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

篇1

[关键词] 苏州与杭州;互联网平台经济;平台经济集聚区;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zhou and Hangzhou in Developing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s Supporting by Mobile Internet

LING Shouxi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wo cities, Suzhou and Hangzhou, in developing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s relying on mobile Internet, the study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ities from six aspects, mobile Internet competitiveness, ecological system of industries, industrial leaders, supportive policies,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talent pool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it puts forward five specif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building an industrial ecosystem, growing leader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online transaction service platforms.

Key words: Suzhou and Hangzhou, Internet platform economy, platform economy cluster, mobile Internet

一、引言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涌现,互联网平台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4月,为推动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了《关于加快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从2015年到2020年江苏将大力扶持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并建成10个主导产业突出、层次水平较高的集聚区。苏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地区,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成绩突出,苏州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同程网、绸都网、食行生鲜等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影响力逐步增强,常熟服装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等传统大型专业市场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进行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正进入“互联网+”、“工业4.0”时代,影响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成功促进了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其成功经验值得苏州借鉴。

二、苏州与杭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现状比较

为掌握苏杭两市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现状,研究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其中苏州选择了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4个调研对象,杭州选择了东方电子商务产业园(杭州网商园)、下沙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西溪谷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4个调研对象,以点带面展开全面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在对发展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据产业集聚区发展核心要素,从移动互联网竞争力、产业生态体系、产业龙头企业、规划扶持政策、公共基础设施、人才支撑水平六个方面对苏州与杭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竞争力比较

据全球著名的移动互联网调研机构艾媒咨询《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城市竞争力调查报告》研究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城市竞争力受城市竞争实力、资本实力、行业人才、产业配套设施、政策及产业集群、产业氛围、网民规模等因素影响,苏州与杭州两市均入围中国十大城市,其中杭州得分69.18,排名第5,苏州得分49.2,排名第9,见表1所示。

表1 苏杭两市移动互联网城市竞争力排名

资料来源:iMedia Research,2015

由表1可知,苏州行业创新指数7.45,高于杭州5.65,行业包围指数、产业政策支持指数、行业人才指数、资本实力指数、网民规模指数均远远落后于杭州。究其原因,一是杭州有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创业氛围较好;二是政府对信息经济、智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实施了专门的扶持政策,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高;三是杭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赢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资本实力指数高。

(二)产业生态体系比较

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是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关键要素,是集聚区竞争能力的主要体现。2014年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商贸、电商平台、物流配送、金融支持等产业生态体系。但通过研究人员对苏杭两市的发展现状调研发现,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的产业生态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本地化、全球一流的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不足(详见表2所示),尤其缺乏商贸公共服务平台,很多中小企业信息获取不及时,产销难以有效对接,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二是优质便捷的专业服务机构不足,平台经济集聚区内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不足,急需IT、网络美工、UI设计、信用认证、物流配送、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相比苏州而言,杭州在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上,一方面合作阿里巴巴等龙头平台企业,打造全球领先的B2B内外贸、B2C进出口、在线支付、教育培训、金融信贷、智慧物流等完整产业链(详见表2、表3所示),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吸引了苏宁云商、EMS、考拉海购等知名专业服务企业快速集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竞争优势明显。

因此,未来苏州应着重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外引内培强化平台经济专业服务机构的聚集,推进实体经济嫁接移动互联网平台,促进平台经济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

(三)龙头平台企业比较

通过调研,发现苏州与杭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如表2、表3所示。

表2 苏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

表3 杭州影响力较大的龙头平台企业

通过表2与表3的比较,可以发现:苏州平台经济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影响力较小,而且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缺少像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相比苏州而言,杭州龙头平台企业大多全球性或全国性领军的龙头企业,且多属阿里系企业,力量集中,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社会影响力大,具备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集聚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未来苏州应充分依托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总部经济的传统优势,大力支持苏州本土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平台企业成长壮大。

(四)规划扶持政策比较

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城市,苏州与杭州都高度重视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扶持,为进一步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人员从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总部经济、发展信息经济、人才引进四个方面对苏杭两市的专门扶持政策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见表4、表5所示。

表4 苏州相关平台经济规划与扶持政策

通过表4、表5比较,我们发现杭州平台经济相关扶持政策更多、更细、更新,苏州在信息经济政策、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方面尤为滞后。2014年杭州从市政府到区政府共了三个推进信息经济发展政策;从人才引进方面,苏州对平台经济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还引用的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而2014年杭州推出了《西湖区关于引进海内外优秀创业创新人才“325”计划实施意见》,2015年1月杭州推出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因此,未来苏州应强化信息经济政策与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方面的推进。

(五)网络基础设施比较

2011年至2015年,苏州在“数字苏州”基础上实施了“智慧苏州”建设“369计划”,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任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六大平台,智慧交通等九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截止2014年底,苏州全市移动基站数、WiFi热点覆盖数、数字传输主干网容量和传输速率均位列江苏省首位;苏州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800G,传输骨干网带宽达7000G,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苏州全市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大,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建设奠定好良好的基础。

杭州于2012年成为中国首个跨入4G时代的城市,移动互联网承载能力非常强。在智能管道建设方面,目前杭州拥有8万个4G基站,城市人口覆盖率超过95%;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4G+网络加速商用”和“4G+高清语音”业务,建成了以2G、4G、光宽带为主的高速、优质全覆盖网络。

因此,作为江浙两省的经济龙头城市,苏州与杭州两市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应用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六)人才支撑水平比较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杭州优势明显。杭州拥有985高校1所(浙江大学),211大学2所,拥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一般本科院校21所,拥有高职院校17所。而苏州目前拥有211高校1所(苏州大学),拥有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普通本科院校7所,拥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16所。无论从苏杭两市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还是毕业生质量等,杭州都明显强过苏州。

从人才引进吸引力来看,杭州作为省会城市,阿里巴巴龙头企业的带动、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优越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创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虽然苏州同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优越的人才引进政策,但由于地级市城市的制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仍较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政府对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来说,杭州力度更大、政策更新、规定更细。2015年1月杭州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非常重视对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扶持,并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为ABCDE五类,具体为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等五类,并且从加大国内外智力柔性引进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保障、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培养、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产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规定了专门的扶持政策。

