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篇1

片段一:(在教学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开始进行例题的教学。)

出示例题: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根据算式1×36=36想到1和36是36的因数,又根据2×18=36想到2和18是36的因数……所以,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利用乘法算式有序地找到了36的因数,真了不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是从1开始,一个个试的,用36÷1,再用36÷2……

师: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一直除到36,能除尽的就是36的因数。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们小组是用除法找的,根据36÷1=36找到了1和36,再根据36÷2=18找到了2和18,接着我们又找到了3、12、4、9、6。

师: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呢?

生4:我喜欢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很方便。

师:是的,这两种方法都是一对一对地找到了36的因数。大家学会了吗?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找一找15和16的因数吧。

片段二:(教师在课前用小研究的形式把这个问题布置给了学生。问题是:36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把你的方法简要记录下来。课上学生先将课前研究在小组里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找36的因数的?

生1:将36分成两个数相乘,得到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师:不错,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除法找的,用36一个一个除以非0的自然数。

师:一个一个除是不是从1除到36?

生2:不用,36÷1=36中除数和所得的商都是因数。

师:你们明白了吗?

生3:我听懂了,他说36÷1=36,就得到36和1都是36的因数。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步一次找到两个因数,除到什么地方为止呢?

生4:一半的地方,18。

生5:我觉得他说的不对,除到9就可以了。

生6:我觉得除到6就可以了,除以1、2、3、4都可以分别找到两个,6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

师:如果中间的两个数不一样呢?

生7:要一直除到出现重复为止,如36÷9=4,和上面36÷4=9重复了,就可以停止了。

师:我们从几开始除起呢?

生8:1,因为1可以被所有的自然数整除,不从1的话就会有的重复,有的还没写。

师:说得真好!从1还是保证有序,不遗不漏。刚刚还有人提到了乘法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9:除法反过来就是乘法,都是一对一对找到的。

师:说得真好!你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谁来出一道题目让大家试一试?

……

这两节课的后半部分都设计了练习,通过现场的观察与课后的了解,片段二的学生对因数的寻找方法掌握得更透彻。笔者以为,这与教学流程的差异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是片段二中的教师引导孩子们一同经历了“思维孵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孵化”,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自己在逻辑思维的道路上走一回。它的要点有三:一是让学生自己走,自己发现、解决问题,而不是“学生看老师走一回”;二是要在“数学思维”的道路上走,要展现数学的魅力和思维的美感,这样的数学课才有魅力,学生才有兴趣;三是要把零散的思维点走成连贯的思路。这样,“数学思维”就会在课堂上孵化,在孩子的脑海里生根。那么,如何进行数学思维的孵化呢?

1.关注过程:“思维孵化”的基本取向。

过程取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别强调“过程”,比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等。可见,“关注过程”应当是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取向。

对比前文的两个片段,不难发现,片段一中的教学是结果取向,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学目标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知识没有打开,学生没有思维的实践过程。这样做,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很经济,但学生学习的效率却很低,因而其实并不经济,更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而片段二中的教学就是过程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展现数学知识和思维推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一条思考的道路,教师并不急于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相反,还把很多学生认为是“答案”的地方问成了问题,因而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思维的步步深入。而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体验到了知识的打开过程,因而教学效果更佳。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展现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因而更多的学生可以沿着这条思路往下走,达到理解的境地。

2.数学魅力:“思维孵化”的教学指向。

从“过程”出发去往哪里?或者说,过程性的目标是什么?除了规定的教学目标之外,思维孵化的数学课堂还应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笔者以为,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思考的“持续性”和“严密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过程中反省认知的薄弱,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思路的停滞。他们无法或很难独自完成思维的孵化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持续、严密的“追问”就是思维动力的基本保证。

对比两个片段,有一个类似的讨论,当学生提到“可以从1开始,一个个试除”的时候,片段一的教师随即转换了问题,向其他学生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而没有抓住继续追问的机会,因为这可能不是他要寻找的答案,而当学生说出了他要的答案后,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思路也就终止了。片段二中教师却通过一个个的追问,比如“一个一个除是不是从1除到36?”“除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如果中间的两个数不一样呢?”“我们从几开始除起呢?”等,带领学生进行了持续、严密的思考,将数学思维引向深处,学生的理解就有了根。在这些问题与对话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至精确的过程。即学生开始对问题的想象解答是很发散的,但是一旦找到了可能的方向,在教师的引领下,就开始集中精确。

3.教学智慧:“思维孵化”的背景支撑。

篇2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多的被师生关注,如何面对新课改的实际,创设适合其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呢?依据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主张和要求,结合学生可持续学习品格的形成与培养目的,笔者觉得四步导学教学方法更为高效。这里所讲的四步导学法有别于其它的教法,它是由定案(学案)、预习、导学、提升四个部分组成的。

四步导学教学法的操作:

(一)定案

定案就是要求教师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天,将教学内容以学案的形式提前下发给学生,是完全由教师完成的部分,学案原则上包括预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当堂检测等几部分,其中预习部分是学生在上课前要完成的部分。定案是教学四个环节中的基础,定案环节是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量尺,如果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又不下大力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方向或者不能准备出适合新教法的学习方案,下边的三个环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准备这课的主备人要在挖掘教材上下功夫,多借鉴不同教学学科的可取之处,特别还要听取同头备课组中其他教师的建议,准备出高质量的,便于应用新教法的学案。

(二)预习

预习环节是四步教学法中较传统教学方法较为进步的一个环节,这一步要求学生在教师提前下发导学卷之后,安排15-30分钟对下节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程度以能独立完成导学卷部分预习导学部分检测为准,预习导学部分的检测题不要太难,但此部分内容应该是所授内容的重点,学生在刚刚尝试这种方法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同预习,传授学生预习的要领,技巧,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预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设定专门的预习自习。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环节,但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它把以前学生上课前不知教师讲什么,被动接受知识,变成学生上课前认真预习所学内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科学途径和良好习惯,它不仅是学习顺序的一点变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或许会培养学生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导学

课堂导学是四步教学法中最具革命色彩的革新,它对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进行了颠覆式的革命,也是四步教学法中最具科技含量的部分,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围绕定案学卷中合作探究部分组织学生探究、设疑最后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就是要充分显示新课程理念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参与者的思想,教师在合作探究新知识部分就是引导、点拨、总结,教师要千方百计让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群体开动脑筋、打开思路,自己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完成”,这当然要求定案过程中合作探究部分教师给出的内容要适合学生进行探究,知识梯度要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在探究之后能得出结论,进而不断调动全体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个环节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学技艺要求较高,教师要能完全驾驭知识走向,应对探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还要善于营造跌宕起伏、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享受课堂,享受知识,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探究品格和知识创新意识。

