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篇2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交际
口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目前由于其传输消息的一次性和及时性,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沟通方式的。目前,口译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建立了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拥有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以此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的语言特殊技能,帮助沟通双方克服语言障碍,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桥梁。
一、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一)口译
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经历了二十个世纪的迅速发展。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之间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接触不同的文化的机会更多,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更亟需人沟通的能力的支撑。在沟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这时候,帮助他们进行互相沟通的需要刺激了相应的职业的产生,这种职业越来越受欢迎。自然,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克服文化障碍,口译员在跨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在处理难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世界的市场,中国的经济得到进振兴。许多大学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满足广阔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口译及口译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旨在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的理解,达到与之沟通和感知周围的世界的目的。我们常常有将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例如通过整合文化,来帮助心理学家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患者,都是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将跨文化交际加以定义并开展研究,试图了解文化对地区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实是早有先例的。毫无疑问,跨文化的第一次发生规模并不大,当不同文化的人第一次遇到,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例如,在中国,“丝绸之路”是中国商人与西方人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形式已经有了超越从前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影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丰富了传播行为的形式,如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及其规则和规范,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口译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口译有时是针对交谈时语言符号的表面的解释,其实更重要的是,口译它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这些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文化的介入而变得可行。奈达曾经指出:“要完全胜任翻译工作还需要用文化穿起阅读的线。”口译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翻译的一些理论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口译实践的指导中。
三、文化差异对口译口头沟通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其说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活动,不如说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口译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频繁。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遇,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种文化的中介,翻译一定要掌握二元文化。如果忽略文化因素,会因不同的国家之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和尴尬。因此,译员应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在语言和表达的差异中追求语言关系的整合。
口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消息从一种语言传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一个人能说两种语言,他或她能够对两种语言的翻译。事实上,口译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跨语言的活动而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国内外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有的观点: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强调源文本的语境意义进行翻译,这是基于结构)和“交际翻译”(以效果对等强调)就将两者间的区别呈现于我们眼前。所有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差异的本质在于思维模式。毫无疑问,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口译中,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沟通工作起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assnegtt B &勒费维尔.翻译,历史,文化[M].打印机的出版商有限公司,1990。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能力 中国文化
1 研究目的
Υ笱в⒂镒ㄒ笛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有效用英语表达出其对中国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让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双向的积极的有内涵的文化交流,进而让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得以改善。
2 研究介绍
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准确的表达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观点,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从而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不少人常常思索,学了英语的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学习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与国外友人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只能在与之谈论各自国家文化的时候被动的接受他方的文化信息和知识,这也就是人们广泛理解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在最初的医学术语中,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他们觉得大量的国外文化思想的侵入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发展,纷纷表达批判的态度,以及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担忧。那时正值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阶段,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却对于本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渐渐出现了“中国失语症”的现象。南京大学的从教授在2000年最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术语,他在其丰富的教学经历以及生活中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即使有着很高的英语水平的中国青年学者在和西方人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合适的用英语表达出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法展示出中国的学者应该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文化的精髓时,我们的学者们却不能恰当合适的向国外友人介绍传播古老悠久的中国文明,有的甚至是阐述成另外的一种涵义,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内涵丰富而又独特的思想文化术语,这需要我们青年学者们饯行“厚德载物、鉴古知今”等文化品格,并且主动地对外传播、推广中华思想文化。
3 研究设计
3.1 问题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3.2 主体
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们在文章和理论中表达和强调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应用语言学Robinson(1985)提出的“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提出语言和文化教学应该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多面性,也有专家把“文化教学”视作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维度并且和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技能不可分割,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Claire Kramsch教授也认为文化是语言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出老师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还要适时,适度,适当的教授本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文化教学应该贯穿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加以改进,再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深层原因,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学习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质量。上诉都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3.3 研究手段
通过对于成都理工大学6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300个英语专业的学生,300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的问题针对英语的交流,和英语交流中跨国文化的经历以及看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进行了分析。
4 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即使是英语专业中有着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跨文化交流讲解中国文化,这让我想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培育和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适度的增加英语讲解和英语交流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的紧髓介绍给国外友人。
在分析讨论中我们从中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学生甚至是众多工作人员都具备着日常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然而,以往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中的严重弊端,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略,越来越充分的呈现出来,学生在实际语境以及讲述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的缺乏相应的英语能力,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在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中还发现,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比例有所失衡,一方面,超过50%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也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大纲教材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都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这些因素都是逐渐导致中国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直接原因。
由于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因而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并且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语言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即只是单方面的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介绍,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的英语负载词及在日常的运用,未能得到相关的重视与安排。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而对于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与他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其交际行为都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传播,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共享我们的文化和传播我们的文化。有些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负载词不甚了解,还更因此而闹出笑话,有些学者有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并有着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和西方学者交流时,就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从而不能较好向国外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向外走出去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
5 建议
对于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第一,修订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选入中国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占有比例;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第三,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把中西文化相关知识作为一个部分加入到英语考试中;第四,对大学英语教师制定相关培训方案以提高他们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第五,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中西文化相互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逐渐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Bryam,M.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Bridgend:WBCLtd.
[2]Irving,K.J.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and Press.
