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篇1

关键词:应急预案 应急体系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破坏性特征,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群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并日益成为企业单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够迅速完成信息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联动指挥、排险救援等各项应急任务,确保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加强应急的组织领导,健全应急体系

1.健全各类应急机构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只有在高度统一指挥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力量,调集所有资源积极应对。采气厂平时要组建好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专项应急指挥部,制订包括人员调集、物资供应、通讯保证等一整套应急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反应灵敏。

2.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及时准确的处置是降低突发事件危害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保障准确处置突发事件的保障。采气厂应制订突发事件处置各环节的规章流程;应制订各类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和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岗位职责、行动规范;要针对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中毒、及恐怖袭击等不同情况制订专项预案。制订的应急预案要传达到每个责任人,每个责任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以确保预案准确实行。

3.建立应急通讯网络

畅通快捷的联络是及时启动应急工作的保障,所有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该保持即时联络才能做到招之即来,迅速启动。各级指挥员与上级和下级人员之间要有便捷迅速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工具,并保持联系畅通。移动通讯是必不可少的联系工具,对骨干人员必要时可以配备备用联系工具。信息畅通是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没有良好的信息互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各个部门的联动。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加强信息收集及交流,只有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启动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同时,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把收集的准确信息及时向上级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完善应急物资网络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需要大量的物资。应急物质能否及时、足量的供应也是影响救援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采气厂在应急物资的储备上应做到发散式布置,即一个中心应急库周围一定范围内要有若干座小型应急库,保证应急物质可以辐射到辖区内每一个点,形成一个高效的应急物质调集网络,及时的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资支持。

二、加强应急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事发单位人员常常是最先赶到灾害现场最先参与救援的人员。无论是生产事故、还是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对控制灾害蔓延、减少灾害损失、救治伤亡人员都起着重要作用。突发事件早期处置的好坏,常常关系到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并纳入采气厂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应急处置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采气厂员工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

1.理论培训

应急救援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展开的,应急救援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是确保现场施救人员自身安全,进行科学施救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充分了解了突发事件的理论知识才能开展最有效的救援工作,才能争取到救援时间。

2.模拟应急演练模拟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水平和反应速度,各种预案只有在反复演练中才能确保启动时顺利实施。演练形式要紧紧围绕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展开,模拟包括救援队伍紧急出动、突发事故现场处置、启动各级相应应急预案等。通过演练不仅可以使员工了解、掌握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还可以检验预案是否合理、科学、全面,以便及时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议模拟应急演练要经常开展,以保证员工对应急管理的紧张度、熟练度。

3.部门演练

采气厂各部门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承担的任务不同,可以结合本部门实际承担的任务制订相应的处置流程进行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工程中迅速、准确;可以借鉴国内外突发事件的经验,进一步修订本部门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实施细则。要树立应急观念,加强应急的制度化、现代化和系统化建设,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在应急事件处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应急的指挥管理,确保应急处置快速

1.三级预案,明确分工

采气厂要建立三级应急预案:一是采气厂级应急预案;二是基层单位级应急预案;三是班站级应急预案。三级应急预案分别应对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上报,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2.统一指挥、层层负责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一定要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各级参加应急处置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服从领导、层层负责,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任务。要发挥每个部门(单位)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克服困难完成应急处置任务。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专家要负责分析各种信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应急处置意见,为应急领导小组下达应急处置命令提供依据。

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要加强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基层单位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线,也是现场应急救援的实施部门。基层单位员工要学会识别危险征兆,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及时报告。要不断提高和加强基层单位的应急能力和体系建设。力求在第一时间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加强应急的物质储备,保证应急后勤支援

1.制订应急物资的储备计划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危险性等,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基本保证和先决条件。应急物资包括抢险工具、急救器材、救护车辆、防护设施、生活物品、通信设备等。要制订应急物资的储备计划,应急预案要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责任人等。

2.应急物资要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

为了保障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物资供应和后勤支援,要明确后勤各个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应急物资必须要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指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管理。要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添置和优化一些应急救援的器材和设备,尤其是现场使用的物资装备和车载设备,使之保持完好性和先进性,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成效。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领导者;应急决策

