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的哲学范文

时间:2023-10-31 18:1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情绪的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情绪的哲学

篇1

76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新风胶囊,对照组36例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及血清皮质醇等指标变化。结果 新风胶囊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症状体征、活动性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似,但在改善SDS标准分、脾虚症状、生活质量积分方面明显优于正清风痛宁对照组(P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抑郁;血清皮质醇;新风胶囊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Xinfeng capsule (XFC) on depressive mood and serum cortisol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tudy its mechanism. Methods 76 R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n=40) was treated with XFC,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6) with Zhengqing Fengtongning. The targets included clinical effects, symptom and sign, integral of quality of lif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rum cortisol. Results The effects of XFC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Zhengqing Fengtongning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mproving symptoms and sign, active index, etc. XFC was superior to Zhengqing Fengtongning in improving SDS standard score, the symptoms of splenic asthenia and quality of life (P

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depressive mood;serum cortisol;Xinfeng capsule

类风湿关节炎(R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患病率列首位,病因迄今不甚明确。研究发现,RA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1%~80%。新风胶囊是用于治疗RA的药物,前期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疗效[1-6]。本研究通过观察新风胶囊对RA患者的抑郁情绪、血清皮质醇及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积分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76例均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06年2月-2006年8月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关于RA的诊断标准。入选者无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其中女69例,男7例;年龄16~80 岁,平均(48.04±14.24)岁;干部30例(39.5%),工人18例(23.7%),农民13例(17.1%),学生2例(2.6%),其他13例(17.1%);大专以上10例(13.2%),高中29例(38.2%),初中以下37例(48.7%);病程0.3~30年,平均(5.80±7.10)年。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XFC治疗组40例,正清风痛宁对照组36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抑郁情绪评定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SDS包含20个问题,患者根据最近1个星期的实际感觉,按抑郁症状程度分别记为1~4分。统计者将20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粗分,粗分×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标准分高于50分者为异常。

1.2.2 主要症状体征、中医脾虚症状记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定

参照国内外RA领域目前最常用和公认的量表,结合本研究课题的实际,设计出本研究所用的主要症状体征记分及生活质量量表。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15 m步行时间和握力。其中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按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记0、3、6、9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中医脾虚症状评定包括食欲减退、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等,按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记0、2、4、6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社会和健康自我认知能力3个亚量表,每一问题按1~5分五级评分,分数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2.3 血清皮质醇测定

所有入选患者检测前3个月内均未内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6:00-6:30 Am抽取肘静脉血2 mL,离心,分离出血清,-20 ℃冰箱保存待检。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盒为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专用血清皮质醇试剂盒。

1.2.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新风胶囊(每粒胶囊含原药材0.5 g,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提供,批号20051204),每次3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片60 mg,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511111),每次1片,每日2次,服用天数及疗程同治疗组。2组在治疗期间均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2.5 疗效标准[8]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者的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主要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记数资料用率来表示,率的检验采用Chi-Square Tests,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Pairerd-Samples T Test,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分别采用t或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4)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RA患者的抑郁情绪主要与慢性疼痛有关,另外还与残疾畸形和经济负担加重有关,也可能与RA患者产生的关节疼痛、精神压力增强的应激反应有关,可导致患者出现病态行为,增加就诊及住院机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9]。应激反应的最重要特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轴激活及由此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当有害刺激作用于机体时,便可刺激HPA轴的兴奋,导致血中皮质醇浓度升高,出现抑郁状态。大量研究显示,抑郁患者皮质醇浓度升高,而经抗抑郁治疗后随着抑郁缓解后皮质醇浓度下降,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通过引起HPA轴异常和交感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RA患者疾病加重[10]。

临床研究显示抑郁患者总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处于抑制状态、CD8+处于激活状态,其抑郁严重程度与CD3+、CD4+/CD8+值呈明显的负相关,免疫功能越差,其抑郁越严重[11]。因此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产生抑郁情绪的机制之一。

新风胶囊以益气健脾、化湿通络为治法。方中黄芪益气健脾、补中固表,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对抗氢化泼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薏苡仁健脾化湿、舒筋除痹,可以缓解关节肌肉的挛缩疼痛,无论寒证、热证都可应用,其水提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可明显抑制病变关节的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肉芽肿,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蜈蚣通络止痛、祛风止痉、攻毒散结,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而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本研究表明,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SDS标准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且在SDS标准分、脾虚症状和症状体征总积分及生活质量总积分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可改善RA患者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 刘 健,韩明向,张皖东,等.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4及IL-10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44-46.

[2] 刘 健,江 锋,谌 曦,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CD35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1):9-11.

[3] 刘 健,韩明向,刘晓晖,等.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1):11-14.

[4] 刘 健,刘晓晖,韩明向.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12-16.

[5] 刘 健,郭 雯,程华威,等.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补体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2):93-96.

[6] 刘 健,韩明向,方朝晖,等.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4):202-205.

[7]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5-39.

[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15-119.

[9] Dicckens C, Mcgowan L, Clark-Carter D, et al. Depre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meta-analysis[J].Psychosom Med,2002,64:52-60.

篇2

关键词: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妈富隆;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10-02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青春期少女常见的问题,且被视为影响青春期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上出于保护患者处女膜完整性的需要,多给予其药物止血治疗,很少使用诊断性刮宫治疗[1-2]。我院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分别采用了口服妈富隆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6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3]中关于该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行B超与血液学检查,均为未婚,且未见血液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以及性生活史。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为12-23岁,平均年龄为(16.5±2.3)岁,月经初潮年龄为10-15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2.0±0.8)岁,来院前出血时间为3-15d不等,平均出血时间为(9.5±2.1)d;观察组年龄为11-24岁,平均年龄为(16.8±2.4)岁,月经初潮年龄为10-16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1.9±1.1)岁,来院前出血时间为3-17d不等,平均出血时间为(9.0±2.2)d,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月经初潮时间以及出血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对照组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具体为戊酸雌二醇(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261)与安宫黄体酮(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40982)口服治疗,期间应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调整用药,药物剂量为1片/d,停药时间为血止后的第20d,患者行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最后10d期间加用安宫黄体酮,药物剂量为10mg/次(夜间服用),停药撤血,1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行口服妈富隆(荷兰 anon,注册证号:H20090423,每片含去氧孕烯0.15mg与炔雌醇30μg)治疗,阴道流血量少者1片/次,2次/d,流血严重者2片/次,3次/d,流血停止后则每隔3d减量1次,减量应不超过原药物剂量的1/3,直到药物剂量为1片/次,血止用药21d停药,等待撤药性子宫出血,于撤药性出血第5d开始便服用妈富隆,1片/d,1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分别计算痊愈率、好转率以及无效率;(2)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3)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胀痛以及乏力等。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好转以及无效3个等级,患者经治疗后1-3d止,治疗1疗程后月经恢复至正常,月经周期≥6个月均正常且月经量正常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7d血止,治疗1疗程后月经基本正常,经期在7d内且月经量减少但较之于正常量仍偏多则视为好转;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则视为无效[4]。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P

2.2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P

3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生殖内分泌轴向功能紊乱造成的自红异常出血事件,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临床上一致认为其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机制尚未发育成熟有关,患者以阴道或子宫出血异常、贫血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或会出现休克,因而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5]。

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以促凝血、抗溶为主,未见器质性疾病者可给予其诊断性刮宫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常见,妈富隆为口服避孕药,单片含0.03mg雌激素与0.15mg去氧孕烯,其针对内膜增生与萎缩均可发挥止血作用,进而快速调节患者的月经周期,且兼具良性调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小经量以及缓解痛经等优点,较之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更为便捷,效果也更为显著[6]。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行口服妈富隆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充分表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口服妈富隆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口服妈富隆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涛,杨海澜.口服妈富隆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15(07):523-525.

[2] 杜琳.妈富隆与妥塞敏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5(18):32+8.

[3] 王晓芳.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6(24):3062-3063.

