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希腊文学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希腊文学艺术

篇1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 中国文学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和追求的精神。它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互助友爱的人性精神以及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尤其是其中的竞争原则更是启示我们人类应该用文明的方式和手段,把人类共同的精神诉求表达出来。国际上一直大力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所独有的精神文化的传播,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它的普遍性并不代表着文化上的单一化或是统一标准的现代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精神所独有的精神文化应该更加倾向于多元化的、多重文化的融合。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及本质概述

人们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达成共识,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于社会战争环境活动。但是确切的起源年代,却是众说纷纭。唯一能提供史料依据的就是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在开创奥林匹克的初期,顾拜旦是将教育设为奥林匹克的中心任务。在《奥林匹克》中,是这样给奥林匹克精神下定义的。奥林匹克主义主要是指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能够使之全面且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它谋求的是体育与文化、教育三者的结合,创造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即以奋斗为乐趣,发挥其良好的教育作用,并以尊重社会基本公德、基本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奥林匹克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特点之一:奥林匹克的中心思想是人类的和谐发展,为了达到人的和谐发展,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起来。

奥林匹克精神十分注重“团结、友谊、相互了解”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目的在于创造出适合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氛围。奥林匹克精神推动着人类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追逐,它不仅仅表现在赛场上的激烈竞争,更表现在生活中的自我战胜、自我超越,在不断地追求进取中发现自我、创新自我。

二、古希腊文学与奥林匹克精神

古希腊文学主要是由史诗、神话、戏剧、诗歌等四部分组成的。虽然离现在的年代较为久远,但是其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比如男子的尚武之风、女子的美轮美奂、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豁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理想的生活理念等都能得到体现。即使是悲剧,也能把人类骨子里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描绘到极致,奥林匹克精神与古希腊文学细腻地融合在一起,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古希腊文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促进古希腊文学的发展。不可否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为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作家与诗人都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学才能,创造了许多讴歌人类精神与歌颂优秀选手的文学作品。例如荷马在他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中战车角力、标枪、射箭、格斗、赛跑、掷铁饼等激烈的比赛场景。他的不朽诗歌是学者、专家追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足迹宝贵的历史文献,也是反映古希腊社会生活风情的伟大作品。著名的古希腊抒情诗人达罗斯,他的一生几乎只歌颂奥林匹克精神。在古希腊,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者都是伴随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说,在古希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为其文学的成长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古希腊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之后,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相关的文学创作也随其发展走过了100多个年头。在这100多年里,奥林匹克运动和文学共同构成了一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因此,奥林匹克文学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奥林匹克精神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元素。奥林匹克运动的各个领域,都能成为文学创作取材的源泉。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学,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了文学艺术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感受,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元素。它作为一种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手段,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侧面,增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审美价值。比如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动作和艺术特点进行描绘,展示出美好的人物形象,从而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充满艺术感染力,这就为文学艺术的运用开阔了崭新的天地。虽然文学不像建筑、音乐、舞蹈等能直接渗透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但是却是从奥林匹克运动中汲取营养和创作素材。从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一面镜子,记录着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彩瞬间,记录着人类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经典时刻,反映着奥林匹克运动斑斓多彩的生活。

(三)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学。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学艺术已经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了,比如聚集在亚特兰大纪念莎士比亚诞生日,这一刻成为了历史上奥运精神与文学内容融合的重头戏。负责文化艺术活动的斯特劳森曾经说过,在传统上,希望奥林匹克艺术节能够在艺术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就好像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角色一样。而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聚会更向这个目标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在奥运会历史上,文学艺术家们自由地在奥林匹克运动这块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顾拜旦所创作的《体育颂》,就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在这篇传世的诗歌中,他高度评价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也讽刺与抨击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和平”。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还可以读出,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典,而且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体现了人类追求进步、和平的美好理想。

从中可以感受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者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以及人们对于未来那种美好世界的深切渴望与对奥林匹克运动寄予的深切厚望,都跃然纸上了。可见,奥林匹克精神给文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中国文学与奥林匹克精神

我国的文学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早在19世纪末,奥林匹克运动就传到了中国,这时西方文化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然而随着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不断深入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更多地融入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学专栏和历史刊物相继出现。同时,电影、诗歌、回忆录等包含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形式也相继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及新的空间。

(一)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学的碰撞。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奥林匹克精神的根本内在思想是西方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西方思想文化中,有这样一种流行思想,即人是被看作具有情感与理智兼具备的独立的个体。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人是被看作是群体的分子,认为是具有生存需要的自觉个体,因而每个人的命运应该和群体的命运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东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而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必然会造成人们思想观念中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中外的电影作品差异中看出具体端倪。

东西方哲学基础的对立。西方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强调的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具体实现,为了达到目的不断超越自身以及过去。这在奥林匹克精神文化中主要表现为十分重视个人技术水平的发挥、个人战术能力、个人训练能力与个人的基本水平。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侧重强调群体,而轻视个体的独立,强调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发展。这些思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具体主要表现为正义和英勇的主题精神风貌。东西方哲学基础的差异在文化中具体表现为中国大都重视大局,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十分强调英雄风范主义精神。

(二)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学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互补,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着人类共同追求的观念精神与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特别是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告诉我们,人类应该通过正当、文明的手段与方式,表现出人类的精神诉求。从我国来说,奥林匹克精神就像是横亘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之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严重缺乏科学的观念与开放的态度,竞争的意识与民主的精神等,同时还缺少发展、培养人才的环境与条件。这一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偏补作用。

奥林匹克精神推动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人类能够一直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生生不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希望不断挑战自我的体能、精神、心理极限。著名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坦曾经明确提出,奥林匹克的基本精神可以使人类在肉体、精神、道义等方面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反映人类最根本的心理诉求与心灵的文学,成为一个相对完美的人。

此外,西方现代思潮也推动报告文学的繁荣发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思想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汇,涌入了中国的大门,于是迅速扩大了作家认识与反映生活的视野范围。许多作家们确立与强化了文化意识,怀有一种理性的精神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新时期我国文学的发展随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尤其是我国报告文学的作品主题、题材与体裁等方面大大丰富了。

四、结语

总的说来,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思想在价值目标上与文学是达成一致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表现人类最根本的精神诉求。奥林匹克精神逐渐深入中国,东西方文化不断在碰撞与差异中走向融合。然而我们相信随着这样的趋势,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定能得到繁荣发展,并且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童海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2]赖水香.浅析《体育颂》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J].语文建设,2013(3).

篇2

论文摘要:本文在探讨希腊神话文学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胸有成竹”;“物感说”;“模仿说”;主观抒情与客观再现;地理环境差异

“胸有成竹”这一家喻户晓的本土成语什么时候和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这个进口术语扯上了关系?这恐怕得从我们误解“胸有成竹”之含义的那天开始。

翻阅成语词典,搜索金山词霸,关于“胸有成竹”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解释:“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这一解释其实是说胸中竹与客观的物质的竹是一致的,其结果则是画纸上的竹乃是对于物质的竹的客观呈现,亦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模仿”。然究其渊薮,此说谬矣!

“胸有成竹”一语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细细研味,乃大悟此胸中、画中之竹已非是所见之物质的竹,而是经观察、酝酿、感悟而得的浸染了画家主观情感意趣之竹:所谓“得成竹于胸中”者,即酝酿也,所谓“少纵即逝”者,即灵感之闪现也。对于这种酝酿感悟,郑板桥亦有过十分生动的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种看晨竹而产生“勃勃画意”,就是作家的酝酿过程。在酝酿成熟之时,就会“突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画家在感悟中描绘出情景交融的晨竹之形象,求得“摇曳多姿”的笼罩在烟光日影与露气中的晨竹之艺术意境。故郑板桥曰:“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有关在酝酿积累中感悟,从灵感闪现中捕捉到艺术意境的例子,在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俯拾即是。宋代董的《广川画跋》曾记曰:画家李成,“于山林泉石,……积好在心,久则化之,凝念不释,……磊落奇蟠于胸中,不得遁而藏也。他日忽见群山横于前者,累累相负而出矣。”罗大经《画说》:“李伯时过太仆卿廨舍,终日纵观御马,至不暇与客谈,积精储神,赏其神骏,久久则胸中有全马矣。信意落笔,自尔超妙。”这种观察、酝酿、感悟,严沧浪称为“妙悟”。中国的文艺家们,正是以这种酝酿感悟来寻求艺术意境的。故王国维说“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人间词话附录》)。

