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妇产科护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妇产科护理属于高风险、复杂服务性工作,护理对象为孕产妇和新生儿,人群比较特殊,较其他科室极易发生护理风险。护理安全指护理对象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出现身体、生理及心理上的损害或缺陷。妇产科安全隐患较多,直接危及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士业务能力不强
妇产科护理对护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强,护理服务无法满足医疗需求及患者要求,特别是高危产妇及新生儿,观察病情不及时,病情了解较少,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1]。护士技术水平对母婴健康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接产技术、产程进展和难产判断、新生儿处理等,一有不慎便会导致母婴产伤和新生儿窒息等。护士在抢救高危产妇关键时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术不熟练,主次不分,应对能力差,对诊疗仪器设备性能不熟悉,慌忙中出现差错,无法准确、迅速的配合抢救,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各种新设备及新技术被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若护士知识不更新,如对新药物知识不了解、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会操作新设备等,都存在隐患。妇产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具有难预测特点。部分护士在护理时观察不细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找出问题,失去最佳处理时机,例如不仔细检查胎盘,胎盘残留,忘记取出填塞纱布等;产后未认真观察膀胱充盈和宫缩情况,引起大出血;未按各项制度执行,出现婴儿滑落、用错药、抱错新生儿、跌伤等,甚或危及母婴生命,直接影响两代人身心健康。
1.2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必须将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而大多数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对知情权和告知权等重视不足,易导致隐私泄露及法律纠纷等。妇产科每日接诊量大,护士工作时易出现不耐烦、烦躁等,与服务意识不强有较大关系,当护士服务意识差,预见性差,患者易对其工作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加上护士此时态度生硬,沟通不够,极易发生矛盾和纠纷。
1.3药物损伤及机械性损伤
护士对所用药物知识掌握不全,不了解药物性质,导致用药错误,加上监管不严,造成药物损伤,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或者延误病情及治疗,因此,护士必须认真核对用药名称及剂量,按医嘱用药,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与医生沟通,避免药物损伤。机械性损伤主要为摔倒和摔伤,造成安全隐患[2]。护士应及时嘱咐患者注意安全,多巡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予以纠正。
1.4缺乏完善管理制度
很多医院现行安全护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未及时修改、改进及补充,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发挥管理作用。及时发现并找出护理制度漏洞,立即修改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能直接避免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管理制度措施未落实到位,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护士在进行护理记录时内容不完善、不规范;查对仅流于形式;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掌握个体情况,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交接班时过于简单,未按要求在床旁交接,导致接班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生特殊情况后容易造成意外。
1.5患者因素
孕产妇和新生儿属特殊群体,特别是高危产妇及产后虚弱产妇,由于医院医疗技术十分有限,加上个体生理及心理产生变化,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及康复,埋下健康隐患。
2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制度包括分工负责体制、风险预测制度及管理制度等,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护士日常工作,保证护理服务有章可循,减少纠纷及风险事故。风险预测及管理有极大预测作用,可直接针对风险制定措施,如检查、接诊及告知流程等。除了明确风险管理之外,也应加强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及执行。在护理记录方面,护理书写和记录必须详细、及时、准确,一旦出现纠纷,可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维护个人权益。强化护理管理监控工作,成立质控小组,每月检查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并总结评比。护理监控应狠抓关键患者、关键时间、关键人员和应急状态管理。关键患者如初产妇、缩宫素引产等;关键时间有夜班、节假日和周末等,增加科室初级护士人数,交接班和晨会时由固定护士负责巡视病房,在人员较少、工作量较大时,及时增加人员,确保工作能正常进行。关键人员有日常生活中干扰因素较大者、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技术较差及责任心不强的护士,重点监控,科学、合理排班,保证工作安全、及时完成。应急状态管理包括由专人负责急救物品,定量、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仪器性能,保证物品仪器完好,随时备用;常备应急护士,由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出现紧急事故或大抢救时启动应急预案,增强援救,同时防止由于救治危重患者忽略对他人的护理。
2.2强化护士培训
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妇产科应加强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护士培训,定期组织技能操作比赛、小讲课及护理查房等活动,倡导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尽早接触掌握最新仪器操作及先进护理思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层次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技能与素养,使其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增加安全系数,减少纠纷。作为妇产科护士,应不断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自觉积极参加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及课外培训,提高护理能力及水平[3]。当添置新设备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设备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使其熟练操作设备。护理教学中,应将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行为差错,与护生一起分析原因,加以改正。根据妇产科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人员考核制度,评价急救药物准备质量,定期检查和抽查护理记录填写情况,细致检查病房护理质量,设计问卷,发放给患者作满意度调查,最终获得考核结果,将结果直接与护士酬劳挂钩,以此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增强护士优质护理及安全护理积极性。
2.3增强安全意识
培养妇产科护士慎独精神,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要求护士基本掌握和了解《刑法》《民法》和《母婴保健法》,积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增强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4]。管理部门应重点管理护理安全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定期考核检查,确保法律培训落实到位。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和隐私,避免纠纷;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教训和经验,强化安全护理理念。
