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

篇1

关键词:两汉文化;文化资源;幼儿园课程;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04;G612.3;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34-02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1)政策和纲领文件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教协会提出了适合儿童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发展适宜性课程(DAP)概念。面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本土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1997年美国在新版幼教指南中,强调儿童生活和学习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样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的。近年来,幼儿园课程开发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的重视。幼儿园如何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开发适宜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两汉文化的优势。“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汉文化景点甚多,如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整理徐州的两汉文化资源,可以深刻体会到徐州人民的伟大,他们世世代代扎根一方水土,用勤劳和汗水浇灌了当地的文明。独特的地理优势,提供了研究的优势。

2. 研究意义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幼儿从小感知自己身边的两汉文化特点,汲取故土的文化营养,有利于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合理利用徐州两汉文化资源,可以充实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丰富幼儿园课程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幼儿园开发和建设园本课程,挑起地方文化促进幼儿发展和地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任,扩大教育影响力。对幼儿教师来说,有利于拓展幼儿教师的文化知识,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可以激发幼儿对于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增强其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实施。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于2016年6月进行,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共计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142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134份,有效问卷率为89%。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和应用意识薄弱、能力有限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他们对两汉文化的了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效果。问卷中“教师对幼儿进行两汉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教师参与两汉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情况”和“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态度”的调查显示(篇幅所限,图表略,下同),98%的幼儿园教师认为需要对幼儿进行两汉文化教育,大家都比较认同两汉文化教育的价值。但是,从两汉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来看,81%的幼儿园教师从未参加过两汉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对两汉文化的掌握基本来自于生活经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园教师文化基础薄弱,课程资源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存在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被动、开发课程的意识不强、能力有限等问题。

2.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和应用的内容比较狭窄,应用程度不够

关于文化构成要素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名文化学家张岱年先生将文化分为六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知识、工艺文化,信仰崇尚文化,节日文化。两汉文化教育的开展,是体现两汉文化特色的最好方式,对幼儿发展乃至幼儿园课程建设都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问卷中“你熟悉的两汉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多选)”和“你何时开展两汉文化教育”等调查显示,幼儿园教师了解和熟悉的徐州地区的两汉文化特色,依次为饮食文化、景观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等。随着徐州创建“文明城市”、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等景观文化越来越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关注,作为幼儿园教师,很容易接触、掌握这些两汉文化。其中饮食文化也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易于接受的。而汉服和汉式礼仪,也在江苏师范大学的带动下逐渐走俏起来。虽然以上的两汉文化资源幼儿园教师都较熟悉,但是关注的内容比较狭窄,从未系统学习和认知过,多数知识经验都来自于生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幼儿园未系统开发和应用两汉文化资源,81%的幼儿园教师集中在两汉文化节时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这些说明,幼儿园教师对于两汉文化资源的存在不太敏感,利用率较低,对两汉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3.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应用的组织形式较为多样,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集中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之中。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既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来完成,也可以在教室中实现,更可以走到社会中去参观学习。课程参与人员不仅有幼儿园教师,还有家长。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100%的幼儿园都会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融入两汉文化资源。同时,96%的幼儿园多少会在环境布置中呈现两汉文化特色。但静态陈列的内容,不能完全融入课程学习之中,还需要幼儿动脑、动手、动身去感受。因此,要增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启发和引导幼儿去发现与创造,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另外,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的匮乏,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力有限,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4. 幼儿园对两汉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多有涉及,但缺乏总体性的规划和引领

本研究,采访了三位幼儿园园长。

研究者:你们幼儿园课程中有没有涉及两汉文化资源应用的内容?如果有,将两汉文化内容融入到哪些活动形式中?两汉文化课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吗?

园长A: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不是以两汉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看不到多少与两汉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玩过角色游戏――云龙茶馆、卖烙馍馍卷撒子等。除此以外,在亲子活动时会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云龙山、楚王陵等。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对汉文化景观、两汉文化知识的讲解。课程中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如端午节、中秋节。

园长B:我们幼儿园有市级课题,研究主题是“两汉饮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会定期组织教师团队研讨,每个班级制订教学计划,教师会认真地搜集资料,撰写教案,做好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感觉研究的面虽然很广,但并不深入,课程的延续性并不是很好。

园长C:我们幼儿园正尝试将两汉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比如两汉礼仪文化、服饰文化,主要集中在幼儿园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方面,效果很好,受到幼儿喜欢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但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感觉缺乏理论支持,不知道该选择哪些适合的内容,不知道该如何将两汉文化资源归类整合到相应的幼儿园课程主题中。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部分幼儿园已经发掘出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两汉文化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缺乏专家的引领;幼儿园在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方式比较单一,其教育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总体上缺乏规划,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比如两汉文化资源素材的选择、时间、内容的安排、实施的途径、人员分配等关键环节,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提高两汉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性建议

1. 构建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两汉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如果将两汉文化确定为园本课程,或者预备开展两汉文化的系列主题课程,就必须整合和归类好可开发的两汉文化资源。要将两汉文化有的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景观文化、建筑文化等类别划分清晰,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搜集两汉历史故事、谚语、名胜古迹的资料、音乐舞蹈、绘画、工艺品、两汉饮食等文化素材,制定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避免开发和应用课程资源的盲目性。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地对两汉文化的课程资源进行扩展、丰富和更新。

2. 建立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培训机制

幼儿教师是实施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要重视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事的互助与自身的学习。因此,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如文化学专家、课程专家)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予以指点,还可以借助“三位一体”校园合作模式,聘请学前教育专家或者高校教师,与幼儿教师面对面地探讨在实际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建立伙伴关系,共研课题。鼓励幼儿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此外,幼儿教师应随时随地地关注两汉文化素材,主动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相应的实施途径。

3. 完善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激励机制

幼儿园教师日常的工作烦琐又繁重,加上幼儿园已有现成的课程内容可用,因此,很多幼儿教师缺乏开发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动力。只有在幼儿园开展全国性的活动如“两汉文化”主题活动,或者是指定专题的评优课时,教师才会较为主动地去思考和创新。因此,幼儿园要想充分调动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把进行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对于自主进行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幼儿园要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奖励,同时多提供外出参观学习和参与培训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4. 落实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交流机制

幼儿园要想持续发展,绝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要多多加强园园之间的两汉文化课程建设培训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两汉文化主题分享月活动”等形式,互相吸取宝贵经验,形成合力效应,才能促进幼儿园长远发展以及两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巍.开发藏羌民族地区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原本课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2]杨莉君,曹莉.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7).

[3]陈白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篇2

【关键词】称谓语;礼貌原则;对比

1.