上述这种经酝酿感悟来达到所追求的意境的方法乃是中国文论中“物感说”所要求的。“物感说”与“模仿说”这一对中西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均是为探讨文学艺术的产生而提出来的,且都认为通过观察、分析客观外物才能使主观意图得以表达。因而有人干脆将二者划上等号,“胸有成竹”的误读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二者固然有相通之处,但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大致归结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物感说”在要求对客观外物观察的同时更加强调主观的表现。而“模仿说”在要求主观想象的同时更注重客观的再现。这一差异从两个理论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根植于中西文论与实践创作中。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模仿说”,他认为“模仿”就是要将外物惟妙惟肖地描绘下来,只要模仿得逼真,就会给人以,就会让人得到审美享受,“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他甚至认为,哪怕是丑恶的形象,哪怕“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只要描绘地惟妙惟肖,就能让人“感到”,也就是说,只要描绘得逼真,丑也可以化为美,其对客观再现的推崇已达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与此相对,“物感说”则十分注重真实地表现内心情志。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物感说”的,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乐记》。自《乐记》提出“物感说”之后,后代的许多理论家皆持此说。“感物”二字,虽然物为第一性的东西,但外物并不是美的核心。可以说“感物”只是原因,由“感物”而萌生“情志”,由“情志”而发为“歌诗”,方是结果。当然,这里并非是说“模仿”就只是机械地描摹外物,客观再现;而“物感说”单纯表现主观情志。亚里士多德亦认为“模仿”出于“人的天性”,并且需借助“想象”等手段。“物感说”亦把观察、积累作为感悟的前提条件。只是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造成差异的另一个层面是二者服务的对象不同:由于“物感说”主张“表现”,而要“表现”,则必然要抒情言志,为抒情服务。由于“模仿”说主张“再现”,而要“再现”,则势必客观地描述现实,为叙事服务。

抒情文学在中国尤为兴盛,而叙事文学则繁荣于西方,这已是大家所公认的。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政治、经济、宗教、思维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这些无疑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就提出过“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种族包含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诸因素。环境包含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也包括地理气候条件。时代则包含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①泰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就以这种观点去研究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的艺术。他以希腊气候的温和、多山的地貌、大海的包围、古代生活的简朴来解释希腊雕塑特点的形成原因。在这诸多影响因素中,地理环境是最根本,也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发源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之后西方文学的特性。古希腊位于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克里特岛等诸多岛屿,在这块不大的区域中,海陆交错,山峦重叠,海洋占了大半面积,无数的小岛星罗棋布,这给古希腊提供了极好的海上交通,再加之群山造成土地贫瘠,故人们把目光自然转向了大海,海上的历险与奇遇,金银珠宝的寻求,战争与掠夺等等色彩斑斓的生活给文学艺术提供了大量题材。”②于是叙述这些社会生活与人物的史诗、悲剧等等叙事文学就大量产生出来了。西方文论大讲模仿,史诗大讲情节与典型,以及浪漫主义的高度发达无不与这种文学艺术实践密切相关。而与古希腊地理环境相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因而农业高度发展。“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风光陶冶着人们的性情,在男耕女织的生活中,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与大自然和谐交融。虽也需时常面临天灾的挑战,但总体上与自然情景交融,产生了以感物抒情为主的抒情文学。

以上对中西“物感说”与“模仿说”异同的比较及其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究。有关中西文学理论及实践创作的比较,在异中求同,又于同中求异,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在这比较中,也更有利于对我们自身文明的体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注释:

①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页。

②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4

希腊音乐是欧洲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但被骁勇善战的古罗马征服以后,便丢失了音乐界第一名的地位。后来,土耳其又占领了希腊4个世纪,阻碍了希腊专业音乐的发展。是不是很可惜?幸运的是,希腊民族音乐的传统在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接下来我们从诗歌、舞蹈、乐器3个方面来了解希腊的音乐吧!

古老的诗歌

古希腊的音乐题材特别多,古希腊的人民喜欢思考,喜欢学习,所以即使是音乐,也多和文学有关。在这其中,以史诗、抒情诗最为重要。

史诗,顾名思义,讲历史事件的诗歌,代表作品有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创作的《荷马史诗》。你有所了解吗?《荷马史诗》其实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它在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地位可谓非同一般,是古希腊人思考的开始,就连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从中得到了启发呢。

抒情诗,抒发日常生活感受的诗歌。不过,原本它是一种民歌,后来在古希腊精英们的推动下,成为一种能保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与我国的历史不同,古希腊倡导男女平等,那时,女人也可以当士兵去保卫家园呢。所以,在公元前600多年前,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位女诗人萨福。她也是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诗歌,她的作品感情细腻,我们来读一首她的作品吧!

晚星带回了

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

带回了绵羊,带回了山羊,

带回了牧童,回到了母亲身边。

丰富多彩的舞蹈

希腊是一个热爱唱歌跳舞的国家。无论是在晚宴、婚礼上,还是朋友聚会中,只要有音乐,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跳起来。希腊传统民族舞蹈简单易学,欢乐的气氛总让人有加入的冲动。希腊民间舞蹈的名称来源非常有趣,有以地名命名的舞,还有职业舞等。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里我们就介绍以地名命名的克里特舞吧!克里特岛是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舞是当地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一代代移居岛外的克里特人把这种古老艺术带到了希腊各地,现在已经是一种全国性质的舞蹈啦!

阅读多一点

2016年8月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你肯定看了吧?看着我国的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是不是令你感到特别自豪?还记得奥运会开幕式上传递奥林匹克圣火的镜头吗?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就是W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你知道吗?奥运会圣火是在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的。

每一届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上,都会表演希腊古代舞蹈。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向等待在那里的人们展示圣火,点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神奇的乐器

中国传统神话中有、女娲等神话人物,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一批知名的神仙,比如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在了西方哲学、文学中。但是,你知道吗?这些神话人物都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奥林匹斯12主神之一、主管水星的赫耳墨斯,他创造了乐器排箫和里拉琴,后来,里拉琴成为太阳神阿波罗的标志之一。

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里拉琴,它又被称为七弦琴或诗琴,是古代欧洲希腊民间的一种弹拨乐器。希腊人把里拉琴尊为国乐器,每当祭祀太阳神阿波罗时都要演奏它。作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里拉琴成了美妙音乐的象征,在音乐会舞台上常常悬挂着它,一直沿用到现在。

阅读多一点

传说,有一天,宙斯之子赫尔墨斯在野外散步时无意中踩着了一个会发音的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乌龟壳,上面留着一条筋,由于受到振动而发出了声音。赫尔墨斯得到启发,用乌龟壳作为底座,蒙上牛皮,作为共鸣箱,上面支着两只小牛角,上部之间有一横梁,架上4根弦(筋),这样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里拉琴。

希腊通俗乐器博物馆

说到希腊的乐器,就不得不提希腊的乐器博物馆了。希腊通俗乐器博物馆位于希腊首都雅典的普拉卡一栋19世纪建成的建筑中。可以说,希腊通俗乐器博物馆是希腊音乐学的研究中心。它收集了从18世纪到今天的1200多种希腊乐器。它用图片展示音乐家的生平,同时又用实物和录音的方式展现出各种乐器不同的特质。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你还可以在馆内听到小手鼓、克里特七弦琴、琵琶、陶鼓、竖琴等乐器的现场表演。有机会去希腊,一定要到通俗乐器博物馆去看看哦!

篇5

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哲学,和文学一样靠语言符号表达本意,二者也势必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中外文学史,尤其是外国文学演变的历史中,文学的样式几经变化,但其探求人、世界的深度、广度,却是很多经典作家坚持的永恒主题。语言的不同、修辞的变化、文体的求新求变,似乎都脱离不了一种哲学的思索和人文的终极关怀。尽管文学作品无力在作品中找到一个真正的答案,但不同的作家却用其独有的方式试图接近问题的实质。有的学者提出,哲学是使人快乐的学问。这看似简单的定义其实暗含深意。再看欧美文学历史当中的作品,不少其实并不让人愉快,有的甚至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式作品。但即便这样,文学和哲学在各自的内心深处似乎都有一些共鸣的内容。本文拟就对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求对文学和哲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所助益。

首先,古希腊文学对古希腊哲学是一种直接影响。这个开始反映在古希腊神话以其自身的哲理内涵为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奠定了文化土壤。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并不是都赞成神话中的观点,但这种对人和世界的哲理思考却启悟了古希腊人的哲学头脑。古希腊神话的哲理内涵围绕着左右人的行动、社会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层含义:第一,认为人们对利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侧重表现英雄人物对自我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神话传说中的阿喀琉斯为一个女俘虏和阿伽门侬争吵,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财产”,负气离开战场,给希腊军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认为另一动力是奥林匹斯诸神的和意志。古希腊神具有同人同性的特征。他们也有人的不足,具有好色、好嫉妒、好复仇等性格特征。神之间的斗争也是决定人、社会变化的原因之一;第三,认为高于前两者的决定因素是神秘不可知的“命运”。尽管如此,古希腊人对现实并没有屈从,而是顽强地反抗。如西西弗是敢于向荒诞世界反抗的荒诞英雄,俄狄浦斯则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

