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31 18:1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思想 方法探讨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断的探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也在不断地为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而努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是,子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强调,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仍是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教师仍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导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影响学生成长道路的选择。所以,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一、强化思想教育
我们都知道,当前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有文学作品构成的,而这些优秀文学作品表现的都是作家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表达的作家超越于一般人的思想意识。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要把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内在品质,即作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精神内涵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要着眼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领域的教育,也就是精神层面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不仅仅是传授经验,更是精神启发,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从一个精神的高度,去把握语文教学,把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引导作文教学的一个主方向,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育只是语言教育的弊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精神教育为向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语文教师教学思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了这个思想方向,就为思想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从当前的语文教育形式看,用专门的时间进行思想教育,那是不现实的,语文教育毕竟是开放的,蕴含许多内容,思想教育更多的是思想政治课的范畴。因此,要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树立发展方向,就是可以从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性的渗入,使思想教育,精神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中,教师不仅仅要从常规教学方式上,让学生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不仅仅是批判孔乙己的迂腐,更需要从精神,从思想意识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孔乙己是迂腐,但是其有着所有中国知识分子所蕴含的基因,即信念和理想。孔乙己的要面子,不仅仅是自尊,更是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所具有的坚韧和傲然。这一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特别是现在,随着文化环境的恶劣,知识分子已经世俗化,功利化,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和内涵,许多大学的教授抄袭事件,正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信念和思想从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行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语文教育中意义重大,应成为教师的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文化教育
语文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学习语文就不能不学习其中的文化因子。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思想的确立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无法恒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将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神,这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教师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文化是个大的范畴,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完全实施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文化教育上,教师应该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将文化思想传播到学生的心田。如在学习《塞翁失马》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绝不能仅仅把故事当成故事,也不要局限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简单寓言教育。教师要以学生“灯塔”和“导师”的圣神职责出发,从更大的方面进行精神指引,而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又必须是具体化的。因此,从老庄思想哲学出发,阐述我国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入手,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让学生认识到老庄哲学的思想精髓。老庄哲学的辩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后代文化的形成影响重大。认识这一思想,无疑的对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哲学观的基础。而教师进行这样的文化阐释,是对原文知识的进一步扩展,是对中国道家文化的一次窥探,对学生的文化精神,文化意识的形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可见,从宏观上看,文化教育的渗入,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更深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深厚,有助于语文教育在思想层面的提升。从微观上看,这样的教育渗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增长知识,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养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看待人生的挫折。这是语文教育的又一要以所在。
三、结束语
总之,对初中语文教育而言,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纲领性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执行都起引导作用看,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教育的发展要求出发,丰富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思想,努力为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军;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只能用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来创设情景,传情达意。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在这个形式下更要求老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和时代要求下,中小学语文老师倍感责任重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思想教育和学科教学尤为重要。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开始启动。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了解了新的课程目标。思想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
一、通过激发兴趣渗透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是搞好教学的好方法。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要符合学生感情的需要。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情感来组织教学,即要用满腔热情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2、教学必须符合学生个性、特征上的需要。所谓个性,是指表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稳定和本质的心理特征。作为老师,要尽力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教。
3、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知趣上的需要。学生不但要求教师讲课生动有趣,而且也要求真正学到一点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寓教于乐,把教材融化在娓娓动听的实例中,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学生从教学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语文教学过程与思想教育工作相得益彰
正如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相得益彰的好处。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散文,名家名篇文质精美之作比比皆是。语言的凝练、措辞的准确、构思的巧妙,表现手法的精巧等等都为美得触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品味,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体会文章的内涵,这是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结合点,从而才能锻炼学生的感知和领悟能力。
三、通过课堂提问增强思想教育的力度
(一)围绕课堂教学中心、线索、关键问题提问。课堂教学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的活动,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好提问方案,在提问中巧妙地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对于提问的目的、提问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还要问些什么样的问题等,都要仔细考虑,切不可在课堂上信口开河。
(二)巧提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巧提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其才智,这是鉴别课堂教学问题提得好不好的主要标志。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所提问题要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脑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
四、调控课堂气氛,诱发思想教育
1、调控课堂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练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
