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伦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52-02
一、引 言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网络的互动性真正赋予了每位信息介入者平等的大众信息传播参与权。受者和传者身份可以随时转换,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传播是呈多向、发散式流动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交流平善,海量信息,互动交流让我们尽享网络传播之利的同时,也备受虚假信息、无价值资讯泛滥的困扰。现有的网络把关体系还不完善,网络传播中道德失范现象严重,梳理网络传播伦理的核心价值,明确网络规范的方向,是保障网络的传播优势和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真实性
真实性之所以应该成为网络传播伦理构建的首要要素,主要是基于信息传播的特性和网络的特点考虑。
(一)真实是传播特性的必然要求
真实是信息传播内容所应具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性,要求信息传播者在收集、筛选、制作传播信息时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尤其在传播新闻信息时不刻意夸大、渲染,借鉴别人劳动成果时尊重其权益,传递他人观点言论时不歪曲,不掺假。这样网络受众在解读和接受信息时才能减少偏差,让广阔、丰富的网络语境清新流畅。做到传播真实可以有效减少因虚假信息和智力成果侵权引起的法律争端和网络负面影响事件的发生,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的正能量。同时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要有意识地为传播内容保真创造较好的条件。
(二)真实是和谐传播的需要
网络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真实性对建设和谐传播的重要性。网络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流动,把关体系不健全,现有的把关效能较弱。在网络传播信息海量背景下,如果匿名网民的恣意“放纵”虚假信息,网络媒介公信度和使用效率无从谈起,网络传播者把真实性作为自己信息传播的职责,是提高网络信息使用和流通效率,减少垃圾信息,提升网络信息品质的需要,也是节约每一个网络中人时间成本的需要。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造成普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问题,如果把网络建成一个疏导心理压力、舒畅心境的便捷通道,就需要网络还要具备容纳各种真实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的雅量,减压泄压,舒缓身心,构建和谐。
(三)真实是传播责任的需要
网络传播的威力也决定了真实应该成为一种责任和品格。网络传播海量、即时、无国界、传播成本低等优势如果搭载的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消息,其破坏性和杀伤力也会是惊人的,网络传播者应当拥有这种责任意识,强化自己的媒介素养和新闻价值判断,在传播过程中担负起信息鉴别和筛选的责任,提升网络平台的公信度,人人都是自律自省的把关人。信息传播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真实是实现这些传播责任的必然要求。负责任的传播者会时刻提醒自己,每一次传播行为和每一个传播符号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三、信息平衡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转型期,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涤荡下,一些社会矛盾凸显,网上舆论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点。信息平衡可以即时疏导舆情帮助网民客观理性地处理矛盾,应对危机,全面提升对信息的综合鉴别力。
(一)舆论疏导的需要
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等,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互动性很强的论坛、贴吧,匿名聊天、讨论成为很多网民生活休闲、日常交流的重要通道,这种即时性强,情绪化表达多的交流方式很容易使相互间的情绪感染,较容易出现非理性声音和起哄的情绪,严重时这种非理性的网上交流会演变成网下现实行动和伤害[1]。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网络谩骂、名誉权和隐私权被肆意践踏等表现尤为突出,加剧了一些社会矛盾,使一些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极大伤害,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公民道德水准提升。诸如: “史上最毒后妈事件”、“舒淇删博事件”等等。网站管理人员不要一味的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应当积极引导网络热点,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网民不要一味追求个人的表达,适度调整情绪,不要让意见和信息一边倒,需要理性判断和表达。
(二)客观认知世界的需要
针对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利益诉求多元的政策出台,是信息传播中平衡传播的难点,为了使信息传播公正准确全面,职业把关人必须兼顾矛盾各方,从不同的消息源和权益角度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多侧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让大家客观认识,并及时纠正认识或解读偏差。这是发挥网络传播容量大、即时性强优势的必然要求。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传播中,更需要媒体平台中的传播者具备对新闻、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贯通能力,满足受众对网络传播的广度需求和深度期待。网络传播技术给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互联网上信息和表达意见的空间,也扩展了公民对国家、国际重大事务参与讨论的舆论平台。表达多元化的声音,可以有效地维护各阶层的利益,并集思广益,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网络开放的议题空间可以在互动交流中客观认知我们所居留的世界,认识就是理解包容的前提。
四、人文关怀
篇2
【关键词】使用;满足;网络传播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回顾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对受众心理和行为进行微观研究的一个成果。当时,随着印刷媒介的日趋成熟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相继诞生,受众对大众传媒的需求和依赖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也使得一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1959年,E・卡茨在《大众传播调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首次提到“使用与满足”研究,并改变了研究的视角,将其传者为中心转移到以受者为中心。从受众出发,由于个人差异而有社会、心理等中介因素的干扰,打破了之前的受众如枪靶子一样一击即倒的强效果说。到了70年代初,世界各地一大批学者纷纷从受众出发来研究如何使用媒介及其动机如何,并开始将这些使用传媒的动机进行分类,发现需求与社会和心理因素相关。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是对早期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受众观的一种纠正,它对丁满足受众需求,发挥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网络传播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它不但集中了人类传播史上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电话等所有媒介形式的特征,而且集中了人类传播方式中包括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多种传播方式。
网络的大量普及,是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媒体以往的传播模式和格局。面对网络时代社会的复杂性、媒介信息的丰富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受众也在有选择地接触和使用信息,受众需求正日益多样化。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会使传播学者的研究视野有所变化,而对其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同样适用。那么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有哪些新发展呢?
