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调研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调研

篇1

5月9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对全市新建和在建乡村旅游点、酒庄、民宿、酒店等项目进行了调研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系列旅游产业项目,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全市文化旅游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的全域旅游理念,也对文化旅游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邱山山谷漫山遍野的葡萄种植园,简约大气的葡萄酒庄,别具特色的各类民宿和艺术酒店,简朴自然的乡村旅游点等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充分的体验到“大隐隐于市”的美好感受和幸福感。

蓬莱的人文条件与自然禀赋都非常好,具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结合此次观摩,就如何做好做强蓬莱旅游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强化一流品牌策划。

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蓬莱来说,风景名胜众多,须高点定位,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形势,建议打造“党建文化旅游”品牌,通过评选“蓬莱市党建文化旅游”示范单位,培育推选出一批党性忠诚度高、经营管理规范、诚信度高、特色明显、综合质量高、党建元素与文化旅游元素结合度高、让游客信任安心放心的优秀示范单位,并加以推广。

二、强化旅游资源整合。

蓬莱旅游资源开发虽然开展了多年,但资源整合不够,需要通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规划,形成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通过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产品主题和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趣味性,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让游客来了以后既有景可看,又有事可做,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拥有不同寻常的难忘的感受和体验。

针对当前的旅游形势,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主要面向省内游客、学生家庭和本地市民,着力推广周末游,打造体验度高、带有研学内容、康体养生、美食美宿等不同类别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产品,按照游客不同的年龄段、消费水平、不同需求细化旅游产品,做到人性化服务。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品质高的特色旅游商品,比如乡村旅游点,从乡村旅游起步,实现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良性循环。以“旅游+”、“互联网+”,推动农副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发展后劲,使产业持续发展,使农民持续增收。

三、强化文化元素融合。

蓬莱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神仙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精武文化资源等都非常丰富。把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注入旅游,可以使旅游发展的品味更高,格调更雅,亮点更多、商机更旺。

四、强化旅游网络营销。

如今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交换信息较为普遍,所以加大网络营销,进行网络营销创新是蓬莱应对旅游市场的必然选择。

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16

20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使江门侨乡文物保护得到更大的重视,提升了江门侨乡文化旅游,推动了侨乡江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开平的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由申遗前2006年的174万人次、6.97亿元上升为申遗成功后的2016年(前三季度)466.72万人次、47.99亿元人民币。但对比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还是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侨乡文化遗产旅游给游客带来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还不高。目前,开平碉楼正致力于创建国家5A景区。游客的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景区服务的重要标准,对旅游景区企业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景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准确、及时把握游客对侨乡文化遗产旅游的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原因,有助于优化开平碉楼景区管理质量及服务水平,提高开平碉楼的市场竞争力和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形象;也有助增强于侨乡文化的影响力,壮大华侨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为江门市创建成为具有侨乡特色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持。?榇耍?本文通过媒体报道以及游客在网络留下的“游记、评论”等反馈信息,分析影响广东开平碉楼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提升广东开平碉楼的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建议对策。

1影响侨乡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因素

主要从游客来访目的、游客参与度、旅游区服务管理、旅游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广东开平碉楼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

1.1从游客来访目的分析,开平碉楼已形成独立品牌

旅游动机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通过观察游客的来访动机不难发现,多数游客选择开平碉楼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其拥有“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这说明开平碉楼的品牌塑造较为成功,游客对“碉楼与村落”这一旅游吸引物持有积极态度。然而,多数旅游者对开平碉楼的申遗大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们知道碉楼是归国华侨建造,明白其作用是用于居住与防御,却并未感知到其作为侨乡文化标志性景点的形象。需要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开平碉楼的灵魂是侨乡文化,正是有了这一文化才造就了古村落的价值。开平碉楼应不断提升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力,让游客从简单的村落旅游过渡到文化旅游,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1.2从游客参与度分析,主要以观光性的游览活动为主

从目前的状况看,开平碉楼给游客参与的机会不多。游客的旅游形式单一,普遍是走马观花似的游览,欣赏一下建筑构造,看看村落的自然环境,然后寻找当地美食。也有不少游客看了几座碉楼便产生视觉疲劳,形成了“碉楼半日游”,看完就走的状况。尽管开平碉楼近年来也相继举办了碉楼文化旅游节、碉楼油菜花节、碉楼农耕节、三月穿旗袍免费游碉楼等品牌性活动,但不难发现,这些活动的具有季节性、受众范围小等特点,而且与碉楼的实际关联性不大,更妄谈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碉楼的旅游开发忽视了侨乡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不够深入,那么游客由此得来的感受必定十分有限。

1.3从旅游区服务管理分析,景区门票性价比低

“门票价格高,可进入的碉楼数量少”是开平碉楼门票性价比低的体现,并由此引发游客对景点与自己的期望不符的消极情绪。此外,旅游区范围较大,景区服务人员较少,游客出现身体不适等突况需要帮助或游玩途中遇到困难时,服务人员不能及时出现给予帮助,会影响游客的游玩心情,降低游客旅游质量。另一方面,景区正规导游相对较少,且并未设立完善的电子解说系统。尽管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设有“语音导览”功能,但旅游区缺少wifi全覆盖,因此这一功能未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1.4从旅游基础设施分析,交通、购物、住宿等设施有待完善

自驾游的旅游者认为开平碉楼的可进入性强,公路的标示清晰,满意度较高。但对于散客而言,景区之间的交通就显得尤为不便,接驳车辆的上落点离景点较远以及发车时间不确定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另一方面,开平碉楼的特色纪念品很少,除了赤坎古镇的豆腐角和煲仔饭以外,似乎很难寻到令人惊叹的物品。此外,住进碉楼是很多游客希望得到的旅游体验,但由于碉楼的独特性,使得游客很难得到这种居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区的卫生间得到全面整改,体现了“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游客对此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较高。

2提升侨乡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对策

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游客在开平碉楼的旅游体验满意度的提升和改进呢?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有着辉煌的侨乡文化作为内在支撑。对于碉楼价值的延伸,首要突出它的展示与教育价值,以宣传碉楼为核心,进一步提升碉楼的精神内涵,把提高游客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作为开平碉楼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2)以侨乡文化、岭南文化适度打造碉楼主题酒店、客栈、酒吧、茶楼,进一步深化游客对碉楼文化内涵的感知,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到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刺激。

(3)提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开设提供开平地方特色的实体购物店,规范购物系统。例如开平的广合牌腐乳、麦芽糖、烧饼等食品都具有地方特色。

