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经济政策

篇1

一、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不足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我国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中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产业集群层次低,竞争优势难以持久。从集群的整体水平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大部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大多表现为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主要从事资源类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服装、玩具、鞋帽等。这些产品大都属于制造业中“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专家分析,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鞋国和鞋出口第一大国。全世界鞋类近年年产量大约是120亿双,中国已连续5年超过世界鞋产量的50%,居世界首位。其中,福建约占全国鞋业产值的23.28%,晋江约占福建鞋业产值的45.9%。产值虽高,回报却与之不成比例。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平均单价不足3美元,处于全球最低水平。虽然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我国的鞋类产品在出口时占尽了价格便宜的优势,但随着用工环境的改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加上欧盟普惠制的取消,以及来自其他制鞋大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现有的优势并不可能长久保持。目前有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衰退的迹象。

――关联产业的集合度低,多数产业集群还未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大部分企业靠单打一,存在“宁为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而单打独斗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提升。不少传统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后,缺乏通过产业链对集聚产业进行整合,一些产业集群同业无序过度竞争突出,不少主导产品的产业配套能力较弱,无法构筑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有些产业集群不能在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中开展分工、协作,特色产业不强、不大,影响了产业集群运作成功和区域核心竞争力。

――研发水平、自主开发能力相当薄弱,自主知识产权少。产业链高端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销售环节掌握在国外大公司及其研发机构手中。技术研发人才和职业技工人员短缺,给大多数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少传统产业集群出现“职业技工荒”,不少企业在沿海已招收不到技术工人,只好向山区、内地招聘。

――规模较小、企业创新不足。从表面上看,晋江鞋业整个产业集群的规模非常大,但一到具体的企业,就显得非常小。虽然四处可见鞋厂,但却很少有成规模的企业,4条生产线以上的规模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1.2%;2-4条生产线的中等规模企业约占18.6%;而80%以上是1-2条线或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这也就意味着泉州的鞋业企业虽然很多,但总体上不成规模,绝大部分还是比较弱小的企业。而且,整个行业套牌严重,抄袭成风,在产品、价格、营销模式、广告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低质化现象。甚至在品牌命名、商标设计上都是要么仿造洋品牌,要么篡改本地品牌,只有少数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二、培育产业集群――这是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内容

产业集群通常是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区域集聚的现象。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研发机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生产服务供应商;下游的销售、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等。产业集群并不是同一产业的企业简单地集聚,而是按产业链条形成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这种关系越是深化,产业集群越是成熟、越是完善。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能强化产业内部联系,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推动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有利于新企业成长,还表现在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产业链与价值链是相联系的。迈克尔・波特在价值链分析模型中不仅着重研究单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联系,更将战略规划的视野扩展延伸至整个行业上游的研发设计,中游的零组件制造与组装,下游的广告、促销与服务的全过程中,强调指出上、中、下游增值空间的差异,及维持上、下游竞争对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随着国际分工以产业垂直分工为主转向以价值链分工为主的格局转换,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也不再以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为标志,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因为从产业链细分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设计环节)。显然,与供给链上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研发、设计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下游部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 相比,中游的组装加工环节处于低附加值状态。

在这种多层次的产业分工格局下,产业升级的途径之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产业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逐渐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及售后服务转变,也成为众多企业所选择的产业升级途径。因此,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表现为产业层次的提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递进,更体现为在产业链条所处地位及创造价值能力的提升上。

现有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以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基础之上,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规模、价格等低层次竞争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以至于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利润,而难以获得高附加值。为此,要提升这些传统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也就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传统产业集群的对策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在海峡西岸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根据国际上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与启示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实施以下政策与对策: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的形成往往根植于特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占尽优势,关键是能否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当地产业发展资源,提高区域内资源使用效率。传统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立足区位比较优势,将高新技术和地方特定要素结合起来,提高纺织、鞋帽、食品等传统产业的资源使用效率,同样可以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形成较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区。

――完善创新机制,保持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久竞争力。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集群竞争力提高和保持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为了从整体上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专业性研发机构、技术培训中心以及专业院校也正在出现,如服装学院、鞋都技术学院等,这些都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集群的要素素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上,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其次要营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内部环境,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制,既要保护创新企业的利益,保持创新者的积极性,又要推动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

制度创新是实行产业集群战略的关键。政府要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以期解决诸如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等问题。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政策创新及其服务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为产业集群、科技进步与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以大企业为核心,通过树立区位品牌,不断扩大区域营销空间。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建立集群的整体品牌,加强营销网络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优势。引导企业以知名品牌为纽带整合现有产业发展资源,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参股等形式把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吸引进品牌俱乐部,并通过注入技术和管理,使之在质量提升的情况下共享知名品牌的无形收益,能节约产业投入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区域名优产品竞争力,增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篇2

关键词:传统经济思想;当代经济管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经济管理是综合性的应用管理学科,综合了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重要管理模式,实践经验的总结则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的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且对于当代经济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现代农业还是现代企业,都受到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因此分析与研究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的内容。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应用

企业管理学起源与20世纪初,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管理思想,为人们进行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之后的工业管理中,经济管理才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由此,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基本形成,经过后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一些思想应运而生[1]。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就是传统经济管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经济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学科特性,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辅助管理,保证管理实践的有效性。依靠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生成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的方式相同。因此在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运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实现企业全面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农业活动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生存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就需要将农业的发展作最基本的政策。在我国,小型的村庄城镇是农业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就需要将经济管理作为指导思想,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经济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在生产中获得的经验与理论性的认识要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应用于实践,逐渐寻找出适合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新思想以及新形势,从而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农业的生产活动具有循环性,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管理的稳定发展,减少因为生产对管理活动造成的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2.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政治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

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人民的力量,例如财力资源、军力资源以及人口资源等,而国家政治经济管理就是从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上实现的。西周时期,“量入为出”的概念对于国家财政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量入为出”强调税收的征集是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关键渠道,也是对人民收入进行再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下,财政收入方面应当开源,在财政支出方面应当节流,有效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对财政支出进行控制,如此才能够保证国家拥有重组的资金进行生产与发展。

3.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货币金融管理产生的影响

金融与货币的结合,通常是基于需求以及供给等方面综合考虑的一种行为活动。在货币金融管理中,对于供求关系以及管理活动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在传统的货币金融管理中,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价格,对于国民来说,官方价格中的传统观念是以“谷米为基础”的形式进行最终定价的[3]。在以往的定价历史中,农业与商业的重要性就是按照粮食的价格来进行判定的,在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中,对于货币的管理是一项非常丰富的概念。而在当今社会中,借贷与利息是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存在也对借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高利贷的出现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当借助法律法规政策的影响来处理这些问题,保证国民经济能够稳定发展。