2.4重视护患沟通
营造护患之间和谐、良好、融洽关系,有利于培养患者安全感及信任感。在入院护理及治疗护理中,不断进行护患沟通,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制度、医护团队、精湛技术、治疗方法及目的等,使患者认识到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告知其有效、正确的防范措施,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护患沟通有利于拉近护患双方距离,增强信任感,增强患者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当患者提出问题时,护士应耐心、详细地解答,如医疗费用收取等。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前后,都要详细介绍检查治疗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认真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安慰等。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人际交往培训,从语言交流到沟通技巧,从仪表面容到言谈举止,做到全方位提高,邀请资深人士来院授课,现场介绍《人际沟通》。
3结语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关乎医院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加上该科室护理工作量大,产妇病情风险大、变化大,时间不规律,工作任务重,发生差错环节较多。作为妇产科护士,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减少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潮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149-150.
[2]罗曼霞.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4(5):1086-1087.
[3]苗喜乐,吴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及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28):295.
篇2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防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36.24±3.51)岁;其中妇科20例,产科28例。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36.30±3.48)岁;其中妇科21例,产科27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此前科室一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基础护理、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打造良好病房环境等。我科自2017年6月实施风险防控及细节管理:①成立风险管控小组:由妇产科管理者、护理专家、治疗专家、护士长与责任护士等组建风险管控小组,组员定期举办研讨会,分析目前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督促各项制度与政策的落实。②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由管控小组成员共同寻找科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药品及设备应用原则、规范护理操作等,制定制度的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确对各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明确。③加强风险意识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④定期展开业务培训,如借助多媒体讲解新设备知识、先进护理方法。通过危险事故案例讲解来寻找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⑤细节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均重视细节管理。入院期间妇产科患者不熟悉住院环境,易产生彷徨、不安等情绪,护士应亲切接待,运用心理学知识消除患者担忧等情绪,使之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对于产妇应强化围产期的细节管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动态心理观察、产后母乳喂养指导等。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所用方式为问卷调查方式,总分100分,分值高于90分为非常满意,分值高于70分以上为满意,分值不足70分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者数量之和占比为护理满意度。②每月展开2次护理质量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各项分值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33%、95.8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后护理质量评价中,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篇3
妇产科为特殊科室,专科技术性强,对护理服务有很高要求。妇产科护士工作内容繁重而复杂,护理风险更高、差错率更大,有更大的工作压力,而服务对象期望值很高,又很脆弱、敏感,亟需更合理实用的护理管理模式加以引导[1]。本研究为寻求更好的妇产科护理管理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全体护士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对柔性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妇产科26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3±5.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2±2.1)周;初产妇110例,经产妇159例;平均产程(4.85±0.58)h;分娩结局:难产34例,最终母婴健康。2012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柔性护理管理的260例孕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6±2.4)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7±1.4)周;初产妇119例,经产妇141例;平均产程(4.98±0.43)h;分娩结局:难产18例,最终母婴健康。两组基础资料与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基础常规护理管理。
1.2.2 柔性护理管理组
柔性护理管理组开展柔性护理管理:
转变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找准妇产科护士心理及行为规律,认真研究日常护理工作内容、难度、强度以及主要出错和纠纷问题,引导护士消除抵触和消极情绪,激发主动性、自觉性,从管理方面率先减轻护士工作与心理压力,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加班与考核,新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照顾到护士情感需要。
建立弹性管理体制。对高年资护士执行自由开放管理,尊重其自尊心理,满足其成就感,让她们自觉带动低年资护士开展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则以支持、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并肯定她们的进步,增加工作满足感,树立工作自信心,激发工作热情。
宽容和引导护士的失误。护士对护理中出现差错会有愧疚感和压力,若管理方面过于严肃紧张,就会影响护士正常发挥和心理健康,实际管理中对护士的失误持平常心对待,不小题大做,尤其出现无法避免的一些状况时,要适当安抚开导护士,尽可能避免责备、惩罚,从而避免激发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反而给护士直面错误、反思和改进的空间。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活动,让护士相互讲出苦恼与困惑,并相互指导、换位思考,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取经,真正提高工作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改善工作环境。营造工作中和谐融洽的交流相处的环境,私人区域和工作区域都考虑护士的建议以及情感需要布置,日常工作规划、重大决策以及工作总结都要询问护士的想法和建议,认真交流和采纳,作出更正确的规划和决策,让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塑造护士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意识。
