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是指采用图文并用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次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色彩等建立记忆链接,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巧妙的将思维导图引入物理教学中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记忆物理知识,大大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
一、框架指引,提高预习质量
高质量的课堂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容易的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预习时总是草草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不预习。因此,教师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引领学生正确高效的预习书本内容。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领学生预习的:首先我将这一节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框架的形式列在黑板上,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重点进行细节的预习,将其划分为更小的知识点,例如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等,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对于书中出现的给概念要给予重视,最后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在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时,我发现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们不再漫无目的的预习了,在我所给出的知识框架的指引下,许多学生能够准确的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的内容,预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课之后有学生向我反馈说自己以前物理课上总是听不懂,但是经过这次预习之后上课好像慢慢能够跟上了。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要重视课前预习,而且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会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才能让预习既省时又高效。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预习没用,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引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使课前预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二、高效笔记,构建记忆网络
笔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学生不会做笔记,总是试图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都记录到本子上,这样反而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在记下了许多笔记,却不明白这些知识是什么意思,得不偿失。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课堂上高效记笔记,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讲课的途中我发现一名学生一直在不停的写着一些东西,完全没有在听我讲课,于是我便提问了这名学生一个问题:“这位同学,你能回答除出光的反射条件是什么吗?”“额……老师我不知道。”这名学生低下了头。“那你能告诉我你在写什么吗?我发现你的笔一直在不停地动。”“老师我在记笔记。”我笑了笑,引导学生说:“笔记可不是这么做的,光顾着记笔记,到头来却忽略了我所讲的内容,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啊。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要学会听讲,在记笔记的时候要学会有条理有选择的记,建立属于自己的记忆网络,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不影响自己上课的听讲。可以先对知识点进行简要地记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完善。”在听了我的指导下,这位学生不再一味的记笔记了,慢慢地开始认真听课了。
三、合作创新,发展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与思维导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完《欧姆定律》这一章后,我将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向其布置了一个任务:将这一章我所讲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现,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我给出学生们一节课的时间用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都可以自己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可以负责将组内成员的笔记结合到一起绘制草图,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分析和讨论,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绘制出最终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极的融入到了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展示课的时候,我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带着自己组的导图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我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对于优秀的地方提出表扬,对于不足的地方给出意见。在每个小组都展示完之后,我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相互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组内每名学生在优秀成员的带领下,积极的投入到绘制导图中去,加深了印象,同时使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晓峰. 我形我秀――初中物理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应用例谈[J]. 中学物理,2012(1).
[2] 张允苓.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
篇2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学习资源设计
很多高职计算机课程属于操作性技能类课程,如平面设计、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视频后期编辑和AutoCAD制图等,其共同特点是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发展实践技能。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操作类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得到了普遍重视。
本文以Flas制作网络课程为例,从教学策略设计的角度,讨论高职计算机操作类课程的网络课程设计。Flas制作网络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网络化学习环境,用于辅助课堂教学,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提供扩展性的网络化学习资源,满足学生课外学习需求。
1网络课程分析
1.1课程特点
Flas制作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常见的教学问题包括:一些Flash概念和软件操作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困难;学生学习进度各异,步调不一;软件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脱节。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适合的网络课程来改善。
1.2教学目标
Flas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Flas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掌握Flash绘图、常见特效制作和ActionScript基本编程,能够完成Flash课件、广告、MTV和网页动画等综合作品的设计与制作。Flash综合实践能力主要分解为5项子能力:矢量绘图能力、特效制作能力、ActionScript编程能力、作品创意设计能力、综合规划制作能力。
1.3学习者特征
本课程的学习者是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职专业的大二或大三学生,通常已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网页制作和平面设计等先导课程,掌握了计算机基础操作、程序设计和平面知识,仅缺少美术功底和创意训练;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决策意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条件和需求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1.4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的,应该让学生尽早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后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逐渐扩大学科基本结构的范围,并增加深度,以螺旋式来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1]。“螺旋式上升”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学科情境深化和现实情境深化[2]。
基于此理论,本课程将课程内容按螺旋式上升划分为3个模块,即基础入门、专项训练和综合实训(如表1所示)。基础入门模块占课程的1/3课时,讲授Flash的核心概念、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模块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注重让学生尽早掌握Flash整体的知识框架。专项训练模块围绕重要的Flash制作能力(绘图、特效、编程等),专项展开,深入发展,以螺旋式反复促进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熟练掌握。综合实训模块以Flash网站、Flash广告等各种类型的真实案例,类化和拓展现实应用情境,使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设计与制作能力。
