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4: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仅以主办单位来认定期刊级别的方法不够科学。尽管一般认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等级越高其主办的刊物中论文的学术水平也越高,但是随着办刊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往往存在期刊挂靠主办单位、一个主办单位办多种期刊等现象。目前,我省一般认定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只能有一种,而现在这种挂靠和一单位多刊的现象就造成了刊物级别认定的困难,究竟认定哪一种期刊为权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其公开性、科学性有待商榷。(3)对期刊单位主办的增刊、专刊、专辑等与其正刊在论文级别认定中没有完全区分。(4)刊物级别高低与论文学术水平不能完全划等号:级别高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级别低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差,仅以期刊级别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论文规定中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作为职称晋升条件,对第二作者以后属名发表的文章缺乏评价机制。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个甚至多个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将论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贡献排除,则有失公平。另外,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职称评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国际上衡量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原则不相符。在当前高校中,教师在攻读高一级学位时完成的科学研究论文通常在文章发表时会将指导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加以署名指导老师也往往对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通讯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就不应被忽视;相对的,作为被指导者的教师虽然其文章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但是其对文章的实际贡献力则应相应有所减弱。只有考虑每一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情况,才能将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反映为教师的实际能力。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每年度的职称评审中均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有所要求,即时间需在任现职后至申报当年的12月31号之间。但时间与拿到期刊的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这样尽管论文确定发表时间是申报的当年,申报教师取得期刊原件却有可能在次年职称评审会议开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规定中,若评审会议开始时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论文不得作为当年的评审条件。这看似符合程序,却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最终造成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因为期刊无法及时取得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
当前的资格评审一般耗时较长,从资格申报到评审结束往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若申报者在这一段时间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则该论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报,也不能在申报者本次晋升职称后用于下一次职称晋升申报。这种对时间上的规定不利于激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量化是当前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审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认为是最为容易量化的标准之一。但从目前资格评审中论文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在建立合理的论文量化前提下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格评审的相关体制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彻底改变仅以期刊级别判定论文质量的现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准确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对期刊级别的认定必须将期刊的主办单位、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刊物是否被较权威的检索、索引所收录一并加以考虑。判断文章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力还必须充分考虑论文作者人数以及是否有通讯作者等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判断还可以参照论文的被引用率、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在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评审中,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确定而非评审晋升获得,则将时间要求定义为任现职以来是合理的。但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评审晋升获得,那么则会造成申报者在半年评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不能用于当前及更高一级职称评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任现职当年的1月1日作为符合评审条件论文的起算时间。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职称的评聘作为高校一种自身的社会行为,不应受政府行为过多的干预。因此,改革我省职称评审制度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2)对不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新办本科和大专层次院校加强评审指导。(3)对研究型、研究专业型、专业技能型种类型职称,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以评为主、以考代评、以辩代评、辩评结合等。(4)高校要尽快出台自主评审以及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5)完善岗位管理与考核程序,制定职称评审晋升及岗位竞聘的约束机制。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篇2
目前,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能否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界成功运用的经验,将该标准移植到高教领域,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值得探索。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从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出发,为企业提供一个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以具备满足顾客需要能力的保证模式和管理指南。
2、我国高校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质量管理中,是一项创举,也是一个新课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时常化程度相对滞后,大量传统学校如何面对现代化进程转变有待时日,教育产业化还处于争论阶段。高等学校的管理基本沿用传统的目标式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简单、高效和最终控制的显著特点,但对于高成本、不可逆性的生产过程的管理日益显现出其不尽合理和难以监控的弊病。因此,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学校教育管理,并通过严谨的研究和实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再行推广,对我国学校教育管理很有必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引起我国高教界普遍关注,并得到少数高校的引用(目前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是民办学校和海运类大专院校),如:
(1)浙江大学2000年12月的简讯说:城市学院在为期两个月的“教育质量双月”活动后,提出了“参照ISO9000系列,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
(2)岛海远洋船员学院校园网于2002年5月24日报道:“学校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率先建立起ISO9000保证体系,并通过挪威船级社的国际认证”。
3、我国高教界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航海院校推行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我国教育领域全面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传统学校面向现代化进行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产业化还处于争论阶段,面向国际发展的格局,教育界应拿出什么样的举措?这些都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2)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教育领域的认证标准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实施和正在实施这一标准的教育机构,都基本上沿用企业认证体系和指标,而针对教育管理的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国内还是空白。对教育领域而言,其对象是人,如何来进行合理、公正、科学的量化评价,目前来看还有很大难度,而且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本沿用于企业,其体系标准有很多指标就明显不适合于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
4、研究内容
面对国内教育领域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这样四个步骤:
第一,联合国内权威教育行政、科研、学校、质量认证机构开展联合攻关,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参照,通过对企业质量认证体现进行全面的分析、整合并结合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制定出一套教育管理质量认证体系标准。
第二,利用教育行政以及科研机构的优势,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实验,并不断跟踪反馈,对标准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三,通过持续一定时间的实验和总结,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并行之有效的、量化的学校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并在全国推广。
第四,在教育领域建立教育质量认证最高机构,统一我国学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5、在教育界推行ISO9000标准的长远意义
学校作为特殊机构,在教育管理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的应用范围已经由制造业扩展到政府行政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房地产部门、航空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等39个行业,其中教育业排在第37个行业。因此在教育领域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
对我国而言,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教育需求不断增大,我国政府明确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和多渠道办教育的力度,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普九达标、高职中专还有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
二、推广前景分析
1、各高校在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高校的质量观和目标观追求与其他作业有较大的差异。衡量一个高校是否是著名的,是否是高质量的,主要看其科研经费的多少;重大课题、基金项目的多少;有多少人获奖以及奖励等级的高低;发表多少篇论文、有多少论文被SCI、EI、ISTO检索;有多少知名教授、培养多少知名人等等,这些质量指标是判断高校质量水平的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相对短期性(一般目标实施期为三年)有较大冲突。
(2)高校的管理者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了解。高校系统没有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本身很少组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普及教育工作,只对ISO9000这一术语熟悉,但其对内涵不甚了解。
(3)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无论是政府管理体制,还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计划经济的管理色彩要浓于其他行业,所以“无管理者推动”这一动力;高校招生的市场化刚开始,普通教育大众化转移也刚刚开始,大学教育还停留在卖方市场,办学的市场化意识不浓,所以还没到“市场推动”的地步。
