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艺术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艺术的作用

篇1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艺术创作中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更是在创作的内容和主题上都受到了数字科技的影响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纵看高清3D数字影像这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出现,必将会带给我们新的视觉感受,对传统美学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会产生新的认识,也会提高大众对艺术品的鉴赏层次。数字影像技术是在当前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技术,它的出现将会为记录、传播各类文化艺术作品从方式与途径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项技术是在原本已经成熟的2D数字影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数字艺术为基础的新的艺术传播和表现形式。

1与传统的平面、二维的展示与传播方式的对比

第一,高清3D数字影像具备高清晰度的图像分辨率,图像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提高,因为现在的高清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消失视觉能看到的像素点,这一特点将会使观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文化艺术作品的细节,比如油画书法作品的色彩和笔触,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质和细节。第二,专业的审美角度和高质量的清晰度结合合适的灯光角度,使观者能够看到比实物在眼前更多的细节和美。第三,高清3D数字影像跳脱传统二维图片的束缚,立体成像技术可以使文化艺术品在三维的虚拟立体空间内展现,如环境艺术中的园林、建筑、雕塑、以及工艺品等等,其空间感、体量感、材质、结构、光影等艺术特质将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2对文化艺术鉴赏的作用和意义

众所周知,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雕塑、展陈设计以及现代的建筑都是要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去欣赏的,单从某一个视角很难领略到建筑陈设的现场感,存在于三维空间的艺术品和建筑也很难通过语言和二维图片诠释清楚。我们知道,普通人在观察一个建筑空间环境或雕塑艺术品是往往受第一眼的感受也就是第一印象影响,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道路规划的设计安排,但建筑和雕塑艺术却并不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定义的,它们都属于多角度的艺术,是由多个完美角度组合而成,高清3D数字影像不仅能生动真实的还原设计师的理念,还能通过创新的科技手段展示其文化艺术的多样性。高清3D数字影像可以透过摄影师的专业眼光打造出二度自然的新空间。引发观众的互动的反应,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不受时空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可以传播大量的立体图像信息,采用这一技术将会更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再创造,同时具有便于数据统一管理存档的优点,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鉴赏和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

3我国高清3D数字影像技术取得的成就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我们知道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博览盛会,也是一个结束后就会拆除和消失的展会,在这个展会期间会集中展现各国的科技、人文、建筑、文化艺术等等各方面的成就。而且,每一届展会都会根据举办的不同国家城市提出不同的文化主题,各国也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技术展现争奇斗艳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如2010年世博会德国馆的设计,从外墙的材质运用到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都带给人一种现代高科技和未来城市的奇幻感觉,这种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规划,无一不体现现代科技和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震撼。德国馆的造型设计整体是由异形的不规则几何体构成,在如此造型奇特壮美的建筑中漫步,体会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光与影;疏与密的完美结构和材质细节,整个建筑就如同一座可以漫步其中的三维空间雕塑。但世博会的建筑物都只是临时搭建,展会结束后就会拆除,怎样才能将这样一件临时的艺术佳作保留下来,我国世博会主办方大胆采用高清3D数字影像技术将这一世界性的盛会完整的记录了下来,并拍摄了著名的高清3D数字记录电影《世博之光》,该片在2012年2月国际3D学会主办的第三届3D创作艺术奖评选中获得评委会奖。这也是中国3D影片首次获得这一高级别的国际殊荣。国际3D学会主席吉姆•查宾在颁奖典礼结束后曾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说“祝贺中国的3D制作者。他们将为自己的成就自豪。中国的3D电影制作者们正在创造出世界级的电影!”这是国际上对中国主流电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高清3D影像技术的高度认可,这项新技术让我们现在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4结语

篇2

关键词: 艺术文化 建筑设计 交互融合

人类在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建筑上的奇迹,这些建筑奇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艺术文化和设计品位。例如: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国民居,近代包豪斯建筑、概念建筑等都可以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同一时代不同的地域,建筑的风格、样式都各不相同。究其根源,影响建筑风格的除了科学技术以外,主要是艺术文化与设计文化起到了根本作用。

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是在建筑的发展、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人类通过把各个时代的艺术文化渗透于建筑中,以期通过建筑将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建筑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反映艺术文化的有效载体。建筑设计的发展紧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文明步伐。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建筑的发展与革新恰恰成为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性标志。

一、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基本含义

1.建筑设计的含义

早期“设计”一词是用于区别绘画与实用美术的。19世纪,“设计”的概念与“图案”相提并论,带有相当的装饰意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把“设计”一词运用于某些课程的名目,例如“金属设计”、“家具设计”、“印刷设计”等,使设计不仅拥有艺术性创意构思和创造性实践行为,而且要把设计的作品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考虑进去。建筑设计同样也由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构成,完成从构思到行为再到实际价值的创造性过程。

建筑设计的构思过程是通过大脑创造事物的一种意识行为,以及由这种意识发展延伸的构思和想法。建筑设计的行为过程是使上述构思和想法成为现实,并得以最终形成客观实体的可行性判断和形成过程。建筑设计的实现过程是以最合目的性、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为目标,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并将完成的事物实现其所应有的综合价值。上述三者的完美结合便构成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涵义。

2.艺术文化的含义

艺术是一种情感活动,艺术文化是一种情感文化。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启示,旨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因为只有拥有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人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净化,人格才会完善。因此,艺术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应该是广泛的,而绝不是仅以音乐、舞蹈、绘画等内容向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巧。艺术文化正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而完善个人文化品格的一种学科。

