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90后高校毕业生;啃老;对策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沉重的“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就业季,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啃老”之路,所谓“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当代的毕业生群体基本为90后,其中不乏具备工作能力,但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工作,选择继续依靠父母供养,而且不计花销,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我国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2014年8月,《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财物”。将“啃老”入法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发关注,说明“啃老”已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一、出现“啃老族”的客观原因
第一,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日益增长的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和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失调,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都受到波及,外需的锐减使得不少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缩减规模甚至是破产倒闭,直接导致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日趋减少。
第二,目前我国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所提供的劳动岗位也以一线生产岗位居多,相对有工作经验的体力劳动者而言,大学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并且高校毕业生更多渴望的是管理岗位,岗位类型的供需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不协调,导致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荒”招不到理想的员工。在相对激烈的“僧多粥少”的就业竞争下,很多高校毕业生无奈被“啃老”。
二、90后毕业生出现“啃老族”的主观原因
第一,新一代90后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在父母宠溺下长大的90后,自主能力较差,与社会接触较少,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转入大学生活后,面对环境的变化,不少人对自身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网络上盛传一句话“70后忙着加班,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代90后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心理状态,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要钱,更要闲”、“饿死也要当白领”等高声论调更体现了这代人缺乏正确的就业观,缺少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
第二,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不少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一定会找到好工作,付出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势必换来与之相匹配的就业机会,而日益增长的社会生存成本,促使毕业生的择业标准也逐年升高。2014年热门网络语“迅速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显露出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越发浮躁与功利,在如此激进的氛围下不少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贡献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长远的眼光,不考虑企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实际能力,导致择业时盲目扎堆,以偏概全,挑三拣四,错失就业良机。
三、解决“啃老族”问题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壮大的“啃老”群体催生很多社会问题。首先,“啃老族”逃避工作,远离社会,社交能力下降,导致自卑孤僻,社会功能受损,更有甚者引起心理扭曲,产生犯罪行为,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其次,长期不工作,依附于家人,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生活负担,导致家庭贫困,使家庭成员处于焦虑之中,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纷争,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家庭的安定和谐。最后,闲置劳动力的增加造成社会劳动资源的浪费,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容易引发社会危机,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数。
四、高校应对“啃老”现象的对策
面对逐年增加的“啃老”大军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痛定思痛,积极找寻解决之道,帮助毕业生正视就业问题,勇敢面对职场挫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毕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灌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道德观念,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勇于面对就业竞争,使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对这个时代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技能的培养。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课、职场礼仪课作为必修课程,教授学生必要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帮助学生根据能力特长和就业现状,明确角色定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调整就业期望值,降低择业盲目性,端正就业态度。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第三,学校家庭双管齐下,使学生真正能够“身心断奶”。随着孩子进入叛逆期,亲子双方缺少沟通,父母过度关注学习,盲目包办,养成孩子的依赖性,阻碍孩子身心发展,导致其缺乏主见和责任感,缺少自信心。
第四,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后新人类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成长的新生代,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开放,敏感,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就业压力,不少学生感到彷徨,焦虑,抑郁,不知所措。作为教育者在传道授业之时更应该注重答疑解惑,积极提供心理帮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学会释放压力,实现助人自助,因此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和成立心理咨询室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五,建立完善的企业顶岗实习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了鼓励学生出去校园,面向社会,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提供必要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外校时间活动,实行工学结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等证明材料给予适当加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面的比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社会分层;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原有的社会基本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分化为若干社会阶层。这种阶层分化和社会分层的现实对社会和高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加强对社会分层现状、影响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原来“ 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 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 社会阶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分化后的中国现实社会阶层概括为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外,还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个新的社会阶层。以陆学艺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 其调查报告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 调查报告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为标准, 划分出了“ 十大阶层” 。即: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等。[1]宋林飞教授则提出了“五阶层说”,即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阶层、私有阶层与管理阶层。[2]
社会分层既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也作用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社会阶层的分化,打破了平均主义,促进了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增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这有利于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客观上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社会阶层的分化又是一柄“双刃剑”,它对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一是由于社会分层的变化,各阶层人群易于流动,很难长时间内持续存在于某一固定阶层之中,从而导致人们的观念和心理也逐渐分层;二是由于社会分层扩大了贫富差距,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人们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公正问题产生了质疑,社会负面心理、不稳定因素增加;三是由于各阶层掌握的组织、经济、文化资源和群体道德素养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诸多消极因素,不利于良性社会的秩序建立和维持,同时,也必然给高校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社会分层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高等教育准入分层明显