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礼貌原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关于礼貌语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1.1

Leech的礼貌原则

Grice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隐含含义,即会话含意。

合作原则虽然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为此,英国著名学者Leech补充,丰富和发展了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系统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他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弥补其不足。礼貌原则主要包括6个方面:

1.1.1

策略原则(Tact 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1.1.2

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1.1.3

赞扬原则(Aprrobation Maxim)即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大对他人的赞扬。

1.1.4

谦虚原则(Modest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1.1.5

赞同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的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

1.1.6

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1.2

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学者顾曰国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 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 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

1.2.1

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准则。

1.2.2

自谦尊人准则 即贬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

1.2.3

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这一准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质。

1.2.4

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1.2.5

德言行准则 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这个准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其行”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对比中英文化的礼貌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但在交际过程礼貌原则的应用又各有特点,本文着重讨论礼貌原则表现在称呼语方面的异同,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2.

中英称谓语对比

2.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

2.2汉英社交称谓对比

2.2.1

汉语社交称谓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1)姓名2)通用称呼如“同志”,“先生”,“师傅”3)零称呼语“喂”,“劳驾”4)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考虑,第4)种称呼最为普遍。

2.2.2英语社交称谓

在英语中,1)称谓词+姓,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2)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如Mary。3)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 White(怀特博士), Dr. Smith(史密斯大夫)。

3.

礼貌原则对称谓语的影响

3.1

礼貌原则对亲属称谓语的影响

3.1.1不同的礼教传统。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这既遵循了礼貌原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

3.1.2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亲亲”、“尊尊”、“父父”、“子子”,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

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3.2礼貌原则对于交际称谓的影响

3.2.1汉语的头衔性称谓。植根于封建宗法等级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汉语经常用头衔称呼表示礼貌,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在英语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s.”、“Mrs.”、“Miss”、“Sir”、“Madam”等,前四者可与姓或姓名连用。用头衔称呼的非常有限,如professor,doctor.

3.2.2汉语社交称谓的“老”化称呼。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尊老敬老的传统。人们“长者为尊”的观念根深蒂固。“老”字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似乎“老”字称呼无处不在,如“老人家、张老、老李”等等,连外国人也是“老外”。

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old, useless”;“年龄大、体衰、保守、无用、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等等。他们被直呼其名,感到十分自然亲切。如被称为“Old grandm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是恼火。他们不崇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力和能力。

3.2.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与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例如,有人的车开在一位老人的车后,他嫌老人开得太慢,于是就催促道:“Move it, Grandpa!”若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

当然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中英两种语言在称呼自己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而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称谓。

英语中没有谦语,但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 “Your 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Your Excellency”(阁下)。

结语

中西方虽然对于礼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们都很注重,尊重对方,赞扬对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谦虚,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西语言文化中的称谓语涉及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我们结合礼貌原则研究中西文化中称谓用语的差异,能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同时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T].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篇3

一、长阳南曲文词的审美特征:雅俗并存

据统计,长阳南曲迄今共存有150多个传统曲目,在它的历史坐标上,纵向是作为戏曲艺术自身发展轨迹的滥觞、兴起、发展、嬗变的吐故纳新,横向是汉族文明与巴渝土家文化兼收并蓄的融合交流,纵横交错,构成丰富的历[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jeian.com]史维度,其戏曲文词自然呈现出复杂的美学风貌。从雅与俗的角度而言,我们可将这150多个曲目加以概括,分为如下三类:

(一)以雅言咏雅怀:文人雅士对高情逸趣的抒发

史载南曲演奏时,具有一种“古曲独弹,字句铿锵,章节清雅,听之能使妇孺怡然欢,肃然静” [1]的表演效果,在南曲众多传统曲目中,具有如此艺术感染力的,应是那类最能体现南曲“丝弦雅乐”之“雅”特色的文词作品了,较著名的有《渔家乐》(又名《春去夏来》)《悲秋》《渔樵耕读》《高人雅士》《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渔樵自乐》等篇目。

雅文学与俗文学从社会阶层来讲,其分别应为:雅文学具有主流性、精英性;俗文学则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等特征。中国古代,雅文学的承载者历来对应的是上层知识阶层,魏晋以前即为士族阶层,唐宋以降,则为所谓文人阶层。南曲之雅,从艺术形式到精神情趣,都鲜明体现出一种文人阶层的审美追求。

从语言形式上来讲,小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审美传统本该浅显俗白,但这部分南曲却以文人特有的典雅抒情代替了这种长期积淀的平民审美,表现为语言的诗性雅致和对意境美的追求,试以二首为例:

但只见波浪滔天忙解缆,柳林之中去藏舟。左边下起青丝网,右边垂下钓鱼钩。钓得鲜鱼沽美酒,一无烦恼二无忧。清风不用银钱买,月在江中任自由。闲来简板敲明月,醉后渔歌云春秋。——渔家乐(又名《春去夏来》)

梧桐叶落金风送,丹桂飘香海棠红,是谁家,夜静更深把瑶琴抚弄,猛听得,檐前铁马响叮咚。平沙落雁,静夜闻钟。这凄凉,想来更比相思重,卧牙床,好比做一场孤单梦。——悲秋(寄生)

山野民歌,言劳动之乐重在热闹活跳,抒男女相思,多直白热烈。这二首曲目,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前者以雅致超逸的语言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古朴淡远的水墨画:烟波浩渺,江水悠悠,渔父之隐,诗意栖居。后者将梧桐、金风、丹桂、海棠、琴声、夜雨、明月、钟声各种象征秋季的意象进行了排列组合,全篇无一“悲”也无一“秋”字,却为我们描绘出了凄清的秋景与孤寂的相思,字面之外,自有悲凉的意境。

艺术创作都是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南曲雅化的语言风格也是南曲作家们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外化。总的说来,这类曲目,体现出的是一种文人趣味,一种有别于大众平民的,文人阶层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如“牧童横笛归家转,溪边渔翁把钩收。庵堂古寺钟声响,一轮明月照沙洲”(《游江》)。再如,“桌案上,压尺锦囊书万卷,玉砚银瓶花几枝。流水溪边问渔老,茂林修竹好呤诗。贪花爱柳朝早起,吟风弄月夜眼迟。良朋好友常聚首,各自分韵各留题”(《高人雅士》)。

或隐逸山林,领略山川之美、自然之趣;或躬耕田园,安享读书之乐、书斋之雅;时而品茗抚琴、挥洒笔墨,追求文之美、艺之趣;时而聚友吟诗,享君子之交、友朋之乐。在这些曲子里,我们能看到陶渊明的那种躬耕自资、冲任平淡,谢灵运的踏遍丘壑、遨游山水,王维、孟浩然遁世悠远、退守田园,以及古代文人们那种于凡俗生活中追求书趣、墨趣、琴趣、吟趣、曲趣等各种艺术趣味,将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追求。凡此种种,其时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在面对世事纷扰、道路坎坷、运程乖舛之后,在出世与入世,趋世与遗世间作出的选择:自隐自乐的人生道路,心逸心安的生存境界。