直接影响的另一种反映,主要是哲学对文学的引用;进行哲学思辨、探索、归纳方面。有的哲学家为了表明自己的理论观点,直接借用了神话中的语句。如《荷马史诗》中说道:“理性存在于头脑,激情存在于胸部,欲望存在于腹部。”古希腊哲学家用《荷马史诗》中的这一句话来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并用希腊神话中有关宙斯的故事去证明灵魂和身体结合这一堕落的必然。文学艺术作为哲学认识对象中的一类,也没有逃出哲学家的视野。尼采对古希腊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哲理式的归纳,并在《悲剧的诞生》中,用传说中的酒神和日神来代表希腊人的价值观:“酒神”象征悲剧和音乐的本质;而“日神”象征光明、限制,希腊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的综合。当文学恰当地借助于哲学思辨的力量时,其本身的说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甚至文学本身会被研究者提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层面来加以认知,这不能不归功于哲学的功劳。又如,斯多葛主义的学说主要是有关宇宙论和人类自由的,其代表人物是芝诺。他认为自然的过程是自然律决定的,自然起初只有火,然后才出现其他的元素,但随着宇宙的重新燃烧,一切又归结于火。但是,斯多葛主义者也指出,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自然界的终结,而仅仅是自然循环过程的一部分。克雷安德是芝诺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宙斯颂》充满着后世的宗教味道。与此同时,毕达哥拉斯派则认为,所有的星包括地球不是环绕着太阳而是环绕着“中心的火”作圆形运动,他们叫“中心的火”为“宙斯之家”或“众神之母”。

其次,古希腊神话对现代欧洲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由于哲学家对古希腊神话采取的是借用、发挥的策略,而这种影响较之直接影响作用并未减弱,甚至因为运用哲学话语充实、完善神话,进而发展出新的哲学理本文由收集整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的经典作家,在其论著中大量例举了欧洲的各类神话,既有古希腊的,也有古罗马和基督教《圣经》中的,而古希腊神话所占比例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古罗马神话也是承袭了古罗马神话的。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甚至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古希腊神话常被经典作家们娴熟地运用,从而使很多艰涩的理论显得质朴、生动、活泼。有的神话还被他们作为论据充分发掘,如马克思著名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事实上,也是深深扎根于欧洲文明之中的。无独有偶,神话被运用于阐发一定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也能找到。《庄子》中的寓言、神话不仅使人们对于道家思想有了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还被当成文学作品阅读,足见其审美价值也是被人们所肯定的。在阐述哲学中的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引用不少关于古希腊神话的例证;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中也常涉及到古希腊神话,这种运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用引申而来的内容。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对现代自然科学进行阐述时,曾这样写道:

“古生物学记录中的空白愈来愈多地填补起来了,甚至迫使最顽固的分子也承认整个有机界的发展史和个别机体的发展史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异的类似,承认那条可以把人们从植物学和动物学似乎愈来愈深地陷近去的迷宫中引导出来的阿莉阿德尼线。”

这里的阿莉尼德线就来源于古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克里特王米诺斯的女儿,提修斯之所以能逃出迷宫,就是由于她提供的线团。后人常用“阿莉阿德尼线”来比喻能帮助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作者更是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内容来说明当时社会的结构等诸多问题。在谈到“一夫一妻制家庭”这个问题时,恩格斯借用了《伊利亚特》中阿基里斯和亚加米农二人争夺女奴的纠纷事件,以及珈桑德拉被亚加米农作为战利品带回家的事件,阐述道:“正是奴隶制与一夫一妻制的并存,正是完全受男子支配的年轻美貌的女奴隶的存在,使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的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在谈到希腊氏族关于“军事首长(巴赛勒斯)”的内容时,恩格斯用《伊利亚特》勇士的统帅亚加米农作为围城盟军的最高统帅事例,来说明马克思关于荷马时代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奥德赛在这里并不是讲述统治的形式,而是要求服从战争中的最高统帅。对于在特洛伊城下仅仅作为军队出现的希腊人说来,人民大会是进行得十分民主的。阿基里斯在说到赠品,即说到分配战利品时,他总是认为应该由‘亚该亚人的儿子们’即人民来分配,而不是由亚加米农或其他某个巴赛勒斯来分配的。‘宙斯所生的’,‘宙斯所养的’这一类称号,不能证明任何东西,因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神,而部落首长的氏族则起源于一个‘更显赫’的神,在这里就起源于宙斯。甚至非自由民,如牧猪人优玛士以及其他人,都是‘神的’,(dioi和theioi)这是在《奥德赛》所描述的情形,即在比《伊利亚特》晚得多的时期中发生的情形;在这本《奥德赛》中,“英雄”的称号还给与传令官木利奥斯和盲人歌手德莫多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编 社会主义》中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话来解释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机器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变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属一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随意用来增殖资本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造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失业,而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需要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使相对的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更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转贴于

篇6

摘要 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倾向中,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探讨的是宏观的诗歌阐释程式和读者的“文学能力”,是最适合诗歌文本的文学研究。将之运用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文本的批评解读中,在卡勒抒情诗阐释程式基础上,还可以总结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以我观物,崇尚自然”、“浪漫怀旧的神话用典”及“‘人在旅途’式的传奇叙事”的阐释程式。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歌 结构主义诗学 阐释程式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结构主义批评是20世纪形式主义批评的一种,在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倾向:以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巴尔特为代表的叙事学的结构主义批评;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对文学文本进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以卡勒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诗学。对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审美研究来说,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无疑是最能接近批评客体的阐释方法。卡勒汲取了乔姆斯基理论的营养,巧妙地将其“语言能力”说引入文学理论:讲话者的语言能力是对语言系统知识的一种无意识的同化和吸收,而读者的文学能力则是对文学文本阐释程式的一种无意识的积累和掌握。有能力的读者在面对文本的时候,遵循某些可辨认的程序和方式,知道怎样读懂真意,知道什么样的阐释是可能的,什么样的阐释是不可能的。

浪漫主义抒情诗,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咏物诗和抒情叙事诗两大类,对这些诗歌的阐释首先可以按照卡勒所提出的抒情诗阐释程式来鉴别。卡勒认为约定俗成的诗歌阐释程式是:“诗的非个人性”,“诗的有机整体性”,“诗的主题统一性和顿悟效应”,以及读者在探索“终极意义”时所采用的各种更加“具体的、局部的阐释程式”。在此基础上,浪漫主义诗歌还有着“以我观物,崇尚自然”、“浪漫怀旧的神话用典”及“‘人在旅途’式的传奇叙事”的阐释程式。

一 以我观物,崇尚自然

浪漫主义抒情诗并不仅仅是为了歌咏自然、展现自然,而是将自然作为激发诗人去进行思考的动因。许多有代表性的浪漫诗篇其实都是颇具感染力的冥思默想的结果,这些诗歌尽管是由自然之物而起,但实则关注的是人类的核心经验与问题。华兹华斯就在对其主要诗歌的“内容简介”中宣称“人类的思想乃我所思,乃我所歌”。(⑧p178)华兹华斯甚至在他的《早春遣句》一诗中直接写下这样的诗句:“通过我的感受,大自然,把/人类的灵魂和她的杰作联接起来了”,在这首诗中诗人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和谐、美丽,处在自然之中的闲适与愉悦,但自然景物本身似乎没有成为他诗中审美的主体。诗人一方面沉浸于自然环境的美妙,另一方面却始终没有忘记自我的存在,以及与自然相对立相比照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诗人从美好的自然景物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丑恶,思索着“人怎样对待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表现了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歌咏自然。因此,浪漫主义诗歌所表现的物我关系也即主客体关系,是强调主体的情感与思想的,凭“以我观物”的视角来歌咏自然,体现了情寄自然和由物生思的情怀。而浪漫主义自然诗这种借物抒情,实际上就是为诗人的情感抒发找到一个艾略特所谓的“客观对应物”。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自然,并非为自然而自然,而是以我观物,借自然之物表达诗人的情感。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能代表“以我观物、崇尚自然”的诗人莫过于华兹华斯了,在自然中寻求智慧与美感、力量与慰藉的心境,构成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在《反其道》等诗歌中,华兹华斯就明确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在他的眼中,“现实社会与教育体制是人工的,充满了呆滞的惯例和虚伪。自然是比书本更好的老师,人们在被自然那‘巨大而宏伟的形式’穿透心灵之时,就能在自然中找到那丢失的自我。”(⑨p19)“写平凡而表达不平凡,写社会和自然环境而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写客观同时表达主观的情况,这是华兹华斯在艺术上的造诣。”(⑦p88-89)

