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对策与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的对策与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的对策与措施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30-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日益活跃起来,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应加强对建筑工程全面管理,认真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或避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该研究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解决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谈一些看法。

1 近年来我国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2012年2月6日21时01分左右,重庆市南川区黄金海岸A栋发生火灾,烧毁四层至十六层5号住户阳台上堆放的物品、部分房间及外墙装饰,室内过火面积183 m2,外墙装饰面积241 m2,无人员伤亡,受灾户13户。起火原因为外来火源(烟头)引燃堆放在客厅外露台东北角可燃物(纸箱、生活垃圾等)导致火灾发生。2012年5月10日2时40分左右,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处双凤社区万德村3号商铺发生火灾。火灾烧毁平房、砖混结构二层商铺1幢(共7间房屋261 m2),土木结构房屋1间121 m2,总过火面积共382 m2,造成6人死亡,4户受灾,直接财产损失396105元。火灾原因系停放在“后街男孩”服装店南侧房间内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充电器输出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

2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特点

2.1 火灾蔓延途径多,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中楼梯、电梯井口、风道等较多,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检查,正确的处理防火分隔,避免火灾发生时,受浓烟及火势的影响,火势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燃烧体现,特别是在星级高档宾馆、大型城市综合楼和学校图书馆等高层建筑,由于可燃物较多,一旦火灾发生,火势将难以控制,迅速向其他空间蔓延,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疏散困难,群死群伤易发生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指导人们按秩序逃生,防止人员到处乱跑,造成消防安全通道堵塞,影响其他人员的疏散。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点,由于疏散撤离人员容易造成拥挤甚至踩踏,必须在平时加强消防安全演练,增强每个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火灾发生时采取正确救援方式和自救,避免群伤群死现象的发生。

2.3 结构复杂,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果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将会影响救援的时间,再着,高层建筑由于受火灾的影响,很可能将电源线烧断,导致电梯停电,人被困在电梯中,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对于高层的人员,由于楼层较高,器材较多,等灭火救援人员达到火灾地点时,消防人员的体力将受到影响。火灾长时间不能成功扑救,将产生大量的浓烟,如处理不当将造成人的窒息,同时,增加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影响范围广,火势较猛,长时间燃烧将造成玻璃、空调辅机等坠落,危机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3 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几点建议

3.1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高层建筑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对施工现场划分清楚消防安全的责任,确保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根据每个人所分配的任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对于高层建筑的运行管理单位,在了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控重点的基础上,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预案,编制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措施。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应建立共同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对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通道、消防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并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全体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2 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要加速推进消防中介机构建设,把建筑审核、消防设施运行保养、消防安全评定纳入专业中介机构负责,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消防法转型期不出现新的先天性火灾隐患。二是要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根据火灾危险性、消防设施建设和日常安全管理情况综合评定安全等级,出台解决历史遗留隐患的办法,正视现实、客观解决矛盾和问题。三是要推出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和保障机制。

3.3 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力度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进行监管,提高消防安全监管力度,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以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职能得到体现。消防安全部门之间应加强配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定期进行专项消防安全治理,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禁止进行相关活动。

3.4 强化宣传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是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我国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人们对消防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宣传力度上还存在不足,消防部门应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机制,把消防安全教育深入人心,确保人人懂消防,人人会消防,平时,消防人员应加强消防演练。如有必需可采取文艺义演的形式,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学会保护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高层建筑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无事故发生。

消防安全工作涉及高层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现场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现场人员必须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扑救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复杂性、艰难性更是我们消防人遇到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45-95).

篇2

Abstrac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disasters cause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 Rural constru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iming at the situation that rural constru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s wea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rural constru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t las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i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trategy to improve rural constru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关键词: 村镇建筑;村镇灾害;防灾减灾不足;防灾减灾对策

Key words: rural architecture;town disasters;lack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disaster-reduc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82-02

0 引言

我国灾害的总体特点是:灾害发生的频率大、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就自然灾害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目前,我国村镇建筑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资金短缺、缺乏科学规划、村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等原因,村镇建筑面对灾害抵抗能力比较脆弱。村镇建筑一旦在灾害作用下破坏或失效将会造成甚至比原生灾害更为严重的次生及衍生灾害,产生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而且灾后恢复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村镇建筑防灾问题应该得到我国社会高度的关注。据《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1],目前我国总人口为13.86亿,其中村镇人口数为9.3亿,村镇人口约占67%,提高村镇建筑应对灾害的综合能力关系到我国9亿多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中,村镇地区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村镇建筑防灾减灾是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的问题。因此,降低村镇建筑物灾害风险、提高建筑物防灾减灾能力成为非常现实并且具有相当挑战性的问题。

1 我国村镇灾害种类及特点

众所周知,我国是地震、洪水、风暴灾害、火灾等灾害多发国家。实践表明,我国自然灾害的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和乡镇。随着我国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和财富的集中,一旦遭受破坏性自然灾害的袭击,在缺乏有效防御措施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不同村镇在防灾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别。但是与城市相比,村镇灾害存在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灾害发生概率大;②灾害对村镇居民影响大;③房屋是村镇灾害最大的承灾体;④选择不科学,次生灾害严重。

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村镇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与制约。目前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村镇的房屋,在遭受到烈度为6度地震的影响时,就有相当部分的房屋产生开裂,在烈度8度地震影响下有一定数量的房屋倒塌[2]。

