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2009 ~ 2012 China Environment Bulletin published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ata as the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ad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hould be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unexpected environmental events as fundamental to avoid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as the key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cident emergency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from specific legisl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 to strengthen pre-control, achieve full watersh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tatistics; effec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性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总称。
突发环境事件是突发性事件的一种,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对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突发性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环境事件同样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件,它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如何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管理意义重大。
2.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统计
根据我国2009年~2012年环境公报相关数据,对四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分级、起因、污染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2.1 数量和分级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和分级统计情况见表1-1和图1-1、图1-2。
表1-1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分级统计表
图1-1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数量对比图
图1-2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环保部直接处理的)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降至33起。
在所有突发环境事件中事件等级以一般和较大事件所占比例为最高,近四年每年都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在2009年出现2起。
2.2 起因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起因统计情况见表1-2和图1-2。
表1-2 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起因统计表
图1-2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起因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起因以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占有很小的比例。人为因素中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为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第三是企业排污所致。
2.3 污染类型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3和图1-3。
表1-3 2009年~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污染类型统计表
图1-32009年~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以水体污染为主,水体污染事件中海洋污染事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类型。
3.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统计结论
根据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总量是根本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曲线图可以看出,我国近四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我们在控制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量的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如何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总发生量的递减直至消除依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根本所在。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量也是其他相关工作的基本前提。
3.2避免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是关键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是伤亡人数指标。主要分类见表2-1。
表2-1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指标(伤亡人数)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等级以一般性环境事件和较大环境事件为主,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很少发生。特大和重大事件一旦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所以我们必须将避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作为今后工作的关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3.3加强安全管理是重点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起因统计图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是现阶段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力加强企事业单位生产安全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是减降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重点。
3.4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是主要方向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类型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近四年突发环境事件中突发水污染事件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占主要比分,2012年33起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有30起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比例高达91%,除其中4起海洋污染事件外,其余26起事件均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饮用水源地。由此可见,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是当前最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4.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管理弊端与有效管理分析
为了更好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避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加强各领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严防突发水污染事件,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不利后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找出管理弊端,及时调整对策,进行有效管理。
4.1缺少突发环境事件领域内专项立法和独立管理机构
由于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包容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其影响将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如果没有专项法律规范和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将很难协调各领域间的应急管理。
我国2006年出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在突发环境事件专项立法上依然是空白,我们应当制定专门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以指导专项领域管理工作。
尽管《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但我国目前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只是在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相关的临时机构,依靠临时判断和事后处置,缺少独立的、专业的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机构,无法全面科学掌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所以我们必须设立独立的、专业的、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各个领域内的相互关系,执行环境专项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能。
4.2以事中处理和事后处理为主事前控制不足
尽管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我国在立法中一直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条,就明确指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仍主要倾向于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和发生后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是一种纠正措施,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方法,其重点是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虽然问题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损失在所难免。在突发环境事件的专项应急管理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事前管理,以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方法。
4.3以点源控制为主,缺少成熟的全流域管理
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工作方向。由于水的流动性导致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影响范围具有扩展性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往往带来流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分散管理不能真正解决突发水污染事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全流域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领域还是以点源控制为主,缺少成熟的区域性、流域性甚至全局性的突发环保事件应急处理经验,缺乏成熟的全流域管理。
尽管2002年修订的《水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但是法律内容中并没有明确强调突发水环境事件的流域管理,所以即使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在面临突发水环境事件时,依然无法避免各地区利益冲突,无法协调各区域间应急管理配合。国家应该促进突发水环境事件领域内的全流域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9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1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2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5] 秦俊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5):第21卷
[6] 陈兴玲.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23-27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院科研课题(2012BZZ98)
篇2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税 计税依据 税收征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的直接损失,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突发环境事件作为环境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具有瞬间爆发、破坏力大、恢复期长等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已具备适时开征环境税的条件,我国政府已就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全社会展开了征求意见稿,而突发环境事件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时应给与充分考虑,本文主要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及原则,并对突发环境事件税计税依据的选择展开了分析,最后就其他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补充。
一、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必要性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它具有瞬时发生、长期积累、破坏力大等特点。突发环境事件分为自然因素引发和人为因素造成两大类,由于前者属于不可抗力造成,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畴,本文仅研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不仅对我国财产安全、公民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更是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给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鉴于此,在设计环境保护税的过程中,必须将突发环境事件税考虑在内。
(二)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税在设计上必须遵循公平课征、专款专用、税收调节性的原则。
1.公平课征原则。目前,我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主要采取罚款的形式,由环保部门完成,存在着罚款金额偏低、罚款数额远低于事件对环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情况。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不同级别的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按照税收的公平原则,污染程度越大,则税收负担应越大。
2.专款专用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而持久的,应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的恢复和重建,这需要稳定的经费来源。而通过对事件主体征收突发环境事件税,一方面实现“污染者当责”,另一方面该税收收入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财政支持。通过征收突发环境事件税,将取得的财政收入依据专款专用的原则用于该环境事件的专项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早日恢复。
3.税收调节性原则。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的破坏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对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却可能是长期的。因此,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税的纳税人不仅要在事件发生当前就造成的损失情况承担税收责任,更要对后期环境治理的经费支出负担相应的税收责任。因此,突发环境事件税应考虑到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职能。
二、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环境保护税法意见稿中将计税依据按照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进行分类,以污染当量数或排放量进行确定。而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突发环境事件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而恢复治理又是长期性的。鉴于此,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计税依据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污染当量数或排放量,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系数确定应纳税额的大小。而在后期的恢复治理中,则应根据生态恢复治理费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系数分期确定应纳税额的大小。系数的确定应按照公平课征的原则,以事件的严重程度(即“等级”)确定,等级越高,事件越严重,则惩罚系数越大。①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相关技术部门确定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赔偿金额,则计税依据=(经济损失金额+人员伤亡赔偿金额)*惩罚系数(惩罚系数>1),实行一次课征制。在后期的环境治理中,根据每期的生态恢复治理费用,则计税依据=生态恢复治理费用*惩罚系数,实行分期课征制。
三、突发环境事件税的补充和完善
(一)技术手段方面
突发环境事件税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赔偿金额和生态恢复治理费用等为计税依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和专家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金额进行合理、公正的确认。将突发环境事件税的征收及使用情况及时向纳税人等进行公布,以保证税款的顺利征收。
(二)税收征管问题
突发环境事件税的主要功能在于矫正纳税人的污染行为,促进其节能减排等积极行为的发生,以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随着纳税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突发环境事件税的税额将不断减少。因此,应建立充分的监测机制,对税收征管工作进行动态调整。
注释
①郭聪聪,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年9月.