华兹华斯的抒情诗多为歌颂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将自然视作慰藉心灵的良药。如他在《咏水仙》的中所写到的那样,每当诗人在寂寞忧郁时,美丽的水仙都能够带给其无比的愉悦。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景物常常被赋予人的生命和情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水仙那在风中摇曳、无羁无绊、生机盎然的姿态,代表了诗人所崇尚的不被现代工业文明浸染的质朴自然之美,象征着无所羁绊的勃勃的生命力。水仙的内涵还不仅如此,在诗歌的后两节中,诗人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诗人在结尾写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将湖畔一片普通的水仙花上升到一个不平常的高度,它成为诗人的“精神至宝”,此中深意引申开去就是自然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水仙的象征含义便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种慰藉人类心灵的快乐化身。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自然观:自然之美可以净化人的思想,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慰藉。象征自然的水仙是对孤独的安慰,这就与诗歌第一节里那个好似一朵孤独流云的“我”形成了对照,人类精神上的孤独也只有在自然中才能得到解脱,只有自然才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在写自然的幽美和雄伟时,华兹华斯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画出自己内心澎湃的激情及所感所悟。在《写于丁登寺旁》中,诗人首先写经过五年之后重新又见到久别的景致,那“泉水”、那“山峰”、那“高天”、那“园地”,每一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故地重游的真情与喜悦。而在接下来的诗节中,诗人追忆自然山水“这些美的形象”“如何”给与他“甜蜜的感受”和宁静的心境,他“如何”在景物中感到崇高的思想融和,心智和景物是“如何”交往感印,而他“如何”归依自然,观照万物,自然又是“如何”使“最纯洁的思想”得以凝定。由此,诗人将自然之美景又一次提升到了精神家园的高度:

而是每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

寂寞而疲惫的时候,

它们带来甜蜜的感觉,

让我从血液里心脏里感到,

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

使我恢复了恬静:――还有许多感觉,

使我回忆起已经忘却的愉快,它们对

一个良善的人最宝贵的岁月

当诗人在精神上转向自然之时,又想起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

去大自然指引的任何地方,与其说是

追求所爱的东西,更象是

逃避所怕的东西。因为自从

我儿童时代的粗糙的乐趣

和动物般的行径消逝了之后,

大自然成了我的一切。――我无法描画

这里,我们不免想到了华兹华斯的另一首《我的心在跳》,两首诗都是将童年与自然相提并论,童年时代和自然一样都作为成人社会、腐朽社会的对立面而成为诗人逃避现实的精神庇所。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派诗人,在写自然时,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站在大自然中内心所思考的问题,深刻刻画出当时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

浪漫诗中所描写的自然,乃是诗人心中的自然,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自然。浪漫主义诗人在华兹华斯式“泛灵论”(Pantheism)的指引下,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对自然的崇尚和追寻中,也充溢着对古代神话的膜拜。许多浪漫派诗人似乎都乐于将神话的典故穿插于自然诗作之中,正如弗莱所说:“诗,不仅可以被作为对自然的模仿来考察,而且它也可以作为对其它诗歌的模仿来考察。正像蒲伯所说,维吉尔发现,追随自然最终和追随荷马是一回事。”(③p96)

二 浪漫怀旧的神话用典

“神话是原始初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欲望,其中蕴涵了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萌芽,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之一。”(①p96)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而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因此,神话典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也是如此。提到浪漫主义诗歌中所使用的神话用典,不得不提及神话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弗莱(Northrop Frye)。弗莱作为新批评向结构主义批评过渡的灵魂人物,其理论体现了结构主义的系统观,因而被归于结构主义批评家之列,同时,他的神话原型批评还有着新批评的理论基础:“由于新批评不同于俄国形式主义的独特的英美批评传统,孕育其中的经验主义和人主主义思想,以及理查兹等人对生活与艺术等关系的一定程度的强调,其实已为以弗莱等为代表的原型批评思想客观上奠定了基础。”(⑥p303)原型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文学形式,构成了结构主义批评系统观的一部分。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古希腊神话之间多多少少有着一种姻亲的关系,希腊神话中那神奇而伟大的想象力,以及视自然万物皆有灵性、皆为神之化身的自然崇拜,都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加之“浪漫主义”一词本意就是指古代传奇故事,这就更加深了两者之间的渊源。神话本身就是充满着浪漫与想象的,而浪漫主义追求理想与自由,在自然万物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样的呼声无疑可以借助神话用典来进行表达。正如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说:“文学产生于神话”,“文学是神话性思维习惯的继续”,“神话模式――即有关神 的故事……是一切文学模式中最抽象、最程式化的模式”,浪漫主义诗歌更是由于与希腊神话之渊源而频繁使用神话用典,使之可以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一种阐释程式,而且,神话典故在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运用也体现为一种结构主义的“文本互涉性”,增强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就题目来看,就闪烁着希腊神话的光彩,洋溢着浓浓的怀旧的情绪,是对古希腊艺术品的眷恋,更是对古希腊神话世界的向往。这个世界有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有着追求真与美的永恒之美。诗人在欣赏古瓮之美时,想到了遥远的美丽的神话世界。诗歌一开首就描绘出古瓮的纯洁无暇,它带着质朴的气息展现在诗人面前。由于是“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因此它传唱一个神话、一段传奇便是自然而然之事了: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

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

诗人在诗歌中直接提及了“神”、“古老的传说”,还提到了希腊神话中的“敦陂或阿卡狄”。敦陂是希腊神话中的山谷,因为诗神阿波罗而成为圣地,而阿卡狄则代表了理想中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这两个神话典故的引用,无疑为古瓮所刻画的故事奠定了基调。在诗歌最后一节的开首,诗人又一次点明古瓮具有“希腊的形状”,因此也有着希腊神话般唯美的故事传承:

哦,希腊的形状!唯美的观照!

上面缀有石雕的男人和女人,

还有林木,和践踏过的青草;

沉默的形体呵,你像是“永恒”

使人超越思想:呵,冰冷的牧歌!

从远古历史走来的希腊古瓮,在叙述一段传奇故事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超越,刻画出人生美与真的辩证统一关系。

《哀希腊》是拜伦的叙事长诗《唐璜》第三章中的插曲,赞颂了英雄的古希腊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的精神。诗中大量借用了古希腊神话的典故,古希腊神话所构筑的理想世界已离其远去,这是诗人对已失去昔日辉煌的古希腊所发出的喟叹,是遗憾,是留恋,是向往。通过对古希腊文明的追忆与怀念,表现了歌者那拳拳的爱国之心。诗歌开首就是通过神话典故来对希腊热情高歌:

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群岛!

火热的萨福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

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

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金,

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

萨福是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著名女诗人,以写爱情诗著称于世,她曾经著诗的地方必定充满浪漫的情调;狄洛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的诞生地,诗人将希腊比作阿波罗的诞生之地,这就暗示出希腊好比那光明的圣地,用正义与和平来普照大地!

《哀希腊》全诗慷慨激昂,浪漫的希腊传说、古老的灿烂文明和悲壮的英雄故事跃然纸上,使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与渴望。

布莱克的诗歌也散发着浓厚的宗教神话的气息。弗莱认为,布莱克的《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就代表了神话中的两种自然:一个是人类自然的上层世界,这是人们最早打算生活的地方;另一个是物质自然的下层世界,是自亚当落下后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人们从天真落到经验:其教育、宗教即社会制度都帮助其重获随天真而丢失的意志的自由(freedom of will)”。(⑨p24)在这里,布莱克无疑将宗教故事的内涵直接通过诗歌折射出来,使这些哲理诗透出浓浓的宗教神话的意味。

然而,诗人引用神话典故,往往不仅仅是为了神话本身的瑰丽,而是借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他们往往是取譬言志、以古鉴今。浪漫主义诗歌对神话典故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怀旧气氛和浪漫情怀,同时也是通过对神话世界的向往而表达对现世社会的逃避。

三 “人在旅途”式的传奇叙事

浪漫主义诗歌中,除了杰出的抒情诗,还有许多传诵至今的叙事诗及诗剧等。这些叙事诗及诗剧虽以故事情节打动读者,但它们往往借事抒情,仍带有抒情诗的特点。从整体上看,浪漫主义叙事诗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忏悔性的”和“历史性的”。( ②p74)“忏悔性”叙事诗的代表是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而“历史性”叙事诗的代表则是拜伦的《唐璜》。但是不论是“忏悔性的”还是“历史性的”,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一种“人在旅途”式的传奇叙事,这也从某个角度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那种对自由、对理想的不断追求的思想历程。而且,这些叙事诗的主人公大都是孤独的背叛者,他们背叛的是为诗人们所憎恶的黑暗社会,而在追求理想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又都具有不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性格特点。正是这样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勇于探索,执着前进,最后总会以自己的方式走完自己的旅途。

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一诗,既有老水手实实在在的海上传奇之旅,又体现了宗教色彩的自我救赎的心理历程,两者编织交错,是一种双重的“人在旅途”。诗人通过老水手奇异、惊险、神秘的海上之旅,造成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给人带来震撼和惊奇,呈现出一种“情景悖论”式的张力感。老水手一个人孤独地在海上漂泊,在寻找归家之途的过程中,也走上了在心理上进行自我反省的救赎之路。在诗歌所刻画的故事情节中,老水手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俨然一幅人生跌宕旅途的缩影。老水手在错杀信天翁后内心的痛苦与折磨,颇能给人以启示。这个“超自然”的奇幻故事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着重探讨了罪与罚的问题。在诗歌的最后:

别了!别了!请再听我

进一言,赴婚礼的客人!