(四)提升

篇3

主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不断提高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质量。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基本的是掌握官兵真实思想,最重要的是加强对部队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部队干部的能力素质,最核心的是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官兵的真实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经常性思想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经常性思想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新形势下兵员成分、入伍动机、层次结构、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使经常性思想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繁重的任务。一些有过打工、经商、恋爱等复杂经历的士兵成为思想问题的多发群体;入伍动机功利化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战士受家庭涉法、父母离异等负面影响较大,经常性思想工作常常要延伸到家庭、社会;士官一方面是思想工作的骨干,另一方面受婚恋难、晋级难、安置难等问题影响,也成为思想工作的难点;战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特别是心理问题在部队逐渐凸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新形势下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的研究把握,由“单一”知情向“立体”知情靠近,真正摸清每个个体的思想脉搏,增强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要深入研究。要准确把握官兵的心理脉搏,确保经常性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必须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分析判断官兵心理动态,重点加强对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境富裕及低龄士兵的研究,真正摸清战士对入党评优、考学提干、选改士官等敏感问题的想法,摸清官兵对提职晋升、训练考核等重大任务的真实态度。

二要真正知兵。注重与战士融在一起,打成一片,善于从细枝末节中发现战士的思想苗头;要耐心细致,注意察言观色,吃饭看饭量,睡觉看睡相,走路看走相,谈话看表情,来信看反映,工作看劲头;要发挥思想骨干、“三互”小组的作用,了解掌握每一个战士的思想情绪变化;要与战士家庭保持联系,了解在部队不易掌握的情况。对一些社会经历复杂。家庭有缺陷、现实表现较差的“个别人”,要利用官兵探家、出差等时机进行调查。找准思想问题的症结。保证对每一名战士既知道档案中的“死”的情况,又知道思想变化的“活”的现状;既知道一个时期内官兵普遍性的思想情况,又知道个别人的思想问题;既知道现实表现,又看到发展趋势。

三要跟进到位。要树立主动靠前的意识,善于把握时机做工作,盯住问题做工作,围绕当前任务做工作,确保经常性思想工作平时跟得紧、急时用得上;要发挥经常性思想工作受时间、空间制约性小的优势,根据情况变化的实际,随时随地做工作,防止思想问题久拖不决,引发更加复杂的问题;要克服一劳永逸思想,针对容易出现反复的思想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工作;要有耐心、有“婆婆嘴”、有细工出细活的劲头,不急于求成,确保思想问题一经出现经常性思想工作就立马跟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重要的是提高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当前,部分部队教育者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经验不足,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来源复杂。一些指导员“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岗位过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二是资历不足。一些大学生干部既无当兵经历,也未经过政工培训,缺乏管兵带兵的经验,缺乏与战士“五同”热情,导致学非所用、用所未学。三是稳定性差。基层政工干部任职时间短、人员流动快,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基本功不扎实。因此,政治工作必须从解决“懂”和“会”的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基层政治教育者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素质,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要掌握工作内容。政治教育者要了解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规律,明确工作的方法、内容等必备知识,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注意什么要求和问题,真正成为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明白人。

二要提高实际能力。做好思想工作。既需要良好动机和丰富知识,也要有实际工作能力。要懂得针对不同对象、问题、时间,利用不同时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做工作。要注意相互之间多交流工作经验,多研究工作方法,以使我们面对官兵各种复杂的思想问题时,不盲目、不怯手、不蛮干。特别要加强对基层政工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采取领导辅导、经验交流、难题会诊和典型事例剖析等方式,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施教能力。

三要丰厚知识素养。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博览群书,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加强思想修养,努力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用健康情趣熏陶官兵、用广博知识充实官兵、用优秀品质影响官兵。切实“讲好大道理、讲实小道理、驳倒歪道理”,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知识味性,使官兵听得进、印象深、心里服。

四要抓好队伍建设。经常性思想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单靠政治教育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各级骨干作用,高度重视班长的选拔培养,选准配强一支以党员、士官为基础的过硬的骨干队伍。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留优秀基层政工干部的工作,使之相对稳定,要把解决经常性思想工作“懂”和“会”的问题作为骨干队伍的必修课,采取以会代训、难题会诊、事例分析、模拟教学等形式。帮助骨干增强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核心的是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

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理是根本,情是基础,只有情理交融,才能入耳入脑人心。现在官兵中独生子女多、交际广泛、经历复杂,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核心。

一要坚持原则性战斗性。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要以情感人,在关心帮助中,使官兵感受部队温暖。工作中,要理直气壮地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教育人、培养人,使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要联系实际,使情、理、法融为一体。对于落后、消极、错误的思想苗头,要敢于批评,坚决纠正;要始终坚持思想工作的原则性战斗性,杜绝无原则迁就迎合,避免庸俗的哄骗许诺。

二要依靠群众力量。发动官兵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是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有效性的好方法。要发挥好党员、班长、士官这支骨干队伍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运用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定期听取思想骨干汇报和召开思想形势会,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发生违纪苗头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做的良好氛围。同时防止“灯下黑”,认真做好骨干队伍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在部队、社会和家庭之间织起一面密集工作网。

篇4

师: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些五角星,谁上课表现得积极,老师就会奖给他!(学生听了兴趣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多少颗五角星呢?可以怎样列算式?

生1:5+5+5=15,有15颗五角星。

师(板书学生说的算式):还能怎样列式?

生2:10+5=15颗。

(教师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3:5+10=15颗。

师(有点失望):你们两个的方法从本质上和第一位同学一样。谁还有不一样的算式?

生4:3×5=15。

师(有些尴尬):老师要求的是用学过的方法,乘法还没学呢。谁再来说?

生5:3+3+3+3+3=15。

(板书学生说的算式)

师(指着黑板上的两个连加算式):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些?为什么?

生(大多数):第一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种简单。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有加号。

生:都有等号。

生:算式里的数都是单数。

师(颇为无奈):我们是找其中关键的东西。再仔细观察观察!

(关键的东西?学生明白吗?)

生:它们的得数都是15。

生:每个算式相加的数是一样的。

师(高兴):你很会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大家还能再说几个吗?

生:2+2+2=6。

生:4+4+4+4=16。

生:6+6+6=18。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也说一个:8+8+8+8+8+8+8+8+8+8+8+8+8。(老师故意说得很快)谁听清了刚才老师说了几个8相加?

