定的条件下 ,为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 ,要求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结构上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对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中国来说 ,政府投资是国家利用所掌握的财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资金投入 ,其投资活动是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 ;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 ,依据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 ,直接体现着国家对国民经济全局的部署和投资意向 ,有选择地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等部门 ,并以追求宏观经济利益为前提。
在现代经济运行条件下 ,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增长率。为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 ,中国“九五”期间开始的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 ,一项长期的战略重任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 ,与财政投融资的运作紧密相关。
1 .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 ,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一般来说 ,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本增长率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 ,如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率较低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低。这说明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国家 ,急需疏通和完善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财政投融资的基本功能 ,在于通过政府信用将民间闲散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 ,并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来完成财力资源的转移与配置满足经济增长的要求。
2 .经济增长率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在资本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配置效率越高 ,经济增长率也越高 ;资本配置效率低 ,经济增长率就低。就财政投融资对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来分析 ,首先 ,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 ,使那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良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 ,能够得到超常的发展 ;并由此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其次 ,通过财政投融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 ,消除企业存量资产长期凝固的障碍 ,推动存量资产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流动与重组 ,充分利用企业存量资源。再次 ,通过财政投融资合理配置资源 ,促使企业经营机制发生转换 ,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 ,营造具有良好约束力度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 ,铺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
3.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与投资方式的转换是分不开的。中国经济运行中几次出现的大波动 ,都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和投资需求膨胀相关 ;说明投资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 ,通过乘数作用对经济系统施以巨大的影响。同时 ,投资在创造社会需求的同时 ,也会增加社会供给 ,成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 ,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实力 ,对社会投资规模进行调控 ,改善经济结构 ,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换。并且 ,财政投融资的诱导和扩散的导向效应 ,促使社会投资方向趋于合理。
4.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体现着对科技进步的要求 ,特别是在对现存产业结构的改造中要加大技术含量 ,加快技术改造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目前我国产业部门设备老化和总体技术水准较低而政府公共预算资金十分拮据的状况下 ,急切需要运用财政投融资 ,为政府和企业筹集更多的长期建设资金 ,加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 ,增加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力 ,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政投融资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度 ,因此 ,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 ,运用财政投融资 ,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对经济结构的优化
国民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 ,从静态上看 ,是决定于存量资本的结构状态 ;从动态上分析 ,则与资本的投入紧密相关联。由于社会总投资的投向与部门投资份额决定着各产业发展速度的大小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所以 ,增量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和优化程度 ,就影响着现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演变趋势 ,需要通过合理的增量结构来实现对既存产业结构的变革。财政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调节手段 ,存在着对增量结构内在的调节机制 ;可以通过债券、股票、投资基金、bot等融资手段 ,增加对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和农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以缓解和消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财政投融资运作具有明显的产业政策倾斜 ,对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合理化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财政投融资对增量资本的结构调整变化 ,来促进资产存量的调整 ,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比较落后国家向中等发展水平国家转变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的国家往往是结构变化最为显著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 ,处于该阶段的国家能否转变成功 ,成为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乃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主要取决于能否通过急剧的结构变革来推动的。从中国近几十年发展的历程来看 ,中国从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落后国家成长为初步工业化的国家 ,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发生了巨变 ,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然而 ,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 ,中国始终受到结构制约的困扰 ,投资结构的扭曲已经成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地域布局结构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投资结构的转换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 ,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别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调节方式也就大相径庭了。从而 ,体现政府政策意图的财政投融资之运用以及运用程度在客观上就有着极大的差异性。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基本处于现代化 ,根本性的结构转换已经完成 ,新的结构变革不存在技术上和组织制度上的障碍 ,产业之间的结构均衡主要依靠市场的自组织过程或部门之间的协调来实现 ;故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而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途径来辅助或微调。与此相反 ,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发展要求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经济结构不仅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局部问题 ,而且具有宏观战略上的重大意义。调整产业结构 ,促使其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既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目标 ,又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经济发展的一般环境 ,而且是作为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组织者。因此 ,财政投融资就必然在以下方面起着较大作用并成为政府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调节工具。