艺术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与质的关系中。刘勰《文心雕龙》说得很透:“虎豹无文,则革郭同羊犬;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其义为豹皮优于羊犬皮,是由于前者有纹,而后者单色;犀牛皮很厚实,但加了彩绘才有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建筑,中外古今争论最多的是艺术文化。无论复古、折中、现代、后现代等风格,追求的都是如何使形式之“文”更完美地体现出建筑之“质”,“质待文也”。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建筑中,无论中国的,还是欧洲的,有的有艺术品位,有的就显得装模作样。同样,在号称反传统而实际是继承西方现代式的建筑中,有的挥洒自如颇有风采,有的就显得搔首弄姿,东施效颦,这里的差别就在于艺术文化。

二、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早期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状况,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有密切的关系,原始时代大多数建筑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审美的欲望只是次要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艺术可以说大都体现在建筑上,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教堂建筑,它综合了诸类艺术。教堂建筑中所使用的彩绘玻璃、祭坛画、壁画、复制画及神像、雕刻、曼陀罗等,不仅是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且被当作一种符咒、信仰的对象。此时的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建筑设计也就成了艺术文化展示的一种载体。

2.工业革命后时期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创造了繁荣的经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在“新艺术”设计运动中,设计师力图以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代替程式化的古典装饰。19世纪以美学方式来影响建筑工业的发展是设计改革的一个理想。来自相近专业的人士,如建筑师、美术家试图用自己的观念来影响和引导产品的美学和消费者的情趣。20世纪初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颂扬机器产品,强调几何构图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以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奠定了现代建筑工业的基础。艺术文化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和要求。

3.20世纪初期

20世纪初,现代艺术文化对于建筑设计形式的推崇改变了传统美学观念。它通过将建筑工业的形式与其内涵相分离,从而建立了一种与建筑设计相契合的新美学,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铺平了道路。

20世纪初的现代绘画和雕刻艺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建筑设计又为现代绘画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践的场所。这种成功的结合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几何形建筑物、简洁而实用的家具和各种生活用具都是现代艺术文化和现代设计共同创造的。

三、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艺术是―个多文化、多角度的综合表达行为。建筑设计立足于解决人与其生存空间的关系。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无论从设计还是从艺术文化发展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文化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

艺术文化与艺术文化之间,从一开始就有一座相衔互济的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边缘学科的渗透,科学文化程度的普及与提高,它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建筑设计中的审美、直觉和想象等思维特征都孕育着强大的艺术文化感染力。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不但不是互相排斥的,反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及互相启发的。如果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任何建筑工业产品的设计与运用过程,实际上都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勾画、去造型的。建筑设计创造中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想象力,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局部的、个别的、具体化的,而且是宏观的、整体的、广博的。

四、结语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设计、艺术、文化的关系,其内在本质是个总体。实际上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是一根不能打断的链条,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似乎感悟到设计技术与艺术文化的结合,艺术文化是丰富建筑设计的土壤,是建筑设计创造的精神来源。纵观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而忽略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过度地为表现艺术文化而忽略功能性,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必须完美地结合。因此,我们如今要正确看待艺术文化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把民族艺术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努力设计出具有鲜明民族艺术文化特征的伟大建筑。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荆雷.设计概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4]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M].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

篇3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普及性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32-01

一、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传统摄影艺术是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也属于群众文化范畴。群众文化是以群众活动为主体,开展的群众自娱自乐以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摄影艺术的普及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传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传媒技术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一个大众的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传统的艺术创作,它不是艺术家们的专利,而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速度。在数字化的时代,照相机的操作越来越简易化、人性化,自动聚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等照相机的数字化功能的逐步完善,使得照相机使用不再那么神秘,摄影学习的过程也被大大缩短,特别是一些家用的傻瓜式的照相机甚至不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直接上手就可以拍出满足一般家庭需求的照片;数码相机的诞生不但节约了胶卷等成本,还大大简化了冲洗照片的工序并提高了照片的质量,只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拍摄好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然后通过打印机立即打印即可;网络的普及为摄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传递拍摄的影像,让摄影图片的传播与现代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进一步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一)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性

有别于传统摄影艺术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众的,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这一事实,在平民摄影时代,摄影的技术手段以及渠道等不再是障碍,任何一个有艺术自觉的人都可以从事拍摄活动。在摄影这一大众文化中,照片作为摄影的产物,处处渗透着大众的欣赏水平、审美意识及对作品的评价,反映着大众文化生活习俗和生活常态。从拍摄照片、欣赏照片,评价其拍摄水平等一系列活动中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这正是摄影艺术的价值所在。因此有人称摄影是一种全民艺术。

摄影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纪实性、即时性以及普及性。从其普及性来说,如今的摄影艺术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反映大众生活点滴的艺术,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的全民艺术。并且照相机的操作使用不受年龄的限制,亦不是精英文化界的专属。凸显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属性,有助于推动摄影艺术的多视角、多空间表现,为摄影艺术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摄影艺术的日常生活性

随着摄影技术迅速的发展,照相机已普及到每一个平民家庭,由奢侈品变成了家庭常用品,摄影也成为所有人都可以从事的文化艺术活动。人们可在一些外出观光旅游日、婚礼节庆日、纪念日、朋友同学聚会等特别的日子进行摄影留念,甚至还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拍摄生活的点滴上传到博客与网友分享。随着科技的发展,拍摄工具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照相机,甚至手机、电脑的摄像头等都可以作为拍摄设备。