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前坚持认真备课,多角度思考,在备语文教材的同时,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语文课的同时备思想教育工作,尽力做到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水融,使思想教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叙述父亲去车站为儿子送行,生怕儿子口渴,年老体弱的父亲执意要越过长长的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社会及人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须落实的思想。初中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语文教学中道德及人文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教材中的文章来对学生进行一些美好品质的培养。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喜欢上汉字,让学生明白我国文字的历史和意义。让学生对汉字产生亲近感,进而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一些好的思想,如爱国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来向学生展示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及在期间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文章,记录了我国文明的发展的史实。如《活版》中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宋代毕N发明的,其在世界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拱桥》中的赵州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的存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在我国历史中,还有很多的民族英雄、以及一些有着丰功伟绩的伟人,这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对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如《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都对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能够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识,同时能够从书中收获很多平时不知道的经验和道理。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初中生刚经过小学的六年学习,对汉字已经有了基础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大多数常用的字,但在学习及阅读中仍会存在一些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遇到生字词主动去查找的习惯,并且自己查找的字词会有更深的印象,同时经过不断的积累,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汉字的掌握。但学生读书不止是要认识字,还要理解文章的意识,体会文章的作者及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中人物的思想和表现进行思考。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对读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从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等。并且让学生多读书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同时增加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结果,在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以标准答案限制住学生的思想,应当让学生学会自己去通过分析得出答案,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答案给出。并且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体验获得答案的过程。教师应改变自己以往的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主动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通过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如在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同时在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前,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作顺序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对文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体会到文章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课文。又如在进行郑振泽的《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中对几只猫进行了描写,每一只猫的结局又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猫进行描写的,对哪一只猫描写的最为详细,同时作者写猫时的感情表现和变化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更有效的从文章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养成在阅读中不断思考的习惯,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且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5-02
近年来,“中国风”一词随处可见可闻,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但究竟何谓“中国风”,却没有书面化的确切定义。将其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审视,笔者以为“中国风”是指那些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地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等颇具地方特色又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文。如何认识初中语文教材中广泛出现的“中国风”现象,又怎样理解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呢?笔者试从教材编写角度,以《端午的鸭蛋》为例,探讨“中国风”存在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缘由及意义。
一、“中国风”类题材入选缘由
“中国风”类题材的美文因其淡而有味的语言、充满趣味的内容以及质朴平和的情感,备受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的青睐。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两个方面的缘由:
1.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明确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提示中说:“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①看来,关注民俗、着力开采地方特色文化已在悄然落实中了。
2.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任何教材的编写,最先考虑的因素必然是读者。顾之川在《语文论稿》中曾谈到,“教科书的‘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②。如今,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他们的视野也早已不再闭塞。这就对语文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范文既要文质兼美,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需要、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可以说,选什么样的文章进入教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中国风”类题材的作品以其趣味横生的内容和平实而又不失活泼的语言,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单看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中的《端午的鸭 蛋》,作者像一个说书人,对家乡高邮的独特美食——鸭蛋娓娓道来,平实的文字中不时夹杂一两句逗趣的话,显得充满童趣和生机: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鸭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这段对鸭蛋的描述,读起来就像是在品尝美味一般,绘声绘色。读着,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冒着红油的鸭蛋,作者将白描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剩下的空白就由读者们填补了。“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像是一个小孩子埋怨撒娇的口吻,若是能朗读到位,定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如: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这段改装鸭蛋为灯笼的描述,也十分有趣儿。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可塑性很强,倘若读了这段,估计会琢磨着制作一样小手工。即便不动手,单是读起来,已经“好看极了!”
二、“中国风”类题材入选意义
1.彰显人文精神价值。语文教材内容,要兼顾民族文化传承、人文精神涵养同语文技能训练等诸多因素,找到最佳的交融点、科学化的轨道,实现目标的最优化。”[1]笔者以为所谓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倡导一种自然、和谐、舒展人性和关爱人生的状态。“中国风”类选文进入初中语文教材,以其饱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加上清丽、恬淡的外在,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教化,同时也满足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隐含深刻教育意义。一般来说,讲到教育意义,可以从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两方面去说。从外在意义来看,“中国风”的语言质朴天然,值得鉴赏学习。这一类的文章从其语言表达来看,多用俚语、俗语,且多有变化,这着实为初中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很好的仿写素材。《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先生“淡而有味”的语言着实令人着迷,处处都不见刻意雕琢的痕迹,仿佛一弯清泓,直淌到底,这正是我们中学生写作训练可借鉴、学习之处。
而“中国风”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其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这一类作品中,作者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选取我国经典的民俗文化作为素材,更以家乡作为背景,层层刻画,着力点都放在“吃”、“喝”、“玩”之上。莫不是作者单单为写这个?恐怕非也。对于我们而言,“端午“风俗由来已久,“淡淡的熟悉”怕是对它最好的描述,而故乡也许已变成了“昨日的路人”。如何使初中学生深化对优秀民族文化和故乡的情感成了这一类文章的内在意义所在。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现今已有了规模性的变革,甚至说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探寻阶段。“中国风”题材的美文的入选,足以证明语文教材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风”类的选文将更多地进入教材编写者们的视野,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工具。
注释:
①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②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选编策略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3,(5).
