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护理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病程迁延,缓慢进展,部分患者最终可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本文主要研究了2011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8-45岁,患者平均年龄30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主要的前驱期症状有:注意减退、动力和动机下降、精力缺乏、精神病性症状、睡眠障碍、焦虑、社交退缩、猜疑、角色功能受损和易激惹,患者精神症状常出现,思维障碍、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等

1.2统计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有临床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达,对比分析结果,若P

2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精力缺乏症状的评估,评估分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护理有效果,患者护理前精力缺乏症状的评估分为37.75-3.45,护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症状的评估分为24.55-2.35,护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

3护理

3.1心理护理 从日常生活护理着手,关心、尊重患者,应用护患关系原则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安全、一致的环境,促进信任、安全的感受。提供心理支持,帮助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习适应,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会交往,建立正性的人际关系。如:指导患者学习一些技巧帮助减少幻觉。如唱歌,或说“让声音离开”,或与其他人谈话、活动等。针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精神分裂症疾病和治疗的知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者认识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和怎样预防复发;教会应对各种危机(如自杀、冲动)的方法及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的康复训练[1] 。

3.2安全护理 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中心。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与检查制度,准确评估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环境的,患者自身的);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如心理支持、现

实导向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减少混乱和不安全感,以避免危险的出现或顺利度过危机[2] 。

3.3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照顾,包括个人卫生、饮食、 睡眠、排泄、活动等的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保证营养、合理安排活动。另外,在做好患者生活护理的同时,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在精神症状缓解后能够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功能。

3.4治疗护理 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患者遵从医嘱完成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为医疗处理提供依据。另外,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帮助患者学习健康的适应方式,促进患者成长。

4讨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向患者提供保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时,督促进食和协助患者的个人卫生.加强病情的观察,了解幻听和妄想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解释和澄清;做好安全检查,减少危险物品,安排患者每日参与病房康复活动,转移对幻觉的注意力;告知患者药物常见副作用,如嗜睡、头昏、乏力、便秘等,予以防跌伤知识宣教。通过各个方面的护理,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精神分裂症疾病和治疗的知识, 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教会家属怎样观察症状、怎样处理幻听出 现时可能发生的暴力、自杀风险[3] ;同时,理解治疗的过程需要患者和 家属的配合,让家属有长期治疗的准备,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1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通过本组护理研究显示,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精力缺乏症状的评估,护理后患者精力缺乏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

参考文献

[1] 张金兰,朱秋妹,吕明S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1: 26-27.

篇2

[关键词]心肌梗死病人;心电监护;归因分析;护理干预

近年来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极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因此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的心电监护成为一种必备的治疗措施。AMI病人进入监护室后应立即进行心电监护[1]。但在临床工作中却有一部分病人因种种原因拒绝心电监护。为探明原因,笔者对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循环内科住院的AMI病人中拒绝心电监护的58例患者进行归因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5例,拒绝心电监护58例,发生率为9.4%。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65.7±9.8岁。拒绝心电监护多发生在入院当时,尤其是胸痛不明显病人。

1.2发生原因

1.2.1缺乏医学知识本组58例AMI病人60岁以上达40例,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对医学知识缺乏,不了解心电监护作为诊断、治疗、护理的重要手段以及心电监护对AMI病人的重要性。导致了治疗上的不合作。

1.2.2经济条件的限制AMI病人短时间针对梗死相关动脉的再灌注(PCI或溶栓)以及相关辅助治疗等医药费用巨大,对经济困难家庭造成很大压力,有些病人及家属感到难以承受。

1.2.3心理障碍AMI病人对突发疾病没有思想准备,会出现悲观、恐惧、忧伤、烦躁、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特别是近年来近些年媒体报道过一些医院乱收费的情况,使某些患者感到医疗费用高与乱收费有必然的联系,而产生防御心理。性格粗暴的患者更容易将不良情绪迁怒于医务工作者,而表现为拒绝心电监护。

2护理干预

2.1加强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促使病人正确认识心电监护对医学知识缺乏的病人,责任护士要讲究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电监护对AMI早期的重要性以及AMI的相关医学知识。

2.2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在治疗中尽量采用价廉效高的治疗方法。充分掌握各项检查及治疗措施的适应症。在治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及特殊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尽力减轻患者的负担。