(二)以俗语表俗趣:闾巷田间对俗情俗趣的展示

南曲本质上是民间小曲,其文词从文学上讲是民间文学,在大的范畴上属俗文学范畴。而俗文学之“俗”,则是指它蕴含着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或草根性,与文人化的雅文学相比,它更多地面向现实、贴进生活,靠平民大众而生存,也更自觉地去迎合平民阶层的审美期待,以俗语、俗言去表现俗情、俗事、俗人。南曲号称“雅乐”,本质上却是俗曲,南曲之俗,具体而言,是通过内容之俗与用语之俗共同完成的。

内容之俗,体现为部分南曲揉合进了一些民众生活的影像,展现了大量原生态的民风民俗与民情。巴土长阳地区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婚俗、民间崇拜等蕴藏着土汉两个民族的丰厚文化元素,南曲中多有展现。如有长阳一带婚庆嫁娶的《贺新婚》《弄璋曲》《贺男寿》《贺女寿》之类的曲目,多在婚嫁、生日、祝寿、生子等级场合演唱,除了迎合市井村民们避灾祈祷、图热闹的民俗心理外,客观上也为我们展现了其礼俗文化。

还有表现巴土一带山水风光、俗人野趣、娱乐休闲活动的《数灯》《数塔》《螳螂娶亲》等曲目,也从侧面展示了长阳清江一带物产人情、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的地域特点,充分表达了劳动大众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普天同庆的向往,也充满了节日的欢腾与喜悦。总之,是一幅清江流域具巴土地域风情的生产、宗教、礼俗、休闲、娱乐活动的立体画卷。

用语

--------- 之俗是部分曲目对方言俗语的大量应用,原汁原味的地方语言是民间艺术保持地域性、民间性的基质,南曲虽起源于汉族文明,却在长期的流传演唱过程中日渐“本地化”,凸显出了鲜明的长阳地方特色。还有一些曲目使用了一些极具长阳乡土味的口语词,如著名曲目《皮金顶灯》中的“我的女儿胆大,自幼不怕爹妈,你娶回去休要婆婆喳喳”,“喜她,爱她,偷眼看她,卡喳挨了两个嘴巴”。又如“野猫子”、“管他娘”、“小老儿”(《赶潘》);“老东家,好福光,女婿个个都不穰”,“凤凰盒子装公鸡,驴屎蛋子外面光”(《幺女婿出丑》)等。再如长阳方言“栖慌”一词,在长阳地域语境中它有凄惨、悲伤之意,在多段唱词中它也反复出现,如“夫受荣华妇栖慌”(《伯喈思乡》),“必正妙常,闷沉栖慌”(《赶潘》),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为某些南曲曲目凭添了几许生动幽默的乡土味。

民间小曲使用俗语能增加戏曲演出的趣味性,但俗语也有通俗、粗俗、恶俗之分,得体的俗语运用应是“常谈口语而不涉粗俗”[2]南曲用语之俗其特点应是浅显通俗,与格调低下的粗俗、恶俗有天壤之别,应是俗而不俚,俗而不鄙。

(三)以文言道俗情:民间文艺对文人雅言的模仿

阿诺德·豪泽尔曾说过:“精英艺术、民间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概念,其实,它们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艺术史上出现的艺术样式几乎都是混杂形式的。”[3]雅与俗的关系也不是简单二元对立的机械存在,它们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相反,二者之间往往有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里,雅与俗并存互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

南曲各曲目的雅俗归类也不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简单分布,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曲目也恰如一个中间地带一样存在,具有非雅非俗,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精神实质的外雅内俗与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

1. 精神实质的外雅内俗。长阳南曲现已掌握的150多个曲目中,按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是取材于小说戏本的段子,第二类是应酬劝诫的段子,第三类是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段子,第四类是咏唱、抒怀的段子。其中取材于小说戏本类的曲目,大多取自历史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元杂剧《西厢记》及明清传奇剧《荆钗记》《破窑记》等。虽数量繁多,但概括起来无非为历史演义、才子佳人和家庭婚姻的题材。

自古以来,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精英文学继承“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以天下为已任,以经[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jeian.com]世致用为目的,立足于发挥文学的社会供用,去追求一种关怀人伦、渡人济世的人文精神,审美要求上趋于理想化、崇高化。而通俗文学则多站在民间的立场,去关注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世俗生活的一面,强调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不追求社会终极关怀,而崇尚普通人的基本欲望,以“食色”等人性的基本欲求为文学表达的基本母题。而南曲的这些曲目,虽有如《长板救主》《关公辞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打渔杀家》《武松杀嫂》取材于《水浒传》;《红娘递柬》《莺莺求方》取材于《西厢记》;《伯喈思乡》《赵五娘饯行》取材于《荆钗记》,但其文学精神却根本不能与渗入了文人意识的明清小说与戏剧相比。其既缺乏文人知识分子揭示的历史更替、国家兴亡的政治伦理,也无站在人性的解放、爱情婚姻的理想这些角度的社会理性思考。而是普通百姓站在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故事表层,去说故事、听故事,满足于热闹的赏心悦目,作纯粹的娱乐休闲,表面上像文人一样讲史话情,但骨子里却没有文人作品的“雅趣”与“怀抱”,其精神实质是民间文学的“俗”。

2. 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这类南曲曲目的语言多能做到明白晓畅,生动形象甚至朗朗上口,但中国文学真正语言的典雅讲究的是含意深远、神韵流长,不在词采表面的刻意雕绘,而重作品内韵的味美方回。若以这种标准去衡量这部分南曲曲目,其文词只能评价为似雅实俗了。

譬如《夏日炎天》中对红颜佳人的描绘:“乌云叠翠,美貌千般。十指尖尖,斜倚栏杆,罗裙摆动,露出金莲。十指尖尖如嫩笋,好似嫦娥下九天。鼻如悬胆牙似玉,樱桃小口朱唇鲜。三寸金莲站不稳,腰似杨柳美人肩。”其纯粹只是停于表面的描绘,只有外形而无神韵,很难说是雅的言辞。还有那些劝诫类的“人生在世要学好,切记不可犯律条,琴棋书画皆上品,风花雪月无下梢”“世间上,争名夺利能值几毫?”“自古道,好人多从苦中来”,这些语言明白晓畅,但雅化程度顶多如普及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之类的国文启蒙教材等同相似。应该说,这些曲目的语言是民间说唱艺术对于真正文人雅言的有意模仿,在民间可能认为是“雅”,但实际上体卑格弱,似雅实俗,又或者说,由于时代的久远,时间的隔离,在当时是俗的,但在以白话为主的今天,却觉得是雅的了。

二、长阳南曲文词雅俗并存美学风貌产生的原因

雅俗并存是南曲文词的美学特征,但任何艺术形式的美学风貌只是其艺术追求的外在显现,它并非凭虚蹈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动因,我们可从其内在的文体功能的二重性、创作主体的复杂性以及文化构成的民族融合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案头之作与场上之曲:南曲自身文体功能的二重性