就教育对象而言,分属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就读高校种类已呈现出与其家庭所属阶层较一致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从入学机会上看,家庭分层导致了大学生子女的分层,其中,经济因素变成了影响入学机会的直接原因。建国初年, 由于我国实行向工农阶层倾斜的教育政策, 使得工农子弟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迅速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转型的深入, 工农子女在高校所占的比例日益减少, 尤其在重点高校; 农民子女大多集中在非重点、层次较低的高等院校。谢作栩等通过对陕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共11 所高校的2 000 多名学生家庭状况调查, 指出部属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明显偏向于那些拥有较多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的社会上层子女; 而社会中下层子女只能获得那些具有地域性和职业性特征的公立高职院校的入学机会。[3]这表明我国中上阶层越来越趋向于为子女寻求更优质的高等教育, 以拉开与因扩招而大量涌入高校的下层子弟间的距离;下层家庭囿于经济等因素只能选择农林地质类或者较低层次的高校,甚至只能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
2、人际交往分层突出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某种意义上受到其消费水平的制约。由于大学生的各种消费支出直接决定于其家庭经济收入和供给状况, 因而分属不同阶层的家庭直接影响着其大学生子女的吃、穿、住、行、用等各种消费支出, 使大学生消费支出层次分明,进而人际交往也呈现阶层化。当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吃丰盛、穿品牌、住舒适、用高档时,不少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则只求食能裹腹、衣能蔽体、遮风避雨。据教育部调查资料显示,全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20%。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一般来说,来自社会上层家庭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家庭过多的呵护, 往往不谙世事,言行之中有意无意流露出其固有的优越性,表现为极强的傲慢和“炫富”心态;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内心存在着隐性的自卑感,表现为极强的自尊心和“ 仇富”心态。贫富学生群体之间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经济差距而形成的心理屏障, 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尤其“富二代”在交往中不能从心理上融入“穷二代”, “穷二代”则更多选择有意识排斥“富二代”。 群体之间交往的心理障碍会导致两个群体的大学生都更愿意选择在群体内交往。
3、价值取向分层清晰
价值取向的分层化实质上就是不同阶层对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反映和某种冲击。首先,分属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贫富差距、先富与后富、个人与集体、公平与效率、诚信与竞争、义与利等诸多思想元素的理解和认识均带有不同阶层意识的特征。如改革开放的受益大学生群体对改革开放持肯定和赞誉态度, 而改革受损群体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则对社会不公现象心怀不满。其次,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子女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有其阶层意识的差异。如来自社会上层家庭的大学生衣食无忧, 考量更多的是在既得利益基础上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及发展。社会下层家庭的大学生思考得更多的则是关于生存、就业等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更多地希望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都能够享有平等、公正的待遇及竞争条件。再次,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子女其心态、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家庭所属阶层状况较好的大学生往往比较张扬、浮躁、好逸恶劳、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严重等, 而家庭所属阶层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则往往吃苦耐劳、自立意识较强但有自卑感,承受压力较大而情绪不稳定, 遇事较敏感、抑郁、封闭, 学习认真但综合素质不理想, 性格内向, 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困难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应对
1、注重人文关怀,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由于大学生来源、家庭所属社会阶层、所处的境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承认这种思想层次的客观差异性, 区别不同类型,切实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首先,要勇于正视和面对阶层分化的客观现实,尊重各阶层主体的合法权益及其诉求, 尤其是对来自中下层家庭的大学生要予以更多的人性化入学、教学、管理和服务, 如对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 通过完善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助学基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并开通“绿色通道”等各种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其次,要努力宣传党和政府为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而制定的诸多富有针对性和强有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党的十强调加大各方面的统筹等以消解不合理的阶层分化,消除区域、贫富差距,通过统筹以先富带后富而达到共同富裕等。又如总理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总之,通过弘扬主旋律,使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要求,是党和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的大事。
2、树立分层意识,加强分层教育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备了针对性,才谈得上有效性。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只有充分考虑到分属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及其需要,有目的地加以区分并有针对性地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地搞好不同阶层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对于来自下层家庭的那部分学生,虽然其家庭收入低,经济拮据,但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为人诚实、做事踏实等良好习惯。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在表扬这些优点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主动融入集体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其次,对于来自中上阶层家庭的那部分学生,他们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表现积极、知识面广等等,表现出与前者不同的优点。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毫无疑问应当充分肯定这些优点,但是,针对其物质生活优越、奢侈浪费、自私自利等特点,要积极倡导物质生活的平民化意识和精神生活的贵族化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营造受挫情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苦与劳动的伟大,抑制他们好逸恶劳的弊病。
3、尊重差异,,强化价值共识教育
强化立足于社会分层的共识教育,克服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因素,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加强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教育。价值共识教育既是一种理论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教育。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价值共识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之大成,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同时也应该是形成价值共识的前提,它为解决各种价值冲突、进行价值共识教育提供了指南。其次,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尊重差异、,是高校价值共识教育的现实基础。差异性、多样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生态,绝对相同一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有引导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在实践中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形成价值共识。一是引导学生在交往实践中认识差异,学会宽容。“宽容使得差异性存在, 差异性使得宽容成为必要。” [4]只有宽容才能走出自我中心主义,才能达成价值共识。二是引导学生在交往实践中尊重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 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有鉴于此, 学校、教师及相关管理、服务人员都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有利于来自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相互交往、顺畅沟通的环境与平台,共同构成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注 释】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
[2] 宋林飞.如何认识中国新社会结构[J].江海学刊,2005(1).
