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高校和政府的难题。根据此现状,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有有效的创业教育,让学生避开社会存在的各种阻力,并有效的指导学生创业。校园地摊作为创业的一种方式,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成功率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分析湖南省校园学生地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高其教育效益的对策建议,对于湖南省高校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我们对湖南高校学生的地摊创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回收463份有效问卷,经过调查,共有不同学校的52位大学生进行了地摊创业活动,占总调查人数的11.2%的比例。
1.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分析
近年来,社会兴起一股地摊热,在很多大学校园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地摊。在对学校是否有学生摆地摊的现象调查中,有88%的同学接触过学生地摊,证明地摊创业活动基本普及每一所高校。校园地摊作为一种创业实践模式,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
创业意识即创业实践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是大学生对创业这一实践的正确认识,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多种途径,比如: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扩展大学生创业平台;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业精品课程;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大学生地摊创业作为一种操作性强,指导方便的创业活动,更易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地摊创业投资少,成功率高,可以提高创业者的信心,在调查中发现,有42%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地摊创业,是因为投资少,有信心实施。另外,在接受调查的463名学生中,有接近30%学生是因为缺乏创业的信心和能力,而在摆过地摊的53名学生中,只有5名学生选择了缺乏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并且在选择持续摆地摊的学生中,没有一人选择该选项。其次,地摊创业是对创业教育有效地实践,创业教育大都局限在理论上,缺乏实践,地摊创业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在具体操作中感受创业的过程,形成更加系统的理解。可见,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开展有效地创业教育首先可以让同学们明确地摊创业也是一种可行的创业方式,同时认识到地摊创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地摊创业中。
1.2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素质
创业素质作为创业能力软件的组成部分,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优化课程教学体系;(2)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3)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地摊创业就是创业的一种具体的实践方式,可以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一、地摊创业可以增强合作意识。摆地摊看似简单,但是要获得很好的收益,也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我们的调查中,摆过地摊的53名同学中有72%的同学选择和同学一起合作,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大家的合作意识也随之得到提高。第二、地摊创业可以提高人际交际能力与口才。摆地摊少不了和顾客打交道,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人际交际能力和口才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第三、地摊创业可以增强管理能力,地摊创业虽说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创业,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效的管理与经营是获得收益的关键,这就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必须要做好计划、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摆地摊,总结管理经验与教训,学生的管理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1.3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
在当前高校中,很多同学还是生活在象牙塔中,大学前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来到大学后都十分迷茫,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对于他们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校内摆地摊的形式既可以发展校园经济,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或者说地摊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素质,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又能够在校园内宣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从而使更多的同学感受这种创业氛围。良好的创业氛围才能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克服畏难情绪。对于那些没有创业经验,没有创业资金,创业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摆地摊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创业演练方式。地摊创业投入少,易操作,风险小,见效早,更重要的是方便给学生提供实践场地,且简便易行。由此,地摊创业是一种易于营造积极创业氛围的创业活动。
2.创业教育视角下校园地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个人创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个人素质对于学生创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能否发现创业的商机,发现商机后能否躬行,在遇到阻碍时是否有良好的受挫能力来克服阻碍,是否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将创业继续下去,这些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通过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能力缺乏。在调查的463名学生中,有79%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创业,而在这79%的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的能力,另外有26%的学生就没有想过创业。(2)创业知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缺乏创业知识的专业培训,对创业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这一比例达到了46%。(3)创业品质欠缺。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都属于良好的创业品质。调查发现,在摆过地摊的53名学生中,有66%的学生最后选择了放弃,这些同学放弃的理由有的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好调整,有的是因为资金不足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很多同学坚持了下来,这反映的是一个人个人素质的问题,在挫折面前能否坚持的问题。(4)创业个性匮乏。在调查中,有52%的学生愿意尝试摆地摊这种创业方式,但是这些愿意尝试的学生真正实施的却只占到11%,由此来看,大部分学生缺少敢闯敢拼的创业个性,绝大多数所持的只是观望态度。
2.2商品进货渠道单一,质量无保证
地摊商品的质量是影响学生收益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有50%的学生有进货商的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困扰,这成为阻碍他们继续摆地摊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摆地摊的同学有70%的学生选择从批发市场进货,进货渠道单一,批发市场的商品种类繁杂,同一种商品可能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别,学生选择的大多为同一种商品中价格较低的那一类,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得不到保障也就再正常不过的了,这说明,学生只是注重自己进货的成本,却没有考虑低价商品对今后自己收益的影响,导致顾客对产品不信任,60%以上的同学觉得商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没有保障。#p#分页标题#e#