4.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供求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经济活动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供求活动。对供求活动进行管理需要对物品分配进行管理、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以及对消费活动进行管理。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以往的经济政策中,在对物品流通进行管理时应当保证供求平衡,如此才能够保证国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对生产活动与物品流通进行管理时,不能单纯的依靠模式化管理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涉,应当按照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定。一般情况下,放任经济活动通常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干涉通常是为了保证国家的收入,只有按照实际情况交替使用两种经济管理形式,才能够保证我国物品的生产与流通处于平衡状态。

5.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当代企业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

随着企业管理学的出现,人们实施的经济管理活动便逐渐有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开始按照科学的管理形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在此阶段内,各种管理理论均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企业的管理理论也开始逐渐由原来的古典理论转化为科学的理论,并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经济管理的科学性是经过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升华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这为经济管理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当代经济环境下,应当对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的优点进行整合,从中取得经验,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传承,有效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怀玉同志经济管理思想研究》课题组.经济管理理论的探索者――孙怀玉同志经济管理思想研究报告[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篇3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 当代经济管理 家国同构思想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87-01

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它无形中影响着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就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来看,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将其划分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和当代经济管理思想,由于思想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致使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对当代经济管理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由此看来,加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概述

1.儒墨两家论理思想影响着经济思想

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同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存在密切的联系,想要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就需要充分考量到社会政治因素,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文化内核直接决定着当时的社会体制,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儒家论理。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儒家论理强调三纲五常,对于家族内部关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对于当时的统治者而言,能够更好的稳定社会,促进农耕经济发展,对当时的政治管理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起到了思想指导的作用[1]。此外,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平均原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要平等,即小农思想,直到清朝后期仍然成为了运动的核心思想,它间接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2.重农抑商的传统管理思想

重农抑商思想最初诞生于春秋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政治管理的具体表现。在当时学术百家争鸣的时期,尽管儒家和法家有很多地方存在着差异,但是在重农抑商方面却达成了共识,诸如,孟子强调为富不仁的思想,而荀子即便是强调富强的重要性,却仍然无法放下重农抑商的理念。两者的思想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现实的影响,加之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可撼动的地位,深深影响到了当时的经济政策之制定。总的说来,就当时大力推广的重农抑商理念来看,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严重制约了当时的商业发展,工业受到了沉重打击,手工业同样未能逃过发展的限制[2]。

3.家国同构思想

农业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强调自给自足。政治基础则是等级制度,并且这种等级制度从上至下依靠着家族制来维系,从分封制到君主制,经过不断变革逐渐演化成家国同构的帝制社会,并且延续了数千年。家作为国家兴旺之本,将血缘作为核心,逐渐形成了大家族的载体。

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

1.传统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的影响

传统经济思想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权威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当时的社会生活稳定,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尤其是从我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渐朝着小康社会发展。但同时,由于传统经济思想依托于小农经济,所以导致大多数人的进取意识不强,长时间存在于空想的境界中,并且成为人们思想中的劣性,造成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脱节[3]。

在自然经济环境下,人均生活平等的思想能够有效缓解对人民的剥削,调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在建国初期,提出团结就是力量,设想在当时全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能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事业,尽管此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衍生出一种不敢冒险的思想,为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枷锁。在这样背景下,人们过于追求公平,自私自利的念头疯狂扎根在人们心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竞争。

2.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对于商业,即便是在当代社会,同样存在着无商不奸的思想,这种思想同孔子抵制扶持工商业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样是轻视商业对于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下,过分强调农业的稳定发展,抑制商业的冒险发展,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人们逐渐丧失了竞争和创新的勇气,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莫大的可悲[4]。在现代社会中,创业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并且衍生出一个新的群体,在这部分创业群体中,大学生创业群体最为典型,而社会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样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和肯定,在这样的思想下,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更多工作岗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3.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

家国同构思想能够在封建社会存达上千年之久,自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对于封建时期的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即便如此,家国同构思想对于当代经济管理带来的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导致很多企业部门采取森严的金字塔等级模式,在思想上层级管理。故此,我们应该吸收家国同构思想中的精华部分,结合时展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能够流传至今,对于当代经济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即便其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不应该全盘否定,应该吸收其中的精华为我们所用。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创新,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思想,提升当代经济管理水平。在当代经济管理中,对于传统经济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倡导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正能量。同时我们要结合时展的需要,引入当代元素,丰富经济管理思想内容,带有现代化气息,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董克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3(34):341-341.

[2]宋阿青.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中华民居,2012,24(22):193-194.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行为;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05-06

循环经济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力的推动。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演进与效益分析

以经济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多少为主要指标,可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发展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成熟阶段――废弃物零排放。

(一)起步阶段――激励性政策――政府净收益为负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对生产末端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积极地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奖励制度,对企业和居民分类、收集、再利用废弃物的行为予以激励,并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如日本大阪市对回收报纸、硬板纸、旧布等废弃物的社区、学校等集体发放奖金等。

由于在此阶段,企业没有承担废弃物排放的社会成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过度生产,过度使用不属于自己的环境资源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造成废弃物大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政府作为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被迫承担由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即支付巨大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而由此带来的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却是有限的,即政府净收益(政府处理废弃物的成本与更清洁的环境福利之间的差额)为负。

(二)发展阶段――强制性政策――政府净收益增加但仍为负

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通过绿色设计、生态工艺、技术评估等手段,实现闭路循环式生产。政府为强制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来督促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体现了从废弃物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转变。这些政策包括:制定强制性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法律;制定清洁生产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运用环境管理工具(指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会计等)。如德国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厂商对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义务;美国1990年通过的《污染预防法》,要求工业企业通过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规范各生产环节的内部管理等方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8年出台的《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提倡建设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项目。而环境管理工具已成为许多国家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工具,也是很多企业管理和评价清洁生产过程及其效果而优先选择的重要工具。

(三)成熟阶段――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净收益为正

2000年以来,很多国家的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循环经济模式,努力构建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激励为手段、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政府政策包括:建立绿色规范制度;搞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强化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如,日本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及一系列与此相配套的专门法,包括《废弃物处理办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废弃物再生法》、《车辆循环利用法》、《绿色采购法》、《化学品影响法》等,规定了建设“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社会;制定了诸如创造型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推进循环型社会结构技术实用化补助优惠政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优惠和公司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构建了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