[3] 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3).
[4] [美]迈克尔·沃尔泽著.袁建华译.论宽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
篇3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市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市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篇4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年就要来了。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是这种真实,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寒假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来帮助了我们的社区。过年前的一周,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第一天 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不少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不少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就。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就。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承担责任,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第二天 刚放假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雪,地面积起了厚达十几厘米的雪,小区里面的路都被雪覆盖了,社区里的人都无法出行,看到一些保洁阿姨在雪地里辛辛苦苦的扫雪,而且天公不作美,还依然下着大雪。看到此景,心里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我去社区,也拿了工具,来帮助她们,一起把路上的雪往两边扫,让小区里的车子可以进出,让路面在第二天不会结冰而滑。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
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第三天在过年的前两天,政府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和年老的老人,给每个社区发了贫困金,让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和老人,我也随同我们社区的主任一家一家的走过来,一家一家的拜年过来,当把一个个红包给他们时,他们的眼中含有泪,满是对政府的感谢,而且也可以让她们都过个开心年,希望在20xx年都可以快乐! 我们还帮助了一些孤独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 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感受到过年的气氛!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几天的社区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这是我第二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我感觉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感觉到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爱,我感觉到了在实践中我得到的快乐和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
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更加应该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二)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年就要来了。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是这种真实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寒假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来帮助了我们的社区,刚放假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雪,地面积起了厚达十几厘米的雪,小区里面的路都被雪覆盖了,社区里的人都无法出行,看到一些保洁阿姨在雪地里辛辛苦苦的扫雪,而且天公不作美,还依然下着大雪。看到此景,心里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我去社区,也拿了工具,来帮助她们,一起把路上的雪往两边扫,让小区里的车子可以进出,让路面在第二天不会结冰而滑。
在过年的前两天,嘉兴政府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和年老的老人,给每个社区发了贫困金,让社区慰问贫困家庭和老人,我也随同我们社区的主任一家一家的走过来,一家一家的拜年过来,当把一个个红包给他们时,他们的眼中含有泪,满是对政府的感谢,而且也可以让她们都过个开心年,希望在20xx年都可以快乐! 我们还帮助了一些孤独老人,打扫房子,帮他们洗洗东西,整理下屋子!那些老人都很开心,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他们的笑容,再累都不觉得累了! 希望他们感受到社会还是充满爱的,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取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和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曾长了才干,虽然是短短几天的社区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一生受用。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我感觉到了嘉兴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感觉到了社会之间人与人的爱,我感觉到了在实践中我得到的快乐和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三)
xx大学生联盟从20xx年成立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做了不少的公益活动。从爱心义卖到阳光午餐,都在为公益付出自己的努力。很荣幸,如今的我也是海大联盟里光荣的一员。
这个寒假地一开始便着手于联盟里的活动,其中感触最深的便是爱心义教的活动了。这个联盟里的成员自发的开始宣传,一开始也许有的家长会担心是否真的是免费的,是否到后来会要收费。被误会过,被拒绝过,但我们依旧不放弃着,还好仍然有人相信有人尝试着接受我们。虽然义教的队伍是有那些师范的大学生组成的,但我也仍在他们身边,看着那群孩子稚嫩的脸庞与声音那渴求知识的眼神,看着联盟里的哥哥姐姐们耐心地教导着。也许义教的内容和他们的课本内容不相关,但是却从别的角度拓宽着孩子们的视野。当然,在义教中也穿插着变废为宝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娱乐中不断成长。我们努力要将教育不断传递下去。
篇5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导致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加之农民工、下岗工以及往届未就业人群造成劳动力市场饱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趋势不容乐观。观察麦可思研究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3年)数据,应届本科毕业生全职工作签约率比例逐年下降。1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长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思维的制约,综合技能较之发达地区女性大学生薄弱,加之女性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代表各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探寻其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社会化水平以及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就业率回顾、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相关理论相联系,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和毕业去向等深入研究,意图挖掘其在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从西北少数民族2010-2013届女性毕业生的毕业分流情况可知,主要去向是考研、签约专业对口或不对口单位、待业和出国等(见图1)。分析图1,2010-2013年签约专业不对口学生、待业学生的变化趋势波动最为明显且人数最多。签约非对口工作的学生人数由2010届的693人下降到2013届的530人,变化幅度高达25.28%。与签约非对口工作、待业在家情况不同,四届学生的考研、签约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平稳变动。因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此次问卷发放对象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应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为278份,问卷可利用率92.67%。共包括保安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囊括西北地区的城市(镇)、乡村户籍。此次抽样调查涉及西北民族大学所有本科学院,包括会计学、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文科、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女大学生,调查范围广、涉及面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意愿。(1)工作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意义。 统计显示工作选项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选择比例最多,例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比例高达90.48%、82.78%和88.31%。较高的比例说明,
2014届西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规划未来职业。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虽小,但也反映出部分少数民族女生还保留有“女性的全部就是家庭、孩子”的过时想法,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更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对于新时期国家号召女性就业的宣传力度不足、普及工作不到位。(2)选择就业单位的依据。题目设置为可多选项,综合分析各族女生的选项,“就业环境”“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是择业需要考虑的前三名因素。这一现象说明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自我定位,与惯常思维认定的位于偏远民族的女性考虑问题过于单纯相悖。一方面体现现在就业压力是全民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经历了四年本科的系统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女性变得成熟。(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岗位。统计显示选择行业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金融保险”“党政社团” 和“电力煤气水供应”等。由此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已经逐渐跟随主流择业群的脚步,开始以环境优越、相对稳定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其中回族女性毕业生选择“金融保险”的人数为96人,占其总人数的