这3个模块的编排打破传统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逻辑结构,力求体现学习者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它们统一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含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3]。基于上述的前期分析,下面将从网络自主学习设计、基于UGC的学习资源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等角度,对“Flas制作”网络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2.1网络自主学习设计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媒介,依据网络的资源共享、交互学习和超文本链接等特征,在一个外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模型需要五大系统的支持,包括学习内容支持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辅助内容设计)、交互支持设计、学习活动支持设计、评价反馈支持设计和导航支持设计[4]。
鉴于此,本课程设计和制作了“学习中心”模块,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主要支持。“学习中心”模块涵盖了课程所有章节的学习内容,每节包括如下项目:学习指导、知识讲解、案例视频、测试习题、练习实训、添加笔记、添加提问,其导航菜单如图1右侧所示。
“学习中心”的所有功能均基于Flash环境下的ActionScript进行开发,服务器端采用ASP动态脚本语言,所有章节目录及其资源数据、测试试题、笔记本和提问数据,均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结构清晰,易于扩展。“学习中心”不仅用于学生课外自学,还可以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案例。在教师指导下,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水平,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案例,便于实现分层教学,缓解不同学习者进度不一、需求不同的矛盾。
1) 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
“学习指导”指明当前小节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建议。“知识讲解”围绕后续案例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提供SWF格式的文字讲解或视频讲解。“案例视频”通常包含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提供“观看效果”、“要点解析”、“步骤演示”和“仿真操练”。“步骤演示”是采用Adobe Captivate录制制作的、配有语音讲解的交互式视频,不仅录制了案例制作的演示画面,还在视频中根据教学需要适时插入板书、提示性强调和扩展性资源链接,增强视频的交互性。“仿真操练”则在“步骤演示”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按照指定的要求单击鼠标或输入键盘进行交互,视频才能继续播放。
2) 自主学习的评价设计。
学习者可以通过“测试习题”和“练习实训”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和巩固,其中,“测试习题”从数据库读取本节对应的试题,在测试完成时报告测试得分情况。
3) 自主学习的交互设计。
本网络课程同时基于Flash环境和Web环境实现了添加笔记和提出疑问功能,学习者可以及时记录学习成果,提出学习疑难,获得同学或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为方便学生查看笔记或疑问的上下文情景,改善交互性和访问效率,笔记和提问具有“回溯功能”,即在添加笔记或疑问时,系统自动在笔记或疑问的正文中附着关联章节的标题和ULR链接,便于他人在浏览时可以快速定位其对应的章节。学生可以管理笔记的分类(栏目),设置笔记的开放方式(公开、小组内可见或仅自己可见)。学习笔记以发表时间倒序呈现,可以用于记录学习心得、笔记摘要和课外资料,具有类似博客的基本功能。
4) 自主学习的导航设计。
良好设计的导航可以为自主学习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常用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导航图导航、路径导航、书签导航、检索导航、帮助导航等[5]。本网络课程基于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检索导航、导航图导航和书签导航。学习者不仅可以对章节目录和关联资源进行检索,还可以浏览章节内容的导航图。导航图图形化标识了“已学”和“未学”,便于学习者把握整体学习进程。
2.2基于UGC的学习资源设计
扩展性学习资源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和整理优秀学生作品、文字教程、视频教程和优秀商业案例等资源,支持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 Based Learning),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知识学习深度,并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扩展性学习资源按照“学习中心”的章节结构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织清晰,主题明确,学生在学习完某章节后,即可查阅与该章节关联的学习资源,也可以按照资源自身的属性(Tag标签、资源类型、时间等)来浏览资源。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体现了离散、去中心化、非权威化、集体创作与协同创作的特点,包括3个特征:1)Internet上公开可用的内容;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3)由非专业人员或权威人员创作[6]。依据UGC的思想,扩展性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开放的添加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动态添加网络化资源,包括图文教程、视频教程、Flash素材和Flash案例等。学生借助处理工具中的复制/粘贴功能,可以从互联网快捷地收集大量在线资源及其引用书签,进行一定加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以实训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编制图文教程或视频演示教程,然后上传至网络课程。基于UGC思想的学习资源建设,使学生成为资源的利用者、贡献者和评判者,符合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Resources-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RBLEs)的特点要求,即要求学习者参与资源的编辑、评价、加工处理和意义生成等认知管理过程[7]。
基于UGC的学习资源建设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资源质量。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学习者通常缺少应有的概念框架和实践策略,学习者所添加资源的可信度、有效性和可靠性存在不确定性,日积月累会导致信息过载,影响资源利用效率。为此,我们在引入学生参与学习资源建设时,不仅要加强资源建设的管理与控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资源评价技能,还要建立机制,实现资源的筛选。本网络课程提供资源评价功能,学生可以对每一份资源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可以按评分和点击次数对资源排序,以人工的方式对资源进行筛选。同时,本网络课程建立等级积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添加优质资源,提高资源整体质量。
此外,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学习资源,本网络课程提供站内邮件、学习笔记、BBS异步交互和基于Flash的同步交互等网络化交互工具,支持学习者获得来自学习伙伴或指导教师支持,促进隐性知识的获取与分享。
2.3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是评价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评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8]。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的原则为: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网络化和人性化结合[9]。参照此评价原则,本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化评价手段,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互评相结合,主要的评价形式包括:
1) 单元测试。学生学习完每个章节,通过测试习题和练习实训进行形成性练习和自我评测,了解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估学习效果。
2) 作品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作业提交”功能将实训作品提交至网络课程教学系统中,教师对实训作品进行批阅和反馈。同时,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对实训作品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品鉴赏能力和学习参与热情。对于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师将其转移至“优秀学生作品库”,以资鼓励,便于后续的学生学习。
3) 电子作品集体互评。计算机操作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单纯的纸质化考试通常无法准确评价学习效果,因此,这类课程在教学过程和学期期末的评价中,一般要求学生提交电子作品,通过学生作品的评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品的评分常常是由教师一个人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完成的,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评价主体单一,因为教师个人视角和主观印象的偏差,容易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允,挫伤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网络课程内置了一个学生作品集体互评模块,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网络化计算机教室中演示作品,然后全班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分,按照一定规则计算出来的平均分数就是学生互评分数。在作品的最终得分中,学生互评分数占40%,教师评分占60%。
3结语
“Flas制作”网络课程在我校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年,期间不断充实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课堂辅助和课外助学的功能,该网络课程设计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性,期望能对其他院校的网络课程教学有所帮助。教无定法,课程类型、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的差异都会带来设计的差异,这仍需我们今后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美凤,李艺.“螺旋上升”式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14-17.
[2] 孔凡哲.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 教育研究,2007(5):62-68.
[3]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0-82.
