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培训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合规培训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源医疗器械产品投放欧盟市场必须符合RoHS指令要求。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有部分电子零部件可能已符合RoHS的要求,但大部分零部件还是未能满足RoHS要求,对所有材料的更新与验证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与成本等资源,这些投资是医疗器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也是有源医疗器械产品行业的一个新的门槛。一旦违规,企业将可能受到欧盟成员的处罚及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禁止企业产品的出口,这在电子产品业界已早有先例。
2.医疗器械企业应对措施
为实现医疗器械产品持续符合RoHS2.0要求,企业需要考虑投入相应管理成本,确保企业在推进RoHS符合性过程顺利开展。SGS凭借多年专业技术及服务经验,建议如下思路,供企业应用参考:
(1)CERoHS2.0培训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确保产品能顺利进入目标市场,企业需要建立RoHS推进小组,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RoHS2.0要求。考虑到RoHS2.0指令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为提高学习效率,可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及解读,为小组成员后续推进工作打下良好的法规应用基础。企业内部应制定产品RoHS符合性时间表,建立RoHS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这都有助于企业RoHS项目顺利开展。
(2)CERoHS2.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建立
RoHS2.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强调的是企业内部实施过程管理,从源流保证供应链材料的符合性,结合内部生产过程控制,避免过程污染,确保产品的RoHS持续符合性。由于经验不足,医疗器械企业初期可能会导入RoHS困难,如有专业机构指导企业有序的建立体系,必定能使企业事半功倍。
(3)物料的符合性评价与验证
供应链上的原材料是组成产品的重要部分,RoHS的符合性离不开供应链的密切配合。由于医疗器械企业与其他电子企业不同,医疗器械企业通常是小批量和多样化,很多供应商是小型制造加工厂,这些厂商的配合度可能跟不上,最终导致成品不能符合RoHS2.0。所以,需要企业评估和确定这些供应商的物料,并实施来料抽样检测,防止不符合情况的发生。
(4)生产过程高风险工艺识别与控制
企业内部和供应商的生产过程都可能存在RoHS高风险过程,所以对生产过程中的高风险工艺识别、评价与有效的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对于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管控来说,就包括了生产设备、工具、工装夹具等需要专业的评价及测试,高风险点的验证,持续有效的监控机制的实施和交叉污染的防止。
(5)产品RoHS符合性验证
最终产品验证符合RoHS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供应商生产过程可能发生了变更(如:人、机、料、法、环等)及生产工艺过程可能接触或残留新物质,这些变化都有可能最终影响成品的符合性。通常业界采用产品符合性验证方式来确认,它是经济又快速的测试方法,减少违规风险,降低企业成本。
(6)CERoHS符合性技术文档
CERoHS符合性技术文档是RoHS2.0的重要要求,也是欧盟执法提供的重要证据。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建立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实施供应商材料符合性验证,生产过程控制、风险评估及RoHS符合性验证测试等,将系列的证据整合形成RoHS符合性技术文档。为确保技术文档的充分性及专业性,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的培训或委托制作技术文档。SGS医疗器械服务部专为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已在35多个国家建立了由医疗器械专家及审核员构成的网络。凭借对各地法规及市场的深入了解,且能及时连接SGS的全球服务网络,SGS医疗器械专家能为您的医疗设备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篇2
一、目标任务
通过培训,使高危行业企业班组长掌握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综合管理技能;能够有效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具备组织班组开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至2021年底,全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班组长完成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或接受相关专业中职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人员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二、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标准规范;
2.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权力和义务;
3.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观察与沟通、作业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现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等;
4.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包括作业环境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与落实、作业环境风险警示报告、隐患排查与闭环管理等;
5.事故应急处置,包括现场处置方案编制与演练、事故应急处置中班组长职责、应急救援器材使用训练及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
6.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常见载体与形式、班组长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7.高危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及班组长安全职责分析;
8、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及其安全技术要求。
三、实施主体及考核方式