篇5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八年制义务教育为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Ⅲ2_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2)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朱菊云.“鲜活”——政治课的生命.卫生职业教育.2003,(03).
[2]胡家珍.让初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安徽教育,2002,14.
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问题;解决措施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格在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给中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为中学生奠定思想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是引导学生领悟人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思想品德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改的理念被误解在新课改中,教师没有真正了解新课改的精髓,理解有所偏差,造成理解的绝对化和片面化。教师并没有看到改革的实质,只是看到了表象,教学只是形式而不是神似,真正的内涵没有被挖掘出来。这种形式化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教学方法陈旧一些教师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一直延续着课堂灌输式教育,一张嘴一本书,只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没有把学生当成知识的主人,与学生没有任何互动,课堂缺乏吸引力,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成果不理想。3.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传播者,是新课改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但很多教师对新课改后的课本并不了解,不能准确把握课本上的精神脉络,只是了解书本的外在形式,对课本中的精神内涵没有了解透彻。很多老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导致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4.“应试教育”成了重头戏新课改的核心内涵是要求教师改变传授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不少学校仍然跳不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教师。导致教师在分数的压力下依旧沿用传统教育的模式授课,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导致教学成果的不理想。
二、对思想教育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对新课改认识的片面化新课改在我国推行多年,在基础的教学质量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相对暴露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新课改认识的片面化:一方面,教师没有认清新课改的背景,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对培训采取敷衍的态度;另一方面,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刻。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国家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规定了各个课程的内容框架,目标和性质,并且提出了教学评价和教学建议。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但很多教师对此并不了解,没有经过细致地学习和探索,没有领会其中的要求,对新课改的核心认识不够。2.教学内容没有跟时代接轨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让学生记住基本理论、概念上面,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教学的眼界较为狭隘,理论的阐述缺少和实际结合,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当今时代的发展、政治格局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对生活中存在的、损人利己等现象缺乏科学的分析,这也就导致学生空有思想品德的理论,在生活中缺乏为祖国为社会积极奉献的精神。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如今,大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依据。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际实施起着导向性及质量监督的作用。用学生的成绩来评判教育者能力的教学做法还没有被打破。教育部门过于注重“升学率”,为了应对升学率,很多教师不得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法,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措施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思想品德课堂要具有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追求民主平等、有序、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环境,打造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协调、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学习阵地。因此,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积极、热情地引导学生,还要悉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上课情况和意见,修改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2.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思想品德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可以把学生分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并结合教师分发的图片进行故事的组织、分工合作、协同表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还能训练学生自身的胆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角度出发,认真专研教材,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让教学富有趣味,提高学生兴趣。首先,课程的导入要新颖,好的开头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故事,通过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时,可以用视频播放一段影片《刮痧》的节选镜头,并设计几个问题,如“为什么圣诞夜,丹尼斯的父亲要冒险爬楼探望儿子?作为亲生父亲他又是如何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官的判决到底是保护了丹尼斯的什么权利?”等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人格权和生命健康权,还了解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思想品德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教学作用,以鼓励、激励学生为准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播中国传统美德,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冬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疑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4):97-98.
[2]李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24.