谁爱人和鸟和兽,

谁就祷告有门。

谁最爱万物,不论大小,

谁的祷告也最灵。

因为慈心的上帝爱我们,

爱他造的万物和人。

在这里,诗人赞颂了爱的力量。从开始爱的失去导致厄运的降临,到最后爱的回归使老水手获救,突出了要以爱来解决罪与罚的问题。诗人通过老水手的不幸遭遇揭示出博爱与自由的精神是永存的。应该说,老水手的旅行虽历经磨难,但最后还是回到了温暖的家乡,实现了双重旅途的幸福回归。

拜伦的诗作,多以叙事为主,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塑造了许多“拜伦式英雄”。1809-1811年间,拜伦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一些南欧和西亚国家,使他写出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这部抒情叙事诗。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英雄”的形象――哈罗尔德,他在欧洲各国游历期间,曾犯过不可告人的罪孽,但他并没有灰心绝望,而是积极地对待人生。通过对其游历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哈罗尔德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呼吁各族人民为自由和解放而进行斗争。因此这首诗颇有一些诗人自传的色彩,诗人把他自己那满腔的革命热情全都灌输到了哈罗尔德的身上,哈罗尔德作为一个旅行者和探索者,虽有悲观消极的一面,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的。

《唐璜》中的主人公是另外一个“人在旅途”的“拜伦式英雄”。唐璜是一个纯真善良的热血青年,也是在偶然犯错之后被迫远走他乡。在他游历各国的传奇经历中,有时看到他的善良,有时看到他的机智,有时看到他的狡诈,在与形形的人物周旋之中,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总是伴有心灵的思索和淡淡的哀愁,诗人内心的情感也随着唐璜的起伏跌宕经历而若隐若现。长诗既刻画了主人公的旅途,也暗示出诗人的情感历程与精神轨迹。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历史时代,由于诗人的内心缺少归属感,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浪漫派诗人们大多都在欧陆游历过。这虽有游历四方、行走天涯的洒脱,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背井离乡,是一种内心孤独、情无所寄的痛苦,于是反映在浪漫主义的长篇叙事诗中,就有一种“人在旅途”式的深刻思考。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诗作除了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拜伦的《唐璜》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等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题材的传奇叙事诗,虽没有主人公长途游历的情节铺叙,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在旅途”的内心世界。有的诗歌充满异国情调,如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拜伦的《阿比徒斯的新娘》、《异教徒》、《海盗》、《莱拉》及《柯林斯之围》等系列“东方叙事诗”,有的诗歌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宗教神话所构筑的世界中尽情徜徉,如布莱克的《由理生之书》、《伐拉,或四天神》及《精神旅行者》等。这些诗歌都体现了诗人去往异国他乡或宗教世界的想象之旅、精神之旅,在对另一个世界的精彩描述中暗示出诗人对所身处世界的逃避,以及对现世社会人生之旅的思索。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09B261)。

参考文献:

[1] 胡和平:《模糊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 [美]利里安・弗斯特,李今译:《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

[3] [加]诺思罗普・弗莱,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 [美]乔纳森・卡勒,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5] [加]史笛文・邦尼卡斯尔,王晓群、王丽莉译:《寻找权威――文学理论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赵:《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7]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 A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Thomson Learning,2004.

篇7

关键词:人物改写 互文 《米德尔马契》 希腊神话

现实主义和神话是两种完全对立的艺术形式。现实主义的创作基点是现实生活,而神话依靠想象和象征。鉴于乔治・艾略特是公认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而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又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①因此,当我们把古希腊神话和《米德尔马契》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难免被人说成有牵强附会之嫌。事实上,神话不仅是“任何艺术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原始材料”,②它更是“所有文学创作的起点,包括现实主义小说”。③正是因为时空上的不契合,乔治・艾略特在现实主义小说中运用神话因素才具有突出的意义和美学效果。

一、多萝西娅与阿里阿德涅

艾略特对古希腊神话的运用首先表现在多萝西娅这一角色的塑造上。在小说的第19章,叙述者把多萝西娅和阿里阿德涅的雕像放入到同一个画面中,创造了强烈的对照效果。阿里阿德涅是希腊神话中克里特王弥诺斯之女。相传,克里特王宫里有一个迷宫,里面住着一个牛首人。雅典每年必须给牛首人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希腊英雄忒修斯作为贡品来到了克里特,并被囚禁于迷宫之内。阿里阿德涅对忒修斯心生爱慕之情,不忍心见他死于迷宫之中,并给他一把剑和一个线团。忒修斯抓住线头进入迷宫,杀死了牛首人之后循线逃出。他承诺娶阿里阿德涅为妻,却在前往雅典的途中,乘阿里阿德涅熟睡时将她弃于荒岛之上。

多萝西娅与雕像阿里阿德涅被叙述者压缩在一个画面中,冲击着读者的视觉神经。首先,从形体上看,这两个人都是美女。叙述者说道:“阿里阿德涅是古代的美人,虽然没有生命但栩栩如生。多萝西娅则是名副其实的有血有肉的美女。”④其次,从状态上看,两个人都在睡觉。雕像中阿里阿德涅的姿势是斜躺着,结合古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的经历,我们可以猜测,这个姿势很有可能就是阿里阿德涅在荒岛上熟睡的姿势。而雕像旁边的多萝西娅呢?“她不在看雕像,或许也不在想它,她只是沉浸在梦中似的”。(183)虽然事实上多萝西娅并非在睡觉,却有处于睡眠状态的特征――做梦。这些视觉上的明显并列给人以无与伦比的审美感受。

然而,叙述者对两个不同时空人物的如此安排,决非仅仅是为了给读者以视觉冲击。他是在召唤读者开启他们的视觉联想,调动他们的文学底蕴,挖掘多萝西娅与阿里阿德涅之间的关系。熟悉阿里阿德涅神话的读者很快就能发现,在视觉对应之外,多萝西娅与阿里阿德涅之间的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对应。多萝西娅与阿里阿德涅一样,年轻、美丽、善良,但在爱情方面却都是近视者。阿里阿德涅看不到忒修斯的对她的利用之心,而多萝西娅看不到卡苏朋的自私自大自卑的性格缺陷。与此同时,叙述者还将多萝西娅的命运与阿里阿德涅的命运链接在一起。她们都被人遗弃,最后又都以改嫁为结局。阿里阿德涅被忒修斯遗弃在荒岛之上,后改嫁酒神狄奥尼索斯;多萝西娅被卡苏朋抛弃在塑像厅,后改嫁威尔・拉迪斯拉夫。通过多萝西娅和阿里阿德涅之间视觉和生命历程的对应,叙述者的意图昭然若揭:多萝西娅就是现代版的阿里阿德涅。

二、利德盖特与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的选择”是经常出现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个主题。最早出现在希腊文学中,文艺复兴时期为视觉艺术所采用。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与阿尔克墨涅之子。十八岁时,赫拉克勒斯来到一个寂静的地方思考人生道路,碰到了“欢乐”和“美德”两个女子,她们要求他在两人之间做一个选择。“欢乐”承诺带给他没有战争,没有苦恼和烦闷的安逸生活;“美德”则许诺赫拉克勒斯一个英雄人生,但必须经过漫长而坎坷的道路。最后,赫拉克勒斯选择了“美德”。通过美德之路,赫拉克勒斯完成了十二项伟大的业绩。虽然赫拉克勒斯英勇无比,但他身上也存在着一个令人惋惜的薄弱点,即暴躁的性格和不稳定的情绪。这个薄弱点致使他几次杀人,为此他受到病魔缠身的惩罚。为了消除众神的惩罚,他把自己卖给翁法勒为奴。翁法勒十分欣赏他,恢复了他的自由身。赫拉克勒斯过起了享乐的生活,甚至穿起了女装,纺起了羊毛,他逐渐偏离了早年选择的美德路线。