(一)注重对受众研究。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在网络传播中“以受从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将成为现实。网络传播中的受众即网上信息选择者和信息接受者是网络传播真正的主体,在网上他们享有与信息者完全相同的权利。网络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淡化和话语权的极大解放。无论报纸、广播和电视采取何种措施来加强传受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比于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角色的模糊化和一体化。这种重大的转变使得研究者更加关注网络媒介使用中受众的选择、受众的满足、受众的主体性。
(二)满足的新形态
自网络媒体兴起以来,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更加集中关注满足的新形态。由于网络融合了传统媒介的文字、声音、图像的优势为一体,以及超链接和互动性等新特点,使得满足形态在内容上有了扩展,程度上得到提高。除了传统媒体能够提供的比如满足缓解焦虑的需求、满足获取信息的需求、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等,网络媒体下的“使用与满足”还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传统媒体,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主导的心理需求等。
(三)媒介依赖论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当今世界,人们对媒介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人满足需要的途径越多,就越不可能依赖单一的媒介。而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资源的公共网络,其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对迄今为止人类所有传统媒体的整合,从根本上突破了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局限。如果说,“媒介依赖论”在先前的传统媒介时代表现得不突出,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感必将越发凸现出来。
三、网络传播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思考
(一)网络传播是否真的彻底改变了受众的地位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和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作为媒介,网络正日益改变着传统大众的一切。互联网特有的互动性弥补了传统大众传播反馈功能虚置的缺点,受众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予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是掌握在受众手上的。受众本应有自己对大众文化和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理性收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战,受众的真实需求和虚假幻求越来越模糊。“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正因为如此,受众更是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的真实感受。“使用与网络联结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从辩证的角度看,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也许不是更‘开放’,而是更‘封闭’,主体在网络时代也可能会迷失方向。”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体地位就会受到一定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到底是对媒介信息的使用还是对媒介本身的使用
关于“满足与使用”理论的实践,在互联网信息交互使用的环境中,产生了一种对媒介本身的“使用”的补充的理论。关于这一补充刘艳在《受众媒介使用动机》中认为,只是使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不是单纯地“使用媒介信息”,而是“使用媒介本身”;使用者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受传者”转变成了“使用者”,虽然他们并不是媒介的“拥有者”。
从使用主体上看,忽略了受众可从“媒介信息使用者”转换为“媒介本身使用者”。受众从媒介获取信息,对媒介信息进行“使用”,获得心绪转换、时间消遣、自我确认、环境监测等各个层面的满足。但是,传播中的输出和接纳,在现代社会网络传播活动有时很难绝对地分清传播者和受传者,传者和受者的身份是可以随时转化的。当受传者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信息,而开始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有意借助媒介本身进行信息、思想宣传、观念散播、活动策划时,受众已不再是“媒介信息使用者”,而是发生了身份转换,成为“媒介本身使用者”。
从使用对象上看,忽略了“使用媒介本身”同样是一种“使用”,同样可以满足某种需求。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理论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也就是说,人类只有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可得出“媒介本身大于等于媒介信息”的结论。所以,使用媒介本身实质就是对媒介信息的使用,“使用媒介本身”本就应当包含在“使用与满足”学说之中,是该学说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网络媒介“满足”受众的需求的程度
网络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上超越了传统媒体,他们不仅仅通过媒介信息来满足需求,更通过网民使用其媒介平台或者说媒介本身来实施满足的过程,网络媒体中“使用”内容的扩展使得其满足形态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作用。
然而,在看到网络媒体不断满足网民需求、方便网民生活的同时,还应看到,由于网络的某些特性和管理的不足,还在制约着对网民需求的满足,如网络信息管理不足带来的信息超载和可读性差;网络虚拟性带来的虚幻的自我实现和情感满足;网络市场化带来的娱乐化倾向和过重的商业味等问题。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崛起和发展,新媒体对受众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会取代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3]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
[4]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获取权 利益平衡
[分类号]D923.4
版权法设立有两个目标:一是保护作者专有权,鼓励作品创作;二是促进作品传播,实现知识共享。随着技术的发展,版权法在模拟空间下实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自由获取)两个目标的传统平衡无可奈何地在网络空间下被打破,或者说原有的内在不平衡因素被网络技术放大,表现为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和公众获取信息权利受到诸多限制,引起了学术界对有关协调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共享关系论题的讨论。本文着眼于网络空间下的版权法领域,探讨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利益平衡,这样就既确保了两权概念外延的一致,又凸显了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焦点。
1 利益平衡原理
利益是指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各种客观需求。社会由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构成,形成了反映不同利益关系的利益体系和格局,由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及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冲突成为普遍社会现象。然而社会还是能够在繁杂的利益冲突中不断前进,在于社会存在对利益冲突进行协调或平衡的机制,该机制通过以规范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来实现。利益平衡就是指在法律的调控下,各利益主体的权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和平共处、相对均衡的状态。不过利益平衡状态只具有暂时性,大部分时间里,权利之间处于冲突和失衡状态,追求利益平衡是个永恒的主题。
法律是相关利益方互相谈判、互相妥协达成一致并使相互权利义务制度化的结果。版权法就是一部通过设定版权人和公众的权利与义务来调节版权利益平衡的法律。由于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性,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权利和公众相应的义务体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公众应有的权利和版权人须承担的义务体现为信息网络获取权,因此追求网络环境下版权法利益的平衡,实质就是确保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两权的利益平衡。
2 两权概念辨析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知识产权保护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而拓展新权能的重要体现,是法律为版权人在网络空间上设定的一种集合权利,“特指互联网络上版权人控制、利用作品的一种形式”。信息网络传播权调整范围一般包括上载、网络上对版权作品的复制、网站间转载、网络上对版权作品的传播、下载、署名及修改作品等7个方面内容。
信息网络获取权是指网络环境下公众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不同于“信息公共获取权”概念。信息公共获取权是指信息主体有权依法定形式获得政府、国有企事业、图书馆等公共信息机构信息的权利。信息网络获取权和信息公共获取权的关键性区别:前者关注的是信息传输的环境是否是网络环境,并不刻意关注所获取的信息内容是公共信息还是私有信息;后者关注的是信息传输的内容是否是公共信息,并不对所获取信息的环境是网络环境还是模拟环境进行区分。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实现有赖于创作共享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集体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实施。
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关系实质上是信息垄断(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两者关系在实践操作中陷入了二难困境――“没有合法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生产出来,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利用”。目前我国两者利益关系的现状是:由于人们认识的偏差,致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扩张,本应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时代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取权却日益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利益格局由此产生失衡。把握信息垄断与信息利用的边界或尺度,构建两者的利益平衡机制,是改变利益关系现状,破解二难困境的关键,也是版权法的立法宗旨。
3 两权利益冲突分析
3.1 扩张性与萎缩性的冲突