(4)学生属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被广泛的用于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的对象是产品,产品不具有思维,是被动的;服务业的对象顾客,顾客是具有主动性;而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即产品,又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所以,学生具有产品和顾客两重性。而学校既不是单纯的“制造业”,也不是单纯的“服务业”,它也具有“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性质。高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时比其他行业要复杂。
(5)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质量管理中最新的主题,也是ISO9000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如何实施顾客满意度,有下列因素值得思考:高校的顾客有三大群体,一是在校学生,二是学生家长,三是用人单位。这三个群体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都不相同,所期望的满意度指标及程度不一样。同时存在下列不确定因素:一是毕业生不像工业产品,一用就知道好坏,毕业的学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才能展现出其质量水平;二是产品一般不具备流动性,谁买了,谁使用,若换了一家用人单位,不是租界就是作为二手货转买,此时,新的用户单位对产品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改变,而毕业生可以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和单位,但对其的期望值不会改变;三是毕业生是人,人际关系会影响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高校的顾客满意度工程比其他行业要充满更多的复杂性和不准确性。
2、高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性
(1)要对学校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学校有没有产品,学校的产品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产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学校虽然不是制造业,但它存在着活动和过程,这些活动和过程分别构成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几大类别,而这每一类别的活动和过程又都是有结果的,显然学校是有产品的。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或人才,因为学生或人才不是上述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人才不是学校这一单一组织培养出来的,还有家庭、社会和个人努力等因素。学校活动和过程的结果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在校学习、生活的各类服务。因此,学校的产品应该确定为教育服务。
(2)结合本学校的特点适时调整、剪裁和转化。学校不同于企业,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学校的所有工作分为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四大类别过程,并制定程序文件对这些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3、高校中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高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新世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加入WTO,许多国外的教育机构将涌入我国的教育市场,这势必加大了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但从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在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上也缺乏监督和审核。因此,我国高校与国际市场接轨,以SO9000国际标准为依据,建立先进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我国在产业划分中,把教育服务作为服务产业划入新兴第三产业的范畴,使高等教育的属性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从这个定位来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服务”就包括高等教育服务,所适用的“各种类型组织”就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服务的高等院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介绍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有12个特点,“标准”中的这些特点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结构和内容十分相似,是弥补现行教学质量管理各种缺陷的有力保证。
篇3
1.安全文化的提出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当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核安全文化”这一说法,而1991年出版的《安全文化》,标志着“核安全文化”的正式诞生。1994年6月《安全生产报》刊登了我国劳动部李伯勇部长题为“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这标志着安全文化由企业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全民安全文化。
2.安全文化的涵义对于“安全文化”,比较普遍使用的说法是指人们对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的认识和态度。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到不同的领域,就称之为某个领域的安全文化,比如安全文化应用到工业领域,这就有了企业安全文化,而把安全文化与教育系统或者是学校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校园安全文化。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1.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高校校园安全文化隶属于文化,而文化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所以,针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来讲,精神层就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需要共同遵守的安全准则和信念、标准等,是形成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制度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是指师生员工和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物质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部表层,是指高校校园内创造的看得见的实物文化,是校园的安全理念的载体。
2.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延有研究认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在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可并自觉遵守有关安全问题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的总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应该包括全校师生员工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认识、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管理活动以及外在物质设施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安全文化氛围。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保证学校财物、师生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系统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要素,人、环境、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养成学生安全素养为系统功能指向的大系统。与强调“人、机器、环境”的工业生产领域安全文化相较而言,在校园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人处于突出的位置,环境则呈现出开放的特征,管理有着其较为宽泛的外延。至于机器,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因此,人、环境、管理是校园安全系统主要构成要素。
三、大安全观
1.安全观安全观是指人们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认识与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生观的最基本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其中生命价值观是安全观的核心。《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如《易系辞下》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这里的“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意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就是指人身、财产和人的生存条件不受危害,即“无危则安”。
2.大安全观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认识开始迅速转移,人们对安全问题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移。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非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是多样化的,除了国家还有多种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与整个人类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等。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各个领域频频发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形成了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大安全观”的安全理念开始孕育、发展。所谓大安全观,是指安全科学体系的扩展和深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安全观,针对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各个领域,关注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合作性等特点,是对安全的内涵、目标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手段所得出的对安全问题总的认识。
3.高校大安全观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不仅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各种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社会上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开始向日益开放的高校校园侵蚀,如境外敌对势力对校园的思想文化渗透、恐怖活动,房屋动迁等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已不再是附属于社会安全的一个次要分支,而是居于社会安全系统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高校安全和稳定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的敏感区,社会矛盾的高压区,社会动态的晴雨表”。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平安社会,大安全观首当其冲。何为高校大安全观?从微角度观看,高校大安全观是针对当前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所面临的包含内外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一起统筹规划,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各方尤其是高校本身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校园的安全工作体系,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形成共同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从宏观角度看,高校大安全观是现代社会安全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隶属于以“综合性安全”思想为核心的人类“大安全观”中的社会安全范畴。
四、基于大安全观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补缺
1.勿将安全文化范畴变窄目前,人们对于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已经扩展到三个体系: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但在谈及安全文化相关体系时往往使其范畴变窄,如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往往重视和关注的重点是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而对安全观念文化则很少涉及;比如,在谈及高校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时,一般都仅局限于校园,往往忽视家庭、社区等场域,尤其是虚拟网络空间等大众传媒,没有看到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未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间的深度合作;在谈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时,都是基于学校内部场域的人员群体,往往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简单看成学校的管理层、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事情,甚至会认为这仅仅是高校从事安全工作的部门的事情,总是忽略了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