此阶段为废弃物“零排放”阶段。“零排放”概念是1994年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是指通过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不排放任何废弃物。在现实经济过程中,“零排放”是“排放量最小化”的极限概念,是指资源在反馈式循环流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随着企业废弃物排放量的逐渐减少和排放浓度向排放标准靠近,单个企业处理单位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也不断上升。为了降低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企业之间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就应运而生。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或能源,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至最低,甚至为零,企业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减少甚至消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生态企业群,不仅减少了单个企业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同时也将废弃物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由于集群式的企业循环经济行为使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量降到最小,政府的环境治理成本下降,而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增加,所以政府净收益为正。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

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它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也与在传统经济中有明显的差异。循环经济需要有新的政策与之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效力。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从关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经济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可持续发展型管理转变。

(一)传统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使用存在比较强的路径依赖问题

由于传统市场经济在资源的使用中有比较强的路径依赖,假若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前瞻性,选择了资源浪费比较大、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就非常容易产生资源环境方面的累积因果效应。而这一切市场经济无从解决,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所涉及的也不多,而这正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解决的问题。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导向上要进行把关,同时,对虚幻经济的生产方式要及时矫正。

(二)环境资源的产权没有进行明确界定

由于中国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方面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在传统资源经济学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经济运行的结果大相径庭。由于缺乏对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产权的明晰界定,使得环境资源人人都可免费使用,对环境资源竞争性过度性使用的结果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因此,要解决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成本与收益内在化,十分有必要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一些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征,使得部分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规定了环境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而此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只是指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的界定。所以,要研究环境资源产权如何界定、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例如,对排污权交易,就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交易等问题。因此,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应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初始产权,调整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使环境资源的价格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三)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

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外部性使得在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部分地区与行业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应当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环境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由于许多资源产区发展水平较低,环境资源价值的贴现值不高,容易导致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必要的保护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还有建立资源生产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四)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能够反映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而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在GDP计算方法上,环境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如果长期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代价排除在国民收入账户之外,则势必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真实的成本与收益关系,难以遏制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趋势。因此,应当采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费用,即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支付,当作生产要素量化计入成本。但由于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同时也不易区分污染的区域性影响效应,目前全球范围仍然没有任何成功的绿色GDP体系可供借鉴。

(五)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难以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私人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环境保护的制度力度不够,漏洞较多,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如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标准既难以与通货膨胀相适应,又不足以改变排污者的行为。其次,由于条块分割、中央地方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导致了政府管理低效率。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林业部、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分部门的多头管理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难以协调一致。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不力等原因,使环境保护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着重加强有效制度的供给。

(六)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建立

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是指制度变迁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这是因为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在中国,由于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加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机制的作用,使得循环经济的真正发展建立成为一个长期过程。政府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坚决排除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切断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重新构建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制度框架。

(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的。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又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日益增强,中国资源和环境现状再也经不起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中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循环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强制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加入循环经济的指标考核内容。

(八)传统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难以自动改变

经济不会主动涉及和强制改变人们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绿色消费观为引领,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一系列有效的技术经济政策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破除旧有制度的障碍,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使制度真正能为循环经济提供支撑和促进。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以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结合,通过建立法律、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等手段,引导社会经济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建立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规制企业生产活动的运行。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在以下10个方面发挥作用:

1. 加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尽快颁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循环经济法》。同时,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再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和回收与处理单位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2. 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编制专项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等,使循环经济从规划阶段就全面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宏观的国民经济层次到微观的企业规划层次的全方位渗透。在规划决策的过程中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源头上控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3.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研究如何利用价格机制、绿色税收、绿色审计、财政投入和信贷、生态补偿、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及使用权交易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1)重新构筑社会价格体系,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之中,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循环经济产业。(2)研究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建立一套以绿色环境制度、绿色规范制度、绿色激励制度和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为核心的绿色保障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引导和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如通过低息、无息以及减税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手段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激励,通过可归还的保证金、征收垃圾倾倒费、填埋和焚烧税、生态补偿税等手段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限制。(3)研究如何为从不同维度构建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提供政策支持。着重研究如何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的环境建设产业、废物再资源化产业和无害化产业提供政策优惠,促使循环经济产业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市场化。

4.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支撑。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特征是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多地回收废物、最少地排放废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废物。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同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5.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系统是否具备循环经济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不同于传统经济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循环之中。因此,构建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综合决策优先,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优优先,资源合理使用优先和经济过程资源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循环经济的指标可包括四个层次:(1)反映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的指标。如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效率指标等。(2)反映经济系统资源消耗情况的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等的投入总量指标、人均消耗指标、单位GDP消耗的强度指标等。(3)反映经济系统废弃物排放情况的指标。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排放总量指标、人均排放量指标、单位GDP排放的强度指标等。(4)反映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的指标。如:废水处理率、废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6. 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体系。建立各级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物流、技术、管理和政策信息,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提供比较完全的信息服务为循环经济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公布产生废弃物企业的信息、废弃物特征及潜在价值信息、循环型企业及其市场准入信息、最新的循环利用技术信息、有关的政策保障信息等。同时,适时公布各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信息,在公布城市环境质量和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状况的同时,建立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和区域生态环境评估与巡察制度,促使各地政府加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境责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

7. 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能耗、高水耗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合格评定制度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化工区集中地区,要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合理调整经济的区域布局,建构区域循环经济。

9.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市场运行法则,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促进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搭建生态产业园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型城市等方式,引导企业本身进行清洁生产,不同企业间构建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促进环境建设产业与资源再生产业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层面上向发展循环经济整体推进。

10. 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要在循环经济立法、政策制定、技术开发、信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核算制度的建立、各层次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确定、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措施。尤其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与实施机制,推动循环经济真正快速稳步发展。

(二)政府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的行为作用

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出发,在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城市(生态社会)三个层次,探索中国政府循环经济政策。

1. 生态企业――政府的利益驱动与技术支持。生态企业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用生态经济效益理念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促进本企业内部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在生态企业内部循环层次,鉴于现阶段企业面临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与技术压力,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激励性的:

(1)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用税收优惠、经济补贴、优先采购等政策,以经济利益驱动生态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2)支持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加速循环经济技术成熟进程。

2. 生态产业园区――政府运筹与组织。生态产业园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生态链网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不同企业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群体。在生态产业园区层次,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不但可以降低生态企业独自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将某一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企业的新价值资源。但是,生态产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却因彼此之间交易量的扩大而增加。政府促进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1)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集聚具有互补配套功能的企业和项目,形成生态产业链或产业群。(2)构建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制度。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制定税收、信贷、进出口等优惠政策。(3)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协调、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内部和园区之间的信息、技术、物资的交流,提升园区整体的生态经济效益。

3. 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政府规划与市场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是指在城市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有规划有系统地组织生产和消费及废物资源化活动,使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在宏观层次上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创建生态城市(生态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不同层次之间的循环链接。(1)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链接,不但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使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并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生态环境最佳;(2)在消费领域,通过实施绿色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实现最优消费和资源最小量消耗;(3)在社会领域,通过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连接,使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中,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系统。政府应在已取得的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特别要积极调整产业政策,依靠市场机制培育循环经济核心产业,构筑生态城市的循环产业链,扩大循环经济的辐射范围,依法加快循环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35-39.

