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管理系统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生产线的能耗监管,本文以钢铁企业为例,深入探索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并分析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研究发现该系统由信息处理、故障处理、能源处理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辅助运行,实现钢铁企业能耗控制和成本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钢铁生产质量。该系统主要通过降低吨钢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等方式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能源管理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发展趋势
能源消耗是钢铁企业炼钢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炼钢流水线总成本的30%左右,能源消耗总量主要受到炼钢设备、流水线工艺水平、产品类型、企业能源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当前钢铁价格迅速下滑,“钢铁卖出了白菜价”、“国内钢铁库存五年都用不完”,这些耳熟的新闻宣传表明国内钢铁企业正在行业寒冬中煎熬,而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就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而愈发得到管理者的重视,而能源消耗作为炼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强化控制,因此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重要意义。
1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是冶金企业自动化控制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降低吨钢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等,同时EMS在生产事故预案的编制、事故查明和处理、能源分配调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该系统主要是用于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对企业炼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数量进行汇总和分析,协助能源管理人员实时监控生产线能源消耗状态,并通过调整能耗来确保生产线在最佳状态运行。能源管理系统的存在能够降低企业的能源管理成本,极大的削减能源管理的人员成本,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能源消耗监控和管理,并将分散的能源管理与集中的能源控制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分散的能源使用需要同步监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各个监控分站实现分散数据的手机;集中的能源控制主要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后给出控制建议,能源管理人员可以在中控端实现整个炼钢生产线的能源控制,从而实现集中式的能源管理与生产控制。
2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结构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在钢铁且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大型钢铁企业而言,多条生产线路和繁杂的能源消耗导致炼钢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寒冬使得钢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成本的控制,能源消耗部分的成本控制关键就在于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当前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信息处理、故障处理和能源管理三个部分,三个分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传递信息辅助各自的运行,从而对钢铁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能源消耗管理和生产线故障识别与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处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它是能源管理系统的基础子系统,包括了最基本的SCADA系统功能:不同需求的数据采集、分类数据归档、实时闭环调节、逻辑分析处理、人机界面、管理报表、基本数据处理等。故障处理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分级报警、信息记录和归档、故障基本分析、故障分析专家系统等。能源管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源计划管理、能源实绩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运行技术支持、预测分析。
3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管理重要性的提高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重要性提升,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未来该系统的功能和相关技术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钢铁等冶金企业现状和技术研究情况未来该系统的发展将有如下趋势:地理信息技术:该技术的最主要功能是定位,由于冶金企业能源消耗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测设备也分布在整个厂区,因此各地点的能耗都采集到终端进行处理。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确保终端显示出厂区各个地点的能耗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能够更迅速的找到故障地点,同时也为企业能源供应线路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4结语
综上可知,能源管理系统(EMS)是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的最关键系统,也是钢铁企业压缩生产成本、度过行业寒冬的重要环节,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信息管理、故障管理和能源管理三部分,信息管理主要用于能耗信息的汇总和分析,给能源管理人员提供控制依据;故障管理主要用于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监管,保持系统稳定;能源管理主要用于监测生产线能耗,用于收集控制信息。该系统的高效运行能够确保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质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是钢铁企业综合控制企业生产相关成本的得力助手,作为钢铁企业的基层信息管理人员,我们需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探索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化途径,提高能耗控制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艳艳,部龙江,胡芝春.中冶赛迪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及其实施流程[J].钢铁技术,2013(03):54-56.
[2]吴强强.浅谈冶金行业能源管理[J].酒钢科技,2011(02):398-401.
篇2
【关键词】能源 系统 节能 降耗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给企业能源管理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技术支持,企业对能源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能源消耗重点单位的铁路基层单位应该建立一套高效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使之不仅仅完成对能源消耗数据的计算,而是能够满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设备管理、数据分析、资料管理等要求,从而实现对能源数据、能源设备、能源计划、能源报表、能源分析、以及能源预测的一体化管理。
一、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简述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能源使用的全过程实施集中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系统。能源管理者可以通过该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量仪表进行联网,并把各种采集后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不仅是要对能源消耗指标进行统计,还要对能源设备的运行及状态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实时监控及科学管理。能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客户端对各个能源计量点的能源消耗情况、能耗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能源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该系统生成的能源数据、能源报表等资料对能源消耗的当前或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理者进一步提供参考。
二、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构成:硬件设备:可进行数据传输的计量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软件设备: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
(一)能源数据采集系统。高效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的采集应该通过使用精确、及时的计量设备来实现。目前,铁路基层单位主要考核能源指标有水、电、柴油、天然气等。对于这些能源指标的采集可以使用相应的电子设备来完成,如:水可以采用电磁流量计,蒸汽、天然气等气态介质的计量则可以通过带有传输模块的电子流量计,而电的计量设备可以采用多功能电表。
采集后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传输到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可以将传输来的数据信号解析为用户所需要的计算机显示数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各种能源数据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二)能源数据的存储系统。能源数据到达能源管理计算机时,能源管理部门应该设置独立的服务器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三)能源数据的处理系统。完善的能源数据处理系统应该包含远程抄表软件系统,数据库处理系统,数据报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
(四)能源数据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还可以按照能源管理部门管理的具体要求,对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掌握,一旦发生能源消耗异常,及时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减低能耗。
三、铁路基层单位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预想
(一) 现状。目前铁路基层单位能源数据采集主要采取的人工统计(查表)手段,将采集后的数据按时间节点上报至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人员将能源数据录入路局统一制定的报表系统,最终生成企业所需报表。目前对能源使用的管理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现有计量器具对人员成本需求较高,每一个计量设备都配备人员。且数据采集时间周期长,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设备、数据的动态变化。2.多数计量器具(尤其是水表)安放在地下井内,抄表人员需下入井内,且井内操作空间狭小,人工操作存在极大安全隐患。3.现有计量器具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具备通信功能的器具4.能源消耗数据均由人工录入现有能源管理系统,数据准确性受人为影响较大。