篇3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许红莉

最近,在公司组织的"书香移动,相伴成长"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张德芬女士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接纳,是这本都市身心灵修行书籍与我产生的共鸣。我庆幸能够在纷繁的生活中,落一时的宁静与宽怀,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为自己错综复杂的情绪找一条出口,对我而言,是一件令人大快朵颐的事情。

关于人生的终极思考。这本书的开头,老人关于"我是谁"的终极追问把我从现实直接打到冷宫,让作为读者的我有点无所适从,因为我本能的认为,这不是在盘查户口,而是一个关于你如何来,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所以,跟随笔者,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随之而来的是叹息,因为在都市生活中,我们已经忘记,或者说无暇顾及这些"无聊"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却有正中下怀的感觉,大学时候喜欢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等等哲学家一一浮现出来,尼采说:"我就是太阳!",这种炽诚与癫狂把本我无限放大,让每个读尼采的人都能感受他内心的那股力量。但是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在思考关于我是谁,我如何生,如何死,如何存在,如何消失的问题,我们的眼里只有对名利的追逐,对周遭的愤懑,对世间各种的批判和隐忍,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何苦要这样,我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该以何种价值体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是利他,还是利己,是逆来顺受,还是顺势而为,这些都是我们忽略的思想死角,但是却无处不在潜意识的指引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通过这本书,我读到的结果是接纳,所以,我想说,不管"我是谁",关于人生,最好的态度是接纳,一种顺势而为的情怀。

接纳我们的情绪。情绪其实是社会的产物,社会越来越复杂,随之,情绪就越来越多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关联,这种关联构成的单位纠结出不一样的情绪,比如:工作,家庭,纠结出来的情绪可谓是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千疮百孔。

关于情绪,老人说它其实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去干涉,而去臣服。我个人觉得臣服用在这里显得太被动,而且无可奈何,对于情绪,我更愿意用接纳来表述。

说到情绪,我想到我们职场上常常说的一个词:情商,是说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说某人情商高,说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强,反之不然。但是,对于情商一说,我情愿理解为这个人在接纳情绪的时候,是以坦然而喜悦的方式来的,而且,高就高在这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个情绪产生的根源,以作者的表达,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拒绝,她说:"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每当我们工作不如人意,生活超出我们的负荷时,我们总是在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抵触和厌恶。我们讨厌工作上无尽的压力,我们讨厌职场上人事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我们厌倦生活中的庸庸碌碌和繁杂琐碎,在毫无激情的状态下,我们一度懈怠生命,辜负时间。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这种情绪中痛苦而隐忍的挣扎着,但是很多人又不愿意抽离其中,这是书本里作者谈到的"K肽"效应,就是这种习惯性的如饥似渴,导致了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里无法自拔。所以我们的幸福感降低了,我们的情绪化越来越严重,我们甚至在这种情绪的漩涡里迷失自己。

但是作者在书里这么写到:"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光进来。"我想说,这个光,就是我们的接纳心态,一种不做作,不刻板的融入。举例来说:当我觉得加班是一种负累的时候,我感到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双重疲惫,从而抱怨和抗拒情绪油然而生,在这种痛苦中,我一味认为公司对我不公,社会对我不公,甚至怀疑人生都在和我开玩笑,把我抛弃了,这是抗拒给我带来的痛苦。但是,当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接纳的时候,会发现既来之则安之的效果比抵触更能安慰自己的内心,更有甚者,当我们站在大我的立场来分担这种情绪时,会发现这居然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随之而来的,是情绪的放松,是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痛苦感消失无踪。

所以,对于情绪,我们自己就是那束光,不要抗拒,不要控制,只要欣然接受,接纳就能打开心门,光就会进来,进来赶走痛苦,照亮我们的灵魂。

关于未来。关于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期许。但是更多的倾向于物质上我要的。在精神层面,可以说思考的人却占少数。

篇4

摘要:服务失败无法避免,服务失败后企业必然采取一定的服务补救缓解服务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充分回顾有关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文献的基础上,从情感角度概括了学者们关于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已有研究,总结出已有实证研究的两条主线,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4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负面情绪;服务失败;服务补救

1.以情绪为主线的服务失败研究

情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状态反应,一般包括喜、怒、悲、忧、思、恐、惊。Izard将人类情绪分为三类: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

消费者接受服务后的反应(CCN)包括了称赞、抱怨或者没有反应,学者们在消费者消费后的反应研究比较多,特别是服务失败情境下消费者的抱怨行为。

杜建刚和范秀成(2007)根据资源交换理论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在服务失败后情绪的感知变化,特别关注了消费者服务失败后的负面情绪感知及作用,研究发现其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影响非常大,消费者服务失败后的负面情绪与补救预期和抱怨倾向之间均是强相关关系。

王丽丽、吕巍等(2009)研究了消费者在服务失败后的情绪反应,研究总结出消费者的五种常见反应:顺从接受、建设性讨论、抱怨发泄、隔离退弃。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服务失败的不满意度越高,越有可能采取负面的反应,如抱怨发泄、投诉、隔离退弃等。

服务失败情境下消费者的情绪反应受到消费者个体特征及补消费者救方式和补救时机的影响,女性更倾向于产生负面情绪。随着消费者感知控制水平的提高,面对服务失败时消费者更可能持积极态度,更可能理性地做出判断与评价,当企业在服务失败后给予相当水平的服务补救,他们更可能“理解”企业出现的服务失误,进而“原谅”企业产生正面情绪(杨强、张宇、刘彩艳,2014)。

2.服务补救效果中的情感研究

Westbrook(1987)最早研究发现影响情感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他指出情感因素与认识共同影响着满意度,积极的情绪对满意度起着积极作用,消极的情绪对满意度起着消极作用。

Oliver(1993)研究发现情绪因素不仅像认知因素一样独立影响满意度,而且在研究认知对满意度的影响时,情绪因素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即认知因素会通过情绪因素间接影响满意度。

中国学者也从情绪因素角度研究了服务失败后消费者的情绪对其行为意向的影响,还研究了情绪因素对服务补救效果的调节作用,而且补充了服务失败中的情绪――情绪理论。

杜建刚和范秀成(2007)研究证实了在服务补救情境中的情绪感染。服务人员的显现出来的情绪影响着消费者服务补救后的正负面情绪,其中正面情绪的影响更强,同时员工的情绪展示还会直接影响顾客补救后满意。服务人员的情绪展示不仅影响顾客的满意度,而且对顾客的行为倾向有明显影响。该研究进一步证实情绪在服务补救中的研究意义很大。

张圣亮、高欢(2011)将服务失误分为过程失误和结果失误来研究,研究发现无论哪一种服务失误情况,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的情绪及行为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动补救无论在那种服务失误情况下都比被动补救更能促进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情绪、正面口碑传播、在购意愿,被动补救方式可能带来更低的负面情绪。服务补救后消费者的正面情绪与消费者的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及再购意愿正相关,服务补救后消费者的消极情绪更可能带来消极的行为意愿。

胡矗明(2014)经研究发现服务失误越严重,产生的顾客负面情绪越严重顾客负面情绪,服务失误可能给顾客带来经济损失和情感损伤,情感损伤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影响顾客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负向调节服务补救满意度与补救后口碑的关系。他指出服务失败产生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调节顾客感知公平和交互公平对服务补救的满意度,但是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3.已有研究总结

21世纪以来关于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验证了服务失败后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及情感损伤在服务补救方式、时机对服务补救效果的调节作用。也与研究表明服务失败产生的负面情绪影响服务补救满意度,并在顾客感知公平对服务补救效果关系中起着交互作用。也有学者实证研究服务补救后的情绪对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总结以情绪为主线的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研究可概括成2条主线,下面用两个结构图表示:

4.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服务失败和补救中的情绪机制比较复杂,已有学者们采用了认知评价理论、情感控制理论、情感平衡理论和反思维理论等来说明消费者的情感机制,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认知―情绪理论,目前情绪―情绪的理论研究十分欠缺。情绪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消费者的情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今后可以考虑情绪感染理论在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中的应用。

关于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研究大多以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如性别、性格、感知控制等,及服务失败情境下的情绪作为调节变量,未考虑到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依赖是否在服务补救与消费者行为之间起着调节作用,也没考虑到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依赖是否与服务失败产生的负面情绪交互影响着服务补救效果。

在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已有研究中主要采用情景回忆或者情景模拟的实验方法。实验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是毕竟是虚拟场景,消费者的真实感受难以完全得到,有可能影响实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未来研究者可以考虑采用真实场景模拟来完善研究方法的不足。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而由于第三方物流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网购不满意时有发生,网购产品失败与服务失败一样无法避免,对于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情绪研究趋于完善,而网购产品失败后的情绪研究几乎没有。未来可以借鉴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的情绪研究补充网购产品失败的情绪研究。(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建刚,范秀成.服务补救中情绪对补救后顾客满意和行为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08:85-94+172.

[2]张圣亮,吕俊.服务失误归因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11:99-105.