传统版权法通过对版权人权利的保护与限制,较好解决了版权人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权利人作品被大量地上载、下载和复制,使权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品使用,原有平衡被打破。为更好保护版权人权利,各国纷纷修改版权法,或增设信息网络传输权或重新诠释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新设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乏力,导致信息网络获取权权利内涵不断缩小,如《版权条约》、美国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欧盟《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指令》以及我国《著作权法》中都有充分体现。2006年,我国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尽管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失衡缺陷,但离两权平衡机制的构建还有一定距离。
3.2 私有性与公益性的冲突
信息网络传播权隶属于知识产权,本质上属于私权,是版权法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挑战的回应,是版权不断扩张的体现。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个人财产权的性质,一旦经法律授予甚至是无需任何手续便可自动获得,成为一种绝对权,具有私有性。只有权利人自己才可以行使,其他任何人都负有尊重他人版权利益的义务。信息网络获取权属于公权,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促进知识自由,解决信息失衡和数字鸿沟。推进信息资源网络获取“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社会信息不对称、信息资源浪费和信息寻租现象,减少信息获取的社会成本”,信息网络获取权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3.3 独占性与共享性的冲突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独占性表现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人有权要求独占知识产品的各项权能,无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版权人的独占性是由版权人在创作作品时投入巨大的智力和财力而产生的,享有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获得报酬的权利。信息网络获取的目的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变私有信息成为公共信息。信息网络获取权是各国法律普遍认可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共需求,可见共享性是信息网络获取权的内在属性。
4 两权利益平衡机制构建
4.1 理论原则: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
目前知识产权理论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许多国家修订或重建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国家兴起了知识产权怀疑论、反知识产权论和知识产权僵化论三股知识产权思潮,责难知识产权制度的强保护趋势,这使知识产权在理论研究、制度构建与实务运作诸方面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应采用“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
“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的基本含义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知识产权所有人有权从其受法律保护的作品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任何人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擅自以营利目的利用其作品,权利所有人有权请求其赔偿损失,并依法享有请求该侵权行为人以合理条件与其签订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只有当该侵权行为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以合理条件与知识产权所有人签订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时,知识产权所有人才有权请求其停止侵害行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或其它特别情形除外。该理论认为,知识产品的存在形式由以模拟空间为主变成以网络空间为主,这是传统知识产权理论(由禁止权加许可权构成)产生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传统模拟空间,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品相对具有可控制力,而在网络空间,这种可控制力要减弱许多,以至权利虚化,所以以利益分享理论为基础重构知识产权制度,将是保护网络空间知识产权最有效的形式。
4.2 管理模式:创作共享与优化授权
创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是在传统公有领域理论基础上的改进,是网络上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允许任何人在不需要经过特别许可或付费的情况下,去复制使用或再创造,形成演绎作品,目的在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创作共享机制是实现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利益平衡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尽管其前景很美好,但由于大多数作品并未加入该共享协议,作品的海量许可困境还是会困扰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因此,有必要优化作品授权使用机制。数字时代作品授权方式主要有授权要约、版权补偿金、交叉许可、集体管理等,其中集体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版权授权模式都离不开集体管理组织的参与。
目前我国版权集体管理还很不完善,虽成立或筹备成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诸多集体管理组织,实行会员制管理,但较为散乱,不仅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而且还未很好地运转起来。鉴于此,应继续完善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管理模式。如借鉴北欧国家实行的“扩展性集体管理”,图书馆可以获得该机构管理作品领域内的非会员已经发表作品的许可使用权;借鉴法国在1995年推行的“强制性集体管理”,版权人不管是会员还是非会员,只能通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权利;借鉴意大利的垄断式管理,全国只建立一个可以管理所有作品类型的综合性的集体管理组织。二是实现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采纳最新数字技术,开发版权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版权权利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版权权利信息查询平台,为公众提供查询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成员的版权权利信息服务。
4.3 法律保障:扩张与限制
在几百年的社会历程中,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知识产权私权保护总的趋势是保护范围越来越大,保护水平越来越高,以激励更多的知识创造。版权法的扩张是技术发展给版权人带来利益损失的法律补救措施和利益补偿机制。由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版权作品市场规模被扩大,制作复制品的边际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作品需求也被放大,作品的潜在市场价值增强,作品传播成本的降低和市场价值的增强导致版权人利益失控,加大了版权保护的需要,促进版权不断扩张。版权法的扩张表现为版权权能的扩张、版权客体的扩张、版权期限的扩张、对个人性使用限制的增强等几方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就是版权权能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扩张。
尽管版权的扩张不可避免地要以牺牲公众对版权作品的接近为代价,但这种代价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即版权扩张应受到限制,否则将构成不适当的版权扩张和作品垄断,从而会使作者激励和公众接近之间处于失衡状态。目前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利益失衡产生的原因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扩张,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许可制度是限制信息网络传播权,扩充信息网络获取权,维持“两权”利益平衡的重要方面。
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平衡器。网络的发展使得作品复制和传播轻而易举,版权人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于是各国纷纷修改著作权法,以重构合理使用制度。重构模式有因素主义(以美国为代表)和规则主义(以德国为代表)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因素主义模式具有灵活性和概括性,但容易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规则主义模式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但易造成立法的滞后。我国采取的是规则主义模式,版权法规对合理使用只采取列举式条款,缺少对合理性作统一判断的原则性标准,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我国应吸收因素主义模式优点,采用原则、要素、规则三者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以利益平衡为总体原则,借鉴四要素为标准,制定适用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则。
优化法定许可制度。法定许可的实质在于将版权中的一些绝对权降格成为一种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从而在作者的排他性权利和公众的合理使用之间构建一种中间制度。然而立法者出于种种担心,目前我国版权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传统文献数字化和图书馆等馆舍外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制度,只就网络传播方面规定了实施远程教育和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限制了信息网络获取权。其实我们可以在制度范畴内从多方面优化法定许可制度,化解以上担心:①完善作品使用人付酬制度,制定统一的付酬标准,建立例外协商付酬制度,构建对不依法付酬行为的制裁制度,在诉讼时效适用方面作出有利于著作权人的认定。②适度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减轻图书馆等公共知识机构背负的沉重经济负担,从而平衡多方利益,优化配置版权资源,体现效率价值。
4.4 技术措施:发展与规避
技术措施是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触或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在网络空间重新分配权利义务、维持网络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产物。技术措施保护已逐渐被各国著作权法所接受并被有关国际公约所肯定,如WCT第11条、WPPT第18条、欧盟《著作权指令》第6条、美国DMCA第1201条等都明确规定了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5条、18条和19条规定了故意规避或破坏技术措施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将技术引入法律、司法,创立一种新的利益平衡机制,以保护一种新型权利,既反映了版权发展的必要,也反映了版权保护的进步”。
技术保护措施的广泛实施,一方面有效保证了不断受到网络版权侵扰的版权人的利益;但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措施的过度保障,合理使用制度受到进一步冲击,信息网络获取途径受到更多限制,从而打破在模拟环境下版权法建立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信息网络获取权之间的传统平衡,表现为:①违反了公众有权依法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的原则。网络空间上的技术壁垒在控制他人对作品的非法接触的同时也妨碍了公众对该作品的合理使用,如果被采取技术措施的作品仅仅以数字化形式存在,而用户又没有其他合法途径获得该作品时,技术措施会使得公众合理使用该作品存在严重障碍。②违反了思想、事实以及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不受版权法保护的原则。技术保护措施与启封许可证或在线许可协议的使用能够用于全面阻止公众对作品不符合版权人意愿的使用。由于无从接近版权作品,公众对不受保护的思想、事实或者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等也无从接近,版权法公共领域受到侵蚀。
