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篇1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现状 对策

【Abstract】Nowadays the world compete the environment already and gradually vigorou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want to want to exist continuously and then must establish to rise the own 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Our country affiliation after the WTO, courageous" walk out" apparently common ground of the local entrepreneur. However the weak of 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real strengths is a realistic problem, therefore the 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must recognize pure oneself, fast development strong, the talent match with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mpany. This text is from the our country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competition ability's present condition, analyzed the lowly reason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put great emphasis on to bring up the solution's way with the counterplan.

【Key words】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 Present condition; Counterplan

【正文】

一、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

p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1999年)》,中国在参评的46个国家中,管理竞争力排在第40位,总体竞争力排在第38位,内在竞争力排在第33位,环境竞争力排在第40位。这说明:我国大企业的竞争力还不行。

p 1.管理竞争力。我国企业的管理竞争力成下滑趋势,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竞争力、公司绩效竞争力同企业管理竞争力相关系数达到了0.9191和0.8895。因此,企业管理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和公司绩效竞争力的大幅度下滑。

2.总体竞争力。在1999年企业总体竞争力排序中,我国企业总体竞争力得分仅为25.72,处于46个国家的第38位,说明大型企业总体竞争水平极低。相比之下,超过80点的国家有11个,其中欧洲7个,美国和加拿大居于第一和第三。可见,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寡,小国的企业在现代竞争中同样可以获得优势地位。

3.内在竞争力。中国的内在竞争力排名第33名。我国企业资源的相当一部分不能适应需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重新构建。多数企业忽视市场信息、商标、品牌、营销策略、企业形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忽视对无形资产的积累与维护;加之,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产品积压、流动资金不足;此外,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普遍匮乏。

4.环境竞争力。从环境竞争力状况看,中国列第40位,处于落后地位,说明中国企业在环境方面存在着严重制约企业竞争力发展的问题。市场竞争是企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排33位比整体环境上的竞争力排名提前了7位,说明了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的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二、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1.我国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产业集中度过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表一已显示出我国产业集中度过低,除垄断行业集中度已在50%以上,其余产业的集中度过低,而日本则均在60%以上。从日本1973年与我国1992年的比值可以看出,纺织、机械、建材加工、食品制造、电气机械等的比值达9-33.1倍。可见,我国产业集中度确实过低,极难达成规模经济效应,再加上企业管理模式封闭化,企业竞争力由此更会低下。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总额1998年约2000亿美元,而美国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同期销售额3057.31亿美元,远远超过我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的总和。我国企业如果能有10个进入“世界百强”,其竞争力之强自不言说。正是由于没有世界级企业,我国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极低,大中小型企业间分工不够合理。据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发现,机电产品外购零配件价值仅占一半左右,其中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地质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加工设备制造等更低。相反,日、美企业在组织形式上越来越由虚拟生产到虚拟营销等。如日本丰田公司本身只有10个工厂,只制造汽车引擎和车体等核心部件其余的零部件由1240个协作厂提供;松下公司算是自有子公司较多的,共190多家,但其关联公司更多,涉及全球近5000家协作厂商;美国“通用汽车”设有130个工厂,协作商达6000余家,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专业化协作程度确实很低。

表一:

行业名称 中国CR4 中国

CR8(1992) 日本

CR8(1963) 日本/中国

1990年 1995年

食品制造业 1.4 1.9 3.1 65.82 21.2

造纸及纸品业 7.5 7.4 10.6 78.4 7.4

石油加工业 33.4 45.9 52.4 75.0 1.4

化学工业 12.1 11.2 13.2 68.9 5.2

建材加工业 1.4 3.4 2.3 65.6 28.5

黑色金属加工业 22.3 31.5 31.5 76.4 2.4

有色金属加工业 13.3 15.9 19.5 77.3 4.0

橡胶制品业 7.8 23.0 15.6 76.0 4.9

机械工业 2.3 6.0 4.1 63.5 15.5

交通设备制造业 14.9 27.3 34.2 72.6 2.1

电气机械制造业 5.8 8.5 1.6 68.5 9.0

纺织业 0.8 2.6 1.4 46.4 33.1

资源来源:1.杨伟民:《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第5期;

2.课题组:《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分布规模经济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3.刘继兵:《我国产业组织中的适度垄断和有效竞争》,《江汉论坛》1995年第9期;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普遍低下。我国多数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像机械行业主要产品技术有57%使用国外技术,国内自主开发的仅占43%,其中514家重点、骨干企业的2009种产品中,达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的只占17.5%,许多产业内我过企业的研究开发还只限于外围技术,在产业核心技术上还对国外引进技术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据估计,世界500强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全球的2/3以上,且这一比率还在不断上升。1997年,世界500强研究和开发费用2240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12.8%。而我国的投资不过14亿美元尚不及“爱立信”的1/31。据统计,我国全部大型企业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40%,即780亿美元左右,再从科技人员来看,我国企业科研人员占全国科研人员比不足30%,远远低于美国85%的水平,仅及韩国60%的一半不到。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确实低下。

三、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在谈及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时,有必要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性及构成作必要阐述。

1.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性及构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它包括五个层次的深刻内涵:a.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b.它是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他能力的统领。c.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d.它是长期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发生质的变化。e.它是企业长期积淀形成的能力。因此,可以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的能力。但是《哈佛商业评论》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更具权威性: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协调多种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某一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是企业独具的支持企业保持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基础性的能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①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的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②独特能力。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从竞争的角度看,还必须是独树一帜的能力。如果某种能力为整个行业普遍掌握,就不能成为核心能力,除非这家企业的水平远远高出其他企业。所以,传动系统的确是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福特汽车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由于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因此不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

③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是通向未来市场的大门,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算得上是核心竞力,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散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提供创新产品,比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成功地进入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夏普公司利用其在平面屏幕相关能力上的领先技术,成功的进入了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脑、微型电视、夜晶投影电视等多个市场领域。可见,随着产业技术的演化,核心能力可以生长出许多奇妙的最终产品,制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④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人民可以感受到,但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⑤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别的企业无法模仿和替代的。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磨练,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能力,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替代。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企业因行业地位的不同导致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同,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找出关键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确保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规模扩张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文化凝聚能力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整合能力,主要包括:

①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有技术的支撑作用,企业才能经久不衰,永保竞争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往往拥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导致它的竞争力极强,当一个企业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的时候,他的竞争力就很强,甚至可以强到垄断,像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芯片,微软公司的软件,柯达公司的感光胶片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没有高科技做坚强的后盾,想成为长寿公司是难上加难。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转化的能力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尤为重要。此外,要将技术优势转换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则还需企业其他能力的辅佐。

②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即竞争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一个机制灵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必须具有一个较好的企业制度,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首先建立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企业制度也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都是相对的。制度创新也就是企业制度安排上,能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创新活动,在制度安排上经常推出一些非常新颖的,而又能够和生产力相适应的东西。企业要始终保持制度上的先进性,就必须具备不断制度创新的能力。可以说,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③规模扩张能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相当的规模优势,才能在经营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组建行业集团,成为本行业中少有的几个寡头垄断企业,最终成为行业垄断的大企业。

④管理创新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也是生产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把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的组织起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进行管理。然而,由于管理的水平不同,相同的生产要素形成的生产力也就不同,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不同,所谓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对生产力的组织,一方面表现为对企业生产关系的处理。

⑤文化凝聚力。企业文化创新,是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上,能够不断的凝聚人们的思维方式,保证企业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是企业独特的创新精神,体现着企业团结奋进的文化内涵,只有具备这种内涵的企业,才是一支顽强的队伍,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力做到经久不衰。

⑥战略创新。企业经营战略选择高人一筹的时候,你肯定有竞争力,选择失误,肯定谈不上竞争力。所以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是在企业经营战略上经常用的奇招,这种奇招导致企业拥有一种心理竞争力,也就是比别人更强的竞争力。所以,是企业战略上的一种举动,企业战略选择上的一种创新,能够使企业拥有比别人更强的竞争力,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

2.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股份有限公司尚不普及是我国大中型企业难以成为现代企业和跨国公司最大的制度性障碍。

(2)企业外生性扩张阻力过大。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而壮大起来的,仅靠企业的自我积累既软弱无力又进程太慢。我国却由于地区与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过高,兼并机制不灵,与国际兼并趋势形成强烈的反差。企业规模小,结构雷同,靠跨区域部门的兼并联合来壮大竞争力的巨型企业难以脱颖而出。由于优势企业不能按企业自主意愿来实现扩张,结果还导致原有的竞争优势由于不能及时扩张而丧失。致价格扭曲和产业竞争过度。对国内企业竞争而言,由于行政力量和价格扭曲的双重保护使相应的市场进入壁垒失效,如规模经济、资本、技术专利壁垒等均失效,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而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却无法出现。

(4)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机制不活,人才缺乏,投入不足。我国企业产品几十年不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是知识成为经济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应用的新科技成果仅仅是我国科技成果的极少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十分低下。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30-40%的水平,尽管我国也有一批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也有些企业形成气候,但大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处于艰难的经营之中。中国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科技投入的比例、科技产出的比例、科技产出的状况,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对科技人才不够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低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低的致命弱点。pp

