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心得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教育心得

篇1

大自然中,不难发现,一株再美丽的花,一棵再笔直的树,不经意间也会有枝杈旁逸斜出,即使是经过人工打点的植株,时间久了,也会参差不齐。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一

大自然中,不难发现,一株再美丽的花,一棵再笔直的树,不经意间也会有枝杈旁逸斜出,即使是经过人工打点的植株,时间久了,也会参差不齐。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在从小的生活中,父母的引导与指点就尤为重要。无论是孩子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还是不适当的言语或行为,父母的及时纠正以及时常提醒,甚至是特定的教育,都是对孩子性格,人格及精神的塑造。时时的密切关注和记录,不只是家长的反思,还有提醒,有助于今后对引导方法的及时调整,更是对孩子的警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的孩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了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于是,便成了那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与孩子的密切交往中,看到孩子的行为,便会不断提醒父母及时发现并改过自身的问题,以便为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一件被当成笑料的故事讲述了:一天一个人对自己的儿子说:"这几天你一直玩游戏,就不能控制一下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于是儿子回答:"以前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整宿到外面打牌,你不也还是去了。"可见,无论是行为得当还是失当,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重点是有过错及时改正。尽管父母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但要始终如一地标准要求自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更是影响孩子的关键钥匙。有时,一句鼓励,一句期许,都足以撑起孩子的人生目标,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这些又恰恰建立在相互陪伴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名年幼的'儿子,靠放牧为生。一天他们赶羊到山顶,一群大雁飞过,儿子们便说,如果可以飞起来甚至比大雁飞得还要高,该有多好,这样,就可以飞到温暖的地方,不用再放羊,还可以飞到天堂看妈妈。于是牧羊人鼓励儿子们说,你们现在还小,如果想飞,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儿子们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为此不断努力,等他们长大后终起来了。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只有坚持不懈的陪伴和密切的关注,才能指导孩子的进步,并修正自身的瑕疵,甚至在必要的时刻提出关键的指引。这,便是共同成长;这,便是陪伴的力量。父母是助孩子起航的风,孩子是提醒父母时刻转航的风向标,相伴相行。

      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二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家。当然,有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而有的家庭却与赌场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我家,你首先可以看到一股乌烟瘴气--香烟的烟气,同时还能闻到异常浓的烟味--不过这不是我爸抽的,虽然我爸不抽烟,但是因为我爸把那些所谓的"兄弟"带到家里,使得他们在我们家大抽特抽.我爸把他们招呼进来打麻将,结果搞的我们家跟赌场一样.

在一旁的妈妈不但不去劝阻,而且还跟着瞎起哄:"一万,红中~~"这一闹,弄得我无法在房间里学习.

等到晚上,那些人总算走了,我本以为自己得救了,于是我便向数学一向很好的爸爸问数学问题.哪知爸爸看也不看,随便报出一个数字就说是答案.我刚问爸爸为什么,就被他骂了一顿:"哎呀!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笨儿子啊!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妈妈也说:"题目一做不来就找你爸爸那你别读书算了,快回房间学习!"我听后,生气地跑进了房间,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怎么贪上这样一个家庭!贪上这样两个父母呀!他们成天除了赌还是赌,简直是两个赌鬼.而且还叫人来家里抽烟,难道他们不知道烟对闻烟者比对吸烟者更有害吗?还把家里搞成赌坊.再这样下去,我真的要疯了啊!"

再想想别人的家庭,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还让子女上补习班,一回到家便不厌其烦地为子女讲解题目,辅导他们学习.学习完后.还带他们去旅游,散散心.相比之下,我真是上辈子作孽啊!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我不是生长在那样温馨美满的家庭,而是生活在"赌场"呢?我为什么不能贪上那样的父母呢?我真希望我的梦想能与事实调换,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能够改变啊!!

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三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专家介绍,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据一些法院介绍,他们所接触到的少年犯中,90%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

由教育不当所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毒瘤。教育不当已成不家庭美德建设中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正常发育,整个肌体才能健康成长。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会有家庭的稳定,才能促使社会相对稳定。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身体锻炼、知识学习、人格精神、道德情操、智力潜能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宜早进行。有的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一生的教育都不如孩子在6岁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来的牢固。

然而,虽然有很多家长明白教育要从早的道理,但并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良好的教育。也许有时候一件无心的事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劣质。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母亲对两个孩子的不同影响:同是分苹果的事,孩子们都想要又大又红的苹果。一位母亲用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要把这个苹果让给弟弟而自己真心想要这个苹果的孩子,从此这个孩子学会了撒谎。而另一位母亲要求孩子修整草坪,然后把又大又红的苹果分给做得又快又好的一个,其实这位母亲告诉孩子一个道理,要靠自己怕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两个以不同方式获得同样苹果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一个因经常撒谎而犯罪被关进监狱,而另一位则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参议员。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要找到最合适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那一种。