篇4
(一)责任文化缺失导致的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
当前的网络文化生态缺少责任文化,网络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而且网络传播者规模庞杂,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因此,网民在围观网络事件时,经常罔顾事实,从个人立场出发去评价和再次传播网络事件,从而产生诸多网络谣言和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2013年2月至9月,李某(某军旅歌唱家之子)案由于李某“星二代”、“富二代”的特殊身份而受到网民极大的关注。事件被披露上网后,国内各大网站几乎都在转载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追踪报道。而与事件相关的微博被网民转发、评论达几十万次。在这些网络转发和评论中,有一些是不法分子为图私利恶意散播的谣言。但更多的是网民因为盲从而进行的非本意行为。网络转发和评论的便捷性,以及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这种盲从导致网络谣言大量传播、网络舆论完全倒向受害者一方,形成不公正、不客观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整个网络舆论开始讨伐李某的罪行以及李某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李父让童年时的李某在身上骑大马的视频被网民挖掘出来,并被作为攻击李父溺爱儿子的证据。这时网络公知杨澜“劳教对孩子的惩罚过重,李某可能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记者李蒙“请网络暴民不要伤害未成年人”等等公正、客观言论都被歪曲为替李某说情、为李家利益代言。
(二)急功近利文化盛行导致的网络炫耀式传播现象
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这30几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个先富裕起来的社会阶层。这个富裕阶层的创业者大多数是通过刻苦拼搏、勤俭节约来积攒起财富。但刻苦努力的创业者由于工作繁忙对子女疏于管教,并将自己的财富任凭子女随意挥霍。他们的子女形成了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富二代”群体。还有一个群体,在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投机钻营、违法犯罪等手段一夜暴富,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暴发户”群体。这些“富二代”和“暴发户”的大量出现在社会上催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文化现象。他们在急功近利文化的影响下,热衷于在网络上将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进行炫耀式传播,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或者实现一夜成名的愿望。声称“月薪三千元以下者都是下等人”的“雅阁女”、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的“小龙少爷”、天涯论坛上易烨卿与北纬“比富”的论战等等现象,都是近年来中国社会急功近利文化在网络上盛行所产生的炫耀式传播现象。
(三)弱势群体文化压抑导致网络传播中的逆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生态中,弱势群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其社会地位决定着其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话语权。而网络是个相对公平的平台,来自任何群体的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最重要窗口。但是主流社会掌握的主流网络平台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并且将弱势群体描绘成较为负面的形象,如城市流浪汉、城市不稳定因素、不讲卫生群体等等。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的双重压抑,导致他们在参与网络传播时经常表现出一种逆反的心态,以反传统、反主流的方式来宣泄压抑的情感,比如刻意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自恋和自大,或者极力追捧这种炒作行为。近几年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芙蓉姐姐”、“凤姐”现象,主要是由这种逆反心态推动的。“芙蓉姐姐”、“凤姐”等借助网络炒作而走红的人几乎都来自草根阶层,他们以不雅照、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行等方式,在网络上吸引到了众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多数也是和“芙蓉姐姐”、“凤姐”一样的长相一般、社会地位较低的草根阶层。他们认为这些网络红人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做出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代替他们宣泄了内心的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
(四)虚假文化泛滥导致网络传播信任危机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缺乏有效的他律机制,网络文化中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时有网络诈骗案件被报道出来。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造假事件和腐败案件,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大势传播,形成了虚假文化泛滥的趋势,从而导致网络传播的信任危机。2011年6月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进行注册,并在此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进行炫富。中国红十字会随后立即召开新闻会对有关郭美美的一系列传言进行澄清,相关澄清内容也被各大网站转载,并被众多网民转发。但是这些澄清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让中国红十字会重建公信力,2012年的募捐总额比2011年减少1.5亿元。不仅如此,郭美美事件在网络上各种社交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不断发酵,国内其他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也受到了这场网络传播带来的信任危机的冲击,多数官方慈善机构当年募捐数额明显下降。如上所述,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以网络传播的各种伦理失范现象表现出来,而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广泛存在又将破坏原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平衡关系,形成网络文化生态失衡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恶性循环状态。当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化,网络文化生态更易于处于稳态,网络上各个人类群体的活动、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种群,以及各种经济政治活动,将会更加有序、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反之,当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人类群体将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过度侵占网络内各种信息资源,或有害信息,进而侵占更多现实社会中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从而导致弱势人类群体因信息短缺、混乱而造成所占有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大量损失。弱势人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损失又将反馈到网络上,造成网络文化生态进一步失衡。这种恶性循环将会对网络文化产生极大破坏,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进而破坏整个国家的治理秩序和社会经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二、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的信息化,即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生活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运用信息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互联网络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传输平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的存在形成了各种文化,这些文化构成文化生态;同时,信息的传递产生了各种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的规范化和网络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如前文所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主要依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这个机制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反馈机制。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是指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与原输入值进行比较后对原输入值进行修正,从而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过程。依据输出值对输入值的修正情况来划分,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正反馈时常会导致原有系统的剧烈震荡,因此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维持稳态需要足够且有效的负反馈。这种负反馈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者的负反馈。我们应当遵循网络文化生态自调节机制,通过保障自调节机制来实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进而促进网络伦理规范的遵守。
(一)推动网络文化多样发展,保障网络文化生态自我调适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环节数,可以让食物链网更加庞大和复杂,从而让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途径更加多元,让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更加强健。多元化的传递路径可以有效规避部分食物链出现断裂而带来的传递中断,维持较高的自调节能力,保障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网络文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是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文化的多样性,让网络主体———即人类,有更加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使文化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有了更多的“食物链”,网络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更为复杂,网络文化生态将有更多自我调节的空间和余地,更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让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充裕、传递途径更加多元、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反馈机制更加敏锐。因此推动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有效保障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维持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带来的信息的多元传播和平等接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得以遵守。