篇5

关键词: 杜威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教育哲学 教育思想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关于杜威的成就,美国著名哲学家胡克(sindey Hook)认为:“在美国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杜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人可以比拟。美国思想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他没有作出过贡献,美国生活几乎没有哪一个方面他没有进行过阐释。他的影响遍及学校、法院、实验室、劳工运动,以及国家政治生活。”杜威是一位思想的巨人,教育是其一生的事业。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集中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本文将以这本书为基础,与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进行一次交谈。

一、关于杜威的教育哲学

1.杜威教育哲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杜威出生于1859年,卒于1952年,经历了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沸腾的年代。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美国社会逐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而传统的教育并没有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当时的美国教育一方面脱离了接受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脱离了社会。

2.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

杜威教育思想的来源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达尔文的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著名论断。使人们第一次从“静止”的宇宙概念转变到“变化”的宇宙概念上。

(2)黑格尔学说

杜威在教育哲学上反对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反对教育中儿童和社会、学校和社会、兴趣和训练、知识和行为、教师和学生、儿童和课程的对立。杜威对黑格尔辩证哲学是积极地吸收而非被动地接受,他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

(3)实用主义哲学

正是实用主义哲学使杜威摆脱了黑格尔主义,“从绝对主义走向了实验主义”。

实用主义拒绝抽象的不全面的东西,反对空洞的口头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反对教条,反对一成不变的原则与封闭的系统,反对绝对性与自封的终极真理。实用主义是一种贴近生活与现实的学问,力图使哲学从一种抽象的概念化的理论变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

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杜威以实用主义为武器,批判和改造传统教育,积极推行现代教育,将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工具,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生活。而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经验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体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主体的一种认识事件。经验意味着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行动,外部条件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反之,我们通过行为也影响着环境。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在“教育即生长”这一章中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学校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

但是,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4.杜威教育思想的局限

滕大春先生在《杜威和他的》中指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说,在反对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旧教育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由于具有发育完善的大脑,却在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之外,还善于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启发和成长,而且后一种渠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者。”“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的理论,如果仅就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育的改造而言,的确无可厚非;不过以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来处理高级阶段和高深层次的教育,就显有些不足。”“……从做中学的理论也只能适用于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学工作,并不适用于处理高级阶段和高深层次的教学工作。”

二、重新审视杜威教育思想的思维逻辑

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开篇,杜威以“生物与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作为探讨民主主义教育的起点,他将整个关于教育的话题,以教育最初出现的缘由作为立论的基点,这种探讨方式让论证过程中不因其细节的庞杂而忘记了论证时最初的目的。

本书的第一章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为题,谈及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对教育的理解问题。在谈及对教育的理解问题时,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教育的标准问题。而“教育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

杜威在整本书中最先提出了“生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的本性是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生存。“因为生活的延续仅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和生殖和生理的生活关系。教育是有效的联系和交通的渠道。”所以,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学校把教育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被迫使儿童学习代表事物符号的书本所取代。这种做法忽视并且压迫了儿童的天性。

杜威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该改变这种压制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

在他看来知识就是经验。而经验“依赖于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然后由人对之作出反应,而做出反应时既要利用旧有的经验,又要作出新的假定,从而获得新事物和新意义。”

在谈到学校的教育环境问题时,杜威认为学校作为社会的机构,其首要的职责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而学校环境的责任在于“传递和保存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部分,而非把社会的全部成就传递下去,保存起来。同时,保证使每个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

而在学校的教育中,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教育的标准问题。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涉及如何在看待生长的问题。杜威认为,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而常常站在一个成熟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未成熟人的生长问题。由此,“我们往往把未成熟状态当作缺乏,把生长当作填补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间的空缺的东西。”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我们把衡量儿童的标准定位在成年期而造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认为未成熟不重要,它只是过渡到成熟期的一个阶段,甚至是一个准备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生活本身也不再具有自身的意义,其更为重要的意义便是为成熟期做好所谓的“准备”。

在杜威看来,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同样真实,同样积极。未成熟期的生活本身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回到问题的原点,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三、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思考

在查看一些相关资料时,经常是将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儿童的教育问题相联系。但我认为杜威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教育。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而对于设计来说,生活是设计的需要。在某一层面上,设计满足的是人的情感需要,而情感是在最真实的生活中产生。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满足了人的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是在一类人中都会出现,只是很多人的这种情绪因现实的生活所忽视,而设计师通过其作品将这种情感唤醒。如果没有这种现实生活的经历,没有这种情绪的出现,将不会产生这种引起共鸣的作品。

设计可以是一件感性的事情。很多的原则、原理只有与生活本身相联系时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情绪,这些就只是死板的教条。

而关于设计的知识,正如杜威所说,它是我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在对艺术语言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的。这种对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首先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收到了外界刺激,然后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人对此所作出的反应。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事物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知,而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群不同的人在经历。如果站在成熟的人的视角,将未成熟的状态当做一种对于成熟的缺乏,那么它不仅否定了人的生长本身,而且否定了儿童在成长时期的正常情绪、正常情感,而这些也正是在做设计时可以唤醒童年、唤醒过往岁月的记忆。

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要控制的不是学生在正常成长经历中出现的各种情绪、情感,这是应当给予的自由。这些将是成为设计的源泉。正如杜威在“教育与职业”中所说:“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如果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就,他就必须有经验,他必须生活。他不可能在他的艺术中找到艺术活动的题材;这种题材必须是他在别的关系中所受痛苦和所享快乐的反应。”

生活本身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构筑了设计创意思考的源泉。创造力培养的是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手段,而我们的经历、生活本身才是其最初的源泉。

艺术设计教育是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破大学之前十几年应试教育所形成的桎梏,促使学生天性的解放,让学生感觉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篇6

但是,如果从一个不同的前提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规范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学制约的。例如,对道德理想和原则的阐释要受人的心灵的基本结构、人的主导情绪、心理发展模式、社会心理学和人的理性阐释能力等的限制。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支持这种观点。第一,每一种传统的道德理论都预先假设了一种品格与行为结构的理论,伦理学也离不开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结构的了解;第二,每一种理论的成分都试图提供一些合理的依据,来说明它们对道德的构想能够推动人的行为,指导人在实践中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它们倡导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旨在促进某些思想和情感的敏感性并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此,我们就必须知道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道德敏感性,应该加强哪些能力,节制和改变哪些能力,此外还要理解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模式。因此,个体必须学会按照道德要求的方式来推理。即使是那些要求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道德体系,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着情绪、人格等心理作用。

美德的研究使品格及其心理成分成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因此,伦理学研究也开始承认心理学与道德的相关。同时,美德理论家也提出一系列道德一心理学的问题:美德是怎样获得、发展和成为个人品格的?在多大程度上各种美德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美德在一个人完整的品格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怎样影响动机、知觉、情绪、理想和自我概念的?

我们把规范伦理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联系起来,是因为传统的道德理论最近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它们是站不住脚的乌托邦,是在对道德理论进行不可能的重建。判断某种道德理论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它所预设的心理学结构,因为任何道德体系和理想都需要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灵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使道德心理学研究更加复杂和日益精确化。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本身正在进行某种融合。笔者认为,这种融合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个人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关于个人同一性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相关的问题上。一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在道德上长期保持一致;另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用什么标准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行确认。伦理学的思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同一性概念。之所以人们能够确认一个人在道德上始终如一,是因为他的心理状态满足了道德心理联系的某些受欢迎的条件,或者是因为他长期坚持某种行为,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的心理和行为是一致的。当我们想对自我进行理解时,当我们力图参与到他人之中和理解他人时当我们对品格、价值和责任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个人同一性感。

第一,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同一性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客观上说,同一性是受一系列核心的心理功能持质(trait)限定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客观观点可能假设的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人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人的主观性来确认一个人。因此,主要的问题在于阐明一个人的同一性的特点,他的核心品格特质,而不必假设一种依据社会标准评价的现实主义或依据个人标准评价的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确认的方法是,对构成同一性的各种特质沿着不同的核心维度进行概念化。例如,罗蒂(A.O.Rorty)和沃恩(D.Wong)提出了确定某种特质是一个人同一性的核心的几种方法:(1)其他特质(如信念、欲望、态度、习惯和行为等)是否依赖于这种特质;(2)某种特质是否在不同的领域(如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工作和休闲领域)和关系(如性别、地位、阶级和年龄)中都表现出来;(3)—个人很难以改变的特质;(4)某种特质系统地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5)某种特质在需要面对冲突的情境中占支配地位;(6)当这种特质与其他特质发生冲突时占有优势;(7)如果某种特质失去或发生改变,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发生了巨变[1]。通过对一个人心理特质的确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因为特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可以在客观行为上发挥作用,主观上有恰当的心理反应或者进行社会归因。当然,人并非机械地反应事物的,核心特质可能会随着不同的维度而改变。“构成同一性的特质是随着文化、阶级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确实是个体的。一种特质可以沿着许多维度成为核心的,在某一个维度它是核心,而在其它维度则不一定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的同一性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一般地说没有简单的、单义的回答;它在背景关系上属于一种或多种核心维度。