36.09%;选择“房地产”人数占27.82%;“教育传媒”占19.55%。观察蒙古族女性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选择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党政社团”“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水工业”等,分别占比为
55.19%、38.96%和25.97%。说明蒙古族女性毕业生着重以工作稳定、环境优雅为主,兼以高收入为辅作为自己的择业、就业观。(4)薪金期望。由于回、蒙、藏和维的女生人数比例占到2014届女性毕业生人数的54.08%,相较于其他参与问卷民族更易于统计出规律性,因而罗列这四个民族的薪金期望来说明问题。观察各民族的共同之处是,“2000元以下”的选择比率较大,维族女生选择率为43.70%;回族女生选择率次之,达到38.35%;蒙古族和藏族女生选择率分别为37.01%和23.81%。选择“2000-2999元”和“3000-3999元”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次之,该民族学生可能考虑到周围物价水平和一般薪资比例,以此估算自己的期望薪金。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行为(1)择业渠道。各参与问卷的西北少数民族女生选择的择业途径多集中于传统的面试,家里介绍等方式,对形式新颖、讯息更新速度快的网络应聘或自主创业的选择人数非常之少,这一点可以表现出她们择业积极性不高、讯息来源面较窄、过分依赖父母亲人的态度明显等。以参与问卷人数最多的回族为例,选择“参加招聘会或人才市场应聘”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6.47%,选择“参议同意应聘考试”的人数比例为32.71%,选择“依靠家庭背景”的人数比例为27.44%。(2)求职费用。求职费用包括在求职过程中的所有花费,例如:服装、简历、交通以及住宿费用等,这些都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开销,求职费用的多少也可以作为衡量求职者对择业、就业付出的努力程度。
图2给出的信息是,参与问卷学生的求职费用所占比例分别是:27.24%、26.23%、22.70%、11.60%、8.45%和3.78%,说明求职费用的多少与比重呈反比例,每名学生平均花费不足500元,在求职中的花费较少,间接反映没有去远途或多个单位应聘,求职次数较少。
三、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分析
(一)实现就业情况分析。(1)就业地区。就业去向统计:西部地区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8.55%;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为
20.30%;中部地区占19.17%;最后是国外或境外占11.98%。这个比例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地区期望的估计,也比较符合传统教育下少数民族女生顾家的特性。东部地区选项之所以不高,除了当地就业门槛、学历背景要求以及综合素养评价高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导致学生不知道招聘信息而丧失很多就业机会。选择国外或境外的学生集中在回族、蒙古族等民族,一是由于生源地靠近边疆;二是该地区思想开放,鼓励年轻人出外打拼。(2)就业率。这里统计的就业率是通过统计参与问卷学生签署“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人数占总参与问卷人数的比例,根据统计,签署“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总人数为103人,就业率为37.05%。(3)实现就业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广义就业情况下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择业状况,特别设计了如下问题:
专业对口统计。统计问卷结果可知,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同学中,所属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人数所占比例为
34.9%;工作性质、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所占比例高达
61.2%;空缺比例为3.9%。各人数比例反映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情况较为突出。
(二)未实现就业原因分析。(1)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与教育相对发达城市的学生拉大差距,会产生无力感,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来看,成绩单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测评工具,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软肋”。(2)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在考核一个择业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用人标准时,经常会注重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是否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这些都能够体现一个学生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从问卷统计来看,各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民族传统思想制约,她们都较为拘谨,害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缺少锻炼胆量、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3)社会认知。现代社会仍然有严重的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现象,虽然表现的很隐晦,但是从招聘信息的要求来看,对性别、年龄、民族等要素严格界定,各行业本着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态度,偏爱抗压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男性,认为女性由于生理、家庭、心态等因素共同制约,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加之民族因素会影响部分行业文化,所以企业对于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的选拔任用格外苛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1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篇6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但要联系社会实际,而且要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比如在模拟法庭中,法官、律师、当事人、法警、书记员、观众等角色都由学生来扮演,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察到法庭的威严、对法官的尊重、诉讼的程序等等实践知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案件的分析,并从多种方案中,鉴别、筛选、产生最佳方案,从而使课堂的案例分析更加深入、实用,实现大学生在实践中学法、在情景中体验法、在现实中懂法和用法的积极效应。
2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
2.1为学生创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环境高校应坚持从“依法治校”开始,一切事情要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各项规章制度要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尤其是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学生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助、学生干部的选拔等问题上,校方一定要按规定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2.2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高校应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定期邀请专家和学者来校为学生做法律知识的宣传,把最新的法律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点、强化法制观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另外,形式灵活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比如:组织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比赛的同时提高对法律的认识;组织学生收看法制节目,通过观看典型案例的分析促进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第一,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新生的心理测试,建立和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第二,培养健康人格,让学生们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通过正当方式来减轻心理负担,培养坚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悲剧的发生;第三,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使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应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纠正,并时常关注,为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4加强大学生劳动权益自我保护的教育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增添砝码;二来可以获取一些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然而,社会上一些非法中介和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做兼职工作心情急切、社会经验少、缺乏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特点,骗取大学生钱财,甚至导致大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高校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与他们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找工作前先认真学习《劳动法》《民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面对纷繁复杂的求职市场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多开展“大学生求职就业维权”讲座,通过讲座,使大学生知法懂法,了解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应该享有什么样的劳动权益,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将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准备。