三、苏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发展规划,建设高层次水平集聚区

加快编制苏州平台经济集聚区发展规划,选择主导产业突出、交通条件便利、信息技术发达、集群优势明显的区域,规划建设平台经济集聚区,并明确集聚区布局、目标、功能与规模,力争到3-5年内建成3-5个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的高水平集聚区。重点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改造以常熟服装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的嫁接,把传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具有现代信息经济特色的平台经济集聚区。二是充分发挥苏州作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首批试点地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三是积极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金融总部、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综合性互联网金融集聚区。

(二)加强制度创新,营造平台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苏州应尽快梳理现有相关扶持政策,根据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发展需求,加强制度创新,及时、整合、优化、更新各种相关扶持政策。主要建议如下:一是优化信息经济政策保障环境,可参照杭州经验,整合优化相关信息经济促进政策与专项扶持措施,制定发展信息经济的专门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国际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等信息产业,确定信息经济在苏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平台经济集聚区重点项目、龙头平台企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在土地租金、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完善中小平台企业融资环境,支持江苏中服焦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苏州淘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型、成长型平台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稳步扩大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发行规模。四是加强平台经济人才引进培养,参照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的政策措施,制定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与培养政策,逐步改变现有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碎片化”问题,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的城市。

(三)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平台经济集聚区建设与发展,苏州应充分整合资源,打造集移动电子信息制造、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与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金融信贷、信用认证等覆盖平台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产业生态体系。由于苏州平台经济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已有良好的基础,建议未来苏州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形成优质便捷专业服务体系,支持平台企业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企业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与平台经济发展相配套的IT、信用、检测、信贷、代运营、培训等优质服务机构,构建覆盖产业链全程的、便捷高效的第三方专业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商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苏州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获取信息难、产销对接难、技术技能不足等实际状况,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协同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推动常熟服装在线、东方国际纺织城网上商贸平台等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强化外引内培,大力发展龙头平台企业

杭州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阿里巴巴的辐射与带动,当前,苏州的龙头平台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影响力都与杭州有很大差距。因此,苏州可通过外引内培,大力发展龙头平台企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支持本土平台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可把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江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培育成国际一流的龙头型平台企业,可把江苏中服焦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苏州淘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随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育成国内一流的龙头型平台企业。二是引进国际一流平台经济总部,依托现有集聚区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有针对性地招商,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的平台经济总部,有效拓宽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支持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积极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苏州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同程网、绸都网、淘豆网、食行生鲜等本土平台企业针对细分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形成独特优势,提升平台竞争力,鼓励苏州传统婚纱、丝绸等产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条件成熟的平台企业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支持苏州铭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形成一批商业模式先进、示范能力强的平台企业。

(五)加快创新升级,壮大网络交易服务平台

创新升级是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关键要素,在实践中要依托龙头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并举,争抢技术发展制高点,壮大发展苏州各类网络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议现阶段苏州着力打造以下平台:一是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将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服装城、绸都网打造成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二是打造一流消费细分服务平台,把同程网打造成国际领先的旅游业电子商务平台,把淘豆网、食行生鲜等生活消费类平台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三是发展综合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力支持“东吴在线”等苏州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四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政策扶持,3-5年内建成1-2家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升苏州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丁宏,梁洪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4):118-127

[2]赵怡昕.试述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360-361

[3]张军涛,黎洁岑.基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的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115-119

篇2

出版企业是从事图书、期刊出版活动的单位,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2家(包括副牌社33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1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1家(包括副牌社20家)。省级出版企业通常拥有出版资质、发行资质,下设行政部门、出版部门、编辑部门以及物管部门和公会等。

二、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数字出版的产生是互联网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又一次革命。电子阅读摆脱了纸张的限制,具有移动性、便携性、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更加前卫等优势。截止到2010年,据粗略估算,全国网民每天共花费约十亿小时的时间用于网络浏览,这为网络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国内数字出版行业借助于网络应用扩大的环境,创造了行业发展神话,在短暂的年份里就做到了产值翻番、市场扩大、手机阅读APP普及等。

可以说,包括我国出版企业在内的全球出版产业,目前都处在一个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暂时并存的时代,而未来必将面对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取而代之的现实。现阶段,由于国内出版企业在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中遇到较大阻力,因而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与数字出版营运商协同合作来作为转型的模式,于是也决定了传统出版企业在内部业务流程和对外市场协作两方面都需要进行革新,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必须要经历的转变。

三、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条件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引进信息化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形,维护信息化发展与扩大的政策环境、保障体系等越来越稳固,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实情况表明,把信息化技术引进新闻出版行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践中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整体效果良好,产业管理与实力不断增强,升级转型平稳过渡,数字出版应用稳步进行。

我国政府在慎重考虑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即努力朝着网络交互广泛、资源共享机制成熟、业务合作深入、两化深度融合及具有全国产业标准的目标前进,此外,还应在技术支撑之下,着力挖掘信息资源,提升产业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对外交流及社会服务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对数字化产业推动作用,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出版企业信息化战略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决策层的有力领导和支持。出版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是来自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和大力推进,在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意义之后,出版企业的决策层对此高度重视,并将信息化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

2、发行渠道。传统出版企业多拥有成熟稳定、遍布各地的发行网络,如新华书店发行网络。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掌握着庞大细致的地面发行网络的传统出版企业,可谓手握着传统出版的生命线。

3、经验优势。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与积累,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资源广泛的资深编辑和相关业务人员,在生产进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信息化带来的出版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的压力,能够保障图书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价值链成熟。我国出版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拥有较为成熟的价值链体系。策划―组织―编辑―印刷―发行,每一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经验。

(二)弱势分析

1、对当今图书市场的掌控力在减弱。当今图书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形势瞬息万变,对于越来越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图书市场,传统出版企业的市场掌控力渐渐因为新兴文化公司等的冲击而减弱。

2、固有观念与信息化发展需求存在矛盾。传统出版企业通常存在管理理念和模式陈旧的问题,以往面向计划经济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组织模式、营销策略均面临落伍的险境,成为制约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新型人才匮乏。具备新兴知识储备和强大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高效助推器。传统出版企业在此方面有所欠缺,人才多为传统型,业务熟练但创新不足,且理念较为陈旧,面对当今市场显得滞后和无从着手。

(三)机会分析

在领域市场中,如果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则可以将环境机会转化为营销机会,进而利用营销机会获得营销成功。就出版企业而言,即可提高图书产品的销售,占据图书市场份额。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当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信息多元化,中外思想既有高度融合也有激烈碰撞。人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对信息、文化强烈的需求,这对于出版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