显然,人的同一性反映了其品格的全部结构,因此,特质是人的行为能力的核心。例如,一个把身体和动觉倾向作为核心特质的人,其道德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质不仅影响别人看待他的方式,而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因此,伦理学研究探讨那些构成个人同一性核心的气质和心理倾向,如友谊和羞怯、社会角色同一性(女儿、教授、公民)和社会确定的群体同一性(年龄、民族和性别)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人的道德本质。心理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伦理学思考还要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通过影响同一性的这些复杂方面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式。

第三,道德理想的终生追求。最近的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其道德理想,他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这些理想可能以一生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生中不断改变的个人设计,通过个人一生的奉献而得以实现。按照道德理想而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或者在一个人的理想及其品格及生活方式之间有某种和谐一致。自尊和自重的道德生活就需要有这种和谐一致。

从哲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通过设计和奉献而表现出来的同一性符合道德心理学的要求。但是,也有些哲学家认为,以意义为基础的奉献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一个人可能以美学或体育作为一生的设计,甚至以完全轻浮的个人设计为基础,这种设计虽然对他个人是有意义的,但不一定是道德的。这意味着在道德要求和个人理想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张力。把这种道德要求放在首位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道德的要求和个人的实现是不可兼得的。

第四,同一性、思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可能会问:需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吗?一个没有明确道德概念的人,一个不能明确地表述其理想的人能够是道德的人吗?现代人的同一性总是与道德善的某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吗?同一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构成的?一个人理解其同一性的社会背景究竟有多么重要?以社会的观点来理解自我与共同尊重和义务有什么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思考才会导致一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与其道德理想的不稳定?笔者认为,对理想同一性的思考可以阐明稳固的、有效和自尊的同一性得以建立和保持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同一性的社会基础有助于使社会实践得以重新建构,使个人能够拥有和保持坚定的、自尊的、道德敏感的同一性。道德不能建立在非人的基础上,虽然非人的道德基础“或许是一种深刻而不可治愈的形而上学的需要,但是,让它来决定一个人的实践,则是一种同样深刻而更加危险的道德和政治上不成熟的症状。

2 道德同一性的气质和情绪机制

研究道德同一性必须了解导致这种同一性的个人心理机制。最近的道德心理学研究确定了气质和情绪的心理机制:

第一,我们的某些气质特质,如羞怯,深深地置根于我们的生物本性之中。一个生性羞怯的人或许只有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才不会感到羞怯。他的羞怯可以部分地构成他的同一性,他的羞怯也能影响他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近年来,科学家关于基因的研究表明,“基因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生理特点,如头发的颜色和对癌的敏感性,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气质、行为模式一甚至影响那些使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特异行为、怪癖和缺点。因此,道德心理学必须研究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

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会引起人的品格差异或自我建构的程度问题。气质特质虽然是天生的,能够部分地影响品格的特征,但是,至少我们有能力改变和调整我们的气质特质。即便气质特质比较不容易改变,但许多同一性确定的特质仍然是部分地自我选定和建构的。第二,道德同一性的情绪特征。很多密切联系的道德问题都围绕着情绪主题而产生。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表明,某些基本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特殊运动和典型的生理反应而区分出来。这些基本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愉快、悲哀和惊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不管任何种族或文化都可以识别出来的,也容易激发出来。

情绪是人类生命普遍存在的特征,而且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因此,情绪的表达和方向就与道德有关,因为“情绪是道德的原材料,正是推理使得情绪转化为值得为之付出行动的想法。”[5那么,核心的情绪是怎样获得其意向中的道德目标呢?一些心理学家相信,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是通过把核心情绪与社会上的某些规范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而获得的。这种观点有助于解释某些强有力的情绪具有道德说服力,但同时又说明,规范或价值观的情绪力量并不一定确定其价值或价值观。换句话说,情绪对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压抑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情绪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例如,某些基本的情绪倾向会促进某种价值观或善的形成,这个事实是否决定着这些情绪倾向的道德价值?情绪在道德中的作用是工具性的,因而某些情绪使我们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吗?某些情绪部分地构成了道德,因而某种行为只有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时才是道德的吗?像愤怒这样的情绪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是有破坏性的,在什么程度上这类情绪才对道德生活是重要的?在什么情况下情绪反应应该是中性的和可以改变的?社会环境、理性和品格的其它方面在情绪反应的调整中发挥什么作用?等等。

3道德心理学的社会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过,谁也不愿意过一种独居的生活。社会关系是生活的最伟大的善。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关系,例如爱和深厚的友谊,其本身就是善。有一些是比较工具性的,还有许多关系则是混合的,其本身是善的也是有用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受不同的美德、特质和义务支持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心理动力学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促进人们形成那些最有价值的社会关系。

3.1 人与非个人关系

个人关系一般不需要社会原则的支持,因为良好的行为是直接从情感或爱之中产生的,而非个人关系则需要不偏不倚的原则的支持,因为这里不存在把双方联系起来的同情或相互理解,因此,第一种分类就是首先确定个人关系与非个人关系。但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许多人似乎是怀着关爱和同情而采取行为的,而关爱和同情又处于亲密关系之外,例如,对不认识的受害者捐款捐物。有些行为表现的是确定个人同一性和赋予意义的社会角色和职业,例如,一个教师花费了额外的时间来帮助一个他没有给予特殊关注的学生。这些行为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价值,也反映了一种健康的、非个人的社会道德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研究表明,进行道德教育要从道德的个人关系抓起,因为这是道德启蒙的基础。

3.2关爱与性别

“关爱”和“同情”也是一些相当复杂的概念束,指得是一系列有复杂联系的道德倾向和情绪反应。这些倾向和反应显然并不是传统上确定的个人与非个人的关系,而是超越于这两种关系之上的。

对关爱和同情这种社会美德的复杂特征进行心理学思考,能有助于阐明当代关于美德与性别的争论。最近道德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道德方面存在着性别上的劳动分工。女性倾向于主要出于关爱、关心和对保持良好关系的责任感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而男性则主要对诸如权利、公正和公平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我们在日常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存在着这种差异,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一般地讲,男孩比女孩要更早地具有情绪。人们常常对男孩的情绪漠不关心。男人更'理性’,女人更1感性’这样的观念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大多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其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论,在道德心理学中对性别差异的明确性质和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澄清,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对性别道德关系的思考还引发人们思考一些更加困难的问题。传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差异应该保持吗?有人认为,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道德倾向应当得到整合,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更加完整的道德的存在。也有人认为,不同的道德倾向是无法整合的,因为它们要求的是互不相容的知觉和思维倾向。还有些人建议,应该认识和保持女性被忽略了的道德力量,方法是按照传统的保持男性道德素质的做法。但问题在于,女性的某些美德是在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女性要求关爱、同情和对保持亲密关系的注意是在性别不平等的情境中产生的。把这些特质作为美德来提倡可能和现代的道德价值观相悖。传统的男性美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律和对公正及责任的尊重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而忽略了个人因素。再者,传统上以性别为基础的美德都和人类许多错误的做法有联系。关爱与狡猾、欺骗和操纵的能力有关,对权利和自由的关系与亲密和同情的分离及缺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对构成美德特质的那些建设性的和有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3.3信任与诚实。

信任是社会和道德生活的完整的一部分。除了在朋友之间可以得到情感方面的信任之外,在健康的道德群体成员中还可以获得另一种信任。我们依赖于我们同伴的体面或礼貌,相信他们不会做出任意的伤害,依赖于对他们提供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和福利计划,因为他们和我们享有同样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当共享的价值观被不知不觉地接受时,我们就可以信任他人,以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的道德生活。但是,良好的个人和社会关系往往是脆弱的。当信任仅仅依赖于自我中心或没有深思熟虑的社会规范时,这些关系就只是继续存在而已。真正的持久的关系既需要信赖也需要社会规范。