(5)缺乏协同竞争意识。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协同竞争意识,比如:家电行业的空调大战、彩电大战,无非就是相互压价,你争我夺,靠降价争夺市场份额,实力大的坚持时间长,规模小的挺不住退出,到头来多败俱伤。企业在竞争中还往往容易忽视合作,我国多数企业追求“大而全”,造成各地产业趋同,以致生产能力过剩和经济效益低下,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造成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既浪费资源,又难以形成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企业过度多元化。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企业、大集团为了实现其资产规模的扩张,在本行业进行大规模收购兼并,将投资范围扩展到非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领域。其状况是:横向产业跨度过宽,纵向产业链过长,核心产业虚弱,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孙孙公司层次过多、结构松散。说起来企业块头很大、管起来四处跑冒滴漏、算起来没有多少能赚钱,这样的企业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企业的竞争力都无法构成实质意义上的集团企业。这种不注重主营业务、培养核心产品的功能、过度多元化,必将成为引发此类企业破产的直接根源。

四、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应加快改革,重新分解国有资产,承认地方政府的所有权,设立与行政职能了完全分立,专门从事国有资产委托和经营的经营公司,使国有股分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发展民间投资机构和企业相互间投资,进一步发展和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效率。其次,要从组织管理制度上理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视会的分工、监督与协作关系。严格按《公司法》设立制衡机构,不得身兼二职,保证决策科学化,防止集权化。再次,要大力构建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引进经营者股权制,将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竞争。首先,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意识到进入WTO后面临着国际竞争,有了这种压力并转化为动力才能真正把我国企业改造成为现代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质量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型企业应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世界科技开发的前沿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与合作者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第二,要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三,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要深化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次,自主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步伐,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创造真正能吸引人才的企业氛围。

3.第三,要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之路有两条:一是专业化发展路径,二为多元化发展路径。 前者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企业的 不断发展。后者是指企业从事多个产品或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实现企业的不断扩张。以“做强”为培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点,加快企业资产重组,切不可一味求“大”求“洋”,企业多元化经营更应慎重。尤其对于高集中度行业的企业而言更应把企业做强做大。企业在选择产品线时应建立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多元化(同“心”多元化)。否则不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本行业外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或者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丧失或没有建立起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泰国正大和韩国大宇。在处理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时,企业应潜心主业,围绕着主业经营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与同行业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技术、方式和方法,使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搞好主业的基础上,再考虑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发挥核心竞争力的溢出效应,实现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通常,企业在某一领域中不具第一位的优势,一般不轻言搞多元化发展。据《财富》杂志的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有194家,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的有146家,而无关联多元化的企业则很少。这就提醒我们,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来制定正确的战略定向。大凡成功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无不是从专业化做起。细分市场,找空档,绕过市场壁垒或技术壁垒,从市场最急需的产品入手,“做深、做透、做大、做好”,只有东方亮了,才能西方亮。

从专业化做起,也就是凝练企业自身的技术、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领先市场或替代现有产品市场的能力,即使有好的体制、机制,也不一定能成长发展。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才能巩固和拓展市场。重视技术创新,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导向。如万向集团提出: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我创新,我存在。

从事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世界性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品牌占领市场;二是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 、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法等,这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神火集团是从事煤炭生产和加工起家的,在采煤及其它生产工艺上,有独到的创新能力,在同样条件下,煤炭生产的成本低、回采率高、高附加值产品产率高、质量高。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企业应当集中力量搞好主业。

4.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人的价值理念,是思想范畴的,也就是人在价值理念上认可这个企业制度安排,这种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创新

就是在企业文化的本身,要不断的按照企业发展,来审视创新问题,企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的创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上、企业经营哲学与经营理念,以及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现与实质的统一,并且与本企业的技术特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

5.供应链的建设。进入WTO以后企业商业化的目标应当很明确,就是我最终能为公司的股东带来多大价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要看在什么行业里,要比你的客户服务,要比你的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绩效管理体制等等。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成本,利润以及最后股东价值最大化都有影响的一种核心能力。中国企业入世以后不光是面临跟国外企业竞争,而且是面临着跟随国外最优秀的企业竞争。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你在供应链管理不具有优势的话,你干脆不要参加竞争。中国企业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对手应该仔细从整个价值链上分析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从整个价值链上对自己与国外先进水平作为一个分析以便从中找出一些策略性杠杆,通过运用这些杠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6.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入世后,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国际经济竞争的洪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能适应这个新环境的企业,就能让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条款为我所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不能适应这个新环境的企业,就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手脚而寸步难行、气息奄奄。在这个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管理思想创新,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创新起着导向和决定性作用。只有管理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整个企业管理的创新。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在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是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首先要有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领导集团,其次,还要有一支精通企业管理的经营管理队伍,最后,还要建立一个能够不断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机制入世后,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资本经营能力;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企业科学管理水平。通过采用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模式和国际标准体系,使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研发、生产、质控、物流、营销、环境管理等系统尽快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为培育WTO环境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8.实施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可为潜在的竞争设置一道进入的壁垒。差异性产品、差异、差异化的经营方式具有竞争对手不可替代和模仿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差异化程度和购买者对某一商品偏爱程度的增强,排斥新竞争者的进入壁垒就越高。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这一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信誉可以减少该领域的进入点,使潜在的进入者难以介入。

9.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规模经营能力

如果以量化的形式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规模经营能力是重要指标之一。没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和现金流量,就没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成本函数上看即C(q)<C(q1)+C(q2)+…+C(qn),其中,q=q1+q2+…+qn,而规模经济则意味着C(q)/q递减,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入世以后,我国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国外的企业也要占领我国市场,我们面临着国外一大批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从经济规模上看,我国的企业与国外大型企业的差距是很大的,据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7月推出的排行榜,2001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榜首的美国沃尔玛公司,营业收入为2198.12亿美元。这次美国公司在500强中有197家上榜,我国企业上榜11家。我国企业排名最前的是第60名国家电力公司,营业收入为483.74亿美元。在这次排名中,我国企业已有了很大的进步(1995年只有3家企业入选500强),但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排名第86名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员工为93.7万人,收入为403.88亿美元;而排名第2名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员工为9.79万人,收入为1915.81亿美元。由此分析,压缩员工人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规模经营能力,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举足轻重的要素。

结束语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计了如何推动我国“新经济”的建立,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幺?新的经济理论叉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究竟“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信息产业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全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桂·0产业,在采用信息植术进行改造后,将健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篇3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 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篇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遭受沉重打击,但生产设备在战时遭受破坏的程度并不严重,工业生产在1947年就已经恢复到了战前1937年的水平。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英国经济在60年代以前获得了较为平稳缓慢的发展。1947~1951年,工党政府执政期间,虽以《经济概览》的形式公布了英国简单的年度经济计划,但没有制订像法国等西欧国家一样具有连续性的中期宏观经济计划。直到60年代以前,计划化的反对者仍在英国占上风,历届政府一直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60年代,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英国政府开始制订全国性的中期经济计划。60年代末期,由于英镑危机及国际收支危机等加剧,英国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政府重新捡起应变性的经济政策,集中力量摆脱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失衡的困境,国家计划也没有得到认真的实施。本文着重研究英国开始实行经济计划的背景、经济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并对其计划实践做简单评价。

关键词:英国计划调控市场经济

一.英国战后制定宏观经济计划的历史背景

(一)英国战后经济与劳动生产率的低速增长以及国际地位的下降。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其他发达国家实力的削弱,英国仍被公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强固。1950年,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73.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高于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195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为8.6%,在西欧七强中居于第二位。但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显著慢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明显处于下降趋势。与经济发展缓慢相适应,英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也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50年代以后,英国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上升趋势。

(二)英国经济"停滞"主要有两个原因。①劳动生产率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是英国经济"停滞"不前的第一个原因。造成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的原因,诸如,经济结构老化以及低效率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产业特别是作为战后经济增长动力的制造业长期不振,而第三产业过分膨胀;科技成果应用较差,重基础研究而轻应用开发;劳资关系紧张,等等。②由于政府集中力量摆脱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的困境,以及维持英镑的价值,致使政府一直采取短期的应变性经济政策。这是英国经济"停滞"不前的第二个原因。特别是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及其政策主导思想的迥异,政策缺乏连续性,削弱了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为改善国际收支和维护英镑的地位,政府采取的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是:紧缩-调整-国际收支改善-膨胀-回什-国际收支恶化-再紧缩。英国早在1948年就宣布为"福利国家",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非常高,1969年约为50%,其中,社会保险费占政府支出比重的一半左右。这种重社会福利而轻公共投资的倾斜政策,降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果。"福利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以及工资上升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加剧了通货膨胀,由此抬高了出口价格,使之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导致了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因而抑制了经济增长。

为了克服上述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和相对滞后的局面,从60年代起,英国连续制定和实施了三个中期国家计划。

二、宏观计划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

(一)1947~1951年工党政府的年度经济计划。战后工党内阁刚刚成立,政府就把国有化政策、社会保险政策和经济计划作为三大支柱。考虑到制订和执行中长期经济计划的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因此把重点放在每年制订一次的年度计划上。在第一届工党内阁时期,政府每年以《经济概览》形式简单的短期经济计划,对未来一年经济进行预测,并就若干方面提出指标。