2.3学校相关政策不明晰
一个学校关于创业方面的政策是指引学生创业的风向标,创业政策不明晰,学生就很难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调查中发现,只有20%的学生对学校的地摊方面的创业政策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关于地摊管理的相关规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校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二是学校有政策但是宣传力度不够,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有专门的关于地摊方面创业的政策,而且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宣传与实施,事实证明效果很好,这所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地摊管理机构,对全校范围内的地摊进行管理,地摊井然有序,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是其他学校所达不到的。
2.4学生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
学生创业能否成功,除了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学校给予相关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在调查中发现,有64%的学校开展过创业竞赛活动,有51%的学校开展过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有41%的学校开设了相关创业课程,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进行过创业的学生中仍然有过半的学生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这充分说明学校创业指导的力度还是不够,创业指导的活动并没有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学校缺乏对学生有效创业指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创业指导活动以活动化为主,缺乏连续性。学校的创业活动是周期性的(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年举办一次),每次活动一结束,创业教育也随之结束,导致创业教育时间上缺乏连续性,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持续效果。创业教育行为的活动化也让学生误把创业教育当成一般的学生工作甚至是一种课外活动,而非从教育层面去理解创业教育的深层意义。(2)课程设置不全。一方面课程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不全;二是课程教学安排较为困难。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创业课程和创业教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创业课程除“创业基础”(比如《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学》)外,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远未形成独立的、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3)没有设置相关的创业管理机构。拿我们所调查的学校来说,只有一个学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并且这个机构只负责学生地摊的管理,这促使学校地摊创业走向标准化和制度化。
3.提高校园地摊经济教育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学生地摊作为一种创业实践教育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了积极的教育效益,所以各学校应大力的发展。而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给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创业教育
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需求而定。据调查很多学校的课程开设都是为了扩大教育的范围,应付上级的要求。导致开展的教育课程不够个性化、专业化。而且,目前存在的创业教育未被广泛认知和重视,只在较小范围内开展创业精英教育,很多基础不够、条件不够的同学没有接触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点,在提供素质培养的档次上,扩大素质培养的同学数量,而不是小众化教学。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能够营造创业氛围。在对您身边的同学(或您自己)具有的创业素质调查中,只有28%的同学选择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对学校的创业指导活动或创业教育是否有实际用处时,62%的同学选择了是。由此可见,学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非比寻常。然而,专业,多面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对摆过地摊创业过程中需要学校给予的教育指导调查中,接近55%的同学选择传授经验,51%的同学选择传授行业知识(如融资,进货,促销策划等),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每一所高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大家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教育指导,而有效的教育必须是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条文。也必须是具有特色,和同学们的创业活动息息相关的。
3.2进货渠道多样化及加大商品质量控制力度
地摊商品虽然不能同外面超市商场的商品相比,但是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说价格低廉,购买方便,由此,吸引了不少学生消费群体。然而,很多同学忽略了商品的质量。在吉首大学中,我们走访了一位同学,他坚持摆地摊有三年多时间了,他的商品多为电子产品,种类齐全,而且有质保期。为什么他做的比其他同学要好呢?一,在地摊的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质量有保障,品种齐全;二,坚持不懈,三年多时间,在同一个地方,不仅积累了大量经验,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消费者一种信赖感,能提供售后服务保障。而有的同学由于商品品种欠缺,没有吸引力,从而导致难以吸引顾客。很多同学的商品来源多为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渠道较为单一。引导学生扩充进货渠道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网购促使商品种类多样化,网购能够易于发现新颖商品,增加商品的吸引力,也能够有机会直接接触厂商,从而跳过中间商环节,节省成本。对于商品质量的控制,不仅要从进货渠道出发,另外,学校可以安排相关的检测部门,比如说学工部、后勤部门等部门定期对摆地摊同学的商品进行检测,如有相关质量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则会给予相关指导,严重者则禁止该同学继续摆地摊。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对策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依赖、高度融合,生产日益专业化和国际化,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也必然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跨国经营是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和资本流动的需要,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低。目前,国外的大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进行兼并和重组,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竞争力。相比较而言,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过小,经营能力薄弱,产业集中度较低,未形成规模经济。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中小企业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对国有大型企业大力扶持,使得中小企业发展较缓慢。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迅速发展,虽然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针对性不强,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没能够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