1 .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现状 ,都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 ,同时并存着的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 ,不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技术基础上 ,而且具有不同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在某种意义上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就是结构转换和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投融资 ,加大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 ,来保护和扶植我国新兴的幼小产业 ,促进这些产业的尽快成长 ;同时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进行比较和选择 ,促使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结晶在我国的采用和发展 ,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现实基础上有一个较高的新起点 ;从而加快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2 .由于目前中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市场要素发育不良 ,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极大抑制 ,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现实中似乎一时难以达到 ,而通过政府的适度干预、产业政策的导向以及财政投融资的运作 ,给微观经济组织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 ,有利于促使企业作出长期决策的正确选择。
3.在加入 wto与实现产业发展和结构转换的外部环境上 ,国内生产及供给结构与国内需求结构 ,特别是同国外的需求结构之间的差距很大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出口产业不仅是国内生产部门的量的扩大和延伸 ,而且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结构调整 ,存在一个明显的外向化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整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和它在世界市场的参与度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竞争力的提高 ,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就不可能迅速提高 ;同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的引导 ,也难以增加出口竞争力。因此 ,要实现外向化发展过程的良性循环 ,需要财政投融资配合相关的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的运营 ,在利用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不断地形成一些具有新的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 ,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市场的参与度。
4.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较大的结构偏差 ,并处于产业成长过程中结构重组的转变时期 ,面临着重新构造产业结构的重大选择。伴随着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革 ,几乎会引起一些重要的经济过程、经济变量及其相互联系的深刻变化。偏差协调成为产业结构变革的基本内容 ,而且这种协调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投融资运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 ,在于配合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 ,促使国民经济的流量结构发生变化 ,引致社会资产存量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而有效地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三、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财政投融资作为政府的一种重要财力资源和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对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功能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
1 .充实社会先行资本 ,填补财政公共预算和银行信贷的投资空白。财政投融资在实施过程中 ,既体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经济政策的政策取向 ,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运行 ,以确保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和必要的增值性。通过发展财政投融资 ,形成财政预算、金融、财政投融资三足鼎立结构的宏观投资体系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投融资作为既具有财政性质、又具有金融性质的政府投资 ,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 ,就是规范政策性银行和财政信用 ,转变财政职能 ,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深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 ,财政投融资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任 ,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其他一些长期、风险性和地缘政治因素而需要的政策性投资项目。
2 .通过发展财政投融资 ,增强政府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调控能力。社会基础设施是经济基础结构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是人类在长期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自己创造的基础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对生产和再生产、国民生活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的巨大作用。由于其重要性和自身的特殊性质 ,决定了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手段予以调节、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性。即使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社会制度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 ,对此也是实行相当程度的管制。如美国政府始终对交通运输业、信息业 (主要是电讯、邮电 )、公用事业 (供水、电力、水利 )进行较多的干预 ;在日本也同样对电力、煤气、水道、交通运输、通讯等进行专门的干预和控制。政府通过财政投融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营运管理 ,实行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实际上是通过利用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以及营运的外在经济性 ,对市场主体实行利益诱导而实现的。
3.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从对投资需求来说 ,既要在投资规模上有一个合理的扩大需求 ,也要求投资结构能适应国民经济协调和稳定运行。前者是依据“九五”和“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 ,只有保持一定投资率才能实现相应的经济适度增长。财政投融资是该时期一条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将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途径。同时 ,财政投融资对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的技术含量 ,也显得极为重要。近几年对某些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所增加 ,但如何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支柱产业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以消除政府宏观调控的“缺位”现象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篇5
关键词: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营运资本管理;相关性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此前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乐夭能过剩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2015年国内车市的销量为2459.76万辆,而业内预计2015年汽车行业的总产能达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国际商报第8295期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尚为84%,2012年降至73%,低于国际汽车界认可的75%―80%盈亏平衡点,国际咨询公司ISHAutomotive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降至68%,低于70%的产能利用率警戒线。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匮乏,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提高,粗放式的低端制造业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全球债务高企,而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对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构建三者的相关性模型,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是否相关。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周期与营运资本管理研究