(三)摄影艺术的机械复制性

机械复制是德国著名的摄影家本雅明最先提出的,是属于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后现代艺术中艺术家们用来表达世界的主要方式。传统文化中标榜的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创造性艺术观念,在机械复制技术诞生后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机械复制性被提出后,艺术家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作为创作者的文化贵族们,艺术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神秘不可靠近,大众从此也走上了艺术创作的舞台。在摄影机械复制的过程中,传统艺术的观念更加普及化、平民化,大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趣味。

三、结束语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普及,不但有助于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更能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摄影艺术的素材在群众生活的每个角落、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眼睛,用最真实、自然的方式将其表现在摄影作品中,从生活的点滴出发,这样才能体现摄影艺术融合与群众文化的这一重要特征。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美术艺术;可持续

1美术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1.1内涵

情感内涵。美术艺术以民间工艺美术为切入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独具匠心的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母亲用机杼为女儿制作陪嫁的衣衫,彰显了慈母之爱;姑娘绣荷包送给心上人,体现了情意;农村孩子们穿戴的虎头帽、鞋,玩耍用的泥哨、风筝;农村的窗花、灯彩,节日的年画;彝族的漆器,贵州布衣族的蜡染,蓝印花布,等等。上述民间工艺品,无不融入了劳动者的深厚情谊,体现了自然真挚的美的创造,彰显了美术艺术的无限魅力。

文化内涵。任何一件工艺品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是思想和艺术的文化结晶。主要有:民间服饰儿童肚兜上的“五毒”图案,意味着为孩子的平安活泼、免灾去疾祈祷,寓意孩子能够受到图案中动物的保护;民间的大红剪纸,以鱼、鸡、蝙蝠等动物寓意“有余”、“大吉”、“多福”等,以植物象征“石榴多子”、“喜上眉梢”;木偶、皮影戏,面塑、纸玩具,模板年画,等等。上述民间工艺品遍及生活各领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1.2艺术特点

民间工艺美术不取材于金银,而取材于天然素材,把劳动者的真情美意尽化物中,这正是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力所在。一是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无数智慧的产物。古代民间工艺美术设计集抽象、逻辑思维于一体,如“九连环”、“祖先锁”、“华容道”等智力玩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依然影响深远。二是简单中带有深刻。民间工艺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科学思维。如河南浚县的“泥哨子”,利用空气、泥胎壁的磨擦而发出声音;老北京的“鬃人”,利用的是磨擦、敲打产生“向心和外离”原理。我们应该从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中汲取前人智慧,继承艺术创作中的科学思维。三是开拓创新。之所以民间工艺美术经久不衰,原因就是其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不断吐故纳新,不断赋予民间工艺美术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

2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具有强大的传播和整合功能。加快发展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创作更多的群众文化艺术精品,有利于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弘扬和谐精神,促进社会各领域文化的和谐,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获得普遍社会认同。群众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传统道德因素,如“文以载道”、“寓得于情”等,由于其广泛的群众性、娱乐性,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载体。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可以陶冶情操,塑高尚品格,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2)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群众文化艺术在普及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社会,锻造生活能力,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经验载体。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艺术的交流作用,有助于人们身心愉悦,增长知识和本领。群众文化艺术互动具有广泛、灵活、实用等特征,为人民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有利于人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人们离开学校之后知识学习的滞后,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整体素养,让人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长本领,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美术艺术为例

群众文化艺术关系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关系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特别是美术艺术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品味、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从创作理念、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实现美术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1)创新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理念。及时更新创作理念,是推进美术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纵观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抓住“文化是根”这个规律,是创作美术艺术作品的根基。一方面,组织有关力量,梳理、总结反映各时代文化特征的美术艺术精品,并采取抢救性手段加以保护,收集和抢救民间美术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复制保存。这有利于调动美术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性,不断开拓新思维,创作更多新的精品。另一方面,创新作品应把握“文化是根”的规律,注重挖掘美术艺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符合当代思想、人情和社会发展;充分反映美学特色,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入现代科技,注重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的融合;能经受住市场大潮的洗礼,注重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美术艺术精品。

(2)建立美术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完善美术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是推进美术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第一,搭建美术产业发展平台。建立美术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发展画廊、拍卖行,培育更多优秀的中介机构和艺术经理人,做好美术艺术品的流通和销售环节,实现艺术品的商品属性;第二,促进美术产业和科技结合。强化美术产业和科技的融合,如数字和公共艺术、动漫等,开辟“复制业”新途径,促进美术艺术真正形成产业;第三,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加快美术产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优秀艺术家,更加注重培训一批懂经营、管理的艺术经理人,运用市场化来运作美术艺术品,促使美术艺术品产生资本利润;第四,促进美术产业和其他艺术产业的融合。积极推动美术产业和动漫、汽车产业结合,如把“哥窑碎片”放在汽车上或者把黄花梨镶成汽车内饰,通过这些创意产业发展,扩大美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设立美术艺术基金,关注美术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努力让美术艺术家和美术艺术精品“高贵”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惠.论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2] 莫建文.浅谈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美术大观,2012(7):94-94.

[3] 黄辉全.文化创意――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9-52.