[4]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篇5
【关键词】商务 英语 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在各大高校均有课程,此专业户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的就业情况可观,如外贸企业、翻译行业、商务顾问、国际交流、金融企业等;也可在各大中学、高中、高校担任教师或在各种语言机构进行语言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在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各国语言的敏感性、对跨文化的灵活性”即外语教育应包括的四项:1.语言学习;2.语言意识;3.文化意识;4.文化体验。
一、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是为了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上对学生在商务、职场、金融、翻译等方面加以培养,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英文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他不只是对于学生基础水平有要求,它主要是培养学生一种先进的、适合西方企业的理念和心理,更有甚者,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也是涉及的内容。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外部的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机遇越来越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普通劳动力的多少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不能完全的展F出一个国家经济的真正实力。国家经济的发展更依赖于人才的多少,尤其是有创新性、灵活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他们要有能够面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而且能参与并解决各种冲突和争端,了解国际行情,复合性强并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样,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前沿的、对于外界交流极为重要的一个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这一领域的教学与改革,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本领域的当务之急。”
跨文化交际,它的意思是语言文化不相同者或者认知有差异者之间的交际或交流。讲的简单一点,以我们为例,当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有语言文化差异),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与外国人得体的交谈。“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文化。”
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及学习模式
为了适应各种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基础能力的、灵活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有自己的思想又有很强的综合素质的,既能够熟练的、专业的运用英语知识,又能合适的处理各种事物,能够胜任各种涉及外贸、金融、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协作性教学模式是主要的学习模式,它强调的是课堂上要把学生作为主角,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授课、师生共同讨论或者分组共同讨论来进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定位好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关系。教师仅仅只是课堂里的参谋和参与者,真正的主角由学生来担当;然后,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授课的内容,将知识以学生最容易也最愿意的方式传授,使学生们能够融会贯通并能够熟练运用实践在课堂上所摄入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使用生动的语言,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要灵活运用和设立项目,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脑海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积极的课堂互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
三、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1.研究目的。由于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上有较大差异,我们应该考虑全面,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分析吉首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找出原因,从而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然后采取行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或者改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研究方法。
问卷研究法。对吉首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统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和研究考证。
问卷对象及方式。2015年7月,吉首大学商务英语100余位学生接受问卷调查,个别同学接受访谈。
从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各种包含跨文化交际的选择题(包括多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情况;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一些主观题。
调查成果及分析。
(1)调查成果。从我们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方面上,比如如何化解争端,只有65%的同学选到了正确答案。D.Hymes 在《论交际能力》一书中 (1972)在谈到“交际能力”时曾指出四个重要的指标:语法性、合适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相对于外国人来说,特别是西方人,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假使不看交谈者,他们也认为这是含蓄的表现,到外国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这就体现了中外文化在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在交流中把握分寸,正确的识别表情和动作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或者谈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意见不和或者不理解的问题上,如何处理也是选择题的一种,13%的学生建议提出问题,共同解决,而有72%的学生则建议,日后再说,通过这个选择题不难看出,中国人更加含蓄内敛且好面子,并不能直接的提出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得体显得更为重要”。
(2)调查成果分析。
动机不足。动机是人们做事的前提条件,只有获得足够的动力机,人们才会开始交流或者行动。其中心态相对较好并善于言辞的人,更容易掌握主动权。在调查中54%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仅仅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仅有11%的学生是为了出国深造,由此看来,动机是学生愿意学习并学得好的先决条件。
不熟悉非语言交流方式。非语言交际是指以言语以外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配合语言交流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避免各种因为风俗文化或者历史原因导致的冲突。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方法很多,在国内,主要将它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类。
简单的来说,体态语就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做出的反应或者动作,它包括一些姿态、基本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的动作。副语言是指各种不带有语义的声音,比如说语气、语调等。客体语是指对与主体有关的物质客体进行的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展示。其中体态语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调查问卷统计中,25%的学生对于体态语所知甚少,只知道一些简单的,例如双手叉腰,抱拳等。而对于一些复杂的,较难理解的体态语根本是毫无所知,比如美国人在开车时如果前方有警察,会对对车闪灯并举起右手做出开枪的动作,这正是前方有警察在查超速。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1.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商务英语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和迅速的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大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就业后的工作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商务英语是一门把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融为一体的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历史风俗也会培育出不同的人,正所谓中国古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商务谈判中,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具有强大的可塑性的跨文化能力的人才非常重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以基础英语知识+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老模式进行的,该模式的好处是学生们能够基本准确的读出已有的句式、句型,但是他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造句能力却是令人堪忧,他们不能够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因为在交际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或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当不同文化出现时,难免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会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2.关于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侧重于书本上的硬知识,强调的是记、背、写,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学与社会实践不挂钩,就会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外强中干。因此教师应树立以素质教育和突出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商务英语是一门涵盖多领域知识的学科,学生要具备“语言能力+商务能力+综合能力”,所以课程设置就要突出“英语+商贸”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增设“语言与文化”“外贸与文化”“商务礼仪”等有关中西文化对比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加强文化导入,增强文化意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熟悉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师应该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τ谕夤文化的敏感性这几个方面上更加的用心和创新。在讲解语法用途的基础上,延伸到其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层面;在会话教学中,让学生从中了解文化在不同的语域中所展现的差异。
五、结论
随着全球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的交流和交际正在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商务领域方面,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的能力已经被许多企业用作聘请外贸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并不在少数,在普通的英语专业授课中,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萌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知识不够,西方文化思维不够,同时在专业学习外语的同时对中国文化没有注重。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多设立跨文化课程;其次,学生应该自己有意识的去接触跨文化知识。
笔者在这次调查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应该进行范围更广的问卷调查,对于有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学生深入了解做对比研究。
总的来说,跨文化交流无疑成为许多外语专业学生的难题,培养理念也必定是首要任务,这就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宣佳元.产业与科技论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201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D.Hymes).海姆斯论交际能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1972.