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应急管理局负责除中央在凉及市属高危企业以外的高危企业的班组长安全技能专项培训。有安全生产培训条件的高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本企业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培训条件的高危行业企业,可委托安全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实施。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完成后,采取理论考试(闭卷)方式进行考核,考试采用百分制,80分及以上为合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办公室、局属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摸清辖区内高危企业班组长底数,研究制定本行业高危企业班组长培训方案。高危企业是实施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的实体,要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班组长专项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培训内容、目标进度和保障措施,确保班组长专项培训落到实处。
篇3
一、促进就业工作
(一)扎实开展各类统计工作。据统计,我镇户籍人口58169人,其中劳动年龄段36471人,就业率94.6%,二、三产从业率81.1%,符合条件申领失业金44人次,失业金40348元;其次,我们对____年全镇土征人员进行统计,共有1521人失地人员进入土征系统,涉及资金1901.25万元;并有142人进行了再次选择,总资金213.3万元;再次,我们积极配合县局开展嘉善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调查工作,3家样本企业的10个工种、98名企业职工参与调查。
(二)重点开展就业专项资金自查工作。结合自身实际,3月份专门下发《天政〔____〕21号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清退;同时,为切实加强镇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根据善人社〔____〕53号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我镇于4月15日至5月15日对20__至____年度就业培训的资金使用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进一步增强了我镇就业资金监管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就业专项资金的合理分配,发放到位。
(三)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上半年,共组织10家企业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人才招聘会、交流会2场。2月份,在天凝如海超市门口举办天凝镇企业用工招聘会,20家企业提供48个岗位参加招聘。
二、扩大社会保险工作
截止目前,全镇社保覆盖情况:参加城乡居保24486人,基础养老及高龄补贴6183人,职工养老保险人员140人(在职35,退休105)。
今年上半年,城乡居保年缴新增24人,60周岁继保186人,60周岁新增20人,个人缴费资金共计¥2870700万元,镇财政补贴¥280629元;完成60周岁养老金申领225人,60周岁以下丧葬费申领14人,60周岁以上丧葬费申领165人;高龄养老补助68人;老农保退保133人,城乡居保转职保16人,失业金申领41人次。
此外,还对全镇420人的退职村干部养老待遇材料的上报和完善、补充;对500多位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保缴费补贴材料收集、整理。
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组织举办国家级人力资源管理师(4级)培训班,来自各村(社区)、企业的39名学员参加培训,并于5月份参加全国统考。此外,还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转移数90人。
四、劳动监查、案件受理工作
(一)劳动监察情况:开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专项执法大检查,进一步深化网格化劳动监察体系,动态协调企业欠薪问题,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共检查企业544家,提出合同签订及工资支付情况整改意见50余条,已全部落实整改;劳动监察网格化分类管理544家,A级企业156家,B级企业136家,C级企业252家,合计从业人数14838人,合同签订人数14719人,合同签订率99%,社会保险缴费人数7899人,参保率为53.2%。
(二)案件受理情况:劳资纠纷在经受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得到平稳处置。____年上半年,共受理普通劳资纠纷调解案件72起,涉及327人,涉案金额269.3974万元,其中群体性劳资纠纷9起(嘉兴市凌欣服饰有限公司、嘉兴市晋泉管桩有限公司、嘉善晋泉方桩厂、浙江艾得米兰服饰有限公司、嘉善县翁乐印染厂、嘉善凝巨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嘉善鼎峰电子有限公司、嘉善创丰金属制品厂、洪溪农贸市场改建工程),247人,涉案金额94.4819万元;工伤调解39起,涉案金额157.6275万元;简易工伤认定上报24起,涉案金额1.96万元;流动仲裁庭调解工伤案件3起,合计涉及3人,资金四十万元,调处结案率100%。
此外,还组织企业劳动年检591家,完成任务数的100.7%。
五、特色工作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建立劳动监察中队,将对企业执行劳动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监督;二是三月份组织16名企业协管员和村协理员利用三天时间对全镇所有企业上门走访,宣传劳动政策法律法规,检查用人单位执行法律法规情况;三是开展了“给每个企业主的 一封信”的活动,指导企业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实行规范操作;四是分两次召开“天凝镇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座谈会”,邀请部分劳动密集型和矛盾多发的企业法人或人事主管以及村劳保协理员参加,探讨企业如何发展生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公益性岗位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和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岗位的管理,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维护劳动用工双方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我所结合上级部门对我镇资金的专项检查,我们开展了岗位的专项检查工作。并于3月至4月份对全镇25村(社区)72个为困难就业人员开发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性岗位和32个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岗位的人员招用、用工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采取实地走访、查看工资发放清单等办法开展了专项检查。针对个别村存在的出勤无记录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要求有关村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招用、考勤、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起日常管理、半年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政策与资金落实到实处。
