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监理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饮水安全监理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主要是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取水困难、水质不洁、水量不足等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发展比较缓慢。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定要大力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仅要得到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对其的管理。从以往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同时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此外,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来推进农村建设,以实现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特点
2.1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很多,但是按照目前农村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饮用水方面,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饮水取水困难,居民难以取得生活所用水;农村的水质也较差,水质污浊、杂质较多,难以达到居民饮用水的标准,因此威胁着当地的人身安全。此外,农村的水源一般是地下取水,饮用水的供给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保证供给源一直有水。当前,我国农村的供水方式比较传统,很多都是通过简陋的设备,从地下取水。而且农村的土地比较多,供水地比较分散,自来水的供应严重不足。发展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发展规模较小,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此外,由于很多有污染的工厂都建设在农村比较偏僻的地方,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农村的水质。因此,环境污染也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一大问题。
2.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点
当前,农村的饮水工程主要以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供水的形式比较多样,供水规模比较小且供水地点不集中。因此导致供水投资比较大,也提高了供水成本,相应地提高了水费,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比较低,长此以往会给供水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使得管理维修难以继续。
3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人均实际投资高,财政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因此人均实际投资较高,但根据现行的投资标准,这种投资并不能建立在该年份的价格水平基础上,主要原因是工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物价的浮动比较大。此外,大多农村地区在资金筹集上存在困难,资金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程与质量。
3.2工程规划、设计不到位
由于部分农村的环境比较复杂,使得对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较高,但是有些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此外,在工程规划过程中,部分地方规划不合理,因而对工程的建设造成很大影响。
3.3工程招投标及监理市场秩序混乱
工程招投标及监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根据我国建设发展的实际,这些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主要是资金问题较多,导致工程招投标市场混乱。此外,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使得监理人员并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4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4.1统筹规划,逐步实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问题所需的投资较大,但是地方财政的经济能力往往有限,所以应该合理调配其他资金投入,真正实现统筹规划。此外,经济的规划一定要根据各地方发展实际进行。
4.2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确定合理的设计规模
工程的规划、报告、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前期工作的力度。此外,还要有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保证工程设计规模合理。
4.3加强监督,规范水利行业建设市场
相关管理单位要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尤其要制定好市场的招投标制度,避免市场发展混乱。此外,还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对于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必须要尽到其职责。
4.4加强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有大的发展,就要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同时需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提高相应的供水标准,而且在发展中也要创新,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平。此外,相关管理单位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使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并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
5结语
篇2
农村饮水工程从改水防病、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各阶段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用水量标准不一,以及饮水区内人口增加等原因,造成部分已铺设的管道管径小,不能满足扩建后的供水要求;另外,由于前期改水缺少规划,对相临区域的饮水问题考虑较少,造成新解决区域很难利用现有管网。随着小城镇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新规划居民区远离现有的管网,很难利用现有的管网,需重新铺输、配水管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现阶段在选择输配水管线时要考虑到今后的新农村建设、道路规划。尤其是在新建水厂的管道走向和已建水厂的重新铺设管道走向上,应与交通部门共同协商,避免发生管道重新铺设的问题。同时,由水利部门、城建部门共同协商,将新铺设的管道尽量铺设在新规划的居民点上,不再铺设在老的居民点上,适合农村抗震安居工程,避免工程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
在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中,也受材料质量的影响,应尽可能采用高标准的安全性好的材料,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输水管道的可靠性必需十分重视,输水管道常见的事故是爆管,引起爆管的原因主要有:温度应力、管材质量、施工质量、地质构造和水锤等。管道中的气囊虽然不能直接造成水锤,但可借助水锤造成危害。在地形起伏地段,要求输水管道的最高点设排气阀。同时,根据水力计算成果,在压力较高且超过管材允许压力的地段,应设计减压阀或减压池,减少压力,保证输水管道安全。
2调节构筑物
水厂常用的调节构筑物有清水池、高位水池、水塔。建设调节构筑物,如有地形条件,应尽量建设高位水池。如无地形条件但有电源保证的地区,可选用变频调速器。如电源无保证,预计在一段时间里,不大有可能明显改善,则选用水塔。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应要求设计方认真设计,多方案比较。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要严格推行“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推行项目法人制,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经营管理方,责任感都得到了加强,使项目法人在项目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的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责、权、利得到了完全的统一,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法人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行招标投标制,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又规范了工程的建设程序,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在工程建设时,要按照相关政府部门下发相关通知的要求,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必须是乙级(含乙级)以上。
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能够安全、长期、有效运行,建设时必须严把质量关,包括: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和工程质量监督关。
在对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进行采购时,要采取县级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来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或材料供应商,产品一定要质优价廉,杜绝在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和有害的材料设备。施工队伍的选择要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施工队伍的素质高、技术硬、设备先进,杜绝出现二次或三次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施工,严格推行工程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工程的终身负责制度,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县、乡水利部门要抽调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一旦发现问题,责令其及时、限期整改,以保证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建设质量。