2 我国村镇建筑基本情况

我国村镇房屋所采用的结构类型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民俗与传统习惯密切相关,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大多数民居仍为传统的土木砖石类结构,乡镇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中有现代砖混和框架结构建筑,但在设计建造上大多不规范,其圈梁、构造柱的截面、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随意性较大。

农村房屋的建造,通常是由当地的建筑工匠,根据房主的经济状况和要求,按照当地的传统习惯建造的,一般不经过设计单位设计。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格调基本一致,造价低廉,易于就地取材。房屋的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根据其承重材料和承重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土木和土生墙体承重房屋;砖土、石土混合承重房屋;砖木结构房屋;砖土结构承重房屋;石结构房屋;砖砌体房屋。

3 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的现状不容乐观,绝大多数房屋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灾害面前抵抗能力很差,虽然比起以前无人重视现象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村镇建房全过程缺乏专业性指导,传统的做法对防灾不利 多数村镇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房屋何时建造、采用何种结构型式通常是由当地的建筑工匠根据房主的经济状况和要求,按照当地的传统习惯建造的。施工技术落后、建筑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薄弱,缺乏统一的施工管理,没有设置完善的防火措施。另外,一些民居的选址还是依照传统迷信选择随意,不能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气象等因素,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3],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必然造成严重灾害。

3.2 村镇建筑普遍未按抗震要求进行设计或设防不足,对地震灾害预防考虑不全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民建房财力有限,农村房屋的抗震防灾要求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范。大多数农民按照传统的方式建房,建筑材料差,结构简单,没有考虑房屋的抗震措施,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比较差。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砖混结构的房子没有构造柱和圈梁,或构造柱过小,所用钢筋过细等,因此房子的整体性能较差,这样对结构抗震十分不利,使得房屋往往在小震作用下就会造成破坏。无数研究表明:灾害之所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建筑物确实有很大关系,汶川地震时死伤的绝大部分人并非“震死”而是房屋倒塌后砸死的,而财产损失有一大半集中于损毁的房间中[4]。

3.3 我国农村民居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建造方法缺乏指导规范 村镇民居基本上都是私有私建,大部分没有经过有关行政部门的审批就进行建设,缺乏统一的建筑规划。而且我国现行的大多数规范主要是针对城市房屋,对农村民居不太适用。另外,比如对一些地震多发区,也只是针对城镇进行了相应的防灾减灾规划,忽视了农村的防灾减灾的重视,一旦灾害发生,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3.4 国家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资金投入少,缺乏相应的防灾推进机制 目前在村镇房屋防灾减灾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灾前村镇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如云南省自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级地震以来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2次,国家和地方用于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费用分别为11.49亿元和15.47亿元。如果这些经费用于震前对房屋采取抗震措施,对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发挥重大作用,也不会使村镇建筑在灾害面前显得这么不堪一击。

3.5 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作为防灾减灾的客体,我国村民对于防灾减灾认识程度不够。很多村民没有意识到灾害的危害性,觉得灾害离自身很远,威胁不到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建房时按照固有习惯,基本不会考虑防灾措施,相信“风水”迷信但是不相信科学,最主要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村民在建房时持有能省则省的态度,不注重施工队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这样就造成了建筑物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 村镇建筑防灾减灾改进措施

根据我国村镇灾害的特点和村镇建筑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防灾减灾建议使村镇建筑防灾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4.1 重视村镇建筑抗震设计 根据不同地区房屋结构特点及其抗震薄弱环节,采取工程措施,系统地提高民房的抗震设防能力,对结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房屋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避免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②要重视墙体的整体性。砖混结构要注意布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③对木结构房屋,要注意提高木屋架、木檩条屋盖的整体性等。但是村镇自建房屋居多,一般没有严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需要国家组织专业人员出版一些适合各地特色的标准村镇建筑图集,供建筑房屋时参考选择。

4.2 培训专业施工人员,规范村镇建筑施工 村镇房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房屋的抗灾性能。但是目前村镇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建设房屋时凭经验行事,缺乏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因此要重视对村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向他们宣传新技术、新施工对房屋建造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房屋的施工质量。

4.3 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防御自然灾害长效机制 政府加强对村镇房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村镇技术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的质量监管,建设抗震、防台风等防灾示范工程。要进一步加强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把村镇防灾内容纳入村镇建设规划,如台风多发地区要适当提高农村医院、卫生所、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设防标准,为村民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要开发适于各自村镇特点的建筑防灾减灾的新技术,提高村镇建筑防灾减灾性能。

4.4 建立、完善村镇防灾建设管理组织机构 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村镇防灾能力的基本需要。因此,可设立村镇防灾建设管理室,乡镇设立村镇防灾建设管理组,配置一定数量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如村镇建设工程师,助理员、质量监督员等。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方面对农房在审批、施工、验收、发放房产证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向农民宣传房屋防灾技术,为农民新建房屋的防灾设计和已有房屋的防灾加固措施把关。

4.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力普及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要将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的要求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将其作为建设系统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要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建设系统的防灾抗灾先进人物和事迹。

5 结束语

通过我国村镇建筑所受灾害的回顾以及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尽快把防灾减灾意识提上日程,尽快将农村房屋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管理体系,做好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做好相关政策和技术服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农村房屋抗震设防,提高农村房屋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2007年城市、县镇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2008-06-23/2010-07-04.

[2]葛学礼.村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2001(1),43-48.