1.3 评价标准
评价2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各组差错率、投诉率、护理质量评分[2]。
1.4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76.92%,护理质量评分(70.8±5.1)分,护理失误26例(失误率10%),投诉6例(2.31%);柔性护理管理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0%,护理质量评分(91.5±4.9)分,护理失误0例(失误率0%),投诉0例(0%)。柔性护理管理组护理质量及评价满意度、意外及投诉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表1 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妇产科护理意外频发、易出错、护患纠纷多,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为寻求更好的妇产科护理管理方法,对260例孕产妇实施柔性护理管理,对比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评价,柔性护理管理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0%,护理质量评分(91.5±4.9)分,护理失误0例(失误率0%),投诉0例(0%).柔性护理管理组护理质量及评价满意度、意外及投诉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柔性管理即以非强制化、教条化的管理模式引导员工积极、自主投入工作,直面问题,自我反思,不断提升,积极解决问题,主动交流帮助,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所有成员为共同的工作贡献思想和力量,发掘和发挥自身潜能,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集中力投入到工作中[3]。柔性管理模式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也正尝试此种管理模式,此种手段的运用利于推动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提升妇产科护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本研究所采用的柔性管理模式更加关注护士本身的健康、状态。注重情感上照顾和关注每一位护士,尊重护士的人格和付出,鼓励护士之间交流帮助,管理者也乐于倾听护士困惑和想法,引导护士更好地投入工作,让护士在人性化的关怀下更轻松、更积极、更自信地开展护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规划、评价方面充分采纳护士意见,避免决策失误和计划不合理、脱节,照顾到护士身体情况,让护士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工作[5]。
篇4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摘 要】由于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上广泛的应用柔性管理,相对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更好的诠释出人性化的特点,更加重视人们之间平等的交流,彼此尊重,充分的给予权利和自由,拒绝管理上的教条。然而相比于其他科室,妇产科护理更需要紧密结合临床,不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变化,同时还要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这给妇产科护理人员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假如运用刚性管理方法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对其行为进行教条式约束,就会进一步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无法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产生不良的后果,因而,在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必须应用柔性管理方法。本文就是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柔性管理;妇产科护理;应用分析
妇产科是临床与护理操作紧密连接的一个科室,护理不但要完成输液等相关的基础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助产、接生等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医疗风险出现的几率,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心理及身体上双重的压力,为了更好的促进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其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归属感,充分发挥内在的创在精神和潜力。我国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1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基本要求
柔性管理中不依赖规章制度和法号施令,也不依赖领导和组织的影响力和权利,而且单纯依赖个人的自觉性行为,依赖在妇产科护理部门工作的每个护理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中,根据上述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关性要求。
(1)柔性管理对护理工作的管理者需要存在一定的要求。作为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形象,具备非凡的领导能力以及高尚道德情操,更需要以身作则,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所作所为来感染其他人员,得到下属及其它管理人员的心服。保证上述的情况,才能促进被管理者积极的改正,履行自身的职责,另外,还需要具备一些思想文化基础[1]。
(2)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可玩忽职守,要时刻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放在心头,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能够自发及自觉的做好本职工作。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不断需要管理者的努力,也需要被管理者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均需要提升。不管如何,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柔性挂历的重要性以及对科室产生的积极作用,促进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
2 改善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措施
2.1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妇产科的工作相对特殊,需要将临床操作和护理操作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妇产科护理人员不但要进行常规的护理操做,同时还要做好助产、接生的相关工作,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2]。而且,上述因素也让护理人员产生很大的压力,面对的医疗风险几率更高。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人员面对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由于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特殊,管理人员应努力为其提供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缓解其工作压力,以免负面情绪影响正常工作。
2.2 保证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作为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及时给予关注,让护理人员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可肯定。护理管理人员应用真心面对护理人员,积极的对其进行帮助,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应给予关心,最大限度的缓解其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
2.3 做好激励管理工作
实施柔性管理中必须具备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不但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质的[3]。当护理人员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奖励和肯定,让其得到真正的好处,更好的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 。
