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

篇1

一、历史教师必须是合格的“经师”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中学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是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老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我们常讲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的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进行良好的品位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就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秀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子主张“节俭”,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这些优良品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

三、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珍视生命教育,感受生命意义

赵亚夫在《历史教育价值论》一书中说,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唤起生命意识,提升生命意义,成为当代教育迫切使命。而作为以人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的历史教育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充分开发教材、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是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中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不管是战争前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是林肯总统的作为,都是善待生命、种族平等思想的体现,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在导入部分我结合实事热点,即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让学生感受南北战争在种族平等上的深远影响。在讲述战争背景时,我让学生理解“一位小妇人写了一部小说,挑起了一场战争”这句话的含义,也让学生从小说的内容中感受到种族歧视下的美国黑人的生命遭到严重践踏,人格尊严更无从说起。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让黑人的生命得到尊重,他们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美国政界、体育界、影视圈中杰出的黑人代表。

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教材中还有许多科技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就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贝多芬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德国音乐家,通过给学生讲述贝多芬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和痛苦,沉醉于音乐创作并获得辉煌成就的故事,通过聆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敬佩他对生命的热爱及其与病魔作抗争的勇气和毅力。

五、进行崇高远大理想的教育

在历史学科中,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别的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中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又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要通过历史人物生动感人的言行加强对学生进行崇高远大理想和优秀思想品德的教育。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他和妻子待奉吴王三年,回国后,每天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吴国;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虽然身受腐刑,仍旧没有动摇创作《史记》的决心,历时十四载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唐朝时期的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失败了,但他仍旧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日本时,双目失明,且66岁高龄,最终取得成功,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名扬千古,流芳百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知志不渝,心中拥有崇高理想。

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篇2

一、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教育部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其中,在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原因在于,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以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框束,融生活于教育,融教育于生活,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会,在该课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比单纯课堂中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例如,“我的生命”一章教学内容就非常容易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带着“我的生命从哪里来?”这一问题进入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教材中主人公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感受生命的奇特和差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翻阅自己从小到大的影集,获得生命成长的直观概念。并在翻阅影集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样了么?”“我长得像妈妈还是长得像爸爸?为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获得生命概念的认识,学会了尊重生命,正视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生命这一主题就这样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润物细无声地根植到学生心中。

二、综合实践课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别人

综合实践课程中有不少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教学契机,让学生学会接纳别人。一般小组活动都是自由分组,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指定分组的办法,让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指定小组活动中去直面矛盾冲突,进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改变自己。例如,一个女孩聪明能干,成绩优异,是老师身边的得力助手,但同时她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若同学中有人得罪了她,她会号召全班其他同学孤立那位得罪了她的同学。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有意采用固定分组的活动方式,让其学会和不同性格的同学合作。一开始她因为分组没有分到和自己关心好的女同学一组而不高兴,甚至不参加小组活动,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要学会和每一个同学相处。”她想通这个道理后,很快地融入到小组中并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灵净化

学校活动中有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教要善于抓住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育机会,促进学生心灵的净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中,有的学生外出体验生活,卖了一天的报纸,吃了无数闭门羹,变得心灰意冷;有的查找资料时,一时没找到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遇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点滴细节,引导学生知道“一针一线,当思其来之不易”,引导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鼓励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要气馁,要勇于面对困难,时刻保持自信心,教育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无惧困难考验,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爱的教育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标准,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寻找校园中令你“感动的人”“感动的事”“感动的瞬间”等。引导学生寻找校园内、生活中以往不曾察觉的细节,例如,负责桶装水运输的叔叔不畏酷暑,没有他们辛勤的汗水,哪里我们解渴的甘露?再比如,寒冬腊月,做清洁卫生的阿姨无惧严寒,室外温度再低也能保证校园的清洁,没有她的付出,哪里有我们学习的舒适环境?再比如,无论春夏秋冬,烧菜的师傅掌着一柄大勺,汗水摔成八瓣,只为我们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身边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通过观察、交谈,学生贴近了生活,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当思物力艰难”,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教会了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学会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3

一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设置历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发展。其中,精神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欣赏过去社会的成就;而道德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探究对历史的不同诠释是如何反映不同的观点和价值等。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影响他们的个人抉择、态度和价值观,使之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步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到,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国家国情,发扬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施

既然历史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如此大的作用。而目前的教育现状及教学实践又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那应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重要工程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几点实施建议: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舆论的导向。因此,转变观念不仅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事情,还涉及众多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包括媒体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等。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养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而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2.掌握教育规律,巧妙穿插德育教育