2、政府对出版事业一向有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包括政治、经济、人事等方面。

3、在移动设备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从传统方式逐渐向碎片式阅读转变,也成为出版企业转型的机遇,乘势向数字出版靠拢,逐步过渡为信息化社会下的新型复合型出版传媒公司。

(四)威胁分析

1、企业原有的软硬件设备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兼容性存疑。企业中现存的硬件配置和财务、发行、库管等软件配置是否能与信息化战略实施完成有机融合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疑问。

篇3

为进一步承接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辐射,用好“国字号”金字招牌,通过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培育和建设,充分发挥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及示范带动效应,推进我市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根据《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行动基础

(一)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由点到面”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近年来,市高新技术产业按照“以‘两港七区’和国家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率先形成滨江-下沙-城西‘金三角’,并逐步实现由‘点’到‘面’发展”的布局思路,逐步形成了“一城、两核、三带、五区”的发展态势。通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建设提升了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市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并带动产业能级快速提升,成为各类创新人才的集聚区。为了充分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拓展效应,加快市重点产业由“点”到“面”发展,市已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产业类)考核奖励办法》和《关于拓展提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实施意见》,将更大力度地促进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及其拓展区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拓展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字号”金字招牌的拓展功能,把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政策、产业、品牌、平台、人才等综合效应放大到最大限度,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带动各区、县(市)的发展。

(二)我市培育和建设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具有现实基础

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建设西郊现代化生态市,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工业平台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集聚区方兴未艾。城乡统筹进一步推进,全面启动“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阶段教育长足发展,公共文体服务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县(市)和基本药物试点县(市)工作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保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全面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环境整治,节能减排完成预定目标。政府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和区域融合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目前,玲珑电线电缆工业功能区定位于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电线电缆)、装饰纸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是“国家火炬计划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的核心区,2010年11月,市正式批准在玲珑工业区设立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我市凭借林业资源优势,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全国首个“碳汇林业实验区”城市。高虹绿色照明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年生产能力超过15亿支,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节能灯及产业链生产企业达300多家,中国照明电器协会2010年8月进行考核验收,10月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已经正式获批。

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得到省、市的高度重视,基地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都正加紧编制中,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快进行。高新技术产业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得到了长足进步,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94项,其中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等国家级55项,省级205项,5年间开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115只。以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太湖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3100亩。

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骨伤专科基地、有线数字电视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建设都有较好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市属医疗卫生单位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在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市骨伤专科基地,是由骨伤科医院承建,医院开展“微创手术”治疗骨干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率接近90%。市被列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后,我市主动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项目进展顺利。至2010年底,完成全市70%的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2年内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同时,我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积极创建国家创业城市拓展区。

二、行动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西郊现代化生态市的目标,以推进创业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化自主创新、要素集聚、产业提升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企业,集聚一批中高端创新人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创牌”与“建设”并重。既重视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牌子的创建工作,更注重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建设发展,力求取得实效。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重。有效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协同。

三是坚持政策扶持与环境营造并重。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金融支持和服务改善的发展环境,提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行动目标

在三年内,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动漫、高新技术产业等,积极创建6个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全面提升现有园区创建各类新型国家级牌子,争取新增4个以上国家级称号。通过发展、创建、提升,使我市的园区建设达到先进水平,着力培育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企业,集聚一批中高端创新人才。

三、行动任务

(一)积极创建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承接辐射

对照《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完善提升经济开发区、太湖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的硬件、软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速度,优化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发展环境,积极有序地申报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承接的辐射,充分共享金字招牌的资源。

1、重点申报类:是指现有申报基础比较完备,拓展区建设符合整体发展战略,通过努力近期可以申报成功的。

(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拓展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拓展区,加快推进我市标准化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由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拓展区的申报管理机构,经济开发区基础扎实,基本符合申报要求,目前主要是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发展的规划。下一步要抓紧编制发展规划,并加强与市试基办联系,争取尽快申报成功。

(2)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拓展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健全以市属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十一五”期间基建工作亮点。2006年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总投资8675万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到2010年底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目前在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完成新建卫生服务站79家、村卫生室共201家。2011年将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总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到2015年,市将形成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分工合理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全市的院前急救体系,政府举办、企业举办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合理竞争、互为补充,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3)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拓展区。自市被列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后,我市主动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2006年立项以来,项目进展顺利,发展迅速。今年,市政府又把“推进城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城区‘模转数’,实现乡镇全覆盖”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加以推动,并相继出台了有序停播城乡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工作方案以及“数字兴农”工程实施方案。经过积极的努力,到目前,全市数字电视用户终端已达到近10万台,可收视的标清电视节目达到了80多套,不仅新建小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接入,城市建成区内的老居民小区以及城中村大部实现了停模转数;在乡镇,以“数字兴农”工程为龙头的数字化网络双向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已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用户3.8万户,到年底,还将完成全市70%的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全市将在2年内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数字电视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能够推进家庭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建设,有线数字电视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4)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我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不断完善创业政策,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增强全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竞争力。到2009年底,城镇劳动力11.47万人,城镇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2.18万人,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9%,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3.87,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25.62%。明确了创建目标是:到2011年底,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5%;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5,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30%;新增私营企业500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1000户以上,新创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平均存活期进一步延长;创业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确保在2011年底前,完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目标。

2、积极申报类:是指现有申报条件还不完备,但拓展区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强,社会效应较好,通过积极的努力在今后1—2年内申报成功的拓展区。

(5)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拓展区。以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太湖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来创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拓展区,旨在加快融入市文化创意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打造我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由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拓展区的管理机构。产业园以大区块旅游为中心,有机融合动漫、文化、创意、教育等功能,园区的建成将让更多的现代创意产业积聚。但是太湖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还处于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设计的前期阶段,项目审批还没有完成,建设规划没有和市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对接;另一方面是市政府还没有专门针对动漫产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下一步要针对不足逐步推进完善,通过打造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拓展区,实现我市产业结构的新突破。