篇3

根据省、州和县委的安排,县委宣传部为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及时成立了调研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化体育局、县旅游局、县广电局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顺濞、富恒、瓦厂、县一中和一些单位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调研组认为,对##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重点扶持县来说,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一般的经济意义,而且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各族人民要早日脱贫奔小康,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通过调查研究,调研组发现##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同相邻县市相比,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步履艰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品牌上都有待提升。

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调研组认为。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由于前一段时间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基本理顺了关系,今后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功夫;教育方面就目前我县的情况而言,暂定为一保二促,既保义务教育,促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先为教育产业奠定基础。就实情而言,我县近期应在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上狠下功夫。现就核桃产业与旅游开发作如下分析研究,供两项产业发展论证作参考。

一、##县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现状

##彝族自治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之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4,全县辖4镇7乡6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99086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5,森林总覆盖率达67.2,位居全州各县市之首。

1、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优势

##彝族自治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立体气候,80以上的地区适宜种植核桃。##是核桃原产地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核桃栽培历史。##核桃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营养丰富。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上,##大泡核桃获得了“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核桃优良品种”的荣誉。1995年##彝族自治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载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20__年,##彝族自治县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发展核桃已成为##山区人民群众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作为“中国核桃之乡”的##,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也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旅游文化开发,以核桃产业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核桃仁作为老少皆宜的食品,同时也可开发成核桃精油、核桃粉、核桃蜜饯等旅游产品,核桃果壳还可开发成旅游工艺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核桃树发芽长叶的时候,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绿海,也是天然的风景树,这时可组织游客进行观关旅游,核桃树可为游客憩息纳凉提供好场所;核桃树挂果的时候,可组织游客品尝鲜核桃,也不枉此行;核桃收获的季节,站在树下或者爬到树上,游客可以手握核桃杆学着打核桃,感受丰收的喜悦。

2、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现状

(1)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全县共有农户20__9户,种植核桃农户14788户,占73.7。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年产核桃干果4800吨,产量约占全州的40,全国的1/60。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了54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4。核桃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核桃产业加工状况。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仅核桃加工一项,每年就能解决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20__年生产“漾宝牌”核桃乳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产品。琥珀核桃、蜜香核桃、焦盐核桃等核桃特色产品产量逐年上升。上述产品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漾宝牌”核桃乳,曾获国家级两项金奖,一项银奖一个推荐奖。

(3)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状况。20__年##彝族自治县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大理##核桃文化节》,出版发行了《##风光明信片》、《歌飞核桃园》、省、州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一些介绍中国核桃之乡##的专题片和专题报道,省、州级乃至中央级报刊也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漾宝牌”核桃乳等系列产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本与旅游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在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与产业化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认识上还有差异;二是产业规模化不足;三是文化品味底蕴差;四是宣传力度不够。

二、##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出路初探

央提出:“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仅有数量的增多,而且有质的提高,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自主选择性强。我们要按照州委书记顾伯平在我县调研时强调的:把##的旅游业发展同大理市联系起来,把##建设成为大理市为“前厅大堂”的“后花园”。要继续加强苍山西坡的保护建设,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自助旅游、农家旅游和生态旅游,把##建设成苍洱风光大景区中集特色自然风光、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的精神去做。

##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核桃树。”可见核桃在我县分布之广,由此我县只要做好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这篇文章,对我县的社会各项事业将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适宜种植核桃的地区,以发展核桃为重点。在这方面各级领导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进行分类指导。由于今年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核桃特产税,一些领导干部产生了重粮轻林的偏见思想,认为只要搞好粮食生产,农业税收就能完成,抓核桃产业只富民不富集体,对财政没有贡献,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对核桃产业产生了松劲思想。殊不知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我县的产量规模不够,精细加工不到位,所以没有得到更多的增值税,只要我们做好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加工工作,仍可得到可观的财政收入。

2、精心规划,加快实施。要使核桃生产达到产业化、规模化。我县的核桃产业纵比有发展,横比步伐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满足现状,吃“金字牌”的老本,发展缓慢的另一原因是: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抚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重造轻管,效益不佳。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林业部门要精心规划,制定系统完整的实施方案,按县委到20__年,核桃总产量达6500吨,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700元以上,核桃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的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去实施。另一方面对农民要建立有效的督促机制,吸取退耕还林的一些教训,政府投入要见实效才兑付,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旧剧还会重演。

3、精细加工,提高品味。搞好核桃产品深加工,努力提高核桃文化品味。一是扶持好现有的大理##核桃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首先要在核桃乳、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核桃精炼油的产品数量质量上下功夫,其次要在降低成本上作文章,扩大消费群体。(据初步调查,核桃乳60左右是党政机关用于礼品,20左右用于公费餐桌接待用,20左右属群众消费)。二是抓好核桃农贸市场硬件建设工程;三是扶持好个体私营企业核桃加工大户;四是抓好“核桃茶”、核桃工艺品等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五是在所有核桃产品上加深文化底蕴的策划和升华。总之,要彻底改变卖核桃干果、半成品的局面。

4、加大声势,扩大影响。加大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宣传力度。##核桃产业除在核桃系列产品上加大文化底蕴的升华宣传外,在20__年策划拍摄出一部介绍##核桃及核桃文化的专题片,并制作成光碟,把它作为##的礼品赠送,给到##的游客,使核桃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省、州级乃至中央级党报党刊上加大##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的宣传,真正使世人了解##核桃。

篇4

[关键词] 红楼文化 文化遗存 旅游开发 南京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会包含有不同程度的文化意蕴,但不是每一部作品,甚至也不是每一部名著都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红楼梦》就属于可以独立提出“红楼文化”这一概念的少数作品之一。南京是《红楼梦》的故乡,拥有丰富的红楼文化遗存,然目前南京对红楼文化的利用尚出于起步阶段。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南京红楼文化旅的现状及红楼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笔者设计了《南京红楼文化旅游市场情况调查表》,对南京市民、游客及行业内人士展开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所得的数据运用Excell和Spss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红楼文化的界定

“红楼文化”是80年代兴盛起来的,涉及面甚广,从园林到饮食再发展到旅游业等等,形式各异,色彩纷呈。在1992年“中国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孙逸先生提出了“红楼文化”概念,他认为《红楼梦》本身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现象。他认为《红楼梦》研究不能独守学术层面,还要注意到《红楼梦》俗文化层面,如园林、饮食、绘画、旅游等传播过程中的文化现象。这两个层面只有相互促进,才能深化《红楼梦》的研究。杜景华认为,红楼文化实际应属于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文化概念,是不可以泛泛而论的。然而现实我们实际上把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红楼文化”广义地界定为:与《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有关的所有文化现象的综合,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