长阳南曲本身是一种民间小曲,关于它真正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长阳南曲来源于容美土司时期,司主田舜年、田丙如对昆曲《桃花扇》的移植与扶持”[4]二是“昆山腔的水磨调是长阳南曲的雏形”[5]王国维先生定义“戏曲”时,曾定义明清散曲、明清传奇、元明传奇、宋元杂剧皆属大的戏曲范畴。《桃花扇》来源于明清传奇,昆山腔水磨调的源头则是宋元南戏,所以虽两种说法都缺乏更充足的支撑论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长阳南曲一路溯源而上应是从“戏曲&rdquo

--------- ;这一母体中脱胎而出的。

在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案头之作”与“场上之曲”的说法。所谓“案头之作”,指戏曲在宋元杂剧阶段多是供戏台之上和勾栏之中的演出所用,等到了明代,这种鲜活的民间艺术进入了文人的视野,文人曲家开始介入戏曲文词的创作,戏曲作品已不再是专为市民演出而作,最后发展为文人借助诗性语言咏怀抒情的“自娱,而着力追求文词典雅绮丽的雅致化语言风格。而“场上之曲”则是指戏曲艺术本身乃是大众化、群众性的观赏艺术,是演员借助服装道具面对观众而“娱人”,其审美需求应是就低不就高,应适应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需要,戏剧语言应是通俗浅显,以体现其娱乐平民的功能。故戏曲艺术兼具文章与戏剧的双重性质,而其指向的审美趋向即崇雅观与尚俗。

长阳南曲的形式主要是坐唱,可以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以多人自弹自唱,或一人弹奏,一人打简板演唱,但有少量[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jeian.com]道白,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台艺术,但闲敲云板醉拉弦,以音乐的形式讲故事,也兼具文章与戏剧的二重性。历史上南曲的创作主体具有集体性特点,身价各异,而传播流传从起初的在士族富户到后来流行于寻常百姓中,欣赏群体也是土汉结合、贫富错杂,文野并存,如此复杂的创作主体与审美受众,势必使得南曲既有供文人士大夫浅唱低吟的抒情之作,也有适应平民听众审美需求的通俗篇章,其结果当然是艺术风貌的雅俗并存,雅俗共赏了。

(二)儒绅文士与商贾骚人:南曲创作主体身份的复杂性

长阳南曲目前虽有学者收集的流传于民间的手抄唱本和工尺读本,但其传承历来采用的还是口传心授的方法,或子从父学,或挚友相教,或世代相袭,应属民间口传文学。而口传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创作主体的群体性与集体性,即作品是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中分工合作地创作、传播,在长期的辗转流传中,流传者又对它不断地作着补充、修改、加工的再创作,直至定型,因而它反映的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的美学理想、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从这一角度而言,长阳南曲也是在不断地创作与再创作的循环中最后定型的,其创作文体具有身份上的复杂性。综合长阳一带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其创作者身份应有如下几种类型:

1. 仰慕、学习、传播汉文化的土著精英。长阳历来隶属容美土司管辖。容美田氏家族统治容美时期,历代都崇爱汉文化,乐与汉族文人交往。田氏土司从田九龄开始延引域外汉族艺人,组建家庭戏班,在所司境内推广戏曲创作和演出。至19代司主田舜年时期,曾邀请《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挚友顾彩旅居容美半年之久,在顾彩指导下,全本昆曲《桃花扇》曾在司内上演,是土汉民族交流史上的一大佳话。

田氏家族宗室子弟皆以饱读汉书、能诗善文为荣,田舜年本人亦具有深厚的汉学造诣,工诗善词,且从事戏剧创作。据记载,南曲产生之初多在贵族富户家中上演,它应是容美贵族推广戏曲文化的衍生产品,这些精通汉诗元曲的土著精英们在兴趣之下,参与南曲唱词的创作,介入南曲的加工、润色的再创作,亦在情理之中。

2.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汉族迁客骚人。南曲并非土生土长的土家族文化,而是土汉融合的外来艺术形式,它的引进是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的结果。综合历史,与南曲有关的人群为如下两类:

一是土汉两族文化交流中的汉族文贤。随着“改土归流”后“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禁令的废除和容美田氏土司历来乐于与汉族著名文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双重原因,大量乐于游历的汉族著名文贤都对容美土家族地区远近来归。据载,司主田舜年时期,除与顾彩进行戏曲艺术交流外,还曾与当时的汉族名流如孔尚任、严首升、毛会健、蒋玉渊等人都有诗文来往或文学唱和。南明相国文安之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隐居容美长达三年之久,与田氏诗人有大量的唱答之作,这些高层次的汉族文武时贤,给南曲文词带去的是典雅精致的汉文化气息。

二是避难经商的商贾骚人。明清交替之际,“四方烽烟如炽”,而容美一带却“处中原鼎沸之外”,总体的环境是安宁宜居之地。据悉南曲流传最盛的地区乃是长阳资丘镇,民生富庶,经济发达,被誉为清江边上的“小汉口”,数百年间都是长阳西部五峰、巴东、鹤峰一带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汉族人口纷纷前来安营扎寨,一为避难,二是经商。故资丘一带历来安居着大量的汉族人群:商贾骚人、民间艺人、南明遗老、落魄文人,他们身份各异、形态混杂,但大都带着汉文学的功底在长阳这块土地上与南曲艺术家交流碰撞。

3. 自成群体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在南曲的流传过程中,早期演唱南曲的艺人们也是南曲进行再创作的主要群体,民间对南曲演唱者尊为“高人雅士”,他们多是一些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却又淡泊名利,以“琴棋书画为上品”的民间艺术家,往往兴之所至, 闲拔丝弦,醉敲云板,三五相约,知音共赏。

南曲艺人[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jeian.com]对南曲演唱环境与演唱内容有“三不”的讲究,即“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办丧事不唱”。长阳南曲对环境内容要求的“三不唱”,都在维护南曲艺人的独特个性,强化南曲充当南曲艺人群体标志的作用。[6]“传统南曲才艺人或出生于富庶家庭或文化修养较高,他们身为商人、富家、医生、手艺人、教师等,不受生活所累,读过书有文化水平。”[7]因此,这一特殊的群体应是一群有独立价值取向,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小知识分子。

由此可知,从事南曲的创作与再创作的人群应当是来自社会各阶层,上至贵族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亦官亦儒,且贵且贱,如此复杂的创作群体必然会带上各阶层自己传统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其文词雅俗形态必然各异。

(三)汉族文明与巴土文化:文化构成的民族融合

篇4

1、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及原因

自打开国门始,西方先进的科学文明就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物质到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西风东渐到西风颂,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主流,国人吃西餐,过洋节,住洋房,对西方风土习俗如数家珍,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我们的母语及母语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这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在教育中就体现为在课程设置上重英语,轻汉语。英语教材大量取材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风俗,一方面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单纯地引进,片面地理解和吸收。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英语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些英语教师认为自己上英语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是汉语专业老师的事。结果,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而让其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他们却感觉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开口。比如很多学生能和外国人侃侃而谈圣诞节、感恩节却不知道怎么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春节及其文化习俗。