(6)国家骨伤重点专科建设骨伤基地拓展区。市骨伤专科基地,是由骨伤科医院承建,医院创建于2007年,继承祖国传统中医正骨治伤医术,运用“无血疗法”(不开刀)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中医中药治疗各类骨折脱位;同时吸收现代骨科先进技术,开展“微创手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干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率接近90%。医院现有员工近百人,其中正高1名,副高3名,中级职称25人。拥有美国GE螺旋CT机、日本富士CR机、德国Drager麻醉机、意大利C—臂机、美国史赛克骨科动力钻、迈瑞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医疗设备。2008年底开展“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科研项目,积累了近500例的临床手术经验,2010年被市科技局立项资助。2009年初医院和韩国最大的民营骨科医院——釜山神腾医院建立友好合作单位,并互派医护人员多次交流学习,将祖国传统中医正骨技术推向国际。2010年门诊人次突破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接近4千,病床使用率超过100%,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年拟在市锦南新城征地25亩,投资7000万元,新建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开设床位250张。医院将在新城筑巢引凤,吸纳国内外顶尖骨科专业人才加盟医院,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设备,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市骨伤专科基地。

3、储备申报类:是指现有申报条件还不完备,但拓展区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强,社会效应较好,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符合条件后再申报。主要有: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拓展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拓展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拓展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拓展区、国家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拓展区等。

(二)全面提升争创“国字号”,抢抓产业社会发展先机

通过积极争取创建各类新型国家级牌子,抢占未来产业提升和社会发展先机。根据现有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积极组织申报新的“国字号”,力争三年内新增4个以上国家级称号。

1、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创新基地

以青山湖科技城为依托,积极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创新基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引进”的要求,坚持“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的目标,加快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技院所,集聚一批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研究开发骨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使科研院所研发中试条件明显改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把青山湖科技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创新要素最活跃的研发基地之一,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在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走在全国前列。

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青山湖科技城成功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创新基地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成为国家高技术发展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的典范,发挥在人才聚集、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等方面先导示范作用。成为继中关村、东湖高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充分利用国家启动重点省级经济开发区升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遇,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申报工作,促使发展理念顺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内在需要,产业水平达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要求,软硬件环境达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体水平。申报成功能使我市的发展平台得到极大提升,资金、土地等项目发展瓶颈有效突破,带动全市各项工作产生质的飞越。

4、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玲珑电线电缆工业功能区是“国家火炬计划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经过多年努力,玲珑工业功能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6家,3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19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1个科技创新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拥有各类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鉴于该区具备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电线电缆的主导产业优势突出,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推进的平台建设扩展,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具有符合电子信息制造发展导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物理空间,发展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明确,综合服务功能齐备,有望在申报拓展区成功后,升级为国家级基地。

四、行动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综合协调,全面指导推进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工作。充分做好市试基办与市试基办、各试点和基地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市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切实帮助解决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有关建设发展涉及的政策、规划、土地、资金等重大问题。加快制定有关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抓好责任落实。切实抓好三年行动计划的责任分解落实和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对各责任单位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情况,每年进行督查评估,并分别纳入各责任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市试基办负责牵头、协调和督察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和考核工作;市发改局、市经发局、市科技局等部门要抓紧申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指导各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的建设;市财政局要认真落实试点和基地拓展区相关财政扶持资金;各乡镇(街道)负责做好属地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全市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三)创新体制机制。各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要以提高内部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为目标,加大产业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等公共平台和服务软环境建设,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拓展区和其他园区之间建设发展的联动机制,全面充分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扶持政策、产业集聚、品牌资源、服务平台、专家人才、体制机制的综合效应,加快形成拓展区与其他园区之间在品牌、政策、人才、管理、文化、招商等的共建共享,做到统一政策、统一品牌、统一对外招商,促进拓展区资源的辐射与扩散,全面建设形成拓展区和其他园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关于拓展提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专项资金对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的扶持和产业引导作用,并认真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进一步增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针对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扶持政策。注重试点和基地拓展区专项政策与其它有关促进试点和其他专项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协调,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篇4

(一)总体要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中国特发展道路,以丰富文化产品和加快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科学管理为保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我省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电影产业,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三)发展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到2015年底,形成主业突出、品牌名优、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若干大型骨干电影企业;建成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影院规模,完善覆盖城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促进电影产业综合效益明显增长,实现电影经济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电影票房收入保持中西部第一;全面提高我省电影的创作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争出精品、争出人才、争出效益,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主要措施

(一)全面加强电影公共服务。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项目,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改善服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积极推动农村电影放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保证全省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免费公益电影。建立健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改进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场次补贴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切实将这一惠民工程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鼓励电影企业深入城乡社区、厂矿、校园、军营和广场等开展公益放映活动,大力提倡电影发行放映企业采取优惠票价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群体的观影需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固定放映点,探索建立电影公益放映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机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的扶持力度,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年观看4部主旋律影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视教育经费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

(二)大力繁荣电影创作生产。树立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电影创作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突出提高质量,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多出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新的电影集团资源整合优势,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推出具有特色、西部特色,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区域性商业影片。实施青年电影导演创作计划,制定扶持政策与激励机制,鼓励多出、快出优秀电影创作新人与新片。加大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支持力度,繁荣我省少数民族电影文化事业。建立健全电影创作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国家倡导的重点影片生产和对电影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进行扶持。

(三)努力培育新型电影企业。

进一步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创新企业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影片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龙头,整合省级电影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峨眉电影集团充分发挥其品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拍摄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社会反响和票房号召力俱佳的影视精品;加快技术改造,提升制片和产业多功能开发的综合实力。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影生产企业,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可按政策规定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

电影企业依法享受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年12月31日前的新办电影企业,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 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号)规定执行:从年1月1日起,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中央、省、市及县级)按照各自职能权限批准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含成员企业)、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加快建设现代化影视基地,通过政府贴息、企业自筹、融资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推动数字化影视制作基地建设,并以此带动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

(四)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

将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商业影院和社区影院。对电影产业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给予土地供应支持,其中只有一个意向用地的,可按法律法规规定以协议方式供地。投资者要专地专用,不准改变用向。

把握主流院线市场,着力发展中心城市影院和跨区域规模院线,重点打造现代多厅主力影院,5年内在省会及地级城市新增一批大型高等级影院。加快设区市的影院改造和建设,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设区市和部分县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和有条件的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十二五”期间,结合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乡镇示范影院。

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中小城市及县城的影院建设的资金支持,对县级影院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现行税收管理体制报有权审批机关申请享受困难减免照顾。

(五)不断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开展电影产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电影技术企业开展电影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设备改造。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

(七)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重点加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度重视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优秀电影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大对优秀电影编剧、演员的培育、扶持力度。