篇5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 工艺美术家 城市文化

目前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到陶瓷符号、艺术风格、陶瓷语言的应用,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上也以陶瓷本身为主;对工艺美术家的研究大多立足于艺术表现和个体效应上,缺乏对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的宏观性、群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尤其是对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挖掘、开发、利用的研究,本文正是从陶瓷文化的创作主体――工艺美术家角度,研究其对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文化名片代表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素养和城市的形象,可重点围绕景德镇本土特色做好文章,如山水、历史、红色文化、名人名家、陶瓷文化等,基本涵盖古往今来的方方面面,其中名人名家的重要内容就是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的陶瓷工艺美术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让工艺美术家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和交流中闪亮的“文化名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如以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出版著作专著,作为国内外交流交往的特殊礼品,也可以作为景德镇的特色旅游商品。另外,由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包装,比如出版刘新园、王锡良、秦锡麟等人的作品集,对其作品进行文化角度的赏析评价,对其陶瓷作品的内容进行思想、艺术、文化层次的解读,让陶瓷艺术走出纯工艺制品的狭小圈子,普及到大众中去,让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最大限度还原传统陶瓷艺术的生命;还可以与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的艺术节和作品展等文化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借助两个节会可以推出一批陶瓷工艺大师,可以收到以少带多的集团效应。

政府等相关部门还要借助媒体来打造抽象意义的城市文化名片,围绕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做好宣传工作。重点做好当前景德镇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介绍宣传。还要让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进社区、进学校,报纸等媒体对类似活动加强宣传,找到古今交融的最佳结合点,营造出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使名人成为学习典范,使人人都有成才的欲望和渴求。

二、城市规划建设陶瓷工艺大师要唱主角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忽视文化或者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注定是上不了档次的。所以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揉进更多的文化因素,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要素,要让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唱主角,让他们在现在的景德镇城市乃至乡村中焕发勃勃生机。具体讲,就是要在风景区、城市街头见到名人名作,在城市道路、车站牌以及其他标志性的建筑集中宣传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市内的风景区内也要注意到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效用。如在景德镇人民广场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就能更好地宣传景德镇。笔者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新建风景区、在城市街头绿地等处丰富景德镇展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潜在价值。它们既是景德镇的文明形象窗口,又分布广泛,具有固定性或流动性的特点,如果我们将其充分利用进行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以及其他文化的宣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三、旅游资源整合科学开发利用

景德镇有着悠久灿烂的陶瓷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知名的陶瓷工艺美术家众多。陶瓷工艺美术家作为景德镇历史文化优秀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作为今天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我们景德镇应该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旅游业的更快、更健康发展。有学者认为,景德镇市应当塑造“历史名人,世界瓷都”形象,集中“活化”历史名人,着力开发以历史名人为线索的文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还不仅仅如此,我们要积极利用景德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势,尤其是要特别注重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我们要对景德镇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按照地域和资源性质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整合,集中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

有关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只有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稍好,其他文化名人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目前,我们要充分挖掘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针对景德镇旅游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将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作品与陶瓷博物馆等人文资源整合,针对特定学者型研究型人群集中开发推广,打造这一人文资源旅游的品牌;或将名人名作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利用,打造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开发的基本精神就是将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代表的人文资源整合或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优化组合联合开发,实现旅游资源最大整合。

总之,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重视丰富的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为主题,打造带有鲜明景德镇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对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进行充分深入科学地挖掘、开发和利用,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景德镇城市文化的建设必将更加顺利、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城市形象设计,吕文强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城市形象设计/区域形象,钱智等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

[4]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钱逊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 保护 文化站作用

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历史的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激发人类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过程中,个体、社团、社区、基层组织、政府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说,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要有一个从个人(团体)到社区(基层组织)再到政府的组织网络,而基层文化站在其中应起到上联下达的中枢作用。

一、民间文化遗产的涵义和特征决定了文化站的中枢作用

(一)、民间文化遗产的涵义和特征

民间文化遗产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遗产,是一种“自娱自乐型”文化。它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本文同意冯骥才的观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有好几种叫法,如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我们过去习惯称民间文化。现在为了与国际上的称谓相协调,便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以上涵义来看,民间文化遗产有这几方面特征:1、群众性和自发性,是草根文化;2、地域性,在一定的地区流传,是乡土文化;3、时间的连续性,由一代代传承人继承和创新;4、实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们的友好交流。

(二)、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征特别强调了基层社区的重要性

基层社区之所以备受重视,乃是因为它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之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和温床,同时,它们也构成了社区民众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的价值,首先是对于社区居民而言的。事实上,社区居民的态度,也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些遗产之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要尊重民间文化遗产在各自社区里的存续状态和传承机制。

(三)、基层文化站具备了承担中枢作用的重要职责

文化站既贴近百姓,面向社区,又紧密联系和挂靠政府,是政府联系大众、推行大众文化的主要桥梁。由于基层文化站基本职能是社会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和协助管理社区(农村)文化市场,所以,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承担了调查、宣传、建档、评审、展示、交流、建基地等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这些职责和作用又可分为两个面向,即面向群众社区和面向上级政府,所以,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中枢作用便突显了出来。

二、基层文化站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探索

既然基层文化站具备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心和中枢作用,那么,他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哪些?又要注意哪些工作程序和把握方向呢?结合多年在文化站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主要应完成好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基层文化站要面向社区、贴近民众做好多项基础工作