此外,职业英语教学还要兼顾各行业特色,够用为度,学以致用,在有限的课堂上很难再挤出时间输入中国传统文化,长此以往,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越来越低,在与西方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一旦进人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2、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输入的重要性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弘扬民族文化。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与英美文化相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失语症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有学者呼吁:“我国的大学生正在经历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两种文化的对比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建立国际视野的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积极的一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年轻一代能重拾丢失的民族自尊,自觉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②有助于建立语言文化平等意识。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只有异同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有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意识,在国际交往合作中才既能尊重异国文化也能认同母语文化,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妄自菲薄,有异质文化输入也有本土文化输出,有“拿”有“送”,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文化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③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双向交际。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种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两种文化的基本知识,熟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际能力。另外,我国传统文化对英语文化国家也很具吸引力的。作为一名高职生,尤其一些涉外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若能用国际通用语介绍我国的优秀文化,不但是一种爱国意识的体现,更能增强自己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信心。

3、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对策和途径

①显性文化输入和隐性文化输入并举。受到课时及教材等限制,职业英语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相比,没有充裕的课时系统讲授知识文化,但是应该在备课时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注意结合上课内容向学生传授日常文化,并尽可能地拓展课文材料中的隐形文化因素,在学生了解点点滴滴文化的同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比如外研社出版《新职业英语1》第三单元Business Meals,教材中只有西餐菜谱,教师可让学生将中餐菜谱翻译成英文,或以讨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异同来导课。这样学生在将来与外国人进餐的真实交际活动中就能做到举止得体,有话可说。

②改革高职英语教材,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大多以原版的英文读物为素材,培养学生行业英语运用技能,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学到地道的英语,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据调查占教材内容的比率不到5%。关于高职英语教材的改革,可以增加一些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词汇,像中国的春节、中秋、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可以适当地编写一些小短文,用英语介绍一下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礼节和道德观念等;还可以在教材中附录名人历史等内容。

③转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母语文化素养。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教语言就是教文化。所以,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英美文化的传授者,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增强自身中西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

④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高职英语教师不能像过去一样仅重视英语知识和文化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比较并讲解,有意识地将课本中的内容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例如,让土建专业学生对英国伦敦桥和中国的赵州桥进行对比分析,让航海专业学生收集整理英文史实资料对比郑和下西洋及哥伦布航海的意义。对比教学法能让学生从多种视角客观深刻地认识中西文化,懂得世界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需要互相理解、尊重、包容,进而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也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交际能力。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重要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响应《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并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会写作。更重要的一点: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然而长时间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没有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足够重视的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某些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单词、语法,我们就能和外国人无障碍地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英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我认为英语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会促进英语教学也会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成为一名跨文化交际的使者,而不是一台仅会背诵单词、句型的机器。

一、中西文化差异

学生为何会误用,错用英语,理解不了外国人真正意思呢?是因为我们听不懂他们所说的单词,词组,句型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中西文化差异大量存在。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和身体动作语等。举几个例子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表扬”时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一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哪里,哪里”以对别人表示礼貌,而西方人则常常会自信而高兴地回答“Thank you”在中国,我们见面打招呼会说,“您吃了吗?”而英国人常以询问天气为寒暄语,这与中英两国的历史、地理情况是分不开的。另外,在中、英习俗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中,“牛”是勤劳的象征,因此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气壮如牛”等句子;而在英语中则有“work as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地。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学习英语,就要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懂得一些外国的文化。因为中英文化意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成为交际的障碍。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使交际失败,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1.为学生创设英语文化环境。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室内的标语、课程表应该均以英汉同时出现,办英语墙报,设立英语图书角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对英语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组织学生观看地道的、优秀的英文电影、电视、录像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

2.给学生展示有关英语国家的实物与创设情境。课堂中在讲解具体的英语文化知识时可以多利用实物,比如讲到英、美的餐桌文化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刀叉,餐具。讲到西方的货币时,教师可以搜集该国家的钱币,在讲解西方的典型节日时,可以模拟该节日的一个场景,让学生深有体会,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注意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喜爱也大有裨益。

3.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文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充电,为更好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 tree(家谱图)。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 family(大家庭)、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5.教师应当对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比如中国人喜欢吃什么,如饺子,面条等;外国人喜欢吃什么,如牛排,三明治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关于餐具,餐桌礼仪等也可酌情进行扩展。还可以扩展到西方的Christmas Day,教师事先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并与中国的春节在过节前的准备,过节中的活动等一些列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两个节日的异同。

四、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还不能仅仅把视线停留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因为这样还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里还涉及到了文化理解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异国文化,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异国文化。同时,不要让学生盲目跟风,追随异国文化,应比较两种文化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进行恰当的交流。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而这又对教师提出了层次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教师应多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民族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实质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学。结合本人在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汉英文化差异,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学的作用、方法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而各阶段中文化教学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内容作对比,进行礼仪、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浅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问话人只是出于礼节并不在意对方吃饭与否,而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呢!我在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培训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学习中,就举了这个典型例句,有个聪明的男生就偏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他从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隐私”方面:中国人初次见面爱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我在讲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这些句型时,一定告知学生它们的适用场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误解而产生交际障碍。

3.在节日的风俗习惯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显著.除中、英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MayDay”、“Women’8Day”等)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irngFesitvla”、“The Mid—AutumnFestival”等,英语国家有“Vlaenit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及“ChirstmasDay(-~节)”等,在剑桥少儿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在相应的月份里,结合教材内容,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文化背景,每年的圣诞前我会邀请一名外籍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现在教室里给好孩子发圣诞礼物:“Areyou agood boy/girl?——Yes.Iam.———0hereisatoycarforyou.——1门bankyou.”好不热闹!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除涉及以上文化内容.还应包括大众文化习俗、高雅文化、价值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深层文化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可结合词汇的丰富内涵、习语或典故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或政治背景甚至委婉语进行文化教学。

1.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从而导致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比如,inpidualism这个词汇其实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英美人用该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国人视“个人主义”为“无组织无纪律”、“利己主义”、“英雄主义”等.把“inpidulaism”作为贬义词沿用到现在(当然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也让他们成功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习语典故通常被看做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要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隐喻(metaphor)与基督教有关,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三册第三单元“WhyIteach”中的下旬为例:“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 theclaybeginstobreathe.’’该句作者运用了一个隐喻“老师的工作比作上帝的工作”,因为根据《圣经》描述:人是上帝用泥(clay)造的,上帝向泥吹人生命之气.他就活了,完成了人类的创造,这句话暗指是教师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向学生介绍西方这一宗教文化,学生方能理解这一隐语的内涵,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3.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在委婉语上也有表现,比如关于“年迈、老”,中国人认为老人是智慧、权威的化身,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在中国语言中常出现:“老寿星”、“老革命”、“老人家”、“张老”、“谢老”等称呼,而在西方,西方人向往独立个性,自强自立、精力充沛,所以他们更注重年轻人,他们害怕衰老,就忌“老”,对于他们而言,“old”一词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没有“oldman”之说,他们一般委婉称之为“seasonedman”(经验丰富者)、“well—preserred”(保养好者)、seniorcitizen、reachingone’Sgoldenage以换取心理安慰。因此.同英语国家的老人交往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免得引起不愉快,导致交际失败。