(八)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划转工作,解决职能交叉、关系不顺、效能不高等问题,着力推进各级广电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立项、备案、审查、发行放映和播出关口,规范互联网电影传播秩序。加大电影市场综合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化监管,防控各种形式的非法电影,坚决打击电影走私、盗版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规范放映行为,尽快建立覆盖全省农村和城市的电影监管体系。规范电影产业数据统计工作,全面实现微机化、网络化管理,确保电影市场信息全面、准确、公开、透明。充分发挥电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篇5

做好新时期乡村电影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乡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在推行乡村电影放映工程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以钱养事方式,落实了一些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但总场次安排较少,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电影工作,推进乡村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乡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乡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放映主体和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目标任务:逐步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提高放映质量,加强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开拓乡村电影市场,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和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和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乡村电影覆盖面。年,市力争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加强乡村电影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和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乡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电影放映场所条件。

二推进乡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乡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电影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公司法》组建市新乡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实际下设若干支放映队,负责乡村数字电影的放映工作。

三落实乡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扶持政策。据测算,市乡村数字电影每场放映成本平均为150元,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乡村数字电影给予补助外,市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实行补贴的数字电影放映场次,放映队不得再向村和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乡村电影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乡村电影放映新体系。

篇6

一、调研情况

两家典型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前期8年的市场调研后成立于2007年,去年获得首轮4000万风投资金。目前公司研发推广的工厂物联网技术产品已经在广东、浙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通过向工厂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水准的工厂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将企业信息化延伸到生产车间,直达最底层的生产设备,从而构建起数字化透明工厂,使生产制造不再盲目进行。工厂物联网的实时监控和预报警机制弥补企业管理资源的不足,详尽的原始数据通过提炼应用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提高管理水平、经营绩效和综合竞争力,推进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上市公司。“IDC流体控制”作为全球流体控制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服务于暖通、给水、消防、水暖配件及水处理五个市场,目前是最具实力的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团之一。集团现有4个制造基地——浙江IDC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IDC万达阀门、IDC盛大软管和IDC嘉兴暖通科技,总投资7亿多人民币,产值10亿多元。

企业应用工厂物联网技术的背景。据估测,我省各行业领军企业的装备数字化率已达80%以上,一定程度缓解了劳动力紧张局面,也较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但问题是目前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较低,大致在50%左右。浙江艾迪西流体控制公司也存在同样问题。随着劳动用工越来越紧张,公司已经投资了1亿多元进行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但工厂主管还是强调生产来不及,向董事会提出要求继续添置设备以满足业务增长需求。为此,董事会从台湾派出精益生产顾问到工厂调查指导,发现设备利用率并沒有申报的90%以上那么高。2010年8月,公司在了解到浙江力太科技公司的工厂物联网功能和作用后,通过业务接洽,双方达成协议先试用2台力太公司的物联网数据终端对其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2个月后,监测发现艾迪西公司原生产设备平均实际利用率只有29%,于是向力太公司追加购买了16台数据终端,并利用工厂物联网平台进行管理改进。再经3个月使用后,生产设备使用效率提升了10%。为此,艾迪西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其属下所有工厂共计1100台生产设备全部安装上工厂物联网数据终端,应用一年后生产设备利用率提高到了68%,带来可观的效益。

企业应用工厂物联网技术的主要效益。通过对IDC集团下属工厂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已应用工厂物联网技术的1100台生产设备的统计数据推算,由于设备利用率从39%增长到68%,效率增长达到74%(计算方法为:(68-39)/39×100%=74%)。这样,将带来减少设备使用:1100(总台数)×74%÷2=407台,设备减少又将相应带来厂房面积减少:407(台)×10(平方,单机占用面积)=4070平方米。

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如下:

①减少设备投资产生的月息。设备投资额407(台)×7?郾7(万元,设备均价)=3134万元,则相应的月息为3134×0?郾5%=16万元/月。

②减少工资支出。407台/2?郾5(人均机台数)×2(2班制)×3000(人均月工资)=97万元/月。

③减少能耗支出:407台×10(KW,单机平均功率)×16(小时,日均加工时间)×0?郾7(元,平均电价)×30(天)=136万元/月,考虑非有效加工时能耗减半,实际减少能耗=136×50%=68万元/月。

④减少设备折旧分摊:3134万元/10年/12月=26万元/月。

以上4项合计=16+97+68+26=207万元/月=207×12=2484万元/年。

同时,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还为企业带来各方面的综合管理效益。一是提高了管理自动化水平。使公司信息化(如ERP)延伸到车间,并与设备自动化系统彻底融合,使工厂实现了数字化透明,并逐步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二是加强了部门协作能力。物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部门与生产支持部门(如计划、仓库、工装、设备维护、质量、工艺等)对生产实时状况、进度和需求的信息共享,促进了对生产异常和外部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三是增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由于工厂生产中的数据都是来自于物联网的自动采集,数据具有准、快、细、全的特点,为工厂的工价核定、绩效考核提供了全面、详细、责任分明的原始数据,从而为工厂管理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

二、有关建议

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工厂物联网在我省制造业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建议加大对工厂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业中树立“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程,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组织召开相关专题论坛,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邀请企业、院校等进行研讨,深化业界对工厂物联网的了解与认识。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工厂物联网的支持,将工厂物联网推广应用作为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篇7

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GDP增速则为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5年来首次减至个位数。为何在经济增速已经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还会比去年同期减少5万人?专家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劳动力市场拉响的警报并不容忽视。

4%难以反映失业现状

“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是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才能去登记,并不能覆盖全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介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许多制造企业倒闭,主要突显的是农民工失业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还表示,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没有在这一数据中体现。

此外,失业率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年均9.8%的增长,而前3季度GDP增速还保持在9.9%,失业问题不会立即反映出来。“如果现在继续统计的话,这个数字应该会升高。”张丽宾表示,“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相比,由国家统计局进行抽样调查的失业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但并不向社会公布。”

失业率上升或在所难免

外贸、消费、投资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出口退税率。但实际情况表明,这对企业扭转困局来说是杯水车薪。

“按照目前的经济走势,失业率会继续上升,失业效应也将在今后一、两个季度显现。”张丽宾说。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在这个时候起到关键的“蓄水池”作用,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大都会选择回乡,失业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增收产生影响。而对于失业的城镇工人来说,就业状况的恶化将带来收入水平下降、消费信心丧失等问题。