2.南京的红楼文化遗存

南京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诞生之地。清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曹玺被皇帝派遣从北京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父辈,先后达65年之久。曹雪芹诞生于南京并在此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雍正五年底,曹家被查抄,次年,曹雪芹随家返回北京。晚年“著书黄叶村”,写作《红楼梦》即《石头记》,“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众所周知,“金陵”和“石头”都是南京的别名。由此可见,南京与曹雪芹和《红楼梦》关系之密切是任何一处地方包括北京在内都不能比配的。据南京红学家考证,曹家在南京曾拥有13处房产(共483间),还有做过行宫的花园、作为别墅的小仓山(随园遗址)以及曹家家庙(香林寺)等。正因为如此,南京有充分理由做好曹雪芹和《红楼梦》这篇大文章,大力开发红楼文化旅游资源。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通常将文化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南京红楼文化也不例外(见表2)。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计算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南京红楼文化旅的现状及红楼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笔者设计了《南京红楼文化旅游市场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分三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游客对南京红楼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包括了解《红楼梦》的方式,对红楼文化遗迹和相关名胜的了解程度等;南京红楼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发展方向调查,包括游客对南京红楼文化旅游的现状认知及对未来旅游活动的需求。调查安排在2008年3月8日至18日进行,为期11天,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5份,其中有效问卷404份,有效率为80.8%。

对404份有效问卷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每一选项的选择人数分别计算百分比。

经对比分析后对游客的年龄与红楼旅游的兴趣两个要素,将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见表3)运用Spss进行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如下:

r01=0.6531;r02=0.9192;r03=0.7438;r04=0.8858;r05=0.3115。其中r01、r02、r03、r04 、r05分别代表20岁以下、20岁~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及50岁以上五个年龄段的游客与参与红楼旅游的兴趣之间的相关系数。

上述相关系数表明:两要素成正相关,其中20岁~50岁游客与参与红楼文化旅游的兴趣之间高度相关,20岁以下游客、50岁以上游客与参与红楼文化旅游的兴趣之间中度相关。虽然临界值检验表明相关系数值的可信度低于90%,但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对红楼文化旅游均是有兴趣的。

三、南京红楼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除拥有丰富的红楼文化遗存,南京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优势较强,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厚基础。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南京的红楼文化旅游创意仍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丰富,宣传不足,游客对此知之甚少

南京红楼文化遗存丰富,物质与非物质遗存总数不下百处。但24.3%的游客选择了“不知道”,原因在于多数游客对红楼文化遗存并未做过仔细统计。此外,仍有26.2%的游客认为南京拥有“5处以下”的红楼文化遗存,27.5%认为有“5处~20处”,认为有“百处以上”的只有2.2%(如图1)。在石头城、大行宫、乌龙潭等与《红楼梦》相关的地名中,只有石头城知名度较高,知道的游客超过半数,大行宫作为江宁制造府的遗址,知道的游客只有37.4%,甚至有9.4%的游客认为这三者均与《红楼梦》毫不相关(如图2)。可见,绝大部分的资源虽存在却不为人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宣传,有多位游客在对“南京目前的红楼旅游存在的问题”一项中除进行选择外,还特别用文字表示“宣传不到位”或“宣传不够”。

2.文化本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游客感知度太低

《红楼梦》与《西游记 》以及大熊猫、福娃一样,都堪称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但与《安徒生童话》在哥本哈根的地位相比较,《红楼梦》在南京缺乏其应有的品牌影响力,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认识到红楼文化对于南京的重大意义。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16.8%的游客认为“红楼文化没有知名度”,而认为“红楼文化距离人们日常生活太遥远”的占到了48.7%(如图8)。可见《红楼梦》这个品牌是有很高的知名度的,然游客的感知度太低。原因在于没有用有效的方式来传播文化,据调查,75%的游客对《红楼梦》的了解是通过电视剧,58.7%是通过看书(如图3)。可见,人们接受一种文化,往往希望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文学本身的深入研究固然重要,但对于旅游,文化必须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通俗化、大众化以后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它。

3.游客需求较大,但现有的产品数量少且缺乏吸引力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3%的游客表示对红楼文化旅游毫无兴趣或无太大兴趣,29.5%的游客表示对红楼文化比较有兴趣,22.3%的游客表示对红楼文化非常有兴趣(如图4);87.9%的游客认为红楼文化旅游开发是必要的,其中24%的游客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如图5)。可见,红楼文化旅游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然而在调查中也发现,33.4%的游客认为现有的旅游产品数量较少,22.5%的人认为现有的产品缺乏吸引力,尽管这两个值并不是很高,但仍可以反映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此外,调查显示到过南京曹雪芹纪念馆、红楼艺文苑和云锦博物馆游客人数略高于北京大观园和上海大观园,这证明南京红楼文化旅游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但现有的产品在量上仍然偏少。

4.参与性体验不足,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南京目前的红楼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是以对文物古迹加以修缮和保护形成的静态旅游资源形式来呈现。而在 “喜欢的旅游项目类型”一项中,51%以上的游客选择了“参与体验型”(如图6)。在“南京目前的红楼旅游存在的问题”一项中,34.4%的游客选择了“可供游客参与的机会太少”。21世纪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也步入了体验旅游阶段,参与性是游客体验的直接体现。随着体验旅游的不断发展,游客的参与体验需求将会越来越明显,然现有的产品体验参与性不足,对游客的吸引力将会大大降低。

5.红楼文化品位较高,然旅游形象有待提升

红楼文化可谓南京的文化精髓,然在区域内能代表、反映这一文化的东西很少。调查结果显示,74.5%的游客认为红楼文化是能够代表南京旅游城市形象的,其中39.4%的游客选择了“一般”(如图7)。这里反映出了问题,人们似乎认为红楼文化是可以成为南京这个旅游城市的形象代言的,然而目前,这一形象并没有很好地被体现出来。在南京的街头,几乎难以见到跟《红楼梦》有关的公众宣传,也难以见到具有红楼意境的日常消费场所,在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开发手段落后,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较慢

在“南京目前的红楼旅游存在的问题”一项中,34.9%的游客选择了“旅游开发手段太落后”(如图8)。正在建设中的“江宁织造府”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向市民展示江宁织造府历史、曹雪芹家世历史、《红楼梦》文学艺术等。除博物馆中的专题陈列外,还将常年引进各类艺术展览、文物鉴赏、红楼讲座,常年举办大型情景再现表演,包括康熙南巡情景和云锦服饰变迁艺术表演等。这一信息不仅说明了游客对当代旅游环境的需求,也反映出现有旅游开发手段的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相关人士访谈得知,目前南京的红楼文化旅游景区,大多数还未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售票、验票还是靠人工进行,导游方式以人工导游为主,网络营销、数字化管理等的现代化进程较慢。