减少因教育不当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真正做好家庭美德建设,每一位父母对此都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心怀诚恳,自觉承担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四

从我呱呱落地、牙牙学语那一刻到现在这12年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如果说小学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我飞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广阔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和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和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和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学生法治教育沉重的爱观后心得五

家,是幸福的,家,是美满的,而我正是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中成长着。父母整天四处奔波,为我做了许多事,而我在家里也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说的到爸爸妈妈为我做的事,那是“数不胜数”,就拿上次发生的事来说吧。

那次,我在踢毽子的时候,脚不小心被一块玻璃划破了,鲜血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不停地往下流。好友们看见了,手忙脚乱地好不容易帮我把血止住,便扶着我就往医院跑,当医生说:“没大碍,只是皮外伤时”,爸爸那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再说我为爸爸、妈妈做的事吧!

记得有一次,妈妈下班回到家,我突然有了个想法:妈妈下班回家肯定非常累,不如我跟妈妈洗个脚吧!说干就干,我拿出脚盆,倒上一些热水,取来一条毛巾。便把妈妈叫来,对她说:“妈妈,让我帮您洗洗脚吧!”

妈妈听了,说:“好呀!”

于是我把妈妈的脚放进盆里,轻轻地搓着妈妈的双脚,妈妈的脚可真漂亮啊!脚趾上涂着银灰色的指甲油,正当我幻想着妈妈穿上水晶玻璃鞋时,突然发现妈妈那水汪汪的眼睛里有一层晶莹的东西——妈妈的泪水。我望着妈妈,妈妈也望着我,两个人的眼光对上了,都微笑了。

篇2

一、加强学生之间互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全导致自卑、自负等较为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个人成长。教师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

例如,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我设计了“你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自己”这一实践活动,并让学生4人为一组,我给每个学生发4张小纸片,让学生分别写出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其他3个组员的优、缺点,写完之后相互交换卡片,对比他人眼中的“我”与自己眼中的“我”有何差异,最后交流心得。活动展开之后,那些自卑的学生发现,其实在他人眼中,自己也有很多的优点,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那些自负的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有缺点的,并没有那么完美。同时,由于自我心理暗示作用,学生也逐渐偏向那些“优点”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但使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创设心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意识

情绪是人心理状态的体现,然而“情绪”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情绪的含义、种类等,没有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类进行教学,因此很难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吸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各种情绪,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个情绪产生的过程,以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使“情绪”变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对于“情绪”的种类与变化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加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情绪”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过“体验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意识。在上课之前,我先跟学生说一句话:“同学们,经过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这个周末所有同学都要到学校补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全班学生就沸腾了,有不满的抱怨声,有失望的叹息声。我接着又说:“刚刚老师在跟你们开玩笑的,周末不用补课。”这时,全班欢呼雀跃起来。我又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补课’的消息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当知道不用补课时,又是什么感觉?”从而引出“情绪”的概念,并说明情绪对于人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平淡转向悲愤、焦虑,再由悲愤、焦虑转向喜悦、轻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要素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结合游戏展开教学,增强学生的意志锻炼意识

很多学生都缺乏坚持不懈的品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增强学生的意志锻炼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中让学生对于理论内容死记硬背。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考核的多是?W生的记忆力,知识并没有得到内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结合游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有一个思考和消化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促进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自尊自信,自强不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意志力”的重要性,我组织了一个“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的小游戏,让学生排成一排,伸出双臂平举于胸前,并保持身体不动。刚开始学生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根本难不倒自己。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逐渐有人坚持不住,身体摇晃了起来,最后只有2个学生坚持了超过10分钟。这次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实际上坚持下去是很困难的,只有真正去实践、操作和坚持,才能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做好更多的事情。通过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有切身的感受,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相关的知识内化。

四、团体游戏配合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是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立足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长辈的过分呵护使得他们丧失了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些学生出现自闭、自私等心理,不善于与他人相处,融入集体的能力较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世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性格。

例如,在“积极融入集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集体的重要性,我让学生开展“啄木鸟捉虫子”的游戏,全班分成4组,每组12人。每组学生排成一排,然后吸管衔在嘴里,把双手放在背后,扮成“啄木鸟”,口衔吸管传递“虫子”(用三根橡皮筋替代)。第一只“啄木鸟”衔起虫子时,传向下一只“啄木鸟”,然后再“衔”下一只“虫子”,直到10只“虫子”全部传到最后一只“啄木鸟哪里”,传递过程中只能用吸管,不能用手,用时最少的组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融入集体的重要性。