1947年2月发表的《经济概览》的第一部分取名为"经济计划",公布了工党政府所设想的经济计划的性质、目的、手段以及若干具体内容。

关于经济计划的性质,明确地指出政府要采取不限制个人选择自由的计划或"民主的"经济计划,即所谓"民主的"政府,为了保障每个市民最大限度地选择自由,必须实行其经济计划"。

关于经济计划的目的,指出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经济政策的目标并规定这些目标的先后顺序;(2)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经济信息,以指导人们进行经济活动;(3)利用经济手段使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于计划的手段,指出:(1)要建立能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的机构;(2)从保障全体人们利益出发,制订把需求和资源供应联系起来的国民经济预算表。于是,成立了中央统计局和经济部,作为经济情报和资料的准备机构;制定了劳动力、国民收入和支出方面的预算表以及有关国际贸易、投资、石油、电力、钢铁、木材和其他稀有物质的预算表。但由于种种原因,1947年的计划任务大多没有完成。

1948年成立了制定计划的机构级经济计划局,经济计划进入了较为正常的轨道。

1948年和1949年的《经济概览》比1947年详细得多,列进了更多的统计数字和国内关键生产品及部门的产量和出口计划;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投资计划,特别是发展基础工业和公共事业以及新型原料的开发和技术开发。

1948~1951年的年度计划目的主要是如何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来促进英国经济发展、改善国际收支。由于有"美援"作后盾,加之政府对经济计划执行作了较大的努力,计划执行的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1951年大选中工党失败,成立了保守党内阁,英国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大的转变。保守党政府抛弃了工党的经济计划路线,代之以凯恩斯的应变性需求管理政策。

当时,随着工党政府的,舆论界对经济计划的评价也被倒转过来,认为计划没有必要,又没有实效性。认为在战争和战后复兴时期,资源不足和供给不足,计划是必要的。而英国经济已结束了战后复兴阶段,到了供给能力已被解决的50年代,计划已失去了必要性。另外,从工党计划的实践看,计划的批评者指出,计划既没有控制企业活动和劳动力分配的有效手段,又不能根本解决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因此计划没有实效性。鉴于上述思想的影响,保守党政府主要采取控制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企图达到政府的五大宏观经济目标:防止通货膨胀、维持国际收支的正常平衡、提高经济增长率、充分就业、扩大英镑在国际货币交流中的作用。结果,保守党的新经济政策以失败而告终。

(二)保守党内阁的第一个中期计划。以1961年英镑危机为转机,保守党对经济政策的观点开始发生了变化,提出了扩大生产、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出口的中期计划以代替原来的短期的需求调整政策,开始强调经济计划的作用。为此成立了"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国民收入委员会"等机构着手制定和实施计划。

1961~1966年计划的目的是;①制定关于未来5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对国民经济的综合预测;②确定国民生产增长和对资源利用的安排;③设立为实现潜在增长力的各项基本条件。成立此时期的计划机构: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开发局。

1961~1966年计划采取五年计划模式。为了达到计划的经济目标,政府采取了刺激需求的政策:降低法定利率、增加财政支出。由于1964年国际收支危机,黄金和外币余额约减少了4.5亿英镑,出现了英镑危机,1961~1966年计划便彻底破产了。

(三)工党内阁的1965~1970年国家计划。为解决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危机的矛盾以及"滞胀"问题,工党政府采取了以国家计划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提出改编和强化经济的管理机构,使经济计划发挥更多的作用。增设了经济部,并把前政府成立的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开发局所担任的制定计划的任务和计划资料全都移交到经济部;改进"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职能,使其成为计划的协调机构和产业政策的规划机构;成立"经济计划局"和"经济计划委员会",作为制定地区经济开发计划的机构。

1965~1970年国家计划有两部分组成,约500页。第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计划,由计划的概要、增长的基础、产业部门、资源的使用四个具体部分组成;第二部分是各个重要产业的计划,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及改善国际收支是计划的主要奋斗目标。工党政府为实施计划,除采取旧的财政金融政策外,还制定了若干新的政策手段。比如,1966年1月实行了"投资补贴制度",1966年5月又实行了"选择就业税制度",1966年12月成立了"产业改组公司"以推进企业必要的合并和集中,进行产业改组。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967年11月英镑贬值等一系列危机,是英国经济以及国家计划政策思想的转折点。为渡过这次危机,工党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得不从以"国家计划"为框架的长期结构政策,再次倒退到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收入政策并用对国际收支进行短期调节的政策。1987年以后,国家计划实际上被放弃了,企图改善英国经济的痼疾,达到较高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国家计划也因此破产了。

(四)工党政府的1967~1972年的预测性计划。1967年,前计划破产后,经济部制定了名为"未来的任务:对1972年的经济预测"的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两个条件,即国家收支和潜在的增长力,对1967~1972年的英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收支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967~1972年的计划仅仅限于预测,政府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计划的实施。1968年起,英国经济实际上陷入"低增长、高物价"的慢性"滞胀"阶段。1972年,国际收支赤字高达6.83亿英镑,又陷入国家收支危机;而1967~1972年的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2.3%,劳动生产的增长率平均为3.6%,而工资上升率惊人,消费物价上涨率也很高。但进入7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率都有所上升。可以说,60年代工党政府的计划从长期效果来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70年6月保守党政府上台,自此后,无论是保守党政府(1970~1974年和1979年以来)内阁时期,还是工党内阁(1974年3月~1979年5月),都没有再制定综合的经济计划。

1974年工党政府重新执政时,曾尝试在扩大国有化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协定体系,政府同重要工业中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缔结计划协定,重新尝试某种形式的经济计划。计划协定体系的核心是政府与企业缔结关于三年计划的协议,协议每年修订一次。但英国政府没有制定全国性宏观计划以协调这些"计划协定"。保守党上台后,放弃了这种干预方法。

总的来讲,1967年以来,工党实行经济计划的思想已发生变化。由于以前几个计划的失败,工党政府对国家计划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1970年以来,英国政府放弃了国家计划调节。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其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恢复到自由主义经济",促进私营部门的竞争,提高效率,扩大供给能力,把国家对经济的介入控制在最小的限度,放弃计划调节,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缩减公共支出、实行减税等以刺激企业的经济活动。

评价:

英国的经济计划,经过了战后初期的初步发展和60年代经济计划化的兴盛时期,70年代以来则完全放弃了宏观经济计划。总的来说,其计划实践是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如下:

1、政府不能把指标性的国家计划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没有建立单独的永久性的计划机构,每届政府制订计划都是重新建立新的机构,使计划工作缺乏连续性;计划没有具体化,无系统性,1947~1951年的年度计划没有辅之以周密的中长期计划,60年代的计划没有年代计划补充和修订;计划制订方法也较落后。

2、计划机构如经济部、全国经济发展经济委员会以及国家经济开房局,实际上没有实施政策的权力。握有政策实权的是财政部,而英国财政部最优先的政策目标是保持国家收支平衡、维持英镑的比值,为此往往采取传统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短期性调节。因此,每当遇到国际收支危机时,就采取"一张一弛"的应变经济政策,而放弃国家计划的长期目标和政策路线。

3、计划本身也存在缺陷。除1967~1970年的国家计划外,其余的计划都比较粗糙,计划局限于预测,缺乏实施的可行性。特别是作为经济计划的核心-产业结构政策很笼统,类似于物质计划,没有明确指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产业机构变动的方向,致使产业政策缺乏实效性,产业结构变革乏力,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国家收支的改善。此外,计划缺乏伸缩性,没有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改,计划的破产在所难免。

4、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使计划难以贯彻始终。战后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工党政府倾向于国有化政策和经济计划,而保守党强调实行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和自由经济。两党政府的政策措施迥异,往往一届政府的长期经济政策尚未显出效果之前,就发生了政策的更替,随之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政府的反复变化,使计划的长期政策难以产生实效,加之重大事件的压力,计划的政策措施往往被应变性经济政策所代替。

5、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计划往往仅反映政府的政策意图。政府虽在谋求同产业界、工会的协调上作出了努力,但难以得到他们有效的合作。而且,在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由来以久,加之计划的失误,人们对经济计划容易失去信心。

篇5

关键词:新经济;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财税政策

在当前新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的经济整体上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内在的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比如,当前劳动力素质较低,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及国际上的经济形势不断影响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力。所以,目前必须要将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

