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在当天,税务总局的通知中指出,对2021年底前能够主动报告并及时纠正涉税问题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据悉,已经有上千网红纷纷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对于,薇娅偷逃税被处罚款13.41亿元一事,有网友称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5月的2021新财富500富豪榜显示,薇娅和老公的身价是90亿元。今年双十一天猫预售首日,有网友估算,薇娅就有11.95亿元入账。在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中,薇娅以29.213亿元排名第一!
有网友称,所有名人带货都要查,如果按照规定初犯不追究法律责任,那么就把他们列为劣迹人员,不允许再做带货行业,比如像薇娅这种女人。
但是也有人认为,网红凭一张嘴就可创造几十亿财富,竟然还逃税漏税,想想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这样的人就该封杀!
有人说要她坐牢,但根据现有的法律条款,她只要在规定期限内,补交齐所有的罚款和偷漏的款项,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所以不会坐牢的。 还有人说要没收她的全部财产,说那些是违法所得,可惜不是,那些百亿身家都是合法收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合法收入,既然如此又何来违法收入一说呢。 个人的违法行为不代表行业的有问题,直播行业是新兴业态,也是国家倡导并且主动扶持参与的经济业态,还有人说要取缔带货,带货又不犯法为何取缔?
应该取缔卖假货,高暴利,以及强迫商家损失惨重去参与活动,包括商家不参与活动,平台不给推送,这种行为才是真的,有针对性地点对点进行治理。而不是知名主播动动嘴皮子,就要损失企业家的利润,肥她一个,有多少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因为她受巨大损失。
一、什么是逃税?
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
(一)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的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二、逃税与偷税漏税的区别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对偷税罪作了如下修改:
1、修改了该罪的罪状表述,将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税罪”,不再使用“偷税”一词。
2、对逃税的手段不再列举,而采用概括性的表述。修正案把逃税行为主要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常见的如: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等;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第二类行为是“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已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实体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或者已经办理纳税登记的法人实体有经营活动,却不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行为等等。
3、对逃税罪的初犯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是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二是缴纳滞纳金;三是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偷税漏税 对策
一、企业偷漏税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为了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并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无论我国企业是经营模式还是经营质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商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税收并没有同步增长。究其根源,企业偷漏税款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主要原因。
二、分析我国企业偷漏税的成因
探究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为了赢利而置纳税义务于不顾,反应企业纳税意识淡漠;2、征管查之间协调不足,制约不够,模式尚待完善,税务管理缺乏钢性;3、从社会角度看,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代替执法手段,干预税收执法税收环境不够理想;4、商业企业的多变性、隐蔽性,使税务机关难以对其申报纳税进行有效监控,给税收征管带来很大难度;5、国家税收法制不完善,对税务违章处罚太轻。
三、会计信息造假分析
(一)在生产费用核算方面造假
将不属于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支出,列入成本项目,少计利润,达到了少交税的目的。个别纳税人,乱摊成本费用,将应由福利费用开支的费用列入成本项目。比如,将职工个人订报刊杂志的费用,各种违章罚款等,统统列入成本费用,偷漏所得税和各种基金。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加大了成本,减少了利润,达到少交税的目的。有些企业将费用开支标准夸大提高,如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扩大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来提高折旧率,虚增了产品成本,少计了利润,减缓了所得税。
(二)在存货发出核算方面造假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有些企业甚至人为地通过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达到偷漏税的目的。
(三)在损益方面造假
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在一定费用成本下,收入增大,利润则增多,相应税则加大;反之相应税减少。有些纳税人,为了选避或减少纳税,采用隐瞒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不入账,搞帐外经营等手段,进行偷漏营业税、产品税和所得税的不法活动。在营业税的征收过程中,由于营业税征收面广,涉及到整个第三产业,征收范围同个人消费联系比较密切,是收入中现金比重较大的,有的消费者消费后很少索要发票,使纳税单位可以隐瞒这部分收入,达到偷税的目的。
(四)在票上作假
发票管理历来是税务部门管理和检查的重点,发票开出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产品,取得收人据以纳税的依据,但有些单位和个人置国家税法于不顾,特别是一些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铤而走险,违章使用发货票,在发货票上做文章,偷税漏税。这些纳税单位和个人,采用大头小尾,抽芯开票,乱买乱卖增值税发票伪造发货票、代开发货票、转卖发货票、涂改发货票,不套复写纸填开发货票、使用过期发票等手段从事偷漏税活动。
四、治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才能保证披露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应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只有按照一定条件通过一定程序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做好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其次,逐步完善统一的、规范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最后,加强会计人员再教育制度,各用人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再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违规的可能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健全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等。建议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从制度上降低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
(三)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改变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可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事务所委任制;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如每四年强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免其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建立合伙制事务所,从而提高审计造假的成本,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四)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方面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要不断完善会计相关法规体系,制订各项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庞风喜.税收原理与中国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8:199-226.
篇3
[关键词]乡镇财税;国民经济;管理;强化
[DOI]10.13939/ki.zgsc.2015.46.158
我国行政级别众多,各行政级别对其地区的财税管理状况之间关系着我国国家的综合财政和税收管理状况。在我国,各地区的税收是我国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凭借国家特有权利,遵照法律相关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向我国居民或者非居民强制收取的金钱或实物课征。乡镇是我国众多行政结构的最低一级,也是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行政机构。乡镇财税是我国财税体系中最基础的级别,对乡镇及农村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强化乡镇财税的管理力度,对维护乡镇社会稳定、提高乡镇发展效率,甚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正因为乡镇是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其各项管理也是属于我国行政级别中最薄弱、最不受重视的,因此在乡镇的财税管理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桎梏着我国乡镇的发展,腐化着基础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得到相应的解决。
1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体系
在我国目前乡镇中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税收制度,乡镇政府人员只是遵照国家制定的分税制进行相关活动。但是,我国各地区的乡镇发展水平不一,经济状况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在征税活动中的差异性。各政府没有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对居民进行乱收税、高收税,造成居民对税收活动的恐惧。
