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产工艺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炭生产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炭生产工艺

篇1

关键词:煤矿开采;生产工艺;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发展,在长期采煤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采煤经验,煤矿生产工艺也获得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煤炭生产的重视,我国的煤矿生产工艺又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煤矿生产工艺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煤矿生产工作的效率,为煤矿开采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矿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对煤矿资源的进一步需求,在煤矿生产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推进煤矿生产工艺的研发与创新。

1 采煤方法和工艺

随着我国煤炭缺口的不断加大,煤矿在生产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采煤的成本,保证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在保证煤炭供应的同时,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改善。

1.1 开发“埋深浅、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这项技术利用定向水力压裂技术,能够迅速对煤矿的顶板进行处理,使顶煤的回收量大大增加。这项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基本顶按定步距垮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方便对顶煤进行破碎。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具体包括:顶煤深孔预爆理以及高压注水压裂两项技术,能够快速处理深度较浅,较低支撑压力下的硬厚顶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顶煤的回收量。在顶煤开采过程当中经常遇见块度大以及冒放性差的问题,而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相关技术以及大量的配套设备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

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比较适合在两硬条件下使用,在具体的采煤过程当中选择合适的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技术,对工艺的流程进行科学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使煤炭企业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产量大幅度上升,增加经济效益。而随着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不断取得进步,能够进一步加固开采巷道的支护能力,使大型的开采设备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提升作业效率。

1.2 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

对于这种煤层的开采,一般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功率的小体积采煤机,在支护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液压支架,从而保证机械综采的顺利开展。针对薄煤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配套技术。

1.3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采

对于支架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完善,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其强度,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加强支架的防滑、防倒能力,加强支架的可靠性。

1.4 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体系

对于煤炭生产来说,开机率是衡量其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保证开机率才能够保证产量。这方面应该强化对对于支架-围岩系统的控制,采用先进的设备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自动的监测和采集,比如对采煤机工作状态的监测以及其它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

2 深矿井开采技术

当前煤炭开采越来越深,因此要加强深矿井开采方面的技术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3 “三下”采煤技术

对于矿井的地质以及岩层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力推广相应的模拟技术,对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发生的地表沉降相关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对煤炭开采过程当中造成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大力研究煤炭开采废料的回填技术,从而有效地改善采空区的地质结构,对沉降地区的房屋结构进行有效的加固,防止沉降造成的损害。通过相关的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有效地降低煤矿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地表沉降对上部建筑以及居民的影响,做好相关的复垦工作,使煤炭开采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

4 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煤矸石对于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其相关处理一直是煤炭开采当中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对矿井巷道的优化,从而为煤炭的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煤炭开采过程当中煤矸石的数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

5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5.1 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

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的围岩控制对于开采的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围岩控制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当前的岩层控制技术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

5.2 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

目前,由于应用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而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5.3 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顶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5.4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

在总结缓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方面,应进一步在坚硬顶板、破碎顶板、急倾斜、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系统,改进监测仪表,使监测仪表向直观、轻便、小型化方向发展。

5.5 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进一步完善冲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术,完善冲击性矿压综合防治措施的优化选择专家系统。

5.6 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

研究硬煤层、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快速移架系统,开发耐炮崩、轻型化单体液压支柱和厚煤层巷道锚索和可伸缩锚杆。

6 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对于一些技术装备非常落后的小煤矿应该予以关停,从而防止对煤炭资源的浪费,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小煤矿应该积极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水平。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采用新的工艺,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7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经过相应的燃烧处理之后能够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因此可以将地下的煤炭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燃烧,从而将煤炭转换成可燃性气体,这就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井下采煤所需要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大大减少,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项技术可以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煤矿中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下井的风险,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该强化相关方面的研究,着重研究矿井式气化工艺,通过相关的实验有效的摸索出一套高效率的地下气化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富欣.新形势下煤矿开采中的采煤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1,(11).

篇2

关键词:工业化产区 煤炭资源 生态化 决策建议

能源作为人类科技文化生活水平进步的重要保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供给作用,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能源的有力支持。而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表现为“缺油、少气、多煤”的特点,者从能源结构上就决定了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供给能源的国家,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煤炭的这种主导能源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所衍生的问题对煤炭工业化产区的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从而对区域以及煤炭产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制约。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煤炭工业化产区须根据国家绿色GDP的指导,探索出一条适合区域长期发展的生态化道路,这也是当今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主题的要求。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在区域的生态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Wallner也强调具有区域集聚特征的组织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须兼顾关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建立生态型发展道路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世界银行专家Susmit a Dasgupta (2002)通过对多个国家的研究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决定于有多少参与者的结论。这些参与者包括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政策制订者、实施者以及其他形式的参与者;他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得出了社会经济在公众和政府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下,可以在保持环境质量不退化或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情况下获得增长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能够通过各种力量的参与使得经济收入和环境质量同时改善。我国学者受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也开始关注区域发展的生态化问题。慈福义(2006)认为应当鼓励区域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即通过建立循环经济网络使一个企业的可回收废物在另一个企业得以利用,变区域的线性生产关系为循环生产关系。朱玉林(2007)认为,区域的生态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彼此间的共生与藕合关系,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罗贞礼(2008)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边缘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策略定位,并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煤炭工业化产区作为我国煤炭产业的核心发展区域,其内生态化建设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煤炭工业化产区实现生态化建设所需的条件。

二、煤炭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煤炭工业化产区的生态化路线是以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区域系统集成管理,将各种分散的企业和产业协调优化为产业生态链,建立起的从“煤炭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建立起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从而进一步实现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闭路,实现能源的反复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并由此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群落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化发展模式。煤炭工业化产区实现生态化发展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们生产、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化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煤炭工业化产区要实现生态化发展,需采取如下措施:

1.增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煤炭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建设中社会监督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公众要充分发挥监督企业执行生态化发展模式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区域内各方力量的引导,培育社会监督力量,建立相关的权利机构。大力发展消费者协会和NGO这类社会组织有助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进行协调,同时赋予这类组织监督权利,来引导和规范企业选择生态化发展路线,从而推进煤炭工业化产区的生态化建设。

2.适当加大对企业的处罚力度

企业选择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概率和其所付出的成本,以及所承担的处罚呈正方向变化关系。如果处罚力度很小,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非生态化发展模式以减少企业成本,但由此引起的治污成本以及社会整体效益的损失会远大于企业选择生态化发展的所增加的成本,这种现象在煤炭工业化产区这种重度污染地区更有可能发生。因此,适当增加对企业的处罚力度来增加企业选择生态发展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成本和增加整体经济效益。

3.强化政府生态化管理的力度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在煤炭工业化产区治理环境、保证社会生态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绿色GDP发展的需要,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区域统计体系。同时通过成立煤炭清洁生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区域内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区域内煤炭相关企业建立奖惩考核目标责任制度,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健全环境保护计量体系,切实把节能降耗、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工作落到实处。并督促企业构建生态网络,实施生态化生产,以促进区域的生态化发展。

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教育力度

在实现煤炭工业化产区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是保障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实施社会监督作用,会大大提高生态化发展的成本,这与生态化发展要求节约资源和成本的要求并不相符,因此,加强企业生态化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生态化发展的实施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以及生态化发展给地区级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对表现积极的给与一定的政策优惠,激发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小政府和社会监督的压力,并有助于减少区域实现生态化建设的成本。

四、结论

煤炭工业化产区向来是煤炭资源开采的重污染区,但由于长期受到资源开采利益化的推进,矿区生态环境的受到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矿区生态化发展的分析,从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角度提出矿区生态化发展的建议措施,力图为煤炭资源工业化产区的生态化发展道路铺垫基础。

参考文献

[1]Dasgupta S. Confront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2, 16(1):147-168.