篇6
摘 要:面临广阔、热切的市场需求,对外汉语近年来发展得十分火热,各高校纷纷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有的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的仅定位在双语人才上面,忽视了跨文化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虽然短期内可以应付需求,但在长期上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不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建设局面。在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对外汉语专业人才跨文化培养目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资源和政策等,为学生积极创造利于发展的良好的跨文化环境。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目标定位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实力的日益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他们不但想学汉语,更加渴求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很多国家为此开设汉语学习班,并要求教师必须是以汉语为母语,但因种种条件限制,对外汉语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外对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大。
1、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
据统计,在外国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4000万,需要大约300万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985年,全国只有4所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到2010年就达到了285所,每年招生15000人,在校生达38000人。一方面是国际上对从事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的巨大渴求,另一方面国内大量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即使送出国外,也因为对异文化缺乏了解和直接体验,难以完全胜任。由于忽视跨文化目标定位,人才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也随之出现偏差,人才培养未能准确切合市场需求。
1.1人才培养未能紧跟形势的变化
对外汉语专业的开设之初是为解决国内日益增多的外国留学生问题,教师在本土任教,熟悉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存在两种或多种文化冲突的问题。但近1/3世纪后的今天,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要移师海外,在客场作战,自然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宗教禁忌等都与生活多年的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不但要能与当地人语言交流,还要了解他们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别样的文化传承,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跨文化要求便突现出来。
1.2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不强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大都存在对本专业归属感不强的现象,他们常说自己的专业“四不像”:与中文专业学生相比,自己的文学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学生相比,自己的外语又不如,学生不能发现自己的专业优势。这就是因为对专业目标的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混乱,导致对外汉语失去了专业特点。
1.3人才培养目标偏向
很多高校一味强调外语学习,把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放在外语上,让它和外语专业难以区分,又在课程中加入不必要的理论学习,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同时,对外汉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练习与实践,但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见过一个外国人,更谈不上对外国文化的直接体验,造成跨文化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就连他们自己对跨文化工作也缺乏信心。
2、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高校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因为对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专业本身特性和要求理解的不同,造成人才培养重点出现偏差,给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带来隐患。有的高校过分强调外语学习,将对外汉语专业与外语专业混为一谈,失去了专业的定位和应有的特色;有的高校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应用性专业的特点,浪费学生大量精力和时间,造成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不足和跨文化素质的缺乏。
2.1语言学习与跨文化学习孰轻孰重
文化指特定人群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在对文化进行阐释时,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地理等方方面面,外语只是这诸多方面之一。在学好外语,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下,学生和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交流即跨文化交流时,就需要了解、熟悉那个文化的特征,要对文化所涉及的各方面做一定的了解,熟悉他们的文化背景,这样在与异文化沟通时能够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交流的过程也会更加顺畅。这时语言交流退居次要地位,它只是沟通的一个必要手段和桥梁,沟通双方的注意力应该围绕交流的内容,这就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跨文化。跨文化培养目标是与异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是比语言学习更为复杂、系统和综合的任务。部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把学习重点放在外语上,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2.2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孰轻孰重
近年来,对外汉语专业迅速火了起来,很多院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出现一股跟风的热潮,对学生培养造成很大的隐患。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很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就是因为学校不能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有的甚至没有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体验更是基本没有,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可想而知。某些具备条件的学校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开设很多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用不到的理论课程,没有轻重之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学生淹没的书堆之中。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双方或多方参与才能进行,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点,与理论性或科研型的学科有很大区别,只有多用多练才能增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某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是对这个专业的严重误读。
3、跨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对外汉语专业就是要在异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怎样让学生获得异文化的体验。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国外生活的经历,有的学生甚至首次走出偏远地区,而专业本身又有这样的要求,跨文化体验问题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焦点。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3.1模拟实境
课堂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由墙壁和桌椅构成的教室,无法提供真实的异国情景,而大多数时间里学生们要在这里完成课程。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模拟环境的办法。一是角色扮演。由教师指定学生或自己扮演某种场合下的角色,并根据这个场合的要求发生一系列的行为或会话,由教师设定初步框架,再由学生完成细节甚至编写剧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二是集体派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异文化的要求布置派对场景,并按异文化习俗着装、交流,这种集体活动增强团体凝聚力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三是利用科技。在欣赏异文化多媒体或音像资料时,学生利用想象感受异文化的情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直接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了解异文化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
3.2建立准实境
在国内与具有异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虽然自然环境属于本土,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建立与国外生活极为相近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我们称它为“准实境”。一是与留学生实施互助学习计划。大多数开始对外汉语人学校都有留学生,将留学生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混合培养,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建立友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有的高校甚至让他们生活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交流,不走出校园就可以创造出较为真实的异文化环境。二是与外资企业实施合作互利计划。由学校为外资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科研支持等便利条件,同样,外资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工作的机会,这种方式的实践性更强,前提是需要学校和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3.3进入实境
进入实境就是出国,采取各种办法到国外体验真实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异文化最直接、最亲密地接触。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我们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忽视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环境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塑造人。对外汉语专业最好的环境就是国外,用两种文化的冲突来磨砺学生,让他们增长跨文化交流的直接经验,增加本专业的能力素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与其它国家联系的愈加紧密,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到国外去。一是国际合作。中国与其它国家达成合作办学计划,实施双向留学教育,互相输送留学生。部分高校被列入国际合作目录,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得以有机会通过学校的选拔出国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的直接体验。二是校际交流。中国的高校在寻求送出人才出国培养的机会,同样国外的高校也想让人才进入中国,双方在同等心愿的驱使下结成合作伙伴,互相派遣留学生,互相承认学历、学分。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以这种方式出国留学。三是短期体验。走出国门早已不再那么不可想像,中国的公民都可以到当地的人口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签证。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可以以私人身份出国旅游、游学、夏令营等,唯一的缺点是这种方式需要学生自己负担一定的费用。资金不是很充足的学生但可以寻求社会赞助,或者利用网络、信件等寻找假期出国勤工助学的机会。四是长期移民。对喜欢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有志于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并且具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学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跨文化体验也不再是难题。
4、结束语
对外汉语专业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各高校在大干快干的同时,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围绕这个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跨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外汉语需求和文化交流需要的人才队伍。(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洪恋.对外汉语本科生教育中跨文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6).