4结语
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现状;工作方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则是解决了农村饮水的问题,保障了农民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在调查了解基础上,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指导。做好工程建设、隐蔽工程等施工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
一、农村水利现状
1、农村水利管理相对松散,水质污染严重。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农村饮用水,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二是饮用受化肥农药渗透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造成饮用水源严重污染,而且危害的范围逐渐向下游发展。
2、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原来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主要追求粮食产量,所配套水利工程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花卉、瓜果和苗木对于水利设施的要求比原来的标准要更高一些。而且农业产业结构也是市场化的行为。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没有统一的调整、统一的建设、统一的规划。这就使得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出现了困难。
3、资金投入严惩不足。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不发达地区农村,没有较多的资金用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很多工程不能按期启动。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差距较大,主要靠群众自行解决,因此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二、农村水利工作的工作方向
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我国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权、利,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其次是积极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办法,走“以管理促开发,以开发促管理”的新路子。农村水利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坚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运行;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努力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当前,农村水利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要准确把握农村水利改革方向,注重协调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村水利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机制。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合理流转, 建立水权合理转换机制,积极培育水市场。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1、工程建设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要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是指,实施工程的主体是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要对国家和每个投资方负责。推行项目法人制,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经营管理方,责任感都得到了加强,使项目法人在项目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的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责、权、利得到了完全的统一,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法人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招标投标制,是指工程的设备、建筑材料、施工队伍都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推行招标投标制,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又规范了工程的建设程序,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工程监理制,是指在工程建设时,要按照相关政府部门下发相关通知的要求,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必须是乙级(含乙级)以上。监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资料必须齐全、规范,必须执行合同管理。
2、工程建设质量要把握设备材料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和工程质量监督关。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能够安全、长期、有效运行,建设时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把“三关”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即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和工程质量监督关。所谓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就是指在对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进行采购时,要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来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或材料供应商,产品一定要质优价廉,杜绝在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和有害的材料设备。所谓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是指施工队伍的选择要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施工队伍的素质高、技术硬、设备先进,杜绝出现二次或三次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施工,严格推行工程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工程的终身负责制度,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所谓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是指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县、乡水利部门要抽调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一旦发现问题,责令其及时、限期整改,以保证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建设质量。
结束语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他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资料、水工程、水环境。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陈冠军,沈佳程.论农村水利的可持续性发展[J].科技资讯2007(18):97.
[2]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郭根林等.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水利工程[J],2006
篇4
这次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议大家参观了岳阳、益阳农村饮水工程现场,应该说是感触颇深,几个市县介绍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各有特点,值得借鉴和推广。再群同志对去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了总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三点:
一、增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紧迫感
前些年,我省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大。根据20*年的调查评估,在我省农村5451.98万饮水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499.96万人,饮水不安全人数占到全省农业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水质不达标有1*6.22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70.4%,主要是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水源污染、苦咸水;局部严重缺水人口443.74万人,占29.6%。二是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范围广。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据统计,全省44335个行政村中,仅饮水型氟超标就涉及4721个村160.31万人,占水质不达标人数的10.69%。三是饮水不安全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严重,水性疾病发病率高,对农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投入资金8.8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3.41亿元,省级财政配套0.99亿元,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18.06万人,占“十一五”规划解决人数的29%,占全省饮水不安全人数的15%。但全省还有1213.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十一五”期间还要解决531.9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饮水安全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省水利部门要继续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到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富民强省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必要性,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切切实实的把这项工作当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来抓。