篇3

摘要: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电力安全 生产 防灾减灾 机制建设

1、电力灾害分析

电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受到灾害侵袭十分普遍,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电网运行事故原因主要有:(1)违反了安全生产规程;(2)输、变、配电设备过载;(3)电力生产技术缺陷;(4)人员素质和管理维护缺陷;(5)设备质量缺陷;(6)由用户端事故引发。

1.2 自然灾害原因主要有:地震、洪水、火灾以及突变恶劣天气,包括高温、高寒、强对流天气、飓风、龙卷风、台风,等等。

1.3 人为损害原因主要有:外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人为破坏。以上灾害有些是完全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其发生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处置不当的话,有些灾害会发生转化或者造成次生灾害,后果将更加严重。

2、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电力生产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原因导致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够控制的,但是科学的防范能达到减灾积极作用,因此,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达成积极防灾减灾的共识极为重要。防灾减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科学预测,积极防御,沉着应对,全力抗灾,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的原则是:预想是前提,防范是目的,救灾是首先,减灾是根本。所以,电力企业在面临灾害时,必须坚持,在预想时,宁可信其有,宁可信其大,宁可把灾害的结果考虑得更严重些,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这样才能做到积极防范,才能为防灾、抗灾和减灾提供保障。否则,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对策,面对灾害有可能会束手无策,顾此失彼。

3、构建防灾减灾的保障机制

3.1组织体系的建立

3.1.1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常态组织管理体系,这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个组织体系应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灾害评估系统、救灾跟踪管理系统等,并有相关的配套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奖惩考核措施。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和灾害记录档案,借助高科技手段认真分析研究,发现内在的规律性,寻找可控措施。

3.1.2目前,从省、市公司到县供电企业虽已建立起了应急处理中心,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的还与企业的行政管理系统相混淆,一些县局把应急处理值班和行政值班混在一起。因此,笔者建议,从上至下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且满足电力安全生产需要的防灾减灾机构,把电力调度、安全监察、生产计划、变电运行、科技信息等部门纳入,由负责安全生产的分管领导统一管理。

3.2 防灾减灾管理机制的建立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的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管理机制的创新是电力企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有效的、规范的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3.2.1预警机制 在构建各类事故和灾害的数理模型基础上,对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及即将面临的灾害,科学、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利用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定期或随机警告信息,确保逐级管理者能够完整接收到预警信息。

3.2.2 防范机制 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各环节中,从上至下应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编制电网运行方式和紧急供电方案,编制抢险救灾预案,编制协同预演方案,适时组织实战演练,并定期开展防灾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各级防灾减灾常态工作机制。

3.2.3 应急机制 上下联动,建立快速反应系统,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当电力事故或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事先编制的处置方案,沉着有序地开展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有效控制事故蔓延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应急处理的指挥系统要靠前指挥,务必要保证高度统一、指令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各种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3.2.4 后勤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的电力抢险后勤体系,从组织、人员装备、设备材料到现场保安措施等,必须满足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需要,特别是设备材料的物资供应系统,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送达现场。

篇4

关键词:高密度发展;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对策;重大危险设施;橙线

1引言

深圳虽然是一座新兴城市,但经过三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受制于仅199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城市已进入高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高建设密度的阶段――2011年末常住人口1046.74万人,人口密度达5257人/平方公里;2011年GDP约11502亿元,地均GDP达5.78亿元/平方公里[1];2009年深圳城市建设用地毛容积率接近1.0,与香港建成区毛容积率相同[2]。

深圳防灾具有建设质量相对较好、城市呈组团式布局等优势条件,随着城市进入高密度发展阶段,各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集聚对防灾减灾产生了全面影响。针对高密度发展给城市防灾减灾带来的挑战,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从空间布局、安全评估、空间管制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制订规划对策,并在相关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落实。

2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

2.1重大危险设施进城,防灾缓冲空间不足

大型油气库、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品油管道、爆炸品仓库等设施具有重大危险,保证这类设施安全的传统布局思路是将其安排在尽量远离建成区的区域,保留相当大的距离作为防灾的缓冲空间。对大多数城市来说这通常很容易做到,因为这些城市有着广阔的市域范围,并且城市发展主要限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规划区”范围内。但对深圳这样高密度发展的城市来说,却由于防灾缓冲空间不足而难以做到。目前深圳建设用地已接近总土地面积一半,非建设用地主要是组团间的隔离带,重大危险设施现状和规划建设都面临较大压力。

2.2防灾减灾建设滞后,设施资源缺乏整合

防灾减灾需要持续投入,但却没有直接可见到的产出,在过去偏重经济发展的思路下,安全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各项防灾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防灾能力低。汶川地震后我国修订了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但大量在此之前建设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需要采取加固或重建等方式才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是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现状基础比较薄弱。由于长期不够重视,消防站、应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滞后,其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水平普遍偏低。例如深圳部分街道常住人口接近甚至超过50万人,相当于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只有1处消防站,而且有的还是临时租用工业厂房。虽然近年我国经历的汶川、玉树等大地震在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应急避难场所、消防站等设施规划建设逐渐进入新的阶段,但对高密度发展的城市来说,各类防灾设施的建设仍然受到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的较大制约。

三是相关设施没有充分考虑防灾功能,防灾资源条块分割。以往的体育场馆、学校、广场、绿地等设施多由单一部门主导建设,只重视日常的使用功能,未考虑安全方面的功能,无法发挥设施作为防灾资源的效益。如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未考虑台风、暴雨和地震时作为室内或室外应急避难功能,公园、绿地的建设未考虑火灾时的阻隔功能、暴雨时的蓄滞雨水功能和地震时的室外应急避难功能等等。