篇4
在对违反外汇管理行为的问题立案后,外汇局要求被查主体的相关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配合进行调查笔录和事实确认。但被查主体的负责人以各种借口逃避不来,找各种理由拒绝签署事实确认书,影响办案的进度。在进入涉嫌违反外汇管理行为发生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相关文件材料时,被查主体采取多种非法手段逃避检查,如篡改账务凭证、不提供真实材料等,阻碍外汇执法的准确性。
1.未细化外汇管理政策相关条款,行政处罚裁量权自由度过高。现行涉及违反外汇管理行为的法规规定制定较为模糊,给行政处罚工作带来不确定性。比如业务部门移交预期货款逾期未注销案件,按照汇发(2008)56号文件规定:外汇局对企业预付货款的登记和注销登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未按照通知规定办理预付货款注销手续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而《条例》中对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的统一制定了对机构可以处3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违规金额的大小,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轻重,详细规定罚款具体标准。行政处罚裁量权自由度过高,容易出现同一种违法事实却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影响行政执法的公正性。
2.行政处罚金额判定较为模糊,导致行政执法过程出现行政干预。在对企业违反外汇管理行为立案后,一些企业领导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借口开始找地方政府出面干预,以从轻不从重的理由找法律法规减少处罚等等。由于被查主体多为进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企业,这些地方政府的干预严重扰乱了外汇执法秩序。加之行政处罚金额范围区间过宽,缺乏统一判定标准,导致行政处罚金额初始判定较高,执行金额却为最低档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外汇行政处罚工作中的相关建议
1.完善外汇法律法规。一是结合外汇业务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违规行为,制定较为详细的移交资料清单,规范移交标准,程序化检查移交工作。二是以《外汇管理条例》为主线,对于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条例》不协调的有关条文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使外汇管理法规上下贯穿一致;进一步细化外汇管理法律规章,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
2.明确行政处罚标准。一是统一违法外汇管理行为的处罚标准。例如汇发(2003)40号文件规定:对进出口收付汇逾期未核销行为,应当逐笔处罚。单笔处罚的标准为每5000美元处以1000元人民币的罚款。这种细化的处罚标准,使得行政处罚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二是细化《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处罚标准,对自由裁量弹性进行分档和设限。把违法程度分为若干档次,对每一档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作出描述,每一档设定一类处罚标准,使裁量项目准确清晰。例如可以按照违法金额的大小制定处罚标准,假设为1%-3%,检查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违法金额1%的处罚下限或3%的处罚上限,缩小处罚裁定空间。
3.加强检查培训力度。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外汇检查人员的培训力度,对新上岗人员采取强制性培训措施,掌握基本检查技能,知晓基本检查制度,培训合格方可从事外汇检查工作。另一面针对性开展外汇检查技能学习,组织外汇检查人员进行模拟办案训练、应急案件训练、现场调查训练等等,努力营造浓厚的检查学习,全面提高外汇检查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通过系列培训检查人员要确保取证事实清楚,处罚依据准确,切实防范外汇执法风险,对查实的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通过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行为,扩大外汇执法警示效应,有效促进涉外主体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切实维护良好的外汇收支秩序。
篇5
一、活动主题
2013年行政执法服务月活动的主题是:行政指导,服务为民。
二、总体思路
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行政指导,解决基层统计困难,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三、主要活动
1、研究制定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研究制定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统计行政指导目标要求、组织领导、方法步骤,确定实施行政指导的管理领域、执法环节、具体项目、实施对象和程序。
2、组织参加全省统计法制业务骨干培训班。5月上旬,组织市局有关人员和各县(区)局法规科负责人参加全省统计法制业务骨干培训班,提高统计法制人员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3、组织人员参加集中宣传咨询活动。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统一安排,认真准备《统计法律法规选编》、《统计月报》、《百姓生活》等宣传咨询材料。组织协调相关处室人员按时参加5月20日全市行政执法服务月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做好宣传咨询工作,展示统计部门良好形象。各县(区)统计局要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本地集中宣传活动,并于5月31日前报送活动有关材料。
4、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指导专题辅导。积极组织市局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法制办举办的行政指导业务专题辅导,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指导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篇6
一、教育培训总则:
1、培训目的