[2] 何干俊.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3] 金伟,傅赢.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篇7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对口接待与交流、双语环境建设、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及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等6种途径,探索了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途径。实践表明,利用高校自身校本资源,创设国际化育人环境,使师生不出国门便可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32-04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着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与境外相关院校合作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加强师生交流互访、引进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开展联合培养及互设海外研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探索,目的是使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教育资源建设乃至育人环境建设等逐步与国际接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就是把学校的教学、学习、研究、服务、管理等放置于全球教育与文化背景之中。校园环境及其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和环境的建设,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高职学生囿于外语与经济方面的能力,鲜有机会通过出国获得国际体验、扩展国际视野、获得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最大限度地在本土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多元文化沟通能力,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面临的挑战,培育国际化育人氛围、构建多元文化校园日趋重要。为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在国际化多元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
相关背景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职业教育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全球竞争力的培养,而且明确提出要有30%以上的学生有海外研修实习经历,在全球设立了许多研习基地,仅在我国就先后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设立了四个海外研习基地。
设立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自2010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运行5年来,已有逾1 000名师生前来研习,双方合作满意,效果良好。根据两校协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每年分4期,每期约40~60名师生在研习基地进行2~4周的研习,项目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带专业项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自带由新方教师布置的项目。(2)企业认知项目: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企业资源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提供了大量校企合作单位,可以满足南洋理工学院师生研习中的企业认知要求。(3)特色课程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广州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成果向新方师生输出的特色课程,开发的“手工皮具设计与制作”、“时尚配饰设计与制作”两门课程,已被纳入南洋理工学院的通识学分课程中。(4)文化体验项目:为使新加坡师生体验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该项目的设计组织上,通过学习了解、实地考察、体验展现等多种方式,分门别类安排了社会经济文化讲座、岭南历史文化名胜参观、文化交流体验及参访广州其他高校等活动。(5)对接合作项目:根据每批次学生的专业背景及自带项目的要求,组织安排了两校同类院系师生的对接交流,除学生之间专业学习与文化活动的交流外,双方教师也就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及专业深度合作等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并合作设计开发了双方学生合作的实训项目。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
(一)理论依据
国际化育人氛围营造的主要目标是:院校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使师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一定的国际体验,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化人才。
瑞典学者尼尔森·本尼特认为,要想在全球化世界中站稳脚跟,所有学生都必须“国际化”,而不能仅仅依靠有能力出国的10%的学生。为此,他提出了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经验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其实现形式之一,就是利用课外设计的一些项目活动,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在国内外评价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或程度的一些指标中,无不纳入了与校园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因素,如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国际化指数”、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Paige教授建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指标等,都强调了课外活动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具有一个国际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的国际化活动有重要作用。国内的一些国际化研究学者,如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等人,在课题研究中对北京大学案例的调查分析后指出,出国学习和以高校自身资源为基础的“校本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n the campus)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但出国交流面临费用高、受益群体小等问题,高校更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更多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因此,建议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为校本国际化创造条件。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者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之一——教育环境的国际化,将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化氛围营造纳入到了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的八个维度中。
(二)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的独特性
研习基地布点少 我国仅在4家高职院校设立了研习基地,华南地区仅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境外师生人数多,相较于许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以输送学生出国出境为主,研习基地以吸纳接待新加坡师生入境来校研习交流为主,平均每年人数逾200人次,2011年高达270人次,这样的接纳国外学生短期留学的数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都不多见。
运行时间稳定,形式丰富独特 有别于一般性的国际学生交流和游学活动,研习基地的运行是每年分为4期,基本固定在3~4月、6月、9月和12月,研习项目既有实质性的教学学习内容,也有广泛的文化认知体验,研习目标明确,内容设计系统。
文化背景多样性特质凸显,校园多元文化氛围自然形成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汇、多民族共存的开放国家,前来研习的师生构成呈现了民族多样、文化多元、语言多种及专业各异的特点:(1)民族多样。研习师生虽然以华人占主体,但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及民族的学生。(2)信仰多元。包括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师生,且信奉伊斯兰教的师生不在少数。(3)语言多种。统计表明,研习师生的语言以英语和汉语(包括粤语)为主,约占50%以上,但也有学生讲马来语、印度语、泰米尔语和闽南话,绝大多数师生会两种以上语言。(4)专业各异。研习师生来自该院的6个学系,即分布在生命科学系、设计系、工程系、互动数码媒体系、信息技术系和工商系的各个专业中。