2.勿将安全氛围等同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般来说包含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实质上是由很大区别的。安全氛围只是一种人的心理表象,其通常与安全状态、所处环境等相关,是人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具体安全状态的认知,而且会随着状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具有不稳定性和变化性。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高校校园各类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安全文化氛围,使得全校师生员工被这个氛围潜移默化,从而归从本校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而仅仅在校园里挂一些安全教育横幅、张贴一些安全警示标语和宣传图片、安装一些交通安全设施来营造校园安全氛围是不够的,这不能等同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是校园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或者说这些只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简单配套措施而已。
3.勿将安全氛围替代安全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是以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它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实现排除隐患、控制事故、减少损失,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生活等环境。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本义,以为校园里拉了横幅、摆了安全展板,或是教室、食堂等贴了标语,或是开了两次会、听了两次讲座就能解决问题了。校园安全工作必须从实际抓起,从实处抓起,校园安全工作的目的不是仅仅宣传而已,而是要点对点的落实、部署、检查、监督、策划。校园安全氛围只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因为部分而丧失了做安全管理的本身目的。
五、小结
篇4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为地域与能力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是就业市场对于室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缺乏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因此,了解市场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具体需求,对于教育改革内容和手段的确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就业市场对室内设计教学的新要求
1.基础理论知识
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如果没有美学、建筑设计、人体工程学、材料应用等相关专业的扎实基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各高校的室内设计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因此,一般高校都做得相当不错,这也成为高校毕业生优势所在。
2.创新能力
设计的生存价值在于创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仅凭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在高校室内设计教育中,仍然采用创新设计课程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方法的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创新设计方法、储备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的实训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3.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作品的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表现技能与设计实现技能。设计表现技能是指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设计具有制图速度快、效果图更真实的优势,因此,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由于设计的实现需要利用装饰材料通过相应的施工工艺体现出来,实践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而目前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各高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三、构建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构建何种课程体系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就落在了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上。
1.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1)时效性。室内设计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必须是在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所确定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只有课程体系具有时效性才能保证培养的室内设计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
(2)整体性。由于室内设计包含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课程与课程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因此,实践型课程体系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思想,课程体系要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和整合。
(3)应用性。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只着眼于知识的储备与系统化,轻视实际应用,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主动性。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手段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5)开放性。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开放的姿态紧跟设计前沿的发展,并以此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生产经验和工程案例。
2.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体系设置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课程标准以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依据,对课程实施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改革。使新的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为实现实践型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课程环境。课程环境是课程实施的必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大量应用性课程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环境,只有在真实环境下参与实训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团队。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践型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保证。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行业的相关专家和优秀设计师走进校园和课汪慧•高校室内设计教育研究堂,以授课、座谈、讲演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师生进行进行交流,以作为专任教师教学的必要补充。
四、多维视野下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1.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艺术渗透
室内设计与艺术特别是美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美学的追求越来越强,这一转变使室内艺术设计逐步回归其艺术范畴。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室内设计与科学技术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装饰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绘图能力和设计表达,同时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质,因此在施工中还需要应用相当数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由于室内设计专业都设在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教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比重严重偏低,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室内设计材料与施工部分课程的内容改革。
3.加强室内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既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形式,也必将给室内设计带来重大变革。室内设计已经从手绘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各高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上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
4.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淳朴生活的艺术体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审美表达,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使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内涵。从艺术表达思想的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与室内设计有着许多共性,所以,传统文化不仅是室内设计的不竭源泉,而且是改变我国目前室内设计西方化倾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艺术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五、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的几个着眼点
1.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
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多元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无疑是教学环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个别大学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试点,网站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供师生使用,使师生交流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在课余的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同时可以考虑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下设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作业提交、讨论社区等服务功能。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挑选一些类似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解答,进而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这一侧重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来说,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显得更为适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设计知识来解决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加大实训力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篇5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理念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网络,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信息化仍存在诸多不足,信息化建设仍任重道远。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信息化使学校的管理更为便捷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资源和成本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费得到遏制,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引发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1.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
以课堂与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信息化的冲击,网络、电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不断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的丰富使得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课堂不再是老师单纯的板书和讲授,整个授课过程更具生动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课堂技术含量和知识量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进步明显。
2.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培养人才的素质