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策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即特点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一词已经屡见不鲜,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开始学着自己创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最早起源于199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更加火爆。之后,全国陆续有一些高校也组织了自己的创业大赛。目前国内知名的创业计划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关村”等省市级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网易等网络公司主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创业协会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全国范围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参加院校达100多所。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别人的路对你来说,只是起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因此具有开创性;创业者只拥有创业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开辟新的天地,必须冷静、理性、客观地分析一切可能的现实因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拓,因此具有现实性;创业道路是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只有一条。只要我们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守旧,而又恪守自己稳定发展的认识系统,并善于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因此具有多样性;创业不同于就业,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挑战。创业这条道路,绝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笔直的、宽阔的、畅通无阻的大道,因此具有艰巨性;创业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创业道路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有时可能会毫无成效,有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二、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分析
(一)实现个人理想价值是大学生创业主因
一项调查显示在创业意向上,有1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一定会创业”,56%表示“条件具备时会创业”。在创业时机的选择上,有60%选择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业”,有27%选择在“大学毕业后即创业”,另有13%选择在“硕士和博士读书期间”创业。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64%的创业大学生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22%是为了不愿给别人“打工”,11%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仅有3%是因为家庭环境或朋友的影响。
(二)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大学的招生数量还要继续增加。而现阶段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政策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空,学校提供教育与服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高等学校扩招,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大量涌入市场,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加强,而对每一个毕业生而言,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他们一方面要面对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一方面又对求职没有信心,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更多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和就业必要的准备。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
(三)家庭、学校、社会对其影响
1.家庭:在大学生是否选择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学生的家庭情况会有相当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82.16%认为家庭对他们创业产生过影响。这一影响又可分成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物质影响包括初期资本积累和信息、人脉资源等;非物质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榜样效应。
2.学校: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它对学生影响也是最大的。大学生是否会选择进行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中的创业氛围、校方给予创业者的制度和资金支持。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采取了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和高科技创业园区等做法,取得了积极效果。
3.社会: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现在,社会渐渐开始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大学生创业梦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行动少
虽然在各项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有创业愿望的比例较高,但在实际参与创业活动中,比例却非常低。大学生在考虑“出路”时首要的是选择就业,其次为考研和出国,选择独立创业的人寥寥无几。
2.创新意识薄弱
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员创业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性,大学生创业无论在资金、场地、经验等各方面都无法和社会人员相比,所以大学生创业要能走向社会、立足社会,就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但是实践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3.创业能力低
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虽然学校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但真正主动参与的少。如大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学生是以走过场的形式来应付,只要在鉴定书上盖了章就万事大吉。
(二)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金融等设施不完备,特别是缺乏风险资金投入。由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暂,各方面认识不够,鉴于特定的国情,不能如美英等发达国家那样能够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家的青睐。
2.系统化创业教育缺失
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学校的教育还是没有相应跟上,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首先,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难题,大学毕业生有的刚工作不久,有的甚至连工作都还没有,而大多数家庭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家中的孩子来创业。不仅仅是大学生创业,这对于大多数想要创业的人来说都是很难跨过的一个坎!甚至于许多想要创业的人在创业资金这第一道槛上就被挡住了。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其中大学生贷款的优惠政策更是受到了大学生的关注。
另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实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组织保证。2008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创业还有“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的启动。凡是有志于到西部创业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凭创业计划书,或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都可向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会申请资助。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启动。据悉,该项目是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总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从减免部分费用,到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使大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加上各地方也有各不相同的优惠政策供大学生创业,可以说,创业虽比就业下得决心要大很多,但这条道路却比就业明朗许多。
一系列优惠的政策,让大学生的创业梦,不再只是梦,也让更多的额大学生怀揣着大学梦,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2]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3]佚名.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Z].莲山课件网,2010,4.8.