费厄布拉泽牧师在与利德盖特交谈中,把利德盖特的选择与赫拉克勒斯的选择相对比,暗示了利德盖特与赫拉克勒斯的互文关系。两者的命运同起同落,形成一道共振的弧线。最初,利德盖特和年轻的赫拉克勒斯一样,有着伟大的抱负。他致力于医学事业和医药改革。他不是为了金钱,金钱也从来不是他的目的,而是试图在行医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寻找治疗疾病的解剖学依据以及生命机体的原始组织,从而在医学史上留下流芳百世的印记。因为看到了伦敦是个“钩心斗角、争风吃醋、吹捧奉承的场所”。 (142)利德盖特因此来到了外省米德尔马契镇,希望外省的环境能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刚来到米德尔马契不久,利德盖特立马投入到医学事业中。他在布尔斯特罗德开办的慈善医院里义务行医,并推行医药分离改革。不仅把弗莱德・文西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更是挽救了许多米德尔马契贫苦人的性命。利德盖特的医术很快得到了米德尔马契民众的认可。

然而,利德盖特自身有着与赫拉克勒斯同样的薄弱环节。他“情绪往往变化不定”,(145)极易被人激怒。在投票选择医院的带薪牧师一事上,利德盖特在不受他人偏见的左右下,本会投费厄布拉泽的票,但受到伦奇的话语的激怒之后,他立马写下了泰克的名字。在面对婚姻问题上,半个小时前,他还坚持不把结婚放在自己的行程表之中,半个小时之后,他却成了一个已经订婚的人。利德盖特帮罗莎蒙德盘发的情节,让读者不由地联想到赫拉克勒斯在翁法勒纺羊毛的情形。由于同样的薄弱点,他和赫拉克勒斯都在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变得虚弱,他的远大抱负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最后,利德盖特走入了伦敦,踏入了那个他最初想要逃离的地方。如同赫拉克勒斯选择一样,他最后的选择也背离了最初的道路。

三、卡苏朋与忒修斯

最初,多萝西娅把卡苏朋的“伟大著作”比作一座“迷宫”。(22)在第二十章,叙述者这样描述到:“可怜的卡苏朋先生在狭小的斗室和曲折的楼梯之间徘徊,找不到出路。”(191)在小说文本其他地方,叙述者多次把卡苏朋与迷宫意象联系在一起,借此暗示读者,卡苏朋像忒修斯一样,徘徊在迷宫之中。忒修斯是希腊神话的一个英雄人物。他勇闯迷宫、杀死怪兽、为民除害。这一系列事件,彰显了他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勇敢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的卡苏朋又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他个子瘦小,脸色苍白,缺乏力量。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总把他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威尔称他为僵尸,卡德瓦拉德太太用“干瘪”、“骷髅”来形容他,连卡苏朋自己也说他“生活在古人中间”。(15)最显著的体现是,他的《世界神话索引大全》还未完成,他就因心脏病去世了。卡苏朋似乎从来没有获得过强健的体魄。

身体素质的低下并没有在性格上获得补偿。卡苏朋内心阴暗、自卑又缺乏热情,野心勃勃但又胆小如鼠。他日以继夜地研究神话,想写出一本《世界神话索引大全》,却对神话本身没有兴趣,也并未在神话研究的同时,通过与古老故事的对话对生命给予新的思考,从而进行自我反思。因害怕别人发现他外强中干的本质,他不让多萝西娅和威尔帮他整理资料,甚至无法容忍多萝西娅对他的写作进程进行催促。因此,他在自己的四周建立起厚厚的围墙,把自己困在自己建立的黑暗迷宫之中,找不到出路。当多萝西娅向他抛去“阿里阿德涅之线”⑤时,他并不觉得感激,反而认为多萝西娅的行为是对他的莫大讽刺。

忒修斯和卡苏朋都曾处于迷宫之中。忒修斯凭借其身体力量、热烈的心灵以及阿里阿德涅之线逃出了迷宫。而在与忒修斯的英雄事迹的对比下,卡苏朋显得僵死、自私与狭隘,他把自己孤立起来,独自在迷宫中寻找出路。然而,“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的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的魔性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误中显现”。⑥不管是体魄上还是精神上,卡苏朋的身上都没有了希腊神话英雄的英雄品质。由于身体的不强健与心灵的不热烈,加上拒绝他人抛给他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卡苏朋注定是个走不出迷宫的“忒修斯”。

四、结语

《米德尔马契》通过互文叙事策略,建构了小说最基本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把欧洲文学传统和文明编织成了地毯上的图案”,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古老的文本从它所在的历史中释放出来,放到了当下社会的语境之中,从而使两个互文本成为意义不断增值的容器,增强了叙述的吸引力。小说文本中的互文性因素表明乔治・艾略特并非如亨利・詹姆斯所评价的那样,不重视小说的形式,相反,通过小说人物与古希腊神话人物的互文,我们可以看到,在福楼拜和亨利・詹姆斯开始指导英国小说形式之前,艾略特就已经开始了对小说形式的思考。

注释

① Peter.J.Capuano:An Objective Aural-Relative in Middlemarch[M].

② (俄)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M].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3.

③ Jose Ortega y Gasset.The nature of the novel[M].Hudson Review.

④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M].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83.下文中所有的《米德尔马契》文本的引用均出自本书,笔者直接在文中给出页码,不再给出注释.

⑤ “阿里阿德涅之线”出自古希腊神话典故,常用来比喻走出迷宫的方法和路径,解决复杂问题的线索.

篇8

【关键词】英语学习 文化背景 掌握 运用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进行区别的关键性特征,也相当于是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精神文明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就是对这种精神文明进行表述和交流的一种工具,同样它也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语言和文化而言,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也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所以说要是想将英语这一门语言进行很好的学习,就需要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比如说是:风土人情或者是人文历史方面,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对该语言进行很好的掌握甚至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们从文化背景中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

一、通^文化背景的掌握加强英语语言学习能力

1.有助于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与民族、地区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习语这个词汇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最为敏感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核心就是习语,它在一定程度上和民族地区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和价值观等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些种种的因素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英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就是基督教,所以说英语习语的词汇大多数就是来自于早在诺曼征服之前,法语词就开始进入英语。以诺曼征服为起点的中古英语时期约有一万多法语词进入英语。其中75%流传至今仍在使用。这些对于英国的文化、历史甚至是语言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比如说在:英国学者赛德尔1978年全面修订麦克莫迪的专著《英语习语及用法》中说 “习语不是英语中可用可不用的个别部分,而是组成英语一般词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tongue in check意思是以舌头检查、品尝之意,它是习语,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ck (虚情假意,说话没诚意)。描述人悲伤时则用了这些习语时,它们不仅为文章增色而且在表达上也丰富了很多,语言也给人以美感。如:be reduced to tears,dissolve to tears,a lump in the throat,in a black/blue mood,feel let down,sinking feeling,down in the dumps,feel low,one’s heart aches

to have a well-oiled tongue (油腔滑调)

add fuel to the fire (火上浇油)

to burn one’s boat (破釜沉舟)

2.对于学生们英美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有着促进的作用。对英美作品进行良好的学习和鉴赏也是学生们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一个国家的文学也是对该地区的文化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只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进行很好的了解,才能有效的对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有效的体会到英美地区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在历史上,文化复兴运动给英、美等欧美地区的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对西方的文学艺术进行了丰富,其中很多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来自于古希腊文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英语学习者要是想更好的对该语言进行学习就必须对希腊神话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的途径

1.在课堂上对英语国家的背景进行教授。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进行英语语法的教学的同时,对英语国家地区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讲述。通过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涵的讲述与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英语语言教授的时候,作为老师在适当的时间对英国地区的、文化历史进行讲述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有所了解,倍增学习的兴趣。

2.媒体技术进行讲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选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述。比如说是将讲课内容进行课件的讲述,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国外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制作成PPT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中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进行打破,创建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气氛,从而有效的增加了课堂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对英语语言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掌握,就要对其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以及进行深入的了解。而英国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它自身魅力的体现。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文化背景,那么一定会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游刃有余。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工具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中必须要清楚的认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习,不对该地区的文化进行了解,就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语言进行掌握。相反,如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背景的渗透,将文化背景融入语言学习中,那么英语的教学会更加吸引学生,从而达到良好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模仿 表现 神性 人性 救赎与审美

柏拉图(Plato)对诗既爱又恨。他年轻时曾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只是后来碰到了苏格拉底(Socrates),于是就成了哲人。但他后来又将诗人拒在了自己的理想国之外,因为在他看来传统诗人编造了一种虚假的神学不仅毒害了人的心灵,伤风败俗,更甚者亵渎了神明。然而,他从来没有完全摆脱诗的诱惑。他讨论诗和诗人,对诗的作用、产生和运作,以及对诗和心灵、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加以阐释,他的很多关于诗的论述已成经典。每当人们开始谈论诗的时候,总是最先提到他——柏拉图。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作家群中,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诗学理论开一代诗风,深刻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来的诗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①他的这句著名宣言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可以说是将自柏拉图以来直至整个十八世纪的诗学批评置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柏拉图和华兹华斯就像一条大路上的两个分叉路口,在诗学的道路上分别引出了不同的方向,为后来的诗人和批评家留下了选择和思考的空间。