篇7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一轮新的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中学政治课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并获得理想的成绩。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法长期以来较为单一,一些教师仍坚持“注入式”或“满堂灌”的教法。所以,形成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主观认为政治课学习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时间来读读、背背、考试前临阵突击即可过关的错误认识;少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学习政治课,对教师单元复习时划出的学习范围或归纳的不同类型的习题也抱着应付的态度。
二、关注现实问题,实施初中政治课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选用相关新闻报道来导入新课
政治课和时政是密切相关的,若政治课堂脱离了时政,单纯的进行思想理论的教授就失去了政治教学的意义,学生也很难产生兴趣。所以选用相关的新闻报道来导入新课无疑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时,教师可选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时政来引发学生对这类信息的关注,从而对本课产生期待和兴趣。与社会现实题材相关的视频短片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在瞬间巧妙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关注现实,重视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增加政治学习的亲切感
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化程度,促进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为此,有效的手段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行为,将道德知识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知识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如在《改革开放成果辉煌》这一节教学时,可实现设计改革前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或衣食住行等项目的对比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走访周围的亲戚好友,在他们具体的生活经历的前后变化的记录整理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丰富其社会生活的经验,促进其学会交流合作、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现实社会问题,更新充实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要将政治课和社会的现实生活向结合,教师就要增强二者的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信心和乐观心态。社会现实的问题中其实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和知识,教师要对其挖掘利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就有了更主动和深刻的理解。
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实施初中政治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对社会的现实问题投以关注,将初中的政治课上好,要求学生从教材章节的主题着手,亲自访谈、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图文资料和事例等,在此基础上,使活动更加富有意义、更加充实。此外,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从内容到活动、从活动的过程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注意事项等,均需做到胸有成竹。
(二)确保形式灵活,切忌死板教条
政治教学实践活动要有创意、灵活多变,切记墨守成规、在教室或学校内搞“闭门造车”。可选用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也可组织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的那个,重要的是能被学生喜闻乐见,调动其参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认识。
(三)倡导学生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投以关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利用它来开展初中的政治教育,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有理有据有度地对其进行适时总结,避免学生讨论偏离了主体。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总结,严禁走马观花、难以深入,特别是三分钟的热度更要严防。还可在活动展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收获、说感想、讲打算,将“明理导行”落到实处。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创设氛围;创设形象;练笔写作;综合阅读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对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而言,有一个合适的场景,恰当的氛围,对于想象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想象氛围的创设,不断
提升学生热爱思考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让学生们
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氛围的创设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在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可一个问题就难住了所有学生,这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形象,体悟感情
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形象,给学生的想象提供思考的素材。比如,老师在课堂中讲到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时候,让学生换一个方式去想,如果主人公没有做出原文中的选择,那么该小说的结局将会怎样?对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慢慢去引导。
三、练笔写作,激发阅读
练笔的途径有很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练笔来培养想象思维。语文课本可与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很好的途径,语文课本中会有较多的空白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些空白中挖掘教材中的意犹未尽之处,还可以通过
自己的想象修改课本中小学的一些结局,这些都是不错的练笔方法。
四、综合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不断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看完文章之后,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以及扩展性的想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针对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的
状况,为了不断地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本文提出了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创设形象,体悟感情;练笔写作,激发阅读,以及综合阅读,激发兴趣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李宝通.灵活多变得心应手:例谈语文新课改中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篇9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出路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的社会思潮及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向纵深发展,中国社会在利益分配层面上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分配格局,人们在社会思想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更多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社会需要的是拥有高新技术水平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用型人才,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自己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为青睐的是从更为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育而忽视了对自身思想政治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及时间的安排上不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安排,往往根据自身的喜好或是临时设置。二是在教师队伍的配备上不是狠下功夫,似乎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中任何教师都能成为政治教师并给学生上课,导致思想政治教师的含金量不高,整体素质能力也显得普遍低下,不能很好的胜任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三是当前高考考核制的影响。在当前大搞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学往往不被重视,在整个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处于边缘性地位。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和教师都不再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的积极开展,而是把时间主要倾斜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上。
(三)家庭环境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国家和社会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上家长和家庭还是注重自己孩子的各科文化成绩以及将来通过几年的中学学习能否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实际上各个中学在表面上倡导素质教育,但在实际行动上贯彻的仍然是升学率,在社会上哪些中学的名气大、教育好最终仍然取决于该学校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的学生,能培养出多少名牌大学的学生。正是在此观念主导下,家庭和社会更加重视学生在中学期间主干课程成绩的的好坏,而对于其思想政治教育却几乎完全忽视。