[2][12]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3]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J].日本学刊,2002,(6):110-114.

[4]白露.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34-35.

[5]刘兴利.从绿色GDP试点说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04-05.

[6]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28-30.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2005-09-08.

[8]牛桂敏.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念到体系和制度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63-65.

[9]宗建树,陈湘静.为循环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N].中国环境报,2007-09-05.

[10]刘志荣,陈雪梅.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制度设计―基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均衡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76-80.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Behavior

in Cir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Li Yunyan

(Circular Economy Academ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China)

篇5

要]经济转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方面多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较少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文章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经济转轨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着重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正负效应。总体而言,市场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要优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避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经济转轨;管理机制;生态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19-05

一、引 言

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经济转轨也叫“经济转型”或者“经济过渡”,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消解、市场逐步形成的这一过程(胡德宝,2010)[1];经济转轨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唐末兵,2005;光,2007)[2][3];转轨经济一般情况下,就其原来意义来说,无论“过渡经济”、“转轨经济”,还是“转型经济”,其含义并无太大区别,均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张仁德,2006)[4]。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将经济转轨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内涵非常丰富,不应仅仅指对资源配置方式起重要作用的体制的转变,还应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的选择。

目前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经济学领域,例如市场化转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3]、转轨经济比较方法论[4]、经济转轨过程中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及绩效差异[5]、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6]、经济转轨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7]、转轨路径、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范式研究[8]、经济结构对体制转轨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9]等。然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述社会经济效应,它还改变了企业的运行模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决策和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但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三、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

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 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

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四、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 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 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 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

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

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篇6

企业财务会计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受到本国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因素的情况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向,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全世界各国企业财务会计的的不同和差异,这就使得企业财务会计这一概念带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特征。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影响,认为企业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应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协调发展。

二、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

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因素当中,能够形象到企业财务会计的有很多,例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等,其中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主要有:(1)经济体制。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其产生和发展的轨迹都与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体制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各国的不同,这也就使得每个国家所指定的企业财务会计规范也不尽相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宏观上要求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风向标和主体,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主要利用各种经济杠杆作用来对市场进行引导调节,把好机制关;在微观的层面,就要求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应该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的规律,独立自主的完成经营活动。为与此种特征相适应,企业财务会计计量的客观公正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关财务信息能否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是息息相关的。(2)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受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水平必须与社会的实际经济状况相适应,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就是企业财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任何新的企业财务会计思想的发生发展和企业财务会计准则的确立,都是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社会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企业财务会计就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由此,我们可知经济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发展的主动力。(3)知识经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这一领域也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带来的是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核心和依托,摒弃了以往一贯的依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传统细想。知识经济不断的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契机,当然作为经济伴生物的企业财务会计也必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另外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也为发展企业财务会计提供了可能,为其提供诸如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便捷的设备,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

三、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未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企业财务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文件。从这一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的重要性,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起到根本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项:一是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二就是使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现如今,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观、思想观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导致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与实际的社会经济严重脱轨,甚至与现实的经济发展需求背道而驰,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愈演愈烈都已经说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1)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及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所谓知识经济是一种直接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而来、并与其相区别。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它有如下特征:一是落知识资本取代资本资产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它们取代了传统经济形态下资本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二是新经济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责任观”日益受到重视,它要求经济、高效的利用资源;三是信息高速传递,信息产业崛起为改革传统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了条件。(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新经济形态对企业财务会计的贡献在于它扩大了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的视野,弥补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足,它是对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继承基础上的新发展,它把企业财务会计特有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报告拓展到了知识的领域。一份完整的财务报告在报告之外还应该涵盖和说明与之相关的情况信息以及先关资料。其中,财务报表有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3)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信息传输技术条件下,以报表的方式来交换信息已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和最节约成本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沿袭了几千年,成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以数字为主,只揭示少量的非数字信息,一方面导致许多难以定量的信息不能充分批露,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直观,它要求信息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二是时效要求严格,企业财务会计是否重要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言之就是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其企业财务会计的作用就越大,在企业财务会计界当中始终不变的话题就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在新经济经济形态下,要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我们不但要研究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环境的特征,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还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队伍的培训,把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之中。

篇7

关键词:金融资产危机;FM-IS-LM一般均衡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1-0031-05

目前,在金融资产价格及其对于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中,金融资产价格常常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被引入的,着重于分析它对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这就使得金融资产价格游离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制定视野之外,而显现出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对现实经济体系的分析,本文将在传统经济理论模型中加入可交易金融资产,从而建立包含可交易金融资产的一般均衡模型(FM-IS-LM模型)。

一、包含可交易金融资产的宏观经济模型

为了能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及其对于经济的影响做出全面的分析,我们将可交易金融资产引入传统经济模型,建立一个包含有三个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

(一)局部均衡分析

1、对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分析。

首先,金融资产价格的动态特征。在短期内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常常表现出正反馈特性。即金融资产价格出现初始上升后,金融资产收益率提高,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于是货币总量将进行再配置,一部分资金将流入到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推动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和数量进一步膨胀,与此同时,这种资金再配置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陷入紧缩状态。这时如果货币当局依据传统经济理论,增加货币供应意图刺激实体经济复苏,则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率超过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增加的货币会主要流向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致使金融资产膨胀进一步加剧。

因此,金融资产需求函数ADf和金融资产供给函数ASf的形态分析表明,金融资产需求函数ADf曲线在短期内呈现向右上倾斜的特征(见图1中ADf)。金融资产供给函数在短期内也表现向右上倾斜的特征(见图1中ASf)。但是在长时期看,金融资产价格变化表现出负反馈特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的过度扩张也是有限度的,当货币扩张减速,流向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资金也将减速以至不足以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增长,这时对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将会发生反转。