五、通过实践强化教学,培养学生孝老爱老的美德

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孝老敬老”相关的课题,然而大多教师通常只进行理论教学,例如宣讲一些与“孝敬老人”相关的故事或者运用历史典故来进行教学等,虽然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在听故事的时候,学生很感动,但是因为这些故事并未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因此这种“感动”的持续时间并不长,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适当进行一些实践,在实践中明白,真正的“孝顺”并非喊口号,而是体现在细节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

篇3

摘要:家政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促进家政职业教育健康、高校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政府应从政策、法律、舆论导向等方面为家政职业教育保驾护航;学校应构建科学的家政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着力兴办家政职业教育院校;社会应成立合法规范的家政服务机构,让家政职业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关键词 :家政;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陈燕,女,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教育、经络养生。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0024-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城乡居民对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家政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难得机遇。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家庭服务业又因人才严重匮乏、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着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家政人才来适应当今社会需要,是家政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家政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英国的“罗伯特管家”、菲律宾的“菲佣”已经是闻名世界的家政品牌。美国是最早将家政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国家。1840年,第一部家政学论著在美国出版。1862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立法并提供资金来鼓励社会各级学校广泛开设家政教育课程,高校成立家政系。目前,美国有780所大学设有家政系,部分高校还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1],家政学已涉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等各个领域。

日本也有很发达的家政研究,很多大学都开设家政系,也有很多专门的家政学院,主要是致力于鼓励学生生活自理和自立的能力。1947年之后,日本的各高等学校都相继设立了家政学部,有的高校还设有家政研究所。1987年日本家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人数是过去25年间总数的4.5倍[2],由此可见,家政教育目前在日本已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学科体系。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取缔了家政相关学科以后,可以说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家政教育不管是从概念上还是课程上都是空白,等到读大学时突然有了家政专业,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和家长对家政专业的认同感。1988年,武汉现代家政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家政专业学校,之后有了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职业学院家政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家政服务专业等为数不多的院校。

二、家政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党的十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家庭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受传统观念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使家政职业教育发展困难重重。

(一)就业观念滞后,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家政专业实际招生率普遍不高,生源问题阻碍了家政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原因在于,人的思想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生和家长对家政服务理解存在偏见,很多人把家政服务视为“佣人、保姆”社会低等职业,认为该职业不稳定、保障性差、待遇低、不体面。同时,家政服务业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家政服务员一般不与服务方签订相应的劳动协议,以至于双方产生了纠纷、伤害得不到《劳动法》等现有法律的保护。这就使得年轻人内心排斥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因此,也影响到了家政院校的招生来源。

(二)服务市场混乱,就业市场待规范

由于家政服务业的新兴性,其准入标准和行业守则尚未健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属于低层次的服务市场形态。现在社会上多数家政服务公司是中介类型,大多提供介绍保姆、清理卫生等简单服务,从业者流动性很大,管理不严格,缺少后续服务,导致家政行业不能正常有序发展,再加上家政行业的利润不是特别丰厚,无力给服务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这就难以吸引优秀家政人才加入该行业。也使得家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市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这无疑对家政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构成瓶颈。

(三)培训质量不高,市场需求难满足

虽然高职院校具有办好家政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但由于家政职业教育是伴随该行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育人方向,并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而且课程覆盖面广、知识丰富、培训层次多样,要求学生既具备全面的家政科学知识,而且又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应满足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家政服务需求,这对高职院校师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后,由于职业院校普遍缺乏资金,难以保证教学硬件设施的供给,所设专业和课程很难满足市场的高端需求。

三、发展家政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职业认可度

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生源问题,再好的教育没有学生报名过来学习也形同虚设。因此,首先应进行学生就业观的转变,除了依靠社会、市场环境的改变外,还需要家政教育理念的转变。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家政教育的经验,通过广泛地开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来实现。[3]“正规教育,即从学前、小学、中学、各种技术和社区学院,直到学院、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所形成的‘发展阶梯’。非正规教育,主要指各种成人家政教育。”通过这两种方式,从小培养学生对家政学及家庭服务的深度了解。另外,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大力宣传家政业的积极作用,使人们逐步改变传统观念的认识误区,让家政业以崭新的职业面貌走进市民心中。

(二)制定相关法规措施

2014年,总书记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那么家政服务业无论从业者还是经营者都也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进行保障。因此,政府应将近期发展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制定合乎地方实际情况的发展纲要;逐步制定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条例,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力度保证其健康发展。对于家政服务机构而言,政府应建立行业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严肃查处违法经营活动,净化家政服务市场;另外,要大力支持优秀家政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