(四)教师的教育学水平与能力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在现实中表现出的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社会,普遍的实用主义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与现实中存在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现象的反差,使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讲得不理直气壮,或是有气无力,对一些实际问题难以作答。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在国家财政方面一直对教师的投入不够,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一些小城镇,则使得一部分教师在面对外界市场经济的诱惑之时难以把持自身,宁愿花较多的精力去搞教学的同时做点生意,而不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面。
(五)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与理解不足
一方面,对于家庭和学校而言,它们负有加紧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急切任务,一方面他们又时刻处于社会这样大的漩涡之中,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在思想上对其的不利影响。正是在此大的背景之下,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说教更是难以入耳,从而也就很难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学校的考核制不断地向所谓的主干课程倾斜,思想政治课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学生在课程的重视上更是与学校的步调相一致,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屑一顾。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一)全社会应该充分重视对人们思想政治学习
首先,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应该在充分的重视人们的思想政治的学习。在新时期,我们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在法治方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这些方面很显然是国家和社会前进的主导方面,是国家和社会的物质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同时更为最充分的重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应该一起抓,凸显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在经济领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家庭是中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的思想观念是对学生影响的最为重要的来源。家长自身应在社会生活中、家庭生活中洁身自好,自己形成良好健康的思想政治观念,与此同时,教好孩子,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应将生活中的负面东西带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二)中学自身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学自身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的进一步重视孩子的思想政治的学习。在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上应该赋予其客观的分量和地位,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水平和能力。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的教师应进行常规性的训练并强化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避免枯燥无味,让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简单的呆板的说教。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应该和革命爱国文化相结合,也应和当下社会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结合,正面的回答学生的各种关注,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政治方面的现实困惑。四是改善目前的考核机制。高考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成绩比例应占有一定的客观份额,思想政治课不应成为一种边缘学科或者学生升学过程中的累赘。
(三)创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负有热情。教师自身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师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实际政治动态,是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彼此借鉴,相互学习,在学生中也可以开展各种相互学习的机制,营造一种一种大家积极学习政治课程的良好氛围。三是学生自身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姚蓉儿.《思想政治课》现状、经验和设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02).
\[2\]苏裕元.怎样上好思想政治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21) .
篇10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 问题 思考建议
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可见一斑,但就目前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看,问题还是有很多,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高考”杠杆直接定性为副科),其次表现在师资缺乏、素质缺乏,导致城乡、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一、观念错位,培养目标错位,课程结构不合理
目前,音乐课基本能正常开课,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被挤占为每周一节,到了初、高中阶段,很多学校将音乐课从课表上直接抹去。而大学阶段大学生尽管喜爱音乐,却普遍存在着知识贫乏、基本素养较差的现象。从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上讲,一方面认为在学校里只要上好语数外就行,至于音乐根本不用去理睬,因为这对于考大学没有帮助。另一方面,就是恨不得把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为独奏家,两种极端,没有一种是理性的,在根本上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考虑。除此外,学校音乐课不被重视,可上,可不上,学校里不需要专业音乐教师,即使有,课很轻易被主课强占,只能兼职做其他事情,其结果就是导致音乐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因为中小学不需要,所以,很多毕业生被迫转行,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普遍存在,更别提农村了,这就是观念上的错位,导致了高校以及高校教师培养目标的错位,最后影响了学校的课程结构。
二、地方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及学生的定位不准确
高师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来实现教学目标。可是,目前地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现状与设定的目标之间却存在着偏差。
(一) 教师定位不准确,对基础音乐教育深入调查与研究不够
作为音乐教师,对专业的不断追求没有错误,但不能忽视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因为高师教师比专业的音乐学院的教师还要多一个职责,那就是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的技能技巧,还要“蹲下来”与学生研究怎样把这些技能技法,用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方式传授给刚入门的小孩子,让他们也成为音乐的兴趣爱好者。因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将来大多要面对的不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是懵懂的孩子。所以高师的教师要两手抓,两手都不能软。
(二)根据需要设置课程
我们的基础教育需要的是能在一线授课或排演一些节目的教师,所以,高师必须首先给所教的学生准确定位,不能还是老一套,而是在课程设置上把钢琴、声乐、舞蹈、视唱练耳等作为专业基础课,音乐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材分析、乐理和声等作为理论基础课,注重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和多元文化的学习。并且能熟悉、了解或参与排演一些小型的节目,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转变观念,从招生的源头抓起,为基础音乐教育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途径,因而,师资队伍建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哪抓,从源头抓,高师就是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摇篮,所以这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责无旁贷地要负责起师资问题,不能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考核。因为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就存在着这些问题如:过于重视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现在的高校里,还有很多学生认为理论课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学生重技能,轻理论,对音乐知识的认知缺乏广度和深度,更别提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了。可是现在中小学需要的是能站稳课堂,能上音乐课,能编排合唱、小型乐队、舞蹈等节目的一线教师,根本不需要歌唱家、演奏家,而站稳课堂更是需要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文化素养、组织能力和教师基本功了。所以转变观念,从源头抓起,未来的基础音乐教育就能有长足的进步。
四、加强科学的指导与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