为加强本项目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本监理部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安全教育培训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2、培训人员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施工监理第二标段部全体监理人员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200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26号)
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0-02-2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
二、内部培训
1、培训对象: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驾驶员等。
2、培训形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再培训
1)会议形式:安全知识讲座、座谈会、报告会、先进经验交流会、事故教训现场会等。
2)各种音像制品
3)现场观摩演式形式: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习、各种急救演习等。
3、培训学时:每年定期培训两次,不少于3学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不定期教育。
三、培训内容
1、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1)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2)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安全知识
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
4)安全生产形势及重大事故案例教训
5)特种教育作业教育培训:对特种作业知识培训
6)“四新作业”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当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监理人员必须与时俱兴,熟练掌握新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施工企业。
7)季节性安全教育:监理部应在雨季、冬季根据季节变化,进行防雨、防电、防汛、防冻等季节性安全教育。
2、安全生产再培训内容:
国家新颁发、修改的法律、法规、标准,国家、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新要求,全国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案例,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
3、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实施
培训人:总监理工程师
培训时间:根据人员进场情况及生产计划制定相应时间每半年举行一次。
培训地点:监理部办公室
篇7
去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85.7亿元、增长7.5%,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在全市制造业发展先进县(区)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今年一季度规模工业增速预计8.9%。二是骨干企业加速成长。2017年,全区规上企业总数达到 188 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41户。贵航特钢、冠华黄金分别入选2017年全省百强企业、全省民企百强。三是工业投资持续发力。2017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28.17亿元,同比增长28.5%,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西恩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建设。四是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重点培育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林等五大产业,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五是企业帮扶深入推进。建立常态化企业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2017年累计为企业减负近2亿元,争取 “制造强省”扶持资金2899万元、“制造强市”扶持资金857.3万元。我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称号。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虽成效显著,但还呈现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诸多不利因数。为此,2018年,我们将按照建设制造强区的战略要求,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扶”双千工程,大力实施三年技改行动计划,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和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林等五大产业,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确保2018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净增规模企业12户;完成工业投资143.9亿元,增长12%,其中完成技改投资90亿元,竣工投产技改示范项目18个。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一)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净增规模企业12户。根据全年规模工业8.5%的增速,测算出全年需要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57亿左右。将各园区及镇街每月的规模工业产值细化分解到月,确保一季度规模工业增速达7%、二季度达7.5%、三季度达8%、全年达8.5%的增长目标。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入规,从6月份开始,力争每个月申报5户以上企业入规,确保全年完成净增12户的目标。
(二)完成工业投资143.9亿元,增速12%,其中技改投资90亿元,技改项目90个。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尽早纳入统计系统入库上报。坚持和完善项目调度协调机制,围绕开工、设备安装、竣工投产等项目形象节点,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推动贵航特钢余压发电等35个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示范项目顺利实施,确保今年年底前至少竣工18个。