2.4 实行人性化的排班制度
护理工作相对特殊,因而在排班时注意人性化和科学性。争取将每位护理人员均安排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促进其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整工作。此外,还要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让护理人员真正的感受到管理者是从内心为其考虑的,这样能够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总而言之,妇产科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多实践、多思考、多学习,还要设身处地的为护理人员考虑,能够以身作则,用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促进柔性管理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实施。
3 结语
柔性管理就是随着一个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对员工理解、尊重及关心,让每个员工能够在自在、轻松的环境下工作,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由于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降低护理人员的压力,提升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加爱岗敬业,为新生儿及产妇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提升自身的责任心[4]。随着管理方式的不断转变,柔性管理被更好的运用到妇产科中,通过全面落实柔性管理方案,促进了妇产科管理的高效实施,加快了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敏. 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刍议[J]. 中外医疗,2012,24(05):145-146.
[2] 龚长宇. 柔性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要机制[J]. 学习与探索,2011,30(06):485-486.
篇5
随着时代的改变,妇产科护理工作在很多医院都逐渐得到重视,医院也投入了较多的资本和技术支撑去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并相继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来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整思路,寻求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进行解决。
1.1观念的偏差部分护理工作者认为自己每天服务于别人,每天完成的都是机械、重复的工作,产生了不正确的工作态度,会对妇产科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扩散性。妇产科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工作人员要经手孕产妇的分娩过程,一些年纪较轻的护理人员往往会认为自身所做的工作与“接生婆”差不多,感觉与自己的年纪很不相符,引起服务理念的偏差,从而影响对孕产妇的护理服务水平。
1.2沟通的缺乏近年来,孕产妇对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大部分孕产妇对于分娩都会有较大的恐惧,往往会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时最需要的就是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内心的恐惧,而由于多数医护人员与孕妇只有较短时间的沟通,导致孕妇心中产生不满情绪。另外,由于某些时间段对孕产妇的服务不到位,语言简短,甚至不注意说话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孕产妇的不满甚至引发纠纷。
1.3经验的欠缺近些年,我国加大了高层次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每年大批的新生力量进入到临床服务中去。这些新生力量往往拥有较为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实践经验不足。而妇产科作为一个基础性、服务性的科室,工作较为繁重,并且工作程序较为单一,导致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院的护理人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加强妇产科护理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
妇产科的划分主要有妇科和产科,产科又分为产前区和产休区。妇产科相比于其他科室来讲,其接触对象较为特殊,服务范围广泛,并且每个病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对每位护理服务者要求都较高。目前全科护理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护士,并且早期护理人员都是中专学历。因此,对于这些护理人员来讲,由于起点较低,导致在后期的竞争及自身发展较为困难。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有必要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鼓励医护人员进行大专自学考试,目前本科室大部分护士进行了大专自学并进行了考试,并且有几名护士已经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大专学历,成为科室的护理骨干力量。这样一来,也对全科护士产生了一个激励,都开始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由于妇产科的工作特点不同,对各级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有差异,为了做到科学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民主选举护理区域护士长护士长是护理区域的管理者。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要具备很多的素质;除了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素质。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以及卫生保健和人力资源的知识等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亲自参与到科室的各个事务中去,比如资金预算、仪器申购,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监督等,并且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为此,根据以上要求,本科室民主选举了几位护理骨干作为各个护理区域的护士长。这些人员上任后,可以根据目前国内外妇产科的护理模式,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并且以此为方向开展日后的工作。
2.2分层次管理做好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对于新毕业护士,要建立完善的病区轮训计划,并进行岗前的培训,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教育,并设立专门的导师对其进行负责。指导新毕业的护士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鼓励她们进行继续教育,逐渐承担起照顾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重任。对于较为年轻的护士,要使她们在各个病区间进行轮换值班,能够快速掌握各个病区的特点及相应的专业技术。之后,通过对各个年轻护士的性格、素质及业务特长的了解,安排她们在某个病房中发挥相对固定的骨干作用。对于一些资格较老的护士,根据每个人的业务特长,安排她们在各个病区中,发挥指导作用,把好质量关,从而从上到下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开展特色服务改善服务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妇产科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各种新型技术、新型仪器不断涌入到病房中,并且妇产科的护理知识层面也越来越广,护理工作的重心也逐渐进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护理中。在我科室的护理服务中,也开展了各项特色的服务,例如建立家庭化产房(母婴同室),并且开展镇痛分娩的服务。根据每个产妇的需求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并开展了月子健康指导,使孕产妇觉得护理人员如朋友如家人一般,护理人员也逐渐觉得应向对待家人一样全心全意进行护理服务。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孕产妇的身体健康,也关系着一个即将降生的生命的健康。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一系列服务改进的项目,如腹腔镜、阴道镜以及妇科手术护理服务的改进、心理护理服务的改善等。