(二)巩固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主体文化生态位,以传统美德促伦理规范遵守
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是网络生态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不等于网络中各种文化的平等发展或同时发展。网络文化生态中存在多个生态位,每个文化物种都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当中自主发展。不同的生态位决定着各种群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的占有程度的不同。因此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文化物种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互惠、竞争、共生、寄生等各种生态关系。“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本源,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在伦理层面。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的伦理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6]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宝贵资产,也是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源泉,更是当代中国网络文化的主体文化。我们应当巩固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生态中的主体文化生态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与国内各地域文化、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涵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让“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等中华传统伦理美德成为网络伦理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网络伦理的自觉遵守。
(三)适应网络文化进化要求,保障网络传播伦理可持续发展
篇5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军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
篇6
关键词: 网络媒体 武术 传播
1.前言
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它集新闻、通信、娱乐、资源共享于一体,是现代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网络俨然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同时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体育事业中,从体育决策管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锻炼到体育新闻与宣传、体育科技、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都离不开网络。[1]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武术运动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功能对武术运动进行推广。
2.网络媒体与体育传播
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2]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与其他大众媒介相比,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是:不受播出时间、版面限制的信息资源。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信息;交流功能,包括个人交流、团体交流等;交互性,使受众个人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这种交互性是电视、广播、报纸、书籍、录音带等媒体所不能比拟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得到飞速发展,体育信息也成为许多网站的重要传播内容。国际体育界和信息界对此反应迅速,而网络媒体的开发利用也给信息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1995年国际奥委会在因特网上设立自己的网址,并在2004年成功地建立了外联网,从而使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能够直接获得国际奥委会的信息。[3]此外,各单项组织协会、各国体育组织、各种大型运动会包括奥运会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主页,世界各国的体育爱好者可通过网络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体育信息。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媒体对体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3.网络媒体与武术
3.1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运动信息的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一种管理的依据都将是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和数据是未来必不可少的方法。由于体育数据是动态的,所以,只有依靠网络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来收集。据统计,到2007年6月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62亿,仅次于美国的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4]可见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具有良好的增长态势,并且继续以极其飞快的速度增长。
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是大趋势,通过努力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武术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不能总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还应该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传播。网络传播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为武术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武术的传播与宣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必须有一个面向并且适合广大群众的传播工具,而网络传播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使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3.2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文化的交流
网络媒介是推动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诸多中国古典哲学、文学、伦理学、中医学、民俗学等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反映和体现。武术作为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与西方体育文化主张的征服自然是一种互补。武术的独特之处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关注,并且把它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种途径。互联网通过大量对武术信息的报道,通过武术事件、重大比赛、武林人物,在公众中树立中国武术意识,从而对武术的含义作出全面的诠释,使武术文化得到繁荣和发展。网络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完成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并且在冲突和融合中实现文化传播,这个过程也是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
3.3网络媒体有助于武术产业化发展
体育产业是网络时代的朝阳产业,它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网络时代,由于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必然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迄今为止,伴随着网络传播自身的高速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传统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它不仅相对独立,而且渗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使武术产业的运营获得载体和依托。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消费者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他们的需求直接影响到生产者的产品开发,他们通过网络获得商品的广泛信息,并通过比较进行选择消费。消费者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喜爱的武术用品。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传播对武术产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4网络媒体有助于进行武术科学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领域的知识创造和探索,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收集,文献的收集可以在网上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在网上消息,得到同行的交流并解决问题。一些武术网站,如中国武术协会、东亚体育史研究协会等,就在网上刊登武术学会研讨会的征稿通知,并开设网上论坛,大大扩大了学术研讨会宣传的范围,增加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对武术的认识和交流,并普及武术史学的研究成果。[5]为了促进我国武术科研事业的发展,我国武术信息工作者必须为大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有价值的武术信息,而其他武术工作者应善于将获取的各种武术信息资源加工整合、去粗取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武术科研事业的发展。
4.结语
武术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体育需要开放、沟通与交流,这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无疑给武术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熊斗寅.网络时代与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1,(3):1-7.
[2]诗兰.国际新闻界.2000,(6):49.
[3]王慧琳,阎伟.体育传播学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9.