2.3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人的心理活动是与周边发生事物息息相关的。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一些病人出现心理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救治过程中如过于苛刻采取强制措施更易使患者焦虑及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平时多与患者交谈,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增加护患感情,找出患者思想顾虑的根源及时对症处理。有些患者及家属不能充分认识AMI的严重性和危险性,认为只要胸痛消失了,疾病就痊愈了,把医护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当作耳旁风而拒绝心电监护。护士要耐心说服教育,适当举例,讲清AMI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其理由,使患者及家属能主动配合治疗。

3结果

58例拒绝心电监护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有46例重新接受心电监护,使其中15例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得到了及时的发现,得到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痊愈出院。12例干预失败,4例因未能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并尽早采取措施而死亡。

4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接触患者最多的医务人员,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和躯体的舒适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3]。本文的分析结果充分证实了护理干预在临床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护理工作不再是机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方能为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地进行护理,这种以主动护理取代被动护理的转变,将有助于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开滋,刘海祥,吴杰.心电信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56.

篇3

(1)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

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与腹水抬高膈肌,影响肺扩张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前患者自觉呼吸困难症状缓解,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护理措施:①给患者抬高床头,取半卧;②持续低流量吸氧3L/分;③定期遵医嘱查血气分析;④准确记录出入量;⑤协助医生放腹水,减少对肺脏的压迫。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出院前自诉呼吸感觉良好。

(2)电解质紊乱的预防护理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护士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症状,及时协助医生治疗。

护理措施:①倾听患者主诉,若有全身乏力、口干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查电解质;②严密监测病情,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心律异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查电解质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③遵医嘱补液和补充电解质,同时注意静脉补钾浓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口服补钾应在饭后服用;④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高钾、低盐食品;⑤遵医嘱定时监测电解质情况。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完全实现,患者住院期问发生低血钾,得到及时纠正。

(3)生潘自理能力缺陷的护理

护理诊断: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腹部高度膨隆,卧床限制活动有关。

护理目标: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出院时生活能基本自理。

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加床挡防止坠床;②巡视患者,1次/30分钟,主动了解其需要并给予满足;③协助患者床上进餐、饮水、排便;④做好晨晚间护理,洗头、擦澡,1~2次/周;⑤患者病情改善后鼓励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达到满足,出院时能自行如厕、进餐和卫生整理。

(4)皮肤护理

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量腹水强迫半卧有关。

护理目标:卧床期间患者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①缓解压力:给患者安排睡气垫床,受压负重部位垫以海绵垫,如在肩胛、颈部、双踝和骶尾部垫以加厚的、中央掏空的海绵垫,有利于缓解受压负重部位的压力。②取得患者及陪护人员的配合:给患者及陪护人员讲解保持皮肤完整性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将有利于护士顺利完成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醒陪护人员不得擅自给患者使用热水袋、冰袋等物品;使用便器时不能有推、拖等动作,必须将患者身体抬起,便盆上垫以软纸或布,防止皮肤与便盆粘贴而造成皮肤撕裂。③保持皮肤通风和干燥:即使患者完全不能翻身,也要定时地给予更换。如果能坚持5分钟,可以l小时翻身1次;如果只能坚持1分钟或更短,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应将双手及手臂伸入患者的臀部受压部位的上下部,将有利于皮肤的通风和缓解压力;如患者出汗或尿湿,要及时更换床单,随时保持干燥。

④有皮肤护理计划和护理记录:针对性的、可实施的护理计划以护嘱形式下达,班班落实,并记录本班翻身时间、皮肤护理措施及皮肤情况,并进行班班交接,要求床整、无皱褶、无渣屑。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住院期间全身皮肤保持完整。

(5)营养失调的护理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一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脏功能障碍及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前进食量达到入院前水平,3两/餐,血浆向蛋白达到32g/L以上。

护理措施:①观察患者每餐进食情况,评估每日饮食中摄入热卡情况;②保证患者每日热量摄入12 600kJ以上,不足时告诉医生给予静脉补充;③当患者腹胀减轻时,鼓励多进食高蛋白、低盐、高维生素饮食;③告诉患者每日限制饮水500ml以内。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完全实现,患者出院前进食达到入院前水平3两/餐,血浆白蛋白达到35g/L。

(6)知识缺乏的护理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保健知识。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患者了解并能复述本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学会观察和记录尿量、腹围和体重的方法。