高数量、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使得高校教育更为灵活,学生学习更为自主。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信息素养与自身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促使知识价值的转化。信息化的发展对培养新型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强力的催化作用。
3.保障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效益的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困扰各个高校的一大问题,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来进行教学容量的扩充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许多高校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对本校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4.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许多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学校管理层面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了学校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和管理职能的转变,服务进一步突出,许多日常管理工作更为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高效的、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缺少统一规划和长远目标
当前,数字化、信息化应用不断进入企业、政府乃至家庭的各方各面。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科技进步的前沿阵地,高校纷纷开始建设高效发达的信息网络应用体系。然而许多高校信息化建设没有长远规划,资金投入只是以满足现有的应用为目标,由于信息产业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后备资金不足,势必造成升级和维护的困难,使信息化建设难以可持续发展。
(1)对信息化理解不深,未能统筹规划
教育信息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全校各个部门协调统一,全局考虑,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这样全校资源才能有效共享,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而许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思想和认识,缺乏合理规划和组织协调,信息化设备的配置不平衡。信息系统的开发由校内各部门根据业务分工不同自行组织实施,各系统采用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实现方案差异很大,造成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和代码缺乏统一的标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困难,影响了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种应用系统各自为政,显得零乱和低效。
(2)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应是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方针,而许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关于信息化工程的规章制度,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使得信息化建设难以规范,信息化成果不能有效利用。
(3)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校级信息化管理机构
校园信息化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论证、规划和建设,还是相应制度、政策制订和日常管理都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这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门,而且需要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参与。因此成立专门机构来组织和管理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对于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校园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缺少这样一个强力的管理部门。
2.规划不合理,重硬件轻维护,重建设轻应用现象突出
高校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大问题是建成易,维护难。在建设过程中偏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初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建成后,是否能有效利用却是无人问津。有些部门缺少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无力进行相应的后续更新和维护管理,空有一流的设备,却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现阶段还处于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化应用的过渡阶段,许多高校投入巨资兴建起信息网络,开发或购买了大量应用软件,建设成了很好的基础平台,但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却不能物尽其用。多数高校主要的软件应用平台有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不能有效共享。真正能应用于网络教学和管理的高信息化配套建设还很薄弱。
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项开发建设,但用于建设的资金分配却不甚合理。有统计资料表明:高校投入资金的47%用于购买硬件,40%用于购买软件,9%用来开发,只有4%计划用来培训。“重建设,轻应用”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购买来的计算机半数以上没有充分利用而处于闲置状态。这使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资金利用不合理,一方面却又陷入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的窘境。
3.忽视人力资源建设
我国高校许多部门信息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力和维护能力较差,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和教育,但许多高校对于人力方面的建设做得极为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形成固定的长期的培训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有些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对参加相关培训积极性不高。造成了许多高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跟不上信息化的节奏,信息化素养不高,应用效率较低。致使主要的应用开发和维护工作仍严重依赖于校外公司技术力量或校内学生,导致项目生命周期短,可维护性差且维护费用高。因此,为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信息化工作稳步、协同、有序的发展,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培训和人力资源建设。
三、加强理念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空有优秀的技术人员是无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的,在高校推进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落后和陈旧的理念,严重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要从源头,从思想观念上来提高认识,全民动员,这样才能解决。理念的差异造成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效率各不相同。以往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主要突出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忽视了高校各级人员的思想观念和相关理念,致使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理念建设,提高高校各层次人群的信息化素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1.领导者的理念:要与时俱进,把握信息化趋势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几乎每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部署都是由校级领导亲自把关。信息化建设中,领导是关键,不但制定建设规划,设定建设基准,对设备、资源、人力和培训等进行详细的规划,而且要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信息化建设后的管理和使用能有章可循,其目的是保障信息化成果能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因此领导的理念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大局观强,对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要有清楚的认识,并能从自身做起,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理论,这样才能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全盘规划,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长远目标。
现在许多高校提出了建立专门的校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立对学校办学目标、策略理解透彻,对信息化建设能全程负责的首席信息官CIO,使信息化发展能统筹规划、集中建设。这种设想的提出,也反映了需要加强领导者的理念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先进理念的领导者。2.教师的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
信息获取能力、识别能力、接受能力、存储能力、评价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信息能力。而有的教师却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意识较弱,观念陈旧,他们排斥用多媒体系统来上课,不愿使用网上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信息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缺乏信息检索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如果抱着这种传统的观念,不认可信息化的优势,或是因教学、科研繁忙不愿花时间学习信息技术,宁愿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必将对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自身能力的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不能看到信息化能带来的好处。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信息化理念的培养,着重提供各种培训和体验活动,使其能体会到现代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的帮助,并颁布各项条例鼓励或规定其使用信息技术,使其从思想理念上认可信息化,并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教师在信息化过程中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化,要循序渐进。
3.学生的理念:要充分理解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自觉学习信息化技术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学习上已不再单纯依赖书本和黑板,现化化教学信息手段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当前高校一卡通的实行,大量信息终端的设立,使传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信息化内容,对学生信息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现阶段对信息化知识的学习态度呈两极分化态势:一极对信息化持积极态度,他们从思想上认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理论的学习有迫切要求,利用各种途径学习信息化知识;而另一极则仍以传统的书本学习为主,思想上认为只要从书本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即可,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优势,不愿投入精力进行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很容易使他们从理念上重视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但同时也要给以合适的引导,使他们摒弃不良的网络习惯和网上诱惑,使信息网络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因此要合理引导他们利用学校信息化资源,将大量的学习资源、校内公告及时在网络上公布,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热情,正确引导他们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工具。在高校学生中应培养这样一种理念:应像看书写字一样利用信息网络,不知如何利用网上信息,就等于成为了高校中的“文盲”。
4.管理人员的理念:应着重培养服务的意识,自觉利用信息化办公平台
高校管理人员是校园信息化系统使用的主体,网上办公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不同于教师阶层,我国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仍存在素质不高,层次参差不齐等问题,许多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习惯于按传统的手工模式进行日常办公。因此加强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要加强管理人员在观念上对信息化的理解,在理念上跟上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培养办公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使其能对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化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高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起贯穿和指导作用。