(二)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在系统建立的初级阶段,着重对易于操作的计量设备数据采集进行改造。可以将铁路基层单位一级电表,以及部分易于安装的二级电表,蒸汽表等能源介质计量器具改造为配备传输模块的计量设备。由于这些设备一般位于较为开阔的位置开,外界干扰少,电子设备的安装相对容易,因此对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选择无限传输方式。
(三)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
1.采集系统的建立。将铁路基层单位内所有能源指标计量器具均改造为配备传输模块的计量设备。由于段内环境复杂,建造年代较早,水网、电网分布极为复杂,如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或者载波通信方式,都比较容易受电磁场干扰,导致信号接收质量差,数据传输丢失。因此,在改造时尽量选用带屏蔽地线的有线传输途径,从而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2.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建立基于windows平台,支持SQL Server等数据库语言的数据处理方式的系统。根据需要建立易于操作的能源管理系统,系统可以建立子系统来实现能源使用全过程中各项管理功能,如:数据统计系统、报表系统、计量设备的管理系统等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建立能源管理分析系统,能源管理台账系统等等。
四、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预期效果
(一)实现能源使用数据准确。通过能源数据的自动采集,可以使管理者第一间掌握能源数据,确保了能源数据的及时。同时,由于能源数据均为自动生成,可以减少人为带来的误差,使统计数据准确,有效。
(二)实现能源设备的集中监控。通过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能源的使用进行集中监控。令能源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地了解和掌握能源使用的现场信息,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统一指挥和集中调度。
(三)善能源数据的计量核算体系。通过对能源数据的信息化的计量,可以实现能源报表中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生成,实现生产单位在各个时间单位内的用能统计与产品能耗核算。可以配合企业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篇3
江苏沙钢集团(以下简称“沙钢”)是中国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500多亿元,职工3万余名。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炼铁3190万吨、炼钢3920万吨、轧材3720万吨。
在发展过程中,沙钢一直注重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因势利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能源的管理与改造完善和升级,使工业化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先后荣获“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 “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从1995年以来,沙钢始终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多年努力,沙钢实现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实现了由传统企业向工业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的转变。
沙钢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有序开展,为了构建数字化沙钢,紧密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借鉴国内外钢铁企业信息化实施经验,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沙钢的信息化各个阶段总体目标及建设规划,来指导每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树立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沙钢集团整体运营,执行,决策平台,实现集团管、控、决策一体化、三流同步化“的总体目标。
沙钢通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集团型的大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运营、执行决策平台,很难做到政令畅通,决策有效、经营生产有序对接,很难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照企业发展现状,沙钢确立了充分借鉴先进的各种业务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合同为主轴的产供销整合管理和追踪,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实现集团,成员企业业务全覆盖。以质量规范为桥梁,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及生产管理等专业系统紧密结合,在保证质量、交货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的前提下做到最佳生产。同时将合同贯穿采购,到货、排程,生产、存货、销售、发货,掌握进度及实物动态,合理进行资源调度,实现管控一体,最终实现三流同步。
第二,依照同步企业发展的总原则,与时俱进谋定信息化建设规划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沙钢确立了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建设企业执行业务平台,为生产管理指令的有效落实可靠执行提供平台支撑。建立能源管控平台,节能降耗,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建立企业物流管控平台,为物流插上翅膀;建立企业产销一体化集成平台,优化生产计划,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产品品质。
第二步 在完成执行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集团整体管控、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集团效益,战略供应链效益最大化。建立集团管控平台实现集团资源共享,为战略执行提供支撑;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虚拟经济价值,提升协同效率效益。
第三步 提升决策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集团数据挖掘分析,决策系统,为集团战略决策提供导航,建立钢铁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沙钢已完成了第二步建设,正在向第三步迈进。
精心开展信息化促收益
为满足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沙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持续进行信息化资金投入。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4个亿,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及各个层次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并进行了有效集成搭建立体化,丛横交织的整体信息化链,为沙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沙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生产管控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高效生产管理执行载体,先后:通过建设铁水优化调度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通过建设整体产销一体化系统(MES)提升了企业整体生产效率、质量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建设物流管控平台,提升物流执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而在能源管控方面,沙钢高度重视能源管理,在行业中也是较早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能源管理集中管控的企业之一。首套能源管理系统建立于2002年。之后,又在2006年~2007年间,沙钢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构建了能源、环保管控平台(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通过实施,建立了全厂管控一体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覆盖基础自动化、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层次,直接提升沙钢的能源综合利用,减排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能源介质和余压、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时,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在能源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对能源、环保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为构建“绿色沙钢”提供了支撑。
通过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沙钢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果及效益日益显现,无论是管理效率,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得到快速提高,真正支撑了沙钢的跨越式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将实现能源环保集中管控
然而,沙钢在信息化能源管理方面的追求并未停下。虽然沙钢早就部署了能源管理系统,但随着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原系统设计功能已满足不了当前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加之国家新《环保法》的修订下发,对企业环保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实现能源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各级生产环节环保信息的集中掌控,提高能源环保管理水平,沙钢决定进行第四次能源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建立“能源环保管理系统”,旨在进一步实现各级生产环节环保信息的集中掌控。
据悉,本次能源环保管理系统建设以实现系统节能5%为建设目标,由沙钢与冶金自动化院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该系统计划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的全新模式,实现对钢铁企业生产各类能源产耗的集中管控。系统建立后,不仅能实现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平衡、减少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促进能源环保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源环保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技术判断处理、能源供需的合理调整和平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客观信息基础上实现能源绩效分析、计划用能管理、能源质量管控、能源产耗预测等功能,确保能源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顺行。
篇4
关键词: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计量器具;标准化
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量仪表进行联网,实现计量仪表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1]。系统的组成通常由计量检测设备、数据集中器(分站)、用户终端、管理服务器(主站)、管理软件和网络器件等构成,具有能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能源计量功能,其输出数据可用于能源统计与能源审计。