1、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一手资料都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体调查研究所直接获得的。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由于它本身的散落性和民间性使它们大多处在一种“不为人所知”的状态之中,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些很有价值的地方文化资源项目就会被忽视,就没办法被挖掘并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2、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要使民间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就要大力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少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为此,要制定好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不断向公众宣传哪些方面对民间文化遗产会造成威胁和不利影响。

在培训方面我们特别有感受,每年我站都会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培训麒麟舞和龙行拳的骨干,不但面向发源地的村落招收学员,还扩展到整个办事处,此外,我们还与辖区的大专院校联合,在学生中开展培训和训练。

3、建立和完善资料库

要真正完成好掌握、保护、抢救、利用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在科学发展的路径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地方民间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库,包括文字、音像、图片乃至它的意义,它的研究价值,它的发展前景,它的保护路径等等。这些立体化的资料库健全了,它的保存、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才能进行。而基层档案的建立,不但使基层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制度化提供资料保障,也为上级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档案的建立及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4、制订好整体规划方案。

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民间文化遗产,如何组织展示,宣传,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如何建设传承基地,进行市场开发等等,都要在整体规划方案中体现出来。规划方案既要贯彻上级精神,也要取得上级的大力支持。

5、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参加有利于传承的评审活动。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本地区普查中获得的真实的采录文本,录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争取上级指导和支持,有计划地编辑出版。同时,还要积极申报有利于保护的各种称号。如我们小金口街道的就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龙行拳传承基地”、麒麟舞和龙行拳分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小金口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文化站应紧密依靠政府,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有效工作

民间文化遗产要发扬,就要有更大的展示舞台,更多的资金扶持,更好的编排创新,乃至符合市场经济大潮的市场开发。文化站作为最基层,最贴近社区和民众的民间遗产的主管部门,要起到联系上级文化部门,及面向社会,争取社会各方支持的作用。

1、紧密依靠政府创造展示平台

要使民间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要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一代一代的新人,展示是集宣传、练习、培训和交流的不可替代的平台,文化站在这方面应做到:紧密依靠政府组织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帮助建立传承基地,走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等。以我们辖区的麒麟舞和龙形拳为例,我们在给上级政府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意见的同时,还积极协助政府组织参加了从区到国家级的各类活动。如上海世博会、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广东省旅游文化节、全国渔歌邀请赛民俗文化展演及各类民间民俗比赛活动,获得省级以上集体和个人金奖41个,银奖23个。并参加中央台多个栏目拍摄活动,还到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进行文化交流。麒麟舞、龙形拳现均已走进校园,在校园设有基地,进行传习。现正帮助龙形拳传承人在其发源地的村建立传习基地。

2、鼓励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

由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自发性和地域性,传承人缺乏将其发扬光大的自觉意识和广阔舞台。特别是一些传承人受制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封闭意识,对传承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应主动、经常地与他们联系,说服、引导、培训他们,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向政府申请资金扶持他们。

3、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创新。

民间文化在时代相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变异和创新,这样才有生命力。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请专家参与注入新的元素,另一方面不能歪曲和走样,尽量保存其原貌和特色。如麒麟舞,就是对散落在几个村的套路进行整合,又保存了东江麒麟舞原始和古老的特点。即兴发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别于广府、潮汕以及北方各门派的麒麟舞。

4、组织队伍走出去展示交流。

民间文化遗产其特征决定了其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想发扬光大,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就要组织他们走出去、展示、交流和培训。小金口街道的麒麟舞和龙形拳就走了出去,前面已叙不在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传承人对游学的东南亚各国华裔青少年、麒麟团、世界龙行拳弟子进行教学,同时也应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邀请,我们派出麒麟舞、龙形拳的传承人赴马来西亚教学。

5、树立文化经营观念,加强文化市场开发。

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政府用钱养起它,要使民间文化遗产有生命力,除了就项目本身来说要改造创新外,还要靠自身对时代、对市场的适应性。在这方面,文化站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文化站要向传承队伍灌输自己经营意识和市场开发意识,向他们提供各种市场信息,鼓励他们按市场经济规律找合作人。对于政府行为的文化惠民活动,还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他们。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特别要强调保持项目本来特色。

综上所述,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站有着不可替代的中枢作用,任重而道远。文化站自身应练好内功,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2]冯骥才.文化遗产与传统节目保护.新华文摘,2007(7);

[3]于群,冯守仁.文化馆(站)业务培训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4]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2003年10月17日;

篇7

[关键词]社区文化;流动图书馆

社区文化指在一个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环境。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窗口的流动图书馆,如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固守阵地的被动服务,大力开展流动图书馆进社区活动,将服务理念融入社区,将服务工作扎根社区,担负起引领和指导社区文化建设的主流作用,推动地区社会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社区文化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既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广大社区居民而言,社区不仅是他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是相互沟通交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获得全面发展的地方。因此,建设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一大要务。

二、流动图书馆在社区文化中的优势

群众渴望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群众。社区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图书馆是以指导社会文化、普及艺术教育、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文化活动基地。开展流动图书馆进社区活动,不但拓宽和延伸了图书馆的阵地,而且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流动图书馆有以下几点优势:

1、资源优势

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图书馆承担着信息搜集、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传播载体,馆藏资源丰富,涵盖种类较广,可以拓展社区居民的阅读范围,促进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工作人员,可以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合作和参与者。