参考文献
[1]计金标.公平视角下环境保护税若干问题探析[J].税务研究,2014年第352期.
[2]刘雁铭.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2014年6月7日.
[3]郭聪聪.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年9月.
篇3
关键词: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扩散模型
0 引言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如何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方针,顺应环境管理现代化发展需求、综合利用现代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及处理应变能力,已成为环境保护一项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
建设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平台可以及时地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与管理搭建一个高起点的计算机支持平台,极大地提高污染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助决策,从而达到科学应对和快速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的目的。
1 平台的总体设计
本平台从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紧密结合,提出“快速定位、扩散模拟、辅助决策、直观展现”一体化的突发事件应急监测体系,按照现场报告、结果初报、监测快报、总结报告的四个阶段,最终实现应急监测的信息化、流程化管理,有效提高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速度,提高现场应急监测效能。具体如下:
1)快速定位:通过重点风险源管理快速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通过危险品档案库管理快速确定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处置办法。
2)扩散模拟:利用污染物的区域大气和水环境扩散模型,动态实时模拟污染物的扩散情况确定受污染区域范围,实现科学、准确的布置采样断面(点),避免误采或漏采。
3)辅助决策:根据向导录入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具体特征,自动生成应急监测辅助方案,该方案包含如下几方面:生成应急监测人员名单、生成所需监测仪器设备清单、确定到达现场的最佳路径和多部门协同。从而更合理高效的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协调环保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4)直观展现:是指通过与GIS系统紧密结合,三维动态展现污染源的地理位置,确定受污染地区的敏感人群和疏散范围。
由于应急监测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按照应急监测队伍的角色划分,该应急监测平台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平台的主要功能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信息平台的功能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因子名录管理。通过参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案例,调查化学品领域常见的有毒有害危险品,按照致癌性、急性毒性、易燃易爆腐蚀性、生物持久性等因素,确定风险因子筛选方法,筛选整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因子。
2)重点风险源的管理。重点风险源管理分为重点风险源常规管理和重点风险源目录管理,提供了重点企业完整的风险源档案。
① 重点风险源常规管理:对所监测重点风险源的化合物产品信息、风险因子等进行管理。实现对当前监控的企业总数、化合物总数等信息的统计功能,以及企业危险化学品信息的更新和检索功能,同时还具有在危险事故发生时事故公告信息的功能。
② 重点风险源目录管理:主要完成辖区内所有重点风险源(化工企业)信息的统计。每个重点风险源都包含企业名称,所在经度、纬度,法人代表等基本信息。另外还提供较详细的企业位置区域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厂区排污管线分布图、原料产品统计表、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排污口监测数据、应急案例分析等信息。
3)危险品档案管理。在此危险品档案库中收录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覆盖突发污染事件中常见的危险品信息,而且档案库实现与重点风险源管理中的生产原料与产品信息的联动,自动添加新的危险品名称,由系统管理人员录入相关的其它项信息。对每种物质所列内容和数据为6项,主要包括:物质的理化特性、对环境的影响、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实验室监测方法、环境标准、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可以根据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进行查询;也可以根据化学品分类进行查询。
4)地理GIS信息系统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应用。通过GIS平台结合GPS通信技术可对各种污染源点位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可对目标区域的污染源实行分类显示、属性查询、录入编辑、专题图打印等功能。同时可利用系统数据分析功能,通过污染地区地形地貌和人口、经济指标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受污染地区的敏感人群和疏散范围,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部分辅助决策功能,如图2监测点位GIS地图。
5)污染物在空气中和水环境中的稀释扩散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由于地貌和水文条件等的不同,不同的水域呈现出不同的水动力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扩散特点。污染物在空气中,风场的时空变化情况和大气的流动特性都对污染物的扩散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各种建立扩散模型,才能预测泄漏气体扩散的危险区范围及污染气体的浓度,以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3 结束语
通过建设此平台将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快速化、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的工作需求,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监测水平,为应急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处置依据,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多克辛、徐光华等,大沙河砷污染应急监测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9(5):52-56.