2.3安全法规规范落后,风险管理亟待完善

一是安全法规规范落后,安全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高密度地区的风险管理要求。已有法规规范着重于重大危险设施自身的保护和内部的管理,对周边的风险控制要求较为原则笼统,在防灾缓冲空间不足、周边经济建设活动频繁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例如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主要从保护设施的角度进行管理,对其邻近或穿越城市时周边的建设要求缺乏规定。

二是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管理流程难适应在高密度地区的规划建设要求。虽然国家法律明确要求进行安全评估,但按照一般的建设程序,在规划选址后工程建设时方才进行安全评价。在周边建设已高度密集的条件下,规划选址时难以通过保持较大的安全防护距离来控制系统的整体风险,而规划对风险的评估又由于相关法规规范缺失,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具体的技术手段,最终可能导致在工程建设时规划选址不断变更。

3防灾减灾的规划对策

针对高密度给城市防灾减灾带来的挑战,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各项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将防灾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促进防灾从灾后应急为主向灾前预防为主的转变,实现对各类灾害风险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水平。

3.1坚持组团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

(1)城市发展应坚持组团式布局结构,高密度城市更是如此。组团式布局不仅有利于保持发展弹性、疏解交通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灾害,例如在抑制SARS的传播和蔓延方面深圳的组团式布局发挥了很好作用。

(2)应科学选择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用地和设施。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应避开灾害易发地段,在灾害易发区编制规划时应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例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应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划建设时无法避让灾害易发区域的,在采取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规划应严格控制密度以尽量降低风险。

篇5

思考之一:城管局的工作职能和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一、闵行区城市管理局作为市、区国家行政机关机构体制改革新生的产物,肩负着区政府主管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的组织、监督、管理等多种工作职能,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并举,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接轨的今天,城市建设的规划和投资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城市管理又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闵行区城管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既要大力致力于城市管理的各项建设,以其规范的运作和市民满意的服务质量取信于民,又要广泛地动员群众,共同为搞好城市管理献计献策,以其良好的生活与投资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推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城市管理在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搞好城市管理的防灾救灾工作,虽说只是城市管理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与维系城市安全,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的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防灾救灾是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市长在上海市第一次减灾会议上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这十余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接轨的紧张阶段,上海的一举一动,上海的一得一失,对全国、乃至对整个世界而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闵行区城市管理作为区政府和上海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城管工作尤其是防灾救灾工作的得失,同样影响着闵行区乃至上海市两级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安危。防灾减灾系于人民群众的安危,能否全力以赴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因此说,预先制定防灾救灾的各种应急方案,切实搞好城市管理减灾工作,把可能出现的灾害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对维护城市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和保证作用。

思考之二:城市管理立足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防灾是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城市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是城市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城市管理局在实施城市管理防灾救灾的工作中,既要严格科学地安排好救灾物资的筹备和物力、人力的投入,更要随时注意掌握气象信息动态,科学预测,加强防范,这是减灾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任何自然灾害在发生之前,总有端倪可察,前兆可觅,这是历史的经验和科学的总结。即使是人为的事故,只要我们时刻警惕和加强观察防范,就可以把人为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里,关键的是要做好"三个结合"、"三个注重",一是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注重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减灾工作的各种可行性预案;二是"平战"结合,注重从减灾工作的实际效果出发,预先做好人力、物力的各种准备工作;三是紧密结合各次灾例,认真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在防范工作上狠下功夫。

二、城市管理减灾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城市管理减灾工作是一项立足于民,服务于民,体现现代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管理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城市要体现现代化的国际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安全与稳定是根本的保证。从闵行区城市管理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不管是防范自然灾害,还是防范人为的事故灾难,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减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至今未发生重特大恶性事故和严重的灾害损失。但这并不能说明城市管理的今后仍是如此。城市管理局的减灾工作,面临管辖区域广、点多、线长等多种特点,从内部管理到指导、组织、协调社区的城管工作,需要内在的努力和社区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市政工程、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和市容卫生更需要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社区的积极配合。仅市政道路下水道一项,我局管辖的下水道总长有142公里,假如其中的某一段在暴雨到来时堵塞不通,后果就很难想象,可能导致这一地域大量积水而引起交通堵塞,人行受阻等多种被动局面。为此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务必立足当前的工作实际,一切行动和措施都要从当前出发,预防在先,更注重长效管理,着眼于未来的城管防灾减灾工作。

三、深入推"三个整合''''是今年城管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切实搞好城管减灾工作的组织整合、信息整合、资源整合,是城管局年内亟待解决的三项工作重点。以往我局预防灾害事故设有处置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由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由安全生产、治安保卫工作领导小组,还有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在单一方面履行职能时效果较好,但如遇到交叉复杂的综合性灾害事故时,却较难体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用资源和信息共享,易出现各管一方的被动局面。根据上海市减灾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我局减灾工作的实际。确实需要实施减灾工作的"三个整合",即建立覆盖全局,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应急指挥体系和运作机制,编制配套的应急预案和行动保障计划,为今后的城管防灾减灾工作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信息基础、资源基础。

思考之三:当前城管减灾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问题之一:区管公路排水问题:闵行区建区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管公路大部分建成了白色路面,但至今仍还有相当一部分公路亟待改建成标准型道路,这部分的道路至今只有明沟无下水道,加之一些事业单位或个体业生随意填河和倾倒垃圾堵塞明沟,导致一些低洼部位大量积水,由此影响和阻塞交通,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诸如本次五号台"威马逊"伴着暴雨袭击上海时,导致虹梅路下立交,虹梅路北吴路等公路大量积水,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安全。要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对策之一是在全区广泛开展爱路护路的群众性宣传教育,建立必要的监督和举报奖惩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有损公路交通的不良行为;二是不断加大区政府对公路改造的投入,在改建路面的同时铺设相匹配的排水管道,及早化解道路积水影响交通的突出问题。