一、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各行业开发和使用的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无统一规范标准。因为缺乏国家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企业按照自行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模式较混乱。许多企业因为没有相关标准或规范的指导而茫然。据浙江省医药化工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调查显示,现阶段企业在能源计量系统由于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与输入输出报表等多方面的不规范,使得企业在计量器具选择、计量数据采集点设置的规范导致企业能计量与源平衡的不确定性。因为缺乏相关标准或规范,很多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输出政府能源监管部门的需要的各类申报报表(企业耗能设备一览表、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工业企业能源购销存表、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报表、生产信息报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政企不一致的状况,使得政府能源监管部门较难统一管理企业的能源统计与审计工作。本文就结合当前中国用能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对系统的设计规范做一些浅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二、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一般要求和设计原则
1.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设计要求
在设计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时,对设计硬件上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逐步完善。同时,配备的计量器具必须要能在线检定或校准;软件设计要考虑全面,给予必要的完善及升级的空间。
2.确定现场能源计量检测点设置与计量器具配置要求
(1)现场能源检测点确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应能采集行业不同种类能源的数据。所称能源数据,指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焦炭、水、蒸汽等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回收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点的设置原则是以能够准确和实时采集数据的作为计量检测点,并且要考虑能满足能源平衡、能源统计与审计要求[3]。具体数据采集范围包括: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科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2)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根据GB/T17167—2006标准要求,能源计量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点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不低于表1的规定(见下页表1)。
3.合理选用现场能源计量器具
根据GB/T17167—2006标准要求,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所选用的能源计量器具,要依据不同用能设备所耗的能源类型不同,而选用相应的计量器具。所选用的计量器具必须要能提供数计量据输出接口。选用的计量器具除了保证精度要求,也要根据生产工艺、使用环境等条件的要求,进行选择相适应的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计量器具准确度不低于表2的规定(见下页表2)。
4.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原则
(1)计量器具系统模块。计量器具系统模块的功能是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与能源供应部门收费端计量数据联网,实时监控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能源数据偏差,并将所采集计量数据形成对比图,出现不合理偏差系统立即报警。系统对电能供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有报警提示和报警记录。
(2)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模块。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模块的功能是自动采集各类能源计量点的实时瞬时量和累计量,采集周期在1分~24小时范围内可调。采集数据项目完全符合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的要求。
(3)采集数据传输、存储、查询系统模块。采集数据传输、存储、查询系统模块应满足实时传输的要求,考虑到数据传送速度,有线传输200米以内可采用双绞线串口传送,超过200米宜采用光纤以太网传送,也可采用无线传输;各采集点数据传输到人机交互界面的时间不应超过1秒。数据输出应满足集中化管理的需要,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查询到所有的能源计量数据输出。能源数据中心服务器实时监控历史数据一般要求保存不少于60天。
(4)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块。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的功能是对能源消耗计量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照系统设定各种能耗定额指标和节能量化指标计算分析,并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图表。超过指标系统立即报警提示。通过报警提示,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和能源消耗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纠正与改进,及时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开支。能耗定额指标和节能量化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企业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企业和车间能源消耗定额及用能设备单耗等。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块功能能够对每个产品能源成本、每个车间能源成本和企业能源成本进行监控和分析,并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图表,用能成本超过预定费用,系统立即报警提示。
(5)报表统计系统模块。报表统计系统模块功能是能够根据政府、各级公司及分公司需要,自动导出所有的各类满足政府能源统计与审计要求的用源申报报表(企业耗能设备一览表、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工业企业能源购销存表、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报表、生产信息报表等),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均能追溯到系统计量检测记录。
(6)企业、车间、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模块。企业、车间、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模块功能是实时监控企业、车间、设备能源实时消耗量,监控各项用能指标不超过定额指标。超过定额指标经报警提示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改进。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能对重点用能设备能耗状况、负荷率、有效利用时间、开启、停止时间等影响能源消耗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设备的高效、经济运行,减少设备的空载时间和能源浪费的地方。
5.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维护原则
信息系统应做好防电磁干扰,采集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并禁止与强电信号线混敷;与信息系统相连的外网系统应做好防火墙等病毒隔离措施。用能单位应设系统维护人员负责能源计量信息系统的整体维护;各车间也应有专人负责每天不少于一次的仪表值和信息系统反馈值的一致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
三、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工作成效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3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上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了《医药化工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系统》联盟标准,建立了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能源计量管理标准化。通过近一年的标准实施表明,统一规范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艺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的正确必可靠性,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改节能效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真正发挥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功效。其次应用能源管理的科学方法,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精确计量,自动采集能源量值数据信息,对能耗数据进行计算汇总、图形对比、经济分析、量化评价,控制能源消耗,节约了能源成本开支,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例如,浙江省重点试点企业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发酵车间经过对蒸汽消耗数据的分析,将灭菌工艺由原来的间歇消毒改为连续消毒,使车间每月蒸汽消耗量下降30%。精馏车间强化循环水温差管理,优化了操作参数,耗汽量从原来6吨/小时下降为4.5吨/小时,循环水用量从910吨/小时下降到450吨/小时,使该车间每吨产品能源成本下降15%。通过考核,公司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6%。
为了扎实推进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对企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规范、有效、科学的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规范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家依法实施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涛.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274.
篇5
关键词:校园 能源管理 计算机技术 采集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07-02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如今的通用技术。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人工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校园能源的计算与实时监控,并且要对校园能源的数据进行采集。如果使用人工技术,这将会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就非常便利了,不仅能减少人们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采集到的数据也更具有准确性。
一、校园能源的内容
总体来说,校园能源主要包括电、水、汽、油。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能源的分配区域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精细化管理。能够快速和有效地了解能耗设备的具体参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利于能耗设备更好的运行。以下就是校园内能源管理比较常见的一些能源设备的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
1.电
从供电所采集建筑总配电房、楼层配电间、室内、室外各区域的电流电压的大小、判断有无功和频率等相关参数。