[2]慈福义.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38.

[3]朱玉林.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48-50.

篇3

一、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

去年“11.8”事故发生后,全县上下认真吸取教训,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加大投入、队伍建设、隐患排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落实要求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不断加强。今年以来,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了“双降”,安全生产的形势趋于缓和。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要安全。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除按常规从煤炭税费中每吨提取1元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外,今年还帮助部分煤矿协调贷款700万元,并从县建设投资公司借款1200万元用于煤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今后还将通过吨煤提取等方式逐步解决县矿山救护队资金困难等问题。同时,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增加安全监管和管理部门的财政预算,用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二是构建高效监管队伍抓安全。根据11.8事故发生后煤矿安全监管队伍人心不稳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整合煤矿安全监管资源,向煤炭局、安监局派驻工作组,全面负责全县煤炭生产和安全监管工作。根据实地调研,将全县煤炭生产和安全指标分配到工作组和有关乡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把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纳入乡镇工作的盘子,有效治理乡镇不管合法煤矿安全生产的弊端。制定《__县驻矿特派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特派员的学习和工作制度,使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成立煤矿安全生产督查指导工作组,在对煤矿企业实施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服务,促进安全与生产、政府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三是狠抓隐患排查治理保安全。为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年”各项任务,我县将隐患排查排除治理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__县煤矿重大隐患认定和查处办法》、《__县煤矿现场隐患排查规定》和《__县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等,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坚持隐患排查制度,对查出的隐患不及时整改的严格进行升级管理和升级验收,做到排查隐患不留死角,整改隐患不留后患。同时,做好隐患排查的信息调度,按规定做好统计、上报和督促整改等工作。仅煤矿方面就排查176矿次,排查出各类安全生产隐患968条,整改率达99%以上。通过隐患的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四是创新管理工作机制促安全。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对乡镇煤矿进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设施配置、安全投入多少、安全管理状况、企业责任意识情况等将煤矿分为示范矿井、一般矿井和重点监管矿井,根据不同类型的矿井派驻不同数量特派员,并明确不同的检查频率。对重点监管矿井实施重点监管、挂牌督办、黄牌警告等,同时根据矿井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滚动管理,使企业主体责任真正得到落实。同时,除加强常规的特派员驻矿检查、煤监站每周检查、检查组每月巡查、局领导经常督查外,还根据矿井类别配备监管力量,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通过政府和企业“两驾马车”不断拉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前进。

五是强化制度建设落实达安全。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抓好安全生产光靠人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效性和经常性。为此,建立了安全生产的层级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综合治理水平。制定《__县安全生产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会议制度、检查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制度,每月召开全县安全生产例会,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制定煤矿现场管理规定,印发《__县煤矿现场隐患排查明细表》,制定检查标准和规范,落实了安全检查中检查什么和怎么检查的问题。

通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全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逐步得到好转。今年以来,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2.5%和72.7%。同时,煤炭生产也逐步走出雪凝期间的低谷,除部分煤矿由于地质灾害等特殊原因未恢复生产或建设外,大部分煤 矿已正常生产或建设。一季度生产煤炭100万吨,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乡镇煤矿每天产量已上升到1万吨以上,全县煤炭生产正处于雪凝灾后的加速发展阶段。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专项整治也取得明显效果,质检、卫生、药品食品、教育、旅游、供电、农机、水利等行业和领域也结合实际开展防事故、保安全活动,确保了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安全生产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安全生产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有待加强,各项具体措施急需落实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隐患排查治理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不够深入;二是一些乡镇和部门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责任不明、思路不清等状况;四是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比较突出,打击非法采矿工作仍需加强;五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急待加强。

二、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我县安全生产的目标已经明确,那就是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将死亡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全面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双降”。通过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完成煤炭生产任务650万吨以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层层分解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全面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使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通过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通知》,全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指数全面下降。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结合“隐患治理年”的工作方针,继续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以煤矿、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将专项整治和百日安全专项督查结合起来,以隐患排查治理目标,以打“三非”、反“三违”为重点,彻底消除生产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三是强力推进百日督查行动。国家确定从四月中旬到七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我县已印发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成立了指挥部,今天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成立相应的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尽快开展督查工作。这是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措施,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级安全生产文件、会议的落实,推动企业本质安全的实现,推动政府监管责任的落实。我们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务求取得实效。

四是大兴宣传教育培训之风。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范围,促进安全文化进机关、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进一步规范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抓好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五是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建设,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切实做到机构设置到位,监管人员配备管理到位,监管网络建设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执行到位,推动乡镇示范经验向村、居委会、学校延伸。继续推进高危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经费提取使用制度。开展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三同时”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未经安全审查批准而擅自施工、不履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事故隐患消灭在基层,消灭在初期。

六是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安监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强化内部监督,不断 提高安监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按照地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炭生产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充实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逐步建成高效务实、依法行政、管理规范的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体系。

七是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去年我县在部分行业推行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规定,效果比较明显,要继续按照煤矿现场管理细化规定和非煤矿山检查细则等有关精细化管理办法,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程序、责任到人、检查到位等手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隐患消灭在每一个细节,把纪律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把安全理念灌输到每一个人员。同时,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开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安全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攻坚克难,加大力度,扎实推进煤炭生产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全年煤炭生产的目标,安全是保证,资金是关键,技术是保障。