护理措施:①给患者讲述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酗酒及生活不规律导致慢性酒精巾毒引起,并告之患者必须戒酒,注意休息并保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②给患者讲解腹水形成的原因及防治腹水增长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③告诉患者应用利尿药要按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得私自更改剂量或停药;应用利尿药期间要每日测腹围、体重、记尿量等,以便了解效果,及时调整用药;④给患者讲解饮食上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平时不要吃过咸的饭莱;⑤告诉患者在治疗腹水期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哪些,一旦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讲解经常抽血监测电解质的意义;⑥嘱咐患者出院后可能要继续服用利尿药,自己要掌握观察和记录尿量、腹围、体重的方法,学会记录自己的每日出入水量,有异常及时就医;⑦出院前询问患者对有关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补充教育。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已能正确说出自己疾病的病因和有关保健知识,并掌握尿量、腹围、体重的观测。

(7)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护理诊断:有体液不足和感染的危险,与大量放腹水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有关。

护理目标: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期间不发生严重脱水及感染等不良反应。

篇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03-01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

1980年以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仅有0.3%,可现在保守估计都达到3%~4%,过去一直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近年来发病率增加了十几倍,显然是用遗传学说无法完全解释的,因此,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受体学说,认为胰岛素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保证血糖正常的前提,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胰岛功能并不差,主要是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导致的血糖增高。在我国,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不规律不合理的饮食,加之运动量的减少,造成胰岛素长期、成年累月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久之,体内出现了胰岛素的抵抗,血糖也就随之升高。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更多的是由于过食肥泔、活动减少所导致的富贵病。现就其教育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护理评估

主要包括:评估病人知识缺乏的原因,程度,具体内容,评估病人知识需求情况。

2护理诊断

缺乏糖尿病知识:与缺乏接触相关信息有关缺乏糖尿病药物治疗知识,与缺乏正确药物治疗信息来源有关,缺乏正确的就医知识,与认识有限和对信息误解有关。

3预期效果

要达到病人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学会正确药物治疗知识,学会正确的就医方法。

4护理措施

4.1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当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后,由于对于糖尿病有关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甚至悲观失望。对于以上的相关因素我们做出以下护理措施:①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有关糖尿病知识和治疗方法。②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根据体重、食物的热量来计算饮食的摄入量,教会患者合理安排膳食结构。③向糖尿病患者讲述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及意义。④指导患者监测血糖,尿糖及怎样预防和处理低血糖。

4.2潜在并发症――感染:感染会导致各个系统感染,如呼吸系统会合并肺结核,肺炎等。泌尿系统会导致肾盂肾炎及其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对此设定以下护理措施:①合理控制饮食,防止过高血糖是关键,因为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另外适当地锻炼能够防止感染机会的增加。②严格遵循抗菌技术操作。③指导病人皮肤保健,足部保健:a.用中性无刺激肥皂及温水洗澡。b.糖尿病病人皮肤干燥切勿抓伤导致感染不易愈合。c.足部每日温水洗脚。由于糖尿病病人末梢血液循环差,禁用过烫的水,以免烫伤。d.穿清洁、棉线袜子,鞋袜宽松为佳。

4.3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①由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断或用量不适而导致疲乏,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②过肌或过饱饮食不当可出现酮体,恶心、呕吐等。③感染以及如创伤、分娩等应激情况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大,烂苹果味,意识模糊以至昏迷。对于上述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应做出以下护理计划措施: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无误地监测血糖、尿糖、血钾等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数值。“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病人呼吸频率及深度。②确记录24h出入量。③控制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合理安排饮食摄入量,避免饮食不节所造成酮症酸中毒。④防感染。

长期检查及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使病人不愿面对现实。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比较关键的,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面对疾病,最终战胜病魔需要以下具体的护理措施:①认真听取病人的倾诉,关心其感受,认识到病人的忧虑,对病人表示理解,应以朋友的身份去感受他们。②对于陌生的治疗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与紧张度,给予患者一份亲切和谐的感觉。③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让患者了解只要坚持治疗,可以向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④引导患者摆脱焦虑情绪,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适当地户外活动等。

4.4患者家属配合治疗:糖尿病需终身治疗,且多数在家治疗。因此其家属首先要学习糖尿病基础知识,协助患者搞好自我管理,同医师一起共同努力,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其次,认识糖尿病不能治愈,不要感到失望,从而漠不关心,任其病情发展。第三,应掌握患者能吃什么食物,喝什么饮料,起居规律及学习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过分地限制患者饮食、起居及运动。第四,因长期治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且随病情进展,费用增多,所以经济上应给予支持。第五,患了糖尿病,多数患者精神紧张,甚则感到绝望而自杀,自暴自弃,因此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和支持,有利于病情控制。第六,糖尿病合并中风、目盲、足坏疽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应配合做好护理工作。