1.2 乡镇企业纳税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间,许多乡镇企业拔地而起,发展势头迅猛,但一想新办的企业纳税意识不强,甚至偷税逃税,而因为乡镇中相关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使得这些企业成为漏网之鱼,而又因乡镇中税务的征收、管理和审查部门的分散管理,导致在对企业纳税管理上的疏漏和管理难度的增加。
1.3 乡镇企业财会基础薄弱
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部门,它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核算和反映。而在乡镇中的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会计部门,甚至不再企业内部配备会计相关人员,不按相关规定进行账簿的记录和核算,纳税时应付公事,或者要求会计人员做几套假账糊弄征税人员,帮助企业偷税漏税。
1.4 政府税务征管部门执法力度不足
在目前的乡镇中,政府税务征管部门在执法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执法人员逃避责任,该征不征、多征、少征等不按规定进行征收,严重扰乱我国基层的税务征收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我国政府执法的威信力,导致税务征管的程式化、虚假化,严重阻碍了我国财税的正常秩序[2]。
2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强化分析
2.1 建立健全乡镇财税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的财税管理体系,是乡镇政府各行政部门人员的行为依据,能够保证财税征收、管理、稽查中的各项秩序的顺利执行[3]。针对目前各乡镇经济水平不均的状况,应在各乡镇政府内部建立与其经济水平相对应的税收制度,真正符合乡镇居民的切实情况,避免政府部门对税收活动的理想化、随意化。此外,完善的财税管理体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征税人员的行为,避免其乱收税、高收税等行为的出现。除此之外,完善财税管理体系还应该完善乡镇事权和财权的对接体系,乡镇政府的职能要与其财税的收入相对应,避免“职少财多”,即政府某些职责所用的资金原本较少,而对其所储备的资金又较多,从而导致政府某些职员滥用财税收入、以公谋私现象的出现。在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体系时,除了要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税种,也要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机动”税种和费种,不断建立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收入与固定税种收入相结合的乡镇财税管理体系。另外,在建立健全乡镇财税管理体系时,还应该建立相对应的政府内部人员监督体系,有效制约政府相关人员的行为,使其真正运用好自己的职权,充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管家。
2.2 加强经济秩序管理,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对在市场经营中故意哄抬或压低物价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责任到人,保证市场中企业的公平竞争,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便利,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才能有效增加财税的税源;乡镇政府也应该发挥好市场监管的职能,除了对市场中故意哄抬和压低物价的行为进行治理,还应该有效监督市场中商品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营中的商品质量进行突击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没收,并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家进行经济处罚,屡教不改者进行商铺的查封处理,对市场中经营产品质量的管理,也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有效维护。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部门管理的要求,使企业在劳务用工、财务管理、会计审核等方面建立严格的透明化规范程序,对非法用工、非法财务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在乡镇中各大企业内部张贴劳务须知,使企业员工获取相关的劳务知识,以免其上当受骗。乡镇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合理纳税,对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通报和严肃处理,屡教不改者,对企业进行查封,并对其直接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2.3 加大税务征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乡镇企业财税管理方面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税务征管部门的执法不力,部分税务征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税费纳入私囊,或者包庇个别企业进行偷税漏税,从而在中间拿取回扣或好处费,严重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也使得乡镇政府的职能遭到乡镇居民的质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在乡镇居民心中的公信力。面对这种情况,在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以后,征管部门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征收和管理税费,对于骗税、逃税、漏税等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屡教不改者进行企业的查封,对任何企业都不能包庇和纵容;政府部门内部也应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力度,对于知法犯法的工作人员严惩不贷,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并且将其从政府部门中进行开除处理,提高政府的威信度和公信力。除此之外,乡镇政府还应该在部门内部建立相应的行为法则,对执法人员各种违法行为的后果进行明文规定,杜绝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现象的出现[4]。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财税相关法规的宣传,使乡镇居民充分了解我国的税法制度,了解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及违法税法的一些相关规定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乡镇财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乡镇财税的管理水平,改善乡镇的税务情况,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乡镇在财税管理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找出问题的根源,对症解决,使财税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乡镇财税财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20.
[2]郭文静.浅谈乡镇财税财会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5(6):213.
篇4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纳税 防范措施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实体经济不景气,各国纷纷加强贸易壁垒保护,企业减产、停工、倒闭,工人失业,出口下降。但各地大搞城市建设,经营城市,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税收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调节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分配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地产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税收增长提供充足的税源,也给税收征管带来新的挑战。就当前房地产业的现状来看,房地产企业偷税、漏税、欠税现象严重,“行政干预”对征收带来阻碍,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打着招商引资和保护本地企业发展的旗号,谋求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应加强房地产开发整个过程的监控、建立房地产业各税种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对房地产业偷逃税的惩处力度、改革和完善房地产税制,加强防范和治理房地产业偷逃税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现状
(一) 富豪多,纳税少。房地产企业是暴利行业,当前房价越来越高,地王一个接着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艰难,为完成保8目标,增加财政收入,及时调整了个税征收范围,把福利费、职工误餐补助、交通补助等纳入个税缴税基数。房地产开发商利润多而纳税少,尤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缴的更少。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房地产企业贡献GDP一半以上。然而,根据2009年8月份公布的“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2008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中,前100名内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而与之相对应的2008年“胡润百富榜”排名中,却有十几家企业位列其中。房地产企业的老板、富翁越来越多,纳税却越来越少,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呢?
(二)偷、漏、欠、抗税严重。房地产企业在过去的检查中偷税、漏税、欠税现象严重。根据山东省地税局2009年开展以房地产行业为重点的地方税收专项检查,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偷逃税现象严重,被检查的715户企业中有偷逃税行为的达634户,占八成以上。并且手段呈多样化、专业化、普遍化、隐蔽化的发展趋势。
(三)违法违规减免税收。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关系密切”,给开发商“超国民待遇”,违法违规减免税收,致使开发商偷税、漏税、欠税、抗税底气十足,常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由,出面保护,免受税务机关的稽查和追究。
二、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偷逃税行为的主要手法及特点