一、“镜与灯”②

什么是诗?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这样写道:“诗这个词的意义是极广泛的。无论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中间所经过的手续都是诗。所以一切技艺的制造都是诗,获得它们的一切手艺人都是诗人或制作家。可是你们知道,我们并不把一切手艺人都叫做诗人,却给他们各种不同的名称;我们在全部创造领域(在艺术的一般意义上)之中,单把有关音乐和音律的部分提出来,把它叫做诗,而且从事于这种创作的人才叫做诗人。”③

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的词汇中,音乐不仅指音乐,还指任何一类依靠缪斯的灵感的艺术门类。他发现所有美的艺术都处在“音乐”的领域内,都从属于诗,在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它给绘画或建筑及诗以活力。

华兹华斯的《序言》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一个宣言,其中他对诗的定义为②:

(1)“诗歌是情感的表现或流露,或是情感起关键作用的想象过程的产物。”

(2)“诗歌是情感心境的传载工具,它的对立面不是散文,而是非情感性的事实断想,或称‘科学’。”

(3)“诗起源于原始的情感吐露,并因机体之故而自然地富于韵律和形象。”

(4)“诗歌能够主要地通过修辞手法和韵律来表现情感,语词也因此能自然地体现并传达作者的情感。”

(5)“诗歌的根本在于,它的语言必须是诗人心境的自然真挚的表现,绝不允许造作和虚伪。”

(6)“生就的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尤其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极易动情。”

(7)“诗歌最重要的功用,是凭借它令人愉快的各种手段,使读者的感受性,情感和同情心进一步发展并变得敏锐。”

两人对诗的不同定义进而引出了对诗歌起源大相经庭的看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早提出自己的模仿说,即在这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神创造的,是真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而来,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接着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中正式把诗视为模仿。“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都是模仿。”④“模仿者模仿的对象是行动……”④在诗歌里,“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它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④。可以说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事实上整个十八世纪,“模仿”都一直是重要的批评术语。从古罗马时代的贺拉斯(Horace)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以及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布瓦洛(Nicolas Boileau Despreaux)等都提出了模仿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观点有时接近柏拉图,有时候接近亚里士多德,但总的来说,他们都主张将艺术(包括诗)解释为是对世间万物的模仿。总之,诗就像一面镜子,将投射在自己其中的影像反映出来。

在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一谈到诗歌的起源,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诗歌必然是从原始人那些充满激情的,有节奏的,形象的呼喊声发展而来的。用华兹华斯的话说:“一般来说,各民族最早的诗人都是由于真实事件所激发的热情而写作的;他们写得很自然,由于他们的感受十分强烈,他们的语言也就非常大胆,并充满形象。”①这一信念取代了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关于诗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的假说,也取代了实用主义者的观点,即认为诗歌是圣人为了使他们的礼节和道德教诲更有意味,更容易传诵而创造的。

接着许多英国批评家发现,由于媒介的差异,在诸多艺术种类里,除了极少数以外,大部分都不是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模仿,而是“表现”。华兹华斯在《序言》中所说的那句话则被认为是表现说取代模仿说的标志,他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雪莱(Percy Bysshe Shelly)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力。

表现说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即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诗的根本起因,既不是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主要由所模仿的人类活动和特性所决定的形式上的原因,又不是新古典主义批评所认为的那种意在打动欣赏者的终极原因;它是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动力的“创造性”想象的迫使。于是“灯”的隐喻出现了,即诗人所反映的世界,业已沐浴在他自己所放射出的情感光芒之中。

二、神性与人性

诗在柏拉图眼中从属于一个最高的目的即美;诗在这儿向下传达,并给躯体以美,美存在于一个无限优于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世界,而且是神的世界,在这个神的世界中,真善美智和谐地融于一体。美,人的艺术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可领悟的参与或幻影,是一种绝对,一种神的品质。由于它的超然,它需要来自诗人的疯狂;柏拉图说诗人又清醒又疯狂,他们是被激情和疯狂所驱使的。而且,诗人的疯狂是来自上面而非来自下面的疯狂。柏拉图又说,神赋予人的非理性以灵感。这样诗人被带到与超然的神性的真正接触之中,通过迷狂,神与人之间的友谊便成为可能。

柏拉图进而发挥了希腊文化中的“灵感说”,阐明了灵感的来源,以及其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状态。柏拉图认为灵感的动力是诗神。所谓灵感,就是诗神凭附后的神力驱遣。灵感的源泉是神,诗人只是接受赐予,传达神的启示。“这类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会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因此,柏拉图眼中的诗是对神性的“模仿”和颂扬。诗人只是一个模仿者,一个空洞的项或者说只是一个“持镜人”而已。因为他们写作的灵感完全来自于对神的直觉性感受。神性向诗人灵魂的深处发射出迷人的光芒,然后诗人的外部感觉的生命和活动性从神那里接受一切东西,感知所攫获的一切事物,然后开始进入径直奔向灵魂的中心区域。

华兹华斯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使世人的情感成为批评指向的中心,因此标志着文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通篇序言中,华兹华斯一直以一个基本标准来确立他的合理性——超越时空的人性。这种思维方法依赖于这个假设,即人的本性,无论是热情、感受性还是理智,无论在什么地方,根本上总是一致的;人类的普遍情感必定是自然的情感,唯其自然,才是恰当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必须使什么人快乐?”问题的回答是:人性。过去的和将来的人性。“可是,我们从何处去找寻最佳做法呢?我的回答是:从心中;我们必须跳过绅士,富翁,专家,淑女的圈子,深入到下层去,到茅舍田野去,到孩子们中间去。”①

因此,在华兹华斯的理论中,下等人的基本热情和未经夸张的表现方法不仅被用作诗歌题材,而且被视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自身情感“自然流露”的榜样。至于诗人的本质问题,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很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①“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①

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不管地域和气候的差别,不管语言和习俗的不同,不管法律和习惯的各异,不管事物会从人心里悄悄消逝,不管事物会遭到的破坏,诗人总以热情和知识团结着布满全球和包括古今的人类社会的伟大王国。这就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十八世纪的诗人大多是农民或无产者——斯蒂芬巴克,打谷诗人;玛丽科丽尔,做诗的洗衣工;还有写诗的村童,罗伯特彭斯。总之,浪漫主义大多数主要的诗篇,同几乎所有的主要批评一样,都是以人为圆心而画出来的圆。

三、救赎之路与审美之路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绝不是救赎与审美的开创者,早在柏拉图之前旧约圣经就已经出现了,用诗的吟唱来涤荡灵魂的罪恶和呼求上帝的救恩;至于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则最早发端于德国,而后波及英国、法国和俄国。浪漫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开创运动,它的兴起是有着必然性的。两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背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格兰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从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引发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人类从此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巧合的是华兹华斯的一生就正好(1770—1850)体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整个历程(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等国家。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在法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就诞生了对近代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一般被认为是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的,即承认人的推理是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的。

然而随着理性、启蒙、文明、进步等现代观念的推进,人们发现生活并没有上升到一个更完满幸福的阶段,反而陷入到一种“普遍分裂”的困境中,即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存在与意识,必然与自由的分裂。这种普遍分裂是人类产生了不安的焦虑,造成人的心灵的根本匮乏与不和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产生正是由于对这种普遍而巨大的分裂的痛苦体验和深刻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原因就在于在浪漫主义出现以前,虽然启蒙思想家们逐渐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确立了理性/进步的现代性观念;然而,在文艺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的摹仿论、三一律等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进步/无限等观念仅适用于直线发展的、以自然和真理为探索对象的科学和哲学,而艺术却始终处于一种盛衰更替的循环运动状态,其中古典艺术已臻于完美的极致,古希腊艺术是永远不可超越的完美范本。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喜欢用两个比喻说明希腊文化与浪漫主义精神的区别:“圆”和“直线”。“圆”是封闭的,它的每一个移动点都与中心保持相等的距离。圆从自身开始又回到它的起点的循环运动。因此,“圆”是完善的象征。“直线”是向着一个确定方向的延伸,它始终超越每一个点,而不是返回自身。因此,“直线”是变化,生成,是对目标的无限逼近。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把古希腊文化看做是一种“圆形”文化,而把“直线”看做是“浪漫心灵”的象征。在古希腊文化中,人与自然处于完善统一的循环往复中,不存在有限与无限的两极性,因为就无所谓“超越”的问题。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确切地讲,自从以浪漫主义面目出现的审美现代性首次明确界定其反古典主义宗旨的基本立场,并宣称这一立场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伊始,超时间的、普遍可理解的美的观念才开始告退。从此,美的评判标准从传统转到了现时,从模仿转到了表现,从有限转到了无限,从超验转到了此岸,从理性转到了情感,从外在转向了内心——一句话,自我的生命律动成了美和意义的唯一源泉。