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加强煤矿现场管理。一要加强瓦斯管理。煤矿企业必须建立瓦斯管理制度,保证瓦斯治理所需的人财物,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有关规定。二要加强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管理。瓦斯监测监控和抽放系统必须保持正常,探头数量足够,设置符合规定,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的时间、范围、效果必须满足采掘作业的安全需要。三要加强矿井防突管理。突出矿井要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有动力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组织处理。四要加强爆破管理。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按规定装药、连线,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突出矿井远距离放炮等制度。五要加强水害防治。雨季即将到来,各煤矿必须配备探水钻机,安装满足需要的防排水系统和备用系统,落实好“预测预报、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措施。六要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要熟知顶板冒落的预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合理安排支护方式,严格执行“敲邦问顶”。七是加强机电管理。井下必须使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严格执行电器设备日检、周检和月检制度。八要加强提升运输管理。“一坡三挡”要可靠有效。九要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严禁“三超”。要安装和完善矿井“三条保障线”,编制、落实年度灾害防治计划、采掘接续计划、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技术措施,正常开展矿井地质测量,保证常用矿图规范有效,采用正规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

其次要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一要督促瓦斯治理项目加快进度。由县安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完成上年9个瓦斯治理项目的验收任务,尽快争取今年下达29个治理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二要督促煤矿建立瓦斯管理制度。全县所有高瓦斯矿井一律按照突出矿井管理,相应提升一个等级配备瓦检员,所有采掘工作面及作业点必须有专职瓦检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三要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抽放系统,按照抽采工程先于采掘工作的原则编制抽采3年规划和年度、季度、月度抽采计划,并严格实施,确保抽、掘、采平衡。四要高度重视突出矿井的瓦斯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坚持区域防突和局部防突相结合的原则,区域性防突重点是开展预抽、保护层开采、构成专用回风系统,局部防突主要是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矿井,必须先开采保护层;对采掘工程系统不合理的矿井,必须限期整改。五要加强关闭矿井的监督巡查,严禁非法组织生产,推进资源整合进度,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再次要加快资源整合矿井建设进度。煤管部门要督促加快开采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安监部门要加强与煤监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督促帮助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完成开采方案设计审批的煤矿尽快完成安全专篇审批,及早动工建设。环保、水利部门要同步做好衔接工作,采取登记表的形式,督促帮助煤矿完善环评、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等方案报告编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与省国土资源厅的协调,尽快落实省国土厅20__年5月前划定我县拟建3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项目的行政审批手续,使其早日开工建设。去年以来,我县部分在建煤矿先后停工,目前仍未恢复建设,有自身原因停建的,也有因事故停建的。各部门要加强督促,对属于设计方案与地质等条件不符的,要尽快修改设计报批;对行政审批手续未完善停工的,要抓紧做好报批工作;对事故停产的,业主要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尽快整改恢复建设;正在建设的煤矿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保证按照建设工期完成或提前竣工验收。对占有矿权后无意建设或建设工作不积极,有关手续未报批或长期停工的,责令限期恢复建设,对无故不建设或无能力建设的,县人民政府将提请省以上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收回矿权,按程序由有建设积极性和投资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整合、技改和大矿建设的督查和调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

篇4

关键词:节能降耗

目前国内天然石膏生产工艺多为雷蒙磨或立式磨机粉磨,导热油沸腾炉煅烧。在导热油加热方面,因国内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多采用燃煤加热炉的方式来生产石膏料。其生产工艺一般为开环系统,具体如下图所示:

1.石膏煅烧过程中所需的理论耗热量包括:化学反应热;结晶水蒸发热;除去游离水所需热以及物料、空气的升温热。了解到石膏煅烧主要能耗方式,结合现有的生产工艺分析如下:

1.1.现有的生产工艺是将锅炉产生的尾气,经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后进行排空。在余热利用方面仅仅是锅炉鼓风的升温,而排空带有80℃左右的尾气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考虑到废气温度过高,而雷蒙磨风机、罗茨风机鼓入的为常温空气。我们设想如果能将排放的尾气的余热回收到风机中,然后在鼓入雷蒙磨机和沸腾炉内,通过提高物料和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基于此想法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如下工艺图所示:

1.2.将粉磨段的闭式循环风改为开式鼓风,以此来实现将高温尾气引入粉磨段。首先在烟气除尘器和烟囱间的风道加入一个三通管道和一个蝶阀,三通管道分别连接除尘器、烟囱和雷蒙磨风机入口,蝶阀用以调节高温尾气的引入量。在三通和雷蒙磨风机间的管道加入另一组三通管道和蝶阀,用以调节雷蒙磨风机的引风量;经以上工艺改造后的高温尾气进入粉磨段的雷蒙磨机内,会与粉磨中的物料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物料在进沸腾炉煅烧之前的初始温度。为接下来的煅烧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进而降低了能耗。

1.3.同时,我们一改传统罗茨风机直接鼓风给沸腾炉的常规,而让罗茨风机转为给预热器鼓风,这样经预热器之后的气体温度升高,经保温效果好的管道进入沸腾炉,提高了进入沸腾炉内空气的初始温度。减少了沸腾炉热量的供给,降低了烧煤量,减少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经以上的改进利用下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回收利用的能量:

物料升温热量Q 1= m × ΔT × 0.26kcal/kg .K

篇5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技术研究;展望

煤炭资源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能否得到高效利用将直接影响国内各领域顺利发展进程,所以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已成为该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不仅需要该领域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国家给予新型煤化工技术政策支持,为新型煤化工技术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当前煤化工技术研究现状

1.1煤炭焦化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得以依托煤炭资源的有效支撑。我国煤炭资源虽较为丰富,但国内需要煤炭资源领域众多,加之部分容易采集的煤炭资源已经开采完毕,剩余多属采集资源较大煤矿。现有煤炭采集技术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当地生态资源,给环保领域带来巨大压力。此外,传统煤化工技术存在效率低下,煤炭焦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煤炭开采成本,较传统煤炭资源的采集过程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小,更具环保性。同时煤炭焦化技术的更新进步,使得煤炭行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更衍生出各种焦化新工艺,为煤炭焦化工艺提升附加值奠定基础。新型煤化工技术不仅需要先进设备的支撑,更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但综合国内实际情况来看,新型煤炭焦化技术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研究,也没有先进理论知识的支撑,给该领域研究发展造成阻碍。较传统煤化工技术而言,煤炭焦化技术设备不仅运行效率较高,自动化程度也是传统煤化工技术无法比拟的。此外,煤炭焦化设备灵活,实操操作过程也更为便捷,无须消耗大量人力与材料。

1.2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根据工艺不同可将其分为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两种方式。由于国内煤炭液化技术起步较晚,相关工艺环节较国外先进技术比较落后,需要国内科研工作者持续进行改革与创新。煤炭液化技术主要是将煤炭通过特定工艺将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通过该技术产生的能源更为清洁化,并且能够对石化产品起到一定替代作用。但该技术在国内研究尚属起步阶段,需要借鉴更多先进经验与扎实工作理论,给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添加更多动力。