生(嚷嚷):您说得太快了,听不清楚!

(说得慢一点,学生对“长”的感觉岂不更加充分?)

师:那你们要求老师怎么说?

生:说得慢一点。

生:要不就说几个几。

(这个学生已经说到了点子上,教师却没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教学良机,遗憾!)

生:可以说乘法算式。

(又早说出来了!?老师感到难以处理。)

师:我们还没接触乘法呢。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长了!

师:我的感觉是说这么长的算式太累了!所以我们可以换成“几个几相加”的方式来说。

(教师作了一次示范后,学生对照着黑板上的算式练习了几次。)

生(喊):我发现一个问题,3个5和5个3反过来了。

(老师没有理会)

师:请大家同位之间两人一组,一个写算式,一个用“几个几相加”的方法说。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大家兴致很高。)

……

生:9+9+9+……

师(打断学生):刚才我们说用什么方法?应该怎样说?

生:11个9相加。

……

师:在写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

生:很麻烦。

生:我手都累坏了。

师: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生:3×5=15。

师(面露欣喜之色):你会用乘法?还可以怎么写?

生:5×3=15。

师:写这个算式的关键在哪里?关于这个算式,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看清几个几。

生:这个题怎么算。

生:写的时候相同的加数写在前面。

师:这个一定吗?

(老师也解释不清楚这个问题。)

……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3乘以5等于15。

师:你们家长教得不对。应该读作:3乘5等于15。齐读一遍。请同学们把刚才你写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改写。)

师:咱们现在轻松一下,唱一首《幸福拍手歌》。老师给大家起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师让学生从歌中找数学问题,学生极力搜寻,举出了诸如“哪句话重复了几遍”、“‘啪、啪’重复了6次”等似是而非的例子。

(如此“轻松”,是“妙招”吗?)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观察幕布上的情景图(非常模糊),学生找出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的例子。

当学生根据图上的5个气球列出1+1+1+1+1=5并改编成1×5=5时,老师说:没有必要,一眼就发现总共是5个。

……

二、现象背后的理性剖析:

通过课后与这位青年教师的交流,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教学理念相当新,而力图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充分体现新理念也正是他的设计初衷,比如:注重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给他泼了一瓢凉水,让他大为困惑:好好的设计,怎么会留下那么多的尴尬和遗憾呢?

我们对上述实录进行了更深一步地分析,认为造成预想和现实“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手段变成了束缚

可能是由于投影设备或课件自身的问题,投在幕布上的情景图十分模糊,学生眯起眼睛才能看清楚,相当费劲。其实,打在幕布上的情景图正是从课本上扫描下来的,为什么非得让全体同学一起看课件呢?学生人人有书,各看各的不是更清楚吗?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它毕竟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此教学,手段岂不束缚了我们的手脚?

2.经验变成了累赘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两次把教师后面要讲的乘法知识提前“泄露”了。教师想要的局面是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是全体学生共同“配合”教师按既定方案圆满完成任务。毫无疑问,来自个别学生的这种挑战已经影响了整堂课的“大局”,但学生能有这样的表现欲又非常难得,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感觉左右为难,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是好!我们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面对如此珍贵的课程资源,总想着如何体面地逃避不是真正出路,直面挑战、努力探询充分利用它的办法才是明智之举。

3.促进变成了限制

课伊始,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解决情景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他们主动激活自己的经验积累,纷纷献计献策,课堂气氛一时间生机勃勃。这是个开放性题目,答案的丰富性早在教师的预料之中,所以当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时,教师立刻板书在了黑板上,但当学生说到10+5和5+10时,从教师当时的表情我们发现,答案出乎预料。终于,有学生如老师所愿,说出了另一个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教师这才松了一口气,迅速把算式写到黑板上。虽然教师并未对10+5和5+10这两种方法给予否定的评价,但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行为恰恰反映了 “教案至上”思想在教师头脑中是何等得根深蒂固。这种状况,从形式上讲,较之过去的课堂显然是进步了,但就其实质而言,还没有跳出教师主宰课堂的原有层次上。

篇5

【关键词】大学四级考试改革翻译教学中国文化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7-02

一、大学英语教学

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四、六级考试改革为契机,大学英语教学应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明确新的方向,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逐渐攀升,大学英语要加大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来帮助学生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 大学英语四级改革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项重大测试,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基于英语听、说、读、写等各个能力后,翻译题由单句翻译变成与考研题相同的整段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分值提升15分。原来学生只需要翻译给出一半已知信息的句子,而现在要求学生对整段文章进行理解,毫无疑问,这是在考验学生对主观题掌握的能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这一消息发出后,我校很多学生表示,这次改革翻译新题型的挑战最大。教师也反馈过去的大学英语课堂过多地重视英语文化背景而轻视中国文化知识的渗透。大学四级改革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四级的关系

1.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体现在:字面翻译能力literal translation,是依据积累的词汇和语法和基本的句式结构。而深层次的推论翻译inferential translation,是积极的交际和深刻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把原作品中包含的世界的逻辑映像,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来。[2]这就要求译者对文化背景cultural context 和情景situational context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因此,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 和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重要意义。文化洞察力和技能,再流利的外语学习者也可能误解听到的或读到的信息或者交际的意图 [2]。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外语文化学习的过程。“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 [3]。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英文中大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遍文化(英文中用小写开头的(culture),即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曾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4]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与那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语言教育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 [5]。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3.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差异则是障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常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色彩,会给翻译者的转换(code―switching)造成障碍。

文化差异是学生从字面翻译能力向凸轮翻译能力的一大障碍。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强化文化差异背景下处理翻译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文化的翻译教学。比如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译第一册 UNIT2CONVERSATIONAL BALLGAMES为例,此文是介绍东西方谈话特点的不同,作者把东方的谈话形象地比喻为保龄球,谈话者静观其变,礼貌谦让,不会在谈话的过程中轻易打断对方;而西方的谈话方式被比作是激烈的球类运动网球。谈话中,大家积极互动,热烈讨论,场面可谓热火朝天。这篇文章是一个介绍中国文化以及对比西方文化非常好的契机。因此,借用此课文拓展了中西方其他文化上的不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比如说生活方式:西方老人独立,以养宠物消磨时光;而东方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为下一代照顾子孙。再比如人际关系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西方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细;在表达观点上:中国人喜欢拐弯抹角,西方人比较直截了当。同时,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下时间去搜集有关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材料,以PPT的形式在下一节课Presentation。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就所提及的话题帮助学生总结梳理相关单词和句式,使学生们在这一话题中能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布置给学生翻译的作业,内容就是在小组学习中讨论过的文化话题。在批改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输出能力比以往提高很多,所用到的词汇和句式也是我们课上所讲解的部分。这和他们对于文化深入了解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系统地增加中国文化课程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对于翻译教学意义深远。

四 、结论

大学英语应重视文化的传授。Moran曾指出:“语言不可能脱离它所在的文化而单独存在。” [6]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不仅体现在大学四级改革这一方面。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层面上来讲,中国的社会地位在世界上逐渐地备受重视,当今时代的英语学习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世界传输中国的文化精髓,促进中西方的合作和交流。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学习语言的本身,只学习西方的文化,而脱离中国文化的渗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真正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5.