教育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首先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与基本原则,才能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具体结合到历史学科的特点,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实事求是原则。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就要求历史教育要还原历史原貌,不能人为地为了某种需要而篡改历史事实,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正面教育原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事实;历史大事,变幻多端,历史人物,忠奸同行。如何把握讲授的尺度,对于一名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种考验。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把握正面教育原则,尽可能地弘扬正面人物对人类历史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受到更积极的教育感受。

(3)身教重于言教原则。再有代表性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它的教育意义仍是微乎其微的。作为承担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身教重于言传,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也为教育同行树立一个榜样。

除此之外,还有批判继承原则、厚今薄古原则、古为今用原则等。了解了以上思想教育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喜闻乐见,使其对历史不致产生空洞及抽象感,这是一个很有技巧的课堂艺术。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情况略举两例。譬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内容,平时学生觉得现在是和平时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淡薄。在讲授“”这一课时,教材中会提到几个著名的爱国将领的名字:谢晋元、姚子青等人,恰好这几名爱国将领都是梅州籍的,上课期间让蕉岭和平远的同学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一方面,让同学产生自豪感,另一方面,觉得“爱国主义”这一话题其实并不遥远,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对“爱国主义”最好的诠释。

篇4

1 依附性。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学科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语文学科依赖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学科则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叙史才能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 蕴涵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地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它应该在完成明确的教育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境界。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

3 渐进性。历史教育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涵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这种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的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

4 多样性。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蕴涵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和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认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他教育,这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从教育实践上看,很多时候也难自圆其说。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条件有很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篇5

一、挖掘教材内容潜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其审美能力

历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建筑等众多领域,其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开展美育方面的教育。如讲中国古代的壁画、石窟艺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感受壁画、雕塑艺术的节奏美与韵律美、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体会雕塑所具有的形式美……总之,美无处不在历史教材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并能够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审美教育。

笔者在高一讲授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人文主义”。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会人文主义的深刻内涵?笔者做了这样的教学尝试――选择绘画领域作为重点进行讲解。首先,笔者让学生看欧洲中世纪时的绘画,指导学生分析此时期的绘画特点:人物表情呆板、单调,线条僵硬,追求庄严肃穆,失去了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表情的描写。然后,笔者出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代表画作――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这两幅画作,分析画作的特征:蒙娜丽莎坐姿优美,笑容微妙,时隐时现;拉斐尔的圣母像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慈爱,形体优美健康,是一位充满人性味的母亲。她紧紧搂住圣子,有一种不安,然而她的整个表情有一种悲悯人类的慈爱。

此时学生便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是根据作者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来自由发挥的。它们展现了人性的美,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更加关注人和人类生活,这就是人文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反映。

二、把握历史学科本质,寓美育于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美育的时候,应注意把握其学科本质,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课,也不能把它上成文学鉴赏课。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或者单纯地选取《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等作品中的经典段落,来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与欣赏,体会语言的美感、人物的情感等方面的话,虽然教师进行了美育,学生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但这样的课程却失去了历史学科的特色。那么,如何将这节课还原成历史课,同时又对学生进行美育呢?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笔者分别从《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等待戈多》三部文学作品中选取经典段落,引导学生诵读、品味、鉴赏、分析,在这个环节便增加了学生对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设问:三部作品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请同学们根据阅读的内容,归纳出三种文学流派的特征(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分析三种文学流派的特征)。随后笔者进一步发问:“产生这三种文学流派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便是这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梳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渗透性原则。历史课的美育属于德育范畴,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寓美育于历史中”,而不是直接说教。其次是准确性原则。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科学地把握好历史素材所蕴含的各种美育内容。最后是适合性原则。历史教师应是在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中能够进行美育的素材,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地实施美育,使之与历史学科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三、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确保美育的有效性

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行者和主导者,应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教师的美育素质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前者主要包括教师完美的人格、广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后者包括仪表美、语言美等。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第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青年学生对教师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给学生以表率。第二,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充满着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诸多内容,是极好的美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历史教师对这些美育素材要能够精准把握,对文学、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思想、科技等领域所蕴含的美育内容,要能够充分认识与理解,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需要不断学习,拥有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储备。第三,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教师的审美能力包括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深刻鉴赏美的能力、真实表达美的能力等。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加强自己的美学修养,重视审美实践和形成审美习惯。在工作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多学习,还应多听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课,加强与这些学科教师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生活品位。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形象修养。教师是美的代表,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应仪态大方,服饰得体、端庄,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最后,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倡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纯朴为美的审美观念。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工作;渗透研究

德育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学科应当按照德育工作整体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有效渗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融合德育进行初步分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引导格外重要。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将其发掘并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念的需要,能够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将个人发展成长与祖国民族强大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是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需要,面对社会上形形的不良思潮,历史教学要充分融合德育要素,以主旋律正能量引导学生,对一些社会腐朽没落思潮予以坚决抵制。另外,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完成教学三维目标的需要,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并重的素质化教育成果。