(一)隐匿应税收入,减少纳税基数。这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种普遍的偷税手法。开发商拿到《销售许可证》后,开始预收房款,房地产企业应对预收房款按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的20%、15%、10%、3%毛利率计算利润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统一计算缴纳所得税,待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调整。房地产销售发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产品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机关计税的主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不按发票管理规定管理发票;在开票时采用大头小尾票、自制发票、收入打白条不开发票等手段隐匿收入,或者做支现金和直接进入小金库不入账。
(二) 不按规定时间入账,以未清算、未决算为由延期交纳企业所得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收取预收款或定金后长期记入“应付账款”、“临时借款”、“应收账款”中。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有关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商品进行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房产交付使用后,根据以上规定确认销售收入,及时调整账目,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 以自用房、合作建房、分配利润、对外投资、给建筑商抵房为由不作为收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文)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视同销售不动产,交纳企业所得税。
(四)虚列、多提、挤占成本,减少利润。房地产开发企业同建筑商合谋,采用签订虚假合同的手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虚开沙子、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虚列成本,人为提高工程造价,减少利润空间,偷逃企业所得税。
(五)不按规定列支或超标准列支费用。一种情况是,不按[2006]31号文的有关规定:对公共设施配套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安装费、开发间接费等成本,在已完工和未完工产品中分摊列支,而是在已完工产品中集中列支。另一种情况是把购买的汽车、办公用品、修理费、招待费等全部列入已完工产品中。致使企业亏损或者微利,从而达到少缴或者不缴的目的。
(六)财务管理混乱,核算不规范。主观上,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或有意搞乱财务管理。一是账薄设置不规范,凭证管理混乱,聘用无证会计人员;二是私自建立账外账,一套应付税务机关,一套用于内部核算;三是私设小金库,用于偷税、私分和“公关”。客观上,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房屋产品开发周期长、各期产品滚动开发且每期产品经营成果不尽相同,为掩盖其在经营、核算和应税上的不法行为找到了借口。
三、防范和治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逃税的对策
针对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管能力不足,甚至出现断层,税务机关要积极应对,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征管和检查力度。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认真、仔细、深入了解和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情况,及时,准确采取严厉措施。对偷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涉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纳税光荣,偷税可耻”,还可以发放宣传册或定期举办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培训班,讲解纳税知识和偷税的惩罚措施,使他们认识到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稳定、经济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对欠税、偷税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过程的监控,从征管环节防止房地产税收流失。从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偷税的现状看,每个环节都有偷税现象发生。因此,一方面,税务机关要加强稽查力度,对房地产开发纳税人登记、申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经常分析税源,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审核和票据的审核力度,增加开发企业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尽量防止利用假合同、假信息虚增成本现象,强化对房地产开发的全程监控。
(三)做好部门之间“横向协调”,相互配合,加强源泉控制。房地产税收是一个多部门联合办公过程,从立项、规划、施工、销售到产权审批要到20多个部门办理手续,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建筑安装、配套工程多个部门。税务机关应与计划管理、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及金融机构建立信息传递制度。同时,地方政府应该成立综合治税办公室,统一协调有关部门。通过信息交换分析比较,最大限度地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税资料,建立档案,努力获取企业建筑成本信息,加强票据管理,掌握企业收入情况,从程序上规范纳税人纳税行为,建立一个规范、管理、检查的长效机制。
(四)公平税负,简化和完善税制。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繁杂,内外有别,税种多,结构不合理,各个税种征收环节和计税依据不同,造成内行记不住,外行看不懂,税源控管漏洞多,流失严重。一是开发阶段税负轻,流通环节税负重,这种税制结构进一步鼓励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逃税现象;二是房地产开发税费并存,负担重,增加了建设成本,企业偷税“理直气壮”。三是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不合理,不按价值征收而按面积征收,不能随课税对象价值上升而上升,具有税源不足而缺乏弹性的缺陷,同时造成房地产企业圈地、囤地现象,纵容了房地产企业投机和偷漏税款;四是内外有别的两套税制,导致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也使得内外资房地产企业的偷税手段更复杂、更隐蔽。
(五) 强化稽查,加大惩处力度。税务机关除加强监管外,还应该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偷逃税款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偷逃税行为的纳税人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63条,(国税发2006[31]号文)明文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记帐凭证,或者在帐薄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少缴或者不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50%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
关键词:税收征管法核定方式偷税滞纳金涉税犯罪移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自施行以来,已经在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税务稽查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难以掌握和操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定征收方式的采取、偷税行为的认定、滞纳金的加收、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等方面。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较好地解决,那么,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将难以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一、关于核定征收方式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赋予税务机关对六种情形之一的行为有权采取核定其应纳税额,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对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核定征收方式存在问题
1、核定征收方式确定条件的不足。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六款在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之处。⑴“账目混乱”的概念内涵模糊,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到达何种程度才算“混乱”难以掌握和判断,实践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容易发生争执;⑵“成本资料”的范畴不明确。如入库单、出库单、投料单、月末在产品盘存单等,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都属于成本核算中的有关资料,缺失上述资料的企业是否符合“成本资料、收入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这一条件难以认定;⑶对于“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缺乏具体解释,“明显偏低”和“正当理由”的定义未能明确。
2、核定征收方式条件的缺失。新征管法对适用核定征收的几种情形的表述中均未涉及税务机关对企业记假账、或提供虚假账簿、凭证资料该如何处理,这就必然会给一些企图偷逃税的纳税人以可乘之机。按照规定,只要企业设置有账簿,而且账目清晰,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齐全,税务机关就应该对其进行查账征收(企业采取两套账偷逃税款的除外)。如果企业设置的是虚假账簿、虚假凭证,尽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真实的,但其形式满足了账目明晰、凭证齐全的要求,那么税务机关能否实行核定征收则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其虚假的账簿、凭证对其进行查账征收,大量税款将从这一政策漏洞中流失。
3、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难以有效保障。如果税务机关采用的是核定征收的方式,则不一定依据发票、账簿、报表进行计税。通常的核定依据方法包括:⑴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⑵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⑶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⑷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核定方法确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核定征收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难以有效保障征纳双方的合法利益。