[4]小方.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Z].大学生励志网站,2010,6.11.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疆;促进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69-02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开始逐年加剧。本文从定位于促进就业需求、促进就业供给、促进就业供需匹配三方面的政策入手来对新疆近些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行概括,重点分析新疆目前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新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概况
(一)定位于促进就业的政策
新疆自治区政府实施了基层紧缺人才补充计划、大学生继续升学计划和大学生就业项目拓展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地(州)、县、镇、场支教、支医和扶贫,选拔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实施村村有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人才;通过高校扩招研究生来使部分即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新增公益性岗位,为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征招高校毕业生入伍,既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途径。2008年,自治区9所高校与昌吉州人事局签订合作协议书,建立校企合作就业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拓宽高校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
(二)定位于促进就业供给的政策
政府和学校实施了南疆四地(州)500名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免费特培生计划,在5个地(州)、10个县(市)、20个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各院校推行“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利用课余和假期举办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强化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汉语言能力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当年9月1日后仍不能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获取就业援助,家庭困难者可接受“一对一”的援助计划。汶川地震后,自治区对地震灾区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帮助灾区学生就业;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国地震灾区在新疆高校学习的灾区学生每人发500元补助金,有灾区生源的高校采取发补助金和生活补贴等措施。
(三)促进就业供需匹配的政策
为更好地提供职业指导,完善信息服务,促进就业供需匹配,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国家教育部协调有关部委联合举办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网上招聘活动,实行就业服务活动计划,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招聘会,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和街道、社会劳动保障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和专场招聘活动。自治区学联组织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校友创业报告团,通过邀请就业创业典型作报告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的思想观念。
二、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效果
1.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自治区现行条件下,对于提升该区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改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现状是比较有效的,且没有显著负效应。
2.大学生村官改善了农村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开拓了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3.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提高了劳动力供需间匹配的效率,提升了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见习机会,提升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应聘能力。此外,通过实行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优先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还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没有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再就业难的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不到50%。
5.许多促进政策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实,主要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且政策不配套,以及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政策与用人单位利益不挂钩,导致政策实施的含金量低。如鼓励企业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等。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自治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够完善。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较少,政策的覆盖率不高,且大学生对政策的认知度偏低。由于现阶段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性的投入主要是保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等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投入较少,使很多政策的实施效果甚微。
2.大学生就业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自治区虽然在各院校推行了创业培训,但全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还是不够,政策的扶持和财政的资金投入也不多。
3.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现阶段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了解不深不透,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不够专业且数量严重不足,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因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接受就业指导缺乏兴趣,指导的效果不明显。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正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更缺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设置的职业指导、职业素养培训。
4.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组织形式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致使签约率低。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相互沟通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网上求职是深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方式,但自治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其覆盖面
目前,自治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大对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大学生纳入政策扶持之中。如现已实施的“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还可以扩大名额,加大激励力度,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之中。
(二)调整和落实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
自治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内容还比较单一,且缺乏针对性。所以,要针对自治区大学生失业者的构成特点和大学生供需矛盾,调整治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职业见习、就业援助等改善大学生供给计划,使其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进而提高大学生供需匹配程度。在考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时,不仅要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还应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步实施。还有,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与配套措施上还需加大和完善。
(三)高校要开展就业市场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高校要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增减专业,努力拓宽专业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还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保证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经费的落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稳定合作,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部门还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认清就业形势,全面开展成才指导、素质指导、求职技巧指导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积极的进取心态、过硬的知识技能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去参与就业竞争或创业,迎接挑战,获得成功。
(四)建设有地区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自治区应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应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其中要重点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求职辅导等服务。最后,各类就业机构应该被赋予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在各自的专业化发展中获得更高的协作效率,促进自治区就业服务体系的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17-19.