问题之二:社区行道树和园林绿化问题。近年来,闵行区在上海市的园林绿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本区的绿化已成为全市各区首屈一指的佼佼者。从道路到居住区,植绿造林,绿化成荫已成为闵行"天蓝地绿水清"的一大特色,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和美的享受。然而本次"威马逊"台风"光临"闵行之处,道路两侧部分行道树夭折倾倒,尤其是部分社区如莲花路上千株新种的树木和翠竹顷刻间连根拔起,路人无不摇头叹息,大自然的破坏力如此之强,反思之下,不由使人们惊愕,树木为何栽种那么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究其问题的根源在于栽种的质量标准。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植树造林的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植树造林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植树造林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必要的奖惩激励机制;加速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总体水平。版权所有

问题之三:众多违规户外广告危及人民群众的安全。随着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年来,闵行区的户外广告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林立如织的户外广告牌、霓虹灯、单桂式广告塔。各种横幅和对旗漫天飞舞,在一定程度上,给闵行区的空间增添了一道道五颜六色的异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严重影响了同行城区整体规划的美观,更埋下了危及人民群众安全的严重隐患。在众多的户外广告牌中,有多少是鲜为人知的企业或个体业主为追求一方的利益,违法或非法擅自置立的,既无严格的审批手续,也不符合广告安全设置的质量标准,从我局掌握的695处户外广告设置情况看,符合手续和标准的还不到200处,这么多违规或非法的户外广告,一旦遇到强台风袭击,大量抗风能力差的户外广告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诸此种种,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会设置户外广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务求户外广告设置合理合法;二是督促社区各职能部门切实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的自律和检查,违者必究,给予重罚,坚决纠正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三是进一步加大工商、规划、市容与城建监察联合执法,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抵制和根除非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对不听劝告,限期不改正的单位和业主,给与经济上的严厉制裁,直至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彻底改变非法设置户外广告的被动局面。

篇6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 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与国内的两千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 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 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突出协调,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 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 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 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 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芹,张学贤,党修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11,12(06):143-149.

[2]高雪相,吴林荣.一次成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案例分析[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11(26):405-407.

[3]郭树军,范俊红.范例推理(CBR)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2011,42(07):218-220.

[4]熊传辉,何卫平,何明琼.清江水电气象服务的系统研究与运行[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11,30(11):174-177.

篇7

1.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农业气象基本特点 

1.1农业气象灾害 

我国相比起世界其他各国来说,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占据了自然灾害中的绝大部分,大概在68.9%左右,但是农业又是抵抗能力最差的一个行业。农业气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其一,暴风暴雪;其二,干旱低温;其三,霜冻冰雹;其四,大雾沙尘暴。另外,还有因为气象因素所导致的泥石流、山底滑坡、森林灾害和水旱灾害多农业带啦的巨大负面影响。随着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气象灾害这个比较敏感的行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其健康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辽阔,人口也比较多,地形比较复杂,而且还是农业发展的国家,所以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 

1.2农业气象基本特点 

我国的农业气象基本特点一般来说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国土面积比较辽阔,所以受灾害的区域分布的也比较广。其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其三,气象灾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其四,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很大。分布区域比较广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受旱灾的影响很大,发生的几率也很高,在我国基本各个省市的农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影响。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气象灾害在我国基本上都能看到,因此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而言,我国的气象灾害发生频多。另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出现的严重天气灾害比较多,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有重大的阻碍。 

2.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措施 

2.1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 

根据近年来农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带来的农业生产布局变化和农业防灾抗灾气象服务的新需求,调整完善区域性观测网络。建设高时空密度、自动化、多要素的现代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对气象相关资料的准时、准确、高效监测,在县局应能随时调看周边地区的预警信息、雷达回波和各乡镇自动站点的气象要素观测实况资料,还要在时间上加密采集,创建综合数据库,做好相关数据的监测和积累,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的能力。 

2.2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气象科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农业与气象的关系就更为紧密。当前,各种专业户对发掘气候资源、了解当地气候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避免和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有着空前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中,除了解日常的天气预报、安排好农事活动外,有关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的合理布局、新品种的引进等都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减少盲目性。 

2.3农业气象服务是粮食安全生产的保障 

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气候条件,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工作,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4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并定期对调查资料进行更新 

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气象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调查结果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可以通过对当地气象局的历年资料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把农业气象的灾害适应能力发挥到极致。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对于个人以及社会来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也就需要适度的潜力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充分把握好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另外,适应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从而能够涉及到人们所需要的当地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农作物的长期生长和适应。适应的能力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也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的相关政策是由政府的所作所为来决定的,具有比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资金方面有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培养好专业人才来对防灾减灾技术进行具体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料数据库,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危险划分,并且定期对调查的资料进程分类的整理和更新。 

2.5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首先是气象部门要增强对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宣传,使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进一步提升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知,制订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和规划,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的日常行为。其次是创建由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组成的科普宣传网络,政府、气象、农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可应用科普宣传网络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本领,使公众知道怎么样去避灾抗灾。再次是创建以农技推广站、气象站为主,农技学校、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为辅的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办事体系,采用培训班、讲座、技术推广、专题咨询、技术指导等形式对基层负责人、农技人员、农业大户,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使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在防灾减灾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 

2.6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 

就气象而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健全,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准确率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针对性以及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抵御能力仍然不强,这就必须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要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准确率。要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干旱、低温冷害、高温逼熟和农用天气预报,要开发并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分析、评价业务服务系统,大力开展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特别是要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预警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农业灾害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金鑫,刘勇.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J].北京农业.2014(36). 