篇4
关键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困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306-02
一般来说,完善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是有效缓解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社会压力的稳定器和减压阀。目前中国已基本建成了以政策法律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应急资源保障体系等三种基本保障要素,以“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为主要程序,以保障环境安全与大众健康为中心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一个健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一定需要一个健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作为支撑,才能保证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1]。国际经验表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法治化,不但能够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效率和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社会压力,从而保证公民权利得到尊重以及公共权力得以依法有效运行。中国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在程序上的相对完整性,较好地保证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需求,但是应急程序运作过程中的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着制度与执行上的困境,诸如应急法律体系的条例缺损、应急执法的不作为违法与作为违法、事件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等。就此,笔者将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法律困境作重点分析。
一、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宪法困境
就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而言,宪法起到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作用,但是其在应急规定方面也需要有所改善,具体有以下几点:
1.缺乏紧急状态的基本要素规定。自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紧急状态曾经出现过多次。现行宪法是倾向于政治和社会正常状态的安排,而对那些非正常状态特别是紧急状态的秩序问题缺乏相应的安排。虽然2004年宪法修订增加了紧急状态的条款,但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不甚完善,其缺乏紧急状态的基本要素比如紧急状态的分类等规定。也正因此,尽管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法律可以依据宪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但这远远不够,从而使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强制应急制度在宪法层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缺乏特殊适用意义的法律规定。宪法没有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的紧急行政权进行明确法律授权,更没有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强制应急过程中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明确法律规定。现行的宪法主要是基于常规状态下的政治社会秩序进行法律设定,从而缺乏对非常规状态下的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利的关系以及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规定,而恰恰也正是非常规状态下的国家行政主体,需要具有特殊指向和明确规定的法律授权。现行宪法采取了最具普遍适用意义的措辞,来规定国家环境保护任务的法律界限。宪法也没有明确使用“应急处理”等具有特殊适用意义的词语,对于相关行政主体的应急处置权仅包括动员和。
3.缺乏针对国务院和军队的应急处置权之明确规定。宪法中规定和制约的一般是处于常规状态的政府和军队的公权力以及公民私权利的法律安排。而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尤其是超局部的紧急重大事件时,非正常状态也即出现。随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原有的权力制约状态与监督格局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政府和军队之公权力将会处于一种非常集中和非常强制的状态。政府的这种状态在应对紧急事件的过程中可能会非常有效,但是由于公权力的行使必然会关联到公民的私权利诸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等权利的临时限制,有时还会涉及到军队的调配与军需物资的紧急补给,行使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政治社会后果,因此必须将紧急状态下的国务院和军队的应急处置权纳入法治中来,并给之庙宇严格的执行程序[2]。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应急在宪法上的规定是含糊而不明确的,也缺乏职责程序的安排。
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综合性环境法律困境
1.缺乏涉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体的应急程序。《环境保护法》涉及环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最直接规定,只突出了事件相关利益方的应急通报义务,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而全面的应急原则和应急指导方针。并且更重要的是,这部基本法也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的预案管理与风险管理,包括监测、预警、信息公开与通报、信息的上报程序、公众的举报程序以及事件的评估程序、事件应急的合作程序、保障程序、法律责任等具体方面的规定。
2.缺乏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构的职能划分。这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没有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责进行明确的机构分工与关联。这种情况如果是应对发生在国内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还力所能及,但面对那些发生在跨国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将会导致应急权限和程序的法律模糊,从而不利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3.缺乏部门法之间的协调性和统筹性。即使是最新修订(2014年4月25日)的《环境保护法》,仍然缺少对那些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公共事件等一系列连锁事件的协调应急管理机制的相关规定。尽管《突发事件应对法》具有专门的针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法律依据,但统观此法律规定,大多为方向性和抽象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3]。在应急管理机制上,确实规定了需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属地管理、分管治理和分级负责的一套程序,但是对于具体的领导权限和职责的划分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领导权限与管理职责的划分相当缺乏。因此,应当给应急机构相应的紧急应对权限,以及对这些权限的框定和违反权限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救济渠道。
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单行环境法律困境
1.作为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与公害控制的单行法,《水污染防治法》没有对传染病病菌携带者污染水体引起公害作出明确的应急规定,而且在这部单行法中,一些原则性规定不具有水污染危害后果救济的操作性。
2.《水污染防治法》作为一个单行环境法律,其有关应急处理的规定不够详细。这其中包括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的政府上下级纵向与横向的职责关联、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准备、信息报告制度和公开制度、水污染事件的初步评估以及应急事后评估、应急工作中的关系衔接、物资人力与运力补给供应、疾病控制与救治、社会募捐资金、社会救助、法律责任的主体确定等各个方面,都缺少相应的规定[4]。
3.现行的各个单行环境法律,缺乏对流域性的和区域性的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关切。在涉及到这类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中,应该规定相应的指挥领导机制、信息报告机制、物资人力与交通补给机制等一系列有关应急管理机制的具体规定。
4.现行的多个单行环境法律,缺乏对应急法律责任的明晰。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主体复杂,包括事件过程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比如政府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事件污染源企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受事件影响的其他公民和组织,所以应急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也变得复杂和多元,因此必须有区别地具体划分应急义务与职责,从而更好地确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主体责任。
四、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环境行政法律困境
在大量的有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环境行政法规(包括政府部门的有关环境保护规章)中,较少有部门与部门之间、法规与法规之间的相互协调,应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多存在执行分散和制度冲突,不利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比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作出规定,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环保部门职席会议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并且各个专业部门需按照各自的职责职能划分做好相应专业领域的应对,应急的人力物资交通电力等保障部门也需按照各自的职责职能划分做好应急保障[5]。这个预案,只是一种指导性预案,并且是针对所有的包括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在内的所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导预案,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的特殊适应性。目前中国的普遍做法是,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迅速成立相应的临时小组[6],这种临时小组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也只能依靠临时判断,缺乏专业性,缺乏科学要求。这种做法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却割裂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部门行政法规之间的协调与联系,限制了事件应急能力的发挥,影响了政府在应急工作中的效率。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突发性事件,非常明显地反映了一个单线条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所导致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效率低下。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赋予地方政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的管理权限[7]。
另外,其他有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的环境行政法律法规(包括政府部门就环境保护与污染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有若干缺陷:其一是基本上还没有制定一项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其二是各个环境行政法律法规与其母法存在着规定上的偏差;其三是各个单行法在有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中存在着法律规范上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各自部门又各自另立法规,所以这些法规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在另一方面阻碍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利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 魏俊杰.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聂春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宋丽平,束琴霞,扬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的完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4] 李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篇5