5.技术人员的理念:应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合作意识,强调管理和维护
专业技术人员能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建设和维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他们建设的出发点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对各部门实际的需求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与一般技术人员不同,高校信息化技术人员要培养服务意识,加强与校内各个部门和实际使用者的交流和合作,深入调研,了解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创新性和务实性,综合考虑技术层面和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建设。同时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和维护”这一理念,强调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使信息化建设成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的素质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需要以变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走向教育现代化。这两方面都需要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要发展,理念要先行,信息化理念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于理念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各高校要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每个人都要把信息化技术作为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重要工具,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的信息化知识,解决相关的信息化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利用信息化系统为自己、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1]伏秋平.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6(11):11-13.
[2]孙敬武.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79-81.
篇6
(一)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特征分析
1.学校性质的差异
我国的公办高校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即非营利性组织。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一部分民办高校作为自主办学、自求生存、自谋发展、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独立法人实体,也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2.办学主体及经费来源的差异
《高等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公办高校是事业单位,其办学主体为国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性资金,而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办学,虽然也有补助其高等教育活动的少量财政性资金,但在办学经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财务管理比较分析
1.财务管理制度依据的比较
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所依据的制度来看,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和统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统一以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实施依据,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还未规范和统一,有些按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有些参考的是公办高校的制度。
2.财务管理手段的比较
(1)资金业绩考核体制。民办高校日常资金运作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尤其是投资者非常关心自己在学校的投资效益,再加上有较为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对日常财务管理监督较为到位,从而促使民办高校形成资金业绩考核体制。而公办高校长期以来更为关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对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重视不够,并未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资金业绩考核体制。
(2)财务预算体系。民办与公办高校都初步建立了财务预算体系,但都还不太完善,如缺乏全面预算理念,普遍缺乏事中控制,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随意等。但总体来看,公办高校财务预算的情况较为乐观,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资金存放和支付形式发生了改变,公办高校由从被动的预算资金事后监督转变为主动的事中控制,实现了实时监督,强化了预算执行效果。
(3)财务分析体系。目前,民办与公办高校都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是对预算当年收入、支出以及各类经费所占比重等“量”化分析,缺乏对各种影响高校收入和支出的因素、支出结构和经费配置等的“质”化分析。
(三)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比较分析
1.会计目标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会计信息主要用于满足政府的需求,因而其会计目标应是受托责任观;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经费来源结构处于过渡时期,投资体制中多主体的参与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会计目标应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2)民办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潜在投资者成为重要信息使用人,要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必须选择决策有用观。
2.会计核算基础
2014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会计核算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一般的业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对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所需经费转向多方面筹集,其会计核算模式应转向权责发生制。
(2)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实体,体制上与公办学校不同,应采取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3.财务报告内容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从财务报表的类型来看,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其财务报表应更多地披露支出、成本以及负债方面的信息,以便政府适时调整拨款的数额和方向;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应增加现金流量表,信息披露上应不断适应各类资源提供者的需要。
(2)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状况并未对公众公示,缺少监管机制,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
高校在西方国家一般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特别引人注目。美国和日本是会计制度编制组织工作民主和集中两种方式的代表,有必要研究并借鉴美、日私立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经验。
(一)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比较
1.财务管理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绝大多数是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通常采用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方式。高校获得的大部分经费由其下设的学院直接管理,校部统筹的只是各学院上交的小比例经费,以用于高校的人员工资、校舍建设及其他公共财务支出,学院才是学校的办学实体和管理重心,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办学自。日本绝大多数高校采取分权式的管理方式,学校给学院、系以充分人事、财务和管理的自。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基本上属于非完全集中的方式,即学校将大部分资金留在校级统一管理使用,二级单位对学校分配或自己创收的很小一部分资金拥有有限的自。学校将主要的资金统一调度使用,教职工工资、水电费支出以及大部分开支由学校及其职能部门控制,各学院只拥有有限的自,对本部门能够控制的开支有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的权力。校级财务控制权远远大于院级,难以满足加强基层教学单位办学自的要求,院级单位缺乏工作积极性。
2.办学经费来源
美国私立高校经费来源渠道较广,主要包括学费、政府资助、捐赠收入和销售与服务收入四大类。此外,还有教育券制度和高校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经费来源作为有效补充。日本私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援助、科学研究收入、团体捐赠、个人捐赠和学费收入五个方面,其中学费和政府资助更加突出。当前,日本对私立高校经费更加注重贯彻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原则。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学费、捐赠、校办产业、贷款、财政及其他来源。其中主要靠自筹。学费为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政府补贴和资助所占比重非常小,其他捐助收入也很少见。
(二)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比较
1.会计核算制度
在美国,私立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民间会计和审计组织的自律行为,并通过民间组织的权威文献和相关实践,规范着民办高校的会计行为。美国高校制度采用“双轨制”,私立大学遵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下分设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公告构成了美国现行民间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高校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会计核算传统上使用“基金会计”核算方法,尽管相关准则已经不再要求私立学校按照基金会计核算,但目前美国大学仍然主要采用该种核算方法。日本的高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类,私立大学会计制度制定工作是一种政府导向的行为,而且这种政府的会计制度编制工作,是在政府开始对私立大学实施财政资助政策的情况下就进行的。日本文部省1971年颁布的《学校法人会计基准》为日本所有私立学校包括私立大学必须遵守的会计标准。美、日私立大学会计制度的编制机构和编制背景存在明显差异,但均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色和非营利性特征:行业自主的美国以及政府主导的日本,对私立大学均实行独立的会计制度,有别于非教育行业,甚至独立于公办教育单位;两国私立大学会计制度仍然是主要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特点而制定的。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强,没有行业的统一规范,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2.财务报告
美国FASB从1979年就承担起为政府以外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准则的职责,第117号公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为包括私立非营利高等院校在内的所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规定了呈报内容。因此,美国高校的财务报告根据公立还是私立而分属两套机制,两者在财务报告的要求上不同,在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变动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上存在差别。但财务报告均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大学的公开网站上得到财务报告,便于国家、捐赠者、赞助人、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中去。在日本,对于接受日常经费财政补助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学校法人,政府要求其必须遵循文部省所制定的《学校法人会计准则》开展财会管理,制作借贷对照表、收支平衡表及其他财务报表。收支报表必须包括学校法人整体情况,即包括学校各部门明细表在内的消费收支报表和资金收支报表。日本私立大学学校法人除了必须向文部省或者自治体等主管部门提交收支预算表以外,还必须将资金收支计算表、消费收支计算表以及借贷对照表提供给公认会计师或监察法人,并将其在学校网站公示,让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学校经营情况。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未成体系,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一般不向社会公众公开财务报告,只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这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三、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与国内公办高校及美、日私立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比较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多样,资金来源多元,管理方式不同,与国内公办高校以及国外私立高校有着很大的差别。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筹集、产权主体、资金流转方式、业务内容、管理体制和高校构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正是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及其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民办高校根据各自的考虑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民办高校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政策建议