针对政策扶持中小企业

篇8

(一)着力先行先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取得新突破

积极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放开竞争性社会领域准入门槛,不断激发社会发展活力,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惠及社会大众。一是逐步健全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谋划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1+X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意见(试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并在规划选址、土地供给、政府采购服务、人才流动、行政审批、税费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制定《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等专项扶持政策,为社会力量进入养老、医疗领域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大力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医养结合”养老工作现场推进会,慈溪乐成恭和苑成为全市“医养结合”试点项目,根据“一事一议”原则,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项目扶持政策,恭和苑亲情社区体验中心投入使用。三是积极推进民营资本投建社会项目。建立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项目库,完善项目扶持推进体系,推出老年病护理医院等一批面向民资招商的重大项目,东钱湖柏庭高端养老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宁波江北慈孝乐园、慈溪乐成恭和苑等项目被列为全省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示范项目。

(二)着力提质增效,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取得新进展

紧盯国家和省级层面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改革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抓好牵头改革任务,配合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扫清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一是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改革方案。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研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宁波市文化产业示范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文件相继出台。二是推动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完成《宁波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明确今后三年全市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多元办医、扶持中医药服务等1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将出台实施。建立全市健康服务业项目库,筛选收录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文化旅游、健康管理、支撑产业等领域项目100多个。三是深入推进医改工作。以宁波成为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市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政府社会合作办医、外资办医、智慧办医等模式取得突破,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实行“公办民营、管办分离”的新模式,宁波市福利院引入上海管理团队,开展管理合作。全市首家综合性外资医院对外营业,全国首家云医院成立,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形成。四是教育改革积极开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技工学校通过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首个由政府统筹、发挥行业合力、涵盖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授牌成立,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推进。

(三)着力提升服务,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难题,切切实实做好民生实事工程。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简化重大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服务,推动重大社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一是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2014年公共交通、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教卫文体以及水利防洪、公铁立交改造等领域的42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和“四联四促”活动,主动帮助破解建设中的难题,工程学院杭州湾校区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特教中心等项目建成即将投用,报业传媒大厦、市艺术剧院、市第二医院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补助。全年卫生、教育、儿童福利设施、社会养老服务等公共事业领域项目争取到中央投资补助资金近4500万元,带动地方投资6.35亿元。同时,通过信息化网络手段,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展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申报等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中央资金扶持重点和申报流程进一步明晰。

二、宁波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2014年以来宁波社会发展工作进展良好,部分领域改革涌现出一些创新做法,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方法运用不够对路、工作手段不够有力、新老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依然存在。

(一)社会领域评价体系和项目建设标准不完善

社会民生领域扶持政策对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民生政策出台的多,有效落实的少,后续评估手段缺乏。社会民生项目有效评价体系较为薄弱,对项目社会效益的系统性评估和考量欠缺。项目建设标准衔接统筹不足,部分领域项目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而新标准并未及时出台,项目标准不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社会管理和扶持手段仍较单一

社会领域的管理手段依然较为简单传统,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仍未得到全面有效应用。资金直补是目前社会事业项目扶持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成为迫切要求,项目扶持方式亟需从单一直补向运营补助、政企合作开发、政府采购服务等多样化补助方式转变。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虽然全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群众整体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但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管理和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下阶段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内涵出现深刻转变,发展阶段出现重要转折,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社会发展质量有新要求

在解决好温饱之余,居民对生活质量、食品安全、环境清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传统的以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逐步为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范式所替代,社会发展步入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居民感受的新阶段。

(二)就业结构变动有新趋势

随着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机器换人”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不少工人面临再就业风险;同时,市场需求加快转换,一批传统产业加速消亡,另一批新型产业不断兴起,“一盛一衰”的更替极大地加剧了结构性失业和结构性人才短缺的“双重矛盾”,给就业保障和人才引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居民消费需求有新动向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等一批政策利好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以通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在线体验等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时代加速到来,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社会服务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行业之间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四)社会治理模式有新突破

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最新科技手段的升级和推广应用,公共服务的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不同行政区域、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公共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越来越普遍,对社会服务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均带来新的变革和冲击。

四、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

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工作既承载着托底的基本功能,也肩负着促转型、增和谐的重要使命,必须主动适应,加快调整,积极引领。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更加注重系统谋划,坚定不移改革攻坚,积极推进创新转型,着力丰富社会领域政策“工具箱”,完善社会项目投资“工程包”,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方法论”,谋划社会规划研究“蓝图集”,加快推动形成政府与社会统筹发展、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横向与纵向协同共进的社会发展工作新格局。

1、加快调适理念,更加开放务实。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传统观念,在积极做好托底筑基工作的同时,坚持开门办事业,更多、更好、更主动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努力打造多点开花、多方共建、社会事业与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2、加快转变职能,更加主动有为。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定位,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加快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着力加强观大局、谋大势、干大事的能力,强化对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更加注重对规划实施、政策落地和项目推进的事中事后监督和管理。

3、加快创新机制,更加普惠高效。联系地方实际,找准社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针对“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网在哪里建”等关键性问题,积极创新人口发展政策、社会投融资体制和社会治理机制,灵活融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加快最新科技手段运用,稳步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提升社会效益。

(二)对策建议

1、助力稳增长,积极扩大社会领域有效投资。在强化政府引导的同时,抓住居民需求变化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带来的契机,加快放开竞争性领域,强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作用,提升社会发展拉动消费、“反哺”经济的功能。

2、全力促转型,加快打造创业创新良好环境。更加注重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细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逐步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提升,加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提升人力资源对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3、着力解民忧,切实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筑牢底线,突出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加快完善制度,精准发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等多种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幸福度。

4、努力增和谐,稳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外来人口融入城镇的政策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设计,稳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多方参与,提升自治能力,同时,加强重大项目和重大社会政策制定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9

【关键词】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对策

1.数字电视发展概述

数字电视作为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近年在政府、媒体生产厂家等多方的大力推广下,快速发展。电视媒体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正成为众人瞩目的新的电视产业经济增长点[1]。数字电视产业涉及内容提供商节目集成商网络传输商地区有线网络运营商或以太IP网用户等环节。其中节目集成商基本形成以中数传媒、上海文广互动、鼎视传媒三足鼎力的格局;网络传输由中广集团、中国卫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运营商来运作,并辅于歌华有限、东方明珠、广电网络、中信国安和电广传媒等地区有线网络运营商。中央电视台、中视北方股份等虽然作为内容提供商来进行运营,但真正的内容提供商则是源头的影视节目制作商。目前,数字电视内容的匮乏成为影响数字电视推广的主要瓶颈,同时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也是各省分享数字电视产业一杯羹的主要途径[2]。