1.经济周期与现金持有水平研究
Opler et al.研究发现经济上行期公司现金持有量较少;而当经济步入下行期时,公司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会加大现金的持有量;吴华强等认为经济周期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进而影响企业外部融资行为,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期现金流对债权融资负向性减弱,对股权融资的负向性增强;王义中等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且通过外部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渠道起作用。
2.经济周期与商业信用和存货研究
Love et al.认为宏观经济对商业信用影响显著,经济危机高峰期公司商业信用迅速增加,表现为应收账款在危机爆发前显著增加,而应付账款危机前后变化不明显;陈之荣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同向波动,俞静等却对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徐志伟等利用采购经理人指数对产成品存货投资和原材料存货投资进行研究,发现前者具有逆周期性,而后者表现出顺周期性;张涛等利用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也均提出了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观点。
(二)经济周期与产能波动研究
赵颖认为产能利用率与宏观经济周期密不可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导致厂商要素窖藏行为,引发产能过剩问题;林毅夫等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经济周期波动和投资层面的“潮涌现象”是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原因;韩国高等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综上文献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聚焦于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各部分间的两两研究,并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必须以当前产业政策为契机,制定适当的产能,对营运资本进行动态管理以降低外部风险,因此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可或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1.我国汽车行业营运资本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9692.60亿元,2014年的数据为67818.48亿元,同比增加13.61%;其存货2013年为4763.75亿元,2014年的数据达到了5614.80亿元,同比增长17.87%,由此反映汽车行业库存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去库存化压力较大;应收账款净额由2013年的7029.5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7506.14亿元,应付账款由2013年的9336.7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0525.57亿元,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从利润总额来看持现水平,从近年的汽车行业公司现金流量表来看,现金流并无趋势性改善,加之外部总需求不足,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导致销货款回流不畅企业资金链紧张。如此一来企业只能通过信贷帮助来改善经营状况,没有良好的现金流将会放大企业未来的商业风险。(见表1)
2.经济周期的类型划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我国GDP增速从2000年的8.4%逐年攀升至2007年增速14.2%的最高峰,按照GDP增速的划分法,我们将2000―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年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迅速回落至9.6%,随后几年逐步回落至2014年的7.3%,因此我们将2008―2014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
3.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有显著影响。陈柏福认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原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非常大。经济上行期时,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经济下行期时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而实施降低产能的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产能波动受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上行期时企业大多提高产能,经济下行期时企业大多降低产能。
(二)研究假设
1.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上行期时,国家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并希望通过政策调控最终降低企业库存水平,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缩短企业投资、生产、销售周期,提高企业利润。因此汽车制造业企业将营运资本用于投资、生产和销售,国内的需求旺盛以及国际贸易的宽松环境使得汽车销量大增,经过数个运营周期的变化,存货水平最终下降,营运资本最终会保持较低水平,资产利用率显著提高,上述情况是利好经济形势和有效经济政策的表现形式。因此,利好的国家政策和松的经济环境会最终降低存货;企业资金利用率会大幅提高,持现水平降低;信贷也会由于上行经济和利好政策变得更加容易,最终营运资本将下降。综上所述,提高产能减少了企业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关系。
经济下行期时,去库存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库存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适当的库存有利于企业在经济下行期时保持一定的活力。因此在降低产能政策下企业库存大幅减少,但与运营周期较短、库存较少的正常情况相比,“去库存”调控下企业的营运资本仍然较高。此时企业的投资,生产、销售会受到政策的一定阻碍,为了防范风险,企业营运资本也会在有效政策的调控下维持高于正常经济环境下应有的水平。因此营运资本会受到产业政策的调控而略高于正常水平,并具体表现为企业为了尽量减少突然到来的危机带来损失而增加持现水平和库存量,应收、应付账款也会因为下行经济而增加。综上所述,企业降低产能最终表现为增加其内部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
H1:企业提高产能会降低内部营运资本;企业降低产能提高内部营运资本。所以,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相关,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为负相关关系。
2.经济周期对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显著性影响机理分析
由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推理:经济上行期时,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会提高产能,良好的销售情况会提升企业的成长力水平。然而企业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占领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产能,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最终导致营运资本显著降低,此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显著。
反之,经济下行期时,国家会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目的之一是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其目的之二是为了企业防范风险。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也会由于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而降低产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处于恶化经济条件下的汽车行业企业很难独善其身,其内部营运资本管理并不会因为降低产能而得到明显改善。原因之一是企业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导致其在经济上行期末的阶段盲目扩张;原因之二是企业处于经济下行期初时未能及时进行产业调整,而是过于依赖的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不显著。
经济周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而是以产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处于经济上行期时表现得更为显著。产能波动这个外生变量充当二者的桥梁,既是经济周期的反映,又是营运资本管理提升或抑制的反馈。本文的贡献在于从众多企业的内部变量中寻找出可以反映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传导机制的变量―产能波动。H1部分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分析,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各行业及其企业都可能会因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不同而提高产能或是降低产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增加普适性,我们推出假设2:
H2:经济上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系统》,以200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共23家汽车行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删除了数据不全的汽车行业公司。我们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使用Eviews8.0计量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对其进行GLS估计并进行了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确保模型的正确性。
(二)衡量指标
(如表2所示)
(三)营运资本管理模型设计
由于目标营运资本不易观测,本文在Banos-Caballero et al.和吴娜目标营运资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将原外生变量替换为产能波动PF;并选取原盈利能力中的一项REV作为其衡量指标,并将约束程度不显著的变量固定资产投资删去,增加存货净额作为目标营运资本的约束变量,衡量指标公式见表2。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模型:
WCRit=β0+β1PFit-1+β2GROWTHit+
β3INVit+β4REVit+β5CFlOWit+β6SIZEit+
β7FCOSTit+ui+εit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假设常量个体效应ui,ui代表恒定不变的影响营运资本管理的因素,其它随时间而变的因素的作用归入随机项εit中。考虑到产能波动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性,将外生变量PF滞后一期。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表3所示)
四、回归结果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由于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并且自变量出现多重共线性现象时会严重影响到参数估计,扩大模型误差,并破坏模型的稳健性,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时,消除多重共线性成为了重要的环节。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的检验(如表4所示),结果发现各个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按照经济周期的划分,我们分别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及全周期的产能波动采用GLS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首先,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的全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进行数据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认为模型整体回归效果很好,可决系数为0.659466。此外,除SIZE外各变量t值均大于2,f明各变量对营运资本的影响从整体上看非常显著。PF和GROWTH的t值均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企业成长力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H1得证。表5还说明CFLOW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负相关影响,INV、FCOST和REV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正相关影响,变量Size对营运资本影响不显著。其次,F-检验和Hausman检验(如表6所示)说明固定效应模型选取正确。
通过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的产能波动数据的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发现经济上行期PF的t值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显著,H1得证;经济下行期PF的t值极为不显著,从而验证了H2。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定性,我们对全经济周期产能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如表6所示),其P值均为0,应该拒绝混合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说明随机效应模型不适合,因此应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我们将模型中的LN产量替换为LN产量增长额,把REV的公式替换成PROFIT净资产增长率,将规模SIZE的计算公式LN总资产替换为LN销售收入,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和进行GLS估计。我们同样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全经济周期、上行期与下行期的数据回归分析,其实证结果与之前吻合,从而进一步证明了H1、H2的正确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汽车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经济周期对产能有显著影响,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呈负相关关系;(2)经济上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3)产能波动受外界经济周期影响进而对营运资本管理产生传导作用。
本文的实证证据表明;在经济上行期市场需求旺盛时,汽车制造业企业应凭借产业政策对本行业的支持加大生产,提高竞争力,以更大的收益获取市场份额,同时要做好营运资本管理,避免盲目生产,为以后产能过剩埋下隐患;在经济下行期我国汽车行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汽车制造业企业在保留必要营运资本以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应该降低营运资本,凭借国家对其他行业利好的产业政策将资金用于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此外,企业还应通过研发支出增强自身成长力,不断创新,迎合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未来发展潜力,避免过度依靠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并且在众多汽车行业公司中制定合适的产能,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当务之急则是合理运用国家推出的产业政策以及做好企业内部营运资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华强,才国伟,徐信忠.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15(8):109-123.
[2]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 (2):6-19.
[3]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以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0.
篇6
摘 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前提假设,然后分析了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主要挑战:1.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其运作效率。2.信息改变公司管理方式,实现决策科学化。3.信息对传统营销构成了挑战。4.信息促使微观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关键词 信息 微观经济主体 生产经营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只有充分掌握最新、最全的信息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配置企业的有限资源,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微观经济主体概述
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单个经济主体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加以规范化。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的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三个: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1.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的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
2.完全理性。完全理性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理性。
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二、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世纪,各种信息,如市场供需信息、产品质量价格、品种信息、生产单位效益信息等的畅流与否,是否被充分有效利用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信息时代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识时务,敢于迎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其运作效率
首先,信息时代,传统的迂回生产方式将被直接生产方式所取代。直接的信息交流减少了以前多级中间环节和远距离交易所造成的迂回物耗,信息社会生产方式本质特征是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生产对某生产资料的依赖性。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畅通,企业将会快速掌握大量的生产资料供给信息,取得某一生产资料的渠道增多,使原材料价格有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可直接快速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使生产更贴近消费需求,产品价值更容易实现,在实现生产的最终目标――消费的基础上使生产单位获得最佳效益。
其次,物资、能源、人力、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在信息流的作用下可被其它物质要素代替。即以廉价、充足的资源代替价格昂贵、稀缺的资源,这是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及信息流作用的必然结果。