2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性

传统煤化工技术不仅会消耗大量现有资源,更不符合当前国内环保节能需求。此外,国内对于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并未形成成熟的化工工艺,相关研究理论更是缺乏,致使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发展较为缓慢,成为当前相关单位及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伴随国内环保节能概念的不断深化,对传统煤化工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更符合国内生态环保理念,更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此外,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亦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其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之发展新型化工技术符合国内可持续发展方针,更能对当前环境进行更好保护,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与科研投入。

3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虽然使用和生产材料依旧是煤炭,但是工艺技术将会发展变化。新型煤化工技术不同于传统煤化工技术,工艺技术将更为先进、科学化。并且在实际应用生产环节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该领域将会作为新型产业出现,并进一步推动国内能源结构的改革。传统煤化工技术将会彻底淘汰,并逐步被新型煤化工技术替代。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会有以下优势:首先是新型煤化工技术生产加工产品多为清洁型能源,能对替代现有生产生活中使用范围较广的石油、柴油以及汽油等能源产品。其次,新型煤化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促进新型环保能源结构体系的组成。由于新型煤化工技术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周边环境影响较低,所以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必将成为国家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新型煤化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先进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生产工艺,新技术的融合与加入将促进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创新与改革,能够让工艺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第四,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煤炭化工企业发展,更能为该领域的进步提供更多动力支撑。应用新型煤化工技术,符合当前国内环保需求,在今后的技术应用以及发展过程中,还需注意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煤化工技术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或影响。此外,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对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也有促进作用。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能对环境与生产关系进行协调,对生产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此外,还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化处理,对于降低最终污染物的产生都有积极作用。最后,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新兴行业的崛起,也为技术人员培养增添更多途径。

4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方向

未来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发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向:首先是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将原有煤炭产品进行分解,提取出多种烃类产品,供相关单位进行研究。当前国内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通过甲醇裂解提取烯烃,提取转化率已达100%。第二,煤炭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的基础性能源,也是进行煤化工研究的基础。甲醇在当前化工领域中应用范围较广,需求较大。新型煤化工技术可生产出甲醇等同类型加工产品,也可适用羟基化方法实现对煤化工产品的加工和提取。第三,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原材料煤作为低碳烃类的产品。以上产品在国际部分领域已得到关注和应用,相关生产工艺及技术先进性也高于国内现有工艺技术。各种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技术已经能够打造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相关的衍生产品也非常多,一般来说都是经过PD催化的技术而产生的。这些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生产出各种清洁能源,还可以利用联动技术进行二次能源的生产。

5结束语

综合上述,对于生产以及生活而言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所以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指明了煤炭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缓解了市场上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要加大对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让新型煤化工技术能够大量地运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国家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研究清洁能源,以代替煤炭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并且也能够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宗杰,马文东,刘新宇,等.综述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J].居舍,2019(20):189-191.

[2]许国莉、张雪松,李佳玲,等.解析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新型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9(12):113-114.

[3]侯长建,常宗亮,王家萍,等.关于探析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新型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3):112-117.

[4]周鸿宇,张甜甜,芦娅妮.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151-153.

[5]许国莉,王雪玲,张家辉,等.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新型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9(12):113-114.

篇6

(一)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首先,煤炭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一味打价格战只会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发展。要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关键还在于提高企业的软实力。重视煤炭质量评估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对煤炭质量的重视氛围,引起员工对煤炭质量的重视度。其次,2008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煤炭市场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煤炭企业加入到国内市场的竞争。例如:2013年第一极度国内煤炭产品进口量就增加了30%,达到了8000万吨。国外煤炭企业进入国内,对国内煤炭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国内煤炭价格一度下降。与国外煤炭企业的先进生产工艺相比,国内煤炭质量不高,更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最后,煤炭生产工艺越来越先进,技术革新不断进行,煤炭企业的生产量不断增加。从目前国内的市场的煤炭供需情况来看,已有供大于需。重视煤炭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煤炭企业转型的新方向。

(二)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国内煤炭企业的管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管理模式一直比较粗放。正是这个原因,国内煤炭质量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过于依赖传统的煤炭开发方式和技术,对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还不太重视。做好煤炭质量评估是需要煤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相互配合完成。因此,做好煤炭质量评估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煤炭质量评估是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生产、监管、评估指标建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对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提高煤炭生产安全性一直是煤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质量评估管理的重视和建立,都需要重视和提高企业生产的环境、改良生产工艺、革新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下,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性系数就不断提高。这样不断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将大大提高国内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二、基于质量评估的煤炭经济管理策略

煤炭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今天重视基于质量评估的煤炭经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本人对煤炭质量评估的多方面研究,对完善煤炭经济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煤炭企业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面对国内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巨大的市场压力,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首先,建立规范的煤炭企业生产审批制度。严格取缔市场上不合法、生产设备落后、技术落后的煤矿,对一些上规模的煤炭生产企业,要积极重视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在企业内部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质量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营造煤炭质量评估的积极氛围,鼓励每个员工积极投入到企业内部质量评估的创新中。最后,鼓励企业内部开展积极的经验分享,对做的好的案例和经验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员工掌握和应用。建立质量评估学习文化墙,积极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学习沟通平台。

(二)明确建立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国内企业也有建立质量评估体系,但从执行的结果来看并不理想,成了形同虚设。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时还没有明确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科学、综合性原则。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综合性是实现企业质量评估水平高效的关键。因此,在体系建立之初就选择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重视多项指标的综合性评价。其次,坚持实用原则。一套质量评估体系只有对生产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价值才能真正对煤炭生产质量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也是质量评估体系存在的价值所在。最后,坚持宏观性原则。宏观性原则对煤炭开采的量、时间、质量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坚持宏观性原则,可以有效调整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增长,盲目扩大经营现状,通过质量评估体系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实现煤炭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实现利润与内涵的同步增长。

(三)完善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质量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一个好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也是实现该体系价值的关键所在。首先,明确煤矿生产死亡率的指标考核。参考国外煤炭生产的死亡率指数,美国为0.03,印度为0.5。从生产安全角度的考虑,将煤炭生产的死亡率指标定在“0”是可以实现的。实现煤炭生产0死亡率也是煤炭企业努力要实现的发展方向。其次,明确煤炭生产的环境指标。煤炭生产是一项污染较严重的生产活动,近年来国家多环境保护的重要越来越重视。作为现代化煤炭生产企业,重视生产活动中环境指标的考核是非常重要。例如:开采中污水处理的指标,开采空间的粉尘指标,开采工人尘肺病的发病指标等等。最后,将生产效益作为指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企业,生产活动效益最终还是衡量一个经营成果的关键。将生产效益纳入到评估考核指标,全方面的评估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四)重视低耗能的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社会都在追求绿色低耗能的生产活动,重视低耗能的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对保障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关键。煤炭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如果能够深入开发,也可以实现煤炭的低耗能开发。首先,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起低碳运作管理思想,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降低办公成本和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组织,减少管理人员臃肿的现象。其次,坚定落实企业质量评估系统的各项指标,重视环保指标的落实,积极相对生产能耗。最后,重视煤炭产品的深加工。除了传统的燃烧供热外,还可以及时回收煤炭燃烧后的剩渣,做回收加工提炼处理。还有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可以将煤炭做深加工、提炼,增加煤炭附加值,提高煤炭生产的质量水平。