(三)培训内容与时俱进

目前,学生可能对理论和概念的掌握非常清晰,但当面对真实的社会场景和各类人群时,却不知所措,甚至简单、基本的问题都处理不好。因此,无论从服务内容的覆盖面还是服务内容的质量要求上,都要与时展的节奏相协调,与当今社会需求相匹配。学校教学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来满足各类家庭不同内容、层次的需求;培养过程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技能强化与素养双提升,针对教育对象施以不同侧重的教育培训,力保每位学员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四)加强培训软硬件建设

当今,家政服务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洗衣做饭,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因此,实训基地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家政从业人员培育质量的高低,作为职业院校,应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也可以与家政行业联合,借助各界社会的力量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另外,还要充分调动在家政行业有建树、特长的从业人员,使之加入到家政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加大学术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应至少每学期进行一次职业培训,以拓展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家政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论当代中国家政学科建设的思想基础[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6-24.

[2]刘智萍,冯觉新.家政学专业:提高生活品质社会急需[N].中国教育报,2006-6-14.

篇4

产业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决定校企合作的形态。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在传统手工业时期,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大工业时期,传统学徒方式已不适应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需要,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只有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才能适应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这样,校企一体化办学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利益相关者长期博弈、合力推动的结果。政府、行业、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政府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在总体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政策、财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调动行业、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以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因来自于对行业技术和人才发展的关注,参与办学的程度受到行业自身组织化程度的影响,行业发展越成熟,指导、协调、监督的功能越完备,参与办学的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程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成本收益关系。在粗放式生产经营阶段,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再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人才"蓄水池",因而对校企合作并不是很热情。只有当企业难以从外部市场获得人才和技术时,才会转向寻求与学校合作来培养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才成为可能。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首先,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其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其教育对象需要在工作与学习之间进行快速转换。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现,在组织内完成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的快速转换,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篇5

关健词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做这教育领域内的一个分支,有着其它普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是直接从事生产创造的技术人才,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优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要不断追求,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人才。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旧的教学方法尤其不适应,现在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原来对旧的学习方法产生了厌卷,也就是老师说的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再加之普通高中的扩招,其它办学机构的不断成立,是本来就不断减少的生源更加紧缺,职业学校的招生发展更加艰难。如还延用旧的教学方法,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就会更小,职业学校的办学就会更加举步为艰,所以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迫在眉捷。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是根据职业教育目标所决定的。适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具备了综合职业能力。

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内容。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都是老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由于双方缺乏密切的配合而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招收的大部分是低分的学生,本来已对文化基础课学习已失去了兴趣,且基础又差,按照传统的教与学根本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结束后,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靠自己去重新“领悟”。

我校就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业带头人组织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师成立实验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内容兴趣,变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要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学生愿意接受,肯于接爱。实验班的学生在全市的技能比武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二)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先确定教学目的。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要认真掌握,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不断延伸,去研究更深的知识,对本专业的知识才能理解更加透彻。

2、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期间为之奋斗的方向。

3、确定学习课题,学习课题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要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它实际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步骤。学习课题是学习和创新过程的具体体现。选择课题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

(三)独特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基础,常规教学规定的知识占整个教学过程的30%,按照课题要补充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学生要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掌握各门课程和新知识,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传授各种学习方法为主,使学生自主的学习。

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方法有:延续性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有教科书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无教科书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创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资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基本技能的学习方法、专业技能的学习方法和创业知识的学习方法等。这些学习方法要穿插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进行教授。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再用新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自己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教师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学习方法指导、难点分析、提供相关资料、提供设备和材料等。整个学习过程以创新和课题实践环节的需要为重点,注意知识间的横向联合,突出学习实践过程中汲取知识和强化技能的特点。

(四)创新的教学手段

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为了提高教师本身素质,我校对教师进行了定期轮训。并与各企业联合,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使教师的技能得到提高,满足教学的需要,使创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运用,保证学生的学习需要。

对学生而言,创新有四层义:一是掌握亲知识、新技能;二是做没有做过的工作;三上做中国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四是外国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培养创新能力是从最低层次开始,以最高层次为目标。

创新教育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教学手段,因此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难以培养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职业活动力,是职业教育工作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学法,是总结经验、祛除改变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弊病、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过程中产生的。

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与普通教育相比,所学内容并不是一个种完全、连续的内容和信息,而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因此学生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学习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就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人才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R]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孙雅梅.浅谈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32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校企合作;“双元制”;教学改革