2.陕西省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2.1 陕西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陕西省自2004年开始运营数字电视业务以来,经过近5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转换数字电视用户为150万户。虽然数字电视用户的数量在政府的推动下有所增长,但是付费电视收费率较低,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用户。而截至2009年,陕西省共有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全省共播出123套电视节目。其中,省台无线节目3套,有线节目5套,西部电影集团有线电视节目1套;市级台无线节目11套,有线节目15套;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88套①。

2.2 陕西省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基础

2.2.1 影视制作能力较强,为数字电视内容提供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播电影电视业的稳步发展是数字电视内容制作的重要基础。目前,陕西省拥有两三百家传媒制作企业,数字电视内容制作产业潜力巨大。2009年全国获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132家,陕西省共3家,为西安电影制片厂、陕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西安电视剧艺术中心,约占全国总数的2.27%;全国获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3343家,陕西共162家,约占全国总数的4.85%,如表1所示。

虽然陕西GDP位居全国第19-20位,而影视剧产量则位居第5、6位,仅逊色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影视作品,如电视剧年均15部、400-500集左右,如表2。

2.2.2 部分影视创作企业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国内影响力

陕西省影视制作,即数字电视内容制作单位较多,作品数量也较多,部分企业脱颖而出。例如:西部电影集团是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在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国际奖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影片出口量全国第一。西影曾经代表了华语电影的最高成就。而西安光中影视是国内独立投资制作发行影视作品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全国24家拥有甲种许可证的民营电视剧制作单位之一,其拍摄的《关中匪事》《软弱》《双枪李向阳》等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目前,省内丫丫公司、大唐影视公司、陕西金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约占全省企业的90%,将成为未来数字电视内容制作的主力军。

2.2.3 影视基地的建立为数字电视内容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西安光中影视基地、西部电影集团数码基地和西安曲江影视基地等纷纷投建运营。西安光中影视基地将建成西部最大的室内电影电视拍摄中心以及数码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影视动画制作中心、西部艺员经纪培训中心、创意视听工业制作中心、影视节目制作中心、国际影视制作外包服务平台,形成年产50部1200集电视剧、1000小时影视节目的生产能力。西部电影集团数码基地引进世界先进的影视数字化加工设备,将结束我国西部地区拍摄的电影难以在当地后期加工的历史。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西安市影视联盟,加快基地建设,有效整合省内资源。基地建设为未来数字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2.4 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为数字电视内容创作提供了可能

陕西文学底蕴深厚,文化氛围较浓,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创作人才和文学创作作品,在国内外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实的《白鹿园》、贾平凹的《秦腔》相继获得矛盾文学奖,尤其是贾平凹,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年度杰出作家”、美国美孚飞马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最高荣誉和“红楼梦文学奖”。总之,陕西省经过千年历史的沉淀、浓厚文化熏陶,涌现出诸多优秀的作品为影视内容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丰富素材。

2.3 陕西省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竞争能力一般,缺乏精品和大制作

陕西省数字电视内容制作虽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广播电视台不少,收视率不高;影视节目制作商不少,优秀作品不多;影视剧数量全国名列前茅,而有影响力的精品制作和大制作较少。这主要是目前影视竞争不是企业数量、影视剧数量的竞争,而是质量的竞争,一个大片的票房率或收视率可能高于一个小片的百倍。大制作、精品制作,将是影视制作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竞争取胜、提高获利能力的必由之路。

2.3.2 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现象明显

面对火爆的影视消费市场,新一轮影视制作投资热潮掀起。但是业内普遍缺乏整体观念,没有从产业发展的高度看待产业电视,省内各个经营单位资源分散,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3]。内容特色不明显,针对性较差,尤其是硬件资源共享性差,而各个单位由于自身资金制约,大型设备投入有限,致使区域整体拍摄处理能力有限。这种局面有望随着影视基地大平台的搭建而有所改观。

2.3.3 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成为陕西数字电视内容制作的主力,融资困难、资金紧缺,成为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陕西又是经济欠发达的省,省政府难以给予资金支持,导致企业对大戏、大制作的投入少,精品少。此外,省内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较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自有资金来发展,无法享受如北京一样根据剧本评估,进行银行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诸如以上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陕西数字电视的发展。

3.陕西省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数字电视内容制作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以西安光中影视基地等三大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快基地建设,搭建良好的产业发展软硬件支撑平台,使其成为新媒体节目研发、孵化中心、技术支撑中心,提升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影视拍摄、制作、处理水平。同时,有效整合三大基地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数字影视基地,扩大知名度和全国影响力。

3.2 制定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扶持

放眼未来,长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力争使数字电视内容产业企业等同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发展数字电视需要大量的资金。传媒与资本的直接合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给予的空间[4]。政府应鼓励各类担保基金向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倾斜,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开展信贷业务,通过项目评估和产业抵押等多种形式,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我省影视制作民营企业多、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等现状,选取1-2个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共同探索陕西数字电视内容制作的发展之路,从而推动区域数字电视内容产业迈上新台阶。

3.3 转变观念,促进大制作、精品制作和个性化服务

数字电视内容产业必将走向市场细分,走向对象化、专业化、精细化,大品牌、大制作、个性化服务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盈利模式。陕西省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立足源远流长的陕西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对获奖或收视率高的制作适当奖励,催生出一批富有时代特点和陕西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剧、大戏,大片,实现由小片、短剧到大品牌、大制作的战略转型,扩大陕西数字电视内容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商品化,强化内容提供商或集成商的个性化建设,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鼓励陕西广电网络集团联合电视台、电台等机构共同建设集成全国节目资源、服务全省乃至西北的强大视音频节目制作、展示、交易、运营平台,并与省市政府加强合作,通过平台的互动电视频道,及时将政务信息、便民服务、教育培训、商品信息等通过有线数字电视节目传达给全省各地用户,利民便民,切实丰富内容,满足民众需求。

注释:

①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1]周应军.“内容为王”:数字电视发展之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0).

[2]黄勇.数字电视之忧:没有“内容”的盛宴[N].IT时代周刊,2004.