这样的群体特点为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条件,是不可多得的校本资源。
(三)实践方式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是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活动、提供服务等手段,在校园课堂内外营造国际化氛围,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国际化意识。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这一独特的校本资源,为校园国际化育人氛围的营造,集聚了丰富多样的资源条件。因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校园教育与文化国际化氛围营造的目标,依据氛围营造的几大核心要素,主要通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双语环境、建设包含国际内容的专业社团及提供国际化服务等六种途径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跨文化)认知和体验是研习师生的研习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满足研习需求,通过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可以有计划、按时令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双方师生共度复活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或组织游园游艺、民族文化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将双方师生置于直接的文化碰撞及体验之中,体会了解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习惯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特点。
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 以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呈现的文化差异为起点,开设全校性跨文化选修课程“国际交往素养与礼仪”,并自编教材《跨文化能力构建》。同时,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东西方文化体系、思维方式、语境文化、时空观念、家庭伦理、宗教禁忌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参与师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培养对其他文化的敏感度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与接纳。
对口接待与交流 根据每期师生的专业背景,安排相关专业师生与之对接,除专业知识技能等的交流讨论外,还挑选学生组成涉外接待小组,参与整个研习期间各个项目的策划、安排、组织及落实,从接机、安排入住、校园导览、文体活动安排、风景名胜游览到企业认知实践、合作完成项目等,全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并由参与过对口接待与交流的上一届学生指导新一届接待小组完成下一期的接待工作。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着重训练参与学生诸如接待、交谈、着装、餐饮、交往禁忌、文化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国际礼仪基本素质及技能。
双语环境建设 新加坡师生虽以华人为主,但大多数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无法阅读和写作汉语,尤其是简化字,加之来校研习的学生包括不同的族裔,所以校园内的英语标识及介绍指南十分必要。因此,从教学生活设施指南及使用说明,到研修项目的指引介绍,包括学校网站的相关信息,逐步配备了双语,使双方师生感受到了国际化趋势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 随着研习基地的顺利运行,新加坡师生不间断地来校研习及参与交流的我院师生不断增多,国际化的氛围、趋势及学生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对异文化的好奇及了解欲望,使学生了解国际交往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也使学生工作管理者意识到了学生社团应顺应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必要性。学校学生会、相关院系社团充分利用研习基地这一平台,纷纷争取前来研习的短期留学生参与相关社团活动,并已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社团。我院团委牵头,结合《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研究》等课题,有计划地组建了相关国际化社团并对活动予以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目前,国际化社团分为三类:(1)相同或相关专业社团,约占70%;(2)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社团;(3)其他健康兴趣类社团。
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 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是一个常态的、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全面助推了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机构,在统筹研习基地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了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竞赛、海外实习研习、出国留学等相关事务的信息服务与指导工作,并在各项事务的办理手续、目的国的人文风俗、涉外法规礼仪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师生出国(境)学习、参与跨文化交流提供高效服务。
(四)实践成效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这一校本资源为平台,目标明确,途径清晰,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理念培养(多元文化理解意识) 探索了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培养师生了解多元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规则、风俗与惯例的敏感度及对不同文化接纳、宽容、尊重意识的有效途径。
行为规范(跨文化交际行为) 探索了培养及提升应对多元文化的策略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协同合作、处理冲突的能力,以及能以国际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的有效途径。
环境建设(多元文化环境与氛围) 探索了基于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的可视环境、网络环境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环境建设,打造国际化的校园基础环境,为师生提供不出国门的国际体验的有效途径。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如民族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信仰文化多元化等等,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涌入一个语境内,我国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与挑战。文化多元化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包容的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创新与发展,需要有一大批懂得尊重文化差异、能够应对并处理文化差异、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素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正日益崛起的大国,需要吸收世界其他文化,实现文化多元化,更需要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培养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在给予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环境,营造国际化的育人氛围,培养高职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颖.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102-105.
[2]刘伟.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的校本探索与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4):56-60.
[3]刘伟.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的八维坐标体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65-68.
[4]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5]丁笑炯.本土国际化:国外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理念[J].世界教育信息,2008(9):67-69.
[6]刘伟.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81.