通过对南京红楼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的实证研究,笔者对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有如下思考:(1)对南京的红楼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2)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红楼文化大众化(3)运用现代化手段全方位打造、经营红楼文化旅游产品(4)塑造南京的区域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杜景华:八十年代红学研究述略[J].学术交流,1994,6

[2]92中国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纪实[J].红楼梦学刊,1993(1)

[3]严 中:红楼丛话[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郑云波:南京概况――邢定康.导游南京[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7

[5]吴新雷 黄进德:曹雪芹江南家世考[M].黑龙江出版社,2003

[6]阿 英:红楼梦戏曲集[M].中华书局,1978,01

[7]王士超 李永田:红楼梦诗词鉴赏[M].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4,01

[8]曹雪芹:红楼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10

篇5

【关键词】红色;调研;开发

1.引言

近年来,红色景区已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因此吸引了不少崇拜红色精神的游客。而贵州遵义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政治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近些年来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却并没有将其更好的开发出来。如何对遵义的红色旅游更好的进行创新性开发利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地调研方面,我们分别在旧址、山、娄山关、街等红色旅游景区对游客、当地居民、艺术团等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一些游客对遵义景区的看法,以及游客提出的应当在景区内开展一些活动。让大家参与到活动中去,加深广大游客对革命红色景区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遵义红色革命景区的发展。

我们针对此次的调研问题以及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制定了有关调查问卷。通过回收的调查问卷上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景区的活动跟游客的互动不足;(2)红色革命精神与大学生结合度不高;(3)文物保护度还有待加强。

2.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传播现状

(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气息浓厚

通过几日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

街、会址、陈列馆、故居、娄山关、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坡,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些红色旅游资源中,我们也被许些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所感染:有在街的红歌台上奏乐的纪念馆街合唱团;有在市区里贴满遵义历史文化的装修和具有革命风格建筑的黔北人家菜馆;有在娄山关上用高亢激昂的语气诵读革命前辈们所题的词的导游;还有在山上将响亮的红歌随口即来的大姐。这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深深的将我们与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2)具有自身独特的红色韵味,走不一样的红色路线

遵义不仅仅是一座红色的革命老城,它还是一所具有自身独特韵味的城市。当我们来到遵义时,远远望去,黔北人家独特建筑风格的小屋坐落在街道两旁;长长的街里,革命前辈的铜像栩栩如生,黔北的作家们用自己的文字诉说着对这座独具风味的城市最美好的情感;会址里,那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文物,一把把扛过的枪,一幅幅作战地图,体现出时期思维的缜密以及作战条件的艰苦;那一支红色娘子军,为添上一片亮丽的色彩;娄山关上当年留下的战壕,还有那显赫的七十二道弯无一不是这座城市才具有的;遵义具有自身独特的红色韵味,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红色路线,才能将精神传播的更为广泛。

(3)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在我们调研考察的行程中,面对革命先烈的图片、历史遗物、场景,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有感触,震憾强烈,感切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远远没有时期艰苦,虽然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已不在,真枪实弹的战争也许离我们远去,但是伟大的精神却是我们不能忘记的。遵义市委精神课题组将精神归纳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为了更好的了解的精神,所到之处,纷纷拍照、记笔记,力求以这样一种方式加深对革命老区的认识、理解,紧紧抓住这次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深刻体会革命圣地的庄严,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3.红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在此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游客分发调查问卷,团队的观察以及随机与游客交谈的方式,了解到在当地居民和游客眼中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1)景区的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不足缺乏管理

根据我们团队的观察以及随机与游客交谈的结果来看,景区的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没有体现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差异2)红色旅游文化挖掘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不够完善;3)缺乏相关活动让游客更好了解红色文化;4)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问题。在开展这次红色活动时,我们发现,没有很好的展现出红色旅游的独特之处,让其与其他旅游区别开来,有待加强;与我们交谈的很多游客表示,会址里面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展馆的内容大同小异,红色文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不够完善;在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中,游客对其进行了解的方式多半是通过导游的讲解,游客进行拍照留念,让游客们吸收这些红色文化的方式太单一;在来遵义旅游的游客中,也不乏有孩子们,老人们,在景区里,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们对红色文化的吸收程度。

篇6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自主旅游时代,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满足游客追求特色化、品质化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文旅厅及剧院的工作安排,2020年8月4日—5日,剧院党办主任董海珍、杂技团副团长吴群组成调研小组,先后考察了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内蒙古抗战纪念园2个4A级景区。通过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突破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农耕”文化,运用创意手法,着力打造了农耕文化体验街、农耕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广场、绿色长廊、民俗活动互动区、农业大地景观、移民文化村、河套民俗文化村、黄河文化园、宇鑫温泉水世界、葵博园等农耕文化旅游景观等休闲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

存在的问题:一是景区、景点均属于公益性质,全部免收门票,无收入来源,景区运行靠财政支撑,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作为4A景区,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等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吃、住、行、游、娱、购的产业链。三是景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维护费用逐年增加。四是景区没有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之地方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难以保障。五、景区内缺少表演艺术的支撑,活力不足。

(二)内蒙古抗战纪念园

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与人民群众思想沟通的纽带,更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五原县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过程中,关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多产融合发展,在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景区开发运营等方面逐见成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4A景区,五原县委县政府在以烈士陵园为中心,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在4A景区基础之上做出提升。结合展馆、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墙、墓冢、展厅、骑马石雕、广场和地道等设施,打造军事文化体验、地道观光休闲运动、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休闲体验等多个元素体验区。将总体定位为以乡村资源为本底,以抗战文化为特色,集红色研学、自然观光、民俗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红色参观游览与乡村风情旅游区。

存在的问题:一是运行经费不足。现园区每年运行费用需200万元,因设备老化运行费逐年递增,县财政困难,所以运转难度大。二是纪念馆内没有声光电设备,缺少展陈物品。抗战纪念馆在2017年建馆后,自建馆以来此项多媒体工程至今未做到全部设计和施工,展陈物品稀少、品种单一。三是内蒙古抗战纪念馆二楼与地道急需布展。由于资金紧缺,纪念馆二楼需装修并布展。四是烈士陵园区需维修。由于受地翘运动、盐碱渗透等影响,目前现状总体陈旧,急需进行维修改造。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调研组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蒙古族文化为亮点,打造河套农耕文化体验区,构建满足可吃、可玩、可观、可乐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功能;二是针对观光休闲型大众游客,创新游憩方式,打造具备户外运动、民俗观光、康体健身、绿色休闲四项基本功能的体验区;三是以河套民俗文化村为核心,打造河套商业休闲带。