[关键词]应急联动;海上突发事件;环渤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34 — 02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上船舶交通流量快速增加,海洋污染以及海上纠纷、海损、海难等海上突发事件日益增多,海上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海上处置突发事件、海上救助任务更为艰巨。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快环渤海地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海上快速反应机制,切实维护海上安定,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是指在海上突然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中,海上有关多方执法主体,在统一领导下,快速反应、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调处理的危机应对模式。应急联动机制中的“急”要求在海上突发事件的处理中,突出快速反应能力;“联”要求多方执法力量协同参与事件的处置,突出互联互通能力;“动”要求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突出现场的处置能力〔1〕。
一、建立环渤海地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必要性
(一)海上应急管理自身的特殊性
1.海上突发事件特殊。海上险情特点是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发生群体性械斗、船只碰撞和沉没、运输品爆炸和火灾、海上油田溢油等重大险情,容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海上大面积污染及阻塞水运航道和港口等重特大事故。海上突发事件通常还会引发多重连锁反应,如果错过了最佳救助时机,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的灾害事故。同时,海上突发事件往往是在风大浪高等恶劣情况下进行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执法和救援的难度大。这也是海上和陆地上应急管理最大的不同。
2.渤海海洋环境特殊。渤海是我国半封闭的内海,60年才能进行一次水体交换,一旦发生海水污染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快就会殃及周边海域,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也使得防治海域污染成为海上执法和救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近年来,渤海溢油、海冰、赤潮、水母等海洋环境灾害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威胁着渤海海域生态安全和公众用海安全〔2〕。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渤海海域形势,区域的海上执法、救援合作是极其必要的。
3.海上应急管理涉及的执法单位、部门多。海上执法是一项需要多单位、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它包括海警、渔政、海监、海事、海关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错过最佳处置时机,降低应急处置成效。所以海上执法和救助力量的协同配合对于处置海上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二)海上应急管理模式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海上应急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比较明显,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应急管理职能由多个不同的政府部门承担,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按照我国现行海上应急管理体制,具有海上执法权的主要有海警、海监、海事、海关、渔政、环境监察等部门,被称为“多龙治海”。
“多龙治海”导致资源分散、难成合力,这种执法模式很难有效应对复杂的海上局势,部门之间功能划分模糊,多头管理导致矛盾较多,经常出现由于信息不能共享、资金投向分散,导致一些部门装备落后,不能有效履行部门职责,甚至仍不时发生部门冲突事件,严重影响了对海域的有效管理。例如,在环渤海地区,经常会发生海警、海事、渔政等部门同时接到报警,但由于各部门信息不通、事先均没有互相沟通,几路人马赶往出事地点,各按部门规章进行执法,导致部门之间出现争执。
(三)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从应急处置资源的需求来看,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大量专业救援物资和社会公共资源。国际经验表明,建设大型化、专业化的应急响应储备库,是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有效办法〔3〕。但就当前环渤海各省市而言,任何一方尚无能力建设若干大型应急储备库。
目前,我国实行条块分隔的海上应急管理模式,就现有的应急资源储备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资源分散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中,而这些行业或部门又分别隶属于中央和地方。由于各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同,各自分工也不同,因此,应急处置资源的配置目的和标准也不一致,使各部门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应急处置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资源的长时间闲置而造成浪费,加上各系统间缺乏相互沟通与协作和统一的规划,一方面导致地方各部门应急处置资源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全社会总体应急反应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储备资源总量不足〔4〕。
二、环渤海地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
(一)组建各方联动协同应对的综合性应急管理平台
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海上应急管理平台,即环渤海地区海上应急处置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整合成员间的海上应急管理力量。在海上应急处置中由该委员会负责资源整合和行动协调,使海上应急管理各要素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协作,快速联动,从而提升环渤海地区海上应急管理的综合性、协调性,强化其规划、指导等宏观能力,明确应急联动各方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各专项海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明确各方联动的运行流程,积极整合环渤海地区海上应急处置资源,使环渤海地区分散的应急处置资源和应急处置力量充分发挥整体效应。
篇6
1.当前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部分领导重视不够,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地方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应急概念模糊,对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基层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有部分地区存在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的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应急预案未能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与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对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基层很多群众防灾知识匮乏,应急、应变、防灾能力低下,导致在灾害来临之际不知所措。这些问题必然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1.2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任务不明确。环境应急与监察任务不明确,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有事一拥而上,平时无人负责”的现象。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上下信息不共享。《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环境应急机构必须独立。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地方落实并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把环境应急机构当做政府的“救火队”、“消防员”,与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上下联动,缺乏信任与沟通,缺乏信息共享。
1.3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基层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并要处置妥当。一旦不能妥善处置,往往会出现公众恐慌的局面,导致环境污染事态进一步恶化。目前,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无应急指挥机构、无应急专业人才、无应急专项资金、无应急专项技能,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2.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基层环境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内部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外联动机制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因此,要结合实际,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促进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建设。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别,做好风险源的识别、监控、管理工作。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2.2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推进环境应急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家环境应急机构在软件上对接,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便于协同指挥。高度重视基层环境应急部门标准化建设,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应急装备配置,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和人员防护装备,为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突出重点核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
2.3厉兵秣马,建好3支队伍,努力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突发环境事件能否妥善处理,取决于基层环境应急机构是否具备3支队伍:一支综合素质强的管理队伍、一支年富力强的救援处置队伍、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完善预案,增强基层环境应急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好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以“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防灾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2.4对症下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建构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全能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确实应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不是全部作用。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充分保障、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可降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成本,提高公共应急管理的效率。另外,民间组织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动员志愿者的能力、内部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2.5要力争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说清风险源和影响范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故蔓延;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有效降低事件成本;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度。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复杂、人员混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现场破坏和证据丢失,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展开调查,积极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处置,有利于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弄清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留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事后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贾志刚.安徽省环境监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2]王国强,基层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如何寻求突破[J].环境保护,2008,17(2):234.