2、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中小企业盲目对外投资,只是把国内经营的一套照搬到国外,沿用国内传统的管理办法,缺乏制度创新,成为“中国式企业”在国外的延伸,而且它们利用国外先进生产要素较少,弱化了海外竞争能力和研究开发势头。大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采用订单贸易,缺乏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和销售终端,大部分贸易利益被中间商拿走。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其多以生产型产品为住,市场营销、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企业抱着等(订单)、靠(政府扶持)、要(资金)的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效率低……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3、产品和服务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在成长中普遍过于依赖国内市场,由于它们在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营销策略等方面大多实力相当,在国内市场一哄而上,即便具有很好成长潜力的企业也难以在这场恶性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比较少,产品附加值很低,一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档次、质量、品牌及价格仍处于中低档次,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较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缺乏名牌,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很难在国际市场占一席之地。
4、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建立了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及扶持体系,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支持服务。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力差,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是很健全等,严重影响其融资手段的实现。另外,由于我国政策体制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受歧视,也加剧了其融资的困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1、优势方面。
(1)具有良好的跨国经营环境。我国加入WTO后,成员国给予我国最惠国待遇,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尽管世界局部地区发生动乱,但从长期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形势的主题,这也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竞争提供了一定的环境。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其他国家也会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帮助。另外,绝大多数国家对外国投资都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来面对,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
(2)拥有特色产品比较优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较多,如中药、丝绸等,而这些产品往往由中小企业生产。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但却拥有不少“实用技术”,其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我国中小企业根据自己特点吸收引进的技术,就地取材,产品价格也较低,受到外汇紧缺的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避开了跨国大公司的锋芒,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它又有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另外,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忽略的市场缝隙,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4)决策效率优势。大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往往要层层传递,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决策之前有时还需要层层征求意见,决策者往往是一个集团,从而需要意志整合形成共识,这会因缺乏效率而导致决策滞后甚至失误。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决策者有更大的决策权,决策比较简单而富有效率,能够更灵活、敏感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瞬息变化,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反应。
2、劣势方面。
(1)缺乏创新精神,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设备落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形式单一、老化,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因而不具备竞争实力,许多出口产品在国外都沦为地摊商品。从商品结构看,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中多是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或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极少。
(2)缺乏技术创新人才。美国70%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一般只需要一两年,而大型企业则需要四五年。但在我国由于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块还没有完全开放,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自行解决资金问题,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因此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较差,也很难留住创新型技术人才。
(3)工业技术水平差,资本技术构成率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与开发的投入。我国中小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例较低,平均不到1.5%,短期行为较普遍,从而难以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4)竞争力不强,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处于劣势,我国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产品和技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少,竞争性不强。
三、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建议
1、政府要为中小企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政府要在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充当好“服务者”的职能,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加快和完善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机构,实施有关促进、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通过税收、就业等优惠政策,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2)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引导的同时,也要把握企业跨国经营的自,使企业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3)各级政府要加强同外国政府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一定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以及各地政府和外国政府结为友好城市等一系列活动对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
2、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全球化经营切入点。一般来讲,跨国经营模式包括以下几种:出口进入模式,直接投资模式,企业联盟模式,海外上市模式,0EM和0DM。中小企业既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交替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也可以采取集几种模式为一体的组合发展模式。