三、结束语

篇7

经破碎机破碎的粒径在50mm左右的小颗粒电石,在皮带机的输送下依次加入到经氮气置换合格的3个加料储斗,再由电磁振动加料器控制间断地加入到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在乙炔发生器内遇水迅速分解,所放出的热通过电石渣浆从溢流管溢流而移走,使发生器内温度维持在(85±5)℃。溢流出的电石渣浆自流进入电石渣浆乙炔气回收系统。较浓的渣浆及矽铁杂质由发生器底部的排渣阀定时排到渣浆池排放。发生装置产生的粗乙炔气从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进入乙炔清净工序。净清工序中乙炔气要先后通过水洗塔、碱洗塔、硫酸洗涤塔和硫酸清净塔等,经洗涤处理后的乙炔气即除去了饱和水分,也除去了硫、磷等杂质,得到精制的乙炔气。

2湿法乙炔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

目前,针对湿法乙炔生产工艺的电石进料安全隐患问题,污水排放问题,渣浆处理问题等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改进方案。

2.1电石破碎和输送

在电石的输送过程中使用密闭输送设备可大幅减少输送过程中电石的流失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破碎后的电石采用密闭设备输送至乙炔发生装置,并对系统进行氮气保护,在沿途配套设置除尘装置收集电石粉尘,这部分粉尘再经密闭送回至电石料仓中使用。该工艺的实现,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生产过程的粉尘污染。

2.2电石进料生产工艺

电石通过3个加料储斗进入乙炔发生装置,设氮气置换管线防止在乙炔发生器出现运行故障时乙炔气上窜入储料斗引起爆炸,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料斗内置换氮气的同时也会把部分电石粉末吹扫出系统,使得加料过程既损失电石,也会污染环境。因此,把置换出来的气体经液封罐回收,生产1t聚氯乙烯可多得乙炔气700mL,不但能节约原料,也可减少污染。另外,为保证加料过程系统的安全,在加料储斗的下部设置微波物位计,若出现下料不净或卡料的情况,物位计自动报警,防止较大异物在下料口形成桥架堵塞加料阀的情况。在发生器内电石和水要充分接触,并要维持一定的液位,电石进料管伸入发生器内并封于液面下100~200mm,严禁发生器内液面过低使下料管露出液面,此时乙炔气可能通过加料管进入加料储斗引发安全事故,应防止电石粉末随着乙炔气进入后续工序,造成管道堵塞,液面不可过高,否则水可能上到加料装置,产生危险。

2.3清净生产工艺优化

湿法乙炔生产工艺中粗乙炔清净工序产生的大量废次氯酸钠溶液废液外排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用浓硫酸取代次氯酸钠清净粗乙炔气,使整个系统处于欠水状态,无污水外排。粗乙炔气先由水洗塔底部进入水洗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水逆向接触,以降温并初步除去乙炔气中的部分水和夹杂的NH3、PH3等。经碱洗塔降温除杂后的乙炔气依次经过硫酸洗涤塔和浓硫酸清净塔,经此过程可使乙炔气中夹带的杂质被浓硫酸氧化除去,同时,乙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可降至50×10-6以下。清净后的乙炔气经过酸雾捕集器后进入下一个工序。生产1t聚氯乙烯约消耗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kg,产生质量分数78%的废硫酸24.5kg。其中产生的废硫酸可外卖给磷肥企业作为磷肥的原料,也可直接采用电石渣进行中和反应制成硫石膏,作为水泥的添加剂在生产水泥中使用。整个清净工序无大量废水外排,基本达到节能环保的优化目的。

2.4矽铁收集

电石引入发生装置的矽铁成分会残留在浓渣浆中,若不及时去除则会磨损甚至损坏渣浆处理设备,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则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发生器内产生的电石渣浆必须先除去渣浆中的矽铁成分,再进入以下的渣浆处理工序。可把乙炔发生装置排出的浓渣浆收集到底部有一定坡度(i=0.05)的矽铁收集池,渣浆在收集池内停留一段时间,待矽铁沉降后,再自流入渣浆池,经泵送至渣浆处理工序。收集池里矽铁定期由专人负责清理。

2.5电石渣浆中乙炔气回收工艺

湿法乙炔产生中增设电石渣浆回收装置,可解决湿法乙炔工艺产生的大量电石渣浆造成污染的问题,根据行业数据,85℃时1kg电石渣浆中约含乙炔气300~400mg,这部分乙炔气若自然挥发,既会造成环境污染,又将给生产企业造成损失,同时还潜在着安全隐患。稀电石渣浆送入渣浆缓冲罐利用离心泵将高温电石渣浆送到脱吸塔内进行抽真空闪蒸汽提,实现电石渣浆中乙炔气的脱吸,脱吸出来的乙炔气经冷凝除水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乙炔气(气体纯度达90%以上),通过水环真空泵送至乙炔气缓冲罐,再进入气柜实现乙炔气的回收。乙炔回收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既降低了电石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实现了环境友好。

3结语

篇8

方法和工艺流程。

关键词:煤矸石制砖

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 A

煤炭是我国长期最主要的能源,其资源非常丰富,2013年产量已超过37亿吨。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扩展,煤矸石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煤矸石产生量按原煤产量的15%计,每年煤矸石至少增加5.55亿吨,历年积存下来的煤矸石已超过45亿吨,占地40万亩以上,而且仍在继续增加。这样大量的煤矸石已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并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农田,破坏了土地资源.如不加紧有效利用,将影响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影响周围环境质量。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煤矿资源的开采、利用、环境、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均有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其中对于煤矸石的利用就是

该系统主要措施之一。

1、煤矸石的来源及主要成份

1.1煤矸石的来源及产生情况

煤矸石是夹在煤层中,与煤伴生的岩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其产生的途径有以下三种:a在井简与巷道掘进过程中,开凿排出的煤矸石;b.在采煤和煤巷掘进过程中,由于煤层中夹有矸石或削下部分煤层顶底板,使运到地面中的煤炭中含有煤矸石。c.洗煤厂产生的洗矸和少量人工挑选的拣矸。煤矸石的来源及产生