篇7
关键词:网络传播;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00-02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目前,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正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网络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特点,全面认识和把握其特性,是培养、强化人们的网络意识,使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实现的。网络传播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网络数字化的内在特性决定的。具体说来,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这样一些:
1.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但和数字网络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非常滞后。在这几十年中,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速度提高了上万倍。电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Internet的异军突起,把人们推进了新一轮的速度赛跑之中。利用光缆,数字信号的传播速度达30万千米每秒,每秒几乎可以传送1万亿比特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快捷性还表现在它对信息反馈的快捷性上,它能将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能够吸引受众注意的时间迅速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用户只需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便可在瞬时内将信息发送出去。网络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亟须改变。
2.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从哲学意义上讲,“虚拟”即是符号化。[1]在网络上,影像、声音、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最终均是以数字信号0和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和处理的,传播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是一串串生硬的符号,这造就了网络传播行为的虚拟性,传播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也即传播主体身份的匿名性是网络传播虚拟性的主要体现。在网络上,人们通过一个个符号来标识自己,真正的身份、年龄、相貌等都被隐藏在网络的背后,无法看见。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大量信息的无限虚拟空间在网络中诞生,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被任何人传播,传播者和受众处于相对平等的网络环境中。不但如此,人们还可以制造出与自身情况完全相悖的假相。但应该指出的是,网络主体的“虚拟性”不同于宗教中神的“虚无性”,因为所谓虚拟并不是说网络行为不是人们真实行为的组成部分,而是指人们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即“虚拟的实质是间接在场”。虚拟也不是虚假,虚拟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复制”到网络上,在上面创造一个既虚拟又实在的“拟态环境”。[2]因此,可以说虚拟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但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
3.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网络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网络传播地域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对象的开放性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实际上已经逐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将全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每个上网者都可以选择在任何自己所愿意的时间接触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对相关信息实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线提问和交流,互动性很强,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及的。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让更多的受众享有广泛的知情权,以达到提高受众认知的目的。但正是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也造成了网络上的信息源繁杂,从而网络的信息内容在教育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进行复杂的信息筛选的工作量。
4.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较,互联网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然而传统传播媒体对印刷、排版、发行、成本等要求都非常高。网络却不同,网络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可以放置巨量的信息。此外,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汇集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在网上,信息内容包括世界上主要传统媒体如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的网上新闻,世界各国各个政府机构、企业、学校、民间组织的网站信息、个人的博客和微博以及关于各种各样主题的BBS讨论信息等等。大到世界政经形势、国际事务,小到社区新闻、生活琐事,人们在网上几乎可以获取想要的一切信息。
5.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Sun微系统公司总裁尼尔森曾经面对传统媒体感叹:为什么传统媒体的几种样式是各自独立的?为什么你必须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尼尔森的设问在多媒体网络出现后变成了现实,自网络时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从大规模集成进入超大规模集成,出现了以每秒千兆位的高速度进行运算与处理数据的集成电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综合形成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使之成为逻辑链接的平台工具,并能提供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的信息产品等多种功能。跨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和鸿沟。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封闭环境交互作用。[3]还可以改造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传播手段,使他们接入到网络,实现其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传统媒体与网络紧密无缝地连接,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分野,迈向跨媒介传播的新时代。
二、网络的根本属性
由于网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不同人的明显个体差异和对网络的不同接触程度,国内外对网络的根本属性的理解认识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网络是一种工具,并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现代性的技术性工具之一,但如果仅仅把网络理解为一种工具,势必会低估网络的力量和网络发展的潜能,也势必会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要把握好网络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人自身本质的发展角度来理解网络。
1.网络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报刊、书籍是对人体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对人体耳朵的延伸,电视是对人体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话则是对人体耳朵和嘴的延伸。但所有这些延伸的特点就是单一性。而网络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它几乎汇聚了以往所有媒体的功能。通过网络,人们不仅可以读、听,而且还可以说、写,等等。这样,几乎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所以说,网络是对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它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一种外在的综合化物质形态。
2.网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解释,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由活动(运动)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物,创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需求、目的、思维、意识以及主观性等内在力量凝聚在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上,这些力量成为离开主体相对独立的力量,而不再作为人的机体所固有的力量归他支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创造物,无疑也是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充分显示了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应当充分地看到,人的本质力量说到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网络使之纵深快速发展,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处在活性正循环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3.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关于人的生命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生命是人在时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哲学看来,“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和空间联系着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4]人的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人的生命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说到底,它是时间和空间在生命意义上的一种延伸。为什么说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对时空具有挤压的意义和功能。在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中,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时空的制约。而在网络空间里,“过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沟通不久都将消失,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将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5]当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器材作为载体传送时,速度就是时间压缩的具体呈现。当文本、声音、影像等信息形式通过全球电话网络或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呈现。这样,“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受现实的原子世界的物质时空的制约,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上进行信息交互活动。与此同时,这种信息交互是瞬时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网络,现代人的生命存在只有在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两个时空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与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0,(1).
[2]杨智勇.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09,(27).
[3]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08.
[4]杨河.哲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7.
篇8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调查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且数字都呈上涨趋势。整体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中国网站①数量为506万个。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络技术的变革导致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也使得网络传播教育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早在1996年,清华大学传播系设立新媒体研究方向,并同时开设“新媒体研究”课程。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本科教育中开设网络传播或网络新闻专业课程。发展至今,网络新闻传播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是一门和时展结合比较紧密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使?W生了解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熟悉掌握网络新闻传播实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闻伦理教育,培养应用型的新闻人才。
新闻应用型人才是指能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传媒变革的专业性人才,具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领域,深厚的文学素养,熟练的采写编评新闻业务技能以及使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适应各种媒体传播特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传统媒体行业开始向新兴媒体转型,并逐渐融合发展。因此,对新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下面三项基本的素养:
知识体系方面:新闻应用型人才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专业素养,要懂传播规律,具有新闻采编能力,具有文化与技术驾驭力,同时具有人文知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能力体系方面:能够适应新媒体的需要,熟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运营手段,具有提供新媒体内容和产品的能力,具有创造力与审美表达力,具有互联网思维。
素养体系方面:新媒体对当前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影响,也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新闻应用型人才应该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自觉遵守新闻伦理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目前高校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应紧跟技术和媒介的发展。由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网络媒介自身也在不断转变和发展,其特点随时发生变化,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学随之而进行调整和改变。
网络媒体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网民规模在经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长率也逐渐趋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互联网环境整体朝向一种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互联网各细分领域有序健康发展,完善互联网发展环境。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对“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各省互联网普及率均有上升。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应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面对各地区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要形成及时更新的有体系的教材。目前高校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教材从网络传播理论到网络传播实务都进行了丰富的内容阐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新动态、新案例在教材中更新相对缓慢。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在传播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并形成网络舆论,某些热点事件中还会出现舆论反转现象。这些新案例在教材中却鲜有提及,学生也缺乏足够的独立分析社会热点案例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现状,在教学中及时增加近期热点案例,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案例并创建案例库,在增加课堂生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感知热点和分析热点的能力。
再次,网络媒介在与其他媒介的融合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媒介融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提出,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已经进入到了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媒介之间不仅增强了合作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网民的增长,也使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复杂化、受众的选择个性化等,这些都给各种媒介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高等院校对应用型新媒体综合人才进行培养,必须改变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符合时代和传媒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实践探索。
1.培养方案的设置与改革
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是泛媒体人才,是能够在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信息采写、编辑与维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打破以往课程设置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局限,可以采用分类模块的方式,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践技能的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媒体需求和自身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培养环境的打造
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改革,需要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和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因此,要打破专业边际,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跨专业授课选课,构建生态型的专业群落,形成大传媒专业群环境。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信息生产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依托网络数据库和云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科研与实验室、工作室功能的整合,形成服务于媒介融合教学的数字化环境,同时可实现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数据的分类存储、共享下载、在线编辑,可进行小组协同学习与实践,教师的在线指导与反馈。这种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
3.实践平台的使用
当下新闻媒体的运作基本上是一种全媒体的运作方式,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传统媒体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集专业与技术于一身,既要能熟练地采写编评,又要能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软件,比如绘图软件、图片处理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后期处理软件、网站制作软件等。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到媒体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专业的新闻应用型综合人才,生产出时代所需的优质的传媒产品。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大实践课课时的比例,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通过学校和社会媒体机构联合培养,增加学生从课堂学习、课堂实践走向专业实践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在实践中加速成长,实现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校地合作模式。
4.授课方式的改革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将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嵌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并且可以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比如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成果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是高校新闻专业的一门基础与实用性兼备的课程。随着时代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应用型的传媒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具备新媒体专长,拥有多媒体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传媒教育若想持续、有力地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和媒介发展紧密结合,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课程内容和结构调整,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必须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使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强化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式和实践体系,制定新闻专业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传媒教育的特色课程。
篇9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网络博客,无疑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即网络博客媒介。对于网络博客的媒介特征,很多传播学者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
方兴东、胡泳在《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中从网络博客使用层面上归纳得出了网络博客的“五零”特点,即零机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②
罗慧在《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一文中总结了网络博客传播特征如下:自主化――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平民化――没有技术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博客;感性化――网络博客是一种“体验式写作”,借助电脑和网络技术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精神交流的归宿;非商业化――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人们渴望共享的精神,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③
李萌在《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探析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网络博客在传播学上具有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三大特征。结合网络博客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网络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笔者认为,网络博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将多种截然不同、完全对立的特点集于一身,将这些特点辩证统一地结合在一起,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的统一体,这正是网络博客独有的特征。
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传播工具,具有个人性。这种个人性首先表现在传播内容的个人性上,它是一种纯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的个人行为,成为网络博客仅仅是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即便是对其他网页的链接,也是从个人的认知、个人的兴趣等出发来选择的,在这个领域,网络博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是网络博客吸引流量的主要力量源泉。其次,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在它是一种非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即网络博客的传播主体是个人,而不是某个组织机构。现有的大多数媒体都是由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拥有的,需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约,而网络博客不同,网络博客不需要像其他传统媒体那样被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在网络博客领域里,每个个体都是传播主体,都可以任意地进行信息传播。因此,丹吉尔默说网络博客是个人媒体或自媒体,孙坚华说网络博客的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戴维温伯格说网络博客是个人的声音。④
同时,这种个人性还表现出高度平民化的特征,基于的网络博客软件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软件,使网络博客可以是“零壁垒”进入,任何个人,只要通过网络,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
同时,网络博客又具有开放性。网络博客开放了网络原代码,降低了人们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的门槛,不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个人出版的目的。开放的技术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共享信息、思想、经验、情感等,网络博客一方面是信息的者,同时又可以参与其他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可以说,网络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传媒工具,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了公共领域。传统意义上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在网络博客里完全消散于无形。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低进入壁垒”的网络个人出版方式,它代表了一种个人传播的兴起。网络博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传播的平台,通过信息的,形成一个交际网络,以体现个体的独立和个人价值。在网络博客世界里,个人就是中心,每个人都是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公众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网络博客存在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网络博客精神的核心却不是个人表达的自由,而是网络博客体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博客的开放性使作者与读者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网络博客作为开放的媒体原代码,实现了网络博客传播的无边界,真正体现了网络博客的价值。所以说,网络博客既是个人性的,又是开放性的,网络博客是个人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是私人性的网络空间。首先,从其命名上看,“网络博客”一词,源自英文单词的简称,是网页和日记或日志的组合词,由此可见,日记体的形式和个人化的内容是网络博客的重要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的私人性。其次,从形式上看,网络博客是以个人主页的形式存在,具有私人空间的属性特征。在内容上,也大多以个人情感、生活、思想为主,具有私人性。同时,开放性和共享性又是网络博客最显著的特点。网络博客传播的内容既可以是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共传播的形式,既可以是私人的,不向外界开放,也可以实现与外界的共享,供外界浏览、链接和评论。网络博客虽然是个人性的私人空间,但是网络博客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与共享性,概括地说,网络博客是开放的个人空间,是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从网络博客的传播方式上看,网络博客传播分向内和向外两种传播方式。向内,它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对个人生活、情感、思想等进行记录和传播。向外,它展示个体的生存状态、传播个人思想、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立足于个体本身进行传播,但其目的却是指向外界。网络博客通过日志的,表达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态度,积极地介入公共领域,在网络博客领域里,人们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议程的设置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网络博客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实现了个人由受众向公众的转变,网络博客也因此由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延伸,实现了网络价值的最大化。可见,网络博客体现了私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体现了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的融合。