4、核定依据欠缺说服力。在有关纳税信息方面,纳税人明显占据优势,因为只有纳税人才最清楚自己必须纳税的事实及实际收入和成本等纳税资料。由于征管技术、征管人员和征管费用所限,要求税务机关完全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是不现实的。正是税收征管中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可信的税务资料。可是,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往往会促使其为减轻税收负担而以一些“虚假行为”来蓄意隐瞒信息或对信息进行“技术处理”,致使税务机关掌握的是虚假的或质量很低的纳税信息。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纳税人必然会更多地强调其经营情况的特殊性。加上由于税务机关内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税源监控部门,涉税信息的采集缺乏专业化、规范化、连贯性和时效性,这就造成税务稽查人员在运用核定征收方式时,难以找到使纳税人感到有说服力的参照物。
(二)完善核定征收方式的建议
1、对有关规定中模糊不清的概念加以明确,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方便基层执法人员严格执法,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随意性。
2、对缺失部分予以补充,以减少政策漏洞造成的税收流失,打消部分纳税人借以偷逃税款的幻想,避免税收征管资料失真现象,提高相关数据对税源情况反应的可靠性以及对政策制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加强税源信息的采集分析,及时将部门信息、征管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比对,按行业、分类型制定核定征收的参考标准。
3、运用听证制度,使纳税人了解核定征收所依据的证据和事实是否充分、正当,所运用的核定方法是否合理,而税务机关则可以根据涉税额的大小设置正式和简易两种听证制度,以提高行政效率。
4、建立辩论制度,即纳税人对核定的税款有异议的,有权辩论和质证,如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确凿证据,税务机关应当尽快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促使纳税人提供更多的据以征税的真实情况,并使核定结果更接近真实。
二、关于偷税行为的问题及建议
(一)偷税行为存在问题
1、偷税认定的内涵过宽。根据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行为采取正列举的方法,从会计账簿和纳税申报两个方面对偷税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但其表述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⑴从征管法条文的字面来看,没有漏税的字眼,会给人造成“非欠即偷”的误解,凡查补的税款都认定为偷税,从而把一些本该属于漏税范围的非主观故意的不交和少交税款的行为视为偷税来处理,使纳税人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⑵对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理解,只要纳税人不如实申报,那怕是不如实申报“一分钱”的税款,也是偷税,造成偷税认定的面过宽,打击范围太大。⑶现实工作上漏税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公认的税收理论,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纳税人有可能由于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不甚理解或者粗心大意而导致应税收入确认、税率适用发生差错,从而造成税款的“不缴或少缴的”不良后果,即引发漏税。但从目前情况看,税务机关常常被偷税认定面过宽,打击范围太大的现象所困扰,影响税务机关的执法。
2、难以准确认定偷税行为。偷税行为的主观故意,无论在取证上还是在性质的认定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偷税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如以欺骗手段获取特殊行业资格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或获得退税资格,从而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又如,有的纳税人在银行多头开户,隐瞒销售收入,逃避税务机关的监管;有的纳税人甚至利用因特网、电子商务等高技术手段,通过在网上商务信息、采取送货上门服务的方式,不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从而大肆偷逃国家税款。
3、偷税行为的认定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冲突。由于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因此对纳税人有的行为在客观表现上符合偷税行为的条件,但主观上是否具有偷税故意很难判断和取证。⑴纳税人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金、减值准备金、折旧以及确认收入时,按税法规定则要做相应纳税调整。⑵如果纳税人出现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而未转出,应当视同销售计提税金而未计提,该进行纳税调整而未调整等情形,在会计制度上完全合法的,但按照税法规定则可能出现申报不实,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况。
4、偷税手段的列举外延过窄。法律的法定原则是“法无明文不为罪,罚无明文不处罚”,只有符合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所列举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偷税行为,否则就难以认定。这种完全式列举虽然具有“明示其一,排除其它”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⑴完全列举虽一目了然,便于遵守执行,但容易产生疏漏,使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现实。⑵采取这种方式易与税法不协调。税法存在形式多样性和易于变动性等特点,如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和电子报税等就是以前没有的。所以在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完全从税收征管形式的角度限定偷税方式是不可能的,无论偷税方式罗列多少,也无法涵盖偷税之全部外延。
(二)完善偷税行为认定的建议
1、修改税收征管法,将漏税行为法律化,从轻处理。既然漏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法律法规上作出相应的规定,包括漏税的构成条件、应当承担的经济或法律上的责任等等,通过将漏税行为法律化,从而填补法律的空白,从法律上明确区分偷税行为和漏税行为的界限,对偷税行为构成犯罪的给予刑事处理,对漏税行为纳入税务行政处罚的范畴。如果不这样,税收工作实践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下述现象:⑴一些漏税被当成是偷税从严处治、使违法者承担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严重地影响了税收执法的公平与合理。⑵一些漏税被依照“法无明文规定不予处罚”的原则免受法律制裁,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以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效率,体现执法的刚性。
2、采取明晰内涵、概括外延方式规定偷税行为。针对新征管法对偷税的规定内涵过宽、外延过窄的实际情况,修改征管法,尽量对偷税的内涵予以明晰,能量化的就量化,如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这种偷税行为,就要把虚假的方式明晰为那几种情况,尽量以正列举方式来明晰,做到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对于外延不足的情况,以概括方式解决,并以法律授权形式,授权给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偷税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补充列举方式解决完全列举方式列举不足的弊端,能防止挂一漏万,保证了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周密性,新出现的、高科技的偷税方式都能纳入偷税范围,这种立法方式将可以适应税法的多变性和更接近税收征管的实际需要,可以大幅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刚性。
3、逐步减少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两者尽量融合。有关部门在修订税法和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时,要注意减少两者的差异,尽量减少纳税人由于财务处理与税法差异需纳税调整的情况,减少纳税人客观出错的机会,降低纳税成本,最终达致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成本的降低,给纳税人提供依法纳税的机会和便利。
三、关于加收滞纳金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收滞纳金存在的问题
1、加收滞纳金难。从新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看,征收滞纳金工作的好坏反映了新征管法的严肃性,也体现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滞纳金征缴过程执行难的问题非常突出:⑴部分税务人员以及纳税人对征收税收滞纳金认识不够。有些税务人员、纳税人错误地理解了滞纳金的概念和性质,将滞纳金看作一种处罚,认为对纳税人既打又罚不合理。其实,加收滞纳金是纳税人因占用国家税金而应缴纳的一种补偿,而不是行政处罚。这些有法不依的行为削弱了税法的刚性,使得部分涉税违法者感到违法成本低廉,以致形成故意欠税的恶性循环。⑵滞纳税款计算存在难度。例如加收滞纳金以流转税为依据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期缴纳税款,一旦延误,就应该加收滞纳金。如果说纳税人当期税款延迟缴纳,这笔滞纳金计算还简单的话,那么在一年中每月有笔收入少缴或不缴流转税,计算这个滞纳金就变得相当复杂了,稽查局往往是一查几年,计算滞纳金更复杂,工作量更大。这也使一些税收征管人员产生了畏难情绪。⑶滞纳时间难以认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偷税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规定:对偷税行为加收滞纳金的计算起止时间为,从税款当期应当缴纳或者解缴的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至实际缴纳或者解缴之日止。而新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所以说,税法确定的纳税期限不一定是固定的某一日。如果查获企业偷税每月都有发生,滞纳金的起始时间势必要查日历来得到,并且要注意节假日期间的休假日是否影响纳税期限。如果是前几年的偷税,还要查历年的日历。这样计算的滞纳金,税务稽查人员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最主要的是容易出差错。一旦发生有关滞纳金的行政诉讼,极易使税务部门处于尴尬境地,这导致了一些税务人员不愿征收滞纳金。
2、税收滞纳金过高的征收比例与其“补偿”性特征不相符。新征管法在实质上已经将税收滞纳金界定为“补偿金”。那么作为一种“补偿金”,按照一般的经济法律原则,其补偿额应当与其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含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基本相当,不应该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如果显失公平,按理当视为无效。而我国现行的税收滞纳金制度规定的滞纳金的征收比例却高达每日万分之五,换算成年征收率则为18%(365×0.5‰),是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3倍左右。这一种“补偿”显然可以视为“显失公平”,应当被视为无效。也就是说现行的税收滞纳金根本就不能看成是补偿金,它除了补偿成份之外,还具有相当的惩戒与惩罚成份。