最后,信息时代资讯业特别发达,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加之先进的技术设备(硬、软设备)使新产品的开发和各种设计(如用电脑进行建筑设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会在更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并能使实验、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中的资源消耗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信息对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它迫使生产力各要素优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系统有序运行,提高了各要素的利用效率。生产力系统中,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信息调节和控制,组合情况如何,均可通过产量、成本、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统计信息反映。而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助于重新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另一角度分析,当生产者在市场经济的“不确定”状态下盲目生产而使生产能力受碍时,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可以消除不确定因素,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方式。明确的生产经营目标能够使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最大功能,特别是能够激发生产力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提高生产。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教育等信息媒介使生产力各要素――人和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各要素自身的功能不断增加,使生产力保持较高的水平并得以持续。
(二)信息改变公司管理方式,实现决策科学化
现代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公司管理要求对人、财、物、时间、技术等进行科学组织与协调,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些活动必然有信息的参与,信息是最有效的粘合剂。信息作用于管理者,可增加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可知性和透明度,使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发生重大变革。过去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组织机构层次多,且各层次因
人员素质不同,考虑问题角度不同,立足点不同而造成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这无疑不利于信息在各层次间的畅流。计算机网络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有利于转变原来的金字塔型管理为各层次管理者间、各部门、各地区管理者直接联系的平行矩阵型,中间层逐渐减少,各层次管理机构分别针对某一机构的散发式管理体制更有利于信息的迅速、准确传输,有利于管理者根据快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决策要求充分占有信息,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是生产经营单位修改决策和做出新决策的依据。可见,信息作用于决策群可使决策有依据,增加决策的透明度,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才能真正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织。此外,信息有利于沟通各层次决策群,使之协调一致,减少各决策群间的摩擦。
(三)信息对传统营销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企业产品质量好坏、品种是否适销对路,均会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因此,获取和有效利用准确的市场信息极为重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引起市场营销方式的巨变。当今社会,消费者购买行为日趋个性化,市场变化难以捕捉,生产者对市场的反映更加敏锐,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行为增加;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在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生产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特定购买欲望,才能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杯羹,这一切需要信息的媒介作用,由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虚拟市场――网上营销,从90年代以来,开始风靡全球。
建立在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将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通过电子化方式处理的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实现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传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产品交易等。总之,电子商务直接作用于流通领域,将促进销售方式的革命,推动流通技术的改革,使传统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流转程序发生变化,以迂回经济到直接经济,从而提高流通领域生产力。此外,商业信息的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兴起,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得产品类型、数量和质量、价格等商务信息,并进行有比较地选择。在拓展了的商务活动领域中,真正实现消费者的决定性作用,生产者才能根据真正的消费者意愿进行生产,从而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实现产品的有效生产。
在营销生活中,消费者从有购买欲望到进行购买有一个临界点,当某一品牌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并已到实施购买的边缘时,总是需要一定的契机及相关的刺激,以实现其真正的购买,传统的营销是通过降价、打折、送赠品等方式实现购买欲望到实现购买的转变,但这一方式已越来越不灵了。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收入上了台阶,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者除关心商品的性能、价格和购买及维修的方便外,更重视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看法和消费该商品消费者的普及程度等信息,现在很大一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追求新、异和消费的个性化,他们乐于消费新产品,突出自己的消费率先进入了高层次,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得消费领域的最新信息。可见,信息既引导消费出现新潮流,又使生产者及时、准确地掌握需求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开发新产品,使自己随时立足于市场的前沿。
(四)信息促使微观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任何国家的微观经济活动必须在客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运行,因此公司准确、及时地掌握政府的客观经济政策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微观经济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运用货币、财政、税收政策指导生产方向,淘汰长线的传统产业,鼓励朝阳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政府上网可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它能为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政府上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企业较容易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先进的手段多渠道准确、快速地获取国家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尽可能地以宏观导向从事生产,最大限度地享受财政和税收等优惠。同时,社会经济的重要指标,如GNP增发速度、物价指数、储蓄和投资增长速度等,政府实施的紧缩或适度放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又能在畅通信息流的作用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合理的产业结构下运行。因此,企业既要克服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又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盲目生产,只有通过各种信息不偏离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才能取得较佳的生产经营效果。
综上所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犹如人体的血管和血液充斥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对信息的筛选和比较分析,辩别信息的真伪,有取舍地加以运用,决不能被信息所淹没。我国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和接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不真实地夸大产品功能、传递虚假需求的虚假信息时有发生,从而误导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见,有选择地、及时地获取有效的信息,用以指导生产和消费活动将是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瓦尔特•J•威塞尔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2]邹薇.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0.
篇7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的拐点?