其次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解决的是客户的需求。曾有旅游专家讲过关于“后备箱”的故事:我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标准就是看游客的车的后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用什么东西来装满他的后备箱呢?应季的农产品只能满足一时,别的时间怎么办呢?要满足游客旅游中“购”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些深加工的东西,把农产品变成礼品,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如特色民俗产品、面人、竹筐、豆腐、榨油、酿造酱油等等,可以通过体验让游客参与制作,也可以做好卖给游客,既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乡村旅游本身所蕴含的生态诉求,生态建筑、新能源建筑在休闲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在农村进行建筑改造,既要保存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与功能。有相当多的市民愿意为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支付更多的费用。民宿、农家院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需要景区在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方面多下工夫。

篇7

旅游影响感知是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做出一种主观的描述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旅游影响的反应。旅游发展给目的地带来的影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旅游影响进行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Bulter,1980)、愤怒指数理论(Doxey,1975)、社会交换理论(AP,1990)等。我国对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居民感知的测量、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因素的研究、居民感知的分异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拉萨市较早开始发展旅游的娘热沟,娘热沟位于拉萨市北郊,有色拉寺、帕邦卡、娘热民俗风情园等景点。其中娘热民俗风情园是拉萨市知名度较高的藏式民俗风情体验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镇之一,由嘎吉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1999年开始经营,其员工中包括部分当地居民。本次调研的重点放在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居民对旅游发展效果的评价方面,同时也对当地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旅游的现状有所关注。问卷涉及四大部分的内容,共计56项指标,第一部分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13项),第二部分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感知(13项),第三部分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效果评价(18项),第四部分为女性参与及感知项目(12项)。除第三部分为计分方式外,其他部分调查选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同意为 1 分,比较同意为 2 分,一般同意为 3 分,不太同意为 4 分,不同意为 5 分。本次调研采取上门调查和随机拦截方式,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问卷117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5.5%。样本包括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见表1),保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将重点讨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文化影响、旅游企业的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效果的评价,其他问题将另行撰文讨论。

二、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

1.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调研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文化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70%的受访者赞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手工技艺的发展”,65%的居民认为居民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村委会有关旅游的决策过程中去,80%左右的人认为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更加礼貌好客,同时更加珍视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在“旅游促使本地人了解并学习到了外来文化”问题上有72%的居民表示了赞同。同时有65.6%的居民认可旅游在为当地女性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以上各项的均值在1.62-2.14之间。

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文化影响的感知较弱。“破坏本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旅游引起居民与管理部门或游客的矛盾”两个调查项目的均值都在3.5左右,约半数的人表示反对。但有56%的受访者赞成“表演为了迎合游客而做出改变”,均值为2.28。

除此之外,还有68%的人认为旅游改变了当地人的日常饮食和穿着习惯。50.5%的人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已经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表2 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2.对旅游企业的感知

在对旅游企业积极方面的感知中,一半人赞成“旅游企业为村里基础设施改善做出了贡献”,53.6%的受访者认为旅游企业能解决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60%的居民认为旅游企业对本村的困难人员和家庭有一定的帮扶,61%的人赞成旅游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为村民带来致富机会,57%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58%的受访居民认为旅游企业充分尊重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同时也是外界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对旅游企业消极方面的感知项目中,各项均值都在2.73-3.4之间,受访者的感知较弱。36%的居民认为旅游企业的工资水平太低,不如外出打工,28%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让当地人参与到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去,22.2%的人认为当地旅游企业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问及本地旅游企业与村民的沟通问题时,40%的受访者都认为当地旅游企业与村民的沟通太少。

在居民意愿方面,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参与旅游业的经营,69.4%的受访者欢迎更多旅游企业前来进行旅游投资和开发。

3.对旅游开发和发展效果的感知

本部分内容调查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要求受访者对当地乡村旅游现实中各种作用的大小打分,分值为1-7,依次对应“非常小、小、比较小、不知道、比较大、大、非常大。共九个项目。

总体而言,该部分的调研结果与前述调研项目结果相比分歧较大。44%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对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但有55%的人表示了反对。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则认可旅游发展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并认为旅游带动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58%的人认可旅游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51%的人赞成“旅游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还有60%以上的人认为旅游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保护了当地文物、宗教和传统。另外,48%的居民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多元经济的增长,但也有32%的居民表示了不赞成。

对统计结果进一步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对旅游企业的感知和对旅游发展效果的评价并无明显不同。其中在“旅游发展破坏本地民风民俗”问题上,约有70%的男性持反对意见,相较女性,他们更关注旅游业的相关信息。在“本村旅游企业的工资水平很低,不如外出打工”这一问题上,男性在各选项的分布比较平均,而女性受访者则有半数表示“不清楚”。在参与旅游业的方式问题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女性更愿意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参与旅游业,男性在这一问题上则未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在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方面,60%以上的女性认为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方面作用显著,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女性更多持赞成态度,这一比例达到了66%,男性中有62%表示赞成,但是有30%的人则表示了反对。

从调研结果看,20-30岁的年轻人有近70%认为旅游的发展使居民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村委会有关旅游的各项决策过程中,在旅游企业对本村的贫、老、病、孤、困等人员和家庭的帮扶作用方面表示了肯定,有近75%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在保护当地的文物、宗教和传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而言,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旅游积极方面的感知更为明显。

文化程度对旅游感知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高中文化程度的受访者中有近90%的人认为旅游促进本地居民了解学习外来文化。在“促进多元经济的发展”这一调查项目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有近半数认为作用不大,但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则都有半数以上持赞成态度。在旅游“带动当地农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也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仅三分之一的该类居民赞成旅游业对农牧业的带动作用,但这一比例在更高文化水平的居民中则都达到了60%以上。

三、结论与讨论

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是旅游业发展的“晴雨表”,关系到现行旅游市场的运转,是评价旅游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制定旅游政策、旅游开发、构建旅游地和谐社会秩序的依据。

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娘热沟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消极影响感知并不明显,绝大部分人对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持积极态度。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多数旅游地在旅游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旅游者表示欢迎,对旅游业持支持态度,但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居民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由初期的欢迎态度向冷漠乃至愤怒发生转变。一般而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居民更多会对旅游持支持态度。由此可判断该旅游目的地尚处在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否会在将来出现态度转变,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在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方面,受访者尚未形成明显的聚类。同时调研结果也透露出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互动较少。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类的互动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满足。当地居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服务,以获得他们期望的利益。若居民期望的利益被忽视,则可能导致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向相反方向转化。