[4] 吴东醒. 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电化教育研究,2008(6):88-90.
[5] 王同明,闫鹏展. 网络课程中导航系统的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4):30-33.
[6] 赵宇翔,朱庆华. Web2.0环境下影响用户生成内容的主要动因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9):107-116.
[7] Janette Hill,Michae Hannafin. 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设计[J]. 钟志贤,译. 远程教育杂志,2009(1):46-50.
篇3
在多媒体普及生物课堂之前,生物教师的教学大多数依赖于传统板书,在需要展示的一些生物图片上采取挂图、实物模型等方式加以表达。对于生物这类较为抽象的学科,传统板书教学具有课堂信息量不大、不够直观、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缺点。
因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现代教学的思想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山区中小学配备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室。毋庸置疑,这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特别是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许多生物学图片,播放生物视频和动画,展示多样的习题等。
但是随着多媒体进入中学课堂,越来越多的老师依赖于多媒体,放弃了传统的板书,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展示在PPT上,一节课上下来根本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教学效果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使学生的学习进入更加迷茫的阶段。学生不知整节课的重难点,更不知道这一节课的知识框架,因而成绩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是有下降的趋势。
为此,非常有必要探讨和强调传统板书对生物教学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探讨得出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科学的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利用电脑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处理,编制出教学课件,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多媒体教学为什么能够得到教学界的大力提倡,源于它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可能达到的优点。
1.1 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示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历代教育者皆主张教育要直观,即教学的直观性。我国古代教学家荀况曾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廖”等观点,大为提倡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大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都说明教育直观性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采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主要有生物模型演示、实验、挂图等,而现在的直观教学手段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得到更好的展示。
多媒体教学除了能够展现传统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外,还能够展现传统直观教学不能提供的主观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播放教学动画和视频,化静为动,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了教育的直观性,为学生留下了鲜明、生动的印象,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 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大教学信息量
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展示更多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过程中信息量的输出,学生也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
例如,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展示许多的图表和资料,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口述资料或者将资料抄写出来,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也有许多教师干脆将这一部分内容省略不讲,这样也是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然而,当多媒体出现在课堂中,教师能够将文字资料、图表等展示于多媒体的课件中,学生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信息量。
1.3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学学者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大量精彩的图片、有趣的生物动画和精彩的教学视频,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多样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中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2.1 教学信息量过多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
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大量的文字、图象、声音信息,从而提高了教学的信息量,但是,许多教师却在应用中忘记板书的总结。
教师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将教学的过程变成了PPT翻页的过程,学生稍微疏忽就会跟不上趟,这将会造成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多的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降低教学效果,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优势反而取到了反效果。
2.2 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教师在备课时经常重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会着重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教学内容的难点。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却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将教学内容全部展示于多媒体上,课堂中,课件真可谓“图文并茂”,让人眼花缭乱,学生看都看不过来,课堂收效甚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只是在口头上讲解,没有加以在黑板上板书总结,学生虽然当即能够理解,但是很容易就会忘记。
教师内容讲完以后就将整节课的笔记展示在几页PPT上,让学生摘抄多媒体笔记,虽然学生抄写了笔记,但是他们也忘记了这些笔记得出的过程,这些笔记哪些是需要记忆理解的重点,哪些是需要攻破的难点。因而摘抄过后仍不能明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会对这些“笔记”死记硬背,这其实就是多媒体教学缺失传统板书的最大败笔。
2.3 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将动画、文字、视频等有效结合起来,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许多教师却抓住这一点,一个劲的为学生播放各种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却不加以板书的总结,长此以往,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将本该在知识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多样的动画和视频上,兴趣得到了提升,但是学习的注意力下降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自然下降。
3 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生物教学中如果放弃传统板书,单纯依靠多媒体讲授,则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偿失。
那么,该如何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的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加以强化。
3.1 传统板书能够构建知识框架,多媒体教学填充框架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近几年的生物教材和咨询众多初中的学生,笔者发现在没有结构完整的笔记帮助下,学生很难掌握整节课的知识。在教材方面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生物教科书,书中的图片较多,这确实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材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但是文字内容却较为精简和抽象,有时候学生根本不能从一大堆图片和少许文字中获得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同样的,许多生物教师也反映教材呈现的图片多,文字简炼的同时许多重难点的内容也被“简炼”了,而考试时却会考到这“简炼”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如果单纯依靠学生看书是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只看到课本中的观点,却不能在课本中找出这种观点提出的缘由。因而教师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将“简炼”的重难点具体化,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的结合。
然而,教师若在教学中利用传统板书,将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确实能够使得学生认识整节课的知识框架,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但是这种被动式构建框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相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并总结教学重点,构建知识框架。
例如在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的“光合作用”一节课中,当学习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个不同时期科学家探究的历程,加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辅助,引导学生总结出每位科学家的观点,并将各位科学家的观点列举在黑板的板书上。这样,学生能够对教学的内容做到真正的理解,即使过了很久,他们也能够根据板书的内容,回想起教师讲授时提及到的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3.2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用传统板书帮助学生反思
多媒体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各种学习资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丰富性、多样性和新颖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板书在PPT翻页更替的过程中,前一屏的重要内容无法得到很好的保留,原本紧密关联的内容在呈现时处于隔离的状态,容易造成知识展示过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找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这时教师要利用传统板书整体显示、保留时间长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增强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概括教学内容的能力,为学生反思整个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3.3 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用传统板书总结教学情境
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国外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的杜威,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我国最早研究情境教学的是李吉林老师,于1978年提出情境教学实验法。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具体活动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认知理论主张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应由“传授――接受”转变为“情境――建构”的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是创设情境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情境的创设。
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教学普及农村中学之前,大多数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实物展示来创设情境,这样的方法不够形象和直观,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多媒体教学推广到农村中学后,多数生物教师则依靠多媒体课件加以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的展现方式能够创设逼真的、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快的融入教学情境之中。
多媒体能够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传统板书则能够将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获得的总结用简洁的语言列举出来,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也可以攻破难点和重点,在板书的指引下能够较好的概括和总结教学内容。
4 探究总结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生物教学中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众,冯瑞琴.多媒体教学中的认知机制[J].教育研究,2006(7):62.