信任与诚实有密切关系。但诚实是一个很硬性的美德,硬到难以描述其特点、难以实施、难以设计。我们接受的教导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保存和保留,“话不可言尽”。因为这样才能保护我们免受嘲弄和责难,否则这些嘲弄和责难就会揭示我们最隐秘的思想和欲望。我们还保留着从过去某些痛苦的经验中获得的真理。但是,如果与这些真理有关的保留和保存是理性的,那么,完全的诚实就不是理性的。只有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以及当我们肯定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时人们才会把诚实描述为讲真话的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谁能肯定自己的言行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呢?因此某些善,例如敞开心扉和要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美好的生活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为诚实这个美德是随着文化和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了解诚实和欺骗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学会复杂的社会规则。当然,遵从诚实的社会习俗并不是真正道德的诚实。大多数社会都喜欢保密和沉默,特别是涉及到自己的道德问题时,但诚实有时候也要求打破当地流行的沉默是金的礼仪习俗。

4   理性的道德心理学

道德的本质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认识是否必然是道德的,这是道德心理学中长期争论的哲学问题。康德的道德哲学观把道德视为经验范畴的东西,因而是理性的。科尔伯格继承了这种观点,并进而确信,道德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道德要求人的行为要合乎理性、受目的驱动,并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行事。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一套人的道德理性发展的道德认知理论。

但是,近年来,道德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美德,特别是在人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服务于自己社会群体的美德进行的研究表明,道德必须承认社会群体的价值和党派参与活动。这样做虽然有助于社会或党派道德理性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对某些社会参与活动的合理性和道德性的争论,可能会被用来说明邪恶的态度和做法是合乎理性的。例如,西方殖民主义者把黑人文化描述为原始的、攻击性的或同性恋的,认为这是变态的行为。为了论证他们的歧视态度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对这些歧视活动进行了所谓道德的合理化。但实际上这是把那些在道德上得到反对的东西进行虚假的合理化。因为它虽然符合某个群体的利益,却牺牲或伤害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我们认为,道德不是某些人统治和压迫另一些人的工具,而应该是每个人和群体都享有的一种权利。它能保证不同的个体和群体都处在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都有权去追求和享受合情合理的幸福,而决不是把个人或自己群体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甚至给他人或群体造成痛苦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理性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能有必要寻求和保持一种普世性的道德理论,尽管有时难以使它与某些特殊群体的道德协调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把有偏见的道德要求与那些不偏不倚地精心阐述的合理性的道德要求调和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处理好不同利益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道德冲突是现实存在,无法得到理性的解决,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合理性与道德性之间的概念联系能消除道德冲突的存在。许多哲学家想要避免危及理性的深思熟虑在道德中的作用,同时又承认冲突的经验及其有关的忏悔、自责和内疚的态度。有一种说法认为,基本上只有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采纳实践理性的观点。作为一个理性的行为者,一个人同一性的构成是通过他采纳这种观点,从而使所有明显的道德冲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实践理性的观点对一个整体的阐释领域做了界定。按照这种方式看待事物有两个重要的后果。

第一,道德有利于发展理性的友谊,有利于确立以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具有道德的维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它占据着重要的,但却不总是具有支配的地位。首先,道德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一种义务,它使友谊总是建立在没有偏见的义务基础之上。其次,在理性的深思熟虑领域,不同的道德方面存在着冲突和紧张。但是,由于道德仅仅要求我们进行理性的深思熟虑,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采取非个人的行动。

按照这种观点,理性的深思熟虑把个人的理性要求和非个人的理性要求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游戏领域。但个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自我中心论者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深思熟虑者,理性的自我中心把理性的行为关系理论结合进来,认为个人的牺牲必须得到补偿。如果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补偿,自我中心论者便怀疑社会道德义务的理性权威。这就是社会上一些人以道德自我自居,却缺乏社会道德的理性基础。

人们对理性的自我主义者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提出行为者中立的价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行动的理由是价值的作用,可以进行非个人的解释。但自我中心论者否认行为者中立性,否认价值的非个人解释是与他有关的价值。第二种反应认为,遵守传统道德对自我主义者通常是有利的。第三种反应是新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它试图说服自我主义者,个人的幸福不可能不依赖于至少某些他人的幸福而获得。在他自己的善与别人的善之间存在着一种并非不相容的关系。

第二,道德行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Akrasia现象指一个人自愿地不遵从他认为是最好的道路,这种现象向理性和道德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哲学家认为akrasia经常是非理性的,可以用它来解释行为者是怎样和为什么会选择采取行动来反对他做出的最好的判断。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泰尔指出:当然,内在善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或许它通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典型的非理性。再者,关于Akrasia的通常实例包括,例如,吸烟、贪吃、酗酒,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的观点正确的话,那种认为能满足相当正规的行为定义,以阻止一个人做出更好的判断的akrasia就必然是非理性的观点却并非正确。”[8一种假设认为,心灵是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一个人总是能够对相对影响其行为的(内部)理由进行反思,按照这种假设,所有的akrasia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些假设,某些akrasia就可能是理性的。

理性的内外部标准之间的对比在道德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是很有用的。和akratic的人一样,反社会的人,精神疾病患者和一些反常的人常常被归类为非理性的。但是,按照理性的内在论观点,当明显受人怀疑的信仰及欲望和一个人其他的信仰及欲望处于思考的平衡之中时,就无须进行非理性的归因。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对责任的归因。如果一个人做了他确实想做的事,即便他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或者即便在我们看来非常可恨,他也没有内在理由感觉后悔、自责和内疚。在这里没有后悔可能表示存在着道德的盲区,而不是表示非理性。

一个人毫无必要地伤害了某人,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个人似乎处于内在的理性和动机平衡之中。但是,如果他具有自主性和理性的一致性,而且也希望自己不受到伤害,那么,他的欲望和信仰就为他提供了内在的理由,使他为不必要地伤害他人而负责任和受到谴责。他可能不会认识到他的理由或它们的含义,但这些理由却为他在自己的心理学中为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一个立足点。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受伤害的欲望和保持一致性、自主性的内在特点,这就为他进行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内在论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确立人的内在理性是成为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学基础5美德伦理学的心理学倾向。

最近,一种更具有心理学倾向的伦理学导致了美德伦理学的复活。许多人曾认为美德理论能解决契约论、结果论和道义论的某些缺陷。因为这些理论似乎太理性化或太认知主义了。它们依赖于把理想的道德行为者描述为一个怀着某种道德原则,以某种程序和理想进行活动的深思熟虑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很多道德行为并非完全如此。也有人批评说,这些理论对于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善与紧张的异质性没有足够的敏感。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观点假设,应按照一个统一的尺度对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务进行评价及排列,这正是当前西方流行的品格教育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美德理论是要说明这两个问题。它通过强调非认知的习惯和倾向的作用,从而避免遭受过分认知主义的批评。它通过把不同的美德分析为适合于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反应,每一种美德提升不同的价值观,从而避免了价值观的同质性假设。

为了确定美德理论的独特优点,有人提出了一种有争议的方法,认为它保留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利益和幸福的恰当的道德价值,而许多其他的理论则没有。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用自我中心来说明自我关注和关注他人之间的不对称是合理的。自我中心使行为者喜欢使自己不受限制。康德的道德观和常识的道德观都承认行为者的利益和幸福的重要性,但都对追求这些利益和幸福设置了道德的限制。根据这种论点,虽然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但他们这样做只是作为一种让步。仅仅关心自己,为了自己而发展个人内部的美德,对自己进行设计和参与,无论从哪一种观点来看都没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承认有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先验的特权,但却没有内在的或直接的道德价值。这种论点的结论是,通过使自我及其设计成为次要的、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价值观,从而降低自我中心的作用。美德理论把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美德视为同样有价值的,人们就很难指责,自尊的美德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实际上,它既不要求偏爱他人,也不过分强调自我的道德,不要求行为者使自己疏远自我及其设计。

篇7

关键词: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专业教学;情商教育

・ 【中图分类号】F590-4

1.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征

1.1 我国是否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争论

大众旅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大众化旅游,即参加旅游的人已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旅游不再是资产阶级的独享,成为普通大众人人可以拥有的权利,二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1。 张凌云(2002)认为从需求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大众消费,即旅游成为一种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从供给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以普通大众为目标市场, 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消费得起的旅游产品2。从现实情况的角度看,我国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6900万人次,人均出游率已超过2次,提前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到2015年,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1.2 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个国家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活动表现出大众参与性、全球普及型和规范标准化等特点3。具体就我国而言,旅游需求方面表现为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普遍消费行为,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越来越多且来自各社会阶层,旅游者的需求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国内旅游需求旺盛并已成为国民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供给方面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包价旅游成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决定了现实中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度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和多变性的特点4,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要求

2.1 情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1995 年,美国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提出情商包含五种能力: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并结论性的认为“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5]。

由于旅游业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业,尤其是在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沼牍芾砉ぷ餍枰协调、处理与旅游者、上下游关联旅游企业、竞争者以及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以及多变性的等特点,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才能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上述特点。