[2]原虹.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2.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4]Goodenough W H.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A].Garvin P L. Report of the Seventh Round Table Meeting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Study [C]. 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57:167.

篇6

华伦海特的老婆便是这样的人。在华伦海特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统一的温标,也就是说,大家对温度的描述是千奇百怪的,两个人见面,一个说:“热死了,都一百多度了。”另一个说:“是啊,真热,都超过十度了。”华伦海特也是一个热衷于温标研究的人,他想,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冷的温度和一个最热的温度,然后把这个区间分成等份,每份一度,这样表示温度应该是比较科学的。于是,华伦海特开始寻找最冷的温度。他来到自己所能到的最冷的地方北爱尔兰,在某个最冷的冬日,记下了水银温度计的高度,于是,华伦海特的零度找到了。那么高温又到哪里去找呢?华伦海特找了一圈以后。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老婆身上,此时,他的老婆正在为丈夫不者家地找温度而生气呢。华伦海特脑子里灵光一闪,还有什么会比老婆生气更厉害的火气呢?然后,华伦海特把他老婆的体温定为100度,这就是最初的华氏温标,竟然来自于一个女人的体温。

很快,华伦海特的温标就出问题了。因为他的老婆感冒发烧了,体温超过了100度。后来,华伦海特又重新回到实验室,改进了他创立的温标。比起华伦海特,伦琴看起来要更加冲动一些。他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然后,他就想办法找来各种材料,看能不能阻挡这种射线。在试过很多材料以后,他发现金属铝能拦截住这种射线。为了深入研究,他拿了一个小铝片,放在放电管和纸屏之间。这时他大吃一惊,荧光屏上不但出现了铝片的黑影,还出现了他手部骨骼的阴影,并显出手指模糊的轮廓。

为了验证这个惊人的发现,伦琴一把抓起老婆的手。把她拉进实验室,然后把她的手对准放电管,照射了15分钟,结果显形后的底片上,清楚地显现出老婆的手指,手指上的两枚戒指也清晰可见。这张底片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透视片子,来自伦琴老婆不可思议的神奇之手。

比起华伦海特和伦琴。麦克斯韦的老婆是幸运的,因为丈夫很尊敬她,总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她看,麦克斯韦的老婆也就很情愿地做起了丈夫的助手。帮他计算数据。麦克斯韦研究的是电磁学,他通过周密计算,得出了电流的速度,而这个速度竟然和光速很接近,也就是说,光就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为自己的发现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老婆不忍心,就帮他对数据仔细进行核对,然后拍着麦克斯韦的肩膀说:“你的计算是正确的。”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就这样诞生了。

篇7

阅读是人们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科学课除了实验课、操作课外,进行科普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内外进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结合科学学科特点,谈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些科学术语和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才能认知与了解,且能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如:细胞、受精卵、胚胎等科学词汇,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中仅仅作为概念出现。而细胞分裂,生命的来源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尤其是克隆技术,仅靠阅读课本“资料卡”的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生物繁殖新技术理解到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播放本册教学资源中“生命起源电子书”外,还提供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的资料――《地球生命溯源》《破解身体密码》《人体的奥秘》《我们的身体》等学校图书室配发的图书,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书籍。使学生从科普阅读中掌握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以阅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科普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和与科学有关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科学故事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史,结合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发明的动手操作项目,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熏陶,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与地表的变化》时,虽然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五年级的学生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对矿物的用途可能知道和关注的就更少。而实验室中配备的岩石、矿物标本则不配套,像一些很有名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根本就没有,仅通过看课本和一些不配套的标本,是难以展开地质科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播放了维苏威火山爆发、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从这些科普资料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恐龙化石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化石是人类研究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中《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科学之谜纵横谈》《地震的奥秘》《地震的自救与互救》《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火山监测与减灾》《奇异的岩石》等科普书籍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以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篇8

爱因斯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1929年,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曾给爱因斯坦发了一份电报, 问这位大科学家“您信仰上帝吗?”并要他用电报回答。爱因斯坦当日就发了回电:“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⑴在另一次回答日本学者的提问时,也作了同样的答复:“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斯宾诺莎)。”⑵很明显,爱因斯坦所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对斯宾诺莎的上帝的含义作一简略的考察。

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论,即把神和整个宇宙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泛神论者所说的神,不是指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存在于世界之内的一切事物的内因,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和谐的秩序。在欧洲哲学史上,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在古代希腊,泛神论的核心观念,就是认为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它无处不在。文艺复兴时期,“在达·芬奇的著作里,‘自然’和‘神’往往成为同义语,‘自然’往往代替了‘神’”⑶。

到了近代,斯宾诺莎把泛神论发展到了完美的阶段,他提出: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⑷。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斯宾诺莎把“自然当作现实的神,或把神当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见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了下来”⑸。由此不难看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实际上是对神学的否定,本质上是无神论。对此,马克思曾明白地指出,斯宾诺莎的所谓“上帝”就是自然。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在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心目中,“上帝”已成了“自然”的神圣代名词,“上帝”就是指和谐的宇宙秩序和永恒的自然规律。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谈到他的信仰时曾说过:我“一向就是一个具有深沉宗教气质的人,但我不相信一个具有人格的上帝,更谈不上相信一个基督教的上帝。”⑹他指出:“在追问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摄世界的伟力的存在和本质的时候,宗教同自然科学便相会在一起了。它们各自给出的回答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加以比较的。……把这两种无处不在起作用和神秘莫测的伟力等同起来,这两种力就是自然科学的世界秩序和宗教的上帝。”⑺宗教和自然科学都相信有一个主宰世界的力量,在追问这个伟力的存在和本质的时候,宗教同自然科学便相会在一起,但它们对此作出的回答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指的是上帝,另一个指的则是世界秩序。