3、税法对滞纳金的计算问题规定得不全面。滞纳金应当如何计算?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考虑,这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要真正计算加收滞纳金了,却又实在地成了问题:滞纳金该加征到何时呢?也就是说滞纳金的终止日究竟该如何确定?是只计算到税务人员到单位实施稽查之日呢,还是计算到稽查资料移交审理之日?是计算到审理人员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之日呢,还是计算到税款最终入库之日?应该说加收到税款入库之日最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妥之处,主要是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稽查审理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长达半年乃至更长,这对纳税人来说,滞纳金负担将会因审理时间延长而加大加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情况下,纳税人可能很愿意将相关税款尽早入库主观上已经没有继续延迟纳税的过错,但因为程序上的原因,却仍然必须承担额外的滞纳金负担。这显然不妥。
(二)完善加收税收滞纳金的建议
1、用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检查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信息化使税务管理走向规划化、标准化,但过多的环节、繁琐的手续,又常常使纳税人感到办税太麻烦。要充分体现税收工作的服务理念,发挥税收信息化潜在的优势,提高办税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电子缴税信息系统,使税务机关在当天就可以了解企业账户透支情况,及时电话催缴。税务部门应尽快开发出一种高效简便的计算程序,对滞纳金实行简便计算。对滞纳时间在一个月之内的,按日加收滞纳金,一个月以上的加收一个固定比例的滞纳金,达到计算上既简便又合理的目的。税务部门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查补税款及滞纳金计算软件的开发,把对加收滞纳金内容的检查列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中。同时,对应加收的滞纳金实行强制执行,让欠税的纳税人切实感到拖欠税款的代价。
2、进一步下调滞纳金的征收比例。虽然新征管法已经大幅度下调了税收滞纳金的征收比例,但是滞纳金的加收比例仍然很高,甚至比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滞纳金也高出了近4至5个百分点。过高的滞纳金征收比例已经让纳税人不能承受。纳税人不能承受,但又不得不承受。结果会如何呢?纳税人可能会选择不法手段如偷税逃税、不按照正当渠道办理注销手续即关门走人,甚至还可能发展为直接对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纳税人破产。但不管怎么说,这两种结果对经济发展与国家税收收入都没有任何利益。因此,从经济决定税收看,我们仍然有必要进一步下调税收滞纳金的征收比例。最佳的选择是与银行利率挂起钩来。
3、滞纳金时间的计算应扣除一些不应由纳税人负担的时间。如从现阶段稽查实践看,从通知企业查账开始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中规定的缴税期限,这段时间应视作滞纳时间停止,不作为加收滞纳金情况处理,纳税人不负担税收检查期间的滞纳金。
四、关于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的涉税犯罪移送制度主要由新征管法第六十三、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七十一和七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中的诸条款加以确立。其中新征管法第七十七条更明确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税务人员,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依法、准确、及时移送涉税犯罪案件,成为税收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现行税收征管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我国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的现存问题
1、偷税门槛过低,打击面较大。根据新征管法的规定,涉税犯罪案件主要包括涉嫌偷税、涉嫌抗税、涉嫌逃避追缴欠税、涉嫌骗取抵扣税款等案件,其中又以涉嫌偷税的发案率为最高。但目前偷税的起刑点过低,因此造成打击面过大。以广州为例,由于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偷税金额动辄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也屡见不鲜,以偷税比例达到10%且1万元以上的标准进行移送,税务稽查部门和公安经侦部门都会不堪重负,从而直接影响到办案效率和质量,而且也会由于打击面过大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2、逃避追缴欠税定性模糊,操作困难。目前有关规定中对于如何认定纳税人为了逃避欠缴的税款,而实施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以及如何掌握“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这个标准等问题都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从而直接影响涉税案件的移送。例如,广州市某稽查局查处某公司少缴税款数万元,在向该公司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后,该公司没有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当该稽查局准备对其采取查封机械设备等强制措施时,该公司却将其名下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用以抵债,且双方签订了财产转让合同,对于这种行为税务机关很难认定。
3、取证要求存在差异,有待明确。例如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在特殊情形下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如果纳税人的行为又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税务机关应当进行移送。但这种税务部门通过核定方式定性的偷税案件,移送时大部分在证据方面都受到质疑。又如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办法,但对于公安、检察机关而言,在涉税刑事程序中则很难认可抽样取证的方式。因此,必须及时解决涉税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认定问题,否则就会造成对涉税犯罪行为难以及时准确定罪的后果。
(二)完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的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便于实际操作。建议有关机关及时制定新征管法和刑法“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司法解释或出台相关工作指引,如:(1)针对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应提高起刑点,从而保证有关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打击重大涉税案件;(2)鉴于新的偷税手段的不断出现,建议更加全面地列举偷税罪的客观表现。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第5种偷税手段“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新征管法却没有认定这一手段为偷税手段之一;(3)针对逃避追缴欠税罪中“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在执法实践中难以具体把握,建议将该法条修改为“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
篇6
一、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特征
企业税务筹划与漏税、偷税不同,税务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规划。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税务筹划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下进行。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等特点。虽然偶尔会出现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脱离的现象,但是前提是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二是充分理解税务筹划所具有的可预见性特点,税务筹划的可预见性主要是指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税务行为进行筹集和规划,整个筹划的过程具有提前预见的能力。例如企业中的营业税,只有企业中的产品进行销售时,才能产生缴纳营业税。但是在税务筹划过程中,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合理筹划,这样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然而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完善税务筹划的重要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具有可预见性,三是企业税务筹划必须有针对性,也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收成本。
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1、纳税方案办法与新税制没有衔接好,造成涉税项目不完全导致应缴税行为不完整。目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出现了各种形式进项税额抵扣行为。(1)营业活动中为不涉及的进项税额虚假开具增值税用发票,以获取工商税收抵扣凭据。(2)擅自改变原属进项税额抵扣的商品涉税属性,将应税商品在交易活动中以未税形式、福利发放形式以及个体交易形式转手卖出。(3)在应税商品交易中与应税劳务活动中未将进项税额抵扣项目税金在当时的进项总税额中除去。(4)商品转入通道、附加劳动服务以及配送服务等不符合新税制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规定。将会造成企业在后期采取补税,缴滞纳金等补救行为,严重者还会遭到税务部门的行政以及刑事处罚,企业自身的经营名誉受到伤害。
2、对新税制法把握不完全、不准确导致多缴税额的风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新的税制改革措施,税务部门为帮助纳税者适应新税制度,缓解税务压力,在多个区域都开放了部分涉税项目税务优惠办法。税务优惠办法包括免征与退税量两方面,涵盖个体学术创作成果转出、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涉税业务、新能源开发与研究中的涉税业务等多项目。在利用新税制相关优惠政策规定时需要对比个体纳税项目与具体优惠项目是否重合,并以标准化税务步骤与办法履行纳税义务,整体审计涉税业务,同时需要准确把握有税务优惠的业务项目,按照新税发票办法规定格式化增值税用发票使用,避免重复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3、偷税和漏税风险。有些企业为了来达到逃税和漏税的目的,以现金收入为主,不开具正规的发票,也没有将其在账目上真实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这种收入属于账外收入。在日常工作中,“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纳税人少缴纳税款的原因有很多种,税务机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纳税人的行为还没有形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让纳税人进行补税,或者向纳税人收取滞纳金。不允许企业隐瞒销售收入,如果有所隐瞒并且偷税漏税,那么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罚。针对一些企业少计收入的行为,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的属于偷税和漏税行为,如果其行为还构不上偷税罪的,应该交给税务机关,并追缴纳税人少缴的税款,并处以适当的罚款。