一、互联网时代使突发事件更加具有主观性和信息特征

1.个人主观体验更加深刻多样。当今时代,互联网赋予每一个人无限的可能,使得个体力量增强、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彰显。互联网使一名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可以轻轻松松地越过某领域权威人士们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制定的评价体系和专业知识,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机会。个体力量的集聚释放出了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互联网时代使突发事件的传播风险迅速叠加升级,如同原子裂变,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使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主观认识和亲身体验前所未有地增强,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大量发表评论和看法,给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2.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高效便捷。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信息以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传播已成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通常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公开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从事故发生到人们知晓情况一般要经历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非常多样,人们可以在事件发生的数分钟之内就了解到大致情况。互联网新媒体运用视频、音频、动态图片、照片等多种手段展示突发事件信息,效果更加生动直观,能够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理进程。

二、互联网时代应急决策面临的挑战

1.时间紧迫性。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高度关注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通过新媒体发表大量的评论,并不断对领导者决策的正确性和公平性提出质疑,突发事件处置情况成为特定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焦点,领导者应急决策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由于事态发展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应急指挥和物资调度的任务十分繁重,领导者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需要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这对领导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信息混乱无序。突发事件发生初期,真假信息混杂在一起,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迅速传播,领导者面临辨别信息真伪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碎片化的数据蜂拥而至,真假难辨,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会大量负面信息,煽风点火、混淆视听,对社会危害极大。领导者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应急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报送方式获得的,也就是事发地政府的报告,而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存在环节多、流程较长等弊端。再加上事发现场往往受通信网络故障、交通中断等因素影响,事件的类型、规模、持续时间及造成的损失、影响等情况不能准确及时送达给领导者,领导者要经历一段“信息饥饿”时段,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事态发展的所有信息,从而对领导者迅速果断决策造成干扰。同时,由于突发事件具有急剧变化的特点,决策者获得的信息有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滞后的信息。3.决策的高风险性。应急决策是在一种外界环境高度不确定条件下对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决策情形,由于决策实施效果的不可逆性、突发事件的高度紧迫性及复杂多变性,给领导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处置不当可能会使突发事件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甚至发生次生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安全财产损失。同时,互联网新媒体对事件的各种猜测和评论可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紧张感和焦虑感,领导者的决策措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稍有不慎,就会在互联网上引起铺天盖地的批评。公众关注着事件处置的每一个环节,对接下来的处置措施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领导者面临着准确决策的压力,也面临着应对突发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激动、焦虑的紧张心理,以及如何疏导公众情绪的难题。4.事件动态变化。突发事件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情况十分复杂,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发展态势难以准确预测。突发事件变化很快,关联性强,一起自然灾害处置不及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后,极易导致社会安全事件,从而危害社会稳定,后果不堪设想。领导者的一次决策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决策的实施效果可能在短时间内是不明显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使突发事件的危害消于无形。