当人感到身处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道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和已经分离了的世界聚合。一条是审美之路,它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道路就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和历史的不完满在一个超世的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歉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受不完美的生命。诗是存在的歌唱,是生命本身的言说。所以无论是救赎之路还是审美之路,诗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载体,如果说文学是永恒真理的助产术的话,那么正是因为“诗是人世生活中的助产术”⑤成就了它的重要性和注定了它必须担当的角色。

救赎之路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已涉及了灵魂的问题,提出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而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学说。他认为灵魂具有高低不同的三重性,即理性、激情与欲望。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所以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柏拉图认为,只有皈依天道并以正义和美德为标准,灵魂才能摆脱轮回转世,在天上与诗神一起永享福祉。

因此,人的灵魂只有在经过了神的大爱的净化之后才能得到救赎免于轮回之苦。由于神的缺席,人被抛弃在大地上,人类被迫选择诗人这位“使者”向神吁请——神性归来。神亦看重诗人这个“中介”,替神宣谕生存的尺度。诗人就意味着注视着诸神远逝的踪迹,在世界之夜歌唱神性。

在西方传统精神中,审美的地位一直较低,而超验的神性总是高高在上。从华兹华斯在英国举起浪漫主义诗歌的大旗,再经过晚期浪漫派再到尼采都可以归到审美主义派。可以说,自从审美主义在西方现代性思想中崛起,精神冲突的原初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启蒙理性摧毁了神性的根基,审美理性是启蒙理性的结果,因为浪漫主义其实也是产生于启蒙主义的。自此以后,审美精神开始独占诗的历史行动。狄尔泰还小心翼翼把诗(审美),哲学,宗教摆在平等的位置,在海德格尔,诗干脆成了思的源头。阿多尔诺看到,现代抒情诗发达,乃是由于神恩已经不能安慰人,个人不得不自己唱歌安慰自己。

审美态度依凭生命的各种感官,本能和情感诗化人生,使世界转化成形式图画,灵魂由此得到恬然逸乐,在超然之中享受生命的全部激情,无需担心因卷入激情造成的毁灭。反之救赎的态度则是坦然承受此世的苦楚,不幸乃至屈辱,因为上帝的救恩使人分享神的生命,把人的不完美的生命救护到神性的生命境界,感领到救赎之爱。在救赎的形式中,诗不再是缺憾生命本身的颂歌,而是祈告神恩和至爱的呢喃。

四、结语

很多平凡的人是不会写诗的,因为天分或懒惰等原因无法成为诗人。然而,我们可以吟诗,颂诗,可以感受诗;也许说不明道不清一首诗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却莫名地被深深地触动。我想这正是诗的魅力所在。诗唱出了我们在世的幸与不幸,欢乐与忧伤,希望与绝望,唱出了生命本身的旋律。在那浅浅低声地吟唱中我们也许会更接近生命的原初。所以,无论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眼中的诗有着怎样的不同,是为了救赎还是审美的目的,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能够在这日益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下谈谈诗,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注释:

①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25,64,119.

②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42,86,156.

③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264.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32,47.

⑤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94.

参考文献:

[1]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柏拉图,著.王晓明,译.理想国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第一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雅克·马利坦,著.刘有云,罗选民,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9]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J].国外文学,1990(04):12-21.

篇10

关键词:陌生化;《天净沙·秋思》;诗歌翻译

一 前言

“陌生化”是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用以描述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一种艺术手法。所谓陌生化,就是通过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推动主体从一种新鲜的奇特的角度感受,从而强化主体对文本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发现和表达。诗歌的语言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主要特质,古希腊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说过:“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用的,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为了凸显诗歌的艺术美感,作者往往通过陌生化手法对诗歌的语言加以处理,在内容和形式上采用新奇陌生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对生活的感知和认识,从而突破并超越传统的惯有的认知模式,给读者在心灵和视野上带来新层次的冲击,从而满足读者“ 尝鲜” 的审美心理需求。

翻译和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陌生化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诗歌翻译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传达原诗的语言文字信息,还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性,向目标语读者呈现那些使原著成为经典著作的对目标语读者来说往往是新奇陌生的艺术特质。因此,在诗歌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努力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完成文字信息的等效传递同时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也传达出来,使目的语读者在欣赏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享受到陌生化的美感。下面,本文将就《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本做出比较分析,并对陌生化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二 原作的陌生化效果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名曲。原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来渲染气氛,言简意丰,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而最大的特点则表现在结构上。首先,人们对生活中藤、树、鸦、桥、道、风、马、流水、夕阳等熟悉事物的感知已经钝化,为了激发读者的审美,作者通过平仄的转换与匠心的押韵将这九件习以为常的景物进行了陌生化重组。全曲五个短句,句末五字均用/a /韵;前四句两字一顿,第五句三字一顿,句中平仄相间而句句之间平仄相对。整齐划一的节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韵味之美。全曲前三句全是名词和形容词,共计十八个字罗列了九种事物,形式上看各景物之间似乎若即若离,实际上却芜而不杂,富含隐性关联。寥寥数十字勾勒出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引发读者的感伤与共鸣。这样,一幅完整的“天涯倦旅图”便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的艺术性由此而生,“陌生化”的效果得以完美演绎。

三 译本的陌生化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对于目的语文化而言是异质的,在目的语文本中保留源语文本的外来异质性和他者文化性能够增加文本的陌生感和新奇感,达到陌生化的翻译效果。陌生化翻译通过增加翻译审美主体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而延长审美主体对文本的审美过程,同时提升审美主体对文本中的“异质”的敏感性从而能够获得对审美客体更深的理解感受。这种独特的的手法将引导审美主体以一种新的眼光对被陌生化的世界进行审美和判断,有效改变既有的思维定势而使他们获得对文本文学性全新角度的认识。

历时多年,关于《天净沙·秋思》翻译的讨论经久不衰。笔者将结合陌生化理论,主要从原作的语言和艺术信息是否等效转换的角度对其中两个典型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译文分别如下: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s,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wind from west,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s and roams.( 赵甄陶)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

翁的散文体译文摆脱了诗歌格律的束缚,用更直接、更具体的语言表现了原作的静态意境,但是原作中九种呈并列关系的意象在翁译中均为改译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将各种意象具体事物化,减少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同时,译文在格律上没有明显的韵感和节奏,失去了原诗外在的形式美。此外,翁在翻译过程中添加了动词,将原本静态的意象画像转化为鲜活的动态图面,虽达意却缺失了原作的意境和美感。翁的译本实际上采用了归化翻译的策略,译者把中国古典诗歌这一陌生的文学形式转换为英语语读者熟悉的散文,以使目的语读者更易于接受。但是译作在转换语言信息的同时疏忽了文化和审美层面信息的传递,可谓“得意却忘形”。

赵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特色,用一些简单的词组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意象画,保留了诗歌“陌生化”的艺术形式。前三句采用与原作一一对应的名词短语叠加形成意象并置法,既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又能够激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举二得。其次,赵译具有音韵格律之美,译者根据英诗韵脚的位置和音步的特点,分别采用三音节音步+扬抑扬格(一二三五句)和二音节音步+抑扬格(第四句),整篇译文抑扬顿挫,整齐划一,颇具诗歌独有的音韵美。再者,与传统的英文诗歌不同,该译本通篇没有一个动词,由十二个“前置或后置定语+中心词”的名词直接勾勒出一幅浑然一体的静态意象组画。动词的回避使读者能够不受文本限制,运用自身的审美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实现审美认知。这种新奇陌生的表达方式在译语文本中再现了原作中的意象,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接触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通过延 长读者对诗歌关注的时间和感知的难度而达到与原作等效的“陌生化”效果。

当然,任何译作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譬如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譬如译者自身的文化心态和文学水平,譬如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情趣和接受习惯,等等,故而不同版本的译文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无分上下。就文中两个版本相较而言,翁译读起来像是译者从这首诗的白话文直接翻译过去的, 失却了中国古诗的韵味;赵译则符合原诗简练的特点,与原诗长度大致相符,同时译者采用陌生化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差异,使得原诗的艺术异质性在目的语读者面前得以展示,达到了诗歌翻译中的陌生化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都需要“陌生化”处理,这样既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要求, 又符合语言艺术发展的趋势。当然,陌生化技巧在实践中的运用必须适度,如一味的追求新奇和陌生,则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晦涩难懂不能为读者所欣赏,那么这样的创作与翻译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审美是有选择性的,陌生化的审美要适度而止,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文献:

[1]陈琳. 论陌生化翻译 [J]. 中国翻译,2010(1):13-20

[2]刘晓萍. 解读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审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1(1):107-110

[3]刘晓萍.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词曲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 2011(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