这样,当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达到局部均衡时(见图1),表现为多重均衡。即:ADf与ASf至少有两个交点:EA,EB。其中EA为低均衡点,通常对应着金融资产市场的低位盘整状态;而EB为高均衡点,通常对应着金融资产市场的高位盘整状态。

2、对于商品市场均衡的分析。

模型继续沿用凯恩斯理论中的IS曲线分析方法。即:当点(i,y)位于IS曲线上时商品市场的供需达到均衡。

3、对于货币市场均衡的分析。

由于可交易金融资产的存在,对于货币市场均衡的分析需要进行较大的扩展。

在传统宏观经济理论中,并非没有纳入金融资产的存在,但是它将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仅限于金融资产的持有收益,而未能考虑金融资产交易带来的资本利得所引发的交易动机,因此,其模型中的金融资产实际上等同于不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存款)。这就使得投资者的投机动机仅仅与利率变化有关,而与其交易价格变化无关。

因此,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货币需求仅与产出和利率有关,而与金融资产交易价格无关。即:

利率的进一步下降和货币供应的进一步增加所引致的内生性宽松效果刺激金融资产收益和金融资产市场资金存量进一步增加。金融资产需求函数进一步向右移动。这时金融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上升,而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中的货币存量也由此增加。

从长期看,金融资产价格变化服从负反馈机制。经过一个较长时期,供给进行调整,IS曲线向右移动,在实体经济中产出增加,同时利率上升。利率i的上升通过信号效应和货币供应量的内在紧缩导致下降,这使得金融资产交易价格出现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不同会导致实体经济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金融资产收益率出现缓慢而持续的下降,这会导致资金逐渐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流出,进行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从而促使实体经济中投资需求迅速上升,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经济体表现出金融资产紧缩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金融资产价格突然崩塌。金融资产需求函数曲线大幅下跌,金融资产需求意愿急剧萎缩,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无量空跌,致使金融资产市场内的资金无法撤出,同时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银行出现大量坏账,这就造成货币供给内生性急剧减少。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银行被迫收缩信用,不仅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流出的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形成超额准备,而且即便是货币当局为了摆脱这一局面所增加的货币投放也会因为银行急于增加流动性而失效。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状况恶化和银行信用紧缩的双重影响,投资需求急剧下降,居民消费也由于消费信贷的压力而下降。

2、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一般均衡时序分析。

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资金流向结构的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如果货币供应量的总体减少量大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资金的减少量,那么在实体经济中,LM曲线左移导致产出减少,物价下降,同时利率升高。因此就会由金融资产紧缩导致实体经济紧缩而出现“双紧缩”状态。

2)第二种情况。如果货币供应量的总体减少量少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资金的减少量,这意味着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中流出的资金有一部分流入到实体经济中,于是实体经济中的增量资金推动LM曲线右移,出现产出增加,物价上涨,同时利率逐步下降。实体经济逐渐进入复苏甚至通货膨胀状态,即由金融资产紧缩导致出现轻度通货膨胀。

在中短期动态特征上,金融资产价格变化表现出正反馈效应。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初始时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资金减少较慢、较小。这时总货币存量的减少远大于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流出资金,因此在实体经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出。在实体经济中,由于货币存量的减少,LM曲线左移;而在短期内IS曲线变动很小,于是产出由y1减少到y2,同时利率由i1上升到i2。

由于利率的升高和产出的下降,货币供应量将会进一步减少,从而内生性地推动金融资产紧缩状态受到强化而加剧。金融资产需求函数曲线进一步左移,同时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金融资产收益率的长期时序特征表现出负反馈效应。经过较长时间后,实体经济供给进行调整,IS曲线向左移动,利率i逐渐下降。在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上,金融资产收益率重新开始上升,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中的资金逐步增加,推动曲线开始右移。

参考文献:

[1]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经济研究,2002;3

[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3

[3]Filardo, Andrew J, 2000,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3rd quarter, 11-37

[4]Lettau, M. and S. Ludvigson, 2001, “Understanding Trend and Cycle in Asset Values: Bulls, Bears, and the Wealth Effect on Consumption”, 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篇8

关键词 范式 社会科学范式 范式结构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知识进步增长的基本单元不是具体理论,而是“一般理论”或“伟大的理论”。为此库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科学范式”的概念和思想,七十年代,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纳方法论”理论,劳丹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概念。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我认为,若奖“范式”的思想观点扩展至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社会科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主题。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是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其中核心的概念是科学范式。“范式”(Pardign)原意是指语法中词形的变化规则,可引伸为模式、模型、范例等意思。库恩对范式有许多解释。英国的玛斯特曼认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二十一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这二十一种含义可分析为三种主要意思:(1)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范式是一种信念、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一个新的观察方式、一个指引感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是某种决定广大实际领域的东西等等。(2)社会学范式:范式是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象一个公认的法律判决等。(3)人工范式或工具范式:范式是教科书或经典著作,是一些供给的工具等等[1]。拉卡托斯认为,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研究纲领由三部分组成:(1)“硬核”。“硬核”是相对稳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2)保护带。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它是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遇到反常时可通过调整保护带以保护硬核;(3)方法论规则。包括反面助发现法和正面助发现法。反面助发现法告诉我们应当避免哪些研究途径,禁止将矛头对准硬核。正面助发现法体现长期研究方针,提示、暗示如何改变、发展该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助发现法还提出一个纲领,此纲领开列一系列模拟实在的越来越复杂的模型,科学家遵循这个模型进行研究。[2]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一部充满研究传统的历史。“一个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普遍的假定,这些假定是关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过程的假定,是关于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3]

不仅自然科学存在科学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过程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认为:“社会学理论象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它的巨大基础是未说明的假定。……这些假定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的主题的基本意象、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调查而对具体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也可包括理论家的基本价值前提。”[4]我们认为,所谓社会科学范式,是指隐含在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的一组基本观念。这组基本观念包括:

[1].关于研究对象属性和作用过程的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观念;

[2].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方法论观念;

[3].由[1]和[2]所影响决定的作为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出发点的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以及

[4].研究领域和理论的兴趣主题;