二、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点
要建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老百姓稳定长久喝上卫生安全的水,我看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理清思路,把握发展方向。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是富民强省、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向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二是找准水源,搞好工程规划布局。饮水安全,水源是关键。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做好水源勘测调查与分析论证工作,不仅水量足,而且水质要好。各地要根据全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规划目标,认真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将解决问题的类型和人数落实到乡镇、村组。要结合当地实际,真正选好水源、选好工程型式、适度确定规模,合理布局工程。
三是科学设计,合理确定工程措施。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及饮水安全问题类型有很大差异,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在城镇周边可以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平原地区,可以跨乡、镇或跨行政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丘陵地区,可以以自然村或跨自然村建设相对集中供水工程;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山区等地,可采用联户单户打井,或引山泉、建水池水窖的形式,兴建简易供水工程。尤其要注意利用现有的各类水库的水源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四是强化措施,确保投入到位。这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如期进行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农村饮水安全投资政策,各地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要实行政府投入、社会融资、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政府投入主要是国家专项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要保证落实到位。中央补助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必须用于列入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内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各级财政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今年没能列入预算计划的应从追加预算或其它渠道解决。为了加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地可采取多种办法,制订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工程投资。同时,要通过村民委员会,用好“一事一议”的制度,认真组织和动员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在此,我要特别,要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投资的应有效益。
五是规范管理,确保有序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建设和管理难度大。要严格工程建设程序,凡实施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凡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不得擅自调整、随意变更。要继续大力推广水利部六项管理制度,即“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工程监理和落实管理责任”。要让受益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参与和决策等民利,要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建设全过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规范操作程序,增加透明度。让公权在阳光下运行,让公平在公开中实现。
六是加强管护,保障安全运行。这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根本。各级水利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工程建设以后的监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群众意愿,有利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对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的企业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水安全的建设项目。要切实做好供水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为此我们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要求专门下发了紧急通知,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预防监测,确保供水安全。
三、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十一五”期间,我省平均每年要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并且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八件项目之一,任务非常艰巨。各级水利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制订具体的跟踪问效、检查督查、奖罚激励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重点落实“四个责任人”,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分管责任人,水利局长为直接责任人,业务科(股)长及分管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逐级落实领导责任与技术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决不能让各级签订的责任状成为一纸空文。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关键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保证体系。总结以往工程建设经验,我想有4项监管制度可积极推行:一是推行工程质量行政监督检查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巡视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二是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执行全面监理制,质量终生责任制。三是专家评审制。凡是较大饮水工程都要认真做好水质、水量分析报告,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论证,提交水利部门审批实施。避免出现水质、水量不合格。四是农民群众参与制。每处工程从规划、施工到验收,都有受益群众参与,自觉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三个安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制、专款专用制、项目报帐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控制;要加大资金监督检查力度,水利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同时,要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实行账务公开,严格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干部队伍安全。
四是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供水保证率。一是各地在规划项目时,要结合国家对其它水利项目的投入渠道,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如雨水集蓄项目、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等,都可以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结合起来,以应对严重干旱或突发水污染事件时农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二是在水源短缺地区,可整合水资源,实行多村联供,井群联供,或者利用原有供水水源,扩大容量,延伸管网,增加调节供水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