3讨论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由于资源的控制使用,如何通过提高医疗护理的技术来减少部分住院费用,对于医院本身及患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会对与护理服务水平相关的各个要素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医院一定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护理服务。对于妇产科而言,护理工作任务重,而且突发事件较多,因此,每个护士都要熟练掌握抢救技术,并且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做到忙而不乱,提高抢救成功率。
篇6
【关键词】妇产科;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管理
妇产科在临床医学上属于四大学科之一,主要保障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殖健康以及预防各种妇科疾病,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妇产科中所接收的患者疾病种类多样,治疗方法不同,导致护理工作在开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如何有效开展妇产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妇产科医生20人和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2015年1~6月作为试验的对照阶段,2015年7~12月作为试验的研究阶段。在进行研究中,两个阶段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未发生改变。
1.2护理方法
对照阶段医生对于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阶段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内容为:1)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由责任医生和妇产科护士长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根据各个护理人员经验、职称等情况和各个科室床位数量,将各个科室划分为若干责任制护理工作小组。在每一个责任小组中,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责任护士,同时选取一个职称为主管护师的护理人员为责任组长。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为辅助护士。领导小组根据各个责任小组所负责的患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排班制度,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规范和奖惩依据。每个月领导小组对每一个责任护理小组的人员进行考核和工作监督,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于表现良好的责任护理小组发放奖金,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2)充分完善各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其中责任组长需全面掌握该小组中的患者病情、治疗方法等相关信息,辅导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护理,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每天对护理人员开展工作进行监督,组织开展小组会议,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处理相关护理问题,定期组织患者和家属座谈,了解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开展护理工作,积极同主治医生进行有效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给予无缝隙和优质护理。辅助护士在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对该小组所负责的患者实施相关基础性和生活性护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宣讲和指导,依照护理规章制度,积极参与护理和学习,避免发生护理事故和缺陷等不良事件。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使每一位护理人员了解实时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意义,同时开展各种专业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确保护理工作有效开展。
1.3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两个阶段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情况,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同时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护理管理的认可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经过统计发现,研究阶段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病房管理、护理制度以及护理安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护人员认可对比
研究阶段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阶段,且研究阶段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于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中,所有护理人员实施的护理工作一致,风险相同,大大降低了护理效率[3]。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后,将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分层,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责任组长主要负责监督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护理质量,充分发挥管理作用,提高职业认同感[4]。同时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在护理中通过对每一个责任小组进行考核和奖惩,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开展有效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本次试验中,研究阶段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阶段,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生护士认同感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中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段树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04):133-134.
[2]徐晓君.分层责任制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22(07):183-184.
[3]冯遹嫱.“大包干”责任制和层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4,30(04):183.
[4]蔺继霞.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20(05):2842-2844.