二、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只把语言当作孤立的符号系统传授给学生。死记词的概念意义。英国语言学家Geofrey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书中提出:词义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如果要求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从而忽略词汇的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低,脑袋中虽然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张不了口,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或一说就错,无法达到真正使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使学生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这一现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汉英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语言等,都富有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准确地保握好教学时机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讲解生词和词组不仅要教读音、拼写和字面的概念意义,还要深入到文化内涵、感情意义、联想、搭配意义等,教师应该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在英汉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将这种差异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用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做一个“国际人”

4.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文化教学应是渐进地、自然地、启发式、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层次的文化内容向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学习。

所讲授的文化信息来源应多渠道,如阅读、大众媒体、实例分析、与老外交流等,多角度介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的英语文化材料,多角度看待英语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国际素质。

篇7

论文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充分尊重双方的语用文化和价值规约,才可能尽量减少语用失误,达到礼貌、得体、成功并且最有效的交际。

一、Leech和顾日国礼貌准则

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包含有六项准则,各项准则之间有很多交叉点,说话的着重点各有不同。例如,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规定如何看待他人,后者规定如何看待自己。

Leech的礼貌原则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是因为礼貌是普遍现象,是各民族都讲究的。但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家,人们都有自己的礼貌方式。中国历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更讲礼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貌。

然而,eLech的礼貌准则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提出这套准则主要还是针对自己国家的情况。礼貌的应用应该和该国的文化价值联系起来。针对这一点,顾日国提出了另外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1992年,他对礼貌准则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共五条:(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5)德、言、行准则。

总的说来,顾日国提出的五条礼貌准则和eLech所提出的礼貌准则共同注重了某些方面,但是前者所提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尤其是称呼准则和文雅准则最为典型地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色。这是由中国的价值观念系统所决定的。言语交际双方根据需要来确定谈话双方的身份和称呼。谈话双方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到相互的称谓。例如,称呼地位相对较高、年龄相对较大的人,一般不能直呼其名,而应当根据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采取相应的称呼。所以说,中国的称呼体系是比较复杂的。尤其当一个人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的时候,对于他们的称谓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所谓独具中国特色的礼貌行为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知识和含义的,是由中国和说英语民族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所决定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系统,而文化又是盘根错节、复杂的体系。这套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对人类的活动起着规定性的或者指令性的作用。然而,贾玉新(1998)认为,一个人内心的价值观念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甚至自相矛盾,都必然在他的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跨文化交际学的价值观念系统告诉我们,每个国家都会有其不同的生活习俗、期望值,其中也包括每天都会涉及到的礼貌行为。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行为,这是一种文化规约。在跨文化交际中,关于礼貌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英汉礼貌存在语用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具体分析

何自然(1996)认为,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防止语用失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有以下六种情况:(1)违反操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2)不懂得英语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例如,售货员接待外国顾客的时候用Whatdoyouwant?(3)将汉、英词语等同,造成失误。(4)只了解字面的意义,没有弄清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5)滥用完整句,忽视完整句在特定场合下可能带来的特殊含义。何自然同时指出,学生滥用完整句同教学失当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是所有教学人员必须要注意的。(6)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例如,我们在国外搭乘出租车的时候,对司机说:Wouldyoupleasetakemetotheairport?在这里,这样的完整句就没有必要。一句Aiprort,please既恰当又得体礼貌。

社交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见的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举止方式差异导致社交语用失误。(2)称呼差异引起的失误。例如,课堂上学生举手提问,称呼老师为TeacherJohnson。(3)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失误。(4)不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失误。例如,我们对朋友说:Couldyoupleasehelpmewiththeluggage?这里的口气就太见外了。

其实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碰到的语用失误的例子还真不少。例如,在我们的初中课本中仍然有诸如What’syourname’?.Howoldaleyou?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及其回答目的是为了让中国学生掌握一些特殊句型,学到一些交际的技巧。但实际上,根据语用学的原理,这些都是语用失误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

(1999)也举过类似的例子。他说,中国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并没有固定的形式限制,根据当时的情景找一句话说就可以了,随意性很大。因此,我们常常使用“干什么去?‘吃了吗?”等等问候语,实际传递的是人际关系信息,说话者表达的只是寒喧的信息。而西方人的反应不同,他们认为这是动机性很强的言语行为,有干涉个人自由之嫌,甚至超越个人隐私的界限,因此对这种“问题”持消极、防范、反感的态度。其实,这些问题在部分中国人看来并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关于语用差异,语言学家对此做了许多的研究。王德杏(1990)做了一次语用能力测试,探讨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容易发生语用失误的几个方面,以及英汉文化规约和语言规约的一些差异,最后的结果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称呼、问候、介绍、寒喧、告别、请求、询问、提议和道歉。这个测试结果和顾日国提出来的有关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的针对点和着重点大部分是相一致的。例如:在街上看到一个外国人像是迷路了,你想帮助他,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大多选择了WhatCanId0foryou?王德杏指出,这句话用在这种场合下不太恰当,因为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表达得过于直截了当,好像别人肯定需要你帮助似的。其实,问话者并不能肯定那外国人真的是迷路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CanIhelpyou?就比较恰当,它表达的意愿比较一般,不是十分直接与肯定,带有试探的口气。这样的话,说话人即使遭到拒绝也不会感到难堪。

语用的得体问题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视节目、广播、电影、报刊和杂志等大众传媒也经常会涉及,并且,一些教科书中也会有这样的练习告诉中国学生到底什么才是得体和合适的交际。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听力》(修订本第三册)第五课就有一个名称为conversationalformulas的练习,里面的十道题都涉及到了语用方面的规范。他们包括了问候、赞赏、感谢、寒暄、请求、提议、道歉和告别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范围和王德杏总结的中国学生语用方面容易失误的类型颇为相似。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确实有可能会觉得这些是难点。这个观点也值得我们中国的英语老师借鉴。

跨语言、跨文化的言语交际,由于语言理解上的裂痕或错位,失真、歧义、误解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由于文化和习惯上的差异,在一个国家中含义清晰且文化习惯上也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词语,在另外的一个国家中其相对应的词语却可能是含义不明确且在文化上令人反感的东西。由此可见,语用失误在学习英语表达时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加以纠正。

三、对于教学的启示

了解礼貌原则,熟悉汉英语言的文化和价值差异,如何利用礼貌原则以避免语用和交际失误对于中国英语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利用价值空间。