1.建立有章可循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民办高校在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私立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议财政部和教育部应联合颁发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以规范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与会计核算行为,并使所有民办高校编制和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2.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
民办高校应该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让更多的利益相关人员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当中。鉴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设置现金流量表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情况表等附加报表。对于披露方式,应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不仅包括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还应包括非货币化的非经济信息。同时,还应建立起财务报告的鉴证机制。
3.采用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学校只设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但赋予各学院一定的财权,也可在规模较大的学院设立二级财务机构,学院自行管理其创收经费的财务收支,对学校分配给其分管的经费自行安排使用。
4.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政府资助体系
篇7
(一)调查目的
根据东莞地区金融业发展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专业发展的需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于2013—2014学年新开设了金融专业,旨在培养优质的创新型金融专业人才,为东莞市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推动力量。面对众多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发展建设的竞争优势,和金融专业人才就业总体形势的不利情况下,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新增的金融专业是否拥有建设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我们这些只具备专科水平的金融专业毕业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根据金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们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进行了东莞地区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浅层次调查,为制定科学的、适应市场金融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好实践基础,并把相关调查分析结论反映给财经系金融教研室,为金融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培训、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改革的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内容
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财经毕业生金融行业就业概况;二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在校生专业学习诉求调查;三是金融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
二、调查的初步结论
(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2011级学生在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财经类专业和金融市场人才的潜在需求,才于2013年9月开始在财经系增设了金融专业,目前尚未有金融专业毕业生走上金融工作岗位。但是,财经系开设的会计专业,在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与中国银行东莞分行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开设了会计专业中国银行班。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级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实习班的学生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中国银行东莞的各个镇区支行进行实习,包括以下的镇区:东莞南城、莞城、虎门、长安、大岭山、樟木头、大朗、松山湖、石碣、高埗、东城、厚街、石龙、沙田、万江、中堂、塘厦、常平、黄江、企石、望牛墩、石排、道滘、桥头、茶山、横沥、寮步等二十七个镇区。在学生实习期间,我们对相关学生、用人单位和企业指导老师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1.会计专业中国银行班毕业生对金融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通过调查和了解,中国银行班毕业生在4个月的实习过程中,认为在校期间所学到的银行相关业务知识是很实用的,但由于学习时间短,实践技能系统性训练不强,在实习工作中还是明显感觉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不够。具体进行了以下调查:
(1)对专业教学建议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5%的中国银行班毕业生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认为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平衡教学,32.5%的毕业生认为应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只有2.5%的毕业生认为理论知识最重要。
(2)专业课程安排中实践课程安排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8%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实践技能知识偏少,应加强实践技能课程的安排。2%的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的实践技能偏多,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测试文字编辑方面工作的。
(3)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安排是否有针对性的调查。
(4)影响求职效果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过程中,48.15的毕业生认为个人综合素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35.75%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践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2.会计专业中国银行班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建议。
在调查中国银行班毕业生对在校金融专业学生为将来就业需加强哪一方面能力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最迫切要掌握的能力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89.19%);其次是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87.84%);第三最需要加强的能力是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接下来依次是通过实习兼职或社会工作,具备一定实践操作能力,就业技能与面试技能,组织领导团队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电脑技能等。
3.会计专业中国银行班毕业生对考取专业相关证书的建议。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所有的毕业生都认为在校学习专业期间,考取相关行业上岗证书是必要的和对就业是有利的。特别是以下这些与金融行业就业密切相关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人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
(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金融专业在校生专业学习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金融1班和金融2班的等两个班级的学生,参与调查的101名学生中,从性别结构看,女生60人,男生51人;从户籍地看,农村学生30人,城镇学生71人。
1.专业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自己专业的同学占18.67%,比较喜欢自己专业的占50.67%,总体说来,多数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是满意的。但仍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加大金融专业的介绍,提高金融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2.专业学习目标明确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自己专业学习目标非常明确的占4.0%,比较明确的占50.67,总体说来,只有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的学习目标是明确的。这对于我们金融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的整体规划不利。
3.是否制定学习计划的调查。
统计资料显示,有68%的同学制定过学习计划,32.0%的学生在大学中没有制定教学计划,这种现象还是比较严峻的,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有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到绝大部分的金融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科学的规划。
4.对在校生专业就业前景心理预期的调查。
填报志愿时对就业的考虑,通过对我院13级金融专业在校生所填报的志愿表统计,结果显示,58.7%的学生认真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意向填报金融专业,32%的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9.3%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打算和兴趣爱好。总体上来说,农村户籍的学生在填报金融专业的志愿时认真考虑将来就业问题的比例高于城镇户籍的学生;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根据兴趣填报金融专业的的比例大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5.对在校生将来就业地区意向的调查。
我院2013级金融专业78.6%学生是东莞市户籍的学生,这些学生都认为适合自己的就业地区是广东省东莞市,15.4%的学生认为适合自己就业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都可以,6%的学生不明确自己将来的就业地区。
6.对在校生就业行业和考取专业证书意向的调查。
(1)对在校生就业行业意向的调查结果。
(2)对在校生考取专业证书意向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超过一半人数的学生(64.36%)想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欲从事银行柜台、大堂经理等银行方面的工作;同时,接近一半人数的学生想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42.57%的学生)和“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48.51%的学生);令人意外的是有55.45%的金融专业学生想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因是做好在金融行业和会计服务业两种行业中争取最佳就业机会的准备。从相关比例可以看出,银行和证券基金业是学生最想从事的行业,几乎没有同学想从事保险业。
(三)东莞地区金融业用人单位对专科院校金融业人才的意见
对东莞地区金融业用人单位进行了有关专科金融人才培养意见的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分行、东莞银行、广发银行东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虎门支行、东莞证券、广发证券东莞营业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东莞分公司等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主要采取了采访、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等形式的调查。
三、调查研究分析结论
通过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级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实习学生、2013级金融专业在校学生、东莞地区金融业用人单位调查相关内容、统计的分析,以及结合我院财经系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高职院校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有效措施概括如下:
(一)明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金融行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学生的入学基础、个人综合素质明确我院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创新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金融行业企业对应岗位需求、学生就业意向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主要以业务操作型为主;第二步,在学生掌握金融专业理论以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每位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尖子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培训,打造一批符合金融业高素质要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明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根据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方向的调查,初步可以确定的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包括:银行业方向、证券基金期货方面、投资理财方向、保险业方向等。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些方向给予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和培训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为创新型金融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1)金融专业理论素质。创新应用型金融专业学生要具有较高的金融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课外知识,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要熟悉其他关联专业的知识,并且还要具备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金融专业业务素质。创新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应熟练掌握相对应行业的基本技能操作,学会使用相关岗位上常用的业务工具,熟练运用知识为客户理财,同时掌握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
(3)职业道德素质。要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具备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具备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会更高效率地履行工作职责,才是一名合格的金融行业工作人员。
2.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的能力类型。
(四)课程设计和师资培训方面
1.课程设计应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根据对2011级会计专业中国银行班毕业生的调查信息反馈,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平衡教学,特别是基本技能的系统性教学。根据金融行业就业硬件要求和金融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应注重“课证结合”、“课赛结合”,并引入企业资源,成立金融专业“订单班”。同时,结合金融行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利用企业资源,把金融企业真实的业务引入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切实可用的教学服务。
2.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金融专业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多深入金融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与金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师资培训基地,定期派送教师前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积极从金融企业聘请专业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实习指导教师。
四、总结
篇8
(一)经济体制转型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利益呈现多样化,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部分教师,许多教师在利益面前不知所措,导致教师职业信念淡薄,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削弱主流奉献精神。其次,由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房价、支出与职业收入不成比例,使得一些教师没有工作积极性,不能认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了生存另辟新径,不能将精力投入到教育、科研中。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弱化
[2]当前,我国有些高校缺乏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多数高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教育上,而对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对于师德建设管理权限、组织管理方面等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没有形成有效完整的保障机制。而在执行方面,执行力弱化,许多规则只是形式,操作考核基于定性考核,定量考核少之又少。
(三)转型期教师忽视自我修养
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是重才轻德,使一些教师在职业认识、德才观等方面出现偏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教师忽视自身道德修养,重业务而轻政治,重科研而轻教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职称晋升、薪酬等物质层面的追求上,在模糊的教师师德考核标准下,自身道德修养不够。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为了加强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政府要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使高校教师真正领会统一的师德规范和标准,将个人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内化并转化成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高校可以按照统一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师德规范的标准,可以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
(二)净化高校氛围
首先,高校要积极宣传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强大宣传功能,增加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2],激发高校教师形成职业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其次,高校要采取激励措施,对于师德良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宣传,通过激励使其他教师内化自觉形成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高校要严厉打击学术造假等污染学术氛围的不良行为,加大惩罚措施,为广大教师树立警醒标杆。
(三)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高校应定期举行加强师德建设的教育培训,在完善师德培训的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师群体设立不同的师德培训内容,以便领会以德治教的意识。高校主体还应引导教师自觉充实内涵,主动自律实践,让高校教师能够积极更新自我知识储备,成为教育与科研能力过硬的传道者。
(四)加强高校师德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设
篇9
1.1研究方法和目的
此次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内容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着手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收集和分析,提出改革课程相应的策略。内容研究法主要是为了弄清此课程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了研究结论的几个方面:when,where和who。具体来说是指发表的时间、在哪儿发表的及研究的对象与如何遵守。
1.2研究样本
此次的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等多种方式的搜集和搜索。由于搜集的时间范围是从2009到2013年。使用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筛选后符合研究主题的有125篇。
1.3研究结果分析
1.3.1发表时间分析
总体来说研究比较积极,但是在近几年论文的数量有所减少,说明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而对策和实践的研究比较少,这是今后的重要方面。
1.3.2发表期刊分析
发表的期刊主要指论文在2009到2013年发表的期刊中的数量关系。从是否发表在重要期刊加以分析,发表在核心和重要期刊的总体较少,而且很不稳,波动较大。
1.3.3研究的对象
可以将这些研究的对象按不同学校分为专科及以下,本科,211及985大学和其他。从图3中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本科的学校,而专科和211以上的学校很少。因此此公共课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我们应该加大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和重视。
2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125篇论文进行分析汇总后,拿出其中34篇提及到公共课现状问题方面的论文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分为以下5类:
2.1教学培养与目标
课程培养途径单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不清楚并且与社会脱轨。绝大多数高校的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的,其统一课程内容的设置忽略了师范生各专业的差异。同时教师很少联系实际,大部分学生甚至有些代课教师都不清楚学校对于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2.2教学内容
通过对以上论文及对各高校和市面上教材的考察和翻阅,发现教材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比如实践与理论的脱节,没有照顾到各个专业师范生的学业背景等等,总体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具体来说表现为:内容很多,但没有重点;未兼顾各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教材编写不成熟;课程内容和讲授的不足;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
2.3教学评价
评价理念落后,不重评价反馈,评价标准不合理这三点是通过对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许多高校对课程的评价基本都是些比较轻松的笔试。并且笔试中主观题居多,只需简单记忆即可。同时教师和高校教学方面的紧张,如班级容量大,学生多,难以进行有效评价。
2.4教学观念和手段
2.4.1教学观念落后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就要运用现代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和学会新的教学理论,剔除过时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理论,但在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把所讲的内容搬到了课件中,实质没有多大变化。而且代课教师对当今教育思想、进步的教育方面的技术理论、时新的数字媒体等缺少了解。
2.4.2教学手段和方法过于传统
基本还是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大多数只能看看图片视频等,甚至只能通过文字自己想象,结果造成学生没有兴趣听,教师往往也失去动力继续讲下去。
2.5其他方面
除以上几大问题以外,还发现了许多和本课程开设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2.5.1教学环境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作者对教学环境的理解,现代教学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为优化和提升教学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统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与条件,建立学校现代教学环境,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包括现代硬件和软件环境。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教学环境的问题,尤其同学们对教学环境存在的很多缺陷有很多感触:①学校软硬件条件落后,限制了课程实施;②校园网建设缓慢,功能不完善,网络资源匮乏;③多媒体网络教室设备陈旧,网络接入问题百出;④缺少与硬件相关的配套应用软件,多媒体的数字资源满足不了日常的教学活动等等。
2.5.2学校教职员工和领导的不重视
大多数的教职员工和领导都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缺乏对该门课程的清楚的认识,对于培养新型教师的缺乏信心,同时也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如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松弛。
2.5.3实验课开设的问题
实验课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但是在对此课程的实验课的调查中发现:开设课时数少;学生纪律差;缺乏必要的评价;实验课时使用设备媒体落后,有的无法进行实时操作。
3教学对策探究
3.1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学培养和目标方面的现状的分析,再结合《中国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两个标准对现今中小学教师以后的专业化发展提出的目标,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能够理解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2)能够有效利用教育技术;(3)能够进行各种管理和设计等工作;(4)能够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3.2教材内容