三、互联网时代应急决策的基本理念

1.时间第一理念。由于突发事件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严重破坏性,不及时处置化解,不仅会增加危害,加重损失,还可能还会引发其他事件,所以,领导者应急决策从一开始就要把时间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来对待,每一次决策都尽可能做出时限要求,争分夺秒,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定,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同时,领导者需要对事件的发展态势保持敏锐的感知力,根据突发事件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调整决策部署,适时更新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在处置突发事件的情景下,领导者的应急决策是高频次、不间断的,还要注意解决好应急决策效果的滞后性问题,加强决策方案的前瞻性和超前性。2.信息透明理念。互联网时代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蓬勃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十分便捷,突发事件发生后,封锁信息是没有效果的,政府如果不及时向社会权威消息,谣言、传言就会迅速占领政府留下的消息真空地带。因此,领导者要注意按照信息透明公开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相关损害及救援处置情况,让人们了解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3.以人为本理念。财产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领导者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决策者要注意保障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加强救援人员的防护工作,制订科学的救援计划,合理分配救援任务,注意轮换和劳逸结合,充分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依法决策理念。领导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处置突发事件,会使处置工作更加复杂,陷入被动。应急预案由政府及其部门颁布施行,是政府的施政措施,体现了法律法规的要求。预案明确了突发事件处置的标准化、流程化反应程序,是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则和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者应依据对应的应急预案,部署抢险人员根据预案各司其职,并完成应急响应程序,这也是依法决策的体现。但是,领导者也不能固守预案,而要根据突发事件现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做出决策。5.科学决策理念。突发事件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领导者的决策要符合科学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时刻关注动态发展情况,科学制订和实施应急救援、疏散、安置等方案,坚决避免群众受到二次伤害。专家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够显著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因此,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囊的作用,迅速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突发事件处置现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直观归纳,对突发事件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研判,预测突发事件发展趋势、频率和强度,帮助决策者制订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6.程序简化理念。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尽管也有一定的模式可供遵循,但是由于瞬息万变的特点,应急决策更需要依靠领导者的智慧、胆识和经验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置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的事发现场,人力、物力条件限制了领导者的选择,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专家会商的充分程度比较有限,没有完整的决策方案供领导者参考,没有反复论证的机会,领导者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做出处置决策,确保抢险救援的迅速开展。

篇3

1.1编制目的

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启动条件

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

1.5工作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法处理的原则。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有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监管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挥、协调和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置应急事件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包括收集、分析和综合有关安全检测信息,提出预警建议。

2.2应急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各镇街、区要成立相应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本辖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突发事件的报告

3.1报告主体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及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各监管站获悉有关疫情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2报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应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动态报告和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内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潜在、影响、发展趋势分析、拟采取的措施等。

动态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报告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采取的应对或处理措施。

总结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因果分析和应对处置结果,对今后类似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建议等。

3.3报告程序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获悉有关疫情突发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隐瞒、缓报或谎报。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接到辖区内疫情突发信息或报告,应立即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生重大疫情可越级上报。

4、应急预案的启动

4.1应急反应原则

接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时间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4.2应急反应和处置工作流程

当疫情发生后,局立即组织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意见,指导办公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将处置情况形成文字资料,于当日报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3应急反应预案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指令,同时报告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监管队要立即开展对防控用药械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械及其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械进行抽样检验。

局实行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

局及有关科室、队,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记录。局值班人员中须有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名,工作日外须由一名局领导带班。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它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4.4应急反应指令的下达

启动预案由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同时报告高密市人民政府。

4.5应急反应的终止

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篇4

一、适用范围

1、因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突发事件;

2、因国土资源事项集体上访、敏感时期群体上访扰乱社会治安造成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3、因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影响全系统正常工作,或在互联网上恶意串通,攻击国土资源行为,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突发事件;

4、因在执行国土资源公务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5、因不可抗拒灾害导致集中办公场所损害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6、其他因国土资源工作中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应急队伍的安全防护和科学指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坚持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资准备等。

2、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规范程序,提高效能。坚持依法行政、妥善处置应急处置与常规管理的关系。本着因地制宜、急事急办的原则,努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按照本预案的有关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

三、应急机制

(一)领导机构

成立泰顺县国土资源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负责应急处置全面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县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担任,负责联系片区的应急指挥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所队负责人担任。(二)下设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

(三)工作职责:

1、泰顺县国土资源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履行落实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有关会议件指示精神;统一领导、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决定启动或终止本预案;分析、研判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做出相应决策,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局应急处置办公室职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县委、县政府、市局报送的紧急信息事项;督促落实县委、县政府、市局、局党委有关决定事项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协调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应急管理工作。

3、基层国土资源所职责:在局党委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置办公室通报事件动态及处置情况。

四、运行机制

(一)信息报告

1、局属各单位要依托本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建立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制度,加强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国土资源突发事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事发地国土所在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应及时如实(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向局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不得迟报、谎报、瞒报。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实行态势变化报告制度。