2.水
采集市政进水、区域进水、建筑进水、用户用水等各区域的数量;供水栗房电流电压的大小、判断有无功和频率等相关参数。
3.汽
采集市政进户管、减压站、用户等环节的数量等相关参数。
4.油
采集用油量。
5.校园建筑
采集利用计算机技术监控点的所有信息,包括建筑名称、建筑大小、建筑面积、建筑时间以及建筑内能耗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能够了解校园建筑内各楼层和各房间的具体用能情况。
6.校园能耗设备
6.1校园室外照明:
采集光照时间、日出日落时间、运行时间(判断有无功)、电流电压大小和频率等相关参数。
6.2校园室内照明:
采集光照时间、日出日落时间、运行时间(判断有无功)、电流电压大小和频率等相关参数。
二、采集能源的方式
1.采集方式包含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
1.1自动采集: 可通过计算机技术定时地采集校园建筑内消耗能源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自动的传输到校园网上或者数据中心。
1.2人工采集: 主要采集不能通过自动采集方式的能耗数据和一些基本数据,如煤气、石油、汽油等相关数据。
1.3数据梳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采集到的大量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上传至校园网上或者数据中心,并永久的存储在服务器中。系统也会自动的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加工和相关处理,从而生成校园分类能耗、建筑分类能耗、用电分项能耗。
2.能耗数据展示
2.1能耗计量: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能源进行实时的监控,采集校园内电、水、汽、油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计量。这些精细化管理能够给我们提供可靠、及时和准确的数据。
2.2用电实时监测
用计算机技术查看配电系统图并对系统图的相应回路进行监控和查找操作,知道电压的具体情况。可针对异常的回路进行估量和计算,可得出总功率曲线。
2.3用水实时监测
用计算机技术监测水管网布局情况,明确各水表之间的关系与状态。可了解到具体自来水的使用情况以及特定时间水压大小。这样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水管网有跑水,漏水,冒水,滴水等异常情况。让我们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如故障排查或报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2.4天然气实时监测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校园内的天然气网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计量,来一个天然气模拟实验,可通过手工采集方法进行计算和估量。进一步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日统计、月统计、年统计和某一特定时间段统计。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做出一份汇总报表,将汇总报表上传至校园网上或者数据中心。
对校园内各种能耗设备进行监控和计算具体数据,完成单耗、总耗、环比、同比的能耗设备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校园内重点用能设备进行估量,计算节能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和采集数据,能够实现分类管理如分别计量,客观的评价能源管理方式从而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报表、图形、曲线或文字等方式反馈出来,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运行,完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消耗运行的目的。通过24小时实时监控的数据,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报表。
2.5能耗审核: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和各责仟单位的具体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能源管理相应制度及节能控制指标对整个学校及相关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检测、诊断和评价。
2.6能耗情况公示:
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校园网上公布各个职能部门或责任单位具体的用能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用一定的用能制度指标对各单位进行管理,对比之间的用能情况如消耗率、消耗水平、消耗的主要设备等,结合单位的环境和相关因素进行诊断与评价。
三、异常能耗数据的分析
由于需要采集校园内大量的监控能耗数据并对其进行存储,还要对其进行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各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通过校园网展现给大家,从这些大量的数据中我们很耐发现异常能耗数据和单位内一些不合理用能,同时也很难找出能耗设备的操作上出现的任何问题。但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用户能够更方便的诊断和分析用能情况以及能耗设备操作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1.信息挖掘
校园能源管理是以智能信息化为标准的,也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采集信息智能化、处理信息智能化、推送信息智能化、显示信息智能化和用能信息智能化进行全面的落实。
采集信息智能化是能耗管理的核心步骤也是一切信息的来源。采集信息的设备具有自动诊断、自动分析、自动处理、自动修复、运行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从而减少人工采集,不但给人员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扩建子系统内容
由于校园内能源系统不仅要对各单位用能情况和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要不断的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对这些大量进行操作从而导致系统运行过于劳累,因此要抓住能源自动监控、能源自动调节、能源自动修复和能源安全处理进行设计和实施,在统一的一个系统内划分多个子系统,为各个子系统划分任务,这样既可以缓解一个系统运行劳累,也能更准确的反馈信息给用户,形成高度集成和统一的管理。
结语
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校园内能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了数据的实时计量,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与实施。并且能对校园能源和能耗设备进行检测、诊断、调节、分析和修复。为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颖卓.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高校新生学籍注册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14(12)
[2]周海,刘昌敏. 高校能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2)
[3]张强,林泽勇. 高校能源管理探索[J]. 高校后勤研究. 2014(02)
[4]蒋春雷.高校节能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
[5]屈纪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初探[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10)
[6]汤露曦,王志平,汪暾,张立平,吴宝健. 能源管理系统在造纸行业的应用[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4(06)
[7]王之海,张淑红,张丽. 探究面向节能减排的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J]. 化工管理. 2015(13)
[8]金俭. 能源管理系统不是抄表系统[J]. 智能建筑. 2013(06)
篇6
【关键词】建筑;计量;能源管理
On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Zhang Yu,Huang Qiao-ling,Lai Zhen-bin
(Guizhou Building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 Guiyang Guizhou 550000)
【Abstract】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roblem is outstanding day by day,Good energy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has been crunch time,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The importance of sub metering device in energy management,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item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collection, but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Key words】Buildings;Measurement;Energy Management
1. 前言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在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工作中,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中央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做出的战略决策。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运行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能耗的三分之一。目前在建筑的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节能管理手段,这些管理手段存在节能总目标不明确、节能管理相 互脱节等问题。实际上在不同的建筑阶段,建筑节能的目标和本质都是一致的,都是要将建筑能耗控制。由于浪费与管理粗放,使这类建筑的耗电更加突出,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电能耗的监测及能源管理的研究,显得愈加迫在眉睫。
2. 建筑能源管理现状
2.1 目前,建筑的能源管理主要是由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来实现的,BAS系统可以根据预先编排的时间程序对电力、照明、空调等设备进行最优化的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实际管理中,通常采用采用以下能源管理措施:
(1)定时法:根据大楼工作息时间按时启停控制设备,如风机、空调、照明等。
(2)温度时间延滞法:根据大楼内温度保持的延滞时间,提前关闭空调主机或供暖锅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调节供水温度:根据室内外实际温度调节空调系统的供水温度,设定合适的供水温度减少系统主机的过度运行,实现节能。
(4)经济运行法:在室外温度达到13 ℃时,可直接将室外新风作为回风;在室外温度达到24℃时,可直接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这样的情祝下,系统可节约对送回风系统进行处理的能源。
(5)设备等寿命运行:对楼内冷热源主机、泵机、风机等设备进行等时间交替运行,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节省维护费用。
2.2 以上能源管理措施的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具体原因是多方而的,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而BAS系统属于工程性产品,并非成套设备,需要BAS系统工程师在现场做二次编程才能实现控制功能,系统性能受现场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在加上许多建筑建设方和管理方、使用方分离,造成很少有用户真正关心到底节了多少能,用户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事实_巨,由于缺乏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模型和完善的计量手段,即使有用户提出上述问题,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因此,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也成了促进能源管理的有效手段。