[2] 张燕镜.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篇4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相当独立性的人,是具有博专结合的知识的人,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人。
(二)课堂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载体,教师按照课程要求实施教学活动,学生依靠教师讲授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二者之间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对高校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创新型人才要求具备创新的能力、精神和人格,这些要求迫使高校课堂教学不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如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以主导者自居,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判断,教师要学会放开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种锻炼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他们的全面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博而深
传统教学学科划分界限清晰,但是创新型人才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博而深,?@种知识体系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高校课堂教学内容要符合这种博而深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既要强调本学科专业内容,体现本学科前沿领域,同时要兼顾横向学科内容的安排。在博而深的知识框架下,学生一方面可以拓宽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本学科领域有深入研究,综合知识下,刺激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高校课堂教学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培养学生低阶能力倾向严重
低阶能力是以单一的思维完成所学记忆任务、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之下,学生很机械地完成教师所教任务,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它是一种被动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所实施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低阶能力,学生课堂听课是否认真、成绩高低、笔记做得如何是高校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但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则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上严重滞后。
(二)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长期硬性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没有课堂主体意识,他们仍然像以前在高中或者初中的学习一样,不参与课堂,只是很被动地进行学习,没有主动探究问题意向。我国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虽然在有些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有所提高,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主动性大多数时候是被迫的,都是被“教师点名”的,大多数学生是不愿“抛头露面”在众目睽睽之下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这样显得很“另类”。
四、解决途径
(一)高校教师以培养学生高阶能力为目标
高阶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并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它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这种能力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在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为学生会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拥有自我认知意识,自我评价标准,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有创新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以高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目标,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横向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对知识要求的跨学科性使得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淡化学科之间明显的界限,对横向科学要不断拓展。因此,高校首先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敢于打破传统,重组本学科内在知识结构。其次,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要跨越人文与理工学科之间的鸿沟,理工学科学生要有人文学科学生的素养,人文学科学生要学习理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此,高校教师不仅要研究本学科内的教学内容,还要学习临近学科的基础内容,以将这种知识融会在课堂中,拓宽学生的认知。
篇5
背景资料
为充分利用南方科技大学创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深圳南山教育高位均衡发展,2014年3月12日,南山区教育局与南方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办学战略框架协议,成立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并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学。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以“创新”为
关键词 ,以信息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切入点,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学校。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裂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都将引发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开始重塑人的大脑,变革人的认知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如何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
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我们认为,要把孩子带入未来,需要打造基于脑科学的学习环境,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统整式、跨学科的项目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全新的学习科学理论为引领,从而促进发展学校教育的深度革新。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正以跨学科的项目型课程统领课程改革,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引发学习变革,用未来的视角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技能与素养,始终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行动引领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打造全新学习环境,营造新型学习生态
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教育观、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也必将随之改变。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学校需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的创新学习。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喜欢多重感觉的世界”“同时激发各个感官,可以让我们学习得更好”。([美]约翰?梅迪纳)因此,我们着力为学生构建新技术支持下的基于大脑认知特点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1. 构建新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推进云课堂实施
我们以“未来教室”的思路,配备相应的新技术设备,架构高速无线网络系统,让学生能随时接驳互联网,并把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开放(微软)与封闭(苹果)的两大系统有效融合,营造新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生态。师生运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点对点与点对面的多向互动、沟通分享和评价反馈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质量,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成为现实。
2. 优化学习空间,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及学习需求,我们在教室设置学习体验、活动和教学等功能区,并创新设计能自由组合的桌椅,适时调整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学习效率。如,扇形、马蹄形、半圆形、圆形等座位排序,便于学生讨论交流,缩短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开展协同合作式学习,提升学生间的群体合作意识,促发群体智慧共享。
3. 打造新型学习实验室,开展创客式学习