3、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性质等级、影响范围以及事件发生后的社会稳定情况;事件发展趋势、造成的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及拟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其它与本事件有关的内容。

(二)应急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时,局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职责分工,确保在第一时间到场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果断处置,及时控制事态,要尽快平息,杜绝事态扩大。掌握宜疏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宜快不宜迟的原则。要及时疏散介入突发事件的各类人群,避免人群聚集;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快速决断,不可迟缓,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要依法办事,依法处置。

1、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预案:

(1)接到上级指令需启动应急预案的;

(2)系统内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事件;

(3)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的。

2、处置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向局应急领导小组上报事件发生情况,并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重大或较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信息后,应及时向县应急办汇报,必要时迅速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3)及时召开应急会议,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性质和成因,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启动预案,确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并决定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指导、组织、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4)预案启动指令下达后,领导小组及小组成员、事发地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要进岗到位,根据事件态势变化,领导小组组长可以随时调动其他人员赶赴事件发生地区,开展应急工作。预案启动指令下达以局办公流程或电话通知为准。

五、应急保障

(一)抢险救援组。由未分派具体任务的科室所队组成,参与现场救援和抢险,为随时可调遣的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

(二)技术保障组。由各业职能科室组成,参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研究工作,解答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三)信息物资保障组。由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办公室为主,负责综合协调、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网络保障和服务、信息整理报送及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等工作。

(四)纪律保障组。由纪检监察室、办公室组成,纪检监察室为主,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违法违纪人员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

六、责任和处罚

(一)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给予行政处分;因隐瞒、缓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从严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发生突发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附件: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

根据《泰顺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其有关部门业已制定公布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作为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Ⅰ级):

1、参与人数500人以上,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

2、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

3、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4、其他视情需要作为特别重大对待的事件。

二、重大包括:

1、参与人数200人以上、500人以下,影响重大的集体上访、聚众闹事,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受伤,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上京的集体上访事件。

2、在执法过程中造成2人以上死亡的事件。

3、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造成2人死亡或5人以上,10人以下人员重伤的交通事故。

4、其他视情需要作为重大对待的事件。

三、Ⅲ级(较大突发事件):

1、参与人数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影响较大的集体上访,或参与人员有明显过激行为,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受伤,影响社会稳定的。

2、在执法过程中,造成1人死亡的事件。

3、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造成1人死亡或3人以上,5人以下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

4、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较大突发事件对待的事件。

四、Ⅳ级(一般突发事件):

1、参与人数100人以下,在本地有较大影响的集体上访,或有明显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稳定的。

2、在执法过程中造成人员伤害,在本地产生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

3、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造成5人以下受伤的交通事故。

篇5

为切实提高我局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管控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特殊情况由局长担任),成员包括:各股室负责人及联络员等。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3.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4.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及时向局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5.负责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安全风险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三)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三、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流程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涉军领域网络安全风险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第一时间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风险处置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级领导部门。

篇6

关键词:应急预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应急预案是指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事故,事先制定的应对处理方案或者措施[1]。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国内外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纷纷制定应急预案,学术界对应急预案也有较多研究[2-10]。对应急预案综合性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内容、分类和应急预案编制步骤等方面。

应急预案按照一定的内部联系规则构成了应急预案体系。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式运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更加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应急事件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自陶岔渠首开始,沿线经过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长1432km,全线布置各类建筑物2385座,沿线周边环境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主要为工程事故突发事件、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四类。

(一)工程事故突发事件主要指工程结构、自动化系统、机电金结及供电系统发生破坏或失灵的突发事件,包括:工程结构破坏突发事件,如决口、堰塞、PCCP爆管等;自动化调度系统失控突发事件;金结机电及供电系统突发事件,如闸门损坏,供电系统瘫痪等。

(二)水质污染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外部原因造成总干渠水质发生污染的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突发事件,包括:渠道沿线化工厂等污染源渗入渠道污染水源;装载有毒有害化学品车辆坠渠引发水质污染;人为恶意投毒导致水质污染等。