[2] 杨宜勇.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EB/OL]・,2007-08-30.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社会实践
党的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的价值理论,校正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化解我国的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也有利于大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路径呈现出书本化、单一化、模式化倾向,这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了解、不认同、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原因。” 这种现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践行过程中,必须开拓新的丰富多彩的方式。而社会实践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相配合,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倡导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核心课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需要在理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接受。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一切、审视一切,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组织在校大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树立并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应该吸取母体学校的经验,结合独立学院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思想状况,教师精心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教学主题、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实践考核进行详细规定;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进行主题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成都学院开展以大学生“学习红色革命”的专题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个课,让他们参观革命旧址、博物馆、战争纪念馆等等,让大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组织大学生参观5.12大地震纪念馆,30多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烈士纪念碑前,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参与此次活动的大学生说:“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牢记使命,建设祖国”并表示回校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自己”。学院团委组织全院500余名大学生参与20多个社会调查,写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如《5.12大地震后汶川发展状况》《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梦想与奋斗――对家乡民生建设的调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引导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理解、认知认同,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大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精神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与母体高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成都学院的学生多数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中,他们脱离社会实际,脱离体力劳动,脱离劳动群众,较少关心社会,与社会实际有相当距离;以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意思强,组织能力差,团队意识和服从纪律的意识较淡薄,缺少吃苦耐劳锻炼。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让他听报告和参观学习,更要让他们“深入实践、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要让他们“走进群众”接触社会。
社会公益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也是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外教育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实践,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以“走进社会”为要求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群众”,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奉献家乡,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主题教育活动是“走进群众”的重要方式,让他们“知荣辱,树新风”,从“低层做起,从一线的劳动者做起,从自身做起”,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开展“我与环卫工人的一天”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上街清扫垃圾的艰苦劳动中锤炼自己,在环卫工人那种不怕脏不怕累、不甘平凡的感悟下,大学生深化了“不管那个岗位,只要你坚持不懈,不放弃,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认识,就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就是这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懂得了“人生的价值”,读懂了“奉献意义”。
社会调查是“走进社会”的又一重要方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组织了近500名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其中七个队伍赴偏远山区以及藏区义务支教;三支队伍支援雅安灾后重建;四支队伍贵州赤水红色之行;两支队伍建设安全小家园、共筑完美中国梦;两支队伍走进缘园敬老院;一支成都市二环内公共场所英语规范使用调查团队;两支队伍洲际旅游集团实习团队。希望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精神。能够更好地鼓舞广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去,尽自己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展示我们大学生的风采,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承担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
三、开展“理想与现实结合”就业实习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创新意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培养了肩负历史使命的精神支柱,促进了让大学生创业就业。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今年在校应届大学生已达118000人,相当于2009一倍还多,虽然,成都有数万家外资和民营企业,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趋严峻。加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生产和服务性企业去;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十分操心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过多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逐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引导他们,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他们。使大学生从理想与现实结合得更实在,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逐步地转变了择业观念,端正就业观。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开展了多样的主题就业观教育,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培训课、召开创业座谈会,邀请成功企业家向大学生介绍创业成功的历程,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坚定了创业意志。学院已分别与MOTOROLA成都软件中心、成都颠峰软件公司、成都国腾实业集团、上海新娱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夏尔数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航空集团公司、深圳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以及双流机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掌握了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的无缝链接,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下,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3%,其中31%的毕业生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近两年,有30多名同学被推荐免试到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60余名同学考入国内外其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有几个变化:一是就业率稳定,据学院就业办的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94.3%以上;二是就业结构变化,到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三是创业增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从原来的坐等政府安排、片面追求物质待遇,转变为积极自谋职业、追求自我价值,贴近社会实际,把就业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业就业紧密结合,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受到社会群众、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的欢迎。
观察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不能发现一个现象:只有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独立学院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担负起传承中国特色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才能更好地促使其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其爱国之情,贡献之心,自修之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下功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同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
[2] 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意识; 职业价值观; 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130-03
职业意识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是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1]一般认为,职业意识由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定位、职业风险和职业调适五个要素构成。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的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是职业意识中最核心的部分。职业理想反映人们的追求和上进心,并为生活理想的实践提供方向和动力。职业定位则是个体对自己现时价值的衡量和定位,主要体现在对地域、职位以及择业标准的选择上。任何职业都是有风险的,尽管所有人都希望尽快达成自己的职业理想,但其中必定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即“职业风险”。当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会相应的采取具体行动来进行调适,这就是职业调适。
一、职业意识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
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乃至终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大学生职业兴趣和理想的产生
职业兴趣的产生与职业信息的刺激相互关联,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成正比。使大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开发,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便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减少职业挫折和提高就业成功率。
2.职业价值观影响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对待职业的情感、态度
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两者的平衡。绝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到社会、家庭背景还有学校教育的影响。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2]
3.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可以减少大学生在职业搜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动性,有助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提高职业满意度