二、抓住有利契机,扎实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要注重抓住有利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周密设计,精心组织,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到深刻教育。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学习之中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翻开中国历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成为了璀璨夺目的光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对学生强化思想教育。在《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青铜器,比较典型的司母戊鼎,可以让学生在赞叹能工巧匠做工精细、构思设计巧妙的同时,无不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增加教学中的形象演示信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2.引导回顾屈辱历史激发强烈的责任感。知古才能论今,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当今青少年一代承担着将来建设祖国、强大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忘历史、不忘国耻,由此激发出学生内心强烈的责任感。在《》中,笔者除了向学生介绍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例如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国力不济等因素之外,更多的向学生分析了当时之中国和世界列强之间的差距,正是因为这种差距才导致了一系列的,让学生明白国力强大才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国防实力保家卫国,维护领土和完整,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让学生对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以及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当今中国之国力,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防军事实力都不可同日而语。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现代化力量显著提升,从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远程导弹、战略核武器,以及新型战机、国产航母、新式主战坦克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今日之中国已经迈上了发展强大的快车道,让学生既充满了豪情,又感受到了肩上所担负的沉甸甸责任。经过课堂的学习探究,学生纷纷表示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每一位青少年都应当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将来更好的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感悟先辈革命斗志催生振兴中华激情。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我们之所以能够有着幸福的生活,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充分感悟革命先辈无坚不摧、英勇卓绝的革命斗志。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这一方面的感知,在《不怕远征难》教学中,笔者运用课件向学生演示了的路线以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向学生形象的揭示了过程中翻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让学生对革命先烈为了革命胜利、为了广大穷苦大众翻身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在教学演示之后,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口头演讲,从革命先辈的顽强斗志中受到教育。学生纷纷表示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要以顽强的毅力攻克难关,将来主动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让爱国主义主旋律在学生心中涤荡。

4.联系生活切身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掘生活资源,让历史教材和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理解的效果,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科学技术的成就》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投影了我国科技方面一系列尖端研究成果,从载人航天器探索宇宙,到南极科考船取得丰硕成果、蛟龙号潜水深度再度突破极限,以及生物科学领域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科技繁荣的景象,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成就,感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学生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结束语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广大教师要注重选取巧妙的教育方式,将各种有利于德育开展的资源整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指路明灯作用。

【参考文献】

[1]温永纯.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微视频的设计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24)

篇7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历史;德育渗透 教师要想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历史学科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就必须做到将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吃透、吃准,并且与德育教学充分联系,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功的德育教学课。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深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文化素养深厚、历史知识更加丰富、身心发展更加健康健全的新世纪合格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历史实践课程中呢?这是值得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思考并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一、调查研究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讲课与学生考试一样,就像上战场,学生不仅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更是教师在“战场”上要攻克的难关,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之门就是教师要攀岩和占领的“阵地”。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如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呢?简单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调查问卷法。主要通过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主观了解以及结合本册历史书中的历史内容设计问卷内容。调查问卷法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其又存在着学生表达想法真实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学生思想现状等缺点。(2)除了问卷调查法之外,教师普遍使用的方法还有课堂谈话法。在课下的交流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交流的内容也就更具有可信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强大的事实支持。但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却耗时巨大,可操作性不如问卷调查法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就要求对这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共同作用。

二、初中生思想水平学情分析以及中学历史德育渗透的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对收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我得出以下两方面的学情分析:(1)积极方面的学情分析。学生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在回答问卷调查中,对“如果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上有侮辱中国人或者中国这个国家的言论,你会怎么办?”问题时,有99%的学生选择了“发表有力言论参与讨论,捍卫国家尊严”,只有1%的学生选择“看热闹,不参与”。通过这鲜明的数字对比,充分证明了大部分初中学生满怀爱国热情,对有损国家声誉的事情持有绝不姑息的态度。(2)消极方面的学情分析。问到对以后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公务员或者部门领导”等职业,几乎很少学生选择“工人或者农民”。在这一个问题上暴露出学生偏激的择业观。学生的这种择业倾向展现出学生对工人和农民职业的歧视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

三、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着其天然的学科优势。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历史事件中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1.在典型历史事件中渗透德育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也是由历史事件组成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康发展的善良的美好的人。例如,两万五千里不怕苦难,持之以恒终获解放;等国耻难忘,却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大仁大爱。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暗示,暗示学生想法的对错,还要适当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增加补充课外一些其他的知识作为背景或者延伸,使学生心中形成全面的史实,对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受到的德育启迪也就准确。