为充分激活学生的潜能与创意,促进数字技术和个人创造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我们高标准建设“STEM创新学习实验室”。通过建设“S学习实验室”(科学science)、“T学习实验室”(技术Technology)、“E学习实验室”(工程Engineering)、“M学习实验室”(数学Mathematics)和“A学习实验室”(艺术Arts),为各主题学习实验室配备相关设备,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开展创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搭建网络学习社区,变革学习方式
网络学习社区是学生开展自我对话、互动对话的自由空间,它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思想互联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学习的主体,大家互相丰富彼此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我们为学生搭建高互动性的网络学习社区,让学生开展掌控式的翻转学习、基于学习数据的反馈学习、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混合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民主的网络学习社区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习者,让学习者及时分享彼此的学习过程,在多向对话中促进群体智慧共享。
技术支持学习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无线网络、触控技术、声控技术、平板电脑、大数据等的广泛应用,教育面临由新技术带来的新教育变革。我们将数字技术作为构建未来教育的底层支撑,用“全域信息化”支持学习创新,打造全新的“数字化智慧学习校园”。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技术的“沟通媒介”和“脚手架”作用,为师生搭建沟通平台和提供支架工具,让技术成为问题解决的工具,支持学生的学习变革。通过学习社区、视频会议、即时通等工具为师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通过概念图、图表、可视化工具、超媒体等支架工具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实践探索。
1. 全面推进新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
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中,整体推进以智能终端、无线互联等新技术运用为特征的课程改革,让新技术作为学生的沟通媒介和学习支架工具,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构建数字教学文化,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2. 开发在线课程,构建混合学习模型
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依据学科课程特点开发在线课程,建立“网络在线学堂”。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环境和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学习模型探索,创新学习模式。
3. 变革学习媒介,推进数字教材建设
数字化教材并不是传统纸质教材的数字化,而是“动”起来的教材,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支持学生参与体验的自主、互动、探究式学习。我校正在大力推进互动式数字化教材的建设,并与微视频课程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开展探究式的翻转学习。
4. 建立学习数据库,开展学习分析研究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学习特点,我校将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习研究,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利用各种学习社区、学习平台和可穿戴技术等,积累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对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路径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引。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还着力通过自带设备(BYOD),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游戏化学习、物联网技术等进行创新学习,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
构建统整式项目课程,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数字素养、跨界交流合作等技能是未来社会人才的必备能力,而当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还属于聚焦知识传授的“程序型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知识。我们看到,在统整式的“项目型课程”(主题-探究-表现)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因此,我们构建基于STEM课程特征的统整式项目课程,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1. 基于STEM课程理念的统整式项目课程内涵
基于STEM课程理念的统整式项目课程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其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STEM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针对STEM课程的内涵特点,从具体课程内容、具体学科进行了本土重构,开发出了STE@M课程教学框架(如图1)。从课程框架可以看出,该课程具有跨学科、综合、整体、终身、面向未来等特点。
2. 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实施思路
我们借鉴STEM课程的理念与组织形态,借助南方科技大学的专业资源,开展STEM的本土化实践,并构建了“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体系”。我们的实施思路是以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形态为载体,通过融合式的教学实施,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构建“看得见”的未来教育。
(1)不断丰富完善的STE@M。@代表其他学科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如,语文、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通过有效融合多学科内容,让学科学习不断丰富STEM课程内涵,开展技术支持的跨学科学习。(2)引进外部导师。充分借助南方科技大学的专业资源,让教授和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指导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高起点建构,与国际接轨。(3)有效借鉴并融入IB课程理念与策略(小学项目PYP)。将在调查中学习、个性的塑造、国际化意识的培养这三个IB课程理念融入并贯穿STEM课程的整个过程。(4)融合创客、PBL和学科课程。通过多课程的融合,让课程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进而完善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体系。(5)引入开放协作式的WIKI平台。用开放的WIKI平台对STE@M课程进行管理,通过共建共享思想,用平台记录STE@M课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让学习者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为新的学习小组进行课程的二次开发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多维度参与,不断丰富和深化课程内容。(6)运用VCT支架。以知识共享和探索创新为核心理念的VCT(The Virtual Classroom Tour虚拟教室漫游)为载体,开发我校特色的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模块,汇聚优秀课程案例,共享学习过程。
3. 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的学科视角
我们以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统领性课程形态。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课程建构,并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在学科学习中自然地融合统整式项目课程元素,开发基于学科学习的统整式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技术作为沟通媒介和学习支架,促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构建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统整课程。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我们在美术、数学、语文和主题课程中有所突破,以自然笔记和数学笔记为载体,借助思维导图、增强现实技术、二维码和探究式APP,通过自带智能终端设备(BYOD)模式进行学习。
在数学课中,学生以“数学笔记”作为载体开展学习。数学笔记是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等美术形式来编制数学故事,通过口语来阐述数学问题,用社会化语技术作为媒介呈现数学思维,也就是“数学+美术+语言+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融和跨学科学习,学生的语言、设计、网络社交等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锻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聚焦于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美术课中,我们用“自然笔记”来深化科学学习。自然笔记是指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运用五彩的画笔,绘制大自然,用画笔去解读科学现象,用语言来阐释自然现象,即“美术+科学+语言+技术”,让语文、科学、美术和技术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素养与技能。
不难看出,以学科的视角构建“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其目的就是以学科教学为基础,融合多学科内容,通过跨学科统整式学习,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篇6