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180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1±4.7)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5例,生殖系统感染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对照组180例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8±4.5)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2例,生殖系统感染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再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妇科和产科分别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不同的工作重心和风险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妇科患者着重患者的就诊情况,特别是叮嘱患者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天与患者确认,避免因治疗中断而影响治疗效果;产科应根据产妇的不同身体情况分析和评估可能影响分娩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前消除危险因素。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妇科和产科常见风险因素及护理内容等制定合理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水平,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妇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并对病情反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产科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确保产妇安全。③加强培训:以讲座、视频学习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工作重点的学习,避免因护理经验不足引发风险事件。④加强护理记录管理:不断规范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记录的文书格式,护理记录再护患纠纷中对维护护理人员权益起重要作用。
1.3观察标准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管理工作、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100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0~79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96例,满意72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1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0例,满意78例,一般38例,不满意14例,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8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年龄在19~60岁,平均(39.28±1.32)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宫外孕、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常见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所有患者分组后无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各指标监测、药物护理、心理辅导以及健康饮食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无缝隙护理措施(弹性排班、护患交流以及家属沟通等)。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产生抑郁等不良情况以及护后满意度等,对比分析。
1.3指标观察:
相关指标通过SAS、SDS以及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分别用于对患者进行焦虑主观评价、衡量患者的抑郁状态以及患者对该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该项实验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并予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记数数据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运用χ2或t检验。结果对比数据运用P表示,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值均为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后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观察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
3讨论
妇产科疾病一直备受广大女性的关注,它包括妇科疾病和产科疾病,主要分为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7大类别,严重危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全国各医院对此也非常重视,因此,在相关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保证医院长期良好发展。而患者满意度是保障医院的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对医院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患者在选择就医地点的时候除了考虑医院硬件技术条件外,在医院所接受的相关护理措施也是很多患者必须考虑的。患者接受到的护理措施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看出,而使得患者满意度提升的方法很多,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的各种措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就是其中一项,而且现在很受欢迎。无缝隙护理是护理中的一种,它是在从患者接受治疗后到出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完美、更好、更仔细的护理服务。整套的无缝隙护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对参与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最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效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服务技巧及知识等,其次就是在不影响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在尊重患者自身生活习惯下,对患者的相关隐私内容给予绝对的保护,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娱乐放松等),最后就是采取排班制度,主动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措施,了解患者的隐性需求,努力为患者服务。目前,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在国内的发展时间有效,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不是特别成熟。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没有做过相关护理系统的培训下根据自身的有限理解去实施相关技术,导致了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很多医院针对此情况分别从对实施无缝隙护理人员以及被实施人员采取了相关措施:护理工作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假如患者是孕妇,医护人员会选择在实施无缝隙管理中对患者的病房进行特殊服务,比如贴一些婴儿照片、各种温馨照片等,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感,以提高护理效应。而护理工作的实施本身就具有挑战性,实施者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还需要一定的推动力,这不仅仅源于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热爱,有些医院所实施的奖惩制度也对此具有很大的推动力。我院针对近年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相关无缝隙护理,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一般护理上给予了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上患者在护理前后产生抑郁、焦虑等现象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我院所实施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具有可实施性,对于观察组中出现的有些患者的不满意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我院无缝隙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个别情况。只有技术不断地发展更新,人民的健康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4结语