篇5

关键词: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

近年来,为了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我院自2012年就制定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通过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及时对事件进行干预,将事件的损伤降到最低。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等其它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h内报告,事件重大、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相关部门。

2鼓励上报不良事件

在未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前,每年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很少,每年不超过40例(隐瞒不住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报)。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增加,2013年1~12月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见表1。

3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类对比分析,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

3.1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 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所致的护理不良事件所占比例较高,在这些事件中当事人多为工作1年~2年内的年轻护士,主要与专业知识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流程不熟练,科室督导不到位有关;另外,个别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凭借自己的经验工作,查对不严格出现错误。

3.2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主要为年轻护士基础理论知识缺乏所致,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未告知检查前注意事项或护士未及时抽取化验标本而影响手术及检查;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患者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3.3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分级护理执行不到位

护士值班时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告知不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3.4护理缺陷管理不到位 护士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如:非抢救患者时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巡视卡执行不规范视而不见,医嘱执行错误未查找根源,致护理人员工作缺乏上进心,所以护士长应经常提醒,警钟长鸣。

3.5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护士超负荷工作,将消极倦怠心理带入工作中,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表现在周三、周四护理工作量大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护患比高时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研究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从组织上应重视人员配置的改善,医院行政部门加大对护理人力支持,缓解人员缺乏的矛盾,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者,这是减少不良事件的根本。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2]。

3.6护士评估和沟通能力不足 护士的评估和沟通能力会直接影响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有研究显示,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对患者评估不全面,遗漏一些有价值的护理资料,形成护理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存在护士患者配比不足的问题,护士平均工作量大,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评估与沟通。如果医护人员树立沟通的意识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许多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张翠霞和赖兰萍[3]的研究报道显示,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人院评估的风险教育、风险管理培训以及沟通技巧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医务人员对评估和沟通重要性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加强护士评估和沟通工作的主动性及有效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估与沟通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设计培训内容,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督察与引导。通过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

4护理不良事件处理

科室及个人发现不良事件后立即上报到护理部,护理部接到上报立即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采取措施,力争将事件的损害降到最低。对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对全院有警示作用的不良事件,护理部采取激励机制。同时护理部不记科室、不记姓名将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及防范措施在每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议上反馈,让护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范类似事件在自己身上再次发生。

5讨论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护理人员在一个非惩罚性的环境中工作,医院的各级护理人员能公开地对待缺陷和问题[4].通过发现错误根源进行细节完善,使护理差错的报告从对立面转化为主动预防,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定期分析原因,交流对应措施等活动,提供分享患者安全信息的机会,尤其是对可预防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2]汪丽进,黄雪梅,力燕,等.呼吸内科护理工作量与人力配备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5):29-31.

篇6

【关键词】护患纠纷;法律意识;整体素质;沟通障碍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32-01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持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2]。然而护患纠纷的发生却呈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专业素质训练,增进彼此沟通,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将是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那么在医疗纠纷中认真分析护理工作过程产生的护患纠纷,对完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是十分有益的。

1 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服务意识不强,言语行为不当目前护理人员的缺编,导致护理工作量的加大,再加上传统观念对护士的偏见,重医轻护,使得护士心里失衡,导致部分护士在面对患者时热情低,采取 了态度生硬,言辞不当的行为,违反了本院的“十不准,十必须“规定,招来患者的投诉。医疗护理纠纷中,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发生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造成的[3].

1.2 医疗收费 目前是全民医保的时代,虽然实行了统一的收费标准,但由于患者对有些收费项目不甚明了,护理级别不够严谨,护士的解释工作又不到位,再加上日清单打印不及时,导致纠纷的发生。

1.3 就医环境因我院是小型综合医院,管理的欠缺,不能保证就医环境的安静,舒适,对陪护人员的管理松懈,使的病区环境嘈杂,基本的设施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发生了纠纷.