[3]高巍,吴祈宗.数字电视产业供应链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2).

[4]赵兴玉,张纪.突破内容瓶颈 促进广播电视数字化、产业化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9).

基金项目: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项目资助(No.DF0104090602)。

作者简介:

惠调艳(1977―),女,陕西榆林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研究、战略研究。

篇10

电商创业扶持政策

农村电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象涉及:从事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的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城镇转业复退军人(以下简称重点人群);农村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服务站及其从业人员。

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的范围也很清楚:在杭州市主城区行政村,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或在主城区从事网络销售,且近三个月农产品(须办理工商登记)网络销售额月均达1500元以上;或创办或服务于村级电商服务站等创业就业形式。农村电商创业就业须经本人申请并由市人力社保部门予以认定。

村级电商服务站是指:委托农村商店、村民活动中心、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农村劳务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等有效载体,为当地居民提供网络代购、代收、供销等电商服务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村级电商服务站须经农办或相关主管部门认定。

电商创业扶持项目及标准

农村电商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重点人群于2016年2月1日后在市区从事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的,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较其他创业形式上浮20%,市区补贴标准为6000元。

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补贴。2016年2月1日后重点人群新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并带动就业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上浮20%。其中市区创业带动3人就业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提高到2400元/年;在带动3人就业基础上,每增加1人可再享受每人每年1200元的补贴;每年补贴总额不超过24000元。

农村电商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016年2月1日后招用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企业可按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之和享受农村电商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

村级电商服务站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本市户籍劳动者在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创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以上的,可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市区补贴标准为5000元,其中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万元。

村级电商服务站综合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在市区范围内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创业就业的,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按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给予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管理补贴。不再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

农村电商小微企业培训鉴定补贴。农村电商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内开展岗前技能培训的,培训鉴定补贴标准上浮20%。

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政策。鼓励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小微创业园、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现有资源,以园中园形式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入驻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经营实体在10家以上的园区,可申请认定为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鼓励当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入驻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入园经营实体同等享受所在园区的各项政策。

电商创业的功能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1) 广告宣传

电子商务可凭借企业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的浏览,在Internet上发播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Search)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M18,而商家可利用网上主页(Home Page)和电子邮件 (E-mail)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与以往的各类广告相比,网上的广告成本最为低廉,而给顾客的信息量却最为丰富。

(2) 咨询洽谈

电子商务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E-mail) ,新闻组(News Group)和实时的讨论组 (Chat)来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如有进一步的需求,还可用网上的白板会议 (Whiteboard Conference) 来交流即时的图形信息。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

(3) 网上订购

电子商务可借助Web中的邮件交互传送实现网上的订购。网上的订购通常都是在产品介绍的页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格式框。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通常系统会回复确认信息单来保证订购信息的收悉。订购信息也可采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会泄漏。

(4) 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网上支付是重要的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帐号进行支付。在网上直接采用电子支付手段将可省略交易中很多人员的开销。网上支付将需要更为可靠的信息传输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欺骗、窃听、冒用等非法行为。

(5) 电子帐户

网上的支付必需要有电子金融来支持,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要为金融服务提供网上操作的服务。而电子帐户管理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

信用卡号或银行帐号都是电子帐户的一种标志。而其可信度需配以必要技术措施来保证。如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加密等手段的应用提供了电子帐户操作的安全性。

(6) 服务传递

对于已付了款的客户应将其订购的货物尽快地传递到他们的手中。而有些货物在本地,有些货物在异地,电子邮件将能在网络中进行物流的调配。而最适合在网上直接传递的货物是信息产品。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它能直接从电子仓库中将货物发到用户端。

(7) 意见征询

电子商务能十分方便地采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样使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客户的反馈意见不仅能提高售后服务的水平,更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市场的商业机会。

(8) 交易管理

整个交易的管理将涉及到人、财、物多个方面,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客户及企业内部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因此,交易管理是涉及商务活动全过程的管理。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管理的网络环境及多种多样的应用服务系统。这样,能保障电子商务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电商创业为何越来越艰难

前些年电商创业是如何成“香饽饽”的

在前些年,电商创业还是比较火的,一方面,阿里和京东的体量还不是特别大,很难垄断整个电商产业链,这给某些创业者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垂直电商模式还不是特别多,这意味着电商行业仍存在一些“蓝海”。在那个阶段出现的典型案例就是聚美优品,在聚美优品的影响下,不少创业者加入了电商行列。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电商创业还有其他的特点,比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只要拿到资金,几乎不存在创业的门槛,最多只是卖化妆品还是卖水果的问题;另外,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电商企业的估值也相对较高,这一点大家看看阿里和京东的市值就明白了。所以总的来说,前些年电商创业成为“香饽饽”就不难理解。

这些年电商创业为何没那么靠谱了

而回顾近年来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创业型电商平台以及O2O平台相继倒闭,证明电商创业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靠谱。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在行业日渐成熟的背景下,竞争也越发激烈。这个竞争来自两方面,一是细分行业的内部竞争,比如母婴电商领域现在就存在若干家网站,竞争异常激烈;二是来自阿里和京东的外部竞争,当一个创业型电商平台越做越大时,很难避免和巨头正面冲突。

其次,风险投资对电商的兴趣正在减弱。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上面提到的竞争因素;第二,电商模式烧钱太快太猛,它们需要花很多钱去做推广,才能建立知名度,培养用户习惯;第三,电商平台出现越来越多的刷单行为,让风险投资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严重影响了电商创业的诚信度。

第三,电商创业对“重资产”的依赖越来越强。以往很多人认为,电商创业就是搭建一个购物平台就行了,不过,从京东和阿里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子商务走到今天,对仓储物流等“重资产”的依赖越来越强。如果一个电商企业不能拥有这些重资产,那就不是真正的电商企业,未来极有可能在竞争中落败。

第四,电商创业的周期太长,属于慢热型产业,很多人无法坚持。上面提到,电商创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正因为如此,电商创业的周期才太长。而其他的创业模式,比如更贴近产品层面的创业,其周期就不会太长,以手游为例,一般说来,如果你做的手游产品确实有过人之处,那么很快就会走红,很快就能带来现金流,这种立竿见影的特性可是电商无法相提并论的。

看了“电商创业扶持政策”的人还看了:

1.鼓励个人创业政策

2.国家鼓励自主创业的措施

3.国家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4.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