情况见表1。

表1 煤矸石的来源及产生情况见表

1.2煤矸石的主要成分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是煤矸石煅烧后灰渣的成分,其化学成分和粘土相似,可用于筑路、生产烧结砖及非烧结砖、混凝土制品、砌筑砂浆材料和陶粒等轻骨料。有的煤矸石含硅较高。可作为硅质原料,用作水泥原料和混合材料等。煤矸石的组成和性质是选择利用途径和指导生产的重要依据。煤矸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铝和硅的氧化物。此外,还占有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 Be、Co、Cu、Mn、Mo、Ni、V、Zn、In、

Bi、Gk等,有的还含有放射性元素。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比较

2、煤矸石带来的环境问题

煤矸石作为固、液、气三害俱全的工业废料,它的长期堆放不仅浪费了资源,占压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污染了水源、土壤和周围的环

境,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生态生活条件。

煤矸石随着煤炭开采或洗选出来后,堆于井口附近,长此已久,就形成了矸石山,这些矸石山大多紧邻居民区,占压了大量的生活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及大量的林地和耕地。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历年累计堆放的煤矸石总积存量约为45亿t,年排出量3亿t,规模较大的矸石山将近1600座,占用土地约1.5万hm2,并且堆积量还以1.5~2.0倍的速度增加。这不仅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影响

了矿区的自然景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自然问题。

煤矸石堆放污染水源煤矸石中含有Si、Cu、Zn、Pb、S、Fe、等有害元素经过长期雨、雪淋漓溶解,把煤矸石中部分有害元素随地表径流转入江、河、湖和地下水中,造成水中有害元素含量增加,在煤矸石自燃区还产生了自然硫、雄黄、氯化铵、硫铵石、无水芒硝、水硫酸铝石、六水镁矾等矿物,这些矿物质受雨水淋溶,会使矿区水

质硬化,污染水源。

煤矸石堆放污染土壤煤矸石中除含有SO2、SiO2、A1203、Fe、Mn等常量元素外,还有少量有毒重金属如HPh、Ga、Ti、Sn、V等,煤矸石经风吹、日晒、雨淋等分化作用,部分元素浸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同时,煤矸石中的SO2和SO3,等硫化物遇水发生化学反应,

使土壤慢慢酸化,破坏土壤肥力,使植物不能生长。

煤矸石堆放污染空气露天堆放的煤矸石,日积月累,使矿区悬浮物大大增加。煤矸石自燃,排出大量的CO、SO2、SO、NO2等有害

气体和烟尘,严重污染矿区的空气质量。

煤矸石山失稳引起重力灾害煤矸石山的稳定性,受矸石堆基础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特性、本身的结构、石堆的形状和基础岩土体孔隙的水压力等因素所制约[2]。煤矸石的堆放的自然安息角为38。~40。,超过这个角度范围或在人为开挖以及降雨量强度达到60mrrdh口时容易引发重力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坍塌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煤矸石内部,空隙较大,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大量热量,尤其在夏季高温闷热的情况下,容易使煤矸石山内部发生爆炸,严重威胁

到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利用废弃煤矸石制砖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煤矸石制砖的工艺过程。

我国利用煤矸石制砖,利用煤矸石自身的发热量提供的热能来完成干燥和焙烧的工艺过程,基本不需外加燃料,仅在煤矸石发热量较低时才向煤矸石中参入少量煤炭。只是煤矸石烧制砖的工艺比粘土制砖工艺增加了一道粉碎工序。风化后的煤矸石添加少量的胶结材料和激活剂生产的煤矸石砖,具有独特力学性质和抗冻性等优点均达到G

B5101-85规定的100#标准。

利用煤矸石制砖包括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和作烧砖内燃料。

泥质和碳质煤矸石质软、易粉碎,是生产煤矸石砖的理想原料。用煤矸石粉料压制成的坯料.要求塑性指数在7~l7之间,塑性指数过高的,要掺加瘦化剂;塑性指数过低的.砖坯子不能成型,焙烧后的废品率也高。煤矸石的发热量要求在2l00~4200KJ/kg之间,发热量过

低需加煤.以免砖欠烧;发热量过高时易造成砖过火。

煤矸石制砖是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煤矸石一般占坯料重量的80%以上,有的全部以煤矸石为原料,有的外掺拂腾炉渣或少量粘土。该生产工艺是将煤矸石破碎后,配以适当的石灰按粘土砖或蒸气养护砖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除煤矸石需要粉碎外,其工艺与粘土砖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图1是以自燃煤矸石和沸腾炉渣为原料生产煤矸石蒸

养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固体原料经破碎、粉磨,并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待石灰消解后压成坯体,利用沸腾锅炉提供蒸气,在养护室内进行蒸气养护制成蒸养砖。如果采用生矸石为原料的制品,称为内燃砖。用煤矸石作烧砖内燃料制砖生产工艺与用煤作燃料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煤矸石的粉碎工序。内燃砖要求在原料上严格控制Ca0等有害物质的量,保持热值稳定,保证原料细度与水量要求均匀.严格控制升温条件。一般每块砖(坯重约2.4Kg)只需要热值3.97×103~5.016×103Kj/kg。超过此值,称为超内燃砖。生产煤矸石砖只要保持热值稳定,搞好余热利用.采用热值2.09×103―4.18×l03KJ/kg的煤矸石就能满足焙烧

需要的热量。煤矸石砖规格和性能与普通粘土砖相同。

从图1可看出.煤矸石制砖的工艺过程和粘土砖相似.主要包括原料的破碎、粉碎、混合料的加工和成型、砖坯干燥和焙烧等工序。原料的粉碎通常采用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风选锤式破碎机、风选球磨机等。由于煤矸石粉料的浸水性差,一般均采用二次搅拌或蒸汽搅拌使成型水份在泥料中均匀分布,以改善泥料塑性,成型水份一般为l5~20%。煤矸石砖的成型有湿塑法和半干压法两种,湿塑法采用各种型号的螺旋机挤出砖坯,半干压法可采用夹板压砖坯成型或锤成型,但后者很少采用。焙烧过程与粘土砖基本相同,只是煤矸石砖内的可燃物多,发热量高,要相应延长恒温时间。生产煤矸石砖技术成熟、产品质量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煤矸石作为砖内燃料,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应用非常广泛.生产技术成熟,节能效果显著。

我国煤矸石砖的标号都在150以上,容重一般为l400~1650kg/m3,抗冻、耐酸、碱等性能都比较好,可以代替粘土砖使用。我国目前有700多家工厂生产煤矸石砖,每年生产煤矸石砖l30多亿块,相当于少挖农田7000多亩,少用煤炭240多万吨。每块砖的成本一般在0.16元左右。

4、结束语

煤矸石的利用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的指导思想。提高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加强对各地煤矸石成分、结构、特性等基础研究,积极提高煤矸石利用的效率和科技含量,以及煤矸石的经济附加值和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率。减轻矿区的大气污染和地下水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土地占用,又能回收有价值资源。

参考文献:

[ 1 ]王广金 ,煤矸石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内容[J].中国物资再生,1999,(12):32-33

[ 2 ].周翠红,常红,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综述 [J]. 选煤技术,2007,(2)61-64

[ 3 ]刘江,煤矸石的理化性能研究[J]. 煤炭技术,2008(5)

[ 4 ]尚凤梅, 浅谈煤矸石的综合利用[J]. 山东煤炭科技,2003,(1):7-9

[ 5 ]赵国智,李仲学,刘峰,煤矸石作铁路路基的技术经济分析[J]. 中国煤炭,2006,(3):55-57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煤中硫 ;迁移规律;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1迁移规律

1.1 煤中硫的存在形态

煤中的硫主要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形态存在,无机硫的主要形态是硫化物(大部分以黄铁矿FeS2 硫形态存在) 、硫酸盐(主要为硫酸钙和硫酸铁等) 和元素硫(微量) ; 无机硫中以硫铁矿形式存在的硫占绝大部分, 并以大块团聚或是非常精细的小颗粒(直径0.1~0.6μm) 镶嵌在煤的大分子结构里; 以硫酸盐形态存在的硫数量很少超过煤总量的0.1 % , 在一些风化煤里还可能发现少量的元素硫, 它是黄铁矿氧化后的产物,一般在新开采的原煤里很少发现。

煤中的有机硫绝大多数属于煤质大分子结构的一部分, 以桥键形式连接煤质大分子的各个环, 与煤的大分子网络结构交联在一起。煤中的有机硫约占总硫的1/3~1/2 左右, 按其结构可以分为脂肪族硫、芳香族和杂环族硫三类, 包括硫醚(脂肪族或芳基) 、硫醇(脂肪族或芳基) 、噻吩、环硫醚等。最主要的几种有机硫为二苯并噻吩、噻吩、脂肪族硫醚等。含硫官能团的反应性与和硫原子相连的取代基结构有关。硫醇、硫醚比较活泼, 在成煤过程中, 硫醇依次向硫醚、噻吩结构转化。

1.2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

煤在焦炉中的热解温度约为1000~1100 ℃, 煤中的无机硫中的硫酸盐的分解温度约为1350 ℃, 所以硫酸盐硫基本上不分解而进入了焦碳中, 而硫化铁硫、元素硫和各类有机硫在800 ℃时可完全分解, 所以硫化铁硫及各类有机含硫化合物逐渐分解, 一部分以气体形式释放, 少量冷凝在焦油中, 热解过程中释放的H2S气体大部分来源于硫铁矿和脂肪族硫的分解, 程序升温热解试验表明, 400 ℃以下H2S 的释放来源于脂肪族硫化物的热分解, 400~700 ℃范围内H2S 的释放则对应于芳香族硫的分解, 部分H2S 由于传质限制在高温下进一步与煤中有机质发生反映生成更稳定的有机硫,从而进入焦碳的碳硫复合体, 如噻吩存在于煤焦中,发性硫成分复杂, 达数十种之多, 其中H2S 和焦油硫在所有产物中所占比例最大, 是重要的挥发性硫。

炼焦用煤就全国平均来说有机硫与硫铁矿硫的比例约为4∶6 , 硫酸盐硫所占比例甚微(不同地区所产精煤比例会有不同, 本文仅就平均而言) , 根据以上硫元素迁移转化规律, 我们总结为:

煤中的硫份在热解过程中约60 %~70 %最终固定于焦碳中, 由焦碳带出, 约小于1 %固定于焦油中, 由焦油带出, 其余部分转入煤气中, 其形式复杂, 但绝大多数是以H2 S的形式存在, H2 S硫约占煤气含硫的90 %以上。焦炉荒煤气经脱硫后绝大多数硫元素以单体硫的形式脱出, 煤气再经硫胺及脱苯等工序, 剩余的少数硫由粗苯等产品部分带出; 净化后的净煤气部分回炉燃烧, 其内的H2S 最终被氧化以SO2 形式排放,剩余净煤气可用于锅炉、粗苯管式炉、发电或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如果用于发电或锅炉等燃烧工艺, 则最终硫元素以SO2 形式排放。

荒煤气在冷鼓及蒸氨工序极少数硫元素被氨水吸收以硫化物形式进入蒸氨废水, 从而进入水体; 由于焦炉为正压, 由炉顶、炉门等处泄漏的炉气中的H2S在高温的作用下, 遇氧气大部分被氧化为SO2 并无组织排放; 热装热出焦炉在装煤和出焦过程中, 在高温的作用下, 炉气中的H2S 也大部分被氧化为SO2 , 并无组织排放。

2 硫的去向

物料平衡是工程分析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污染物分析全面, 计算结果准确性高, 但所需的资料多, 过程复杂, 难度较大, 且需要对生产工艺有较深刻的了解。硫平衡就是根据该计算方法分析得出的, 它是在对工艺全过程生产及管理全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并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对生产过程的物料( 原料和燃料) 、投入和产品产出(包括主要产品、副产品和其他伴生物质等) 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各个工艺过程硫的去向。

焦化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焦化工程生产工艺为外购原煤经过洗选, 洗出精煤、中煤、矸石和煤泥, 中煤和煤泥外售, 洗精煤配合、粉碎后, 送入焦炉炭化室内高温干馏炼焦制气,焦炭筛分后外售。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冷凝、鼓风、电捕焦油、脱硫及硫回收、硫铵、洗脱苯后,作为焦炉、发电、锅炉等使用, 或外供其他工业用户使用, 在煤气净化过程中回收的焦油、粗苯、硫磺、硫铵外售。

3 焦化生产工艺中硫污染减排分析

焦化企业硫污染减排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原料煤的选择。焦化项目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来源于原煤中的含硫, 无论是降低煤中的有机硫或无机硫, 首先要降低煤中的全硫含量。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要的是要选用低硫煤, 其次通过原煤洗选可将煤中灰份降低, 从而降低煤中无机硫的含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将洗精煤含硫量控制在0. 5 %左右, 从而有效实现二氧化硫大幅度减排。

(2) 高烟囱排放。目前企业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高烟囱排放, 增加出口处烟气排放速率, 利用大气稀释扩散能力, 降低SO2 落地浓度, 减少其对地面上人和动植物等的危害。该法存在扩大污染面、形成酸雨区、对控制排放总量没有贡献等弊病。同时烟道的造价与高度平方成正比, 所以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和过度的方式, 或在局部区域内使用有效。

(3)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及先进生产设备。焦炉生产过程中炉体的无组织排放如炉门、炉顶、装煤、出焦会产生大量的无组织污染物排放,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采用大型全自动化、全程控机械化焦炉, 大型焦炉都有专项设计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应配套干熄焦系统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 针对装煤、出焦要同步配套高捕集率除尘脱硫地面站, 变无组织排放为有组织排放, 从而有效实现二氧化硫的减排。