[7]陈昌贵,曾满超,等.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篇8
关键词:文化交流 语言表达技巧 思维方式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信和科技的极大发展,“地球村”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因此,跨文化交际学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2004:82) ,这就涉及了包括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地理等多种学科。如今,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大幅增加,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因此,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将会更频繁。
,(1879~2003),1938~1949年的中国第一夫人,1943年访美是其一生的巅峰之作。在此期间,她为中国的争取了大批援助,并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飓风”。尽管在此时,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出现,但可以肯定的访美已成为该领域的成功范例。
一、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显而易见。西方人的思维基础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Karl Pribrsam认为,西方共有四种思维方式,其中英国和美国可归纳为唯名式的推理, 即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想法组成的。所以英美国家的人倾向于通过分析具体事实得出结论。美国人在做说服性文章是普遍采取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式章法,可大致分为引言、记叙与说明、证明、驳斥、一些离题的话和结论。一般而言,这种结构的议论文对美国人较有说服力。
作为卫斯理女校英国文学和哲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对这一谋篇布局方法运用自如,突出体现在她在众议院上的演讲辞中:
第一段和第二段可看作是引言部分,在此她成功地与听众建立起了联系,包括她对美国人民热切欢迎的答谢,自身的荣幸和对即兴演讲不卑不亢的态度,这种伦理道德的吸引力让她赢得了议员的好感。第三段可看作是提出主张的部分,即中美两国160多年的友谊,为后面赢得支持做出了铺垫。第四段到第七段是分述部分,首先描述了一位年轻美国士兵迫降中国时得到的中国人民的友好接待;其次讲出了自己在美求学经历,表达了对美国这一第二故乡的亲切与感激之情;再次表达了她对两国合作对抗敌人以实现罗斯福总统的“四大自由”,引起了议员们的共鸣。这一部分突出使用了情感道德的吸引力。第八到第十段是证明与驳斥部分,即进一步证实自己的主张,并对对立观点进行驳斥。她举出了磨镜石的故事警示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式:“不但要有理想,不但要昭示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以此来间接表示对美国先前的消极应战态度的不满。
根据以上的分析,美国议论文体与中国的曲折含蓄风格不同,如果不对此加以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说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表达方式
Arensberg和Niehoff 认为, “语言是文化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即使相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使用。在美国,大多数人不懂矜持,所以交际中的语言风格更倾向于直白。他们也欣赏直接、坦诚和明确的表达而非含糊其辞。而我们中国人容易将这种直白理解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容易造成气氛尴尬。总之,语言在美国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在中国则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工具,这一点是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个人认为宋美玲在语言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首先,她清楚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中国战争中的盟国,美国从未在支援中国上做过明确承诺,因为美国将重点放在欧洲战场上。对于对于来说,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美国的态度以增加对中国抗日的支持。在对众议院演说中,她采取了欲抑先扬的策略:首先赞扬了美国士兵的勇气和美国所蕴含的浓厚的民主风气,“美国人民正在建立与实施一种确系其祖先所怀抱之立国典型。此种信心,益见加强而证实。”,所以在伦理上,“诸君为美国人民之代表,目前有一光荣机会,使汝祖先之开国工作,发扬光大,超越物体与地理限制之疆界”到 “诸位代表”理应将日本视为比希特勒更为凶险的敌人。 在此演说中,她从未直接提及中国自身的利益,相反,她处处从美国,从世界,从全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出发。她充分利用了美国根深蒂固的追求历史、传统、道德的理想主义外交情结,使得美国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责任重大。
最后,她不仅操着一口流利准确的美国英语,还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几句中国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暗示美国应该将重点转向亚洲,清醒地认识日本的威胁;“看人挑担不吃力”来暗示美国应当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手足情深”生动描述了同盟国之间的兄弟之情。这些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表达更凸显了她作为东方大使的角色。 Althen 对美国人对语言的痴迷有一个精准的描述: 美国人敬重那些可以用适量词汇清楚表达自己的人,笔者认为这正是对女士的精准描述。
三、一些启示
从语言交际方面看,女士对我们与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有很多启示。
比方掌握多种信息系统,熟悉更多的语言符号,注意英语的文化根源。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我们容易忽视英语的深层文化的学习,例如在习语、模糊语这些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的使用中,如果对文化不够了解,直译是行不通的,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冲突。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有能力的人的显著标志就是能言善辩,思维清晰。为提高交流技巧,可以加强思维的训练。其次,培养交际的灵活性。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指出:“一个人的一声会扮演多种角色”不论我们的角色是什么,不论我们采取怎么样的技巧,我们都需要应对各种各样情景,人物与事件,正是由于未来的不可预测,这种“随音乐调整舞步”的能力才显得如此必要。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the 5th ed..2004
篇9
(一)家长合作制在教师的实习阶段,采取家长合作制。职前教师通过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了职前教师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加强了对家长和学生的了解,为整合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和盼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家长的角色转换成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调动家长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学校一同建立了“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项目,使学生的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为了加深职前教师对家长和学生文化背景的了解,加强彼此信任,职前教师被安排到不同的家庭中学习和考察,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咨询、探讨、共同建立计划、实施计划等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健康发展。
(二)跨文化主题课程Lanfranch等诸多学者根据瑞士文化教育会议的60号文件提出的“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欧洲网络”开发了《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为多元文化、多语言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在此次改革中,汉堡大学与汉堡市的中小学和教育组织机构在《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共同合作提出了汉堡大学教师教育的三个主题,分别为新媒体、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学校发展。汉堡教师教育委员会(HKL)将这三个主题确定为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伴随着职前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在教育科学、学科、学科教学法所有课程中。其中,新媒体主题主要包括媒体的使用和选择,媒体的设计、分布、展示,媒体影响的认识、媒体制作和发行条件的评价,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使用。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异质,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跨文化能力和处理异质的教学手段。学校发展主题中,职前教师要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置于发展的视域下进行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视为一种发展和进步。
(三)国外实践项目自2012年开始,汉堡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学院为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改革步伐,共同设立了国外核心实习项目,该项目具体由汉堡大学教师教育中心负责规划和指导。汉堡大学将该项目作为职前教师硕士培养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两种培养模块。一种是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学期完成核心实习项目后,可以在国外学校直接毕业。另一种是将整个实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国外学校完成,另一部在汉堡市中小学完成。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期间要参加与个人专业相关的讨论课。在国外实习期间,每名职前教师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并对职前教师的表现给予系统及时的反馈,并提出建议。在整个实习期间,要定期撰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的解决方案。在实习结束时职前教师要在国外参加实习模块考试,成绩合格后职前教师才能顺利毕业。国外实践项目的设立有助于培养教师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主动从不同文化视角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世界观,逐渐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个人的跨文化能力。
二、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国家制定了大量有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改革政策和方案,同时跨文化教育也成为了德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改革主题。德国将跨文化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新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出处理异质性、能力导向性、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改革前传统的教师教育没有考虑到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文化的浪潮已经影响到德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教育学界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对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处理异质性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德国各联邦州积极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进程。1996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将成为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为了有效处理异质性,德国教师教育领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将语言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并采用将德语作为一门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2.为教师提供改善处理语言异质能力的专项培训;3.在处理异质性的视域下,对学科、科学教学法、教育科学领域的课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将处理异质的理念纳入核心课程中;4.“区别和公平”与“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成为跨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核心词汇,如在很多大学的必修课教育学导论模块中设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结构”“公平的教育”“处理异质化”“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教师对不同语言背景学生的研究”等课程。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与德国教师教育协会(KommissionLehrerbildung)均认为,专业地处理异质化是改变教师教育现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1]。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对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能力导向性2004年12月,各州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上,通过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Standardsfürdie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为教师教育的改革确立了新的导向。