1.4 沟通障碍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最常用的手段。护理沟通是以病人为中心,利用一定符号载体,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4].部分护士在接待病人时由于护理用语不恰当,沟通缺乏技巧,语气欠委婉,或者与病人沟通很少,发生投诉事件。

1.5 法律意识淡薄: 现阶段护患纠纷从数量、性质、处理途径、结果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患纠纷数量日益增多,内容也日趋复杂化[5]。而有些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存在侥幸心理,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工作马虎,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导致卷入护患纠纷。如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对病人进行服药、注射、输液治疗时未严格执行床边2人核对制度,导致差错的发生,引发护患纠纷。

1.6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指护士记录的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内容的文字资料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记录单,危重患者记录单,一般患者记录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明确规定,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护理记录具有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有病情描述与医生不一致,涂改,重抄,漏记,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无报告医生记录,病人返回病房后不补测生命体征,这些都给护理带来纠纷。

1.7 护理知识缺乏,业务素质较低。基层医院护士学历低,进修学习机会少,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只凭经验工作,当病人问及有关自己疾病的注意事项、饮食、用药等方面的知识时,不能正确全面回答病人,或者医护之间在同一问题的回答上是截然不同的观念,导致患者的不信任。

2 护理人员避免发生护患纠纷的措施

2.1 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热情关心病人,了解他们的需求,,用清晰,明确,关切,温和的语气和病人交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因人制宜的与千差万别的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使用易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不良刺激的语言,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十不准,十必须,”和病人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进行沟通,沟通除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还要注意病人情绪变化,心理活动,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求,促进病人的康复。[6]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护患关系。

2.2 改善就医环境,实行告知制度在医院资金缺乏的特殊情况下,基层管理人员更应该加强病区的管理工作,从细节入手,给病人营造一种温馨,舒适,整洁,安静的就医环境。明确实行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制,不能以各种理由搪塞病人,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

2.2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护士充分认识到工作中许多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从而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避免纠纷的发生。

2.3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科室每周组织业务学习,鼓励并支持护士参加学历教育,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每月组织一次技能考试,以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接受医学和护理学的教育,还应主动学习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引起病人和社会的重视。为此,我们应针对产生护患纠纷的内外部因素,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加强服务理念,巧妙化解护患之间所发生的纠纷,给病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素英.护患纠纷的预防措施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322~323

[2]杜黎明、赵庆英.护患纠纷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98~99

[3]李慧萍,规范护理行为 防范医疗纠纷[J].家庭护士,2008,6(5B):1295

[4]史学可,沟通人生 现代人际交往艺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JZ

篇7

【关键词】儿科护理、责任心、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2-01

前言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要,不仅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不同,而且各年龄阶段的患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从而造成数据多、概念多、理论性强的复杂状态,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比较容易出现医疗事故,所以在进行儿科护理当中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通过在护理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安全护理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1 目前造成实习护士责任感差的原因

1.1 与带教老师沟通欠缺

目前我国医院的护理现状是:护理人员工作量大、配制不足、床护比不达标、任务繁重,这些导致护理人员对基本的操作厌烦,开始反感这项工作。而负责实习生的带教老师由于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等种种原因,忽略带教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实习生的心理变化。这就使得护理实习生产生抱怨心理,觉得护理工作就是做一些很简单的琐事,进而对护理工作没有责任心。

1.2 护士生的儿科护理专业的知识不扎实

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治疗及指导意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护士的知识更加丰富,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护理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只有在熟练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性化护理。然而还有很多医院的护理工作仍然遵循着旧的护理观念护理病人,护士生没有及时的接触到新的知识体系,而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他们认为护理工作只是简单的进行各种基础的护理及医疗协助技术操作,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知识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形式已经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其理论体系指导下对患儿进行临床实践活动。

1.3 护士生心理压力较大

护士生在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自信,进而心理压力增大,因此护士生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手忙脚乱,无法进行自主思考。然而儿科护理对护士生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护士生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自己对压力的抵抗力。

1.4护士生的工作地位低

由于护理工作繁杂,使得一些护士生付出了劳动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工作更是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上护士生由于刚接触护理工作,对医院环境及护理内容的陌生,护理工作的生疏,致使患儿及家属对其护理工作的不信任,很多患者对于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同意实习生操作。这就使得护士生对工作最初的热情大大地降低。

2 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提高护士责任心的措施

2.1 教学生如何加强与带教老师的沟通

带教老师由于工作繁忙会忽视对护士生工作的细节指导,导致护士生会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忽略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进而导致医患之间发生矛盾。因此护士生要有自己的自觉,勤于学习,有不懂的东西要及时的进行询问加以解决,并且要跟着老师进行临床实习,观察学习老师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沟通技巧,做好笔记。经常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为自己的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引导学生加强对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专业知识不合格是导致护士生责任心缺乏的一个间接原因。因此护士生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进行实践,这样就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出现。基础的知识只能是理论,却不能运用到实践上,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书上没有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多加学习其他相关的知识,融合起来解决问题。