课堂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以纸张为载体、以笔为工具,对听讲、观察和思考内容的记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进而掌握做笔记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一、明白为什么记——解决思想问题
学生不想做课堂笔记,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就要使学生明白做笔记的诸多益处。
众所周知,是否会做笔记对高中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于学习层面,高中知识跨度大,思维层次高,学生在课堂上对许多新授知识短时间内是无法透彻理解的,因而先把知识点、思维过程记下来,课后再去咀嚼、反刍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了。尤其是进入期末复习或者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就会发现,一本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框架完整、内容翔实的笔记,对于他们迅速把握重点、理清知识体系、理解学科逻辑、构建解题思路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性格层面,若一个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做笔记,不厌其烦地完善笔记,也有利于其勤勉、踏实学风的形成。除此之外,做课堂笔记还有以下益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促进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记为日后复习留下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服务;有助于学生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培养和提高其感知、记忆、思维及写作的能力。
当然,善于做课堂笔记和用课堂笔记最显著的成效就是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当学生明白做笔记的重要性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做笔记的方法。
二、指导怎么记——掌握方法
1.指导学生按学习时间做好三种笔记
一是预习问题笔记。预习一般是在课前进行的,但是现在高中学生缺少课前预习时间,因此预习就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学生预习就要求有预习的痕迹。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完成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是课堂笔记的前身。
二是听课笔记。顾名思义,听课笔记就是学生对听讲、观察和思考内容的记录。从课型上看,新授课、专题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目的不同,因而做笔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新授课的笔记多记录在课本上,专题课、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的笔记多记录在笔记本上。上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指导学生完成不同内容的笔记。
三是错题笔记(反思笔记)。这种笔记意在指导学生课后对课堂笔记进行阅读整理,并在空白处进行校对、补充和反思,对典型错题归类并分析。反思笔记是课堂教学的后延。
学生做好这三类笔记,会使自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的学习成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活动。
2.指导学生根据载体和知识点做好两种笔记
(1)统一形式,确定载体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要求不统一,难以检查落实。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两类笔记,即课本笔记和笔记本笔记。顾名思义,所谓课本笔记就是将笔记内容写在课本或教辅上,笔记本笔记则是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笔记本笔记至少应包括预习问题笔记、专题笔记、错题笔记三个板块。
(2)掌握方法、明确内容
一是课本笔记。做课本笔记,常用眉批、夹批、旁批、侧批、尾批和圈点勾画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圈点勾画法。圈点勾画法又称符号法,此法既可用于预习笔记,也可用于听课笔记,还可用于反思笔记。它主要用符号来标注文本中的重点、难点、盲点、疑问点、重点句及精彩句。圈点勾画法一般要配合前面五种方法来用。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使用常用圈点勾画的符号,一个班级所用符号应相对统一。常用的符号有:①圈点:一般黑点(·)用于关键词语;画圈()用于表示有疑问或疑难的地方。②标号:对号(√)通常表示赞同和肯定;错号(×)表示否定,问号(?)表示疑问;叹号(!)表示赞赏;三角形()表示此处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星号()则表示这个地方很重要。③画线: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关键语句时可用直线(—),特别重要的句子可以使用双横线(=),遇到有疑问的句子时可在下面画上波浪线(∽),遇到精彩的语句可以用上连环线(≈)。
二是笔记本笔记。做笔记本笔记,可让学生将一本较厚、较大的笔记本分三份,按预习问题笔记、专题笔记、反思笔记(错题笔记)分类,每个板块各用一份。
我认为,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预习思路理成以下问题:这章节我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我要完成哪些任务?需要哪些资料?我的任务采用什么形式完成?学生理清预习思路后,要把自己读出的问题写在预习问题笔记本上。具体要求:每章节所提问题不少于3个,且越多越好;用“1、2、3、4、5”在题后括号内标明问题难度系数;用铅笔对所提问题进行猜答;正课时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这些疑问的解答,并将内容补充到预习问题笔记本上;如果疑问在课堂上得不到解决,课后再找老师释疑。做预习问题笔记,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活页笔记法。学生可用活页笔记本做笔记,其壳像文件夹,其纸张就像文件,若用一般笔记本记错了或顺序颠倒了不易改正,而活页笔记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且这种笔记本可自加纸张,可将一本书上的内容统一整理在一起,方便使用。
有些教学内容记在课本上不便于复习,特别不利于高三综合复习,所以应指导学生按高考考点在专用笔记本上做笔记。要求学生把专题笔记按考点、知识点分类笔记,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试卷讲评课、练习课,都要求学生随时准备好笔记本,涉及到相应板块的知识点应及时记录补充。具体教学中,除圈点勾画法外,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主副版式笔记法。可将笔记本中每一张左侧3/4作为主版,记录听课内容;右侧1/4留白,此处作为副版,用于补充细节或写自己的理解、引申和总结,给自己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
为使学生养成考试后认真总结、反思、分析的好习惯,要指导学生做典型错题笔记,内容包括考点、错误原因、补救措施。如果是同种类型题和考点反复出错,则要求学生在此题后面计“正”字,提醒自己不要再犯此类错误。做错题笔记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剪贴笔记法。将笔记本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一种题型(此法要结合主副版式笔记法),每次订正完试卷后,就把错题剪下来粘到主版部分,在副版写出此题的相关考点、错误原因、补救措施,再补充一些相关变式题。这样做,能有效深化学生对此类题型的认识,是强大的纠错、纠偏手段。
三、知道记什么——懂内容
掌握了笔记方法后,学生还得弄清笔记记什么内容,不是教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要记下来,要注意取舍,笔记主要记重点、难点、盲点、规律和方法等。
记提纲一目了然。学生要把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强化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记重点有的放矢。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点的叙述常常是简洁而严谨的,一个关键的字、词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及时把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出来的隐藏的部分整理出来,并作必要的记录。
记疑难追根求源。学习说到底就是生疑、释疑的过程。在学习中碰到了疑难问题可能不会立即获释,这时就应将它记录在“预习问题”笔记上。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就可编制出针对学生个人具体学习情况的“问题集”。大家可经常翻阅以检查自己学习中遗留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学好思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品质。
记课外知识信手拈来。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高中各学科的学习也应适应时代要求,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实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广泛地阅读、细心地观察、认真地思索,随时采撷信息。
记规律性知识有法可依。各个学科均有体现学科规律性的知识,做笔记时应记下这些规律性知识。以化学为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的判定,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等,这些都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进行整理。
记特殊知识有章可循。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庞杂,归纳时主要考虑的是共性,还有许多特性的知识往往隐含在共性背后,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规律好记,但特例就容易忘,一定要特别记下,引起注意。
记典型错题举一反三。由于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次做错了的题,后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虽然不是相同的题,但是题型一样,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也一样,这是最致命的错误。这些题可能分散在好几章里,复习时一定要把它们挑出来,记在“错题本”上。这些题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某个知识点的,把这些题集中起来,就是对这一知识点最全面的复习。学生在复习时有的放矢地浏览更正错题笔记,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可以使复习更完善,知识掌握更牢固。避免机械训练,减轻学生负担,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记体会标新立异。学生把对教师课上所讲的内容经过思考后的体会简要记下来,如对所学知识悟出的道理,对所训练的方法悟出的规律等。