一、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成方向变动,且变动相当之大,甚至许多中小企业会逐渐发现他们生产成本的价格上涨的速度与物价的上涨速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前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整体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也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所以现在,各中小企业低于减免征税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国内的其他经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远比不上财政税收政策对整个中小企业的影响来的重要。在当前这个汇率波动较大的经济社会中,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状态会使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碍。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征收额度较高,大部分发达国家会通过较低的征收额度来刺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成为经济霸主不只是因为他的经济稳定且高速发展,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在低税收刺激下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些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那的吃穿住行用几乎都是通过中小企业才得以实现,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能够使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就目前经济情况来说,因为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后和传统使各中小企业没有在急需帮助的时刻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影响,甚至于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福利待遇,减税、免税以及优惠税率对于他们更是闻所未闻。没有合适规范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难以使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进行优化和发展的,而目前,我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只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二、新经济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并不完善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的保证,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国家的税收负担,但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不能与其内部生产活动相适应,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生产力的下降。我国自身是希望建立一个健全的、综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但是在税收优惠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通过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应的降低,而且如果企业年底出现了亏损,还可以获得国家的递延补偿;但是对于经营企业的个人所得税所实施的优惠政策较少,而且在一些研发和投资方面的费用还存在一些困难,既没有对于进口货物的免征政策,也没有关于转让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新兴的,同时也是急需要整体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资源和产业所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还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扩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不能够完全明确国家的财税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但同时因为规模较小,人员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缺乏高级的财务专管人员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财税方面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是每个中小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就需要专业的税收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规划,但是因为人员数量优先,专业素质较低,知识储备不够,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障碍,整体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果要使各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完全理解国家的财税政策,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收风险筹划制度,处理好税收收入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不仅是因为人员数量较少,还因为其工作能力较弱,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不能及时接收和掌握,使企业对自身的税收难以完全掌控,这样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自身减少税款,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税收风险。

(三)国家对于财政税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尽合理

我国当前资源配置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科研所,各中小企业因为国家或是本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势必会降低在科研方面对于企业的刺激,再加上本身对于开发、创新、优化各项资源和结构缺乏兴趣,很难成为国家科研方面的主体。而且各级政府普遍只重视各项研发的结果和所得荣誉,对于其结果对当前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就很难发挥国家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各项研发的影响,也不会鼓励企业去大量研发适合群众使用的新型产品,从而会导致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而收益却止步不前的情况。

三、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

(一)建立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想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各地方的经济能够平稳运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影响较大,这就表明我国现在如果想要整体经济有序发展,势必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前进步伐,同时政府以及国家相关财政部门也需要做出相关的管理措施,出台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如果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氛围,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对各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才能总体提高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优惠政策的范围,使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化,进而刺激他们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来看,我国财政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大量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同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在科研方面,我国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为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他们不仅发展自身的产业,还可以大力创新新型技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循环。

(二)政府应适当的实行扶持政策

由于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的中小企业出境可以说是较为窘迫,所以现在只能通过政府的扶持和适当的税收制度,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政府需要对企业发展的规模、经营模式、存在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新的适当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但是,政府的财政资金拨款的条件还是需要严格的审核,以免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在税收的优惠方面,也必须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只有政府推行公平公正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才会实现公平公正的的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相互刺激、相互激励,使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当某个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盈利时,国家也需要适时的出台相关财税政策,对于快速发展且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者是适当的降低税收的征收标准,使税收优惠的范围能够兼顾很多企业;对于发展较慢、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从而使企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三)完善企业内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范围的同时也要有针对的实行,税收优惠除了可以使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还可以影响企业内部的员工收入。政府可以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资,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使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员工的知识储备,使整体的工作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对于税收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还需完善

如果要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和协调。首先,政府应该使各企业内部财政部门相关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税收权力和义务,明确自己不仅有纳税的义务还有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其次政府可已通过相关宣传,使企业养成自觉主动纳税的习惯,降低企业出现税收风险的几率;最后还可以使企业在内部实行一些队友偷税、漏税人员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

篇6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 发展 启示

引言

美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历经50年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面临着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美国哈佛大学Jorgenson教授和BEA局长Landefeld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在他人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建立了美国国民核算体系的新框架(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NATIONAL ACCOUNTS,本文中简称NA)。NA作为BEA的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NIPAs)2003基准化的一个调整。新框架的范围被严格限定在现存的市场账户,并专注于提供一个整合的、完整的和一致的账户体系。Jorgenson(2009)在《收入与财富评论》杂志上对NA又进行了一次完整修订,使之更能够适应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等新的经济形势,同时也和2008SNA取得一致。美国经济分析局在2013年7月已经部分推行NA,比如把研发、电影版税等纳入GDP核算体系。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新的核算标准的国家。

NA的主要贡献

(一)旧体系的修订起因

美国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由于不需要像SNA那样考虑国际通用性,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了一些世界上较完善的经济核算账户。这些账户被定期更新,为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在美国战后快速发展,以及应对各种危机的过程中,表现良好。但是,美国国民核算账户体系是为了解决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更多关注经济运行状态和维持经济的增长。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新经济、创新经济的涌现,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的陡然增加,美国的经济也不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和内部经济环境突变带来的冲击。与此相适应的是,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也已经从维持经济稳定到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方向进行转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新的理论模型,定义新概念、发展新的统计或指数方法、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时效等。因此,美国的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很多数据使用者纷纷建议对这些账户进行修订。

(二)旧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少整合。为了满足不同的政策和分析需要,这些账户的某些组成部分是独立编制的。比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编制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账户;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编制生产力统计账户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编制其它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完全包容的。美国账户的不完整、不一致和缺口的存在降低了其用于分析的价值。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矛盾更加突出。

2.范围和结构。从一开始,就有人建议扩展这些账户的范围来包括非市场活动。美国账户的创始人之一Kuznets认识到了只专注于市场活动,而把住户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等和其它更广泛的非市场活动,以及有生产价值和产生回报的资产排除在外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战后经济增长的源泉,广大学者开发了多种补充序列。

3.概念和方法。美国账户在核算美国经济时所采用的概念和方法更新太快,以至于与更新较慢的国家间的可比性受到了影响。同时美国的账户系统和SNA也存在很多不一致。

(三)新账户体系(NA)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设计

NA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总体上讲,主要为了适应经济的全球化,以IT为标志的“新经济”,研发、创意和知识产权为标志的创新经济、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到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提高以生活水平评价的经济增长的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以期实现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提供最好的核算服务。

NA最重要的扩展包含对分析经济增长和生产率重要的无形资产,例如研发支出和住户生产一类的非市场活动,以及以所有权方式对国际交易或与微观账户相联系的宏观账户进行记录等。NA同时拥有现价和不变价的投入产出数据的一系列生产、收入和积累账户和高度一致的各个分行业的数据和汇总数据。

1.全球化的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对统计部门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该国地区之间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世界经济的准确数据。全球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相互依赖,跨国公司的激增,技术的国际间转移,国内市场对国际贸易的与日俱增的依赖,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政策上的相互依赖导致对统计标准一致性的迫切要求。这些工作包括协调、规范、修订现有的国民核算账户体系(SNA)和国际收支平衡手册(BPM),国际间数据传播标准以及一系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核算等的指导手册。

NA的优势在于弥补使用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现有的国民账户体系之间的差距,从而满足经济变化需求。比如,为了提供跨国公司对经济影响评价所需要的数据,通常要求统计部门直接对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海外活动数据调查,同时开发可供选择的核算账户体系。

NA是在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s)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发映在BEA的国际账户体系中。该体系包括记录进口、出口和来自国外收入交易记录等国外交易经常性账户。NA中涉及到核算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账户包括:国外交易经常账户、国外交易资本账户和美国国际状况账户。

2.新经济的适应。软件和硬件对于信息技术而言都是比较重要的,这点反映在巨额的软件支出上。NA采用BEA的核算方法,对三类软件进行区分——预装的、定制的和自主化的软件。预装软件是以标准化的形式销售或认证的,以包装的形式配送或是从互联网下载的电子文件。定制软件是按照特定用户的需要设计的,并辅之以分析,设计和编程等所需的定制服务。1998年以来,BEA对来自BLS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所有预装软件采用匹配模型价格指数。BEA采用编程人员的工资数据来核算自主化软件和定制软件的价格。定制软件和自主化软件的价格采用预装软件的价格和编程人员工资的加权平均来核算,并人为地设定编程人员工资占75%的权重,预装软件的价格占25%的权重。

NA中整合的行业数据和汇总数据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源泉核算作用明显,而且容易进一步分解分析。比如,可以揭示美国1995年后,有多少产出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来自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等IT投资品的生产效用的提升而引致的。

3.创新经济的适应。NA将研究与开发支出、创意投入等认为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将来会产生预期收益,而不是仅仅产生当期收益;而且研发等的收益可由其所有者来分配,这就使得研发支出具有经济资产的属性。长期以来,经济学者力图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并因此将研发驱动的经济称为技术驱动型经济或者创新经济。

NA对创新经济的重要扩展包括人力资本(Jorgenson,1996),研究与开发支出(Christensen和Jorgenson,1996),和自然资源(Wright,1990)。更近期的研究成果还对管理革新的价值和其它无形资本的重要性给予了关注(Corrado,2005)。所有这些资产对于增长的重要性是明确的,然而在这些资产上的投资通常是由个人或是公司使用资本完成的,这些形成的资产很少被买卖。其结果是尽管这些都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产,但是通常被作为非市场资产对待,其原因是这些资产不存在显著的第三方市场和附属的市场价格。NA如同针对耐用消费品和政府资本的处理一样,通过研究改进账户体系使其包括研发支出和其它无形资本,以改进这些账户的估价基础。在原则上,NA将未给研发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研发不归为固定资产,而是记作中间消耗。除非直接计算出研发的市场价值,否则NA就按照包括失败研发的成本在内的成本总额确定其价值。

研究与开发支出是1993SNA没能解决的问题之一。该问题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93SNA增补修订问题清单”44项议题中位列第9号,属于“非金融资产”类别。2009年12月的2008年SNA中已经将研究和开发支出归为非金融类投资。2008SNA在这点上和NA是一致的。