篇5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提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事关和谐社会推进,是一项意义深远关系重大的任务。为了让全县农村群众尽早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根据市政府长政发[2007]79号文件精神,决定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在一至两年时间里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全县4.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指导思想、实施办法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农村饮水质量标准,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办法;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在全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工作要求总体框架内,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市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借款人统贷统还。国家、省今后下达的饮水资金和市、县配套资金为主要还款来源,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补齐,水利部门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建后管理。
目标任务:力争今明两年解决全县4.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水质、水量、取水距离和用水保证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工程设施达到国家有关行业建设标准,尽可能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努力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此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各乡镇党委,乡镇政府要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圆满完成。
二、工作原则
(一)基本依据和解决范围。按照全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山西省长治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本依据和解决范围,按照“稳定解决、因地制宜、注意效益、建管并重”的工作原则,根据农村供水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各乡镇要根据已解决情况做好规划效益的平衡和调整,把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好。
(二)部门职责与协调配合。此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水利部门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体,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程验收及运行管理;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是主要责任单位,要认真做好资金调配、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后期全程配合;县卫生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是行业监管单位,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县监委、县审计局是纪律监督单位,从开始就要介入监管,直至工程完成;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在乡村要采取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宣传;社会团体、机构组织要积极参与、支持,为全面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多做贡献。
(三)工程建设方案与基本要求。县水利局要根据规划内村庄饮水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地形条件、经济状况,合理选择工程方案。对于浅层地下水受破坏或威胁的地区和水质不达标、水源水量不足的地区,要尽可能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可采取建设集中供水点的方式;对于水源有保障的单村,要全部建设规范的自来水供水工程;现有集中供水工程应尽可能实施延伸配套工程;对于水源条件很差或不具备供水条件的山区村庄,仍需建设必要的雨水集蓄工程,但必须建设达标的人工径流,同时要提倡蓄水工程实施简易自来水入户。各类供水工程都要尽可能实行自来水入户,经济条件好的村、户还可以入厨、入厕。
(四)饮水安全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解决规划内人口饮水安全的同时,对没有通自来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优先解决自来水入户,但要与村内街道硬化及排水系统建设统筹考虑。
三、前期工作
县水利局要认真做好各类饮水工程的前期工作,饮水水源要提前进行论证,工程建设方案确定后要及时进行勘测设计。凡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工程要有扩大初步设计,报省水利部门审查批复;50—100万元的工程要有初步设计,报市水利部门审查批复;50万元以下的工程要有简要工程设计,由县水利部门审查批复。
每项工程在开工建设之前,必须要落实项目法人,落实工程所有权、管理主体、管理方式,落实县级领导分片包工责任制,每个项目都要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安全工程项目分布挂图,建立完整的文档资料管理机制。
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积极协调工程占地,一般单村工程由村集体调整解决,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政府负责按政策解决,同时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要及时履行审批程序,办理取水许可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为农村饮水工程提供优质服务。
四、工程建设要求
(一)工程建设标准
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0)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20~40升;人力取水距离保证在水平800米和垂直80米以内,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供水方式尽可能采用全天24小时供水。
全县统一建设标准。有条件的村要尽可能采用水表集装,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技术和设备。各类供水工程的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管网铺设都必须符合行业建设规范要求。所的工程都必须达到合格标准,优良率达到80%以上,要建设一批精品工程。
(二)施工总体安排
全部工程项目无设计批复不能开工。县水利局根据市里下达的工程建设计划做好开工前施工队伍、材料集中采购招投标,委托监理等准备工作,在要求程序完成后即刻开工。今年要求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集中完成工程水源枢纽工程,今冬明春集中力量开展输配水工程,要抢抓施工时机,确保工程进度。2008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09年完成总体验收。
(三)工程施工管理
严抓施工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凡符合《山西省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规定的,施工单位和主要材料设备要通过招投标确定,要精心选择签订相关合同,主要工程材料要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购买。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实行仓储的要建立完善的保管制度,实行现场供货的要落实收发验各个环节制度,做到手续完备、责任明确。工程无论大小,县水利局都要选派技术人员包点、包片、包工程,落实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等各方面责任制。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程都要委托监理单位,实行工程监理或巡回流动监理。
工程监督检查要严格按照“长治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长治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办法”执行,要积极采取政府督查、人大政协视察、新闻媒体监督等办法,采取公示、排队、奖励等措施,督促各地搞好工程建设。所的项目要实行现场验收制度,县水利局要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定期检查,分段进行现场验收,尤其对隐蔽工程,要坚持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一工序,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对小型、微型工程和入户工程,项目验收后必须有受益农户或村民代表签字。县、乡两级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复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限期返工或完善,直到符合质量标准。验收结束后,县领导组要对验收结果统一进行审核,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要通过严把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五、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水利、发改、财政、农业、监察、审计、卫生、国土、环保等部门为成员,领导组全面领导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各乡(镇)也要有相应的领导机构,乡(镇)长负总责。县领导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包县、包工程责任人要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掌握工程情况,负责协调、监督,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各级都要落实目标责任制,明确激励机制、奖惩制度,确保领导有力,措施得当。
六、资金筹集与管理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