[3]杨士荣.山西省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世界环境,2009(1):36-37。
作者简介
篇7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对炉房水库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炉房水库下游地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炉房水库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炉房水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下游区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枢纽工程设施和各机械设备事故,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事件,人为的等。
上述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为适应炉房水库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处置要求,炉房水库发生“洪水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枢纽工程设施和各机械设备事故,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人为的等”活动引发的水库垮坝对下游地区发生死亡三人以上列为报告和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所引发的水库垮坝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损失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加强情况报告并提高应急响应等级。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炉房水库发生对下游地区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本预案指炉房水库发生“洪水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枢纽工程设施和各机械设备事故,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人为的等”活动引发的水库垮坝对下游地区成危害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要把切实履行职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制度、分级负责,协调配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6炉房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的范围和条件
1.6.1工程发生重大险情
1.6.1.1炉房水库挡水建筑物:如发生重大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1.6.1.2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炉房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水不畅,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的安全险情;输水隧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1.6.1.3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需要水库紧急调整当年调度方案。
1.6.2其它原因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抵制灾害、战争、恐怖事件、漂移物体、危险品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险情。
1.6.2.1超设防标准地震导致大坝严重裂缝、基础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险情。
1.6.2.2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水库水位严重超高等危及大坝的安全的险情。
1.6.2.3上级宣布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1.6.2.4人为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恐怖事件。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炉房水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水利局局长任常务副指挥长,水库管理局局长、县武装部副部长、县水利局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长。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公安局、县武警支队、县消防支队、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局、县供销社、县气象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地震局、县卫生局、县建设局、县广电局、县供电公司、库区灌区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单位负责人和武警部队的首长为指挥部成员。
2.2办事机构
炉房水库应急管理办公室是炉房水库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县炉房水库管理局,负责综合协调炉房水库突发应急管理工作,对“监测、报灾、防控、抗灾、援助”六个环节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具体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办理和督促落实有关应急的决定事项,并组织实施。
2.3工作机构
突发公共事件的协调机构,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作为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承担相关类别的应急管理工作。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工作,指导和协助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2.4专家机构
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专家组,为水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水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理、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类分级处置,不断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3.1预测与预警
应急办及相关部门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开展险情调查、分析,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及早处置。
3.1.1预测预警系统
由公安、水利、气象、地震、环保、交通、安监、供电、卫生、农业、信息等部门和单位,认真做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整合、共享监测信息资源,依托相关网络,逐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系统。
3.1.2预警级别和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及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严重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要及时、准确地报告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性和严重程度,、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单位等。
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电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相应的公告方式。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和同报
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机构、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要及时调查、了解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接到报告后一小时内分别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口头报告,在两小时内分别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书面报告。一旦遭遇特别重大或特殊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应急办要与相关单位、部门加强协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等信息通报、协调机制,如发生影响范围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要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通报、联系和协调。
3.2.2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2.3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县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派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开展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3.2.4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3.3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及时拨付救助资金和物资。卫生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环保部门要做好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公司要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3.2调查与评估
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会同事发地单位和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县政府提供调查评估报告。
3.3.3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对灾区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后,认真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确救助程序,规范捐赠管理,组织恢复重建。
3.4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后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第一时间要向社会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
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县新闻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信息的采集和工作,并做好现场媒体活动管理工作。
4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县政府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1队伍保障
应急保障队伍由公安、医疗卫生、气象、防汛、水利、农业、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相关人员组成,并动员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武警中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支援抢险救灾工作。民兵预备役部队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要求,积极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4.2经费保障