可以从以下着手改进:(1)适当增多课时数;(2)开设相关课程以便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比如开设PS、FLASH等软件课程,或者在必修课“计算机基础”中增加相关内容,使得学生有相应的实践基础;(3)针对各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分类;(4)在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出学生为主的先进观念。
3.3教学评价
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在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各种展示的机会,另外加强学生互评和自评。本课程的考核可采取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采取电子档案袋、作品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中笔试占70%,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分值分别是30分、10分、10分、20分、30分。实验操作成绩占30%,笔试和实验成绩各为100分。
3.4教学观念和手段
3.4.1教学观念
首先代课教师要对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有所了解,其次应该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树立培养适应网络多媒体等的信息化新型教师的教学新观念。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放在主导的地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等等,运用教学新观念指导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的不同学科背景的问题,这种观念的确立对于更好地促进教学很有帮助。比如英语专业的师范生在现实中需要多练习文字编辑软件和英语学习软件的应用,而对数据处理软件的掌握则不需要太精通等。
3.4.2教学手段
此课属于公共课,课时数比较少,但师范生较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①抓住重点。教师在课前应该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的风格特点等的分析,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案,运用适当的教法,提升教学效率;②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准备详细的例子并运用多媒体模拟真实场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使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出高水平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总之,教学方法的变革,除了需要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和探究,还需要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享受学习、探究、配合的过程,真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实践动手能力。
3.5其他方面
3.5.1教学环境
高校应加大加快网络信息环境的建设进程,使学生能用上新型的网络或者计算机软件各种软硬件资源,加强校园网的构建和应用工作,帮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但还应认识到教学环境的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学生就不能有效地使用软硬件资源,教学过程和实践中的珍贵资料就不能及时地更新和上传,无法保证学生能持续不断地获取最新的资料。
3.5.2教学队伍
(1)邀请学科内权威的学者参与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之前的统计分析,鲜有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关注和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教学理论和网络计算机及多媒体等技术结合的一门科学,这种结合不只是融合和简单的加法,相当于乘法甚至超过乘法的一种结合,会在教育领域和技术领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应该鼓励或者督促业界学者和专家关注和参与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把教育技术的精髓注入此课程中,使其真正能承担起培养新型教师的重任。(2)构建稳定、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通过背靠高校中的电教中心或者教育技术专业这个大树,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且突出实践性,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优势,分成各个小组,比如,编程能力较强的教师分在编程组,善于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师分为一组,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和教学任务。
3.5.3实验课
在每次实验课前,除去在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进行实验前的指导,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教师还应及时收集他们的作品,给予正确积极的评价。还可以结合校园网和论坛等形式及时进行交流和评价。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高校公用房;改革;思考
高校公共用房特指由国家投资建造或经批准自筹资金建造的,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产业及行政办公,其产权属于学校,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占绝对份额。高校的房产资源尤其是教学行政用房是办好学校的必要物资条件,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益和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由于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学科日益丰富,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一个崭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公用房管理机制。
1高校公用房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用房由学校根据需求建设,建成后按需分配,分配后由学校各部门无偿使用,由资产管理部门代为管理。由于学校扩张速度加快,人员增多,导致了今天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1)公用房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公用房使用效率低下。目前高校公用房管理依然沿用旧的模式,公用房分配长期以来采用行政手段,实行无偿使用,导致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校内各部门因为各种需要不断向学校申请用房,却从未将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房屋主动退还给学校,学校职能部门对公用房不能有效地进行调配,部分单位因为实际需要向学校提出的用房申请却不能得到解决,影响了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公用房管理缺乏政策的研究和理论的指导;缺少严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各学院、单位对公用房的使用管理缺乏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机制;公用房管理部门则缺乏对房产资源绩效评估和监督的机制。加之多元管理、经验管理、长官意志、偏重人际的现象较为普遍。
(2)公用楼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理困难。由于高校公用房资源紧张,大部分高校公用楼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同一部门教学办公地点分散,同类型房屋没有集中,管理过程中弊病较多。如一个学院可能分布在几个校区;同一类型的实验室分布在几幢大楼之中;同一幢楼中可能有办公室、实验室、教研室等多种用房;还有可能同一幢楼中存在多学院使用,而且使用房屋交错分布。这样就很难使学校的人、财、物资源达到共享,科学管理也就很难实现。
(3)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公用房管理需求。近年来,高校在师资、招生等各方面的规模都在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学校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这其中也包括学校的各种公共用房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方便、快捷、有效的校园公共用房管理系统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善办公效率。
2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2.1理顺公用房管理体制,完善公用房管理机制
公用房管理应做到权责明晰,应有专门机构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并对所有校属房屋的管理实行统一标准。进一步完善校园基本建设和公用房管理机制,作为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学校规划建设,在公用楼建设前依照图纸确定房间的功能和用途,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公用楼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管理混乱问题。
2.2统一管理、科学调配
对学校所有公用房实行统一管理,以避免因不同主管领导审批调配而造成的公用房冲突、浪费问题。尽量将相近学科,尤其是课程交叉学科调配在同一所公用楼,不但方便教师教学,更可将不同学科,同一课程的实验室设置在同一地点,节约了学校公用房资源,也节约了学校重复购置实验设备仪器的资金。
2.3定额管理、有偿使用、超额收费
贯彻分类定额管理、有偿使用、超额收费的管理原则,即通过向使用单位收取房产资源占用费,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建立公用房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房地产资源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2.3.1根据部门人员、工作性质、所承担教学任务等情况进行定额分配,对于相关单位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实际使用面积未达到定额面积的单位,学校可在条件允许时对其用房予以调整,使之达到定额面积。对于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超过定额面积的单位,学校将收回其超标使用的房屋或对其收取房产资源占用费。具体分类定额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1)学校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用房定额面积,按照学校人事处确认的各单位事业编制人数核算。学校党政机关除有特殊职务需要外,不单独设立会议室、接待室等办公辅助用房。学校按照办公用房分布状况设立若干公共会议室供各单位使用,或根据有关单位的需要单独审批设立。
(2)教学、科研单位行政办公用房,指该单位用于党政工团办公、教务办公、会议等用途的公用房,其定额面积按照学校人事处确认的各单位事业编制定编数进行核算。
(3)学生教学、实验用房定额面积按照学校教务处确认的各单位承担的教学实验任务核算。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性质将此类用房定额面积分为以下部分:
公共实验室用房面积,以现有实验设备和实验学生人数为标准,经教务处和使用单位共同确定教学计划后,由学校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最终确定;
专业实验室用房面积,以现有实验设备和实验学生人数为标准,经教务处和使用单位共同确定教学计划后,由学校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最终确定;
学生学位论文(设计)、专用教室用房面积,以每年级实际使用人数或参加论文设计的实际使用人数为标准,由教务处统一进行安排。此部分不收取房产资源占用费。
(4)科研实验用房定额面积,按照学校人事处确认的各单位教学、科研编制人数核算,不包括技术编制,根据不同学科科研用房的不同需求,参照国家教育部的专职科研用房指标,由学校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最终确定。
(5)教学科研专项补助用房特指大型(每台、套占地面积超过20平方米)仪器设备和装置所占面积及某些特殊用途用房的面积。该部分面积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经产业与资产管理处会同科技处及教务处核定批准后,按照最后确定的补助面积分别计入学生教学实验用房或科研用房面积中。该部分面积不计入超定额面积。
2.3.2推进实验室、有偿使用、管理,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针对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对实验室进行定额分配;推行教学科研用房的有偿使用,引入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弊病,其目的不在于收钱,而在于调节用房,增加房屋利用效率,合理分配房屋资源,保证确实有需求的院系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房源供给环境和条件。
2.3.3对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用房装修、维修实行联合审批、验收制度,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整体规划和计划执行,在每个项目执行前,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和民主决策,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对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项目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工程预算和建设步骤等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由领导小组讨论,再经职能部门调整后报校长办公会讨论,最后由主管校长审批,形成决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并根据学校的财力状况等自身实际情况,从节约型校园角度出发,制定新建、改建及修缮项目的面积标准和装修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严格按照核定的标准来确定项目规模和装修档次,防止项目投资失控,避免造成浪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校国防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