4.经济增长的来源。经济增长的来源对估计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劳动服务,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可以估计经济增长的潜力。NA中对不变价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的基本革新是,引入用户成本公式来虚拟资本服务的租金。SNA传统上以市场租金来做此虚拟,但是市场租金的数据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不能满足一个整合的和一致的美国国民经济账户对资本服务的需求。Jorgenson(2008)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来源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解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原因。

NA将GDP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产出等。为了构建GDP的数量指数,NA首先将产出在消费品和投资品之间进行分配。投资品包括耐用品和建筑物,消费品包括非耐用品和服务。NA构建消费者,机构和政府的耐用品服务,以及机构和政府不动产的价格和数量指数,作为虚拟的资本服务价值的一部分。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价格和数量采用环比的Fisher理想指数,来构建GDP的价格和数量指数。NA将GDI定义为包括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等项目。GDI中劳动收入的数量指数构建是根据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劳动报酬的数据。同样使用环比的Fisher理想数量指数构建劳动收入的价格和数量指数。核算不变价的资本收入、财产报酬、折旧和资本资产需要资本品的价格和数量数据。通过联合劳动和资本收入指数来构建GDI的价格数量指数。劳动和资本的权重是劳动和资本收入在GDI中的相应比例。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不变价GDP与不变价GDI的比率。多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被解释为使用投入去生产产出的效用增加,或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出所需投入成本的下降。它是预测经济增长预期的最重要指标。NA中整合的行业数据和汇总数据对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明显,而且容易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分解,得到各个行业的生产率。

5.经济增长的质量。NA中净支出的数量指数是关于社会福利的一个核算;Weitzman(1976,2003)建议,其包括当期消费的数量和未来消费的净增量。相似的,净收入的数量指数是关于经济创造的劳动和财产收入的一个核算。不变价支出与不变价收入的比率称作生活水平(Level of Living),一个产生于当期和未来消费的福利数量指数,其与劳动和资本服务的供应形式相对应。生活水平的高低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从而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NA的创新

NA探讨了国家汇总层面和基于市场交易的账户。针对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创新有:

1.虚拟租金价格。基于Jorgenson(1963)提出的用户成本公式,系统化地利用了资本和资产的虚拟租金价格,这是NA整合BEA的NIPAs和BLS生产率账户的关键所在。为了在投资品生产和资本收入间获得一致性,NA虚拟了住户、机构和政府的资本收入,以及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的资本收入。对于居住用房,NA采取BEA根据出租用房的租金价值来虚拟自有住房租金价值的方法来处理。这一推算是基于市场租金价格。NA根据市场价格来推算耐用消费品,以及非营利机构拥有的耐用品和不动产的价值。

NA将耐用消费品的投资从住户消费中扣除,但是将其与相应资产服务的虚拟租金价值一道纳入GDP核算。NA对于非营利机构和政府部门持有的资产采取相似的处理。由于对等地处理住户、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投资品生产和资本收入,NA中核算的GDP比NIPAs中核算的GDP高10%左右,其中美国这次的调整主要涉及研发、知识产权等,高出3%左右。

2.NA的所有账户都以现价和不变价来体现。NIPAs提供现价和不变价GDP,以及现价GDI,而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提供现价和不变价GDI,以及定义为不变价GDP和GDI比率的多要素生产率。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提供了Jorgenson(2001)提出的美国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所需的数据。经济增长的来源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以及生产率的增长。

NA还包括一个整合的收入和支出账户。收入包括要素服务销售获得的收益,加上来自国外的收支净额,以及来自国外的净税收和转移支付。支出包括以市场计价的个人和政府支出,加上来自国内资本账户的净储蓄。NA中的这一整合账户的优势是部门间的付款互相抵消了,较大程度地简化了账户结构。为了将收入分解为支出和净储蓄的数据,NA提供了现价和不变价的收入和支出账户。经济增长的使用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净储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净储蓄来自国内资本账户和国外交易资本账户,其等于总储蓄减去折旧。NA将生活水平定义为净支出与净收入的比率。这就是当前消费和当期累积的未来消费与资本和劳动服务创造的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NA的国内资本账户中投资包括私人国内投资、政府投资,以及住户和非盈利机构购买耐用品的支出,其都以市场价来估价。国内资本账户提供财富变化的数据,其等于净储蓄和资产重估价值之和。这为反映在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以及收入和支出账户中的当期经济活动,和反映在财富账户中的财富累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内在联系。这些账户的边界在NA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模型账户中保持一致。

(五)NA的应用

NA的建立更多地是为了经济政策的制定,为了将政策从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向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进行转变。

第一,比较明显的是NA能够对经济长期运行的趋势进行准确和一致的估计,尤其是对真实的GDP、生产率、通货膨胀,以及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增长的源泉。

第二,财政政策的制定高度依赖诸如潜在GDP、物价指数和生产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这些预测通常和它们近期的趋势密切相关。因此,明确这些指标的历史数据尤为重要。NA引进研发、创意、IT等时大幅提升了真实GDP的增长速度,当然也使很多研究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对生产率和潜在GDP增长的估计提高。几乎所有的财政决策流程是基于和服从于收入和产出的预测。因此,NA的改进提升了政策制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NA也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新架构中的不变价和现价数据是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等的测算基础。这直接影响到很多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判断。比如,计算机、软件和通讯设备价格快速下降使预测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但是使预测的潜在的真实GDP提高,这样就引导美国政府制定通货紧缩的政策。

第四,NA增进了对账户之间的关键关系的理解。这种关键关系能够影响政策制定者,或者通过影响研究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进而影响政策制定者,这样能够产生不同的改进且更加有希望的经济政策。当然,货币、财政和日常政策的制定者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的信息,但是NA提供的更宽更深入的数据能够在制定更加精确的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NA对中国国民核算体系修订的启示

中国于2002年《中国经济核算体系》,期间国民核算制度方法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际最新的2008SNA的,以及美国近年采取的各种核算方法的调整,中国的核算方法也需要进行修订,形成新的文本。美国的上述实践对中国的启示如下:

首先,中国执行“人才兴国”、“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创新经济”等重大发展战略,无疑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这些战略不仅要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上,更要反映在统计监测和各级政府的统计工作中。即,中国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应该相应进行调整,不仅仅要符合2008SNA的规范,也应该效仿美国的NA,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决策者需要的核算方法和体系。

其次,增长必须保证质量。信息技术、创意产业等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数量扩张,更在于其自身质量和对其他行业质量的提升。中国目前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质量没有实质性进展,这种变相的数量型扩张通常导致产能过剩,同时这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现有的核算方法没能体现出这方面的数据,也无法进行预测,更谈不上为政策的调整做出提前的研判。应该效仿NA中的不变价和现价的账户结构以及分行业分质量等级的核算数据模式。

再次,研究与开发支出等进行资本化。将研究和开发支出计作固定资本形成,并鼓励各级政府开展重点工作。美国在NA的研究基础上率先采纳并践行这一举措。美国BEA已把研发支出纳入2012年投入产出表和2013年国民收入与支出账户的核算与编制工作。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纳入GDP统计,尽管面临着各种技术困难,但符合当代世界经济由传统的要素投入推动增长向创新主导增长转型的趋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6)

2.Corrado Carol,John Haltiwanger, and Daniel Sichel, eds.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3.Jorgenson,Dale W., Mun S. Ho, and Kevin J. Stiroh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he U.S.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ume 22, Number 1 Winter 2008

4.Jorgenson,D. W..Empirical Studies of Depreciation.Economic Inquiry,1996,34

5.Jorgenson,D.W..The Embodiment Hypothe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

6.Jorgenson,D.W..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placement and Depreciation, in W.Sellykaerts,Econometrics and Economic Theory,1973

7.Jorgenson,D.W..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 National Accounts.Richard and Nancy Ruggles Memorial Lecture.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ies 55,No. 1,March 2009

篇7

[关键词]日本地震;政权更迭;新经济增长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43-03

一、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两个“失去的十年”,实际人均GDP年均增长只有1.0%左右,导致日本社会出现了消费不振、财政赤字增加、失业人数高居不下、国民对未来社会保障失去信心等情况。虽然日本自民党历届政府都把治理整顿经济、恢复民众信心当作头等大事,但成效有限,经济复苏和发展始终缺乏强劲动力,最终成为日本自民党失去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年9月,以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政府上台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为了兑现竞选承诺,给予国民更多希望,保住首相“座驾”的“长坐久安”,开始着手制定拟在重新使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

2010年6月,出任政府第二任首相的菅直人在“履职演说”中对以往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日本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日本经济以前所走的“第一条道路”和“第二条道路”已经无路可走,必须寻找日本经济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这也是政府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谓“第一条道路”就是以“公共事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路线。这一路线在20世纪60、70年代因道路、港湾、机场、高铁等大型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给日本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局面,也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到了80年代,当这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时,这种“公共事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成正比,并开始显现“经济泡沫”。到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又实施了过于依赖市场的“市场至上主义”,推行了一条“以生产为核心,偏重供给”的经济发展路线——“第二条道路”,即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合理化”措施,优化机构,裁减人员,恢复企业业绩等。然而,“第二条道路”非但没有使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增长,还造成了国民失业率增加,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国民对政府失去信心等后果。