3、企业应不断增强竞争力,保证跨国经营的持续性和成功性。要敢于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进行治理机制改革,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企业科学管理机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更要强调人的作用。完善企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国际经验表明,从单一的依靠产品出口到成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因此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同时要树立“长远”的意识。
4、企业必须注重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2007年曾经出现中国制造的牙膏、玩具、食品、轮胎的产品危机,一时间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炒作的对象。中国出口企业已经形成了降低成本策略和能力不足的恶性循环。低成本竞争策略使中国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降低,因而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提升其竞争能力。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对于塑造品牌等需要长期投入的经营活动更是很少从事,只能选择为国外品牌代工。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使中国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无法实现差异化,只能继续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尽管危机产品只是出口产品中的少数部分,但是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心,甚至有些国家打出“抵制中国制造”的口号,由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才使得这场风波得以平息。透过“中国制造危机”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出口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中小企业如何国际化[J].中外管理,2001(11).
[2] 吴时舫: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六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6).
篇3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化加速阶段 问题及对策
一、安徽省城市化历史进程及所处阶段的判别
(一)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
纵观安徽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数量的增加。1949年安徽省只有合肥、芜湖、安庆、淮南和蚌埠5个城市;2008年,安徽省共有城市22座,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5个,市辖区44个。二是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1949年城镇人口为266万人,城镇化率为8.69%;2008年,安徽省市镇人口为2485万人,城镇化率为40.5%,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8.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8年的5.2个百分点。
笔者归纳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如下:
首先,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从1953年的8.69%,到2008年提高到40.5%,年均提高0.58个百分点,而全国城市化速度为0.5个百分点,安徽省城市化速度均值高于全国。
其次,城市化进程滞后。1953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滞后全国4.62个百分点,2008年滞后5.18个百分点,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比,甚至与中部和西部部分省份相比,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
第三,近年来出现加速趋势,且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速度。1978年以前年均增加0.16个百分点,1978-2008年年均增加0.93个百分点,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加0.44个百分点,1990-2000年年均增加1.01个百分点,2000-2008年年均增加为1.56个百分点。
第四,城市化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来看,安徽省城市化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1953-1978年的缓慢增长期。1953年城市化率为8.69%,到1978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达12.62%,1953-1978年安徽省年均城市化速度为0.16个百分点。期间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1953-1957年):城镇化的缓慢增长期,1957年城镇化率为8.96%,比1953年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7个百分点;第二阶段(1957-1965年):城镇化的波动期,1958-1960年,城镇化率由1957年的8.96%提高到了1960年的16.5%,年均增长2.51个百分点,而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了11.59%,年均增长-0.9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65-1978年):城镇化的停滞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低于1960年的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39个百分点。
1978-2008年为城市化平稳快速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到200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40.5%;1978-2008年其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其间根据城市化速度又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78-1995年为城市化平稳发展期,1978年安徽省城市化率为12.62%,1995年为19.09%,年均增长0.38个百分点;1996-2008年为城镇化的加速增长期,2008年城市化率为40.5%,比1996年提高21.4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市化进程,近期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以1978年为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对安徽省城市化所处阶段的判别
本文运用叶裕民对城市化阶段性的研究,运用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加以分析。笔者计算了1953-2008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以此为据来分析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从城镇人口增长系数看,1953-1978年安徽省为0.2;1978-2008年为1.053,说明1978年以后,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城市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增长规模,农村人口绝对数开始下降,人口的增长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
1978-1990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444,1982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82年以前,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58、1959年除外);1982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安徽省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0.5,即1982年以后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0-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0.858,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农村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2.73,说明1996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总人口的增长规模,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1996年以后大部分年份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超过1,1996-2000年为1.982,2000-2008年为1.053,乡村人口绝对规模开始下降成为常态。