[2]李剑锋.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 

篇8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四大战略”,按照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努力依靠健全法制、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全社会力量,着力推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减灾。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灾减灾的根本,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水平,规范有序地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突出问题。合理安排重点防御工程建设,实现综合减灾的目标。

——预防为主,协同推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协同推进灾害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依法防灾,科学应对。健全并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科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科学组织灾害防御工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行政区域分级的灾害防御管理责任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重视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努力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二、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着力减轻各类灾害风险,明显降低因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切实加大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力度。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加强,城乡基层灾害设防水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技能和意识明显增强,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降低,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

——提高能力。各县(市、区)建立减灾委员会。健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减灾救灾装备和避灾安置场所、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效、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广泛开展宣传,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创建一批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快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培训城乡灾害信息员5200名。

——加强预警。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覆盖全市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动植物病疫监测预警系统,核辐射安全预警系统,灾害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灾害信息与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灾害监测覆盖到乡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降低风险。到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灾后可恢复性位居全省中上水平。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优先事项,在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使用、能源供应、城乡建设、适应气候变化、扶贫等相关规划中要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增强,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

——减少损失。到2015年全市80%的海塘、江塘(堤)、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防护能力达到国家标准,需要避让搬迁和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避让或治理。全市各类灾害年均百万人口死亡数低于15人,力争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1.5%。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增加投入。建立稳定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投入。提高受灾群众的救助水平。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普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根据市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需求,增加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地面自动气象监测,强化雷达和应急移动气象监测,加强近海海洋气象灾害、农业农村气象灾害、城市气象灾害和人居环境气象监测,发展交通、能源等专业气象灾害监测。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相关部门气象灾害监测数据汇交共享平台。加强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建立网格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分析和风险评价,建立及时、准确、权威、畅通、有效的灾害立体监测预警服务体系。

2.防汛防台抗旱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监测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行政区界和地下水的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防汛防台抗旱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健全水利、气象、水文、海洋、海事、国土、环保、建设、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3.海洋灾害综合观测预警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已建、在建、拟建的海洋观测设施,以海洋产业集聚区、海防薄弱区、海洋灾害频发区为重点,构建我市的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形成以市级监测预报机构为主,县级海洋站为辅的海洋预报体系。加快全市海洋灾害信息服务网建设,海洋灾害信息服务覆盖沿海市县,包括主要乡镇和社区,滨海旅游区、港口、海洋工程、标准渔港和其他涉海企、事业单位。

4.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对全市2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全部纳入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和群专结合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加快推进仙居县安岭乡徐村滑坡市级监测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专业监测进程。继续加大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力度,实时掌握动态变化信息,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部门间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应急联动机制。

5.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优化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布局,积极推进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地震速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地震前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推进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大建设工程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在综合利用现有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成果基础上,建设以地震应急决策反应数据库、灾情现场获取与上报、视频会议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台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

(二)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6.河流治理和海塘配套加固。以“强塘固房”工程为抓手,加强椒江流域主要堤防加固建设,提升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小流域和山洪沟治理,优先对洪涝易发、人口集中、经济集聚、农田连片的河段进行堤岸加固和清淤疏浚,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43.44公里。加固已建标准海塘,提高低标准海塘的防御标准,完善沿塘配套建筑物,巩固完善和提高海塘防御风暴潮的能力。完成海塘加固100公里。

7.病险水库水闸山塘除险加固和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病险水库、水闸和山塘除险加固,加强水库安全动态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0座。加快大中型、重点小型水闸除险加固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危险山塘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扩大工程保护范围,提高城市、产业集聚区及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沿海易受台风灾害影响地区的危旧房改造加固或搬迁,基本消除危房结构安全隐患。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8.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各县(市、区)要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和降水趋势预报,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重点做好隐患排查、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避险预案和群测群防责任,一旦出现险情灾情,按地质灾害应急行动方案要求,及时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撤离危险区人员,并开展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措施,避免群死群伤,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9.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县(市、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在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的乡镇和人口集聚区、规划区开展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勘查。启动地质灾害重点县(市、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

10.地质灾害隐患勘查治理与避让搬迁。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威胁农村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下山脱贫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通过加强勘查治理、有序组织避让搬迁等途径妥善解决。对当年发生地质灾害点,要及时进行应急排险处置,消除险情;不能消除的,进行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到期末,全市需要避让搬迁和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避让或治理。继续做好地面沉降防治,以温黄平原地面沉降减缓率为考核重点,进一步完善我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四)加强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1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高防灾减灾成效;加强监测预报,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加强检疫管理,提升检疫执法水平;加强防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治水平。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创新防治机制,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以及公共防治服务、重要生态区域的防控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8‰以下。

12.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加强动植物病疫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重大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监督以及基础设施保障系统,加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提高对口蹄疫、禽流感、红火蚁、香蕉穿孔线虫等重大疫情疫病的预警预报、快速处置能力。在对外开放口岸建立标准熏蒸处理库,确保外来疫情疫病得到有效处理,防止境外动植物疫情疫病侵入和蔓延。