3. 分项计量的开展
3.1 由于建筑物的建造年代不同,各建筑之间的维护结构、体型系数、窗墙比、照明灯具、空调设备及用能管理等差别很大,加上建筑遮阳、通风形式的不同,对能耗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简单的用建筑物的能耗总量来衡量其能耗大小,认为能耗总量高的就是不节能。
判断一栋建筑物能耗的高低,应该通过分项、分类的能耗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真分析室内的环境质量,结合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水平等,才能真正的做到科学、真实、合理。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的能源管理工作找准方向。
3.2 分项计量安装原则。
(1)现有的配电系统分项电能管理用表的配置,不涉及现有配电系统的计费电能表计。
(2)用电分项计量安装是为了加强用能统计、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不作为用电计量收费依据。
(3)分项计量安装不改动供电部门计量表的二次线,不与计费电能表串接。
(4)计量装置的设置应能有效进行能量计量、管理,并保证计量量值的准确、统一和计量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
(5)原有的收费计量表数据,其电量可作为分项计量采集数据的对比参考值。
4. 能源管理意义
(1)帮助建筑用户实现能源系统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型、科学化管理。在原有的能源管理方式下,一般只记录建筑电源总进线的月耗电量和月费用,即使能做到记录每天的总耗电量也不可能记录所有线路的耗电量和实时电流数据。分项计量设备安装后,使建筑用户能实时掌握能源系统运行情况,对运行做出合理的调整策略。
(2)帮助建筑用户实现对能源系统的低效率、准故障运行的诊断.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3)帮助用户实现国家能源统计要求的能源管理和能源报表上传、提高业主的管理水平。
(4)持续性地为建筑用户提供建筑能源消耗情况,特别是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基础数据。空调系统是电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改造也是以空调系统为主,在拥有大量能耗数据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报告,为后期节能改造提供技术保障。
(5)促使用能单位加强用能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自觉努力提高节能效率,达到节约用能的目的。
(6)有利于定量评价节能效果,通过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可以采集大量真实的能耗数据,而数据的分析可真实的评价能源管理的效果。
5. 结束语
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手段,可采集到建筑物的分项能耗,通过统计与分析建筑的能源消耗,为政府决策部门和业主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促进建筑的节能运行和节能管理,将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到既有建筑的运行管理和实质性节能的阶段,最终建立起健全、规范化的建筑能源管理休系,进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事务存储过程;能源管理;信息化
前言
根据《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工信部节[2009]365号) 、 《关于〈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钢协[2010]128 号)文件要求,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对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建设符合莱钢特色的能源管理中心。
数据作为整个系统的重要因素,在后期的能源平衡分析、报表、决策支持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是系统实施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原有的解决办法
通常系统开发人员多是通过定时器或者线程控制去进行采集数据与分析数据,并将分析后的结果写入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一旦采集的点多,数据量大,并发性处理将会影响到系统的。一旦一些处理机制没有处理得当,会出现部分采集点的数据无法上传,造成数据准确性下降,质量不高等现象。如果关键点的数据采集不上来,可能会造成能源平衡分析的延后,甚至无法准确的提供领导决策的依据,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
2 技术准备
现代软件的设计倡导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相分离的设计原则。这样便于对程序功能维护和移植。考虑到存储过程具有以下四个优点:
(1)减少网络通信量。调用一个行数不多的存储过程与直接调用SQL语句的网络通信量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如果存储过程包含上百行SQL语句,那么其性能绝对比一条一条的调用SQL语句要高得多。
(2)执行速度更快。有两个原因:首先,在存储过程创建的时候,数据库已经对其进行了一次解析和优化。其次,存储过程一旦执行,在内存中就会保留一份这个存储过程,这样下次再执行同样的存储过程时,可以从内存中直接调用。
(3)更强的适应性:由于存储过程对数据库的访问是通过存储过程来进行的,因此数据库开发人员可以在不改动存储过程接口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改动,而这些改动不会对应用程序造成影响。
(4)布式工作: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编码工作可以分别独立进行,而不会相互压制。
因此决定采用存储过程的方式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将分析汇总后的数据及时写入数据库里,为后期的平衡分析、报表等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存储过程在EMS中的应用
了解到存储过程的优点,针对目前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现状,我们将设计思路分两部分:
一部分将老的能源管理系统中采集上来的数据通过分解拆包,保存在EMS系统数据库中,主要针对现场正在生产,不宜进行更换的仪表(主要是支持RS-485通讯标准的二次仪表),为EMS系统做补充使用,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采集点,可能既有二次表又有PLC等采集的,我们将EMS与老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比对,给能源计量包括决策者一个数据比对分析使用。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
(1)在数据缓存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创建t_gzzybdz表,存放的是需要采集的能源管理系统点的地址编号;
(2)从三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数据采集汇总保存在t_shuju表中;
(3)介质为水和气体的温度、瞬时流量、压力、差压、累计值,介质为电的正向峰平谷值、反向峰平谷值、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等数据通过横向、纵向的拆分事务存储过程的处理,上传至EMS数据库服务器中。便于系统进行平衡分析和报表等系统使用。
另外一部分是将kpware软件采集了部分通过PLC上传上来的数据,已经保存在EMS数据库服务器中,我们也是通过配置好的数据采集点的对照关系,将每个采集周期(通常是300ms一次)数据经过横向、纵向的组合、打包、事务存储过程的处理。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
(1)在数据缓存服务器中设置t_cedian表,保存的是需要从EMS汇聚层采集的数据点的Tag名称;
(2)将通过Modbus 、DTU等方式采集的数据进行高位与低位的计算处理、消除部分噪声数据处理、压缩处理等三大事务存储过程处理后,汇总至数据缓存服务器的t_ybztmp表,并对该表的数据进行后期的挖掘处理,将最后的处理结果存放至数据服务器中,必要时进行同期数据比较支持热线生产、能源调配使用,为生产做决策依据。
代码如下:
select distinct gzz,ybdz ,CONVERT( varchar(19 ),@sj, 121),'1' ,dwmc, cdmc,jzmc ,CONVERT( varchar(19 ),@sj, 121),isnull (lldwsd, ''),isnull (yldwsd, ''),isnull (llbz, ''),isnull (max( case cdjz when '流量' then ItemValue end ),0) [流量] ,0,isnull(max (case cdjz when '压力' then ItemValue end),0 )[压力] ,
isnull(max (case cdjz when '温度' then ItemValue end),0 )温度,0 ,'',case rsj when 'EMS' then isnull(max (case cdjz when '累计流量高位' then ItemValue end),0 )*100+isnull(max (case cdjz when '累计流量低位' then ItemValue end),0 )else isnull(max (case cdjz when '累积流量' then ItemValue end),0 ) end [累积流量],ybdz,'',CONVERT( varchar(19 ),@sj, 121) from (select gzz,ybdz ,ItemTime, ItemState,dwmc ,cdmc, jzmc,lldwsd ,yldwsd, llbz,ItemValue ,cdjz,rsj from (select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ems.ItemName ORDER BY ems.ItemTime DESC)lev ,yb.gzz,yb.ybdz, ems.ItemTime ,ems.ItemState,yb.dwmc,
yb.cdmc ,yb.jzmc,yb .lldwsd, yb.yldwsd,yb.llbz,ems.ItemValue,cd.cdjz,rsj from NY_OPCITems_test ems, cedian cd ,yb where cd.cdmc =ems.ItemName and ems. ItemTime
经过用户使用测算,采用存储过程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大大减少了数据的冗余,节省了磁盘空间。同时通过使用,一分钟处理大约3800多个数据点,16秒的时间即可完成三大并发事务存储过程的处理,大大缩短了数据的处理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现场数据的一致性。
篇8
一、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建设现状
《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的下发,明确了校园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出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技术节能活动作为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各大高校的广泛应用和大力开展,这不仅包括使用先进的资源能源节约型器具,更包括采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或节能管理平台。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建设了监控系统或管理平台,但能够持续使用并获得良好节能效益的并不多,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对系统的内涵认识不清
部分高校及使用者对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认识集中在对能源资源用量的远程集抄及对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等基础功能上,对大量数据中蕴含的基本规律的价值缺乏认识,也即对系统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深层作用认识不足;没能确立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建设在高校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在使用中不能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二)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不充分
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提出大大激发了节能工作者的热情,督促着各高校建设项目的启动。在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的时候,乐观激昂的情绪及认识、经验的不足可能会严重影响可行性分析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充分性,甚至可能会使管理者忽略了对节能效果、成本/收益分析、后期运行维护等问题的深入思考,造成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要求不具体、产品与预期相差较大、投资却看不到节能效益的局面,因而逐渐放弃使用系统。