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强调自身的兴趣与能力,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地理位置等而忽视社会的需求。过低的职业期望又不利于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发挥,导致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并引发职业满意度降低和离职等问题。
二、大学生职业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意识是一个随着求职的到来而逐步形成的心理过程,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不同人的职业意识千差万别,同一个人的职业意识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职业意识的成长与确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1.个体因素
(1)个性特征 所谓“个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态度、情绪、品质、兴趣等。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人通常也具有不同的职业意识。气质是先天决定的,是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成分。对于气质类型不同的从业者来讲,其职业的适应性与职业成就却大不相同。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性,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若一个人的兴趣类型与实际工作情景特点相匹配,那么他的职业生涯会顺利得多,相关度越高,其职业成功的机会也越高。
(2)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一切选择的基础。从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到修完学业,面临职业的选择,都能体现出价值取向的深刻影响。在大学生具体的择业过程中,是进行学术研究、从政还是经商,这些选择与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关系。
(3)性别 由于传统的观念对男女的“社会角色期望”差异的存在,在职业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性别因素的影响。首先,两性的生理差异,决定了男、女求职者职业选择的范围有所分别。有些工作不适合女性承担,如重体力劳动、野外作业、井下作业、长期出差等。其次,两性的观念差异,也是影响职业选择的关键。传统观念认为,开创事业一直以男性为主,直到现在,社会对女性仍存有偏见,有些女性在应聘管理岗位时容易受到排斥。
2.教育因素
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专业背景,将会使受教育者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毕业生们产生不同的职业意识。一般来说,名牌大学、有名气的专业、学历层次较高的毕业生更容易进入理想职位。相比较而言,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时,他们会更倾向于“跳槽”。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评价因素等,这些都会影响职业选择。人们往往会结合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劳动报酬的多少、是否适合个人兴趣与才能的发展和职业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对职位进行评价,作出判断和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转型相互交织,加之我国传统工业扩张发展阶段已结束,追求质量和效益时代的到来,对毕业生的结构和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目前,对人才的定位和流行的“就业率”的宣传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大学生职业意识。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毕业证或学位证成为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致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只能寻求“文凭”和各种证件作为求职的砝码,其健康的职业意识被弱化。一些传播媒介和舆论对各种社会职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倾向,形成了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因而,职业的社会地位也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4.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志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出身是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需要考虑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家庭亲友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意愿导向和职业信息传播等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们必须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给出明确的判断,否则,误将“扭曲”了的家庭环境信息拿来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结果只能是“误导”自己走上歧途。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很多毕业生考虑到照顾父母的义务优先选择生源所在地就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地域与尽“孝道”之间的不相容性,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意识的生成。家境贫困的学生更容易把待遇放在择业的首选因素,忽视了长远的职业发展方向。[3]
三、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大学生个体、学校和家庭都要对此负起责任,具体培养策略如下:
1.个体准备
(1)知识与能力准备 对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是其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知识量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能够根据社会和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将已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能够突破专业限制,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诠释,为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校大学生应该着重培养以下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能力。[4]这些能力不仅对择业和工作有利,也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生活。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有相应的讲解。
(2)身体与心理准备 首先,要有角色转换的心理预期。所谓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即社会化过程。应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机会,亲身投入到实际职业情景中,现场体验和深入了解自己意向的职业状况以及从业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在校大学生可以借助亲友老师同学关系,以及各种求职广告和人才招聘会,寻找各种实习机会、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其次,还要做好勇于竞争的心理准备。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很多时候,找到好工作的人都是能够把握机遇、会找工作的人。迎接挑战,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5]
最后,当代大学生还要能正确的面对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切不可因此而自卑。要在职业生涯跋涉中,有意通过心理素质训练或拓展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逆商”,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
2.学校教育
(1)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 高等学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正确成才意识和职业道路的引导,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正视职场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6]
(2)完善教学课程改革 大学生失业大多属于结构性失业,也就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迅速变化的新形势,高等学校在学科设置和专业培养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教学课程改革,全面强化素质教育。首先,要充分考虑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开设的课程、选择的科目更具有弹性,方便学生培养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其次,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既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参与更多的生产实习活动,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多地与社会接轨,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7]开设职业指导课,实行全程就业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通过指导课、讲座、就业信息服务、专家报告会、日常咨询、搭建校友交流平台等方式,使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了解自身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为将来的择业作好充分准备;了解社会需求和工作世界,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就业决策能力和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3)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高校应成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机构,对在校学生进行从职业选择的原则到就业应聘技巧等全方位的求职指导。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指导机构的专业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鼓励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升服务质量。要开展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除了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指导者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具有与职业规划设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成功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职业测评的专业化。专业化的职业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的个性、兴趣和能力。要积极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测评队伍必须由专业人士担任。
3.家庭教育
在职业基础教育开发中,家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从小接受父母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熏陶”,在与亲友的日常接触中了解不同的职业角色、各种工作的社会责任及其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潜移默化地形成关于社会职业的基本认知。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帮助孩子树立职业意识,给孩子提供各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熟悉职业角色和把握职业变化动向的机会。另外,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独生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大学生的家长不要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学会放手,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只有自己锻炼过,并且独立思考过,才能培养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意识。
4.社会教育
政府及其他有关公共组织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也具有重要影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制定职业教育指导方针、职业分类标准目录和职业资格制度以及有关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等,利用公共资源和社会平台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信息咨询和规章制度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证之.21世纪职业意识内涵研究述评[J]. 教育与职业,2010(15):19-21.
[2] 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5):164-165.
[3] 林学军.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6] 胡文静.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三条途径[J]. 江西教育科研,2007(9):87-88.
[7] 徐涌金,张明纲.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36-39.
收稿日期:2011-04-15
- 上一篇:如何防震防灾减灾
- 下一篇: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