(三)社会影响突发事件主要指可能对工程造成负面政治和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包括:沿线水事纠纷事件;沿线人员私自进入渠道管理范围导致溺亡事件;渠道汛期左排建筑物行洪引起冲淹事件;沿线地下水污染纠纷事件等。

(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主要指受当地复杂地形地质和气候变化影响,存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可能造成工程或人员伤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洪水灾害;冰凌灾害;暴雨灾害;地震灾害等。

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预案体系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应急预案体系由应急管理办法、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二级运行管理单位的应急预案组成。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二级运行管理单位的预案均服从总体预案。

(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一级运行管理单位、二级运行管理单位、三级运行管理单位组成。一级运行管理单位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管理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成立各专业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并下设专业办公室及专家组。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参照一级运行管理单位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三级运行管理单位服从二级运行管理单位指挥,配合完成应急响应有关事项。

(二)应急预案的级别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4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事件)、Ⅱ级(重大事件)、Ⅲ级(较大事件)和Ⅳ级(一般事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一级运行管理单位、二级运行管理单位、三级运行管理单位组成。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对照事件分级发生Ⅰ、Ⅱ、Ⅲ级突发事件时,一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一、二、三级响应;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四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级单位启动相应预案。

(三)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对照事件分级发生Ⅰ、Ⅱ、Ⅲ级突发事件时,一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一、二、三级响应;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二级运行管理单位启动四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级单位启动相应预案。

当国家或地方启动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时,各级运行管理单位相应应急指挥机构接受统一领导。

(四)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救援现场抢险与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通信畅通;做好与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通讯畅通。

2.物资保障

各级运行管理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做好应急物资监测、预警、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工作,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特殊物资应提前签订相关应急供应协议,保证及时供应。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由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计划调配。同时了解地方政府的应急物资管理情况,必要时请求地方政府调拨。

3.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运行管理单位要建立各类相应的应急队伍。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和作用。应急队伍建设应分为先期处置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以保证应急队伍处置情况时的连续性。

4.经费保障

突发事件处置经费纳入通水运行预算,应急经费实行专项拨付、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应按照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及时下拨经费。

5.其他保障

(1)各级运行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社会应急医疗救护资源,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

(2)各级运行管理单位充分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三、现行应急预案分析

中线局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有效提升全线输水调度应急管理能力,保障输水运行安全,中线局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调度预案》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全线应急调度演练:开展了专项应急调度演练。通过模拟北京段工程PCCP爆管、天津段工程箱涵严重渗水、京石段工程水质污染、河南段工程渠道决口4类典型工况下的应急调度,提升了各级输水调度机构有关人员的应急调度能力,同时通过演练发现了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预案制定方面

1.体系尚不完整

中线建管局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体系,但是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内容不全,各项应急预案的划分、编制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有的还没有正式出台,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和情境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针对性较差

分级响应措施缺乏差异性,三级所对应的分级响应措施比较相似,不能体现不同级别响应间的差异性,不利于不同级别人员应急状态下参照进行具体的操作。

突发事件救援是以相应的情境为基础的,对情境估计不足或者考虑的较少,这样的应急预案必然是有偏差的。应急预案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基于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的动态方案,而目前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则很少这样去做,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工作基本是基于领导的判断而来。

3.可操作性差

预案中对应急响应只是按部门罗列了响应行动,导致应急响应流程复杂,不够流畅,影响应急人员对预案的执行。

(二)预案执行方面

1.缺乏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有效地进行实战,应急演练可以检验预案,并培训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在对应急预案进管理时,要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后勤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演练效果有人评估。

2.缺乏应急救援效果评价

没有对预案进行定期的评价,特别是在进行演练和实战后没有对预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检验,导致应急预案不能及时进行修改。

预案里涉及到的通讯、装备、医疗、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演练,另外还有物资保障,演练过程没有涉及这些后勤保障部门,结果会导致后勤保障达不到应急预案的要求。

四、建议与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建立相应的小组,专门负责预案制订、修订、管理工作,做好制订工作完善预案,组织学习培训,互相交流,演练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对预案作出修订。

(二)明确各级单位的角色责任和关系

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在公司、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在救援力量方面部署,把侧重点放在各个层面的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有指导意义。

(三)积极组织演练

应急演练通常作为检验预案及培训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重要手段。主要的演练方式包括: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疏散演练、 全面演练等,努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四)建议构建应急响应仿真系统

研发应急响应仿真系统,提高应急管理研究基础和实践决策能力。

五、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正在完善之中,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应急预案将真正起到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吉夫,张盼娟,陈志芬,等.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5-11.