三、“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企业税务筹划措施
税务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对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合理减少企业税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税务筹划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来完成。
1、做好税务筹划准备。第一,充分把握新税制政策特殊规定,合理利用好增值税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新税制度规定,做好税务风险控制,制定新税务筹划。增值税在全国各大商务区域进行试点都根据当地具体的税务情况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试点税制,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规定,以免除增值税务的征收或者退减增值税。第二,利用不同地区的区别税率进行税务等级划分,从而实行更为合理的税额审计办法来制定税务筹划方案。在常规的商品销售与提供服务业务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新税制根据具体的销售与服务类别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务税率,所以在营改增政策之后,纳税个体要根据自身的相关涉税项目与业务划分好正确纳税等级,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尽可能地缓解赋税压力,保持经济活动持续性的效益增收状态。
2、合理利用税务申报的办法,通过改变涉税机构规模等级或者常规纳税主体,使符合最小纳税税率要求。税务筹划的根本目标在于降低纳税金额,给予企业更多资金周转空间。新税制规定,在相同的涉税项目中,小型纳税人的税率通常低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税率。较小规模的涉税企业在税务筹划阶段应该对比自身的经营活动收益详情以及具体的资本运行情况,改变纳税人规模来方便企业能够以最低税率缴税。
3、企业重要决策方案与经营交易活动需要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参与。通过合并纳税主体向当地工商税务管理部门申请新的税额核算办法,将涉及应缴增值税的相关业务项目以统一纳税的方式完成缴税,从而有效减小税额,为企业缓解赋税压力。同时,根据新税制划分的经营体制权衡税率税额,调整经营活动模式来配合低税率纳税规定,不同转变经营模式进行筹划。比如,在增值税政策中明确强调了有形动产的租赁经营业务税率中“光租业务”与“干租业务”的经营活动体制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率来计算应缴税额。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税率规定改变经营模式节省?{税额度。
4、结合企业销售行为进行税务筹划工作。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进项税作为其中的抵扣税,也就是企业购进货物的过程中从中产生的税金,可以同销项税进行抵扣。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拥有进口产品,同时也进行产品的出口,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进项税。如果产生进项税,就需要在营改增的政策下进行规避,也就是要在确保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将企业自身具有的劳务服务实行外包,并通过这种外包的方式来加以抵扣其中部分进项税,以实现税费合理的目的。
篇7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经历较大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如果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把握不够,无疑不利于政府决策。因此,此次我国才把经济普查对象定为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但是,从一些企业和工商户的角度考虑,面对经济普查,如果说真话,那他们的“老底”就被揭穿了。他们就会担心,这些信息有可能暴露他们曾经逃税漏税的行为,也有可能被以后运用到“税费”征管中去。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很可能会隐瞒真实的经营收入情况,来实现逃避种种税费征收的目的。
正因如此,国务院明确规定此次经济普查资料不作为处罚依据,给那些接受普查的企业和工商户一颗“定心丸”。也只有这样,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其提供真实的经营情况,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这种规定符合信息经济学的要求:要想在信息统计时不出现瞒报现象,就要使“不瞒报”与“瞒报”能够获得同样收益。既然国家明确规定普查结果不作处罚依据,那么说假话、提供假信息不可能给企业和工商户带来任何利益,而且还可能成为他们要承担的另一种责任。这样,“瞒报”也就不会再成为企业、工商户的最优策略了。
篇8
企业纳税筹划的背景及发展
1.企业忽视纳税筹划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并不太重视纳税筹划,主要是因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民众纳税观念淡薄。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不重视税收杠杆作用。这给民众造成纳税不重要、纳税筹划更没有必要的观念。
·我国企业纳税人的纳税观念一直比较淡薄。因此,也相应地影响到企业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认识起点不高。
·我国税务机关的征税手段比较落后。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能通过偷税漏税的手段来获得特殊收益,因此企业自然地根本没必要研究纳税筹划的问题。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对纳税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企业相应地也开始研究纳税筹划的问题。因此,从我国内外部环境来讲,现在是比较重视纳税筹划问题的时期。
2.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重视纳税筹划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的市场主体逐步成熟。因为纳税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企业开始关心成本约束问题。
·企业认为税收负担偏重。我国是流转税和所得税并存的国家,企业在交完流转税以后,还要缴纳大量的所得税。因此,企业非常关心如何节约税收支出,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我国的纳税观念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企业开始关心如何学习税法和利用税法,最后自觉地把税法的要求贯彻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去。
纳税筹划的概念
1.纳税筹划的概念
由于纳税筹划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对纳税筹划的定义并不统一,但是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分析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纳税筹划有以下两个特点:
·明确表示了纳税筹划的目的。纳税筹划是为了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后,没有减轻税收负担,那么其纳税筹划是失败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税收风险却大幅度提升,其纳税筹划活动同样不能成功。
· 体现了纳税筹划的手段。纳税筹划需要企业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的合理安排。很显然,纳税筹划是企业的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行为。
2.纳税筹划的意义
纳税筹划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呢?
从纳税筹划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短期内,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减少交税,节约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企业自觉地把税法的各种要求贯彻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之中,使得企业的纳税观念、守法意识都得到强化。因此,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都是很有意义的。
3.减轻税收负担的含义
减轻税收负担包括3层含义:
·绝对减少税负
绝对减少税负表现为税收负担额的直接减少。例如,企业去年交税1,000万元,今年纳税筹划以后交税800万元,其直接减少税负就是200万元。
·相对减少税负
相对减少税负需要把纳税额与企业的各项经营业绩挂钩。例如,如果某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绝对数的减少并不能完全反映纳税筹划的效果。所以,通常以税收负担率来衡量是否相对减少了税负。
税收负担率,是指宏观的税收负担率。转化宏观税收负担率,使企业利用税收负担率来分析税收负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计算方法是用企业当年应纳各项税款的总额(不包括个人所得税)除以企业当年实现的各项销售收入与各项营业收入之和,再乘以百分之百,就得出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率。企业可以用这个指标计算企业总体的税收负担率状况;可以连续计算几年的税收负担率;也可以用当年的税收负担率指标与其它同行业或国家宏观的税收负担率指标进行比较,就能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最佳理想纳税水平的高低。
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税收负担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纳税出现异常。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企业税收负担率高是企业销售业绩增长带来的;换一个角度讲,税收负担率高也说明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没有开展或者开展得没有效果,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很好的纳税筹划。
「案例
如果2002年某一家企业纳税是1,000万元,其销售额是1亿元;2003年它的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经过纳税筹划以后,企业的各项税收共1,500万元,那么该纳税筹划有没有效果呢?