二、着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研究制定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林五大产业倾斜,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最大程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二)努力促进两化融合。围绕家机智能工厂项目,加强与沈阳机床尤尼斯公司对接协商,争取一期引进100台i5系列各类智能机床。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区两化融合贯标发展水平,争取全年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各1家。
(三)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动态监测,每月跟踪分析,做好预警调度。开展高能耗项目特别是非金属矿深加工项目摸底,掌握新增能耗底数。做好绿色工厂项目、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征集、上报工作。严格把关船舶制造企业验收复产,消除船舶制造、修理和拆解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和问题,全面完成《中办专题回访调研报告》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任务。
三、着力建立企业帮扶常态化工作机制
篇8
一、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的必要性
由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作为现代最先进技术的综合载体,集成了计算机、液压、机械、电子等科技成果,对汽修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传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汽车人才培养的任务了。因此,如何建设汽修专业,使之满足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而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是实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才能学到一线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保证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汽修人才。笔者学校汽修专业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体会到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工学结合实践平台面临的问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在德国,是由政府制定相关法律,由各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法宝,德国有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对此进行支持和约束,从而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局面。我国目前还缺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只是从宏观上进行了劝告性的规定,难以进行具体操作,职业教育法缺乏对工学结合的明确规定,工学结合难以按照当前的法律制度实施。所以在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时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智慧地解决。
1.如何处理好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关系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必须是学生,“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展“工学结合”实践的核心目标。企业和学校在这里应该是付出为主,得到的回报是社会效益而不应该是经济效益。学生作为“工学结合”培养的主体,如果在整个“工学结合”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自己是受益人,那么这个“工学结合”实践就会有问题,当学生对“工学结合”实践有抵触情绪后,“工学结合”实践就不会有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2.如何保证“工学结合”实践的效果
学校作为“工学结合”实践的组织者,必须对整个“工学结合”阶段的实践内容、实践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效果。所以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时,学校要有话语权,可以对企业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如果做不到这点,学校把学生往企业一送就不参与具体管理了,学生往往会成为企业的免费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简单工作,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学生对这样的“工学结合”也不可能认可。
三、汽修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合作平台
笔者学校汽修专业是2006年组建的新专业,汽修实训基地经过了多年的投入发展,特别是2008年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常熟市政府拨付2000万元建设了汽修实训大楼,汽修实训基地现已通过了江苏省实训基地验收。在规划实训基地时,笔者学校就考虑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特意建设了高标准的汽车维修车间,包括1000多平方米的维修车间、400平方米的商务区、800平方米的汽车美容区,车间配套设备都采用目前汽修先进设备。经过多方认证,学校选择和BOSCH东港公司合作,把支持学校学生“工学结合”实践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BOSCH公司提供管理和技术人员,合作建设一个对外服务的BOSCH维修BCS中心站。由于BOSCH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着正规的员工培训体系,可以保证他们认真对待我们进车间实习的学生,安排专人负责各个岗位的培训。学校提供学生练习的车辆和材料,尽可能不给企业经营造成影响。目前学校已有2个汽修班学生分批进入BOSCH维修站,完成了每批15人、为期1周的初级培训,学生每天在不同的岗位学习不同的技能,了解机修、钣金、喷涂、前台等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事实证明,“工学结合”实践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2.构建校外企业“工学结合”合作平台