日前,中国央行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为16%。
由于本次上调准备金率是18个月以来的首次,所以让人觉得突然。但从央行此前一系列操作来看,信贷收紧的信号其实去年底已经给出。去年年末,各商业银行信贷均已抽紧,年初央行首次招标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利率意外跳升4个基点,接下去央行发行2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较上周同期央票攀升8.29个基点,是5个月来的首次上行。种种迹象显示,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经出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2月2日在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中表示,月均信贷投放超万亿是不可持续的,2010年货币政策必然会有所收紧,但具体收紧到何种程度还不能确定。
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尽管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在时间上提前于他们所预期的第二季度,但这只是央行对1月份前半段银行信贷增速过猛的直接反应,因此,并不意味着央行会在第一季度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之间异常波动。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央行表示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此举释放出这样的信号:央行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认真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使贷款真正用到国民经济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
货币政策的艰难抉择
虽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尚未改变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状态,但是不可否认,货币政策将面临艰难抉择。
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经济出现V型复苏,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 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0%;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2008年提升23.3%,是15年来最高水平。如此强力的货币投放,支撑了经济增长 “保八”目标。
然而,这一切背后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称:“中国货币供应量长期持续高增长,是危险的。”到底有多危险?根据央行最新的数据,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2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3798亿元,超过市场预期。
“松与紧”、“快与慢”,于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2010年将是微妙而具有相当风险的一年。在多种矛盾交织的当下,如何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的“度”该如何把握?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表示:“2010年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是,要在继续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如何管理通胀预期;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如何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如何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点。”
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宏观调控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应结合汇率、监管以及部分行业管理等政策,灵活运用。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不仅仅是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还有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作用对象的状态,后者能发挥更大的政策效果。为此,应超越中央银行来思考货币调控。
首先,应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这两个领域的风险管理,特别是要增强地方政府负债行为的透明度和内外部约束,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指出,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操作层面的协调配合,要避免出现两种政策作用方向不一致或风险过度集中于一方的情况。
近些年来,汇率与利率政策常常相互制约,加大了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在中国经济开放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越过“三元悖论”,是政策执行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认为,既然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和资本完全流动三者不可能兼顾,那就必须加强这三者之间的协调,调整利率和汇率就得要考虑到这些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以便把握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方向、节奏和力度。
篇8
自2003年进入本轮经济扩张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先后出现三次增长过快的问题,前面两次是2004和2006年,国家通过采取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的调控措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势头有所收敛,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尽管增幅依然偏高,但比2005年回落了2个百分点。然而,200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呈现出高位加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17414亿元,同比增长25.8%。投资需求强劲扩张,带动工业及整个经济高位加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增速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成为自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投资快速增长是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转化趋势更加明显的重要原因。展望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但世界及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比2007年有所放缓;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从紧力度会大于往年,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2008年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望得到遏制,其增幅比2007年有所回落。
一、投资增长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是拉动本轮投资持续扩张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需求维持下的投资增长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出口增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经济,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景气程度和本国的贸易政策。但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会比2007年有所放慢,外需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有所减弱。
美国经济受次级债危机影响,增速已经出现明显放慢的迹象。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其风险已经从房地产领域扩大到了消费领域,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2007年11月份达到两年来最低水平,反映消费者的支出出现一定的疲软,一旦占国民经济2/3的个人消费出现下降,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概率将进一步上升;最新公布的制造业和就业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已经降至2003年春季以来的最低水平,12月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上升、新增就业人口数大幅下降将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并将拖累经济增长。虽然美国经济扎实的基本面和美元持续贬值的策略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导致美国经济进入明显的衰退或萧条,但目前美国住房市场向下调整尚未结束,可能会延续到2009年。而2008年美国次级房贷还贷压力将会更大,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可能继续上涨,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美元持续贬值,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风险。
美国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日本、欧盟等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需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正日渐显现,近来日本内阁府景气动向指数显示,预测未来几个月景气动向的10个指标全部恶化,并出现了景气先行指数自1997年以来首次降为零的情况。该指数由十几个指标组合而成,分别跟踪工业库存、消费者信心和耐用品发货量等,表明日本经济下滑的可能性在增大。欧元区经济虽然基本面依然稳固,但受欧元强劲升值和信贷持续扩张,以及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欧元区中长期物价面临上涨风险。如果美国经济大幅放慢,其影响蔓延到欧元区和日本,对亚洲地区经济也将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近日世界银行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认为,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美元贬值、美国经济衰退,以及金融市场动荡等风险,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报告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2008年则将降至3.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2007年则由2006年2.9%回落至2.2%,预计2008年仅增长1.9%。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次贷危机也拖累了其他发达经济体。世行的报告预测,日本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0%和1.8%,欧元区则为2.7%和2.1%。
上述分析表明,世界经济放慢,尤其是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将会对中国出口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此外,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商务成本不断上升等,也将会抑制出口的增长。国内方面,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和控制资源型高耗能产品出口来调节高额贸易顺差,这对出口快速增长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2008年出口增长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宽松,出口如果显著放慢,必然会影响整个投资增长速度放慢。