根据《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均估算投资410元(不包括入户部分,下同),省安排投资人均200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不低于省安排投资的10%,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不低于省安排投资的20%,其余由乡村和群众自筹解决。解决全县4.2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估算总投资1850万元,争取省以上投资约为844万元,市级配套84万元,县级配套169万元,乡村群众自筹753万元。为解决省以上投资到位晚的问题,市政府决定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17亿元。按照80%自来水入户要求,入户投资约需480-600万元。为了全面提高我县自来水入户率,我县积极出台扶持鼓励政策,对自来水入户工程户补100。县政府在积极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还要动员受益群众投工投劳,鼓励社会资金入股办水,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帐制,县水利局设立饮水安全专户,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统一管理,统一开支,并实行财务公开,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在实际支付中,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竣工报告、财务决算及质量监测报告,由县水利局验收后方能支付。由村集体组织实施和小型工程,实行先干后补办法,各受益村在完成计划工程建设内容并由县水利局验收后,凭结算单据付款,保证建设资金专款专用。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全程跟踪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工程安全。单项工程竣工后,审计部门要对资金使用及时进行审计,必要时要进行阶段审计。
七、工程运行管理
(一)明晰产权,落实主体。饮水安全工程要始终坚持“建管并重”和“管理从建设开始、改制从产权入手”的原则。要按照《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山西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长治市实施《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细则”,落实工程的运行管理主体,要把产权及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落到实处,做到产权明晰,责任主体明确,有人管,有人用。要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及时进行确权定界,办理相关产权手续。
(二)合理确定水价。农村饮水工程水价要依法纳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实行政府定价。水价制定要在严格审核供水成本费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对贫困地区供水工程成本水价高于群众承受能力的,县政府要提供财政补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为农村供水工程划拨“养站田”“养站山”等更新改造基地,为供水单位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永续利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价格,要严格按照省物价局《关于规范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用电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价商字[2004]398号)执行。
(三)推行民主管理。按照省水利厅和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农民饮水户协会”,落实“议事会制度”,真正让农民用水户参与进来,切实加强对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监督。
篇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十一五”期间,西华县共解决了17.4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工程总投资7862.9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5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7处,总供水能力21700吨/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的100.6%。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当地农村本小康的步伐,被群众称颂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运行情况是好的,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一些不足。其中产权明晰、管理责任落实,是工程良好运行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西华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
1.积极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
西华县政府了《西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健全了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职责。成立了下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统一管理。
2.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机构
2012年根据上级通知精神,计划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理水质检测中心,水质检测中心建成后由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定期为源水、出站水及管网水进行水质指标监测和检验。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切实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3.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的管理办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是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重要环节。西华县政【2012】15号文件中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的筹措渠道。制定了《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明确了维修基金的筹措、标准核定和收取、管理及使用等。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了《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了清产核资,明晰了工程产权,落实了管理主体,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工程管理因地制宜地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管理形式。县级管理机构对工程管理情况各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对于千万人大型集中供水站,均为承包经营,将供水站的经营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西华县饮水工程建立健全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归档资料包括: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监理报告、工程决算、水质检测记录、施工日志等,资料真实完整,由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派专人管理。
5.确定合理的供水价格
以保证工程良性运营为目的,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科学核定供水价格。西华县水利局会同有关单位、集中供水站、村委代表、用水户代表、用水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水费价格确定农户和企业标准为1.5元每立方米,按月按表收取。供水站定期及时公布用水量及水费收取情况,确保水费计收公开、透明、合理。
三、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运行成本高、亏损严重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网长,涉及面广,因用水量不大,致使成本过高,使农村供水站有一半处于严重亏损的局面。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居民用水量小;二是大型供水工程管网长,管道损坏率高,因路程远维修不及时,造成水损大;三是大型供水工程管网线路长,需二次加压电耗大,直接增加供水成本;四是农村用户分散,路程遥远,加大了水费征收难度,增加了水费收缴费用;五是在运行中,跑、冒、滴、漏现象存在,水利用率偏低。另外还有市场运行机制,水价形成机制、管理监管等许多深层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索。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分开轻重缓急,优先新农村建设试点,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创新管理体制,打造精品工程”的原则,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质量标准,推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五年内使农村49.3万人饮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标率达到90%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村村通自来水目标。
三、达标标准
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每人每天用水量不低于20升;所有供水工程达到供水到户、安表计量,偏远山区因特殊原因不能供水到户的,一次挑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具体要求
(一)凡新建、改建、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精心组织、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做好以下四项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水源工程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水源工程的影响,对水源水质进行检测、化验,确保新建工程水源稳定、水质达标。
2、加强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充分考虑水资源、地理、经济等条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一事一议”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既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又方便管理的工程设计方案。为降低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凡能采取集中供水形式的,原则上不搞单村供水。