2.3 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压力

儿科护理是医院中出现医疗纠纷最多的科室之一,因此护士生要有面对这些状况的心理准备。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最大的耐心与爱心,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使他们配合疾病的治疗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在此期间护士生会遇到很多挑战耐性的事情,如患儿因为不舒服而发脾气,家长因为孩子受苦而骂人,这都考验着护士生的耐性与压力抗性。因此护士生要经常进行自我调节,给自己心理暗示,工作之外做些放松心情的事情。

2.4 引导学生做好自我位置的调整

由于我国的国情,现在的护士生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比较娇宠,因此自信心极满。同时在医院的工作十分艰辛,节假日也不例外,每时每刻都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辛勤的劳动,但是却时常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尊重,这就极大地打击了护士生的自信心。因此护士生要调整好自己的位置,在家跟在医院必须很好的转换自己的角色,才不会应付不了极大的反差,让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从患儿及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言行,调节自己的心理。除了心理上的变化外,护士生也要学着充实自己,多多跟着经验多的护士学习,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用心去护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全身心的去工作,帮助患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看到你护理的患者在你的精心护理下拥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后备力量,进而康复了。你就会觉得虽然辛苦,但是辛苦之后的成就让你更加充满热情。

3 结束语

儿科护理工作虽然是一种有风险的工作,但它是直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护理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今后生活的质量。如果护士生在护理患儿的时候责任感不强,就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我们要加强护士生对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其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视患者如亲人,持之以恒,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红.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第12期.

篇8

【关键词】褥疮护理;问题;护理对策

褥疮也被称为压疮或者压迫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受到长期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局部组织长期缺氧缺血,皮肤缺乏营养失去正常功能,最终引起组织破损或者坏死[1]。褥疮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也多发于久坐病人。根据调查,很多家庭在褥疮护理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院以某社区的60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家庭访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社区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12±1.35)岁。60例患者中,高血压25例,风湿性疾病9例,痴呆4例,慢性支气管疾病11例,瘫痪3例,糖尿病及伴有并发症8例。大小便失禁31例,小便失禁19例,意识障碍10例。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根据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上臂中点之周径、三头肌皮层厚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本组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8例,中度营养不良32例,轻度营养不良20例。

1.2 方法

对社区这60患者的家庭进行实地调查和视访,调查各个家庭的预防褥疮和褥疮护理知识。调查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长期卧床患者皮肤的完整性;为预防皮肤压伤要定时改变;加强营养的知识;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和床铺的干燥性;床单和衣服需要柔软、平整、清洁;为改善局部组织的压力要控制床垫的厚度和透气性等方面。并根据Branden积分法对60例患者的褥疮危险度进行评测,分值在15分以下为极易患褥疮,共12例,分值在16-19间,为较易患褥疮,共28例,分值在20-23间为不易患褥疮,共20例。

2 结果

2.1 有关预防褥疮和褥疮护理知识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视,本次60个家庭关于预防褥疮和褥疮护理知识存在以下问题,详见表1:

2.2 访视中观察到存在的问题

经实地调查和访视,我们的护理人员发现很多家庭给予长期卧床病人的环境并不好,用品陈旧,而且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和家属都心神不定、焦虑不安,患者更是觉得治疗无望,每天心情抑郁,对治疗和护理都没有信心,87.23%的家庭都不能根据医生的护嘱进行护理。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比如不能定时翻身。

3 讨论

为了改善该社区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情况,我院决定采取以下对策:

3.1 访视方法

为患者建立护理健康档案,并给每个家庭发放联系卡。根据每位患者的褥疮发生危险度来确定相应的访视时间,一般每周一次,而对Branden分值在15分以下极易患褥疮的患者一周行两次访视,平时也要积极与患者家庭进行联系,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3.2 与患者的看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家庭护理一般是通过预防性护理、期望性护理、器具性护理、建议性护理等来实现最终的护理目的的[2]。因此,我们的护理人员要与家庭护理中的看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在访视时要加强与看护者的沟通,与看护者共同制定治疗措施,并对看护者的看护能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护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增进看护者与患者的情感,改变患者和家属都感觉治疗无望、心情抑郁的现状。