除此之外,本次调研还对当地社会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旅游的问题有所关注。总体而言,女性在对旅游发展的文化影响、对旅游企业的感知及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方面均弱于男性,显示出当地女性在旅游参与方面的不足。

威廉·瑟尔波德(2001)指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旅游地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的质量;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接受和容纳的程度;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三个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和旅游者的态度将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直接影响,而社会承载力和居民的福利待遇等问题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阻碍旅游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和旅游开发者都能以居民关心的问题和情感倾向来引导旅游地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构建当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等相关利益者的互动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p J,Cromp ton J L.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2):120-130

[2]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2):37-42

[3]姚娟,陈飙.生态旅游区少数民族牧民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那拉提为例[J]. 旅游学刊,2010,25(7):29-34

[4]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_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5]陈飙,钟洁,杨桂华.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的限制性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8(8):165-169

篇8

1、宏观概况

国内旅游人次不断攀升。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国内旅游人次不断攀升,正迈入大众化旅游消费时代。从客源地看,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七成出游游客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自助游受青睐。自助游时间安排可以随意调整,行程安排可自己做主,且在景点、交通、住宿、餐饮都可自行安排,以其高自由度、可控性及可有效避免跟团游固有缺点的优势,受到年轻人青睐。全国来看,自助游有海南、云南和华东五市三大重点区域。

地接社对国内旅游线路设计影响力超过组团社。景点含金量和重要度是线路设计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因地接社接待对景区景点更为熟悉,且接待经验丰富,对旅游线路设计、运行和推广的影响力非常大,大大超过国内组团社,且实际行程中,地接社不会擅自删减景点。从全国旅游热度看,已经形成华东五市、海南、云南等旅游热线。

游客对景区景点参与、体验式项目的需求迫切。从游客偏好的旅游景点看,通常喜欢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复合类景点,形成有效互补,达到观光和休闲双重目的。观光和休闲过程中,游客最感兴趣的是参与、互动类体验项目,对于当前多数景点体验项目少、无趣、单调不太满意,对于走马观花式“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也感到非常无奈。

2.游客微观调研分析

超过半数的游客选择在五一、端午等小长假和国庆长假出游;此外选择周末双休日外出旅游的人也接近4成。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外省市,其次为省周边及省内。

以参团形式的旅游,游客主要的消费项目有团费、自费参观项目和购物三大项,其中团费占了消费总额的近一半,自费参观项目及购物费用也各占约两成的比例。而对于自行组织出游的形式,食宿费用占了游客花费的1/4比例,交通、购物、门票三项的比例则均接近20%。

约八成游客在旅行中会购买纪念品。购物的游客中约半数喜欢购买“能表明我来此旅游过的产品”,此外带有祈福意义的产品和当地知名特产也较受欢迎。

在旅游决策方面,2/3的游客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周围人推荐的影响;此外,知名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推荐也对其最终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在景区信息获取方面,超过60%的游客通过景区官网、网络搜索来了解景区信息,通过旅行社、家人朋友、旅游类杂志的渠道获取景区信息的比例也分别达到50%左右。仅有5.2%的游客是借助于知名旅游网站或论坛。

入境游调研及发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放缓,未来入境游客总量仍将稳步增长,游客亦更为成熟和理性,在出游、滞留时间、景点选择以及消费购物上会更加谨慎。

探寻人文历史遗迹,感受东方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入境游客首要目的;且入境游客多注重实际游览中的自主性和深度体验。

从线路设计看,旅行社有两种设计入境线路的模式,在设计线路时主要考虑游客对中国的认知和需求、景点线路安排的合理性等因素;经过多年磨合和发展,最终形成一条经典传统入境线路(北京――西安――上海)和多条旅游“温线”。

对调研分析的一些建议

对于人文历史景点,要加强文化内涵挖掘。文化是景区景点尤其是人文历史景点独特、唯一性符号,可以促进游客认知,且能产生情感联系,形成游客与景点的黏性。

不断丰富景区内参与体验类项目。人文历史景点的文化非单调、深沉的“死文化”,而是可感知、可触摸,成为“活”的文化,以抓住现代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心”。唯有将文化寓于参与体验式活动中,方能让游客喜欢并浸入其中,进而促进游客的口碑传播。

篇9

关键词:滨州市;区域旅游商品;地方特色;开发路经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59-02

一、滨州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性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相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发展,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及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 600平方公里,人口369万。

近年来,来滨州的旅游的人次每年都在增长,成为增加滨州市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滨州市旅游经济目前仍处于低速发展阶段,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的比率与旅游者人次逐年增长的比率基本持平,甚至略微偏低。如何能在游客量增加1%的同时增加超过1%的旅游收入,即由“规模型”旅游经济向”效益型”旅游经济转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旅游收入各构成要素中:食、住、行、游、娱等要素的收入都是有限的,旅游商品购物相对于这些要素而言,最具有创造利润的绝好优势,潜力“无限”,是大幅提高旅游收入的重要环节。

二、滨州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旅游商品主要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实用性能及纪念意义的物品。在异地旅游过程中,每位游客都希望给亲朋好友带回旅游商品,以表达愉快的心情,跟大家一块分享,也作为到某地旅游的美好回忆。那么滨州市旅游商品开发才能达到游客的需求呢?首先了解开发的现状:

1.旅游商品购物创收比重低。通过统计分析2009—2010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滨州市旅游商品购物创收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很小,还不足1%。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2.旅游商品资源丰富,但开发潜力不足。通过对滨州旅游商品类型及游客感兴趣程度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滨州旅游商品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亮点很多、发展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但目前有足够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商品开发力度还不够。游客对滨州市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商品表现的兴趣程度明显低于省内其他旅游城市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例如:土特产的品种比较齐全,而吸引力只有0.03%,远低于全省(60.73%)的平均水平 [2]。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商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吸引力远低于其他省内城市的水平。滨州市旅游商品开发状况与开发的潜力明显不足。

三、滨州市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调研不到位。市场调研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应该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来通旅游者的具体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滨州市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旅游者进行购物喜好的行为调查和研究,根据主观判断设计开发旅游商品,造成诸如土特产商品的品种十分丰富,但游客感兴趣程度却不多。而锅子饼、冬枣、鸭梨等食品客人十分感兴趣,由于不便于携带等因素,影响客人购买欲望。