3、加强工程规划设计组织工作。选择具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和了解实际情况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规划设计小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供水标准进行设计。做到有分析、有计算、有图纸、有说明,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深度和标准。
4、强化工程项目设计审批。凡兴建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超过5万元的项目都要进行工程设计。工程投资超过10万元的项目由市水务局审批,工程投资超过50万元的项目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
(二)资金筹措,公开透明,确保饮水安全资金专款专用
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筹措继续采取中央和省重点投资,市、县政府分别按比例进行补助、配套,乡、村和受益户群众自筹,并向贫困县相对倾斜的办法。除中央及省重点投资外,娄烦县、阳曲县市级补助资金为每人50元,两县配套资金为每人30元;其余县(市、区)市级补助资金为每人20元、县(市、区)配套资金为每人40元。所有县(市、区)所建工程资金不足部分,由乡村及群众自筹解决。为确保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可靠性,市县两级在补助、配套资金中另安排不低于中央和省国补资金的1%,用作项目规划设计论证前期经费。
2、各县(市、区)要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按照国债资金管理要求,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健全票据审核和资金拨付管理制度,杜绝弄虚作假、少干多报、随意变更项目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采取验收报帐或部分报帐办法,先干工程后付款,严禁挤占、挪用、浪费和截留工程建设资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要按照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市、县水务部门要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积极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专项审计。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要增强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对工程投资与构成及时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监督。
3、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落实好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将配套资金和乡村及群众自筹资金拨付到设在本县(市、区)水务局的农村饮水安全专户上,确保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凡新建工程,如县(市、区)政府配套资金不足、不到位和乡村及群众自筹资金不到位,市水务局将不予安排资金补助。
(三)严把五关,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标准
1、把好工程建设组织关。每处工程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明确质量进度和完成时间,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关。中央要求国债资金农村饮水项目要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故在施工队伍选择方面,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多、价位相对较低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总投资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招投标时市水务部门派员参加,超过300万元的集中供水工程请省水利厅派员参加。
3、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要大力推广招标采购和交货时进行抽查检测的方法和手段,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杜绝无生产厂家、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无产品质量说明书的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不论工程大小,都要制定施工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明确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施工质量。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原则上都要实行工程监理制。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实行跟班式监理或旁站式监理。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监测反馈,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员代表全程跟班,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工程建设管理监督举报制度,使工程质量得到政府、群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杜绝“低标准、低质量”工程出现。
5、把好工程验收关。工程项目建成后,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省、市要求标准严格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书面申请市、省验收。尔后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复验。工程项目验收必须有受益农户代表参加签字。决不允许不合格工程、群众不满意工程投入运行。(四)明晰产权,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永续使用
1、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把任务落实到人。县级水务局要设立专管机构,确定专管人员,把安全饮水工程真正建好、管好、用好。
2、在基本不加重农民负担,又有利于工程良性循环运行的前提下,制定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核定、水费征收管理、工程大修及折旧基金提取使用管理、水源地及水工程保护办法。运用创新思路、改革精神和科学态度落实好每一处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所建工程永续使用。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可采取股份制、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明晰产权、落实管理主体。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工程运行记录。实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制度,鼓励群众参与供水工程管理、监督,让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核定基本水量和最高水量,并按相应标准征收水费。实行预收水费或凭票供水制度,逐步推行先进的自动收费管理系统,确保供水水费足额征收。设立水费收入专户,建立健全水费使用管理办法,所收水费专项用于工程管理、维修和更新改造。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站,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力度,配备必要的管理设施和水质化验设备,及时解决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由供水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程管理委员会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务部门和受益乡、村代表组成。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单村供水工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由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供水工程,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
4、市水务局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督查,组织专人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完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措施,确保每处工程有明晰的产权和创新的管理主体、健全的管理制度、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的水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水源地及水工程保护措施。凡工程管理验收不达标或原建工程运行不正常的,在全市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凡不积极进行整改、不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今后不再安排饮水工程。
五、组织领导
成立*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组。
*
篇8
关键词:武宁县;农村饮水;问题;对策
前言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世界水日、世界水论坛)。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维持人的生存基本需求、每天必须得到最低数量安全饮用水为3-5升。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等需要20升/天,加上卫生和洗浴等生活基本需求用水,大约每人每天需50升。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一、武宁县农村饮水现状分析
武宁县位于赣西北部。东接瑞昌、德安、永修,南邻靖安,西连修水,北毗湖北通山、阳新。在地形上属鄂赣边缘山地、丘陵的一部分。整个地形两山(幕阜山、九岭山)夹一谷(修河),分别从南、北向中部修河逐级层层下降。我县属修河富水流域。全流域内河流众多,雨量充沛,地表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812,地表径流除过境水外,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8.47亿m3,人平水量5962 m3,亩平水量7674 m3,高于全国水平。地下水根据调查年储量为1.29亿m3。我县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匀,洪灾、旱灾交叉出现。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优越,但开发量不大。水资源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利用率还很低,据调查目前仅利用总量的40%左右。