2.2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工作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的要求

根据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理论,结合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高校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应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沟通与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和紧密关联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旅游工作的具有高度紧密关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旅游从业者须与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打交道,产业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群体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活动的成败,这必然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在大众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在数量上呈几何式增长且旅游者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这决定了旅游工作的复杂性,但旅游供给方面则是简单的包价旅游产品,这造成了单一的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复杂的旅游者需求的结果,造成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旅游者日益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且相对落后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 现实中的这种矛盾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较强的与客人之间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能力,处理好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即:识别他人情绪并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够识别、诱导客人情绪并进行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是旅游从业人员情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旅游工作人员应当能够识别旅游者出现不良情绪的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其消极情绪,诱导旅游者积极情绪的产生。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者情绪爆发或遇到工作难题时,应当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恰当途径进行情绪宣泄,学会进行自我情绪有效管理和自我激励,避免出现自身心理失衡。

3.大众旅游时代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

3.1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转变专业教学理念。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应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心理素质。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信念、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倾向性,提高学生的情感效能,因此应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学生的情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大特点6。 其次要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将情商教育纳入其中,赋予情商教育与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促进情商教育的贯彻实施。

3.2 以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和情绪管理作为核心完善情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情商教育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针对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在课程建设上,需要开发相关课程群,增设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合作以及公关技巧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将其作为旅游专业必修课程来进行管理,以生动具体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情商教育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提高情景模拟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社会团队合作实践在情商课程教学中的比重。针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要结合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角色差别,正确处理客我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掌握情绪发泄和自我心理调适与保护的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情商水平

在情商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旅游专业教师的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旅游工作的情绪情感,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情商水平至关重要。首先由于旅游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无法做好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对此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走出去”,即:校内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到旅游企业中挂职锻炼,增进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培养对旅游工作的积极情感;“请进来”,即:将知名旅游企业中的优秀的服务和管理人员请到学校做兼职教师。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其次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形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选择自己的W习方向, 将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的动力7。

3.4 将旅游专业实习作为情商教育教学评估的载体

由于旅游专业特点的固有要求,高校一般会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到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进行为其半年时间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二是实习单位的非正式员工。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几乎与正式员工是一致的。顶岗实习学生同样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样要参加工作劳动并获得一定的实习补贴,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必然要与客人、上级领导和同事们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必然要遇到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承受并排解因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半年时间顶岗实习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高校评价学生情商水平和情商教学效果的依据,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改进自身在情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情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凌云.大众的“新旅游”还是新的“大众旅游”[J].旅游学刊,2002(6).

[3]克里斯・库伯等.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赖斌,杨丽娟.论情商培育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力[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1).

[5]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篇8

情绪智力是传统智力结构的有益补充,它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情绪的一种能力,在成人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成人的行为。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与成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成人教育活动也影响深远。培养情绪智力对推动成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成人教育中引入情绪智力培养,可以开拓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培养成人的情绪智力,从而促进成人教育以及成人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成人教育;成人情绪智力;情绪管理;成人教育活动

人们对情绪与理性的讨论,西方社会大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比喻是主人和奴隶的比喻,理性牢牢的掌握智力,情绪的危险冲动被妥善地压抑,要求其与理性保持和谐一致。从苏格拉底和“前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家就一直关注情绪的性质,尽管这一学科作为对理性的追求已经成熟了,但是情绪却一直被隐藏在其背后———经常是作为对理性的威胁,并未被纳入人们的智力组成系统中。情绪智力是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控制和调节的综合能力,它会为人们的思维与决策提供参考,协助人们做出正确的思考与判断。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智力所带来的这种作用,有相关研究表明:在成人的社会生活中情绪智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成人不断地走向成熟乃至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在我国,关于情绪智力的培养工作大多集中在学龄期的青少年身上,忽略了面对社会生活主体的成人教育。笔者认为要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将成人情绪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成人的潜能结合起来,使成人在情绪智力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一、情绪智力理论发展概述

1.情绪智力的含义

由于情绪一直未被纳入到人们的认知组成结构中,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出现的较晚,但是作为一种理解和调节能力,却早已出现在人们的思维和决策过程中,伴随人们逐渐对情绪研究的深入,对情绪智力的了解也愈发全面,但情绪概念的准确界定仍在发展中。从亚里斯多德在《修辞术》中定义“情绪导致人的状态发生转变,以至于他的判断受到影响”到杜威的“体验学习法”再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无不说明:人们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情绪智力的引导和调节,情绪智力是引领人们不断成熟乃至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人们对情绪智力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生长,一个行动过程的日益增长所带来的是情绪上的不断满足,情绪是行动的反应。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中分析了人格形成的16种因素,明确指出情绪的稳定而成熟,个人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而情绪智力被认为是影响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情绪智力被认为是一种不稳定的智力,它让人们感到困惑或难以捕捉,但是它却与我们相依相存,我们无法停止研究它的脚步。通过对情绪智力这一概念的不断完善和梳理,它的概念大致可以概括为:情绪智力是个体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辅助个体的思维过程,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调节和监控个体心理和行为状态,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能力。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情绪智力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分析、评估和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本质上是在个体的情绪和认知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更加从容地面对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

2.情绪智力发展的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的智力研究一直集中于传统智力的领域,在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必须要有良好的情绪智力的支持,从此情绪智力成为智力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并一直延续至今。早在1966年就出现了情绪智力这一词汇,但当时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与现代我们所理解的有很大不同。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R.B.Zajonc和R.S.Lazarus就有关情绪历程中情感和认知究竟谁为首因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不是简单的学术研讨,它颠覆了情绪从属于认知、受认知控制的传统观念,将人们的智力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人们开始关注情绪在个体智力结构中的重要作用。1914年加德纳提出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们在一定的文化与环境下形成的价值标准有关,不同的人智力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他的智力结构框架是由七种智力构成,其中的动觉智力、自省智力和交流智力都可以划归为情绪智力中,情绪在三种智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揭开“情绪智力”研究崭新一页的,是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他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能力。[1]为了证明每个人都可以经过培养习得情绪智力,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借助于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在2000年他们完善了情绪智力模型,该模型由四部分组成:(1)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能力,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主要是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2]但真正使人们对情绪智力的关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是“情商之父”戈尔曼1995年在《情绪智力》中的著名论断: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他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人潜在的一种能力,可以使人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真实想法和心理倾向的知觉能力,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学习和工作场景中,会产生很强的情绪胜任力,因此在他的情绪智力模型中包括:(1)监控情绪的变化,了解自我,这是自我理解与心理领悟力的基础;(2)调节自我,这是管理自我情绪的一种能力;(3)自我激励,调动情绪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服务;(4)识别他人情绪,这是在自我知觉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细微的情绪变化感知他人的需求和心理变化;(5)处理人际关系,就是调控自己情绪与他人情绪的社交技巧,从而获得社会支持。[3]在这个模型中,戈尔曼主要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我感知能力以及这个能力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此后这一模型被很好地应用到企业绩效管理中。

3.情绪智力的实践应用

大部分研究认为情绪智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智力,侧重于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研究情绪在调节个体自身与他人情绪、引导个体思维和行为方面的作用,它的出现解释了传统智力理论无法解释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情绪智力,相关的培养工作也在社会实践中展开来。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1997年编制了著名的情商量表,将情绪智力这个变量应用到实际的测量中,用于揭示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这个量表为情绪智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巴昂首次将幸福感与乐观主义引入情绪智力框架中,提出乐观情绪的培养可以提高个人幸福感。[4]此后越来越全面的情绪智力量表大量出现,它还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各级各类的教育中,许多学校也开始在心理课堂上引入情绪智力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目前,人们对情绪智力促进个人成长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但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

二、情绪智力与成人发展的关系

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都会产生自己的情绪,情绪就像四季一样会自发地发生,如果没有情绪,我们可能就无法感觉到活着;如果没有情绪,我们就几乎没有什么可谈论的,也没有特别的理由去接触他人。情绪是身体对行为产生的结果在心理上的评价与体验,情绪智力本质上是沟通个体认知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利用情绪可以有效地促进认知的发展,从而促进我们对行为的选择。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情绪是习得的智慧的精髓”,[5]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了对社会期成人的情绪智力培养的关注,情绪智力对成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使成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智慧。