2.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地方特色不鲜明,缺乏系统设计。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体验过程的一种延续载体,应该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与纪念性于一身,可以成为独有的地方标志,不用标注滨州制造,让游客一看就知道产自滨州,回忆起来滨州旅游的经历。滨州提出了打造“四环五海”及“生态滨州”旅游宣传口号,但与其相匹配的旅游商品却姗姗来迟。一方面,这些文化资源有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整理,显得比较单薄,仍有不少凝聚滨州地方文化精髓的资源没有突显出来,吸引力不够强。另一方面,目前滨州市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中,特色鲜明突出的也比较少,大多数商品与其他地方的同类商品差大同小异,很难打动游客的心而去购买。比如:博兴老粗布、沾化冬枣、阳信大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等。地方独特性没有很好地在旅游商品中体现出来,降低了游客的购买兴趣。

3.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底。滨州有一些已开发的旅游商品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而游客购买兴趣不浓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缺少大的知名度。滨州市作为“武胜孙子的故乡”,某些文化遗迹及产物完全可以与其他旅游城市的驰名产品齐名,但与其相结合的旅游商品没有真正开发出来,没有章显出这一特色。

四、滨州市旅游商品开发的路径

篇10

关键词:欧美游客 旅游消费行为 供应链管理 广东

欧美来华旅游市场是一个稳步增长的旅游市场,随着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欧美游客访华深度了解我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目前,我国旅游学者针对欧美来华旅游者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欧美旅游者在华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本文针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实施调研,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消费偏好的角度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加以研究,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分析并提出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及选题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在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不同。

国外研究:从国外研究文献来看,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是旅游专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作为旅游学的研究主体, 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旅游者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影响游客行为的可能因素进行了探讨,而且注重探讨客源地因素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但是,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极少有系统的理论支持,大多数研究仅限于探讨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时空动态规律,并且把旅游者旅游消费后的态度感知等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而较少把旅游消费前的决策、消费活动过程中及消费结束后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研究的系统化不够。

国内研究:我国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且大部分此类文献是针对国内旅游者中细分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而对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甚少。目前,关于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某个城市作为考察点,以到该城市的各国入境旅游者整体作为调研对象,而不具体细分客源国或客源区域市场;另一类是以多个旅游城市为考察点,研究某个入境旅游客源国或客源区域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而将某个入境旅游城市作为考察点来研究某个入境客源国或区域市场的研究少之甚少。针对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至今尚未出现。而此方面研究对广东作为入境旅游接待大省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以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作为研究主体。从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角度,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满意度。这是旅游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旅游供应链最终端的旅游者对消费行为的偏好, 了解其内在的需求,从而满足其需求,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从旅游管理部门的角度,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的将广东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和营销,即有利于开拓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加强对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营销的针对性。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广东的旅行社企业提供有利的依据,使其更有效地开发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二、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于2015年3月设计了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调查表,于2015年4月在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对入境欧美游客进行预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科学的调整。于2015年6月至7月进行正式调研,调研地点在广州和深圳的入境口岸和各大知名景区,包括深圳罗湖口岸、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广州六榕寺、中山纪念堂、陈家祠。调查问卷设计的选项列表见表1。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2份,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率为91%。

三、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调研分析

(一)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1、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性别构成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女性占总人数的48%,男性占52%。如果将游客细分为欧洲和北美洲客源市场,欧洲游客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这与欧洲多国多年来强调保障妇女地位和男女平等政策引导有关。而在北美客源市场男女比例为109:100。总体说来,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的女性市场非常广阔,游客性别倾向不是很明显。

2、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年龄构成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调查中,欧洲和北美市场年龄构成差异不大,年龄结构分布图均呈倒“U”型,即中间年龄段的比例明显高于两头年龄段。具体来说,25―44岁和45―64岁这两个年龄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8.9%和36.3%,15―24岁占9.1%,65岁以上占7%。从年龄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个人出游的可能性与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有极强的相关性。25―64岁欧美游客群体应该成为主要的营销目标市场。

3、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职业构成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按照职业统计,其中商贸人员最多,占27.6%,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16.8%,职员占14.7%,学生占8%,此为广东入境游客总所占比例较高的几大群体。工人、退休人员、公务员、主妇的比例最少。商贸人员比例最高与广东的外向型经济活跃,世界工厂的作用和港口、航运、会展业相对发达有关,促成了商人频密入境的需求。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带薪假期等福利保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保证了远程出游的条件。此外,拥有较长假期的学生市场也不容忽视。

4、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文化程度分析

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其中获得学士学位的比例为44.6%,获得硕士学位或以上的占28.1%,即72.7%的广东欧美游客学历在本科或以上。此现象可以从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性质、所处阶层、收入水平、见识面的直接相关性来解释,来自欧美的游客到中国旅行属于远程旅游,对于可供出行的闲暇时间和收入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游客市场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远程出境旅游人数占游客总体百分比均不超过15%。

(二)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分析

1、旅游动机分析

从旅游者对旅游类型的选择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背后的旅游动机。旅游者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年龄和以前的旅游经验都会对旅游类型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表2是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动机数据的分布列表。在调研结果中发现,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动机中排名首位的是求新求异(占67.1%),其次是追求冒险(占45.7%)。文化差异越大,越能激发新奇的感受。西方游客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中西文化差异的体验非常向往,对于冒险的感受强烈。调查人群在旅游动机选项中选择了欣赏自然美景的占27.9%,体验当地居民生活的占25.4%。如果排除语言阻碍的干扰因素,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这一结果也揭示了广东旅游业对独具岭南特色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意义。开发能够体现人文特色、创造与当地居民接触机会的旅游产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2、 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在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信息来源的数据(表3)中,58.1%的游客选择互联网作为信息来源。有资料表明,欧美国家儿童平均从7岁就开始上网。互联网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年轻父母一代是使用互联网的生力军。互联网成为欧美国家高素质的预期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首选,互联网也是最方便、快捷、廉宜的信息沟通工具。旅游者不仅可以直接通过旅游企业、政府的宣传网络了解旅游信息,更多地,还可以通过已经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对旅游服务供应方的网络评价来决策自身的选择。当然,互联网不是唯一获取信息的来源。40.6%的欧美游客出行前选择亲友的评价和反馈作为旅游信息来源,此成为第二大信息源。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只有25.4%的欧美游客选择旅行社作为信息源,18.3%的人选择报纸、杂志,13.7%的人选择电视,选择其他途径总和为15.1%。值得关注的是,旅行社这一传统的旅游信息传递者的身份和地位已经受到互联网很大的冲击。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正是旅行社和旅游企业在优化管理中首要应考虑的问题。

3、出游形式的选择偏好

在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调研中,参加团队旅游的游客只占31.2%,而未参加团队旅游的比例为68.8%。证明散客旅游是欧美游客的主要出游形式,但这部分游客对团队包价旅游以外的小包价产品(如预定机票、预定酒店)的需求仍然较大。此外,欧美游客出行中的非常规线路的产品设计仍有需求,此方面其对旅行社仍有相当程度的依赖。西方人崇尚自我、独立与自由,个性偏外向,好表现,因此,团队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独立的自我享受。所以旅行社产品针对散客个性化小包价产品的开发、新线路的设计应当成为针对这一市场的研究重点。