3.3 护理知识的宣教

这方面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①为患者和看护者讲解相关褥疮发生的病理知识,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自我护理。比如,定时更换能够防止皮肤压伤,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要教会患者和看护者如何共同完成翻身动作。

②护理环境的设置。患者的居室应该有充足的光线、流通的空气、清洁的卫生、适宜的温湿度[3]。这些客观条件不仅能让患者的心情愉悦,也能够促进患者皮肤血液循环,让患者感到舒适。患者的床铺应高低适宜,方便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患者的卧具、尿布等都要保证柔软、清洁、干燥、吸水,避免因衣被的皱褶引起患者皮肤摩擦。

③防褥疮用具的使用。由此次调查显示,很多家庭对于防褥疮用具的使用的了解仅占31.67%,可见在这方面的是指还是很缺乏的。选择适合的海绵床、海绵垫、海绵圈等,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刺激[4]。应该避免使用塑料气圈或者胶质产品。

④营养指导。营养不良患者的褥疮发生率也相应高些,因此加强营养也是褥疮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给患者补充富含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⑤功能锻炼。指导卧床患者做力所能及的锻炼,能够增强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5]。

总而言之,褥疮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个有长期卧床病人的家庭所要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于梅.浅谈褥疮护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01):228.

[2]梁月香,严 翎,陈玉蓉.家庭褥疮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9,03(30):115-116.

[3]李小忠.褥疮护理须勤翻身[J].广州日报,2009,01(31):231-232.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82-01

1 矛盾存在的表现

1.1 需要与表情淡漠:病人一入院,希望能受到热情接待。护士应该是态度和蔼可亲,主动介绍情况。但有时却令人失望,护理人员缺乏人之常情,病人见到的是难看的脸色,听到的是冷漠的语言,回答问题或是生硬、或是爱理不理,即使简单告诉病人一些住院须知也是命令式,让病人必须照办遵命的口气。给病人做一些在护士看来习以为常的十分简单的操作检查,如测体温等,但对病人来说却不知如何做好,配合不好,或动作慢了一点时,便遭到护士的指责。

1.2 要与漠不关心:病人住院后便有充足的时间来想自己的疾病,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也很敏感。如见到医护人员回答自己的提问迟疑含糊,便想到自己是否得了不治之症,病情可能会很严重,于是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有的择期手术病人随着手术日期的逼近,紧张、恐惧的心理就越严重,一想到手术,头脑里马上冒出疼痛、出血、危险等字眼,有的担心术后会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的能力等,忧虑重重。这时最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科学的解释,以消除不安的心理,树立安全感和信心。但有的护士对病人漠不关心,除了完成治疗、服药、手术前准备工作外,从不注意病人有什么情绪改变和心理活动,也不进行适当解释。

1.3 要与行若无事:人有病,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使部分或全部丧失了自理生活的能力,生活需要依赖于他人协助。作好病人的生活护理,满足其生活需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也是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当前,一些年轻护理人员看来,却是无关紧要的分外工作,可做可不做,认为护士的工作仅仅是打针、发药,生活护理是陪护的事。因此不过问病人每天是否漱口、梳头、洗脸、擦澡,也不向陪护说明、指导,有的陪护见术后病人疼痛,行动不便,不敢给予翻身活动,怕受冻也不给予擦澡,病人不能坐起,也不知怎样为病人漱口,以到出现某些并发症。有的护士为病人输液前不询问是否大小便,也不为其准备便盆,使有的病人提着输液瓶往厕所跑,致使输液针头脱出,液体外漏,肢体肿胀,甚至个别病人摔倒在地,脸色苍白,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

2 解决措施

篇10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缺陷控制

Implement nursing risk management,Control nursing defects

DU Bo,ZHANG Yuan.

The Kunm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void nursing risk effectively;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nursing disputes, to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safe and ordered nursing care.Methods Review the typical cases of nursing defects which happened in 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 in the last five years;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ir occurrence and formulate precautionary measures.Results We had reasoned out four main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Conclusion Only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defects and persistently improving prevention devices as well as fully carrying out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w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nursing defects.