[2]曹羽,温家洪等.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J].灾害学,2010,25(1):112-118.

[3]贺银凤.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及完善思路[J].河北学刊,2010(3):159-163.

[4]胡甲均,孙录勤,张勇林,槐杨.长江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J].人民长江,2010,04:41-45.

[5]殷青山.重庆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1,10:59-66.

[6]陈骥,田忠,孙昱,刘庆,陈涛.对我国水电工程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的几点认识[J].四川水力发电,2013,S1:75-77.

[7]唐燕,卢通等.水利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4,2(1):47-53.

[8]汪涵,惠康柏,赵.沿海水利工程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5,04:21-22.

篇7

    GIS在信息系统管理模块中的实际应用

    笔者在此对数据查询作为介绍。系统模块中嵌入了传染病管理模块,借助GIS可对疾病进行查询。如传染病数据库界面输入某一传染病名称,再指定一具体地点如青秀区某一街道、起始和结束日期后点击查询即可显示指定地点和时间段传染病患者基本信息。另外,还可利用SQL语言设置,通过GIS实现传染病动态演示,如对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实现动态演示,这清晰直观地观察出传染病发展动态;③疫情评估分析。前面在GIS定义中提到过GIS具有信息采集、储存、运算、分析及描述功能,该功能与公共卫生应急防疫系统结合则延伸出了疫情分析、评估和疫情预测预警等功能。基于GIS的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概念认知基于GIS的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是建基于GIS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之上的应用服务系统,其作用在于借助兼容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与GIS的强大空间分析更能帮助类似卫生部位、疾控中心等单位及时掌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传播态势,从而为突发事件处置、疫情防控提供支持。系统流程介绍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大致包括自初期准备到收尾整个历程,如下图2。

    在此流程中,①预防监测是起始,主要是获取动态监测、事件调查和疫情评估信息并跟踪事件发展态势;②预警和快速反应阶段,预警准备环节主要是对前期预防监测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对“事件性”信息预警信息,同时做好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具体方案,并对预案准备工作加以落实。快速反应环节就是针对突发事件迅速预案,依据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同时利用GIS动态评估事件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处置对策。南宁市在应急决策系统中嵌入了预警管理模块,该模块集成了持续预警、区域预警和离散预警,并对每种预警模块进行了参数设置,从而实现了自动预警功能。如以南宁市兴宁区为例,该区利用区域预警模块,将区域内病种、时间和预警人数集成到模块中,一旦某一时段定位区域疫情人数超过设定人数值,系统即会自动进行预警,并在地图上较为详细地显示预警区域及疫情状况;③收尾恢复和总结分析。待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应急指挥中心将开展收尾处理工作,以进一步减少损失,并促进应急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事件结束后要开展总结分析会,分析事件原因、处置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警及决策方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应用前景展望

    本文探讨了公共卫生应急资源优化配置,公共卫生应急资源属较为宽泛的范畴,既包括具体到个人的疾病状况,有延伸到所在区域、整个片区的疾病、疫情信息,还包括卫生管理部门掌握的应急事件处置资源,如疾控车、疫苗等。因此,基于GIS的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借助GIS技术对公共卫生应急资源实现科学高效的配置,以最大限度调动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基于GIS的公共卫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卫生管理部门决策提供详实、可靠、全面的相关信息,利用GIS配置的电子地图信息可对疫情区实时监控并将动态信息以地图形态清晰显示出来,利用直观分析。未来,基于GIS的公共卫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与GPS、移动通讯终端和疫情数据实现整合共享或将成为研究方向,届时公共卫生应急资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篇8