《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提出将“处理异质化”“整合”“促进”作为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新课程的设立将以能力为导向,并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2]。跨文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能力指标可以归纳为:1.了解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知识;2.正确评价和接受文化多样性的能力;3.支持学生形成价值意识和态度及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决断的行为能力;4.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法的能力;5.跨文化维度中教学设计能力;6.了解性别特殊性对教育的影响。鉴于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多元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2004年德国社会教育委员会(DGfE)提出了《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KerncurriculumfürdasHauptfachstudiumErz-iehungswissenschaft),确定了跨文化教育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跨文化教育内容占所有课程内容比例的3/4[3]。《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在《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的基础上,提出将课程设置成四个不同的能力专题,分别为专题一:教育,社会,教与学,教学,职业生涯培训;跨文化教育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二:社会、政治、教育条件;“区别与公平”“文化与社会异质”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三:教育研究、教育方法的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专题四:知识与能力,教师情感、态度、行为的研究;“跨文化知识能力”“树立兼容的价值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学习的重点[4]。2008年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颁布了《学科专业决议》(LndergemeinsameinhaltlicheAnforderungenfürdieFachwissenschaftenundFachdidaktikeninderLehrerbildung),提出了在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法课程要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内容进行融合,新的课程不再以传统的学科为重心,而是以跨学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核心[4]。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科教学法中融入能力领域中的导向知识和元知识。随着新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不断形成,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三)开放性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形式,开放的方法。开放的内容指职前教师培养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可供选择性,教师不应该仅限于专业学科内容的学习,要适当补充各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活化”培养内容,让职前教师逐渐领悟到跨文化、跨学科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使职前教师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开放的形式指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将自主学习模式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深化对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理解。大学在职前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中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并要求职前教师定期上交自学报告,将其作为职前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开放的方法指通过培养职前教师开放的意识,观念,创新精神,使职前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个人教与学的方式,能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机会与挑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四)实践性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非常重视职前教师的实践和亲身体验。为职前教师建立灵活有效的对外沟通机制,使职前教师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德国各州大学根据教师所承担的不同学科和未来所任教的不同学校类型,为职前教师教育的实践阶段培养补充了新的内容或者增设了新的项目。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开放的背景下,许多大学联合奖学金组织或者利用高校合作交流项目为职前教师提供出国跨文化实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国外实习增长职前教师的跨文化经验和能力。在国外见习阶段,培养内容强调在参与中学习,其中包括职前教师在研讨课中理解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使职前教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充分认识、比较、体验、反思跨文化及跨文化行为;通过国外中小学课堂活动参与,获得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跨文化的课堂进行观察,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和访谈,分析交流和观察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和跨文化冲突,培养职前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性,在广泛的环境范围内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共融意识,从而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除此之外,各州大学与公益组织、地方团体、政府建立联系,共同创建各种学术访问、交流、研究等实践项目,促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五)多元性德国的跨文化教师教育是一种新思维,职前教师教育的思想从传统的一元式转变到多元式。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已经把多样性、差异性、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贯彻在改革中,给教师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从国际化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教师“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能力,将培养内容和目标与全球教育背景相联系。立足于Klafki提出的“关键问题”,培养职前教师关注和思考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和平、不公平、不同文化等问题的能力。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职前教师用新的知识观念取代传统的知识观念,进一步拓展知识层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职前教师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将单独学科和与之相关的普通教育、跨文化、跨学科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在业务能力方面,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将不同种教学方式融合成一个整体,灵活使用。从多文化视角来看,侧重培养职前教师多元文化观念和跨文化适应力和发展力,培养职前教师宽容、尊重和公平的品质,同时拓宽职前教师的多元视野,使职前教师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消除在教学中习惯使用的、带有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的内容,以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尊重和共处。从推动发展视角来看,培养职前教师对改革的适应能力,根据外界的变化、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学习,立足于学校的现在,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对学校的全局发展有通盘的思考和认识。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提供参考在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领域将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职前教师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德国在此次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为了促进教师的跨文化交流,将跨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纳入到实践阶段的培养体系中,使其成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职前教师跨文化能力和增长了职前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正处在探索和计划阶段,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项目的设立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为我国职前教师深化对处理异质的认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借鉴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将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点。但到目前为止究竟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差异,发展学生潜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6]。德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发起了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并提出了将处理异质化作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核心。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异质性,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背景对教学的影响,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模块和培养结构,使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处理语言、文化异质的真正含义,将处理异质的概念融合到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的学习中,从而在不断加深理解中获得跨文化能力,为我国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篇10
中国的对外传播在不断进步
《对外传播》:《对外传播》杂志即将创刊20年和200期。这20年中,您既是对外传播的实践者,又能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您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目前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
赵启正:这个题目不好回答,这个不是个人能答的。我只能说中国的对外传播在不断进步中,在报道方式上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也更能为外国人所接受。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文章特点有很大变化,比以前简练、生动。另外在文风方面,如果是给外国人看,也注意到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这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并不是先有理论。知行关系是先行而后知,知道以后再推动行,而不是先有了理论,才改善传播,是这样一个过程。你们杂志在传播理论上做了很多的探讨,这些探讨都是很有用的。可惜的是,《对外传播》没有英文版,但是你们帮助了中国读者,读者当中有很多人是对外传播工作者,你们是通过这些对外传播工作者起作用的。
《对外传播》:您认为当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与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赵启正:现在的中国与三十年前的中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世界发生的事情作为中国的外部条件,它可能产生对中国发展的助力,也可能产生遏制,所以中国对于外部环境的关切,比以前增加了。而中国的发展恰恰是其他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且是重要环境,所以他们对中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空前关注,外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比例也大幅度增长。中国需要让世界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中国,回答外界对中国的质疑,为他们解疑释惑,而正好外国又特别关注中国,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向外表达的机会,这种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成全我们的需要,所以这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空前的好时机,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机遇。
《对外传播》:您觉得外国媒体、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有变化吗?