2005年联邦德国颁布了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更加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企业作为法定的职业教育主体的历史

2005年3月,德国通过了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了该国职业教育的四种形式: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初级教育、职业进修教育和职业改行教育。其中,职业初级教育旨在帮助年轻人获得从事某一由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是职业教育的主体部分,是该法律规范的主要对象,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德国主要采用“双元制”形式进行职业初级教育。追根溯源,企业作为德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元”,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学徒制”演化而来的。在德国历史上,行会在保障同类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培训职业后备力量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手工业行会章程规定了从“学徒”经“伙计”再到“师傅”的职业成长历程。在手工业企业里,年轻人在师傅(通常是业主)指导下数年学习手艺的同时也完成大部分的社会化过程。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只是到了近代,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劳动者,师傅带徒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才逐渐让位于应运而生的实训工场与职业学校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自19世纪起,首先在某些工业企业开始了这种有计划、系统地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广泛的职业基础知识和经验的职业培训”[1]。这种专门化的职业教育“绝不是要取代在岗培训,而是对它的一种补充”。1845年颁布的《普鲁士手工业规章》促进小型手工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跨企业的实训设施来帮助徒工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但仍在各自企业中培养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是出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行会促进和管理职业教育则是为了保障同类企业的整体利益相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至于学校参与职业教育则主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为了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1883年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工商条例促使原有的文化补习学校面向未成年徒工开展义务教育。这些学校按照徒工所学职业设置班级,在进行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讲授职业理论知识,逐步形成了专业性学校,如工艺学校、制图学校、商业学校等,适应了各种产业的需求。1920年.魏玛共和国规定这类学校统称为“职业学校”。1938年颁布的《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要伴随企业培训组织教学、补充学生(即徒工)学习基础和理论性知识。从1949年始,在原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成为承担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的法定机构,成为实施职业初级教育的另“一元”。

根据联邦《基本法》,有关职业学校的事务属于文化教育主权的范畴,由各州立法管辖。为了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战后经济奇迹般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保障各地企业职业教育的协调和专业人才的跨地区流动,1969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作为整个联邦范围内“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企业内职业教育的统一法律基础。该法律规定,《职业教育条例》作为企业组织参与职业初级教育教学的直接依据。在2005年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二条明确了三类不同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即:“经济企业及其以外的公共事务、自由职业和家政服务等机构”进行的“企业内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以及二者之外的“跨企业职业教育”(这只是实施同一职业教育的三个不同地点,而不是三种不同的职业教育);该法律还强调应在不同学习地点之间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企业内和跨企业的职业教育是联邦《职业教育法》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灵活执法鼓励更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

德国实行的是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只有与相应的企业签订了职业教育合同(又译为“培训合同”)的未成年人才能进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机构免费学习。同龄人中约60%在中学毕业后即进入这一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了约1/3已获得了直接就读高等教育院校的资格者[2]。由于近年来企业提供的学习位置不足,2007年多达19万人不得不就读于全日制职业教育机构。根据新颁《职业教育法》,各州主管机构可以立法规定如何把全日制职业教育折算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历,但是他们很清楚,只有促进企业提供更多培训学习位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保留了有关教育企业和教育者资质的规定:只有在生产设施和人员比例以及教育者人品与专业资格等方面符合法定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招收徒工,开展职业教育。然而,为了促进有开展职业教育意愿而暂无教育资质的企业,特别是新兴技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该法新增促进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条款,也鼓励具有不同教育条件的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自2003年5月以来,联邦政府公布的《教育者资质条例》第7条规定:对在2003年8月1日到2008年7月31日之间签订的职业教育合同。免除了初训教师出具相关资质证明的义务[3]。当然,仍必须到相应的行业协会建档登记这些职业教育合同,并接受协会及其负责部门的监督和询问,以便确保教育质量。

在教育企业与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后,教育企业和教育者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履行如下几方面的义务:

(1)实施职业教育:按照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有计划地从时间和内容上系统地安排并实施职业教育”;企业主亲自或明确委托教育者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促进受教育者在个性、道德和身体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向受教育者出具符合要求的职业教育书面证明。

(2)配合企业外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免费提供参加职业教育以及中期考试、结业考试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尤其是工具和材料;督促受教育者到职业学校参加学习并检查他所填写的有关学习证明;安排受教育者脱产参加职业学校及学校以外的职业教育活动和考试。

(3)提供工作和报酬:安排受教育者的工作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并适合受教育者的体能;按照相关规定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报酬或实物补偿(包括脱产学习期间或非其个人原因不能履行教育合同时)和加班补助。