(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勤也要逐步应用高新技术,这势必需要更加广泛、更加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持。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建设与深度应用涉及强弱电、通信、计算机、热能、自动化控制、土建、统计学、管理学等多个完全不同的专业知识领域,需要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甚至跨学科知识的人才。传统后勤人员主要是为全校师生提供“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服务,学历、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后勤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导致前述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不足的重要原因。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影响了后勤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四)经费保障不到位
校园用能具有覆盖面积大、用能人数多、用能节点分散、能源多样的特点,能源管理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所需投入较大。此外,在高校快速发展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硬件设施、校园安全各方面建设都在大力发展,也都需要经费支持。而大部分高校,节能改造项目的建设主要依靠省市专项资金,其他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因此,建设经费紧张就成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五)不重视系统维护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往往不了解维护的重要性,也就不重视系统的后期维护。缺少维护经费,不具备专职、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检查数据采集设备的工况,不核查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大大减弱系统的作用,问题长期积累最终导致系统的不可用。
(六)节能措施难以落实
能源管理涉及各个二级机构的多种用能情况,包括各学院科研实验、各职能部处办公、公共图书馆和教学楼教学等各不相同的用能需求。因此,校园能源管理是一项覆盖面广、用能情况复杂、相关人员多、统筹协调难度大的工作,这样复杂的用能现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如各机构的节能管理员变动频繁、通知传达不到位、职责不明确、节能动力不足等。结合目前部分高校节能减排管理体制的特点,即主要由后勤部门负责协调、督促全校的节能工作,而学校层面力度不足,工作推动不起来,节能措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能耗始终降不下来。
二、改进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影响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有效发挥的因素,笔者提出建设与管理建议如下。
(一)深化对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建设的认识
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的,顺应现代高校能源资源使用与管理迫切需求的,为用能现状摸排、能源供需分析、用能规律总结、节能策略规划、节能措施制定与实施以及节能效果评估和反馈这一系列校园能源管理流程的实现提供保障的庞大的信息系统。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初级阶段实现了校园能耗数据化和数据可视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系统应用的中级阶段是通过校园能源管理的动态化与精细化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实施能源消耗指标化提供数据依据,为学校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策略支持,建立并完善长效的高校能源监管体系;系统应用的高级阶段是以此为龙头带动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实现后勤服务人性化,通过日常能源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营造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与节能行为,提高节能的内在驱动力,打造节约、绿色、可持续的大学校园,发挥高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建立学校、后勤、节能管理员三级联动的节能管理服务体系
三级联动体系的建立是推动校园节能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以学校为主导、以后勤部门为主体的、节能管理员主动参与的组织结构首先表明了学校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及节能的决心,实现了校级层面的全局规划、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然后,以后勤部门作为开展校园节能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节能管理范畴的工作,制定管理细节,监督节能工作的推进情况;最后,由后勤及各二级机构的节能管理员主动组织开展节能工作,针对浪费现象进行治理,宣传节能理念,推动各项节能措施的落实。定期由学校、后勤、节能管理员三级共同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对阶段性节能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和半结构评估,查找问题并改进计划、落实计划、再次评估,直至问题解决。三级联动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各级的职责,使节能工作的开展更具条理性,有利于实现节能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三)重视系统维护,制定维护制度
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分析汇总用能数据、远程控制用能设备。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数据挖掘为能源管理提供支持,降低校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强化校园节能教育。而从本质上来讲,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设施)、软件、数据和人员。只有做好这四方面的维护工作,使系统能够长期、高效、平稳地运行,才能持续不断地为能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执行必要的节能控制措施。
基于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建设目的,数据是整个系统最核心、最具价值的部分。数据的维护主要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即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数据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建立容灾备份机制来实现,保证灾害时数据的持续采集和存储,以及通过数据恢复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实现数据完整性的基础是要先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因此,要做好系统硬件(设备设施)与软件的日常维护,包括对计量器具的检查、线路通信状态的检查、其它硬件设备的检查(智能网关、服务器等),确保设备设施正常工作,问题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对于硬件(设备设施)与软件的维护,除了前述的日常检查以外,还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使用条件的变化、未来环境要求等积极进行软硬件的更新、升级,不断完善系统,使系统能够适应新的使用要求而具有更长的服役寿命。人员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硬件设备的在线率,提高系统软件的稳定性和利用率。应对维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或提出更为简化的系统运行建议。此外,要对所有的维护操作建立文档记录以便问题核查,并作为未来维护工作的依据。
(四)设立节能专项基金,形成节能与维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高校数字化能源监控系统的建设与使用能够让管理者看到哪些部门用能量大、哪些用能是必需的、哪些存在浪费现象、哪些可通过控制来节约、哪些需要进行宣传教育。这样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工作,为学校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建立节能专项基金来反哺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如购买计量表具、升级系统软件、完善系统功能、扩大改造范围等,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效能,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建立系统运行维护的自供给机制。
(五)建立人才培养与储备制度
篇9
【关键词】 高校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 机制创新
一、合同能源管理必将成为高校节能工作的核心机制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简单的说就是节能服务商通过和客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帮助客户节能降耗,并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以此取得节能服务报酬和合理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其实质是一种以减少能源费来支付节能项目部分或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其突出特点是:零投入、零风险,客户不用出一分钱,也不负责设计施工等所有事物,一切节能改造的工作均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且客户还能按合同比例分享节能利润,合同到期后所有节能设备和节能收益均归客户。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根据客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以及用户向节能服务公司付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和节能设备租赁型四种模式。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占据主流,同时节能量保证型项目增长迅猛,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和节能设备租赁型项目也纷纷涌现。
1、国家政策助推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解决了我国企业和单位节能投资意识不强、节能资金不足、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各种高效节能措施的推广,减少了能源消耗。2010年我国政府全面出台政策法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4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为落实意见的实施,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又先后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应的全国各大省市也纷纷按照意见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关规定和办法促进节能工作中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如《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试行)》、《河南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机构管理办法》、《山西省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扶持、完善相关会计制度、改善金融服务、明确申请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的依据和程序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积极培育节能服务这个新兴行业。