如果从绝对数上理解,企业2002年上交1,000万元,2003年上交1,500万元,税收绝对值增加,但这其中存在相对负担减轻的客观事实。如果2002年企业销售额为1亿元,上交税收1,000万元,那么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10%;2003年销售额1亿元,上交税收750万元,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7.5%.这样,税收负担率从10%下降到7.5%,属于税收负担相对减轻,企业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也是有效果的。
·延缓纳税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不在乎延缓纳税,认为通过一切方法,把年初应交的部分税收推迟到年末交,并不能起到节税的效果。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把年初的税款合法地推迟到年末交之后,企业就取得了把这笔税款作为资金使用一年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纳税筹划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涉税零风险的含义
减轻税收负担是纳税筹划的第一个目的,纳税筹划的第二个目的是税收零风险。
税收零风险指税务稽查无任何问题。我国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着税收风险问题,纳税筹划需要把规避税收风险、实现税收零风险纳入进来。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会面临着三种不同性质的稽查:
·日常稽查
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是征、管、查相分离,日常稽查是指稽查部门主要负责的对管辖区域内企业日常情况进行的检查,要求被检查的公司数量一般不得低于一定比例。
·专项稽查
专项稽查是指根据上级税务部门的部署,对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某个产品、某项减免税政策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
·举报稽查
任何单位和个人根据征管法的规定,都可以举报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在接到举报以后,采取一些措施对纳税人进行检查,这种检查叫做举报稽查。
涉税零风险是指企业受到稽查以后,税务机关做出无任何问题的结论书。税收风险为零也是纳税筹划的目的之一。
纳税筹划的基本特点
1.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不仅符合税法的规定,还应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纳税筹划的合法性,是纳税筹划区别于其它税务行为的一个最典型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企业采用的各种纳税筹划方法以及纳税筹划实施的效果和采用的手段都应当符合税法的规定,应当符合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有一些方法可能跟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不一致,但企业可以从自身的行为出发,在不违反税法的情况下,采用一些避税行为。
2.超前性
超前性是指经营或投资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之前,就把税收作为影响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设计和安排。也就是说,企业对各项经营和投资等活动的安排事先有一个符合税法的准确计划,而不是等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已经完成,税务稽查部门进行稽查后让企业补交税款时,再想办法进行筹划。因此,一定要让企业把税收因素提前放在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活动中去考虑,实际上,也是把税收观念自觉地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活动中。
3.目的性
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要减轻税收负担,同时也要使企业的各项税收风险降为零,追求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4.专业性
纳税筹划的开展,并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施的一项计划,而是一门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很强。一般来讲,在国外,纳税筹划都是由会计师、律师或税务师来完成的;在我国,随着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它们也将承担大量纳税筹划的业务。
那么企业应当采取何种渠道进行纳税筹划呢?如果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企业可以把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如果规模再大一点儿,考虑到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以在财务部下面或与财务部并列设立一个税务部,专门负责纳税筹划。从目前来讲,企业最好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完成这个筹划,这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因为我国在税收政策的传递渠道和传递速度方面,还不能满足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要求,也许企业得到的税收政策是一个过时的政策,而实际政策已经做了调整。若不及时地了解这种政策的变化,盲目采用纳税筹划,可能会触犯税法,这就不是筹划而可能是偷税。
纳税筹划与其它税务行为的法律区别
纳税筹划的目的之一是要减轻税收负担,而偷税、漏税、抗税、骗税、欠税也都可以减轻税收负担,但它们之间是有合法还是违法犯罪的严格区别的,企业只有分清楚这其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纳税筹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标。而这其中涉及到的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手段合法与否,是评判能否少交税款的一个重要依据。
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从而达到少交或者不交税款的目的。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偷税的手段主要是不列或者少列收入,对费用成本采用加大虚填的手段,故意少交税款。
而纳税筹划是在税法允许的合法范围内,采取一系列手段,对这些活动进行事先的安排。我国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凡是企业偷税额达到1万元以上,并且占当期应纳税的10%以上,根据刑法的规定都构成了偷税罪,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因此企业一定要把偷税和纳税筹划这两个概念严格地区别开来。
2.漏税
漏税主要特指纳税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少交或者不交税款的一种行为。那么,如何界定无意识呢?它包含纳税人对政策理解模糊不清或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所导致的少交税款。
但是,现在各地税务稽查部门在遇到漏税案件时,往往会认定为偷税。这是因为刑法没有对漏税做出具体的补充规定。如何避免漏税?企业应当加强税法学习,减少对税收政策的误解。
3.抗税
抗税是以暴力或者威胁方法,拒绝缴纳税款的行为。
抗税是绝对不可取的一种手段,也是缺乏基本法制观念的一种极端错误的表现。
4.骗税
骗税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等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行为,虚构成发生的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行为,从而从国家骗取出口退税款的一种少交税款的行为。
我国对骗税的打击力度非常大。骗税不是某一个单独的企业或机关就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一种集体犯罪行为。骗税与纳税筹划也有很大的区别。
5.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欠税款的行为。欠税最终是要补交的。
欠税分为主观和客观等两种欠税:①主观欠税是指企业有钱而不交,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它们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儿子,交不交税无所谓;②客观欠税是指企业想交税,但是没钱交。
欠税与缓交税款不同。现在,我国把主观欠税列入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客观欠税的企业应当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缓交,但缓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欠税主要表现为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而发生的拖欠税款行为,而且是最终也必须补交的行为。
6.避税
篇9
一、缺乏全局观,重战术筹划,轻战略筹划
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历程。许多企业缺乏整体的筹划思路和方案,缺乏前瞻性筹划,仅仅就单个项目、单个税种、单个环节或者仅就生产期进行筹划,结果往往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木已成舟,难以挽回。在企业建立之初,不从企业组织形式、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运筹,往往对后期经营税负有着较大的影响;或者仅从技术上探讨某一税种的最低纳税额,结果偏离了资本收益率等主要管理指标,这些都是筹划人员缺乏战略眼光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不当选用及变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进行选择,并对尚在延续中、其结果尚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客观、合理的估计。于是有的企业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矛盾,采取延缓纳税时间的办法,不遵循税法所认可的行业规定,滥用会计政策,如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对资产按照主观性强的市价计价。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法律、法规要求或经济环境和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掌握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信息的新条件下,可以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变更。有的企业就凭此规定,不顾要求的条件和必要的程序而任意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面临通货膨胀时,企业对存货采取的后进先出法核算,但当形势稍微发生逆转后,立即改用先进先出法;设备因非正常原因严重损耗或损坏,就全额提取折旧;建造劳务收入确认时在完成合同法和完工百分比法随意进行切换等。
三、关联方交易的误用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或者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它们之间即被视为关联方。正常交易应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而关联方可能出于局部利益的原因,采取转移利润、易货(劳务)交易不入账等方式减少、延缓税款支出。这时的关联交易不具有公允性,有的偏离了正常交易价格,有的是库存商品的暂时调拨,这些暂时性的非正常销售不为税务机关所认可。如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从投资方在国外的关联企业高价购进原料,产品低价售出;享受不同税率的关联方采取高税率一方加大研发支出,取得的技术成果等各种无形资产无偿或低价转移到低税率企业,将利润丰厚的产品或半成品低价交由低税率方直接销售或继续生产,亏损方在年底汇算清缴前将库存产品、甚至材料以高价大量向盈利企业销售转移。
四、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差异不予调整
由于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它们在经济业务核算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与税法的规定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确认时间和范围不同,导致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包括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这两种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款时应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因此在收入实现的确认、投资收益的确认、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减值准备的确认方面在申报纳税时不予调整而使应税所得降低的措施不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有可能在纳税审计中被查出。
五、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混淆
收益性支出列入本期成本费用,直接影响当期经营成果,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应当作为资产进行反映,在以后分期列入成本费用。一些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核算,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和降低当期利润,减少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支出。常见的违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税法规定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或经过修理后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或经过修理后固定资产具有新的用途、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数量的均视作改良支出,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中经常被误认为维修费直接列入成本。
2.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价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企业往往乐于采取将部分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办法,不同人员在如何区分的认识上有所不同。企业在实践中应将自己的具体确定标准报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可能在检查时发生争议。