4、在华停留天数分析

在广东停留天数的数据显示,欧美游客有70%在广东的停留天数为1-3天,平均停留2.73天。这一数据低于其在我国一些重点入境接待城市的停留天数,如北京、西安。广东旅游业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应努力研究如何延长欧美游客在广东的停留时间,这一研究对进一步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有直接的相关性。

(三)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1、饮食偏好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粤菜是四大名菜系之一,以食材广泛、用料新鲜、烹调技法多样等特点闻名于世。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饮食偏好的调研数据中,欧美游客选择吃中餐(尤其是粤菜)的比例高达84.7%,这其中对粤式风味餐(如烧鹅、烤乳猪、乳鸽等)的选择高达90%。此调研结果显示了粤式菜肴对于欧美游客的吸引力。由于口味的差异和长期的饮食习惯,也有15.3%的游客餐饮选择用西餐或者洋快餐。

2、住宿选择决定因素与类型偏好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欧美游客普遍认为在选择住宿地点时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住宿地点的位置、价格、安全、服务和周围的环境等。其中有87.2%的游客会考虑选择离景区、商务区、交通集散地较近的住宿设施,78%的人认为价格是另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分别有73.8%、64.1%和56.3%的游客会将安全、服务和周围的环境作为参考因素。在深度访谈中发现年轻的欧美散客出行前会查阅本国出版的著名旅游推介书籍、网上旅游攻略或网上游客对旅游服务供应商的体验评价信息。旅游供应商与游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游客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有限博弈局面已被打破,游客的预先知情权和选择的主动性有了保障。住宿设施供应商应充分重视网络自身推介在吸引目标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3、住宿类型偏好

在住宿设施类型的选择中,有超过80%的游客选择了星级酒店,因为星级酒店已经核定的国际标准满足了上述选择住宿设施时考虑的因素条件。而对于年轻学生、背包客,因有较充足的假期,在华停留时间较长,会考虑青年旅舍等价格较廉宜的住宿类型,而这类住宿设施也提供了同类游客信息交流、共同学习中国文化、在某段旅程结伴而行的机会。

4、旅游资源偏好分析

旅游资源类型选择的数据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类型备受青睐,如历史古迹游、民俗游、美食之旅等。同时,广东独特的地质地貌所赋予的自然风光、温泉休闲度假型旅游也颇具吸引力。游客对旅游资源偏好选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广东旅游资源类型的丰富多样性。

5、旅游纪念品购买偏好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偏好的选择,73.7%的游客对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颇感兴趣,如广彩陶瓷、丝绸制品、玉器、景泰蓝、粤绣等。但欧美游客对东亚、东南亚游客感兴趣的中药类产品、茶叶等感兴趣的程度明显偏低。在回答是否满足了自己的购物预期的选项中,53%的游客回答没能完全满足。在随后的深度访谈中,笔者发现没有完全满足购物预期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上旅游纪念品种类雷同、价格偏高、缺乏地方特色、找不到个性化产品、对推销方式不满意等。欧美游客在广东停留期间旅游纪念品消费占同期总旅游消费的比例仅为20%左右,这一比例远低于新加坡、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旅游购物所占总消费的比例,值得深思和关注。

四、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分析的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旅行社市场营销要加强市场针对性

通过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游客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集中度较高,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应该更具市场针对性,在定价、产品设计、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上都要以市场出行率较高的群体为依托,并兼顾其他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拓宽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提高对商务游客市场的重视程度

按照职业统计资料表明,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商贸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包括参加商务、采购、会展等活动的游客。而这类游客在旅途中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旅游购物消费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型游客。旅行社应当把握契机,设计适销对路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安排合理的旅游元素组合,使其消费水平最大化。

(三)以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为核心,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从旅游动机角度,求新求异、追求冒险、体验中西文化差异是主要动机,在差异中体验民族风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旅游景区设计中融入民族特色的产品;在现有民俗类旅游资源中挖掘有文化价值和内涵的产品;推出增加与当地人接触机会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在景区配备翻译导游语音系统装置,以消除语言障碍,增加产品魅力。这些举措可以延长欧美游客在广东旅游停留时间,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四)利用信息网络,做好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学强调客户的口碑作用。据调查和统计,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将不满意的经历告诉13个人,而留住一个老客户的成本是争取一个新客户成本的六分之一。让客户满意不仅留住了老客户,也会将好的口碑流传开来,对有意前往同一目的地的预期游客有着积极的影响。旅行社传统的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或提供电话咨询方式已不再是欧美潜在游客获取信息的首选。由此可见,旅行社企业发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营销和跟进客户关系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旅行社和旅游供应商应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兴的媒体营销方式不失时机地树立良好的口碑与信誉。

(五)面对欧美游客散客潮,提升旅游产品设计人员的产品开发能力

调研中显示的欧美年轻一代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个性化新奇线路的散客旅游方式,这也给旅行社产品设计人员围绕游客需求量体裁衣、设计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在导游服务中,对外语导游的而语言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行社在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的环境时,引进和留住这方面的人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六)旅行社供应商应与时俱进,优化自身产品

旅行社处于旅游供应链上的中心地位,是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品元素组合起来,最终通过导游的组织协调与导游服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游客的集成者。但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的高低不只是取决于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还取决于旅行社对供应商的选择和供应商产品的质量。这些供应商包括餐馆、酒店、景点、车队、娱乐场所、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等。其中,餐馆的饮食产品应保持原有粤菜的特色并适时设计新的特色产品,体现广东地方美食的长处。酒店要非常关注欧美游客普遍关心的选择酒店的决策因素,并利用国外旅游中介网站、欧美旅行体验作家、在华欧美人士宣传自身资源的优势,同时,建设酒店的英文网站,利用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进行推介。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应根据欧美游客喜好设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避免雷同、缺乏个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一玮.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4(7)

[2]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游者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Atila Yuksel,Fisun Yuksel,Yasin Bilim. Destination attachment:Effect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 loyalty [J].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4]白凯,马耀峰.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11)

[5]严艳,周文,张佑印.西安城市居民旅游决策行为对比研究[J]. 商业研究, 2010(3)

[6]李飞,黄耀丽,郑坚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感知形象的差异性与可整合性分析―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旅游学刊,2007(1)

〔本文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欧美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的旅行社供应链系统优化研究”(项目编号:601522S2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