主要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日常运做和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所需经费,请求上级有关单位给予支持。
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争取省、市政府给予支持。
县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和评估及审计。
4.3物资保障
逐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及时供应到灾区,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4.4基本生活保障
认真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5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织动员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4.6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负责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7治安维护
公安部门负责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4.8人员防护
驻巧部队、武警中队和灾区派出所负责人口密度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和安全保卫工作,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的转移或疏散灾区人民群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9通信保障
电信、广电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4.10公共设施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电力、交通、物资、水源的供给,加强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4.11科技支撑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的投入,提高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5监督管理
5.1宣传和培训
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民众防范宣传教育,组织编写教育培训教材和通俗读本。宣传、教育、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片、报刊、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不断地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上岗前和常规性培训等要求。要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5.2演练
应急办应当定期组织综合应急处置演练。各职能部门组织相应的专业应急演练,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工作等。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普及减灾知识和技能。
5.3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附则
6.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县应急办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属地的乡镇政府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6.2本预案修订
县应急办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在实施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组织修订本预案。一般修订时间为3—5年。
篇8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定义;假说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1重大传染病疫情 短时间内发生,传染范围广,出现大量的病死或死亡,其发病率超过往年水平。例如,青海市2004年发生的鼠疫疫情,上海1988年发生的大规模感染甲型肝炎。
1.2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是指由于食物被污染或者职业危害的原因,导致人数众多的伤亡中毒事件。2002年在保定市发生一起苯中毒事件,箱包生产的数名生产工人出现中毒症状,并有6例工人死亡,这就属于职业中毒事件。2002年南京发生一起特大投毒事件,导致395例食物中毒,42例死亡。
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某一区域内连续出现相同的临床表现,短时间内不能明确诊断该疾病,同时病例人数逐渐增多,范围也在扩大。我国2003年爆发的非典,发病之初并不明确病原体,非典传播速度很快,很多患者都出现相同的临床症状,这起事件就属于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1.4新发传染性疾病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发生的、新变异的或新传人的传染病。世界上新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中,有半数左右已经在我国出现,新出现的肠道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危险十分严重,处理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2-3]。
1.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是指接种疫苗或者服用药物以后出现异常反应,出现该事件可能是由于药物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人体自身生理过敏反应。
1.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是指化学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因管理不当,出现化学品污染环境造成人员的伤亡。
1.7自然灾害 因为自然力引起的设施破坏、严重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超过了所发生地区的所能承受能力的状况。
1.8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是指核泄露、放射物质泄露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步骤
2.1初步调查 首先要进行核实诊断,有些突发事件的临床症状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情况较为特殊。事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患者的情况,主要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还有现场的环境情况,本地的流行病史,患者的年龄、职业、人群预防接种情况,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核实诊断的方法有差异,要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同时对周围居民、群众进行调查,了解发病的情况,当地居民对环境比较熟悉有助于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登记在现场群众的个人资料,如果该事件属于传染性疾病,可以尽早对可疑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突发事件一般比较突然,现场群众和附近居民心理会恐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有需要心理辅助的人员,同时在场有专业人士回答群众的疑惑,避免群众出现盲目的恐慌心理,群众的积极配合有利于突发事件的控制。
2.2收集病例及相关资料 登记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居住地、民族、联系方式,重点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时间。还包括当地地区单位静态人口资料,人口总数,对于流动人口较大的区域要了解爆发前的人口数。比较发病者和不发病者相关因素有何不同,从中可以寻找发病的原因。
2.3建立病例定义 通过前面的调查了解,可以比较清楚发病患者有何临床特征,建立准确的病例定义有利于发现疑似患者,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病例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描述突发事件的信息,包括时间、人群、地区分布、具体的地理环境。另一个是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定义的语言尽可能的简单、方便应用,对于不明原因的疾病要避免武断的病例定义。建立病例定义是可以参考一下几点:①临床症状明显和不明显的比例是多少;②是否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可以和其他疾病有区别的;③哪种诊断方法最简单、实用,例如微生物学、化学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等[3]。
2.4提出假说 根据事件资料的汇总,对患者的发病特征、现场的环境,再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提出突发卫生事件的原因。例如该地区发生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可以假设这一传染病是由某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经过初步调查对事件的发生还不是很深入了解,提出假说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2.5深入调查,验证假说 观察现场环境,对可以传播的方式、传播因素进行现场勘查,以了解疾病暴发的原因。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如血清学、病原微生物。例如,假说提出本次突发卫生事件是由流感病毒传染所引起的,研究员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对采集样本进行病毒学实验鉴定,最后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流感病毒。
2.6采取控制措施 特别是针对传染性疾病,要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4]。对于化学污染等情况,要尽快的清楚污染物,保护水源,已经被污染的水源要实时监控禁止居民使用污染水,防治再次发生中毒事件。同时要加强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
3 完善现场调查检验方法
为了完整、准确评价流行爆发的流行特征,需要寻找更多的病例,更加准确的评价一个新的检验方法的检出病例的技术,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后续,研发诊断试剂盒、检测仪器,可以更加高效的诊断。新发传染性疾病可能是由于病毒变异所引起的,根据临床症状不能很准确的诊断疾病,近年来兴起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其原理是根据病毒特异性抗体,生产能特异性检测该抗体的试剂盒,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研发检测序列的试剂盒。传染病的流行是和季节有关的,下次疫情再次发生的时候诊断试剂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监控,对感染患者尽早治疗,控制疾病大流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和临床症状诊断想比较,分子生物学诊断特异性更好,诊断时间快,准确性高。
参考文献:
[1]郭存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65-67.
[2]谷亚红,张智斌,李长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J].疾病控制,2011,8(36):129-131.