2、教育优势

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与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的,但社会成员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选远不够的,很难满足一生的需要,充实更新知识结构,主要依赖继续教育来完成,尽管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但社区流动图书馆凭借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安静的环境及近在家门口的优势,成为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

3、快捷优势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流动图书馆建设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只需一辆运载工具,一名驾驶员、一定数量的藏书,一两个馆员即可,较之兴建固定场馆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可以深入基层,满足群众渴求知识的愿望。其次,流动图书馆除正常借阅外,还可以根据当地居民的要求,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开设讲座、举办展览等各种服务活动。让流动图书馆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流动图书馆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大有可为的,当前,流动图书馆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我认为,关键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1、树立服务理念

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它理应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优质服务。在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流动图书馆首要的是坚持公益和开放的原则,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不人为设置任何门槛,为社区民众利用流动图书馆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

2、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图书馆形态的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图书馆员的结构、形式以及服务手段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技术上,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文献处理、分析,挖掘能力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以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

3、拓展服务领域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等读者上门开展服务,服务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从事图书的工作者,改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深入市民之中进行调查研究,由“我供什么书你看什么书”转变为“你需什么书我供什么书”,编制各种市民需要的专题书目,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文献资料。通过接待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种方式,引导他们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以积极主动的服务方式,引导读者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欣赏水平和文化科学素养,搭架起社区与居民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交流的桥梁,共同营造和谐互助的融洽氛围。

篇8

【关键词】艺术 民族性 美学 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98-01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主流而演绎的,如今整个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当然艺术界也在这冲击和摇曳中发生着裂变。

诸子百家,流派纷呈,是当今美术界总的趋向。但在这一绚烂的帷幕下,潜在的问题已日趋尖锐:西方的现代美术思潮席卷而来,滚滚涌入,被冲昏了头脑的现代人奉之为经典和神圣。西方现代派和新思潮美术已占主流。在作品中充斥着迷惘、抑郁荒诞、痛苦等世纪末幻灭的梦想,另外,一种艺术本我论的观念也随之而生。强调个性、本我艺术的回归,意图脱离社会建立自己所谓纯艺术的氛围,提倡世界主义,把民族精神弃之如弊履,本土的文明似乎早已消匿于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

深刻的美学危机,作为社会精神灵魂的美学,正与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面临改造和重新面对世界新格局的国家,以及这个民族所进行的社会变革相割裂、脱节、忧虑、慨叹。

慨叹之余是一种明确与反思,在这场蓬勃的艺术更新大潮中,艺术家们浴血奋战意图在传统和新观念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诚然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种力求探新的精神,没有探新便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史上审美能力的拓展,然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因为社会曾封闭过,有压抑人性本能现象的存在,就离开社会属性去宣扬人的野性、兽性。因为个人对新思想、新形势的渴求而否定自己的观众,甚至自己的民族。

作为一门艺术,它总是从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总夹带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气质,总是与这个民族的整体命运方向紧密相连的。

我们已从倍受西方强权的历史深渊中站立起来,取得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胜券,而今面对世界作出的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的主题都是富强国家、振兴民族的历史基点,而我们艺术的发展和终止也在于此,中国当今美术如何在这场本土进行的改革震荡中确立自己的历史基点,明确自己的历史职责,这是一个迫在明朗的主题。

让我们回头看看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渊源,艺术的发展是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中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民族文化,眼睛盯着西方,对于我们整体艺术的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的。

西方的艺术终究是在那块土地上产生的,究其思想来看,现代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主要是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叔本华和尼采的悲观主义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泛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西方非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在其作品中洋溢着粗狂混乱的热情。

许多现代派作品表达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愤懑和不满,它们所宣扬的悲观主义、消极避世主义、个人主义,使人们精神颓废,悲观失望,丧失对社会的责任感,逃避现实,遁入自我内心放浪形骸,这样在看似自由的艺术中来慰籍十分不自在的灵魂,使人在麻木中生存。

试想如果把这种艺术思想全盘移植过来,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艺术家,无疑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面对着自己的观众,要在研究自己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研究本民族观众审美心理的基础,创造性的把外国文化中可吸取的营养加以提炼和升华,活化出属于我们民族的真正的艺术品,共同注入我们民族历史的脉搏。

这里我们对艺术的民族历史渊源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回到艺术自由论这个话题上来,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日趋个体化、日趋自由的过程,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但艺术是从属于社会的,社会艺术的自由是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所以自由同时也是有条件的,东方“从心所欲不逾距”、西方所谓“意志自律”都谈及了自由的限度,艺术的自由是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中实现的,它是以道德律为准绳的,也就是艺术的自由要限定在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只有自身献给社会、民族,才能体味到生活的意义,这才是艺术的境界,抛弃小我,进而意识提升到社会和民族的整体氛围。

这个责任亦是艺术家从单纯个人爱好转至国际民族至上大义上来的源泉和动力。诸多的艺术家也正肩负这个责任,消极避世、游戏人生、唯我独尊的思想都是不足取的,大凡艺术史上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艺术站在其民族的苦难之肩上而树立起来的伟大,国际歌的鸣唱,德拉科勒瓦笔下摆脱奴役对自由的向往。

篇9

[摘 要]

“意境”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镜、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镜之中。意境与传神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所谓意境是指在艺术中的一种情感交融的艺术境界,它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有机统一。