2.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真实发生在过去社会背景之中的事件,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背景等发生的显著变化,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其内涵,甚至还会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产生误解,失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根基。想要改变历史教学的这一尴尬处境,需要教师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带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教科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体会历史故事,对历史事件理解得更深刻、更准确,还有助于学生在感染力强、具有亲切感的历史教科书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历史教材得天独厚的教学特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对学生德育培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篇8

初中新课程《历史》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线索,把历史知识用相关理论知识组织起来形成专题,有较强的中外对比、前后比较的特点,具有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丰富内容。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就如何渗透品德教育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谈些具体的做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德育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教学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是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之一,传统的爱国主义源于古代,表现为对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优秀传统执著的爱和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如: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的爱国主义,以救亡图存为核心,无数革命烈士为救国救民,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壮举。如的林则徐、中的邓世昌、中的谭嗣同等等。学习上述史实,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育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重视历史人物的分析,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而在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

道德与理想的典范,古今中外举不胜举。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孟子讲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是用这些实实在在的人物事例,给我们巨大的启发,使我们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利用历史求真的特性,适时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何谓诚信?“诚实守信不欺之谓也”。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

历史科学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历代史学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追求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惩恶扬善的功效,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作为历史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如在讲解汉朝历史时,结合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就可以通过司马迁发奋著《史记》,不避当代权贵,敢于指责武帝种种作为的故事,教育我们学生也要说真话,要诚实守信。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及时补充历史上宣扬诚实守信的格言警句、人物故事,如商鞅“立木为信”取得百姓的信任,使变法取得成功,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人,最后导致国破人亡等等。用这些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播诚信的思想,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诚信的观念和信念。

四、运用历史中“美”的因素,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课堂中“美”的因素,加强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历史中古今中外的艺术珍品、名胜古迹;杰出人物灿烂的人生、闪光的思想;文学宝库中的瑰丽诗词、不朽篇章……都闪耀着美的光芒。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行美、心灵美、自然美教育的好素材。当李白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我们怎能不为诗人丰富的想象、祖国的大好河山所折服;当蜿蜒的长城、宏伟的故宫浮现在眼前,我们怎能不为文明的源远流长、为人类的巧夺天工而惊叹;当登高远眺,吟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句时,我们怎能不为一代伟人傲视千古、开创未来的气魄所慑服……由此可见,捕捉历史知识中美的因素,把蕴含在历史自身内部的魅力融会到教学中,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定能陶冶其情操、净化其灵魂,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学

历史是对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其中包含了人的主导作用,必然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应该生硬的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应该结合历史描述的情境,将民族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开展一堂血肉丰满的历史课,使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知识,还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感教学”,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在僵硬的知识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从而使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知识,会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日积月累对于不同的事件会培养不同的合理的感情倾向,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常的发展,人格得到逐渐的健全。

初中阶段则开始接触历史课程,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视点投在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的世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情感教学首先体现在有充足的教学内容可以发挥,历史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规律的总结等,这些方面都能引起学生的好恶感受,都能影响学生的感情和道德品质。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了解国情,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继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健全人格,它要求符合情感教学的理念。另外,历史学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情感教学的标准主要以这些考查内容为评价的标准,这就要求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式和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观念等。此外,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之中,能够使课堂更具人性化,形式方法也较灵活。

进行历史课情感教学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发展轨道,捉住学科的特色和本质,不能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对情感教育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结合历史科目的内容特点和学科要求,充分调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因素的带动作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将正确的情感取向融入对历史科目的认知过程中,借助历史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随着语言的起伏变化,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情境,更容易受到感染;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语言,通过语言,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思考和变化。初中历史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照着课本念相关内容,因为历史内容很枯燥无味,学生会感觉没意思而打不起精神来,更不必说引起情感共鸣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运用有感情的语言,从语言中能够觉察出情感的倾向,是喜还是悲。

2.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共鸣。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记录,其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因素,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认知规律。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感受到情感的侧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体会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并以情动人。比如在中国历史中,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内心会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而在学习清政府割地赔款时,师生会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愤慨,对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感到深深的痛心,从而树立起保家卫国的观念;在学习抗日爱国将领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时,师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伟大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

3.利用现代媒体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的手段,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的内心深处接受正确的思想,从而提高精神境界。比如,在学习“”时,可以在课堂前几分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或者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断,以此导入新课。悲怆的音乐、悲惨的画面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看到了东北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的悲催,痛恨侵略者的行为,渴望和平并且感悟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可贵,应该加以珍惜,并且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来。与历史相关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纪实资料和电影电视资料比较多,利用这些资料教学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收到影像和声音的双重感染,情感教学的力度增加,更容易影像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情感因素的积极渗透,以此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合理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全的心理。

参考文献

篇10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信度。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择题“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映。例如,选择题“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