篇9
[关键词] 电网;HSEEP;应急演练;演练流程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85
1 引 言
电网设施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维持现代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即使现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各个国家的电网依然会发生各种事故,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例如著名的莫斯科大停电、印度大停电和2008年冻灾造成的我国南方多省大面积停电事故等。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事故等,但无论何种原因,都会造成电力、电网设备的损坏,导致大面积停电。所以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非常必要。
应急演练是政府检验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锻炼专业应急队伍、磨合应急机制以及开展科普宣教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高应急准备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定义是在无风险的环境下,用以训练、评估和改进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能力的核心手段和应急准备的重要内容。[1]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和各行业都还没有结合自己地域或行业特点对应急演练构建统一的体系结构和流程,对演练策划的详细步骤、演练类型的划分、演练评估的流程和方法、演练的系统性和演练与应急预案的一致性等问题还有很多不确定性。[2]本文借鉴国外应急演练体系架构的先进经验,分析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计划(Homeland and Security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Program,HSEEP)的先进性,结合电网突发事故的特点,构建基于HSEEP的电网应急演练流程。
2 电网突发事故的特点和分类
2.1 电网突发事故的特点
现阶段,对电网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其设施和设备的物理系统的电气特性方面,事实上,电网也是处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并没有与世隔绝,时时刻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3]所以电网的安全,不仅与其物理环境有关,也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关。电网突发事故就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一定区域的灾难事件,造成电网系统故障,给国家、社会和人民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其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环节多。电力是一种特殊的能源,其发、输、供、配、用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所以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突发故障,都会破坏原有的系统的平衡,导致整个电网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
(2)电网系统大而复杂,灾害源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已经遍及各地,而且都是直接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偷盗、恶意毁坏的影响,也会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台风、洪水、地震、冻灾、雪灾等。另外,电网还会受系统内部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
(3)造成的损失严重,影响大。电力供应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是个大而庞杂的网状系统,其固定投资规模庞大,涉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不可估量,也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2.2 电网突发事故的分类
目前,电网突发事故的分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按照突发事故的原因、突发事故的类型等方式划分,本文中按照突发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1)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由人的直接或间接行为导致的电网突发事故,包括计划事故、避峰限电、需求调整、非计划事故和人为的非法故意破坏等,这类事故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设备的改进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
(2)非人为事故。非人为事故是由自然环境或非人为社会因素造成的电网突发事故,包括自然灾害(台风、洪水、地震、冻灾、雪灾)等造成的输电塔的倾倒、树木压断电线事故、设施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供电方或用电方过载造成的故障等。这类事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监测等手段减少事故的发生。
3 电网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
电网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主要按照电网应急预案执行,使得各单位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联动地进行应急事故处置。其重要过程是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及其他。
3.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国家成立电网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电网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下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公安、财政、交通等,配合电网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地方和电网企业设置电力应急指挥和调度机构,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需要按照标准将突发事故分成Ⅰ级事故和Ⅱ级事故两个状态等级,根据不同的事故等级采取不同的应急响应。Ⅰ级事故主要由本单位或本地区进行应急处置,依次经历事故报告、通告、应急处置、应急结束各过程。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电力调度机构和有关电力企业要尽快恢复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受影响或波及的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类电力用户要按职责分工立即行动,组织开展社会停电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告事故情况等。
3.3 应急保障及其他
应急保障是应急处置、救援的有力保证,主要包括技术保障、装备保障和人员保障。另外也应该做好突发事故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加强和完善各电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协调联动等。最后应该做好事故的调查,查清事故原因,通报事故情况,总结应急处置的经验教训,改进应急预案等。
4 基于HSEEP的电网应急演练流程构建
4.1 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计划(HSEEP)
HSEEP是美国十个国家级演练项目之一,该项目为应急演练体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导原则和应急演练管理、设计、策划、实施、评估、改进的常用方法。应急演练是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HSEEP项目让决策者和群众共同参与该地区应急演练的整体规划,同时也让他们参与演练评估和验证应急救援核心能力,从而对应急演练提出改进措施。
HSEEP的应急演练有五大步骤。第一步是整体演练规划,主要工作是由演练的整体规划团队策划选择演练的应急能力评估对象、评估能力对象的优先级排序、演练的整体规划和演练的年度培训和演练计划等。第二步是方案设计和策划,主要工作是演练目标的设定,包括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等,应急演练脚本的编写和演练评估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等。第三步是演练的实施,主要根据应急演练脚本进行演练,检验演练的实际效果,收集演练评估数据等。第四步是演练评估,演练评估成果贯彻到整个应急演练的各个步骤中,主要工作是分析检验演练脚本、观察演练过程、分析演练数据、评估演练能力等。第五步是演练总结和优化,召开演练总结会议、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分析演练的优点和不足,纠正和优化演练整体规划和演练设计方案等。HSEEP演练体系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HSEEP应急演练过程
4.2 基于HSEEP的电网应急演练流程
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这标志着对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视,随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根据此预案进行了一些综合演练,但是该预案仅仅提供了指导性政策,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演练的流程。所以,本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基于HSEEP的电网应急演练流程,主要包括电网整体演练规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与评估、演练总结与改进四个过程,也即是一个PDCA循环,如图2所示。 4.2.1 电网行业整体演练规划
电网行业整体应急规划是指政府或电网企业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考虑电网行业的特点,建立长期或短期的应急演练计划,该计划的制订也要参考之前电网应急演练的总结。由于电网突发事故灾害源多,种类繁杂,可以先通过讨论形式先演练,确定最为普遍的突发事故类型,并形成完整的应急演练计划,之后再进行功能演练和实战演练。
4.2.2 电网行业演练方案设计
演练方案设计是演练实施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步骤是:
(1)确定电网应急演练目标,演练的应急演练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在电网单项演练中,总体目标一般只有一项;在电网综合应急演练中,其考察的是组织的整体应急能力,总体目标可以设置多项,如表1所示。电网综合演练的中间目标针对单项演练范畴设计,围绕考核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等的合理性设置。演练具体目标是演练中间目标的分解性指标,可量化考核,是演练评估的基础,因此分析具体目标的产出是一系列目标清单。
……
(2)应急演练脚本设计,包括电网演练初始场景的规划、演练情景事件清单、演练组织模式、演练人员手册、控制手册、方案文件等。
(3)应急演练评估指引,需要确定一名电网演练评估负责人、组建评估团队、编写评估手册等,确定演练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4)演练前培训。
4.2.3 电网行业演练实施与评估
电网应急演练与实施是应急演练的核心阶段,是检验应急能力和演练效果的过程。电网应急演练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标和要求,通过评估发现演练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主要步骤如下:
(1)电网应急演练的实施,是根据演练方案进行应急演练实施的全过程,演练的实施根据演练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实战演练等。
(2)观察与收集演练数据,演练评估人员应该全程参与应急演练的全过程,观察演练效果,同时收集评估需要使用的演练数据。
(3)数据分析,评估小组收集汇总评估数据,辨别实际事件和期望事件,分析应急救援能力的缺陷。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有检查表、专家评价等,定量评估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4)编写演练总结报告,由演练策划团队和演练评估团队共同编写,内容包括演练的总结、演练表现和效果分析、优缺点分析和相关的改进措施等。
5 结 论
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演练经验和体系架构设计,分析HSEEP的应急演练体系结构流程,结合我国电网突发事故的特点,构建基于HSEEP的电网应急演练流程,四个主要过程是电网行业整体应急演练规划、电网行业应急演练方案设计、电网行业应急演练实施与评估和电网行业演练的总结和优化。这是个过程同时也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在应急演练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姜传胜,邓云峰,贾海江,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6):153-159.