【Key word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Defect control

风险管理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具有风险[2]。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就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心内科由于病种特点,加之多为高龄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纠纷的风险较他科大大增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行为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控制护理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3]。

1 典型案例

①2005年3月,晚班护士误取5%新洁尔灭溶液为一昏迷患者行尿道口护理,致患者会阴皮肤发红,包皮高度水肿发亮,经家属提醒,再次核对后发现取错(经积极采取措施后患者包皮消肿,会阴皮肤恢复正常);

②2006年8月,午间护士接诊急诊科送入的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准备溶栓过程中)患者发生呕吐,相继出现休克征象,在遵医嘱准备吸痰过程中,护士耗时较长,对电源、吸痰管连接动作不敏捷,家属不满,辱骂护士;

③2006年11月,夜班护士交班,一心力衰竭患者右足内踝处输入多巴胺,周围皮肤“稍发白”,但“可见回血”,白班护士未引起重视,致患者右足内踝皮肤坏死5 cm×4 cm;④2007年5月,一高龄心力衰衰竭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护士行尸体料理后先后两次“催促”家属“拉走尸体”,家属对护士言语、表情不满,殴打护士;

⑤2008年2月,一实习护士误将35床输液氨基酸错加至36床,刚打开调节器即发现,慌忙中急寻老师“商量对策”(未妥善安抚、处置患者),患者关闭调节器举着输液瓶至医务科投诉;

⑥2009年1月,一低年资护士协助一失明患者如厕,在门外等候时,患者跌倒致头皮裂伤,家属投诉。

2 原因分析

2.1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个别护士自律性和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不能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势必导致缺陷发生。

2.2 专业技术不过硬,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患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若不重视自身继续教育,就难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导致工作压力加大,也增加了护理风险系数。调查显示,护理缺陷发生率与发生缺陷人的护龄、工作经历和职称密切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差错发生率越高,这与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4]。

2.3 缺乏有效沟通

告知行为不规范,告知不到位,语言或行为不当,医护人员与患者未达到良好的沟通,也是造成护理纠纷的重要隐患。

2.4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纠纷隐患认识不足,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患者知情同意、安全治疗等合法权益,一旦出现护理缺陷,则处于被动地位。

3 防范措施

3.1 健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3.1.1 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

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必须具有高度的风险管理责任意识,将护理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定时分析科室护理安全现状,罗列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找出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

3. 2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细化科室相关护理制度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多习惯于按医嘱机械工作,侧重完成有形的、操作性的工作,而忽视病情观察、输液巡视等无形的工作。为此,科室修订了护士各班工作流程,突出了护士首要工作是观测、记录重患者病情;细化了输液巡视签字制;规范了急、重症患者抢救时护理配合流程。

3.3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持续质量改进 护士应定期检查,对抢救设备、护理文书、危重患者、各种导管等进行监控[5],发现安全隐患时,积极查找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发生缺陷、纠纷时,进行认真分析,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是执行不力,或是护士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还是护士技术能力不高所致,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后,采取相应对策,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科室的相关规定。

3.4 加强护理管理,落实规章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常因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而发生护理缺陷,引发护理纠纷。尤其在病情急、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如查对不认真、用错药、未严格观察用药效果等。科室制定了有效的考核措施,加大考核力度,以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强化急救意识,保证在急、重症抢救过程中动作敏捷、表情到位,设备及时、准确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实习生带教制度。

3.5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3.5.1 不断加强护理业务技术培训 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患者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多变性,护理人员只有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努力参加医院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同时自觉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才能提升服务能力,适应人们高期望值的需要,适应护理学发展的需要。科室规范了新入科人员、低年资护士培训制度,对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考核,确认具有胜任该专业能力后方可上岗,避免因技术不熟练而延误救治。

3.5.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

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医护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自律、慎独和无私奉献[6]。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责任心,主动、自觉、认真地履行工作职责,追求患者利益最大化[7]。在日常工作中,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讲究语言艺术,注意说话的语气及表情、眼神等,学会换位思考,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发生缺陷、纠纷时,首先要安抚患者,同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补救,把损害降低到最小,态度要诚恳,不要找客观理由。

3.6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只要护士违反和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标准,未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如三查七对)或有瑕疵的履行注意义务(如未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其行为就存在过失[8]。科室经常组织护士对医疗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及时通报其他医院、其他科室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护理纠纷的分析会,使其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常规就是在履行法律职责。护士长要注意关键环节(交接班、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关键人员(实习护生、新毕业护士、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等)的管理,防范护理风险,加强护理安全。

护理缺陷的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防范和减少缺陷是体现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认真分析缺陷原因,持续改进防范策略,全面落实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浅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1(7):405-406

[2] 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3]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4] 刘建丽.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护理缺陷.首席医学网,2008年6月15日.

[5] 周碧月.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