据此,笔者认为从1982年开始,安徽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是安徽省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转折点,即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规模增长。
综上所述,以城镇人口增长系数为依据,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1982年为前城市化阶段,人口增长系数小于0.5;1982-1996年为城市化前期阶段;1996年以来为城市化中期阶段。1982年是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起点,1996年是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超过总人口,农村人口规模绝对下降,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安徽省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二、安徽省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就业压力显现
安徽省人口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5%左右,城市化水平滞后,2008年为40.5%,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5.2个百分点,远没有实现城市化。
笔者研究了1978-2008年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城镇从业人员增长为自变量Y,经济增长为因变量X,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构建二者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Y=44.904+0.641X
(0.867)(7.307)
结论:经济增长与城镇就业增长相关度为0.867,高度相关;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镇就业相应变动0.641个百分点,模型通过检验。
2008年安徽省经济增长率为12.7%,相应城镇从业人员增加8.141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从业人员为818.1万人,以此为据,城镇新增岗位66.6万个,大约70万。安徽省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不考虑城市化人口的自然增长,意味着每年近70万人口进入城市生活。2008年城市化率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约150万人进入城市,城镇需要新增岗位约100万个,才能满足需要。笔者认为城镇新增岗位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大
一是从横截面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存在较大的差异。2008年城镇率较高的地级市有: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合肥、淮北。铜陵最高,为75.3%;合肥为62.4%,在安徽省居第五位。城镇化率最低的是阜阳市,为30.6%。从区域看,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形成皖江经济区,马芜铜为安徽省城镇化率前三位,城镇化水平较高;皖中地区的合肥市是省府所在地,是安徽省唯一超级大城市,2008年总人口近200万,是区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地级市;皖北和皖南地区城镇化率较低。
二是从时间序列变化看,安徽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地级市的城镇化率并不都是稳步提高的,地级市的城镇化率排序不断变化。
首先,合肥、淮北、马鞍山、滁州、蚌埠、巢湖、芜湖、铜陵、宣城、安庆数据较为稳定,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在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率排序中前移。其次,宿州、淮南、亳州、六安的城市化率下降,阜阳、黄山城镇化率小幅提高。第三,合肥、池州、芜湖、宣城、铜陵提高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位序前移大。
综上所述,安徽省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差异巨大。
(三)城市首位度不高
一般认为“区域内城市首位度为小于2,说明区域内城镇空间分布较均衡,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当首位度超过6时,就认为区域内各城镇处于一种极度失衡的发展状态,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笔者以非农人口为基础,计算了安徽省城市首位度。1998-2008年首位度在1.2-1.8之间,说明安徽省城市首位度目前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省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相对较为均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安徽省首位度不断提高,1998年为1.22,2008年为1.77。说明人口要素正向以合肥为中心的大城市积聚,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经济、人口等要素向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集中,聚集效应明显。
(四)近期城市化速度过快
一般认为我国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以0.5-1%的速度增长是比较合适的。按照国际经验,1%的速度也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安徽省的城市化速度近年来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来年均为1.56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提高1.8%,这是城市化历史上罕见的高速。
(五)粗放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产生一系列问题
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应而生的是城市化模式的粗放,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摊大饼式扩张,造成的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紧张。一是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市辖区从1999年的1764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7467平方公里,扩大55.65%;建成区从1999年的645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220平方公里,扩大89.2%。二是耕地总量、人均耕地减少。1990年耕地总量为4365.497千公顷,2008年仅为4144.98千公顷,减少2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从1990年的人均1.15亩下降为2008年的0.92亩。
城市用地的扩张产生城中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土地紧张问题等等,实质上是社会利益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而在利益博弈中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弱势群体如农民或拆迁户的利益无法通过固定的渠道得以保护,由此而引发的暴力抗法问题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隐患。
(六)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城镇体系不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
安徽省大中小城市比例为1:1.5:1.2。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中小城市发育滞后,尤其是小城市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城市化规模过小,聚集效应不明显。根据学者的研究,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城市规模(非农人口)只有在大于25万的时候,才会产生聚集效应,城市的最佳规模在100-400万之间。按照这一标准,只有合肥达到了比较理想规模的下限。