第一,礼貌原则可以作为我们国家编撰中小学英语课本中某些内容的一个原则性指导。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就必须要接触规范的英语文化交际内容,而不是为了交际而交际,为了语法而交际。教材编撰人员熟悉礼貌原则,尽量把此原则运用到教材的编撰中去,对于儿童从小打下良好的语用基础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二,对于教学人员来说,熟悉礼貌原则,经常学习和接触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锻炼真实生活中的语用得体能力,最大限度避免语用失误是一个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教学人员应该善于总结归纳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规律和难点,从而把这种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第三,对于大学生来说,为了弥补以前在语用得体方面知识的不足,也应该熟悉礼貌原则,重视积累语用对比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培养自身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的敏感性,了解汉英在语用和价值方面的差异,从而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运用和使用英语语言的人。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37

作为一名在汉语土壤中教英语的英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感触就是:“只靠教室课堂45分钟要让孩子学好英语是有很大难度的,尤其是语言文化中的差异令学生很难熟练体会和运用地道的英语”。笔者现就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谈谈这方面的教学,并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供同行们参考并希望批评指正。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础英语教学五级目标描述中,要求学生“对目的用语规范及其文化内容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八级目标描述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在我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理解和便于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它需要建立和增强学习主体的跨文化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和传承的工具。而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又宽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的一切创造,包括人类的认识、劳动和改造对象在内的自然界所有造物和创造活动;从狭义来说,文化则是专指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包括制度、习俗、思想、观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法律、宗教、信仰等。不同的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势必会影响交际的顺畅。因此,学习英语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习惯,才能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才能建立起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学英语中常见的文化差异表现

1. 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称呼语。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李老师”“吴经理”;但在英语中,却是用“Rank/Post+name”的称呼方式,如“Teacher Li”“Manager wu”。在英国,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Mis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刘老师”为Mr./Ms/Miss Liu.。许多英美人在非正式场合,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即使是上下级或师生之间也不例外,这样以表示双方关系融洽、友好和亲近。

(2)问候语。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了?”“你出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在讲英语国家或地区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而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2. 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私事与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土一样。对他人私事的干扰,就好比对一个国家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问以下问题: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私事”问题,而他们很重视 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称赞与谦虚。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您过奖了”“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3. 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打电话。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2)社交礼节。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美国人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 .),也不用please。

(3)习俗。英国有句俚语,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在习俗方面差异也很大。如,当外国人向你赠送礼物时,你应当面打开,不然他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礼物;而在我们中国当面打开礼物又是不礼貌的;当一个中国人到外国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国的餐桌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食物。

当然,除了这些差异,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在这里不尽列之。

二、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策略

1. 备课设计巧妙,做到“四维”融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而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师在备课阶段设定的。在备课阶段,我们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往往只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去进行设计,却往往忽略了文化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时候,我们应该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并巧妙地融入我们备课的教案之中。要充分体现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力争集悬念、新意于一体,做到“四维”融合。

2. 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文化内涵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比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I’d like some noodles.”是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实际就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进行探讨。如,“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比较盛行,教师可给同学们介绍fast food方面的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中西方饮食习惯,如食物类型和结构,就餐方式和礼节等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感受文化的差异。

3.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开掘资源,扩大视界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仅靠教材的文化信息传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不断开掘资源,扩大学生的视界。如,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让他们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上网浏览、剪辑有关新闻图片和视频录像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学生感受、领悟异域文化。

4. 加强语言积累,比较分析深义

学习英语,学生很容易犯以中译英的毛病,这主要是受母语的影响。对于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中,不断积累,感受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英汉语言的差异,如词汇、修辞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小心对待,尤其是英语中的成语和俗语,不能随便按字面来翻译,否则就很容易闹笑话,甚至出洋相。如,man-of-war(误)―军人,(正)―军舰; duck soup(误)―鸭汤,(正)―轻而易举之事。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东风吹,人畜悲。)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风从西方起,气候最宜人。)对于这句话,我们不能以“东风浩荡,春回大地”母语文化去诠释,因为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属季风气候,夏吹来自海洋暖湿的风,冬吹来自大陆干冷的风;而英国是处在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气候宜人,若受来自欧洲大陆的东风影响,就会出现寒冻天气,这是地理条件差异所造成的。

5. 扩大阅读,深入感知历史文化积淀

篇9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5 [本刊网址]http:∥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是建立社区教育,保证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其目标,因此社区可以获得和谐发展。特别是因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形态存在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关注社区教育的实用价值。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为社区教育,其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社区教育贴合民族的生产生活活动,存在于民族体内。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性

社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其面对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民众。社区民族文化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药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文化体系和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会传承民间的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内容。在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中,代代相传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重要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形式得以形成。根据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以及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形成的这种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还将在长期存在与发展。

(二)非政府性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些地区受限于历史、地域、交通、经济等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教育发展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的民族地区,至今传统的农业使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浙西区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的贫困县,有的甚至是国家的特困县。有些村寨距离县城比较近,可以借助条件较好的县城条件发展自己的村寨,如村委会或妇女组织开展一些扫盲、计划生育、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关于政府性的社区教育的开展计划,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及民间文化活动是属于自发性的。

(三)集体性

民族性、宗教性、集体性和寓教于乐的民间形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具有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社区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尽管是将礼仪、节日、娱乐、音乐、舞蹈、丧葬等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但是其系统性仍然较差,保证社区内每个成员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其发展的目标。此种教育的潜移默化特点,使社区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与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的团结凝聚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少数民族的社区文化教育与集体脱离,那么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如果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只是局限在私人空间内,那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长此以往该价值就会流失。

二、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社区教育产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过程,它使教育的外部关系被理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加贴紧,学校教育更加受到社区内干部、家长爱护与支持,学校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关系也被理顺,办学的指导思想被端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许多新型的人才,可以对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并推进,教育质量被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可以享受更多良好的服务。但是社区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被推行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些地区仅仅是在部分村社中进行初步探索。现如今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条件欠缺,教育自身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发挥;改革的一些做法被传统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羁绊,办学的方法是闭门造车,不具有开放性,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此后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坚持排除各种类型的干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

三、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支撑体系的完善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存在许多方面的弊端,如发展的单方面性,没有激活社会多方的力量,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发展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多元共进”的社区支撑体系的构建。第一,社区教育制度建设的深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是制度建设,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引方向。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大方向上保持对教育发展的指引,同时落实的着力点要确定,制度建设的支点设置为领导管理制度,政策运行制度以及督导评估制度,整个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第二,社区教育法制建设的强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与发展的基石是法制的建设,这也是社区教育的立学之本。所以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与作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加强,或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确定,法律的权威性深刻的展现在社区教育中,是依法办学,依法助学真正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社会各界必须注意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同感被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社区成员的切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社区成员的素质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被最大程度的优化,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的宏伟长远蓝图被很好地设计出来,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国家、地方政府、所在社区“三位一体”的政府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突出。第一,社区教育受到国家的全面关照,政府将制度建设工作转化为自身的职能行为。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统筹规划、设计推行社区的教育制度建设,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极高的权威性,尤其是由中央政府发起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制度体系必须要建立。第二,地方政府被引导使其与中央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将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保证该操作与中央政府规定的社区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制度体系保持一致,出台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必须要与当地实际保持一致,以保证政府的职能与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第三,政府的职能范畴要被调整,相关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如果职能存在相同或相近性,可以由同一部门承担该职责,保证过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根本改变,以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规范行为。