2、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双赢双促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面向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在高校有其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首先,合同能源管理解决了高校节能资金短缺问题。节能服务公司与高校通过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合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设计、实施、维修等一系列节能管理服务,使高校在缺少资金及专业管理人员的背景下节能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次,节能服务公司为高校提供了专业化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其充分发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技术先进、管理全面、服务专业的特点,使高校由自我管理转变为专业管理,解决了节能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问题,有效地减少了项目成本,稳定地提高了节能效率。高校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仅获得了节能收益,而且将无偿得到高效节能设备,长期受益。再者,合同能源管理在高校的实施具有深远的社会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合作中不仅能为节能服务公司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还能为其储备大量的技术及人才力量,有效地促进了节能服务公司的快速发展。显然,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工作实现了高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双赢,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而且有利于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壮大。
3、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种种优势
(1)高校能耗高,节能潜力大,市场广阔。近几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高校校园建筑面积都有了大幅度增加,高校已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消耗单位,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此外,很多高校建校时间长,设备陈旧,能源利用率低,管理粗放,浪费严重。虽然近几年各高校都加大了用能管理力度,进行了一些节能改造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备较大的节能潜力和广阔的节能市场。
(2)高校体制健全,信用好、风险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改的项目回报期一般较长,节能服务公司普遍担心在改造项目结束后用能单位以其没有支付能力、政策变化、体制改革、领导更换等各种理由违反约定不支付款项。在社会诚信和商业诚信相对缺失、司法成本偏高、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中长期的投资普遍感到风险性较大。高校情况则不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员稳定、管理规范、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避免了因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带来的风险,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优质客源。
(3)高校用能稳定,易于核定节能量,操作简便。节能量的计算与核定涉及节能效益的分配,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在校园建设基本完成、学生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用能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生活几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高校节能量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与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服务合同的具体条款上易于达成一致。
二、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资金短缺造成的合作困难
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要集中于两种模式:节能效益分享型和节能量保证型。前者要求节能服务公司负责筹措,后者则要求高校用户方自筹大部分资金。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双方由谁出资,都存在困难。高校的核心职能是教学与科研,其资金多用于此。随着学校的发展,基本能耗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能用于规模化节能改造的资金是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多希望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由节能服务公司筹措资金规避资金压力。而多数能与高校匹配的节能服务公司均为技术型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有限,项目基本都需要融资实施,加之国家对此类项目现有扶持政策的不完善,银行等金融业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熟悉,缺乏相应的项目评估体系,致使节能服务公司对外融资困难重重。此种情势下,势必造成不少数目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
2、高校管理人员节能意识淡薄
高校一般建校时间长,能源管理者管理思想陈旧、成本意识差,用能习惯粗放,只要保障了正常的科研教学秩序,能源开销花多花少一个样,效率高低无人问津;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能源管理者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价格存在侥幸心理,如改造过后,能源价格波动,则得不偿失。由此造成高校方节能改造工作均较为保守,不到迫不得已,不会主动地实施节能改造。再者在现有的高校能源管理体系中,能源供给方与管理方一般均隶属于高校后勤系统,属于自供自管,而高校的能源管理者与使用者――广大的师生、教职工则分属不同部门,一方面造成能源管理者监管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能源管理者又对使用者的不良用能行为、习惯无直接管理的能力,长期以来造成能源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各环节的良好管理与支持。
3、高校对合同能源管理认知的偏差
在高校方节能意识、管理意识不足的不良影响下,再加上国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宣传的偏差,多数高校能源管理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非常有限,仅限于节能效益分享模式――用户“零投资”,“零风险”即可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其他模式的了解甚微。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流程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认识不足,对过程中双方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缺乏了解。另外,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目前又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加之高校相关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得高校多数项目合作都是在摸索中进行。合作中双方一旦出现分歧,由于认知的偏差,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4、高校可实施节能项目的局限性
近年来通过对一些高校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在选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项目上还趋于保守。实施的项目都是一些成熟技术在小范围的推广尝试,而在大规模新技术应用上面则缺少魄力,这也与高校能源管理的核心职能――维持稳定的教学、科研秩序的性质有关,大范围、高新技术的改造在高校实施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虽说高校节能项目潜力巨大,但其规模有限,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吸引力不足。另外,高校节能项目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上,不同于工业节能项目的规模大、节能量大,使得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化的改造能力体现不出来,单位成本上升,难于管理,收益率降低。这与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巨大资金及技术风险不成正比,因而节能服务公司拒绝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可能性较大。
5、相关政策及法规的不完善
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在能源管理方面,国家的政策压力及其在各领域都应起到的社会示范作用,是其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节能项目改造的主要动力。现有的国家能源政策不完善,高校执行不力是高校节能减排工作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使得高校这些“特殊”单位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再者国家针对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相关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的缺失,现有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一般多针对大型工业节能项目,对于高校来说申请难、审批难、兑现难,兑现周期也较长,自然无法刺激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展开。
6、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缺失
目前我国在权威的第三方评估体系的建设方面滞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能耗审计、节能量计算上分歧不断。双方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作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节能潜力是多少,实际节能量是多少。这些仅靠双方协商达成共识是不太现实的,我国正是缺少这种权威的双方均认可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告诉用户节能潜力是多少,实施后节能量是多少,通过第三方使得双方在信息上均衡,否则双方的合作就无信任可言。
三、加快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对策
1、多措并举,合力应对资金短缺问题
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需资金按合作模式的不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采用节能量保证型时的高校方与节能效益分享型时的节能服务公司。现阶段实施的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高校方不愿意主动承担资金压力与风险。若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地政策引导,例如对自筹资金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性奖励(资金)或在融资时相同条件下优先保障节能量保证型的项目,激励高校方积极自筹资金,资金上不全依靠于节能服务公司,这样不仅能极大地促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而且还可以使节能服务公司专注于专业技术的开发,获得更高的节能效率,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用户。