为促进企业更多地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德国主要采取奖励先进而不是惩治落后的策略。上个世纪60—70年代,原联邦德国首次通过《职业教育法》时,以工会为首的左翼代表就曾提议要向企业征收“职业教育岗位分摊费”。但是,由于该法的颁布和政府采取的调整措施造成了职业教育供求关系的稍微好转.该提议没有获得通过[4]。在1970年,当职业教育供求关系再次紧张起来时,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当企业所提供的职业教育学习位置在总量上比求职人数少12.5%时,将采用《职业教育学习位置促进法》的规定征收职业教育费。这样,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如果自身培养的徒工少于自身所需新员工12.5%时,就意味着该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贡献不足。据说,1990年,部分大型企业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少劳多得”就曾挫伤了中小型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事实上,《职业教育促进法》从未真正生效过,因为国家对提供学习位置的企业提供了补贴,同时,行业协会也设置了跨企业的教育中心。现在,除公共事务机构、自由职业机构外,有64万多家企业提供职业教育,而且大多数受教育者在完成职业初级教育后都留在教育企业或机构继续工作。德国企业管理者深知:雇佣没有职业教育经历的陌生人。风险可能远超过自身组织职业教育的成本,实施职业教育就等于为企业自身发展挑选后备人才。

三、企业参与和主导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考核过程

在德国,企业与受教育者签订的职业教育合同是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关系的法律基础和依据。教育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体,在约3年的职业初级教育中,受教育者每周须接受3—4天的企业实训。余下的卜2天到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各级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主要参与者,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协会(如手工业协会、工商业协会、农业协会)和自由职业协会(如律师协会、审计师协会、兽医协会)等是组成相应职业教育地方主管机构的主要成员,负责监督、审查和考核相应的职业教育活动。为促进辖区内职业教育的发展,由地方行会设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资方代表、劳方代表和职业学校教师代表各6名,而教师代表只有建议性表决权。州政府设立的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资方、劳方和政府三方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成,为本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向州政府提供咨询,促进职业学校与教育企业、跨企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在联邦层次上,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除了组织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研究活动之外,还参加起草相关法规(比如《职业教育条例》等)和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等;该研究所有主管委员会和所长两个职能主体,其中主管委员会由资方、劳方、州代表各8名和5名联邦代表组成;主管委员会下属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也来自上述四方。来自企业的资方和劳方代表在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他们作为企业内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是对立的,但是在促进企业和整体经济发展上,利益又是同一的。

在德国,职业资格是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职业资格考试是检验职业初级教育成果的法定途径。此前,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前提条件,而新颁《职业教育法》则放宽了参加考试者的资格限制,“授权各州政府和州职业教育委员会协商、并以法规形式确定经过哪些‘双元制’之外的职业教育也可以准许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但要求这些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不同学习地点之间的合作,确保比例适当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就为各地通过调整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方便学生准备职业资格考试开了绿灯,但这只是暂缓学习位置不足压力的权宜之计。可见,缺乏完整和系统性的企业实训的职业教育只是一定期限内的变通形式。职业资格考试由行业协会主持,包括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行业协会设立考试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同等数量的资方和劳方代表。以及至少一名职业学校教师代表,其中劳资双方的企业代表必须占据2/3以上的名额,因为只有企业代表才能最终评定职业教育是否符合实践的需要。

四、《职业教育条例》是企业组织职业教育教学的直接依据

不同的企业对职业活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管理形式也相去甚远。为了便于各地职业教育机构开展相互协调的教学活动、便于职业资格能够得到经济界、工商界的广泛认可,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联邦经济部等主管部门会商联邦教研部以法规形式公布、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2007年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约计350个)。围绕这些教育职业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条例》,作为具体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统一法规依据(第4条)。同时。各州文教部也根据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制订并颁布职业学校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州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商确定相应的《框架教学计划》,以便全国职业学校参考。

由于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和生产技术更新迅速,对职业活动的要求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新颁《职业教育法》规定,撤销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下属的各州委员会,以行政协商代替原本的立法程序,征询各州文教部对新编《职业教育条例》的意见(第4条第5款),从而为快捷及时地调整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及其教学要求提供支持。自2000年以来,新增了26个教育职业,更新了76个《职业教育条例》,这是30多年来德国职业教育最为剧烈的变化[5]。

根据新颁《职业教育法》第5条以及《职业教育条例》,对各类教育职业的名称及其初级教育期限(2—3年)、该职业的基本能力特征(包括技能、知识和综合能力)、组织教学的框架计划(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相应的考试要求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确定了基于“学习领域”模式设计的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此后,联邦政府也采用这一模式编制了指导各地企业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职业教育条例》。在2003和2004年,首先颁布了电子和机械类职业的《职业教育条例》。所谓的“学习领域”描述了为获得某一职业行动能力而进行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包括相应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要求和一定数量的学习时间:不同职业的教学计划包含10到20个数量不等的学习领域[6],规定安排具体、严格。