篇9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防范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76-02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制度、操作流程和标准,严格遵守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安全。妇产科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对护理的质量要求高,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规章制度,做好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医院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总结,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队伍年轻化,专业素质偏低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产妇血压的监测不到位,导致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子痫病症不能有效的预防;有的护士在助产时产钳的配合不默契,可能导致产妇会阴的严重裂伤;有的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不足,对产后出血等常见的抢救工作不熟练;有的护士不能按照医嘱进行给药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导致抢救不及时;有的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不能进行有效或耐心的解答,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不满情绪等。
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 妇产科由于其特殊性,护理工作繁杂多样,而当前的妇产科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对产妇进行人文关怀,导致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妇产科危重病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不能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忽视其知情权;对产妇会阴冲洗过程中,未对产妇隐私进行保护;对护理书面文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记录不规范,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遗嘱;对产妇的生育史、病情等随意议论,导致产妇及家属的不满;进行产妇抢救或者分娩时,不能对患者家属的疑问和紧张心情进行解答和引导,甚至对家属语气生硬、态度恶劣,导致相互埋怨,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1.3 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护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导致护患纠纷。临产护理时,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进行产房内2h观察,未对患者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未按照静脉点滴制度进行点滴速度和浓度的控制,导致产妇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导致子宫破裂;产后进行常规的胎盘检查和阴道检查时,未能及时的发现胎盘残留及子宫裂伤等,延误治疗时机;对产房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婴儿抱错的现象;为婴儿洗澡时不能按规章进行操作,导致婴儿出现擦伤或者烫伤等。
1.4 护理记录不规范 妇产科工作繁忙,急诊分娩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内容多,各种护理记录未能及时的进行填写,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以回顾性记录进行代替,因此与医疗记录不一致,导致护理记录失去真实、准确和客观性,不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了解。特别是对治疗顺序、药物过敏试验等不能进行准确的记录,导致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不重视床头交接班工作,在未取得主治医师的同意下私自允许患者离开医院,导致出现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给医院带来法律责任。
1.5 外部环境因素 护理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患者自身的因素和设备、药品的因素等。患者自身因素是指,一些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信任或尊重,求医心切,引起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护患纠纷。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因素是指一些医疗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使用不配套,以及器材、药品不到位等,影响急诊抢救工作。病房的地面留有水渍或者太湿,导致产妇摔倒,造成不良后果。
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妇产科护理覆盖面广,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强,护理人员不但要对产妇进行护理,还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因此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值班、交接班、消毒、查对和抢救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新参加工作、实习生、技术差和责任心不强等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加强节假日、交接班和夜班等关键时间的管理等。通过培训、监督、提醒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护理质量。
2.2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违反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是妇产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因此,要加强护理安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强化告知制度,对存在一定风险的抢救或者护理措施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要求其签字;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提醒,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防范措施;对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的填写,经过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建立安全提醒制度,对摔倒等容易导致产妇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必要提醒和安全教育。
2.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新的护理工作发展环境下,对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由于态度恶劣或语言使用不当所导致的护患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妇产科患者及家属由于紧张或者兴奋等,容易对产妇的情况或者婴儿的情况产生很多疑问,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的解答,最终获得其信任,安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准确的了解,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对产妇进行主动的询问,倾听其感觉和要求。对产妇和家属表现出的疑问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解答,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可以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3 小 结
妇产科护理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提高责任心和耐心,主动为产妇进行服务,才能实现对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2(24):12-13.