篇10
关键词:突发性、水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危害影响分析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是指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使污染物介入河流湖泊水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的事故。[1]。比如说,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100吨苯类污染物经排污口进入松花江,造成的污染带长约80公里,导致哈尔滨市区停水4天,沿江数10个市(县)及下游俄罗斯遭受影响。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加上下游城市停水、河流生态遭受的破坏,整个事故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二、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产生原因和主要特征
从以往发生的水环境污染案例来看,造成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了各类化学物品的泄露、工业企业的事故性排污以及各类重污染物品的运输这三方面。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
2.1突发性。这是指在水污染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来不及防护。比如说突然的石油泄漏给水质造成的污染等等。
2.2扩散性。由于污染水质的大多数是危险化学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水本身是在不断流动的,会导致危险污染物在水中迅速扩散。
2.3危害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可能严重破坏整个受污染区域的水生态系统有的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以及公共、私有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
三、水环境污染防治常规措施和应急措施
3.1常规措施
3.1.1加强危险源管理防患于未然。危险品的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的全过程必须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3.1.1.1存储。各危险品仓库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堆放、搬运过程避免碰撞,定期检查保证存储容器的完好,以防止危险品泄漏。杜绝火灾隐患,防止因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
3.1.1.2生产和使用。全面调查全市涉及到危险品生产和使用的单位,制定危险品生产和使用情况登记表,分别列出危险源单位、其所在地址、所使用和生产的危险物质种类。对登记在册的各个单位,应针对各自使用的危险品进行引发水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监测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检查。
3.1.1.3运输。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管理,首先对危险品的运输实行许可证制度。在运输前,业主向有关部门提出运输许可申请,明确运输的线路、地点,驾驶员凭运输危险品上岗证书上岗,经批准后再实施运输。对运输数量大、剧毒危险品设立全程跟踪式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发生运输事故造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几率。其次应明确划分危险品禁止运输的道路区间。部分道路应禁止运输危险品的车辆通行,制定相应的危险品运输路线方案,在禁行路段建立危险品禁行标志。
3.1.2构建水质监测网络。针对全市的主要河流、水库、输水管线、水厂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可尽早发现水污染事故,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污染的扩散和分布,有利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减轻事故的影响争取时间。
3.1.3城市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对城市水源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区内严格执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危险品仓库布局应避开上述保护区,并与城市建设用地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生产和使用危险品的工业企业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地区,并划出相应的防护绿地与周边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隔开。
3.1.4构建安全供水系统。通过管网改造建设城市分质供水系统[2],主体供水系统只提供经过深度处理的优质饮用水,另外建立局部性的非饮用水管网供应系统,如居民区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和工业水回用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在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也可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城市饮用水处理工艺必须进行微污染原水深度处理改造,平时可以提供优质饮用水,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也能有效适应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降低。应开发并建立城市备用水源,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保障。
3.2应急措施。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的核心为控制污染源和保障饮水安全。
3.2.1现场紧急处理。现场紧急处理是控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关键。应根据全市水资源分布,结合突发性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因素,假设可能发生的事故地点,预设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类型,选取典型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现场紧急处理预案,一旦事故发生,能大大缩短事故应急反应时间,可有效控制污染源的影响范围。
3.2.2制定安全供水应急方案。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分析其可能对城市供水产生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程度提前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安全供水方案,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3.2.3事故期间适当降低供水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对各项水质指标均规定了单一的浓度限值,以保证居民终身饮用安全,均是以慢性长期接触为基础的慢性标准值。而参考《美国饮用水标准和卫生建议报告(EPA822-B-00-001)》,美国现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了两个浓度值,即污染物最大浓度目标值(MCLG,在该浓度下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已知的或可能的伤害);污染物最大浓度值(MCL,强制性指标,在考虑水处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后要求尽可能接近MCLG),另外还依据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信息,将饮用水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可接受的浓度预测值作为卫生建议,共分为三种:1日卫生建议、10日卫生建议和终生卫生建议,即经预测,暴露1日、暴露10日或者终生暴露不会造成任何有害的非致癌性影响的某种化学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所以,在现有的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可在保证人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类似1日卫生建议、10日卫生建议之类的短期标准,在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期间可以暂时适当降低饮用水水质标准,采用短期水质标准来保证事故期间的供水需求,等事故影响消失后再恢复为长期水质标准。
四、总结
水是孕育生物的摇篮,是一切生命体存活的关键。总的来说,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想办法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如何对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防治,还需要学者们不断的思考与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