泛神论者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的这一哲学思想,对我们理解爱因斯坦和西方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宗教信仰,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和谐宇宙秩序的赞美和敬仰,原本就是一种观念和感情的混合物,它是对尚待发现的神秘的宇宙规律的一种信仰。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对为之献身的伟大目标,必须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正是广义宗教感情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⑻他把这种感情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在《科学的宗教精神》一文中,他深刻地剖析了科学家的这种宇宙宗教感情。他说:科学家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象的”⑼。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样。在后者看来,上帝是这样的一种神,……可是科学家却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关系”⑽。显然,在科学家的心目中,人格化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宇宙那和谐的秩序、庄严的规律、普遍的因果关系却能激起科学家顶礼膜拜的感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东西就是它可以理解。”⑾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宇宙秩序的狂热追求和崇拜,构成了科学家的宇宙宗教感情。这种感情在挚着、虔诚和狂热的程度上,同宗教徒对上帝的感情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科学家的这种宇宙宗教感是植根于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与宗教徒那种盲从的,无条件的信仰是根本不同的。

爱因斯坦对“宗教”这个词虽不满意,但又觉得唯有这个词最能表达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那种九死未悔的感情。他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程度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⑿所以,他认为这种感情对科学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家一旦失去了这种独特的、宝贵的宇宙宗教感情,也就失去了探讨宇宙奥秘的勇气和热情。因为宇宙宗教感情,不但表现了科学家渴望认识宇宙秩序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科学家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坚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对于这一点,爱因斯坦不止一次地强调说:“相信那些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能够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⒀

“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⒁在爱因斯坦漫长的科学生涯中,在他心目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的信念和精神支柱,可以说就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和宇宙宗教感情,这是他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力量。“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⒂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只有那些肯献身于这个崇高目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历尽挫折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志向,“给人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⒃。

在爱因斯坦看来,“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界,而且意义也更加深远了”⒄。他认为真正的宗教态度,最本质的东西是能够摆脱自我,超越自我,坚信有超越个人的崇高的价值存在,从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⒅,并能为这种崇高的价值而献身的思想、感情和信念,而不在于是否企图把这种信念同神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宗教态度和宗教信仰。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为什么会产生类似于宗教的那种虔诚的感情?对这种现象究竟应如何理解?仅仅指出这种感情与宗教徒的信仰的区别是不够的,还须从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渊源中去寻找答案。

科学与宗教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现象,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从本质上看,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科学是唯物的,宗教是唯心的;科学是真实的,宗教是虚幻的;科学是对外部世界的正确反映,宗教则是一种歪曲的反映。但它们都属一种精神的创造活动,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正象恩格斯所说:“两极相通”。科学和宗教正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曲折道路上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看。

第一,科学和宗教的产生有着共同的认识论根源,都是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为其前提的。

人类为了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观察自然、解释自然,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从一开始就特别关心与其自身的利害祸福有关的事物,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但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的威力,既无力抵抗,也无法解释,就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产生了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和崇拜,由此便产生了宗教。恩格斯指出:“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的民族所经历的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⒆但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逐步有了正确的说明和解释,这就产生了科学。不难看出,宗教和科学的产生有着共同的基础,它们都是基于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而且有些基本问题,如宇宙、生命和人类的起源问题,是物质的运动还是一种超自然力的创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运动,还是受一种超自然力的神的支配?意识的本质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还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灵魂的机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它们既是宗教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从认识论的根源上看,宗教和科学都渊源于对世界基本问题的解释。它们产生的共同基础,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宗教提出的“自然法”概念,对科学的发展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在“自然法”概念中蕴含着“自然规律”的概念。自然规律这一重要的科学概念,并非科学家的独创,它是从法学和神学中的“自然法”概念转义而来的,在西方各大语言中,“自然法”和“自然规律”至今仍是同一个词汇。

人们早就发现,自然界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但在这可变性中又包含着不变性或规则性,如日出日落、夜以继日、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等,人们把自然界表现出来的这些周期性、规则性现象解释为自然界也受到某种法律的制约,这就是自然法。既然有自然法,就必定有一位神圣的立法者。基督教宣布,上帝就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和立法者,万物都必须服从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违犯者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近代科学家把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加以世俗化和具体化,并逐步向“自然规律”概念转化。他们用人们所能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概念,并宣称人们在理解自然法时,不必再依赖神或上帝,只须通过数学语言或数学关系就可理解上帝对自然的创造和立法。伽利略就曾说过:自然之书“是以数学形式写成的”。“自然法”概念经过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努力,到了17世纪已转化为“自然规律”概念。“笛卡儿是第一个一贯地用‘自然规律’这一名词和概念的人。”⒇此后,自然规律概念就被广大科学家所接受,并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基督教宣扬“自然法”,本意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客观上却启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最早注意到了这一历史事实。他指出:“自然法”概念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密切相联”(21)。

第三,历史上基督教曾鼓励人们去研究自然,力图用和谐的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伟大,客观上构通了宗教和科学的联系。

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无论是奥古斯丁还是阿奎那,都力图通过自然界或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说:既然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宇宙中的秩序就理所当然地体现着上帝的大智大慧。在《圣经》旧约中写道:“创造物反映造物主,上帝的荣耀体现在其所创造的事物中。”(22)13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修道士罗杰尔·培根宣称:“上帝通过两个途径来表达他的思想,一个是在《圣经》中,一个是在自然界中。”(23)他号召人们去研究自然,因为人可以通过研究自然、理解自然而直接与上帝沟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便出现了一批既是宗教徒、又是科学家的双重身份的人,如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他们无一不是修道士或僧侣。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本人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和占星术的信徒,他深信上帝就是根据秩序和规律来给世界奠定基础的。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去发现和证明上帝创造宇宙的和谐。开普勒发现了前两个定律之后,又苦战了10年,终于在1619年发表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书名就叫《宇宙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科学家对宇宙有秩序、有规律的一种高度的概括。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西方历史上形成这样一种文化传统:“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有秩序、有规律的,而人的职责则是运用“理性”去发现或论证宇宙的秩序和规律。这一信念在漫长的历史中虽几经变革和转换,但它一直影响着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甚至现代一些自然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直到今天,在一些科学家的心目中,尽管人格化的上帝已不存在,但“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已通过新的转换,发展为自然规律的概念,它一直激励和吸引着历代科学家去发现它、认识它、解释它,并成为每个真正的科学家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