二、国内宏观政策趋紧将对投资扩张形成制约
从国内环境看,对2008年投资增长形成制约的三大因素是: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对投资过快增长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要实现“双防”目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因此,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力度将会明显大于2007年,这将会促使目前过度膨胀的投资有所收敛。货币政策取向由稳健转向从紧,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将会明显大于往年。针对当前投资和信贷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中央明确要求2008年要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央行将继续综合运用窗口指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货币和信贷扩张,2008年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速度均会比2007年有所放慢,这将会有效抑制投资需求膨胀。针对当前投资规模依然较大,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局面,2008年国家将严格执行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继续关停和淘汰电石、铁合金、焦化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这将会有效控制投资的进一步反弹。此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正在逐步提高。近两年,调控已经从过去只注重治“标”逐步向治“本”的方向转变,如土地管理制度及市场准入等从以行政调控为主开始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这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短期投资膨胀,促使投资向理性回归,而且也有利于长期投资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房地产调控效应将逐步显现。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放缓,进而将影响整个投资增幅有所回落。近一个时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交易量下降、前期房价涨幅过快的一些主要大城市房价涨幅开始回落的现象。近期房价出现调整的原因是:一方面受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2007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有关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以及央行进一步明确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及相关问题,提高购买第二套住房贷款利率,房价回调表明这些政策的效应开始初步显现。另一方面是前期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实际的合理调整,随着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以及宏观调控的合理引导,住房市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我们认为,房价出现调整和下跌预示着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可能进入中期调整期。200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更加趋紧,其效应随着政策的加强和不断落实将会进一步显现。当前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明显大增,正在由强化税收、信贷等多种市场化手段调控转向针对性极强的行政性强制措施。如近来建设部等8部委联合通报了自2007年3月以来全国共查处的房地产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9029起,并通报了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788起。这项通报表明政府从多方面整治房地产市场、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对开发商将会形成很大的威慑力。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开发商屯地现象提出了更加严厉的治理措施,如对土地闲置满2年的实施无偿收回等。行政性调控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效果更直接,无疑将会促使房地产市场降温。货币政策将会继续按照有关房地产信贷管理通知的要求,加大对房地产信贷的紧缩力度,同时也不排除继续采取加息等措施,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需求。财政政策则有可能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如扩大物业税试点范围、征收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宅业繁荣已经持续10年,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实际上已经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廉租房等保障型住房供给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上涨预期的变化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中期调整期。不过,政府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对房地产投资将会形成明显的支撑作用。综合来看,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明显回落,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投资在整个城镇投资中所占比重约为22%,房地产增速减缓将会相应地带动相关产业链上的钢铁、水泥、建材等重化工业投资需求明显减少,进而将影响整个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第三,通胀压力增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将对投资过快增长形成制约。近一个时期以来,反映我国生产者的价格指数上涨明显加快,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2007年10月份同比上涨3.2%突升至11月的4.6%,创出2年来的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由10月的同比上涨4.5%升至6.3%。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始传导到国内,推动国内原材料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数据显示,2007年11月我国原油出厂价格由10月份上涨4.2%猛升至22.6%,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价格则分别由下降转为全面上涨,当月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9%、8.8%和8.0%。11月底国际市场化肥价格比10月上涨10%左右,影响国内市场化肥价格也开始上涨。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已突破100美元/桶大关,预计2008年将继续维持高位甚至有可能继续上涨。在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和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导致下游行业成本明显上升,部分行业效益将会明显下滑,对投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导致投资冲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高,其深层次原因是资源要素价格长期偏低,目前这些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一是受国际石油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有可能继续上涨。二是为了有效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度扩张,2008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可能适时推出。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也有望出台,一旦出台,资源税将由目前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同时一些稀缺资源也将逐步纳入征收范围。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收改革将会加大企业生产和投资成本,抑制企业的投资热情。三是劳动力价格开始呈明显上涨趋势,沿海地区“民工荒”的蔓延,以及北京等大城市家政服务人员工资大幅度上涨的事实表明,我国长期依靠低廉劳动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企业开始报怨工人工资增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是市场机制的使然,劳动力价格上升必然带来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最终将影响企业的投资能力。输入型通胀压力和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及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所形成的通胀上涨压力,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企业利润可能会出现明显下滑,这对2008年实体经济扩大投资将会形成明显制约。
三、投资较快增长的基础依然存在,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不会出现大幅回落
尽管2008年投资增长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宽松,但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可能有所回落,但继续较快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
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运行,2007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很快,其惯性依然使得2008年投资继续在高位运行。此外,2008年投资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看好,企业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投资意愿较强。据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43.6,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1和2.7个百分点,创近10年来最高,表明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依然较高;二是投资资金宽裕,实体经济投资仍将活跃。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长36.7%。分类看,市场最具活力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继续加快,分别由前10个月的48.5%和34.5%提高到50.9%和35.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均高达30%和34%。从行业看,钢铁、建材、化纤、化工、电力、煤炭、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7.2%、63.1%、109.3%、51.5%、39.0%、49.1%、61.4%和68.7%。利润大幅增加和国内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未来企业投资仍将会保持旺盛的态势;三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中装备工业及汽车工业等加快发展成为一种内在趋势,企业需要大量增加设备投资和技术研发支出。同时,城市化加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房需求将持续增加,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从以需求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房地产投资将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较快增长(如15%左右的增长水平)。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明显增强,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还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对投资增长将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四是投资膨胀的土壤依然存在,造成投资冲动的机制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性解决。突出反映在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仍然很强,而换届效应可能为投资增长提供新的刺激。股改后的金融部门放贷意愿非常强烈,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国际热钱和国内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这几方面的投资冲动力量叠加在一起,构成了2008年投资可能再次反弹的重要力量。在上述支撑投资增长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综合考虑以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将会比2007年有所回落。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左右,约比2007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6%,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四.政策建议