武宁县全县总人口为3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5万人,占总人口84.68%,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16.676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6.61%,根据“十一五”期间的调查,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12.784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3.39%。其中:氟超标0.258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02%;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0.1446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1.13%;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3.3123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5.91%;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0.7311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5.72%;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0.7962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6.22%;水量不达标1.3621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10.65%;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3.1052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4.29%;水源保证率不达标3.075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4.05%。全县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2.5014万人,其普及率为农村人口的8.5%。我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成因经调查分析主要是:饮水不安全户居住分散;部分山丘地区水资源缺乏;不安全户贫穷落后,无力自筹解决;取水路径较远,引水工程规模较大。
“十一五”期间,我县本着“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指导思想,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县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909.64万元。共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87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人口4.8965万人。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农村饮水安全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是水源保证率低,季节性缺水严重。由于森林采伐,部分行政村附近的森林植被破坏,山林涵养水分能力降低,土壤蓄水能力下降,致使地下水位降低,来水量明显减少,造成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缺水季节时,村民只能饮用污染严重的河沟水、溪水和土井水。
二是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极少数地区存在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如罗溪乡存在部分氟超标水源,还有极少数地方存在血吸虫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乡镇还存在一些违规现象发生。
三是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大部分群众采取的是自己单户打井,屋顶架设水箱的办法供水,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且集中供水方式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河流、水库及山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些建成后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由于无人维护、无人管理,几年以后受损失效,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工作层面上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少数乡镇领导对农民饮水安全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各乡镇之间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集镇快、山区乡慢”的现象。水质监测没有正常运行。相关水质监测部门每年仅低档次地监测十个以下供水工程水质,绝大多数供水工程都没有被监测过,水质得不到保证,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也存在失管现象。
三、对策
针对以上发现问题,依据笔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是事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县乡政府要加大重视力度,增加农村饮水安全资金投入,配齐乡镇水利员队伍,把解决农村不安全人口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抓出成果,取得实效。
二是要在饮水工程的前期规划过程中,要深入实地,在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情况下,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充分进行论证,并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规划不能只顾眼前,要充分考虑以后的用水需求发展,要为以后工程扩容等预留余地,作出一个经济合理的规划方案。
三是要对于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要尽量采取集中供水方案,采取引山泉水、打井建水塔等多种方式,提供一个或多个村庄的饮用水,同时要注意取水水源必须通过县卫生检疫部门监测才能采用,取水工程必须建立净水设施,保证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四是要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大工程管理“四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力度。抓好抓实每一个饮水工程项目,做到目标到项目、责任到人,将任务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状,实行质量终身负责,确保每个工程项目都有技术人员、都有监理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要设立专户管理,严格财务手续,做到专款专用、专物专用、不截留、不占用、不挪用,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县水利局、审计局进行审计。同时在资金使用上充分调动受益村组群众的积极性,按谁的配套资金先到位,谁先实施,谁的配套资金多,相应的国家的补助多的原则,确保国家补助资金用到实处,并能更快发挥效益。
五是要在饮水工程项目完工后,对工程的后续维护和管理,要及时明确管理主体,由管理主体负责对工程全面管理,同时,乡(镇)政府与管理主体签订管护合同,由管理主体负责工程的维修与养护,使工程运行管理做到“谁受益、谁管理、谁维修”。今后国家和地方不再负担管理费和维修费,供水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受益农户集体所有,以增强他们对工程设施的保护、爱护意识。
参考文献1赵立娟;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几点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09期
篇9
[关键词] 农村 饮水 安全 工程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33-01
一、 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当前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现象严重,由于饮用水细菌超标、地表水未经处理等导致的地方病最多,影响了牲畜饲养,更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二、群众对饮水安全重视不足;三、农村供水工程普遍缺乏净水设施和措施,具备净化设施的地区也因为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导致净水设施利用率低,形同虚设;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工程规划和后期管理脱节,导致工程建设存续期短,报废、重建频繁。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困难
1.工程成本高,缺乏资金来源
一方面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农村人口密度小的特点使得人均管线长度较长,工程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意识不强,经济支付能力较差,即使建设了饮水安全工程,实际供水量远远小于工程设计的供水量,造成资源闲置的同时也使得工程资金回笼困难。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来源通常是国家或者地方财政共同投资,来源单一增加了资金压力。
2.招投标不规范,工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招投标阶段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相关的行业评标标准未形成,造成招投标过程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先进、经济、安全和质量,导致最后施工质量不过关甚至无法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验收。
3.水质质检不到位
水质质检不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缺乏必要的质检设备,二是即使具备设备和相关人员,由于缺乏对质检工作的重视或是质检费用较高,导致质检频率较低。水质质检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供水水质难以保证。
4.缺乏健全的配套管理体制