[5].(某些学科中的)基本政策纲领。

无论科学家是否承认或有没有意识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观点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影响。虽然某些人宣称拒斥形而上学,然而实际上哲学从前门被赶出去又从后门或窗口偷运进来。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两者在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论方法论观点上具有不同的信奉倾向。科学主义以实证哲学、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受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出发,描述社会现象的外部联系,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一般规律。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释义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外化,是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一种个别的、……仅仅一度发生于一定时间内的事件。”与自然科学追求“普遍的定然判断”不同,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单称的实然判断”。因此,社会科学是运用“个别化方法”去研究对象。[5]狄尔泰把解释学方法扩展为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则提出了“移情式领悟”的理解方法。如果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那么,与此相联系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争论则由主要反映在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看法。方法论整体主义以新黑格尔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迪尔凯姆客观社会学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和有机系统,它不能够还原为个人或以个人为单位的现象或活动。社会规定制约着个人的活动。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实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解释。因此,他们主张应该通过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社会的理论,对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法则、倾向和运动等等。他们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能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预言。方法论个体主义受到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其哲学基础,以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活动必然先于、高于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活动,这种个体及其属性又往往归属为某种特定的永恒不变的人性,所以,现代个体主义往往表现为心理主义。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活动,而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所以,应从主观动机、人的人性等着手去解释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只具有从属意义,应从个人行为、个人心理动机出发去建构社会整体。两次大战以来,社会科学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很主要的内容是研究方法论的变化,由以前的定性方法为主发展为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由以前的分析归纳为主转变为走向系统综合研究。总之,本体论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是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成份。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谈到科学抽象时说:“抽象使我们能够从一种观点观察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而抛开对象的所有其他特性。”[6]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抽象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研究对象提出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符合科学条件和要求的假设条件,往往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一般地说,各种理论之间的区别往往是基本理论假设的区别,而新旧理论的更替也首先表现为基本理论假设的变化。例如,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经济自行调节、自动均衡等人们拥有完全知识能进行理性预期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而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摧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些最基本的假设。对此西蒙说:“研究纲领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在经济学中,人们开始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利用更为现实的(和心理的)假设,即承认人类理性的限度以及这个限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取代传统经济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假设。”[7]在社会学领域,G.里茨尔认为社会学有三种基本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而这些范式的区别的基础是基本的理论假设的不同。例如,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社会制度和过程都有它们的生命。而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他们认为社会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过程的产物。可见,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是研究范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范式的多重性”或者说是存在着许多“不可完全通约的”范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所持范式中上述[1][2][3]三方面的区别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者的着眼点和理论兴趣主题的不同。例如: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现实包括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等不同层面。不同的范式往往关注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象征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主要关注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而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兴趣主要放在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边际革命”的边际效用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区别,是研究重点或兴趣的转变。他们一反传统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生产)的传统,转而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需求消费效用方面,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如个别的消费行为等。同样,在凯恩斯革命中,也包括研究主题的变化,从传统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人、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个别市场、个别商品的经济问题等微观分析,转变到全力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分析上,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在历史学领域,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史上,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之所以“新”,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突破封建传统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和以政治史为基干的研究主题,把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到人类生活和各个方面,特别是重点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史学问题。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论述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时,把研究兴趣的变化列为重要方面。[8]英国经济学家W.哈奇森分析社会科学革命构成因素时认为:“兴趣或研究重点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算做革命的一个构成部分。”[9]所以,范式应包含研究主题这一因素。

在一些应用性鲜明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中,理论研究往往与政策研究密切相关。理论研究为政策纲领提供理论支撑,而政策纲领的实践效果则检验其依据的理论学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劳格认为:“大多数经济学说不仅是拉卡托斯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纲领,而且也是政治行动纲领。”[10]例如凯恩斯经济理论。他在理论上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上也坚决反对自古典学派以来一直信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大力鼓吹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确保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具体经济政策。政策纲领是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所以,社会科学范式也包含基本政策纲领。由于社会科学范式包含政策纲领,这就给评价范式带来特殊困难。社会科学理论会影响人的意识和行动,特别是转化为政策纲领加以推行,其本身成为改变社会现象和运动进程的重要因素。仍以凯恩斯理论为例。两次大战后,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政策纲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在整个社会推行,从而大大地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得经济周期的频率和幅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出现了象滞胀这样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这种政策的宣传推行,公众对国家政策由开始时的毫无预期逐渐转变为理性预期,结果导致了凯恩斯理论和政策纲领的失败,公众和国家对经济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凯恩斯理论本身虽不是唯一因素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可能出现一个范式既是“进步”的科学范式又是“退步”的政策纲领,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从而使得社会科学范式的评价更为复杂。

社会科学范式是上述五个方面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有序整体。本体论观念和方法论观念是范式的核心,它们影响决定着其他因素,而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政策纲领则体现着本体论和方法论思想,表征其特征。范式中本体论与方法论观念对基本理论假设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例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哲学基础,以伏尔泰、爱尔维修、边沁等人的“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洛克从感觉论出发,认为经验的标准是欢乐和痛苦。爱尔维修宣称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在方法论上,他们受到方法论个体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作为他们经济理论基础的基本假设: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一双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活动。斯密说:每个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11]

范式中的基本理论假设,对研究主题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基本理论假设规定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和逻辑起点,因而常常逻辑地包含着理论的主题和研究方向。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无数个“经济人”的自私自利的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因此,他们的研究主题是个人、个别厂商的经济行为。凯恩斯认为人们不能完全预期经济现象,否定了供需自动平衡的伊森定律,由此出发,他自然要把研究视线投向国民经济的总体宏观问题。如前所述,社会学中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不同,因而它们关注的问题也不同。互动理论从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的基本假设出发,把理论视点集中在人与人的关系层次的问题。

政策纲领是以整个理论学说为基础,因而范式中其他四个因素对它都有影响作用。由于政策纲领与理论的具体观点内容联系紧密,而基本理论假设和研究主题对理论的具体内容观点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相对地说,基本假设和研究主题对政策纲领更具影响。以上分别对社会科学范式五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其实,在实际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中,范式的五个因素的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每一因素还受到其他条件比如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家的气质、个性等等的影响。因此,范式五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一定采用某种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又一定提出某种理论假设这样简单的推衍关系。

社会科学范式与具体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每种范式都与若干具体理论相联系。范式体现在存在于这些具体理论中,这些具体理论则说明或部分构成范式,例如:科学主义范式,在社会学中包括孔德的实证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等,在历史学包括结构主义史学理论、科学主义史学理论,在经济学中包括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绝大多数流派等等。范式对具体理论具有一系列作用。范式规范着具体理论的研究范围,指明哪些理论和问题是恰当的,哪些观点和问题是不恰当的等等;范式对建构具体理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能为具体研究工作提供思路;范式对具体理论还具有辩护作用,从更高的层次说明具体理论的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范式的转换是社会科学理论演进的主要模式。