1.情绪管理与成人的发展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成年期被分为成年早期(18-30岁)、壮年期(30-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在每个阶段都有成人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总体上来说是成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懂得把控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美国心理学家乔恩研究了关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成人的情绪变化问题,这个阶段的心理紧张,出现情绪烦乱主要由于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但是这种紧张随年龄的增长而稳定的降低,而且作为情绪克制指标的身心疾病症状也随之降低,研究的结论是:成年后情绪并非不存在,而是已经发生但被人管理了。通俗的讲,情绪管理就是个人善于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它们或者压制它们的发生,而是认识情绪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反应,它更多强调的是个体内在认知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确保个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6]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为了在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整个成人期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调节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人的情绪也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成人必须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能力是成人在面对各方面压力所必须掌握的,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要培养成人的情绪智力,这将是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情绪选择与成人的发展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个体在表达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在观察和理解对方的情绪,这是一个复杂的、无意识的过程,我们在进行这种社会交往时,会根据自身的动机寻找交流对象,研究表明,人的社会交往动机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情绪调节、发展自我、获得知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对这三种动机的选择却有所不同。情绪选择理论的提出者卡斯滕森认为:在成年期早期成人的社会交往动机以获得知识为主,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交流机会来获取新的信息;在成年期中期成人的社会交往动机主要以发展自我为主,这时期的成人大多正在开创事业、追求实现自身价值;在成年期的晚期成人的社会交往动机主要以情绪调节为主,老年人更加注重的是情感的满足,他们经常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交活动上。而且他们选择的社交对象是熟悉的伙伴,最大限度追求情绪体验。社会交往赋予成人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情绪的选择与调节,以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达到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目的,这对成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亚里斯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你只要对适当的对象选择恰如其分的生气,这就难上加难了。

3.情绪认知与成人的发展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哲学家一直关注认知和情绪的关系,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直停留在思辨阶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情绪作为认知结构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参与进来。成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在社会上生存不能仅靠认知结构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更需要的是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美国成人思维研究专家拉鲍维维夫从多种角度考察了成人智力的发展特性,她引入情绪因素构建了新的成人智力发展结构,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情绪认知理论,她认为成人的情绪问题与个体的认知适应性紧密相关。在成年早期,个体思维中理想化成分居多,个体情绪体验与年龄呈正相关。在成年中期,个体逐渐出现变通性思维,这时成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个体情绪体验达到高峰。在成年晚期,个体偏向反思思维,不断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个体情绪一般不会有大的波动。情绪变化随成人年龄的增长逐渐趋向平稳,这体现的是成人认知不断扩展、思维不断成熟,也就是成人的社会适应性不断提高。情绪是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的各项情绪活动中都需要认知活动的不断指导,情绪认知对提高成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主观幸福感与情绪体验

人们总在评价着自己的生活,也正是这些评价导致人们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体的生活达到自己的标准从而产生的愉觉,因此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每个成人都在追求这种体验,在成人教育的目标中就有塑造成人健康人格,提高成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容。主观幸福感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情绪平衡和生活满意度,情绪平衡是指愉快的情绪相对于不愉快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影响这个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龄、性格、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影响成人选择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决定力量。在成年早期,成人思维尚未完全独立,理智和情感上会出现矛盾,往往会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在成年中期,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伴随的是成人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在成年晚期,生活节奏、交往范围都有所改变,有的老年人会一下子无法适应,情绪上会感到孤独。可见,在成年的每个阶段都有情绪问题的出现,因此需要发挥成人教育的功能,开发成人的情绪智力,帮助成人转化消极情绪,更加理智地面对成年期的各种变化,促进成人思维不断走向成熟,提高成人的主观幸福感。

三、情绪智力与成人教育的发展

情绪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情绪智力对调节成年期的种种情绪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它是成人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使成人消除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挑战。成人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成就每个成人,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基于情绪智力对成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成人教育中引入情绪智力培养很有必要,这不仅能提高成人的发展能力,也扩展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情绪智力培养与成人教育的结合,会给成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更新成人教育发展理念,关注成人发展的心理需要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梅里安指出:“成人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已经离开了全日制学生的责任(童年和青年主要的社会责任)而承担了劳动者、配偶或父母的责任。”[7]成人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成人承担的责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担负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成人的发展需要也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但是背后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追求成功的人生。情绪智力是人们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节人们身心状态的一种重要能力,成功的人生实现需要情绪智力的帮助。当前的成人教育大多数还是延续之前的学历教育模式,提高的只是学习者的学历,学习者的其他素质并未得到发展,成人教育还是作为一种补偿教育形式,这样的模式大大限制了成人教育的作用,事实上成人教育应该是最全面的教育,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发展需求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应该都能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的“成人”教育。多元智力理论指出,由于成人多元化的社会角色,成人的智力结构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实践性,因此社会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关注,必然改变传统的“学历”评价模式,新的成人教育发展理念必然是:关注成人发展的心理需要,更加了解成人的内心世界,培养成人的情绪智力,并帮助其人格的不断完善。

2.创新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由美国学者Nadler提出,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充分挖掘劳动者的潜力,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改变劳动力的结构,改善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主要人力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这个主体去推动,所以对成人的人力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同一个企业工作,有一些人取得成功,有些人甚至也很努力却未得到认可,而情绪智力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戈尔曼在《纽约杂志》上说过:情绪智力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能力的重要程度是认知能力加上专业水平之和的两倍,因为它可以影响其他能力的发挥极限。因此,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思路,将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能力及适应。成人教育本身就承担着开发人力资源的责任,而履行这一责任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成人的情绪智力,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将得到创新。一是情绪变化是对成人内心变化的呈现,帮助成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诉求,在面对择业或择偶等选择问题时,明智的利用情绪可以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出更确信的把握,做出更好地个人决策。二是情绪智力是一种信息加工能力,为思维提供科学依据,而思维无疑是沟通情绪与智力的桥梁,情绪、思维、智力统一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三是情绪智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成人教育中培养成人的适应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人将更加从容。四是情绪智力高的人在团队内部可以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会容易得到客户和伙伴的认可,原因在于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的情绪打交道,这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在成人教育中传授社交知识,培养成人解决沟通问题的能力。五是革新成人教育的评价体系,将情绪智力高低作为衡量成人能力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更有利于挖掘成人的发展潜力。

3.开发成人情绪智力培养型课程

人本主义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开发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尊严及自我潜能的实现,在成人教育中开绪智力培养课程也必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情绪智力是可习得的一种能力,经过学习和培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个能力,戈尔曼说:情绪智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国外已有不少学校对学生开展情绪智力教育。[8]成人情绪智力培养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情感交际、生活技能、社会环境适应力、身心健康、个人智能等,主要是提高成人的社会适应力,学会更好地处理社会交际问题。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课程内容要尽量与成人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专题教育,采取小组协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方法要更多的采用渲染式、诱导式为主,带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更多的实用性技能。在成人教育中培养成人的情绪智力,教会每个成人如何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情绪社交技巧理解和调节他人的情绪,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使情绪智力成为成人的内在品质,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这无疑是成人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

作者:康毅 张娜娜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5]詹森.适于脑的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

[6]张玉鹏.从情绪管理角度谈一线人员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60-161.

篇9

[关键词] 《魔法奇缘》;童话;现实;“水土不服”;异化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经说过,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魔法奇缘》的导演凯文•利玛曾经表示,“《魔法奇缘》严格意义上应该算是一部真人电影,因为来自于动画世界的人物都变成了真正的人――这种转变,代表着整部影片的核心内容,也是主角一直挣扎的矛盾之源。”

“探究自身” 与“挣扎的矛盾之源”,从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和凯文•利玛导演的话不难发现,《魔法奇缘》(Enchanted)的魅力除了独特的表现手法、人物塑造外,还应该归因于影片中公主在一系列“水土不服”带给我们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让我们透过穿越童话来到现实的公主所遭遇的“水土不服”现象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

异化(aliena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卢梭曾在《论科学与艺术》中间接提到过与“异化”相近的词,比如疏远,隔离等词汇;黑格尔则是将异化概念用于哲学领域的先行者,他将其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交往本性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变异,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语言的异化以及对爱情态度的异化,也即是公主的“水土不服”。

公主的“水土不服”

(一)“水土不服”之一:童话世界的温馨与现代社会的冷漠

影片开头,和以往的迪斯尼电影一样,导演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本书,由此开始了他的故事讲述。幕布拉开的一刹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在安达拉西亚王国,美丽的少女正在为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寻找完美的五官。而这一切,正是在她周围的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完成的:小鸟为她的“白马王子” 雕像带来像鼻子一样的东西;小白兔为她找来两颗像宝石一样会闪闪发光的眼睛。然而,当她正式向大家展示时却发现少了嘴唇――在吉塞尔(Gissele)看来只有人类才会拥有的True love’s kiss的嘴唇。于是,她打开窗子,开始歌唱,整个生活在安达拉西亚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加入帮助吉塞尔找寻嘴唇的忙碌中,最后,在母鸡、松鼠、青蛙、刺猬、梅花鹿等众多小动物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双完美的嘴唇……

然而,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中自然少不了恶毒的王后。女主人公吉塞尔被王子恶毒的后母推到井下,来到现实世界后很惊恐,一个人忽然被抛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让她无法应对。她坐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电梯,来到一个不知道的地方时,她环顾四周,希望遇到一个可以告诉她城堡在哪里的人。而她的视域之内,导演只给出了一位我们一直以为是善良化身的老人。

吉塞尔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好啊!老人家!我可以和你坐一起吗?”(Hello!Old man,May I sit with you?)