《职业教育条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放弃了以往围绕模块化主题进行技术教育的形式,代之以根据典型职业工作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最为突出的是不再细化技术教育的要求,而是准许各地教育企业参照《职业教育条例》的基本规定,根据自身生产或服务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安排:同时对涉及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以及经济、生态、法律之间的关联等的教学安排提出了系统化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这样,相比之下,《职业教育条例》中专业和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就不如以前严格生硬了,而更加凸显了其教育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条例》中并没有规定企业和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企业实训课程和学校职业教育课程在内容范畴、教学组织,以及考核要求等方面,都注重因行业制宜,尤其是职业学校在深入贯彻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之后,双方相互配合,共同促使受教育者/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经历完整的职业行动、构建相应的职业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职业的行动能力[7]。

参考文献: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历史、立法、体制、教学.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36页.

[2]Tatsachen UeberDeutschland.Sociataets—Verag.Frank—furt am Main.Dezember 2005.S.97.1 13.1 19.

[3]Information zur Aussetzung der Anwendung der Aus—bilder一Eignungsverordnung(AEVO)bmbf.de/de/1652.php,2008—2—12.

[4]Kay Beiderwieden(Sozialismus):"Lehrgeld"一Investi—tion in das eigene Arbeitsverm?gen.2004.www.1inksnet.de/textsicht.php?id=1 122.

[5]Reform der:Berufsbildung.bmbf.de/de/1644.php.2008—2—12.

篇7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采用新的教育有效途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促进初中生思想全面发展。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及思考,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若干建议:落实情感途径,培养情感;全面激发兴趣,落实教育:开展多样活动.增强实效。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坚实基础。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但是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有的同学感到课程学习困难较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因此,为更好的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环节加大创新,改进课堂教学,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以便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掌握,依靠高质量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高素质。

1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快乐教学的一些基本实施方法

1.1 微笑进教室,使课堂氛围民主活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和颜悦色,这样会给学生一种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或多或少的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

1.2 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课本上‘想一想’、‘查一查’、‘议一议’、‘名人名言’、‘阅读思考’等附件内容,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体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以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册(上)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教师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然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则:①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②欢迎其它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③由同学推选出的5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经八百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初中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1.3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专利,而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在品格。因此 能否有效地发掘这种普通人都具有的创造性,是衡量我们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纵观目前的政治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喜欢代替学生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看到或者不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他们的眼里,学生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精心呵护。他们努力工作,代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主体发展。事实上,现在的初中生素质明显增强,他们有广泛的知识面、极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他们当小孩看,包办代替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教学的创新

2.1 教学态度创新

首先,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问题、追求真实、探亲真知、审视自我、关注人生、走向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明确政治教学所肩负的使命,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学会知识世界与社会世界的沟通和富于创造性的转换,使自己真正主动、生动、健康的成长!

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通过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树立健全的政治观念,并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关心社会热点,了解社会现实,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学观念保持一致。

2.2 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重点加强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启迪学生牢固树立立场、观点,学校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伦理与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有计划地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再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以身边的实例入手讲解深奥复杂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增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结语:

素质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落实。而课堂中的快乐教学,则是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个性得以发挥,智慧与潜能得到开发。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需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乐学”模式,即快乐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孜.论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信息教研周刊,2011,(10):21.

[2] 皇甫迎春.情境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索[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1,(9):33.

[3] 杨先林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原则与策略[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2(10)

[4] 唐晓波.论初中政治教育的创新建议[J]民营科技,2009(10).

篇8

关键词:教师;高校;创新教育;职能

G6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社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带来的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批扩招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也随之一年年变的严峻起来,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比比皆是。毕业生想找到满意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后能用创新的理念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样对学生对自身对用人单位都有益处。具有创新思想也可以使学生具备灵活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提升社会竞争力。

二、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维方式保守,缺乏创新思维

我国教育长期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强调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反差。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面窄,相关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大W生的思维方式往往较为单一。笔者曾做了份调查问卷,在问到“你参与创新活动时遇到的困难时什么?”,有65%的学生选择了“知识面不够,研究困难大。”有23.7%的学生选择“缺乏好的创意和想法。”有16.5%的学生选择了“动手能力缺乏,作品无法完成。”这反映出高校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于采用传统、保守的思维模式,不能全面看待问题,灵活性不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发散式思维模式,就会导致创新很困难。