记总结高屋建瓴。会学习的学生总是可以把学习内容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学生不断思考补充、发问的过程。而由厚到薄,就是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记总结尤为重要。
四、落实怎么用——重实效
笔记做得再好,如果用得不好,也难以发挥功效。因此,教会、督促学生用笔记至关重要。
注意整理,方便复习。要让学生养成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通过回忆,对照课本和笔记,及时增补或删改相关的笔记,对有些笔记也可以加上编号,分类或摘抄。如对古文学习时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的用法等进行总结归纳,记在专用的笔记本上,以后复习时可以通用。
有的放矢,务求实用。笔记应有利于记忆、理解、消化、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做笔记要为以后翻阅和使用笔记着想,要经常习惯性地问问自己,所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对以后复习是否真的有用?在复习过程中,要留意自己的听课笔记,看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怎样做才能更好等,这有利于增强笔记的实用性。
勤检查、重反馈。学生在做完笔记后不能将其束之高阁。教师要拿出专门时间,领着学生“常回家看看”,否则很难发挥课堂笔记的重要作用。这就既要求学生要勤,也要求教师要勤。在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后,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笔记复习,让学生回到记录中,检视自己当时的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和自我评价。这种检视与课后回顾作用不同。由于学生已完成了这部分内容,此时他们就能够从一个较高、较完整的角度来看自己当时都做了什么、产生了哪些疑问、为什么当时得出了不完整的结论等。因而,课后勤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注重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五、注重技巧、养成习惯
在具体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课堂笔记的质量,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点拨。
抓紧时间,掌握方法。学生记笔记要把握时机,注意方法。一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教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补记。
遗漏之时,保持平静。教师授课速度较快时,部分笔速慢的学生可能记不下来,教师要告诉学生,此时切忌急躁,可在笔记本中留下空白,接着听后边的课,课后再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请教补充完善,切不可因记不下笔记而影响整堂课的学习。
听记结合,听主记辅。做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影响听课,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字迹清楚,加快速度。指导学生记笔记,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无论用何种字体做笔记,字迹都必须清楚,如果字太乱,就会给后续复习带来麻烦;还要掌握适当的书写技巧,注意手指手腕发力均匀,加快书写速度;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记关键词,课下补充。如果内容一下子记不下来,可先记下关键的词语,留下框架和空格,课后再想办法补充。
随堂笔记,切忌抄袭。有的学生懒惰,自己在课堂上不做笔记,课后去抄别人的。这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笔记才会有学习的效果和意义。
不同颜色,区分异同。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笔记,暂时弄不清楚的内容用蓝色标示,确定的内容用黑色标示,教师讲解订正内容用红色标示;眉批内容用黑色,夹批、旁批内容用蓝色、红色,尾批内容用黑色,侧批内容用红色。这样,学生复习时可根据字的颜色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
篇7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篇8
STS教育模式以引导学生科学学习为主,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STS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增加我国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STS教育模式为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时代在变化,学习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世界大环境下,改变学习方法和角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学生提高成绩的最优、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的体现。高效的学习方法不能单独依靠纯粹的死记硬背,要加上自己的兴趣,通过自我动手和实践,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对于自主学习的方法,需要学生做出更好的规划,使之具体化、流程化,做起来更加方便、高效。一要预习。上课之前必须预习所学课程,对于难点,先自行思索看是否可以通过看课本或者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如若解决不了,便留在课堂上。二要课前准备。课堂上的40分钟是解决疑难点的重要时间。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听课时,课本、资料、笔记、练习本必须一应俱全。三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所学的知识当堂理解,跟上老师的节奏,做好笔记保证课堂质量。四要复习。接着便是课后工作,首先需要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作业之前应该通读课本,才能在写作业的时候保证作业质量,与此同时争取独立完成,之后多做课后习题,对教材多加理解。五要改错。对错题加以整理,集成错题本。与此同时注意老师所讲重点,善于思考,不懂就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学会自主学习。在此之上,对学习加以创新,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学习的高效。这样在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易错点也得到及时的了解与纠正,避免以后再错。另外,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己提出问题写在纸上,下课的时候一一反问自己到底有没有解决,在解决了的问题前做上标记。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今日所学知识,或者通过电话访问和家访的形式,督促家长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以STS教育模式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STS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要求学生学会科学学习,老师应该以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其实,要学会一门学科必须要有必要的兴趣,学习动机要明确,思维要活跃,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物理力学的知识结构很广、很复杂。要学会这样的学科知识必须要有必要的兴趣,学习动机要明确,思维要活跃,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有人觉得学习物理力学很枯燥乏味,这就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老师上课时一定要以幽默风趣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把物理力学知识表述出来。比如假设以下情景:(在进行板书的时候老师故意在黑板上出错)学生:老师,我觉得刚才的力学图画得不太对。老师:哪里错了,我怎么没发现啊?学生:刚才的图的压力方向应该向左而不是向右。老师:这位同学说得好,老师确实画错了,多谢这位同学的指正。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可以树立人的自信心,所以,对于学习物理力学来说,兴趣很重要。
三、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STS教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模式,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创新,STS教育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创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即体系。老旧的教育观念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忽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这样的学习成果是低效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正确的教育模式才能引领学生将实践与生活相结合,争取学习效益最大化。传统观念里老师是高于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做该做的笔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回答,老师一直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步指引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学会自己解答问题。老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力完成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团体写作。
篇9
关键词: PPT课件 地理教学 四慢