二是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预判预防能力。继续推进《__市公安安全白皮书》贯彻实施工作,按照《__区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报告》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公共安全体系;继续执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会商制度,以确保“城区安全”为核心,加强对全区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风险预测和趋势研判,总结分析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部署相关预防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的原则,继续协调督促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改工作,积极开展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三是完善我区应急队伍体系及应急保障。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重点是以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为基础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区应急(民防)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区应急委各成员单位、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组织开展全区首批“紧急救助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基层“紧急救助员”与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互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支持志愿者应急队伍壮大和发展。完善我区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升级改造应急处突指挥系统,进一步提高全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水平。

四是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做好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的修订指导、备案工作;协调指导区28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牵头举办一场区综合性大型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以演练锻炼队伍,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演练评估、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演练结束或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根据演练情况或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演练评估和预案修订工作。

五是深化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和健全应急值守体系,全面加强我区应急值守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严格落实关于应急值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岗位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规范报送时间、报送内容和报送对象,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举办第三期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骨干业务培训,提升信息员信息报送能力。

六是深入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区应急知识宣讲团,会同__应急管理学会,立足本区公共安全形势的特点和实际,重点针对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常见突发事件,开展相应的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宣传教育,推进应急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营造全社会关心公共安全的良好氛围;按省、市要求组织完成我区“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篇9

一、抓好应急规划编制,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做好市级规划与省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与市级各专项规划的衔接。

(二)申报一批重点项目。在认真总结评估“”应急体系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现有应急资源,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申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有选择地启动应急平台、预警预防、应急救援、宣传培训等方面的项目。

二、抓好预案修订和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修订后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修订本地本部门各项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

(四)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演练计划,重点做好新增和新修订预案的演练工作,特别要加强高风险部位、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预案演练。各县市区和市公安、消防、安监、卫生、国土资源、环保、教育等部门要有重点地组织开展1—2次实战性和群众参与性强的综合演练或专业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三、抓好考核管理,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五)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根据《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印发《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六)加强应急管理督查考核。由市政府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做好对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理的考核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四、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七)调整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根据情况变化,对市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部分专家进行调整、充实,并为专家参与应急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八)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适时对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主任和市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分期分批进行救援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五、抓好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九)着力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制定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适时启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关分析、方案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整合现有资源,年底前实现互联互通。

(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市安监、公安、国土资源、经信、水利、林业、交通运输、消防、卫生、质检、药监等部门要对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开展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各县市区要全面调查掌握各级各类风险隐患的数量和状况,进行汇总造册,建立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六、抓好宣教培训,提高全民应急能力

(十一)深入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教。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市区和主要应急联动单位要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并对内容适时更新。结合“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等各类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

(十二)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各级要将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定期举办应急管理讲座、短训班或研讨班。召开全市应急办主任座谈会或外出考察学习,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实行以会代训。

七、抓好应急值守,提高政务值班水平

篇10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全区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运行,根据省市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选调了解情况、熟悉业务、作风过硬的同志参加值守应急工作。每天要确保2人以上值守,并结合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工作特点,适时调整值守力量,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科级干部值班制度。要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进一步完善值守应急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工作流程处置突发事件。各单位值守应急值班安排表请于节日假期前三天报送到区政府总值班室(529室)。

中秋节、国庆节期间,要严格执行我区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相关规定,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电话:84222155)。详细信息(包含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基本要素)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半个小时上报,并及时续报相关情况。对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者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人群,可能发生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要立即向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不得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认真对当前安全稳定形势做好研判,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特别是要做好安全生产、稳定、社会治安、食品药品、交通运输、消防、建筑施工、旅游景点、娱乐场所、校园校车等各项安全和水电气保障工作。各单位要增强一线力量,加强对敏感事件、敏感人群、敏感时段,以及可能演化为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捕捉,做到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遇有突发事件,相关单位要快速反应,有关领导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靠前指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态扩大和升级,全力确保中秋节、国庆节期间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