(五)强化核与辐射安全保障

13.核应急与有害气体泄漏应急气象保障系统建设。加强核应急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开发核污染、有害气体泄露等气象应急响应模式系统,建立应急区域精细化风、温、湿以及降水等气象要素场的诊断模型、短时短期预报模型和核应急气象评价模型,建立核电基地特定应急区域基础气象信息数据库,完善核应急气象保障业务平台。

14.加强核与辐射污染源的监测管理和防治。推进核与辐射项目审批的能力建设,修改完善《市突发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举办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验证相关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和放射源监控,完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分级监管,配合国家加强对伴生矿开采的辐射环境保护,加强对重点辐射监管企业的监管,抓好重点核监管企业和场所历史遗留问题,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

15.强化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加强对突发核与辐射事件的前瞻性研究,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监测、处置能力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口岸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对外开放口岸(包括海港、空港、内陆口岸、国际邮件处理中心等)配置足够的核与辐射检测设备,充实核与辐射专业技术人员。

(六)加强灾害快速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6.灾害应急预案建设。进一步修订市、县、乡镇、村四级预案体系,重点是乡镇、村(社区)级预案,完善预案的系统性,注重预案的操作性,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实现预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强救灾应急预案演练,建立救灾应急预案评估机制,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重点是乡镇、村(社区)级预案演练,评估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规范预案应急工作流程,提高基层救灾应急响应能力。

17.提升灾害救援救助能力。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和减灾救灾技术装备建设,结合救灾业务特点,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将公安消防队伍建成各级政府的综合救灾队伍,加强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救援队、矿山救援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红十字会和社会志愿者等在灾害救援救助中的作用。

18.提高基层防灾能力。加强基层灾害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灾害防范意识和预警预报、组织协调和应急避险等能力。健全灾前应急准备、临灾应急防范和灾后应急救援等行动一致、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做到信息畅通、协调及时有效。巩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落实重要堤防、病险水库、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巡查预警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

19.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继续推进城乡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确保避灾安置场所安全。全市基本实现县级有1所避灾安置中心,各乡镇、多灾易灾城乡社区有1所避灾安置所,实现总数500所,可容纳灾民30万人的目标,全市形成集减灾、避灾、物资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避灾安置场所网络。

20.救灾物资仓储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编制规划,加大投入,优化布局,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改扩建,丰富物资储备种类,全市基本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仓储体系。重点推进多灾易灾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全市实现每个县(市、区)1个救灾仓库的目标。探索完善救灾仓储管理手段,实现市、县二级救灾仓储网格化管理。

21.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落实经费和措施,分期分批开展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切实提高灾害信息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素养,保障灾情报送准确及时。2013年前基本完成全市5200余名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和鉴定任务。

22.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围绕国家“防灾减灾日”、“防汛防台日”等活动,建立防灾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创新减灾宣传方式,加强减灾教育基地建设,使防灾减灾宣传制度化、经常化,不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加快城乡“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重视城乡社区减灾工作,从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避灾安置场点设置、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做起,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社区减灾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市减灾委员会(具体名单附后),充分发挥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各级政府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政策研究,完善防灾减灾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机制,完善绩效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综合联动、协同配合、科学高效、覆盖全面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害应急救助协同联动机制、救灾征用补偿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

(二)完善法规体系

推进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建设,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符合我市实际的防灾减灾有关法规、规章,将防灾减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防灾减灾管理经验,推进我市防灾减灾管理工作走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轨道,保障防灾减灾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加强执法检查,落实责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增加各级政府对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使防灾减灾的投入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增长,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经费分级投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救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集中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体系。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探索通过多元化机制实现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经济补偿与损失转移分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建立稳定、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四)健全考核考评体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及时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各地要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综合决策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指标明确、评价科学的综合考核考评机制,将防灾减灾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考核体系。

(五)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站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加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力度。

(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提高我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灾害预警、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研究。加快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使科学技术更直接地服务于防灾减灾。通过在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技术创新,大力提升灾害预警能力。

篇9

【关键词】应急管理,完善对策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应急主体单一 ,机构设置不合理;应急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急管理预警监测机制尚需完善

首先,预警监测机制不健全。在危机爆发后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往往“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形成“消防队员”式的被动反应模式。其次,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备,国家减灾委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先期级别反应是二级,级别不够到位,当天夜里又改为一级;地震级别一开始是7.6级,后又改为7.8级,最后确定是8.0级,所以自然灾害的相应级别标准还需完善。

(二)灾害应急信息系统匮乏

信息的匮乏是指当前国家缺乏应急救灾信息系统。从信息分析理论来讲,在应急管理中应坚持信息优先的原则,救灾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有效,关键看救灾信息是否准确及时,信息缺乏会造成无法决策,信息错误导致决策失误,信息中断,对于灾情的评估、救灾安排、资源调配、政策调整等都有严重的影响。汶川地震,由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造成信息中断,汶川、映秀、北川等多个重灾区,失去联系,无法施救。同时,在救灾前几天,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成立专门针对灾害应急的信息系统,造成政府对震中地区信息缺乏,不得不临时收集材料进行决策部署,严重影响了救灾的效率和进程。