在不断完善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实践的合作基础上,我们还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动态,发现目前汽车装潢和美容市场前景巨大,BOSCH的强项是汽车维修,可以满足我们学生机修方面的“工学结合”要求,但此外还有必要再找一个合作伙伴,来提供汽车装潢和美容方面的“工学结合”实践平台。通过多方努力,我们找到了在当地做汽车装潢和美容最好的企业――平安车务会所。平安车务会所主要面向高端汽车美容市场,现已发展成拥有5家子公司的大集团,拥有自己的员工培训机构,专门负责新员工培训和技术升级培训,在汽车装潢和美容业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和总经理沟通后,总经理认为我们的学生可以作为其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资源,愿意让我们的学生进入他们企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事先提供给我们审核,他们对学生工作技能和态度进行考核后发相关的证书,并选拔优秀学生达成就业意向。目前,笔者学校已有汽修班级学生分批进行了为期3周的“工学结合”实践,学生对该企业的培训效果非常满意,感觉可以真正学到汽车美容装潢技术,对安排这样的“工学结合”实践非常欢迎。
篇9
一、ERP系统中会计合规性问题例证及分析
1.收入确认中的会计合规性。在ERP系统中,收入确认不再是财务部门单独完成的过程,而是企业内部供应链上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共同完成的过程。订单部门生成销售订单,在检查订单条款符合企业销售政策、信用政策等各项规定后予以执行;仓储及物流部门依据已执行的销售订单生成装箱单和出库单;财务部门只能对系统中显示“已发货”状态的销售订单执行过账,确认收入实现。据调查,绝大多数ERP上线企业都是把产品出库、生成装箱单和出库单的时点作为过账确认收入的时点。从业务流程的衔接来看,这一收入时点似乎是自然而然无需质疑的选择。然而,销售收入确认时点的判定,不是一个可以在应收模块中作标准化处理的事项,而是一个需结合具体销售条款才能确定的判断事项。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对照企业的具体销售条款,合理确定收入确认时点。这一时点可以是产品出库的时点,也可以是产品出库后收入确认各项条件均已满足的时点。如根据销售协议,客户并不承担运输途中的毁损灭失风险,则收入确认时点应为客户收讫货物、验收无误的时点。再如,若销售协议涉及重大退货条款,则收入确认应推迟到退货期届满的时点。因此, 系统在发货时确认收入,而收入实现条件得以满足的时点迟于发货时点,就会产生会计合规性问题。
2.成本确认中的会计合规性。ERP系统的标准配置是在产品出库时自动结转销货成本,从例证收入确认时点的分析中不难看出,ERP系统本身不能保证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如果企业并非在产品出库环节确认收入,且又启用了ERP系统产品出库环节成本自动结转功能,就会导致收入与成本核算相脱节,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收益状况。几乎没有企业会放弃使用产品出库时成本自动结转功能,因为这被普遍认为是ERP系统优于传统财务记账软件的主要优越性之一。但这些企业往往不能主动意识到,这一做法严格意义上仅仅适用于产品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的情形(如果实务中适当放宽的话,收入确认时点需与产品出库时点处于同一月份中),在非产品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的情形下会出现会计合规性问题。此外,一些特殊的会计处理也会产生成本确认的会计合规性问题。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已提取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出售时,转回的跌价准备需计入销货成本;再如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额也需计入销货成本。由于ERP系统中成本核算与信息集成都由ERP存货模块自动执行,而上述特殊会计处理都是直接在总账模块中手工完成的,手工记录是不能直接结转销货成本,因而产生会计合规性问题。
3.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合规性。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在ERP系统中,外购固定资产有时不是通过固定资产模块,而是首先通过存货模块进行核算。这主要针对两种情形,其一,企业外购设备,对外销售时作为存货,留作自用时作为固定资产;其二,企业外购原材料,对外销售时作为存货,内部领用自建固定资产时作为工程物资计入在建工程。以上无论哪种情形,通常都是先按照存货采购流程办理入库,然后再从存货转入固定资产或者工程物资。由于存货成本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存货流转假设计量(如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等),人们往往忽略存货转出时的成本与入库时的实际采购成本存在差异。如果采购价格波动较大,会导致固定资产不能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因而产生会计合规性问题,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的公允性均会带来不利影响。
4.应收账款计量的会计合规性。企业采购材料入库时,有时会出现材料短少残次等情况,仓库管理人员在验收时只能根据实际点验的数量,对质量合格的材料办理入库,ERP系统应付账款模块会依据采购订单的价格信息以及实际入库数量自动计算应付账款及存货的暂估入账金额。财务部门在将供应商发票、入库单,以及采购订单与系统信息核对后就可以过账并确认应付账款及存货的入账金额。财务部门过账时往往直接依据系统自动计算得出的库存商品金额直接得出相对应的应付账款金额,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在材料入库存在数量短少,或者质量残次不予入库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应付账款的低估,产生会计合规性问题。这是因为企业事后向供应商投诉往往产生不确定结果,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供应商不接受投诉;第二,供应商接受投诉并补送;第三,供应商接受投诉并开具贷记凭证(负发票)。以上3种结果中,结果1和结果2都不能够减记应付账款。
二、ERP系统中会计合规性问题成因分析
在实务中,会计合规性问题不仅普遍存在于ERP系统财务会计各子模块以及业务流程各环节之中,而且表现形式隐蔽,对财务数据的公允性、客观性、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法律监管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首先,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观察企业经济事项的着眼点不同于ERP系统,两者客观上很难实现无缝对接。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主要着眼于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特征,对经济事项的认定、计量和披露以及具体的核算处理作出专门规定,有助于提供具有决策有用性的财务信息;而ERP系统首先是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着眼于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打破传统业务功能和职能部门界限,实现了从采购入库、销售、记录、收付款及开票等业务流程的集成,提供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更为广泛的信息和数据。因此,尽管财务会计模块构成所有ERP系统的最核心模块,任何ERP 系统也难以在上线之初就能满足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全部合规性要求,两者之间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在使用中逐渐磨合,在使用中再次开发的过程。前述例证2提及的成本确认过程中的会计合规性问题就是由这一客观差异造成的,由此导致的会计合规性问题往往也是较为棘手,不易解决的。