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继承了以往传统网络传播工具的某些特征和功能,比如说,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及超文本、多媒体等传播功能,这些特征是网络传播时代下赋予网络传播工具的共性特征,这体现了网络博客对以往网络传播工具的继承性。网络博客是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来源,展示个体的思想并表达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在网络博客之前,个人网站、电子邮件和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都不同程度地以个人信息为内容,网络博客采用了日记体的记录方式继承了网络传播工具展示个体的需要。同时,众多的网络博客个体在网络博客网站中汇聚成群体,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进一步细分为小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链接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可见,网络博客的各项功能都可以在已有的网络个人传播工具中找到蓝本。
同时,网络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必然会对现有的传播工具形成冲击,在功能上会有所突破,表现出一种“批判性”的继承,而且,网络博客具有的传播力量形成了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博客代表了一种前卫、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叛逆性”,网络博客通过对传统势力包括传统大众传媒势力、政治势力、商业势力、文化势力、社会道德伦理势力等的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顽强地生存、批判地生存。
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统一
网络博客的产生之初是没有功利目的和商业动机的,从技术到内容,网络博客都秉承着低门槛、不收费的宗旨。网络博客的核心是自由、个性、张扬以及参与,在当今这样一个实利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时代,网络博客的魅力就在于其非商业性,在于其不经包装的真实性。网络博客用户不需要花费任何技术成本,也不需要支付注册费用及网络博客空间费用,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享受网络博客服务。网络博客的诞生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人们渴望表达与共享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和功利目的而推动的,可见,网络博客发展的第一动力绝对不是商业利益,而是源于个人自主的追求。
但是,任何一个产业要想长足地发展下去,都必须实现盈利,于是都会走上商业化操作。网络博客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博客的迅速发展,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博客工具体现的交互和及时的特点,网络博客内容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网络博客用户数量的剧增,已经体现出了网络博客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广告主也开始倾向于在网络博客网站上投放广告,网络博客的商业化趋势开始显现,网络博客的营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博客逐渐由非商业性向商业性转变。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47页。
②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网络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6)。
③罗慧:《网络博客网络传播新锐》,《新闻记者》,2004(10)。
④徐晓波:《论网络博客现象及技术基础和传播特性》,传媒学术论坛,省略。
篇10
关键词:网络传播 心理互动 空间 隐忧
网络传播的心理互动,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不断进行的以网络为中介的心理上的动态平衡。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以网络为载体进入虚拟的网络环境之后,引起信息接受者在认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并对信息接受者的人格起到了影响作用,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了思想上的碰撞,且信息接受者继续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思绪和看法表达出来,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一、网络心理互动的特点
1. 间接性。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主要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为主,活动范围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而网络交往是以网络符号(包括数字、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作为工具,具有更加简捷、形象、易理解等特性,因此网络心理互动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2. 平等性。网络中的所有网民几乎摆脱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由社会地位和角色扮演所限定的约束,显得更为淡定和从容,无需承受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压力,从而真实地展现个人的喜好和情感。3. 广泛性。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互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无论网民们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的差异如何,经济方面的差距如何,只要存在共同的话题,均可以不受阻碍地进行互动和交流。4. 即时性。在网络互动过程中,网民在看到文字信息或图像信息的时候,可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信息的发送者也能够即时得到接受者的信息反馈,使互动双方的喜悦或者压抑都能及时得到分享或释放。5. 张扬性。平常情况下人们受到社会习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使自己的个藏在潜意识当中,而网络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为潜意识的释放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网民的个性以享受快乐为准则,释压的同时也显得张扬。[1]
二、网络心理互动过程中的隐忧
1. 虚拟与现实。虚拟只是一种充满想象而非真实的存在,通过网络技术不但可模拟现实,甚至实现超越现实的完美化理想,网民们这种构建于“虚拟实现”基础之上的感受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产生了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价值观。阿多诺曾指出:“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招贴的诱惑,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日常惨淡的生活。”所以,在对虚拟文化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应理性对待,不能过度沉迷于虚拟的泛滥。2. 传统与现代。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方式,而网络文化主要包括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观念和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伦理,突出个体对于整体的服从性和认同性,而网络文化所侧重的是娱乐化人生及个性化表达,通常情绪反应是最重要的,如果网络不能带来愉悦感而仅仅是为获取知识,则互联网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体现了很多方面,比如互联网广泛使用之前的孩子与现在经常游弋于网络之中的孩子相比,知识的来源获得了巨大的改观,不但不再迷信于父母和老师,同时在心理上和言辞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代沟”现象也提前出现。3. 个体与群体。在网络当中,个人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网民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生活态度并记录一些日常琐事,不管是一时冲动的想法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些信息轻易地进入了网络群体领域。[2]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心理互动
就当前的网络现状来看,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留言板和开放式论坛是发生心理互动的主要网络空间,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新浪的网络新闻留言版、网易的网络新闻留言系统、搜狐的网络新闻留言评论、天涯社区和猫扑社区等等。这些空间的优势体现在:对网络新闻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基本上无限制(违反我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的除外)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形成类似于米尔顿所谓的“观点的自由市场”。每个网民不仅可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对其他网民的言论进行评论,从而形成一个网络互动语境。网络互动空间应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自由活动性,能为网民群体提供一个可以相对自由的网络平台,给予网民释放个人观点和情绪的自由;其次是议题多样性,空间涵盖的议题范围比较广泛,议题类型多种多样,满足各种需求网民的需要,使网民轻松地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专题或者新闻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是言论互动性,无论网民如何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最终难免会让少数意见或态度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此时网民就会寻找与自己意见或态度相近的观点进行互动,这也是互动空间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基于对上述互动空间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基于网络传播的心理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情感互动。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感性因素的影响力通常强于理性因素,但信息内容中的感性成分也应适度,过度则会干扰人的记忆,影响传播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许多礼仪规范、法律法规需要遵守,在传播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贯穿于传播的整个过程。如果信息的传播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则无疑会调动起传受者的情感,感染力强;反之,如果信息的传播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则无疑会影响传受者的情感,感染力低。因此,在网络中如果要进行有意义的传播,必然添加情感成分。
2. 人格互动。无论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有无关联,网民在网络中都能够密切地关联到一起。网民有着彼此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个人气质,即网民群体是由具不同人格的人组成的,因此的信息必然带有发送者独具特色的人格特征,且得到许多完全不同人格的网民的评论。网络中传受者虽然是现实生活中的“陌路人”,但彼此的人格却在网络中进行着“亲密接触”,在传受者人格互动的过程中,双方主体在意的都是情感的第一反应,当信息的发传者被接受者关注且产生人格互动之后,那么发送者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且在这种鼓励下会产生进一步互动的意愿。
3. 认知互动。认知心理指信息接受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其目标是获取信息,最终目的是为消除生活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一个受众都存在着一定的求知欲望,希望了解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个人的判断,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自己以后的行动。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似乎满足了人们无穷无尽的认知需求,但在这个信息发送的过程中,如果信息发送者以先知先觉的角色自居,则可能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如果对信息接受者采取一味迎合,唯受众的需求是瞻也不可取。传受二者之间的理想状态是成为朋友和伙伴的关系,彼此促进,在互动的网络情境中一起协作,完成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和合理阐释。发送者要尊重受众的认知能力,不能采取硬性灌输的方法,如同“教育行家”一样对接受者进行循循诱导,并主动吸纳接受者参与信息的传播,也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接受者的知情权和话语权。[3]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医院能源管理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