篇10
【关键词】 柔性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
临床医学上的妇产科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科室, 为操作与护理紧密联系的疾病科室, 日常管理和操作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妇产科护士不仅需要进行日常的常规性护理工作, 而且需要实施接生、助产等技术性操作, 于接生助产过程中极大增加了医疗风险, 促使临床妇产科的护士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护理压力。为了缓解护士的各种压力, 充分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提高护士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充分发挥护士工作者的价值所在[1], 现针对郑州市中医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的500例产妇进行研究, 分析柔性管理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的500例产妇, 其中产妇的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为(30.1±2.6)岁。经过本院的临床诊断分析, 500例产妇当中328例产妇为初产孕妇, 172例产妇为经产妇。产妇的孕周为38~42周之间, 平均孕周为(39.5±1.4)周。本院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50例。实验组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 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具有可比性。
1. 2 柔性管理方法
1. 2. 1 理解柔性管理 针对柔性管理的定义, 可理解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其理念的行动主体为人, 所以树立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根本上, 经过使用非强制式的管理模式, 于人的内心中出现潜意识的说服力, 因此将组织意志变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主动。刚性管理的本质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而柔性管理于规章制度的根本为理解到人的内心。由于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护理风险和压力, 所以科室需要给予护士一个良好和温馨的工作氛围, 上级应与护士进行主动沟通交流, 理解护士的心里所想, 尽量帮助解决难题, 促使护士安心地的工作[2]。
1. 2. 2 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柔性管理的本质为民主和平等, 需要一种融洽、良好与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柔性管理能促使科室的每个护理工作人员具有主人翁的感受。所以针对日常的决策、工作计划和每年的年度计划等, 都应该邀请护士参与其中, 考虑护士于会议中的建议和意见,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既能避免上级领导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又能促成上级与护士的和谐关系。经过一系列的会议, 护士会领悟到上级的重视和尊重, 增加护士的自信心, 从而促进妇产科科室的发展。
1. 2. 3 宽容对待错误 护士在工作上不可避免会出现差错和失误, 印证了那句古话,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所以针对差错和失误的态度应该是对事不对人, 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批评, 并且批评时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避免出现过激言语, 伤到护士的自尊。批评后给予护士正确的指导, 根据具体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给予护士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让每一个护士把护理安全始终摆在第一位置, 进而针对错失树立成一个非惩罚式的制度。虽然出现错误会带给医院一定的损失, 但是需从更大的方面进行理解, 每一次的错误都是一次进步的开始, 激发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好的帮助和服务患者, 促进科室的柔性管理[3]。
2 结果
通过本院护理工作者分析总结资料发现, 500例产妇的平均总产程为(4.96±1.17)h。经过临床检查发现, 1例产妇发生切口感染, 占全部产妇的0.2%;2例产妇出现新生儿窒息, 占全部产妇的0.4%;10例产妇出现难产症状, 占全部产妇的2%。本院为研究柔性管理的作用, 在护士的差错率、护士的投诉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和产妇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各项标准中更加良好, 并且满意度更高。
3 讨论
科室的柔性管理属于管理模式中的一种软管理, 使用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管理措施, 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发挥自我技能, 同时激发人的自信心, 以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工作,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院的妇产科柔性管理以500例产妇进行研究, 具体的柔性管理分为三个方面, 树立柔性管理的理念, 促进该理念深入人心;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给予护士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遇到错失时, 采取一种宽柔的态度面对。该管理方法的实施, 促进了满意度的提高, 值得科室间相互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芳.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全科护理, 2011(19): 1759.
- 上一篇: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总结
- 下一篇: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