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或许能使我们找到科学与宗教的相互联系,从而去理解科学家所特有的“宇宙宗教感情”。

正文注释:

⑴⑵⑻⑼⑽⑿⒁⒂⒃《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43、244、244、283、283、525—526、279、282、282页。

⑶《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904页。

⑸⑹⑺转引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三联书店1985 年版, 第134、143、144页。

⑾转引自〔苏〕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生、死、不朽》,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98页。

⒀⒄⒅《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8、182页。

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72页。

⒇转引《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6期,第32、31页。

(21)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页。

篇9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东方思想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固合适的哲学基础”[1-13];量子论权威海森伯也说:“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1-6]。所指主要在于:量子论揭示了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根本不能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观察者用于描述自己环境所用的语言要素;以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深入理解一体化宇宙的整体有机与和谐互补。

作为华夏文明源头活水的《周易》,确实包含着这些哲理。本文依据《周易》思想形成的逻辑阐述哲理,取现代科学的实验成果予以印证,尽可能不在概念异同上浪费笔墨,还要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董光璧教授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去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2-2]。本文即是依据这种思路的尝试,期望能在整体文化史的视角下,把华夏先贤睿智的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确的验证衔接起来,做到以古为鉴。

一、易图新解

谈到《周易》,通常都说分易经和易传,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易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但指出在远古时代,记事主要用象和图;即使有了文字,要描述客观事物的全貌,象依旧比文字更优越。我们先从易图谈起,重点是理清先民们认识宇宙的思路。

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开始于对自然知识的积累。面对无涯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遐想。华夏先民和古希腊哲人不同,非常谦恭地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后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则是人与自然界分离(最终被抽象为物质和意识对立),于是先民们就以圆表示宇宙整体或现实生活中的任一事物。面对寒暑易节、日月更替,男女交媾,生生不已的自然现象,进而悟出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为了表示一切都在变易的动态模式,又在圆内加了一条S曲线,形成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这就是中华先贤对世间万象及宇宙本身做出的最高抽象,即一切动变皆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动态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的“生”并非是鸡生蛋的生,而是指负阴抱阳的整体中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动态过程,很有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动态模式,进而用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推演出必然出现8种本质不同的态,太极图周围又加添了八卦符号。

小结:宇宙是由两系统构成的整体;因为整体必然由部分构成,华夏先民即以阴阳作为最高的抽象;负阴抱阳的一体化宇宙及宇宙中的事物,都是阴阳有序、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阴阳一体、此消彼长的过程即是展现在眼前的纷纭万象;演化过程可以分为8种不同状态(或称模式)——这就是易图中包含的哲理。

二、易传新释

易传是许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孕涵着非常丰富的哲理,本文仅围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展开讨论。华夏先贤依据有形和无形将物理客体分为道和器,老子称其为无和有,后贤称其为气和物。首先必须判定这种两分法是否正确,才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哲学作为指导认知的学问,如不立足于二元就无法讨论变与不变,问题在于如何对整体划分。中华先贤坚持天人合一,将包括人在内的全宇宙抽象为阴阳一对范畴,属于纯客观的两分法,无论对自然、社会和生命哪种现象都适用,不妨称其为存在二元论。古希腊哲人的世界观是人和自然分离,进而演化成人与神分离,再变成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最终定位在唯物唯心之争,属于认识二元论。“人和神的分离是二元论的起点”,“思维和物质并列支持了自然科学,成为西方宇宙观的基础理论”[1-8],卡普拉的概括是准确的。董光璧又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近代科学一开始就确定了只研究被视为第一性的质量和重量,排除一切同感觉有关的第二性”[3-8]。将二元论改称二性说,意外地暴露出西方的两分法中存在着悖论:如果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能够成立,二者都应该是第一性的;如果意识属于离不开物质的第二性,就不能跟物质构成一对范畴。因为如果允许这样做,物质和颜色、硬度等可以构成最抽象的对立。东方和西方古贤虽说都使用两分法,一个是纯客观地划分,一个是人为地构建。

问题已经转化为道、无和气是不是真实的物理客体。100年前人们对这种分类法都会持否定态度,本世纪依据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从宇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发现的许多事实,都证明华夏先贤的分类法是正确的。

60年代中期,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各向同性的3K微波背景辐射,宇观上物理客体分断续的天球和连续辐射得到普遍认可,爱因斯坦说的“真空不空”被证实。在微观领域,“量子场论给出的基本图象是:全空间充满着相互作用着的各种不同的场;场的基态是真空,激发态表现为粒子”[3-387]。即可知物理客体确实是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经验世界,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易传中关于道和器的分类没有错,二者都是真实的存在物。

承认物理客体分为两类,同时派生出两个问题:宇宙的结构究竟怎样?两类客体间如何作用?对西方学者来说,这两个问题完全属于始料未及,华夏先贤在2千年前就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见解。接下来先讨论基础物理学理论中的错谬及产生的根源。

质量、电量和能量是基础物理学中用以量度物质、电荷和能多少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此可知物理学不只研究物质,长期以来只分析物质不分析能量是一大失误。很早就弄清了光、热都是电磁波,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物质和电磁波是不是同类客体,通常所说的能量即指电磁波而言。虽说巴里·派克已明确指出:“电磁波会离开振动电荷进入空间,因而开创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质量不过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即使静止物体也有储备在质量中的能量”,也明确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不应该属于同类物理客体。

质量是对物质多少的量度,其载体叫物体;电量是对电荷多少的量度,其载体是带电粒子;能量的载体是什么?因为质量、电量和能量都不是物理客体本身,所指皆为非实存因素。故而物理学根本就不研究物质,而物质本来就无法研究,跟无法品尝“水果”(类概念)的滋味同理。

推论1、物理客体分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有形世界,这类客体的基本量度是质量;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其基本量度是能量。经典物理和量子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系统,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

“能”这个名词会造成一种假象:“‘能’是物质以外的某种东西,是加到物质里面去的某种东西”。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遥控装置发出电磁波,卫星就会改变姿态;物体吸收热能温度升高,放出热能温度降低。都足以证明“能”确实可以在物体中自由出入,如果要说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具有质量,无形系统的物理客体具有能量,可能就正好说中了客观真实。