中国古典的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园林、戏剧等都十分重视意境与传神的理论。现在人们在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中仍然常常把“意境”与“传神”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中国画,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形神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在画人物画时,画家所追求的就是能为人物传神,即生动地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就是面对无生命的山水和无意识的花鸟时,画家也要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赋予它们人格化的精神气质,赋予它们活泼的生命与灵气。正是这种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才形成了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

意境中的景总是强调情的景;意境中的情总是强调景中之情,二者都不偏废,同样受到艺术家的重视。所以,作为意境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在艺术作品中既有完整传神的形象,又有丰富的情感,二者有机统一,才构成一种寄无限于有限的意境。意境作为一个对艺术进行高度概括的理论范畴,不但适应于诗,也适应于画;不但针对中国艺术,也可针对相应的西方艺术。古今中外的意境艺术均以情趣和意蕴取胜。中国古代美学有一著名命题“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的“言”是艺术语言、形式外观,具有时空有限性;这里的“意”即意蕴,它可无限生发,丰富而自由,具有时空无限性。总之,意境是一切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级的审美特征。艺术家创造意境的目的就是让接受者在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中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某种说不清、道不明、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深层意蕴或深沉的哲思境界。

在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意境文化元素运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首先,意境艺术强调情景交融,即强调人与自然,物与我,情与景的有机统一。在意境艺术中,艺术家不是对客观景物进行冷静的纯客观的模仿,而是有强烈的主体情感在其中。艺术家写景是为了抒情,是化景物为情思,也是化情思为景物。意境艺术中,情与景高度相融,缺一不可,其中景是基础,情是主导。景是情的载体,如果没有景,就没有艺术形象,情就无所寄托,就不能化景物为情思。正因如此,要想使作品有意境,就首先要选好相应的景。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闲适、超然的主观情感时大多选择深山幽谷、荒寺寒山、残山剩水、白云寒月等景象?就是因为这些景象所传达的节奏是舒缓的、色彩是淡雅朴素的、环境是空寂的,因而所表达的情就是宁静、恬淡、超尘脱俗的。当然,在意境艺术中情是主导,艺术家写景就是为了抒发相应的情,否则艺术品就缺乏意蕴、缺乏情趣、缺乏耐人寻味的审美深度。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曲历来被认为是元散曲中的绝唱,被推为“秋思之祖”,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秋”景的描绘,然后移情于物,做的情景交融。作者不是孤立的写景,而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情感融入到景色之中。描绘出一幅苍茫萧瑟、悲凉寂寞、惆怅无边的秋思图。

其次,意境艺术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传神是指在艺术中通过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本质,包括其个性特征和个性风采。传神既指人物形象的传神,也包括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的传神。传神的关键在于“神”即事物的内在精神本质和性格特征。在我国绘画、雕塑等艺术史上,很早就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并把“神似”、“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在我国汉代人物画都还是重形而不重神,以追求形似为主的话,那么到了东晋,顾恺之就明确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所谓“以形写神”就是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去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从而做到“形神兼备”。由于在人的外部感性特征中,最能体现人内在精神的莫过于眼睛,所以顾恺之又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第175页,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版) “阿堵”就是指眼睛。据说顾恺之有一次画人,形体已经画好了几年,就是不画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身体画得好不好,问题不大,但眼睛是传神的关键,一定要有把握才落笔。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之“写”,强调的是艺术家心灵的主动性。在形与神的关系问题上,形似是神似的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在意境艺术中,既讲形似,又不偏执于形似,更关键的是要做到以形传神,做到气韵生动。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的艺术鉴赏还是认为神似高于形似。在艺术创作中,如果只停留在形似,还只是模仿,只有达到神似,才表现为艺术创造。

最后,意境艺术讲究虚实,追求含蓄,崇尚无限,反对一览无余。魏晋六朝对传神理论的论述,直接开启了唐代的意境理论。在唐代以来意境理论的影响下,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在不离客观景物的前提下,尤其重视、崇尚空灵意境,追求艺术的含蓄,在绘画中很注意虚与实的运用。含蓄就是不直说,而是追求婉转曲折,韵味深长,意在言外,让欣赏者通过有限的文字获得无限的感受。为了达到这一艺术效果,中国绘画追求简约,追求水墨的渲染,记白当黑,追求空白的意义,因为画面越简约留给欣赏者自由想象的空间余地就越大,以致唐代以后,中国绘画日趋疏简,甚至元代以后出现“多一笔不如少一笔”的极端落墨原则。唐代的王维,他既是画家,也是诗人,还是音乐家。王维的诗画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这里的诗和画是作为艺术内涵两个方面出现的,不是指体裁形式。画是事物的形象,诗是主体寄托的情怀,二者有机的统一便成意境。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就很像是一幅中国的淡墨山水。王维怀着空灵之心,看江水流向天际,看山色在有与无之间,他似乎在看山看水,又似乎在山水幻灭中领悟到生命的繁华与幻灭,他用仅仅十个字便传达出了无限的韵味,可谓意境深远。

中国的诗歌“言外之意”、音乐中的“弦外之音”,也就是西方艺术中讲的“寓意”、“意蕴”,或“哲理”,它们是艺术美或美感中最高特征,中外美学都把这种追求看成是审美的极致。它们构成了艺术品最深的层次,使艺术品在“有意味的形式”中传达出一种极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我国画家吴冠中的国画《长城》中可以看出,画中苍山如海,碧波若岭,气韵十分生动。当然,意境产生于艺术家的创造、完成,丰富于欣赏者的想像。艺术创造离不开艺术家的基本修养和创作实践,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不能淡忘艺术家在创作背后所付出的心血。