(三)现代化文化教育的开展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器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这种观点,社区教育的抓手可以选择文化,社区教育本土资源的挖掘工作必须要重视,将本地的特色发挥到最大程度,将特色品牌打造出来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教育,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社区文化关怀,文化主题,文化内涵之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现阶段,各级政府从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经济、乡镇企业等不同的行政系统投入大量资金,以支持民族地区各种形式教育的开展,以基础教育体系为基础,在民族地区开展成人、老人以及妇女的扫盲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教育;科技扶贫教育、农村技能培训要得到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农村文化站为基础,使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文化教育等活动得以开展。开展上述多样化的教育工作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开展的核心地区是村、镇、乡,政府各级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入其中。随着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到自觉发展规划阶段,自发的、非自觉的行为已经不存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主要由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多样化教育组成,中国社区教育的完整体系主要由其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组成。

篇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外的合作交流也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人才必备素质之一。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英语教学研究者开始提出要把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目标,到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出现文化教学的讨论,有些英语教学研究者开始著书立说,提出了应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观点。此后,培养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并延续至今。我国的英语教学学习并实践了国外各个时期的先进教学方法,也尝试了大胆改革,但是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例如,我国英语学习中出现的Chinglish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错误时发现,文化错误的性质非常严重。例如,中国学生在与外籍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友善、热情、有礼貌,但交流中的有些问题“Whereareyougoing?”“Whatareyougoingtodo?”“Haveyoueatenyourbreakfast?”等让对方感到尴尬和不快,因为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违反了英美的交际文化规则。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无论英语教学研究者还是英语教师都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导致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界的教学理念和追随的教学法流派更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造成了语言与文化的脱离。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说的句子完全符合英语语法,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却很差。今天,外语教学界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英语教学应该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成了英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透过热闹的表面现象,我们发现,英语教学工作者对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大多还是比较肤浅的,对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深刻含义,对教学中具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缺乏对文化教学的明确认识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要成功地进行外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还应将目的语的文化内容纳为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对已经进行的文化教学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实践这个层次,缺乏从哲学高度的基础性探索与研究。与此同时,对具体方法的讨论也不多,这可能跟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有关,对于所受训练主要在语言方面、相对缺乏全面人文素质和系统社会科学教育的外语教师来说,具体涉及到文化问题难免有些力不从心。[2]有人曾将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探讨归结为三个问题,即教不教,教什么,如何教。[3]关于教不教的问题,似乎已达成共识,但是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同,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只能通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慢慢习得。英语课堂上所能教的只有关于英语文化的某些具体知识,而这些文化知识对英语的使用没有太多有效作用,如在我国许多院校,英语专业开设了“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课程,其中有大量关于英美文化的内容,但对英语学习者英语使用能力的提高不一定会有多大直接作用。反而如果这类内容太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可能影响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当然这些反对声音并不能阻止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却能引发思考,从科学辩证的角度探索这个问题。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外语教学工作者对英语教学中应该教授什么样的内容,也各执己见。胡文仲和高一虹曾认为,文化教学可能包括的内容有五个方面:语言交际(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非语言交际(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交际习俗与礼仪(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价值观念(个人与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4]当然,这不是文化的全部内容,已经做了很大程度的取舍,所选择的是一些与语言和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且由语言推及文化,由具体推及抽象,由微观至宏观,很有层次与系统。但是,当我们在进行实际文化教学实践时,就会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要想进行有效的文化教学,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对文化教学的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文化教学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四个关键性的问题:其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究竟是指什么?其二、如何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语言文化教学实践?其三、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使外语和相关文化有机融合,以使外语学习者既习得语言又习得文化?其四、建立什么样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最适合中国国情?[5]

(二)缺乏对跨文化交际的深入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却从未中断。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建立适用于我国外语教学情况的理论指导体系。关于这一点,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国内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学研究“零散罗列现象为多,整体系统研究居少;低层次概括为多,高层次的抽象居少;实用性建议为多,理论建树居少”。[6]从另一方面讲,长期以来,国内外语教学所崇尚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大都不重视文化在外语教学和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上没有给予跨文化交际学应有的重视,外语教学界也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特别是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这不仅限制了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发展,还导致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因此,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在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且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尽快确立和提升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学术地位。其次,我们还应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通过差异分析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又要开展适合于我国外语教学的跨文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将文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对立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语学术界引进了跨文化交际学说,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确立了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我国的外语教学开始引进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尝试了各种新的外语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就是颇受推崇的教学法之一。交际教学法是在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交际法语言教学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必定是“交际性”的,即通过交际学习交际,尤其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际。[2]然而,实践和研究均表明,要保证学生有效的语言习得,完全依靠以交际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是行不通的。在教学中,把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视为相互分离的两个东西而对立起来,势必造成只重视学生的表达而忽视了语法、语音、用词等方面的准确性,这种教学法培养出的英语学习者很难具有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事实表明,交际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种种尝试,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它留下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其中之一就是,英语教学日渐淡化了对学习者语言掌握的“准确性”和“地道性”的要求,追求交际双方语言形式的“可理解性”、语法上的“可接受性”,以及言语行为的“得体性”。有人甚至说:“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学习英语文化,不是拓展思想,不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而是增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专门的文化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二是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三是没有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有机的结合。综上所述,笔者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根据实际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法如前面所述,英语教学一味追求以交际教学为中心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有效的语言习得。语言学习需要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而不是隔离起来在“真空”中进行。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差异、文化环境和社会需要等诸多因素,不能盲目地以为在西方收到了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完全照搬到中国课堂上来。而且,交际教学法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语言训练方法上似乎并没有什么新颖、独到之处。事实上,传统的翻译法、听说法等有它们的可贵之处,在我国的英语教学课堂中仍然很有影响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有多么好,在进行具体的课堂实践时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甚至是那些被认为是早已过时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对于特定的学生,或许会成为无可替代的教学方法。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对于外语教学活动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其方法的选择要视具体的环境而定,充分认识教学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

(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语言能力是一个内化的有限规则系统,它使语言使用者能够据此而生成并理解无限多的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交际能力是一种社会文化能力,是人们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不仅仅习得语言能力,还包括交际能力。对外语学习者也是如此。由于语言学习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判断学习者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如何,不仅要看其所掌握的语法规则,还要看语言的运用规则。语言习得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并不止步于对语言形式结构的掌握,而是要掌握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交际能力。人们说的话要符合语法,更要适合语境。Hymes主张将语言能力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反对把语言与言语区分和对立的做法。

[8]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也使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超越句子界限的语境对于得体地运用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还认识到语境与语言使用本身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认识到人类交际是一个比纯粹传递信息复杂得多的活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和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导入相结合,才能培养英语学习者有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