综上所述,快速城市化时期,安徽省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安徽省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均资源少,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质量不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城镇体系不完善;城市规模较小,对腹地的辐射力弱。而安徽省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各种矛盾显现,成为制约城市化安全的隐患。
三、安徽省城市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二元性特征明显。
一是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协调;二是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三是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究其原因:安徽省的城市化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聚和扩散作用都比较弱;城市化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政策的重点在城市,而非农村;最后制度上安排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的二元性。简而言之,非农产业不发达、农业发展薄弱、城乡差距扩大是制约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原因。
2、技术创新不足,城市产业升级缓慢,城市化动力不足。
一是技术创新不足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表现为没有核心技术。二是城市产业升级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工业不强,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且表现在产业内部结构扭曲,水平低,区域化的专业分工没有形成。三是产业技术含量低,多是资源耗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资源瓶颈凸现。四是城市产业发展对区域的拉动不强,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五是城市就业不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就业压力大,城市化进程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3、经济增长方式及城市化模式粗放,资源环境恶化。
在人均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以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的济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造成了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的是粗放的城市化模式,结果之一就是城市用地在规模上的扩张、在用地结构上不合理,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与有限的农业耕地资源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城市用地的无序、过度扩张,产生了城中村现象,失地农民问题凸现,农民利益受损,直接威胁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二)制度原因
1、制度改革滞后,严重制约城市化安全的实现。
一是以户籍为核心的制度二元性严重制约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二是财政体制的二元性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是以户籍为基础的福利政策,城乡分割的措施,使进城农民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市民。陈前虎把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归纳为:发展阶段的危机;资源利用的危机;认识决策的危机。并认为这种危机实质是制度供给的危机,这种恶性竞争的、粗放的制度损害地域分工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导致资源无法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配置。
2、政府的经济政策及战略是制约城市化安全实现的重要因素。
分析世界城市化历程,可以发现,城市化安全是建立在城市化与产业城市、空间城市化协调基础上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经验说明: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安全经济基础;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城市化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各种矛盾凸现的时代,统筹各种矛盾,化解城市化安全的威胁,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城市体系不完善。
一是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较大的差异;二是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的中心城市。
综上所述,安徽省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可以归结为:一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二是城市化地域空间分布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三是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与资源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
四、应对之策
(一)大力发展经济,强化城市化的动力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关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化,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优先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同时,通过生产力平衡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二是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尤其是促进福利制度、佣工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政府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及分税的财政体制,消除城乡制度上的二元性,鼓励人口城乡、跨地区流动。
(三)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带”等新农村运动的政策红利。坚定东向发展战略,与长三角城市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行体制改革,鼓励人员跨区流动,早日融入长三角地区。
(四)在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的同时,在全省范围统筹规划,为城市合作搭建平台
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培育若干具有地区影响的、辐射大的中心城市,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引擎;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扶持小城镇,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城市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制度改革,是解决安徽省城市化面临问题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才能平稳推进,才能实现城市化安全。
参考文献:
[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4
[2]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所带来的挑战〔J〕.中国经济,2004;9
[3]赵淑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甘肃农业,2007;1
[4].农村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5]马军杰,吴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冲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7;4
[6]陈前虎.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6;30
[7]刘炜.城市化发展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J〕.经济学家,2006;1
[8]陈前虎.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发展危机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6;30
- 上一篇:地震防灾减灾的措施
- 下一篇: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精品范文
10地摊经济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