菅直人政府所寻找的“第三条道路”就是“从以往经济发展政策失败中汲取教训”,推行一条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把具体解决经济社会的种种问题都作为能创造出“需求与就业”的良机,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的道路。

2010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日本未来十年经济战略的主体规划——《新经济增长战略》规划,也被称为实现政府提出的将日本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强有力的财政”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的“三强”目标的具体计划。

二、《新经济增长战略》概要

《新经济增长战略》(以下简称《新战略》)规划是日本政府对此前已经制定的各种经济发展计划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是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规划。《新战略》提出了实行“以解决经济社会现有问题、以扩大需求和增加就业为重心,促进经济成长”的经济政策。在2020年前实现经济增长的7个战略领域和21个重点“国家战略项目”,创造总计500万个就业机会和123万亿日元的市场需求的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列出330多项具体实施措施及时间表。主要目标有:2011年中实现消费者物价指数由负转正;尽快将失业率由当前的5%降至3%;在2020财年前,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2%;实现确保全体国民居有“定所”、工作有“岗位”;逐步降低法人税,将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由40%逐步下调至25%等。

《新战略》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7个战略领域和21个重点“国家战略项目”主要体现在开拓提升优势增长、构筑依托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增长和打造支撑增长平台等三个方面。

(一)开拓提升优势增长方面

包括环境与能源战略和健康大国战略两个战略。环保与能源大国战略提出要创造超过50万亿日元与环境有关的市场需求,增加140万人的环境领域新就业岗位,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亿吨。此战略共有3个“国家战略项目”,即国家通过“固定价格购买制度”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环境未来都市”项目和森林再生计划项目;健康大国战略提出创造超过50万亿日元市场需求及增加284万个就业岗位。共有2个“国家战略项目”,即以促进医疗实用化项目和吸引外国患者的国际医疗交流项目。

(二)构筑依托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增长领域

包括亚洲经济、观光立国与搞活地方经济两个战略领域。亚洲经济战略提出,“推进致力于亚洲经济增长的国内改革,使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成倍增长”,“通过亚洲收入倍增,扩大经济增长机会”等目标。此战略共包括6个“国家战略项目”,即促进基础设施出口项目、推进降低法人税及“亚洲据点”项目、人才培养及高级人才引进项目、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及国际标准项目、构筑亚太自由贸易圈(FTAAP)的经济合作项目等;观光立国与搞活地方经济战略提出“到2020年初访日外国人达到2500万人,将来达到3000万人,并以此带动11万亿日元需求和56万人就业”的目标。此战略共有4个“国家战略项目”,即推进创设“综合特区项目、吸引访日外国人3000万人项目、旧房改造及新建倍增项目和推进公共设施民间开放及活用民间资金项目等。

(三)打造支撑增长的平台领域

包括科技与信息通信立国、就业与人才立国和金融立国三个战略。科技与信息通信立国战略提出“创造引领世界的绿色革命及人类生存革命”、“增加独占世界鳌头领域的大学、科研机关数量”、“达到理工类博士毕业生完全就业”、“促进形成中小企业自由运用知识产权”、“以科技信息通信等提高国民生活的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和“投入研究开发投资占GDP总值的4%以上”等目标。此战略共有3个“国家战略项目”,即强化国际竞争力及培养人才项目、促进灵活运用科技信息项目和充实研究开发经费项目等;就业与人才立国战略共有3个“国家战略项目”,即:幼托一体化项目、职业教育项目和国民居有“定所”、工作有“岗位”的新公共项目;金融立国战略提出了以“新金融立国”为目标,“确立亚洲主金融中心及主要参与者的地位”,“提高企业全球化进程的话语权”,“扩大运用能够使国民享受富裕生活的国民金融资产范围”等。有一个“国家战略项目”即推进创立“综合性的证券、金融、商品等的交易所项目”。

三、地震及政权更迭对日本实施《新战略》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核泄漏等灾害给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开始企稳向好的势头当头一击。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日本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至今难以评估。同年9月,菅直人因种种原因被迫辞去首相职务,野田佳彦出任本届政府第三任首相。然而,面对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中积重难返的经济低迷和震后复兴的巨额资金需求(20万亿日元以上),日益高企的债务负担(已占到国内GDP的210%)和失业率(2011年7月为4.7%)以及日元升值压力、老龄化社会保险福利负担等,都将对日本实施《新战略》产生严重影响。

(一)地震重创支柱产业,短期内难圆“强有力的经济”之梦

虽然本次地震涉及的东北地区的GDP产值仅占日本GDP的8%左右,但是该地区是日本四大工业带之一的京滨工业带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经济主要支柱产业钢铁、石化、汽车以及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受影响的汽车、钢铁等及其相关产业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率近50%。地震致使大量工厂被迫停产、歇业,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地震引发的核电供应部分的关、停等导致电力供应趋紧,这些因素将在中短期内对日本经济增长持续产生负面效应。根据《新战略》规划,到2020年,日本年均名义经济增长率为3%,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将超过2%。本次地震对于本已缺乏增长动力的日本而言,连续10年保持3%以上的经济增长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地震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强有力的财政”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受到挑战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财政作为支持与保障,日本的《新战略》的实施也不能例外。地震前,根据日本财务省2011年4月1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日本的国家债务余额(包括国债、借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为924万亿日元,人均负债约为722万日元,创下历史新高,为GDP的两倍以上。地震后,根据日本内阁府估算,受地震破坏,仅道路、港口、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和企业设备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可达25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3%~5%,而这一数字尚未包括福岛核电站事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这样的损失对已经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财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救灾和恢复重建是日本政府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得不做的头等大事,如果做不好甚至会影响到的执政地位。因此,本次地震及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故等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新战略》的实施,救灾和恢复重建所造成的巨额资金分流使日本政府财政分身乏术,难以支撑《新战略》中需要资金支持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如健康大国战略等。

(三)地震给《新战略》个别领域的实施带来不确定因素

第一,对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出口将受到严重挑战。地震前,日本的核电、铁路、水务等“基础设施出口”发展面临极佳的机遇,亚洲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如在核电方面,日本已与多个国家如约旦、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等国签订核能及高速铁路等合作意向书,拟向这些国家出口成套核电站设备等。《新战略》确定,政府将积极配合核电、铁路、水务等相关企业推动对亚洲的“基础设施出口”。地震以后,核泄漏引发的恐慌不仅影响到日本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已经对全世界的核电产业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原来与日本有核能合作意向的国家很难在短期内与日本继续核电方面的合作,不是合不合作的问题,而是建与不建的问题。另一方面,地震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日本国内掀起新一轮浪潮,在今后几年内,日本很难有剩余力量对外“输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力量。因此,实现《新战略》提出的将核电站等“基础设施出口”市场规模发展至20万亿日元的目标面临极大挑战。

第二,“观光立国”战略将受到严重挑战。根据《新战略》规划,“观光立国”战略作为日本未来经济的一大核心支柱产业,到2020年“达到外国人访日数量2500万~3000万人”并以此带动11万亿日元需求和56万人就业,使其成为日本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之一。地震前,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统计,2010年进入日本旅游的外国人数为861万人,离2500万人的目标还相当遥远,即便没有地震及核泄漏事故的影响也难以实现。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不但给位于重灾区的宫城、福岛、岩手三县的旅游业造成重创,而且对整个日本的旅游业也形成了强烈冲击。除短期内给日本旅游观光产业造成重创外,从长期来看,福岛核泄漏事故隐患至今还未排除,将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非常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日本的观光旅游业都将处于低迷状态。

第三,《新战略》中提出了今后十年以“新金融立国”的目标,将金融业作为未来十年日本服务业的一个新亮点,“确立日本在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等。事实上,地震带来的心理冲击很有可能危及到日本东京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本次地震中虽然东京等大都市不是地震直接灾区,但核辐射波及的阴影还将持续。从日本列岛本身处在地震带上的层面来说,本次地震将深远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安全感。另外,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提高,上海、北京、香港、首尔、新加坡等地金融产业正在对日本金融产业形成冲击,而地震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这种外部冲击。

篇8

内容摘要: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优化产业结构无疑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政策面临的巨大难题,其中多样化是一个普遍的做法。然而成功的多样化政a策须建立在透彻了解区域产业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本文阐释了产业多样性的内涵,分析了多样化和专门化各自的优劣,并就如何推进产业多样化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多样性 产业结构 专门化

问题提出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席卷了全球经济,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大的下滑,特别是一些专门化于某类或几类制造业行业的地区。在危机来临时,这些地区的企业大批破产,工厂大量闲置,经济陷入衰退,这些区域经济的共性是过于依赖某些出口制造业行业。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结构的脆弱性,然而金融危机是导火索而不是问题的根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低劳动力成本的传统比较优势,但是近年来我国尤其是部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与墨西哥的水平十分接近,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低于我国的水平。调查显示,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的用工成本仅相当于我国沿海地区用工成本的38%。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产业大量外迁的现象。2006年统计显示,广东东莞有1003家外企关闭,比一年前增加了三成,2007年仍呈现上升趋势。数据表明了东莞正在经历部分传统产业的外迁,而新产业却未能递补进来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我国许多城市将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于某些制造业行业的城市,产业外迁使得产业结构更加脆弱,甚至使得经济立即陷入萧条。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过于单一的经济将难以自我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很可能因为产业外迁或者产业本身的生命周期而陷入衰退和萧条。应对外迁需要这些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普遍的做法是推进产业多样化,从单一的增长动力转变为多种经济增长动力。然而目前国内对于产业多样化的研究十分缺乏,盲目的产业多样化反而会降低地区经济的竞争能力。正确的产业多样化政策必须建立在透彻了解产业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