3.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应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包括使用的材料成本(含进项税)、应用本企业产品的应按售价加销项税(也可按成本计价,但应按售价计算销项税)、在建项目人员的人工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保险、其它附加等)、辅助费用等。购入、接受赠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应包括价款及税金、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调试费、保险费等项目,改建的还应当注意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构成固定资产的一些非主要成本项目很容易被筹划到当期成本之中。
六、经济业务的虚假记录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计算交纳税款,税务机关据此进行检查、核实。有些企业为了减少税费支出,就可能不做帐,甚至做假帐来谋取税收利益,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行为。
一是减少纳税支出的行为。主要是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税基,从而使计算的应纳税款有所减少。如在所得税方面主要采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从而调节利润;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计算统计时故意漏缺一些;企业之间进行非货币易而在账簿上不作记录,从而减少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税种的税款支出。这种不入账、账外设账的行为属于偷、漏税行为,已经超出了税收筹划的范围,一旦被查出,将会受到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刑事处罚。
二是延缓纳税时间的行为。主要是对经济业务提前确认或滞后确认,使税款滞后交纳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下面是几项常见的错误方法:
1.采取赊销、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作为预收款项挂账处理,待全部收回时再转作收入。
2.提供建筑劳务等跨年度工作量时只确认成本,收入只在最终工程结算时进行确认。
3.委托代销方式销售货物收到代销清单时不立即确认收入,等待合适时机。
4.采取预提或待摊费用的形式对成本进行调节。
5.以领代耗方式提前确认成本,广告费在尚未见诸于媒体即确认为销售费用。
6.企业购进货物尚未验收入库,商业企业尚未付款,只要取得发票即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
七、片面追求税款数额的高低,与经营管理脱节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税款,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以狭隘的眼光看待问题,片面考虑纳税总额或某一项纳税额的高低,则可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脱节,会影响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重当期成本费用。如果过多地将应属投资的项目挤入当期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的信誉降低,形象受损。这种筹划也因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而得不到重视。
2.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违背。当前一些企业集团重组改制,实行主业、辅业分离,目的在于使主业轻装上阵,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这种为了长远发展的背景下不宜过多考虑纳税筹划,否则可能因小失大。
3.与管理制度、管理意图相违背。许多筹划者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提出了将职工收入月度平均发放的方案,虽说总体纳税有所降低,但因个人收入与劳动工作量、企业效益不能同步,激励效果有所下降,与培养职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使命感相违背。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数额较大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济处罚的下限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对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做法在纳税前应当予以调整,否则上述错误的税收筹划措施造成的偷、漏税行为一旦被查出,后果将是得不偿失。
篇10
关键词:企业分立;税收风险;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随着国家对企业税收征管管理的逐层深入,企业面临的涉税风险频率也逐渐增多,减少企业涉税风险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而在企业面临分立处理的过程中,其承担的涉税风险也将逐倍增加,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相应水平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各种税务处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具体说来,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技巧,还需要通晓相应的国家税法,同时还应当拥有深厚的纳税筹划功底,在纳税调整以及计税申报处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达到规范企业纳税管理,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一、企业分立的涉税风险
1.税收政策不稳定形成的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法规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企业税收面临的各种新矛盾以及问题促使着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变更调整,以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的税收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适应的状态,因此,相关的企业税收法规也在变化和更新。如果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根据已变更的税收法规对企业涉税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那么在涉税行为过程中极有可能忽略重要的税收法规变更信息,将原本合法的税收行为实现的不合法或不合理,最后导致涉税风险的形成。
2.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对税收政策不熟悉形成的风险
具体说来分为以下两点:首先是在税收筹划处理过程中缺乏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导致税收风险,这种风险属于税收筹划中的综合处理风险,具体表现在对于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政策或法规没有系统性分析以及全面理解,对企业内部的税收筹划缺乏规划性,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其次是由于操作人员不熟知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在实际事务处理过程中执行不力,最后承担涉税风险。在企业分立过程中,具体说来会面临以下税收问题,如何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熟知处理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涉税风险。
(1)企业分立活动不征收营业税。根据国家的相应规定,由于分立企业不再征税范围内,分立行为的实质是将企业资产(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转让给另外一家企业的应征营业税行为,所以,企业分立不应该征收营业税。所以,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当在企业税务处理过程中注意分立企业对于营业税的相关规定,不要导致无谓风险行为的实现。
(2)企业分立活动不征收增值税。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而企业分立活动正是处于这一范围之内,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此项规定,避免在税收行为中造成不必要的疏忽。
(3)企业分立活动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分立一般性税务处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②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③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④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⑤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在符合相应的条件后才能实施:①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②企业分立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分立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③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分立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④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4)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处理行为。目前国家对于企业分立后个人所得税的处理并没有相关规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现象的发生:企业分立后将并没有将税后利润进行投资,而是把原有的资产进行分拆改如何进行计算?或者,如果参照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处理办法:在实现相应的条件后实施延迟纳税的政策是否可行?这些处理行为则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企业分立时慎重考虑并结合当地的税务机关判定作出相应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潜在风险。
3.财务工作人员对税收筹划缺乏全局性认知形成的风险
在企业的税收行为中,税收筹划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人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的方法,并以此作为牛角尖实施偷税漏税;有些人认为税收筹划对企业经营没有作用,忽视了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其实,这些人都是没有切实地认识到税收筹划的真正内涵,片面的将税收筹划等同为偷税纳税甚至还将偷税漏税变成实际行动,最终害人害己,只得接受国家机器的判决惩罚。
4.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规范性的日常账务措施形成的风险
在企业的税务处理过程中,当财务人员没有厚实的财务工作能力,具体包括财务会计、税收政策、税收筹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素养,那么在实际的税务操作处理流程中极有可能将信息数据混淆处理,导致数据混乱、管理不力,最后综合分析处理后的资料不能精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效,最终在税务处理过程中数据失效造成偷税漏税行为的实现。
5.财务工作人员不能灵活适用财务政策形成的风险
由于会计核算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向财务工作人员全面反映相关的计税资讯,因此,财务工作者只有首先通过熟悉利用相关税收政策或法规对会计、纳税之间的不同方面实施识别,其次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而在此过程中,如果财务工作者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处理,那么很有可能在最后造成企业在纳税时多纳或少纳行为的出现,而无论那一种情形都会将企业卷进不可逆转的后果当中。
二、减少企业涉税风险的措施
1.财务人员应当不断充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会计工作实质上还是首先需要依靠专业的人才能进行核算、处理。只有财务工作者不断培养自身灵活多变的处理能力才能在日常的企业运营过程中收集、分析、综合处理相关的会计资料和资讯,才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反映企业内部运营状态或者费用收支情况,在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后得到企业经营活动获得的最终利润和应向国家缴纳的税费之间的差异,做到及时、精确地实施纳税申报、避免过失少纳税导致的处罚情况的发生。另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对财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力度,建立详细全面地培训计划、招聘流程、用人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在剔除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后相应的提升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得到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2.财务工作者应当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等信息的调整与更新
企业财务工作者在面临企业分立行为时,不但本身要配备灵活适应税收政策以及时调整内部税务筹划的能力,还需要通过自身丰富的专业技巧达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实践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注重对国家税收政策等信息的更新调整,高效吸收掌握新的税收变动政策,从全局的高度理解企业内部需做调整的税收规划,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相关措施,最大程度提高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把握能力,避免或减少企业涉税风险。
三、结语
企业分立的税务处理一般分为两类型:分立的税务一般处理以及分立的税务特殊性处理。在处理这两个类型的企业分立税务时,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应当灵活适应并运用国家的税务政策法规,根据政策的不断调整适时变动企业内部的税务筹划,及时纳税申报,减少过失漏税,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人力因素造成的企业涉税风险,为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燕辉.企业涉税风险分析.税收与税务,2007.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