说“能(即运动)”,“热在差不多两个世纪内被看做特殊的神秘的物质,而不是被看做普遍物质的运动形式”;认为“热之唯动说”应该取代热素说,又不得不承认“被热素说所统治的物理学却发现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热学定律”,如此难以自圆其说的诸多矛盾,就因为把热素改称热能,已经统统化为乌有。一言以蔽之,质量只能量度经验世界的物体,能量是无形世界传递的振动波;既可以被物体吸收,又可以被放出;物体同时将在温度、形态、结构和状态等不同方面呈现出变化。比如冰吸收能量将变成水,进而还可以变成气,就是尽人皆知的实例。

推论2、经验世界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无形世界功能的显示,即能量是引起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

将物理客体分为两类,是不是囿于对《周易》的偏爱做出的牵强比附,下文围绕以太公案和时间、空间看看爱因斯坦持何种见解。

19世纪之前,以太在西方被认为是传递光、电的介质;19世纪末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出地球相对以太速度为0,物理学界公认由之判定以太并不存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引入光速不变原理,没有涉及以太是否存在,不少人都说爱氏是抛弃以太存在之后创立了该理论。1920年爱因斯坦在一次讲演中却说,依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种以太又不能认为具有重量媒质所有的那些性质,也不可以认为它是由某些其运动可被追随的粒子所组成的,而且也不可能把运动概念应用于它”[6-112]。这里所描述的以太,基本上就相当于道、无和气。

目前有些人认为应该恢复以太学说,有些干脆就把“真空”说成是传递光、电的介质,这就涉及到不空的真空中的物理客体究竟是什么,要害要于必须承认还有半个宇宙长期被忽略了。爱因基坦在场方程中发现了“真空不空”,彭齐亚斯用仪器测出广袤的宇宙空域存在着连续辐射,该用什么概念称呼并不重要,不可思议的是二千年前老子就对之作出非常精当的描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天津大学黄乘规教授从标准和非标准分析两个领域都证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连续统”。科学观测和数学论证都证明了老子是正确的。海森伯的矩阵理论和杰弗里·丘的“靴袢假设”,所描述的都是那半个宇宙的状况。

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爱氏描写的以太,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最后的一句已经包含着时空概念不再适用于以太的意思。时隔32年,他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英译本15版的序言中补充说:“时间—空间未必是一种可以认为离开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性(重点号为原文所有)。这样,‘空虚空间’这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6-112]。显而易见这种有着空间广延性的客体,绝对不是指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可惜的是在没有讲清这种“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究竟是什么之前,他就不得不带着深沉的困惑离开了人世。

我们只想在上述引文中补充一句:这些客体还有时间的持续性。如此即可以成就爱因斯坦的业绩:爱氏“开创了”半个宇宙,那半个宇宙的客体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假设其最小单元为普朗克子h,用时间T(周期)量度即是能量(h/T),用长度λ(波长)量度即是动量(h/λ);正是那半个宇宙的能量和动量,决定和改变着经验世界中物体的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通常都说“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可以用来确定宇宙的整体结构,是现代宇宙学的出发点”[1-160]。一般的解释是“物质不仅决定了周围空间的结构,而且反过来也受其环境影响”[1-171];“物质和能量要使时空向其自身弯曲”[7-60]。实际情况则是,那半个宇宙能量的聚集形成弯曲时空,弯曲时空决定着物体的运行;并非是“物质”使时空弯曲,反过来又决定自己的运动。不立足于两系统相互作用,场方程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解释,现在的那种解释根本无法排除物质(以弯曲时空为中介)作用于自己之嫌。

以日心说为基础的开普勒三定律属于开放的动态模式,行星轨道与星体质量无关,由椭圆半长轴立方和公转周期平方(即弯曲时空R/T)决定,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切线力去平衡所谓的恒星引力。要找第一推动者,就是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第一推动即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组合(R/T)。以地心说为基础的牛顿引力定律属于封闭的静态模式,其间起关键作用的引力势亦是时空组合(l/t)。二者的差异仅在于,适用于开放系统的是环形时间—周期,适用于封闭系统的是人为设定的线性时间,即时间之矢。哪种理论更贴近于自然的真实,明眼人一看便知。

推论3、时间和空间不是真实的存在,是量度那半个宇宙客体的概念构架,正象用质量和电量量度经验世界的客体一样,所指都不是物理实在本身。

推论4、爱因斯坦开创的那半个宇宙是分裂、组合、再分裂、再组合的动态网络;正是它和经验世界中分立的客体相互作用、和谐互补,保证了一体化宇宙具有动态有机的活性。

小结: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分类是正确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判断,说中了一体化宇宙动态网络的真实状况和作用机制。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虽说和这种理论吻合得很好,要使当前的诸多悖论冰释,需要做许多梳理工作,首先应该把立足于经验世界解释那半个宇宙现象的“镜像”理论倒过来。因为那半个宇宙只能从动态意义上,用过程和相互关联的术语描述,几千年来定格在人类头脑中的却是机械世界观的决定论框架。

三、易经新说

易经包括用于卜筮的八卦、六十四卦及卦辞、爻辞等内容,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应用,或是否科学、准与不准等问题,只讨论数字8。

所谓八卦,标示着那半个宇宙8种不同的时空组合,起卦和断卦特别观注24节和地理方位即是佐证。因为使用周而复始的环形时间,应该属于开放模式。不相信经验世界之外还有半个宇宙的人们,称其为神秘文化也在情理之中。近代特别是现代科学的许多发现都足以证明,8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幻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以8为极限,呈周期性递增;轻子、重子和膺标介子都是8种。氧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是8个,地壳中占48.6%,空气中占21%,生命细胞中占65%;在自然生化过程中,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要说“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也不算过分。难怪巴里·派克会说:“宇宙学有迹象表明,在各类粒子中,8是成员数的上限”[4-203]。

八卦、六十四卦的数学表达方式为2,通向混沌的分岔亦是2;粒子衰变遵从2,可视为逆过程;费米发现“能量复归”的数学实验谐振子为64个,遗传密码DNA的编排序列亦为64种。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现代科学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组织理论。顾名思义,自组织者就是不受人支配的过程,其间起决定作用的具有活性的环境,即是那半个宇宙定的时空组合,其数为8,两两叠加即为64种模式。“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就意味着物质的存在是与它的活性不可分割的”[1-158],“空和无具有无限创造的潜力”[1-175],基本上说中了自组织的物理学机制:所谓的空和无实质是特定的空组合,正是它保证了自组织的活性。通常都把这种新发现说成对哲学带来严重冲击,如果放到易哲学的背景下看待,本来都在意料之中嘛。