产业多样性的内涵

产业多样性本质上就是关于经济成分或经济构成的一个量,那么研究产业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经济成分与经济表现的关系。长久以来产业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在经济研究中被忽略,经济理论着重关注投入增长和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近来受到了关注,在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中,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开始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面临的重要任务。

产业多样性通常被用来指代经济多样性,但是韦晓宏(2008)认为经济多样性主要指经济成分与经济利益的多样性。产业多样性的概念本身在不断的深化。在初期,产业多样性的概念仅仅关注产业种类的多少。产业种类的多少是多样性的一个方面,产业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经济多样性,然而产业之间的分布对于多样性也是十分重要的,Parr(1965)把多样性定义为“区域经济活动在一定种类的经济活动间的分布程度”,而Attaran(1987)运用“不同产业间就业的均衡”来度量多样性。

大部分文献对产业多样性的理解基本建立在产业种类的数量和产业分布均衡程度的基础上,认为产业种类越多,产业分布越均衡,那么产业多样性越高。然而这种多样性概念存在缺陷,虽然两个地区的产业种类数量一样,而且就业在各产业间的概率分布一样,但是两个地区产业多样性的含义却可能截然不同。

近年来,产业多样性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其中一个发展是认为产业多样性应该考虑不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个方法是把多样的产业看作地区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方差矩阵就能够反映产业间的部分相互作用,也能够用来反映产业多样性。Conroy(1972)提出把投资组合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多样性和多样化研究中。依据这个思路,经济多样性不是基于行业数量和区域经济活动的均匀分布,而是通过显性的经济关系来定义和度量。

另一个发展是认为产业多样性应该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Attaran(1987)把多样性分解为部门内多样性和部门间多样性,而Koen et al(2007)把多样性分解为相关多样性和不相关多样性。另外Siegel et al(1995)指出,多样性和多样化具有许多定义和使用领域,需要区别多样性和多样化。名词多样性和形容词多样的是指:“不雷同、差异和多样的一种状态”。而动词多样化和名词多样化指:“使得事物更加不雷同、有差异的和多样的过程以及选择资产降低风险的过程”。

产业专门化与多样化选择的争论

关于区域经济应该专门化还是多样化的争论由来已久,相关的研究十分丰富,然而至今仍然存在巨大争议。产业专门化的收益在短期内是明显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Marshall (1890)。空间内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带来成本优势,例如劳动力群体的专业化、供应商的专门化以及生产商的生产专业化都能够带来收益。专门化的收益在产业集群政策中得到了体现,在“新经济地理学”中集群能通过各种途径带来递增的收益,而专门化就是重要途径。然而产业集群过于强调专门化的收益,而淡化了专门化的弊端和多样性的潜在收益。专门化的弊端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化往往和经济不稳定联系在一起,一个地区经济过于专门化往往使其过于依赖特定产业,也就容易因为支柱产业的外迁或者生产周期进入晚期而陷入严重衰退。区域经济学家认为具有更高产业多样性的地区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更低的失业率,主要原因是经济多样性可以消除该区域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波动;二是从演化经济学角度看,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往往使得区域经济被“锁定”,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难以寻找到其它发展方向,因此最终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这两方面看,虽然专门化可以使得区域在短期内获益,但是却不利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经济理论学家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者越来越认识到多样性带来的收益,Frenken et al(2004)认为产业多样性也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产业多样性的收益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可以提高区域学习能力,但是最受关注的是产业多样性能够通过动态外部性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Jacobs(1969)强调关于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多样性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使用美国的数据,Glaesere tal.(1992)得出竞争与多样性都会促进创新和增长。Gilles and Diego(2001)认为多样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在具有迁移成本的学习过程下,城市多样化具有动态优势。Pierre and Frederic(2008)认为区域经济多样性有助于企业家活动,其中广义的企业家活动可以定义为新经济活动的创造和技术创新的追逐。Pierre(2001)指出知识溢出的传统分析方式存在某些缺陷,并基于知识如何创造和在个人之间流动给出了另外的分析方法,认为专门化可能牺牲自发的区域多样化,从而阻碍了创新与生产。

专门化和多样化各有优劣,争论仍然悬而未决,仅仅通过对比二者的优劣难以获得进一步的结论。一个重要的思路是认为专门化和多样性的收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区域的特征不一样,多样性和专门化带来的收益就不一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样性水平是利益权衡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均衡结果。到底产业多样性具有哪些内在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对产业多样性的影响有多大?理论学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对此愈发关注。

如何有效推进产业多样化

虽然许多地区的经济政策决策者开始认识到地区产业多样性的必要性,也开始推进多样化,例如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施了产业多样化战略。在国外,最典型的是中东石油国和非洲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近年来不断敦促非洲国家实现产业多样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也积极采取产业多样化战略,例如英国商业大臣曼德尔森指出,英国未来经济必须多样化发展,金融业、制造业和技术产业相互协调十分重要。产业多样化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或国家的共识。然而制定正确的产业多样化政策,必须透彻了解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及多样性水平的决定因素。

首先,必须明确区域产业多样性具有内生性,区域的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对于各种不同产业的吸引力,也就决定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样化战略应该基于如何增强区域对于不同产业的吸引力。

其次,需要协调好集中发展重点产业的战略和多样化战略。基于区域经济的定位以及自身所拥有的禀赋优势,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且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是合理的。多样化战略应该辅助支柱产业发展战略,在重点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均衡发展,防止重点发展演变成单一发展,确保经济增长动力的多元化。

最后,城市经济、竞争性市场和良好的交通通讯设施有利于城市保持较高的经济多样性。城市经济的重要表现是动态外部性,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知识溢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能够使得区域经济吸引更多样化的产业组合;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企业必须不断寻求多样化机会,努力创新,这样才能获取超额利润,因此更有利于经济多样性。Chinitz(1961)认为竞争的环境更能孕育企业家精神,带来产业多样性;良好的交通通讯设施是企业选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够便利企业的经营,节约成本,并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区域经济吸引更多的产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政策;政策链范式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19-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继循环经济之后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的又一重大决策。从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总理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我国正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一号、第二号提案同时聚焦低碳话题[1],寻找中国低碳道路的政策支撑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 政策链的理论界定

政策链概念我们定义为:政策链是由各项政策基于彼此相关性,依据特定的层次结构和政策作用机制,客观形成的政策影响链。它是一个以纵向政策链和横向政策链为结构框架形成的网链结构系统,涉及到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多个行为主体,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纵向政策链由上到下依次为总体战略、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横向政策链则由各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构成并体现政策间的关系。政策链应随着作用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2]。

政策链的概念是基于“链”理论、系统学理论、政策科学理论提出的[3]。

“链”理论是从自然界食物链理论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理论。“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网链中的各个环节具有相互依赖的连接关系。“价值链”的概念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性,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它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中形成均衡链状结构。

政策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政策体系,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局部决策与总体决策目标一致,技术经济分析标准一致,逻辑推理过程前后一致。事实上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导致政策实践很难达到上述要求,但是并不妨碍相关部门追求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政策制定方案。

虽然目前政策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政策的构成渐有系统化趋势,我国的政策制定逐步向链状结构靠拢,部分已初具了政策体系功能[3]。如政策体系、政策规划、政策系统、政策蓝图等虽然没有以政策链形式出台,却冠以功能上类似的名称,具备链状结构的基本功能。政策体系与政策系统强调各项政策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政策规划与政策蓝图则强调政策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它们的共同点是打破相互隔离、各自为政的传统政策制定方式,将各项政策按照彼此逻辑关系,构成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另外政策的制定更加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配套措施与执行效果,实践表明这样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形式更有利于政策功能的实现。政策链正是基于对政策整体功能的激发而提出的新型政策范式,具有方法论意义。

区别于传统政策制定,政策链是以政策的整体性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政策制定之时就综合权衡各项政策的纵向与横向关系,纵向结构上使各子系统的政策相互衔接,在横向结构上使各分系统的政策相互协调,有效克服单个政策的孤立性与局限性,形成各项政策在时序上相互衔接、层次上相互配套、内容上相互补充的政策链系统。政策由传统形式向政策链范式的结构转变有望发挥政策间的协同作用,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功能上完整,操作上可行的政策链体系[2]。

2 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的链状设计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和[4],实质是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构成低碳经济的四个要素体系[5]。

李武军等:中国低碳经济政策链范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将政策链理论应用到低碳经济领域,可以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基于政策链范式并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和政策实施经验,可以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加以链状设计。