(三)应急救灾的物资储备善后恢复措施还需加强

当前,政府在应急储备上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储备不足,储备不全、储备分布不科学。储备不足表现当地在物资储备上,包括食品、药品、帐篷等必须物品,国家没有专门的地方储备;储备不全主要是指,没有相应的救灾通讯设备,没有专门的救灾专家队伍、医疗保障队伍等,使应急救灾工作趋于被动。最后,储备资源管理不科学,在08年南方暴风雪期间,某省舍近求远地调集大量麻袋,孰不曾想到,备灾仓库中就有麻袋,只不过属于国家储备,彼此间储备信息上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配合。应急储备工作关系到整个救灾的全局,一定要引起救灾各部门的重视。

在善后恢复重建方面我国政府一直表现突出,每次灾害过后,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帮助灾区恢复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我们还应该在社会保障、保险方面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因为没有相应的善后评估机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对受灾群体的补偿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社会保障的补偿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往往会造成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在善后处理中,只突出经济上的补偿还不够,不能忽视对遇难者家属以及部分承担着应急救灾责任的基层干部的心理干预。灾害发生的当时由于关注人数多,关注面积大,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失衡感较弱,灾后也要有长期的心理干预措施,要为这部分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尽量弥合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防止过激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二、政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的完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规范化应急管理体系

法律和制度保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机构、法律规章是应急救灾的前提条件。在规范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为更快更有效的处理突发灾害的事件,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常设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的应急管理机构,能够对地震、洪涝、暴风雨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做出迅速反映、协调运作的部门。

在健全法律法规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备是应急救灾工作顺利展开的保障,对于经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指导救灾和个人的防灾自救,法律应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不足,不断总结完善。从整个应急体系来看,要建立驾驭整个救灾系统的法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灾害管理基本法》,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很多细节上需要完善,在救灾过程和方法上还需细化,特别是预警及应急分级的标准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要正确判定突发事件的大小和影响程度,明确救灾措施。

(二)做好防灾知识的学习与信息舆论引导

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自救意识,是有效减轻灾害的重要举措。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时公开的救灾信息的传播,正确的舆论引导,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实践证明,具有防灾减灾自救意识的公民,面对灾害更能采取科学理智的处置方法,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他人,因此,加强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应当引起各级救灾部门的高度注视。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分类包括:预测、处置、恢复,从运行机构的预警机制 建设来分包括:灾前的监测预警机制、灾中的应急救援机制、灾后的快速反应机制。只有保证三个阶段机制的建立健全,才能使整个运行机制较顺利运转。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就为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的水平,在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政府在各个环节都起到主导作用,但应对灾害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突发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不是万能的,要以“有限政府”新理念,定位政府的职能,在灾害的应急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体现社会团体、公众个人的力量,政府与社会要加强合作、互助,共同体现各自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篇10

积极参与灾害救援行动,与相关区域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减灾合作关系。工程性防洪能力现状经过多年来对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达到100年以上一遇,小型水库达到30年一遇标准,但还有部分防洪堤坝未经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还不够完善。防洪排涝工程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部分病、险防洪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固,城市防洪能力基本可以达到100年一遇的标准,但部分乡镇、村的防洪能力还十分脆弱,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受灾总是最重。非工程减灾能力现状近年来,宁城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已有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9个区域气象自动站、7个人工雨量监测点、10多个水文监测站、14个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点,2011年又增建4个自动气象站,启动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进村入户”两大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县已有气象助理员14人、信息员309人,初步建成了乡镇信息终端、农村气象直播、气象应急流动广播、气象短信预警平台、气象信息网等。建立了40多个农村气象信息预警电子屏,在大城子镇和大双庙镇的各个村设立了80多个农村大喇叭,基本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与传播。全县已有一部火箭增雨车,配合市里的增雨飞机,用以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以保证全县抗旱减灾。截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防雹高炮8门,分布在天义镇、汐子镇和大明镇,对防御冰雹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县建有10多个水文监测站,用于观测水位和雨量,基本能够达到对洪水、降水量的监测。国土资源部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公室,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汛期防灾预案、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资质管理,提高了防治质量和水平,已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防灾网络。

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够完善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仍显不足。各部门信息尚未做到完全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偏低。预警信息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尚待提高,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标准不高对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建筑活动对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造成了影响和破坏,致使防灾减灾工程难以发挥全效,部分水利设施、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防御重大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足应急能力弱,社会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法规建设有待健全,缺乏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不够普及,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薄弱,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够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保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补助标准偏低。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些灾害多发地区的避灾场所建设滞后,灾害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住房防灾抗灾标准普遍较低。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减灾领域科技支撑、特别是综合减灾风险评估工作比较薄弱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处置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尚待加强,巨灾发生机理、规律、防范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入。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病险水库、防洪堤坎除险加固工程进展缓慢这既造成了我县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的能力不高,又造成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防洪标准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乡镇所在地河流大部分没有设防,防洪能力较低。已建的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步伐缓慢。已建的堤防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标准普遍降低。中小河流无防洪措施,投入不足。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业用水量大,城乡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大型企业用水量高,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老化失修严重,急待配套改造。生态环境急需改善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侵吞良田,冲淤河道及水利设施,造成坡耕地土层越来越薄,土壤肥力日渐下降,致使干旱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不仅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宁城县大部分属丘陵坡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水资源贫乏,调节能力差,降水丰富时就形成洪水,降水少时又不能有效地对地下水补给。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不加以改善,生态环境必将发生逆转。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宁城县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还主要面向农村,由于乡镇水资源和水质水量管理不够完善,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无法实现高效优化。防洪方面的思路仍然是以防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给洪水出路。水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初始化和初始排污权分配机制,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不利于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本文作者:咸立仁吴亚娟李俊有工作单位:宁城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