篇9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建设,我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过大的生产规模和过多的低端产业也导致了国内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约束不断加剧,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据了解,钢铁、汽车、石化、船舶、有色金属、建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占我国GDP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业的健康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安全,也关系到数以亿计的就业与民生。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国际经济低迷、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这些传统产业都面临着不少困难,有的行业困难程度是空前的。2008年以来,国家围绕抑制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总的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清楚看到,我国制造业长期快速发展累积的结构性矛盾,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部分地区抓投资、上项目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减少甚至避免盲目建设还面临一定的难度。
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重投资、轻消费导致的结果。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更能看清暴露出的问题。应该认识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能再简单靠扩张性投资拉动,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造需求,要依靠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产业升级。但现行的体制机制还难以适应,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会议明确,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篇10
吴敬琏,这位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日前就“2011年的宏观经济态势与展望”这一课题,发表了最新观点。
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
从2009年到2010年,由于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产价格剧烈上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和泡沫出现,另外就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这导致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想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就需要有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后果显现出来了,不能继续用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持增长。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研究这种现象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用所谓“三驾马车”的说法,认为今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看“三驾马车”,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什么2008年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已经不行了,出口遇上了金融危机,同时消费也上不去。很明显,“三驾马车”的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分析宏观形势的方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来处理长期问题。我们的长期发展存在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两难困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西方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两次产业革命之间的那种增长模式,特点就是靠投资来驱动增长。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病,因为它要靠投资来驱动,使得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最终需求日益不足。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走的就是这条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东亚经济体用进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造成了两个积极后果:一些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得到了就业机会。
可是我们看到,所有采取这种出口导向政策来支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在高速增长之后都出现了问题。
出口导向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汇率本币低估的政策。这一配套政策在前期是有效的,但当这个政策执行了10―20年之后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出口企业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也就是补贴,创新的动力就会削弱。有些经济体就此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专业户,不再搞创新了;更重要的是,在出口导向政策非常成功的情况下,外汇结余将会大量增加,这就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造成贸易摩擦。这时就需要选择:其一,让本国货币升值。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导向政策就会持续攀升,追求外汇结余肯定就不行了;其二,坚持出口导向政策,这就需要保持本币的低估,因为改变这种本币低估状态会涉及很多的利益,比如出口企业的利益,出口地区的利益。如继续保持本币的低估,采取中央银行干预的方式,让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就是收购外汇来支持外币汇率,压制本国货币。这样,央行就只能被动超发货币。货币多了,无外乎就是流向两个地方,一是资产市场,二是消费品市场――流到资产市场,就会形成资产泡沫,流到消费市场,就会造成CPI快速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
改革遭遇“体制”
我们应该怎样走出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把长期和短期、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从短期层面来说,应该采取总体紧缩而又充分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就要“硬着陆”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绝对化。一方面,“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另一方面,我们还有30年经济发展实力的积累,“软着陆”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要用稳健、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所谓长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服务业。有人说服务业在西方国家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其实,在20世纪初期,服务业就脱颖而出,并很快超过了制造业。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都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比如香港地区的服务业占到了90%。特别是生产业,它的发展是和分工同步的,随着分工的细化而深化――服务业中有很多领域都不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分工继续深化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其实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之后,现在的产权结构使得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支配的资源一土地。各级政府很容易用低价把土地拿到手,变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支配信贷资源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各级政府就会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策,由于政绩的主要表现就是GDP的增长,因此,这一体制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了。特别是到了“十一五”时期,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开倒车”的现象,不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而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似乎也非常困难。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那么,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不能发展成为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脚,却总是长不大,而现代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几年过去以后,原有先进技术又沦为二流技术了。
此外,由于法治的地方化、司法的地方化,使得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我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你就告不了我,我有地方保护。所以,虽然想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因为体制上有障碍,尽管费了很大劲,却始终转不过来。
“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动力是改革,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解决体制;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政治体制。为此,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 上一篇:提升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 下一篇:经济法和经济政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