等不及老人回答,吉塞尔已经坐到了老人身边。“我又累又怕,而且从来没有离家这么远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儿。”(I’m tired and I’m scared.I’d never been this far away from home before.I’m not sure at all where I am.)

“如果有人能给我一点善意,一声友好的“你好”,甚至一个微笑,都让我放松不少。”(If someone could show me just a bit of kindness,a friendly hello or even a smile.I’m sure that would lift my spirits so much.)

也许吉塞尔的话打动了老人,他终于露出了只剩下几颗牙的微笑。

“你的笑真好看。”(You have a good smile.)

然而,当吉塞尔希望得到安慰的愿望得到满足时,老人却抢走了小动物们为她的婚礼准备好的王冠发卡。

除了老人抢走王冠发卡的细节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之外,导演也在电影中其他地方多次展现了这种冷漠,比如说当女主人公在公园遇到一位向她提供王子信息的老太太,并把钱全部给她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男主人公罗伯特(Robert)却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还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从童话世界的温馨与现实世界的漠然的对照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代替了童话世界的美好的和谐。正如卡夫卡曾经说过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仿佛总是被一堵玻璃墙包围着”。童话世界中的公主之所以水土不服,就是因为她总是想打破这堵墙,去寻求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与沟通。

(二)“水土不服”之二:与动物交流的无障碍性和与人交流的费解

在影片中,吉塞尔可以和任何动物用语言交流,包括老鼠。而来到现代社会之后,很多词语及表达情绪的词汇让这位来自安达拉西亚王国的公主感到费解。

吉塞尔在与罗伯特的相处中,始终无法明白一些词的含义,比如说date(约会)、divorce(离婚)。以后者为例,影片中,当乐观、热情而又单纯的吉塞尔听到罗伯特说到专门办理离婚案件的一对夫妇要divorce(离婚)时,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分开?”(Separating?) “永远?”(Forever and ever?)这些词汇在童话的国度中似乎永远不可能存在。而当吉塞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哭泣之时,罗伯特的老板则认为她的哭泣不过是在作秀,如同Oprah(欧普拉秀)而已。

除此之外,关于情绪的表达典型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不懂得用与生气(angry)类似的词汇。吉塞尔来到现实世界被老人抢走自己的发卡之后,她跟随老人试图要回发卡,在没有结果之后,只是表达了一句not a very nice old man(这个老人并不怎么好)的话。第二方面,无法理解现实中的人只喜欢用No来否定的思维方式。吉塞尔从小花鼠那里得到消息爱德华正在来寻找她的消息,耐心而平静地等待爱德华的到来。而罗伯特则用现实的眼光告诉吉塞尔,他不但不相信,而且觉得有点讽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现实中小花鼠不会讲话。在二者的互相争执中,罗伯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No”,而吉塞尔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则是“Yes”,在争论到不可调和之时,吉塞尔用这样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费解“不?这是你惟一知道的一个字吗?不?”(No?Is this the only word that you know? No?)并在此次争执之后,终于学会了表达不愉快的情况,明白了“生气”(angry)的内涵。

从吉塞尔与动物世界交流的无障碍性,到对现代社会中人类词语的费解,再到她学会表达“生气”,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异化”也可见一斑。

(三)“水土不服“之三:童话世界爱的简单执著与现实世界爱的怀疑不确定

在安达拉西亚王国,美丽的吉塞尔希望遇到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当她遇到危难被王子拯救之后,两人四目相对,并且确定真爱就在眼前,虽然只相识了一天的时间,吉塞尔已经和爱德华定下终身的誓约,相邀第二天举行婚礼,并且历经万难也在所不惜,于是便诞生了这段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二重奏。

Gissele:It’s you.(哦,是你)

Edward:(laugh)Yes,It’s me.And you are―(是我。你是――)

Gissele:Oh,Gissele! We shall be married in the morning.(我是吉塞尔。啊,吉塞尔,明天早上我们就结婚!)

Edward:You were made―(你生来――)

Gissele:To finish your duet.(为了完成你的二重奏)

Edward:And in years to come we’ll reminisce how we came to love.(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回想起我们是如何相爱)

Gissele:And grew and grew love.(如何让爱与日俱增)

以上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一见钟情,没有关于身份、家庭、地位等的询问与了解,她们在乎的只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回想起我们是如何相爱”,并“如何让爱与日俱增”。

所以,在面对现代社会中的离婚,吉塞尔是无法理解的。在她看来,离婚会使两个人处于痛苦之中,因为他们就要永远分开,“今天还是夫妻,明天却不是了!这是什么糟糕的地方?我宁愿待在安达拉西亚”。

当负责离婚的律师罗伯特告诉她“这就是现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童话和现实的迥异。罗伯特已经与女友南希相处了五年,却仍然没有作好结婚的准备。因为他觉得结婚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沟通和了解对方,要约会、要一起吃饭、看电影、谈论自己的喜好。罗伯特一直强调永远幸福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他甚至谈到他和南希是否会幸福时说“还不知道今天会不会幸福,更别说一辈子了”。而且认为婚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童话世界爱情的简单执著及现代社会中爱情婚姻的“复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也在此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爱情与婚姻的“异化”。

结语:穿越童话看现实――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

导演曾说过,“《魔法奇缘》会以一种更加美好的方式重新呈现迪斯尼动画中的经典角色。……然后,我们将那些天真到无可救药的人物放到市侩的现实世界中,而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就是在这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介入的平衡点。”

所以,在吉塞尔与罗伯特父女的相处过程中,导演让童话中的公主逐渐爱上了可口的食物,并将热狗推荐给王子;也逐渐受到现代人不愉快的情绪感染,明白了“生气”的内涵;学会了为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而欣喜若狂;学会了冷静思考……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也无法拒绝“普通”生活为我们提供的摹本,无法回避在他人的视界中寻求认同,所以“天真到无可救药”的吉塞尔便结合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贝儿、小美人鱼及现代女性的影子,也由此印证了导演凯文•利玛那句“现代社会的世故与童话世界的纯真是完全相悖的”的话。虽然导演让公主找到了介入现实的“平衡点”,但《魔法奇缘》留给我们的是否有“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反思呢?

[参考文献]

[1] 魔法奇缘[DB/OL].baike.省略/view/1173096.htm.

[2] 陈梅松,欧阳婷.评电影《魔法奇缘》对真爱的诠释[J].电影文学,2010(12).

篇10

语文学习中,想象尤为重要。可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本人觉得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想象离不开良好的情境

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辅之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引导,借助音乐美妙的艺术感染,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收到创新思维的熏陶,仿佛置身其间,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中,通过播放“关于救洪抢险”的投影及《为了谁》音乐的渲染,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o想象出当时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好像自己也是人民子弟兵中的一员,和战士们一起,融入抗洪抢险的战斗之中。从而对人民子弟兵的勇敢、无畏精神发自内心地敬佩!

二、想象离不开现实的生活

高尔基在《论笑谈及其他》一文中说:“一切幻想都根源于现实,人不能凭空臆造任何东西。”孩子想象能力的提高,除了依靠课堂的方法引导外,更多的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老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一位学生在习作《我与蚂蚁》中写道:“当时我好奇地挖开蚂蚁洞,蚂蚁们奔出来,挥舞着前爪仿佛在抗议。这真像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轰炸时,伊拉克人民奋起反抗的情景。”

三、想象离不开广博的知识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建立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想象才能广阔而深邃。小作者的知识面越宽,思想才越敏锐,想象才越活跃,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想象,说话才越显得独到而新颖。例如由“路”展开辐射想象:高速公路越建越快捷;改革的道路金光灿灿;振兴的道路就在脚下;人生之路贵在探索;成才之路由智慧和热汗铺成;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显而易见的!

四、想象离不开敏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