赵启正:外国舆论对中国的认识脱离了中国的现实,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现实,有大量的不解、误解和歪曲。这个原因呢,是我们对外的表达仍旧不够及时、充分和有说服力。了解这么大的中国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再加上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失真或者说不准确这个现象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如果希望改善这一现象,主要是加强自己的传播能力,发扬、发挥我们媒体的潜力,改善我们的报道,同时也给外国的驻华媒体提供更充分的环境,不要拒绝他们的采访,而要支持他们的采访。我们的回答,我们的表达,要多讲中国的故事。什么是中国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事儿。
仍然缺乏跨文化沟通的本领
《对外传播》:您说我们应该加强传播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虽然这几年中国主流媒体纷纷走出去,在海外设点,扩充规模,但中国在国际舆论的竞争中还是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启正:我们还是缺乏跨文化沟通的本领。好的记者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究逻辑,注意效果。对外传播工作者一定要想到你面前的听众或观众是外国人。比如,你给中国人讲颐和园,你说我到颐和园玩去了,就完了。你跟外国人得说,这个颐和园可是中国的一个古典的园子,它是多么的大,多么的美丽。你跟外国人讲,就不能够讲的跟听众是中国人一样,你得注意他是个外国人。翻译有两种,一种是语言的翻译,一种是文化的翻译。语言可能是对的,但是人家却听不懂。咱们从小是辩证唯物主义,净是些马列主义词汇,翻译的是对的,但人家从来没听说过,从来没用过。你就这么给人上课、讲“哲学”可不行,你得讲故事,多讲故事少上课,故事往往是哲学的载体,故事往往离真理最近,讲中国的故事才能感动人。
每个人都是媒体
《对外传播》:除了我们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之外,中国媒体希望提高影响力还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些发达国家自己本国的媒体就已经很强大了,他们的民众一般都通过自己的媒体获取信息,又凭什么看中国的外语频道、外文报刊?
赵启正:不一定看外语频道。你看美国怎么影响你,通过打球的、游泳的运动员,还有好莱坞的电影。美国人跟我说了,我们公共外交,没有领导,好莱坞谁领导啊。谁能代表美国啊,是好莱坞。所以呢,中国的对外表达是文化的表达,当人家喜欢你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时候,人家就会喜欢你这个民族。
英国的一位哲学家说过,文化是民族的全部性格和偏好。我喜欢你的性格,我才喜欢你。他喜欢中国的文化才喜欢中国,绝不是你说教好了他就喜欢你。因此,你讲你的经济多好的时候,人家会嫉妒你。你讲你的军事多发达的时候,人家会害怕你。只有讲你的文化多可爱的时候,人家才会喜欢你。现在我们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很低,为什么呢?国际新闻你是二手的,比人家晚了很多小时。除非是有关中国经济方面的新闻,比如中国的经济政策突然变化了,中国的外汇比例突然变了,这是他感兴趣的。他们更多地关注当地的报纸、当地的股票、当地的电影、当地的枪杀案,就好像我们在中国,当然要看中国的报纸。
《对外传播》:所以中国要搞对外传播仅仅靠媒体肯定是不够的。
赵启正:正确。每个人都是媒体。有一本书叫中国人,一共13亿页。一个外国人想认识中国人,他不可能读13亿页,他读五页十页,会得出结论,这就是中国人了。你受过某国人一回气,受过一回骗,你就恨死这国人。你受过某国人一次帮助,就会说这国人真好。你不可能认识13亿人,甚至130个。你说你有日本朋友,你能认识130个日本朋友吗,是不是?比如说某个中国人认识十个美国人,如果这十个美国人是好人,他(她)就觉得美国人不错;如果这十个美国人不怎么样,其中有两个人还挺缺德,完了。1981年,我第一次去美国,对美国人印象很不好,因为他瞧不起中国人啊,但后来我发现也有好的,我就一分为二吧,有好美国人,也有坏美国人。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读本的一页,这叫真正的文化走出去。我又要举例子,有人在飞机上打架,让人飞机开回来;还有人在飞机上偷人六瓶红葡萄酒,人家告诉他这酒是在飞机上喝的,不能带走。他说,我就要带走。人家说,好吧,你带一瓶。他说,不,我就要带六瓶。这样的中国人比你什么对外传播都“有用”,这传播的厉害着呢,人家上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