(4) 荒煤气脱硫技术。煤中约三分之一的硫以气态形式进入荒煤气中,因此荒煤气脱硫就成为二氧化硫减排的关键措施。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有干法、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多用于精脱硫, 对无机硫和有机硫都有较高的净化度。不同的干法脱硫剂, 在不同的温区工作, 由此可划分低温(常温和低于100 ℃) ; 中温( 100 ~ 400 ℃) ; 高温( >400 ℃) 脱硫剂。

干法脱硫由于脱硫催化剂硫容小, 设备庞大, 一般用于小规模的煤气厂脱硫或用于湿法脱硫后的精脱硫,对低浓度H2S 具有较好脱硫效果, 脱硫效率可达到99 %。

当煤气量大于3000Nm3/h时主要采用湿法脱硫。焦炉煤气湿法脱硫方法的选择首先是碱源的选择, 碱源有氨、纯碱、有机溶剂醇类如二乙醇胺等。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 包括引进) 的焦化工程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湿法脱硫工艺有以下几种:

湿式氧化工艺:

TH 法以氨为碱源

FRC 法以氨为碱源

ADA 法以钠为碱源

HPF 法以氨为碱源

湿式吸收工艺:

索尔菲班法;单乙醇胺法AS 法;氨硫联合洗涤法。

总之, 荒煤气脱硫无论干法或湿法工艺, 都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焦化领域中, 技术成熟可靠。对于焦化企业来说, 关键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同步配套煤气脱硫设施, 杜绝荒煤气直排。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生产管理

一、精益生产管理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基于信息化的煤炭企业精细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它是煤炭企业在精准安全的投入和建设基础上,进行运作和管理的核心内容。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生产方式在煤炭生产系统中的运用,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品,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一切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活动。精益生产管理能够对煤炭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要综合利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预测与预防等管理方法,利用工业工程理论,简化生产过程或动作,强化标准化管理,实施现场“6s”管理,进一步优化煤炭企业的生产环节,最终实现煤炭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

二、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因此传统煤炭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 重视煤炭产量,忽视煤炭质量。达一思想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遗留物,它使许多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小走向衰败。这些煤炭企业的煤质差、产品单一、煤炭加工程度低、原煤生产与煤炭加工脱节,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最终产量越大损失也越大,还失去丁客户和市场。

2 集约化水平低,生产布局不合理。一些矿井投产以后,由于经过多次改造,环节多,系统复杂,生产区域分散,采区走向短,采面单产水平低,接替频繁,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矿井粗放型生产,不能适应集约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布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3 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很多煤炭企业不注重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机械化程度低,笨重的设备与物料使单个人难以完成一项任务,技术的落后使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限制,繁重的体力劳动也限制高效率的生产,同时也造成企业领导不得不使用过量员工,导致机械事故多,工序安排不合理,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的出现。

4 浪费现象严重,生产计划粗略。煤炭企业的形象一直是“大、笨、精”,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是“粗”。“煤炭企业是经验型管理,不需要精密的计算,一切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思想使煤炭企业的一些工序设计前没有用密的研究调查,工作环节的设计不精细,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生产过程中,不爱护设备,没有节约意识,出现物料的巨大浪费。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生产方式追求“安全高效”,但这实质上是一种外延式发展模式,产量受设备能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持续高产是不可能的,自然也就做不到高效。盲目地追求“高产”势必忽视了生产工艺的精益化、物料成本的节约化、生产布局的合理化等细节问题。精益生产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产品成本,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的。

三、煤炭精益生产管理实施

煤炭精益生产管理是精益理论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的实现以及实施需要一定条件作为保证。煤炭精益生产实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生产现场为中心,强化现场管理意识

现场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地方,煤炭企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生产现场而活动的。管理要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生产工人为主体。以现场为中心,就是各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都要转移到生产现场上来,把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本部门第一位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自己到现场去,了解现场存在的川题,采取实时的措施,以稳定现场生产秩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做到后方服务和职能人员为生产工人提供准时优质服务,保证生产工人分秒不停地创造价值。煤炭生产现场不断变化,每时每刻都会有非正规情况出现,因此更应该时刻关注现场。离开了现场,煤炭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制定的一切方法、措施、规章、制度将会因不符合现场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在煤炭生产中不了解现场就没有发言权。精益生产方式下,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各类人员主动g盼到现场,各科室要为区队生产提供准时优质服务。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领导亲临现场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较强责任心的队伍,就不可能保证精益生产方式得到顺利推广。

2 精细要求自己,增强持续改进的观念

“差不多”的粗糙管理思想造成了煤炭企业的极大浪费,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企业失去进取心,安于现状,错失机遇,最终被淘汰。精益生产把一切活动都看成是持续改进的对象,认为任何活动都有改进的可能,因此才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在思维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在于对企业经营目标无止境的尽善尽美的追求。成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废品率、最大眼度的库存,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等。

3 精通职业技术,提高技能素质

传统的煤炭生产中,一个职工被分派到一个固定岗位,可能终生不变;职工没有进取心,掌握技术越多可能分配的工作也越多,不但不奖励,反而由于出错的机会多,受批评的可能性也越多,因此多技能人员少。这是不符合精益生产要求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更为突出。对车间主任(班组长),不仅要求其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在技术上必须是多面手,能够在现场任何一个岗位缺入时有人补上空缺。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工艺、设计,也要懂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求其懂技术。对生产工人,不仅要求其能操作多道工序,而且还要懂产品检验,甚至还要会进行设备维修。不仅是会一个岗位的操作,而且要成为多面手。这样才可能实现生产组织的柔性。

4 精心组织,稳定产量

产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量效益就无从谈起。要保持矿井稳产高产,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采掘接替工作,接替工作是保证生产的关键,更是实现创水平目标的基础,既要加快掘进速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突出现场管理,抓优质,树精品,杜绝质次工程,努力为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奋斗目标的实现莫定坚实基础。

(2)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技术,如超前支护穿柱鞋、支护改革等有效生产工艺,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3)抓好采煤工作面生产设备的配套和配置工作,各生产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全力保证生产单位的设备和技术需求,为保持煤矿的生产规模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创水平目标的实现。

(4)严格岗位现场交接班制度,问题要现场处理,工作交接不清楚人不走,问题处理不彻底人不走,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5)认真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实行工作任务与效益挂钩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为创水平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6)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有效解决矿井安全生产、资源回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大力表彰在科技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性,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优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为企业科技事业多作贡献。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要加大文护改革的力度,有效改善矿井生产条件,设计出经济、合理、可靠的工作面,研究出适合煤矿生产实际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劳动效率,增加安全生产系数,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桂丽:规范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鄂尔多斯日报,200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