PowerPoint是地理课件开发的重要平台,也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课件简称PPT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形式,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功能强大、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地理教学中,取得传统教学法无法达到的效果。PPT课件教学的确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但事实上,在运用PPT课件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真快不得,速度慢下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一、制作、准备PPT课件时,一定要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制作精良、重点突出的PPT课件,是地理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地理教师课程熟悉,了解学生实际,教学经验丰富,有自身教学特点,所以使用自制地理PPT课件的针对性更强,实用价值更大,教学效果更好。但课件制作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地理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课件素材的收集整理、脚本的创作、课件的制作与修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故在制作PPT课件时必须坚持慢工出细活。
(一)PPT素材的收集、选择。首先,教师应充分熟悉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法。其次,根据教学的需要广泛搜罗相关素材。最后,对素材仔细甄别筛选,“优中选优”,选择那些学生最容易理解、最能突出教学目标的素材用于课件制作。在PPT课件选材时要注意考虑素材的实用性、代表性,做到“少而精”,明确素材只是为课堂内容服务,切忌喧宾夺主。
(二)PPT课件的制作。首先进行脚本设计,根据教学提纲制作出课件的框架。其次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如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最后,将准备好的多媒体素材根据PPT课件设计的要求,进行链接,形成多媒体课件。制作PPT课件时充分使用超级链接功能,以便于后退、前进,增强课件的可控性,完善课堂结构。另外,课件呈现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人机互动、师生互动。
(三)课件的预演、调试。对制成的PPT课件,在授课前应进行多次预演、调试,不断修正,直至课件符合设计要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为止。
网络上有许多现成的优质课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大多不能拿来就用,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及教学目标进行修改整理,通过“二次创作”使课件符合自己的教学习惯。即使是直接使用现成课件,也要充分熟悉课件,理顺教学思路,思考每张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二、遇到学生学习兴奋点,不妨慢一下
导入新课时,PPT课件展示一般可以快一些,只要达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即可。但是有时也会遇到让学生极其感兴趣的图片和教学内容,这时教师不妨慢下来,和学生探讨、解释相关知识,这样既能满足学生求知欲,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一堂公开课中,一位教师放映PPT课件时,呈现了一张名为“哭墙”的图片,看到许多阿拉伯人爬在一堵墙上祈祷的画面,学生顿时有了兴趣,正欲仔细观察,探个究竟时,教师却迅速翻到下一张,学生意犹未尽,发出了唏嘘的感叹。一堂课下来,教师讲了很多,但学生似乎已激情不在,无疑这位教师错过了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学习兴奋点,实属难得,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三、使用PPT课件呈现重、难点内容,一定要慢下来
有些教师使用PPT课件就像放电影,屏幕上闪现的教学内容过快过多,转瞬即逝。主次不分,既无重点,又无强调突出。既缺乏思考过程,又鲜有师生互动,结果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听得云里雾里,一堂课下来,所获甚少。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教师应利用PPT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眼动、手动、心动、口动,多感官参与,积极主动获取知识。PPT课件切换要放慢一点,让学生观察得更细一点,运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遇到学生反馈差、学习困难的状况时,应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重新阅读教材和材料,及时调整提问方式,并留足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耐心鼓励,循循善诱,直到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正确的结论。
四、PPT课件展示教学笔记时,一定要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学习笔记是整理课堂知识,巩固教学成效的方法,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用PPT课件展示课堂笔记,虽然比传统的板书快捷、清晰。但不能像传统板书那样,教师边讲边写,学生边听边写,令学生记忆深刻。许多学生反映教师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后,抄笔记的人少了。学生不爱抄笔记的理由有三:(一)不知道哪里该抄;(二)想抄,但抄不下来;(三)一下子要抄大堆,有畏难情绪,怕抄。所以需要记笔记时,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记下来。用PPT课件展示课堂笔记时一定要慢下来,留足学生记录笔记的时间。另外,可以用缓慢的语速强化笔记内容,必要时也可以在黑板上板书、板图,注意督察学生笔记情况。
PPT课件的使用带来了地理教学法的革命。它能够拓展课本知识,创设情境,激发思考,让抽象事物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为师生双向互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只要善加利用,势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魁.PPT演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
[2]柯爱华.PowerPoint教学中的几点感想[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远程教育;导学
电大的开放教育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远程教育,它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科学、实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将网上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有限的面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通过考试;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电大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本人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财会专科所开设的“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了“导―评”的教学模式。
“导―评”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对课程导学以及教师教学一体化的完整的活动程序设计,将教学活动结构框架的三个导学模块(网络、课堂、评价)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通过“导”在活动程序的不同阶段和模块运用中,帮助、推动学生“学”,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再主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使之浑然一体,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目的。
一、导――以教师为主导,推动学生“学”
1.导向:导学习观念与专业方向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 育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对它有所了解,教师必须发挥向导作用,引导学生入学后由“传统的学习观”向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观”转变。在这里主要通过介绍远程教育的特点、专业和学制,使学生对所开的课程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自主、合理、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2.导能:指导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技能
远程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与文字、音像、电视教材、计算机和因特网相关的学习技术,还要掌握以下技能: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技能;与他人合作与联系的技能;与资源管理人及其他学习者交流的技能;工作管理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此外,还应学会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比如小组学习)以及更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交互式活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技能是远程教育中学生“能够最有效地跨越师生之间时空障碍”的关键。
3.导探: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有待解决的问题为载体,指导学生选择探究主题,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媒体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开展网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沟通、协商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新旧知识相协调,实现认知结构的重构。此外,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研究,利用网上资源库、资源区,拓宽知识范围,并鼓励他们谈学习的见解、体会,启发他们去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评――加强网上学习,严把形成性考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