很难想象,如果收入确认的时点显著区别于发货时点(跨月),在不放弃发货时自动结转成本这一ERP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不通过二次开发轻松解决这一难题。其次,实际使用ERP系统的财务人员主观上存在“重”流程和功能的自动执行,“轻”会计职业判断运用的倾向。ERP系统上线后,财务人员的操作模式、职责范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工作虽仍居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但从ERP系统全局来看,也仅是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的环节之一,传统的财务人员职责范围,如记录商品采购入库、存货盘盈盘亏、记录销售收入以及销货成本核算等,都不再是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而是由仓储部门、采购部门、订单部门共同完成,财务人员花更多的时间去“等待”上游部门完成其工作,业务视野变得狭窄。另外,ERP系统具有很多不同于传统电算化软件(如K3、U8等)的使用特征,财务人员需要更多时间去熟悉模块的功能与设置,或者是凭证与账簿的查询。在某种程度上,财务人员似乎变成了自动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因为相当比例的手工会计分录已经被系统在后台自动执行了;财务人员很少运用职业判断,因为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的事项都隐藏在庞杂的标准化、自动化流程中了。前述例证1提及的收入确认时点的选择问题,很明显就是因为财务人员过多关注业务模块与财务模块的前后连接(仓库发货之后自然是确认收入),因而完全忽视了收入确认事项本身所具有的严格的会计内涵。再比如,前述例证4提及的应付账款低估问题,本质上还是因为财务人员过分专注于ERP系统内按部就班的操作,事事以系统为准,忽略了供应商发票等相关原始凭证的参照意义。最后,ERP系统过分强调通用性与标准化,系统柔性度较差,二次开发的可操作空间有限。目前主流的ERP软件产品都是由西方软件巨头研发和提供的,虽经改造,仍难对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反映。对系统参数的重新设置,很多情况下难以完全达到会计合规性要求。二次开发,也不能触及系统程序的核心代码,也不能对系统作过多修改且必须保持对原程序的可追溯性。此外,高昂的再开发费用及时间成本同预期可能带来收益之间的权衡,以及不确定的开发前景等诸多因素都极大增加了在ERP系统中提升会计合规性水平的难度。前述提及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问题,虽然建立独立于存货模块的第二套订单系统是最佳选择,但未必是现实的、可行的选择。例证提及的出口货物征退税率差,以及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出售时的已提准备,需计入销货成本等特殊会计事项,也涉及二次开发成本与收益的权衡问题。
三、ERP系统中会计合规性问题破解路径探索
会计合规性问题给ERP系统带来的潜在危害性,不仅使财务信息不能达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标准,而且会使企业直接面临法律与监管风险。因此,提升ERP系统运行中的会计合规性水平,对企业具有重大性和紧迫性。解决问题的路径也主要有以下几条。
路径一,充分认识并尊重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与建立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全新管理理念基础上,以信息和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ERP系统之间的重大差异,,在必要时寻找能够兼顾两者要求的次优方案。这就要求无论是上线前的测试阶段,还是上线后的磨合期,或者正式使用期,一旦发现会计合规性问题,必须由项目负责人召集软件公司顾问人员、IT技术人员、财务专业人员以及关键使用人一道组成任务组。任务组既不能过多强调依照系统既定流程执行,也不能拘泥于相关财务会计规定的每一个细节,而是要准确定义需求,准确理解相关规定并运用职业判断,制定出可行的改进计划。在前述成本确认会计合规性问题的例证分析中,公司针对产品出库自动结转销货成本功能带来的收入与成本不配比问题,实施了系统再开发,两次执行存货金额自动结转功能,即在存货发货时首先将存货金额自动结转到“发出商品”科目,待确认收入时再将“发出商品”科目自动结转销货成本。这一解决方案,在充分认识到成本与收入配比问题重要性基础上,挖掘系统改造的潜力,而非简单舍弃成本自动结转功能,较好兼顾了两者的要求。
路径二,大力加强ERP系统的财务人员培训,使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系统的使用,也要懂得系统的设置,不盲从、迷信系统,在系统中操作时积极主动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实践表明,很多会计合规性问题并不是ERP系统自身的问题,而恰恰是由于财务人员不熟悉系统,因而不能在既有的功能和流程中选择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长期在“手工账”的思维模式下从事会计工作,一旦来到全新的会计作业环境,就变得无所适从。与传统会计电算软件相比,ERP系统无论是数据采集,会计凭证生成,还是信息输出形式,乃至整个成本核算体系都有着巨大的不同。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培训,从提高操作技能入手,进而熟悉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总结出嵌入标准化流程与操作步骤中的会计内涵,最终达到灵活运用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原理,重新设计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对系统改变最小的方式解决会计合规性问题,这种方式,自然也是费时最少、成本最小的最佳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不难做出前述例证1针对收入确认时点的正确选择,也不难做出前述例证3对应付账款首先按照发票金额全额计量的正确选择。
篇10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但只有认识统一了,才能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否则,只能说起来激动,听起来感动,实际中不动,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或将培训工作当成口号与业务发展孤立开来。
为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针对部分干部员工认为培训是搞花架子,培训是上级公司的事,基层公司只要有业务保费就行了的片面思想,展开讨论。
强化培训是实践公司理念的客观要求
经过讨论,干部明白了如果没有培训,公司的管理就会断链,公司的文化和理念就无法通过员工的言行去传播去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让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达到了天安公司每天晨会上所训导的“政治坚定,富于理想;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要求,只有每位员工都胸怀建设一流财产保险公司的大志,才能扎根天安,艰苦创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培训是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