目前多数高校确实存在资金压力及融资困难等问题,自筹资金无望必须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时,项目资金压力就全部倒向了节能服务公司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多数要面临融资局面,如何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双方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这就必然要涉及到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融资难源于银行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节能服务公司的不熟悉、不信任。针对此问题建议先由银行对节能服务公司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评级区别对待,对一些信用良好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贷款利率及额度上实行宽松政策积极扶持,使有技术、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得到迅速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金融行业内部成立或者由政府设立权威的银行认可的项目评估机构,对需要融资的项目进行评估,认定其技术风险等级与预期收益情况,银行以此来判断此项目的可投性。对一些技术风险等级较高预期收益不稳定的项目进行规避,对一些技术成熟且预期收益稳定的项目积极放贷,同时适当引入保险业服务,对项目进行投保,降低项目风险。这样银行既规避了风险又拓展了业务,在逐渐熟悉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后,此类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2、责任到人,强化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
对于节能意识淡薄这个问题,除了高校管理方加大宣传、自觉培养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管理者缺少有压力的行政性命令和明确的节能目标。没有了这些硬性的指标,一些管理者就得过且过,侥幸心理重。我国政府应当效仿国外政府对公共事业机构尤其是高校下达明确的节能目标及阶段性时间表,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保持相当的压力,积极配合、按时完成的进行奖励,拒不配合、到期未完成的给予处罚,使得高校能源管理者无空可钻,必须付之切实有效的节能改造工作。对于管理意识不足、管理不利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能源供应者与管理者、能源管理者与使用者关系的问题。高校应摒除能源供应者与管理者为一家的现状,在高校设立独立于能源供给系统之外的管理机构,切实起到能源监管的作用;同时协助能源管理者积极与使用者沟通,使能源管理延伸到使用者内部,建议在各机关单位部门、各院系内部建立能源管理小组或者节能管理小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化立体管理模式。
3、加强宣传,全面认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在强化节能意识与管理意识的同时,要想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比如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管理者培训,增设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相关课程,校内的节能新机制宣传等,以此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客观全面的宣传,使各级主管部门、用户深入了解学习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培养相关人才,掌握其特点、模式、实施流程,消除双方在机制认识上的偏见,提高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自身意识和能力。
4、搭建平台,促进高校节能项目整合
高校节能项目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双方合作中的一大障碍。节能服务公司具有规模化的节能项目改造能力,希望通过规模化降低单一成本,提高整体收益率,而高校方一般不可能一次性提供大规模的项目平台,基本都是“前期试点”加“逐步覆盖”的模式完成改造。此类项目规模有限,有时还存在多点分散的问题,需要一个良好的节能组织平台――例如高校节能联盟,或建立一个高校节能项目协作平台来协调解决。平台既分享各高校用户节能减排经验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心得,又可整合意向高校项目资源,化零为整;同时可以采取收取项目管理费用代替中小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达成规模化的节能改造项目,吸引节能服务公司与之合作,这样项目双方的意向匹配度就会高很多。由此高校方、节能服务公司、平台(联盟)相互促进,三方共同发展。
5、完善法规,强化经济调控手段
针对法规及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应依照我国国情或当地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并带有明确阶段性目标的节能减排计划,严格执行。对于按时提前完成的高校进行奖励,对于完成不力的高校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取消相关单位、管理人员评先资格,扣发相关单位及人员的精神文明奖,使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与高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切实推动高校节能减排工作即推进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除了上级给予的行政压力,我们愿意看到的是高校方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地进行节能减排工作,选择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这就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经济调控手段上要到位。现有的相关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多针对大型的工业节能项目,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出针对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相关政策,突出可操作性,例如《关于促进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中小项目的财税细则》等,利用经济调控的杠杆实现推进高校实施此类项目。另外,针对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自身的特点,相对规模较小、节能量较小,单一项目能够获得的财政及税收补贴数目少,高校碍于繁琐的申请、审批程序,相关部门应考虑设立高校中小节能项目申请、审批、支付的绿色通道,方便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及时落实到位。
6、完善机构,成立权威的第三方评估组织
推进高校实施能源管理项目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权威的第三方项目评估机构。我国应在有相关技术能力的权威部门下设立此类组织,用于对项目的节能基准、节能潜力及项目实际节能量作出具有权威效应的评判。以此来平衡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在技术层面的信息度,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起到项目监督、风险提醒的作用,消除双方在节能基准判定方面的顾虑,使双方达成公平的合作。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GH-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史兆宪: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 阮丹: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 魏新兴:合同能源管理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3(2).
篇10
要降低能源消耗,首先需要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覆盖全厂的能源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对全厂各部门的电、水、蒸汽、等主要能源使用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进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的消耗环节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 而实际情况大部分企业的都没有现成能耗数据采集系统,计量仪表老旧,不满足采集要求,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
关键词:能源;仪表;改造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一 企业现状
该热力有限公司主要是使用三台100T的燃气锅炉(两台65T的燃煤锅炉备用)给周边小区在冬天时通过换热站的二次管网提供热,主要的能源有:水、电、天然气。现有情况如下:
水:计量器具备较少,只配备了关口总表
电:企业现有一个高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的总计量柜有供电局贸易结算用的高压关口表,低压配电柜分别控制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的风机、循环水泵。
天然气:给三台100T的锅炉使用,天然气流量计仪表带有RS 485通讯接口。
二 企业能源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三级计量设备即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得不齐,为满足企业三级计量设备能源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要求,需对部分计量表计进行升级改造,对二、三级计量装置增补和完善。
天然气只有给燃气锅炉车间使用,且带有RS 485通讯串口,所以主要重点用能设备需要改造和完善的主要是电表和水表。
三 改造原则
按照三级能源数据管理中心对计量设备的要求,对能源计量仪表进行改造,指导原则如下:
1.按照三级计量的要求,对未计量的能源计量点加装计量器具。
2.科学合理的安放能源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终端选址的原则是尽量选在计量点密集的地方,减短布线距离。
3.制定计量表计选型规范,针对不同的计量点进行设计。
4.对于计量不准确的计量器具,更换成精度高的计量器具。
5.对于没有通信接口的计量器具,更换成具有RS485通信接口的计量器具。
四 计量仪器仪表改造和实时数据采集方案
1. 企业的天然气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在天然气供应站里有三台宁波创盛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气体涡轮流量计CM-200M-E,具体的计量器具采集方案如下表1所示:
2. 企业的燃气锅炉风机用电和循环泵用电的6个配电柜是由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提供,6个配电柜间隔二十米左右排列安放在燃气锅炉风机配电室里,风机和循环泵的配电柜上均没有测量电度值,只有三相电流值,具体的计量器具改造方案如下表2所示:
3. 企业三台燃气锅炉的每台锅炉循环热水流量由WT4300 E3分体式电磁表流量计计量。采集方案如下表3所示:
4. 企业的总水表流量是自来水公司安装的总水表和生活办公用水流量、给燃气锅炉房的用水量、给燃煤锅炉房的用水量,均是机械水表,不带有远传通讯功能。具体的改造方案如下:
5. 企业的一块总电表安装在高压侧,是供电局用来贸易结算用,计量柜和高压柜均铅封,无法测量到贸易结算的电数据。只能将低压侧的电表加起来计量,低压柜有36块丹东华通仪表生产的PDM-801P单相数字型电能表:8块电表是生活照明用,这46块单相电表不带有RS485,建议用三相四线制电表,这样计量更准确.
6. 该热力公司共需要两台能源数据采集终端:一台安放在燃气锅炉引风机的配电室里, 一台安放在燃煤锅炉房旁的配电室里,能源数据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用GPRS网络或以太网络按照《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协议》和《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终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这两个规约将数据上传到企业能源数据管理平台上。
五 总结
能源数据采集是搭建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基础,采集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全面,在充分了解企业现有计量状况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制定数据采集、施工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