所谓的自组织现象,是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自然界自发演化的过程,人类就是这种自组织机制的杰作,关键在于必须找到使系统具有活性的机制。由于正反馈可以自稳,负反馈可以自生,系统要保持持续的自组织效应,就必须具有互不干扰的两条信息反馈回路;正负反馈每一条回路又必须满足整体、部分和单个循环路径固定、间隔一致的周期稳定性,前提条件是自组织系统内的单元个数必须极严格地遵从一定的数学逻辑。海南师范陈继元先生已经用图论证明,具有“比相生、间相胜”的自组织系统,单元个数必须满足P=5、8、10、12。8的特殊功能已被严格证明(详见段长山主编的《现代易学优秀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数学证明虽不可少,最权威的应该是严格的物理学证明。天津大学崔君达教授的《晶体和分子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一书,从理论和物质结构两方面,都证明“理应得到一种八重的(四个左旋,四个右旋)不对称时空”[8-3],从而证实关于八种模式的判断没有错。继而又将复合时空论和八卦联系起来考察,得出“一切相互作用的本质都是不同时空结构间的相互作用”[8-133],进而指出“八重空间(对于相同的时间轴)不可区分性的破坏,所伴随的可观测现象正是神奇的生命现象”[8-133],都非常难能可贵。令人微感不足的是,作者依旧未能彻底摆脱西方哲学的禁锢,在阐述其哲理时,细微之处还有些辞不达意之微瑕。

“一个从事晶体和分子微观结构研究的人,当他考虑‘物理世界的真实客体’与空间的关系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所谓物体的‘广延伸’可以看成是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结构的延伸”[8-3]。物体这个概念一定指经验世界中的客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广延性”可言。空间仅是那半个宇宙中物理客体的广延性,所谓的晶体或分子等物体,是微观粒子被嵌入特定时空结构后的产物,必须清楚的是先有时空结构的因,才会有晶体或分子的果,活性来自时空结构。微观的第一推动亦来自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化学反应釜的功能是,运用改变温度和压强组合特定的时空结构,从而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在高温高压下能造出正八面体时空结构,石墨就被变成金刚石。

“一旦把时空与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就会产生完全新的想法,从而可能同时大大扩充已有的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并且由此引出某些重大结果”[8-3]。作者的预言肯定不错,但是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能够给自己的复合时空找到准确的定位,只需要将第一句改为“一旦真正意识到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都是特定的时空结构”,境界可就完全不一样啦,问题出在还没有跳出物理客体仅“物质”一个系统的框架。

推论5、那半个宇宙确实存在着8种时空结构,两两叠加可以得到64种模式。生命现象跟这种具有活性的自组织环境直接相关。宇观和微观的事物都是开放的自组织系统;经验世界的纷纭万象,全是那半个宇宙物理客体功能的显示,其活性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结构。当我们运用以线性时间为主要标志,在地球封闭系统中确立下来的思维模式,去描述自组织现象时,似乎无处不存在悖论。可喜的是数千年前就已经成书的《周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型思维模式。自组织系统必须跟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可以保持活性;宇宙的结构如果仅物质一个系统,唯一的归宿就只能走向“死寂”!

参考书目

[1]卡普拉著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董光璧著易学科学史纲武汉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巴里派克著爱因斯坦的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

[5]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6]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篇10

1 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为一个教师最根本的是对教育事业和对教育对象的热爱,这两者又都落脚于爱学生。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对学生爱护、信任、期待都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意念支配下,不断向上进步。

教师应从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激发学生上进心。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时时关注自己,特别对后进学生更要不厌其烦地倍加关心,帮助他们迎头赶上。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要不断的进行自身完善,充分发挥教育者和组织者的引导作用。这是班集体良好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班主任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所以说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修养,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充分体现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在学生眼中形成一种有“友善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有耐性”的教师形象。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为形成良好班集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加强德育工作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班主任自身条件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教育和组织好班级集体工作,而形成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基础,就是抓德育工作。

俗话说“育人先育德”。德育,不论在什么国家或社会,也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摆在教育第一位的。孔子的性善论,实际上指出了中华民族德育的规范性和社会标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所提出的用人标准,其中之一就是品德兼优。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也把德育工作放在了首位。如何做好德育工作?面对所谓的“差班”、“乱班”,这对于班主任来说,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工作任务,而如果能借班主任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恰到好处的工作方法,也可以变成“好班”、“优秀班集体”。于是,要抓好德育工作,首先建立班级监督制度,以班委会为监督机构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班级工作的实施者,又是班级工作管理的监督者。同时,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违反组织纪律及不良倾向的人或事记下来,并且由班长把学生当天反应的情况如实记载在班务日志上去,最后再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在班会课上作出处理意见和帮助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这样不仅教育学生弄清是非,辨明真伪,判断善恶,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树立榜样,激发欲望,使学生在集体中得到健康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开故事会,大力宣讲中外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

发明大王爱迪生七岁上学时连2+2=4也弄不清,因成绩太差只好退学,但后来成为两千多项发明的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在小学算是智力迟钝者,谁能料他竟成为科学史上改变人们宇宙观的划时代的“相对论”的创立者。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们因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谁能料到他俩成为英国杰出的人物。上述一些实例表明,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动脑动手并善于创新。使学生懂得是科学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科学家在学生们头脑中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而激发起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知创新的欲望,还要充分利用图书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可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至二节“自选读书活动课”,让学生到图书室自己动手找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谈一谈、演一演等读书等活动。使他们在榜样的力量推动下,在主动学习参与中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4 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集体是学校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属于我自己”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个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这是一个呼唤主体的时代,也是人们主体日益觉醒的时代。

初中阶段是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时期,此时,作为主体性生成基础的“生理——心理——文化”结构初步形成。他们羽翼渐丰,渴望飞出父母、老师的庇护,渴望独立、平等、民主、自由,对于外在的强加的种种束缚,会产生强烈的叛逆情绪,甚至与老师背道而驰,但是我从他们桀骜的目光中,从他们优质的观点中,从他们不可思议的举动中,会惊喜的发现创造的种子在萌芽。因而,利用班集体这个主体阵地,充分诱发他们动脑、动手的创新主体作用。在班级,集体中,构建了“美术小组”、“科技小组”、“板报编制组”等,使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干,班上事事有人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主义荣誉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特别是办手抄小报成了同学们喜爱的活动内容,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办报的过程中,有“古诗报、学习综合报、绘画报、英语报、新闻报、电脑报”等,大批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手抄小报脱颖而出。因此,笔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蕴藏的潜在力量,使学生不断发展,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