总之,人物、动物、树木花草、山山水水皆有气韵,需要艺术家从大自然中去感悟、去捕捉。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中国历史上许多艺术大师都是通过有限达到无限,由实到虚,升华超越于物象之外,追求一种博大深沉的宇宙观与历史人生观。在富于历史感的中国人心中,时间的观念相当之强。人事沧桑、家国兴衰都通过时间的流转而万象纷呈。从时间长流中,截取某个片段;从纷纭的万象中,摄取具有象征性或内涵性的事物,作为思维的焦点,这样,表面看来一刹那间的事,都因为来自历史长河,物象的形成,也都因为曾处于整体的一定地位而存在于悠悠天地之间,从有限可窥无限,在瞬间可体味永恒。(乔治・萨顿(美国)《科学的生命》江晓原/刘兵 译,刘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意境艺术中,由于景是基础,艺术家不放弃形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一点让它区别于表现艺术;但情是主导,艺术家也不放弃情感的抒发,这一点又让它区别于再现艺术。情与景、意与境二者朴素的结合,其产生的奇妙效果就是意境,也是当今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艺术与文化》[M]. 李砚祖. 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篇10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途径

一、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高校为背景,以高校师生的活动为主体,一方面反映了大众社会文化,一方面又有着一定独特性的社会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1]。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包括高校里一切的硬件设施,教学楼,绿地,公用设施等。这样完善的设施,舒适的环境,才能满足师生的各种教学目的和要求。所以说,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

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所学校从它的建设,发展,再到最终趋于成熟的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具有特色的精神文化。这体现在学校中充满生气与活力上,体现在师生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上,体现在学校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上。这就是一个学校底蕴悠长,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高校文化中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定下规章制度也是为了强化学校的管理,规范师生的言行,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促进学校平稳发展的保障。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内集教育、学术、文化、现代化信息于一体的综合发展部分。所谓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及其图书馆员以高校文化为背景,以图书馆文化为基础,在文献管理和提供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2]。

图书馆是一所学校中的标志性建筑物,馆中的藏书说明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数量种类繁多的图书资源,网络现代化的电子资源,满座自习的学生都逐一证明了图书馆是高校文化重要的来源。所以说,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物质文化中就包括了图书馆,同时图书馆也是高校精神文化的出发点和发扬点。这些都决定了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影响力。

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可以说是高校中信息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以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为例,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中的资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文档,网络技术的产生、应用及发展,让现代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更加的丰富多彩。各种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科学文献资源,甚至是增加的音像、电子资源,都极大地拓展了师生们的视野。比如积极开展的科技文献等课堂,让学生把教室搬到图书馆,利用电脑,体验如何快速查阅、获得文献资源,把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资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师生体验到现代化信息的快速与强大,同时也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的学业上。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大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馆要不断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涵盖面,另一方面要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3],同时,还要能够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献资源。

2、文化传播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给予,还需要上升到素质的提高,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培育上去。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既能提供学术专业资料,又能开展各项业余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多年来,图书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会、报告会、读书及评书等活动,为图书馆与师生之间创造了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创造了一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通过活动,使双方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文化、信息以及交流的多功能中心[4]。更大范围地扩大图书馆影响,图书馆开展的灵活多样、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各种文化活动,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入到其中,发挥自身的优点和作用,积极配合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其途径有:

1、各院系进行信息交流,加强资源建设

西南石油大学现有18个教学学院。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每个专业都需要各自不同的专业性、学术性、学科性的文献资料。所以,为确保各院系、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师生的阅读要求,图书馆应定期对此展开调查,定期补充资源。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文献资源的供应。在不断地联系交流中加强资源贮备,完善图书馆的自我体系。

2、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为在馆中的读者提供舒心与便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精心打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环境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身处其中的人[5]。学校图书馆中整齐划一的桌椅,安静的环境,处处散发着文化的气息;馆中分门别类规划好的图书资源也更加方便师生们的取阅、学习。在体现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传播和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一点作用上,图书馆一直在努力积极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大家都能在图书馆活动中感受文化、体味文化。

3、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新校区的图书馆与早年在南充老校区的图书馆相比较,不论是图书馆的形态、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和服务手段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应用让图书馆的整个层次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新的信息资源类型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网络的建造,恰好为图书馆或资源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前提[6]。现校图书馆中建立有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借出登记,续借或预约功能以及提供一些数字资源检索功能等。二楼大厅设有自动借还书系统,方便师生自主借还。六楼还设立有电子阅览室,以满足师生在数字化时代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4、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越来越多,不仅图书馆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员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对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书馆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能热情地为大家服务,耐心的解答各种咨询问题,加强师生入馆教育与引导,遇到有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把“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这是高校图书馆生命之所在,也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7]。

高校图书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占了不小的篇幅。优化图书馆的各项指标,有利于营造出更好的文化氛围。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只有发挥其自身优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帮助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安琼.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14.

[2] 马维香,孙鸿燕.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2005.4.1.

[3] 石丽.关于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010.5.1-2.

[4] 张钦恩.论图书馆现代服务品质的提升.2003.6.157-160.

[5] 赵夏丽.试论当代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2012.5.2.

[6] 赵德春,周霁晨.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2001.3.1.

[7] 孙玉兰.坚持人本管理,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J].科学时代,2007.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