范式和具体理论也有区别。首先,两者的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同。具体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并系统地加以陈述的命题所构成的系统,它既概括地描述和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及其规律。在具体理论的各种载体(如理论论著)中,理论的具体内容被明确地详细加以表述和论证。而范式是由一组基本观念组成,它本身不是对具体社会历史现象的陈述和解释,在具体理论的载体中,这些观念常常没有被明确地加以陈述和讨论,而是作为科学共同体“理所当然”的自明公理而隐含在具体理论中。其次,两者的作用目标不同。具体理论对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问题的描述和解释,为人们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具体理论原则上是可以直接检验的。范式则不同,它不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不预测未来的经验现象。如上所述,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具体理论和研究工作的影响上。因此,一般不能用某些经验现象直接地检验范式。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范式是由本体论社会观观念、认识论方法论观念、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等五个因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 注:

[1][2]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10第1版第76—84页、第171—178页。

[3]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81页。

[4]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2月第1版第61页。

[5]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见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年8月第1版第67—68页。

[6]转引自科普宁《认识论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209页。

[7]转引自W.哈奇森《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71页。

[8]参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2—15页。

[9]同[7]第368页。

篇9

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化

美元汇率水平支撑的四个主要指标为:相对生产力、相对贸易条件、相对财政状况以及国外资产净额。目前美国经济在生产力水平上占有相对优势,并成为经济依托的重要保障。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尽管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但美国生产率增长依然达到4.3%的水平,是1983年增长4.5%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从1973~1995年生产率增长的平均水平为1.5%。这不仅表明美国企业结构的活力,也显示美国企业改革的效果,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结构与效益产生了巨大作用与推动。2003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状况的有所缓解与生产率的稳定增长,直接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继续提高。美国劳工部2003年8月初公布,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劳动生产力增长幅度达到5.7%,从而可以看出,10年经济增长积累的有利局面继续维持着美国经济相对稳定增长,虽然环境与条件变化已经使美国经济政策层面的矛盾扩大、阻力上升,但经济实质的变化依然继续可以保障维持经济。即使强势美元货币政策难以实现经济的动力作用,美国货币政策的组合变化与调整,已经是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并会牵制经济增长水平。

经济是汇率的依托,汇率是经济的信心。美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十分显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效果愈加明显。1991年4月美国经济开始步入增长期,直至2001年3月持续了120个月的增长周期,年均经济增长为3.09%;同期汇率水平,以美元兑日元汇率为例,平均汇率为1:127.17;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美元货币政策产生的汇率影响具有不同变化。

美国经济增长环境利好状况,使得美国货币政策的强劲明显突出;而美国经济增长环境相对恶化,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强中显弱,政策强势与技术弱化结合浑浊。1991~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与美元兑日元汇率水平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经济在1997~1999年相对较高增长时期,增长水平在3.9~4.4%,同期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20~130日元相对较高水平;而在2000~2003年,美国经济相对走弱时期,美元兑日元汇率不仅跳跃幅度扩大,而且美元有所贬值扩大。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基础依然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支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时期,经济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强势起到积极有效依托作用,直接拉动货币投资信心的持续稳定向上。美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强劲给予美元充裕的强劲空间,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双赤字与政策矛盾

投资环境脆弱,经济环境与政策支持度减弱,是影响美国经济政策组合和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美国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美国经济金融政策也呈现重大转变:经济政策已经抑制通货膨胀转向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由扩张转向紧缩,利率政策由大幅调整转向基本稳定,美元兑日元货币为重点转向美元兑欧元的货币重点,货币趋紧明显。货币政策趋紧可以有效抑制通货紧缩,保持弱汇率可以为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创造必要的保障,但也影响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匹配与协调。美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趋紧的货币政策――双紧政策取向,不利于经济复苏。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保障密切相关,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已经是改善美国宏观环境和经济结构的重要保证,新经济主导与传统经济的稳定辅助,已经使美国经济的质量和内涵发生重大转变,并使美国经济具有较强的调节与承受力。但随着经济的周期的转换和结构性矛盾的突起,尤其是政治性因素的影响上升,局部战争和冲突以及恐怖活动的加剧,美国财政状况也急剧变化。根据白宫的预测,2002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为1060亿美元,2003年为800亿美元,经济调控依托明显减弱;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财政赤字数据更是美国自身和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公布的财政赤字状况是直接影响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2003年7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达5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2亿美元上涨86%,2002~2003财政年度前10个月,美国的财政赤字已达创纪录的3240亿美元,十分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的环境与条件支持。

伴随汇率、财政等经济矛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贸易赤字,过去30多年中,美国国际贸易的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多,1960年美国贸易占GDP的比重为7%,而今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贸易增长伴随国际资本流动而增加,并在汇率变化中成为美国货币政策制定中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美国经济问题的凸显,美国贸易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经济结构性矛盾压力加重。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贸易逆差从1996年的1910亿美元直线上升到2002年的4850亿美元,预计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将会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更为悲观预计明年将为6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5%。巨额贸易逆差的连年上涨,在美国经济不同状态中具有不同影响;美国经济繁荣时获益突出,同时也埋下经济结构性风险隐患;而全球对美国贸易的依赖与依存,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结构性扭曲扩张,贸易逆差的获利效益已经转变为心理的隐忧和负担。面对国内经济的收缩,消费心理抑制性明显,贸易结构长期不均衡进一步加大恶化与打击经济信心和内耗加大,使信心和心理的隐忧变为实际的冲击。美国货币政策强势导向与美元贬值不断加剧的现实的不一致和不谐和,已经表明美国明显缓解贸易逆差的需求意向,以及贸易逆差对经济影响和心理冲击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经济前景与汇率走势

从目前美国经济形势看,美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看似强劲的经济增长现状与预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宏观与微观的不谐和,不仅是美国经济波动不定的表象,更是经济政策艰难与困惑的反应。因此,从短期或中期看,美国经济具有再度恶化的风险,理由在于三点:

1、政治因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已经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和即将出现的美国大选,从政治角度对美国经济具有影响。首先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大幅上升到3.1%的增长水平,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支撑因素,是战争中的国防开支与消耗,进而使国防对GDP的贡献度达到1.75%,为整体比例的一半多,经济增长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更加大经济不确定性。尽管目前人们对美国未来经济增长抱有乐观强劲预期,但经济实际表现中,难有积极支持,失业率的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的弱化以及政策支持性的减弱,都使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并不足。其次是美国大选,现任政府连任的渴望将会使其加大经济改革举措与调整力度,但主观意志难有支撑,财政赤字连连上升,不仅使政策调整与回旋余地弱化,而且在信心和心理上给予经济打击更大。在美国大选前夕,投票者是以国民经济切身利益选举执政总统,美国国民对经济悲观扩大,不利于现任政府的继续执政。初步调查显示,对美国经济状况“较差”的人数已经达到近10年来最多,不仅与2000年美国国民经济信心十足形成巨大反差,而且也已经达到1991~1992年来的最悲观状态。美国现任政府有可能因为经济而失去选票,经济将会受到进一步冲击与破坏。

2、结构因素的压力。美元强势在经济周期旺盛繁荣时期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十分突出,而在经济下降或者衰退中的效果与影响则形成包袱乃至阻力。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下降中的企业压力较大,美元汇价过高使得制造商无法与外国同行开展有效竞争,进而导致制造业收缩严重;但美元贬值将使出口产品相对便宜,因而利于刺激和推动出口,使制造商获利空间加大,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与改革;美元强势与美元贬值利弊均有。美元贬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低于经济损失。强势美元有损于贸易,但却对经济具有保障与维持作用。目前美国债务赤字巨大,每天都需要来自其它国家上十亿美元资金弥补赤字缺口,而一旦资金流入速度减弱,必将对美国经济形成压力与风险。而经常项目是一个被广泛用于衡量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指标,而美国以外资大量流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为策略,在经济不景气时突显矛盾不均衡。

因此,从短期看,美国经济依然处于波动不定状态,经济复苏的国际对比性将有利于美国经济暂时的增长,今年经济增长温和,经济增长水平在2%左右,但经济矛盾积累和经济风险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明年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从美国经济政策或阻力角度分析,美国政治意志的变化与影响,尤其是不能排除美国经济政策混乱局面的出现,利率、汇率以及整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调或失控,将会使美国经济再现衰退,乃至出现危机的可能,并引起美元较大的波动,进而牵动国际市场的震荡。

依据美国经济层面的变化预期,美元汇率的波动调整将愈加艰难。在经济不景气、不确定中,美元强势货币政策将会继续是美国指导影响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但效率与作用将会淡化,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将出现几种可能前景。

其一是美元面临较大的震荡性。由于美国经济的不确定,乃至大选现任政府的失落,将直接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理念和抉择的失落,经济再度恶化或可能出现的风险危机,都将进一步打击美元资产信心,美元大幅度贬值,不仅使自身经济受到损失与打击,而且将牵动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乃至危机。美元资产超值20%~30%的论点,将会使美元进一步大幅走跌,其兑欧元和日元汇率将可能走跌至1.25~1.30美元和100~105日元,但这是最坏的预期,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但不能排除这种风险。

篇10

【关键词】

克强经济学;经济发展;转型改革

一、克强经济学的内涵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成果。1978―201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自2003年有6年超过10%的增长率。中国经济总量跃升全世界第二位,2011年占世界份额10.4%;中国已经进入全球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是政府债务风险和过度投资、生态严重破坏,在较低经济效率的资源和社会资源分配的政府控制都会导致不公平,所以支撑高速的经济增长的负担越来越重,中国必须进行深层改革。

克强经济学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由巴克莱资本公司创造的新词经济学(Likonomics)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学家讨论的焦点。克强经济学的诞生,是以总理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为我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这三项增长计划显然让资本市场饱受折磨,同时,随着3月PMI指数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市场仍沉浸在过去的思维中,即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与城镇化。因此,克强经济学定义为: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经济学”首先就挑战“保八”思维,强调要为经济减速,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实行稳中求进的战略。虽然我国2013年GDP增速基本保持在7.5%左右,但整个经济没有处于下行趋势。主动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其中的艰辛与挑战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经济学”改革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其核心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下放权利。我国现在行政审批项目仍很多,而且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低。行业与产业的准入门槛偏高,加大了企业以及全社会的成本。同时,长期形成的“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集权审批的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活力与创造性的发挥。此外,人浮于事,遇到问题就互相推诿、扯皮的工作作风更是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就是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自信打破固有利益的藩篱,加强“经济学”的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

二、克强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影响

总理明确提出了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改革的方向仍将是往市场化转型,克强经济学对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上各类主体归位尽责,同时,放宽市场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重启新一轮国企改革,释放新的改革红利。

(一)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最突出的亮点是,过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现在是改成决定性的作用。从基础改成决定,其中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其作用还要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受政府的影响等等。而决定性作用就排除了其他方面的作用,更多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加大经济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新一轮的市场经济发展动力。总理强调,未来将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能源开发、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投资增长,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国企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从现实发展看,央企改革着眼五个方面:其一,重新思考央企改革发展的逻辑,过度强调规模扩张,忽视竞争力增强是许多央企的通病,基于效率提高的竞争力提升,才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前提。其二,加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有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制衡机制,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其三,继续深化业绩考核和分配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其四,创新体系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五,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以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转型的终极推动力是创新。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思想市场的运行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股息必须来自不同的知识创新。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突破传统依靠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模式,提升技术创新等内生增长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加强创新,已经成为势在必行。

三、中国未来经济走势

(一)从短期看,中国经济处于调整上升阶段,如果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能企稳回升,那么2015、2016年中国经济表现可能会优于2014年。

(二)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处于下滑阶段。如果未来10年,中国经济能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那么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将使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其增长的下降速度要慢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同样发展阶段时的表现。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将成为常态,到了2020年之后可能低于7%甚至6%。

(三)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外贸顺差将不断缩小,货币供应量增速也将放慢,物价水平将保持低位运行,而房价上涨速度更有可能逐渐趋于平稳,三四线城市增速将大大放慢甚至出现下跌。

四、启发

克强经济学的核心,也是中国经济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使中国经济在今后的10年乃至20年以合理的速度继续稳定增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根本目标,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任务是转型和改革。

“经济学”包含了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对务实的结构性改革的清晰认识,这一改革将减少政府的过度监管,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作为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理论,克强经济学是各种宏观经济理论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成分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也必将对丰富和发展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树洁.中国改革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与贫困缩减[J].当代经济科学,2003,25(11):114

[2]徐瑾.经济学再解读[EB/OL].(20131101)[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