2.创新活动开展过少

在问到“你认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哪些重要意义?”这个问题选用的是多选题方式,有77.3%的学生选择“增强了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勇气”,有72.2%的学生选择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66%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实现创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反映出大家还是赞同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问到“你认为创新活动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方面是?”在“理论知识水平,创新思维能力,没有什么帮助,其他”四个答案中,有82.5%的学生选择了“创新思维能力”,另有10.3%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反映出大家还是肯定创新能力培养对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个人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很多学生对创新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有活动也很想积极主动参加,但是因为知识面窄,思维单一,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知难而退,消磨创新激情。

三、教师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注重传授已有知识

目前我国大学采用的教学模式偏传统模式,表现特点为注重知识的传承,强调对知识的讲授、重复、记忆,却轻知识的创造,不注重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练习的培养和指导。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升学考试作为评判标准。随着目前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对学历证书的重视,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获取高文凭和更多证书上,整日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按标准答案死背书,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多余时间去顾及创新活动,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就被消磨殆尽。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只是偏重知识的积累,对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课堂和课下很少进行系统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被淡化。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

目前,高校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表现为课堂上是老师不停的向学生讲授知识,很少运用问题式、研讨式、情景式等这些教学法,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没有去积极的思考,没有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老师们能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们去思考,讨论,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四、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发挥的职能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养人才时会有很多因素对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学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用最佳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也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前沿学科知识。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几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本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原则,耐得寂寞,淡薄功利。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知道相关学科之间的关联。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最后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

对高校来说,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在如今,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每天的信息量剧增,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由单一化变得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的书本传授式教学法使学生们获取的信息量太少。传统的满堂灌的传授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职责就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好自己备课的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面临新知识的时候能进行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动手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慧稳.刍议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06(2).

[2]张学忠.科技知识读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4).

篇9

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工作者,而是应该把其融入各种课堂上,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政治学科具有道德价值观引导和人文关怀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健康的生长是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点以及在政治课堂上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生理、心理的客观要求。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具有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尚不完备,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同步,对家庭社会的依赖与寻求自主矛盾等特点。这些原因导致他们比成年人产生更多的焦虑和遭遇更多的挫折,也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在短期内心理上的困扰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会产生困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个健康的人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让人们身体的健康更加具有保障,然而中学生面临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大,很容易产生心理畸形。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我们不时听到青少年自杀、自伤等相关事件,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解决一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项调查称:上海2500名青少年之中有24%想过自杀,中国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青少年则是其主力军。由此可以看出,对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健康阳光的心理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开展幸福生活的钥匙,对一个人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们政治学科的使命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教学具有高的契合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心理学领域,道德价值和道德感情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因为在每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情绪、情感情境中,能否具有正确的感知与体验他人情绪并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对人具有重要意义。而政治教材恰恰是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的很好的素材,亦是审美的优秀范本。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道德情感,丰盈滋润学生的心里,进而内化为其道德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处处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子,教师应注意挖掘,带学生徜徉其中,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心理学具有众多经典理论,可以为政治教学提供绝佳的组织手段,进而创造更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比如“短板理论”告诉学生最差的一块板决定储水的容量,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奥卡姆剃刀理论”告诉学生在做事情是应该把握事情的主流和实质,顺其自然,不把问题复杂化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世事洞明皆学问,对于政治课程更是如此。一个学生政治素养绝不是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达到的,需要学生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与阅历。而心理学正是基于人们生活经历经验的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成熟,达到心理健康与政治素养提升的双丰收。

三、在课堂上灵活应用

(一)挖掘教材资源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其本身包含一个个生动形象、具有哲理与情感韵味的小故事。学生透过阅读、分析、思考,从而认识世界、体味生活。读书可以丰盈人的头脑,思考可以让人更成熟。比如,当讲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把理论与现实相连接,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当大家遇到挫折时,不应该仅仅看到其艰难困苦,而也应看到透过这次挫折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经验,成长更多。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二)创设教学情境

政治教学课堂不应该是个严肃的“一言堂”,而应该具有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增加班级活力,以情感为纽带,以理智线索,实现道德教育方式的根本改变,让学生用脑子来思考,用心来感悟。课堂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等,帮助学生适应团队合作,增强其服务和奉献意识,激发每一个人的学习与交往动机,让学生有意识地和别人沟通交流,互相肯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提升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都是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肥沃的土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像“困苦也是一种幸运”“给别人一个笑脸”“当别人误解你时”“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主题都是塑造学生心理品质的不错的选择。

(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篇10

一、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因而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就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培养何种规格的人,都必须把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为此职业学校要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理学科相互渗透。目前,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影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