一方面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客观上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各个地方的农村供水工程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少且缺乏专业性。工程建设后,地方财政也难以拨付资金进行后续维护管理,导致不少设备由于得不到更新、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工程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投标制,从各个环节管控工程的建设过程,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标准化的工程建设。
首先应当保证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水资源环保等众多行业和部门以及地区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工程的科学规划十分必要。工程规划应当建立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统筹。其次必须规范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审批程序,从源头上管控工程质量,实现对水务规划、水质检测检疫等部门的统一组织和对项目资金的统一配置,加强政府在工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动态全程管理。
2.因地制宜,合理建设饮水安全工程
合理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围绕合理利用工程建设资金完善各项建设程序。在国家和地方已投入的财政资金的应用上,通过制定并执行各项工程建设制度,把好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质量监督关、检查验收关,资金统筹安排,先报后拨并实行财务公开,从内部和外部实现对资金的管理,防止资金流失,促进资金使用率的提高。在项目资金的筹集上,因地制宜,从当地农村经济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估地方财政和群众的筹资能力,准确核算工程成本,优化政策,保障项目投资足额到位。
3.加强工程建设监督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农村饮水安全密切相关,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当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建设中及时发现隐患,进行纠正。质量监督工作由县级水利管理部门负责全面推行,对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特别是材料和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等重要的质量监管环节,要指定至少两方人员共同检查,施工最后阶段逐层检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双管齐下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农村饮用水质量的提高和保障,需要从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两方面着手,才能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应当遵照有关规定和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检验水源水质符合标准后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水源遭到直接污染。水质净化工作,则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后续工作,应当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完善供水水质保障服务体系。
5.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
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源的评价选择、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因此在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为了解决当前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水质监测工作滞后缺失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保证能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使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
四、结论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事关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饮水安全工程绩效,使农村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春玲,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
[2] 孟祥春,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9).
[3] 李萍,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科技风,2013(05).
篇10
1、农村饮水工作成就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海拔185-2358米,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851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318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为解决农村“饮水难”,全县先后开展了“农村改水”“乡镇供水”“入畜引水”到现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等解难用水工程,自2006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46个(处),基本解决了10万人的农村“饮水难”的问题,使受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健康状况得到了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旬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水资源短缺,加大了农村“饮水难”。虽然汉江穿境而过,但因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山高坡陡水低,饮用水源呈逐年萎缩之势。山坡上即使有小泉小沟,水源很不稳定,季节性缺水比较普遍。再者受降雨分布时空不匀,加上半高山、高山居住人口分散,又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旬阳县平均年降水量为851毫米,显偏少。二是靠集雨的水窖、蓄水池和堰塘的高山村一遇持续干旱蓄水设施干涸,需要到几公里外拉水和政府送水吃,水源紧缺、水量严重不足。
2.2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威胁农村安全饮水。主要污染源有:一是水库、堰塘养鱼,大量使用化肥,至使水源水质富营养化。二是农田、果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三是采矿、工业及生活垃圾污染。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而且给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巨大难度和挑战,也给水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
2.3设施小型分散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旬阳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每年洪涝和严寒使大量农村供水设施损坏,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正常供水。很多山区没有饮水设施直接取用河流水、水库水、堰塘水、溪沟水、泉水、窖水的部分人群,水质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并诱发多种疾病。据调查摸底,至2012年底,全县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农村人口仍有18.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
2.4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农村供水工程具有面广量大、小型分散、用水户经济承受能力弱等特点,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实行水价收费管理不规范,运行管理经费基本无法落实;供水厂缺乏有效的监督,只注重收费,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乡镇机构改革供水厂有私营、集体、公私兼营等多种管理形式,造成责任主体不明,权责不清。
3、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3.1统筹规划,加大前期规划工作力度。一是做到工程设计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根据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每个具体建设项目的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3.2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保护好饮用水源。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要确保水质达标,寻找好的天然水源,要通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保障水质达标,保证供水安全;“先集中,后分散”,在工程布局上优先考虑集镇、村民集中点集中式供水形式,实行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3.3加大小型饮水工程运行机制建设。解决农村“饮水难”,发展农村供水事业一靠投入、二靠改革。不增加投入,就不能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的投入难以发挥效益。必须把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农村饮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管理规范、机制健全、供水安全”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有条件的村庄试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村创建模式,实行整村推进,建设一批模式创新、体制健全、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