如果不加强培训,就不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就不能在与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一条辉煌的成功之路;企业一方面模仿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一方面不断地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培训是实现模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所谓的培训,也就是有目的帮助员工有效的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修正行为,高效工作。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快速做到知己知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与时俱进,领先同业。
如在开业初期,员工在展业时,大多与同业公司比保费,比返还费率,埋怨公司的产品与费率不如同业。针对此情开展培训,一方面介绍各家保险公司车险经营的盈亏形势;介绍车险作为财险公司的龙头险种,其业务经营质量的好坏,对于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性;以实例介绍剖析。另一方面站在总公司的高度,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效益前提下的发展,对于保障公司、股东、员工利益的重要性。员工们明白了道理,理解了公司的用心良苦,员工们不再搞“内讧”,而是转向全力对外。借此机会又开展条款与技能的培训,加强与同业条款进行比较,教会业务员必要的话术,扬长避短,在推介车险业务时,谈本公司的优势,谈公司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时,宣导在公司品牌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客户选择天安投保,主要是选择业务员,提升业务员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精心安排是做好培训的保证
在安排培训计划时,坚持培训为业务发展服务。
1.培训计划安排周密
在培训计划的安排上,他们坚持要符合因时、因人、因岗施教的原则。所谓因时施教,即公司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培训的课题重点是不相同的、是循序渐进的。所谓因人施教,即根据员工的入司进程和文化业务水准的不等,区别施教。对新入司的员工,侧重培训公司文化和条款制度;对新盟同业,则更多培训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管理技能。所谓因岗施教,即根据每个员工工作岗位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和应知应会的培训。
2.培训办班精心组织
培训计划在制定前,会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在计划制定时充分考虑被培训人员的情况,拟定培训计划。培训前,培训讲师要提前做教案准备,并准备必要的讲义材料发给学员,供学习时参考。考虑到培训效果,还将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六,以保证学员能安心学习,避免和业务工作直接冲突。
3.培训考核严格要求
为了保证培训纪律,每次培训,行政人事部会对培训内容时间提前预告,培训前点名,培训后签字。对无故不参加培训者,除予以通报批评外,还按规定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培训后,对培训的知识,或进行当场考试,或布置思考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上交。将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和考试成绩纳入人事考核范畴,作为员工转正、晋升、晋级的考察材料。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要求其参加补考,直至合格。培训结束后,行政人事部也向学员发放培训评议表,对培训讲师的授课内容、形式、效果进行评议,并征求改进意见,借此不断地提升培训质量。
突出重点是抓好培训的关键
1.突出公司企业文化的宣导
天安企业是一面旗帜,从四面八方相聚,好比一艘巨大的龙舟,每人都是一名桨手,每个员工都必须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才能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学习《天安之道》,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将个人的行为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目标一致起来,正确处理公司、员工、客户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公司对员工负责,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对客户诚信。
2.突出法律法规的教育
依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员工们及时接受法律法规培训,由于法律法规的及时宣导,使企业在经营中没有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员工们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也能较好地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客户解决投保和索赔中的有关事宜。
3.突出企业专业技术的培训
只有专业化才能达到品牌化和标准化,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全心全意做好客服工作。该公司从筹建初期就注重公司的业务规章、产品特色、操作流程和业务技巧的培训,并在开业后坚持不断深化培训,努力让全体员工了解公司的产品条款、并学会与同业产品相比较,扬长避短,在为客户推荐时因人因需而异。由于培训得力,目前,公司的经营稳健有序,运作正常,工作效益明显提高。
4.突出标准化流程的培训
公司的品牌,专业化也都要依赖于标准化,以创建标准化营业机构的号召为动力与契机,对公司的各项管理标准进行宣导,让所有员工明确公司管理发展的标准和个人行为的标准,在建立内部岗位职责,做好人、事对应的基础上,采用单兵较量的方式,针对工种加强了工作流程的培训,让员工熟悉并遵照业务流程,学习应知应会,胜任本职工作。坚持标准化的工作培训,使该公司的各项工作质量明显提升,企业的品牌、效率也与日彰显
。
不断创新是提升培训的科学方法
培训工作已成为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培训工作的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是提升员工学习需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1.在培训内容上坚持按需所授
在培训中坚持培训的内容一定是听课者所要“听”的,而不是讲师想象中要“讲”的。
2.在培训形式上力求多样
在培训中既有课堂集中培训,也有岗位的单独培训;既有制式培训,也有在工作实践中的现场培训;既有课堂讲授,也有电化培训;既有理论培训,也有大量的案例剖析;既坚持派员参加上级公司的培训,也组织人员到兄弟机构观摩学习。
- 上一篇:廉洁合规心得体会
- 下一篇: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