总体上,低碳经济政策链由纵向政策链与横向政策链两层结构构成,总体战略、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构成低碳经济发展的纵向政策链,各项基本政策的关联形成第一条横向政策链,各项具体政策的关联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二条横向政策链。总体战略是从宏观层次出发制定的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蓝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政策,代表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基本政策是某一领域内的总政策,在其功能领域内起着基本指导作用,支撑着具体政策的实施,例如能源政策包括了所有能源领域的低碳经济政策。具体政策是在基本政策的功能领域内服务于基本政策的政策措施,例如能源政策之下的新能源政策、能源结构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都是在能源领域内将能源政策付诸实践政策措施。在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链的层级结构中,还有一类要素处于核心位置,这类要素渗透到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当中,对各项政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此可将低碳制度、低碳文化归为政策核心要素。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纷纷出台,形成了功能众多的一揽子政策,广泛促进了各个不同领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今后的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基础。但目前的低碳经济政策总体上仍然处于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低碳政策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及配套性。究其原因:

3.1 缺乏总体战略的有效指导

低碳经济总体战略是低碳经济发展总的行动纲领,把握着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虽然我国早已提出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应有之意。但仅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应有之意是不够的,而应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明确下来。这种方向的不明确,导致我国截至目前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整体战略思路,更没有关于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使得低碳经济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只能是相互分割,缺乏系统性、统一性。

3.2 政策核心要素没有形成

低碳经济文化、低碳经济制度对于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核心支撑作用。低碳经济文化通过其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产关系的重大转变,形成自觉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氛围。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则通过法律法规等约束性框架,规范人们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文化价值观念,更没有规范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因此,加快低碳经济文化和法制建设,成为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3.3 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不完善

正是由于缺乏总体战略的有效指导,政策核心没有形成,加上受粗放式发展方式、工业化阶段和发展路径锁定等制约因素的影响[7],我国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在横向政策链方面不完善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能力差,没有形成完善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链状政策体系,难以实现“1+1>2”的效果。

4 我国低碳经济政策链构建措施

优化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要从现阶段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除了实现单项政策固有功能,还应发挥政策间的衔接与协同作用,以实现政策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因此,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链范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4.1 制定低碳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中长期发展战略是立足当前,谋划发展,以长远的眼光制定衔接有序的政策规划。制定低碳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可以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尽快制定我国低碳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将低碳经济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强制性约束。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进行重点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促进能源、交通、信息、电力、建筑和金融服务等低碳领域战略产业的低碳化转型。

4.2 加快培育政策核心要素

4.2.1 发展低碳经济文化

加快制定低碳文化政策,通过政策的作用力,促进低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将中华传统之文明承载于现代的低碳文化之中,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文化政策的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弘扬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摒弃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鼓励、引导和支持低碳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发展对低碳文化的传播。

4.2.2 完善低碳经济制度

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法制层面,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结合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出台《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完善产权制度,确保低碳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激励并扶持低碳技术开发[6]。发挥市场机制效率,建立基于产权制度的排污权交易。完善相关制度的执行机制,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执行力,保障低碳政策落实到位。

4.3 增加低碳区域政策为基本政策

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差异性较大。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培育和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低碳产业,注重不同区域低碳领域的分工与合作,并给予倾向性政策。例如东部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发展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能力较强,但矿产资源贫乏,应重点制定扶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的优惠政策,加速其向低碳经济转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对石化类能源依赖性较强,应突出制定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寻找低碳经济增长点。

4.4 健全基本政策目标和具体政策内容

4.4.1 低碳能源政策

低碳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新能源政策、能源结构政策、能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政策、能源低碳化政策等。政策重点是促进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降低石化能源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为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8]。

4.4.2 低碳产业政策

低碳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新兴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低碳农业政策、低碳工业政策、低碳服务业政策等。政策重点是推动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加快能效高、排放少的低碳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农业生态化[7]。

4.4.3 低碳市场政策

低碳市场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保障低碳经济领域的公平准入,培育低碳消费市场并维护低碳市场秩序进,而引导市场的低碳化转型。具体政策内容包括:市场准入政策、低碳财政政策、生态补偿政策、低碳金融政策、低碳价格政策、碳交易政策等。政策重点是建立低碳经济市场竞争机制,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和转移支付等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9]。

4.4.4 低碳消费政策

低碳消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形成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意识,优化低碳消费结构。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消费引导政策、消费环境政策、消费需求政策、绿色消费政策、低碳生活政策等。政策重点是引导低碳消费,培养公民的良好低碳消费行为,厉行节约,鼓励消费的同时反对浪费。

4.4.5 低碳技术政策

低碳技术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为国民经济低碳化提供技术支撑。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新能源技术政策、节能减排技术政策、碳吸收技术政策、技术合作政策、标准与指标制定政策等。政策重点是发展新型、高效的低碳技术,加快高能效、低排放高新技术对传统高碳产业的技术改造,开发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并开发碳汇潜力,制定碳排放考核标准、碳交易过程中的碳预算和碳分配标准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4.4.6 低碳管理政策

低碳管理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内容包括:能源合同政策、低碳考核政策、低碳激励政策、低碳约束政策、低碳试点政策等。政策重点是制定低碳激励、约束、评价和考核政策,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开展低碳试点。

4.5 强化政策链各环节的相互配套性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具有经济形态的网络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因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经济模式的内在要求,不仅在纵向政策方面上下衔接、相对完整,而且要在横向政策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例如,我们在低碳能源政策中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能源高效利用,那么在产业政策、市场政策、消费政策、技术政策、管理政策和区域政策中就应该有相适应的政策与之协调配套,这样才能使能源政策发挥最大的效力。如果能源政策制定出来,而其他政策没有与之配合,则会出现政策体系的“短板效应”,使这项能源政策难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鄂平玲.全国两会热点关注低碳经济:“剑指”低碳环保[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3-09. [E Pingling. The Hotspot of the Two Sessions:Carbon Economy [N].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2010-03-09].

[2]宋旦妮.基于汽车工业系统的政策链模型构建与分析[J].经济师,2007,22(9):24-25. [Song Danni. The Policy Chain Model And Analysis Based On Automotive System[J]. Economists,2007,22(9):

24-25.]

[3]吴长年,魏婷,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探[J].生态经济,2006,21(11):57-59. [Wu Changnian, Wei Ting. Initial Research on Circular Economy Policy System[J].Ecological Economy, 2006,21(11):57-59.]

[4]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41-44. [Li Sheng, Chen Xiaochun. Low-carbon Economy Content System and Policy Innova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9,29(10):41-44.]

[5]徐瑞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9,31(66):34-40. [Xu Rui’e. Summary of Research on Our Country Current Low-Carbon Economy Policy[J].Reviews of Economic Research,2009,31(66):34-40.]

[6]张爱军,李晓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J].探讨与研究,2010,26(1):55-56. [Zhang Aijun, Li Xiaodan. Policy Options for Our Country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J].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2010,26(1):55-56.]

[7]李克国.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J].生态经济,2009,26(11):39-42. [Li Keguo. China's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J].Ecological Economy, 2009,26(11):39-42.]

篇10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地区专业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13

2地区专业化测度

根据公式(1),计算城市圈2000―2013年的专业化指数,结果见表1。

资料来源:本表结果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计算。

从表1中不难看出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尽管在考察期间城市圈部分年份专业化指数值出现了波动,但从整体上看专业化指数的均值从2000年的06838上升到2013年的07456,年均增长06678%,表明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从2000年专业化指数看,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市其专业化指数不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和历史基础,使得其拥有城市圈大多数的制造业行业(即所谓的“大而全”),从而导致其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黄冈市的专业化指数值最小,这可能由该市行政区域面积较大,制造业行业“小而全”现象突出,与其他城市间的制造业行业分工不明显造成的。

最后,c2000年相比,到2013年各城市的专业化指数出现了普遍的提高和分化。武汉的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该市凭借其技术、资金上的优势,大力发展诸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与其他城市行业发展差异化明显;另一方面,还可能是由于其利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发挥强大的集聚功能,集聚了更多的制造业行业,从而使得其专业化指数增加。而少数原来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城市,如仙桃和潜江,其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制造业行业结构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异化有了一定的提高。

3制造业中心值测度

根据制造业中心值公式(2),对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2000―2007年制造业中心值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整体上,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的均值在考察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是趋于下降的,年均下降幅度达到了1004%,表明了城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整体上有分散的趋势。

第二,从历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来看,武汉、鄂州、黄石和黄冈4市的指数在大多数考察年份都领先于其他城市,这4市与其他5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心―”的制造业空间格局模式。

第三,以2013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大小来看,武汉城市圈9城市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武汉和鄂州领先于其他各城市,其制造业就业的规模较大,成为城市圈制造业的中心地区;黄冈和黄石则处于制造业的“次中心”位置;孝感和仙桃属于第三梯队;而咸宁、天门和潜江则处于城市圈制造业的最“”地带,属于制造业最不发达地区。

4主要结论

从地区专业化考察发现,整体上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专业化程度是提高的。但加入空间因素后,中心值则得出了各城市间专业化程度较少的结论。尽管两个指标大小有所差异,但均发现城市圈9个城市制造业出现了相互分化的两个集团,即形成了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4个制造业产业集聚较为密集的“中心”地区,而另外5个地区为制造业产业集聚度较低的“”地区的典型的制造业集聚“中心―”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

[2]何雄浪,李国平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2)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5]刘军,徐康宁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决定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

[6]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